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推动高考改革的原因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这是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在笔者看来,无论是社会的高考焦虑,还是大学的生源危机,其背后的根源都是“一考定终身”的高考格局基本未变。要化解高考焦虑和生源危机,必须推动高考改革。可以说,当下已到了改革的最紧迫时期。
目前的高考还是坚持“统一高考+集中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虽然从2003年起,我国开始探索大学自主招生,但直到今年,自主招生的高校只有80所,名额限定为5%,而获得自主招生资格的学生,还得参加统一高考,并填报志愿参与集中录取。
其次,大学千校一面,层次等级分明。随着高考录取率的提高,很多地方已经改变了传统的统计上线率的做法,而转为统计一本率、二本率。甚至有学校、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明确告诉学生,没考上一本,就不算考上大学。这显然让过去的“高考独木桥”变为“名校独木桥”。从1999年我国高等教育大扩招到现在,我国高等教育在校生人数达到3000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6.2%,远超过15%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国际标准,可社会对高考的关注却有增无减,相比10年前,有过之而无不及。
照此情形,即便录取率达到100%,高考的焦虑也无法降低。因为一个事实是,不管高等教育多么发达,名校毕竟是少数。
再次,大学的层次、等级,还与社会用人制度衔接。我国虽然在倡导公平就业,也在呼吁打破“学历社会”,但毫无疑问,“学历社会”仍旧牢固地存在。此次南科大45名学生拒绝高考,很多人为南科大学生的未来担忧,就是基于这一考虑――毕竟,在中国,没有一纸学历,很难获得事业的发展。
或有人说,现在不是有学生放弃高考,到国外留学,或者直接参加工作吗?但能选择留学的,毕竟是少数;直接工作的,不是认为工作机会更好,而是多出于无奈。对于中国众多家庭的学生来说,走通高考路,还是当下最务实的选择。
在社会充满高考焦虑的另一面,大学也面临新一轮的危机。高考报名数的减少,直接让一批大学陷入生源危机――对较低层次的高职高专院校来说,招不满学生将意味着破产关门;而对于国内较高层次的985大学来说,优秀学生放弃国内高考选择海外名校,则意味着大学会失去一流的生源,早早破灭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梦想。
分析大学危机的根源,同样出自以上三方面原因――没有自主办学权的大学,无法适应社会的需要;没有平等竞争的环境,民办学校、高职院校就将一直处于劣势,而一批所谓的重点学校的劣质办学却得到制度的保护;在“学历社会”中,大学只重视回报给受教育者一纸文凭,而不重视本身的教育质量。如果这些问题不及时解决,生源危机将变为整个中国教育的危机。
所以,无论是化解社会的高考焦虑,还是化解我国大学的生源危机,都需要打破“一考定终身”的高考制度,积极推进高考制度改革和高等教育管理制度改革。让大学真正拥有包括招生自在内的办学自,让每所大学平等竞争。如此,大学会在自由、平等的竞争中形成自身的办学特色,而不再受层次、等级所限。这样的改革,就为考生增加了考试选择权和教育选择权,不再会关注一次集中考试,也不会仅仅关注少数的名校。
关键词: 高考改革 高考评价 多元化
高考是中学输送人才、高校选拔人才、国家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也是评价学生素质、中学教育质量、地区教育水平的重要形式。虽然在理论上高考评价不能代替基础教育质量评价,但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往往把高考结果作为评价基础教育质量的主要指标甚至是唯一指标。因此,改革高考评价制度,变一元评价为多元评价,对于基础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高等教育创新人才培养均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
一、高考改革的多元化探索
(一)考试形式的多样化。
我国主要实行统一的高校选拔制度,即高考。为了解决统一高考“一考定终身”之弊,春季高考是高考形式改革的又一尝试。2000年1月,北京、安徽两地在全国率先进行春季高考的改革,不再“一考定终身”。增加春季高考,缓解了夏季一次高考对考生的压力,带给考生更多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也鼓励一部分社会青年继续深造,从而有利于缓解社会就业的压力。春季高考还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学升学的压力。尽管如此,高考改革仍在进行。2007年山东、广东、海南和宁夏四省区进行了新课程高考。为打破“一考定终身”的限制,海南将基础会考成绩按10%计入高考总成绩,打破高校招生以高考成绩为唯一依据的条框,是否录取还要参考会考成绩。分省命题的有益尝试也改变了“一卷考全国”的沉疴。此外,不仅仅是春季高考这种形式,为了给高校更多的自,2003年我国开始在部分学校实行自主招生试点,从最开始的22所高校,已经扩大至迄今的59所,基本囊括了中国一流大学。自主招生从招生模式和评价标准上是新的突破,扩大高校自,同时给予高校选拔合适人才。当然,自主招生不是完全自主,前提还是必须以高考成绩为依托的,因此,它还是建立在统一高考下的自主招生,可以说,它只是考试形式的组成部分。
(二)考试内容和科目的多元化。
我国恢复高考之初,考试科目还是传统的文理科,文科考语、数、外、政、史、地,理科考语、数、外、理、化。从1985年上海会试试验到2000年各省可以自行决定是否会考是高考与会考的并置时期。1991年在湖南、海南、云南3省进行史称“三南方案”的高考科目组改革实验。由于第一类组不考数学,第三类组不考语文,这种改革导向导致很多数学、语文基础较差的学生也进入高校,这些学生与其他省份考生相比,明显有着很大的差距,不能导致适应基础学科的学习。因为本次试验过于强调学生的个性,过于忽视学生的共性,。此外,考试科目太少,考相关的“个性”太强,科目分组太细,增强了录取操作的复杂性,也遭到了学校和考生的反对,试验在第二年停止。2004年实施了“3+2”方案。这一方案使得学生文理偏科,发展不均衡。同时,文科不考地理,理科不科生物,导致这两科在中学教学中的地位下降,直接影响到大学相关专业人才的选拔。从高考内容与科目的变化来看,反反复复,变化无常,使得中学教育难以把握,难以适应,当然,这种改革还在不断探索中,或许在以后会出现新的江苏模式、上海模式之类的新词,体现了多元化趋势。
(三)考试命题的多元化。
自恢复高考以来,我国坚持以省为单位组织高考,实行各省自主命题。我国自取消大区建制之后,一直都是由各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这里除港、澳、台之外,下同)来组织领导各地的高考工作,以省为单位进行高考招生录取工作具有以下优点:由于我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划分,大多是依据自然地理或者历史文化的相似性,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内往往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的发展水平相差不大,以省为单位组织领导高考,基本上能兼顾全国各省区发展的不平衡,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内实现相对的公平。如果将组织领导高考的权利收归中央,实行全国统考统招,又势必会造成对教育相对落后地区的不公平,以致严重影响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反,如果把这样一个权力继续下放,落实到县市一级,势必会造成高考招生管理过于分散,使高考过程中权力寻租行为加大。
在坚持以省为单位组织、领导高考的同时,进一步扩大各省的权力,把命题权彻底下放到各省。目前我国自主命题的省份已经达到11个,其他各省依然采用国家卷,国家卷又分成两套,分别适用于不同的地区。因此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应该自主命题。由于各地的文化存在较大差异,自主命制的试题内容可以充分尊重这种地方差异,并能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各种方式将各地独特的文化特征彰显出来,实现试题的多元化。实行各省自主命题的另一个原因,还在于我国目前实行的三级课程体系即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及校本课程,在全国统一命题的情况下,国家课程中的相关内容可以得到测评,而地方课程却很难涉及,更谈不到校本课程。相反各省自主命题以后,试题设计的权限下放到各地,本地课程自然可以进入考试的范围。虽然利用高考对校本课程进行评价存在一定困难,但如果在技术层面上尽可能地接近这个目标,也就会到一定时期而顺理成章地完成。
(四)考试评价标准的多元化。
多元评价与多元入学是我国高考改革的两大重要环节。多元评价代替一次性选拔考试是考试环节的改革重点。大学在招生录取时应参考学生多方面学业表现和考试成绩,而不能将一次性的统考分数作为唯一的录取依据。学生在中学时的学业记录、平时成绩、作业作品及会考成绩,经论证可信的都可作为录取参照。统一高考更多地成为一种基本能力考核,而不应是唯一的依据和最高要求。新课改试点省区出台的新高考方案在多元评价上做了一些可贵尝试。山东的基本能力测试,考查学生技术、体育、卫生健康、艺术及解决生活中问题的能力,这对中学素质教育的实施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今后应加强对于基本能力内涵和构成的界定,重点考查考生的思维、判断、分析、归纳、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一些可以通过死记硬背获得的零散知识。海南省将学生的会考成绩按10%计入高考,对于学生重视会考和平时考核能够起到一定作用。问题是会考所占比例太低,如果题目区分度再差一些,计入总分会形同虚设。另外,按考试总分数排队还是一元化的思维模式。江苏的学业水平考试,涉及7个学科采用等级分制,对于纠正学生偏科有一定作用,但录取中是否能够起到应有的作用还有待进一步观察,且两种分数制度并存,操作起来比较繁琐。其实所谓学生的学业水平考核还是应该从学生的平时成绩着眼,科学地把学生高中3年的平时成绩作为高考指标。
二、高考改革发展之路
高考改革发展到现在,有人质疑是否该取消统考,实行自主招生,像国外一样,给高校完全的自力。这不符合我国的国情,也是违背教育发展规律的。统一高考是符合我国国情的招考制度,应该坚持实行。面对高考改革的质疑,更多的是探索多元化的发展之路,不是取缔它,应该更加完善它,让高考能够为社会选拔更多优秀的人才。
(一)完善自主招生,推进高考改革。
近年来,作为教育改革的一部分,高校自主招生有所发展。但对于这项制度,目前社会上存在着质疑,即高校自主招生的公正公平。许多高校将自主招生的对象限定为各省级重点中学应届高中毕业生,而且大部分高校都要求只有应届高中毕业生才有参加自主招生测试的资格。这种对自主招生对象的限定违背了“机会均等规则”,剥夺了非重点中学考生和非应届高中毕业生参加高校自主招生的应有权利,这种做法是不公平的。建议取消这些限制,所有参加高校招生的考生都有权利申请自主招生,高校只能制订对所有人平等开放的申请条件,然后根据要求进行逐步筛选。
高校自主招生政策是建立在能力原则的基础上,目的是为高校选拔具有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及特殊才能的人才。但从高校自主招生的申请条件看,符合这些条件的考生大多需要丰富的文化积累。文化积累虽然可以通过个人后天努力获得,但考生所处的社会阶层和家庭背景因素占更大比例。许多高校要求考生在高中阶段获得国际或全国重大竞赛奖项。若要在这些重大竞赛活动中获奖,不仅要求家庭有丰富的文化资源,而且要有参加这些竞赛而进行训练的经济资源。这样,社会优势阶层子女在当下的自主招生制度下将获得更多的入学机会,而弱势阶层子女所获得的入学机会将降低。因为弱势阶层恰好缺乏竞赛获奖所需的各种资本。比如,自主招生考试成本给考生增加了负担,这就可能使得那些家庭经济贫困的考生主动放弃参加自主招生的机会,造成入学机会的实质不平等。
(二)考试科目与内容分级分类,适才录取。
当前科目改革的重点一则在于将考试分级分类,使高考功能由择优录取走向适才录取发挥其对基础教育应有的评价、监控和引导职能;同时,把高考与中学教学进行适度脱离。我国已步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多层次多类型的高等教育需要相应的多样化的选拔考试。高考应提供分级分类的试题,使其功能由择优录取走向适才录取,这是高等教育发展对高考提出的客观要求,而高考在不断地改革中却迟迟未能主动顺应这一要求,很大程度就在于高考改革始终着眼于服务基础教育,其科目与内容改革始终围绕基础教育而动,从而忽略其为高等教育选才的根本功能。国际上,大学入学考试分级分类是普遍趋势。我国的高考同一科目一份试题,研究型大学、普通本科院校及专科学校都要通过这一套试题进行人才选拔,其结果必然是顾此失彼。考试科目构成、类型和试题的单一性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漏才现象和人才培养的浪费,不利于不同类型的高校选拔适合自身需要和风格的学生,以及高校的分类发展。将各科试题分级分类应是当下改革的重点,考生根据自己的各科水平和高校的要求选择考试类别,这样有利于提高考试的区分度,从而提高选才效率。
(三)多元评价力促高考良性循环。
考试是评价的一种手段,不是唯一的评价手段,更不能代替其他的评价手段。要引进完善丰富其他的评价手段,把高中阶段的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作为高考录取的重要参考。实行多元录取的机制,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改变一考定终身的传统高考模式。但在高考改革实施过程中,也要注重配套制度建设,完善高考评价机制,避免高考招录环节腐败,最大限度地维护教育公平与考生利益。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的诚信。对高考来说,除了考试本身的改革之外,在大学录取或者中学评价中,应注意使用其他评价,并注重研究和引进国外先进的做法。如果评价的维度增加,教学与考试评价的改革齐头并进,中学全面的素质教育和考试的关系可以由分力变为合力,最终形成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改革情结源于高考
陈池回忆说,他1974年高中毕业后“响应党的号召上山下乡”,在湛江市廉江县营仔公社当知青,做了2年农民。1976年,他被招进廉江县红星瓷厂,当上了彩绘车间的彩绘工,后调到厂办公室任共青团负责人。1977年,瓷厂建了一所“工人大学”,陈池负责主持日常工作。
不久,传来恢复高考的消息,陈池第一时间决定报名,当时厂里许多人都说肯定考不上。没有复习资料,找不到语文高中课本,陈池只能啃起了《新华字典》和《成语词典》,历史地理资料更稀缺,只有一本《世界之最》,他说:“内容很少,大概就是世界上最高的山、最长的河是什么。”
上了考场陈池才发现《成语词典》根本派不到用场,当工人的经历却让他文思泉涌,他说:“作文题是《大治之年气象新》,我写粉碎‘’后厂里工人精神面貌的转变。感觉有说不完的话,写了估计有3000多字,直到打铃才交卷。”
吃尽无书可读苦头的陈池,第一志愿报的是武汉大学图书馆系,“那时我以为学图书馆系就能看所有书籍了。”虽然因某种原因没能考上武大,但陈池被华南师范学院政治系录取,总算成为赶上恢复高考头班车的幸运儿。
他说:“我的改革情结来自于高考,我是教育改革的受益者,这是改革造英雄。这是中国最伟大的具有开创意义的改革,它为今后其他改革提供了重要原则,那就是公平竞争。由于改革招生制度,公平竞争,个人才能改变命运。”因此高考经历促使他投身于改革的研究与实践当中,推动建立公平竞争的环境。
80年代末研究股市理论与企业改革
1982年华师本科毕业后,陈池被分配到湛江师范学院教经济学,并经常进行社会调查,研究企业改革、农村改革问题。他的一些观点在当时非常“前卫”,他主张企业应该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通过竞争和淘汰来推动社会发展。他与别人合作写了一本研究湛江农村如何走向产业化、商品化的著作,得到当时省委领导的赞赏。
20世纪80年代末,陈池调到省府机关,先在广东省体改委,任科长、处长,后来被调至省府办公厅任调研室主任,为省领导当“智囊”。在体改部门工作期间,他参与制定广东体制改革和政策的规划,重点推动金融改革、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和农村改革。那时股份与股票完全是新鲜事物,因此他经常到机关、大学、企业讲解改革形势、资本市场尤其是股市运作等热点概念,他说:“我可能是广东最早了解股票和股市理论的人之一。”但那时他一只股票都没买。
在此期间,陈池借助体改部门这个平台,进行改革的实践和试验。他的改革思维与改革大潮是吻合的,他习惯用改革思维思考问题,寻找改革路径;他较早提出改革的取向是市场化,这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是比较超前的;他关于提高广东市场化的研究报告,得到高层领导的肯定,其文其事在羊城晚报头版刊登,许多报刊和网站转载;他发表《重构市场经济的微观组织》、《新阶段应选择改革新理论新对策》等近百篇文章,以及《广东经济发展的新选择》等数本著作,系统地研究中国改革的规律和对策,构建改革――转轨――市场化的理论体系,因此获得全国和广东省的相关征文奖的多项奖项,成为一个思考型与实践型的改革家。
2004年,陈池受省府委派,参与筹备广东省农村信用联社,任该社党委副书记,并分管共青团工作。
赶上了三班改革“头班车”
陈池说,他赶上了恢复高考的头班车,赶上了推动股份制改革的头班车,也赶上了农村信用社深化改革的头班车。
广东省农信社的存贷款余额占全国农村信用社系统的六分之一,是全国规模最大的,同时也是广东省内营业网点最多、服务面最广的金融机构,拥有6634个服务网点,从业人员达5.7万余人。在经济发达、民众富裕的佛山市顺德区,农信社占领了当地金融市场的半壁江山,吸收的存款余额占全区的40%以上,约580多亿元,而广州农信社吸收的存款余额也有900多亿元。陈池说,省农信联社成立时间虽不长,但基本达到预期目标并取得重要成果:2006年,省农信联社各项存款余额近5000亿元,存款总量在省内金融机构中位列第三;各项贷款余额近3000亿元,贷款总量在省内金融机构中位列第二;2005年实现帐面利润7.36亿元,历史性实现帐面扭亏为盈;2006年,实现拨备前利润50.29亿元,比上年增长73.41%;实现帐面利润17.49亿元,比上年增长137.60%。
但当前农村金融仍是整个金融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农村金融服务不足,产品量少质低。陈池分析说,农村金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市场竞争性不够充分,市场化程度不足;资金外流,有些商业银行撤并农村机构,造成服务缺失;金融生态环境不完善,信用环境比较差,农民金融知识较缺乏。
呼吁关注草根金融
造成农村落后的原因是什么?专家有三种观点:一是体制问题,比如城乡分割;二是产业问题,比如工业化程度不高;三是文化问题和科技问题。但陈池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生产要素的流失――人才流失、资金流失、土地流失,这是伤筋动骨的流失。
陈池将这些生产要素形象地比喻为“水”,而生产要素的流失等于“失水”。农村青年流失了(城里打工),大学生不愿回乡(留恋城市),银行撤离了,资金流失了,土地流失了(低价征用),农村如何发展?这些生产要素、资金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也是农村发展的核心,所以农村金融改革的主题是使资金流向农村,使金融之“水”灌溉希望的田野。通过金融改革,为农民提供完善的金融服务,下了“甘露”后欠发达的农村才能成为“绿洲”,才能变得生机勃勃。
高考一直以来就被比作是改变人生命运的一次考试,意义非常重大,也经历了符合中国教育体制的多次高校招生改革。2014年3月22日,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表示,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和技术技能型人才供给不足的矛盾已成为短期内新增劳动力就业结构性矛盾的突出表现。据此,中国即将出台新的高考改革方案,核心是实现两类人才、两种模式高考。第一种高考模式是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高考,考试内容是技能加文化知识;第二种高考模式为目前实行的学术型人才的高考。即形成“一分为二”的高考模式。这种高考模式的实行,是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的“逐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制度”的进一步落实和延续。
根据相关方案,其中的第一种高考模式针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高考,即职业教育体系的高考,透露出职业教育改革在高考改革中的地位,从而强调了培养高层次职业技术人才的重要性,对高等职业教育无疑是一个利好消息。但是改革后,全国1 200所高校中将会有一半的地方高校向职业技术类转型,届时对优质生源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因此,此轮改革很有可能使高职院校迎来一轮新的“洗牌”。高职院校如何在面临这种机遇时,接受因此而至的挑战,成为今后高职院校建设中重点思考的问题。
一、多渠道拓宽高职院校招生率,尽可能保证优质生源
“一分为二”的高考改革对高职院校最大的冲击就是生源问题。当前的高职院校排在第三批录取,前两批的高校已经将高分的考生挑走,一些平时分数较高但高考发挥不好的学生虽然报了高职,但往往又选择复读,导致一些高职院校在录取时生源面窄,分数质量不高,报到率低。改革后,大量的本科高校会向职业技术转型,从而向高中生及中职生敞开大门,这就进一步加大了高职院校招生的难度。
但从另一方面来说,高职院校由于定位比较准确,主要以培养技能技术型人才为目标,注重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与社会、市场直接挂钩,技能技术型教育方面的基础要比刚转型的高校成熟很多,所以很多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率要高于一般的本科院校。据统计,2012年和2013年普通本科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均低于高职院校。随着中国产业结构的深入调整,未来对高级蓝领技术工人的需求会越来越大。借助新的高考模式,考生们或者可以更好地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育渠道,实现因材施教,人尽其才。
为了保证改革后的生源,高职院校还需加大招生力度,多渠道保证高质生源。包括在高考前的寒假派教师到生源地学校宣传、三四月份由高职院校组织的对口单招、对中职学生的注册入学、入学后对贫困生源的补助等。这些措施都有效提高了高职院校的招生率。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对于“成绩不好的学生才读高职”的制度偏见,高职院校近年来虽然生源充足,但是质量相对来说并不高。要在新的高考改革中重新定位,积极参与竞争,还是要从高职院校的内涵质量建设上下功夫。
二、加强内涵建设,提高高职院校吸引力,迎接高考转型的挑战
1.加大专业建设力度
高职院校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为国家的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了数以亿计的以蓝领为首的技能技术型人才,因此高职教育是社会和国家不可或缺的教育类型。
目前高职院校要和高考改革转型的本科院校竞争,最主要的还是要增强高职院校本身的吸引力,其中核心竞争力应是高职院校专业特色的建设。前几年由于扩招风潮波及到高职,许多高职院校为扩大招生规模,盲目增设专业,且许多专业的设置、课程的内容也与本科院校基本雷同,这样,就造成了社会实际需求的高职生与高职生所受教育的严重脱节,循环下去,就造成了很多无专业特色、就业面窄的高职院校和高职毕业生。
打造专业特色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经之路。具体来说,高职院校要将学院专业建设与社会发展需要和企业用人单位的需求相结合,整合资源,根据不同专业的具体情况,进行职业分析,适应职业岗位技术工作的针对性、应用性,确定合理的专业结构和布局,设置特色专业,并配置专业所需的师资条件、教学设备、课程教材、实验实训基地等,有方向性地选择教学贡献产业、单位,建设具有高职特色的优势专业,从而在竞争中脱颖而出。例如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物流管理专业,依托江苏及长三角地区在“十二五”期间现代物流发展对新专业人才的需求,积极推动专业结构的调整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同时努力探索校企合作模式,与江苏苏宁电器签订了“苏宁物流订单班”,将合作培养方案、合作开发课程纳入到了教学课程体系中。经过特色专业建设,物流专业连续两年在全国职业院校物流技能大赛中获得一等奖,无形中提高了知名度,招生和就业情况均高于其他高职院校物流专业,在以后的高考改革中也会立于不败之地。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特色专业建设是衡量高职院校办学水平的重要尺度,也是提高其吸引力的主要方面,提升的根本途径是师资建设。由于历史原因,高职的师资与本科院校存在着天然的差距。近两年,为了缩短差距,高职院校在引进教师方面,一般都看重学历,要求博士毕业。这样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高职院校的师资结构,但是还应看到高职作为职业教育自身的更符合就业岗位的特点。因此,在师资队伍建设中,应把师资的培养与特色专业的建设有机结合,针对不断变化的经济发展形势,鼓励骨干青年教师的学历深造、出国培训和参加国培、省培项目,优化知识结构。另外在师资队伍建设中,对一些专业建设需要的高级技术人才,可适当放宽学历门槛,更注重其专业实践能力,增加实践性知识的传授。
3.提升高职教育的学历水平
高职学生的学历水平也是高考改革后高职院校的短板之一。从社会现实需求来看,一些技术岗位同样也要求高学历、高技术的人才。而高职只有专科水平,所以学生一般只能在技术含量不高的岗位工作,且发展空间较小,缺乏竞争力。
[关键词] 高考 计算题 现代科技 科学技术 知识点
众所周知,物理学是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一门学科。例如,我们天天都用到的“电”是属于物理学中的《电磁学》,砌房子所用到的重锤线是利用重力的原理制成的。学习物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使人的关系不断的和谐,而物理高考计算题所涉及的知识点即与生产生活相关又与现代科技紧密相连。因而,作为高中教师对高考物理计算题的研究就特别重要。
一、物理高考计算题涉及的知识点
物理高考计算题是能够充分考查学生的推理计算能力,分析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的题型。为了更加方便地了解高考计算题所涉及的知识点。
计算题在所有的题型中占的分值是最高的,约占总分值的36%~45%,许多学生都在这种题型上失分,甚至与大学失之交臂。因此,作为高中教师对高考物理计算题的研究就特别重要。由上表可以看出,高考物理计算题考查的大部分都不是单个的知识点而是多个知识点穿插在一起的综合性的命题。可以是电场与磁场的结合,也可以是磁场与力场的结合,还可以是磁场、电场和力场“三场”的复合问题,甚至还可能在“三场”复合中加入碰撞的问题。
在所取样本中的18道题目中,其中有6道题目考查了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问题,有7道题目都涉及了“牛顿第二定律”这一物理学的基本定律。这表明了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问题仍是近几年高考物理计算题的重点,在以后的高考物理计算题中这一趋势可能将继续持续下去。因此,老师有必要花一定的时间来研究这一类题型,并带领学生一起弄懂、搞透这个知识点,做到心中有数。而有7道题目涉及了“牛顿第二定律”这一知识点则说明了“牛顿第二定律”这一物理学的基本定律仍是高考的热点。可见“牛顿第二定律”在现代物理学的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二、近几年高考物理计算题与现代科技的结合
早在20世纪90年代,我国物理高考试题的改革就已经开始。但是由于受“高考物理的考查范围应严格遵循《教学大纲》”,等多方面的原因,高考物理试题的改革一直进行的很缓慢。近年来,由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通过旧式的高考物理试题选拔出的人才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科技的需求,而作为现代科学技术基础的物理学更是亟待改革。因此,在教育部的直接领导下的高考改革小组对对高考物理试题进行了大力改革。使高考物理试题与生产实际,现代科技相联系,而占分值较重的高考物理计算题更是与当今科技紧密相连。请看下面这道题目。
例1.(2009年全国卷Ⅱ第26题)如图,P、Q为某地区水平地面上的两点,在P点正下方一球形区域内藏有石油,假定区域周围岩石均匀分布,密度为。石油密度远小于,可将上述球形区域视为空腔。如果没有这一空腔,则该地区重力加速度(正常值)沿竖直方向,当存在空腔时,该地区重力加速度大小和方向和正常情况有微小偏离,重力加速度在原竖直方向(即 PO方向)上的投影相对于正常值的偏离叫做“重力加速度反常”。为了探寻石油区域的位置和石油储量,常利用P点附近重力加速度反常现象,已知引力常数为 G。
(1)设球形空腔体积为V,球心深度为d,远小于地球半径R,PQ=x,求空腔所引起的Q点处的重力加速度反常。
(2)若在水平地面上半径为L的范围内发现:重力加速度反常值在与k(k>1)之间变化,且重力加速度反常的最大值出现在半径为L的范围中心,如果这种反常是由于地下存在的某一球形空腔造成的,试求次空腔求新的深度和空腔的体积。
三、教师改变物理教学方法以适应高考物理计算题的特点
2000年以前,由于受《教学大纲》的约束,高考物理计算题的出题范围一直都在《教学大纲》之内。正因如此,也使得许多教育工作者把大部分的精力用在研究《教学大纲》范围内的高考计算题中去,并带领学生一起“遨游题海”,而对《教学大纲》之外的计算题不闻不问,更不用说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生产,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了。由这种教育方式培养出来的学生思维固定,动手能力差且不会把所学知识与生产生活实际和科学技术相结合。这种思维固定的学生“人才”是跟不上时代步伐的,也不可能适应当今科技的飞速发展。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段推进,近几年来涌现了越来越多的新型高考物理计算题。这种新题型涵盖了广泛的科普知识;与科技挂钩,和生产实际相相联。因此,这也对高中物理教师的教学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
四、学生要改变学习方法以适应高考物理计算题的特点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这一理念强调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近几年高考物理计算题与生产实际和科学技术联系的也越来越紧密。这就要求学生改变目前的学习方法以适应新课改和物理高考计算题特点。学生应变被动、机械的学习为主动、积极地学习,充分发挥学生自己的学习主体性;应由片面、单一性的学习转向全面、多样性的学习,并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学生不应再局限于《教学大纲》,而要跳出《教学大纲》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产实践当中去,并检验自己所学的东西是否与实际现象相符。从而使学生自己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科学探究能力。学生在学好物理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要多关注科学技术;了解物理学的发展以及物理在生活和生产实际中的应用,做到学以致用。
综上所述,近几年高考物理计算题与生产实际和科学技术联系的越来越紧密,同时也引导着学生关心生活,关注科学的发展,为我国培养大量的优秀人才开辟出了一条崭新的道路。
参考文献
[1] 余文森.新课程背景下的公共教育学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 王欣.中学物理教学参考.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