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环境工程的认识

环境工程的认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环境工程的认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环境工程的认识

环境工程的认识范文第1篇

关键词 认识实习;STS;教学模式;环境工程专业

中图分类号:G642.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3)12-0142-02

1 引言

“STS”即Science Technology Society(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社会,Society)。STS教育是科学教育改革中兴起的一种新的科学教育构想,其宗旨是培养具有科学素质的公民。它要求面向公众,面向全体;强调理解科学、技术和社会三者的关系;重视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人们生活中的应用;重视科学的价值取向,要求人们在从事任何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创造时,都要考虑社会效果,并能为科技发展带来的不良后果承担社会责任[1-2]。

环境工程专业是培养学生掌握环境污染控制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方法,去解决因环境污染带来的社会问题。环境工程专业学生培养的过程贯穿了“STS”教育理念。环境工程专业认识实习是对本专业所从事工作的性质和内容的一次实地考察和认识,为以后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必要的实践基础。本文针对环境工程专业认识实习教学目标,基于STS教育理念,构建新的环境工程专业认识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

2 环境工程专业认识实习教学的现状

环境工程专业认识实习是环境工程专业教学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认识实习教学过程受限于实习场地和教学学时,大多数院校的认识实习教学不被重视,存在影响教学质量的问题[3-4]。认识实习主要参观污水处理厂、燃煤电厂、垃圾焚烧厂等污染治理工程,由于实习场地在室外,学生行动自由,容易分散,不利于集中管理;加之涉及面广,内容多,学生刚开始接触,难以系统掌握实习内容。现有认识实习教学模式主要采用实习单位工程师带队讲解,讲解过程随机性很大,没有系统安排讲解内容,难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缺失引导学生思考过程[5]。

目前环境工程专业认识实习教学环节仍然比较薄弱,还不能完全与课堂教学内容相适应,不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迫切需要寻求新的实习教学模式,改变目前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弊端,以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益。

3 基于“STS”环境工程专业认识实习教学模式的构建

3.1 基于“STS”的教学理念分析

结合环境工程认识实习特点,将STS教育理念融入实习教学过程。STS教育注重科学—技术—社会之间的关系。环境工程认识实习就是让学生了解环境问题来源,如何利用科学技术手段解决环境问题,同时认识到科学技术应用过程中又产生环境问题。另外,社会进步需要提高人们所生活环境的质量。在此过程中体现出STS教育的思想,学生在探讨环境问题主题的活动过程中,很自然地学到环境专业知识和方法。同时让学生明确社会责任感,增强公民意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2 基于“STS”的教学内容

环境工程认识实习是专业教学计划中的主要组成部分。一般安排在专业课程开课之前进行,以了解主干专业课程涉及的工艺设备、净化流程和净化装备为主要教学目的。按照污染控制理论、原理(Science)、污染控制技术(Techno-

logy)及其对社会(Society)影响的教学模式,即STS教学模式,设计环境工程专业认识实习的教学内容,如表1所示。

3.3 基于“STS”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环境工程专业认识实习教学采用集中讲解、现场参观和分组研讨相结合的方法。针对典型的生产工艺,通过预先布置预习作业,动员学生利用图书、网络等资源收集、查阅资料,了解相关污染控制原理、常规的技术方法、能解决的主要污染问题,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利用实习单位的会议室集中讲解,先介绍该公司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也就是社会影响,即S(Society);采用哪些技术方法,即T(Technology);这些技术方法运用了那些科学原理,即S(Science)。在此过程中通过自制污染控制工艺多媒体课件,把复杂、抽象、枯燥的各种工艺过程、设备结构原理及功能,通过文字、图片、声音、图表、动画及影像等手段形象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既提高教与学的效率,又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信息量。

再带学生按工艺流程顺序到工艺现场参观,让学生直观了解各工艺单元具体构造和功能,并主动引导学生思考构筑物的技术原理,既解决了学生在自学过程中的困惑,又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学生到典型污染处理单位实习后,到学校集中实施分组讨论,结合社会热点环境污染事件,设定几组讨论话题,引导学生从环境污染的来源、环境污染带来的社会危害和影响、环境污染的控制技术方法、所应用技术的原理和理论、如何消除这类环境污染等方面进行讨论,通过小组研讨汇总写出报告。

4 结语

基于“STS”的认识实习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通过认识实习全面地认识环境污染问题。科学技术是把双刃剑,辩证地看待环境污染问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环境专业知识的兴趣,激发学生主动分析问题,对于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有着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志颖,张晓燕,余丹.“STS教育”理念下的高校教学模式改革的探讨[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9):

123-125.

[2]方丽梅.“STS教育”指导下的研究型教学模式的探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8(2):125-127.

[3]蒋明虎,荆国林.地方石油院校环境工程专业认识实习实践[J].河北化工,2010(9):74-75,78.

环境工程的认识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应用型环境工程专业 人才培养 政产学研合作模式

国家高度重视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国内环保产业蓬勃发展,环保产业被公认为是二十一世纪的朝阳产业。然而环境工程专业大学生就业状况并不理想,就业面窄,工资待遇不高,传统就业观认为理想的政府环保部门和科研单位等岗位少,竞争非常激烈。环保产业市场上需求量最大的就是应用型环保技术人才,如很多环保公司、环保咨询公司,需要从事环保工程的设计、施工及运行调试、环境监测、环境评价等方面的人才,很多环保公司苦于专业人才难求。随着环保产业市场化运作的不断完善,应用型环工工程人才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传统方式培养的环境工程专业人才,重理论,轻实践,工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较弱,满足不了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环境工程人才培养中教育与产业脱节,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状况亟待改变。

为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教育部启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改革项目,也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1]。以卓越计划为契机,针对目前环境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存在的不足,坚持走“开门办学”之路,借助政府引导,与企业构筑产学研紧密合作关系,最大限度动员社会资源为学校人才培养服务,探索应用型环境工程师培养的创新型人才合作培养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一、目前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1.重理论,轻实践,缺乏现代工程理念。

目前我国各高校在环境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中,培养的学生缺乏现代工程思想、方法和综合运用多方面的知识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同时也缺乏对现代工程所必须具备的有关经济、社会、交往方面的了解。这不仅要求有高水平、高层次、丰富实践工程经验的师资队伍,更需要人才培养融入社会,让应用型人才在成长的过程中更多地了解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而目前高校对教师的评价体系侧重科研、论文,青年教师从校门到校门,缺乏实践动手能力及工程设计和组织管理的实际经验,这严重制约了创新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

2.实践环节内容和形式单一,与产业人才需求相脱节。

实践是让学生迅速成长为合格的工程人才的重要途径,没有实践知识的工程师就不能称之为合格的工程师[2]。我院认识到这一点,在历年教改过程中,也不断强调实践环节,实验、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诸多实践课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发现,指导老师少,学生多,提供给学生实践、参与的机会很少,基本都是听讲解、看录像、参观,难免落入“走马观花”的窠臼,也不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用思考问题、分析问题,更谈不上解决问题[3]。课程设置的改变,缺乏有效的实施方式,缺乏实践的锻炼和磨合,很难仅仅通过这些传统的实践方式满足产业发展对工程人才的需求。工程性缺失和实践教学薄弱问题长期悬而未决。

3.实习基地匮乏,缺少企业对人才培养的支撑。

企业受生产、安全压力和更注重经济效益等因素的影响,没有认识到,或不愿承担人才培养的社会责任,接收实习生的热情下降,使实践教学环节难以保证,没有形成良好的工程实践模式。此外,企业也是工程人才培养的“风向标”,企业的人力资源需求直接反映了国家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企业可以为工程人才的培养指明方向、提供订单[4]。人才培养过程中缺乏企业参与,必然会造成用人单位和人才培养的脱节。

二、构建政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是高校最基本的职能之一,政府有责任在工程教育理性回归的过程中给予政策引导和支持,联合企业积极参与人才培养,使得人才培养由单一的学校为主体转化为政府、高校、企业共同参与,切实推动校企之间深度合作,人才培养、技术合作、人员培训与交流等方面“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向纵深发展,校企深度合作涵盖了采用校企联合培养新模式,企业由原来单纯的用人单位变为联合培养单位,企业不需要再抱怨,而可以按照企业需求模式参与学生培养,采用订单式培养方式,为企业的发展储备人才。政府要通过出台相关政策和立法的途径引导并推动高校和企业深度合作实现互利多赢是政产学研合作成功的关键。在政产学研合作体系中,政府、企业、高校处于不同的地位,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三、政产学研合作模式推进应用型工程人才培养

1.政产学研模式加速建设高水平工程人才培养的师资队伍。

(1)政府通过出台各种政策,为高校教师提供更多的到基层、企业实践的机会,让中青年教师深入了解社会经济发展、企业需求,同时也全面锻炼教师的能力。专职教师要具备工程实践经历,带领学生到基层环保单位实习见习、主持企业的横向项目、参加环境工程专业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建设,到科研院所和高新技术企业从事生产、科研合作等实践活动,鼓励青年教师到企业博士后工作站从事企业博士后研究工作,有计划地选送教师到企业工作一至两年,积累工程实践经验,不断加强自身专业素养。江苏省推行的“教授博士柔性进企业”活动,为青年教师、教授提供了直接到企业实践的机会,弥补了工程实践缺失的短板,同时结合企业课题,不仅为企业攻克了技术难题,也为自己的科研、教学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政府为企业和高校提供了这一平台,助推企业科技创新和产品转型升级,通过政策和项目支持达到产业调整的目的。政府提供平台,高校支持,企业积极参与,三方形成合力,且以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为纽带,促进全行业的改造创新和新兴产业崛起,实现与市场的沟通,与社会的对接,获得科技创新的持续动力,高校提供创新信息、技术和人才;企业是科技创新的“孵化器”;与政府结合能使得政产学研更好地体现政府的需要,通过政策和项目支持达到产业调整的目的。此外,这一方式也为校企合作架起了桥梁,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2)通过政产学研合作方式,将企业有丰富工程经验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聘用为高校兼职导师。这不仅体现了政府对人才的重视,让企业高层次人才获得尊重,有利于企业留住人才,而且为高校提供了高水平教师、实践型教师。这一类兼职导师,既可以为学生讲授工程实践中的细节、关键点等,又可将学生带到企业,结合企业课题进行培养,为学生提供历练机会,在创新教育和创业训练方面给予指导,促进产学研、人才培养往纵深方向发展。

2.政产学研模式促成政府、企业与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形成合力。

德国是推行工程教育非常成功的国家,德国的企业普遍愿意参与工程教育,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是政府出面干预[6],这也非常值得我们学习。政府可以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规定高校、企业甚至个人在卓越工程师培养过程中的义务与权利,促进高校、企业行为的规范化和制度化。

(1)政府引导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政府出台相应的法律和政策,将工程教育纳入企业的职责,使企业将人才培养当作一种义务,当做一种社会行为。政府也可以制定免税之类的优惠政策和激励机制,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工程人才的培养。建立企业参与工程教育的长效机制,促进高校与企业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人员培训、项目合作的广泛合作。企业重视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参与,可有效预防学生理论与实践脱节。

(2)企业为人才培养实践提供实践基地。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高校和企业联合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实训的机会。在理论课学习过程中,到企业参观工艺流程、生产设备,去一流的企业实习。有些技术和先进设备看十遍书不如亲自操作或见识一回。尤其是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将毕业设计的题目与企业课题结合,在企业导师或学校带队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在实践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问题,在面对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学会了思考,在专业指导下成长。在企业实践的过程中,企业文化、团队合作和管理思想也在实际工作中真正有所体会,增强学生融入社会的能力。

(3)政产学研模式促进企业科技创新,为高校相关学科发展提供持续动力。政产学研合作模式促进校企深度合作,涵盖了人才培养、技术合作、人员培训与交流等方面,提高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为企业储备人才。此外,高校教师也可协助企业技术攻关、产品转型升级,提高企业研发能力。

教育与产业相结合,直接到生产一线了解社会对环保产业的相关需求、企业难题,教师也为自身教学和科研提供优质素材。

四、结语

在环境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采用政产学研合作模式,政府引导,企业和高校共同参与应用型人才,以转型升级、技术和产品创新为纽带,与社会发展实现真正对接,所培养的人才才能真正满足社会要求,为科技创新提供持续动力。政产学模式可有效解决工程型师资紧张、实践型人才培养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张文生,宋克茹.“回归工程”教育理念下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思考[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1,(1):77-79.

[2]陈国华,梁峻.培养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的思考[J].化工高等教育,2011,118,(2):45-49.

[3]叶四桥,陈洪凯,唐红梅.面向培养卓越工程师的工程地质实习教学改革探讨[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3,(4):104-106.

[4]鱼曼曼.“卓越工程师”培养与官产学合作[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化,2011,4:64-65.

[5]王贵成,张明雷.“卓越工程师教育”中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研究[J].煤炭高等教育,2010,3:91-93.

环境工程的认识范文第3篇

关键词:小城镇;人工湿地;生态保护

小城镇指的是一种正在从乡村型的社会变成多产业并存的向着现代化城市转变中的过渡性社区。它是区别于大中城市和农村,具有一定规模的主要从事非农产业生产活动的人口聚集的居民点,处于我国居民点体系的中间环节,既包括了城市型居民点,又包括了乡村型居民点。与农村相比,大量小城镇都是以非农产业为经济基础,乡镇企业发达,二、三产业具有一定规模,文化、科技、教育、卫生、交通、通讯事业有一定基础,

非农业人口较集中;与大中城市比较,小城镇数量多,分布面广,与农村社会经济关系密切。

1小城镇的发展及主要环境问题

1.1小城镇的发展。小城镇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随着社会分工的不断演化使越来越多的人转向非农业,并在某一地区集居逐渐形成小城镇。全国建制镇已由1953年的5400个发展到2005年的13000多个, 另有乡级镇约5万个。小城镇作为我国农村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通过经济辐射和经济吸引, 带动周围乡村,形成了统一的生产和流通网络, 为乡镇工业提供商品流通的初级市场, 同时吸收农村庞大的剩余劳动力从事非农产业。小城镇的稳定、健康发展, 无疑在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进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2 小城镇的主要环境问题。随着小城镇内乡镇企业的兴起和人口数量的增加, 小城镇的环境受到很大的破坏, 主要原因正是蓬勃发展的乡镇企业。乡镇企业具有布局分散、规模小、技术水平落后、设备陈旧、职工和管理人员的素质低和企业短期行为严重等问题。乡镇企业对环境的破坏主要集中在造纸、印染、电镀、化工、建材等产业和土法炼矿、选矿等落后技术上。加上近年来城市控制环境污染, 一些污染严重的工业向乡镇转移,更加重小城镇的环境破坏。

2人工湿地

2.1湿地。1992年中国加入了《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并将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列为《中国21世纪议程》的优先项目。根据《湿地公约》定义:“湿地系指不问其为天然或人工、常久或暂时之沼泽地、湿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带、静止或流动、或为淡水、半咸水或咸水水体者,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m的水域”。目前世界各国湿地标准并不一致,数据的统计方法也不统。湿地一方面向人类提供水资源和大量的食物与原料;另一方面,在保持生物多样性和珍稀物种资源,以及在阻止和延续洪水、蓄水抗旱、控制水土流失和降解环境污染、提供旅游资源,维持地球表面生态平衡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而湿地被人们誉“自然之肾”。

2.2人工湿地的发展过程。人工湿地作为一种天然的“污水处理厂”,以其利用自然条件、处理效果好、运行成本低等优势不断得到广泛应用和迅速发展。人工湿地起源于上世纪50年代,在1969年和1974年,荷兰和德国分别建成了第一座表面流人工湿地和潜流人工湿地,自此开始了人工湿地的建设和应用探索。80年代以后,人工湿地逐渐演变为污水处理的主体单元,常与稳定塘或天然土地联合处理市政或生活污水。90年代以后,人工湿地开始作为污水处理主体单元,其工艺参数、运用范围和净化机理被广泛研究。我国从“六五”期间,就开始了有关人工湿地处理生活污水的研究和应用。

2.3人工湿地的应用实例。人工湿地是一种有效的有机物、氮磷生态污水处理技术,具有其结构简单,工程造价低,运行管理简便,日常运行费用省等特点。人工湿地污水处理过程包括沉积、过滤、吸附、生物降解、硝化和反硝化作用。人工湿地中氮得以去除主要是依靠微生物的硝化和反硝化作用来实现;此外,水生植物的吸收和氨的挥发也可以去除废水中的氮。人工湿地废水中磷的去除是依靠填料和湿地中沉积物吸附、微生物和植物的吸收等来实现的。

其一般工艺流程为:

高效低耗的人工湿地技术对中国经济落后的农村是一种适用技术。在我国云南洱海有成功的应用案例。废水通过沉淀池、厌氧塘、配水系统后进入人工湿地脱氮除磷。经过人工强化后的稳定塘和湿地占用土地面积少,稳定塘-人工湿地联用技术对浓度高、波动大的农村非点源污染控制具有良好的效果,人工湿地不仅能控制污染,还具有景观功能,对国内的湖体修复和水环境保护具有现实意义。

英国将人工湿地成功应用于住宅、商业区、工业区、公路和机场等地,据统计,英国目前应用的潜流湿地多达90余座。此外,英国和澳大利亚还采用人工湿地取代传统的雨水调蓄池净化合流制溢流污水,并积累了大量相关工程经验。

3 小城镇环境保护原则

小城镇生态规划要求运用生态系统整体优化的观点,研究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途径,从而提出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环境保护、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的规划对策。规划时要遵循以下原则:

3.1以遵循生态平衡原理为指导的原则。根据系统论的观点,小城镇及其周边环境构成一个有机的生态系统,要实现生态平衡,构成人口、资源、资金、信息之间的良性循环模式,促进城乡协调发展。规划时要优先考虑“生态发展”,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保护土地资源、水资源和生物多样性,最终使小城镇及其周边环境构成有机的生态调节系统,实现可持续发展。

3.2以尊重自然条件和资源为指导的原则。小城镇布局形态应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和条件,使人工系统与自然系统协调和谐,形成科学、合理、健康和富有特色的小城镇布局形态;应因地制宜保持自然生态的完整性和生物的多样性,提高自然生态环境的自净能力,提高环境承载容量。规划中应避免大规模改造自然景观,重视培养本地乡土物种,恢复本地自然生态系统。这样既顺应了自然规律,又可以突出乡土特色,打造个性化小城镇。

3.3以环境承载容量为限制的原则。小城镇布局形态应充分考虑区域内环境承载力和乡镇工业、企业的污染程度,以环境容量为依据,控制乡镇企业数量和布局,避免生态环境超负荷;积极发展循环经济,明确可持续发展方向,开发对环境影响较小的产业;在生态适宜度大的地区设置工业区,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优化结构,提高城镇环境容量,促进小城镇可持续发展。

3.4依据土地适宜性分析确定土地发展方向的原则。科学、客观地分析考察小城镇不同区位土地开发程度、适宜度及土地承载力,有效配置土地资源,减少资源消耗,提高土地使用效率,以此确定土地利用的功能和布局。统筹安排城镇建设用地、耕地和生态绿地,避免小城镇无限制扩散,将高产农田渗透入城镇内部,城镇核心区延伸至农田中,实现农田与城镇生态绿地系统的有机结合,最终既把小城镇融合到了大自然中,又将大面积绿地引入小城镇,达到了回归自然和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双重目标。

4 人工湿地与小城镇环境保护

4.1植被资源保护和利用对策。湿地植被在调节气候保持水土、护河防洪方面具有重要功能。更重要的是作为群落交错区的,生物多样性比较丰富,在群落内栖息着各种珍贵鸟类和湿地兽类,河岸群落是它们繁育和育肥的良好场所。同时河岸植被又是易受各种自然和人为因素扰动的生态脆弱带。

湿地植被具有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重性特征,要更加重视其生态效益,把河流的工程治理与湿地植被建设、保护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促进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4.2 尽量保持湿地原有的自然再生能力和自然净化能力。自然再生能力和自然净化能力是湿地生态系统功能的主要表现形式,也是衡量湿地生态系统质量的主要指标。湿地的利用要合理、适量、适度。湿地合理利用必须有利于保持或增强湿地的再生能力和净化能力。对“自然再生能力”的理解不能只限于保护目标自然资源本身的再生能力,还要包括非保护目标自然资源的再生能力。

4.3 建立监测网络,加强湿地监测。进行连续的生物监测,特别是对湿地资源利用后的动态变化、生物多样性变化,湿地水文、水质等情况的监测,编制湿地信息管理系统,为湿地资源的科学管理和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5 小结

湿地系统很容易受到自然及人为活动干扰,其生态平衡极易受到破坏,且受破坏后难以恢复。因而在使用时特点在注意废水种类、负荷,并配合其它前处理工艺以求维持湿地系统地平衡,并达到较好的处理效果。湿地系统的自身特点,其特殊的水、热、光、营养物质等条件使其成为地球上最富有生命力的生态系统。

加强湿地基础性工作,为湿地资源保护与合理开发提供法律依据。建立与完善湿地资源及发挥湿地效益的法律体系,充分发挥法律在湿地资源保护中的作用,建立地方性法规条例。并将湿地保护的面积、边界、管理机构、经费来源、保护对策、物种名录用法规的形式加以规定。对于小镇环境保护起到重要的实际应用。

参考文献:

[1]周浩民.生态建筑 [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2]润敏.生态城市论与新城市主义[J].规划师,2005(10)8-10

[3]戴洪刚,杨志军.洪泽湖湿地生态调查研究与保护对策[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4,25(2):37-39

[4]刘绮.刘玉机鸭绿江重金属入海通量研究[J].海洋环境科学,1992,11(2):19-27

[5]丁疆华.人工湿地在处理污水中的应用[J].农业环境保护,2000,19(5):32-35

[6]唐承佳.长江口九段沙湿地原生植被的保护及开发利用[J].上海环境科学,2002,21(4):210-212

[7]周家高. 世界城市建设向生态城市发展[J].城市开发,1996 , (2) :41-43

[8 ]金磊. 生态城市建设―――新世纪城市现代化的关键[J].广西土木建筑,2002 ,27 (2) :61-64.

环境工程的认识范文第4篇

根据县人大常委会第**次主任会议研究决定,县人大常委会第*次会议将听取县政府关于经济环境治理工作和县城市容环境整治情况的报告。为全面掌握我县经济环境治理和县城市容环境整治情况,提高会议审议质量,特制定本视察方案,供常委会组成人员视察时参考。 一、视察的指导思想

围绕“走一主三化之路,建生态水电大县”战略目标,创优县域经济发展环境,以优良的环境促开放、促引资、促招商、促发展,打造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平台。 二、视察内容 (一)视察各职能部门及相关二级单位为创优经济发展服务情况。 1、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创优经济发展环境的决定和有关优惠政策的情况; 2、为突破性发展民营经济服务的承诺是否兑现,执法责任制和执法违法责任追究制是否落实; 3、推行“一站式”办公情况; 4 、应纳入行政服务中心审批的项目是否全部纳入,是否存在双轨运行现象; 5、审批项目收费是否合理,程序是否规范,是否按规定标准执收执罚。 (二)与民营业主、纳税大户、农村致富带头人座谈。 1、看各职能部门服务是否到位; 2、看市场准入环节是否存在设关设卡,索、拿、卡、要等问题; 3、是否有乱作为和不作为现象; 4、对创优经济发展环境有哪些建议意见。 (三)对妨碍经济发展个案的处理情况及跟踪监督情况。 (四)对创优经济发展环境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层分析,揭示原因,提出对策。 (五)视察县城市容环境整治情况。 1、主街道卫生及市容市貌情况; 2、广场路120急救通道、人武部军事通道、鲍竹路出口路、北门沟口路治理情况; 3、城区集易市场建设及管理情况; 4、纵横大道规划及建设情况; 5、征求街道办事处和居民对市容环境整治方面的意见建议; 6、视察城市监察大队、环卫所的管理和队伍建设情况。 三、视察方法和步骤

本次视察采取查、谈、看、听的方法进行。

查:调查执收执罚单位办理行政审批行为是否合法,程序是否规范,是否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制度,是否严格执行收费政策,定费行为、罚款管理是否规范,行政审批收费、罚款是否进入财政专户。

谈:召开民营业主、纳税大户、农村致富带头人座谈会,了解职能部门服务情况。

看:看执收执罚的文件依据,了解执收执罚行为是否规范;看主街道、广场120急救通道、人武部军事通道、纵横大道、集贸市场等,了解县城市容市貌。

听:听取视察单位对创优经济环境和市容市貌整治的情况汇报;听取民营业主、纳税大户对经济环境治理方面的意见建议,征求居民对市容和环境整治方面的意见建议。 四、视察范围。 县直单位:行政服务中心 监察局 公安局( 交警大队 ) 工商局 建设局(房管局 城建监察大队 环卫所) 物价局 技术监督局 药品监督局 环保局 土管局 卫生局( 卫生监督所) 文体局 民政局 畜牧局

环境工程的认识范文第5篇

关键词:环境工程;环境监测实验;环境化学实验;专业基础实验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7-0277-02

一、引言

近年来,高等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实验教学是全面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因此,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必须从开展实践教学改革、提高实践教学地位等方面强化实践教学。嘉兴学院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完善过程中,要求各专业要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不断提高实验教学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实验教学质量。环境工程专业是嘉兴学院的重点建设专业,其中环境监测和环境化学作为专业基础课,在环境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中,其实验课程是十分重要且必不可少的。专业基础实验是学生对基本概念、监测方法和反应原理等内容加深理解的重要方法,也是提高学生专业实验操作技能的重要途径。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背景下,我们针对环境工程专业的环境监测实验和环境化学实验课程,分析了实验课程现状及目前存在的弊端,并开展了多层次的实验教学改革和探索。

二、环境监测和环境化学实验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根据嘉兴学院以往的实验开设情况,环境监测实验和环境化学实验是两门单独开设的实验课程。两者之间的侧重点虽然不同,但在实验原理和实验技术上有许多相同之处。分开设置两个实验体系,各自组织实验教学的模式,存在以下弊端。首先,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内容的重复,如环境监测实验中会开设“4-氨基安替比林法测定苯酚”的实验项目,而环境化学中有一个实验项目为“活性炭对苯酚的吸附动力学研究”,这样既浪费了时间,又浪费了宝贵的教学资源和实验室资源,学生的积极性也会下降。其次,传统的环境监测实验项目多为验证性实验,各实验项目为4学时。一般由实验老师提前准备好所需的仪器设备,并配制好所需的标准溶液和待测溶液,学生只要根据老师的讲解或实验教材进行操作即可,实验步骤过于详细,指导教师也缺乏引导性和思考性的指导;学生的操作相对被动化和机械化,缺乏自身的独立思考和探索未知领域的兴趣,从而限制了学生能力的锻炼和提高。环境化学实验项目一般为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各实验项目为8学时左右。综合性或设计性实验项目的开设,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一般情况下,环境化学实验课程和环境监测实验课程同步开设,往往环境监测实验课程中尚未进行的实验项目,而在环境化学实验中已经进行,两者的衔接性较差,同时影响了学生对实验课程的兴趣。如果将环境监测和环境化学实验合并,将部分环境监测的实验项目融入到环境化学中,学生既可掌握污染物质的分析监测方法,又可掌握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规律。避免内容重复的同时,学生能更加系统地掌握理论知识,还可以增设综合设计性实验项目,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结合上述问题,我们针对环境监测实验和环境化学实验,进行了不断地探索和改革,旨在提高学生积极性和参与度,提高实验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并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综合性环境工程专业基础实验的整合和优化

嘉兴学院环境工程专业从2016年春季学期开始,将环境监测实验和环境化学实验整合为环境工程专业基础实验,删除了部分重复的内容,增加了设计性项目的比例,同时将地表水的采集、分析、评价过程纳入实验课程内容。改革后,实验项目的开设更加合理,不再是孤立的实验项目,而且呈现递进互补的关系。在总学时不变的情况下,增加了设计性项目―地表水的采集及污染指标的测定分析和评价。在前期实验基础上,该项目将地表水的采集和各种综合污染指标的分析测定,以及最终地表水的环境质量评价融为一体。首先老师给出实验项目的目的:即掌握地表水的采集、分析方法,并综合评价地表水环境质量。同学先根据实验目的查阅相关文献和资料,在规定的时间内设计并提出初步的实验计划书交给指导老师。在指导老师的协助下,制定出符合实际情况的可行研究方案;然后确定采样地点,进行水质分析等,期间所需的实验试剂等均需自己配置,全程指导老师只给予必要的指导,并根据整个实验过程中学生的组织情况和操作过程,做出考核评价。

四、综合性专业基础实验的实施效果评价

1.增加W生的实验兴趣,提高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户外采集水样过程中,学生的情绪比较高涨,带有一份新鲜感和神秘感,从而提高了实验兴趣。嘉兴学院2014级环境工程专业的学生,在围绕校周边水域进行水样采集时,不巧赶上下雨时节,同学们在躲雨的过程中,就自发地采集雨水,准备回校后测定pH值,“顺便”了解一下嘉兴的酸雨状况。同学们对自己采集的水样格外珍惜,这份珍惜同样推动了他们对整个实验的关注度和积极度。当同学发现自己的实验数据与其他组差别较大时,除了分析采样点的不同,也会主动考虑是否是测定过程出现了失误,会主动回看实验记录本寻找答案,甚至会要求重做实验。根据最后测定的实验结果,同学们会主动地查找国家有关标准,进行分析和讨论,大大提高了主动性和积极性。

2.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巩固,实现理论知识和实验实践的真正融合。学生在户外采集地表水时,指导老师可以就如何采集地表水进行复习性讲解,促进了学生理论知识的巩固。通过自己动手采集水样,学生加深了对自己的水样状况的了解,可以在数据分析时有的放矢。同时在进行水质评价时,通过查阅各种相关资料,强化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另外,实际采集的水样,不再是验证性实验,学生在根据水质分析时,没有统一的实验方案,要在前期的实验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水样特性,制定实验方案,并在分析过程中进行修改和完善。

3.避免实验项目的重复,实现实验项目的融合和优化。通过将环境监测实验和环境化学实验的有机整合,实现了实验项目的全程把控,进一步提高了实验项目的融合性和递进性,实验内容在安排上可以由浅到深,由简单到复杂,由基本操作到应用操作再到综合设计性实验。在学生掌握环境监测和环境化学基本原理和实验操作基础上,在实验课后期开展综合性设计实验,鼓励学生查阅资料,自行设计实验方案,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另外,在实验内容上,将地表水的采集及污染物的分析监测等联系起来,同时在进行数据分析和水质评价时,又将污染物的环境化学行为和迁移转化规律有机地结合,从而有助于形成专业理论知识与实验现象融为一体的教学体系。

五、结语

环境化学和环境监测实验是环境工程专业的基础实验课程,两门实验课程的有机结合减少了不必要的重复实验,在总学时不变的情况下增设了综合性实验项目,为学生提供了知识技能的施展空间,提高了积极性,并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从而促进了理论教学,有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刘迎春,熊志卿.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及其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04,(10):56-57.

[2]徐波.构建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思考―论教学型高校人才培养的定位[J].嘉兴学院学报,2006,18(5):124-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