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居家养老的缺点

居家养老的缺点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居家养老的缺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居家养老的缺点

居家养老的缺点范文第1篇

关键词:西安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

中图分类号:C20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进入21世纪以来,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生活质量不断改善,我国人均预期寿命不断延长;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到2030年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将达到79岁。此外,受计划生育和生育观念影响,目前我国“421家庭”(即四个老人,一对夫妻,一个孩子)模式已基本形成。这两种新情况交织在一起,造成我国养老问题突出。据2014年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老年抚养比已经高达13.7%,并且这一比例仍呈快速增长趋势。无论对于社会,还是单个家庭,面临的养老压力日益加大,养老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而在相对欠发达的西部地区,还面临着“未富先衰”的问题,妥善解决养老问题对于西部地区的进一步发展将会产生积极的影响。本文以西安市为例,尽力为突破这一瓶颈提供建议。

一、西安市的养老现状及问题

(一)西安市人口老龄化趋势严峻

统计数据显示,西安市60岁及其以上人口占人口总数比例已超过10%,该市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如图1)。从2000至2008年, 60岁及其以上老年人口增加了26.68万人,平均年增长速度为3.9%。自2010年起,老龄人口急剧增长。以2010年和2015年为例,该市人口总数分别为782.73万和815.66万,60岁及其以上人口数量分别为106.3万和135.2万。人口总数增长率为4.2%,60岁及其以上人口数量增长率为27%,老年人口增长幅度远超过人口总数增长幅度。可以预见的是,在未来30年来内,老年人口增长速度仍会继续加快,该市将由轻度老龄化进入重度老龄化。

(二)家庭养老功能受到冲击

家庭养老是我国传统的养老方式,目前仍然是大多数老人的现实选择。然而随着社会分工日益细化以及家庭结构的不断变化,家庭养老所依赖的基础越来越弱化,城市中的家庭养老方式受到严峻考验。此外,由于受现代生育观念的影响,新生儿数量降低。“双低”(即人口低出生率、低死亡率)进一步加剧了养老压力,一对独生子女夫妻可能要抚养四到六位老人,同时还要抚养小孩,从而使传统家庭养老模式不能继续下去(如图2)。

计划生育作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推行的基本国策,它所产生的作用日益显现,最为直接的表现是大多数家庭只有一个孩子。人口普查结果显示,西安市自1990至2010年间平均家庭户规模日益小型化。同一时期,西安市老年人口的家庭户数却不断增加(如表1),这就导致单个家庭的养老压力不断加大。随着社会分工日益细化,女性已经走出家庭进行工作而不能全身心地伺候老人,进而使家庭养老压力达到不可承受之重。此外,由于子女工作压力越来越大,他们不仅越来越难以更好地照料老人,反而需要老人帮助自己带孩子,减轻他们的压力。这对于低龄老人来说暂时尚可,但随着老人由低龄变为高龄,家庭养老困境将会凸显。这对日益小型的家庭而言,必然导致家庭生活水平和老年人晚年生活质量下降。

(三)机构养老难以满足社会需求

因受社会环境影响,机构养老自身就存在很多问题。首先,养老费用较高。机构养老发展本身就需要大量的投资,养老又是一个投资大,收益慢的行业。许多养老机构为养老服务制定很高的价格,使大多数老人难以承受,往往不愿意入住,从而导致机构养老入住率低。其次,机构养老缺乏人性关怀。家庭有亲情,老年人更愿意和孩子们待在一起。而机构养老却难以满足这样的情感性需求。最后,机构养老服务质量参差不一。受条件限制,大部分机构养老目前提供的仅仅是生活照料和简单的医疗救助。由于缺乏统一养老服务标准,再加上缺乏机构监管,人们对于机构养老的认可度高。

就西安市来说,机构养老与社会需求之间的非对称性失衡问题突出。根据市民政局提供的统计数据,到2015年底,西安市养老机构98家,拥有床位数21245张。全市每百名老人拥有床位数仅0.55张,养老机构入住老人数占老年人口总数比例仅为3%(见表2)。此外,养老机构在地域分布上也不尽合理,在城区中心分布养老机构数量少且规模小。而处于郊区的养老机构由于交通不便,配套设施不完善,人们又不会考虑,这就造成机构养老一方面拥有大量的床位没人入住,另一方面却面临社会养老压力日益增大的困境。伴随 “白潮”的到来,这种非对称性失衡也将变得越来越明显。

二、西安市推行社区居家养老服湛尚行苑治

(一)社区居家养老的内涵

社区居家养老作为混合式的养老方式,在当今社会正受到越来越广泛的欢迎。它既和家庭养老有很大不同,也和机构养老有较大差别。当然,社区居家养老更不是简单地将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的优势进行简单叠加。随着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已经在大部分行业都产生了积极影响。互联网的主导思想是开放、平等、创新、分享、免费,它是方便人们沟通和互动的网络平台,它以人为中心,充分考虑用户需求,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宗旨相吻合,这样,通过互联网推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变得更有现实性。本文所指的社区居家养老是指老年人在家中居住,以社区建设为依托,以物联网、互联网、传感器等技术为基础,通过社区综合信息平台整合社区资源,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医疗护理和心理陪伴等多样化服务的一种方式(如图3)。社区居家养老的推行关键在于社区居家养老信息服务平台的构建。它通过其强大的信息存储、信息分析、数据利用等方面的优势,借助计算机、服务期、智能设备、传感器等物联网的结合,为社区居家老人提供包括生活照料、医疗保障、精神关爱等方面的个性化和人本化的服务。这一养老模式克服传统养老模式的缺点、借鉴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的优势,通过对社区内外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提高养老服务质量,增加老人的可获得感,从而破解养老难题。

(二)西安市政府政策保障

在2009年,西安市专门颁布《西安市资助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实施细则》,这为西安市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提供了政策保障。该通知明确指出要加大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财政支持力度,建立健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奖励机制,积极鼓励各社区居家养老中心创新服务内容,提高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质量。同时,还强调在充分发挥其在提供老年生活照料、医疗保障、精神关爱等方面的基本作用时,针对不同阶段的老龄人特点,尽力满足他们不同的养老需求。2012年,西安市智慧城市建设正式启动,市政府在其智慧城市建设规划中着重指出,通过智慧城市建设,结合新型养老方式为日益严重的养老问题提供解决途径,这为社区居家养老发展提供了一次新的机遇。2014年西安市出台了《西安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运营奖励办法》,该办法对于社区居家养老运营做了进一步的详细规定,明确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对象、标准、后期评估等方面的标准,从而使得社区居家养老模式变得更具操作性。2016年西安市政府报告指出,以社区居家老年人服务需求为导向,以社区日间照料中心为依托,推动社区居家养老快速发展。

(三)信息化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在智慧城市建设的大背景下,西安市不仅在信息技术应用以及各类政府信息资源整合方面有了重大进展,而且已经着手构建西安市大数据服务平台。这一举措促使西安市的信息基础设施得到了质的飞跃,也为推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提供了有利条件,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该市在将近40%的社区养老服务中心设立了养老服务热线,部分社区老人家里还安装了呼叫服务系统,这为社区老人在需要帮助时提供了便利。根据西安市调查结果,有156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设立了老年人信息服务热线,占总数接近四成。此外,西安市采取社区呼叫系统、965668服务热线、健康档案等各种形式,努力为老年人建立现代化的信息服务平台,实现老年人养老需求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无缝对接。另一方面,自2005年起,西安市政府大力支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开办了12345社区便民服务热线,向市民提供爱心电话咨询、预约服务、其中包含养老服务项目内容。通过这些已有的热线、网站等平台,已经收集了相当多的老年人信息。然而,这些信息大多比较孤立,需要进行系统性整合。

(四)社区居家养老需求市场广阔

2015年,西安市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35.2万,占总人口的15.53%,可以预测的是未来20年,老年人口也必将会达到高峰。巨大的养老需求对于养老产业的发展则是一次重大机遇。由于家庭养老变得越来难以为继,机构养老发展缓慢,这一切就为推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前景。罗文萍教授按照老年人愿意选择的养老方式分为家庭养老、自立养老、社区居家养老和社会机构养老(见表3)。同时,她认为选择自立养老的那部分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身体机能不断下降,最终会选择社区居家养老。而由于家庭规模的不断缩小,家庭养老也会有一大部分倾向于社区居家养老。

(五)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点和网络建设不断拓展

西安市以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和专业化养老机构为抓手,通过新建,改扩建和购置等办法,扩大社区居家养老规模,提升社会养老服务设施水平。2009年以来,通过落实奖励和补贴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的政策,进一步推进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站)建设,已建成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631个。通过在全市建立老年人活动室,图书阅览室、老年餐桌、日间照料室、心理咨询室等功能设施,为老年人生活提供更多便利。通过多年来的不断努力,西安市已经初步建立起了覆盖全面、层次分明、功能齐全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这为西安市进一步推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提供了可能。

三、进一步推行西安市发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对策建议

(一)创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制机制

养老服务作为公共服务一部分,政府必须切实履行好保基本、定规划、强监管的职责。一方面,要从顶层设计入手,逐步形成政府主导、政策支撑、社区操作、社会参与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机制。此外,政府通过政策扶持、业务指导、搭建平台、督促评价等手段发挥其在推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的主导作用。当前要着力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组织保障机制,组建社区居家养老工作委员会,形成职责明确、权责清晰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组织管理工作制度;要设置专门工作机构,配备专职工作人员和专项工作经费,专职负责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管理、监督考核、实施信息收集工作。此外,要通过引入第三方评估机制,针对政府购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项目、社区居家养老机构运行情况以及社区居家养老机构提供的服务质量进行定期监测评估,对评估的结果及时反馈,促使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质量的提高。

(二)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养老基础设施建设

统计,2015年西安市下拨各类养老资金5.6亿元。为了确保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得到顺利推行,政府必须持续加大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财政投入力度,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建设纳入年度财政预算,并逐年提高其财政投入比例。此外,在城市建设规划中,要对所有新建社区强制性规定预留老年服务场所。在提高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建设覆盖面同时,逐步加大对内置设备、器械与运营经费的投入,完善服务功能。为社会力量参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建设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条件。

(三)破除信息孤岛,搭建信息平台

社区居家养老的关键在于信息的共享。政府要从满足老人养老服务需求出发,以社区为载体,通过协调区域内医疗、法律、教育等政府资源和餐饮、护理、维修等市场资源,将政府和市场收集来的相关信息全部反馈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平台,通过这个平台来进行养老供需的无缝对接。一方面,借助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充分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及时将老年人需求反馈给政府、社会和企业,同时也把企业和社会组织的相关信息提供给政府和老年人,从而实现老年人、服务机构、企业、社会之间的信息畅通,提高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效率。另一方面,建议为老年人提供购买智能设备的适当补贴,通过这一措施更好地收集老年人健康信息,以便有针对性地为老年人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

(四)推进专业化人才和志愿者队伍建设

老年人的养老需求主要表现在生活、医疗、精神关爱三方面,尤其在医疗和精神关爱方面更为突出,所需要的专业人才更多。然而目前,专业化人才和志愿者都非常缺乏,有必要从以下两方面着手解决:一方面,通过高校、企业合作的形式建立职业的培训机构,为社区居家养老培养大批信息技术应用人才。另一方面,通过直接培养、委托培养等方式,有针对性地培养一批具有专业技能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人才,提高现有养老服务人员水平。此外,可将社区内低龄老人、青少年志愿者等组织起来,努力构建社区自身的为老服务志愿者队伍,以此来协助专业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队伍开展工作。例如,可以实行志愿养老服务工时制,对那些为社区做的工时比较多的志愿者设置相应奖励,可以将这些工时积累,当自己或者家里的老年人需要帮助时,可以用这些工时去充抵,以此来调动志愿者的积极性。

(五)引导社会参与,推进市场化运作

社会化养老是养老事业发展的世界性趋势。社区居家养老也必须引入多元化的投资主体、促进社会居家养老运行体制市场化。政府需要解放思想,通过政策扶持、制度规范、督促检查、指导服务等手段,积极引进和扶持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发挥他们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的重要作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可以通过外包服务形式,委托具有专业资质的机构运营。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运作上,坚持政社分开,指导不包办,引导不干涉,充分尊重中心的经营自。而该中心要优先保证政府购买服务对象的服务质量。在此基础上,通过政府搭建的平台发展有偿服务来实现效益。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市场化运作模式,对于吸引社会力量投入养老事业,培育发展养老服务产业都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史文静.城市居民养老模式变革研究――以西安市为例[J].西安社会科学,

2012(4).

[2]杨继瑞,薛晓.社区居家养老的社会协同机制探讨[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15(6).

[3]睢h臣,彭庆超.“互联网+居家养老”:智慧居家养老服务模式[J].新疆师范

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9).

[4]王雪娅,刘奕.我国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研究[J].传播与版权,2016(8).

[5]罗亚萍,茹斯羽.我国发展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问题与对策――以西安市

社区老年餐桌为例[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9).

[6]赵立新.社区服务型居家养老的社会支持系统研究[J].人口学刊,2009(6).

[7]Yingying Zhou,Liping Hao,Wei Liu.Extencies-based Study on Evaluation

of Urban Community Home-care Service for the Elderly[J].Frocedia

Computer Science Volume91.2016.

[8]Mu-Hsing Kuo,Shu-Lin Wang,Wei-Tu Chen,Using information and mobile

techonology imparoved elederly home care services[J].Health Policy

and Technology.June 2016.

居家养老的缺点范文第2篇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养老保障模式;农村养老保障新模式

一、平度市农村养老保障模式的分析

(一)家庭养老

家庭养老,是我国农村也是平度市农村养老的主要方式。随着平度市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的改变,传统的家庭养老面临着各种挑战。首先,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生育率下降、子女减少,独生子女家庭增多。“421”家庭结构成为平度市家庭结构的主体。这会让照料家庭的人力资源捉襟见肘。其次,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的寿命在不断延长,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患病率在上升,这些都会增加年轻人的负担最终可能导致他们消极拒养老人。所以,形势的变化使家庭养老在平度市农村养老中的地位下滑。

(二)集体养老

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较好,对孤寡老人在物质上和生活上给予的帮助就会较多。这种依靠农村集体经济进行养老的方式称为集体养老。养老院是为农村老人提供养老的主要场所。目前,平度市养老院有3个。目前建设的养老院,设施和服务较齐全,便于专项服务、医疗照顾、和同龄娱乐,但缺点是收费较高,所以对于农村老年人来说养老院并不是他们的最佳选择。

(三)储蓄养老

储蓄养老则是指依靠自己平时的积蓄养老。对平度市大部分农民来说,土地是他们生存的主要依靠。而他们所获得的土地收入不仅少,而且还要承担巨额的医药费和孩子的教育费,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能保留下的积蓄并不多。所以,对平度市农民来说储蓄养老的价值并不大。

二、平度市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政府财政补贴低且补贴机制不完善

平度市城乡居民社会基本养老保险的资金来源渠道之一是政府。政府给予每个参保人每年30元的缴费补贴,即缴即补的补贴政策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缴费压力,但是不管居民选择12个缴费档次中的哪个缴费档次,政府都是给予同样的30元财政补贴,对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平度市农民来说没有较大的吸引力和激励性。30元的缴费补贴占最低的缴费档次100元的30%,占最高缴费档次5000元的0.6%,30%和0.6%的巨大差距会使有的居民为获得短暂的利益而选择财政补贴相对较高的低档次缴费标准。选择最低的缴费档次就只能享受最低的养老金待遇,这会影响居民最终的养老金待遇水平。此外,平度市还没有完善的调整机制、补贴规定和方法。

(二)基金运营管理存在问题

首先,平度市居民养老保险基金实行市级统筹。政府对基金进行保值增值的方式主要有两种:存入银行和购买国家财政发行的高利率债券。这种投资渠道模式比较单一,抗拒风险能力弱,会使基金在面临风险时变得不堪一击。而且单一的投资渠道使基金的保值增值也比较困难。其次,基金由平度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负责监督管理,基金的征缴、管理和使用都由政府负责。所以对于基金的管理,政府内部监督不够而且缺少社会外部监督。这些问题可能导致政府利用职权之便挪用、挤占甚至挥霍农民养老金现象的发生。

(三)参保年龄起点太低

平度市居民从16岁起就可以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基本养老保险。但目前的社会实况是,大部分劳动者在30周岁以内时,就业还不是很稳定。不管以何种形式实现就业的城乡居民,都会参加企业基本养老保险;若考取事业单位职员或者公务员,则会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居民在就业后参加企业养老保险或者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与他们在16岁时参加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重复,而我国要求居民不能两种养老保险同时参加,两种养老保险也不能相互转移,所以也只能把居民之前参加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所缴纳的保险费退返给参保者。这样手续的增加,导致对人力和财力的需求增加,还会影响参保率。

三、探索适合平度市的农村养老保障新模式

随着平度市农民经济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思想观念的转变,平度市政府也在不断探索新的养老保障模式,在实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基础上,比如社区服务型居家养老、以房养老等模式。

(一)社区服务型居家养老模式

老年人居住在家,由家庭提供经济供养,社区提供服务的局部社会化养老方式称为社区服务型居家养老模式。这种养老模式优点较多。首先,花费较少,可以降低社会成本。该养老模式让老年人居住在自己家里,其饮食起居所用的物品都可以继续使用原有的,减轻了养老对国家的过多依赖。其次,生活方式没有改变,有利于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该模式养老让老年人生活在原有的环境中,对一切熟悉的他们不会有恐惧感,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有所帮助。

在平度市,社区服务型居家养老符合农村老年人传统的养老观念,是他们的最佳选择方式之一。对于大部分居住在农村且收入较少的老年人来说,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服务方式,在不需要承担较多费用的前提下,又能与家人享受天伦之乐,是他们乐意接受而且喜欢的方式,适用于大部分农村老年人。

(二)以房养老模式

老年人以抵押自己的产权房为条件,获得到老年公寓养老的机会或者取得养老金,这样的养老方式称为以房养老。当老人去世后,住房使用权则会被银行或保险公司收回。所以,居住在房屋地r较高地区的老年人,当他们有独立的住房和产权且家境适中,就可以选择以房养老模式。

对于平度市大部分居住在农村的老年人来说,他们可能拥有独立的住房和产权,可一辈子务农的他们却没有雄厚的物质经济基础,且位于农村的房屋也不如位于城市的房屋升值增值快。所以,以房养老模式仅适合平度市那些居住在城郊、家境富裕且拥有独立产权和住房的少数老年人,而不适合大部分农村老年人。所以,以房养老仅是完善平度市养老保障模式的一种方式。

参考文献:

[1]张雯雯,李红艳.城镇养老保险年内覆盖全省[N].山东商报,20110705

[2]林洁.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运行机制研究[D].辽宁:辽宁师范大学,2010

[3]罗纪东.浅析农民基础养老金领取与子女参保挂钩问题[D].四川:西南交通大学,2010

居家养老的缺点范文第3篇

据国家老龄委的老龄蓝皮书《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的数据,截至20**年,中国农村留守老人约为5000万人。随着生活、生产条件的改善,农村留守老人的寿命大幅提高,但是由于农村家庭养老功能弱化,农村留守老人生存状况堪忧。保障农村留守老人的的合法权益,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对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力图通过对西部山区XX县的农村留守老人生存现状的调查,探寻改善西部山区农村留守老人养老的新途径。

一、XX县农村留守老人生存现状 XX县总面积3187平方公里,平均每平方公里人口31人,全县60岁以上老年人1.46万人,占总人口的13.3%,农村留守老人9585人,占农村老人的比例已高达85%。他们99%是居家养老,1%是社会养老。近年XX县通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养老保险、高龄补贴等惠农惠民政策,使农村留守老人的的生活生存状况有了很大变化,但是他们的生存状况依然不容乐观。

(一)农村留守老人增多

新世纪以来,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向城镇转移,四世同堂、三世同堂的家庭极少,家庭小型化普遍。农村老人支持儿女在城镇买房或租房生活,而老人则留在家里守着那难以割舍的旧土。留守老人日常生活多是靠自己解决,生命不息劳动不止。也有老年人进城随子女生活,上楼下楼很不方便,或者由于生活习惯不同受到儿孙指责心情不畅,久而久之,多数人返回农村居住,成为农村留守老人的新成员。

(二)留守老人仍需参加劳动

子女外出务工使家庭经济条件得以改善,但由于他们的相对收入不高,还要供子女上学,所以大部分老人还要靠自身劳动来维持生计。据调查,大部分农村留守老人不想自己的田地弃耕,就必须承担农业生产的重担,以增加家庭经济来源,解决日常开支,减轻子女的负担。

(三)居住分散管理难度大

XX县是山区县,东西宽70.9公里,南北长80.5公里,地理条件复杂,地广人稀,决定了老人居住具有分散性。一部分居住在远离道路的山上或沟底,经济条件差,交通不便;一部分居住在公路沿线区,看病就医相对方便,但是居住分散,不宜管理;只有小部分老人生活在人口相对集中的乡镇及周边、农村社区和工矿业区,生存状况较好。

(四)养老方式具有多样性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不同的经济条件决定了农村留守老人不同的生活和养老方式。一是贫困残疾家庭以政府养老为主。主要是农村五保老人、痴、呆、傻、残老人,这部分家庭相对较少,但问题最多,老人生活状况也最差,他们的养老主要是由政府通过福利院的形式解决。二是有一定劳动能力和经济基础的留守老人借助幸福院互助养老。这部分老人的子女收入稳定,家中有经济林木或特种养殖业,老人生活条件相对较好。三是有稳定收入的留守老人以家庭养老为主。这部分农村留守老人,大多在乡镇及周边、农村社区、工矿业集中区生活,医疗卫生水平较高,文艺活动丰富,儿女有固定职业,收入稳定,对老人的补贴较多。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XX县近几年经济社会条件大幅提升,政府、社会对农村和农村留守老人实施了很多优惠政策,但问题依然不少。

(一)存在问题

第一,国家养老机构规模小。国家养老规模小,床位少。2xxx年9月XX县在距县城18公里的投资2600余万元建XX县社会福利园区,对全县五保供养对象和残疾人实行集中生活管理、集中康复治疗、集中生产劳动及对农村复退军人提供休疗服务的综合机构。集中供养了346名五保老人和傻、残、孤儿、精神病等特殊人员,入住率91%。福利园服务对象主要是痴、呆、傻五保户等特殊群体,如智力残疾人员董小林、鳌自明、单臂老人杨勇娃、聋哑老人李宝林、患小儿麻痹老人康彩明等老人,自己生活不能自理,家里也无人照料,因此被政府第一批纳入福利院。相对全县9585名农村留守老人,总体规模尚小,尽管XX县在南片又修建了一所敬老院,但依然难以满足农村留守老人的养老需求。

第二,社会互助养老气候难成。农村传统上有邻里之间互帮互助的习惯,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邻里间除红白喜事之外,互助较前少了很多。随着留守老人日益增多,邻里之间相互照料的难度越来越大,村组织也难免存在照料不周的现象。比如XX县双石铺镇桥头庄村87岁高龄老人唐玉花,儿子20年前去世,儿媳15年前改嫁到邻村,老人在桥头庄村委会干部和前儿媳的监护下空巢生活了16年,2xxx年11月中旬老人在家中去世,无人知道老人的准确去世时间。

在政府倡导下,2xxx年XX县借鉴其他市县农村养老经验,以居家养老为基础,以社区为依托,以机构为补充兴建了黄牛埔镇堆子村、周家庄村、留凤关镇连云寺村等3所农村互助幸福院。由村民委员会进行管理,主要为农村老人提供日间照料、就餐临休、文化娱乐、精神慰藉等的服务。通过日间统一照料,夜间分散居住的形式,优先保障65周岁以上的孤寡老人、空巢老人和三居五保户老人,并逐步向其他老年人扩散。探索中的农村互助幸福院虽然有一定的可行性,但在山区农村实用性不强。农村互助幸福院是参照城镇社区的模式,前提是老人必须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且居住集中。2013年建设的3所农村幸福院,都是在人口集中、交通便利的村镇,即使如此,运行情况也不是很好。对于居住分散、路途不便,又要承担繁重劳动、经济拮据的农村留守老人,放下手中农活,挤出时间,自掏腰包,奔赴几里、几十里去农村幸福院活动娱乐,晚间再风尘仆仆赶回家,幸福院的作用大打折扣。如黄牛埔镇周家庄村的幸福院建在村委会,最远的留守老人距幸福院达14公里,日间往返近30公里,参加幸福院有愿望但不现实。其它2处也存在类似问题。

第三,医疗文卫社保发展滞后。一是医疗保障不强。留守老人最担心的就是生病,生病几乎可以导致一切困难:经济拮据,缺少照料,心理负担加重等等。目前留守老人的健康状况整体较差,调查显示90%的老人处于亚健康状态,其中患慢性病的比例占80%。实施新农合以后,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农村留守老人的看病支出,但只能解决部分住院费。对于常年患有慢性病的农村留守老人,药费支出仍是一大负担。另外,随着农村医疗制度的规范化,各村都建有卫生所,方便了村民就医,但由于医疗水平较低,小病抗,大病拖现象仍然很普遍。

二是文化生活单调。为改善农村文化生活,各村都建有文化娱乐设施,但大多数留守老人习惯于自由、闲散的生活,打牌、聊天、带孙子的居多,开展其他文化活动较少。另外,通过对留守老人的调查,我们发现有80%以上的外出务工子女主要通过电话与老人交流,有时甚至连这些基本的精神慰藉都没有。

三是养老保险水平较低。农村60岁以上留守老人每月可领到50元以上的个人养老保险金,即使100岁以上的老人也只能领到300元左右,这种情况下许多农村留守老人还常常用其来补贴家用。而国家农村养老保险标准较低,对其帮扶有限。

第四,家庭养老道德风险增大。一是家庭成员减少。目前421或422家庭在农村很普遍,老人多,子女少,子女养老负担增加。以前,农村几代人共同生活,除五保老人之外,不存在留守老人。改革开放后,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力到城镇打工,更多的老人留在了农村,日常照料缺失,留守老人养老问题日益显现。

二是传统赡养观念淡化。家庭小型化使人们对家庭的依赖越来越少,以家庭为核心的养老功能逐渐弱化。子女进城务工,经济能力独立,长期与老人分居,对老人的日常照料缺失,沟通交流减少,代沟加深,使传统家庭赡养观念淡化。如XX县红花铺镇红花铺村二组的陈某,今年76岁,右手残疾,有部分劳动能力。老伴71岁,前年因车祸致残。育有两儿一女,大儿子与两老分居多年,长年带着自己的孩子在外地打工,自顾不暇,几乎不回家看望老人也很少给予经济上的补贴。二儿子智力残疾40多岁尚未成家,靠外出打工过活,女儿只是偶尔回家探望老人。陈某的日常生活只能依靠自己和老伴。

(二)原因分析

第一,特殊的地理环境使得养老困难重重。XX县北倚秦岭南脊,南接紫柏山,全县绝大部分为山地,山大沟深,地广人稀,交通不便。特殊的地理条件使得居民多是沿公路、沿河而居,具有很大的随意性。新兴的养老模式诸如幸福院等在XX县虽已出现,但是并不适合当地实情,其功能也未完全发挥出来。另外,由于地形地貌的限制,全县耕地面积严重不足,土地贫瘠,经济效益差,农民收入不稳定,许多青壮年劳动力为了改善生活条件,不得不进城务工,增加了留守老人的数量。进城务工人员为了减少开支,无暇顾及留守老人生活,进一步弱化了家庭养老的功能,加大了养老的难度。

第二,经济发展制约了养老水平的提升。近年XX县经济发展迅速,但是同中东部相比,仍存在很大的差距,底子薄、条件差依然是XX县的基本县情。

一是财政收入虚胖,财力难以为继。从2xxx年至2xxx年,全县地方财政收入从1.87亿元增加到4.11亿元,虽保持了年均45.25%的增速,但可用财力严重不足。 2xxx年政府用于养老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投入占全部财政支出的15.7%,与往年相比,未增反降。加之医疗卫生环境较差,引进的人才难以真正转化为本地人才,大多将县乡医院工作作为一种历练,导致XX县的医疗水平难以提升。一些疾病县医院根本没法治,更不说乡镇卫生院了,村卫生所甚至沦为了药店。医疗卫生水平是养老水平的一个硬指标,医疗水平得不到提升将严重影响养老水平的提升。

二是产业结构不合理,城乡发展差距大。长期以来,铅锌、黄金等工矿业在县域经济中所占比重达80%左右,发展迅速,农业发展缓慢,农民收入普遍偏低,因此城乡养老水平也呈现出了两极分化。生活在偏远山区的农村留守老人,87%以上的仍然从事力所能及的劳动,生活艰难。而生活在乡镇周边、工矿业集中区的留守老人,儿女大都有固定的职业和稳定的收入,生活条件好,文艺活动丰富,生活比较幸福。

第三,第三方养老组织发展土壤不乐观。幸福院、居家养老、老年公寓、社会义工等第三方养老组织在东部一些城市发展迅速,有些组织甚至已经趋于完善,但是在XX县则基本空白。仅有的几家幸福院也都存在于经济条件较好的乡镇、村人口集中的地区,偏远村组基本上享受不到这些服务。另外经济基础薄弱、发展水平较低、人们的思想观念闭塞等从根本上制约了第三方养老组织的兴起。孝道文化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养儿防老等传统观念根深蒂固,人们普遍认可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即使条件比较好的家庭,有能力将老人送到第三方养老组织,也会受到亲朋好友和邻里乡亲等社会舆论的无端谴责,这样就使得一些新兴的第三方养老模式很难发展。

第四,文化思潮对传统养老模式冲击增大。一是养老趋利化。在以经济为主导的社会,受各种文化思潮的冲击和价值观念的影响,个人在家庭中地位的高低主要于个人在家庭中收入的高低和工作中职权的大小。随着老人年龄的增大,无论是身体还是经济能力都大不如前,家庭的地位日渐削弱,子女对老人的依赖大大减少,反而是老人对子女的依赖越来越强,部分子女尊老意识越来越弱,养老观念淡化。

二是精神慰藉缺失。留守老不但有物质生活和日间照料的需求,更主要的是精神上的慰藉。而时下,大部分在外的子女,除了逢年过节回家看看,平时只是简单的电话问候,在一些偏远的落后的山区,甚至一年半载连个电话接不到,缺少沟通交流,致使精神赡养空白扩大。三、国外农村老人养老新模式

从十九世纪中后期开始,发达国家就陆续进入了老龄化社会。在长期应对老龄化的实践中,西方国家形成了许多养老模式,可以作为探索我国农村留守老人养老模式的借鉴。

( 一)居家养老

西方国家老人养老模式以居家养老为主,目前欧美等发达国家接受居家养老服务的老年人的比例在80%左右。该种模式适合子女无暇照顾,有一定自理能力且不愿意离开原有熟悉环境的老年人。与我国传统意义上的家庭养老不同在于,西方国家的居家养老服务的提供者主要是居家养老服务机构、老年社区、老年公寓、托老所、志愿者。其中,老年公寓、托老所等是与其他养老模式相结合的产物。

(二)机构养老

即将老人按照身体状况,分层次集中在专门的养老机构中养老的模式。其优点在于通过集中管理,能够使老年人得到专业化的照顾和医疗护理服务,无障碍的居住环境设计也使老年人的生活更加便利。缺点在于容易造成老人与子女、亲朋好友间情感的缺失,而且成本较高。这些机构主要有养老院、护理院、临终关怀机构等。

(三)其它养老模式

指近几年新出现的互助养老、以房养老、旅游养老、候鸟式养老、异地养老、乡村田园式养老等。这些养老方式有的是老人与家庭外的其他人或同龄人,在自愿的基础上结合起来,相互扶持、相互照顾、拼家养老;有的随着季节和时令的变化而变换生活地点,以移居并适度集中方式养老;有的利用乡村的空气新鲜、生态环境优越、生活成本低廉的优势,到乡村的田园、牧场、小镇等地养老。

总之,中国留守老人的养老问题与西方国家老人养老问题相比,最大的区别在于西方国家经济基础雄厚,各种福利政策趋于完善,农村与城市的养老政策与高度发达的经济社会福利体系密切相关且区别不大;而我国的养老政策中二元化的问题依然严重。特别是西部山区农村的留守老人,因历史与现实的原因,多是故土难离、收入较低、生活水平不高。因此,在借鉴西方国家经验时,一定要注意因地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四、解决山区留守老人养老问题的对策 XX县农村留守老人的生存现状是西部山区县的农村留守老人的缩影,探索解决农村留守老人养老方式,对西部山区县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壮大自主发展能力,提升经济支撑力度

我国西部面积685万平方公里,其XX区面积占70%左右。由于自然、历史、社会等原因,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不到东部地区平均水平的40%,相应的在农村留守老人养老方面的资金投入也远远低于东部地区。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在充分利用国家政策的同时,必须强化自主发展意识,提升自主发展能力,壮大经济实力。一是继续发展工矿业。引进先进技术,增加技术攻关,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创造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二是大力发展旅游业。三是发展特色种养殖业。继续做大做强花椒、木耳、核桃、大鲵、猪苓、林麝等特色农业。

(二)开展留守老人教育,树立新型养老观念

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中国大多数家庭都成为核心家庭,养老在很大程度上是让子女们去完成一件他们在客观上根本无法胜任的任务,所以在积极广泛地开展对青年和子女尊老、爱老、养老教育的同时,也要对留守老人进行相关养老观念转变的教育。要有意识地、主动地从思想上变依靠子女为依靠自己,从主观上减少对子女的期待。在思想上、精神上树立起不依赖子女的观念;在行动上养成并形成一种相信自己、依靠自己来完成老年生活中的各项任务的习惯,逐步形成一种自养和老伴间的互养的方式。同时,全社会要努力创造条件为提高老年人自养能力提供各种制度的、物质的和精神的社会化服务。

(三)完善农村养老机构,提高养老服务质量

完善社会福利院。一是扩大福利院规模。通过以政府投入为主,广泛吸纳社会公益资金的方式,兴建公益性质的社会福利院,充实全县福利院数量。为农村留守老人留足床位,鼓励农村留守老人进入福利院养老。二是提高服务质量。将护理院与福利院结合起来,增加福利院医疗护理服务功能,使日常医疗护理、康复促进、临终关怀、心理疏导、医疗卫生常识教育常态化。

合理规划幸福院。一是在人口聚集区兴建幸福院。对于人口居住较集中地区,建立幸福院,使农村留守老人文化生活有了活动场地。二是合理实施移民搬迁工程。对于在建的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鼓励有一定经济基础的留守老人购买,并给予一定优惠。将居住偏远的农村留守老人按照意愿集中起来,参加幸福院组织的活动,不仅解决了偏远乡(镇)廉租房、经济适用房销售不出的困境,而且充分发挥了幸福院作用。

新建民办养老机构。一是充分利用政策优惠,鼓励社会资本新建民办公益性养老机构,壮大养老机构队伍。可依据今年颁布的《陕西省民办公益性养老机构建设补助资金管理办法》相关规定,给予社会资本兴建养老机构资金支持。二是倡导民间资本建立半公益性养老机构,实行企业管理模式,政府给予大幅度政策优惠。

(四)创新居家养老模式,凝聚互助养老合力

探索子女托管,对于子女长期在外又无力照料的农村留守老人,子女可出钱购买服务,由村委会、亲属、朋友、邻里或养老第三方组织承担其日间照料。

提倡互助养老,留守老人可与家庭外的其他人或同龄人,在自愿的基础上结合起来,相互扶持、相互照顾、拼家养老,闲暇时间开展一些娱乐活动。

完善政策扶助,由基层政府负责定期对留守老人进行基本健康检查,明确包村干部和村常设干部帮扶留守老人责任,实行一帮多的结对子帮扶。

鼓励志愿服务,动员社会力量不定期对留守老人的生活状况进行走访照料,随时掌握留守老人的情况。有条件的地区可成立志愿者服务小组,由政府给予一定补贴,定期上门服务;以村老年协会为龙头,开展老年人喜闻乐见的各种活动,丰富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五)用活房屋土地政策,拓宽养老资金渠道

探索以房养老模式。2013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开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随着政策推进,山区农村在条件成熟时,也可探索实施。

建立土地养老基金。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等,就为加快农村土地、林地等流转、抵押、担保提供了可能。可以将通过流转、抵押、担保获取的资金建立农村留守老人养老基金,政府给予一定的资金配套,规范管理,专人专款,专项用于农村留守老人。

(六)巧用新型媒体平台,营造尊老爱老氛围

随着信息化不断发展,年轻人与网络等新媒体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以网络为主的社交平台、网络游戏、影视音乐等新媒体,在年轻人的生活中已经常态化,通过新媒介向他们灌输养老敬老意识极具潜力。相关的政府组织、养老机构等可以通过微信、微博等公众平台,定期敬老孝老的相关信息。同时可以发起一些网络互动活动,如敬老照片墙(把对自己父辈、祖辈的照片发到网络上)、孝老微电影(反映老年人生活的精短记录片)、尊老小游戏(向网民征求开发尊老小游戏的创意)等,对于优胜者给予一定的奖励,既可以展示年轻人的天赋,又有利于增强他们的养老意识。

居家养老的缺点范文第4篇

我国正在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据联合国预测,1990~2020年世界老龄人口平均年增速度为2.5%,同期我国老龄人口的递增速度为3.3%;世界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从1995年的6.6%上升至2020年9.3%,同期我国由6.1%上升至11.5%,无论从增长速度和比重都超过了世界老龄化的速度和比重。到2020年我国65岁以上老龄人口将达1.67亿人,约占全世界老龄人口6.98亿人的24%,全世界四个老人中就有一个是中国老人。作为世界上老人最多的国家,养老已经成为我国必须面对的难题之一。

每个人都会老去,无论富裕或贫穷,但如何能真正通过规划担负起养老的责任却并不是那么容易。

新时期,我们应该如何养老?

未富先老的现状

据了解,由于老龄化的加速,我国老年抚养比由1964年的6.4%上升到2002年的11.6%,城镇离退休人员由1978年的314万人增加至2002年的4223万人,24年增长了12.4倍;与在岗职工的比例由1978年的31人降为2.5人,离退休金由1978年的17.3亿元增至3646亿元,增长了210倍,年均递增25%,按可比价格计算,实际递增18.9%,快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递增9.4% 的速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由0.5%上升至3.6%。上述数字均反映了城镇离退休金的增速快于经济的增速。

而瑞典、日本、英国、德国、法国等发达国家在进入老龄化时,人均GDP已达1万~3万美元;在全球72个人口老龄化国家中,人均GDP达10000美元的占36%,10000~3000美元的占28%,而我国在2002年只有980多美元,就提前进入了老龄化社会。这说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尚处于世界中下水平时,老龄化程度却已进入了发达国家的行列,呈现了“未富先老”的特征。老龄化的加速对经济社会将产生巨大的压力。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平均寿命预期会越来越长。社会能够提供给个人的养老保障是有限的,想要过上高品质的晚年生活,更多的还是要靠自己。

养老资金的来源

在经济发达的社会,一般而言,每个人的养老保障由三部分构成,一是社会基本养老保险,这部分比例大约占养老金总数的30%。二是企业为员工准备养老的企业年金,比例也是30%左右。三是个人为养老准备的资金,包括保险、基金、房产等等金融资产,这部分比例大约占养老金总数的40%,如同一个金字塔结构。

而我国居民的退休金储备来源,主要还是靠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占比30%~55%)和个人理财类储备金(45%~60%左右),其他可能还包括企业年金和一些子女赞助等。

我们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来不断调整我们的养老资金储备比率,比如购买商业保险。不过,对于不同的人群来说,由于未来的养老风险预估不同,养老费用预算不同,实际的风险承受能力不同,养老方案也是有所区别的。

有些老年人在退休后,开始购买基金和股票来投资,还有的老人通过购买黄金、古董、房子等实物来实现资金保值,但是任何投资都是存在一定风险的,需要谨慎对待。

传统的养老模式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们国家的养老方式有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养老院养老等几种模式。

居家养老就是指老人在自己家中度过晚年,优点是对周围环境比较熟悉,开支主要用于衣、食、行,花销不大,一般没有额外的支出,相对自由、舒适;缺点是安全保障程度不高,空巢老人一旦发生意外,家人、邻居如果没有及时发现,很容易耽误治疗时间,造成危险。

而社区养老是指老人居住在自己家里,吃、住、行等方面由社区提供帮助,这也是目前政府大力提倡的一种方式。由于有政府的资助,个人承担的费用并不高,社区的医疗机构还可以就近给老人提供服务,可以说是比较合适的一种模式。

还有一些经济条件较好的老人会选择养老院养老,养老院的配套设施一般都比较齐全,有专门的服务人员照顾老人的衣食住行,安全有较高保障,但是相对所需费用也较高。而据了解,目前我国专业养老机构的数量和专业从业人员的人数相对日益增长的老年人口来说严重短缺,供需矛盾突出,可以说,加大养老机构的投资建设力度和提高专业护理人员的数量与质量也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同时,由于养老机构的设施不够完备、护理人员服务不到位等原因,也难免会存在一些意外事故发生,故与之相关的法律问题也有待完善。

新型的养老观念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养老观念也有了新的改变。

候鸟式养老是近年来比较流行的一种养老方式之一,老人根据季节等因素来选择生活在不同的城市。但是如果在异地没有儿女、亲戚等,那么需要老人自己在异地置备房产,故而对经济条件的要求比较高,而且等老人年纪增长到离不开人照顾时,这种方式也就只能停止了,所以需要精密的筹划。

还有老人选择在健康状况良好时出门旅游,也就诞生了旅游养老这一模式。工作了一辈子的老人终于能够在晚年欣赏各地的名山大川,甚至去国外的旅游胜地观光,可以说是一种不错的选择,但是除了要求老人具有不错的身体健康状况和适应能力以外,还需要有相对雄厚的资金支持才行,另外,出门旅游就避免不了产生意外,购买合适的旅游保险是老人特别需要注意的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有相当一些人在退休之后并没有选择“养老”,而是要么在自己的领域里继续工作,如一些技术人员被返聘回单位,一些老教师发挥余热开办各类培训班,还有一些人走上了另一个领域开发自己事业的“第二春”,也有一些老人去老年大学等机构学习书法、绘画等课程,陶冶情操,增加幸福感,这些“养老”方式都值得提倡。

另外,“生态养老”的概念也日渐受到人们的关注。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韩孟认为,在高龄(60~120岁以上)人群中,年龄区间有着60年的跨度,其区间内亦可以有“高老、中老、轻老”之分别。60岁养老问题、70岁养老问题、80岁养老问题、90岁养老问题、百岁以上高龄养老问题等养老细分化将随之而来。对于老年人的养老照顾不仅需要中青年的支持帮助,也还需要开展“轻老、中老、高老”等老年人之间的护理关怀和互助。

同时,韩孟表示:“在现代化、城市化进程中,老年人越来越不适应市场竞争的节奏、频率、紧张度、作息时间与活动空间,老年人越来越不适应污染的环境及脆弱的生态,他们需要亲近大自然,他们越来越需要自然养老、生态养老、环境养老。在这样的需求态势下,我们应该着手考虑构建城市中的自然养老、生态养老、环境养老功能区域社区,或者在城市之外构建自然养老、生态养老、环境养老基地社区。在轻老、中老老年人之间还可以摸索开展生态养老再就业模式,60岁、70岁的轻老健康老年人可以为80岁、90岁、百岁老人提供某些类型的生产生活服务。生态养老、养老再就业将成为一种代际延续、代别互动新的生产方式和生存方式。”

养老关注度年轻化

如果你以为自己还很年轻,用不着这么早考虑养老的问题,那用时髦一点的话讲,你已经落伍了!实际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如正日渐成为社会发展建设主力军的许多“80后”们已经开始未雨绸缪,着手进行养老规划了。

由于考虑到许多独生子女要面临4~2~1(四个老人、一对夫妻、一个孩子)的家庭模式,一些年轻人对于养老保障问题的关注度甚至超过四五十岁的人群。的确,现在的年轻人面对严峻的就业压力、激烈的工作竞争与快节奏的生活,提前做好养老规划不可不说是一项明智的选择。

居家养老的缺点范文第5篇

2000年以后,我国约有3/5的城市老年人口拥有对自己所居住房屋的所有权,生活条件大大改善。但是,这些在当年能满足年轻人及健全人居住要求的住宅与居住环境,随着住户年龄的日益增长及不断出现的对住宅大小、房型、设备配套的新要求,越来越多的弊端与不足凸现出来,在功能性、安全性、舒适性、私密性等方面都不能更有效地为老年人提供帮助,无法延缓其衰老过程。

众所周知,老年人的健康状况、生活自理能力会随年龄增加而逐渐下降,闲暇时间比较多,心理上普遍留恋过去,多以家庭或社区为日常生活的主要场所。住宅对于老年人格外重要,不但是其生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更是其安身立命之本。

而随着我国城镇人口结构呈现少子化、老龄化等特征,传统的四世同堂大家庭逐步瓦解,老年人与子女同住的机会越来越少。家庭户结构的日趋小型化,使得越来越多的老年人独自居住(夫妇二人或一人独居)。

与之相对应的是,那些能够满足老年人独立自主、方便安全、健康舒适的生活需求,并且能保持良好代际交流与社会交往的住宅产品,在今天的中国则尤为缺乏。

十多年前,我国各地曾兴起过“老年社区”和“老年住宅区”建设热潮。全国各大城市纷纷兴建老年住宅和老年公寓,不少城市甚至效仿美国“太阳城”,在郊区成片的开发建造老年住宅和老年公寓以形成老年人社区。

这些“老年住宅”的共同特点是:选址在风景优美、远离城市的郊区,具有普通住宅小区的相对封闭性和独立性,拥有相对完善的老年活动设施,在设计中考虑了老年人的一些使用问题,但这种将老年人的居所以小区化和社区化的模式集中起来以解决老年居住问题的做法真的正确吗?

实践证明,这样的住宅在中国老年人中并不受欢迎,这么多年来并未得到推广,很多当年声势浩大的项目到最后都悄无声息。

这里面固然有经济的原因,但更深层次的原因恐怕还是由于这样一种将老人作为主体,建造年龄结构单一化的居住社区的方式,摈弃了老年人多样接触的可能性,导致老年人和城市空间的隔离以及与社会生活的脱节。居住在这样环境里的老年人孤独感和失落感倍增,生活质量也随之降低。试问,有谁愿意抛弃自己本已相当舒适的房子和再熟悉不过的居住环境,独居于与城市生活分离的偏僻的老年社区?又有谁愿意放弃享受与子孙嬉戏的天伦之乐,选择和垂垂迟暮、毫无生气的其他老年人终日相伴?

如今,随着健康状况与经济条件的改善、生活观念的转变,现在的中青年人在未来步入老年时对居住方式及住宅产品的选择也一定会发生较大变化。作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随着第一代独生子女的父母逐渐步入晚年,老年居住问题势必引起更多关注。

同样的问题,不同的路

人口的老龄化已是一个全球性现象,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也无论男女老幼,谁都无法回避这一重大的社会问题,但因文化观念的不同,不同的国家选择了不同的处理方式。

中国人常常赞叹美国老年人的独立性。的确,美国因其社会保障制度与养老、居住观念的不同,老年人的独立性相对而较强,因此美国的老年人大部分都独自居住,一部分留在原有住宅之中,另一部分则会选择那些位于东西部沿海城市、规模庞大、住宅类型齐全的老年人社区。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已被国人所熟知并曾被大量模仿或试图复制的“太阳城”。此类社区中的住宅一般都被设计为独立式或集合式住宅,并按照老年人的习惯或需要进行优化设计,同时加强社区内部的社会保障与照护服务体系。社区内的老人可依自身健康状况的需要,在同一社区内短期调整或阶段性更换不同的居住空间类型,如病重时进入护理院生活一段时间,病愈后再回到同一社区内的原普通住宅。这样的社区结构,使得老人可以在整个老年阶段始终生活在一个自己较为熟悉的社区内部,同时在生活空间上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与自主性。但其缺点也显而易见,一旦入住这样的社区,就意味着自己进入老年,与过去的生活之间的联系也将随之慢慢淡去,取而代之的是人为的单一性社区结构,生活变得单调而枯燥,易加深老人孤独感和失落感。事实证明,中国完全不适合走美国的道路。

我们的邻国日本,95%的老人选择在家中养老。尽管东方文化及传统家庭观念在日本仍占主导,但事实上与子女同住的老年人比例正逐年递减。

为保证老年人的生活安全,日本政府制定了相应政策,利用补助和贷款的形式对老年人的现有住宅进行翻修和改建,主要是厕所和厨房空间与设施的无障碍化。此外,日本老年人口数量庞大,且平均寿命逐年增高,养老设施严重不足,因此,日本政府鼓励个人和集体出资兴办养老设施,同时通过贷款优惠等政策来鼓励子女与老人同住或者邻近居住。这样的政策也导致了区域性小规模养老设施的发展,如在家中养老的老人们可以获得入户探访、入户护理、日托服务、咨询服务、短期入住养老设施等社区服务中心所提供的支援与帮助。与此同时,日本在建设老年住宅时,便关注住宅内部空间设计的优化,大量的潜伏性设计已预先做了充分考虑,比如住宅的无障碍设计,空间的可变性,多居室的分合关系等等。

而从选择丰富性的角度来说,我个人认为德国的经验最值得中国借鉴,在下面的章节,将有详细介绍。

德国人的三种选择

德国作为世界上较早迈入老龄化的国家,至少比我国提前了20年就已面对社会老龄化所带来的挑战,经过多年的研究与实践,他们在城市老年住宅建设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建立并发展了老年住宅建设的理论与实际操作体系。

总的说来,德国老年人的居住空间类型大致可以分为三类:普通住宅、老年住宅和养老机构。其中,约占德国老年人口总数90%以上的老人们是居住在普通住宅之中(包括自有住宅、租赁房屋);约2%左右的老年人居住在专门的老年住宅之中(包括无障碍住宅和照料护理式住宅);另有约5%的老年人居住在养老机构(养老院和护理院),主要是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针对这三种居住类型,德国在近几十年的住宅建设与更新的过程中,分别采取了不同的应对策略,值得我们借鉴。

(一)既有住宅的适老性改造

和我国一样,大多数的德国老年人在自身健康条件及居住条件允许的情况都会选择留居自己原有住宅,这样的居住方式既可以保证生活上的独立性同时又能留在熟悉的环境之中。基于此,德国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陆续在各州推行了既有住宅的适老性改造计划,迄今为止已惠及大批希望原居养老的老人们。

在德国,对既有住宅的改造主要集中在多层住宅电梯的增建、室内外高差的消除、住宅内部及外部环境的无障碍改造、卫生间及厨房的安全设施增设、智能通讯系统的安装等方面。那些期望改善居家养老环境的老人在资金上可以得到护理保险的部分支持(保险所涵盖的基本项目),在技术上则可以通过遍布各大中城市的无障碍住宅改造咨询机构获得专业建筑师和室内设计师的支持。同时,老年人还可以在各咨询点通过样板房的现场观摩,直观的了解并选择改造所需的内容及材料。

(二)照料护理式住宅的新起

20世纪80年代起,满足无障碍设计规范的照料护理式住宅开始在德国兴起。这样的住宅概念基于三个出发点:按需提供的照护服务;可独立自主的生活单元;专为老人设计组织的住宅内部空间及其环境。

就照护而言,照料护理式住宅的服务是动态的,在住宅或者小区内仅设有房屋管理员和一到两个医疗护理点,更多的服务来自于社会网络和现有的医疗机构与服务机构等。护理合同由居住者与服务提供方直接签订,而非与房屋所有者签订。服务商可依据住区居住者的数量和每个居住者不同的实际需要情况,提供全天或者分时段的服务以及紧急求助服务。

照料护理式住宅在环境规划中除了要符合城市规划与设计要求,还要求能够与当地的基础设施联系在一起,与当地的社会网络形成嵌入式的结构关系,并能有效地利用网络内的设施进行服务。这是与其他的住宅建筑,尤其是与过去那些具有养老院、护理院性质的老人住宅在设计与规划理念上最大的不同。

在德国的很多城市,我们都能看到这样的例子:照料护理式住宅与社区中心及幼儿园相结合,增强代际融合的同时提高社区内公共设施的综合利用效率,或是在一个混合型社会福利社区中设置照料护理式住宅,居住者通常包括老人、学生、单身母亲、残疾人,多子家庭等,这样的居住者结构大大增加了住区内不同人群之间的相互交流与互助,良好而完善的邻里网络关系,便于住区内的老人可以长期居住并保持正常的社会交往。这样的一种多元年龄结构的社区在进行住宅区设计时,就会按照一定比例在社区内插建老年公寓或老年住宅以及相应的社区老年公共服务设施,并在有可能的情况下插建一定比例的青年公寓,以增加年龄结构的层次。

照料护理式住宅从建筑设计的角度出发,改变了过去护理院式的老人住宅“重护理,轻居住”的情况,将居住功能放在首位,照护功能仅作为辅助和补充。在平面布局上,创造和区分私密空间、半私密半公共空间和公共空间,使居住者既能得到个人隐私的保障,又能与其他居住者进行联系与交流。而在建筑内部则严格遵守无障碍住宅的设计规范,小到门把手的选择、台盆的高度与镜子的倾斜角度,大到住宅内的通道及入口的尺度设计、完善而便捷的通讯系统的设置,都处处体现设计人员对老年人的关怀。从建筑外观及空间规划上看,这似乎就是一栋普通住宅或一个随处可见的居住区,但在细部的设置上,使用过程中随处可见的人性化设计,则无时无刻不在提醒你,这是一个经过精心设计的新型住宅。

(三)养老机构的涅重生

德国养老机构(养老院、护理院)的发展和变革也经历了一个较长的过程,从早期的一室多人的高密度集中居住模式,到后来人性化的2-4人套间模式,再到现今注重保护居住者隐私的居住单元模式,空间布局更加合理,居住单元与环境的无障碍化以及全方位的跟踪照护服务,保证老年人健康安全的同时也提供了更多的私人活动空间和交流空间。随着德国高龄化问题的日益严峻,入住养老机构的老人大多是需要长期护理的,所以在此类建筑的设计上就更加强调建筑及其环境的无障碍及易识别性设计,营造温馨的居住环境,缓解老人的失落感和孤独感。

用政策保障“潜伏设计”

除了针对老年人不同需要以及不同居住现状的住宅对策之外,德国政府和相关机构还从政策及规范层面来保证老年人的住宅建筑及其环境的无障碍。

德国各州在其建筑法中强制性地规定了新建住宅中“无障碍住宅”的数量,其中9个联邦州规定新建住宅建筑的首层必须要有两套以上的轮椅适用住宅,6个联邦州规定这样的住宅要有4个以上,而梅克伦堡-前波莫瑞州则规定必须至少要有6套。这样的一些举措使其在通过住宅更新与改造来使现有住宅建筑适应老龄化社会发展需要的同时,又保证了新建住宅具有更好的适应性、可变性与长效性。

建筑师在设计时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做好“潜伏设计”,通过对居住建筑空间的优化设计,使居住者能在不同年龄阶段对其住宅进行改造,以使空间适于家庭构成结构的变化,便于居住者在年轻与年老时都可在不离开原有住宅及社区的情况下继续使用,满足居家养老的要求,利于社区中社会关系的延续,使社区生活因年龄结构的动态变化而丰富。

我旅德四年,最大的感触就是德国的老年住宅没有动辄十几万平米、独立于城市之外、年龄结构单一且自成体系的大型老年社区,在德国更多的是规模适当的小型化老年适用性居住建筑,无论是普通住宅中的无障碍住宅,还是照料护理式住宅,甚至是养老机构,其选址多位于地区中心或现有居住区内,尽可能地使老人在进入晚年以后依然可以留在自己熟悉的居住环境之中,保持与社区邻里的交往,和城市生活的交融以及与不同年龄段人群的交流。这些不仅是一个社区生活多样性的基础,同时也是老年人生活质量的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