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互联网教育特点

互联网教育特点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互联网教育特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互联网教育特点

互联网教育特点范文第1篇

关键词 互联网思维 思想政治教育 新媒体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6.03.030

Abstract This article starts from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perspective, the introduction of Internet thinking, analysis of Internet-based thinking political education under the above characteristics, proposed in th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internet thinking for a student-centered, focusing stimulate students' self-education while educational process should focus on the principles of cooperation, equality, interaction and cooperative education. Play the advantages of the new media, establishing convenient communication platform;; use of Internet technology, to accurately grasp the students' ideological dynamic; the principles put forward in the future education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o be clea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Role-based workers and university students use Internet-based education innov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s in the form of education. We hope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novation.

Key words internet think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new media

1 互联网思维概述

互联网作为科学技术发展过程中的一项伟大发明,在其诞生、发展到如今迅速地渗透到人类社会各个领域的过程中产生的互联网思维对人们的生活方式有着极大的影响。所谓的互联网思维即充分利用互联网的方法、规则和精神进行工作、学习、思考、生活的新思维方式。①随着互联网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它逐渐成为影响和塑造人们思想意识的一种思维特质,其强调平等参与和去中心化等等,根本上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思维。

大学生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背景中逐渐成长,是利用互联网最为活跃的群体之一,也是受互联网影响最大的群体。在这样的背景下,当代大学生普遍接受而且形成了互联网思维,他们会利用互联网解决生活、学习问题,适应网络学习方式。因此,分析、总结互联网思维特点,充分合理地发挥互联网思维的优势,将其运用到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互联网思维下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

(1)去中心化成为核心,注重教育的平等性。互联网发展以科学技术为支撑,其所产生的互联网的方法、规则和精神即互联网思维,它是以技术为支撑的社会思维。在互联网面前人人平等是由互联网无中心、离散结构所决定的。互联网参与者彼此平等,有利于平等交流互动。

传统的高等教育认为在教育过程中处于主体地位的是教育者而非受教育者,随着社会不断发展,适应信息时代的教育教学理论出现,建构主义、人本主义教育理论开始被高等教育教学实践接受,高等教育教学管理逐渐确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强调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平等性。

(2)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注重教育的互动性。社会学认为,“互动”是指使对象之间相互作用而使彼此发生积极改变的过程。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互动即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受教育者之间相互作用而使彼此发生积极改变。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尤其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互动,在教育过程中既要注重发挥教育活动双方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也要注重教育活动双方的互动。互联网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要由单向灌输式转向双向互动,自单一封闭式转向多元开放化。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思维与平台与学生平等对话形成双向互动,掌握在校大学生群体的心理特点和习惯,以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工作,创新育人模式。

(3)以教育内容为导向,注重教育的灵活性。互联网的开放性决定了互联网信息的共享,加速了教育信息资源的共享。大学生多通过互联网获取资源,而非传统教材。互联网环境及技术的发展要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要借鉴互联网思维的开放特点拓宽育人思路。通过多样化的手段将互联网思维的开放特点引入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将更多的教育资源聚集起来形成合力协同教育。③大学生思想状况复杂多变,不同阶段的学生、不同学历层次、不同学生群体会有不同的思想表现,思想表现的不同就需要不同的教育内容来开展针对性的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明确教育对象,在确定教育任务与教育内容基础之上,以教育内容为导向,采取灵活的教育方式。

(4)激发自我教育意识,注重教育的合作性。互联网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合作性是互联网思维的特点。一方面,互联网是以各种网络协议为基础而形成的网络;另一方面,互联网技术与传统信息传播途径交融,形成了新型传播环境。互联网的交互性、多方参与性等特点和传播路径多元化进一步放大,一个话题会在短时间内经众人参与而持续扩散,进一步凸显互联网思维的合作性。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更要围绕大学生的兴趣爱好、行为特点等,通过新媒体提供思想政治教育相关内容,学生在学习内容的同时,可以表达自己的观点,在互动合作中获得成长。

3 互联网思维下思政工作的现状

互联网以其极强的渗透性对大学生思想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冲击,首先,信息管理和舆论控制的难度加大,人们可以自由地在互联网中获取信息,信息获取依赖性减弱,因此,受教育者会选择性地接收甚至质疑教育内容,弱化了教育的导向功能。其次,大学生仅仅按照自身体验来判断网上交往行为是否合理,这种约束力比不上现实法律、道德规范的约束力。网络虚拟化使大学生的身份辨别更加困难,人性中的阴暗面缺乏法律、道德规范的约束会带来不同程度的越界。最后,互联网宣扬多样的思想道德观念,如果大学生在网上不能辨别先进思想道德,必然会导致道德失范。

受哲学科学中人本主义理论以及互联网思维的影响,高等学校在教育教学管理中普遍确立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明确要求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注重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要注重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在日常的学生工作中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实行人性化管理。为应对互联网对教育带来的冲击,高校管理者将互联网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并且取得了成绩。一方面基于互联网“开放、平等”等特点,把互联网应用于高校宣传工作,通过各种新媒体平台信息推送给学生,起到影响大学生思想的作用。另一方面基于互联网技术,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形式。例如开设思想政治理论学习微课程等。

4 互联网思维下思政教育创新模式探析

4.1 明确高校思政工作者和大学生的角色定位

在互联网信息传播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要符合学生特征,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大学生树立主体地位,树立起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理念,有意识地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大学生主动践行大学生道德准则。首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认识到自己的主导与引领地位,明确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的任务。④在教育过程中,帮助大学生辨识价值观,引导其行为符合道德规范。其次,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要根据大学生思想、行为变化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根据互联网思维“平等性”的特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要改变传统教育方式中学生被动接受的状况,要结合学生心理及社会发展的现实情况,为学生形成自由平等的朋辈网络社群创造条件,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平等民主氛围。使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受教育者之间在平等交流、协商对话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受教育者。

4.2 发挥新媒体的优势,建立便捷的沟通平台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就是与大学生在思想上有有效的沟通交流,教育过程中的教育者、教育内容是否具有“亲和力”极大地影响着教育效果,因此师生间沟通交流平台的搭建就显得非常重要。

通过新媒体平台与学生沟通,利用碎片化时间,能够营造愉悦轻松的谈话环境,给予大学生畅所欲言的空间,教育工作者更容易了解学生思想状态。⑤具体的教育过程中,要贴近学生、贴近实际,拉近与学生在思想感情上的距离,摆脱传统的说教式教育困境,加强师生间的互动。例如,可借助新媒体平台,针对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及时推送教育内容,达到有效引导的效果。

4.3 利用互联网技术,准确把握学生思想行为动向

目前基于大数据的数据挖掘技术已在商业方面得到广泛应用,通过对已有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获知隐藏在数据背后的规律,指导商业规划与宣传。例如基于用户浏览习惯的个性化推荐服务广泛应用于商业购物网站;基于学生对不同学习内容关注程度的不同,向学生个性化推荐拓展学习内容。因此,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应该顺势而为,把高级信息技术应用到平时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目前高等学校都在不断加快信息化进程,各种的教育教学信息系统不断完善,学生浏览网页内容的相关信息,如频次、时间、关注度等,这些数据反映着学生的行为动向,可以通过数据分析技术把隐藏在这些数据之后的规律挖掘出来,用于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把握学生的行为动向,分析学生的思想状况,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指导。

4.4 基于互联网教育应用,创新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形式

相比较其他领域,信息技术尤其是高级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还不够深入,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规划》中指出,教育改革要与信息化相结合,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对教育领域的变革作用,以信息技术深入推进教育改革。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推进,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微课等课程形式出现,这类课程区别与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例如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集中优势教育资源汇集在一起,与移动网络相结合实现学习者的泛在学习;而微课以视频为载体,由教师系统讲述某一知识点,呈现给学生。当代在校大学生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成长,相较于其他群体而言,网络自主学习、协作化学习方式更易接受,因此思政工作中,一方面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取贴近学生、贴近生活且具有现实教育意义的信息,精心组织呈现给学生。另一方面,顺应互联网时代网络化、碎片化学习的趋势,建设优秀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资源,使用混合式学习方法提高理论课程的教学效果,有效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素养。

注释

① 阮俊华.互联网思维与育人机制创新[J].青年教育,2015(3).

② 陈娟.网络时代思政辅导员的角色定位及工作创新[J].吉林教育,2015(2).

③ 李书民.新媒体环境下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时效性的措施[J].教育与职业,2015(4).

互联网教育特点范文第2篇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移动互联网技术不断提档升级。移动互联网技术作为现代信息计算机技术的核心,在商业领域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极大提升了商业推广的针对性和实效性[1]。通过海量的信息筛选,可以实现信息交流的精准定位。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言,有效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水平,可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率。

一、移动互联网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作为信息技术产业领域一场深刻的革命,移动互联网技术带给我们生活的变化是多方面的。现如今,每当我们打开网页或者手机,总会出现和自己相关的信息和产品,信息的精准推送,极大提升了我们消费的便利性和主动性。移动互联网依托客户基本数据,进行专业化的筛选和分析,分析推导出信息利用的有效途径,并且进行专门性的推送,并将大数据信息作为制定决策和执行计划的基本依据。在我国《关于促进移动互联网发展的行动纲要》中,就明确指出了运用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必要性,要通过移动互联网数据分析和处理,建立科学的管理和决策机制[2]。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思想日趋多元化,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越来越复杂的挑战。依托移动互联网技术,对学生思想动态和需求进行精准分析,进而实现教育信息的有效推送,是现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展的重要方向。依托移动互联网技术,也可以有效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

二、移动互联网技术对大学生的影响

1.获取信息的渠道变得更加丰富

与传统时代相比,移动互联网具有实时、快捷的特点,利用移动互联网,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时间大大缩短,同时获取信息也变得更加高效。传统的信息传播形式较为单一,并且大多为线性传播,移动互联网使得传统的信息传递方式变得更加多元化,并且具有多面性的特点,同时,传播的内容也由传统的文字向多元化转变,包括图片、声音以及视频等多种形式。大学生在获取信息的时候也从原来的被动获取变为现在的主动搜索,并且搜索速度也在不断的提升。

2.大学生的交流方式有所改变

传统的交流方式主要包括信件、电话、电报等,在当今的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大学生的交流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借助移动互联网技术,越来越多的实时沟通工具不断涌现出来,大学生一般应用较多的主要有微信、微博、QQ等,这些实时沟通工具大大提升了沟通的效率,也极大地提升了人们之间沟通交流的频率。同时,新媒体环境给大学生提供了一定的个人空间,在这个虚拟的个人空间中,大学生可以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3]。

3.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习惯发生改变

在移动互联网产生之前,大学生的主要学习途径就是老师的课堂教学和自己从书本中获取的知识,学习的途径较为单一。在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大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途径变得非常丰富。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使海量的信息都集中在小小的移动终端上,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喜好来自由选择相应的知识进行浏览和学习,给大学生的学习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也改变了大学生的学习习惯。

三、基于移动互联网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应用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多元化的开展路径,也使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变得更加丰富,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教学效果。

1.?D变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丰富教育途径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一般都是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的,这种教育方式虽然有效,但是方式略显陈旧。在移动互联网视角之下,应该将思想政治的教育途径进行丰富和扩充,利用先进的移动互联网传播途径,不断创新和改变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渠道[4]。具体来说,学校或者老师应该利用新媒体的技术优点,找到与学生之间的最佳沟通方式,使沟通的效率得到提升,然后老师可以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融入到其中,使新媒体技术与思想政治教育完美结合,从而使教学效果得到提升。另外,在利用移动互联网的同时,也不能忽略传统教学方式的重要作用。单纯依靠新媒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难以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如果与传统教育方式相结合,发挥各自的优势,将会使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得到巨大提升。

2.建立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平台

与传统相比,移动互联网具有巨大的优势,比如信息量巨大、传播方式和传播途径多样化等优点,这些特点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较大的应用空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学校可以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的移动互联网平台,把思想政治的基本知识全部上传到平台之上,以供大学生随时浏览和学习,由于新媒体平台具有十分优越的便利性,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避免了传统教学方式的繁琐,使整个学习过程变得更加高效。利用移动互联网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具有许多传统教学方式不具备的优势,但是,由于移动互联网技术自身的特点,包含海量的信息,其中难免会有部分信息对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利。所以,学校应该强化对于移动互联网利用过程中的监管,从而保证思想政治教学内容的质量。

互联网教育特点范文第3篇

关键词:互联网+;中职校;法治教育

中职学校是法治教育的主阵地,中职学生是法治教育的重要对象。长期以来,以讲授为主要形式的传统法治教育已很难以适应在互联网时代成长起来的中职生的教育发展需求。“七五”普法规划中指出:“要充分运用互联网传播平台,加强新媒体、新技术在普法中的运用,推进互联网+法治宣传行动。”因此,从“互联网+”的层面探析当前中职校法治教育的现状和特点,厘清当前中职校法治教育出现的主要问题和困惑,探索“互联网+中职校法治教育”改革的出路与对策,对提高中职校法治教育的时代性和实效性,增强中职生法律意识和用法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

一、“互联网+”时代下中职校法治教育的必要性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互联网技术已深入到社会各个领域,成为人们生活、学习、工作不可缺少的内容和手段。作为新时代的中职生,其成长历程受互联网技术的影响,互联网思维、互联网方式、互联网技术已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烙下了鲜明的时代特征,他们是典型的网络时代青年。与此同时,作为正值青春期的中职生,具有认知能力差、自控能力不强、易冲动、叛逆等特点,如果他们法律意识淡薄,很容易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给自己和他人带来巨大的伤害。亚里士多德说:“虽有良法,要是人民不能全部遵守,仍不能实现法治。”因此,如何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来规范中职生的行为举止、预防违法行为,如何运用“互联网+中职校法治教育”这一手段来正面引导中职生做一个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的公民,促进中职学生健康成长,既是这个时代不可回避的课题,也是时展的必然要求。随着互联网技术在学校领域的不断实践和运用,互联网与中职学校法治教育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相互促进越来越明显,必然会进一步促进互联网技术和数据资源的发展,丰富互联网的实用价值。同时,互联网数据中丰富的法治教育资源,互联网先进的设施和手段,定会掀起新一轮中职学校法治教育改革的,特别是互联网中丰富而生动的音视频资源、最新的法治观点和法治动态、不受时空限制的远程法治教学等内容,对突破传统法治教育手段单一、效果不明显的教学困境,是一种有效“良剂”。在特别强调信息化教学的当下,“互联网+”技术下催生的微课、慕课、O2O课等教学方式,以“新、奇、趣”的优势迎合了中职学校法治教育的迫切需要,在实践中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对规范新时期中职学生的言行举止,自觉做一个法律的守护者和践行者,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二、当前中职学校法治教育的现状

从“互联网+”的时代背景这一角度来看,中职校法治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乏教育的“合力”和“活力”,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呈现形式滞后于互联网发展的时代需要,教育过程中重知识、轻运用、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仍然突出。(一)中职校法治教育工作缺乏系统性和影响力。长期以来,重技能教育、轻法治教育是部分中职学校普遍存在的现象。虽然都能认识到法治教育的重要性,但在实际工作中,受技能是硬指标、法治是软指标的“惯性”认识的影响,导致学校法治教育工作中出现“雷声大、雨点小”的现象,在具体抓实抓细法治教育的工作中,就出现了“走样”和“打折扣”的情况。学校往往把法治教育责任传导给政教处、学生处的中职生行为管理工作和德育课的法律教学工作。对普遍存在自律能力和认知能力不强的中职生,仅凭法律课和中职生日常行为管理的法治教育,是缺乏吸引力与影响力的。(二)中职学校法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落后于互联网时展的需要。中职学校法治教育的手段和内容的呈现形式滞后于互联网发展的时代需要,导致法治教育的效果不明显。长期以来,传统的中职学校法治教育主要采取法治讲座、法律课教学、法律教育展板等形式,这对普及法律知识、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有较好的作用,但这种形式缺乏互动性与参与性,在引导中职生体验、参与、运用、认同、内化、践行等方面的功效欠佳。在法治教育内容的呈现形式上,单一的法律知识讲解和案例教学,已经落后于时展的需要。“七五”普法规划中指出,“要采用喜闻乐见的教育宣传形式,突出实效,便于人们接受和理解”。因此,作为中职学校的法治教育,教学内容的呈现形式应该突破时空的局限,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视频资源、网络法治在线以及微信和微博为主的新媒体等先进手段,直观、形象、生动地调动学生对法治教育内容的好奇和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和探索,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三)中职校法治教育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现象。重知识、轻实践,重理论、轻运用仍是当前中职校法治教育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无论是法律课教学和法治讲座,还是法治校园广播和法治展板,都突出对法律知识的传授和影响。中职学生是否真正理解、参与、内化和践行法律要求,却有待证实。同时,对于实践性较强的法治主题班团会、法治辩论赛、模拟法庭等法治教育实践活动,受学生素质差异和组织难度的影响,在具体开展的过程中教育效果也不明显。

三、创新发展中职校法治教育的对策

互联网教育特点范文第4篇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对策研究

移动互联网是移动通信和互联网“联姻”产生的一种信息传送方式,它不仅继承了移动通信随时、随地、随身的特点,还具有互联网开放、分享和互动的优势,具有信息量大、资源丰富、传输便捷等特征。但同时移动互联网也因其开放性和自由性导致大学生出现思想和价值观上的迷茫,不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一、移动互联网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2016年1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88亿,其中,手机网民6.20亿。2015年新增网民3951万人,最主要的上网设备是手机,使用率为71.5%。新增网民群体中,低龄(19岁以下)、学生群体的占比分别为46.1%、46.4%。青年大学生作为新事物的倡导者和时尚的体验者,其成长发展更易受到移动互联网的影响。如何正确认识移动互联网的特点,主动占领移动互联网络教育阵地,是新形势下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

1.移动互联网发展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机遇。

首先,移动互联网承载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移动互联网作为传统互联网和移动通信融合的产物,它继承了互联网的开放性、共享性特点,能涵盖大量的信息资源,为学生的学习成长提供获取知识与信息的平台,还能凭借其灵活性和移动性特征,及时更新教育内容,使教育者掌握第一手教学资料开展教育工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富鲜活、与时俱进的教育资源。其次,移动互联网能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沟通。移动互联网即时强大的交互性,为教育工作者和受教育者的互动提供了便利。教育工作者和受教育者通过移动互联网便能发起视频和对话传递教育信息,进行沟通和交流。与此同时,移动互联网信息传播的多向性和受众的广谱性决定了其不仅能在最短时间实现信息的发散式传播,同时也能降低教育成本,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增加新的优势。

2.移动互联网发展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受到的挑战。

一是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权威受到削弱。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语域中,教学信息经由教育工作者筛选、整理、过滤后传达给学生。教育内容的预先设计、教育资源的独占性、信息传播的可控性强化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权威。然而,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一方面,移动互联网实现了信息资源的平等交流和传播,彻底打破了教育信息分层分级传达的传统方式。学生不仅能和教师同步获取教育信息,甚至可能知道得更早、更多,他们不再只是简单的教育资源接受者,也有可能是教育资源的传播者。另一方面,移动互联网信息传播的开放性和及时性,增强了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主体意识。移动互联网具有的瞬时性、便捷性优势,使学生对于教师提出的观点,可以立即通过手机上网查询、核实,有利于激发其自我教育的主动性,同时也增加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难度。二是大学生思维方式受到影响。当下大学生往往独立但易以自我为中心,有担当但稍显功利,有自信但心理承受能力偏低,荣誉感强但吃苦精神欠缺,知识面广但理性甄别能力不足。他们具备激情,但往往行事冲动,无法冷静客观地思考和甄辨问题。在大数据时代,大学生面对着海量庞杂的信息,很多事情大学生无法主动切身了解,主要接受媒体和舆论的导向。面对大量良莠不齐难辨真伪的网络信息,青年大学生容易混淆是非判断,甚至做出一时冲动和不顾后果的举动,对高校、社会乃至国家的安全稳定构成威胁。三是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受到挑战。在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知识和信息的传播都具有平等性,学生可以获得和教师同等甚至更多的教育资源。传统的“居高临下”式以“灌输教育”为主的单向教育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主动利用新技术开展教学,丰富教学内容,创新工作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增加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互动性和趣味性。

二、移动互联网背景下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高等学校承担着培养现代化建设所需人才的重任,应当充分把握移动互联网发展趋势,正确、合理地运用移动互联网资源,科学地看待青年学生的特点,清醒深刻地认识各种社会思潮,从多角度出发积极采取措施,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1.重视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

卓有成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需要具备一定综合素养的人才工作队伍。综合素养高的工作队伍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管理者和教育者。综合素质较高的团队对于工作的顺利开展具有良好的导向与促进作用。就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言,由于意识形态的重要意义、舆论作用的导向性、信息传达的特殊性,更应该重视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团队的建设和培训,使他们能够适应时代潮流,不断贴近学生实际,提高工作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2.积极开发移动互联网的相关软件,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和媒介。

工作的平台与形式是顺利完成思想政治教育任务的基础。因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应该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和完善自身的表现形式。特别是在“万众创新,大众创业”的今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应该充分利用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新媒体平台,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生动性和全时性。

3.紧跟形势发展,不断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内容。

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思想性与政治性的双重属性。从教学主体而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全面了解时代思潮与前沿动态,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最新实际相结合。从教学内容而言,教学的内容与形式必须不断丰富更新。基于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紧跟形势发展,不断更新和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内容。就教学形式而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进行思政课堂教学“微课”式改革、新媒体平台思政课程建设、思政课程“慕课”化等尝试。同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不断创新思想政治课程内容,紧密结合当前热点、理论前沿,融入创新创业、“互联网+”等既贴近学生、又贴近实际的内容。

4.完善对移动互联网的监察。

互联网自诞生之日起就是一把双刃剑,青年学生可以在移动互联网上获取对自身学习、生活有所助益的知识与信息,也会受到一些不良甚至有害信息的侵蚀。对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加强、完善对移动互联网的监察,建立一支专门的网络文明志愿者、管理者队伍,并运用多种手段与平台,进行网络舆情的全天候、全方位覆盖监察。

5.加强对大学生的主题教育。

高等教育的根本目标是立德树人,培养高素质全面发展的优秀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始终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落脚点与最终目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切合青年学生特点,设立符合其发展的相关主题教育,引导青年学生正确使用移动互联网,提升他们的相关素养与能力,从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参考文献:

[1]著作选读(上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互联网教育特点范文第5篇

关键词:“互联网+”;大学生;创业;模式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2015年高校毕业学生有七成选择了就业,占比有所下降,创业的学生比例有所上升。这个结果也可以归结于中国经济产业结构的变化。中国快速发展的经济对人才有巨大的需求,但大学毕业生的基数过大,远远超过了经济的发展速度,导致社会每年并不能很好地消化高校毕业学生。高校学生就业难其实也是历史遗留问题之一。

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科技的不断发展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这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契机,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也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很多优惠政策,再加上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大学生在互联网+时代下的创业模式提供了原动力,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创业市场潜力巨大。所以,对于大学生而言,创业也成了毕业之后一条不错的选择路径。

一、“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创业的新特点

1.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创业机会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已经开始慢慢改变人们的日常生活习惯,并且这种改变是大部分人都乐于接受的。到了今天,互联网产品已经深入到人们生活中的各个角落,在传统的衣、食、住、行、娱、游、学等各个领域,都已经或者正在被互联网产品所覆盖,当然也在这个过程中衍生了大量的创业机会,这些机会,则为当代大学生也创造了大量的机会。比如“饿了么”这款“互联网+”饮食产品软件就改变了人们日常生活中吃的问题,也颠覆了传统的外卖行业,将其线上化,将相关资源整合,为“吃货”提供更好的服务。

2.为学生提供更大的创业平台

“互联网+”的模式已经为当下社会经济带的发展来了全新面貌。“互联网+”在社会经济方面所带来的发展是有目共睹的,“互联网+”产品的力量也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看到,许多传统企业也开始不断思考是否要转型,寻找最适合自己的“互联网+”模式。有数据显示,到2015年年底,我国已经有超过6亿互联网用户,其中智能手机端用户也已经超过了5亿,中国已经是全球最大的智能终端销售市场之一。在这个平台中,想要寻找用户是非常容易的。由此可见,这么大的市场容量为学生提供了更大的创业平台。

3.为学生提供更低的创业门槛

由中国信息经济学会的《微信社会经济影响力研究报告》中指出,2015年由微信带动的直接就业人次达到了近200万,间接就业人数达到了近1000万,这个庞大的数据显示,“互联网+”时代为大学生提供了更低的创业门槛。相关调查研究数据显示,腾讯总计开放的应用平台软件已经超过了240万款,这些软件包括日常生活中的娱乐、生活、教育等各方面,而创业者也已经超过500万,且分布于全国各个城市。上述数据表明,“互联网+”时代因其开放、包容等特点,已经全面降低社会就业、创业的基本要求,这些都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二、“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下的大学生创业现状

1.创业活动频繁

“互联网+”时代背景为大学生创业大大降低了创业门槛与创业基础。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网络化时代热潮的到来,自主创业的崛起已是必不可挡的趋势之一,“互联网+”的创业模式对于社会经济的影响自然也会越来越明显。马云、李彦宏、马化腾等自主创业中的代表人物对于大学生来说,都是榜样型人物,他们的奋斗史对于大学生在“互联网+”环境下的自主创业有巨大的激励作用,他们激励着大学生抛开传统的思想束缚,敢于挑战,自主创业;也促使当下大学生创业活动频繁,这个群体已经成为这个时代不可阻挡的创业力量之一。

2.创业空间深化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的创业前景是非常可观的。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很多优惠政策,这些政策都为大学生自主创业带来了良好的创业环境及良好的商机。此外,高校中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也为大学生创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不断提升大学生综合能力的同时,也提升了大学生的创业素质。当然,“互联网+”时代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改变并不仅仅只是行为上的转变,更是思想上的转变。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生产、消费、商业等多个维度的思想都产生了一定的变革,创业空间不断深化,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从理论上来讲,“互联网+”是一个人人都有机会获得的商机,但是,合理地利用“互联网+”的概念,产生传统商业模式中的颠覆,才是“互联网+”模式带来的价值所在。

3.创业意识不足

“互联网+”的时代特点虽然给大学生创业带来了很多机遇,但其实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还是会遇到非常多的挑战,并不代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机会多,创业就变得简单了。其实,大学生对于创业的了解还是单单停留于大脑中的想法,或者说是概念上,并未对要创业的领域的实际情况、未来发展情况、创业中可能会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深入思考,简而言之,大学生创业的市场观念过于单薄,对于社会中的现实情况、经验又少。而且,大学生在创业中还存在急于求成的通病,导致大学生创业意识不强。其实,经验老成的商人在与投资人交谈中,会更多地涉及自身的技术优势与未来的发展趋势,而大学生则会更多地显示自我产品的市场及利润问题,会给投资人目光短浅的感觉。

三、“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大学生创业模式

1.“互联网+”零售模式

网络购物是“互联网+”零售模式的最直接体现。网络购物作为惠普大众的互联网实用工具之一,颠覆了中国线下购物的传统模式。随着国内网络购物风潮的兴起,网络购物的市场也越来越大,前景越来越光明。大学生可以就网络购物的强大市场,进行“互联网+”零售模式的创业。在当下社会环境中,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习惯了网络购物,基于网络购物透明的价格、方便的网络购物等优势,越来越多的人参与网络购物。此外,在经济发达的地区,网络购物中的线上支付、物流等问题相较于其他城市也会更发达一点,以此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此外,经济越发达的城市,网民的网龄也会相对较长,所以,针对“互联网+”零售模式,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可以优先开拓发达城市的客户量,从食品零售、日用品零售、服饰零售等行业进行创业。

2.“互联网+”金融模式

“互联网+”金融也是近几年比较火爆的新兴项目之一。在互联网时代,随着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线上支付已经成为一种主流支付方式之一,与之相关联的“互联网+”金融模式自然应运而生。在C2C的网络购物体验中,线上支付流程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当然,在庞大的B2C互联网购物体验中,线上支付规模也逐渐强大,进一步促进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近几年,各种P2P平台不断兴起,为贷款方、借款方提供交易平台并承担一定的交易风险的金融交易平台已经成为当下人们使用的主流理财平台之一。此外,利用互联网炒股、购买基金等金融产品也是当下互联网平台中较多的应用之一。当然,通过互联网平台,还可以实时查询个人账户中的相关信息,并在线上完成交易,非常方便。

3.“互联网+”旅游模式

近年来,我国国民生产总值不断增加,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在慢慢提高,旅游已经逐渐成为各个家庭的娱乐消费之一。随着旅游业的不断旺盛,“互联网+”旅游创业模式的前景自然也是不可估量的。通过“互联网+”旅游模式,可以线上实现旅游出行等方面的各项需求。比如可以线上预订酒店、车票、机票、门票,还可以在“互联网+”旅游产品中寻找自驾游、自由行攻略、指南等。在几年前,“互联网+”旅游产品的应用人群往往集中在高端网民群体中;但到了近几年,随着“互联网+”模式的平民化、大众化,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互联网+”产品。并且“互联网+”旅游产品还可以为人们提供全套式旅游出行服务。相关调查研究数据显示,2015年在网上通过“互联网+”旅游平台预订过机票、酒店、车票或旅游产品的人次从2.22亿人增长到了2.6亿。

4.“互联网+”教育模式

随着社会文化传播模式的创新,“互联网+”教育模式也开始在互联网领域不断发展。网络教育由于其实时传播、跨时空学习等特点,是一种新型的基于互联网传输的知识分享、传输、交流与学习的教育模式,可以使资源利用最大化,强化人们的自主学习知识行为,还可以促使人们在学习中进行交流与分享,通过定制个性化的教学模式、自动化的教学考评方案,来实现对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此外,由于移动终端产品的不断兴起,“互联网+”教育模式更是深入人们生活中,学习者通过自身的时间安排,利用碎片化学习的方式自主学习,提升自身素质,这种教育、学习方式将慢慢取代传统的集中授课教育方式,成为今后的主流教育方式之一。

大学生可以针对当下进行碎片化学习的主要人群特点,设计相应的产品。互联网时代为广大大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创业机会,为学生提供更大的创业平台、更低的创业门槛,和更好的创业环境。在教育部的大力推进下,高校应对大学生创业予以高度重视,对其创业方向与方法加以正确的引导,并提供相应的政策扶持,确保大学生创业工作的顺利开展。

作者:陈陆 单位:河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参考文献:

[1]徐争荣.“互联网+”时代传统行业的创新与机遇分析[J].互联网天地,2015,(5).

[2]宁家骏.“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实施背景、内涵及主要内容[J].电子政务,2015,(6).

[3]陈晨.城镇化对浙江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影响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