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家庭养老优缺点

家庭养老优缺点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家庭养老优缺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家庭养老优缺点

家庭养老优缺点范文第1篇

现在家庭收入中等偏上,老公也过了35岁,两人打算着手准备养老规划以及储备孩子的出

国留学费用。他们比较倾向带有分红功能的保险,不想让交的保费白白浪费掉。

高艾是个毕婚族,一毕业就结婚生子,现在有个8岁的儿子,在上小学三年级。如今,她30岁刚出头,就已经是一家五星级酒店的大堂经理,年薪15万元,同事们都难以想象她这么年轻,就有个8岁大的孩子。高艾老公今年10月11日刚过的36岁准生日,比她大4岁,目前是个IT工程师,年薪30多万元,而且职位还有上升的可能。

夫妻俩居住在天津市区,已经全款购买了一套三居室,算是有房有车一族。两人工作一直很忙,没多余的时间打理钱财,每月除了生活和娱乐开销外,其余的钱多用来买理财产品和定投基金。目前家庭的月开销在4000元左右,买了10万元的理财产品,定投了4万元的股票基金,还有3个月的应急钱,大概3万元左右的活期储蓄。

说起保险,高艾其实早在孩子出世时就开始接触了,那时由于经济条件受限,只购买了些低保费、高保额的意外险和定期寿险。另外,单位给他们上了社保和企业补充医疗险。

“我比较倾向分红险,要是意外险,就不考虑了。”高艾告诉记者,她最近接到一些保险公司给她推销保险产品的电话,开始思量是不是该好好规划一下这个小家的未来。她希望我们的保险规划师能就她的情况,做一个较全面的家庭保险规划。

“规划孩子教育金,忽略自身健康的风险是最大的误区,父母重疾会挪用教育金。养老金储备需要保险,但不能完全依赖保险。”

案例分析:

这个家庭收入稳定,但是刚刚进入积累期不久,所以特别要注重以下三个问题:

通过银行理财和公募基金定投储蓄闲钱是权宜之计,累积足够的门槛,选择优质的阳光私募是重要的财务目标。

两个人的职业都有“青春饭”的可能,收入上升期10年左右,随着体力精力下降,收入来源是有危机的,必须未雨稠缪。

规划孩子教育金,忽略自身健康的风险是最大的误区,父母重疾会挪用教育金;养老储备需要保险,但不能完全依赖保险。

以先生50岁为临界点,考虑养老安排,按4%的通胀率计算,14年后按2013年的消费水准,一家的开销需要12万元。简单按平均寿命80岁、没有通胀计算,最少需要360万元养老金。10年后孩子出国,最少需要50万元。所以,这个家庭从专业角度看,应该规划的财务目标有:

夫妻10年的收入替代:身故--先生300万元,高艾150万元;重大疾病险--先生150万元,高艾75万元。

孩子18岁或22岁出国,需储备教育金50万至100万元。

养老金储备分两部分:保险解决确定的基础需要360万元X(1/3)=120万元;合理的金融投资,解决通胀压力下的300万元以上的养老金需求。

解决方案:

第一步,先生保障:年交60506.6元保费,交15年,保障利益有:

55岁前,大病保障150万元(癌症180万元)。

意外身故255万元。

55至80岁,保单每年保证支付3万元,共计75万元;

55岁、70岁、80岁三笔贺寿金:(3+6+15)万元=24万元;

累积红利按中等收益,预计53万元(累计返还152万元)。

第二步,高艾保障:年交29942.2元保费,交15年,保障利益有:

50岁前,大病保障75万元(癌症90万元)。

意外身故135万元。

50至80岁,保单每年保证支付1.5万元,共计45万元。

55、70、80岁三笔贺寿金:(1.5+3+7.5)万元=12万元。

累积红利按中等收益,预计36万元(累计返还93万元)。

第三步,两年储备出50万元至100万元。10年内强制每年储蓄30万元。

(45万收入-6万开销-9万保费)+(10万理财+4万定投+3万活期)=(30+17)万元。

第四步:第三年累积100万元,就可以选择保本收益在7%至8%的阳光私募产品,此时应急金为13万元,以活期和货币(债券)基金继续持有即可。

第五步:5年后,高艾一家积攒的180多万元可以分成两部分,儿子教育金100万于,另80万元继续以保本收益在7%的阳光私募方式储备。

第六步:在男主人50岁前,用10年的时间累积养老金500万元,加上保险托底,可适当尝试风险,提高收益。期间收入增长,可适时换车,增加自我提升及旅游等开销。

“如今任何理财产品都逃脱不了通货膨胀的侵蚀,而且医药费每年都在急剧递增。拥有一款保额可递增的终身型产品是一个好的选择。”

刘启斌安标准人 高级理财规划师

理财建议和规划如下:

合理安排及配置资金

高艾的家庭收入稳定,应急资金控制在3个月很合理,但是如果放在活期储蓄里,收益太低(目前活期利息0.35%)。连同活期3万元的储备资金,都可以选择一个收益更好、安全的渠道去配置。建议高女士可以考虑以下三种方式:

银行的天天得利类理财产品该产品

安全无风险,收益在年化2.2%至2.7%之间,t+0的交易模式很灵活。不过,大部分银行只能在工作日3点之前能操作。

货币市场基金

该产品安全无风险,收益在年化3%至5%之间,t+2的交易模式。部分基金公司网上购买的,也可达到t+0的模式。

债券市场基金

该产品安全无风险,收益在年化4%至6%之间,t+2的交易模式。

定投方向变更

股票型基金,顾名思义,是基金公司主动将资金投资押注在10只股票上的投资方式。正因为它是主动进攻,所以它的风险很高,我个人认为不是一个定投的好品种。建议转换成指数基金,作为长期定额定投的主要配置手段,因为指数型基金是个被动投资产品,投资的指数涨,它跟着涨,跌则跟着跌,不确定因素及风险系数都远不及股票基金,所以是一个很好的定投工具,值得长期投资。

家庭保障规划

高女士家庭现在配有意外险和定期寿险,刚参加工作时收入不多,配上这两类低保费、高保障的险种是个明智的选择。不同的产品解决不同问题,当然保险产品属于理财产品的一种,它也是优缺点并存,定期寿险和意外险的优点是便宜,缺点是保障的时间短。

随着孩子长大,高女士夫妇的年纪也在增加,对于这个时期的家庭而言,如果在不影响生活品质、收入允许的前提下(建议家庭保费年支出控制在家庭年收入的10%至15%之内),可以适当地为自己和爱人配置终身类型的重疾。建议选择分红类终身重疾险,它的保额每年会随着分红而增加。如今任何理财产品都逃脱不了通货膨胀的侵蚀,而且医药费每年都在急剧递增,拥有一款保额可递增的终身型产品是一个好的选择,因为你的额度至少不会因通胀而贬值。

在养老金的选择上,建议高女士为家人选择终身型的养老金。此类产品领取期限为终身(市场上有些所谓终身养老产品,其实只能领到80、85或88岁,不要被此类产品迷惑),而且每年或每月领取的养老金数额都在递增。养老金最大风险来自于生存寿命过长和通货膨胀影响下货币贬值的长期压力,此产品可完全解决以上风险。

家庭养老优缺点范文第2篇

选择并发展适宜的养老模式,是应对人口老龄化危机、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的根本措施。通过对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养老模式进行探析,可以更好地了解当今我国的养老政策,比较各种模式的利与弊,从而得到借鉴以完善现有的模式,为给老人提供更高水平的生活服务创造条件,这在一定程度上对缓解我国“未富先老”的情形有重要意义。

一、相关概念的阐述

(一)人口老龄化。

顾名思义,即社会中老年人口所占比重达到了一定数值,并持续增高。国际上通用的标准是,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而数据显示,早在2000年,我国就已经进入到老龄化社会。

(二)养老模式。

对于笼统的养老模式概念,并没有统一标准,有文章指出,“养老模式是由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及与此相适应的社会经济制度、思想观念和社会习俗决定的有关养老的内在规定性及其运行原则的理论概括。”1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开始重视养老模式的创新与完善。

二、曹宅镇概况及人口现状

(一)曹宅镇概况。

曹宅镇隶属于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地处金义经济走廊的中心位置,素有“柑橘之乡”、“建材基地”之称,资源丰富,经济繁荣,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是原金华县四大重镇之一。近年来,工业以乳制品、酿造、仿红木家具、建材等为主导行业的特色更加明显,农业以柑桔、葡萄、特种养殖为特色的产业布局更加合理。在此基础上,经济有了更为显著的发展,其所实行的养老模式也较有代表性。

(二)曹宅镇人口现状。

曹宅镇现有人口4.3万,老年人口8041人,占总人口的18.7%。根据国际上通用标?剩?无疑已经进入老龄化阶段。2013年以来,曹宅镇以“保基本、全覆盖、可持续”为主要思路,积极探索老龄化时代背景下农村社会养老新模式,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基本实现了全覆盖,初步形成了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一定程度上来说,曹宅镇在应对老龄化问题的过程中,已发展出一套有地方特色的养老模式。

三、浅析四种主要养老模式

(一)留守养老模式。

1.留守养老模式概况及其特点。

“留守”一词对我们来说并不算陌生。本文所指的“留守养老”,即不接受社区的实质,仅接受国家的基础养老金以及村委会所提供的65元到80元不等的补贴,孤身一人居住在家庭中,老人自己负责日常生活的养老方式。

2.实行留守养老模式的原因。

第一,老人自身原因。受传统文化影响,他们选择自己在家颐养天年,不愿意外出。或是认为自己仍然有独自生活的能力,能够照顾自己的饮食起居。

第二,子女问题。一是子女都不愿意赡养老人,老人自然而然必须得一个人生活;二是家庭中的子女长期外出务工、求学,由于客观原因无法在家中照顾老人;三是老人原本未生育子女或是子女已经去世,老人膝下无子无女。

3.实行留守养老模式的利弊。

这种养老模式,一定程度上尊重了老人故土难离、落叶归根的归属感。在这种模式下生活的老人,大多性情孤僻,不愿与外界交流。同时,大部分老人的居住地条件不良,家中摆设简陋、环境较差。此外,老人的存在感较弱,假如发生了意外,外人发现并给予帮助的可能性较小。

(二)居家养老模式。

居家养老模式不同于留守养老模式。留守养老模式下的老人是自己照顾自己的饮食起居,有种“自生自灭”的意味。而在居家养老模式下,老人的日常生活都有其他人的帮助,老人并不需要自己负责衣食住行等。

1.居家式外出养老模式。

(1)居家式外出养老概况及其特点。

居家式外出养老和外出式居家养老是同一个概念。其核心是“居家”。但是这里的“家”并不是老人自己所居住的地方,而是老人养老所居住的家庭。包括赡养老人的子女居住地,或是有偿照顾老人的家政服务人员的居住地。这也意味着老人并不是在自己的家中终老。

(2)实行居家式外出养老模式的原因。

实行居家式外出养老模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第一,父母抚养子女,子女赡养老人几乎是中华文化传统,也是法律规定的义务;第二,老人由于自身观念原因,不愿意在养老院居住,在家中养老无疑是最好的选择;第三,无论是子女还是家政服务人员,在照顾老人起居方面,相对于老人独自生活时方便。

(3)实行居家式外出养老模式的利弊。

老人与子女生活在一起,无疑传承了子女应尽“孝道”的传统,是数千年中华文化所提倡的美德,很大程度上弘扬了社会公德。同时,老人不论是与子女还是家政服务人员生活在一起,内心的孤独感会得到不同程度的削弱,共享天伦之乐。而老人自身的健康和安全也会受到重视,降低意外发生的概率。此外,也会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将一部分财政支出转移到了子女身上。

随着上世纪末计划生育的严格执行,“四二一”的家庭结构模式成为了社会中的主流,由子女负担赡养老人的义务,会加重中青年的生活负担。同时,子女与老人的生活方式存在一定的差异,在长久的相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矛盾,不利于家庭的和睦。

2.居家式社区养老模式。

居家式社区养老与居家式外出养老存在明显的区别。居家式外出养老更多地把对供养老人的负担转移到老人子女身上,而居家式社区养老强调了家庭照料和社区服务的结合。这种模式得到了范围越来越大的推广。

(1)居家式社区养老模式概况及其特点。

近年来,居家式社区养老模式得到了极大推广,越来越多的民政部门倾向于发展此种模式。居家式社区养老是在传统居家养老的基础上,与社区服务相结合,由民政部门负责组织建设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社区或村委进行辅助,雇佣专业人员对老人的生活起居予以照顾的养老模式。它结合了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的优点,是一种比较有综合优势的养老模式。数据显示,曹宅镇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伙食费仅2元至4元。

(2)实行居家式社区养老模式的原因。

可以说,居家式社区养老模式是在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的不断磨合中产生的。首先,传统的居家养老给老人的子女带来了极大的负担,在工作之余照顾老人起居显得力不从心。其次,机构养老所需费用极大,对于一般家庭而言,每个月的养老支出会是一笔巨大的开销,许多家庭都负担不起。在这种情况下,避免了两种模式缺点的居家式社区养老模式便应运而生了。

(3)实行居家式社区养老模式的利弊。

不难看出,居家式社区养老模式在目前所实行的养老模式中具有优势地位。它既避免了留守养老的老人独自生活的孤独感,又避免了子女因经济支出过大的压力,还在很大程度上削减了政府对养老机构建设的财政支出,减轻了财政负担。

但是,这种模式的实行也是有其缺点的。根据曹宅镇居家养老中心各季度就餐人员名单显示,2014年底,曹宅镇就餐老人为991人。但是到了2015底,就餐人数反而减少至931人。有不少老人表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所提供的饭菜并不是很合口味。同时,也有部分老人子女对社区养老存在顾虑。

(三)机构养老模式。

机构养老模式明显不同于居家养老模式。此种模式强调的是将老人集中起来一起生活,提供生活帮助,以满足老人们的日常生活需求。但是在此种养老模式下,养老机构并不是无偿照顾老人,需要老人自己或是老人的监护人支付一定费用。

1.机构(公办)养老模式。

(1)机构(公办)养老模式概况及其特点。

机构(公办)养老模式即集中养老模式,由有关部门负责建设、维护敬老院基础设施。而曹宅镇所属的金东区,下辖的每个乡镇或街道都建有一所敬老院。曹宅镇敬老院位于?蛭鞔澹?内设有老人宿舍、食堂、开水房以及浴室,基本能满足日常生活需求。

(2)实行机构(公办)养老模式的原因。

根据对曹宅镇敬老院的实地调查,大部分居住在这的老人,都是无子无女,仅靠国家补贴和村委补助,或者退休工资维持日常生活。少部分由于子女长期在外,或是由于工作繁忙无暇照顾老人,家庭情况也不是很富裕。此外,民政局对特困的“五保”老人的集中供养也是将其安置在敬老院。

(3)实行机构(公办)养老模式的利弊。

相对于留守养老的老人,居住在敬老院的老人情绪状态明显开朗很多。有许多老人在日常生活中结伴出游,身心得到舒展。

在实行公办的机构养老模式中,有关部门既要负责敬老院的基础设施建设,维护日常安全,又要注意老人的健康状况,大大加重了政府财政的负担。对投入经济建设有一定的影响。

2.机构(民办)养老模式。

(1)机构(民办)养老模式概况及其特点。

机构养老模式中,民办与公办存在一定差别。机构(民办)养老模式,即民间资本参与社会养老服务工作,利用民间资本、社会力量投资兴办养老机构。由于民间资本的投入具有回报性,在服务水平更高的同时,费用相对于公办养老机构也高很多。

(2)实行机构(民办)养老模式的原因。

伴随着社会工业化发展,农村空巢老人数量居高不下。曹宅镇敬老院已达到饱和状态,在进行扩建之前显然不能容纳更多的老年人。而敬老院的扩建,意味着政府需要负担更繁重的财政支出。同时,一些富裕家庭子女无暇照顾老人,又对公办敬老院的服务水平存在一定顾虑。民办养老机构的兴起无疑能解决燃眉之急。

(3)实行机构(民办)养老模式的利弊。

民间资本参与社会养老服务工作,能够满足社会养老多样性、多层性需求,一定程度上能缓解政府财政负担,提高老人服务水平,打消老人子女顾虑。是社会发展的新型养老模式。

民办养老机构以私人经营为主,服务人员层次不一,特别是近年来媒体曝光的“毒保姆”事件,给老人的安全造成了隐患。此外,高额的费用也使一些家庭望而却步。

四、实行养老模式过程中的主要问题

(一)留守养老方面。

一是留守老人数量庞大,民政部门和村委无法将关心落实到每位老人身上。二是留守老人居住地较为分散,管理工作较为困难。三是留守老人与外界沟通较少,突发状况频繁发生且不可避免。

(二)居家式外出养老方面。

一是存在子女之间互相推诿的现象,老人无法受到良好的照顾。二是老人外出居住并未告知有关部门,对有关部门的管理工作加大了难度。

(三)居家式社区养老方面。

由于养老服务照料中心量大面广,村情不一,运行过程中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少数村干部不够重视,存在重建轻管现象;二是炊事员队伍不稳定,调整面过大;三是少数村资金管理不规范,不按规定向服务对象收取费用,运行成本过高,集体经济压力较大;四是部分老人难沟通、难管理。同时,居家式社区养老服务种类较少,注重老人的衣食住行,偏重于对老人日常生活的护理,却对老人的心理状态疏于关心。

(四)机构(公办)养老方面。

一是历史遗留问题较多,由于历史原因,敬老院建设用地手续不规范,土地权证和房产证明无法办理。二是功能不完善,敬老院以居养型为主,护理功能缺乏,不能满足特困老人多样性多层次的养老服务需求。三是管理服务人员专业化水平不高,现有的管理人员基本上是退居二线的村干部担任,服务人员普遍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并没有经过专门的系统培训,管理和服务水平不高。四是专业护理人员招聘难,受职业观念、工作环境及工资待遇等因素的影响,招聘从大专院校毕业、具有专业职称的护理人员难度很大。

(五)机构(民办)养老方面。

一是民间资本新建养老机构建设用地落实难,虽然对民办养老机构的用地政策,各级政府的政策规定及《浙江省养老服务促进条例》都有明确的规定,但受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用地指标的影响,新建养老机构用地难落实。二是民间资本利用企业厂房、商业设施和其他可利用的社会资源进行整合改造,兴办养老机构政策法规上都是明确鼓励支持的,但在具体落实上,相关部门操作规程不明确、效率不高,存在“事难办”的现象。三是民间资本兴办养老机构投资大、风险高、回报期长、政策扶持力度不够大,投资者问得多、落实少,投资比较谨慎。

五、现行养老模式的完善

(一)健全完善长效管理机制,巩固居家养老服务建设成果。

在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基本实现城乡社区全覆盖的基础上,加强指导、规范管理,保障和规范居家养老服务的长效运行,发挥居家养老服务保障城乡居民基本养老的需求作用。通过督查考核、强化管理,适当提高财政补助标准,开展标准化建设等方法保障规范运行,提升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综合服务水平。

(二)加强管理,完善设施,充分发挥敬老院的托底作用。

敬老院要协调好相关部门,妥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同时加大整改力度,消除消防安全隐患,保障安全运行。通过改造设施,提升功能,优化服务,促进乡镇敬老院转型升级。探索通过与卫生部门的资源融合、引入专业的管理服务团队等路径,把乡镇敬老院转型升级为区域性综合社会养老服务机构,在承担好特困供养、兜底作用的同时,发挥更好的社会养老服务。

(三)优化服务,加快民?k养老机构项目落地。

加强政策宣传引导,做好工作衔接、协调,对于已经名称预登记的申办单位,做好全程跟踪服务,争取项目早落地,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养老工作。同时进一步拓宽资金来源渠道,鼓励社会企业为养老服务机构投资。

(四)提升服务人员的专业服务水平。

家庭养老优缺点范文第3篇

关键词:住房反向抵押贷款 组织模式 运行机制

住房反向抵押贷款在美国、加拿大等国家是一个成熟的住房金融产品,也是实现以房养老的金融工具。它是指老年人以拥有产权的住房做抵押,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借款消费,同时老人仍然保留房屋居住权,在去世后由金融机构将住房收回还贷。由于其现金流流向与传统的住房抵押贷款相反,所以在美国被最先称为“住房反向抵押贷款”。为应对我国老龄化的挑战,缓解国家社会保障的压力,我国应引入并推出住房反向抵押贷款,实现以房养老。但在正式推出这种金融工具之前,必须研究确立适合我国国情的住房反向抵押贷款组织模式与运行机制。

一、发展住房反向抵押贷款,实现以房养老

国外的住房反向抵押贷款已有较长的历史,为我国开展以房养老提供了成熟的经验。据报导,第一笔住房反向抵押贷款出现于1961年,是由美国波特兰城的Nelson Haynes Savings & Loans公司向一名中学足球教练的遗孀Nellie Young发放的。当时还仅是当作个案处理,主要出发点是解决Nellie Young的生活困难问题。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美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和住房自有化率的提高,有相当多的老年人成了“房子富翁、现金穷人”(HouseRich but Income Poor)。他们辛苦了大半生,到退休时虽已通过分期付款的方式买下了住房,但高昂的生活与医疗费用使他们有限的收入入不敷出,生活得很清苦。在这种背景下,通过美国政府、国会的介入和国家政策的支持,住房反向抵押贷款逐步发展起来,并成为一种规范的住房金融产品。20世纪90年代以后,住房反向抵押贷款呈加速发展之势。目前,美国有125家金融机构提供住房反向抵押贷款,每年签订贷款合约13,000-18,000笔。几乎同时,英国的住房反向抵押贷款也发展了起来。随着世界老龄化问题的普遍加剧,其它国家纷纷以美国、英国的住房反向抵押贷款为蓝本,结合本国实际相继推出了住房反向抵押贷款业务,如加拿大的住房收入计划(CHIP)、澳大利亚的逆向年金抵押贷款(RAM)、新加坡NYUC INCOME保险公司推出的反向抵押贷款(RMs)等。这些住房反向抵押贷款产品,对于实现以房养老、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降低贫困率、促进社会稳定等均起到了较好的作用。

我国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亟需进行养老方式创新。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人口出生率的下降和平均寿命的延长,人口老龄化呈加速之势。按照国际通行的“60岁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占7%,即开始进入老龄时代”的标准,我国从2000年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但是,由于我国经济不发达、人口基数大、老化速度快、未富先老,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养老负担更重,解决起来更为困难。从家庭养老来说,由于“四二一”(家庭三代成员比例)结构家庭和空巢家庭大量涌现,使得依靠子女养老越来越不现实。从社会养老来说,尽管我国政府采取了多种措施,但囿于我国的经济条件,目前仍存在着覆盖面小、保障水平低、养老金缺口大等问题,还难以满足老年人的实际需要。如何让老人们安享晚年,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是摆在全社会面前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房改提高了住房的自有化率,为我国发展住房反向抵押贷款创造了有利条件。通过住房制度改革及其他配套措施,城市里80%以上的老年人拥有了自己的住房,这个比例甚至超过一些西方发达国家。与年轻人相比,老人的人均住房面积还要大一些。据北京大学老年学研究所对北京的典型调查,老人的人均居住面积要高于全市平均值34.76%。不过,多数老人只有一套房子,这些房子虽然区位条件好,价值较高,但由于要居住,也就无法通过出租或出售变现。如何通过金融创新,使老人们在不移居他处的前提下,通过盘活住房资产获得稳定的收入以贴补生活,作为社会养老的补充?出路就是发展住房反向抵押贷款,实现以房养老。

二、我国发展住房反向抵押贷款的组织模式

组织模式的确定和贷款机构的选择是住房反向抵押贷款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环节。在我国,发展住房反向抵押贷款,既要借鉴国外成熟的经验,又要结合我国的国情、金融机构状况和居民的消费习惯,统筹考虑,选择高效合理的组织模式,以减少运营成本,提高综合效率。

(一)组织模式的定位

概括起来,目前国外住房反向抵押贷款的组织模式有三种类型:完全市场模式、完全政府模式,以及二者兼顾模式,其中美国模式属于第三种。相对于英国、法国、新加坡等国来说,美国的住房反向抵押贷款历史长、市场规范、运作较为成功,效果也最为明显。我国发展住房反向抵押贷款,应借鉴美国模式的经验,走政府调控与市场运作相结合之路。也就是说,要在政府主导下,充分发挥商业银行、保险公司、房地产公司、中介机构的优势,进行市场化运作,以实现取长补短,优势互补。这是由反向抵押贷款的产品属性与我国的国情所决定的。

第一,住房反向抵押贷款本身具有明显的外部经济性。通过发展住房反向抵押贷款,有助于实现老人自我养老,减少国家社会保障的压力,促进社会的稳定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但住房反向抵押贷款业务本身面临着较大的市场风险,如果没有政府的介入和政策的支持,这项业务就难以发展起来。

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信用体系还不完备。我国是在计划经济的基础上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前正处于转轨时期,体制改革还不到位,市场主体发育还不成熟,信用体系还不健全,法制环境还不完善。这样的外部环境不利于住房反向抵押贷款业务的健康发展。如果我们把这项关系众多老年人切身利益的事业完全交由市场来运作,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英国在这方面的教训是深刻的。我国应该避免重蹈英国的覆辙,加强政府的监管,尤其要在起步阶段,更要走稳、走好。

第三,我国的居民对住房反向抵押贷款的知识还很缺乏,对它的认识有一个时滞,政府的介入有助于增强居民的信心。住房反向抵押贷款是一个全新的产品,涉及到人

们观念的更新、生活方式的转变、遗产继承方式的改革、养老方式的变化,人们对它从认识到接受会有一个过程。如果政府从一开始就介入,相当于对这一产品的信用增级,可显著增强民众的信心。另外,为保证公正性,在该项业务推出的初始阶段,需要进行大力宣传推广,对借款人进行贷前咨询教育,对服务人员进行培训,这些都是私营机构所不愿也无法承担的。

但这并不是说,政府应该对住房反向抵押贷款大包大揽,甚至垄断经营。缺乏竞争将导致失去效率。美国住房反向抵押贷款发展面临的问题之一是参与的私人机构较少,目前仅剩一家,这是美国政府所不愿看到的,也是广大消费者所不希望的。我国在推出这项业务时,应该汲取国外的经验教训,妥善处理政府主导与市场运作二者的关系。既要发挥政府的指导、调控、监管作用,又要在具体产品的开发、推广、放贷、评估等环节上,充分调动商业银行、保险公司、房地产中介机构等相关机构的积极性。要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最终形成权责明确、运作规范、监管有力、充满活力与效率的住房反向抵押贷款发展模式。

(二)贷款机构的选择

贷款机构的确立是推出住房反向抵押贷款的前提。但并不是所有的机构都适于开办这项业务。这里不妨先分析一下目前我国各类相关金融机构的优缺点。

1、商业银行是发展住房反向抵押贷款的主力军。商业银行的资金比较充裕,个人储蓄存款中用于购买住房、准备养老的资金也占有较高的比重,而且传统的房地产贷款业务都是由银行开办的,银行对开发与房地产有关的金融产品也有比较丰富的经验。因此,银行办理反向抵押贷款业务可谓相得益彰。但银行的储蓄存款以活期和短期固定存款为多,与住房反向抵押贷款的周期不匹配,存在着“短存长贷”现象,这会影响银行资金的流动性。不过,如果有保险业的介入,实现银保联手,则可有效地克服上述不足,达到分散风险、共赢发展的目的。

2、保险公司是发展住房反向抵押贷款的有生力量。如果单从资产的流动性看,保险公司最适合开办此项业务,尤其是其中的寿险公司。一是寿险公司已积累了大量的保险金,而且负债期限较长。截止到2006年底,我国保险业集聚的总资产已达1.97万亿元,而且它的支付具有长期性,一般发生在10年之后,这与住房反向抵押贷款的期限匹配较好。二是住房反向抵押贷款在产品设计时需要考虑借款人的预期寿命,进行产品精算和定价,这正是保险公司的优势所在。三是寿险公司专门从事养老金保险的缴费与理赔业务,积累了丰富的理赔经验,这是发展住房反向抵押贷款业务所必须的。但从目前政策上看,保险公司尚不具备金融信贷的功能。

3、社会保障机构是住房反向抵押贷款的参与者。建立强有力的社会保障体系,增加新的养老资金筹措渠道,支持养老事业,本来就是社会保障机构的基本工作。但社保机构发展住房反向抵押贷款,受风险控制、投资渠道的限制较多,而且这一业务的开办,涉及到许多具体工作,如购售房交易、资产评估、旧房拍卖等,这些工作并非社会保障机构的强项。因此,社会保障机构最多只能是一个配角,而非主力军。

4、一般企业公司不适合开办这一业务。住房反向抵押贷款,因其协议执行时间长、资金多、关系复杂,协议执行中风险较大、社会影响广,因而对开办机构有规模、实力等市场准入方面的要求。一般企业单位,因其资金规模有限,客户的信任度低,并不适合办理住房反向抵押贷款业务。

(三)经营方式的确立

根据上述分析,无论是商业银行、保险公司、房地产中介公司,还是社保机构,都不适于单独发展住房反向抵押贷款。它的推出,应以商业银行和寿险公司为主,社会保障和相关中介机构参与其中,形成权责明确、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合作关系。在具体运作形式上,建议成立一个联合经营的股份制公司,由商业银行等几家单位按一定比例投资人股,利益分享、风险共担,注册资本金较多,独立开展反向抵押贷款业务。在股份制公司的架构内,成立不同的部门,分别负责产品设计、市场开拓、售后服务等业务。如由内部的保险部门策划反向抵押贷款业务的程序,设计产品,根据生命表进行相关测算,估计每年给付的养老费用;由银行部门负责贷款的审查、发放、回收等事宜;由房地产部门发现目标客户,联合保险部门进行谈判,通过拍卖出售将收回的住房变现,回笼资金;等等。这样既可以发挥上述几家金融机构的优势,又可以使外部矛盾内部化,还可以隔离风险,达到多赢的目的。

三、住房反向抵押贷款的运行机制

住房反向抵押贷款的运作,需要有一定的程序和机制作保证。尽管对不同类型的住房反向抵押贷款产品来说,贷款申请与支付的程序不一定完全相同,但总的框架应是一致的,主要包括:

1、借款者向政府的特设机构或与贷款者无利害关系的第三方进行咨询,就住房反向抵押贷款的优缺点、适用人群、产品特征、借贷双方的权利义务等内容进行充分了解,并与家人或继承人协商,在此基础上决定是否申请该贷款。

2、符合条件并决定申请住房反向抵押贷款的申请人,向具有资格的贷款机构提出书面申请。也即向银行或其他经办机构提出对自有住房实施反向抵押贷款的申请书。

3、贷款机构对申请人提交的申请书内容进行初审,初审合格后予以受理。然后委托独立、合法、权威的社会中介机构,对申请人的资信和房产等情况进行审查。

4、社会中介机构按照法定的程序和内容,对申请人的信用、住房情况进行全面审查,并出具审查评估报告。

5、按照评估报告,贷款机构决定是否接受申请人的申请。对于符合条件的申请人,在借贷双方自愿的情况下,签订住房反向抵押贷款合同。

6、合同生效后,在贷款期间,贷款机构按照合同约定的支付方式,向借款者定期或不定期地提供现金支付,房产所有权逐渐转移到贷款机构。

7、贷款到期或者按照约定借款人死亡后,借款者或其继承人可以用其他资产偿还贷款,否则贷款机构将抵押住房收回,并在二手房市场上拍卖出售,用所得收入弥补前期的贷款额,取得利润。

8、今后随着住房反向抵押贷款的证券化,贷款机构可以以一系列住房反向抵押贷款为标的资产,并以其未来所产生的现金流作担保,通过发行住房反向抵押贷款证券的方式,将资产出售给投资者以进行融资活动。

四、住房反向抵押贷款参与各方的作用

住房反向抵押贷款能否顺利推行,在于参与各方能否各司其职,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到位而不越位。因此,对各参与机构准确定位是非常必要的。

(一)政府

我国住房反向抵押贷款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参与和支持。政府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市场监管者。老年人一般缺乏足够的金融知识,无法对住房反向抵押贷款做出全面、准确的判断,很容易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被误导。为此,政府必须加强对市场主体包括贷款机构和中介机构的监管,明确贷款机构必须披露的信息,包括利率、费用等;对中介机构通过认证和监控,确保服务质量;加大对有关法津法规的执行力度,对执行情况进行有效评估,对不当的行为及时纠正;及时受理消费者的投诉,并给予快速反应。

2、政策与法律法规制定者。政府应当为反向抵押贷款服务项目提供政策优惠,包括对贷款收入和保险公司的反向抵押贷款保险费收入给予税收优惠,对房屋拥有者获取的贷款予以税收豁免。要制定并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建立住房反向抵押贷款机构和中介机构的市场准入制度,明确反向抵押贷款咨询和市场推广人员的资格标准。

3、信息咨询者。在推出反向抵押贷款之初,政府应扮演中介咨询者的角色,以确保咨询服务主体的中立性、咨询过程的规范性,让申请人获得客观、公正、准确的反向抵押贷款信息。在这方面,政府拥有贷款机构无法比拟的信誉优势。

4、额外风险担保者。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正常情况下,对一些政府支持的住房反向抵押贷款产品,政府应给予担保。主要是建立住房反向抵押贷款风险的分散机制,保护贷款机构和借款人的利益。由政府提供反向抵押贷款保险,承担房屋价值低于贷款余额的部分,可解除金融机构对房价波动引起巨额损失的忧虑,提高老年人参与此项业务的积极性。二是在特殊情况下,政府要发挥中央银行的作用,给予必要的援助。当住房反向抵押贷款的开办机构出现资金短缺时,可以向政府的央行申请专项再贷款;当贷款机构因挤兑而出现流动性困难时,央行应给予援助;当贷款机构或开办反向抵押贷款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破产时,央行可直接接管相关业务,或责令接收机构负责继续开展反向抵押贷款的相关业务。

(二)中介机构

住房反向抵押贷款的推出,离不开房地产价值评估、信息咨询、法律公证等中介机构的参与。其作用主要有:

1、房产价值评估。在反向抵押贷款合同签订前和执行过程中,需要对住房价值进行评估。正确、合理、公正的评估结果是确保借贷双方利益的前提和基础。为从制度上保证公正性,尽可能避免借贷双方的纠纷,理想的方法是选择与借贷双方都无直接利益关系的第三方也即专业的房地产评估中介机构来承担评估业务。

2、信息咨询。借款人在做出反向抵押决策之前,需要获得客观、公正、及时的住房反向抵押贷款信息。从国外的实践看,许多反向抵押贷款的纠纷,是由于申请人事前没有进行独立的咨询,对反向抵押贷款的知识和信息了解不多,甚至被误导所造成的。因此,为保证信息咨询的公正性,应借监美国的经验,由政府牵头组建独立于贷款人的中立的信息咨询机构,并把“已接受咨询”作为申请反向抵押贷款的条件之一。

3、房屋维修、房产交易。反向抵押贷款的贷款期限较长,短则几年,长则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在这么长的时间内,为保证住房的正常使用功能,需要对住房进行维护,这需要房地产公司的参与。在贷款周期结束时,有很大一部分反向抵押贷款合约需要将房产变现,这就需要通过房地产二级市场,进行交易实现。

4、法律公证。房产属于大宗商品,对个人来讲,其价值在个人财富中所占比重很大。因此,在签订住房反向抵押贷款合约时,借款人一定要慎之又慎。除按要求履行程序外,稳妥的办法之一是得到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的介入与帮助。这样不仅可以得到更详细的信息,而且可防止交易中的欺诈行为。

(三)保险公司

保险公司不仅应承担房屋拥有者的人身保险和房屋财产保险,还应当由其来开办反向抵押贷款保证保险。反向抵押贷款本质上属于商业贷款,一般情况下,反向抵押贷款到期后的贷款总额小于房屋价值,对保险公司来说,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商业保险项目。若由政府通过收取保险费的方式为贷款人保险,很可能使政府成为盈利机构,这与政府的职能相违背。因此,在我国保险公司开办此类保险比政府更适合。具体地说,保险公司的作用有三项:

1、承担申请人的人身保险和房屋的财产保险。这与传统的住房分期抵押贷款是一致的。

2、承担反向抵押贷款保证保险。也即在贷款到期时,如果贷款本息超过房屋本身的价值,将由保险公司来赔付,这将大大减少贷款机构的风险。这种保险类似于美国联邦政府对HECM产品的抵押担保。

3、产品设计。充分发挥保险公司精算人才的优势,对住房反向抵押贷款的产品进行设计。

(四)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实力雄厚,能够满足住房反向抵押贷款的启动资金要求,而且银行本来就办理住房抵押贷款业务,可借此实现业务的就近转移。将来还可通过将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提高贷款资产的流动性,从而使业务拓展成本变得更低。商业银行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1、主贷款机构。在住房反向抵押贷款业务的运作中,要以商业银行为主。主要考虑是:第一,商业银行在普通居民尤其是老年人的心目中信誉较高,而信誉是老年人愿意把住房反向抵押出去的首选。第二,商业银行的网点众多,容易实现规模效益,降低业务扩展成本。第三,资金雄厚,迫切需要寻找合适的投资渠道。

2、会同寿险公司,开发设计住房反向抵押贷款产品。对国外的反向抵押贷款产品,我们可以借鉴,但必须结合我国的实际进行重新设计。这就需要商业银行会同寿险公司,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共同开发符合我国市场需求的本土化产品。

3、开展售后服务。住房反向抵押贷款周期长,售后服务的任务很重。这就要发挥商业银行在这方面的优势和特点。从长远看,谁的售后服务做得好,谁就能赢得市场。

五、结束语

本文主要分析了住房反向抵押贷款的组织模式、程序和运行机制。根据我国的国情、金融机构的优缺点和居民的消费习惯,笔者建议,我国应建立以商业银行为主体,保险公司和社保机构为补充,房地产中介机构参与其中的住房反向抵押贷款开办机构。这样不仅可发挥各自的特长,也可实现规模效益。此外,本文还分析了政府、商业银行、保险公司、中介机构等参与各方的作用。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参与各方应恪守业务流程,严格按程序办事,既要防止越位,也要防止不到位。

家庭养老优缺点范文第4篇

【关键词】大学生社工;社区养老;角色

随着科技进步、经济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改善,人口死亡率下降,平均寿命延长,老年人口数量在增加。至2010年3月,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已超过10%,中国已进入老年型社会是不争的事实。据联合国调查预测,到2020年中国65岁以上老人总数将达4亿,每4个人中就将有一个是老年人。在我国的养老体系中,家庭养老一直是最基础的,但随着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不断变化,特别是独生子女一代开始担负起养老责任时,家庭养老的压力越来越大,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处于逐渐弱化的状态。

社区养老服务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符合中国传统的价值观念。社区作为老年人生活和活动的主要场所,社区机构的专业人员和非营利组织的专业人员、志愿者可提供老人帮助,为老人及时地提供方便的服务。其次,有利于减轻政府财政负担。建一个中档养老机构,初期投入达到几十万元,我国经济实力不允许在短期内修建大量的养老机构,而社区养老可以让老人居住在自家,减少修建养老院的费用,减轻政府财政负担。这在一定程度上为有关专业人员和家政服务人员开辟了一条就业渠道,从而缓解社会就业压力。

一、白石洲社区养老服务的现状

(一)白石洲社区状况

白石洲位于深圳南山区,这一片区总面积7.4平方公里,共包括6个社区,5个自然村,总人口12万余人,其中户籍人口21877人,暂住人口98557人。有出租屋2340栋、3.5万套。这里最早是由几个自然村组成的,村民主要靠出海打鱼、养蚝、种地为主。后来这里建了一个沙河华侨农场,村民都转为农场职工。再后来农场一分为二,成立了现在的华侨城集团公司和沙河实业集团公司。人们之所以一直误认白石洲是农村城市化后的城中村,是由于长期以来这两大企业政企不分,企业办社会。1999年后沙河集团逐步将一些社会管理职能归还政府,但是由于无论是人力还是资金投入都大大减少了,造成白石洲的城市环境和治安环境比华侨城要差得多。

(二)白石洲社区老年人的需求

养老服务的内容是由老年人的需求决定的。有生存性需求、发展性需求和价值性需求。生存性需求包括疾病照顾、健康维护和医疗保健等健康方面的需求,经济安全、居住安全等安全方面的需求;发展性需求包括休闲、娱乐和教育等老年人自我完善方面的需求;价值性需求包括老年人社会参与等为社会创造价值方面的需求。

走访白石洲社区时发现,从总体来看主要包括以下三类老年人:(1)祖居白石洲的老年人口;(2)来深圳工作并在白石洲落户的老年人口;(3)跟随子女来白石洲入住的老年人口。

二、大学生社工在社区养老服务中扮演的角色

美国芝加哥学派,乔治·米德将角色理论阐释为角色是在互动中形成的,角色表演并没有一个先定的剧本,文化只能为角色表演规定大致的范围。而雅各布·莫雷诺认为角色和角色扮演的概念有助于将人际关系的个人系统置于有意识状态。所谓的社会角色,指的是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它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

(一)老年人需求的预估者

预估是社会工作实务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它是在个案的接触上,收集案主的相关资料,并对案主的问题、案主系统的功能、案主和环境的互动等方面进行综合的分析判断,形成暂时性的评估结论的过程。

具体的可以从以下方面来着手: 一是了解案主存在的问题,问题的特征、成因、程度以及对案主的影响;二是了解案主个人的生活经历和行为特征,包括人格特征优缺点等;三是了解案主与周围环境的互动状况,以及案主对自身问题认识及改变的能力;四是了解案主所处的环境,家庭、单位、社区系统对他的支持。一份完整的老年人预估包括: 个人基本资料、认知形态、沟通能力、听力、视力、情绪与行为形态、社交能力、自我照顾能力评估、疾病诊断及病史等等。一份完善的老年人评估报告涵盖三个维度,即生理、心理和交际。在生理上,整个机体的结构形态和生理功能都趋向于老化,老年人面临着更多的疾病困扰。在心理上,有些老年人对再社会化有着强烈的抵触心理;面对迟暮的人生以及身边不断谢世的老友,会有着深深的恐惧感。

(二)社区老年人活动策划者

社区策划指的是: 社区工作者以理性方法,通过透彻理解工作机构的工作理念、政策、资源和方向而确立社区工作的目标,从多个预选方案中选择一个理想的工作策略,然后根据社区需要而动员、分配资源,并在工作过程中结合变化的实际随时修改计划,使计划按预定目标进行,待工作结束后对计划执行状况加以检讨和反思。

(三)社区资源的整合者

家庭养老功能的急剧弱化总是需要其他方面来填补,而这填补的承担者应该是国家和社会。然而中国的NGO( 民间自愿组织)力量在中国还异常弱小,因此,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基本上只能由政府独自承担。

(四)老年人服务提供者

社会工作者是向求助者提供服务的人。此项服务旨在根据老年人的特殊需求开展老年人的服务,目标模式是使其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老有所伴及老有所为。社会工作者的助人不是简单的“给予”,“施舍”,而是一种能恢复被救助者社会功能的行为和过程。

(五)政策的建议者

由于某些社会问题并非是由个人生理、心理因素所引发,而是由社会制度因素造成的。因此,对造成这种问题的政策或制度进行改变就是必要的。社会工作者具有较强的社会调研能力。可以根据自己在社区中的工作经验和社会实地调查的研究得出有效的意见,给予有关政府部门政策上的建议,制定适合老年人需求的社会保险、社会福利及社会保障的相关政策法规。

三、结语

养老问题是整个社会都应该重视的问题,由于社会工作大学生自身限制,对于社区养老能做的有限。积极扮演好老年人需求预估者、社区老年人活动策划者、社区资源的整合者、社区服务的提供者及政策的建议者角色。大学生社工深入社区为我国社会工作实践性经验的获得以及专业本土化进程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助力。本文论述还只是一个粗浅的认识,希望社工们共同努力,尤其是一线的社工不断去丰富发展,通过动用社区资源、运用非正式支持网络、联合正规服务所提供的服务与设施,使得老年人可以得到更加专业化的社区照顾,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教,老有所为”。

参考文献

[1] 人民网.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1号).

[2] 朱眉华.社会工作实务手册[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2.

[3] 王壬.社区居家养老中社工的角色[M].北京:中国社会工作,2009,7.

家庭养老优缺点范文第5篇

【关键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思考

一、我国养老保险现状及存在的突出问题

我国于1997年开始实行统一的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2005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2005]38号),再次革和完善了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规定城镇各类企业职工、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都要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养老保险费由企业和职工共同承担,企业以上年度工资总额为基数,缴费费率为20%,职工以本人上年度工资为基数,缴费费率为8%;城镇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的缴费基数为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缴费费率为20%。符合退休年龄且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的人员,可以享受基本养老金待遇。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构成。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以参保人员退休时当地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每满1年发给1%;个人账户养老金月标准为参保人员退休时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计发相对应的计发月数。国务院根据职工工资和物价变动等情况,适时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现行的养老保险制度为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随着社会发展,与之不相适应的环节越来越多,突出问题如下:

1.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缴纳方式从现收现付转向部分积累模式,在转制之前退休人员没有账户积累,形成了养老保险金的“缺口”,当前现收现付和部分基金积累混合的基金筹集模式也使养老金收不抵支,再加上有少缴、漏缴及不缴现象使个人账户变为“空账”,而且这个“空账”有扩大的趋势。

2.养老保险覆盖的范围面狭小、增加养老保险缴费困难。国家缺乏具有法律效力的措施、一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人员没有参加养老保险,机关、事业单位也没有纳入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范围,还存在吃皇粮问题政府为之买单,导致财政负担加重。我国社会养老保障的有效覆盖面到目前仍只有50%左右。

3.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层次缺失。由于企业年金税收优惠力度不够,尤其是缺乏相关激励措施导致作为养老保险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企业年金制度仍然推进缓慢,覆盖率小。商业保险等其他补充保险在养老保障体系中的作用、地位、范围不够明确。

4.基金筹集模式和收支出现严重失衡的现象。现阶段,基金积累进而现收现付相结合的模式是我国运用的养老保险经费模式,但从社会统筹基金方面来看,仍处于现收现付的状态,且资金比例超过20%以上,个人账户部分却不足8%。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升,人们的寿命也随之增加。现阶段,我国的男性平均寿命为74岁,若从国家规定的60岁退休进行计算,也就是说每个男性需要领取14年的养老保险金。其次,女性的平均寿命与男性相比普遍较高,但国家对女性的退休年龄规定为50岁,因此,女性需领取的养老保险金超过24年。

二、国外养老保险制度及改革主要内容

目前国际上养老保险制度,按照其保障水平、覆盖范围和基金筹集模式,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以美国、德国、法国等国家为代表的传统型养老保险;以英国、日本为代表的福利型养老保险;除此之外还有混合型养老保险,国家型养老保险和储金型养老保险。任何一种制度都不会是绝对的完美,传统型养老保险强调待遇与工资收入及缴费(税)相关联,有一定的激励作用,但它贯彻的是选择性原则,并不能覆盖全体国民。福利性养老保险保险贯彻“普惠制”原则,基本养老保险覆盖全体国民,但保障水平较低,退休人员必须参加其他辅助型保险才能维持生计。各国都在进行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图建立日趋完善的养老保险体制。

1.法国的养老保险制度及改革。经过多年的运作形成了由普通制度、农业制度、特殊制度、自由职业制度构成的覆盖全员的普惠性养老保险。养老保障结构由基础养老保险、补充养老保险和商业养老保险等多层次组成。但近年来,随着老龄人口迅猛增长,法国退休金入不敷出的矛盾日益突出,加之公共部门与私立部门的养老保险差距的不平衡性,法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势在必行。改革的主要措施有:

(1)延长退休年龄,法定退休年龄从目前的60岁延长至65岁;

(2)打破养老的社会不均衡性,缩小养老待遇差距。为缩减公共部门与私立部门的养老保险差距,统一了两者获取全额养老金的最低缴费年限,规定同样的推迟退休年龄;拉平公私部门之间的缴费费率,规定十年内将公务员的养老保险缴费率从7.85%提高到10.55%;

(3)优化强制投保与自主选择的多层次保障结构。基本养老保险和补充养老保险是国家规定的强制性保险,雇员,雇主分别按应保工资的6.55%和8.2%缴费。缴费满40年,可领取较为优厚的基本养老金,若出现不足的缴费年限,则应根据相应比例实施扣减。国家要求养老保险补充缴费率大约是工资的10%左右,通常是由雇员和雇主分别负担,国家对税前列支政策进行开放。商业性养老保险由个人自愿加入,它包括各种互助保险和商业保险,缴费率根据利率逐年变动,政府提供税收减免。

2.日本的养老保险制度及改革。日本的养老保险制度由三个层次构成。第一层是由国家直接管理和运作的“国民年金”。第二层是由国家进行管理和运营的“厚生年金”第三层是由企业自己管理和运营经营的“企业年金”及“个人年金”。前两属于公共养老金范畴。尤其是“国民年金”,是日本的基础性养老金,几乎覆盖全体国民。除此之外,还建立了形式多样的老年人福利设施,由家庭和社会共同养老。随着日本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为解决养老金收支平衡问题,日本对养老保险制度实施了一系列的改革,其改革的措施主要包括:1.保险费的提升。每年按照0.354%的幅度对缴费费率进行提升,到2017年,对保险费缴纳的比例由原有的占工资总额的13.58%向18.3%进行提升。2.对每年支付被保险人员的保险金数额实施逐年降低。计划到2023年,逐年将平均养老金支付额降至50.2%。3.养老金发放方式的调整。即根据物价跌幅,减少养老金的支付额。

3.德国的养老保险制度及改革。德国养老保险由法定养老保险、企业补充养老保险、自愿保险等多种形式组成。法定养老保险覆盖从业人员的90%。最大的特点是实行代际协调制度,即由目前工作的人员承担退休人员的养老金。随着德国人口老龄化和失业现象愈加严重,政府的财政不堪负重,德国政府不得不进行一系列改革。主要内容有:

(1)提高退休年龄,控制提前退休。决定从2012年开始将65岁的退休年龄逐年提高至67岁。

(2)实现养老金缴纳和支出平衡。为使养老可持续发展一方面适当降低领取养老金比例,另一方面不断提高就业人员缴费比率。

(3)实现政府、企业和个人三者间的平衡。政府对个人参与法定养老保险并同时对私人养老保险参与的方式进行鼓励。规定对现有的就业人员每年对一个附加养老金进行投保,投保额度逐渐递增,国家不仅对其进行相应的补助及税收优惠政策外,政府部门还每年计划支出70亿欧元对养老保险基金进行补贴,并运用一部分生态税向养老基金中进行补充。

三、对我国养老保险保险制度改革的几点思考

纵观国外养老保险改革,可以看出,现有的各种养老保险模式各有优缺点,各国养老保险都是在循序渐进改革中不断修正完善。国外养老保险改革经验,引发以下几点思考:

1.延长退休年龄或延长缴费年限。延长退休年龄势必给本已不堪重负的就业带来更大压力,但随着人们平均寿命的提高,现规定的退休年龄应适当提高,德国、英国的渐进模式值得借鉴:每年增加6个月的工作年限,10年后退休年龄从60岁提高到65岁,社会心理上比较容易接受。目前我国的退休年龄规定使得很多人的工龄可长达二三十年,实际缴费年限会远远超出15年的退休条件,而且相对而言,增加缴费年限对个人的影响相对较小,因而可以适当增加缴费年限。

2.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应该尽快实现并轨,将机关、事业单位纳入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范围,从而减少财政支出。还应通过完善法制规章,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从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和被征地农民逐步纳入基本养老保险范畴。同时应进一步明晰缴费与待遇之间关联性,提高人们参保的积极性。

3.积极推广建立企业年金、职业年金计划及个人储蓄性商业养老保险等补充养老保险。随着我国日益严重的人口老龄化,必须建立并完善多层次的养老保障体系,只有尽早规划,提前积累,才能缓解老龄化压力、增强养老金的可持续水平。

四、结语

伴随我国经济改革的深入发展,养老等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显得尤为重要,近期媒体报道养老保险改革方向已明确,诸如未来个人账户将放大,企业缴费有望减负,尤其是确立了改革不是一蹴而就,而是要平稳过渡的原则。如何建立健全和完善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我们必将面临着诸多问题和严峻挑战。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