首页 > 文章中心 > 工程地质勘察方案

工程地质勘察方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工程地质勘察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工程地质勘察方案

工程地质勘察方案范文第1篇

关键词:山区高速公路;工程地质;勘察

随着我国公路建设的发展,高速公路向山区延伸,地质条件越来越复杂,工程地质勘察工作难度逐渐加大。

一、山区高速公路工程地质勘察中存在的问题

(一)工程地质勘察方案不合理。在山区高速公路工程地质勘察中,大多工程地质勘察项目虽然也制定了勘察大纲,但多数项目勘察方案简单,未能针对项目的工程地质条件和工程的特点,对项目工程地质勘察进行详细规划,所采用的勘察方法,时有不合理或欠缺的地方。如桥梁钻孔布置未考虑到山区地质条件的复杂多变,钻孔数量偏少、钻孔位置不合理,高边坡勘察中对横断面的地质条件变化考虑不足,地质条件未勘察清楚,导致施工中高边坡加固设计变更过多,对活动性断层勘察欠缺,隧道勘察中未进行水文测试等等。

(二)工程地质勘察工作针对性不强。工程地质勘察目的不明确,勘察针对性不强是山区高速公路勘察项目较常见的问题,部分勘察单位仍习惯于“钻探、取样、提承载力”的模式,无论是路基、桥梁、还是隧道勘察都是这种勘察模式,这种早期的工程地质勘察模式,已不能适应山区高速公路工程地质勘察工作要求。山区高速公路工程地质勘察的对象主要包括桥梁、涵洞通道、隧道、高边坡、高路堤、软基及不良地质等。不同勘察对象的勘察目的不同,勘察工作中应针对不同的勘察对象,对勘探方法、取样试验、物理力学指标分析评价等做出不同的要求,并非所有的勘察对象都应提出地基承载力。如高边坡的勘察目的,主要是查明边坡开挖后的稳定性,勘察在查明岩土层结构的同时,还要查明软弱夹层和构造结构面情况,并提供抗剪、抗滑指标。

(三)勘察深度不够,定性的分析太多,定量成果不足。我国的山区高速公路的建设不到十年时间,山区高速公路的工程地质勘察工作经验不足,我国高速公路地质工作仍停留在工程地质勘察阶段。勘察报告描述较笼统,多是一些定性的描述,设计及施工人员很难采纳,甚至无法利用。如在深路堑勘察中,常见地质报告中未能进行稳定性分析,所推荐的处理方案及措施较笼统,设计人员无法利用。或者虽然也进行了稳定性分析,但未用设计拟采用的坡率,进行稳定性分析。此外,边坡稳定性评价方法单一,完全依赖极限平衡法,未采用工程地质类比法、图解法、极限平衡法和数值分析方法进行综合分析评价,也是较常见的问题。又如在桥基勘察中,常见对钻孔深度把握不准。未能根据桥梁荷载的要求及可能采取的基础形式,确定钻孔深度。因此,要么钻孔钻深了,浪费了大量的财力和时间;要么钻孔钻浅了,不能满足桩基对钻孔深度的要求。再如某山区高速公路初勘中,对断层构造勘察时,在评价区域断裂构造对公路的影响时有这样的论述评价“根据区域地质资料,K25+600处有一断层,建议路线与断层呈大角度相交”。没有深入查明断裂带的规模和路线的关系对公路的影响等。

(四)对山区工程地质条件的复杂性认识不足。虽然在山区高速公路的勘察设计中,复杂的地质条件越来越为工程技术人员所重视,但部分工程地质勘察人员仍对山区高速公路的工程地质条件认识不足,如某山区高速公路中,由于对地质条件认识不足,为了节省造价,路线以路基通过,导致施工过程中出现大量的边坡稳定性不足问题。又如某山区高速公路基岩为砂岩、泥质砂岩,但其风化程度变化较大,勘察过程中对风化程度变化不足未引起足够重视,钻孔数量偏少,导致施工中桥梁所采用的大部分嵌岩桩质量检测承载力不足,不得已改为摩擦桩。此外,还存在勘察经费不足,勘察工作量较少,不能满足查明地质条件等。

二、处理对策

针对当前山区高速公路勘察设计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应在加强从业人员培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的基础上,转变勘察技术人员的观念,在高速公路的勘察中加强岩土工程的理念,进一步提高山区高速公路工程地质勘察水平。

(一)事前规划,制定详细的勘察方案,明确地勘布置原则。山区高速公路地形地质条件复杂,主要表现为地貌单元多、地层岩性复杂,基岩风化严重、基岩顶面起伏大;区域地质构造复杂,对工程影响大;不良地质发育;地下水对工程有较大的影响等。工程实践证明,针对复杂的山区地质条件,制定详细而针对性强的勘察方案是山区高速公路工程地质勘察的关键。勘察方案主要包括勘探方法的选择;勘察点数量、间距;勘探深度、钻孔孔径、取样的数量、样品类别;工程地质调绘的范围、比例;工程物探的使用对象、物探方法;原位测试、简易钻探的使用范围、勘察深度的确定及水文地质勘察工作等。此外,对路基、桥梁、隧道、不良地质等不同的工点的勘察还应针对具体构造物的特点提出勘探、取样、试验、物探等具体要求。

(二)推行工程地质勘察监理机制。工程地质勘察的监理机制,有些省份已经开始试点,在部分工程项目中展开取得较好的成效,应进一步推广。

(三)加强工程地质勘察技术人员的高速公路知识的培训。传统的工程地质勘察工作,勘察与设计、施工脱节。工程地质勘察技术人员高速公路知识的薄弱,对工程地质条件的评价不能较好地和工程紧密结合,只能泛泛而谈。加强高速公路知识的培训,可有效提高工程地质勘察技术人员勘察工作的针对性,提高勘察质量。

三、结论及建议

(一)针对当前山区高速公路勘察中存在的问题,应积极推广岩土工程的理念。改变传统的钻探、取样,提承载力、摩阻力的观念。对地质勘察工作要求在查明地质特征的基础上,还应对地质特征及岩土参数进行分析、评价,熟悉每一类岩土工程的设计方法,了解每一类岩土工程的影响范围及对岩土体物理力学参数的要求。

工程地质勘察方案范文第2篇

[关键词]露天矿 边坡工程 地质勘察 分析研究

[中图分类号] TD164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9-112-1

近几年来,伴随着我国国民经济不断进步与发展,我国露天矿业发展无论是速度还是规模上都取得了重大的进步。但是,尽管我国在露天矿边坡工程地质勘察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很多问题仍然是存在的。露天矿边坡的稳定问题一直是困扰露天矿安全生产的难题。边坡工程地质勘察为露天矿边坡设计及治理方案提供基础数据,是进行边坡稳定性评价和边坡治理的基础工作。因此,露天矿边坡工程地质勘察研究意义重大。本文主要研究露天矿边坡工程地质勘察程序以及内容,探讨露天矿边坡工程地质勘察程序技术,为我国在露天矿边坡工程地质勘察方面的进一步开展提供借鉴。

1露天矿边坡工程地质勘察程序分析

露天矿边坡工程地质勘察作为边坡工程设计以及施工的前提和基础,直接影响着边坡治理效率以及边坡的稳定性,对于促进边坡工程设计以及施工工作的顺利开展意义重大。为此,要想做好露天矿边坡工程地质勘察工作,就需要严格边坡工程地质勘察程序。在实际的边坡工程地质勘察中,应该首先从大范围的区域地质开始,对于边坡工程地质勘察范围进行排列,逐步缩小边坡工程地质勘察范围,从而将需要勘察的地址范围囊括在其中,进而获得更加准确的边坡工程地质勘察数据以及资料。露天矿边坡工程地质勘察工作程序图如图1所示。

2露天矿边坡工程地质勘察内容探讨

露天矿边坡工程地质勘察工作的主要工作内容是工程勘探、监测工作以及工程地质测绘、岩土试验以及测试等。下面,我们就露天矿边坡工程地质勘察工作内容进行深入的研究:

第一,研究勘察边坡地层的机构特征、岩层产状、破碎程度以及地质构造、成分结构,甚至还包括含水量、岩性等。另外,对于软弱层的分布规律、接触关系以及存在状态进行研究,从而获得更加精确的露天矿边坡工程地质勘察数据。

第二,研究一些与边坡的稳定性有着某些关系的地质构造,包括断层性质、破碎宽度、断层面特征以及断层产状,尤其是要注意断层的填充物、地下水与断层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研究裂缝的产状、发育程度以及裂缝的性质,包括褶皱的类型和形态、特征等。

第三,研究勘察风化以及松散岩石的基本特征,包括风化以及松散岩石与坚硬岩石之间的关系,岩石的风化程度以及不同类岩石的接触面以及接触关系。

第四,研究勘探含水层岩石的基本特征,包括裂缝发育状态、厚度以及岩性、渗透性等,还包括出水点的位置以及流量变化,甚至包括水的补给途径以及来源途径。

第五,研究勘察岩矿的基本构成,主要是弱岩中的伊利石、蒙脱石以及高岭土之间的配合比例。

第六,对于获取到的岩芯,有关部门以及人员还需要对其进行相应的岩石物理实验以及其他力学实验,从而通过这些实验确定岩石物的基本力学指标,包括含水率、密度、抗压性、抗剪性以及弹性规模、泊松比。通过对于这些力学指标的研究确定出工程岩土的实际指标数值。

3露天矿边坡工程地质勘察技术研究

下面,我们主要以地质工程测绘、工程地质勘探以及测试工作等为例,深入研究露天矿边坡工程地质勘察技术。

3.1工程地质测绘

地质工程测绘工作,主要是建立在详细的研究资料以及充分的搜集信息的基础上进行的。地质工程测绘主要是侧重研究地质条件的地下分布,甚至包括对于推测地表的分布。露天矿边坡工程地质勘察不同于其他类型的地质勘查工作,其主要是测量出台阶上岩性的变化,针对出水点、结构面以及采掘台阶的现状,测绘出地质分布区域以及剖面图。地质工程测绘还应该包括哪些对边坡有着深刻影响的地段。主要的测绘方法有:采用卷尺现场测量、罗盘测量以及经纬仪测量。实际的工程地质测绘比例尺应该保持在一比五百到一比两千之间最为合适。

3.2工程地质勘探

工程地质勘探是露天矿边坡工程地质勘察技术之一,一般来讲,工程地质勘探最为常用的手段主要包括掘探法、地球物理勘探法以及钻探法等技术方法。相比于地球物理勘探法,掘探法以及钻探法是比较直接的勘探方法,这两种方法可以更加的了解地质的实际情况。而地球物理勘探法则是一种比较间接的勘探方法,主要是指施工人员充分利用各种钻探工具对岩层主体进行取样,从而对样品进行鉴别,从而获得高质量高精确的数据。

3.3测试工作

测试工作主要包括岩土试验和监测工作。岩土试验着重确定岩土的抗剪强度和岩土体软弱面的抗剪强度,通过室内试验测定边坡主要地层岩土的物理参数、强度参数、变形参数。软弱结构面(可能的滑动面)的物理参数、强度参数、变形参数。岩体原位测试,主要有变形试验、强度试验及天然应力量测等。变形试验测试方法有:承压板法和声波法。原位岩体强度试验主要有直剪试验、单轴和三轴抗压试验等。岩体应力测试常用的方法有:应力解除法、应力恢复法和水压致裂法等。监测工作主要是为了进一步确定边坡地表滑动区的主要范围,包括水平移动速度以及方向,目前的地表位移监测主要是固定测点,然后借助仪器进行数据读取。

4小结

综上所述,露天矿工程地质勘察是迸行边坡稳定性评价和边坡治理的基础工作,要严格依据工程地质工作的一般程序和技术要求,采取合适的勘察技术,为露天矿边坡设计及治理方案提供可靠的数据。尽管我国在露天矿边坡工程地质勘察方面取得了重大的突破,但是在实际的露天矿边坡工程地质勘察过程中,很多问题仍然存在,严重影响者露天矿边坡工程地质勘察工作的顺利开展。为此,深入研究现阶段露天矿边坡工程地质勘察存在问题,创新露天矿边坡工程地质勘察策略,是今后我国露天矿边坡工程地质勘察的重要课题以及方向。

参考文献

[1] 田赞春.TIAN Zan-chun 充分发挥钻探技术人员在工程地质勘察中的作用[J]-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2012(04).

工程地质勘察方案范文第3篇

关键词:工程地质勘察;水文地质问题;危害性

中图分类号: F40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5(c)-0000-00

工程地质勘察是建筑工程前期必须要做的准备工作,是保障建筑稳定的主要依据。然而,在现在的工程地质勘察、施工过程中,对水文地质问题往往不够重视。水文地质问题是工程地质勘察过程的重要部分。为了避免地下水对建筑工程的危害,在工程地质勘察过程中必须重视水文地质及其危害的判断,找出预防和处理措施。

1、 工程地质勘察过程中水文地质评价内容

(1)工程地质勘察过程中应根据建筑工程的实际位置的水文地质情况,重点评价所处位置地下水对岩土体和建筑物的影响,以此判断地下水可能对工程造成的危害,并预测这些危害发生的可能性,由此提出治理方案[1]。

(2)在工程地质勘察过程中,要先了解建筑物地基基础类型,然后结合建筑工程基础类型的需要,对有关水文地质问题进行调查,科学地评价水文地质对基础的影响,提供选择建筑工程基础类型所需要的水文地质资料,避免判断出错影响工程建设。

(3)水文地质问题还可能出现基础下部存在的承压含水层,所以应该对承压水突破基坑底板的出现机率进行计算和评价,重点考虑地下水的水位状态以及水位升降对岩土造成的不均匀胀缩作用。

(4)在工程地质勘察过程中还必须对地下水和地表水的腐蚀性进行评价,在地下水位以下进行开挖基坑时,要先做渗透性和富水性试验,评价因人工降水引起的地表沉降影响建筑物稳定性的可能性。

2、工程地质勘察过程中的水文地质问题的危害

研究表明,工程地质勘察过程中的水文地质问题的危害主要是由三方面的因素引起的:地下水压力、地下水水位升降、潜水位上升[2]。

(1)地下水压力引起的工程危害

地下水在天然状态下的压力作用比较微弱,不会对建筑工程造成什么危害,但是在施工过程中,一般都会改变地下水的动力平衡,在变化的压力作用下会造成地下水压力引起的工程危害,比如:流沙、基坑突涌、管涌等。一旦出现这些现象,就会对建筑工程的稳定性造成危害,就会导致建筑的质量降低,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和危害。

(2)地下水水位升降变化引起的工程危害

地下水是水文地质问题危害建筑工程的主要影响因素。引起地下水位变化的因素有两个: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但是不论是哪种因素引起的变化,当地下水的升降变化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对建筑工程造成危害。水位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上升、下降、升降频繁三方面,下面就这三个方面进行具体分析:

水位上升可能会造成地下水的化学性状发生改变,比如:盐渍化、沼泽化等,这样就会加重对建筑物的腐蚀、斜坡和河岸土体发生滑落降低建筑物稳定性、一些特殊岩土结构被破坏造成山体滑坡、地下室充水淹没等;

水位下降则会造成地裂、地面沉降、地下水质恶化进而威胁建筑物的稳定性等。而且造成水位下降的多为人为因素,比如:过度利用地下水、修建水库截夺下游地下水水源、矿床疏干等,所以就必须加强防范。

水位的频繁升降会引起岩土产生不均匀的膨胀收缩变形,而且还会导致岩土变形的幅度增加,破坏建筑物的基础,影响其稳定性。

(3)潜水位上升

水利工程的建设往往会引起潜水位上升,像修建水库、河流湖泊水位的上升等,而潜水位上升会使地基软化、诱发地基隆起影响建筑物的稳定和安全,另外潜水位上升还会使砂土或粉土达到饱和,引发流沙、管涌等灾害。

2、 加强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的处理措施

(1)加强地下水的调查

工程地质勘察的核心部分是水文地质问题,而水文地质问题中的重要部分是地下水的调查。鉴于地下水调查的重要性,工作人员应当把它当作是重中之重,加强调查工作,调查的第一步就是要先设置出调查的标准体系,确立调查目的,给出标准才能更好地对地下水进行评价;第二步是要对地下水的各个问题进行调查,比如:地下水水位及其升降变化频率、地下水的腐蚀性、地下水的压力等。第三步就要对地下水预测建筑工程各方面造成危害的可能性,比如:地下水可能引起的流沙、管涌等潜在威胁。有了这些更为细致的调查才能更准确地制定治理方案[3]。

(2)规范工程地质勘察工作

除了加强地下水的调查之外,还应该规范工程地质勘察工作。当前我国的工程地质勘察工作已经有了较为完善的规章制度,这些制度对工程地质勘察的工作目的、任务、评价都有具体的规定,也是工程地质勘察工作人员的主要工作依据。但是现在许多工程地质勘察工作者对工程地质勘察的规章制度并不了解,工作时也只是根据自己的经验而为之,然而工程地质勘察是一个比较复杂且具有专业性的工作,特别是水文地质问题要求更为严谨,如果仅靠自己经验的话,得出的结果及对危害程度的预测就不具有合理性和权威性。所以,工程地质勘察者必须熟悉工程地质勘察的规章制度,保障工程地质勘察工作的有效进行。

结束语

通过研究发现,水文地质问题对建筑工程的影响是很大的,为了保障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和建筑物的稳定性及其使用寿命,在工程地质勘察的工作过程中必须严格重视对地下水的调查,做好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的预防和治理工作,提高建筑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以保障建筑事业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丁剑. 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的危害性分析[J]. 科技展望,2015,(04):88.

工程地质勘察方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工程地质勘察;重点;难点;质量保证措施

一、工程地质勘察概述

各类房屋和构筑物基本都造在地面,地面以下土层的分布、土的松密程度、压缩性的高低、强度的大小、地下水的深度与水质情况以及附近是否存在不良地质现象等,都关系着建筑物的安危。因此,为了正确的设计建筑物及其地基基础,必须以建筑场地的工程地质资料为依据。只有对当地自然条件的原始资料全面、深入、准确地掌握,才能做出好的设计方案。工程地质勘察的目的与任务是贯彻国家有关的技术经济政策,实行勘察、设计和施工三结合,工程勘察工作在设计和施工前进行,调查研究和分析评价建筑场地和地基的工程地质条件,运用工程地质理论和各种勘察测试技术手段和方法,为解决工程建设中地质问题而进行的调查研究工作,其成果资料是工程项目决策、设计和施工等的重要依据。

二、工程地质勘察的重点、难点及质量保证措施

工程地质勘察工作一般划分为选址勘察(可行性研究勘察)、初步勘察、详细勘察三个阶段。工程地质勘察是运用工程地质理论和各种勘察测试技术手段和方法,为设计施工提供准确的地质资料。要实现此目标还存在一定的难度,必需按照工程地质勘察的要求,掌握重点、克服服难点、加强管理,确保工程地质勘察质量。

1、选址勘察阶段工作

选址勘察阶段通过几个候选场址的工程地质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对拟选场址的稳定性和适宜性作出工程地质评价。首先,要搜集区域地质、地形地貌、地震、矿产和附近地区的工程地质资料及当地的建筑经验;在收集和分析已有资料的基础上,通过踏勘,了解场地的地层、构造、岩石和土的性质、不良地质现象及地下水等工程地质条件;对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已有资料不能符合要求,但其它方面条件较好且倾向于选取的场地,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工程地质测绘及必要的勘探工作。另外,选择场址时,应进行技术经济分析,一般情况下宜避开下列工程地质条件恶劣的地区或地段:一是不良地质现象发育,对场地稳定性有直接或潜在威胁的地段;二是地基土性质严重不良的地段;三是对建筑抗震不利的地段,如设计地震烈度为8度或9度且邻近发震断裂带的场区;四是洪水或地下水对建筑场地有威胁或有严重不良影响的地段;五是地下有未开采的有价值矿藏或不稳定的地下采空区上的地段。

2、初步勘察阶段工作

对场地内建筑地段的稳定性作出评价;为确定建筑总平面布置、主要建筑物地基基础设计方案以及不良地质现象的防治工程方案作出工程地质论证。首先,搜集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有关工程性质及工程规模的文件。另外,初步查明地层、构造、岩石和土的性质;地下水埋藏条件、冻结深度、不良地质现象的成因和分布范围及其对场地稳定性的影响程度和发展趋势。当场地条件复杂时,应进行工程地质测绘与调查。还有,对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或7度以上的建筑场地,应判定场地和地基的地震效应。初步勘察时,在搜集分析已有资料的基础上,根据需要和场地条件还应进行工程勘探、测试以及地球物理勘探工作。

3、详细勘察阶段工作

提出设计所需的工程地质条件的各项技术参数,对建筑地基作出岩土工程评价,为基础设计、地基处理和加固、不良地质现象的防治工程等具体方案作出论证和结论:一是要取得附有坐标及地形的建筑物总平面布置图,各建筑物的地面整平标高、建筑物的性质和规模,可能采取的基础形式与尺寸和预计埋置的深度,建筑物的单位荷载和总荷载、结构特点和对地基基础的特殊要求;二是查明不良地质现象的成因、类型、分布范围、发展趋势及危害程度,提出评价与整治所需的岩土技术参数和整治方案建议;三是查明建筑物范围各层岩土的类别、结构、厚度、坡度、工程特性,计算和评价地基的稳定性和承载力;四是对需进行沉降计算的建筑物,提出地基变形计算参数,预测建筑物的沉降、差异沉降或整体倾斜;五是对抗震设防烈度大于或等于6度的场地,应划分场地土类型和场地类别。对抗震设防烈度大于或等于7度的场地,尚应分析预测地震效应,判定饱和砂土和粉土的地震液化可能性,并对液化等级作出评价;六是查明地下水的埋藏条件,判定地下水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当需基坑降水设计时,尚应查明水位变化幅度与规律,提供地层的渗透性系数;七是提供为深基坑开挖的边坡稳定计算和支护设计所需的岩土技术参数,论证和评价基坑开挖、降水等对邻近工程和环境的影响;八是为选择桩的类型、长度,确定单桩承载力,计算群桩的沉降以及选择施工方法提供岩土技术参数。详细勘察的主要手段以勘探、原位测试和室内土工试验为主。详细勘察的勘探工作量,应按场地类别、建筑物特点及建筑物的安全等级和重要性来确定。对于复杂场地,必要时可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地段布置适量的探井。

4、施工勘察工作

首先是对较重要建筑物的复杂地基需进行验槽。验槽时应对基槽地质素描,实测地层界限,查明人工填土的分布和均匀性等,必要时应进行补充勘探测试工作;二是基坑开挖后,地质条件与原勘察资料不符,并可能影响工程质量;三是深基坑设计及施工中,需进行有关地基监测工作;四是地基处理、加固时,需进行设计和检验工作;五是地基中溶洞或土洞较发育,需进一步查明及处理;六是施工中出现边坡失稳,需进行观测及处理。

5、加强工程地质勘察质量管理

要想为设计施工提供准确的地质资料。在工程地质勘察施工过程中应采取具体措施加强管理,具体有以下几点:一是参加项目的主要人员均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实行院质保组、项目部质检组及各专业组三级质量验收制度,加强领导、强化管理,严格按规范规程要求,保质保量完成任务,并对所提交的成果资料终身负责;二是工程技术人员全面调查研究施工现场,组织学习有关规程规范及技术要求,明确设计和规范要求,明确操作规程,统一目标,制定具体的施工计划和实施方案;三是经常性进行全员质量意识、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教育,建立健全各级监督检查组织,执行各种规章制度,确保正常施工;四是加强与业主及设计单位联系,经常汇报工作进展情况,及时取得业主及设计单位对勘察工作的指导和信息反馈;五是将现场质量控制和质量检查落到实处,严格执行作业组自检互检,专业负责人全面复检,项目技术负责审查的三级检查验收制度,保证各种技术资料和参数真实可靠;六是在质量管理过程中严格按质量体系文件的要求进行管理;七是互提资料严格执行自检、互检、抽检、签证放行的制度,做到不留疑点,各类资料收集齐全、规范、完整。

结束语:

正确的设计建筑物及其地基基础,必须以建筑场地的工程地质资料为依据。只有对当地自然条件的原始资料全面、深入、准确地掌握,才能做出好的设计方案。这就要求工程地质勘察人员必需按照工程地质勘察的要求,掌握重点、克服服难点、加强施工管理,提供准确的地质资料,确保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 韦俊行.欧家村水电站工程地质勘测工作中的教训与启示[J].水力发电,1990,(02).

工程地质勘察方案范文第5篇

关键词:山区公路 地质勘察 设计 工作要点

1、 前言

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公路网日渐完善,技术等级较高的公路在山区中逐渐延伸和发展,由于其线形控制指标高,实物工程量艰巨,跨越沟壑的大中桥梁、穿越丛山峻岭的隧道、降低路线高程的垭口开挖,对自然环境的破坏非常严重,自然环境对公路工程的反作用也日益表现出来。山区公路环境载体主要是自然环境,也是地质环境。山区一般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地质环境脆弱,地质灾害多发,山区公路的建设处理不好还会诱发和加剧各种地质灾害,增加公路建设投资,影响工期,甚至给运营阶段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因此山区公路的地质问题主要是地质环境的保护和地质灾害的防治。要建设一条兼顾交通、环保、生态等方面要求的高标准的山区公路,应该重视和加强地质工作。对地质现象和规律的认识(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是由面到线、由线到点、由表及里、由粗到细、由宏观到微观,逐步深入的,根据不同阶段应采取不同的方法和手段。降低公路工程造价,降低公路建设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减少或避免不良地质对公路工程的影响,实现公路工程“安全、舒适、耐久、美观、和谐、经济”的新理念是山区公路建设新的要求。要建设体现公路新理念的山区公路,必须在公路工程勘察设计的源头———工程地质勘察上把握要点,合理选择勘察方法,及时准确进行工程地质勘察工作。

2、 设计中地质勘察工作要点

2. 1 工程地质勘察原则

山区公路工程地质勘察应与公路基本建设程序相适应,提交的资料应满足各勘测设计阶段对地质工种的深度要求。在勘察方法的选择和使用上,应注意其有效性和适用性,结合沿线的自然地理和地质条件,遵循面点结合、由浅入深的原则,综合运用遥感、工程地质调查测绘、物探、钻探、原位测试、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试验等方法和手段进行勘察,做深入细致的工作,为设计、施工提供完整、准确的地质资料。

2. 2 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地质勘察要点

工程可行性研究的任务是按照既定的公路走向,选择合适的路线走廊,并研究工程实施的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为了不因为存在特殊不良地质问题而造成工程投资突破、改变路线、工程延期等困难,必须进行区域地质调查和灾害评估。山区公路地质选线主要受到地形和不良地质现象的制约,主要的不良地质现象有滑坡、泥石流、岩崩、岩溶、岩堆(坡积层) 、软弱土、膨胀土、湿陷性黄土、冻土、水害、采空区以及强震区(高地应力)等。本阶段主要调查路线走廊范围的区域地质格局、查找存在的特殊不良地质现象,了解特殊不良地质的分布和形成环境条件,初步判断其范围、规模和整治工程费用,为研究路线走向和方案比选提供依据。应尽可能详细地收集区域构造地质、岩石地层、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地震地质、环境地质等方面的资料,编制中比例尺(1 ∶50000或1 ∶100000)工程地质图和地质灾害(不良地质现象)分布图,图上标注大的地质构造(主要是断层) 、重大的地质病害体,进行必要的现场踏勘和重点路段的调查,反复对比,优选出工程地质条件最好、地质灾害最少、工程建设对地质环境的不利影响最小的路线走廊带,真正贯彻地质选线的原则。对于严重不良地质地段一般情况下路线应设法绕避。勘察方法一般以遥感、工程地质调查与测绘为主,但对沿线一些大型工程项目和控制路线方案的不良地质问题,应辅以必要的钻探和物探等开展工程地质勘察活动。

2. 3 初设阶段地质勘察要点

初步设计阶段的工程地质勘察有两方面重点工作,一是依据地质选线的原则进行路线工程地质勘察,为路线方案设计提供地质依据。所谓的地质选线是指根据地质条件选择路线方案,也就是在掌握的地质资料的基础上选线,而不是先拟定路线方案再沿着既定的路线补充地质资料;二是进行场地地质条件勘察,为工程方案设计提供基础地质依据,解决工程场地稳定性(如滑动、崩塌、地下采空区洞穴塌陷等地质问题) ,指导设置工程建设构造物的适宜性。

3、 公路工程地质勘察的主要方法

工程地质勘察的基本方法主要有:工程地质调查与测绘、地质勘探、室内试验、原位测试、现场观测和勘察资料的室内整理等。公路工程现场勘察的方法主要有资料收集与研究、调查与测绘、勘探、试验与长期观测等几种。为了有效、经济地完成岩土工程勘察,必须注意研究勘察方法的选择问题。勘察方法选择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①勘察方法应根据勘察阶段要求的内容和深度、所勘察的道路等级、工程规模及其工作难易程度的不同来选择。②不同勘察阶段选用不同的勘察方法。初勘阶段主要为工程地质调查与测绘及综合勘探,采用物探、钻探、原位测试与室内试验,以必要的工作量完成本阶段的勘察工作;详勘阶段主要以钻探、原位测试和室内试验为主,必要时进行物探和工程地质测绘工作。总体上说各种勘察方法互相配合,由浅入深、由面到点,随着设计阶段的深入逐步加深、加密。勘察工作量的多少应满足各设计阶段的要求,过去工程实际常由于勘探工作不够,仓促施工,造成停工待补充勘察工作的事例较多,也有由于勘察方法选择不当以致不能及时发现工程地质问题造成工程损失,勘察资料的不准确也会造成设计浪费和事后工程失事,所以必须重视工程地质勘察的方法和资料的准确,必要时邀请专家论证并做长期观测和研究。

4、 山区公路建设地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方面在公路工程各阶段存在不同程度问题,如工可阶段对地质工作不够重视,地质遥感工作不做或精度不够,不能够贯彻地质选线的原则,导致选定的路线走廊带中地质病害多,处理难度大,给后期工作带来极大难度;初步设计阶段,由于路线方案调整较大,而工期紧张,因此很多勘察工作量作废,路线地质精度不够,部分工点缺少地质资料,给设计工作带来隐患,也使得施工图设计阶段路线方案有时发生较大调整;施工图设计阶段不做或漏做重要工点的1 ∶200O 地质测绘,或虽做了但精度不够;对一些地质病害研究不深,导致对一些重要工点的勘察深度不够;对于路线地质调查深度不够,导致一些地质敏感点遗漏,在施工中出现地质病害。构造物勘察相对较细,而路基方面的勘察则往往较粗略。另一方面也是由于从事岩土工程的技术人员本身能力有限所致。岩土工程在一定程度上属于经验学科,技术人员的经验非常重要,由于技术人员水平参差不齐,经常会出现错判、漏判地质病害的现象,如威宁县2008年实施的公路建设项目,由于各种原因,发生了多起地质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