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淡水资源匮乏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内容提要: 世界范围内的贫困与全球水资源匮乏之间的深层关系,主要是因为淡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和分配不畅,而不是表象上的淡水资源总量不足。传统国际水资源分配原则暗含古典自由主义持有正义分配模式的意韵,流域国之间仅基于自然资源永久主权之下的最高效益原则分配水资源。拥有富足的水资源出于种种原因,但无论从古典自由主义者所主张的努力程度还是从德行来看,没有人比别人配得更有利的生存条件,亦不能认定既成的有利生存条件是“应得”,因此这一分配原则已不能经受人类道德的考验。地球是人类的家园,流域国基于合作的功利考虑和同情的道义考虑,在分配水资源时负有避免浪费、保护生态系统、帮助因水资源匮乏而陷入贫困的人们的道义义务。
前 言
水资源就用途而言可分为生态用水、生活用水、生产用水等,流域国之间关于国际水资源 [1] [1]分配机制的一个实践过程,以往学术界关于国际水资源分配的讨论几乎无一例外地局限在流域国之间,即着眼于研究国际流域的流域国之间如何公平合理分配水资源、他们之间因水资源分配产生的纠纷以及解决此类纠纷形成的国际司法实践,这方面的学术研究已形成的研究成果汗牛充栋,笔者不再置喙,可惜无人站在伦理道德的立场上思考:拥有丰富的水资源或者出于偶然,或为出于其他原因,但远非天赋和应得,那么,当一些人因为水资源匮乏而陷入贫困、疾病时,水资源富裕的国家(流域国)对这些人负有何种义务,水资源富裕的国家(流域国)应当如何使用其丰富的水资源?
一、贫困与国际水资源分配
自20世纪50年代在全球范围内兴起环境保护运动以来,人们关于环境和资源与贫困之间紧密相连的意识不断增长,并形成两点“共识”:一是由于水质和水量性缺水,淡水资源供应越来越跟不上人口和用水需求的持续增长;二是世界各个角落的贫困总是与淡水资源的匮乏如影随形。水资源的富足并不代表经济的富足,但人们眼见水资源的匮乏总是伴随着贫困,例如,《世界水资源开发报告》指出,世界人口的13%,大约8亿多人没有足够的粮食和水保证过上健康和安逸的生活, [2] [2]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公布的《2006 年人类发展报告》也指出,世界水危机的形成原因是水的匮乏,而贫穷、权利和不平等是问题的核心所在。 [1] [1](P32-33)在这两种观点的影响下,关于贫困与水资源匮乏之间的关系,人们自然认为淡水资源的总量匮乏是导致世界贫困人口不断增多的原因。尽管从人口增长和资源需求的长远前景来看,水资源匮乏无区别地威胁着全世界范围内的任何国家,水资源比较富裕的国家也不例外,但是深究世界淡水资源空间分布与贫困人口分布状况,即可发现当前贫困与淡水资源的之间关系,主要是淡水资源分布不均和分配不畅,而不是水资源总量不足。例如,非洲拥有世界第一长河尼罗河,但尼罗河水量并不丰沛,属于水资源相对短缺的河流,全球水资源最为匮缺的地区仍然在非洲, [3] [3]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非洲的水资源危机每年致使6000人死亡,约有3亿非洲人口因为缺水而过着贫苦的生活。在未来的20年里,非洲至少有5亿人口将由于缺水而生活在困境中。这将进一步导致他们由于缺少用于灌溉农作物的水,使得农业产量会继续减少。 [2] [2]而有些水资源丰富的国家却大量存在严重浪费水资源的行为,据联合国宣布,一个人每天的正常用水量应该是20升,然而一个美国人的一般日用水量高达600升,而一个非洲人的一般日用水量却只有10到20升。 [3] [3]又如约旦河流域,西海岸提供了以色列全国供水的25%,他们自己抽取地下水,不仅用于农业,还用于游泳池用水,但同时严格限制巴勒斯坦人用水, [4] [4](P38)使巴勒斯坦人受到很大损失。各国的大量调查资料也说明, 造成缺水危机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开发不足和过量用水,在生活用水和工农业用水方面都存在严重浪费和使用不合理。水源污染亦是一个重要原因。 [5] [5](P3)
简言之,解决因淡水资源匮乏造成的贫困,取决于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和有效利用,而不是全世界范围淡水资源总量的多少,况且淡水资源总量也不会增加。因此,国际河流的流域国对因水资源匮乏而生活在穷困中的人们负有某些义务:他们在分配水资源时不应仅仅考虑生活用水和生产用水,还应留出生态用水,保护生态系统;节约用水,不增加或者减少不必要的用水项目和耗费水资源的大型工程;防止污染。因为,这样将使更多的水资源被释放到大自然中去,将会缓解供水不足,给穷人以更多的机会。
二、持有正义与传统国际水资源分配原则
(一)私有财产神圣与自然资源永久主权
近代国际法的产生是以1648年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签订为标志的, [6] [6](P12)其时间正好与自由主义兴起的时间大致同步,国际法的基本理念受到自由主义的深刻影响。自由主义的基本价值是自由、平等、权利、多元主义和分配正义,自由、平等、权利的基本价值主张人人生而自由、平等,享有基本权利,合法的私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多元主义主张人们应当有形成他们自己关于良善生活的观念并根据这些观念而生活的自由,任何关于良善生活的观念都是平等的,这是最高的善,最高的道德, 因为它能公平对待所有的善, 所有的道德主张,因而最高的道德就是不必裁判谁的道德是好的,亦即摆脱一切道德纷争。自由主义的自由、平等、权利、多元主义基本价值主张与国际法上国家主权原则的理念高度契合,《联合国》明文规定联合国原则上不得干预属于各国内部的事务。1970年的《国际法原则宣言》详尽阐明了国家主权原则的内容,其中心思想体现了自由主义基本机制:各国不问经济、社会、政治或其他性质有何不同, 均有平等权利与责任,并同为国际社会的平等成员。自由主义关于社会财富的分配在当代表现为两种模式:诺齐克的持有正义和罗尔斯的分配正义。这两种分配模式是本文的主题要借以详细论证的基础,在此不赘述。
自由主义的理论来源不尽相同,甚至发生冲突,如契约论与功利主义,但它们包含的共同理论假设是保护个人自由和私有财产,这一理论假设在国际环境法上的表达就是自然资源永久主权。1962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关于自然资源之永久主权宣言》,宣布各民族行使其对自然财富与资源之久主权。一系列联合国大会、国际公约和国际司法实践一再重申了这一原则。由自然资源永久主权派生的主权权利内容非常丰富,在国际水法领域也形成了一系列被普遍接受的国际水资源分配、利用原则,例如不造成重大危害、一般合作义务等,所有这些原则遵循一个共同前提,即1956年国际法协会提出的流域国最高效益原则。 [7] [7](P26)这一原则是对长期以来各流域国分配和利用国际水资源的最高宗旨的总结。
(二)持有正义与流域国最高效益原则
诺齐克的持有正义和罗尔斯的分配正义无论从理论的出发点还是终点,两人都是基于对个人基本权利的强调。诺齐克与罗尔斯的一个重要不同在于,罗尔斯对天赋问题的考察是面向当下和未来的,诺齐克对财产的持有的正义是面向过去的,看其来源、看历史占有和转让在程序上的正当性,从而决定当下占有的正当性。诺齐克看重在自由的市场体制下人们正当获取和自由交换的方式,对此提出的唯一限制条件是这种获取和交换不可使同样拥有权利的他人的状况恶化。诺齐克和罗尔斯都是在政治国家范围内讨论社会财富的分配问题,但他们都首先把财富的持有和分配依据追溯到原初状态,这一点对国际水资源的分配极有启发意义。当放远我们的眼光,视地球为人类共同生活的家园——无论从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的角度看,这一观点都能成立:河流湖泊本为天然之物,人类出现城邦和民族国家以后,河流湖泊的天然性质才发生了变化,开始受到政治因素的支配;随着社会的发展,水的自然功能与经济功能进一步结合,国际水资源分配的纠纷也增多,国际社会逐步制定并增加了有关航运、灌溉等方面的法律制度,也产生了国际水资源分配的法律制度。以前,人们因为经济交往而相互依赖,如今,人类已经认识到环境要素将地球上的人们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如一个国家对华丽的动物皮毛的大量消费会引起另一个国家某些动物迅速减少,这将引起生态失衡,最终影响到人类的存亡。那么,地球上珍贵的淡水资源是一种公共资源,应当得到合理的分配。不同于政治国家内部,没有一个超越民族国家的全球国家可以对国际水资源进行分配,但是诺齐克和罗尔斯的分配正义理论对国际水资源分配有极其重要的伦理意义,而事实上,传统的国际水资源分配模式与诺齐克的持有正义理论是有着深刻的暗合的。
传统国际水资源的分配原则是基于自然资源永久主权下的最高效益原则,这一原则的特点一是强调国家主权,二是强调流域国自己的最高利益,诺齐克的持有正义理论与自然资源永久主权下的最高效益原则极其吻合的一点就是强调持有物的原始取得,即无主物的取得正义原则。诺齐克是天赋自由主义者,寻求财富“持有”的自由权利,持有的界限不以贫富为依据,不是穷人就应该多得,而是以不可剥夺的权利为依据。从个人财产的历史角度看,分配是否正义取决于它是如何演变来的,这种原则认为,“人们过去的环境或行为能创造对事物的不同权利或应得资格。一种不正义能够从一种分配向另一种结构同样的分配过程中产生,因为外观相同的第二种分配可能侵犯了人们的权利或应得资格,可能不适合实际的历史。” [8] [8](P16)诺齐克认为,财产权的不平等是符合历史原则和顺乎自然的事实,如果违反这一历史事实,而重新进行财产权的再分配,势必会造成更大的不平等。将这一论点与现有国际水资源分配原则相比较,可见自然资源永久主权下的最高效益原则假设已有物品各有所主,流域国拥有的水资源是应得和天赋的,暗含着即使追溯原始取得的根源,其对现有水资源的持有路径是正当的,占有是合法的,经得起追问的。既然如此,各国对其水资源的利用就是自由的,无须考虑水资源匮乏国家和人口的处境,除非关涉到他国的利害,他国不得过问流域国的水资源利用问题, 否则就是非正义。按照持有正义理论,处于水资源匮乏状况中的人们,其处境也是应得的,前者对后者不负有任何道义上和法律上的义务,如果要将前者拥有的东西分配给后者,是不符合正义原则的。
从某种意义上说,古典自由主义者或自由至上主义者如诺齐克认同富有者的富有和贫穷者的贫穷都是因为自己曾经的努力或德行而应得的结果,个人只扫自家门前雪,只要不牵涉到自己的利害就不过问他人的处境,说自由主义者鼓励道德上的矮子也不为过,自由主义者抛弃道德上的高标准是其最招致批评的地方,所以诺齐克被称为“冷酷精悍的商人”。 [9] [9](P173)自由主义抛弃道德高标准的弊端在国际水法上的体现就是流域国之间一直以来对其拥有的水资源的自由利用而不考虑他国的处境,虽然流域国之间关于水资源合理分配矛盾重重,但这些矛盾不关涉非流域国的利益;国际环境法上也有限制国家利用其自然资源的一些原则,如1941年特雷尔冶炼厂仲裁案 [10] [10](P98)确立了一个国家管辖范围内的行为不得损害他国环境的原则,但这些限制是消极的,与从人道主义出发考虑因水资源匮乏而陷入贫困的人们的生活处境之要求相去甚远。
三、合作与同情:流域国之间分配水资源的伦理考量
(一)合作原则:流域国之间分配水资源的功利考量
诺齐克的持有正义理论关于权利来路的正当性问题令人折服,自然资源永久主权下的最高效益原则长期以来也是分配国际水资源的最高原则,但不可否认的是,追究其根源,并非所有的现时持有从来都是正义的,都是合法的,或者都是持有者勤奋努力和高尚德行的应得,因而都可以用原始取得的正当性证明其现时持有的正当性,以国际河流的变化为例,首先,许多国际河流的权属并不清晰,而随着国家“疆界”的变化,国际河流随之在增加或者减少,例如约旦河流域,1976年以色列占领约旦河水源地西海岸,西海岸提供的水源占以色列全国供水的25%,而巴勒斯坦人被限制用水, [11] [11](P38)这并非是“应得”。又如,据1978年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国际河流登记》统计,全世界共有214条国际河流,1990年以来,由于前苏联等国家的解体,国际河流数量增加。 [12] [12](P59),这种状况的下持有只能算作偶然,而非“应得”。其次,由于地质原因,河流在增加或减少,其持有的正当性也难以用“应得”来证明。即使现时持有是正义的,基于环境资源的完整性、人类在地球上密不可分的合作关系和流域国本身长远利益的功利考虑,流域国在分配水资源时不仅应当考虑自己当下的利益,考虑到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还应从生活用水、生产用水节约水资源,为那些不与其竞争利用水资源的看似“无关”的人们的利益着想。
大卫·米勒曾经指出,不公正的事实状态必定是人类行为的产物,或者至少也能为人类行为所改变,他举例说,“虽然我们通常把下雨视作麻烦而把阳光视为好处,但是对英国一半国土被雨水浸透而另一半国土沐浴在阳光中的事实状态的讨论却不应以其正义与否来进行——除非我们相信这一事实状态是深干预的结果或者气象学家能够改变它。” [13] [13](P32)但是今天,这样的比喻恰恰成了现实,环境资源的完整性、环境问题的全球性是人类的合作和联系更加密切,使类似的事件成了有道德意义和法律意义的问题。今天我们在任何地方的行为能够改变和影响远方那些看似毫无关系的人们的生活,砍伐巴西热带雨林会导致全球温室气体增加,这影响到全世界各国家的处境。在罗尔斯的分配正义理论中,社会差别原则表达了一种合作、互惠的观念、一个相利共生的原则:每个人的福利都依靠着一个社会合作体系,没有合作,任何人都不可能有满意的生活。 [14] [14](P102-103)地球上的所有国家和民族与政治国家内部一样,也是一个合作的体系,任何群体的行为都会影响其他群体的生活,例如,水资源丰裕的国家也许缺乏其他某种资源,而自己在某这些方面的匮乏需要依靠其他国家的合作才能得到满足,从这个意义上说,其他人的贫困就是自己的贫困,其他人的灾难就是自己的灾难。在这个意义上,流域国政府应当倡导人们改变浪费水资源的生活用水习惯,减少或不增加不必要的用水项目和耗费水资源的大型水利工程,改变粮食灌溉方式等,修缮年久失修的供水设施,减少水污染,并在与其他流域国分配水资源时共同承担生态环境的用水需求,以将更多的水释放到生态环境中,保护水源和生态系统,因为生态系统的改善是对流域国自己未来处境的一种投资,其副产品是可以改善因水资源匮乏而陷入贫困的人们的生活。
(二)同情原则:流域国之间分配水资源的道义考量
1.国际法与人类的同情
人们公认亚当·斯密说人性是自私的,但是亚当·斯密同时承认无论人们会认为某人怎样自私,这个人的天赋中总是明显地存在着这样一些本性,这些本性使他关心别人的命运,把别人的幸福看成是自己的事情;我们常为他人的悲哀而感伤,这是显然易见的事实,不需要用什么来证明。这种本性就是同情。 [15] [15](P1)人类的同情可以说是国际法产生的基础和条件,国际社会较国内社会的规范结构,道德占据了更为重要的地位,道德原则是国际法的基础。“国际法的逐渐发展像依赖于经济利益一样依赖于公共道德标准。公共道德标准越高,国际法越发达。” [16] [16](P31)两次世界大战后,正是基于对人性的思考促使国际社会建立了以维护和平与安全、保障人权为宗旨的联合国,现代国际法一开始就把保障和平、保护人权等人类基本道德价值和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作为自己的最高宗旨。国际社会缔结的一些人道主义公约如《关于战俘待遇之日内瓦公约》、《关于战时保护平民之日内瓦公约》等也秉承了尊重人格尊严、保障基本人权的思想。1951年国际法院在《关于〈防止和惩治灭绝种族罪公约〉的保留的法律咨询意见》中认为《公约》所体现的原则是那些由文明国家承认的、对所有国家有约束力的原则,《公约》的目的在于“保护人民群体的生命和确认最基本的道德原则”。 这些思想后来被概括为国际法上的普遍义务。 [4] [4]从普遍义务的产生发展看,“人道主义考虑”是一项绝对的原则,它的适用不因具体情况的不同而改变,没有任何例外理由能够限制对人性的基本考虑,具体而言, 普遍义务保护的是人类基本道德价值和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不仅包括经济利益,还包括人类的良知和道德。无论是《联合国》所维护的和平与安全,还是日内瓦人道主义四公约所推崇的人格尊严与权利,这些事项都与全人类的福祉息息相关。 在环境问题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以前,人权和和平问题是国际人道主义关注的中心。随着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世界各国认识到人的尊严也与生存环境、与资源条件密切相关,普遍义务的范围也随之扩大到环境问题。《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宣言》、《世界自然》等国际法文件都强调了环境和资源作为人类共同利益这一特征。1974年澳大利亚、新西兰诉法国案中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以普遍义务作为起诉的法律依据,将禁止在大气层进行核试验与巴塞罗那牵引公司案中的普遍义务进行比较,从而主张禁止在大气层进行核试验具有普遍义务的性质,因为这项义务所保护的是人类的基本利益如人类的安全、生命、健康以及全球环境。 [17] [17](P70-71)
2.同情“无关的人们”:流域国的道义义务
自由主义基本价值所要保护的是人的自主,并相信人类的道德能力和尊严均依赖于这种自主能力,但其错误在于相信所有人的自主能力是相同的,而忽视了自主需要一定的条件来成就。如果到处都是饥饿、贫穷、疾病和不安全,自主就是奢侈品。正由于淡水资源的匮乏,许多人没有自主能力,因而恰恰从自由至上主义的角度,无论从努力程度还是从德行来看,没有人比别人配得更有利的生存条件,不能认定既然较有利的生存条件已经形成,其存在就是应得。所以,有同情心的人类应当以更加人道的、公正的、合理的方式对待这些有利条件和处境较差的人们的生存状况。不过,并非人人需要时常挂虑他人的处境,因为许多远处的人们,他们的幸福和不幸确实不依赖于我们的任何行为,他们的利益和我们的利益互不牵连。也因为人性中的自私,我们自己的毫厘之得失显得比另一个和我们没有特殊关系的人的最高利益重要的多,就像窗外的无限风景看起来比我们的小窗还要小一样。亚当·斯密举例说,假设中国连同她的亿万居民被一场地震吞没,一个富有人性的欧洲人会表示深切的悲伤,但他同情之余照样悠闲和平静地追求他的享受。虽然人性有自私和卑劣的一面,也仍然有崇高和高尚的道义,这种力量来自理性、良心,一位内心的伟大法官和仲裁人。 [18] [18](P163-165)即使亚当·斯密的这位有人性的欧洲人对于地震中的远方的人们无任何利害关系,他也有同情心,而当一些人的行为确实关系到那些表面看似无关的人们的利益时,这些人则有必要将同情心转化为责任,用自己和他人之间的某种正义规则约束自己的行为。康德、罗尔斯等思想家关于“人是目的”的最高理性法则,始终引领人们追求人人过上有尊严的生活,不是因为考虑到今天一部分人的遭遇明天可能就是另一部分人的遭遇,而是因为作为有理性的人,人类中一部人的贫穷、疾病、没有尊严的生活就是所有人类的不幸。现在人们已经知道,缺水就意味着贫穷,在有的地方,有些人每天要走很远的路才能获取足够的饮用水(无论是否适合饮用),在一些沙漠和半沙漠地区,人们为了取水往往要走10多个小时的路。这一现状也只会导致他们的农田颗粒无收,因为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替代植物和动物赖以生存的水资源。但是一些跨国公司却仍计划使水资源成为他们谋利的商品,这种做法将进一步加剧贫穷群体得到生活用水的难度,也将使他们更加贫穷。 [19] [19]另外一些人则由于缺水或卫生条件不足而引发疾病。道德哲学认为不公正是人类行为的产物,但是如果非人类行为导致的贫困、饥馑等不幸是人类可以防止的,那么这种不幸就是在道德上要谴责的。
人类的同情和责任感要求水资源丰裕的国家应当从道义上对水资源匮乏者的处境予以考虑。据瑞士联邦环境科学技术研究部调研报告,当水资源数低于某一“水阈值”时,该国粮食进口剧增。报告预测,至2030 年,将有35个亚非国家缺少足够的水资源生产粮食。 [20] [20](P307)那么,就缺水国家需要从水资源丰富的国家进口粮食而言,流域国应当考虑节约用水,以为其他贫困人口增加粮食生产,例如有人就认为应该建立一个世界粮食银行,来援助贫穷的国家。 [21] [21](P116)国际水管理学会研究认为,可将水资源用作其他用途的最好方式之一就是要提高农业用水的生产率,“农业用水生产率的提高将使更多的水资源被释放到大自然中去。它将会缓解供水不足,给穷人以更多的机会,并且通过聚焦于贫困问题,从而可以增加穷人们的收入,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 [22] [22]而《联合国世界水资源开发报告》指出,水在减困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23] [23]基于人应当过上有尊严的生活的考虑,流域国政府同样负有倡导人们改变浪费水资源的生活用水习惯,减少或不增加不必要的用水项目和耗费水资源的大型水利工程,改变粮食灌溉方式等,修缮年久失修的供水设施,减少水污染,并在与其他流域国分配水资源时共同承担生态环境的用水需求,以将更多的水释放到生态环境中,保护水源和生态系统,因而改善因水资源匮乏而陷入贫困的人们的生活。《赫尔辛基规则》第5 条规定在合理公平利用水资源应考虑有关因素时,规定流域水资源利用中应避免不必要的浪费,虽然长久以来《赫尔辛基规则》的“公平合理原则”被反复引用,但却极少有人注意“避免浪费”这一蕴含丰富道德意蕴的条款。
当然,各流域国节约各种形式的用水,承担生态用水需求以及为远方那些因水资源匮乏而陷入穷困和疾病的人们照相,一方面要依靠个人在日常用水中的理性自律,但水资源首先在流域国之间分配,之后又由国家在国内进行分配,因此一个国家的水资源法律、政策以及环境保护教育在这方面所起的作用非常重大。各国政府有责任引导本国公民合理地使用水资源,并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保护、管理水资源。
通过这位同学的实验,洗手时把水龙头拧小,每次大约能节约几千克水?照这样计算,如果 每人每天要洗手5次,一天可以节约多少水? 一年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珍惜水资源主题班会材料资料,提供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欢迎你的阅读。
珍惜水资源主题班会材料一
班会目标:
1、通过“看一看”“算一算”“比一比”等活动,感受到节约用水的可行性和重要性。
2、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积累活动经验,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节约意识。
3、培养人人珍惜水,人人节约水的良好品质。
课前准备:
1、学生准备:(1)调查自家一个月用水多少吨;(2)调查生活中节约用水的方法;(3)计算器一个
2、教师准备:(1)调查学校平均每月的用水量;(2)制作PPT若干张。
班会过程:
一、看一看——激发学生节约用水的欲望
师:同学们都知道水是我们的生命之源,离开了水我们人类和其他的生物能不能生存?
生:不能。
这节课我们的内容就与水有着密切的关系。揭示主题:珍惜水资源。
水的现状又是怎样的呢?我们一起来看看老师搜集的资料。
2、播放课件:有关水现状的资料和图片。
师:我们生活的地球有个别名:又叫水球。它的表面70%的是水。
但其中97.5%的水是咸水,无法饮用。
据统计,目前世界上有80个国家约15亿人口面临淡水不足,其中29个国家的4.5亿多人口完全生活在缺水状态中。
中国属于“水资源紧缺国家”。人均只有23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美国的1/5,在世界上名列121位,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
从卫星拍摄的图片上,我们也可以很明显地看出:中国水资源告急。因为缺水,原先大片的良田干涸,颗粒无收;因为缺水,沙漠正一步步吞噬着生机盎然的绿洲;因为缺水,人们的日常引用水受到了严重的威胁。此时,你的心情怎样呢?你很想说什么?
生1:有很多人喝水,水被喝光了。
生2:生活中有浪费水的现象。
生3:水是有限的,我们要节约用水。
生1:此时,我心里很难受。
生2:有些地方缺水很严重,我很为他们焦急。
生3:赶快节约用水吧!
师:让我们一起节水吧!
二、算一算——体验每人每天的用水量
师:课前,同学们已经调查了自家一个月的用水情况,谁愿意向大家介绍一下?
学生汇报调查情况:自家一个月用水在1至10之间。
师:1吨水是个什么概念呢?多少水就是1吨呢?
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
师:(出示课件)你知道这一桶水大约是多少千克吗?
生估计并交流:一桶水大约是20千克。
师:多少桶这样的水是1吨?
学生计算。
师:你们能不能算出自己家里每人每天用多少千克水呢?
生:能!
同桌交流计算方法,然后在练习本上计算。
三、比一比——探索节约用水的方法
师:现在世界各地都有不同程度的缺水,节约用水,势在必行!
师:你有节约用水的好方法,向大家介绍一下好吗?
学生谈节约用水的方法。
师:同学们谈了很多节约用水的办法,其中一些方法做起来更是举手之劳。请看下面生活中的一个小实验(课件出示):
大开水龙头洗手20秒大约会流掉6千克水。
拧小水龙头洗手20秒大约流掉2千克水。
通过这位同学的实验,洗手时把水龙头拧小,每次大约能节约几千克水?照这样计算,如果 每人每天要洗手5次,一天可以节约多少水? 一年呢?
学生回答。
师:一个人在洗手的时候,如果注意了节约用水,那么一年节约下来的水的总量大约是7吨,它就可以供一个普通家庭使用一个月。你们说节约用水有用吗?
生:有用。
四、猜一猜——验证节约用水的重要性
师:一个人节约用水,就能为社会做一点贡献。就按每人每天节约1千克水计算,我们班有50个同学,一天大约可以节约多少水?我们金茵小学大约有1500名学生一天可节约多少水?也就是几吨水?如果我们全国每个人都能节约用水,猜想一下:全国13亿人每人每天节约1千克水的总量够我们学校用多少年?
珍惜水资源主题班会材料二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淡水资源严重匮乏是当今世界面临的共同话题,让同学们知道水的珍贵,养成节水好习惯。
2、学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节约用水的生活小事。
教学准备:
1、调查生活中浪费水资源的普遍现象。
2、搜集、制定一些节水措施。
教学过程:
一、利用谜语揭示课题。
主持人上场,神秘地说:“我让大家猜个谜语,你们愿意吗?” 主持人口述谜语: “双手抓不起,一刀劈不开,煮饭和洗衣,都要请它来。”
二、从生活经验入手,导入学习。
1、生活中哪些事需要用水?你们家为何不用海水洗澡,洗碗,煮饭……?
2、出示地球上海水与淡水的组成比例图,初步了解地球上淡水资源的匮乏情况。看了这幅图,你有什么想法?
3、地球上所有的淡水都可以拿来运用吗?你知道有多少淡水可以拿来运用?
4、小结过渡,导入“游戏”。
三、切苹果游戏,体验淡水资源的严重缺乏。
1、主持人:把苹果当成我们地球上的淡水总量,那么人类实际上可以利用的淡水资源是多少呢?
2、第一次切苹果,你觉得应该是一半左右吗?为什么?(不是!)
第二次切苹果,你觉得应该是四分之一左右吗?为什么?(不是!)
第三次切苹果,你觉得应该是八分之一左右吗?为什么?(不是!)
第四次切苹果,你觉得应该是十六分之一左右吗?为什么?(不是!)看着这一片,你的心情怎样?)
第五次切苹果,老师切下1/16苹果片上的苹果皮,然后沉重地告诉学生:同学们,看吧!1/16苹果片上的这么一层薄薄的苹果皮,就相当与我们全球60多亿人可以利用的总的淡水资源。
3、学生谈谈做了这个游戏后的体会。
4、认识中国面临的严重缺水问题。
把苹果皮再对切,这就是我们中国13亿人可以利用的淡水资源。
出示:世界缺水,中国更缺水!我国工业部门每年缺水350亿立方米,农业生产每年缺水1440亿立方米,生活饮用水每年缺水344亿立方米。
主持人:同学们,看到这一组数据,你有什么想法?
四、小记者调查行动。
学生汇报:生活中有哪些浪费水的现象?说说你的感受。
五、制定节水措施。
主持人:可以利用的淡水那么少,我们该怎么办?
讨论:
1、洗手、洗澡、刷牙时该怎样节水?
2、在饮水机上取水时该怎样节水?
3、洗许多碗时该怎样节水?
4、怎样做到一水多用?
六、设计广告用语。
主持人:节约用水光荣,浪费用水可耻!让我们一起来行动,请同学们设计几条节水广告语。广告语的要求是简洁明了,并具有感召力。
七、总结延伸。
凝视一张张令人为之动容的图片,我沉默了,这样的严重!如此的干涸!我羞愧了,曾几何时,我也如大多数人一样肆无忌惮的浪费着宝贵的水!我行动了,用我笔呼唤国人沉醉的“惜水观”!
既然干旱如此之多,并不是一朝一夕之事,甚至出现在水资源比较充足的地区(如受灾省份云南),为什么还不能如“当头一棒”,醍醐灌顶,惊醒国人沉醉的“惜水观”呢?
我想是有深刻的原因的。
首先从水资源状况来说:大多数人片面的认为,于动态水,有两条世界级江河以及众多湖泊;于静态水,有绵延千里喜马拉雅山的我国(甚至有人曾提出过炸喜马拉雅山借西南季风挟水汽济西北干旱的大胆想法)。水资源总量丰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其次,从历史文化传承来说,自古以来,很少有历史文化名人倡导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致使长期以来,国人没能关注水资源匿泛问题,从而没能形成一种节约用水的民族意识。
最后,对科技进步抱有过高的期望。“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使许多北方人也能看到了“希望”。他们认为在不久的将来,就会有源源不断的水从南边送来,不必担心缺水,也逐渐抛弃了在过往缺水日子里初露的忧患意识,变得“挥霍”起来。加上“海水淡化”技术的发展,许多人慢慢滋长了“茫茫海洋广阔无边,既然能淡化,还愁没水用吗?”这种心理。
……
我国的淡水资源总量是很大,为28000亿立方米,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名列世界第四。胆识,我国的人均水资源只有23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是全球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并不像大多数人理解的那样!13亿多人口这个除数可以使任何储量丰富的资源变得匮乏,变得捉襟露肘!
意识观念十分重要,一个积极的民族意识于国家的发展尤为重要。节约用水,乃至对各种资源的节约,都关乎一个国家的生存大计。“可持续发展”并不是一句话。它需要实际行动去践行,需要政府、媒体千方百计的宣传倡导,使之根深蒂固于每个国民的心里。
和"节流"两个方面对提高水资源承载力提出对策。
【关键词】水资源 承载力 生活水平
一、沧州水资源的现状
沧州属严重资源性缺水地区,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仅为12.3亿方,沧州水资源总量为12.64亿m3,其中地表水6.1亿m3,地下水6.8176亿m3,淡水面积5493km2,人均水资源占有量192m3,远远低于国际缺水警界线标准,属于极度缺水地区。沧州市不但水资源总量小,而且水质较差,为了支撑社会经济的发展,不得不加大对地下水的开采,由于地下水过度开采,不断加剧地下水位降落漏斗、地面沉降等地质问题。
二、沧州市水资源承载力分析
(一)水资源承载力
施雅风先生认为:水资源承载力是指某一区域的水资源,在一定社会历史和科学技术发展阶段,在不破坏社会和生态系统时,最大可承载的工业、农业、城市规模和人口的能力。张琳等认为:水资源承载能力是指在一定区域或流域范围内,在一定发展模式和生产条件下,当地水资源在满足既定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能够持续供养的具有一定生活质量的人口数量或能够支持的社会经济发展规模。[4]
(二)生活标准确定
生活标准的划分主要是根据人均GDP和生活用水定额确定的,基于现实情况,拟定3种生活水准如下。
(三)沧州市生活水平
整理沧州市现状年的数据可算出:
通过数据可以看出,只有在温饱的标准下,水资源是可以支持经济、生活的,其他生活水平下水资源承载力严重不足,可见沧州市现状年的水资源承载力十分脆弱的。
二、提高水资源承载力的措施
(一)污水资源化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水污染的问题也日益严重,这也不断加剧了沧州市水资源的短缺。但是,污水也是一种资源,将污水处理回用与污染源的治理结合起来,使污水资源化,即增加了水资源量,又治理了污染,改善了环境。
(二)海水、咸水资源化
沧州市属于海滨城市,有着大量的咸水资源。如果这些咸水及微咸水可以得到合理适度的开发利用,不但可以减少农田耕地层的含盐比率,还可以减少淡水曾也咸水层的水位差,从而达到减缓咸水层向淡水层的越流速度。
(三)节约用水
以上介绍了如何开阔水资源的来源,但与此同时大力宣传节约用水意识也是十分关键的,一味“开源”却不“节流”不能解决水资源紧张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张丽莉,张卓,于瑞涛.沧州市水资源现状及可耻学利用建
议[J],水科学与工程技术,2010.
[2]张文杰,伊明,吴海岚.沧州市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J],沧
州市税务局,2010,(29).
[3]施雅风,曲耀光.乌鲁木齐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及其合理
利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2.
[4]张琳,张苗,南水北调江苏受水区水资源承载力研究[J].水
利科技与经济,13,(3).
[5]赵铁云,尉晓松,孙爱民.保定市水资源承载力研究[J].河北 水利,2011,(8).
[关键词]水资源管理 水资源 反思
中图分类号:F42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7-0367-01
引言:可持续发展,顾名思义,就是既可以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会对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构成威胁的发展,它是人类经过长期探索、研究而发现的一种新思想、新道路。当今社会,水源危机(主要包括水资源不足和水污染)已成为制约世界上所有国家政策、经济和技术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如何缓解水源危机就显得格外紧迫。
一、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1、淡水资源短缺问题将成为全球性危机
在全球水资源中,淡水资源仅占到全部水资源的2.7%,其中又只有9%左右的淡水可供人类开采利用。根据世界人口和全球气候变化组织预测,2025年全世界将会有至少1/3的人口面临水源短缺这一难题,淡水资源短缺将会成为全球性的危机。
2、中国的水资源严重匮乏
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我国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只有2500立方米,在人均占有量方面,仅为世界的1/4,在水资源利用方面由于我国地域辽阔,水资源分布不均匀等原因,开采利用难度很大,加剧了我国水资源匮乏的问题。
3、水污染导致水源危机问题愈发严重
据调查显示,全世界每年有400亿立方米左右的污染用水被排放进江河湖泊,造成全球淡水总量15%以上的可用水被污染。尤其在我国,约80%的污染用水未经科学有效的污水处理程序就直接被排放,造成我国1/3左右的河段、90%左右的城市居民日常用水源受到污染,而且近50%的城镇居民用水不符合我国规定的居民饮用水标准。水资源污染的不断恶化,导致可利用水资源量的进一步减少和水资源供需矛盾的进一步加剧,同时水资源的紧缺又造成很多地区稀释水量的缺少,使得水污染控制工作显得更加困难。
4、未来水资源成本将明显上升
随着水资源缺乏以及水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我国已开展了很多项目来缓解北方地区的用水紧张,比如南水北调工程,虽然使我国局部地区的用水问题得到有效缓解,但是远距离调水将大大增加供水成本。同时,水质的不断恶化,使水源的预处理、水源的深度处理等明显改善用水质量的水处理工艺不得不被广泛应用,导致用水处理方面的投资增加,造成供水成本的显著增加。
二、可持续水资源的管理途径
1、加大水资源节约的宣传力度
水资源也是无法用其他资源代替的,以有限的水资源来满足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最根本的途径是节约用水。公众作为水资源使用的者和水环境污染物排放者,其对水资源政策法规的认识与理解及自身的生产消费与环保意识,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水资源的数量与质量。可持续水资源管理就是要广大民众积极参与到水资源的管理与保护中来,并在其中发挥主人翁作用。因此,要大力宣传节水知识提高广大市民的节水意识,积极开辟宣传教育途径,充分发挥电视、广播、互联网等媒介媒体的宣传作用,面向全社会,宣传有关水资源节约和水环境保护的政策法规和实施方法改变人们的传统生活用水习惯,倡导科学、文明的生产生活方式,自觉节约水资源保护。
2、治理污水,进行生态修复
2.1 加强居民饮用水的保护
为了治理污染,国家已经制定城市水环境的水质标准,所有的城市都应该制定相应的计划以保证按期达到标准。城市的发展应该以人为本,保护人民的身体健康是城市管理者的首要任务。要重点保护好饮用水源,加强对化工、纺织、造纸、电力、制药等重头工业企业废水排污大户的监管,控制其排放量,加强对工业企业生产工艺的改造,革新生产技术和加强生产管理等手段,采取废物循环利用的措施,将污染物尽可能地消灭在生产过程之中,使废水排放量减少到最少,确保居民生活饮用水清洁。
2.2 适当提高污水处理费用
控制企业的污水,光靠行政命令的手段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通过一定的价格机制来加以控制,现有的污水处理收费偏低,使企业内部的治污能动性不够,一味的把污水排放到城市污水处理厂,而我国现有的很多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居民生活污水的能力都不够,大多数工业污水没有经过任何处理直接排放到城市周边水资源中。通过提高污水处理费用,即可以加大对治污设施的投资,又可减轻城市污水处理的压力。
3、多渠道开源
3.1 从丰水区调水
一些地区由于地下水用量的不断加大,过量开采地下水,水位的下降造成了严重的地质灾害。当地如果想发展工业,势必会影响人民的生活用水,所以从丰水区调水势在必行。
3.2 向大海要水
海水作为工业冷却水,主要用于滨海火电、核电、化工和冶金等企业。如德国工业冷却水中,海水占70%,日本目前海水年用量超过1700亿立方米,而我国还不足200亿立方米,与发达国家相差甚远,但开发潜力很大。海水还可替代淡水作为生活杂用水,冲厕、洗车、人工喷泉等。香港每年冲厕用海水量已占全部冲厕用水量的70%,每天冲厕用水约52万立方米。可以说,海水的直接利用与海水的淡化从技术上和价格上都是可行的。我国已经掌握了世界上最先进的海水淡化技术―膜法反渗透水处理技术,可以生产出与发达国家成本接近的淡化水,所以在下一阶段,我国沿海发达城市可以考虑加大对海水淡化的投资,以解决城市缺水问题。
3.3 污水资源化
污水资源化的使用途径是城市近郊的农业灌溉,以替换出灌溉所用的新鲜水供城市利用,还包括部分工业用水、城市用水、补充地下水源和其他低质用水。处理后的废污水排入河道,既可减轻因水量过少而导致的河湖干涸、生态恶化;也可提高水质,净化水体,减少水体中的有害有毒物质。处理后的废污水回灌地下,既可减少地下水的污染,更可减轻地面下沉而造成的建筑物破坏、防洪能力降低等不利情况。
4、严格依法管理
4.1 实行取水许可制度
对各类水资源利用者,只要满足取水许可法定条件,就应一视同仁,发放取水许可证,明确其水资源的使用权,为其开发利用水资源创造公平条件。
4.2 实行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相结合制度
建立水资源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指标体系,明确各地区、各行业、各部门乃至各单位的水资源使用权指标,确定产品生产或服务的科学用水定额,形成以经济手段为主的节水机制,运用经济手段,发挥价格对促进节水的杠杆作用。
4.3 加大执法力度
紧密围绕严格依法行政、加大执法力度这个中心开展水行政执法,认真履行职责,积极实施取水许可和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对取水单位和个人,依法进行登记、审核,发证,督促安装计量设施,依法查处擅自取水、擅自建设供水工程、乱设排污口、超标排放废水、拒缴、拖缴水资源费、排污费的违法行为。
结语:水资源短缺是21世纪可持续发展中诸多矛盾的焦点,缓解水源危机的最有效途径就是开展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活动,在缓解水源危机的一系列措施中,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对水资源进行重新认识,对水资源管理状况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这一举措就显得举足轻重,这将会帮助我们找到更加科学、合理、有效的水资源管理方法,实现对水资源的真正持续利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