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人口流动趋势分析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农村人口流动;区域经济增长;灰色关联度;劳动力流动效应模型
中图分类号:F127.61,F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4)20-5033-03
DOI:10.14088/ki.issn0439-8114.2014.20.071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Contribution of Rural Population
Flow to Regional Economic Growth
――Taking Henan Province as an Example
WANG Qing1,JIAO Qing-xia1,2
(1. School of Economics Liaoning University, Shenyang 110136 China;
2. Henan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Law, Zhengzhou 450000 China)
Abstract: The labor flow effect model was used to measure the contribution of rural labor flow to the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grey theory was used to measur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different types of rural flow population and economy development.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ntribution of labor flow to economic development was very obvious since the beginning of the new century, with the mean of 14.7%. It increased first and then decreased with the changes of time. The contribution of the inflow population to economic growth was lower than that of internal flow population. The contribution of the inflow rural labor and the internal flow rural labor flow to economic growth was basically same. The contribution of the inflow urban labor to economic growth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internal floating urban labor.
Key words: rural population flow; regional economic growth; grey correlation analysis; the labor flow effect model
1 文献综述
人口流动是社会经济发展固有的现象,它既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同时还会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历程[1]。因此,许多学者对人口流动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潜心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从研究的视觉来看基本可以分成以下三大类。
1)从区域经济发展收敛性的视觉研究人口流动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然而,目前学术界对人口流动对地区差距影响的程度和趋势的结论不一。许召元等[2]、严超等[3]认为人口流动可以改善地区资源配置,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缩小地区间经济发展的差距;段平忠等[4]基于对人均产出进行剥离的分析框架考察了在去掉人口迁移影响因素前后,中国的东部、中部、西部地区人均产出及总产出的变化趋势,以及由此带来的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内部差距以及三大地带间增长差距的变化,结果得出省际人口迁移扩大了东部、中部地区的内部差距、三大地带间差距以及中国整体的地区差距,只有西部地区的内部差距因为受到人口迁移的影响而显著地缩小了;逯进等[5]运用内生人口迁移经济增长模型测算了近10多年来西部各省区省际人口迁移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得出人口迁移对不同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是有差别的,但没有任何迹象表明省际人口迁移伴随有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趋同。
2)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视角来研究人口流动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王桂新等[6]考察了1995~2000年间中国省际人口迁移与东部地带经济发展的关系,发现省际迁移人口(外来劳动力)已成为推动东部地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外来劳动力弥补了东部地区本地劳动力供给的不足,推动东部地带GDP增长了10%以上,对东部地带GDP增长的贡献度几乎达15%。而且迁入人口规模越大,推动迁入地经济发展的作用和贡献就越大。段平忠等[7]通过建立人口流动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计量模型对二者之间进行了定量的研究,得出人口流动对地区经济发展贡献显著,但这种作用在不断地减弱;赵翠红[8]研究表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对河南经济增长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在1979~1998年间,河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GDP增长的贡献约22.43%,而在经济发展的平稳时期(1999~2005)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GDP增长的贡献还高达20.43%;杜小敏等[9]的研究表明:人口流动对中国经济整体来说是一种帕累托改进,人口流动对流出地经济发展的负面作用开始凸显,人口流出对流出地经济发展的贡献不如预料的明显。
3)从流入人口、流出人口、区域内和区域间流动视角对人口流动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并且研究的地区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不尽相同。如李东[10]利用重庆市40个区县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对重庆市人口流动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发现人口流动与经济发展之间具有较强的关联性,且重庆市区县内人口流动对重庆经济发展的贡献高于流入人口但低于流出人口;马金龙等[11]和刘美蓉等[12]对宁夏固原市和民族自治区的研究也得出流动人口与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高度的关联性的结论,但前者的研究表明区域间人口流动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优于区域内人口流动,而后者的结论则刚好与之相反。
纵观已有文献不难发现,学术界关于人口流动这一问题已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大家研究的角度、方法、区域、时间的不同所得出的结论也有所不同。而中国幅员辽阔,区域经济发展和区域特点各不相同,再加上人口流动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所以已有的研究成果也很难被河南省直接借鉴。为了更好地了解河南省人口流动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为有关部门制定流动人口政策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尝试性地测度了进入新世纪来河南省农村人口流动对其经济增长的贡献及其变化,并对不同类型的流动人口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进行定量的计算与比较。
2 经济发展中农村劳动力流动效应测算
2.1 农村劳动力流动效应测算模型
假定国民经济中只有农业(第一产业)和非农业两个部门,则全社会总产出GDP(Y)和全社会从业人员(L)可以表示为:
Y=YA+YN (1)
L=LA+LN (2)
其中,YA、LA分别表示农业部门的产值和从业人员,YN、LN分别表示非农部门的产值和从业人员。
对(1)式两边同时除以L得:
■=■■+■(3)
即(3)式可以改写为:
P=PAγA+PNγN (4)
式中,P、PA、PN代表劳动生产率,γA、γN分别代表农业与非农业部门从业人员所占的比重。
对(4)式两边关于时间求导并同时除以P得:
■=■■+■■+■■+■■(5)
即:mp=■mA+■mN+■mγ■+■mγ■(6)
式中,m代表增长率。由(6)式可以看出总劳动生产率的大小受两个因素的影响,一个是等式(6)右边前两项要素投入效应,一个是等式(6)右边后两项劳动力流动效应,即劳动在各部门之间的配置效应。若劳动力流动效应用N(P)来表示,则:
N(P)=■mγ■+■mγ■ (7)
又因为γA+γN=1,所以对此时两边关于时间求导可得:
γAmγA+γNmγN=0 (8)
将(8)式整理代入(7)式得:
N(P)=■γNmγ■ (9)
由(9)式可以看出,只要农业与非农业部门间劳动生产率存在差异,劳动力流动效应就会始终存在。
2.2 河南农村劳动力流动效应的测算与分析
为了解河南农村劳动流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首先利用(9)式来计算农村劳动力流动效应,然后再来测度劳动力转移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表1列出了经过处理后的不同时间点上不同部门劳动生产率状况和就业状况,由表1可以算出,从2000年到2011年,在这10多年中总劳动生产率、农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以及非农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分别提高了216.59%、509.01%和130.87%,劳动力流动应为37.11%。劳动力流动对总劳动生产率提高的贡献为17.13%,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14.72%;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农业和非农业劳动生产率的贡献分别为28.41%和28.35%。由此可见,农业中存在剩余劳动力是农业部门生产率低下的一个主要原因,农村劳动力流动不仅有助于提高各部门的劳动生产率,而且在经济增长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由表1中的数据还可以计算出各个时点上劳动力的流动效应以及劳动力流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计算结果见表2。由表2的计算结果可以看出,农村劳动力流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基本上经历了先增大而后又开始减小的过程,这主要是因为在新世纪的初期,一系列的体制改革促进了人口的流动,人口流动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不断的增大,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劳动力的资源配置越来越合理,劳动力转移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逐渐变小。
由此可见,农村人口流动有利于区域经济的增长。那么,不同类型的人口流动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又如何呢?下面从不同类型农村劳动力流动的视角来分析农村劳动力流动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3 省内、省际农村劳动力流动与经济发展相关性比较分析
3.1 指标的选取与数据来源
由于劳动力流出对流出地来说影响较小,所以,关于不同类型农村劳动力流动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实证分析重点放在流入劳动力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上。选取反映河南省各地市经济发展状况的指标--人均生产总值作为参考序列,记为X0;选取各地市的常住人口数、省内农村流动人口数、省内非农村流动人数、省内总流动人口数、外省流入农村人口数、外省流入非农村人口数、外省流入人口数、总流入人口数作为比较序列,分别记为X1、X2、X3、X4、X5、X6、X7、X8。计算所用的流动人口与常住人口数据来自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经济发展状况指标来自2011年《河南统计年鉴》。
3.2农村人口流动与河南经济发展的关联度分析
运用灰色关联原理可以计算得到灰色关联矩阵见表3,然后再利用灰色关联度计算公式得到各比较序列与参考序列人均GDP的关联度分别为:(0.6429,0.5625,0.6029,0.5957,0.5730,0.5204,0.5265,0.589 3)。
由计算结果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1)流入人口对河南省经济发展的贡献较大。流入人口与人均GDP之间的关联性较大,外来劳动力已经成为河南省各地市经济发展主要力量之一;但是流入人口与人均GDP的关联度为0.589,仍低于常住人口与人均GDP的关联度0.64,这说明河南省地处中国的中部,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人口流入还不太频繁,常住人口仍然是推动河南省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流入人口对经济的推动力量与东部地区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省级流入人口与人均GDP的关联度0.526 5低于省内流动人口与人均GDP的关联度0.595 7,说明河南省吸引外省劳动力就业的能力还不够强。
2)河南省内农村劳动力流动对经济发展的贡献(0.562 5)与省级农村劳动力流动对经济发展的贡献(0.573 0)相当。2010年河南省内流动农村劳动力的人数为808 924人,外省流到河南省的农村劳动力人数为110 772人,省内流动农村劳动力是省级流动农村劳动力的7.3倍,但是它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却小于省级农村劳动力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其中的原因可能是虽然人口流动有助于地区间的资源配置,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有利于提高人均产出水平,但是省内流动人口分布及其不均衡,流动人口多数流向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比较高的地区。如在2010年的人口普查中,省内流动的农村劳动力仅占常住人口的0.86%,且省内农村劳动力流入郑州市的高达总农村劳动力的30%,而流入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人数较少,例如流入商丘市的仅占总人数的1.2%,省内流动人口的规模相对较小且不平衡导致省内农村劳动力流动对促进人均GDP增长的作用有限。
3)省级城镇流动人口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低于省内城镇流动人口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省级城镇流动人口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小于省内城镇人口对经济发展的原因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解释,一是外省城镇人口流入河南省的数量远小于省内城镇流动人口数量,其数量仅为省内城镇流动人口数的1/20,这再次说明河南省在吸纳外来人员就业方面的能力较差;二是外来流入城镇人口的质量低于省内城镇流动人口的质量,2010年在外来城镇流动人口中,读过高中的外来城镇人口占流入人口的比例为22.4%,比省内城镇流动人口低近11个百分点,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数占流入人数的24.9%。这说明受过高等教育的外省人口更倾向于流向经济发展更好更快的地区,河南省吸纳进来的就业劳动力的质量偏低。
4 政策建议
综上所述,农村劳动力流动不仅有助于各部门以及总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缩小农业与非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差距,打破二元经济结构的束缚;而且有助于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流动人口低于常住人口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且不同类型的流动人口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也不同。为了更好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出以下两点建议。
1)创新人才引进机制,进一步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提高吸纳高素质、高技术水平人口流入的能力。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河南省人口流入还不够频繁,流入人口规模较小且文化素质技术水平不高。为此,河南省在消除影响人口流动壁垒的同时还应大力实施人才战略计划,建立更加合理、灵活的人才管理机制,为外来人才提供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引进本地区经济发展所急需的人才以及高素质人才,改变流入人口文化素质技术水平低下的局面,逐步提升吸纳高素质流动人口的能力,充分发挥省际流动人口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2)建立健全区域内人口流动的管理措施,积极组织协调和引导区域内农村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农村劳动力在区域内部的流动规模较小,仅占常住人口的0.86%,再加上人口流动分布得不均衡,大大影响了农村人口流动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因此各地区应不断加大对人口流动的组织和协调,合理调控人口流动的规模、积极引导人口流动的流向。在促进区内人口流动方面可以借鉴重庆市的做法,即逐步将在城镇具有相对稳定工作的农民工市民化,不断完善流动人口的管理和服务体制,大力解决农民工子女的受教育问题。关于人口流动分布不均匀的问题可以采取政府部门的推力和流入地的拉力相结合的方法来解决。政府部门对于流向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农民工可以给予一定补贴,降低他们的流动成本,对他们的流向给予一定的鼓励;另外,经济不发达地区的政府部门对于流入人口要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从而吸引人口流入。
参考文献:
[1] 赵润田.欠发达地区人口流动对经济社会的双重影响及对策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12(11):169-173.
[2] 许召元,李善同.区域间劳动力迁移对经济增长和地区差距的影响[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8(2):38-51.
[3] 严 超,常志霄.中国省际劳动力迁移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基于1995-2005年数据的实证分析[J].经济科学,2011(6):19-29.
[4] 段平忠,刘传江.中国省际人口迁移对地区差距的影响[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11):60-67.
[5] 逯 进,朴明根.西部地区人口迁移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演进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08(3):117-123.
[6] 王桂新,黄颖钰.中国省际人口迁移与东部地带的经济发展:1995-2000[J].人口研究,2005(1):19-28.
[7] 段平忠,刘传江.人口流动对经济增长地区差距的影响[J].中国软科学,2005(12):99-111.
[8] 赵翠红.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河南经济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J].经济经纬,2007(3):73-76.
[9] 杜小敏,陈建宝.人口迁移与流动对我国各地区经济影响的实证分析[J].人口研究,2010(5):77-88.
[10] 李 东.人口流动与重庆经济发展的灰色关联度分析[J].西北人口,2009(3):4-9.
关键词:农村人力资源流动;城乡收入差距;长株潭;变化趋势
一、引言:
改革开放后,“农民工”成为了流行词汇,随着社会对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公平问题的日益关注,“城乡二元化”和“城乡收入差距”也相伴而生。截至2012年3月,我国农民工人数达到2.5亿,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6,约占农村人口的1/3;同时全国范围内,城乡收入差距比在2011年达到3.23,成为全球城乡收入差距最大的国家之一。
历年来国内学者就两者的关系做了大量的实证研究。有的学者得出的结论与传统理论一致,如李实和魏众(1999)研究农村人力资源流动对农村内部的收入分配效应时发现农村人力资源的外流提高了农民的收入和边际生产率。但是更多的学者发现,中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随着农村人口流入城市,城乡收入差距不减反增。曾祥金和杨月星(2004)在其《人口流动与就业关联性分析》中发现大量人口流动不但不能刺激经济增长,反而日益加剧了城乡经济不平衡;蔡昉(2005)借助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观察到了劳动力流动和城乡收入差距同时扩大的现象。对于实例与传统理论不合的解释,蔡昉和王美艳(2005)提出是由于户籍制度的限制的存在,制约了农村人口流动的规模和速度,钟甫宁(2010)则从方法上指出是由于分解收入差距方法本身存在的问题导致了这种现象。
对于农村人力资源流动和城乡收入差距同时扩大的解释,不管是从传统理论成立的条件还是研究方法本身的角度相关学者都给出了科学的证明。但是多个角度都成立的情况下恰恰说明了学者们的研究众多影响因素都是暂时性的,即在长期中,剔除这些偶然性因素后,才能看到农村人力资源流动对城乡收入差距的真实影响。
二、正文
长株潭城市群是湖南省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是中部崛起城市群建设的先行者,2007年,长株潭城市群获批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城市化建设是城市群建设的重要问题,城乡收入差距也是不可逾越的一个问题。明确农村人力资源流动对城乡收入差距的长期影响有利于制定长期稳定的城市群建设规划,下文将采取长期趋势分析法来研究农村人力资源流动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
以下数据来自长沙、株洲和湘潭各市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以及湖南省人口信息统计网,直接或者通过计算间接获得:
城市收入用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表示,农村收入用农村人均纯收入表示。
长株潭地区的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长沙市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长沙市城市人口+株洲市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株洲市城市人口+湘潭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湘潭城市人口)/(长沙市城市人口+株洲市城市人口+湘潭市城市人口)
长株潭地区的农村人均纯收入=(长沙市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长沙市农村人口+株洲市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株洲市农村人口+湘潭市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湘潭市农村人口)/(长沙市农村人口+株洲市农村人口+湘潭市农村人口)
由于当地的城市增加人口可能来自外地,当地的农村减少人口可能是流向了外地,忽略城市与农村的生育率的差别(新出生的人口相对于流动人口数目很小),这样可以达到减少误差的作用。
由于2002年的数据同其他相比,相差过大,为奇异点,应该去除,用前后两年的平均值代替。
对城乡收入差距比和农村人口流动数用eviews软件做一元一次回归,结果如下:Y=-000026*X+283945(Y为城乡收入差距比,X为农村人口流动数)
P为0.0018,即在显著性为5%时,检验结果显著;相关系数为0.640539,相关度较高。回归结果表示,流动人口增加1000万,城乡收入差距比缩小0.26。
检验结果一方面与蔡昉等人提出的户籍制度限制人口流动的速度以及规模是相一致的,当流动人口规模不够时,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微乎其微,甚至由于统计等其他原因反而导致研究结果是农村人口流动与城乡收入差距并存。另一方面说明了农村人力资源的流动是有助于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的,但是必须在满足流动速度快和规模大的情况下,效果才会明显。
三、政策启示
一方面要鼓励农村人力资源向城市流动,另一方面要保证农民在农村和城市的就业率。人力资源的流动只有带来了收入的增加才是有意义的流动,如果农村失业人口(农村剩余劳动力)仅仅是从农村转移到城市,成为城市的失业人口,这样不仅没有增加收入,反而增大了支出。这种流动是暂时的,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是无益甚至有害的。所以,在制定相关鼓励农村人口流向城市的同时,有必要在城市和农村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陈洁莹,结合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谈如何解决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J],商业视角,2010;
[2]任德成,农民非农收入与农村收入差距——基于CHNS七省微观农户数据的实证研究[D],山 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4月;
[3]陈宗胜,周云波,任国强,影响农村三种非农就业途径的主要因素研究——对天津市农村社会的实证分析,财经研究,2006;
[4]周天勇,胡锋,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的反思与改进[J],中国人口科学,2007;
[5]张龙龙,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的新思路——以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为视角[J],现代经济信息,2011;
[6]钟甫宁,劳动力市场调节与城乡收入差距研究[J],经济学动态,2010年第4期;
关键词:流动人口 首都功能核心区 城市功能拓展区 城市发展新区 生态涵养发展区
中图分类号:C8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54(2009)10-058-03
一、引言
随着北京市城市化水平的提升和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流动人口选择北京作为他们流入的主要目的地,“流动人口不流动”的特征使得北京市部分区域流动人口数量明显超过户籍人口数量,大批量涌入的流动人口已经成为北京市生产和服务活动所不可缺少的部分,流动人口对城市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正反两方面影响已经越来越受到社会各方面的重视。
二、北京市流动人口总量特征
(一)流动人口的内涵
流动人口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所特有的概念,是我国特有的户籍制度的产物。流动人口是一种临时性的户地分离的自流人口,具体来说,就是离开户籍所在地,异地从事务工、经商等活动,但是学习、旅游、就医、国有流动作业单位的正式职工或因公从事其他活动者除外。
(二)北京市流动人口规模的变化
北京市大规模流动人口变化是上世纪80年代以后才出现的,在这之前流动人口的变动一直处于比较平稳的发展阶段,这主要与我国的经济发展阶段和政治政策的变动有关。由于流动人口是一个变化迅速的群体,而现行的流动人口登记和调查系统又难以及时反映流动人口的变动情况,由此导致社会对于流动人口数量摸不清的情况,因此本研究关于北京市流动人口总量的数据主要从大量学者关于此问题的研究报告,以及个别年份的官方统计数据得到、并汇总得出了北京市从1978―2007年间部分年份的流动人口(外来人口)总量数据。总体来看,本研究认为北京市人口流动的历史发展可以大致分为两个历史阶段:
1.1978―1992年――快速增长时期
从上世纪7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初期,北京市流动人口总量出现大幅度上升,这也与这段时期特殊的经济政策和发展特点密切相关。70年代后期,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开始,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幅提升,农业的迅速发展产生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加之80年代初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执行,城市建设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北京市作为祖国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对城市建设和发展投入了相当大的力量,因此对外来人口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加,加之城乡差距的加大,城市更多的就业机会和高质量生活水平的吸引,更多的农村人口愿意到城市中谋求生路。这样就形成了这段时期北京市流动人口数量的迅速增加。数据显示1977―1992年间北京市流动人口数量的年均增长率为23%,是低水平发展阶段增长率的近4倍。
2.1993―现今――震荡上升时期
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北京市流动人口总量出现了更大幅度的增加,并且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震荡上升的特点。90年代后期北京市流动人口呈现出下降的趋势,而且下降幅度较大,年均降幅达到8%。90年代后期,北京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到位,加之这段时期内遭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流入北京市的外来人口数量出现回落。2001―2007年间北京市流动人口的年均增长速度达到了8.39%,升幅与90年代末流动人口下降的速度相当,从总体发展趋势上来看,北京市流动人口总数上升趋势明显,并可能在今后一段时期内继续维持扩张趋势。
三、北京市流动人口分布结构特征
(一) 四大城市发展功能区的流动人口分布结构
北京市共有18个区县,这些区县按照城市功能的差别可以划分为四个功能区,其中首都功能核心区包括东城区、西城区、崇文区和宣武区;城市功能拓展区包括朝阳区、丰台区、石景山区和海淀区;城市发展新区包括通州区、顺义区、房山区、昌平区和大兴区;生态涵养发展区包括门头沟区、平谷县、怀柔县、密云县和延庆县。
各个城市发展功能区由于发展的定位不同,因此对流动人口的需求程度,以及容纳流动人口的结构也是不同的。图1显示了这4个城市发展功能区2005―2007年流动人口总量的变化。
从流动人口总量上看,城市功能拓展区和城市发展新区流动人口有较显著的增长,而首都功能核心区和生态涵养发展区的流动人口变化较为平稳。从各城市发展功能区流动人口所占比例看,2005―2007三年间,城市功能拓展区是北京市流动人口的主要集中地,而城市发展新区是流动人口份额增长最快的地区。总体来看,北京市各城市功能区流动人口结构总体稳定,并有小幅变化。
城市功能拓展区是北京市流动人口的主要聚集地,该区年均流动人口占到北京市流动人口总量的58.08%,并且该区容纳的流动人口总量逐年上升,其流动人口年均增长率为7.68%,但是从流动人口所占北京市流动人口总量的份额上看,城市功能拓展区的比重呈现出小幅下降的趋势。
城市发展新区是四个功能区内流动人口增长最快的功能区,年均增速达到13.87%。该区是北京市流动人口的第二大聚集地,而且是北京市四个功能区内近三来唯一一个流动人口份额增加的功能区。
由于首都功能核心区特殊的城市功能,其发展重点并不在制造业方面,因此该区能够提供给外来流动人口的工作岗位十分有限,对流动人口的吸引力也相对较低,并且随着首都功能核心区建设的完善,所容纳的暂住人口基本保持不变的状态,并且其吸纳北京市流动人口的相对重要性(即流动人口份额)不断下降,到2007年首都功能核心区只占有全北京市近9%的流动人口。
生态涵养发展区是北京市的生态屏障和水源保护地,由于该区域的特殊功能,同样不适于发展能够吸纳较多流动人口的制造业,因此生态涵养发展区能够容纳的流动人口数量是全北京市最小的,从近三年的发展过程看,虽然2006年该功能区流动人口数量出现了小幅上升,但是很快又回复到之前的水平。同样,该区流动人口所占份额也是全北京市最低的,年均所占份额只有4.71%。
(二) 流动人口居住的区县结构分布分析
1. 城市功能拓展区流动人口分布结构分析
由于城市功能拓展区是北京市流动人口的主要承载体,因此本研究首先对城市功能拓展区流动人口的内部结构进行深层次的分析。图2显示了城市功能拓展区中朝阳区、丰台区、石景山区和海淀区2005―2007年间流动人口总量的变化。总体上看,朝阳区是城市功能拓展区中最主要的流动人口聚集地,2005―2007年三年间,朝阳区流动人口数量占整个功能区流动人口的平均比例达到40.36%,2007年朝阳区流动人口总数达到最大,为96万人,占到北京市当年流动人口总数的23%,可见朝阳区不仅是城市功能拓展区的流动人口主要集中地,更是整个北京地区流动人口的重要聚集地。海淀区是城市功能拓展区中仅次于朝阳区的第二大流动人口聚集地区,2005―2007年三年间,海淀区流动人口数量占整个功能区流动人口的平均比例达到35%,2007年其流动人口总数达到最大,为84.8万人,占当年北京市流动人口总数的20%强。丰台区和石景山区流动人口所占份额相对较小,并且所占份额的变化也不明显,从流动人口总量上看,城市功能拓展区内四个区县各自的流动人口总量都是平稳上升。
2.城市发展新区流动人口分布结构分析
城市发展新区是北京市吸纳流动人口的另一个重要功能区。该功能区内5个区县的发展模式大致可以分为两种:其中大兴区、昌平区和通州区吸纳流动人口总量较多,而且上升趋势较强;而顺义区和房山区不仅吸纳的流动人口数量较小,而且三年间不论是流动人口数量还是流动人口份额都没有特别显著的上升。大兴区、昌平区和通州区2005―2007年年均吸纳流动人口份额分别为13%、11.5%和10%,并且在2007年都达到了吸纳流动人口总量最多的程度,该年这三个区县流动人口总量占北京市流动人口总量的比例分别为8.03%、7.27%和6.62%。
3.首都功能核心区流动人口分布结构分析
首都功能核心区由于其特殊的社会责任,其吸纳流动人口的能力相对较弱。在首都功能核心区所包括的四个区县内,西城区、东城区和宣武区流动人口总量较为接近,而崇文区不论是流动人口总量还是流动人口占该功能区流动人口份额都与另外三个区有明显的差距。2005―2007三年间,这四个区县流动人口占全功能区流动人口的平均份额分别为东城区27.46%,西城区31.07%,崇文区14.22%,宣武区27.26%。崇文区和宣武区流动人口数量处于小幅上升中,2007年达到最大值,分别为5.5万人和10.9万人,但是只分别占当年北京市流动人口总数的比例为1.31%和2.6%;东城区和西城区2005―2007年间流动人口总数呈现出持续小幅下降的趋势,2007年其流动人口数量分别为10.1万人和11万人,分别占北京市流动人口总数的2.41%和2.62%。这样不难看出,首都功能核心区内四个区县流动人口总量发展较为平缓,基本无巨大变化,而且各个区县流动人口所占比例基本保持稳定。
4.生态涵养发展区流动人口分布结构分析
从图5中明显看到,这5个区县所吸纳的流动人口数量基本上都在5万人以下,其中怀柔区是容纳流动人口相对较多的区县之一,2005―2007年三年间其平均容纳了生态涵养发展区内29%的流动人口,门头沟区和密云县是仅次于怀柔区的两个流动人口集中地,其2005―2007年间分别平均容纳该功能区内20.8%和21.3%的流动人口。从流动人口总量的发展模式看,门头沟区容纳的流动人口总数逐年下降,平谷区和延庆县虽然流动人口总量小,但是呈现出逐年小幅上升的趋势,而怀柔区和密云县流动人口数量则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从各区县流动人口数量占整个功能区流动人口数量的份额上看,门头沟区和怀柔区所占份额逐年下降,而平谷县、密云县和延庆县所占份额逐年上升,并且2007年密云县流动人口所占比例已经超过门头沟区,成为生态涵养发展区中流动人口比例第二大的区县,同样经过发展,2007年平谷区流动人口所占比例已经与门头沟区持平,并且仍有继续上升的趋势。因此不难发现,生态涵养发展区虽然所容纳的流动人口总量相对在四个功能区内是最小的,但是其内部结构却越发趋于平衡,各个区县吸纳流动人口的能力差距在逐渐缩小。
四、主要结论和政策建议
本研究得出的北京市流动人口规模和空间分布特征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①正确认识流动人口。在过去的政府宏观调控中,一直把流动人口作为压缩的对象,但是就北京市目前的情况来看,流动人口已经成为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因此在制定相关政策时,要深入分析北京市流动人口的作用和缺陷,明确管理方向;②对流动人口实施结构性调整。北京市流动人口中大部分属于低端人群即较低素质人群,但是仍有一部分流动人口文化水平和素质高,并且活跃在金融、高技术等产业。因为北京市流动人口具有结构性特征,因此在制定相应管理措施时,应对不同类别的流动人口实行不同的管理措施,使得更多的高素质流动人口进京,而相应缩减低端流动人口数量;③通过产业政策调整人口分布布局。目前来看北京市流动人口集中分布在环城带的城乡结合部地区,为了进一步消减城区的人口压力,应妥善利用产业转移策略,把吸纳流动人口较多的产业转移到偏远郊区,并建立较完善的服务业体系,从而吸引更多的流动人口向北京周边地区分散。
■ 参考文献
1.孙中锋,流动人口聚居区的形成机制及其社会特质研究,华东理工大学学报[J],2005.01。
摘要: [目的] 分析上海市17年甲型病毒性肝炎流行情况和发病趋势,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依据。
[方法] 对1990―2006年上海市人口及疫情报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运用灰色模型分析甲型病毒性肝炎发病趋势。 [结果] 1990―2006年上海市甲型肝炎发病占急性病毒性肝炎总报告发病数的9.91%,平均发病率为8.82/10万。甲型肝炎总体发病率呈现下降趋势。
[结论] 根据17年甲型肝炎发病数据建立的灰色模型可以较好地预测近几年发病趋势。
关键词: 甲型肝炎; 灰色模型; 发病趋势
中图分类号:R 181.8+1 文献标识码: A
Trend analysis on viral hepatitis A of the past 17 years in Shanghai
JIN Bi-hong ,LI Yan-ting ,GU Bao-ke,WU Huan-yu ,WANG ye,LI Kou-di(Shanghai Municipal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Shanghai 200336,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incidence and time trend of hepatitis A during the past 17 years in Shanghai in order to supply a base in establishing preventive policies for this disease.
[Methods] The population and epidemic surveillance data of Shanghai city from year 1990-2006was used together with the gray-model to analyze trend of hepatitis A.
[Results] Reported cases of hepatitis A accounted for 9.91% among acute hepatitis in Shanghai during year 1990-2006.Average incidence of hepatitis A was 8.82/100000. Its trend in Shanghai was declining.
[Conclusion] The gray-model based on data of hepatitis A during the past 17 years can forecast the trend for the latter few years.
Key words: Hepatitis A; Gray-model; Incidence trend
甲型病毒性肝炎为最常见的肠道传染病之一,在全世界具有非常广泛的分布。但各国甲型肝炎的流行率各有不同。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尽管社会经济各方面已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但因许多地区卫生条件和人们的卫生意识仍未得到普遍提高,甲型肝炎区域性流行时有发生。1988年春,上海地区甲型肝炎流行的殃及面之广尤是人们始料不及。近年来,由于不同程度地加强了人群免疫保护措施,年均发病率虽呈下降趋势,但要控制乃至消除甲型肝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本文就上海市甲型肝炎流行的趋势作初步探索。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资料来源于1990―2006年上海市人口资料及甲型肝炎疫情报告资料。
1.2 方法
按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结合趋势分析,分析上海市近17年甲型肝炎疫情。全部数据采用Excel建立数据库,运用SPSS 11.0统计分析软件对1990―2006年甲型肝炎发病率建立灰色模型[GM(1,1)],分析预测未来甲型肝炎发病率。
2 结果
2.1 流行情况
2.2 甲型肝炎流行趋势分析和预测
运用灰色模型GM(1,1)分析1990―2006年上海市户籍居民甲型肝炎发病趋势(图1)。
年均增长率公式:
[WTBX]G=n-1an/a0[KF)];
n为年份数,α0为基线率,αn是第n年时的率,G为年均增长率。
灰色模型的一阶线性微分方程:
dx(t)dt+ax(t)=u;
a和u为灰色模型的待定参数。
预测采用灰色模型GM(1,1):
2007―2010年上海市甲型肝炎发病率未来预测值:2007年甲型肝炎发病率1.65/10万、2008年甲型肝炎发病率1.41/10万、2009年甲型肝炎发病率1.21/10万、2010年甲型肝炎发病率1.04/10万。
2007年本市甲型肝炎实际报告发病率为2.02/10万,误差为0.37/10万,相对误差为18.32%。
2.3 模型精确判断分析
后验差比值(残差、实际数的标准差之比)C=0.4793,小误差频率P=0.8125。根据表3的综合评定标准,预测精度等级为合格,可接受所预测的模型,可以外推预测2007―2010年上海市沪籍居民甲型肝炎发病呈下降趋势。
3 讨论
灰色系统理论最早基于对社会、经济(工农业和商业)等宏观预测和决策而提出,后被应用于生命科学和医学领域,该模型在预测传染病的流行趋势上也有较好的效果。GM(1,1)模型是灰色系统模型中最基本、应用最广泛的预测模型。由于GM(1,1)预测模型主要反映数据的规律性,不能完全反映各种非规律性的社会因素对预测数据的影响,而影响疾病流行的因素较多,包括自然、社会、环境因素等。因此,依据预测结果决策时还应考虑综合因素对疾病流行的影响[1]。
通过上海市1990―2006年甲型肝炎疫情资料分析,建立灰色系统GM (1,1)预测模型,预测我市未来4年甲型肝炎流行趋势。经后验差检验显示,建立的预测模型合格。因此,应用该模型能较好地预测本市甲型肝炎的短期流行趋势。预示今后4年甲型肝炎发病趋势在无外来影响因素情况下将继续走低,预测发病率控制在1.04/10万~1.65/10万左右。综合分析,近年来甲型肝炎发病下降原因如下: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甲型肝炎的发病率持续下降。甲型肝炎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到1995年,上海成为中国32个直辖市、省和自治区中第一个城乡全部实现自来水供水的地区[2,3]。水改工作对控制水源传播的传染病是至关重要的,甲型肝炎疫情呈下降趋势。加强食品卫生工作,为预防和控制急性传染病,尤其是预防食源性传染病作出了贡献[2]。从人类宣布消灭天花的事实可知,控制一种传染病的首要措施是加强人群的免疫保护。甲肝减毒活疫苗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4]。甲肝疫苗的广泛接种使甲肝疫苗接种群体的发病率维持在较低水平,从而使甲型肝炎总报告发病率逐年下降。1988年上海发生食用毛蚶引起的甲型肝炎大流行后,各级卫生医疗机构加强健康教育,尤其每年举办的健康教育周活动,使不同职业人群对肝炎知识有了不同程度的了解,为本市病毒性肝炎防治工作打下了较好的基础[5]。
4 参考文献
[1]李菊林,高琪,金小林,等.灰色预测模型对流动人口疟疾的分析[J].中国热带医学,2007,7(6):872-873.
[2]上海地方卫生志编撰委员会.上海地方卫生志[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研究院出版社, 1998.
[3]上海地方公共事业志编撰委员会.上海地方公共事业志[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研究院出版社,1999.
[4]李燕婷,吴寰宇,施锦明, 等.甲型肝炎疫苗接种流行病学效果和经济效益分析[J].上海预防医学,2002,14(5):203-204.
[5]任宏. 上海市不同职业人群病毒性肝炎知识行为调查[J].上海预防医学,2001,13(3):119-120.
资料与方法
2005~2009年各县区每年上报的妇幼卫生报表、5岁以下儿童死亡报告卡、5岁以下儿童死亡评审资料。对象为2004年10月1日~2009年9月30日期间出生的活产婴儿,包括常住人口及在当地居住1年及以上的流动人口。
方法:采用统一报表内容,统一死亡报告卡格式,由所在乡、村或医疗保健机构填写“5岁以下儿童死亡报告卡”及妇幼卫生报表,每月通过例会逐级审核、上报至市妇幼保健院。市妇幼保健院专人负责核对、整理、分析,每年第3季度按照《河南省妇幼卫生年报质量控制细则》对全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进行质量控制,层层查漏,确保数据的真实、准确。儿童死因分类依据国际疾病分类(ICD-10)进行。
结 果
5岁以下儿童意外死亡变化趋势,见表1。
5岁以下儿童意外死亡城市、农村比较,见表2。
5岁以下儿童意外死亡原因及构成,见表3。
5岁以下儿童意外死亡原因及性别构成,见表4。
讨 论
儿童意外死亡的地区分布特点资料显示,5岁以下儿童意外死亡中农村82.35%,0岁组农村84.65%,1~4岁组农村78.77%,农村意外死亡远远高于城市。近几年农村留守儿童增多,这些留守儿童多由祖父辈监护人进行看管,由于思想文化素质、身体状况、劳作等原因使留守儿童无法得到细致的照料与关怀,存在着较多的成长风险和安全隐患;受教育理念、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各种条件的影响,农村基础教育相对落后,许多到了入园年龄的孩子不能及时入园接受教育,缺乏基本的安全知识和安全意识,造成意外死亡大大增加;从总体来看,农村妇女儿童享受卫生保健服务的水平较城市为低,意外伤害往往在第一时间得不到及时、正确的处理与救治,最终危及儿童生命。提高农村妇女儿童对保健服务的利用,逐步改善农村儿童生存条件和教育环境,各级政府加大对留守儿童的关注等是降低农村儿童意外死亡的关键。
儿童意外死亡原因构成从引起5岁以下儿童意外死亡的原因来看,0岁组意外窒息占意外死亡的77.19%,是婴儿意外死亡的第一位原因,这与我国国内文献报道相一致[2]。造成意外窒息主要是家长缺乏正确的护理知识或是疏于照顾而引起。母亲躺着喂奶堵塞婴儿口鼻、呛奶、寒冷季节衣被造成捂闷等是常见的造成婴儿意外窒息的原因[3]。1~4岁组交通意外占意外死亡的41.10%,是1~4岁组意外死亡的首位原因。我市地处平原,近几年经济发展较快,车辆增多,城乡结合部部分道路设施及监管相对滞后,儿童交通安全意识薄弱及避险能力差,容易发生交通意外。
从意外死亡原因男女性别比较来看,在意外死亡中男女童的比例2.2:1,在死亡原因中男童所占比例较大的是溺水、意外跌落、交通意外等;这与男童天性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同时又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有一定关系。
儿童伤害问题被国际学术界确认为21世纪威胁儿童健康和生命的主要问题,也是21世纪儿童保健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重视儿童意外死亡,广泛开展健康教育,普及意外现场急救知识,降低儿童意外死亡发生,提高儿童生存质量,这是我们儿童保健工作者和全社会的义不容辞的责任。
参考文献
1 于红梅,刘燕霞.1999年~2008年长治市5岁以下儿童意外死亡原因的调查分析.长治医学院学报,2009,23(6):421-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