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粮食安全概念

粮食安全概念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粮食安全概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粮食安全概念

粮食安全概念范文第1篇

[关键词]粮食安全;评价分级;虚拟土地战略;对策建议;广西县域

[作者简介]颜章雄,广西师范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2005级硕士研究生;严志强,广西师范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副教授,广西南宁530001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6)08―0036―05

土地资源和粮食安全问题是当前多学科研究的重要领域,土地资源短缺以及由此引起的粮食安全问题也是21世纪广西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困难之一。桂西北地区由于土地资源匮乏,给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造成了不利影响,严重制约了这些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本文在对广西县域粮食安全进行评价分级的基础上,提出通过实施虚拟土地战略,进行虚拟土地交易,以达到平衡县域土地资源、实现粮食安全、缓解生态压力的目标,促进区域土地资源的科学利用和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一、广西县域粮食安全态势

(一)概况

广西位于北纬20°54′~26°23′,东经104°29~112°04′,背靠云贵高原东南边缘,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四周多山,呈不完整盆地状。广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水热条件好,尤其适合农业生产耕作,其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受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广西各县的粮食生产能力和粮食安全状况差异较大,粮食产区主要分布在东部、南部和中部部分地区,西北部由于受喀斯特石漠化影响,粮食生产受到很大限制。

(二)县域粮食安全评价与分级

1.评价指标

这里采用粮食安全系数评价法对广西75个县(含县和县级市,不包括地级市的市辖区)的粮食安全状况进行评价。根据广西社会经济、自然条件的实际情况,选择了5个易于获取、操作性强,并且最能客观反映各地粮食安全现状的指标,即粮食自给率、人均粮食占有量、粮食单产水平、人均耕地、粮食生产波动系数,采用特尔斐法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

(1)粮食自给率Z。该指标反映区域内的粮食生产量满足其消费总量的程度,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区域粮食的对外依存度,其计算公式为:Z=粮食生产量/粮食消费量,指标值越大则粮食安全度越高,指标权重值取0.3。

(2)人均粮食占有量L。该指标反映各县人均占有的粮食数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区域粮食安全水平,该指标值越大粮食安全度越高,指标权重值取0.25。

(3)粮食单产水平D。该指标综合反映了区域土地资源质量禀赋、投入水平高低、生产条件好坏,是衡量土地生产力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在土地资源数量有限的情况下,粮食产量的提高主要依靠单产水平的提高,它与粮食安全度成正相关,指标权重值取0.2。

(4)人均耕地G。该指标反映了土地资源数量对粮食生产的制约作用。一般情况下,人均耕地越多则粮食安全度越高,指标权重值取0.15。

(5)粮食生产波动系数B。反映粮食产量的年度波动幅度,其计算公式为:

B=(Yt-Y1t)/Y1t

式中Yt为t年的粮食实际生产量;Y1t为粮食产量的平均值,采取5年移动平均法进行求取。粮食生产波动系数越小粮食安全度越高,指标权重值取0.1。

2.评价分值的计算

粮食自给率z、人均粮食占有量L、粮食单产水平D、人均耕地G、粮食生产波动系数B所对应的取值分别为z1、L1、D1、G1、B1,则粮食安全系数的分值F为:

F=0.3×Z1+0.25×L1+0.2×D1+0.15×G1+0.1×B1

在构建各指标的安全系数分值时,参照朱泽等人的取值标准,同时考虑了广西各县的实际情况,确定各项指标的系数分值,如表1。

3.粮食安全分级结果

根据上述五项指标,以2000~2004年广西统计年鉴的统计数据为基础,对区内75个县2004年末的粮食安全状况进行评价。根据计算结果,将粮食安全区间分为四级,每级的取值区间为:I级,安全级,系数分值为0.70分上;Ⅱ级,基本安全级,系数分值为0.6~0.70分之间;Ⅲ级,临界安全级,系数分值为0.5~0.6分之间;Ⅳ级,不安全级,系数分值为0.5分以下。广西总体情况属于基本安全级,参评各县市的分级结果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广西的县域粮食安全分区具有明显的地带性,分区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吻合。处于安全级别的有31个县,占总数的41%,这些县绝大部分位于桂东及桂东南的平原、盆地、河流三角洲处,耕地资源丰富,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粮食单产水平高,粮食产量供大于求,完全能够实现自给。处于基本安全级别的县有22个,占总数的29%,主要集中分布在桂中、桂南以及桂东和桂西的部分地区,耕地资源较多,耕作环境和水热条件较好,粮食供需基本平衡;该级区的大新、天等、天峨、乐业、环江等县位于、桂林西南桂西北山区,自然地理环境较为恶劣,粮食单产水平较低,但由于人口稀少,粮食消费需求量不大,粮食自给率大于95%,故粮食安全度较高。处于临界安全级别的有11个县,占总数的15%,集中分布在桂西及桂西北,粮食生产受气候、自然环境影响较大,粮食产量不稳定,单产水平较低,粮食需求大于供给。需要指出的是,该级区的宾阳县位于桂南,水热条件好,耕地拥有量和粮食总产量可观,但由于近几年受政策、市场等因素影响,粮食播种面积下降较快,造成粮食产量大幅下滑,波动率达11%,从而使得粮食安全系数偏低。处于不安全级别的县有11个,占总数的15%,集中分布在桂西北喀斯特石漠化山区,耕地资源稀缺,自然环境恶劣,粮食难以自给。

二、影响广西县域粮食安全的主要因素

(一)人口总量持续增长,粮食缺口逐步扩大

目前,广西各地的人口年自然增长率平均为0.66%左右。据测算,若按照人均占有粮食400kg的通用标准,2010年广西全区的粮食需求量将达到2200万吨,如果2010年广西全区的粮食总产量仍维持在目前的水平,到时粮食缺口将达727万吨。而广西的粮食总产量自1999年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后,每年一直按3%左右的速度递减,与此同时全区各地人口数量仍在持续增加,因此粮食需求缺口将会逐步扩大。在粮食生产能力较强的地区,粮食安全问题尚不突出,而粮食生产能力较弱

的地区,粮食安全问题将会更加严重。

(二)耕地资源短缺,制约粮食生产的发展

粮食作物特别是谷物,属于土地密集型产品,因此耕地资源的多少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粮食生产的规模。随着各地人口的增长、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大量耕地被非农建设用地占用,整个广西的耕地数量每年以1%左右的速度递减。2004年广西有32个县的人均耕地已经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0.053hm2的警戒线,这些地区主要分布在桂西北。而在桂东南地区耕地总量基数大,生产力水平也较高,粮食安全受到的威胁尚不大。当前整个广西的后备耕地不足100000 hm2,各地保持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面临着较大困难,建设用地占用的大多是优质水田,而新增耕地大多是中低产的旱地,耕地资源总体质量呈下降趋势。

(三)区域条件差异大,粮食生产水平不平衡

由于广西区内各地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经济条件差异较大,使得粮食生产的布局和生产能力很不均衡。广西主要的商品粮产区大都分布在桂东及桂东南灌溉条件好、水田比重大的平原或盆地,加之这些地区经济较发达,农业投入大,因此粮食生产的能力很高;在桂西北山区,由于环境恶劣、耕地稀缺、土壤贫瘠,加上经济比较落后,农业生产力水平较低,严重制约了粮食生产的发展。

(四)粮食生产环境恶化,威胁粮食安全

广西各地受地理、气候和人为因素的影响,以旱涝为主的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一些经济落后、农业基础脆弱的地区,抗灾能力弱,粮食生产受自然灾害影响很大。据农业部门统计,目前广西年均农作物受灾面积达1800万亩,占总面积的22%,其中,旱灾主要发生在桂西及桂西北石山区,洪灾主要发生在桂东及桂东南河流密集地带,旱涝灾害大大加剧了土地退化和水土流失。另外,不少地区的粮食生产受工业“三废”的严重污染,加上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粮食作物中的有害残留物含量增加,严重影响到粮食安全问题。

三、虚拟土地战略与广西县域粮食安全保障

(一)虚拟土地和虚拟土地战略的内涵

虚拟土地的概念源于“虚拟水”和“虚拟土”概念。虚拟水最初由国外学者Tony Allan于1993年提出,是指生产商品和服务过程中消费的所有水资源,该概念的提出使人们对水资源和水安全问题有了重新的认识。2004年国内学者罗贞礼借鉴虚拟水的概念,首次提出了“虚拟土”及“虚拟土战略”的概念。随着对虚拟土认识的加深,人们意识到在土地资源短缺的地区,粮食安全可以通过经济一体化过程得到解决。这里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虚拟土地及虚拟土地战略的概念,“虚拟土地”比“虚拟土”更能准确表达和涵盖土地资源的科学含义,因为“土”显然不能等同于“土地”,“土”是“土地”的一个要素。类似于“虚拟土”的概念,虚拟土地是指在商品和服务生产过程中所需要的土地资源数量,它以虚拟的形式隐含于产品中,而并非真实意义上的土地。任何农产品生产都需要占用土地资源,需要土地提供的各种有效功能。一个国家或地区出口土地资源密集型产品给其他国家或地区,实际上就是以虚拟的形式出口了土地资源。

类似于“虚拟土战略”的概念,虚拟土地战略,就是指土地资源贫乏的国家或地区通过贸易的方式从土地富足的国家或地区购买土地资源密集型农产品(尤其是粮食等大宗土地密集型产品)来获得土地和粮食安全的策略。它是从系统的角度出发,通过寻找与粮食安全问题相关的影响因素,在问题发生的范围之外寻找的一种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的应对策略。在解决区域粮食安全问题的传统做法中,主要是依靠提高耕地单位面积产量和扩大耕地面积来提高粮食产量。但提高耕地单位面积产量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而且会受到土地报酬递减规律的制约;靠开垦扩大耕地面积,会受到土地资源有限性的制约,如果过度开垦还会导致生态退化。因此,在土地资源匮乏地区靠这两种传统方式来确保粮食安全是难以行得通的,而运用虚拟土地战略,可以为解决区域粮食安全问题提供新的思路。

(二)基于虚拟土地战略的县域粮食安全保障

国内有关土地资源管理的研究分析认为,土地资源管理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即供给管理阶段、效率管理阶段、内部结构性优化阶段和社会化管理阶段,管理阶段越往后管理层次越高,四个阶段是交叉出现和综合运用的。土地资源社会化管理阶段充分认识到土地资源具有社会属性,其管理的目标就是从区域的实体土地资源存量出发,通过充分运用其所掌握的社会资源来提高土地资源配置的综合效益。该阶段对土地资源管理问题的着眼点,已从土地资源稀缺本身转向需要克服土地资源稀缺的社会资源本身。社会资源是相对于自然资源而言的,它是指社会经济制度、产业结构政策、各种经济发展战略等。能否调动足够的社会资源来克服自然资源短缺,成为土地资源短缺问题能否有效解决的关键。

虚拟土地战略实质上是土地资源社会化管理的一种制度创新,基于虚拟土地战略的区域粮食(虚拟土地)贸易是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实现区域土地资源和粮食安全的有力工具。区域粮食生产能力由区域可利用的耕地资源数量和耕地的单位生产能力共同决定,由于受自然气候环境、耕地资源数量、粮食生产效率的制约,很难完全实现每个区域的粮食自给。广西西北部喀斯特山区自然环境恶劣,耕地资源十分有限,如果在这些地区片面追求粮食自给,进行土地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不仅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而且还会威胁这些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而广西东部和东南部地势平缓、水源充足、耕地资源丰富,粮食生产不仅能够实现自给,而且还有富余。如果立足于全区的土地资源分布状况,通过发挥区域土地资源的比较优势,由土地资源欠缺、粮食不能自给的桂西北地区以虚拟土地贸易方式,从区内其他土地资源丰富的地区进口粮食(虚拟土地),这不仅可以从宏观上平衡土地资源赤字,实现县域间粮食的供需平衡,而且在确保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方面更具有可行性。

(三)实施虚拟土地战略的对策建议

1.调整区域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区域土地资源配置

在运用虚拟土地战略的背景下,需要重新审视区域内的农业生产政策,做到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桂西北喀斯特山区应当积极调整其农业产业结构,发展与该地区土地特性相适宜的农产品,粮食安全可以通过虚拟土地贸易来解决;对于不适宜进行农业耕作、对生态平衡会产生严重影响的山区则要实行退耕还林,将土地资源用于生态恢复和生态建设上。而在耕地资源丰富、粮食生产条件优越的桂东南地区,应当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加快商品粮基地建设,做好“吨粮田”的试点和推广工作,充分发挥区域内土地资源的优势,使之成为全区粮食安全的坚强后盾。

2.政府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实行虚拟土地战略后,在区域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与转型中,不可避免地会引起区域农业生产和农民收益波动,尤其是在桂西北喀斯特石漠化山区,由于调减粮食种植面积可能引起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和农民收益下滑,这就需要政府对这些地区加大财政支持力度,设立专项基金对农业结构调整、粮食调运以及农民收益下滑进行补贴。而对实施虚拟土地战略后可能引发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问题,则需建立相应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3.改革和完善现行粮食流通体系

虚拟土地贸易的有效进行需要一个完善的粮食流通体系来支撑。首先,要改革粮食流通体制,降低市场进入门槛,实现粮食流通经营主体的多元化,大力支持和培育粮食企业,发展粮食深加工,促进粮食的产业化经营,实现粮食产、供、加、销一体化。其次,要大力发展粮食市场体系的基础建设,促进粮食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的发展,支持粮食企业参与保值交易、增加盈利。再次,要严格粮食市场的管理和规范,严格审查粮食经营业主的资格,强化对粮食市场的监管。最后,进一步搞好与粮食主产区的购销合作。

4.建立完备的粮食安全信息系统

虚拟土地战略的正确实施离不开粮食安全信息的有效支持。粮食安全涉及生产、流通、储存、消费等各方情况,要作出正确的生产与贸易决策,就必须及时、准确、充分地掌握相关信息,如粮食需求量、粮食自给率、粮食库存量以多少为宜,国内外粮食生产的现状如何,粮食价格的变化趋势等等,这些信息的采集、管理分属不同的部门,需要进行整合和核实。因此,有必要将农、林、水、粮食、财政、统计等部门提供的相关信息加以分析整理,建立一个科学而完备的粮食安全信息系统,为虚拟土地贸易提供信息支持。

粮食安全概念范文第2篇

气候变化(climate change)是指能够识别(如采用统计检验)的气候状态的变化,即平均值变化和/或各种特性的变率,并持续较长的时间,一般可达几十年或更长时间[1]。全球气候变化已经是不容争辩的事实,只是气候系统和气候要素变化的原因、幅度和区域分布迥异,且未来气候变化预测还存在太多的不确定性。气候变化影响了粮食的安全。所谓粮食安全,是指“保证任何人在任何地方都能够得到为了生存和健康所需要的足够粮食”。(联合国粮农组织)中国的一些学者结合中国国情,根据FAO的定义,对粮食安全概念作了进一步阐释。例如,郭书田认为:“中国粮食安全应该包括五方面内容,即粮食自给率、粮食库存率、农民收入、生态环境、食物安全等。”[2]翟虎渠认为:“现代粮食安全的概念应包括数量安全、质量安全和生态安全。”[3]从以上对粮食安全的定义可以看出,无论国际或者中国学者怎样定义粮食安全,其中有一点是相通的,那就是都要确保有足够的粮食。充足的粮食储存量是国家安全的先决条件,离开这个条件谈国家安全,那国家安全就好比是空中楼阁。

“王者以民人为天,而民人以食为天。”(《史记·郦生陆贾列传》)民以食为天的观念如此源远流长,反映了中国几千年文明史和农业关系至为密切。粮食是国民经济基础中的基础,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战略物资。目前,全球气候的变化对中国的粮食安全有如下的影响:

第一,气候变化影响中国粮食的充足供应。粮食的充足供应,指在数量上和市场上有粮可食,包括粮食生产、粮食储备以及外来粮食援助等。全球气候体系的异常导致中国在降水、气温、自然灾害爆发频率和分布、水资源利用、病虫害发生机制等方面出现反常,最终冲击中国粮食的生产和供应。

温度对粮食单产的影响。在中国,升温对东北农业区来说是有利的,因为升温可以延长作物生长季节,而且减少低温冷害的威胁,是其有利的方面;另一方面,气候变暖会导致积温增加,从而使作物的生长期延长。但增温也有不利的一面,气候变暖,特别是冬季温度升高,将有利于害虫和病原体安全越冬,使来年的虫病源基数增大,加重危害程度。

气温升高对水分有效性也将产生影响。气温升高使蒸发量增加,导致了作物灌溉用水量大幅度增加。即使是良好的灌溉条件,也只能一定程度地缓和蒸发量增大引起的干旱,并不能完全补偿增温带来的减产效应。另一方面,土壤水分条件通过影响土壤的透气性而影响土壤固有有机碳的矿化分解和外源有机碳的降解,进而影响土壤有机碳含量。若土壤水分充足,那么土壤空隙度就大,就促进了有机碳的矿化分解[4],增加土壤肥力。但蒸发量变大会使得土壤水分不足,影响有机碳的矿化分解从而影响粮食单产量。

而在气温升高而降水量不增加的情况下,又将会出现中国农牧交错带向南扩展。首先,东北与内蒙古接壤地区农牧交错带的界限将南移70千米左右。其次,华北北部农牧交错带的界限将南移150千米左右。再次,西北部农牧交错带界限将南移20千米左右[5]。农牧交错带的南移使得草原面积有所增加,但同时也加大了荒漠化的可能,导致中国粮食安全问题进一步加重。

第二,气候变化影响中国粮食市场价格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气候变暖后,土壤有机质的微生物分解将加快,这需要施用更多的肥料以满足作物生长的需要,而施肥量的增加意味着生产成本的增加。同时,气候变暖可能会加剧病虫害的流行和杂草蔓延,因此不得不增加农药和除草剂的施用量,而这将增大农业生产成本。粮食市场价格波动,实际上是通过生产投入要素变动来实现的。所以当生产成本发生变化时,市场对之进行反应的可能途径就是调整价格和增加市场供求量。而农民生产积极性受挫以及气候变化引起的自然灾害加重导致的粮食减产,使得粮食市场供不应求,粮价就会上涨。粮价上涨一方面对粮食增产起到刺激和促进作用[6];另一方面粮价上涨又会影响中国居民的生活水平,甚至引起通货膨胀,往往会发生经济社会的震动,1993 年和 2003 年就是两次典型案例。

气候变化已经对中国农业发展和粮食安全造成巨大挑战,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积极开展气候变化应对策略的研究,进行远期的规划和防御,发挥优势避免劣势,保障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和粮食安全。

第一,应对气候变化的粮食安全科研政策对策。综合运用气候学、农学、遗传育种学、灾害学、生产经济学等多门学科理论方法,以气候变化与粮食安全之间的相互作用为切入点,以农业主产区为重点研究区域,研究并揭示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系统的影响机理与适应机制,为农业应对气候变化理清科学思绪[7]。

第二,应对气候变化的粮食安全技术选择。采取有效得当的农业技术应对气候变化(如优质农作物品种选育及产业化技术、转基因生物技术、重大病虫草害预测预报及防御技术、高效低毒新型化学农药及生物农药的创制技术、高效低污染新型化肥农膜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不仅可以有效降低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所带来的破坏程度,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有效利用气候变暖所带来的有利农业生产条件。

粮食安全概念范文第3篇

土地是民生之本,耕地资源作为农业生产中的重要资源,要实现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认真贯彻“珍惜并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要求。粮食安全一词,在我国最早出现于1973年,当时,它是针对“世界粮食危机”提出的一项政策目标[1]。1974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在世界粮食大会上提出了关于粮食安全的概念,粮食安全是人类目前的一种基本生活权利,即“保证任何人在任何地方都能够得到为了生存和健康所需要的足够食品”。1983年4月,粮农组织又对粮食安全的概念进行了修改,提出粮食安全的目标为“确保所有的人在任何时候既能买得到又能买得起所需要的基本食品”。三十多年以来,这个概念一直处于演变之中[2]。耕地资源是农业生产最根本的物质条件,是农业生产最基本的保证,在一定时期和一定区域内,耕地数量的变化必将导致粮食播种面积的变化,从而引起粮食生产的波动,影响到粮食的供给安全。而粮食作为一种具有战略意义的特殊商品,是国家安全战略的组成部分,也是社会稳定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因此,陕西省许多专家也在耕地面积与粮食安全方面做了许多研究[10-11],在保证全省经济建设需要的同时也要保护稀缺的耕地资源,以实现粮食安全。 1 研究区概况 宝鸡古称陈仓,地处东经106°18'-108°03',北纬33°35'-35°06',位于陕西省关中西部,东与咸阳和西安相连,南与汉中接壤,西北与甘肃省天水、平凉地区毗邻。既是炎帝生息之地,又是周、秦王朝发祥之基,有丰富的人文和自然景观。是西部大开发承东启西的重要支点,是陕、甘、川、宁四省(区)毗邻地区的商贸和物流中心。本区属于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全年气候变化受东亚季风(包括高原季风)控制,冬季干旱多西北风,夏季炎热多东南风。平均气温以渭河平原谷地为最高12-14℃,年平均降水量590-900mm,是关中降水量最多的地区,号称“关中水龙头”。该区地质构造复杂,东、西、南、北、中的地貌差异大,具有南、西、北三面环山,以渭河为中轴向东拓展,呈尖角开口槽形的地形特点。山、川、塬兼备,以山地、丘陵为主,山地占总面积56%,丘陵占总面积26.5%,川塬占总面积17.5%,呈现“六山一水三分田”的格局,粮食生产的变化受气候影响十分显著,属“靠天吃饭”地区。全市土地总面积18 172km2,其中耕地总面积37.87万hm2,有效灌溉面积18.6万hm2,占总耕地面积的53%,种植业面积较大,占66.4%,林业占4.4%,牧业占14.4%,副业占14.7%,渔业仅占0.1%,是我国西部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2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研究方法。采用北京大学蔡运龙教授提出并定义的最小人均耕地面积与耕地压力指数模型[3-4],对宝鸡市近年耕地面积、粮食产量、人口数量、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和耕地压力指数等数据进行分析。最小人均耕地面积是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一定食物自给水平和耕地生产力条件下,为了满足人口正常生活的食物消费所需的耕地面积。最小人均耕地面积是食物自给率、食物消费水平、耕地生产力水平等因子的函数,公式为:Smin=βGpqk

式中:Smin为最小人均耕地面积(hm2/人);β为食物自给率(%);G为人均食物需求量(kg/人);p为食物单产(kg/hm2),q为食物播种面积占总播种面积粮食比(%);k为复种指数(%),它是一年中各个季节的实际总播种面积除以耕地面积求得的。最小人均耕地面积给出是为了保障一定区域粮食安全,而需保护的耕地数量底线。耕地压力指数可以衡量一个地区耕地资源的稀缺和冲突程度,给出了耕地保护的阈值,可作为耕地保护的调控指标,也是测度粮食安全程度的指标,是最小人均耕地面积与实际人均耕地面积之比,公式为: 式中:K为耕地压力指数;Sa为实际人均耕地面积(hm2/人),是区域可耕地总面积与人口数量的函数。当K=1时,表示实际耕地面积等于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即耕地压力平衡,此时粮食供需平衡。当K>1时,实际人均耕地面积小于最小人均耕地面积,表明耕地承受巨大的压力,粮食供给小于需求,粮食处于不安全状态。当K<1时,实际人均耕地面积大于最小人均耕地面积,耕地压力较轻,粮食处于安全状态。根据K值的的大小选择不同的对策措施,以调节耕地资源所承受的压力,实现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数据来源于宝鸡市统计局编《宝鸡市统计年鉴》(2001-2010)。 3 宝鸡市粮食安全状态分析 3.1 耕地面积与粮食产量变化及原因分析 3.1.1 耕地面积,人均耕地面积变化分析  根据陕西省与宝鸡市2001-2010年统计年鉴[5-6],统计分析了宝鸡市耕地面积变化情况及人均耕地面积变化,宝鸡市总耕地面积与人均耕地面积变化曲线趋势基本一致,总体呈现先减后平稳直到2010年突然大幅度增长,总耕地面积从2001年48.55hm2一直落到2004年的44.06hm2之后一直平稳在46.0hm2到2010年猛增到55.63hm2,十年间的耕地面积变化差异不超过12.0hm2。而在这十年间宝鸡市人口数量的变化呈现平稳增长状态,由2001年的326.86万人增长到2010年的376.97万人,平均每年增加5.01万人。在人口极具增长和耕地面积温中有增的条件下,势必导致人均耕地面积稳中有减的趋势,2001年至2009年的年的人耕地面积由0.149hm2减到0.123hm2。由(图1)可以看出总耕地面积与人均耕地面积变化曲线大致分为三个阶段:2001-2003年,耕地面积以每年4.9的速度减少;2004-2009年耕地面积呈现整体平稳增长状态,平均耕地面积均高于45.7;2010年则猛增到55.6。同时人均耕地面积则有所下降,其中2002-2003的耕地面积减少是因为宝鸡市这两年大力开发旅游业,政府加大了城市园地建设。而2010年的猛增则是由于宝鸡市政府看到了宝鸡市将面临严重的粮食问题,而改变政策,加大了耕地面积的恢复和回收。#p#分页标题#e# 3.1.2 粮食产量变化,人均粮食变化分析  宝鸡市人口数量呈上升状态,由2001年的326.86万人增加到2010年的376.97万人,平均每年增加5.01万人。根据陕西省与宝鸡市2001-2010年统计年鉴[5-6],统计分析了宝鸡市粮食产量变化,单产及人均粮食变化。宝鸡市粮食总产量和人均粮食产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总体呈上升趋势。粮食总产量由2001年的130.40万t增加到2010年的171.47万t,增加了41.07万t,平均每年增加4.11万t。其中全市人均粮食在2001-2004年均低于400kg/人,按国家标准400-600kg/人为小康水平[7],均未达到小康水平。而除2007年外2005年之后的年份人均粮食均超过400kg/人,说明随着国家政策的不断转变,政府对农业生产的支持力度加大,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而主要原因也是耕地面积的不断加大,大量化肥的使用使得人均粮食产量不断增高。 3.2 Smin、Sa、值的分析 根据宝鸡市统计年鉴[6]资料,运用耕地压力指数模型,规定粮食自给率为100%,并规定人均粮食消费粮食量为400kg/人,同时宝鸡市地理位置条件,位于秦岭以北,且紧接秦岭,属于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可种植一年两熟或一年一熟的农作物,复种指数是指耕地上全年内农作物的总播种面积与耕地面积之比,用百分数表示。根据全国各类地区复种指数大致为:五岭以南约200%左右;五岭以北,长江以南地区约180%-200%;长江以北,黄河、秦岭、白龙江以南地区为150%-180%;黄河、秦岭、白龙江以北,长城以南地区约120%-150%;长城以北地区,除部分旗、县外,大部在100%以下。因此宝鸡市复种指数取值为150%[8]。因此计算出2001-2010年宝鸡市实际人均耕地面积、最小人均耕地面积、耕地压力指数(表1)。从表1看出,宝鸡市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呈现上升趋势,2010年猛增是由于耕地面积的快速增长,表明在农业科技不断发展的作用下,耕地生产力水平在不断提高;实际人均耕地面积整体状态处于稳定,这表明在不变的人均粮食消费水平条件下,耕地面积和人口数量决定人均耕地面积的变化。在最小耕地面积和实际耕地面积随时间起落变化的条件下,耕地压力指数K值呈现了波浪式的变化(如图2)。

“民以食为天”,“国以粮为安”。粮食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问题,粮食安全是一个国家和地区整个安全体系的基础[9]。通过对宝鸡市2001-2010年近十年来耕地数量变化的分析,运用蔡运龙教授的耕地压力指数模型对宝鸡市粮食安全进行评估,结果显示,该模型简便、科学、合理,而且易于操作,更符合粮食安全的实际。耕地压力指数模型还反映了粮食安全与确保粮食安全的耕地之间的关系。由图2可知:宝鸡市2001-2010年的K值有所波动,最小值为2003年的0.83,最大值为2001年的1.29,平均值为0.98。 总体变化大致可以分为3个阶段:(1)2001-2002年,K值在都在1之上。(2)2003-2007年,K值呈上升趋势,但一直持续在1之下,因为这一时期耕地面积减小迅速,同时人口在不断增加,人均耕地面积在减少,所以K值直线上升。(3)2007-2010年,K值有所增长,但2010年K值在1之下。研究发现,K值与耕地面积有很大的正相关性。Smin,Sa值均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Smin值由2001年的1.15到2010年的1.38主要是由于粮食单产的提高,但是由于区域内耕地的复种指数较低,所以Smin值并未大幅上升,最小值依然为1.01。因此,耕地压力指数一直处于临界值1左右,宝鸡市耕地压力依然存在,粮食问题处于不安全状态,应该引起人们的重视。以上分析显示,利用耕地压力指数模型对宝鸡市2001-2010年的粮食安全状况进行评估,比较简便、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评估结果与现实中出现的粮食安全状况基本一致。

粮食安全概念范文第4篇

关键词:粮食进出口;演变趋势;体制困境;政策措施

1前言

1.1粮食进出口问题的提出

1.1.1我国粮食进出口与粮食安全的关系。粮食是1种关系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的特殊产品,任何国家都10分重视粮食的稳定供给。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于70年代提出了粮食安全的概念,即“保证任何人在任何时候得到为了生存和健康所需要的足够食品”。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始终是国民经济中的重要问题,在发挥国内农产品比较优势,开展国际贸易的同时,必须考虑好国内粮食总量平衡和结构平衡问题。要扩大有比较优势和国际竞争力粮食产品的生产,建立粮食生产基地,相应减少没有比较优势和国际竞争力的粮食产品的生产。通过适当进口、有进有出的办法来调节国内粮食的总量平衡和结构平衡。[1]

粮食安全概念范文第5篇

关键词:耕地保护;税收公平;耕地占用税;制度变迁

中图分类号:D922.220.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3)07-0101-04

税法的作用,是指税法的实施对社会关系所产生的影响,可以从税法的规范作用和经济作用来评价。[1]在耕地占用税法领域,主要是通过税收杠杆使纳税人的耕地占用行为得到合理控制,在耕地保护的过程中实现国家对宏观经济的有效调控。如果耕地占用税制度长期存在耕地保护功能失灵及税负不公,那么就会消减耕地占用税法经济手段协同土地管理法等行政手段保护耕地的法理基础及正当性。根据制度变迁的一般原理,制度实施效率的提升是促进耕地占用税向农用地占用税制度变迁的原动力。由于现行耕地占用税制度本身存在制约效率和公平的缺陷,“完善耕地占用税势在必行”。[2]

一、持续有效的耕地保护是我国粮食安全的基石

截至2012年年末,“全国大陆总人口为13540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69万人,其中城镇人口为71182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52.6%”,[3]我国人口数量仍然在递增,一般情况下,世界人口大国的状况在未来相当长时期难以发生根本性改变。吃饭是人的最基本需求。历史证明,如果人的最基本需求得不到保障,那么社会秩序可能发生动荡、社会伦理将受到空前挑战甚至倒退。为此,保障粮食安全是各国政府及法律制度孜孜以求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目标。“1942”饥饿与恐惧的惨痛史实告诫我们,人口数量递增背景下的世界人口大国现状表征,我国粮食安全保障的任务及重要性是其他国家难以比拟的。

粮食安全与耕地保护的关系,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粮食生产不像石油生产那样具有垄断性,在国际粮食市场长期供大于求且粮食市场供给基本稳定的情况下,个人粮食安全可以通过国内粮食市场予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可以通过国际粮食市场来保障。耕地保护就是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农业用地的非农化,阻碍了负担耕地保护的农民享受城镇化和工业化给农业用地非农化带来的土地增值收益,因而强调保障粮食市场,认为“保护耕地所付出的代价远远高于进口粮食的代价”,[4]通过控制耕地数量来保障粮食安全在经济上效率低下或欠缺效率。另一种观点认为,“现代粮食安全的概念应该包括粮食数量安全、质量安全、社会安全和生态安全四层内涵”。[5]粮食供给主要取决于耕地面积和质量,耕地保护直接关切到粮食安全。以上观点均有一定的合理性及局限性,为我们研究提供了一种新视角。笔者认为,粮食安全,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或称为粮食安全的经济性与政治性。前者从经济效率角度认为市场就能解决粮食安全问题,保护耕地在某种程度上导致经济上低效。实际上,中国人口约占世界总人口70亿人的19.34%,如果中国发生粮食安全问题,国际粮食市场供给的数量和价格将发生大的波动或震荡,直接会打破国际粮食市场的基本平衡,可能发生市场失灵。

370多年前,美国殖民政府开始努力去保护土地和农业。并且日渐达成共识,认为有效的法律和公共政策在实现农业可持续,保护资源和保持农业经济活力的同时亦可保护环境。在1978年和1983年之间,美国大多数州制定了农场权利法令,目前所有五十个州都有若干适当的农场权利法案,其目的是防止房地产开发的威胁从城市向传统的农村地区转移。耕地保护不仅仅是对昔日农业美国的留恋,因为一旦耕地非农化,每个农民生产的产品养活多达120多人是极为困难的事情。由此可见,美国早就深刻认识到耕地保护与粮食安全的关系。[6]市场配置资源不是万能的。市场存在失灵,需要政府干预,耕地占用税法成为政府运用税收杠杆实施耕地保护的基本形式。

二、消解耕地占用“实化”与耕地保护“虚化”之间张力的法律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