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中语文知识竞赛

高中语文知识竞赛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中语文知识竞赛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高中语文知识竞赛

高中语文知识竞赛范文第1篇

关键词: 高中语文 小组合作 有效性

课堂小组合作的教学价值极大,从学生发展的角度看,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比起传统的教学方式更能使学生挖掘潜能,提高综合素质,有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只有积极贯彻小组合作教学方式,才可以更好地发挥语文的工具性及人文性。

一、培养学生学习技能,让学生学会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在传统教学方式中,教师经常采用“填鸭式”、“一刀切”的教学方式,并且只是一味地向学生传授基础的语文知识,不向学生传授学习的方法,学生习惯死记硬背的学习模式。即教师教,学生学;教师问,学生答;教师让做什么,学生就做什么。当教师突然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进行语文教学时,学生反而不知道应该怎么做。因此,为了更好地发挥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提高其有效性,教师应当以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技巧为重,改变学生无从适应的状态。首先,教师可以先向学生讲解什么是小组合作教学,让学生对这种教学方式有初步的了解。其次,教师可以将小组合作教学的具体流程介绍给学生,让学生知道如何做、在什么时候应当做什么。高中语文小组合作教学的基本流程是:教师给出教学任务,让学生进行合作讨论、解决问题,然后教师将针对学生合作得出的成果进行评价。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亲自带着学生走一遍小组合作教学的流程,让学生在实战中体会小组合作学习的乐趣。在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时候,教师可以向学生传授一些学习技能,例如如何查找学习信息、如何更高效地完成布置的学习任务等。在传授学习技能的过程中,不仅能让学生逐渐放下对教师的依赖进行学习,更能加强师生情感的交流,营造出和谐、活跃的小组合作学习氛围。

二、抓住合作学习时机,提高高中语文教学效率

所有的教学方式都不是万能的,小组合作教学也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合作学习的价值,教师应当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积极把握合作学习的时机,只有这样才可以提高小组合作学习在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性。首先,当面对开放式的问题时,需要小组合作学习。开放式的问题要求学生集思广益,小组合作相对于学生的独立思考可以更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思维,给学生灵感。例如在讲材料作文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进行小组讨论,思考:“针对这一材料作文,可以写出什么样的主旨?这篇材料又给出了什么样的深刻含义?”当面对较复杂的语文问题时,教师除了可以运用直观教学外,也可以运用小组合作学习。例如在教师讲解文言文的时候,因为文言文涵盖的语文知识面太广,教师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让小组成员分工,一些找古今异义词、一些找文章的主旨、一些找特殊句式等,像这样子分工学习,可以提高教学有效性,使教学目标在较短的时间内得以实现。高中语文教学是没有固定方法的,教师应当明确把握教学时机的重要性。

三、丰富小组合作学习形式,提高学生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兴趣

在小组合作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多种学习形式,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首先是竞赛式学习形式。学生在高中阶段具有很强的竞争意识和团体荣誉感,教师应当积极把握高中生的这一特点,合理地加以利用。竞赛式学习形式可以先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进而触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小组间的竞赛模式有很多种,例如知识竞赛、辩论赛、优生辅导、实验活动等。下面以知识竞赛为例,在进行《廉颇蔺相如列传》教学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分为五人一个小组,并将事前准备好的竞赛题发放给学生,让各小组成员按规定的时间完成。教师可以以古今异义词、文言文句子翻译、文章主旨等作为竞赛题的内容。竞赛的结果以小组成员所得分数之和作比较,教师应当适当给予赢的小组一定的奖励。在知识竞赛过程中,不仅可以使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和强化竞争意识,更可以有效地让学生获取语文知识,提高语文基本功。

其次是游戏学习形式。例如在进行《拿来主义》的讲解时,为了更好地让学生理解文章的含义,教师可以让学生先了解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以及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就可以采用游戏学习模式,教师先划分小组,让每个小组选出一人抽签,并让抽签的学生比划,签上写有各种东西方的传统节日和文化,然后让同一个小组内的另一个猜,在规定的时间内,猜出最多的一组获胜。对于这种游戏互动教学,学生通常都对其抱有极大的好感和兴趣,同时这种学习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之间的默契程度,更可以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

最后是展示成果式。是由教师布置学习任务,学生合作完成,然后以口头或是书面的形式展示出来,最后由学生和教师一起评价。这种方式比较适用于文言文这种较为复杂且需要学生合作的教学任务。在成果展示式教学中,学生大多会经其他小组的启发,获得新的灵感,进而打开学习思路。

总而言之,教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应当积极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合理使用,不断解决小组合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在新课程的背景下,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教学目标的要求,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合理有效的教学行为,将小组合作教学的优势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进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玲玲.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研究[J].辽宁师范大学,2012.

高中语文知识竞赛范文第2篇

关键词:人文精神;高中;语文教学

作为拥有五千年灿烂文明的泱泱大国,我国理应把传统文化中的精粹――人文精神更好地传承下去。但就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我国大部分的教育工作者对人文精神的教育并不是很注重,究其原因就是受了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盲目地认为只要提高了学生的文化成绩,就已经完成了教学任务,达到了教学目标。针对此种高中语文教学现状,我国部分的教育工作者认识到了人文精神的重要性,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加强人文精神的渗透的意识已日益深入人心。

一、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内涵

人文,是人类独有的一种精神现象,是智慧与精神的载体;人文精神是人类的一种普遍的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的维护和关切,表现为对人类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表现为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人文精神,顾名思义其实就是关于人应该树立怎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问题,也是对人尊严的一种尊重和保护。一般来说,我国高中语文教育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内容主要可以包含感性意识、理性意识以及辩证意识。其终极目的就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为我国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有着健全人格的学生。

二、加强人文精神在语文教学渗透的措施

1.利用各种平台增加学生的阅读量

众所周知,高中语文的学习离不开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可以获得书本上没有的知识,通过阅读课外书籍,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还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因此,教师一定要好好利用课堂以外的有益阅读阵地,来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同时,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给学生推荐优秀的课外书籍,必要时,高中语文教师也可以通过开展学习竞赛活动,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快乐阅读,进而加快人文精神在高中语文教学的渗透。如,教师在讲完《荆轲刺秦王》这篇文章后,学生已经基本了解到故事的情节与发展,这时教师就可以顺势给学生布置学习任务,让学生去搜集古代英雄事迹,并开展一次知识竞赛,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我国的五千年历史文明有个新的认知,从而自觉地把祖先光辉的文化传承下去,同时对学生的心灵和精神也是一次极其重要的洗礼。

2.将人文教育作为我国高中语文教学的基础

我国大部分教师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和高考应试的影响,从而导致教学只是注重知识的灌输,统一采用“满堂灌”“填鸭式”的单边教学模式,严重限制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促使大部分学生对语文这门学科产生不了学习的兴趣。要想改变这一现象,教师必须及时转变教学观念,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尊重学生个体,注重学生语文素养、气质精神、道德情操的培养和提升,有效地将语文知识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在高中语文教学课堂中,从而逐渐形成一种科学合理的语文教学体系,促使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三、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人文教学环境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一定要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人文教学环境,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教育教学应该是教师与学生在完全平等的人格基础上进行的富有爱心的交流。这样的师生关系中,教师应扮演着合作者、鼓励者和引导者的角色,学生应该是积极主动的学习主体。课堂上应在人格平等的基础上展开人际交流活动。教师要以情感为纽带,将微笑的面容、激励的目光、信任的眼神、鼓励的话语,真诚地传递给学生,学生也会在教师的人性关怀下,获得勇气、信心和尊严。师生双向情感的交流不仅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愿意与教师交往,相互间建立一种平等和谐的共生关系,更能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求知、主动展现、充分锻炼,从而最终有效提升学生的能力。

四、重视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

教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一定要重视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而不是一味地注重学生的语文成绩高低。教师所教的教学内容除了知识目标外,还要引导学生深入地感受文本载体的情感,更要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从而有效地塑造一种完美的人性,使学生可以身心健全地持续发展,并受用终生。比如,在教学《荆轲刺秦王》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感受荆轲忠人之托、视死如归的英雄情怀,认知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道理,以培养学生爱国的高尚情操。

总之,在高中语文教育教学中加强人文精神的渗透,是目前我国高中语文教师最重要也最紧急的工作内容之一。在高中语文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搭建各种平台,增加学生的阅读量,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千万不要只关注学生的语文成绩,要高度重视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从而积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只有这样才可以有效地保证我国高中语文教学质量,为我国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郭瑶.新时期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观历史演变线索试探[D].首都师范大学,2008.

高中语文知识竞赛范文第3篇

一.课外语文活动的意义

(一)可以培养学生的能力,陶冶情操

通过课外语文活动的开展,如组织讨论、采访、辩论、知识竞赛、演讲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特长,也可以组织有特长的学生代表学校参加校外的比赛,通过这些课外活动的开展,可以培养学生的能力,陶冶高尚的情操。让学生从活动中获益,从而明辨是非,培养其团结协作的精神。

(二)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

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应改变过去只注重课堂教学,忽视能力与思维培养的错误观念。通过课外语文活动,比如播音、采访、表演、辩论、演讲、写作、朗诵等给学生提供技能训练的有利条件,激活学生的思维,同时锻炼学生的管理、组织与社会活动能力。如学校组织的演讲比赛与辩论赛,可以锻炼参赛学生临场应变、思维与表达的能力,组织比赛的同学可以提高组织、安排、合作、分工、筹划等方面的能力。

(三)立足课堂同时超越课堂

短暂的课堂教学时间,对广泛地获取生活信息、牢固地掌握所学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如果可以让学生在语文课外活动中阅读、学习和课文相关的资料、书籍,参加与课文有关的语文实践活动,运用所学的方法与知识去指导实践,可以对课堂知识的学习起到加深理解、巩固记忆的作用。比如,立足课堂又超越课堂的课本剧表演,不仅可以满足学生的创新心理需要,也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培养学生对角色心理、表演艺术等多方面的理解能力。

二.多方挖掘语文课外资源

(一)创设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并从中挖掘语文课程资源

校园是学生生活与学习的主要场地,有效地利用教室、校园等场地,建立有利于语文学习的校园环境,同时将这种环境当做语文课程资源之一加以利用,从而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例如:可以发动学生精心布置班级的“评比栏”、“图书角”、“学习园地”,在教室里张贴学生自己的作文书法等。由学校学生会、团委、政教处联合组织的语文课外活动,不仅使学生获得对人、社会与自然的理性认识,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道德行为、道德情感与道德认识。另外,还可随意地举办影视欣赏撰写影评、对对联、猜谜语、知识竞赛、名著点评会、诗歌朗诵会等校园文化活动。使学生在丰富的校园环境中多种渠道学习语文、感受语文,在充满真、善、美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二)运用网络媒体资源探索语文课程资源

网络资源具有良好的视听效果,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网络资源可以克服空间与时间的限制,因此在创设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方面有特殊的作用。学生感受最深的是亲身体验的事情,但是书籍、网络、电影、电视等媒体对学生生活的影响也是十分巨大的,它可以为学生提供广泛而及时的间接生活体验。互联网上瞬息万变的知识资源,是学生用之不尽的素材库。如可以运用网络资源,引导学生结合我国的传统节日,搜索相关主题的散文或古典诗歌,让学生自行朗读录音、配以音乐或使用多媒体画面,在班上进行展示交流,同时实行评比,在愉快的气氛中培养学生学习古典作品的兴趣。

(三)在社会实践与现实生活中开发课程资源

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广泛拓宽语文学习的空间。充分利用当地的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组织具有家乡特色、地方文化的语文课外活动,从而培养高中生热爱家乡的自豪感。例如,让学生利用课外实地考察,撰写研究论文,最后再进行班级交流。从而让学生感受生活,增强责任意识,培养他们爱家乡、爱自然的情感。

三.结语

高中语文知识竞赛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方法

王力先生在《古代汉语》一书中指出:“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语言。”中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文言文将古人的智慧结晶记录和保存下来,是我国传统文化传承下来的媒介,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我们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要重视文言文的教学。

一、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现状

文言文中的遣词用句跟现代的白话文是有很大差别的,有些词句甚至完全相反。文言文大都晦涩难懂,学习起来也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学习起来也需要花费很大的力气来记忆和理解。因此,很多学生都对学习文言文提不起兴趣,对文言文学习有抵触情绪。

文言文的学习是从初中就开始的,但初中阶段学习的都是一些简单的、基础的,只停留在背诵和了解文章大意的阶段。而到了高中,难度就加大了,要掌握字词的含义、用法以及它的语法功能,还要学习几种特殊文言文句式。高中语文文言文教材的衔接不紧密,难度突然加大,很容易让很多学生晕头转向,对文言文学习丧失兴趣。

二、优化高中文言文教学的基本原则

1.树立正确的文言文教学观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者,要优化高中文言文教学,教师就必须有正确的文言文教学观。首先,教师要明确自己的教学目标,端正态度。中华上下五千年,传统文化源远流长,而文言文是保留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所以文言文的学习非常重要。所以,教师在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要明确自己的目标,端正态度,积极致力于文言文的学习。其次,重视讲读。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文言文都是由专家精挑细选出来的优秀作品,因此,教师在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要重视讲读技巧。例如,对于李密的《陈情表》一文,此文用词精准,情感丰富。教师在教学中就要注重自己的讲读技巧,使学生身临其境,体会到文言文的美。

2.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和阅读习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对文言文感兴趣才能学好文言文。传统的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学生大都处于被动地位,缺乏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地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使学生自动自发地学习文言文。另外,教师在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养成阅读文言文的习惯,在课外也主动地学习文言文,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现在的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大都采用传统的“串讲”的方式。对文言文逐字逐句地进行翻译解释,这种教学方法虽然严谨认真,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没有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此,教师在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要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把单调无趣的文言文课堂变得生动有趣,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例如,在学习《兰亭集序》一文时,教师除了对文章的知识点进行讲解之外,还要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想象作者在文章中描述的自然风光。

三、优化高中文言文教学的方法

1.培养学生的语感

文言文在现代社会的应用并不广泛,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一般接触不到文言文,而且,文言文与现代汉语的遣词用句有很大的差别,读起来很拗口,也就导致学生对文言文学习产生不了兴趣。所以,教师在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要通过诵读训练来培养学生的语感,让学生多多接触文言文,培养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而且,教师要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课文类型采取不同的诵读方式。例如,在学习《兰亭集序》一文时,教师可以让男女生分别读文章的不同部分,来表现兰亭流觞曲水的清脆水声以及文章中深沉稳重的思想感情。

2.运用各种手段,激发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兴趣

由于文言文与如今学生的时代背景相距甚远,语法习惯也与学生熟悉的白话文出入颇多,导致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感到晦涩难懂,不知所谓,渐渐产生抵触敷衍的学习态度。所以教师的首要任务,便是重新激发学生对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带领他们发现文言文中的语言魅力,将学习的主动权交予学生。

激发文言文学习兴趣的方法可以有很多种,需要灵活地综合运用。比如可以在学习前先让学生接触一些关于文言文的影视作品,可以是根据文言文内容改编的电影,可以是介绍文言文写作背景的纪录片,也可以是文言文作者生平介绍的小视频,通过影视作品的叙述可以使学生初步理解将要学习的内容。

也可以在学习结束后进行以所学文言文为主题的多种语文活动。如果是游记类型的文言文,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故地重游。参考作者的游览路线,将观景的心情进行古今对比,甚至仿照文言文结构写下自己的旅游心得。如果是情节性较强的文言文,可以组织学生改编成情景剧,以文言文形式演出来。可以改编成历史正剧,也可以改编成历史喜剧,甚至可以加入流行的现代元素,如穿越,改编成多个历史事件的串烧剧。如果是揭示哲理的文言文,教师可以组织辩论会,探讨文章所揭示的道理是否过时,或者组织一场知识竞赛,对学生的文言知识进行考查。

3.强化字词句的学习以夯实基础

(1)明确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重点

在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抓住教学重点的话,就能使文言文的学习事半功倍,所以,在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要明确教学重点。高中语文文言文字词教学的重点主要是古今异义词、常用虚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型,所以,在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要针对这几个方面加强高中语文文言文字词的学习。

(2)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

在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能使结果事半功倍。在高中语文文言文学习中,启发推测法、连环翻译法、合作探究法、“以旧带新”等都是行之有效的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方法。

①启发推测法是指,在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抛弃传统的“串读法”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题,教师只在一旁起指导作用,对学生进行启发。这种教学方法更能使学生有效地掌握文章内容以及字词句的含义和用法。

②连环翻译法是指,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以小组为单位共同翻译文章。这种教学方法更能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锻炼学生的文言文翻译能力。

③合作探究法也是组织学生进行组织活动,把文章平均分给几个小组,进行组内讨论之后,向全班讲解负责段落的字词句,再由其他小组提出疑问,全班同学一起合作探究。

④“以旧带新”是指,教师在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将旧知识与新知识进行链接,以旧知识的记忆来带动新知识的记忆,以新知识对旧知识进行复习、强化记忆,对高中语文文言文的字词句进行系统的学习。

4.注重高中语文文言文字词的总结与积累

高中语文文言文的字词之间都是存在一定的规律的,掌握了它们之间的规律,就能提高高中语文文言文字词的学习效率。所以,教师在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要注重文言文字词的总结与积累,引导学生发现文言文字词之间的规律,提高高中语文文言文学习的效率。教师在高中语文文言文的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对常见的文言文知识进行分析与整理,在不断地总结与积累中提高学生的文言文水平。

在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教师要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为目标,培养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引导学生在高中语文文言文学习中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掌握文言文学习的基础知识,领会文言文中蕴含的美,提升自身的文学素养。

高中语文知识竞赛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策略

1.前言

传统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方法,模式僵化,学生被动,导致学生阅读后缺少思考,对文章主题理解片面单一,不能适应新的课程标准改革的要求。个性化阅读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参与进入阅读活动中[1]。本文以人教版高中语文第四册的教材为例,对如何有效实现高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进行探究。

2.高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策略

2.1角色互换获得独特阅读体验

新课标中指出,个性化阅读可以使学生获得独特的阅读感受和体验。在传统的阅读教学课堂中,由于教师占主导地位,学生习惯被教师引导思维,直接得出确切答案,对内容缺少个人体会。高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要求学生善于思考感悟,强调在阅读时体验文学内涵[2]。因此教师可以在做出引导和点拨前抓住学生体验阅读的时机,帮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让学生回顾阅读历程,深化学生的文章体验,在阅读中获得个人的独特领悟。

在学习人教版高中语文第四册中的课文《林黛玉进贾府》时,教师首先让学生阅读有关王熙凤的段落,接问:“请在字里行间找出曹雪芹对王熙凤的评价。”这时教师抛出了问题却不急于进行指导,而是让学生自行体会文本内容,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没有教师引导,学生虽找出了相关语句,却不能有所体会。教师再做提示:“先看服饰描写,能发现有哪些深意吗?”学生阅读后逐渐领悟:“‘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可见王熙凤地位特殊”、“‘金丝八宝攒珠髻,朝阳五凤挂珠钗’透视出王熙凤对富贵和权势的追求”。教师点拨:“同学们只要自行体味,就不难透过字面意思品味人物性格底蕴。现在再试着从言、行等方面进行分析。”学生通过上一问题的练习,逐渐增长了阅读体验的经历,产生了自己的思考:“王熙凤个性张扬,‘我来迟了’看似谦和有礼,实则逞能得意”、“王熙凤是溜须拍马之人,‘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正拍林黛玉,暗拍贾母,侧拍众姑娘及其家人,堪称是‘极品马屁’”、“文中的两个‘携’字,第一个‘携’是王熙凤与黛玉套近乎,讨好贾母;第二个‘携’是王熙凤反客为主,巧妙掩饰转悲为喜的尴尬。王熙凤是个机灵善变之人。”通过给学生指导学生深入文本体验阅读过程,使学生细致地回顾了自己的阅读历程,融合自己的思维情感,获得独特的阅读体验。

2.2设置开放问题打开学生个性思维

每个学生均是独立的个体,在思维和情感体验上有各自的差异,面对相同的文章和问题,其理解程度和思考角度或有不同,在不同观点面前,教师应以接纳为主,不对其正确与否多做评判[3]。在个性化阅读教学中,教师可设置开放型问题,不求意见一致,而是追求答案的多样性,交叉尝试定向思维、反向思维,激发学生的个性展示,达到阅读个性化的目的。

在人教版高中语文第四册中的课文《项链》中,女主人公玛蒂尔德借了一串昂贵项链参加舞会,后因项链遗失,历时十年偿还债务,十年后才知项链是赝品。结束文章内容分析后,教师提问:“这篇课文的主题是什么?说说你的观点你的理由,能自圆其说即可。”这是开放性问题,目的在于打开学生思维,体现阅读的个性化。在回答中,消极的观点成为主流,多数学生认为文章主题是虚荣:“玛蒂尔德为满足虚荣心带上借来的昂贵项链参加舞会;佛来思节夫人借出项链时有意隐瞒项链真伪,也是虚荣。”其次是其他同学回答的宿命论:“文章中作者流露出悲观情绪,认为玛蒂尔德借项链、丢项链、以苦力劳动偿还项链,一生穷困是她的宿命。”教师首先肯定了这两个观点的合理性,同时追问:“除了以上主流的观点外,还有没有同学能够从这篇文章里看到积极、友善的一面?”这就打破了常规思维,让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地进行阅读理解,在阅读理解中展现自己的特点。在新的讨论中,有同学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我觉得还是诚信,她为把项链还给朋友,十年间背负巨额债务。如果不是因为守信,她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解决问题。”另有同学认为这篇文章还表达了莫迫桑对穷苦人民的怜悯,得出了与之前的宿命论完全不同的解答。由于教师不设置唯一答案,学生发散思维,畅所欲言,在阅读中保留了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2.3开展读书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阅读氛围。

在校园内建立图书角,每生一学期每人自带图书一册以上,定时借阅图书。每周一节“读书时间”,在课业负担重中的困境中,给学生安排读书时间。每月一节“课外阅读活动课”,给学生提供交流探讨展示个性阅读的平台,获得成功的喜悦促进个性阅读的持续。通过举行班级故事会,知识竞赛等活动,说人物故事,谈读后感受,分析人物性格,批判或赞赏作品的优劣得失,培养认真阅读的习惯,巩固个性阅读。阅读能力的提高是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阅读量的积累对于提高阅读能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要求学生每人要备一个摘抄本,随时记录在阅读中学到的优美词句、自己的思考和感悟,定期展示。

其实,语文阅读既有“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朦胧与博大,也有“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妙趣,更有“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之后“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惊喜。但是,阅读教学要从传统的分析型模式中彻底解脱出来,让阅读真正成为学生个性化行为,仍有一段艰辛的“路”要走,然而,尊重个性、弘扬个性是时代的呼唤,发展个性化教育也是时代的必然选择。

3.结束语

个性化阅读教学是高中语文新课标对当前的语文阅读教学提出的新思路,其重点在于以文本为基础,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强化学生的阅读体验,最终达到良好的阅读效果。通过融合多媒体技术,交流阅读心得,开放问题讨论,可以有效提高个性化阅读教学的水平,更好地完成新时代下高中语文的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董林.高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策略初探[J].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2012,9(2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