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生态平衡的基本特征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论文关键词:中学语文课,生态化教学,建构
中学语文课教学是一个极其复杂而精细的活动过程,但是,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传统的教学弊端在语文学科教学中表现还比较突出: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采取“填鸭式”“满堂灌”教学方式;教师主宰教学过程,控制学生的一言一行;教师只关注优秀生和学困生,却忽略各方面表现都普通的一批中间层次的学生;学生厌恶、逃避学习语文课;学生之间存在不合理竞争和排斥等课堂生态失衡等现象普遍存在。随着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学生主体意识的不断觉醒和增强,这些不和谐、非生态现象不仅在实践上难以为继,而且与当代语文课的性质、目的和内容格格不入,导致语文课教学内容可信度降低,教育功能弱化,进而影响到学生对语文学科的接受度和认同感。
20世纪70年代以来,运用生态学的原理、方法和价值观来对教育教学进行研究,从而建构全新的生态化课堂教学的独特思想引起了教育界的好奇与关注,是一种特别值得肯定的教育教学研究方向。
一、何谓“生态化教学”
1976年,美国哥伦比亚师范学院院长劳伦斯·克雷明(LawranceCremin)在《公共教育》(PublicEducation)一书中首次提出了“教育生态学’’(EducationalEcology)的概念,从此,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开始渗透到教育学及其分支学科,被用于研究各种教育现象。以教育生态学的视角审视教育“终端"环节——课堂教学,教学被认为是一个生态系统,即“在这个系统中教师、教材、学生、学习方法、思维模式、课程设置等都是这个生态系统的生态要素,具有一定的生态位。学校中的教学活动是人与环境之间的信息传递过程,是人对自然和社会环境所具有的信息的采集、编码、翻译和利用过程,也就是人和环境的对话过程。”[1]从教育生态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角度看,教学活动系统最本质的特征就是它的生态性,它不是僵死的物质系统而是具有生命活力的生态系统。
生态学理念主张用系统、多样、和谐、共生等思想来对待每一个生命,包括动物、植物以及人类,这种思想表现在教学中,就是要将教学看成一个整体、一个系统,该系统由教师、学生、教学环境等子系统构成,善待教学中的生命,关照学生的个性及多样性,关注教师和学生的生活世界,促进教师和学生生命价值的生成和实现;同时认为教学过程的参与者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在沟通、理解和对话中寻求和谐发展、共同进步。
综上所述,生态化教学就是运用生态学原理和理论研究教学问题,强调以一种生态的眼光、态度、原理和方法来关照、思考、理解、解释复杂的教学问题,挖掘教学本身具有的生态性,处理好教学中的各种关系,最终促进学生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各方面能力得到最大发展,教师的生命价值得以最大提升。就其本质而言,生态化教学就是要寻求生命的和谐发展,即尊重教学中的每一个生命个体,充分体现生命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让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教学,共同建构和丰富个体生命的内涵和价值,促进其整体、和谐、有序发展。
二、语文课生态化教学的基本特征
1、教学系统各要素具有开放性
开放性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特征,因此,也是良好教学生态特征的表现。生态化教学的开放是全方位的,涉及教学系统的各要素,既有内容上的也有形式上的,既有教师方面的也有学生方面的。具体表现在:第一,教师和学生作为教学主体,他们的意识、思维都是开放的;第二,教学目标不仅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还培养学生的情感意志、态度等。第三,教学内容除了教材上的内容外,教师还可以根据地方特色、学校特色,选取挖掘适合本校学生特色的课程资源,也可以利用互联网从网上选取下载各种电子资源供教学用。第四,不同区域、不同学校、不同教师的教学方法可以有较大差异,即使同一教师在不同的时间段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也可不同,具有很强的开放性。第五,教师真挚坦率地与学生相处,互相交流思想,给学生创造一个畅所欲言、勇于思考、敢于创新的教学环境。第六,课程教学评价强调参与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将学生的发展、教师的发展与课程的发展融为一体。
近年来,由于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冲突造成了自然环境、人居环境的恶化,迫使人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随着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提出,使建筑师开始思考如何从根源上解决建筑对能源和环境的影响,生态建筑的出现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
【关键词】生态建筑 设计 方法
引言
中国建筑业目前正处在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的重要时刻,建设生态建筑是建筑品质提高的重要标志,也是中国建筑业转向可继续发展的绿色道路的一个重要切入点。建设生态建筑意味着从建筑材料的生产,建筑规划,建筑设计,建筑施工以及建成后使用管理的每个环节,都将发生一场以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促进生态平衡为内容的深刻变革,在一定意义上这场变革将围绕着生态建筑的发展而展开。
一、生态建筑基本特征及其设计思想
1.1 生态建筑基本特征
(1)生态建筑的低消耗性
这是整体有序与平衡观点和循环再生观点的要求。所谓低消耗性就是要尽力降低对资源及环境的消耗,从而降低整个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与能量的输出,使得生态系统保持在自我调节的范围,并达到动态平衡。
(2)循环再生性
生态建筑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子系统,资源、能源的利用应做到循环再生、可持续利用,逐步达到自我调节、自我平衡的目标,从而减少对外部环境的影响,以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3)环境适应性
生态建筑的设计应强调与环境协调,尽可能的维护外部环境,并充分发挥环境效益.建筑的选址、平面、剖面设计都应遵循与环境共生的原则,充分利用原有的地形、地貌。并与环境特点与气候特征相适应。
1.2 生态建筑设计思想
所谓生态建筑设计就是运用生态学的思想,按照以人为本的设计理论,从人、建筑、自然所构成的整体环境出发,设计出能够实现人、建筑、自然三者和谐统一的最优关系的建筑,使建筑与环境之间成为一个有机的结合体,它既要为人创造一个舒适的空间小环境,同时又要保护周围的大环境。生态建筑是最高层次的回归自然。它依赖于许多相关技术的最新发展,无论使用何种技术一定要将建筑作为一个有生命的机体,形成一个自然生态相平衡的良性循环体系,将建筑视
为一个生态系统,通过设计,组织建筑内外空间中的各种物态因素,使物质能源在建筑生态系统内部有序地循环利用,获得一种高效,低耗,少废,少污,生态平衡的建筑环境。
二、生态建筑的设计目标与原则
2.1 生态建筑的设计目标
是在满足功能和空间需要的同时,强调实现资源的集约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生态建筑强调资源和环境,强调建筑在整个寿命周期内要减少资源能源的消耗和降低环境污染。生态建筑在整个生命周期内基本目标包括:(1)尽可能减少资源能源的消耗;(2)把环境和建筑的污染降到最低;(3)保护自然生态环境;(4)创造健康舒适的室内外环境;(5)使建筑功能质量目标统一;(6)使建筑生态、经济取得平衡 。
2.2 生态建筑设计原则
(1)整体设计原则
我们不能将生态建筑看作一个简单的建筑单体去做设计,而应当在满足业主要求、建筑本身的目的性的前提下将其所在的区域纳入其所在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各个方面,尊重传统文化和地域文化特点,自觉促进技术与人文的有机结合,将各种因素统一考虑,权衡比较,从中选择最优的解答,建立不破坏区域环境,技术运用适当,人性化的居住社区和城市环境。按需索取,充分合理地利用不可再生的土地资源及其它各种资源,形成高效、合理的开发强度。
(2)高效无污染原则
这个原则有三方面的含义:一是降低建筑对物质与能量的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运用新材料、新结构、智能建筑体系,降低建筑消耗的能量。据建筑所在地区的气候特点,合理利用阳光、风能、雨水、地热等自然能源。合理进行建筑设计,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损耗和浪费,提倡能源的重复循环使用;二是建筑材料的无害化,建筑材料利用的高效。即材料的循环使用与重复使用,避免选择的建筑材料含有危害人类身体健康的物质,给自然环境带来危害。三是指舒适、健康的室内环境。
(3)灵活多适原则
采用适应变化的设计策略,避免建筑过早废弃,使其能够得到再次利用或多次利用,节省建造新建筑所需的重复建设费用,适应变化的设计策略主要有四种:适应性改变、灵活性设计概念、长寿多适概念和合理废弃概念,在具体设计中应灵活采用。
三、生态建筑的设计方法
3.1生态建筑的规划设计
从整体角度把握人类生态系统的结构,以生态为基础进行整体规划和生态规划,合理利用土地,有效协调经济、社会和生态之间的关系。根据自然的本质属性,组织各功能分区,使建筑群的能流、物流畅通无阻;从建筑物朝向、间距、形体、绿化配置,能源的循环利用等方面考虑,建筑规划要走中小型化、花园化、智能化为一体的道路,提高绿地面积比例,降低能耗量;建筑整体规划应体现建造场地、植被的一体化;减少对资源的干扰和非点源污染;建筑及装饰材料的选择应考虑对能源消耗和对空气、水污染的影响;全方位考虑建筑绿化,沿街绿化、楼间绿化、楼旁绿化、绿化建筑,形成多品种、多层次、立体的、广泛的绿化环境,改善建筑小气候,使人类贴近自然。
在生态的建筑规划设计中要把具体建筑看成是城市建筑大系统的一部分,与城市建筑大系统相联系,使建筑内部难以消化的废物成为其它元素的资源。
对于已确定的基地,应遵循一个重要的原则――尽可能尊重和保留有价值的生态要素,维持其完整性,使建筑环境与自然环境融合和共生。我们的建造活动应尽量少地干扰和破坏自然环境,并力图通过建造活动弥补生态环境中已遭破坏或失衡的地方,对于已选择的建筑基地,设计师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尊重地形、地貌;
保护现状植被;
结合水文特征;
保护土壤资源
3.2 生态建筑的方案设计
设计人员要把建筑视为一个微型生态系统,通过生态设计充分有效利用太阳能、风能等自然能量,考虑建筑空间的形体与自然空间的联系,采暖、通风、照明、电气等方面的高效与协调等,降低建筑系统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建筑方案应充分利用太阳光、阴影,选择合理的建筑朝向和建筑型体;营造良好的局部建筑小气候,室内空间与室外空间相结合,加强人与自然的联系;建筑空间多样化、科学化,加大使用功能的灵活性和空间的可变性,留有变化余地,经过改造和装饰可以再生使用。一个成功的生态建筑方案设计应该全面的考虑地域气候影响与能源利用两个方面。
(1)生态建筑地域气候影响
地域气候影响包括地域气候条件、周围微小气候、气温、自然通风、建筑的地域与朝向、温度和降水等诸多方面。
①地域气候条件。地域气候条件影响建筑的设计形态,地域一年四季的气候变化特征指当地的气温、温度、蒸发量、风向和风速,以及太阳的辐射量。
②建筑周围的微小气候。建筑的特定地段选择都处于地域性的环境气候条件之下,还受当地微小气候的影响。不同的建筑地段情况,如地势的坡度与朝向、土壤类型、绿地植被状况、材料表面性质以及环境景观等综合性的影响因素条件下的温度、湿度、风向和风速、蒸发量、太阳的辐射量等形成当地特定的微小气候状况。
③气温。建筑中获取的热量或热量的损失取决于室外温度,分析室内外的温度差异,是建筑设计考虑采暖或降温的基本数据,根据室内外的温度差异关系来确定期望的环境设计温度。
④自然通风。在建筑地段设计中,空气的流动是另一个重要的气象因素,各建区的气象资料均可提供当地不同季节的主导风向和风速,是设计的依据。
(2)生态建筑的能源利用
能源资源分为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前者包括如太阳能、风能、地热、潮汐、核聚变等能源,后者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充分利用和发挥可再生能源是生态建筑对能源利用的方法之一。
我国的建筑中需要的能源主要是电能和热能,电能是市政线路供电,热能是采暖所需的暖气和做饭所需的煤气、天然气或石油液化气。电力来自水利或者火力、核能发电,而火力发电、暖气和煤气供应需要耗费大量的煤,煤和天然气都是不可再生资源。就我国的能源贮藏结构而言,煤炭、石油、天然气的大致可采年限分别为:320年、16年、50年,形势非常严峻。并且这些能源在加工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污染,一氧化碳、一氧化硫、氮氧化合物和粉尘悬浮物,严重污染了我们生存的环境。
因此,我们在建筑设计中,在节约使用不可再生资源的同时,应当重视新的能源利用方式,从可再生能源多想办法。目前应用于生态建筑中的可再生能源有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其中以太阳能的利用最为广泛,技术也最为成熟。
3.3 生态建筑的构造设计
注重建筑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循环使用。建筑外表面应考虑围护结构的热效率;设计规模恰当有效的供热、通风和空调系统;充分有效地利用各种可选择的再生能源,形成与建筑空间使用配套的能源综合开发利用系统,建筑生活垃圾综合处理;从节能出发做好照明、器具设备和电气负荷的最优化设计;考虑建筑空间的建筑材料中易挥发的有机成分,昼量减少微生物生长的机会,提供新鲜的空气,创造易于接近日光和公共适宜环境,同时要考虑室内空间维修和清洁材料挥发的化学成分对人体的影响;建筑构造使用可循环或带有可循环材料(如钢材、铝材等)的产品,考虑建筑构件和建筑设备的再利用,尽可能减少建筑垃圾;为建筑物主人使用可循环设施提供方便,通过中水的再利用和节水装置来使生活污水降到最低;建筑屋顶、地面、门窗要进行绝热处理;广泛应用建筑采暖节能、制冷节能、通风节能、照明节能等建筑节能技术。
结束语
站在21世纪的新起点上,当我们重新审视建筑业在建造和使用过程中的消费方式和其生态意义时,我们不得不抛弃那种高能耗、高污染的传统生产模式,而把具有节约资源,降低能耗,减少污染,提高室内环境质量等性能的生态建筑作为新世纪建筑设计的方向。
面对机遇和挑战,当务之急是要加大投入,在学习、借鉴国外成功做法基础上,结合国情加强宣传,让社会各界对推行生态建筑必要性和紧迫性有充分认识;结合各地地域特征和经济现状,通过技术创新和系统集成,制定颁布生态建筑标准和评估规范,研究开发、应用推广生态新技术、新材料和成熟适宜的生态建筑技术体系;努力实践建筑生态化各项具体措施,建立健全生态建筑立项、设计、施工、运营各环节管理机制和技术政策法规;搭建国内外生态建筑合作交流平台,最终通过研究、设计单位与政府、工业界密切合作,推动生态建筑成为我国未来建筑主流,实现建筑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华东主编,高技术生态建筑,天津大学出版社,2002.9
2.荆其敏、张丽安,生态的城市与建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5
【关键词】水资源;可再生能力;特征;因素及策略
1 前言
在经济不断高速发展的同时,水资源短缺以及污染问题已经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众所周知,水资源的质量状况直接影响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一旦水资源出现问题,将会极大的限制和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并降低人们的生活质量,危机人类安全。近年来,人们过度追求经济发展的高速度,而忽视了对水资源的保护问题,不合理的生产活动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打破了水资源的自然循环,使得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已经越来严重,已经成为全球密切关注的问题。为了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关部门必须高度重视水资源问题,积极寻求和加强水资源的可再生能力,提高水资源质量,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 阐述水资源以及其可再生能力的相关概念
在人们的生活区域,为了满足人们对水资源的需求,通常会对水资源进行技术处理闭并加工以便能够提供给人们使用。这种水资源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可以直接或者间接的应用到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当利用了水资源之后,为了保证水资源能够继续为人们所利用,保持生态平衡,水资源可以凭借自然平衡来自行恢复和更新。由于水资源具有可以自然循环的独特特质,也就促使其具有可再生能力,可以不断再生,供人们循环持续利用,满足人们生产生活用水的需求。但是,若是人们因此而认为可以毫无节制的过度使用水资源,例如工厂农业为了满足其大量用水需求,不断抽取地下水,并向江河大量排放工业农业污水,不注意保护和合理使用,就会使得水资源面临危机,甚至反过来影响人们的正常生产生活,带来很多不便。尽管水资源具有可再生能力,但是其这种能力只有在满足一定条件下才可以有效实现其再生能力。水资源具有很多种,不同种类的水资源其循环和再生的能力和和周期不同。在对水资源进行开发利用时,一定要把充分考虑水资源种类及其再生循环周期放在首位,避免过度使用和开发超过其自然循环能力,以免降低水资源的可再生循环能力,造成水资源危机,破坏生态平衡。
3 对水资源可再生能力的基本特征进行阐述和分析
水资源具有可再生能力,其基本特征大致有以下几个。第一,其具有相对性。水尽管水资源具有可再生能力,但这并不意味着其可以无限制再生,再生能力是有一定承载范围的,一旦超过规定范围,其再生能力就会降低甚至消失。并且水资源的可再生既有自然因素,又有人为因素,受到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科技水平的限制和影响。所以其可再生能力是相对的,会根据时间、地区以及衡量标准的不同而变化。另外,人类活动对生态平衡有着直接的影响,是影响水资源可再生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第二,其具有波动性。水资源在进行循环更新时,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可是具有波动性的。由于影响水资源可再生的影响因素有自然和人为因素,因此其波动性也主要体现在这两方面。在自然因素方面,主要表现为空间区域差异以及时间比如季节,年份月份之间的变化。在人为因素方面,其波动性经常会受到人类的过度开发和利用导致水资源被污染以及生态平衡被打坏的影响。第三,其时空分布具有变异性。水资源由于在时空以及空间进行波动,分布不是很均匀,再加上各个区域不用环境的影响下,造成水资源的时空分布差异性。
4 影响水资源可再生能力的主要因素以及其解决对策
4.1 影响水资源可再生能力的主要因素
影响水资源可再生能力的主要因素有很多,现做如下分析。从自然因素方面来说,首先,由于水资源的可再生能力受到其当地环境的影响,若其地理位置优越,降水量丰富或者是其优势地形(比如坡度的大小会对径流带来影响)将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水资源的可再生能力。反之不利的地形或者是降水量稀少将会导致其可再生能力水平降低。其次,水资源的蒸发量以及河流的补给量也会对水资源的可再生能力产生影响。水资源蒸发量过多或者河流补给量不足都会对其可再生能力的有效发挥造成不便,因此,相关人员在开发和使用水资源的过程中,一定要最大限度的降低水资源的蒸发量,促进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以便促进地表径流的形成,及时对水资源进行补给,提高水资源的可再生能力。再者,对土地的使用状况和植物的覆盖率水平的高低,也是影响水资源的可再生能力的重要自然因素之一。对土地的使用是否合理会直接关系到径流、蒸发量和水资源质量水平。这些都与水资源可再生能力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另外,植物覆盖率如果过低,将会在某种程度上导致降水量的减少,从而影响并降低了水资源的可再生能力。对于人类活动因素方面来说,为了经济的高度快速发展,人们重经济忽环境,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水资源可再生能力的重要性,对水资源进行过度开发和使用,并排放大量污水,使得河流的水资源遭到严重破坏,破坏了水资源的生态循环系统,导致水资源可再生能力的降低和消失。并且经济发展水平越高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的破坏就越严重,这必须引起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积极寻求解决方案,以便提高水资源质量,促进水资源的循环更新。
4.2 提高水资源可再生能力的主要措施
水资源可再生能力对于人类生产生活持续用水有着巨大的影响作用,其可再生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着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经济发展程度。然而,由于各种自然和人为因素,使得水资源遭到污染和破坏,其可再生能力被逐渐削弱,带来很多严重影响。因此,提高水资源的可再生能力就显得十分重要。是目前人们应该迫切关注的问题。要想提高水资源的可再生能力,首先必须不断提高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科技发展水平。经济水平以及科技能力的强弱对水资源的可再生能力有着密切的联系,只有以强有力的经济实力以及科研水平作为后盾,才能真正把水资源污染问题的解决以及提高水资源的可再生能力落到实处。另外,要想促进水资源可再生能力的提高,还必须不断加强公民的用水素质和节水观念,并加大对水资源的管理力度,以便提高水资源的使用效率,减少浪费。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水资源的可再生能力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有着巨大的影响作用,但是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水资源问题越来越被凸显出来。水资源可再生能力由于受到自然和人为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得人们在提高水资源的可再生能力方面,仍然面临着巨大挑战,还需要的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参考文献:
[1]潘争伟,吴开亚.水资源可再生能力评价的集对分析方法[J].水电能源科学,2009(13).
关键词:教育生态;经济社会;职业教育
一、现代职业教育生态发展的理论依据
现代工业文明推动了人类社会快速发展,也造成了空前的生态危机,给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带来了严峻挑战。在这种背景下,教育危机的风暴席卷全球。1968年,国际教育计划研究所所长菲利普·库姆斯在《世界教育危机:系统分析》中指出,教育体制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各种形式的不平衡正是这场世界性教育危机的实质所在。菲利普·库姆斯认为,教育危机产生的根源在于教育与社会发展、教育与就业之间不相适应以及社会各阶层之间的教育不平等;课程内容的陈旧落后与知识的快速增长以及学生现实需求之间的矛盾。20世纪70年代,生态教育迅速发展并成为时代趋势。譬如,1998年在《美国研究型大学发展宏图》报告中,美国教育促进基金会首次提出“大学生态系统”的教育理念,指出一所理想的大学应该在教学与研究、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校内与校外事物、民族化与国际化之间保持自然的平衡。
进入21世纪,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环境日益恶化,教育问题也引起人们高度关注。教育生态主义从系统论观点出发,认为教育本体是一个具有整体综合效应的、多种要素构成的生态系统,在与其他事物及环境的相互联系中体现自己的属性、功能和价值。生态教育不仅是教育内容的生态化,更是教育本体的生态化,在发展演化进程中,形成一种自然、开放、和谐的教育生态系统。教育生态系统是一个有机的生态整体,在系统内部,教育主体(学生及教师)、教学活动和各种教育资源构成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子系统。同时与系统外部环境又形成一种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的关系,在子系统之间以及子系统与外部系统之间进行信息、物质、能量交换的过程中,最终形成统一的教育生态链和生态有机体。因此,生态教育系统不仅应充分考虑系统内部各子系统及其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更应将一个个子系统放在教育大系统中考察,从生态学的角度,建立教育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环境之间的生态平衡和协调机制。正如美国教育家劳伦斯·克雷明所指出的,教育生态学就是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旨在研究教育发展的规律和特征,促进教育健康发展。
二、现代职业教育生态发展的现实基础
(一)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现代职业教育生态发展
当代世界经济发展主要有两种形式:新福特主义和后福特主义。以美国和英国为代表的新福特主义主张减少国家或组织干预经济,通过建立完善、灵活的市场机制,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以德国和日本为代表的后福特主义主张通过政府、工会和雇主的合作,为工人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高薪等方式,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增强企业的竞争力。自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全球实体经济竞争加剧,后福特主义国家为了在国际竞争中建立巩固的、可持续的竞争优势,先后把人力资源开发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作为国家的发展战略。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14年人均GDP超过7000美元,这表明我国社会开始由生存型进入发展型阶段,经济增长由粗放型、数量型向集约型、质量型转变,经济结构从低级向高级、从简单向优化转变,推动整个产业链的升级转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任务。通过输出优质的人力资本、创造高质量的就业创业机会和畅通的社会流动路径,保持技术技能人才供给与需求的平衡,维护社会安定,促进社会公正,是现代职业教育生态发展的历史机遇,也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需要。
(二)教育生态本性要求现代职业教育生态发展
教育生态理论认为,教育在发展演化进程中,与周围环境进行信息、资源、能量交流,诸要素之间构成一个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的系统网络,并维持基本平衡,实现整个系统良性运行。但是,长期以来教育功利化破坏了教育本身的生态平衡,出现教育危机。如高等教育在结构上表现出教育类型、层次结构、专业设置、区域分布等方面的失衡;在管理方面如政策拟定、科研导向、评价机制等方面存在种种问题,都影响了高等教育的生态平衡和良性发展。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显而易见,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现代职业教育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结构合理、组织完备,形成内在协调性,避免或减少内部冲突和矛盾,现代职业教育对内对外的各个正向功能才能实现。因此,现代职业教育生态发展是高等教育在大众化背景下,实现科学发展,顺应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
(三)教育主体发展要求现代职业教育生态发展
教育生态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教育思想,以促进主体的职业发展、人文精神和生命质量为目标,尊重教育主体的知识、能力和情感诉求,着力塑造主体人格和精神思想。现代职业教育生态发展就是要按照教育生态系统要求,尊重技术技能人才的成长规律,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适应人的多元化需求与全面发展,满足不同的人生价值诉求和实现路径。这种理念充分体现了职业教育的根本价值,满足人的主体性和现代性需求,从而有效避免职业教育生态失衡。因此,发展现代职业教育首先是尊重人的主体性需求和可持续发展,其次是发挥职业教育的经济功能。现代职业教育在提供人们就业、生存、生活的基本能力和基本需求的同时,更能够创造合理的社会流动平台和通道,提高社会底层及广大弱势群体的社会地位和发展需求,找到发挥其能力的平台,帮助人们参与社会竞争与选择,从而获得幸福,享受美好生活。
三、现代职业教育生态发展的路径选择
(一)指导思想
教育生态学是从生态学视角分析和研究教育与环境要素之间相互关系,揭示其发展规律与运行机制的一门交叉学科。教育生态学认为,教育生态系统由在教育生态环境中对教育发展产生各种作用和影响的环境要素构成,如社会环境中的经济、政策、文化、道德、民俗等要素以及自然环境中的生物和非生物要素等,教育本体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以不同的路径进行信息交流和资源转化,并表征教育发展的生态特点和规律,如动态平衡规律、发展协同规律等,教育生态系统只有在良性发展中才能更好地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综合效益和功能。同时,在系统内部,在不同的子系统之间同样存在着信息交流与资源转化及其生态特征和规律。因此,在教育生态观下,教育的目标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之与周围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环境和谐相处,而不仅仅是提供知识或技能。为此,高等教育应该把人置于教育生态系统中促进其生态性发展,并通过这种和谐机制反哺高等教育的生态发展。
(二)建设原则
1.系统性原则。系统性是现代职业教育生态系统的本质属性。从系统的观点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具有生态属性,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生态系统。系统性原则要求以系统的发展眼光,注意事物之间的相关性和动态效应,综合考察对象,才能正确分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各环节、各要素之间的生态互动关系,从而准确把握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生态结构及其发展规律,充分发挥整体功效,实现整体优化,保持其发展的整体平衡性和可持续性。
2.和谐性原则。和谐性是现代职业教育生态系统的一个基本特征。在职业教育长期发展进程中,逐渐形成系统内部结构合理、层次清晰、功能畅通,信息和物质等资源在系统内流动自由且高效,各子系统之间形成积极、健康的动态互动关系,这体现了系统内部的和谐性。同时,职业教育在内部和谐的基础上,完善体系结构,优化运行机制,与外部环境融合贯通,避免矛盾和冲突,形成良性的生态互动,这体现了系统外部的和谐性。因此,只有坚持科学、和谐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对内对外的各个正向功能才能实现。
3.适应性原则。适应性是现代职业教育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特征。现代职业教育生态系统的适应性是指现代职业教育应当与人的全面发展相适应,与职业岗位需求相对接,与现代产业发展相匹配。
它表现为内部适应性和外部适应性两个方面,内部适应性是指现代职业教育能够适应不同教育个体的需求和发展,通过提供形式、内容、方式、层次不同的教育,满足不同对象的不同阶段发展需求,这体现了职业教育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的多样性特征和多元化需求。外部适应性是指职业教育与外部环境之间形成一种积极互动、互为促进、协调发展的良性互动机制,进行信息交流和资源转化,促进自身不断完善、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正是在系统由不适应到适应的不断循环往复中演化发展的。
4.发展性原则。发展性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系统生命力的重要体现。发展性原则首先彰显了现代职业教育动态、开放的特征。现代职业教育在发展过程中与政府、组织、行业、企业等,通过建立良性运行机制,形成共融互通、协同发展的环境,充分吸纳、利用外部资源并转化、输出,从而实现共建共享共赢。发展性原则其次体现了现代职业教育系统、生态的特征。现代职业教育在实践中依靠内部主体间的相互作用、相互促进或外部环境的变化和作用,完善、优化原有的层次、结构,实现内部层次、结构的自我运动、自我演化。
在此过程中,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有效地实现了体系内部与外部环境之间信息和资源的吸收及转化,能够将历史的传承性与时代的发展性紧密结合,从而推动职业教育由无序、简单、低级向有序、复杂、高级演化发展,增强体系的活力和功能。
(三)建设路径
从系统的视角看,“环境、体系、主体”是现代职业教育系统的三个核心要素,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互动共生,形成一个相对完善的生态系统。
所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不可能是传统意义上职业教育内容的修补和完善,而应该是涉及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涉及多个关系、多种要素的系统工程。
在宏观层面,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主要任务是解决“环境与系统”之间关系的矛盾。在这一关系中,占主导地位的是经济社会与职业教育之间形成的互动共生关系,即职业教育的层次结构、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等必须以经济社会结构和发展水平为依据,而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必须以职业教育提供的丰富、优质的人力资源为基础,满足快速发展的需求,避免人力资源结构性矛盾。因此,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必须从“环境与系统”之间的关系出发,进行相关的体制改革,建立有利于职业教育发展的各项制度,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和运行提供条件保障。
在中观层面,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主要任务是解决“系统与主体”之间关系的矛盾。2011年,教育部副部长鲁昕指出: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要在明确内涵的基础上,发挥中等职业学校的基础作用,重点培养技能型人才;发挥高等职业学校的引领作用,重点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探索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途径,重点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探索高端技能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制度,系统提升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支撑国家产业竞争力的能力。可见,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类型,应该建立相对独立的层次结构、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标准等,形成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适应主体在空间维度上的多重需求,在时间维度上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从而促进职业教育的生态发展,实现改革目标。
在微观层面,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主要任务是解决“主体与环境”之间关系的矛盾。从根本上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目标是通过在宏观层面解决“环境与系统”、在中观层面解决“系统与主体”之间关系的矛盾,从而在微观层面解决“主体与环境”之间关系的矛盾,培养“主体”适应“环境”的生存选择和持续发展的能力。从“主体”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的功能来看,在现代职业教育共生系统中,“主体”既是“系统”发挥价值的活的要素,又是“系统”发展的原动力。因此,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必须在以人为本和终身学习理念的指导下,以满足“主体”生存、生活为基本要求,以促进“主体”自由、和谐、发展为根本目标,构建大职业教育体系,帮助“主体”适应“环境”的发展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Z].2014-05-02.
[2]闫智勇。系统论视域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内涵探赜[J].职教论坛,2013(19)。
[3]杨近。复杂适用系统视野中的现代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建设[J].中国高教研究,2013(11)。
[4]张海霞。从教育生态学视角透视教育科学研究方法[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5)。
关键词:生态建筑建筑生态化可持续发展建筑设计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basic concept of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cological building, the development of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of social conditions and the present ecological architecture development tendency, and China's development of the ecological building development opinions are put forward.
Key words: the ecological building ecological building sustainable building design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 生态技术和生态建筑
人、建筑、环境是建筑发展的永恒主题,随着全球环境的恶化,生态问题日趋严重, 人们越来越关注人类自身的生存方式。特别是1992 年178 个联合国成员国通过了《里约宣言》,为促进地球生态系统的恢复,实现地球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导向作用。生态技术在这一背景下,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各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快车和实现保证。生态技术是利用生态学的原理,从整体出发考虑问题,注意整个系统的优化,综合利用资源和能源,减少浪费和无谓损耗,以较小的消耗获得丰厚的目标,从而获得资源和能源的合理利用,促进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在建筑领域内,从德国托马斯《太阳能在建筑与城市规划中的应用》一书出版到近年来美国建筑界的绿色建筑运动,从北京大兴义和庄的“新能源村”建设到国外在生态高技术下建造的各种形式的生态建筑,可以说,生态建筑的发展在理论上、技术上以及建筑设计的实践上都取得可喜的成就。生态建筑有时又被称为“节能建筑”、“绿色建筑”,严格地讲都是不全面的。现代意义上的生态建筑,是指根据当地自然生态环境,运用生态学、建筑技术科学的原理,采用现代科学手段,合理地安排并组织建筑与其它领域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使其与环境之间成为一个有机组合体的构筑物。
2 生态建筑的特点及设计要点
生态建筑的特征及其对设计的基本要求传统建筑是以满足人们对建筑物的使用功能为目标,忽视甚至无视建造和使用建筑物过程中的资源耗费和环境污染。
生态建筑则是把资源耗费和环境污染作考虑的基本因素,在充分满足人们对建筑物的使用功能的同时,尽可能实现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对使用者身健康的提升。由此,生态建筑就其本质应具有下面两个基本特征:一是建筑物与其所处自然环境的友好与协调;是建筑物应让使用者舒适与健康。对上述基本特征,可理解为生态建筑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资源方面:a.应考虑包括土地、能源、水源、建材等在内的自然资源的消耗;b.应考虑对包括土地、空气和水源在内的自然环境的污染;c.应考虑对建筑物周围生物物种多样性的破坏。其后两者尤为重要。因为人们往往容易对其忽视。
(2)健康方面:应考虑建筑物周边环境(如空气、水源等)对人们健康的影响以及建筑物室内环境(如建筑材料、室内空气等)对居住者健康危害等因素。
(3)环境方面:应考虑建筑与周围环境,诸如周边建筑群及交通、通讯状况和其他生活设施的协调配置等因素。
特别值得指出的是,生态住宅不等于简单地提高绿化率,如果住宅区绿化仅仅使用大规模绿地而不考虑与林地、水景设施以及自然通风等手段有效地结合起来,不仅不能充分发挥林地在改善室外热环境方面的巨大作用,还会把大量的金钱浪费在绿地浇灌上,可谓得不偿失。在绿化系统设计中如何改善住宅区室外环境,除了避免以上误区外,还应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合理选择和搭配绿化植物和水景设置,要与整个小区的热环境设计协调起来,除了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外,还应充分发挥植物、水在改善住宅区微气候方面的作用。二是设计中要以人为本,如果绿化设计的最后结果是把人和绿色隔绝开来,仅仅“可以远观而谢绝入内”是不可取的。
3 生态住宅原则
生态住宅是运用生态学原理和遵循生态平衡及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即综合系统效率最优原则,设计、组织建筑内外空间中的各种物质因素,使物质、能源在建筑系统内有秩序地循环转换,获得一种高效、低耗、无废无污染,生态平衡的建筑环境。这里的环境不仅涉及住宅区的自然环境,如空气、水体、土地、绿化、动植物、能源等,也涉及住宅区的人文环境、经济系统和社会环境。培育生态住宅概念主要是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在住宅建设与发展中始终以生态问题为中心,在环保、绿化、安居、道路管网等方面进行系统规划与管理,使住宅区生态环境处于良性循环状态之中。
4 设计理论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要实现住宅设计生态化,需综合考虑3个方面的因素:住宅住区规划、建筑单体设计(包括建筑造型、朝向、定位以及细部处理。如维护结构材料选择、保温方式、门窗形式等)、建筑物内的环境控制系统设计。本文将从住区风环境、自然通风绿化、水景设计和防止住区热岛现象、日照遮阳与采光护结构布置、噪声和污染的防止和控制等与建筑设计相关的几个方面,分别阐述生态建筑理论在住宅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4.1住区风环境设计
建筑物布局不合理。会导致住区局部气候恶化。规划师和建筑师已经认识到风环境和再生风环境问题已不容忽视。然而,可能是对室外风环境的预测不够重视或缺乏有效的技术手段。当建筑师们在对建筑住区进行规划时,更为常见的做法是过多地把设计重点集中在建筑平面的功能布置、美观设计及空间利用上,而很少或仅仅凭经验考虑高层、高密度建筑群中气流流动情况对人的影响。事实上,良好的室外风环境,不仅意味着在冬季风速太大时不会出现人们举步维艰的情况,还应该在炎热夏季保持室内自然通风。从这一点上来说,在规划设计中仅仅考虑对盛行风简单设置屏障的做法显然是不够的。在实际的规划设计中,要获得良好的住区风环境,了解小区内气流流动情况,是建筑师在设计初期所必须做到的。
4.2自然通风
在住宅建筑中,自然通风是最经济和有效的环境调节手段,而建筑物的平面布局、立面设计与三维空间布置等,都对自然通风的效果有重要的影响。充分考虑这一影响而进行建筑设计能有效地解决住宅中热舒适性和空气质量问题,而且在不增加住户投资的情况下,就能营造一个健康、舒适的居室环境。
4.3绿化、水景设计和防止住区“热岛”现象
住区周围建筑的热环境不仅和气流流动有关系,同时还和住区建筑周围的辐射系统有关。受住宅设计中建筑密度、建筑材料、建筑布局、绿地率和水景设施等因素的影响,住区室外气温有可能出现“热岛”现象。合理的建筑设计和布局,选择高效美观的绿化形式(包括屋顶绿化和墙壁垂直绿化)及水景设置,可有效地降低“热岛”效应,获得清新宜人的室内外环境。特别值得指出的是,建设生态住区不等于简单地提高绿化面积,如果住区绿化仅仅使用大规模草地而不考虑与林地、水景设施以及自然通风等手段有效地结合起来,不仅不能充分发挥绿化在改善室内外热环境方面的巨大作用,还会把大量的金钱浪费在草地的浇灌上,可谓得不偿失。在绿化系统设计中如何改善住区室外环境,除了避免以上误区外,还应做好以下2个方面的工作:①合理选择和搭配绿化植物和水景设置,并与整个小区的热环境设计协调起来,除了给人以观赏的美感外,还应充分发挥植物、水在降低“热岛”作用、改善住区微气候方面的作用;②设计中要以人为本,如果绿化设计的最后结果是把人和绿色隔绝开来,仅仅“可以远观而谢绝入内”是不可取的。
4.4日照、遮阳与采光
夏天阳光的直射和热辐射是影响居室热环境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也是影响住户心理感受的重要因素。遮阳是指运用建筑的外形设计、悬挑和凸凹变化而形成建筑围护结构,使室内实际接受的阳光直射和辐射热量减少。比较好的方法是根据当地地理与气侯条件,通过精确计算,对住区的建筑布局以及单体住宅的相对关系,进行建筑群日照、遮阳以及自然采光分析,检验是否满足日照和遮阳的要求。
4.5护结构布置
这里主要是指外墙和外窗等围护结构的布置,体型系数这一概念并不能充分反映护结构对建筑物热环境的复杂影响。实际上,对于不同朝向角和倾角的外墙和外窗,由于当地主导风向的不同而造成的渗透情况的不同,外表面的对流换热系数也相差很大,日间接受的太阳辐射随着时间变化而千差万别,夜间背景辐射状况也不相同。
4.6噪声和污染的防止和控制
住区规划应有效地设计防噪系统,如将住区和主要交通干线相隔绝,防止主要交通干线的噪音传过来。污染控制问题也需重视,建筑物内部空气质量不好,一定是与室外空气污染有关,而通过有效的绿化、有效的组织建筑周围气流流动,可以改善室内空气品质。在设计初期,技术人员就应该深入现场进行调研和测试,检验当地的噪声或污染是否符合标准,如果不能满足要求,一定要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如果居室噪声超标,可考虑采用错开设计的双层玻璃窗,既能有效降低噪声,又不影响自然通风。
5 结语
总之,在建筑领域里,我们呼吁与环境共呼吸的建筑设计观,提倡各种建筑生态技术的应用, 发展生态建筑。这不仅有助于推动全球环境品质的改善,而且有助于个人生活品质的提高。对于发展中国家,加大生态建筑的研究,推进建筑的生态化,无论从环境的角度、能源的角度或是建筑设计的角度都将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