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传统媒体的发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Abstract: We are facing a new time in which there are more media tools that can provide much rich information through much channels. It is worthy to consider how to develop the traditional media under this situation. This article puts forward the development of integration of the old and the new through analyzing the new media and the traditional media.
Key words: traditional media; new media; development; new media time; integration of the old and the new
中图分类号:G2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02-0303-01
0引言
现在大众对于互联网媒体的信任度增长非常快,有两个方面值得注意:第一,在大事件报道中,互联网媒体越来越多地承担了主流报道的任务和体现了主流媒体的价值。第二,新技术和新产品应用在媒体上对用户需求的满足以及在满足上的加速度发展,互联网媒体之间、用户之间交互以及在营销上的口碑传播,使得大家对互联网媒体的信任度提高。
1平台为王,新媒体提供新平台
我们面临的时代有更多的媒体工具,提供了更丰富、更多渠道的内容,有些内容是权威媒体的,有些内容是民众通过他们的工具创造的,这些都构成当下的媒体形态本身。比如说迈克尔・杰克逊的葬礼,腾讯网上的做法和手机上编辑的是不一样的,不同用户需要不同的内容,不同的终端是不同的内容。以前认为的内容为王,在今天事实上平台也是为王,腾讯网不是做一个媒体取代其他,而是提供更好的平台为网民服务。近年来,中国国内不少传统媒体在新媒体领域迈出了新步伐,但也存在不少值得思考的问题。事实上,传统媒体、新媒体化生存既是推的过程,即将内容放置不同媒体形态和渠道中,更是一个拉的过程,即寻找激发满足受众新需求,拉动整条媒体产业链的拓展。传统媒体向新媒体转变的过程既是新技术手段的运用,又是新形态节目内容的开发,是内容、技术、渠道的不断融合与相互作用。因此,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并存发展的过程中,要统筹协调好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发展,使用和依靠传统媒体资源,使丰富的内容资源在新媒体的技术平台上能够多次、复合使用,实现内容的增值服务,实现两种不同形态媒体的相互作用。
2新媒体时代的传统媒体发展机遇
2.1 新闻采访技能融合的机遇。由于新媒体的先进性,每个记者都可以同时使用不同的采访工具进行采访报道,这对传统媒体提升信息搜集能力提供了机遇。比如报社的记者同时可以成为电视台和网站的摄像、摄影的记者,形成内容多种表现的手段,无疑给传统媒体内容生产带来了巨大的创新机遇。
2.2 传统媒体通过产品的数字化创新机遇,目前新媒体正处在高速成长的过程中,通过对新技术的应用,不断改造传统媒体的产品形态,形成产品创新的机遇,比如通过新技术对传统的平面媒体内容进行二次演绎,从而为读者带来不同的体验。
2.3 商业模式创新的机遇。传统平面媒体的商业模式创新机遇表现在:一是充分运用新媒体技术优势,对传统媒体内容延伸到新媒体之中,形成具有较高竞争力的数字化产品。二是进军电子商务,将传统媒体的商贸广告信息在新媒体平面上再次利用和挖掘。第三,利用新媒体开展增值服务,包括提供搜索引擎、电子通讯、即时通讯等。也就是说把平面媒体,包括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进行有机融合,这样使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有一个更好的、互动的发展机遇。根据特定用户需求,开发个性化产品。
3新旧媒体合作,功能实现革命性变化
新媒体对传统媒体带来的冲击是一种适应性的冲击,而不是取代性的冲击。羊城晚报报业集团这些年来做了一些探索:第一,打造了金羊网,现在金羊网已经连续9年盈利。这在报纸所办的主要网站当中是不多见的。第二,推出了手机报。第三,推出了华南地区的第一份电子杂志。第四,推出了QQ报料。羊城晚报报业集团和腾讯公司的强强合作,很可能产生一种新的媒体业态,这种媒体业态将是权威和民间相结合,媒体介入和受众参与相结合,资讯服务和社区交往相结合。现在QQ报料开通以后,成了一种即时的交流平台、报料平台和服务平台,形成强大的互助合作社区。我认为传统媒体一旦进入这样一个渠道,它的功能就会实现革命性的变化。按照这样的做法,他们还着手创办“中央厨房”,实现新闻产品的统一配送。还组建了新闻学院,着力培养全媒体记者和公民记者。我相信未来的传统媒体一定是充满活力的媒体,未来的传统媒体,特别是报纸,绝对不会消亡,消亡的只是一种形式,但是我们的精神、内容、功能永远存在。
4传统媒体路还长,合作实现共赢
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高增长的广告投放率,但它毕竟没有像传统媒体这样投放时候具有稳定的确信度,这是经过上百年历史总结出来的一种投放模式。既然传统媒体的投放模式在中国还没有被颠覆,不管是做报业还是做广播电视的都不要过于慌张,更主要的是利用已经出现的技术手段,特别是双向交流的技术手段和后台统计的数据库手段更多地采集样本和数据,来支持传统媒体广告投放的可信度和效果,再加上我们要大量探索新的营销模式和促销的办法,这样就可以使传统媒体的广告收入趋于稳定。至于中国传统媒体还有多少年的路可走,我觉得肯定要比西方好。在许多方面我们还可以做比较长的时间。
关键词:传统媒体;新媒体;科技期刊;互联网
中图分类号:G232;G23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8-0221-02
0引言
传媒产业的兴旺发达是一个国家和社会兴旺发达的标志,是一项能够极大造福于人类社会、提升人们生活素质的公共事业。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传媒产业正面临着一场新闻革命,科技期刊作为传统媒体的重要一员,已不可避免地卷入其中。
1新媒体带给传媒产业的冲击
新媒体以其传播快捷、资源丰富、参与性强、互动性强、个性化强的优势,快速渗透到了人们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逐步改变着人们的阅读习惯,分食着科技期刊的广告市场和读者群体,科技期刊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在这场激烈的传媒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是传统媒体人必须直面的重要课题,更是科技期刊急需解决的问题。
2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比较
就目前来看,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各具优势,是不可替代的。
2.1 传统科技期刊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长期形成的权威性、品牌性和公信力带来的深远影响,有着忠实的目标读者群、编辑队伍和原创作品的天然优势、精美图文并茂所产生的阅读乐趣,以及大幅面精美广告带来的冲击力和影响力;但是,科技期刊限于审稿、编辑加工、出版周期长,印刷成本高、出版时间固定、版面受限、互动性差等等。
2.2 新媒体的优势是其实效性极强,内容随时上传、更新,检索方便快捷,易复制,能真正实现资源共享;互动性强,编读之间可随时交流,相关内容报道全面,便于查询,广告更有针对性,出版发行简洁快速,成本低,受众面广;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iPhone的出现,新媒体已不再那么受终端设备、电源和线路的限制,也能随时随地阅读了。但是仍不能像传统媒体(报刊、杂志)一目十行,不如传统媒体的视觉冲击力强,导致深度文章阅读率低,广告视觉强迫性差,效果不以保证。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传媒业向数字化转型是必然趋势,人们的阅读习惯也会彻底改变。
3科技期刊发展的新机遇
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新时期,中国正由科技大国走向科技强国,科学技术发展进入重要的跃升期,科技期刊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文化软实力是国家实力的重要方面。报纸、书刊的责任是传承优秀文化、推动人类进步。科学技术乃是强势文化及第一生产力,相应地,科技期刊科技期刊作为科学技术成果的传播者,拥有引领科研方向、凝聚科技力量、汇集创新成果的科技制空权[1],它是反映一个时代及一个国家科技创新水平的窗口。
3.1 与互联网相融合 完成科技期刊向数字化的转型互联网日益成为广大读者,特别是年轻读者的更快捷和更普遍的信息源,把互联网作为工具和新媒体,充分发挥期刊在信息采集、加工、处理方面的丰富经验,实现刊网互动,这也是期刊业转型的重点方向[2]。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邬书林在2011年5月19日北京举行的“教育出版数字化交流讲座开班仪式”上强调,对中国出版界而言,现在已经到了不是研究数字化重要与否的时候,而是要迅速行动抓紧完成数字化转型。
对于科技期刊,应借助互联网带来的发展契机,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互利互补,掌握在数字化时代的主动权,跟上世界的数字化潮流,找到合适的商业模式,实现传统媒体向现代传媒产业的转型。
科技期刊承担着确认科学发现的优先权、传播科学知识、积累科学文化、促进成果转化、引导科技创新的重任,还承载着学术评价、学科建设、学风净化、人才培养、交流合作等重要功能[3]。目前,我国科技期刊受社会转型、市场经济的影响,面临的形势变化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①新兴的多媒体和网络传输的发展,科技期刊除了应该充分发挥文字、印刷品传统的传播方式以外,更应该积极地采用新型的媒体传播方式,更方便、迅速地为受众服务。②对内容需求的变化,也是重要的方面。内容一直被认为是传统媒体保有话语权的资源优势,但网络媒体正分流着内容资源和功能的异化。③受众角色和阅读方式的变化。网络媒体模糊了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的界限,使传播者和受众者在互动的基础上发生了角色的变化,而且地位平等。受众者也由沉默的、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选择者、参与者;阅读方式呈现出多元化、数字化、个性化、移动化的趋势。
3.2 转变经营模式,提高质量办出特色科技期刊的核心是内容,质量是提升科技期刊的生命力的关键。科技期刊的文章内容应反映当前科技发展的最新方向、该领域科学研究的最高水平、所报道的技术成果具有实际应用和推广价值。把网络技术运用到编辑工作中,改变传统的组稿、审稿、编辑加工模式,对来稿进行信息检索,核对数据、引文,方便快捷,提高组稿、审稿的时效性;利用学术不端行为检索平台,可以更好更准地搜索、遏制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净化学术环境,提高科技期刊的质量。坚持自己的办刊特色,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拓展业务范围,充分利用期刊网站平台,增加电子期刊、与读者的互动、下期内容预告提前上传期刊网站等,将原来文章发表滞后2个月上传改变为内容提要当期上网。将一条腿走路变为两条腿走路,以此来吸引读者,增加发行量。
3.3 努力提升科技期刊编辑的专业素质科技期刊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和出版方向,坚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紧跟科学技术发展的步伐。科技期刊的质量取决于编辑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取决于编辑加工时对相关资料有针对性地检索的情况。网络环境下,科技期刊编辑要从以下几方面不断提升自己的素质:①不断地学习,掌握新技术新知识,不断地跟踪世界最新科技发展趋势,了解和关注本行业本专业的最新科技成果,提高对论文的审读能力,从中发掘和采用那些技术先进、见解深邃、对社会发展具有指导意义、推广价值的文章。②熟练掌握计算机技能,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是网络环境下对编辑提出的必备要求,这也是确保期刊质量的前提。③具有完整的知识结构,熟悉出版业务知识。④具有创新精神,多元化经营杂志。要有组织专题的能力,组织学术会议的能力,主要体现在学术会议议题的选择上。⑤要有版权意识,对于来稿要能够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检索,杜绝侵权行为。⑥认真学习贯彻相关的编辑规范和标准,为确保质量和出版周期,严把质量关,使编辑和出版质量不断提高。
4结束语
科技期刊要紧紧抓住新媒体时代的发展机遇,提高自身竞争力,谋求快速发展,充分展现科技期刊的核心价值、重要功能和社会责任,推动我国科学技术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为科技强国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陈广仁,苏青.中国科技期刊面临的挑战及发展机遇[J].科技导报,2008,26(19):102―103.
【关键词】传统媒体;舆论监督;发展策略
截至2015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88亿,手机网民规模达6.2亿。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主导了新传播格局的构建和新传播秩序的建立。一方面,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传统媒体的舆论监督功能逐渐弱化,曾经扛起舆论监督大旗的“北焦点、南周末”早已失去垄断地位。另一方面,十报告指出要加强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2016春年后的首场调研选择了人民日报社、新华社和中央电视台3家传统媒体,并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新闻媒体要直面社会丑恶现象,激浊扬清、针砭时弊。以此为背景,研究传统媒体在新媒体语境下如何扭转颓势、如何健康发展,对我国的新闻实践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传统媒体在新媒体时代求发展,顺应发展趋势是前提,深耕优势领域是关键,持续关注国情民情是方向。具体说来,就是要着力处理好与网络舆论监督的关系,提高时政报道的可读性,传递时代温度。
一、加强与网络舆论监督的互动
在舆论监督过程中,人们对于事实的疑问不断出现,不断需要得到确实的回答,人们对经过严格把关的信息存在刚性需求。但是单纯依靠网络并不能满足人们的这种需求,第一,网络新闻真假难辨,而新闻的真实性是舆论监督的基础,建立在假新闻基础上的舆论监督是毫无意义的。在单纯网络舆论监督中,每个问题都有很多答案,而每个答案的后面悬着的却只能是问号,问题不断产生,正确的解答却很难得到呈现,这是因为,首先,由于网络的海量信息,即便有知情者回答或澄清问题,也往往会在短时间内被淹没;其次,由于负面信息受关注度更高,人们在转发信息时,会不自觉地倾向更严重、更轰动的描述;再次,大量且迅速的转载必然导致的可靠信息耗损。第二,网络意见的非理性成分很大。媒体工作者的职业素养要求其在未经多方验证之前对信息持怀疑态度,但普通网民并未经历专业培训,面对消息源不明的信息也无法保持高度警惕。因此,网民更愿意基于刻板印象得出结论,而不是将推理建立在大量真实可靠的信息上,民意表达粗糙、非理性。2003年哈尔滨宝马车肇事案、2009年的邓玉娇案和小学生案中,网民都有对传统观念上的弱势群体一方怀有先入为主的同情和信任,而对强势一方则怀有偏见。其实,大量的偏见都是被社会普遍的“仇富”和“仇官”心理所支配,而产生仇视心理的原因之一,就是当时社会财富严重的两极分化和公权力系统中的制度性腐败,也是转型社会难以避免的阶段性矛盾。因此,传统媒体舆论监督仍有可为的空间。
社会舆论监督从准备到最终实现,不是单向的过程,而是在传统媒体舆论监督与网络舆论监督的循环往复的互动中一点一滴推进的。近年来,热点舆论事件中媒体和网民的表现显示,当媒体提供事实是全面、真实、客观,网民的意见就不会是激进、非理性的,而当网络的意见能够持续、有效的积累,最后往往能推动事件向好的方向发展,实现舆论监督的目的。因此,媒体要追求舆论监督的效果,就不仅要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同时还要关注网络,加强与网络舆论的互动,“关注网络,其实就是关注这个时代”。
二、探索时政新闻报道思路与操作手法
由于时政新闻在采访权方面的限制,相比新媒体,传统媒体这这个领域具备绝对优势。而时政新闻的市场潜力在当今中国可谓巨大。2007年南方都市报奥一网CEO任天阳参加中欧论坛的网络组会议,经过与欧洲的8位同行交流,他发现“国内的时政帖子有几千或上万条跟帖,这在欧洲是非常少见的”。同样的差异也存在于中美互联网之间,美国的主导性网站是商业网站,新闻网站相对冷清,中国互联网的门户性、新闻性、表达性之所以明显,是因为互联网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一种政治表达替代品。事实上,但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时政新闻的报道权确的确为机关报所掌控,而且在操作手法上有一套既定的模式,只谈成绩不谈问题,报道的内容受到极大的限制。正是由于这种信息的不透明,公众对公权力的舆论监督也十分有限。中欧、中美的差异正是中国时政信息的传播存在严重缺口的反映,中国的老百姓希望对公权力的监督不仅限于机关报上呈现的那些内容,还要包括公权力决运行的一切过程,“包括评价和建议,有褒有贬,有支持有反对,这是社会民主化的体现”。有学者指出在“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中国,公众参与基本皆具有‘媒体驱动’的鲜明特点,公众能否通过媒体对政治过程尤其是决策和施政进行监督,还取决于其自身素质。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纽带和教育功能,让越来越多的民众具有公共意识和参政能力,是现代国家的成功经验”。
澎湃新闻立志于成为“中国时政的第一品牌”,虽为新兴媒体,实际上是上海报业集团借助东方早报这一传统媒体班底打造的,它的成功与其所拥有的对重大时政新闻和央企重大项目的采访权紧密相关。近年来,国内政治领域新闻热点很多,都是民众长久以来关注的问题,需要有大量的时政报道摒弃泛泛报道的老方法,用“解剖麻雀”的方法来把事件和人物做细做透,辅助普通民众看懂纷繁复杂的政治现象,把时政新闻的蓝海开发出来,是传统媒体做好舆论监督报道有效路径。
三、平衡新闻专业主义的追求和新闻职业道德的坚守
当前中国正处在一个经济结构、政治结构都急剧转型时期,大量社会矛盾不断积累,社会面临诸多风险。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受西方新闻专业主义影响至深的一些传统媒体新闻工作者,要求新闻采写中杜绝情感流露,做到“完全”中立客观,显然是不切实际的。西方新闻专业主义并非糟粕,但应当避免教条主义,避免照搬照抄,因为我们有着不同的国情。以为例,在英美等国,游行、抗议等已经被纳入制度化框架,民众和媒体对这些社会冲突的表现形式已经习以为常,一些记者和编辑也声称“已厌倦社会运动”,因此,即使“西方新闻专业主义那套避免政治立场、推崇无背景、无解释的操作方法会导致主流媒体忽略事件的全景过程及社会意义”,也不会对社会和群众利益构成严重损害。而在国内,以2011年发生在广东省汕尾市的“乌坎事件”为例,如果没有媒体持续关注,很难说乌坎村民与当地政府之间的冲突能得到妥善解决,也很难说乌坎事件能以实现村民直接选举告终。
我们说中国的新闻职业道德与西方的新闻专业主义存在某种程度上的对立,人们往往把这种对立归因于中国的文人道德,归因于社会习惯。但事实上并非如此。以梁启超和李普曼这两位中美新闻传播领域各具代表性的、里程碑式的人物为例,梁启超以报刊服务于“新民”、救国的政治目标,是一个热情执着的“殉道者”,李普曼致力于以新闻为公众预卜吉凶,是“一个冷静的观察者”。并不是传统积习导致了李普曼和梁启超的不同,而是政治文化环境。中国社会发展至今,取得了不小的进步,已与梁启超所处时期有了很大的不同,但也仍然存在众多制度性的难题,那么今天的新闻人,又怎么能够超前进入西方新闻专业的范畴呢?“新闻专业主义是为独立,可不等于取消立场,世上不存在无动于衷的新闻专业主义”,中国更不需要冷漠的新闻专业主义。尤其是传统媒体做舆论监督报道,在坚守新闻专业主义的同时,更要考虑新闻的职业道德,以职业道德作为专业主义的保障,做有温度的新闻。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6年1月.
[2]张英.《白岩松的新闻长跑》《南方周末》,2014年5月22日.
[3]李强,苏慧丽.《网络新闻受众负面偏向的关注度研究》,《当代传播》,2014年01期.
[4]参见冉华.《从社会监督到社会调节――当下中国传媒社会功能的发展与调适》,收录于罗以澄、张金海、单波:《中国媒体发展研究报告2007年卷》,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382页.
[5]南研.《“固步自封的一定会被读者抛弃”――对话南都周刊执行主编许庆亮》,收录于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新闻研究所:《南方传媒研究24――媒体伦理》,南方日报出版社2010年版,133页.
[6]任天阳.《深度“网络问政广东经验》,收录于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新闻研究所:《南方传媒研究21――微博时代》,南方日报出版社2009年版,108页.
[7]郭镇之.《关于“焦点访谈”课题的研究报告》,收录于郭镇之、赵丽芳:《聚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248页.
[8]展江,吴麟.《社会转型与媒体驱动型公众参与》,收录于罗以澄、张金海、石义彬等:《中国媒体发展研究报告2010年・媒体卷》,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121页.
[9]陈良飞.《澎湃新闻如何做时政报道》《中国报业》,2015年19期.
[10]Gitlin,T..The Whole World is Watching:Mass Media in the Making Andunmaking of the New Left[M].Northeastern University Press,1974.
[11]McChensey,R.W..Corporate Media and the Threat to Democracy[M].New York: Seven Stories Press,1997.
[12]秦志希,汪露.《梁启超与李普曼:不同文化背景中的新闻传播观》《现代传播》,2002年04期.
一、传统媒体发展APP现状分析
APP一词进入公众视野与智能手机的普及密不可分。从语义学的角度来看,APP 是英文Application的简称,是指第三方智能手机的应用程序。根据苹果公司2013年1月初的数据,其App Store上的应用软件已经超过77.5万款(全球范围),比2012年初的50多万款增长了50%。与此同时,国内互联网市场对APP的关注和重视也毫不逊色。据统计,国内IOS与Android 平台上的新闻资讯类APP应用超过1300个,依据两个平台上排名前400位的APP调查情况,有传统媒体背景的资讯APP占到47%。由此不难看出,APP之于传统媒体转型升级的重要性是何其之大。
从传统媒体APP应用实践可以看出,有三种较为成功的APP应用模式值得关注。他们分别是:专业型、地域型和服务型新闻APP。这三种模式不仅最受受众青睐,而且在盈利模式创新上也可圈可点。
1. 专业型
所谓专业型新闻APP主要是指传统专业媒体在第三方智能手机的终端应用。以英国《金融时报》为例,它是享誉国际的财经媒体。2011年它的数字用户订阅量接近27 万人,同比增长29%。据相关统计,2012年,该报数字业务的收入已占到其总收入的40%,预计2013年可以超过50%。其中,《金融时报》的APP业务的贡献不可忽视,其固定用户不下十万人。究其原因,就是其财经信息的专业性APP服务在内容上具有独一无二的资源优势。无独有偶,国内胡舒立团队创立的财新集团出品的《新世纪周刊》APP也令人刮目相看。该刊APP坚持走“收费道路”,其iPad 版本的发行收入已达到了数百万元。上海《第一财经周刊》APP 收入也不容小觑,2012 年其iPad版获得了约300多万元人民币的营收。由此不难看出,专业型APP是其应用的一大类型之一。
2. 地域型
在传统媒体APP领域中,一些传统媒体紧紧立足地域特色,走出了一条以服务地域为宗旨的特色发展之路。以苏州广播电视总台推出的“无线苏州”APP为例,这是一款集城市当地生活服务和便民资讯为一体的智能手机客户端信息平台。从名称上就不难看出该类型以“地域性”为发展旨趣。与此相似,“无线萧山”则是由《萧山日报》推出的集新闻资讯与生活服务于一体的无线终端。只要拿出手机,动动手指,就能了解发生在身边的趣事、乐事、新鲜事,第一时间掌握萧山及天下最新资讯,尽情享受智慧生活。正是坚持地域路线,诸如“无线苏州”和“无线萧山”这种地域型APP本地用户比例往往比较高,而且用户活跃度比较高。
3. 服务型
传统媒体的服务型APP当以《深圳晚报》的探索最为典型。《深圳晚报》APP 定位于“新闻资讯+生活服务”。新闻资讯包括“即时”“深圳”“天下”“娱乐”“资讯”和“体育”六大版块。此外,还开设“报料”功能。用户可以“一键报料”,甚至进行参与性报道,第一时间发送突发事件现场情况,成为第一目击者和报料人。除此之外,用户还可进行个性化订制,随时收藏、分享喜欢的新闻、图片,并能发表个人观点,参与评论。除了资讯服务外,《深圳晚报》APP 还积极探索软硬件相结合的社区服务模式,力求通过APP 来实现服务多元化和专业化。
二、传统媒体APP应用存在问题分析
传统媒体进军APP已是传媒转型的必然选择。但是,不容忽视的是,传统媒体在APP应用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传统媒体开展APP过于强调“内容为王”
“内容为王”是传统信息生产传播环境中的一个重要媒体发展理念。在此理念指导下,原创诉求,内容为王,成为众多传统媒体秉持的发展原则。但是,在互联网背景下,受众的信息需求呈现出碎片化和个性化状况。这就要求媒体的语言表现和文体特征都要符合新的阅读习惯和趋势。这也是为什么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许多受众每天习惯于用移动终端打开微博或微信浏览新闻信息的原因所在。这种阅读习惯,已造成受众更多地及时了解新闻信息而不是将信息的深度、广度放在第一地位。但是,许多传统媒体的APP在信息传播上还更多地秉持“内容为王”的理念,对移动媒体环境下的信息营销和受众体验都不太重视。
2. 信息来源较为单一
在传统媒体的APP应用中,新闻信息的数量不少,但信息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据相关研究,在188个新闻类APP应用中,“随机10条新闻”中,新闻信息来源从0到10呈正态分布,新闻的信息来源数量较为均匀,平均值为2.43,表明这些APP应用的信息来源都较为单一。而在网络媒体APP研究中,70%左右的网络媒体新闻应用信息源在5条以上,而且10条新闻均为不同信息源的应用占据20%。
关键词 平台经济;媒体数字化;媒体融合
中图分类号 G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14)13-0175-01
前言: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海量信息将人们的时间和空间化整为零,新媒体以碎片化的新形态充实了人们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全球以苹果和谷歌、国内以百度、腾讯、阿里巴巴为首的互联网巨头们在平台化的战略上不断进行拓展,其业务拓展领域包括了电子商务、门户广告等相关媒体产业。传统媒体包括电视台、报刊杂志等面对互联网的革命性冲击不得不顺应移动互联的步伐,也开始向着数字化转型以适应互联网传播技术新潮流如网络应用、云储存、社会化媒体、UGC等Web2.0及其后技术运用。
传统媒体面对互联网媒体以及移动互联的冲击,传统媒体也积极的想要在互联网媒体中分的一杯羹。一些主要的传统媒体机构也一步步地进行新媒体布局。以湖南广电集团为例,相继推出了金鹰网、嗨淘网的电子商务平台、还有基于SNS的芒果捞,以湖南广电娱乐资源为依托开发产业链化的运作模式。
一、传统媒体局限和机遇――数字化转型
传统媒体的发展路径是利用媒介信息产品的范围经济和规模经济特征,围绕优质资源进行集团化数字新渠道扩张来做大规模。而少有关注媒体外部性效应。传统的注意力经济下,传统媒体二次售卖模式逐渐被打破,因为受众的媒体接触行为已经发生改变,碎片化的时间已经无法让受众可以在整块的时间段内获取信息,更多的信息获取方式是移动式的。用户的粘性大幅度降低的同时表明了受众的媒体接触是分散化的而非传统的固定在某一个特定的时间点接触媒体。例如,十年前可能每天晚上七点钟人们会坐在电视机前收看新闻联播,然而,碎片化的信息时代,只要你有一款智能手机,再加一个新闻移动客户端就可以随时随地的获取新闻资讯。
(一)传统媒体二次售卖模式的局限性
从平台经济的角度反观传统媒体的二次售卖模式,事实上媒介产业本身就是一种平台经济的属性,具有双边市场的特性。但是传统媒体由于其渠道资源的有限性,多是以单向度的向受众提供信息,因此传统媒体更倾向于单边市场然而,互联网时代,基于用户生产的信息UGC(usergener atedcontents)更加具有双边平台的交叉网络外部性,媒体平台的一方用户随时随地提供信息,而平台的另一方用户正把这种信息转化成媒体资源用于售卖。
(二)传统媒体数字化转型
每当说起传统媒体应对互联网的成功案例,我们就会想到《金融时报》。自2008年开始采取收费模式,经过3年多努力,目前该报来自数字内容的收入已经达到总收入的40%。《金融时报》副主编、FT中文网总编辑张力奋说,在全球纸媒销量逐步下滑的过程中,新媒体不仅没有减少《金融时报》的收入,而且纸质媒体和数字媒体的读者量加在一起还超过了过去的两倍。
就电视媒体而言,以湖南广电集团为例,始终走在积极布局新媒体的道路上。从2004年开始,湖南广电陆续推出了金鹰网、CMB(中国移动多媒体广播,即移动电视)、湖南网络广播等。到了2009年,湖南广电更加积极地和网络媒体合作.新媒体应用更是蓬勃发展。与淘宝网合资成立嗨淘网整合娱乐内容与网络购物,进军电子商务;依托粉丝群体,以交友为诉求的具有SNS特性的芒果圈在2010年上线,打造具有芒果(湖南卫视)特色的交友部落。湖南广电集团的全媒体集团化扩张充分利用了其娱乐资源和节目内容优势,将数字化渠道扩张到电视新媒体、网络媒体及手机无线领域。
然而,更多的传统媒体依然没有走出传统媒体单一的售卖模式。所谓的媒体转型只是多了些互联网的媒体渠道而言,并没有将媒体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也就是跨媒体转型有形无质。传统媒体的优势在于内容和发行,然而多数传统媒体仍然以旧思路来操作互联网媒体,首先内容的团队是共享的,要么互联网媒体变成传统媒体内容的网络版,要么传统媒体变成互联网媒体的精华版。社交化媒体的出现成为传统媒体转型借鉴经验之一。
三、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平台化如何有效互动
首先在战略思想上传统媒体需要转变为其自身媒体服务的观念而是把自己视为一个更大的平台。在策略上,实现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优势互补,延伸开发相关产业链,深挖媒体资源价值。虽然传统媒体日渐式微,去年我们看到了互联网广告已经超过传统媒体,但从本身的影响力和公信力来看,互联网广告依然没有达到传统媒体这么些年来建立起来的公信力。所以传统媒体的资源优势依然可见。
(一)多屏终端平台,助力传统转型
传统媒体的平台化战略也体现在媒介终端向多方面延伸。尤其是“三个屏幕”――平板电脑、智能手机和电视机的共用,实现“跨终端”战略。纽约时报网2009年3月即推出2.0版iPhone免费手机应用软件,支持离线阅读;5月推出了可离线阅读、可调文本大小的桌面阅读器,iPhone、iPad、iPod、Kindle这类终端为传统媒体带来了新的变革模式,平台化给广告以创新的机会。通过高科技设备终端实现多媒介传播,成为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平台相互融合的基础性工程。
(二)平台付费,增加数字发行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淹没于信息的海洋,注意力资源匮乏,越是需要对信息资源的筛选,付费模式下提供了一种新思路,采用价格歧视的定价策略可以重新获得受众的注意力。2011年纽约时报网页版推出内容收费方案,其实质上是重新发挥内容产业的本身的资源价值,转变传统的二次售卖广告模式。当然纽约时报的收费模式并不能在各大新媒体中推而广之,但依然能为我们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在此不多赘述。
其次,新媒体也具有传统媒体所不可比拟的互动性。IPTV、网络社区、论坛、博客、即时通讯微博微信等媒体新形式的出现,极大地调动了用户的主动性,信息反馈得及时,为新媒体积聚了旺盛的人气。
新媒体由于用户的互动,传播形式变成了多点对多点,给了用户参与选择的空间,每个人都可以向外界传达自己的观点,进行大众传播。从这个意义上讲,新媒体回归了媒体的真正的属性――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与之相反,我们许多的传统媒体是以产品为导向的。
总而言之,平台经济视野下,媒介的趋势不是替代,而是融合,是一个相互学习的过程。典型的例子,莫过于电视上的“读报”节目,网络视频转播电视节目了。不管是报纸、杂志,还是电视、广播乃至互联网,都是一个个不同的内容生产商,所生产的内容形式不同、深度不同、角度不同,因而造成了媒体间的差异。传统媒体与数字媒体各有所长:前者负责打造品牌的知名度,而后者负责提升品牌的讨论度。根据上海华通明略董事总经理JasonSpencer的观点,电视等传统对受众有广泛的覆盖面,有助于提高品牌知名度。但是一旦树立了品牌知名度,就必须向消费者传递更为深入的信息,这样你的品牌核心内容就可以走进受众的记忆中,从而更有可能影响他们的决定。网络热议能够拉近品牌与受众的距离,并让受众更容易参与其中。品牌通过电视与人们对话,但是网络热议和对话能力可以让人与人直接对话,而这种与受众沟通的模式有时更具说服力,因为人们之间口口相传的品牌信息可信度更高。因此,是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共同构建了新的媒体生态。新旧媒体共融发展才是能发挥平台经济的网络外部性优势,实现互动、分享、提高受众粘性。
参考文献:
1徐晋平台经济学初探[J]中国工业经济2006(5)
2Evans,D.SomeEmpiricalAspectsofMulti―sid edplatformindustrie[J].ReviewofNetworkEconomics,2003b,(3).
3Arthur,petingte chnologies,IncreasingRetums,andLock―inbyHistoricaIEvents[J].TheEconom icJoumal,1989,(99).
4孙国亮浅析互联网平台经济的发展[J]现代经济2010
5陈昌凤石英杰平台化与社会化:欧姜媒体的新潮流[J]新闻爱好者2010
6余晓阳张金海传统媒体的数字化转型与新媒体的平台化发展[J]新闻界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