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对粮食安全的认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行政处罚档案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
近年来,随着档案行政处罚工作的开展,档案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一些省市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相继开展了规范档案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工作,制定了档案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规范及其应用标准。笔者结合参与制定相关规范性文件的具体实践,从法学理论的角度对档案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概念、遵循的基本原则和必要的制度控制提出一些新的认识。
一、档案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概念
档案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是指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在法定档案行政处罚权限范围内,遵循公平、合理的价值目标,对档案违法行为是否给予行政处罚、给予何种行政处罚和给予何种幅度行政处罚的自主决定权。这一概念可以从三个方面去认识:
第一,这里所定义的自由裁量权主要存在于行政处罚中。按照档案行政执法行为的种类去划分,档案行政裁量权可以分作档案行政处罚裁量权、档案行政许可裁量权、档案行政征收裁量权、档案行政确认裁量权等。档案行政裁量权与档案行政执法行为有着密切联系,尤其是档案行政处罚、行政许可等主要行政执法行为,对行政执法相对人的人身和财产权益影响最为广泛和直接,对这些档案行政执法行为中自由裁量权予以规范和控制是档案行政执法工作的重点。
第二,自由裁量权的行使必须在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范围和幅度之内。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是一种相对的自由,必须受到严格的规范和控制。主要表现在情节轻重判断,事实定性,是否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以及作出何种行政处罚决定,多大幅度,适用哪些程序的选择或判断,与其他档案行政执法行为的自由裁量权相比,行政处罚裁量权的内容最多,运用也最普遍。
第三,自由裁量权的行使必须符合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是国务院对依法行政工作提出的基本要求。国务院还将“要平等对待行政管理相对人,不偏私、不歧视。行使自由裁量权应当符合法律目的,排除不相关因素的干扰”明确纳入“合理行政”范畴。由此可见,规范档案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是从源头上缩小行政权力扩张,减少执法随意性,保障执法公正,提高执法公信力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廉政风险防范管理,防止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发生违法违纪问题的重要制度保障。
二、行使档案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第一,自由裁量权的行使,要公平正义、合乎情理、仅为正当目的。公平正义,就是要力求做到“相同情况相同处理,不同情况不同处理”,这需要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执法人员根据客观实际情况和法律精神及自己的理性判断加以灵活处理,出于善良的意愿,不谋取私利,不打击报复。合乎情理,就是行使档案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时,要符合客观规律,符合人们的正常思维,不偏激、不执拗,是出于一个正常人的正常思维而做出的行为。仅为正当目的,是针对非正当的私利目的而言的。广义上的“私利”可划分为“直接私利”和“间接私利”两种。“直接私利”是指,档案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行使,直接能给行为人带来经济上或政治上的好处;“间接私利”是指,档案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行使,虽然不能直接给行为人带来好处,但是却能给行为人带来未来的、可期待的经济利益或政治利益。如果当事人违法事实轻微,却被处以最高额的罚款处罚,就明显违背了公平正义、合乎情理、仅为正当目的的基本原则。
第二,自由裁量权的行使,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符合法定程序。自由裁量权的行使,应当综合考虑违法事实(违法行为的时间、地点、起因、过程及其危害程度)、违法性质(违法行为所触犯的法律法规及其本质属性)、过错程度(实施违法行为的主观过错情形及其恶性程度)、法定情节(当事人是否具有依法可以免除、从轻或从重处罚的情形)和认错与整改表现(当事人对违法行为的认错态度和整改情况),要严格按照法定程序、法定情节裁量。《档案行政处罚程序暂行规定》规定:违法行为轻微,依法可以不予档案行政处罚的,不予行政处罚。根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有下列情形的不予行政处罚:未达到法定行政责任年龄,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尚不具备辨别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因此,应当责令其监护人(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朋友、父母所在单位、住所地的居民委员、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加以管教,并赔偿其造成的经济损失;精神失常,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时有违法行为的,应当责令其监护人(配偶、父母、成年子女、朋友、父母所在单位、住所地的居民委员或者村民委员会)严加看管和治疗,并赔偿其造成的经济损失;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依照法定形式裁量(不得采用法律法规规定以外的行政处罚种类)和依照法定幅度裁量(不得低于或者超过法律法规规定的行政处罚幅度)。
三、对档案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制度控制
有了行使档案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必须遵循的原则,并不等于执法人员都能遵循原则办事,也不等于自由裁量权不会被滥用。对于自由裁量权还要从行政执法程序制度上予以保障。档案行政执法程序是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在行政执法工作中应当遵循的方式、步骤、顺序和时限,除信息公开、回避、时效、听取陈述和申辩等一般性程序制度外,还包括了职能分离、说明理由、案件指导、集体讨论和备案等制度,这些制度是自由裁量权得以规范行使的重要保障。
第一,职能分离制度。职能分离制度有利于建立权力制约机制,防止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及其执法人员腐败和滥用行政裁量权,保障行政执法决定公平、公正,消除公众对行政执法部门偏私的疑虑。我国行政处罚法规定,行政处罚案件的调查人员不得主持行政处罚的听证程序,作出罚款决定的行政机关应当与收缴罚款的机构分离。因此,为了规范档案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行使的调查、决定、执行等职能应当依法相对分离,由不同的内设执法机构、执法人员或者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去行使。
第二,说明理由制度。在自由裁量权的行使过程中,说明理由是一项基本的制度要求,从执法相对人的角度来讲,它可以增强执法相对人对档案行政执法行为和处理决定的信服程度,避免对立情绪,有利于事后执行。从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角度来讲,它意味着其在行使权力,作出自由裁量决定的过程中,必须排斥恣意、专断、偏私等因素,因为只有客观、公正的理由才经得起公开地推敲,具有说服力和合理性,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时,应当对行政处罚决定的事实认定、法律适用以及进行裁量的政策、公益等因素予以充分说明和解释。二是行政处罚自由裁量基准本身就是一种说明理由。三是如不予适用行政处罚自由裁量基准,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在结案报告中充分说明理由。
关键词:国内外;工业化;粮食安全;正负面影响;启示
工业化对粮食安全是一把双刃剑,即工业化对粮食安全既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影响,其影响的最终结果决定于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的程度。所以,研究工业化对粮食安影响的目的,就在于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正面影响作用,尽可能消除其负面影响作用,达到既保障粮食安全又推进工业化进程的双赢目标。
一、国内外工业化影响粮食安全的正面效应分析
(一)国外工业化影响粮食安全的正面效应分析
1.提高粮食价格和粮食补贴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为了保障粮食安全,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在工业化推进中,大部分采取了大幅度提高粮食价格的支持政策,对粮食生产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在工业反哺农业中有效实施对农业生产者进行直接补贴。如美国对种植小麦、玉米、高粱、大麦、燕麦、水稻的农民都进行了补贴, 2000年小麦和玉米种植补贴额分别为45.2美元/吨、27.56美元/吨,并且不断提高补贴标准,从而大大增加了粮农收入,提高了粮农生产粮食的积极性,保障了美国的粮食供给,促进了世界粮食安全。
2.现代生产要素投入促进了粮食生产能力和效率的提高。为了提高粮食的生产能力,许多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都把工业化提供的现代生产要素普遍用于农业生产,在粮食生产中广泛运用机械和电力的同时,大量施用化肥、农药,从而大幅度提高了农业和粮食生产的效率与效益。从1946年到1985年,世界人口从近23亿人猛增到48亿人,净增加1.1倍,同期世界粮食供给总量则由5.33亿吨增加到18.41亿吨,增长2.45倍,粮食增长速度明显超过人口增长速度,世界人均拥有粮食从234kg增至380kg,净增加146kg。可见,在农业生产中普遍使用工业化成果,大大提高了粮食的生产能力和供给能力,为保障世界粮食安全作出了重大贡献。
(二)我国工业化快速发展对粮食安全的正面影响分析
1.给予粮食生产各种直接补贴,大大减轻了粮农负担。现实情况表明,我国经过60多年的发展,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工业已经不再需要从农业中提取积累,而且可以反哺农业。为此我国从2004年以来,实施了工业反哺农业、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支持粮食生产等惠农政策,即取消农业税、屠宰税、牧业税、农业特产税;对粮食实施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 补贴政策的长期有效实施,对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起到了积极作用,加上其他的政策措施,我国粮食生产自2004年以来取得了9年持续增产的好效果,有力的保障了我国的粮食安全,减轻了世界的粮食压力。
2.现代化生产资料投入提高了粮食增产能力和效率。在工业化进程中,我国也把现代工业化的成果用于农业,在粮食生产中不断增加机械、电力、化肥、农药等现代化生产要素的使用量,促进了粮食生产能力和效率的提高,其别是化肥为我国粮食持续大幅度增产做出了重大贡献。我国化肥使用总量和单位面积使用量都处在世界较高水平,占比达 35%,目前粮食作物消费了我国农业化肥施用量的50%左右。在我国粮食增产中,化肥对单产的作用占到40%-50%左右,对总产的贡献率大约为30%-31%。据专家预测, 2015、2020年我国需分别增施892万吨和1103万吨化肥,所以,科学地增施化肥将对我国未来增加粮食产量,保障粮食供应起重要作用。
二、国内外工业化对粮食安全负面影响的分析
(一)国际上工业化对粮食安全的负面影响分析
1.工业化占用大量粮食用地,削弱粮食生产基础条件。现在国际上现代化程度比较高的国家大多都是主要粮食生产国,这些国家由于在工业化发展中没有很好的重视耕地保护,出现了严重占用优质粮地的问题。一是过多地使用化肥与农药,导致土壤贫瘠和退化,使粮食增产后劲不足;二是工业化带动的城镇化建设占用了大量粮地。如国际粮食生产大国美国2003-2004年,耕地面积锐减243万公顷,降幅为1.38%;又如俄罗斯2005年比1999年的耕地面积减少319.4万公顷,减幅为2.56%。除此以外,加拿大、欧盟主要农业国、日本、韩国等粮食用地均有明显程度的减少,从而使世界粮食增产基础条件变弱、速度变缓,给世界粮食安全带来巨大压力。
2.增加粮食消费,增加粮食安全压力。欧美等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为了缓解石油市场的压力和保护生态环境,加快生物质能源的开发和利用,选用由玉米生产的乙醇等清洁能源代替石油,造成世界玉米供给缺口扩大,使玉米价格大幅度上涨。所以,在工业化的推进中,以粮食为原料的生物质能源的开发利用,增加了粮食消费需求,给粮食安全带来新的压力。
3.占用大量的粮食资本,削弱粮食的增产能力。20世纪70年代,不少亚洲国家加大对农业的资本投入,大力开展农业“绿色革命”,促进了农业发展,增加了粮食产量,改善了粮食的供求状况。但是到20世纪90年代以后,有的国家为了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加快建设了速度,加大工业资本投资,致使农业资本投资大幅度减少。与此同时,发展中国家人口却高速增长,粮食消费需求不断增加,从而使粮食产量增长速度赶不上粮食消费增长速度,导致粮食自给能力下降。特别是一些粮食出口国转化为粮食进口国,造成粮食安全形势相当严峻。
(二)我国工业化对粮食安全负面影响的分析
1.现代生产资料投入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对粮食安全持续稳定的障碍。工业为农业提供的现代化生产要素投入大幅度提高了粮食生产成本,减少了粮农收入。粮食生产的主要成本是工业提供的农药、种子、化肥和机械的使用费用,2006年同2004年比较,我国农业生产资料的价格累计上涨9.9%,尤其是化肥价格涨幅特别大,而同期粮食价格只上涨了1.3%。2006年以来,我国投入大量补贴资金弥补农资价格上涨给农民造成的损失,但实际效果不很明显,由此造成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下降,出现抛荒弃耕现象,造成粮食安全隐患。
2.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经商造成粮食生产劳动力素质普遍低下。在工业化快速发展中,我国进城务工经商的农民越来越多。就现时的实际情况来看,农业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经商在数量上没有影响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但是在质量上对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具有比较大的负面影响。一是在转移的农业剩余劳动力中,青壮年占绝大多数,且多为男性,由此造成务农劳动力老弱病残者和妇女多,质量不高;二是转移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受教育的程度相对较高,以初和高中为主,还有少量的人受过大专及以上的教育,而农村劳动力仅略高于小学文化成度。务农劳动力文化素质低,不能很好地掌握和运用农业科技知识,使新科技发挥不了优势,如我国化肥利用率不及发达国家的50%。
三、从国内外工业化对粮食安全影响的现状分析中受到的启示
通过上述简明扼要的分析,首先要充分认识到粮食始终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也是工业和其他产业发展的源泉。这个认识问题不解决,根本就谈不上工业化及其发展进步。所以,在工业化快速推进的现实情况下,要千方百计最大限度地消除其对粮食安全的负面影响,充分发挥其正面影响作用,做到粮食安全长期稳定与工业化快速发展协调并进、双赢共荣。
其次是要进一步充分认识到农业基础性、战略性的地位和粮食基础性公共产品的特性,而且在任何情况下不动摇。像中国这样的农业大国和人口大国,在工业化进程中,要始终高度注重打牢农业与粮食安全的基础。不然,工业化与城镇化就很有可能出现波折,甚至中断。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我国大量消耗土地等农业资源,以牺牲农业保工业、牺牲农村保城市、牺牲农民保市民的教训应牢牢记取。
第三是要明确认识到保障粮食安全不只是粮食产业内部自身的发展,还体现在粮食产业同工业等相关产业紧密联系,打造产业一体化、市场化与集约化的崭新经营模式。为此,分析工业化对粮食安全的正、负面影响的效应,既有利于保障粮食安全,也有利于保障工业化顺利进行,达到双赢目标。
参考文献:
1.徐元明.发达国家粮食补贴政策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8(6).
2.张新光.农业现代化的规律性与中国农业的现代化[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8(6).
3.龙文军.警惕化肥市场危机影响粮食生产[J].磷肥与复肥,2009,24(1).
所谓市场性粮食安全问题是指生产者对粮食价格的反应而诱致的粮食安全问题。市场性粮食安全问题又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是粮食产业整体性比较效益低而诱致的粮食安全问题。粮食产业的平均利润低于经济作物和工商业,对于农民而言,主要是粮食的平均利润低于棉花、蔬菜、瓜果等经济作物,种粮的收益低于外出务工的平均收益,从而诱使农民减少或者放弃粮食生产,改种经济作物或外出务工经商,如20世纪八九十年代反复出现的粮食安全问题就是种粮比较效益过低所致。二是粮食产品阶良陆的低价格诱致的粮食安全问题。比如1998―2002年粮食价格比较低,农民纷纷减少粮食生产而改种其他经济作物,导致粮食供给不足引发粮食安全问题,即个人理性导致集体谬误所形成的“囚徒困境”。三是国内外大资本投机在性介入,如买空卖空诱致的粮食安全问题。虽然粮食产业还没有出现由于大资本操纵的买空卖空现象,但是我们必须看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现在国内外非生产性、投机性大资本过多,通过市场投机而导致粮食安全问题的可能性也不能排除。
以上三个方面都属于市场性粮食安全问题,是由粮食供求和粮食价格等因素导致的。市场性粮食安全问题是因为收益问题引发的安全问题。不同类型的粮食安全问题有不同的解决办法。对于第一种类型的粮食安全问题,需要政府介入才能够解决,即将粮食作为一种准公共产品予以重视;对于第二种类型的粮食安全问题,不需要政府介入,让市场自行恢复平衡,当然如果出现“蛛网效应”的苗头,政府可以适当调控;对于第三种类型的粮食安全问题,则需要政府前瞻性的防范,完善粮食储备系统和流通设施,防止投机性大资本“上山下乡”,扰乱能力性粮食安全问题
所谓能力性粮食安全问题是指生产能力对粮食安全的影响,即是否具备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的能力而诱发的粮食安全问题。粮食生产能力包括四个方面:一是耕地数量。耕地数量是粮食安全的基础,有了一定数量的耕地,粮食安全就有了基础。但是有较多的耕地数量,并非就能够保证粮食安全,很多耕地丰富的国家,粮食安全也不能保障。因此,耕地只是粮食安全的一个必要条件,并不是充分条件。二是耕地产能,即分析粮食安全问题要将生产条件――旱涝保收的耕地数量考虑进来,考虑耕地的质量。只有旱涝保收的耕地,才能够保证粮食的稳定产量。旱涝保收的耕地也只是粮食安全的一个必要条件。三是速生粮食生产能力,即如果遇上粮食安全问题,耕地能够迅速调整农业生产结构且迅速种值粮食的能力,其能力还包括速生型粮食品种和技术储备――品种是否比较多,是否能够在任何条件下生产四是技术和管理问题,即粮食种子的改良及田间管理水平提高的问题。改革开放50多年,粮食安全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粮食品种的技术改良而保证的。
中国历史上很多时期的粮食安全问题是生产能力的问题,但是生产能力与当时的技术条件有关,而技术条件的改变是一个渐进过程,不能一蹴而就。因此判定粮食安全问题必须将市场性粮食安全问题与能力性粮食安全问题区别开来。前者可以通过政府必要的调控和干预予以解决,后者是结构性的问题,短期无法解决。而对于能力性粮食安全问题也要根据其类型具体分析:对于耕地数量,现在关注的学者和官员比较多,但是必须认识到耕地数量的减少是一个必然趋势,这是不可逆转的。从粮食生产能力视角来看,必须将粮食安全保障重点放在提高粮食增产技术和改良中低产田方面。另外,还需考虑到即使有耕地、有旱涝保收的耕地、有增产技术也不见得能够保证粮食安全,因为粮食安全问题还受市场等因素的影响。所以我们不能僵化地看待耕地及其数量,不能总是盯着耕地和播种面积,而更应该注重粮食生产能力:一是要保证有基本的生产粮食的能力,严控耕地的非农化,保证农业用地数量维持在一定水平;二是要保证万一出现粮食短缺,能够迅速调整农业用地结构,确保迅速生产速生性粮食的能力,即粮食生产的快速应变能力。笔者认为,一个国家只要a-定数量的农业用地和快速生产粮食的能力,任何粮食安全问题都不足为虑。
灾害性粮食安全问题
所谓灾害性粮食安全问题意指自然灾害诱致的粮食减产和绝收的粮食安全问题。灾害性粮食安全问题也不是笼统的,更不是同质的,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局部性灾害诱致的粮食安全问题,就是某一个区域因为自然灾害导致粮食减产,如]998年江南地区的大洪灾、今年西南地区的干旱。二是产业性灾害诱致的粮食安全问题,比如小麦、水稻、大豆、玉米等粮食作物因为气候问题而诱致某类粮食产品短缺,从而影响粮食供给结构,导致粮食安全问题。三是整体性灾害诱致的粮食问题,即全国大多数地区、大多数粮食产品遭受了自然灾害而导致粮食的重大减产。
不同的自然灾害诱致粮食安全问题的程度不同,解决的方法也不同。总体而言,灾害性粮食安全是短期性的,带来的冲击力度比较大。但是相对于市场性、能力性诱致的粮食安全问题而言,灾害性粮食安全问题比较单纯,也较易解决。具体而言,对于局部性灾害诱致的粮食安全问题,我们大可不必恐慌,可以通过国内贸易调剂或者通过部分进口解决区域性粮食短缺问题。对于产业性灾害诱致的粮食安全问题更不足虑,虽然中国南方和北方的主食替代率比较低,但完全可以通过国际粮食市场进行调剂,解决结构性供给问题。对于整体性灾害诱致的粮食安全问题,则必须高度重视,主要途径有两条:一是启动应急性速生粮食生产机制,迅速生-产速生性粮食作物;二是迅速抛售国家粮食储备,保证粮食正常、稳定供给,平抑供求关系。
“人造性”粮食安全问题
关键词:耕地保护;税收公平;耕地占用税;制度变迁
中图分类号:D922.220.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3)07-0101-04
税法的作用,是指税法的实施对社会关系所产生的影响,可以从税法的规范作用和经济作用来评价。[1]在耕地占用税法领域,主要是通过税收杠杆使纳税人的耕地占用行为得到合理控制,在耕地保护的过程中实现国家对宏观经济的有效调控。如果耕地占用税制度长期存在耕地保护功能失灵及税负不公,那么就会消减耕地占用税法经济手段协同土地管理法等行政手段保护耕地的法理基础及正当性。根据制度变迁的一般原理,制度实施效率的提升是促进耕地占用税向农用地占用税制度变迁的原动力。由于现行耕地占用税制度本身存在制约效率和公平的缺陷,“完善耕地占用税势在必行”。[2]
一、持续有效的耕地保护是我国粮食安全的基石
截至2012年年末,“全国大陆总人口为13540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69万人,其中城镇人口为71182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52.6%”,[3]我国人口数量仍然在递增,一般情况下,世界人口大国的状况在未来相当长时期难以发生根本性改变。吃饭是人的最基本需求。历史证明,如果人的最基本需求得不到保障,那么社会秩序可能发生动荡、社会伦理将受到空前挑战甚至倒退。为此,保障粮食安全是各国政府及法律制度孜孜以求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目标。“1942”饥饿与恐惧的惨痛史实告诫我们,人口数量递增背景下的世界人口大国现状表征,我国粮食安全保障的任务及重要性是其他国家难以比拟的。
粮食安全与耕地保护的关系,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粮食生产不像石油生产那样具有垄断性,在国际粮食市场长期供大于求且粮食市场供给基本稳定的情况下,个人粮食安全可以通过国内粮食市场予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可以通过国际粮食市场来保障。耕地保护就是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农业用地的非农化,阻碍了负担耕地保护的农民享受城镇化和工业化给农业用地非农化带来的土地增值收益,因而强调保障粮食市场,认为“保护耕地所付出的代价远远高于进口粮食的代价”,[4]通过控制耕地数量来保障粮食安全在经济上效率低下或欠缺效率。另一种观点认为,“现代粮食安全的概念应该包括粮食数量安全、质量安全、社会安全和生态安全四层内涵”。[5]粮食供给主要取决于耕地面积和质量,耕地保护直接关切到粮食安全。以上观点均有一定的合理性及局限性,为我们研究提供了一种新视角。笔者认为,粮食安全,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或称为粮食安全的经济性与政治性。前者从经济效率角度认为市场就能解决粮食安全问题,保护耕地在某种程度上导致经济上低效。实际上,中国人口约占世界总人口70亿人的19.34%,如果中国发生粮食安全问题,国际粮食市场供给的数量和价格将发生大的波动或震荡,直接会打破国际粮食市场的基本平衡,可能发生市场失灵。
370多年前,美国殖民政府开始努力去保护土地和农业。并且日渐达成共识,认为有效的法律和公共政策在实现农业可持续,保护资源和保持农业经济活力的同时亦可保护环境。在1978年和1983年之间,美国大多数州制定了农场权利法令,目前所有五十个州都有若干适当的农场权利法案,其目的是防止房地产开发的威胁从城市向传统的农村地区转移。耕地保护不仅仅是对昔日农业美国的留恋,因为一旦耕地非农化,每个农民生产的产品养活多达120多人是极为困难的事情。由此可见,美国早就深刻认识到耕地保护与粮食安全的关系。[6]市场配置资源不是万能的。市场存在失灵,需要政府干预,耕地占用税法成为政府运用税收杠杆实施耕地保护的基本形式。
二、消解耕地占用“实化”与耕地保护“虚化”之间张力的法律形式
【关键词】:农业资源;粮食安全
近年来,我国粮食生产基础薄弱、资源环境压力大、粮食供需矛盾突出的局面并没有改变。当前,国际粮食价格以较快速度上涨,无疑将加大我国粮食安全的风险。面对国内外粮食安全形势发生的新变化,从农业资源利用的角度重新认识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对保证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国农业资源利用的现状
(一)耕地面积减少和耕地质量下降
首先,我国耕地资源的数量呈逐渐下降趋势。1996年,我国耕地总面积为19.5亿亩,2006年底降为18.2亿亩,10年净减少1.3亿亩。同时全国人均耕地面积1.3亩,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在全国2 000多个县(市)中,目前有600多个县(市)人均耕地面积在世界公认的人均耕地警戒线0.8亩以下。从长远看,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耕地面积继续减少的趋势将不可避免。其次,耕地质量有逐步恶化趋势。一是土壤营养元素含量不均。全国有95%的耕地缺磷、23%的耕地缺钾、14%的耕地磷钾俱缺。二是中低产田面积大。在现有的耕地中,中低产田与高产田的比例是7:3,优质耕地所占的比例很小。三是耕地水土流失严重。耕地水土流失面积有增无减,尤其是表土的流失,使富含养分的土壤被大量冲走,造成土壤贫瘠。四是土壤沙化、盐碱化程度逐年加重。全国土壤沙化面积已达15 330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15%,盐碱化耕地面积为763万公顷,占总耕地面积的8%。五是耕地退化加剧。干旱、半干旱的地区已有40%耕地严重退化。
(二)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问题严重
一方面,水资源总体上短缺,尤其是北方地区更为突出。另一方面,水污染问题非常突出。据环保部门监测,全国七大体系中水质为五类与劣五类的有40%左右,并且不能用于农业灌溉。
(三)气候条件不稳定性增加
近百年来,世界的气温逐渐变暖,气候也变得无规律,农业作为对气候变化反映最为敏感的产业之一,气候变化对粮食安全影响重大。
二、我国粮食安全的现状
(一)工业用粮食需求快速增长
随着养殖业的发展,饲料用量稳步增长,年均增长3%左右。受粮食加工业能力快速增长拉动影响,工业用粮快速增长。
(二)粮食进口数量较大
由于耕地资源短缺,我国适当进口一定数量的粮棉油来满足国内需求是有必要的。但这种进口应是补充性的。
(三)发展生物质能源的影响
近几年,世界谷物生产年均增长幅度仅为0.4%,而消费年均增长率在1%左右,世界粮食库存持续减少,造成粮食出口国出口减少,供求紧张,价格上涨。随着石油日益紧缺,人们对生态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及科技的发展,为生物能源产业创造了前景。从世界发展趋势看,玉米利用已主要不是作为养殖业的饲料,而是工业生产原料,这将对我国粮食安全产生重要影响。
三、利用农业资源保证粮食安全的措施
(一)提高现有耕地资源的使用效率
1.保证耕地资源的数量。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特别是加强基本农田保护。按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从严审查各类规划用地规模和标准,严格执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依法严格管理农村集体和个人建设用地,坚决制止违法违规占用耕地和林地行为。对城市大量闲置、撂荒的开发区,应尽快恢复其农业功能。同时,国家可考虑将农用地转为非农用地征收土地增值税,可起到抑制非农土地需求过度的作用。还要禁止城市盲目扩张,以有效保护现有耕地。
2.提高耕地资源的质量。合理引导农村集约用地,切实防止破坏耕作层的生产行为。加大土地复垦、整理力度。按照田地平整、土壤肥沃、路渠配套的要求,加快建设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高标准农田。加快实施沃土工程,重点支持有机肥积造和水肥一体化设施建设,鼓励农民发展绿肥、秸秆还田和施用农家肥。扩大土壤有机质提升补贴项目试点规模和范围,增加农业综合开发投入,积极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
(二)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1.节约水资源。要发展节水型农业,提高水分利用率;加强井灌区的管理,对大型灌区进行节水改造,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加强现有地表水灌区的技术改造与科学管理;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和水资源的优化分配;加强农业水源工程建设,发展引水调水工程等。
2.减少水污染。要合理施用和推广高效低残留农药和化肥,提倡使用生理治病虫害的方法。要严禁污水灌溉,强调科学用水,充分利用大自然的净化能力来涵养水源,植树造林,加强水土流失的治理,以提高水体生态自净能力。目前的农户沼气工程、新农村建设中的改厕改圈、集约化饲养场和饲养小区的污水处理、配方施肥等方面的政策措施,都将有助于减少对水资源的污染。
(三)提高土地的综合生产能力
1.加大农业科技支撑力度。随着可耕地等自然资源的减少,提高粮食产量的主要途径是科技进步。据联合国粮农组织预测,未来世界粮食增产总量约20%将来自播种面积的增加,约80%来自单产的提高。所以,我们应把工作重点放到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上,加大科研投入,加强国家基地、区域性农业科研中心的创新能力建设,实施粮食安全科技保障工程,培养一批具有高水平的科技人才队伍,确定主攻方向,组织力量联合攻关,争取在几年内取得一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大科技成果。
2.改善农业和农田基础设施。主要是增加小型农田设施建设投入,强化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基础条件,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通过实施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等一批重大工程建设项目,加大土地开发整理复垦力度,搞好中低产田改造,提高耕地质量,建设一批高标准农田。加强农村饮水、道路、电网、通信、文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交通,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四)开拓农业资源循环利用的新途径
1.开展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实行种植业生产所积累的生物资源全程化利用,禽畜养殖业低排放与粪便资源化利用。尤其是发展沼气外,要探索生物质能源、微生物能源、禽畜粪便最经济利用的新思路,进行循环利用与资源化开发。农业废弃物的合理利用,一方面可治理废弃物对农业环境的污染,另一方面可变废为宝,让废弃物作为资源发展循环农业。
2.延伸农业产业链。在农业产业链中实行清洁生产,使上游环节的废弃物作为下游环节的资源,拓展农业产业化空间。重点关注农业产业循环链的内生延伸与产业联动,加强农业产业循环整合思路、途径与模式,拓展农业产业化的经营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