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传统媒体现状分析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新媒体;播音与主持专业;课程体系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通过对图书、豆丁网、百度学术等资料库的搜索,关于对新媒体环境下播音与主持专业的课程体系研究的直接文献资料分析,国内外新媒体课程主要体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现状。
1.国内新媒体课程研究的现状
2010年5月,信阳师范学院传媒学院讲师刘想如在《电影评介》发表了题为《新媒体语境下播音主持专业的应对思考》的文章,以小见大将新媒体的小众化,及其互动性、参与性、传播方式无限开放的特点展现在我们的面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在对比中发现新媒体在中国的使用、传播相较欧美起步较晚,却发展极快,更多注重实践的教育者开始积极探索出路。文中强调教育者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新闻意识和敏感度,努力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树立服务意识和人文关怀意识,注重学生的个性培养与造就,加强主持人多方面才艺、能力的培养。注重开展多种形式的竞赛活动和实践练习,将教学与学生的评、说、演、写、编辑与策划等实际能力的提高紧密结合,以适应当今新媒体环境的要求。这些研究对我们从新的高度和新的视野探索在新媒体环境下播音与主持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有重要的启发意义,但未真正地完善和构建一个好的课程体系。
2.国外在新媒体环境下传媒类专业发展的现状
从欧美传媒、电视学科教学中我们不难看出,像知名主持人蔡康永的母校――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非常注重新闻意识和新闻敏感度的培养,它并没有单独的播音主持课程,只在新闻系有主持课程。但与中国不同,美国的电视新闻理念强调现场出镜播报,主持人不能只是对着题词器的肉喇叭,而很多综艺主持人往往都是由喜剧演员担任。
传媒类专业以业界认可度非常高的美国雪城大学为例,在 New-house开设的传媒类专业分支非常齐全。美国雪城大学新闻学专业之Arts Journalism作为新闻类学校第一所开设艺术新闻硕士的院校,New- house开创了新闻报道领域中艺术培训的先河。当今社会的传媒行业需要掌握更高级的数字技术、写作和多媒体讲故事的能力。专业的艺术新闻工作者还需要深入了解各个领域。
按照美国传统,艺术新闻工作者通常都是由那些会写作的艺术家或者对艺术充满激情的作家来担任,该艺术新闻项目研究为了满足每个学生的教育目标,提供了独特而又灵活的课程安排。由建筑学院、文理学院与视觉和表演艺术学院联合培养的合作项目,授课老师有作家、学者和艺术家。
在广播和网络数字新闻immersion暑期项目研究中,学生可以在特区作为特约记者对国家、当地的体育故事进行报道。暑假期间,学生可以报道更多,还可以利用传统和新媒体平台进行拍摄、编辑、主持、新闻制作。
二、新媒体环境下播音与主持专业课程体系的特色
在新媒体环境下,播音与主持专业课程体系建构还体现在培养凸显独家性、专业性和自己独特风格的特色,具备“ 以播为主,具备采编播能力”,信息管理能力、互动传播等实践能力强的播音主持专业人才,适应广播电台、电视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逐渐融合的新媒体环境。
围绕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实际需求,设置类型化专业主持人课程方向,汲取专业性节目的专业内容知识,强化专业素养教育与实践;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知识结构、学习能力等有针对性地突出专业型、专家型主持人培养特色,构建“以播为主、兼具采、编、播一体”的课程体系;同时,加强学生新闻写作、文学知识等知识的拓展,力求构建的课程体系能使学生具有以通识为基础的深厚专业理论和可供广泛迁移的知识平台,具浣锨康闹耙底换的适应能力,有进一步发展的后劲。
综上所述,国内外学者急切希望建立灵活、全面符合播音主持工作发展需要的专业课程体系,但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却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灵活性和适应性的要求。国内院校应有针对性地对新媒体环境下实践型播音与主持专业课程体系提出建议和意见,从不同角度进行积极的尝试。
参考文献 :
关键词 广播媒体;品牌化;经营;策略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6) 154-0032-01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正处于传统媒体向新媒体更新换代的阶段上。新媒体以一个日新月异的速度发展着,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进行着相互博弈,各自凭借其自身的优势吸引着自己的客户群。其中,广播媒体与其他媒体相比,具备着显著的特点,因此广播媒体的品牌化经营之路也遭遇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1 品牌的基本内涵及品牌建设的重要意义
品牌这一概念最初出自市场营销学中,品牌具体指的是用于识别销售商和销售群体的各种商品和服务的总和,并且利用商标能够将其用于其他销售商进行区分。狭义的品牌就是品牌本身的含义,而广义的品牌指的是一种载体,品牌建设是主要内容之一。
品牌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品牌建设与品牌消费者是一种协定的关系,如果品牌建设成功的话,消费者在使用该品牌的时候,就会收获到相应的心理满足感。其次,一个商品品牌还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消费者能够在很多商品品牌上找到自我形象的投射。再次,品牌可以向消费者展示该产品的特征、使用特性等。通过阅读品牌内容,消费者可以有效地获知商品信息,以避免由于使用不当带来的各种危害。
因此,对一个商品的品牌进行有效的品牌建设,既可以让商品本身迅速地吸引顾客的眼光,将商品的效益最大化的发挥出来,还能够让商品在众多的商品中凭借品牌脱颖而出,占领市场。
2 我国的广播媒体品牌化的主要现状分析
现如今,已经开始越来越多的广播媒体认识到进行相应品牌建设的重要意义所在。但是比起其他媒体而言,我国的广播媒体品牌化建设力度还是具有很大局限性的。根据2010年世界品牌实验室的调查数据显示,截止2010年,世界品牌五百强中,我国能够上榜的媒体品牌仅有中央电视台和人民日报。在这个榜单上,与广播媒体相关的上榜单位仅仅只有3家,其分别为江苏广播电视台、南方广播影视传媒集团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从上面的调查数据中,不难看出,在世界范围内,相比起其他媒体而言,广播媒体品牌发展经营状况还处于一个较为弱势的阶段。
3 广播媒体品牌化经营的具体策略
3.1 制作质量精良的节目
广播媒体要想赢得市场,且具有品牌价值,其制作节目的质量与素质是一个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一个广播媒体只有具有了品牌化的节目以后,才能带动整个广播媒体实现品牌化战略。质量好的节目是品牌价值的最主要支撑点,与其他节目相比,其占据着该频率的大部分市场收听率。
首先,该频率应该对自己的听众群体进行一个有效地细分,在细分的基础下,找准定位。因为市场巨大,想利用一档节目抓住所有听众耳朵的想法明显是不切实际的。因此,找准目标人群,让一档节目为一群特定的人员服务,才能让一个广播节目更具价值。
其次,制作品牌节目,具有独特的风格特点是关键。例如,吉林新闻综合广播《晓声长谈》节目在节目名称、节目宣传语等方面下足功夫,想出了一些具有亮点的话语来吸引听众的注意。此外,内容别致、风格独特的节目编排、富有感染力的主持人等也是必不可少的因素。比如:主持人钟晓直言不讳的逆向品评,加以正面的引导,张弛有度,引起听众浓厚的收听兴趣。据央视索福瑞数据显示,再次,良好的市场运作方式也是塑造节目品牌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一个新节目创办起始时期,应该对节目进行科学调研,合理策划,并通过各种途径搜集市场上的有效信息。并在推广的过程中,注意形象宣传和营销工作。
3.2 通过多种渠道进行节目宣传,让广播频率更加具有品牌性
在现如今新媒体层出不穷发展的今天,各种媒体形式竞争激烈,广播媒体更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举步维艰,稍加不注意,就会被激烈的市场竞争所淘汰。因此,在这样的状态下,创造节目的品牌效益,吸引更多的听众已经成为广播媒体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由于广播本身就是一个比较特殊的传播媒体,其只能通过声音让观众进行对其进行了解。这与其他媒体相比,是广播媒体存在的一个最大的局限性。因此,广播媒体只有利用自身优势,最大限度地利用一些大型活动进行有效的营销。这种线下的营销方式,既能够扩大广播频率与听众的接触面,又能够展示广播媒体的形象,并体现其实力。
例如,广播媒体可以利用其自身的舆论宣传效果,组织一些爱心捐款等,这样既能体现广播频率的人文关怀情结,又可以扩大广播频率的宣传力度,让广播更具有品牌价值和品牌竞争力。总的来说,广播频率利用各种活动营销方式,对于提高电台收听率、品牌认知度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
3.3 持续延展创新品牌内涵,让品牌更加具有生命力
广播品牌属于众多品牌的一种,具有所有品牌都具有的一个特性就是有一定时间的生命周期性。也就是说任何一个广播品牌都有一个由盛到衰的转变过程,这是事物发展的趋势,不可避免。因此,持续不断的创造新的品牌来替代旧的品牌,这是时代的需求,也是市场竞争的最终结果。
广播节目要想创新,就必须以节目创新为主要切入点。通过对广播节目内容进行创新、对节目制作形态进行创新、对制作手段进行创新等来对广播节目的品牌价值进行有效打造,并通过这些一系列创新举措的实施,打造广播媒体的品牌认知度和忠诚度。
例如,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进行十七大专题报道的时候,就采用创新性的手段让节目换发了新的活力。其主要利用新媒体的优势,在中国广播网上刊发各种关于十七大各种新闻、图片、视频等。同时,还可以利用各种现代化的互动手段,广泛征求社会各界人士的意见建议,扩张报道渠道。通过于此来弥补广播媒体单一传声的局限性。
3.4 巩固广播媒体间的品牌联系程度,提升品牌的稳定性
现如今,我国的广播媒体大都存在着品牌层级多、品牌较为复杂的情况。但是各个品牌之间的相互联系却很弱,很多单个的品牌和上级品牌之间不存在相互的关系。因此,这就要求广播媒体在进行品牌化经营进程中,加强各个品牌之间的联系程度,形成子品牌与主品牌的联动效应。这样既能够稳定广播媒体的整个品牌资源,又能够有效合理利用各种品牌资源,抵御各种传播风险。
关键词 媒体融合;山西;农业科技传播;乡村e站;创新;思考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6)176-0034-02
1 媒体融合背景下创新农业科技传播的必要性
1.1 媒体融合背景
2014年8月出台的《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要实现“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形成立体多样、融合发展的现代传播体系”。随后,“媒体融合”得到了传媒领域以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2014年也被称为中国的“媒体融合”元年,标志着我国进入媒体融合发展阶段。
1.2 农业科技传播的含义
农业科技传播是科技传播的一个分支,结合一些现有观点,本文认为,农业科技传播是指一定的传播主体综合运用现代传播手段、平台和渠道,向以从事农业生产的客体(包括个体农民和农合组织机构等)进行农业科技信息的传递、扩散和共享(包括专业交流、科技教育、科学普及、技术推广)等基本过程,进而促进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农村经济社会的进步。
1.3 创新农业科技传播的必要性
媒体融合背景下,网络和数字技术迅猛发展,正加速改变着农业科技传播的内容生产方式、传递方式及实际效果。据2016年8月的《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6月,我国农村互联网普及率保持稳定,为31.7%;中国网民中农村网民占比26.9%,规模达1.91亿。因此,农业科技传播亟须进行探索与创新,以确立互联网思维,融合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传播技术、传播手段和传播平台。
1.4 媒体融合对农业科技传播的促进作用
媒体融合是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结合、共享、一体化发展,具有高速、海量、开放、即时、立体、互动以及跨区域、跨时间、跨媒体等特点。媒体融合对农业科技传播的促进作用体现在:一是媒体融合实现了农业科技传播由单向、低效转变为综合、高效,提高了农业科技传播效率;二是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各种传播媒介的综合应用为农业科技传播提供了基础条件,进而促进农业科技传播内容的更新和发展;三是农民及农合组织等客体可自主选择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电话、网络等各种方式及时方便地获取农业科技信息,提高了他们主动获取科技传播内容的能力。
2 山西农业科技传播的探索实践历程
山西农业科技传播的探索与实践大致按照时间顺序和传播媒介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2.1 传统媒体传播,以“站、栏、员”为代表
这一类型的特点是信息由传播主体向传播客体单向传播。自2005年开始,山西省科协开始实施科普惠农计划,其中“一站一栏一员”工程在全省建起一站、一栏、一员1万余处,覆盖了全省17 100多个行政村,搞活了11 600个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发展并培训了2万余名农村科普带头人和科普惠农信息员队伍,从信息、技术、人才、农资等方面向农民进行农业科技传播。
2.2 新型媒体传播,以中科云媒为代表
新型媒体是以互动传播为特点的数字媒体。山西省科协自2003年开始建设今日农业网、农科110网、科普惠农网等专门的农业网站;2008年3月在山西首家创办农业手机报,至今仍有农民用户10万余人。这其中最典型的代表是2012年由省科协直属山西科技传媒集团自主研发的中科云媒。中科云媒集纳了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的多种手段,拥有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富媒体等全媒体传播方式,能够提供专家远程互动培训、专家留言咨询、惠农网购、农科110专家服务、健康365专家服务等内容互动式科普信息化服务。
2.3 媒体融合传播,以乡村e站为代表
媒体融合传播的特点表现在不止是传播介质的融合,更是传播主体与传播客体关系网络的融合,以2015年开始建设的科普中国乡村e站为代表。
2.3.1 乡村e站及其主要功能
乡村e站是山西省科协直属山西科技传媒集团自2015年以来,为做好中国科协科普信息化项目“科普中国・乡村e站”而在全国农村建设的实体站点。截至2016年9月底,已在全国24个省份建设2 166个乡村e站。具体而言,乡村e站通过整合农村科技传播手段和内容,依托强大的专家团队,通过PC端、App、微信、热线、微博、码上致富溯源系统、精准科普推送系统、中科云媒等,为农民搭建实用技术学习平台、远程互动培训平台、即时信息查询平台、农村电商创业平台、专家在线服务平台等,打造农村科普O2O综合服务体。
2.3.2 乡村e站对农业科技传播的创新
首先是对农业科技传播主客体的创新。乡村e站从传播主体而言,包括科协、传统及新兴媒体传媒业者,还包括高校、科研院所、农技推广专家以及科技工作者、科普工作者;从客体而言,包括普通农民、种养大户、科技示范户等个体农民,也包括各类农业专业协会、农合组织等。与此同时,通过互动和融合的媒介平台,主体和客体可进行有条件的转化。
其次是对农业科技传播媒介的创新。乡村e站的传播媒介包括PC端、App、网络、微信、热线、微博、码上致富溯源系统、升级改造的中科云媒系统等,并开放科技成果与技术信息数据空间,进行传播媒介的深度融合与创新。
再次是对农业科技传播内容的创新。乡村e站在山西、黑龙江、辽宁、吉林、河北、山东、贵州、陕西、甘肃、、青海、新疆、广西及北京、上海等全国24个省份的乡村进行建设,因此农业科技传播的内容既有共性内容,也有具有一地特色的个性内容,同时还包括c农业生产生活相关的文化、健康等内容。
2.3.3 乡村e站在农业科技传播中的效果及影响
乡村e站在农业科技传播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截至9月底,乡村e站通过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立体多样、融合发展的传播体系,发放科普报刊29 760份(册)、挂图2 760套,配发移动智能终端1 000余部,开展了54场线下宣传推广及培训活动;乡村e站网站累计完成科普培训视频1 006个,完成技能培训文章7 265篇,总浏览量10 126万次,活跃用户26 882名;共开办农技协专区3 375个;资源总量885G。全国20多家科技报刊刊发乡村e站新闻70余次,腾讯、新浪、网易、全国各涉农网站均不同程度进行转载转发6 000余条次,百度搜索“乡村e站”相关结果206 000个。
3 媒体融合如何推进农业科技传播创新发展的思考
3.1 营造农业科技传播发展的良好环境
应通过不断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利益保障机制,建立技术准入制度和统一的行业管理办法等措施为农业科技传播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3.2 构建农业科技传播服务平台
以现有的各类相关政府机构、高校、科研院所、社会团体等为主体,通过与各媒体主体的有效对接,形成共同的农业科技传播服务平台,实现资源的共建共享,并进一步探索平台发展的长效机制,实现各参与主体的互惠共赢。
3.3 培养专业化的农业科技传播者
应不断提升农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研究人员的科研能力和水平,为农业科技传播提供更权威、科学、即时、实用的内容;发展培养一支农业科技传播的专业化高素质人才队伍;广泛吸引社会优秀人才参与农业科技传播。
3.4 不断创新农业科技传播媒介
随着传媒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农业科技传播的媒介也必将越来越多样。要不断进行技术升级、改造和更新,掌握农业科技传播技术的前沿动态,拓宽农业科技传播渠道,加大农业科技传播的力度广度和深度。
3.5 提高农民科学素质
要针对不同的农民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培训和教育,这样有助于提高他们利用媒体融合技术媒介的能力和信心,同时鼓励农民也参与到科技传播中来,这样其主动接受动机就会越高,从而提升农业科技传播的效果。
总之,在当前媒体融合发展背景下,农业科技传播要不断进行探索与创新,应通过营造环境、构建平台、培养队伍、创新媒介、加强培训等方式,充分发挥媒体融合对农业科技传播的推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陈卓,陈明.我国农业科技传播的现状分析与对策[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9,20(3):26-27.
[2]熊,谢小蓉.我国农业科技传播研究综述[J].农业网络信息,2013(2):5-9.
[3]程琳.科技传媒在农业科技传播中的作用及发展对策[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6):97.
[4]王彰奇.农业科技传播的理性思考与模式创新[J].农业网络信息,2010(8):5-8.
[关键词]媒介融合;新媒体;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2)10-0077-05
新媒体是指用数字化技术生成、制作、管理、传播、运营和消费的媒介平台及其内容产品,具有大容量、无限复制、交互性强、“病毒式”扩散、“碎片化”受众等典型特征。以新媒体应用为核心的文化产业体系已经广泛渗透到电影、电视、出版、戏剧、舞蹈等传统领域,并催生出多媒体广播、手机电视、IPTV、微博、微视频等新的媒体类型,成为拉动一个国家和地区文化产业发展、传统产业升级的强大动力。
我们应当认识到,随着新媒体产业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专业人才的缺乏成为不争的事实。作为新兴的融合性媒介,新媒体具有典型的跨行业特征,集信息技术、新闻传播、影视艺术、市场营销等专业于一体,对从业人员的素养要求具有高度的复合性。既需要具备通信工程、人工智能开发的技术基础,又要有平面艺术、视听艺术的创作能力和软件操作技能,还要具备现代传媒的市场运营和管理经验。显然,高校原有的基于理、工、文、艺的学科划分和相对单一的课程设置,无法适应新媒体企业的用人需求。
本文正是建立在此种背景上,以研究媒介融合背景下新媒体艺术的内涵和结构特征为出发点,着重探讨新媒体企业各岗位人员的能力素质需求,努力在传媒教学与新媒体行业的人才需求之间搭建起沟通的桥梁,推动我国现代传媒产业的发展。
一、媒介融合与新媒体
自从现代媒体诞生以来,技术一直是媒介发展和变革的首要因素。新一代数字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直接导致了媒介之间的生产融合、组织融合、市场融合以及传播平台的融合,成为媒介融合的主导力量。新兴的媒体类型层出不穷,传统的以地域和行业为基础的媒体界限被彻底打破,各种数字化信息有了通用的传播平台。新旧媒体中的内容可以相互嵌入,并根据自身的媒介特征和受众需求进行分装和,实现了资源的高效利用和个性化传播。从产业角度看,新媒体不是独立、封闭的产业领域,更不是传统媒体的“副业”,而是一种全新的信息组织和传播方式,它必将渗透进广播电视业、信息产业、休闲娱乐业和终端制造业,打破原有的产业壁垒,使各个产业互联互通,呈现出融合发展的态势。
1.新媒体的界定
最早使用新媒体概念的是美国哥伦比亚广播电视网技术研究所所长P.Goldmark,他在1967年的一份关于开发电子录像产品的计划中首次使用了这一词汇。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新媒体的概念并没有统一,人们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了多元化的界定。时任阳光文化执行主席的吴征认为新媒体是一种“互动式数字化复合媒体”,强调新媒体的传播特性。清华大学熊澄宇则从媒介发展的角度指出,“新媒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报纸相对于图书是一种新的媒体,广播相对于报纸也是一种新的媒体。”安徽大学的蒋宏从新媒体的内涵和外延给出了相对宽泛的概念,“就其内涵而言,新媒体是在数字技术基础上的能使传播信息大大扩展、传播速度大大加快、传播方式大大丰富的、与传统媒体迥然相异的新型媒体。就其外延而言,新媒体主要包括光纤电缆通信网、都市型双向传播有线电视网、高清晰度电视、互联网、手机短信和多媒体信息的互动平台、多媒体技术以及利用数字技术播放的广播网等等。”它与吴征的定义一样,都认为数字技术是新媒体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也是辨别新旧媒体类型的重要依据。但是,这种过于具体的表述方式并不能完整地涵盖当前新媒体所涉及的领域,也无法适应未来新媒体的发展趋势。
应当指出,新媒体并不单指某一艺术种类,而是基于计算机数字平台创作出来的多种媒体艺术样式。它采用统一的数字工具、技术语言,灵活运用各种数字传播载体,无限复制,互动传播,成为数字技术、艺术表现和大众传播特性高度融合的新兴媒介领域。新媒体的表现形态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传统媒体的数字化转型,它们多是传统媒体与数字新技术的融合化产物,如数字电影、数字电视、数字出版、手机报纸、手机电视等;另外一种是新兴的媒体艺术样式,它往往兼具数字化、网络化与交互性特征,如FLASH、虚拟现实、网络游戏、微博、微视频等。
2.新媒体的结构
当我们面对具体的新媒体现象时,常常会产生概念上的混淆:完全符合上述界定的新媒体是很少的,普遍存在的是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上述定义的不那么“纯粹”的新媒体。科学地分析新媒体的复杂结构,是了解新媒体属性的基础,也是建立新媒体人才能力结构的必然要求。从宏观上看,新媒体的结构主要存在于三个层面:新媒体的本体——一种创造性的艺术创作:新媒体的应用层——新媒体平台上的信息服务功能、娱乐产品及其数字化表现形态;新媒体表现的艺术性——新媒体艺术作品的审美功能。基于新媒体的结构特性,北京服装学院李四达教授认为,新媒体的交叉应用性存在于“设计学、视觉艺术、媒体文化、计算机技术和社会服务等层面的属性”。
首先,新媒体的本体是一种艺术创作,它与传统艺术门类一样,需要通过独特的艺术语言、典型的艺术形象去吸引受众,这就需要创作者熟稔艺术创作的基本规律,包括文学语言、平面造型语言、视听语言以及各种艺术思维和艺术表现方法,并结合新媒体的特性进行艺术创新。
新媒体的应用层具有显著的信息服务功能和娱乐功能,包括计算机动画、虚拟现实、数字电影电视、网络动画、多媒体展示等领域,它们大多具有交互性、集成性和沉浸性等特点,形式表达依赖于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软件等多媒体创编工具。
在掌握应用软件的基础上,创作者还要学习计算机语言。例如:计算机分形算法被广泛应用于模拟自然和有机体的特征,用以满足电影特技制作需求;Flas、网页设计需要ActionScript、HTML、ASP、JavaScript等编程的帮助;网络游戏设计师需要精通C++或Java,以便进行动画场景设计、构架设计和动作设计。此外,由于新媒体的传播手段与各类硬件技术密切相关,诸如计算机通信技术、数字视音频处理技术、存储压缩技术、版权保护技术、数字仿真技术等也是新媒体专业人才的必备技能。
二、新媒体人才的培养现状和问题分析
新媒体的结构特性决定了人才需求的复合性,它要求从业者熟练掌握从前期策划、创作、操控,到后期的传输和互动等流程,具有基于计算机通用平台的艺术生产和表达能力。当前我国高校学生的培养依然是基于传统学科的划分,与新媒体的需求还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学科体系、学科属性、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模式等相对滞后;专业师资和教学资源不足;新媒体专业教育的评价体系与其它学科雷同,忽视新媒体的新规律和新特点。专业人才培养与需求间的错位成为制约我国新媒体发展的障碍。
对此,课题组首先选取了上海文广新媒体人才培养基地中的华东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大学,对其相关专业(新闻、广播电视新闻、广播电视编导、广告、编辑出版、播音主持、影视工程、计算机/通信工程、汉语言文学、行政/经济管理)的师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350份,回收有效问卷328份。同时,课题组还选取上海文广旗下的百视通等4家新媒体企业,对其经理和员工进行了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共发放问卷260份,回收有效问卷208份。旨在了解高校相关专业的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现状,掌握新媒体专业人才的培养定位和能力结构,以期在人才培养和行业用人需求之间寻找契合点。
1.新媒体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1)教学措施
针对教师的调查结果表明,只有28%的专业制定了新媒体方面的教学计划,采取的相关教学措施包括:开设新媒体相关课程,在原有课程中有意识地向学生传授新媒体方面的信息和经验,邀请专家和有经验的业界人士开办讲座等。有61%的教师表示并没有这方面的打算,这虽然与一些课程的性质有关,但也显示出多数教师的教学观念没有适应现代媒体的发展变化。
(2)课程设置
统计结果显示,高校相关专业的课程设置依然局限在原有的教学体系中。首先是课程设置陈旧老套,没有跟进现代媒介的发展进程。新闻专业普遍没有开设数字媒体、二三维动画制作等技术类课程,学生的动手能力普遍较差:计算机/软件和通信/电子类专业对新媒体开发所需的视音频编码、流媒体技术类课程鲜有涉猎,也没有开设对编程依赖度较高的游戏开发类课程。其次,学科之间的资源整合乏力。如电视编导专业普遍没有开设产业经济学、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等经济类课程,计算机通信类专业学生缺乏必要的影视常识和新闻素养。“泾渭分明”的学科体系,无法适应以生产、技术、市场“融合”为核心特征的新媒体行业的用人需求,学生的适应力明显不足。
(3)各岗位素质要求
为了准确分析新媒体企业对各岗位人员的能力素质需求,我们对新媒体企业的员工进行了典型调查,并将数据与教师、学生的态度进行对比分析。综合看来,师生群体与员工在各选项上的重合率较低,体现出人才培养与用人需求之间的错位。
图1的数据表明,在内容制作岗位,教师群体对各项能力的认可度普遍较高,尤其注重新闻理论、内容策划、文案写作和编辑制作能力的培养。相比而言,学生群体选择的差异度较大,重视编辑制作、内容策划、流程管理等能力,对于新闻理论、文案撰写等课程并不看重,这一方面与学生的兴趣有关,另一方面也显示出当前的理论教学还无法与新媒体实践有效结合,这应当引起专业教学的重视。新媒体企业员工更加看重版权管理、内容创新、信息平台风格把握、编辑制作能力,这也代表了当前新媒体行业在内容开发上面临的主要问题。
图2显示出技术研发岗位的能力要求,师生群体的选择重合率高且比较平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他们对新媒体技术比较陌生。相比之下,新媒体员工则更加看重流媒体研发、版权开发、技术标准应用等能力。
在市场营销岗位,学界和业界普遍看重产业链沟通能力,认为良好的产业链沟通是新媒体企业进行内外价值连结、实现产业增值的有效途径。图3显示,师生群体的选择比较平均,对市场营销岗位的认识还不够明确。新媒体企业员工认为,良好的整合营销能力和商业模式开发能力是市场营销人员的核心素质要求。新媒体并不是单一的媒体类型,它与传统媒体在内容资源、资金、市场、人员乃至组织结构等方面都存在互补和融合的关系,它的市场推广需要有效地整合多种媒体资源。同时,当前新媒体在商业运营模式方面还处于探索期,如何快速争取受众,将媒体内容和服务推向市场,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复制。
如图4所示,对于企业管理岗位,师生看重战略管理、产业链沟通、生产流程管理能力,企业员工则更加看重产业政策、资本运作和资源调配能力。目前,我国的三网融合进程仍处在起步阶段,相关的产业政策并不明朗,加之广电业与电信业既有的行业壁垒,为产业的拓展、主导权的建立制造了许多障碍,也使运营企业面临巨大的资金风险和技术风险。因此,新媒体行业的发展受产业政策的影响极大,需要管理者对相关政策有敏锐的洞察力。同时,管理者还应有灵活的资本运作能力和高效的资源调配能力。高校相关专业的教学在这些方面也应当有所侧重。
(4)制约因素
在制约人才培养的原因方面,师生普遍认为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观上,高校的教学体系和课程设置依然是沿袭传统媒体的人才培养机制,学科之间缺乏交流和融合。教师业已形成的传统教学观念和知识体系也不能适应新媒体的发展要求。客观上,新媒体的发展变化过快,而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需要相对稳定的教学体系支撑,还无法采用像在职培训、职业教育那样灵活的教学方式。同时,高校缺乏新媒体研发所必要的资源和技术优势,学生也缺乏在新媒体企业的实践机会。
2.调查的主要结论
(1)相关专业的师生对新媒体行业的关注度较高,对该行业的发展前景普遍持乐观态度,并愿意积极投身到新媒体的学习和研究中。
(2)与新媒体企业的从业人员相比,高校师生对该行业的实际用人需求还有较大的认识差距,对各岗位人员的能力素质需求还不甚了解。尤其在版权开发与管理、流媒体技术、产业政策、整合营销、资本运作与商业运营模式方面,还缺乏针对性的教学和研究。
(3)高等学校基于传统媒体人才培养的教学体系和课程设置,与现代传媒业中的复合型人才需求差距甚远。这既来自于传统教育观念和既有学科划分的束缚,也是由于不断变化的媒介格局下,难以构建起稳定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此次被调查的10个相关专业中,近五年内几乎没有专业进行相应的课程调整。新媒体的发展既需要节目形态的创新、市场营销手段的创新、资源组织架构的创新,也需要熟练把握快速变革的数字技术,而这种创新人才的培养无法从既有的专业课程体系中获得。
(4)高校与新媒体企业间的联系松散,无法为专业教学和科研提供充足的行业资源,也无法为师生提供良好的实践机会。
三、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机制分析
新媒体行业的发展离不开人力资源需求和供给间的平衡,面对专业人才培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高校应当不断跟踪、研究行业用人需求,灵活调整专业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
1.更新教育观念,整合学科资源
上海文广百视通公司的人力资源经理在深度访谈中表示,当前企业在用人上遇到的主要问题就是复合型人才的缺乏,受制于原有的学历教育背景,员工的能力结构相对单一,视野不够开阔,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创新发展,这与我们的调查结论是一致的。
课题组在调查中还发现,当前高校在相关专业的设置上普遍存在两种倾向:一是追求大而全,课程涉猎面过广,课程之间的衔接缺乏科学论证,常常是“东一榔头,西一棒槌”,教学的针对性和系统性不足;二是专业面过窄,有些学校片面地将新媒体理解成数字影视艺术、数字媒体技术,将已有影视类专业、软件工程类专业直接移植过来,“换汤不换药”,不利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因此,新媒体专业教育首先应当更新教育观念,突破传统的泾渭分明的学科界限,对优势教学资源进行整合。
在课程建设方面,综合教学体系的建立是达到教育目的、培养合格人才的必要途径。我们对新媒体结构层次的分析表明,新媒体专业人才的培养,需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融合、技术与艺术的融合,注重课程的衔接整合,围绕新闻传播理论、视觉造型艺术、文学艺术史论、软硬件创编工具、计算机网络与通信技术、市场营销与企业管理构建课程模块,建立起跨学科、跨领域的综合教学体系。
2.突出特色,注重创新能力培养
近十年来,我国高等学校传媒专业在数量和规模上得到了迅猛发展,竞争也随之加剧,未来的优胜劣汰几成定局。可以说,谁抓住了未来传媒发展的脉搏,谁在人才培养上就会占得先机。然而,专业的发展不能简单地复制它人,更无法一蹴而就,它需要长时间的积累。面对业已形成的教师、资金、设备、研发团队等优势学科资源,高校可以围绕新媒体的发展需要重新进行构建,保留原有专业特色,在优化组合的基础上突出新媒体的适用性。
新媒体全新的传播方式和呈现形态,对人才创新能力的需求是多元的。它首先需要从业者在内容上的创新,交互式传播、数据库挖掘、精准营销等手段的引入,使得新媒体可以针对特定受众的接受心理和行为习惯组织内容生产,实现定向传播,这就需要从业者开发出更为丰富的个性化内容,创新适合新媒体播出平台的节目形态。其次,新媒体的发展没有现成的运营模式可以借鉴,它的产业链更长、更复杂,更加强调资本运作,需要根据新媒体的阶段化发展特点,创新商业模式,在扩展市场、争取受众和企业赢利之间寻找平衡。
3.注重技术研发,加强产业研究
新媒体发展所运用的新技术多、技术融合度高,横跨硬件平台开发、通信工程、视音频处理、数据库应用等多个技术领域,所涉及的技术标准化应用、数字版权保护、新一代互联网、流媒体开发等技术,都是新技术领域的热门应用。而这些技术在当前的相关专业教学中却很少体现,学生就业后不得不面临新的技术培训。
针对上述问题,相关专业应当在教学中有所侧重,强化学生对新技术的认知、使用和研发。高校还应发挥自身的专业资源优势,积极参与新媒体行业的技术研发。早在2005年,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团队就开始参与TD-SCDMA技术标准的制定和研发,为我国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也在实践中锻炼了师生队伍。
调查表明,高校还未注意到产业政策、商业模式、资本运营等环节对新媒体产业发展的重要影响。正是因为新媒体的跨行业特性,导致其更容易受到技术、资金、政策多方面的影响,新媒体的产业化进程充满变数。这就要求从业者熟悉产业政策,灵活分析、预判产业链的价值走向,寻找企业自身的产业定位,并积极构建商业运营模式,善于资本运营。
4.强化校企合作,紧跟用人需求
课题组调查发现,多数新媒体从业者认为自身缺乏必要的理论素养,无法认清所从事行业的特有属性和核心竞争力,对新媒体产业和自身企业的发展前景认识不足。高等院校在这方面有丰富的智库资源,能够为从业者提供客观的理论指导和培训,拓宽他们的视野,为新媒体企业创新内容生产和市场运营提供策略支持。同时,新媒体企业丰富的运营管理经验,众多的学习实践岗位,以及在产业运营中暴露出的系列问题,都将为高校的专业教学和研究提供方向指引。
四、结语
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更新,国家三网融合战略的逐步推进,新媒体所带来的媒介变革必将呈现出愈演愈烈的态势。新媒体行业的快速发展带来的是对人才的广泛需求,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强调“资本不仅仅局限于物质形态,更重要的是人力资本,人力资本才是传媒业发展的发动机”。本文在新媒体专业人才的需求和培养之间提供了一种参照,以此建立、健全人才的培养机制,让各路精英在新媒体这一魔方舞台去施展自己的才能。
关键词:网络营销;现存问题;解决方案;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F224.33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6-000-01
早在1971年,电子邮件就已经出现了,但是当时并没有被广泛应用于营销领域,直到1993年搜索引擎的产生以及1994年亚马逊商城的成立才正式拉开了网络营销的大门,再加上曾经有过一起著名的“第一起利用互联网赚钱”的“律师事件”的催生下,E-mail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营销方式,虽然“律师事件”本身属于没有经过允许的垃圾广告,且随着现今营销环境的改变,E-mail营销再难收到曾经的效果了,但是其利用互联网传播的优势进行宣传恰如其分的诠释了网络营销,其网络营销的思想正是我们如今所研究的。
一、网络营销概述
(一)网络营销的定义
从网络营销思想的诞生到如今也不过短短二十年的时间,在这期间,网络营销也在经历着不断地发展和革新,不同的人对其有不同的理解,有的人认为网络营销就是网上销售,而有的人认为利用互联网进行推广宣传的过程,但是这些说法都只是简单的描述了网络营销的部分特征,没有全面的概括网络营销的实质内涵,冯英健在《网络营销基础与实践》中为网络营销下的定义是:网络营销是企业整体营销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为实现企业总体经营目标所进行的、以互联网为基本手段营造网上经营环境的各种活动。也就是说网络营销不单单是在网上销售产品,也不单单是宣传,而是一个整体的活动过程。
(二)网络营销的职能特点
网络营销的职能主要表现在网络品牌、网站推广、信息、销售促进、网上销售、顾客服务、顾客关系、网上调研八个方面,结合互联网本身的特点我们可以总结出网络营销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交互性、即时性、时空性、整合性、经济性和技术性等。
(三)网络营销的现状分析
据统计,截止2012年12月底,我国互联网使用量已达到5.64亿人,2012年内中国网民人均每周上网时间达到20.5小时,由此可见我国是一个互联网使用大国,而互联网的使用也带动了经济的增长。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中,网络营销正在不断向传统营销中渗透,我国很多传统中小型企业都开始通过网络营销开展自己的营销活动。
二、我国网络营销目前存在的不足及其影响
(一)虚拟世界中难以寻找信任的依靠
由于人们通过互联网购物时看到的只有图片和卖家介绍,不能真实地看到实物,更不要说亲自体验一下,所以很多不良商家利用这一漏洞以假乱真,欺骗消费者,况且互联网本身就是一个虚拟的世界,人们不敢完全相信,而通过互联网购物更是涉及到金钱交易,人们更会小心防范。网上商城若想要做大做好就需要首先把质量保证提升起来。商家应该不断从实践中摸索新的技术服务,从消费者角度出发为其提供更舒适便捷的服务。
(二)支付安全问题有待全面解决
网络营销带动电子商务的繁荣发展,促进了经济发展,但是与此同时也对我国的互联网技术手段和安全监管有了更高的要求。互联网支付安全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很多不法分子通过盗取支付账号以及个人信息的方式进行诈骗,大大降低了消费者对网上购物的信任度。虽然近几年开始像淘宝天猫等大型官方购物网站都已经存在第三方监管平台,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消费者受骗率,但是还是有很多通过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进行交易的群众由于没有受到第三方监管而频频发生诈骗事件,因此加强互联网购物的全面安全性亟待解决。这就需要我国政府和企业全面配合共同营造安全的支付环境,消费者也应该自觉加入到支付安全的监管行业中,共同提升网络支付的安全性。
(三)广告传播在视听效果上具有局限性
新媒体的出现为传统媒体造成了巨大的冲击,根据数据统计,商家企业的广告投放排名第一的就是互联网等新媒体广告,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的媒体都难以望其项背。但是究其特点,网络广告受计算机屏幕以及模式的限制不能像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展现完美的视听效果,未来的广告势必要新老媒体相融合,二者互相补充,共同实现传播的本质,为人们带来更全面的知识、生活、娱乐体验。
(四)网络管理不完善,营销环境混乱
虽然我国现在已经开始为保证网络环境绿色健康采取措施,但是网络是一个大环境,难免会出现漏网之鱼,很多网站都仍然存在垃圾广告的投放现象,在这样一个鱼龙混杂的网络环境中,网络营销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为了为广大网民及消费者提供一个更加安全健康的网络环境,国家政府等相关监管部门应该严格把控网络广告、内容的发放,列出明确的规定,最好制定法律条文实行强制规定。
三、网络营销未来发展趋势
市场营销的本质就是能够识别并满足人类和社会的需求。网络营销则是通过网络手段更清楚地了解、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在信息爆炸、生活节奏飞快的时代,网络营销将有更高的发展空间。首先,网络媒体和网络技术将会成为促进产品销售的重要手段;其次,经过时间的打磨与锤炼营销决策会更加趋于理性化;再次,网络广告将会发展成为具有针对性的“窄告”;最后电子商务将会在网络营销的大形势下成为主流市场。
以上的几方面发展趋势设想只是我国网络营销未来发展趋势中极具特点的几大方面,另外还有很多值得关注的方面,中国是一个网络应用大国,网络营销的探索还有很长远的道路要走,我们需要更多的技术、创意来满足人们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冯媛.基于网络营销理论的设计链知识共享因素及模型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