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人口流动新趋势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争做社区流动人口育龄妇女的“贴心人”
**镇***居委会
(2006年9月13日)
我们**镇***社区有7个居民小组,21个企事业单位,其中破产倒闭企业6家,总户数2198户,总人口7016人,育龄妇女1390人。辖区共有流动人口643人,其中流出505人,流出已婚育龄妇女147人,其中重点三查对象80人;流入138人,流入已婚育龄妇女41人。今年来,我们以开展流动人口规范化管理试点和社区整顿月活动为契机,加大社区人口计生工作清理清查力度,对流动人口实行亲情化服务、市民化管理,以服务促管理,在管理中深化服务,使流动人口计生管理取得显著成效。我们的主要作法是:
一、增强三个意识,用高度的责任来管理流动人口
一是增强全局意识。就我们**镇来说,人口计生工作的重点难点在社区,而我们社区的重点难点却在流动人口管理上。因此,我们把流动人口计生管理放到重中之重的位置,决不能因管理不到位而影响全社区的工作,拖全镇的后腿。二是增强基础意识。抓好流动人口计生工作打牢基础是关键。我们一方面加强流动人口管理组织网络建设,在社区成立了计划生育领导小组,居委会主任任组长,下设计生办公室,配备一名专职计生主任。辖区21个单位都配备了专(兼)职计生干部,每个物业小区、高层住宅楼房、居民小组都配备了计生信息员,信息员主要是从城镇低保对象中选聘,每年给予300元的报酬,使计生干部和信息员网络到每个角落,联系到千家万户。另外,我们社区还建立了计划生育协会组织,协助社区抓好流动人口计生管理。另一方面,我们在辖区内的摊点、巷道和醒目的地方刷写永久性标语,在楼栋间张贴有关流动人口政策宣传画,向经营摊点发放多种计生宣传资料,为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三是增强规范意识。我们社区专门制定了流动人口计生管理制度、专门制作并对外公示了流动人口计生管理服务流程示意图,让群众明白办证程序和工作要求。在档案资料方面,建立了流动人口个人信息档案,对流动人口联系方式、回函照片及孕检证明统一归案,一目了然。
二、落实四项制度,用综合的手段来治理流动人口
流入人口居住分散、流动性强,仅靠社区居委会几个人是无法管理的。为此,我们在镇委、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从制定和落实四项制度入手对流入人口实行齐抓共管、综合治理。一是落实企业法人代表责任制。我们对辖区内15家企事单位每年签订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书,并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作为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定期检查,定期考核。如彩色塑料有限公司流动人口最多时达50多人,尽管他们是一家个体私营企业,但仍然认真履行计划生育管理职责,几年来流动人口持证率、免费三查率均为100%。二是落实房东管理责任制。我们针对出租屋较多的特点,实行抓房东、管房客的办法加强流入人口管理,与11户房东老板签订了《房屋出租户计划生育责任书》,房东老板又分别与103个租房人签订了流入人员计划生育协议,并及时向居委会提供租房人变动情况,保证租赁人无政策外生育、无出生漏报、无漏登漏管。三是落实部门联防责任制。镇委、镇政府专门成立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办公室,协调工商、公安、民政、城建等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在社区建立警民联系点,管段民警随时参与我们开展流动人口查验、登记工作。同时严格实行“一证管多证”制度,派出所、工商部门在办理暂住证、营业执照等证件时,首先查验《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对流动人口计生工作做到齐抓共管。四是落实工作例会责任制。我们社区坚持每月召开有单位计生专干、小组信息员、管段民警参加的流动人口计生工作例会,对流动人口信息变动实行每月零报告制,每季度组织一次流动人口清理清查,使流动人口计生管理在经常性工作中得到了加强。
三、强化五种措施,以诚挚的感情服务流动人口
流动人口政策外生育的原因主要是孕前管理不到位,而孕前管理的最大难点是外出重点对象三查回函率低。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经常上门家访,哪里群众有困难,哪里就有我们的影子,力尽所能办好事、办实事,用耐心的工作、细心的服务感化育龄群众,使外出重点对象自觉参加三查服务,主动寄回孕检证明。具体讲,主要采取了以下五种措施:一是寄发函件宣传政策。我们每月都召开各小组长、计生信息员、单位计生专干会议,由小组长带头,摸清外出人员及其家属、亲戚电话号码、联系地址,定期给她们寄发慰问信,宣传计生政策知识,规定每年至少寄回两次孕检证明;二是电话联系建立感情。凡外出重点“三查”对象是低保户的,由我们及时给她们打电话,与她们进行沟通,反馈她们家人的信息,与她们建立深厚感情,使她们支持这项工作。如***路81号低保对象***的儿媳***在四川打工,通过与她电话联系,五天就给我们寄回“三查”证明,其他的对象也纷纷响应,主动将孕检单寄回社区。三是短信交流督促寄证。今年3月,我们先后多次与外出对象***打电话要求寄回三查证明,可她因为不熟悉电话号码一直拒绝接听,后来我们又给她多次发手机短信,进行交流,讲明情况、宣传计生政策,她被我们的诚心所感动,终于寄回了三查证明,后来还与我们建立了热线联系。四是动员亲属协助工作。首先是对不理解的亲属讲明道理。如***路外出对象***、***两人的公婆认为媳妇寄证明回来花钱多,有情绪、不愿配合。我们反复上门做思想工作,讲明道理,又为她家办理了低保和下岗优惠证,老人家非常感动,主动给两个媳妇打电话要她们按照居委会的要求每年定期寄回两次三查证明。其次是动员明白事理的亲属协助工作。如今年2月,第二居民小组居民***的儿媳在武汉打工,因政策外怀孕后回家,她主动做媳妇工作,到医院施行人流手术,以后她每次都亲自打电话督促媳妇在规定的时间内寄回了孕检单。最后是动员了解情况的亲属提供信息。如花园小区的***和仿古街的***两人长期在外打工,杳无音讯,当我们得知她俩分别是派出所***和***的弟妹时,及时找到派出所两位领导,请他们提供信息并出面做工作,最终让她们寄回了孕检单。五是排忧解难感化群众。去年,我们对10户特别困难的外出三查对象除每户给予200元的资金扶持外,寄回孕检单所花的费用社区还全部予以报销。如映月二路81号居民***的两个媳妇常年在外打工,妻子患有高血压,去年我们发给他家困难补助金200元。今年他的两个媳妇寄回孕检单后,我们对她们所有的办证费实行全免,三查费予以报销。另外,我们对那些既不是亲戚,也不是低保户的对象,以组进行划分,一个计生信息员包一个对象,一个社区干部包二个对象的办法进行跟踪服务管理,及时与她们联系,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直到寄回孕检单为止。
一、流动人口迫切需要纳入到城镇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体系中来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城乡差距和区域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这构成了推动人口流动的巨大动力,流动人口的规模因此不断扩大。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的流动人口规模达到1.44亿,国家统计局估计2009年我国的流动人口达到1.8亿,而国家人口与计划生育委员会则估计2010年我国流动人口规模已达2.3亿。流动人口离开农村后,实际上也就脱离了农村的公共服务和管理体系,但流入地的公共服务和各种社会福利又以拥有当地户口为享有条件,从而造成了流动人口被排斥在城市的公共服务体系之外,形成了当前所谓半城市化的格局。按照常住人口来看,我国目前城镇化率为46%左右,但如果按照户籍来看,我国具有非农业户口的人口仅占全国人口的33%左右,二者相差13个百分点,这意味着全国有大约1.6亿人口虽然生活在城市,但并没有被城市的公共服务体系所接纳,形成了我国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真空地带。
如果说流动人口无法进入城市公共服务和管理体系在过去还不至于引起大的社会问题的话,那么,随着流动人口特点变化,无法享受到城镇公共服务的流动人口正成为社会发展的巨大隐患和社会矛盾的爆发点。
首先是人口流动正从双向流动模式转变为单向不可逆流动模式。早期的人口流动是一种双向的流动,流动人口往往在流出地和流入地之间像候鸟一样流动,在城里工作一定时间后,仍然会返回农村从事农业生产,表现为从农村流向城市和从城市流回农村的双向模式,人口的流动具有可逆性。然而,随着新生代农民工的出现,人口的双向流动模式正在变为单向流动,表现为从农村流向城市后不再返回农村。如果将1980年后出生的农民工划定为新生代农民工,那么新生代农民工已经占到全部农民工的60%以上,成为外出农民工的主流。目前全国外出打工的农民工有1.5亿人,这意味着大约1亿人属于新生代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在生活期望值、生活方式、获取信息手段、自我认同、留城意愿等方面,都与老一代农民工有着很大差别。老一代农民工仍然保留着和土地的联系,而新生代农民工对农村生活已不再熟悉,也缺乏农业生产知识和技能,和土地之间的联系变弱甚至断裂。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继续把新生代农民工排斥在城市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之外,那么,他们一旦在城市失业就面临着生存问题,从而给社会稳定带来严重威胁。
其次是流动人口近年来出现了家庭化趋势和不流动现象。流动人口举家外出务工的比例不断增加,2002年举家迁移的劳动力为2350万人,2009年接近3000万。这些举家迁移的流动人口对融入流入地城市社会需求强烈,渴望能和城市人一样享受到均等的公共服务。同时,流动人口的利益诉求正在发生变化,表现在流动性上呈两极分化态势,部分就业和收入稳固的群体,移民化倾向明显,出现“流动人口不流动现象”。另一部分收入水平较低且不稳定的群体,呈现加速流动趋势。对于这些不流动的流动人口来说,如果不能和城里人一样享受到城市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服务,会产生相对剥夺感,滋生对社会的不满,引发社会矛盾。
不断增加的流动人口以及流动人口出现的新特点和新趋势,已经对传统的以户籍制度为依托的社会管理体制提出了严峻挑战,带来了严重的冲击,迫切需要探索一种能够把流动人口纳入其中的新型社会管理体制。
二、建立常住人口登记制度,创新社会管理
社会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而要对人进行有效管理,首先需要对人的基本信息有比较准确的把握和了解,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户籍制度为进行社会管理提供了很好的工具。但户籍制度难以破除且改革起来步履维艰的根本原因也正在于此。时至今日,可以看到的现象仍然是,一方面改革户籍制度的呼声很高涨,但另一方面地方出台各项政策时仍然与户籍挂钩。例如,最近各地出台的商品房限购政策,又都对户籍人口和非户籍人口作了区分,户籍制度成了实施这一政策的重要载体。户籍制度存在的合理性就在于它的工具性。因此,要实现公共服务的均等化,首先要求公共服务的提供不能再以户籍为依托,而必须以常住人口为依托。
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和普惠化需要找到一个能够替代户籍制度的新工具,建立常住人口登记制度就可以成为这样的工具。所谓常住人口登记制度,就是按照常住地来管理人口的制度。只要一个人在一个地方居住半年以上,且有固定住所、稳定职业和稳定收入,那么,就可以被登记为常住人口。登记为常住人口后,当地政府就义务为其提供基本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使其在教育、医疗、劳动就业、住房、社会保障和计划生育等方面,享受到和当地户籍人口同等的待遇。
人口登记制度是世界上很多国家进行社会管理的手段。日本实行的就是典型的“户籍随人走”的人口登记制度。在日本,一个人在迁出之前需要办理迁出证明,注明迁出原因(如上学、就职、结婚等),并把记载有个人基本信息的户籍文本一并带走,搬入新址14天内要到当地政府办理迁入登记,成为当地的正式居民。近来日本又出台了“住民基本情况网络登记制度”,每个居民都有一个登录号,行政部门通过登录号就可以在网上找到每个居民的住址、电话、年龄等基本情况。日本的这种制度便于人口流动,人们无论走到哪里,都有自己的合法身份,都可以落地生根。这一制度不仅保证了日本人口流动的有序进行,而且加强了政府与居民的协调,增强了居民的归属意识,使他们在享受当地各种优惠政策的同时,也注意遵守当地的行政规定和法令,这是日本社会治安良好的重要原因。
我国当前要彻底废除户籍制度,建立真正意义上的户籍随人走的人口登记制度的条件并不成熟,因为我国户籍制度依附了太多的公共政策和服务,同时这一制度还和农村的土地制度相呼应,构成了复杂的城乡居民利益格局。改革户籍制度本身并不难,难的是如何剥离依附于户籍制度上的各种制度和福利,不首先剥离这些依附的政策和福利而贸然改革户籍制度,必然会导致社会管理的混乱。
目前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但社会矛盾不断尖锐,公平性问题日益突出,迫切需要用社会管理创新的办法协调不同利益阶层的利益冲突。随着人口流动性的不断增强,居住在一个地方而无法享受到当地的公共产品和服务造成了最大的社会不公。不解决这一问题,和谐社会的建设就是一句空话。建立常住人口登记制度并非要立即取代户籍制度,而是为户籍制度的改革创造必要条件。我国目前最需要的是以常住人口而不是户籍人口为依托进行社会管理和创新,当公共服务能够被常住人口均等地享受的时候,户籍制度的最终改革也就水到渠成了。
一、完善工作机制,着力提升社会管理效能
1、进一步推进新居民协管员网格化综合管理模式。促进协管员融入网格化管理体系,严格落实网格内综治、消防、安监等工作职责,加强协管员队伍业务培训,规范工作流程,加大考核力度,不断提升协管员队伍工作水平和整体素质。
2、着力加强基层站所工作制度建设。按照“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的要求,完成一批规范所建设,发挥引领、示范和促进作用。同时,依托社区便民服务中心,整合多部门资源,设置“一站式”便捷服务大厅,为新居民提供教育、计生、社保、医疗、维权等全方位、一站式的捆绑服务。
3、进一步推进双向协作管理。进一步深化流出地、流入地政府部门间的协作联动,不断加强与已建立协作地市的沟通联络,定期进行工作情况交流和通报。继续与有关县市建立双向协作管理关系,签订协作协议书,形成对新居民的法制教育、计划生育、维权服务、矛盾化解等工作机制,实现信息互享、政策互通、管理互动、服务互补。协调相关部门,依托双向协作机制,创新外来劳动力招引方式,开展跨地区劳务合作,引进新型人力资源机构,建立稳定有质量的劳务输入渠道,有序引进符合产业发展方向的年轻技能型劳动力。
4、大力完善职能部门联动协调机制。按照“分类指导、整体联动、优化结构、提质增效”的基本原则,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关于完善和创新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工作要求,以我市经济与人口统筹发展为目标,全面开展专项综合整治,加大环境综合治理、基础信息登记、出租房屋、劳动就业、市场秩序、子女就学、计划生育、安全生产、违法犯罪打击等管理工作力度,合理控制人口规模,科学优化人口结构,全力促进转型升级。
二、突出信息应用,着力提升精准化管理水平
5、落实以证(卡)管人,提高居住证登记发证率。按照社会管理创新和平安考核相关要求,定期不定期开展专项大排查行动和每月明查暗访工作,进一步规范基础信息的采集、录入、变更、注销工作。创优流动人口动态管理,推广使用流动人口移动采集查询系统(“流管通”),实施流动人口“e居卡”管理工作,通过配备先进设备,全面提升社会管理水平。
6、落实以房管人,加强出租房屋登记管理。坚持“以房管人”的原则,全面实施居住出租房“旅业式、物业式、单位自管式”等管理模式。积极完善出租房“四色”管理模式,加强出租房分类管理,严格执行出租房屋登记备案制度,全面实现出租房动态化管理。大力加强出租房安全隐患的排查整治力度,及时发现和消除各类安全隐患,及时排查流动人口违法犯罪行为,促进职能部门查处各种出租房屋违法违规行为。进一步推广新居民居住意外保险,引导出租房房东主动参加居住意外保险,降低居住风险,改善新居民居住环境。2014年实现新居民意外保险1.8万人以上。
7、落实以业管人,发挥自主申报系统平台作用。进一步完善企业自主申报、QQ群、微信等信息申报平台,落实每月数据报送校对制度,加强企业联络员培训,提升企业新居民基础信息采集效率,提高信息精准度。
8、依托信息平台,开展信息数据监测分析。充分发挥信息平台的综合效能,通过整合部门资源,互联共享信息,监测分析数据,切实加大信息化成果运用,准确把握人口流动中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建立完善高危、重点人员的管理机制,增强对犯罪高危人群的管控能力,努力营造和谐稳定的经济发展环境。
2014年,新居民“五率”要达到:网上登记率90%以上,“人户一致”率80%以上,出租房登记率95%以上,出租房屋治安管理责任保证书签订率100%,信息及时注销率90%以上。
三、坚持以人为本,着力提升均等化服务水平
9、积极开展宣传服务活动。大力推进公益性文体设施向新居民免费开放工作,通过开展体育比赛、文艺比赛、科学知识普及以及免费放映电影等适合新居民特点的各种文体活动,满足新居民多层次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2014年全市要举办12场文体、120场电影进企业、入社区活动。进一步设置服务载体,拓宽服务领域,积极开展“爱心相伴·快乐暑期”、“夏送清凉·情系务工新居民”、“冬送温暖·情系困难新居民”等活动,营造关爱新居民的良好社会氛围。开展新居民工作者及新居民等评先活动,树立典型,引领激励,以点带面推动工作全局,形成“学先进、赶先进、促先进”的良好氛围。
10、强化新居民劳动保障服务。加强新居民用工管理,完善落实就业准入制度,探索劳动力余缺调剂机制,为新居民提供免费求职登记、就业信息、政策咨询和职业指导等基本就业服务,创造优质的就业环境。进一步完善积分制管理政策体系,拓展积分公共服务内容,优化积分申请流程,按积分排名优化公共服务供给的选择性、梯度性,留住高端新居民。加强劳动保障监察管理,积极引导企业加强自主管理,健全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切实改善新居民劳动条件和工作环境。规范新居民社会保险参保制度,加强宣传教育工作,进一步提高劳动合同签订率和参保率,提升新居民社会保险保障水平。
疟疾是由疟原虫感染引起的严重危害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寄生虫病,其中恶性疟发病凶险,一旦误诊、误治,极易导致死亡。今年,我市到非洲和东南亚地区打工返回人员中已陆续发现输入性疟疾病人25例,其中恶性疟病人14例且已出现死亡病例,我市的疟疾防治形势非常严峻。
为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减少或杜绝疟疾死亡病例的发生,现就进一步做好疟疾防治工作提出如下工作意见:
一、提高认识,高度重视疟疾防治工作
疟疾是一种易反复、传播快、危害大的传染病,防治工作稍有松懈,就可造成疫情回升,甚至暴发流行。我市于年经考核验收达到国家基本消灭疟疾标准,此后疫情基本稳定。但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流动人口的急剧增加,外来输入病例不断增多,新感染时有发生,存在疟疾重新流行的危险。
各县(市、区)卫生局、各医疗卫生单位要充分认识疟疾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和当前面临的严峻形势,克服麻痹思想,切实加强对疟疾防治工作的领导,加大疟疾防治工作力度,充分利用现有的工作基础和条件做好疟疾防治工作,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到位。
二、加强培训,提高医务人员诊治水平和能力
各县(市、区)卫生局要对相关医务人员,尤其是基层医疗机构卫生服务人员,开展疟疾诊疗知识培训,使其熟悉掌握疟疾的症状、诊断、治疗等内容。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利用各种方式,切实提高本单位医务人员疟疾病例的发现意识和诊疗水平,要主动询问就诊的发热病人是否有赴疟疾高流行区旅游、务工史,并根据结果及时开展疟原虫血检项目。特别要加强恶性疟诊断治疗方面的培训,保证恶性疟病例早诊断、早治疗,减少或杜绝疟疾死亡病例的发生,最大限度地保护患者的身体健康。
乡镇以上医疗单位都应具备疟原虫镜检能力,设立疟原虫镜检站,以临床诊断为疟疾、疑似疟疾、不明原因发热病人为镜检对象,采血镜检疟原虫。镜检疟原虫阳性病例,按查到的疟原虫虫种作出间日疟或恶性疟等诊断。
三、加强监测,密切关注重点人群
各县(市、区)卫生局要主动与劳务输出公司、旅游公司和公安局等部门联系,及时获得自疟疾高流行区返乡的人员信息,并向医疗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通报,增强防范意识。
针对当前疟疾流行的新趋势、新特点,认真组织开展以流动人口为重点的疟疾主动监测工作。乡镇卫生院要与村卫生所负责人签定省卫生厅印制的《承诺书》,及时登记本辖区内到非洲、东南亚、南美等疟疾高流行区从事经贸、援助、劳务和旅游的人员信息(姓名、性别、住址、所到国家名称、返乡时间、联系方式等),加强对上述重点人群的监测。对所有就诊的自非洲、东南亚地区的归国人员以及往返于、等疟疾高发区的人员和就诊的不明原因发热病人均要进行疟原虫镜检。
四、做好疫情报告,规范病人的治疗和管理工作
关键词:城市化;城市群;特点;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5-0079-03
发达地区的城市化始于18世纪中叶的产业革命。二战以后,由于发达国家在经济上普遍得到恢复和发展,以及经济动力主要从工业化转向信息化,所以城市的进度进一步加快并带有后现代的特征。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也有了较快的发展,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增长尤其迅速,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已构成当今世界城市化的主体。当代城市化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大城市化趋势明显,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大城市的数量都在急剧增加,而且出现了城市集聚区和大都市带等新的城市空间组织形式。
一、城市化进程大大加速,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速度尤其引人注目
1950年世界城市化水平为29.2%,1980年上升到39.6%,增加了10.4个百分点,年平均增长0.347个百分点。在此期间,发达国家1950年城市水平已达53.8%,1980年上升到70.2%,上升了16.4个百分点,年平均增长0.547个百分点;而发展中国家1950年城市化水平为17.0%,1980年为29.2%,上升了12.2个百分点,年平均增长0.407个百分点。从50年代至80年达国家城市化率增长最快。这里面有一个疑点是:为什么发达国家城市化上升了16.4个百分点,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上升了12.2个百分点都超过世界城市化上升的10.4个百分点?其实在1975年左右,发展中国家城市总人口已超过发达国家,开始进入比发达国家更快的城市增长率。1950年发达国家的城市人口为734百万,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人口仅为287百万;1970年发达国家城市人口为698百万,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已攀升到673百万,基本上与发达国家持平。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增长如此迅速,为什么城市化率水平上升低于发达国家,且城市化年平均增长水平低于发达国家?其原因是:发展中国家人口基数大,虽然城市人口上升快于发达国家,而城市化率上升水平低于发达国家。从1980―2002年,发达国家城市化率由70.2%上升到74.4%,仅上升了4.2个百分点,年平均增长0.21个百分点,城市人口仅攀升了152百万;而发展中国家则由1980年的29.2%上升到2000年的39.3%,上升了10.1个百分点,年平均增长0.505个百分点,城市人口则由966百万上升到1 904百万,与发达国家城市人口之比为2:1,2020年时将为3.5:1。这表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增长迅速,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已构成当今世界城市化的主体。(参见下表)
二、受信息化、知识经济影响,发达国家城市化呈现后现代特点
20世纪70年代,以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及信息时代的出现和知识经济的诞生为标志,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开始逐步取代工业时代的“物质经济”,知识资本逐步取代物质资本并在生产力要素中起决定作用。城市化发展开始进入以人为中心,并进入数字化、个性化、国际化、分散化与集聚化(分化与集中)并存时代。城市功能由生产城市向生产、生活、生态和谐的“三生”城市转变。城市与乡村、人与环境将进入共生、共享、共荣的“三共”和谐可持续发展状态。
(一)信息技术成为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
无论西方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早期的城市化基本上都是在工业化带动下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迁移过程,工业化期间,人类每一次重大技术的突破,都会形成新的工业部门,推动着城市不断发展。以工业为动力推动着城市的发展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即过分对物质资源的消耗和依赖,不可避免地产生能源危机和环境危机。最近几十年,随着知识经济和网络信息社会的兴起,在发达国家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逐步取代传统的工业动力,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动力,城市也随之由产品制造中心向服务中心、信息中心、商业商务中心转变。
(二)分散化与集聚化并存
现代化交通运输网络的发展,以及信息网络对交通运输网络的补充,大大拓宽了城市的活动空间,使城市得以延伸其各种功能的地域分布,使城市化呈现扩散化趋势。扩散化趋势引导了城市产业和人口的疏散,使其部门职能外迁,使城市出现了一些新的制造中心的区域,促进了城市郊区化的发展。
另一方面,城市化发展又呈现集聚化趋势。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形势下,信息最大化及传输完善化的地点也是区位条件最好人口规模最大化的地点,如巨城市或城市集聚区(如纽约、东京、伦敦、巴黎、香港、洛杉机、上海等)这些基础设施条件好,区位条件好的城市自然成为信息节点城市。信息像磁石一样吸引经济向这些节点城市汇聚,而通讯技术则使得节点城市对信息网络覆盖具有了较强控制力,加之信息技术发展与投资之间的互动效益,使得各类高水平管理机构以及各类跨国公司云集此地。为了便于同管理机构联系,由城市分散化分离出来的产业一般分布在交通和通讯较为发达的城市,或沿交通走廊延伸,因此,城市空间的扩展表现为中心城市高度集聚,并向外呈非连续性用地扩展,而城市集中的地区,各城市与中心城市的联系加强,整个城市群呈融合趋势,这也是近些年来大都市区、都市圈、都市带,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原因。
(三)从生产型转到生态型、个性化、特色化的城市
工业革命后的城市,以工矿企业发展为核心和动力,在成为工业发展主体的同时形成区域的主要污染源,随着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深入人心,维护城市生态平衡,绿化城市,促进城市和自然更加和谐,已成为各国大中小城市的共同行动目标,在各个领域也形成了相应的概念如生态型城市,最佳人居环境等。并有专家预言,21世纪城市将是“生态循环型绿色城市经济”的城市,相应地城市也开始由生产型城市―消费型城市―生态型城市的过渡。
城市以工业化为核心和动力,也必然导致趋同化。趋同化包括城市规模扩张趋同化、城市功能趋同化,城市产品、服务、形态、形象无差别化等。趋同化的另一个表现是,对体现城市个性和特色的城市自然历史文化景观的不予重视,或者人为地将其破坏,致使城市无特色、千城一面的景观“克隆”现象。城市的可识别性缺失。
随着现代人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注意居住和工作场所的建筑风格多元化,以及体现个好的色彩变换与搭配,城市发展进入了以“人为中心”的个性发展阶段。城市的个性化和独有的历史文化特质不仅满足人的个性化需要,而且成为现代城市竞争和发展的新需要。
三、大城市化趋势明显,城市群(圈)和大都市带的出现
当代城市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大城市化趋势明显。不仅表现在大城市数量急剧增加,而且出现了超级城市(400万人以上)、巨城市(800万人以上)、大都市区等组织形式。大都市区是由一个大的城市人口核心及与其有着密切社会经济联系的具有一体化倾向的邻接地域的组合,它们融为一体,人口密度一般都很高。在大都市区化的同时,城市群(圈)和大都市带等新的城市空间组织形式开始出现并逐渐成为全球城市化的趋势。
1920年,5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的人口占世界城市人口比例仅为5%;2000年,400万人口以上城市已占世界总人口的19.9%。巨城市也由1920年的1个增加到1970年的17个,并且出现了7个千万人口以上的城市。1990年,美国大都市区的数量由1940年的140个上升为268个,人口接近2亿,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达到80%。 大都市区的出现不仅改变了城市的地域空间与规模,而且也使生产要素的流动以及政治、社会结构等发生了新的变化。
世界城市化的新趋势不仅表现在大都市区化,而且还表现在城市集群化。当在一个空间地域内,城市集群到一个较高的密度时,就成为城市群(圈)。城市群(圈)是若干个城市的集合体,它一般由一个中心或若干个次中心组成,中心城市或次中心城市对周边城市起着辐射和带动作用。在一个城市群内部各个城市间存在着多方面的经济和社会联系,并逐步向一体化发展。城市集群无论是在美欧发达国家还是在中国都有了很大的发展,比如,以英、法、德为首的西欧城市群,分布在美国东部大西洋沿岸及五大湖沿岸的美国城市群,日本东海道及太平洋沿岸的日本城市群,分布在中国的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的中国城市群。在城市群的基础上不断发展,便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一种城市现象――大都市带。国际著名城市地理学家戈・特曼认为,一个大都市带,至少应居住2 500万的城市人口,过着现代城市生活的方式。他在1989年发展表的《大都市带》一书中认为当代世界上有6个大都市带:
(1)美国东部大西洋沿岸大都市带
(2)日本东海道太平洋沿岸大都市带
(3)欧洲西北部大都市带
(4)美国五大湖沿岸大都市带
(5)英格兰大都市带
(6)中国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带
并且还有几个都市带正在形成。
参考文献:
[1] 许学强,周一星. 城市地理学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2003重印).
[2] 王放. 发达国家的城市化历程对中国的启示 [J].西北人口,2004,(3).
[3] 王朔. 美国城市化的历史解读[M].长沙:岳麓书社,2003.
[4] 官卫华,姚士谋. 世界未来城市展望与思考[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