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环境工程的特点

环境工程的特点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环境工程的特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环境工程的特点

环境工程的特点范文第1篇

关键词:城市环境水利工程;设计思路;景观;

Abstract: the environment of the city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is a kind of new idea of hydraulic engineering, it is not only to the extens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traditional hydraulic engineering, a new subject is also the process of city. 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features and design ideas of city environment of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for example, principles of engineering or completion of the works and the ongoing and should follow the design.

Keywords: City water environmental design; landscape;

中图分类号:TU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近年来,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和城市人口都在突飞猛进的增长,城市居民对居住环境质量的要求也在逐渐提高。自20世纪末开始,我国已逐步形成并完善了具有一定规模大小的城市环境水利工程,这不仅提高了城市环境的质量,而且加快了城市的发展进程。

城市环境水利工程是指通过导流、蓄存以及拦截等工程手段,对城市现有或改造的河道及水利工程进行处理,并且与城市中的建筑、绿化以及道路等进行融合,使得河道等水体变成城市独特的景观。此改造不仅可以净化城市空气及调节区域气候,而且还具有改善城市的风貌以及增加旅游的景点等作用。

一、城市环境水利工程的特点

所谓的城市环境水利工程改造,主要是围绕着水进行处理。水存在很多自然功能,不仅可以滋润大地生物、以及净化大气和地表,具有保持生态稳定循环的功能,而且也是降水与蒸发等气象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城市环境水利工程主要就是利用水的以上用途,来达到改善城市景观以及调节气候的目的。

作为生命的源泉和经济的命脉,水在生活生产中的用途主要包括居民用水、农业灌溉以及工业生产等等。但是随着近些年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日益紧缺的水资源,全社会开始呼吁节约用水。在不断加快的城市化进程中,居民对环境的要求也水涨船高。所以把水在传统意义上的本能需求和经济利益转化成为环境效益的问题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其关系着城市化的进程和经济的发展水平。

水的城市环境效益包括景观效益、生态效益以及生活效益。其中景观效益包括水质保护、景观重造以及环境用水等;生态效益包括水生动植物的生活栖息以及生长繁殖等等;生活效益主要包括防灾防洪、娱乐等等。环境水利工程需要开发水的各种功能,并且和城市环境融合,发挥出水的环境效益。

二、城市环境水利工程的设计思路

在设计水利工程的思路前,需要提前对城市水资源进行多方面的勘察和研究,其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视野,包括持续稳定的自然环境视野、健全的水资源系统视野以及地域景观的视野等等。因此在以水利工程的安全可靠为前提的基础上,充分挖掘水的自然优势,将工程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发挥到最大限度。

城市环境水利工程的目的就是改善城市景观以及调节小气候,因此在设计水利工程时,需要遵循几点重要的思路:第一,以人为本。围绕着人的安全和需求为中心,“以人为本”是设计的核心思路,其不仅强调了工程中人的安全的重要性,而且设计的最终目的就是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第二,突出生态和自然。在尽量少的改动工程周围环境的基础上,将工程融合到周边环境中去,突出景观的自然和原生态;第三,重视人文特点。人文特点是一座城市的风貌,设计师在设计思路之前,需要了解城市的人文特点,在具有一定的体会和感受的基础上,将设计与城市的文化背景和风土人情结合起来;第四,体现休闲娱乐。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工作压力的增大,人们需要一个休闲娱乐的景观来放松心情,因此在设计城市水利工程时要考虑到景观的静谧和祥和的特点。

三、现有的城市环境水利工程举例

1.山西太原市汾河公园的二期工程

针对于一期工程的缺陷,二期工程新增湖区防渗、生态护岸和中隔墙等内容。考虑到汾河公园位于太原市中心,河道两岸均为城市发展的中心地带,在设计二期工程时提出了几点要求:首先,围绕“以人为本”为核心,以“功能·生态·品味”为主题,把促进“第一自然”与“第二自然”的融合为主要设计思路;其次,在湖上设立小岛,并且引水上岸,在生态中隔提和护岸;最后,为了体现休闲娱乐,二期工程将形成人性化和生态化、趣味性和知识性并称模式,使公园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

2.广西桂林市阳朔县城水环境的整治工程

作为中国出名的旅游名县,阳朔吸引人们来旅游的原因主要是阳朔到桂林的漓江河段。阳朔县的水资源丰富,为了改善阳朔居民的生活环境和阳朔县的旅游环境,进行水治理的主要内容有:县城水体的设计规划、两岸河道的策划以及水景改造等等。此工程方案充分体现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主题,改善了居民的生活环境,而且为奠定了阳朔旅游事业的良好基础。

3.太原市森林公园人工湖工程

太原市森林公园是太原市唯一一所集合娱乐、旅游、休闲为一体的综合性公园,园区建有超大人工湖,设有湖区防滲设施、引水渠及沉淀池设计以及湖边景点特色建筑等。在设计中,加入了古朴和自然的元素,在建筑和桥梁上体现出独特、和谐的风格。使得原始森林和人工湖相互融合,打造出原生态的自然景观。

四、工程设计中应该遵循的原则

在工程设计的过程中,不能片面的追求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而忽视安全和生态平衡等重要原则,防止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和伤害。因此,在设计城市环境水利工程时,需要考虑一下几点原则:

1.防洪及人身安全

城市环境水利工程大多数都是在天然河道的基础上建设,所以在设计方案时需要考虑河道的防洪安全。同时工程完工后会有大批游人进入,这时需要将人身安全考虑在内,在嬉水或划船的过程中做好防护措施,保证景区的安全性。

2.合理使用水资源

蓄水是保障城市环境水利工程景观维持稳定进行的重要手段,水体的消耗主要来自水面蒸发以及水体渗漏。在北方的干旱地区,由于水的蒸发量大,而降水量小,这时候设计方案不仅需要不断引用新的水源对景区补水,而且尽量减少水体的渗漏,以维持景观旅游的正常进行。

3.自然和人工景观相融合

设计要求在尽量不影响自然景观的前提下,尽可能多的创造人工景观。作为城市环境水利工程的主要内容,人工景观的建设应该根据天然景观的特点和分布,自然景观主要有湿地、林区以及河流走势和造型,工程将自然景观和人工景观相融合,体现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设计思路。

目前,我国经济、社会正在全力发展,如何将以人为本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贯穿到工程的设计上去,是今后工作中面临的重要问题。

参考文献:

[1]张伟,龚爱民;浅谈水利工程对环境的影响[J];河北水利;2005年09期

环境工程的特点范文第2篇

1环境工程原理课程实验教学特点

《环境工程原理》是基础理论向工程技术过渡的课程,它抽象出了环境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普遍规律,其特点决定了教材难以理解,再加上内容多,公式推导繁琐,本人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多半数的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不高,在学习中往往体会不到该课程的乐趣,体会不到重要性,总觉得用处不大,学习中也就自然缺乏了主观能动性[4]。由于我们课时有限(理论教学50课时,实验教学20课时),在理论课的教学中,我们结合本学科的侧重点,对内容进行了小范围的适当删节和调整,简化理论推导过程,增强公式的理解和应用,注重公式的应用条件。《环境工程原理》的实践教学同样包括课程实验和课程设计两大部分(课程设计探索下文再叙),课程的特点决定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占同等重要的地位,因为实践环节的训练能使学生把环境工程原理的理论来提高工程实践的思维方式、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这样让学生切身感受到环境工程原理的实际应用价值,激发学习能动性。

2环境工程原理课程实验教学体系

2.1环境工程原理课程实验教学安排

尽管《环境工程原理》在国内高校已开设多年,但是相关的课程实验教材参考资料几乎没有。自我系开设《环境工程原理》课程以来,一直非常重视实践环节尤其是课程实验的安排、改革、研讨与建设。因此结合《环境工程原理》课程实验的特点和我系所在的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的学科优势(我院具有较强的应用化学、化工、生物技术和生物工程等7个本科专业和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应用化学、微生物、发酵工程等9个二级学科硕士点),我系《环境工程原理》安排了20个学时的课程实验,几乎涉及到课程大部分篇章。我们对《环境工程原理》课程实验的安排主要考虑原则是《环境工程原理》实验要区别于《环境工程专业实验》,例如沉降是《环境工程原理》重要的基础理论,也是《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的重力沉降室、《水污染控制工程》的沉砂池(沉淀池)的重要工程理论,在水处理实验中,我们也开设沉降实验(包括自由沉降和絮凝沉降实验),因此在《环境工程原理》课程实验教学讲授的方式、深度和范围,及如何有效和后续专业课程实验有所区别又能巧妙的衔接对《环境工程原理》课程实验是非常重要的。最重要的是理论阐述与工程实际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能动性。所以我们在工业中广泛应用的单元操作的基础上,运用环境工程原理基础理论,提高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比例,既使学生了解每个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有能使学生理解这个单元操作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以更宽泛的视觉和更高的高度来看待这些操作,使学生不拘泥于工业操作的模式,使学生可以根据每个单元操作的原理独立设计实验,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同时,通过“深化”课程实验内容,学生可以借助理论知识和课程实验来发现当前应用的环境工程处理单元的原理和优缺点,提出改进的方向是个重要的课题,也为今后环境工程设计打下基础。

2.2环境工程原理课程实验教学设计

我系《环境工程原理》课程实验以前主要参考和使用《化工原理》实验教学设备,基本上是通过单元设备和仿真实验来实际观察设备的工作状况,验证课堂讲授的基本内容。我们充分借鉴和吸收《化工原理》、《反应工程原理》和《生物工程原理》等课程实验,在这个基础上,结合《环境工程原理》课程特点重新进行了设计和优化。我们拟将《环境工程原理》实验分为三个层次:基础实验、提高型实验(设计型实验)、研究型实验[5]。第一层次是基础实验,即教学大纲所要求的实验项目,包括流体流动阻力系数的测定、孔板流量计校核实验和吸附等温线实验等必做基础实验。第二层次为设计型实验,补充基础实验中未体现而在工业中广泛应用的单元操作,包括恒压过滤常数测定实验、吸附动力学实验及超滤膜实验等选做实验。第三层次就是是研究型实验。例如污染物降解菌的间歇培养实验(CSTR)实验。在具体的实验教学过程中,比如流体流动和流体机械实验,过滤实验和吸收实验,我们主要充分参考了《化工原理》实验成熟的实验设置。比如吸附实验,为了有别于《水污染控制工程》的吸附实验以及抽象出吸附基本理论,我们设计了吸附等温线实验和吸附动力学实验,这样不仅使学生深入理解吸附的基本理论,比如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线,看看他们的相关性系数R2,得出更符合L或者F的等温线,又可以很好与第三篇反应动力学结合起来,通过研究吸附速率,就是吸附量与时间的关系得出吸附过程是否符合一级或二级吸附动力学。比如沉降,我们开设落球自由沉降实验,通过这个实验使学生更能理解流体的Re对自由沉降的影响,熟练掌握Stocks公式的应用,并且理解Stocks定律用落球法测定液体粘度的原理和方法,这样以能显著区别于《水污染控制工程》的自由沉降实验又能使学生深入理解沉降的基本理论。

3结语

环境工程的特点范文第3篇

西南交通大学是我国发展环境学科和建设环境专业较早的重点大学之一。多年来,通过学科建设和环境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与内容的改革和实践的加强,环境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得到了一定的发展:1999年招收第一批西南交通大学非全日制环境工程领域工程硕士,2010年招收全日制环境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研究生。

一、明确培养目标和要求,制定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为明确环境工程领域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和要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和全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教育指导委员会的有关推荐材料,2009年全面制定了西南交通大学环境工程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环境工程领域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应掌握坚实的学科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对环境工程技术的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应有较全面的了解。能熟练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工具和实验方法,具有独立从事工程技术研究、技术改造、开发、设计与工程管理的能力。

(二)学制及学习年限

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研究生,采取进校不离岗的方式,在校学习时间累计不少于半年。

非全本文由收集整理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为3~5年,其中论文研究工作时间(从开题报告通过之日起至论文送评阅前止)一般不少于一年半。

(三)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

1.课程设置原则。(1)课程内容:环境工程非全日制专业学位课程设置要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企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2)课程量:环境工程非全日制专业学位原则是三个学期全部完成,并注意第一学期课程安排的饱满度;(3)课程结构:环境工程非全日制专业学位采用课程类别设计思路,切实增强工程意识、增强工程素质培养、增强工程能力。

2.学分设置。全部课程按课内16学时计1学分。环境工程非全日制专业学位学业期间获得学分总数的基本要求为32学分。

3.课程学习。环境工程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教学强调理论与应用课程有机结合,学校聘请有丰富实际工程经验的专家讲课或开设专题讲座,突出案例分析和实践研究。教学过程重视案例分析、现场研究等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研究生实践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4.课程设置方案。环境工程领域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课程体系分为5个部分,分别是公共课程、基础课程、专业课程、选修课程、必修环节。课程设置方案中公共课程特增加知识产权和信息检索两门课程,突出培养学生的知识产权意识和信息检索能力;基础课程突出培养学生的外语应用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工程的能力;专业课程重点培养学生专业的基础知识和业务素质;选修课程重点考虑各类学生的研究目标不同,工作性质不同进而突出学生的专业特色;必修环节主要为校内外知名教授、专家开设环境工程领域研究前沿知识讲座和实际案例分析等,着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拓展学生的视野等。

(四)学位论文

学院应严把学位论文过程关,从学位论文的选题、开题、编写、预答辩、答辩等工作入手,扎实做好每一步工作。设计过程分,即指导教师对学生在论文过程的中的态度、进度等各方面进行打分,不合格者取消其答辩资格。

二、师资队伍建设

(一)环境工程领域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师资队伍建设目标

环境工程领域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体系中工程型教学人才资源建设是建设质量保障的核心环节。根据国家卓越工程师的培养背景、根据环境工程行业特点、根据依托单位的自身特点,拟定了师资队伍建设目标为:建设专职与兼职相结合、企业与学校相结合、反映轨道交通行业、具有国内外行业影响力的高水平、立体化环境工程专业工程型教学团队。

(二)环境工程领域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体系企业教师队伍建设

环境工程领域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体系企业教师队伍建设实行考核聘任制,动态管理。在此基础上,结合企业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数量多,层次高的特点,在今后企业的师资队伍建设中我们将在总量上适度增加的同时,重点在师资队伍的层次上进行提高,提高师资队伍的层次,提升企业教学的质量。

(三)环境工程领域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体系学校教师队伍建设

根据我校环境工程专业特点和行业应用需求,在教学主管院长领导下加强原有工程型教师教学团队建设工作。

三、环境工程领域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质量保障机制

(一)建立教学全过程动态保障机制

参照西南交通大学专业学位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及实践教育相关质量保障措施,建立环境工程领域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学质量安全动态保障机制。

(二)建立以工程应用能力为核心的新型考评机制

环境工程的特点范文第4篇

关键词:环境工程;就业调查;人才培养中国的环境工程专业教育始于20世纪70年代,在80年代形成规模,在90年代后期,伴随高校扩招步伐加快而得到快速发展。随着社会对环境工程专业人才需求的增加,设置该专业的高校也越来越多。由于国家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目前,我国已有300多所高校开设不同层次的环境专业试点,为我国的环保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的环境工程本科专业开设时间较晚。2000年全国高等学校环境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第三届第六次会议对环境工程专业的教学建设与改革问题进行了讨论,确定了新的环境工程专业的本科培养方案。结合此方案,郑州航院环境工程专业对其本科教学计划进行了多次修改和完善,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目前每年培养毕业生约100名。本文对郑州航院环境工程专业2012届本科生毕业生截止到2013年12月的就业情况进行了调查。

一、毕业生就业情况

郑州航院环境工程专业2012年有98名本科毕业生,截止2013年12月有65名已找到工作并签约,有14名考取研究生,签约升学率为80.6%。毕业生签约单位与所学环境工程本科专业对口的有39名,部分对口的有15名,完全不对口的有11名。

二、毕业生对就业问题的认知

从调查情况看,有8人认为应届毕业生找工作很容易,有15人认为比较容易,有36人认为不容易,有20人认为很不容易。毕业生对自己职业未来发展方向认识很清晰的有10人,比较清晰的16人,比较模糊的42人,很模糊的11人。

三、调查情况分析与建议

(一)调查情况分析

从调查情况来看,与环境工程专业毕业生对口的工作单位大致分三种:各级环保部门和科研单位;污染问题较严重的工矿企业;环保公司。目前去政府环保机关的环境工程专业毕业生是少数,且多为县级环保部门。从长远看,环境工程专业毕业生到环保公司或者环保咨询公司就业是大势所趋。

从整体看,虽然当前我国急需大量环境污染治理方面的人才,但环境工程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不容乐观。毕业生认为就业难的主要原因:(1)高校连年扩招,应届毕业生人数过多。人才供给量远高于社会需求量;(2)高等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学生感觉所学专业知识在就业时实用性不强;(3)毕业生就业高不成低不就,很多环境工程专业毕业生不愿意到小型的、私营的环境工程公司工作,他们对自己定位较高,大多想去大型企业、外资企业、科研单位和政府环保部门等;(4)应届毕业生缺乏工作经验;(5)部分用人单位对应届生尤其女大学生存有偏见。

(二)建议

面对当前不太乐观的就业状况,环境工程专业要想求得生存和发展,必须进行一些积极的改变。针对环境工程专业的现状,提出以下几方面的建议:

1.加强环境工程专业建设,突出优势和特点

一个专业没有特色就没有优势,更会没有生命,因此,环境工程专业定位要明确,要有较强的针对性。教学计划必须有所侧重,使培养的学生在某一方面具有优势,为社会所认可。

首先要确定好专业培养目标。高等教育理科本科教学以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为主,同时选拔部分优秀毕业生向研究性人才发展为目标:其次要优化课程体系设置,主要包括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及课程结构等,使专业具备自己的特色。

2.以市场为导向,加强对环境工程专业学生的就业指导

根据目前市场行情及环境专业人才需求发展情况看,环境工程专业有三个大的就业方向:(1)环境工程设计(污水处理,烟气除硫,垃圾处理等);(2)环保项目运行调试;(3)环境质量影响评价和环境监测。高校必须紧紧把握社会就业动向,适时调整办学思路及模式,及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服务。

低年级学生由于专业知识较少,重点是通过参加就业指导课、学术报告会、科技活动月等活动来激发他们对环境工程专业的兴趣。三四年级的学生具备了一定的专业素养,可以通过参与教师课题、学校科研立项等活动提高科研能力,也可积极联系社会各类环境相关企业,进行参观学习,加强社会实践。

3.加强工程和实践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环境学科具有综合交叉的特点,也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对学生需注重知识、能力和素质三位一体的培养。要加强环境监测实验,环境工程工艺实验,努力模拟工作现场进行“实习”,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4.加强环境工程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积极开展国内外交流合作

当前环境工程整体教学条件仍然比较差,必须继续增加经费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此外,应当建立高等环境教育师资培训机制,定期有计划地举办各类师资培训研讨班。

环境工程专业虽前景广阔,但目前高校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不太乐观,这需要高校在专业特色建设、实践教学、学生就业指导、师资队伍培养、国内外合作交流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不断进行改革创新,开拓毕业生就业新渠道,促进环境工程专业能更好更快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吴烈善.高校环境工程专业就业形式和人才培养定位浅析.广西大学学报,2007.

环境工程的特点范文第5篇

一、城市环境工程建设面临的难点问题

环境工程也是一个衡量城市建设好坏的重要标准。包括城市建设当中的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园林绿化行动、公园的建设和节能建筑的发展问题等等。目前,城市环境工程建设得到了相应的发展,但是,还存在着很大的问题。

(一)城市的污水没有得到及时处理。城市生活的污水主要有三个来源: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城市径流污水。其中,城市的生活污水是城市污水的主要来源。生活污水主要来自于家庭、商业区和城市的卫生公共设施等等。这些地方产生的粪便、洗涤污水经由城市的排水道进入地下污水区。对这部分的污水进行处理,主要办法是把它们送到城市的污水厂,进行相应的处理之后再排放出来。这部分水具有明显的周期循环使用特点。城市当中的工业废水在城市污水当中也占有一定的比例。工业污水在全国各个城市当时的分布是不一样的,那些以工业为主的城市,污水排放相对严重些。对城市工业污水的处理要求更为严格,因为这部分污水当中含有大量对人体有害的腐蚀性、难化解的污染物。需要采用更为科学的技术手段进行处理。最后的一个污水来源主要是城市径流污水。他们具有比较明显的季节特点和复杂的成分。主要是由城市上空的大气污染物对大气的影响造成的,也有一些是地面上的垃圾和废物,经由流过城市的河流造成的。城市环境工程建设当中,污水的处理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但是,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污水处理实施比较落后,在每个区域建设当中存在着很大的不平衡性。污水处理不及时,污水的回收率差,没有进行集中处理等等。

(二)城市生活垃圾没有进行无公害的处理。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城市人口的比重不断加大,城市生活消费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也因此而带来了很大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问题。城市生活垃圾来源有很多方面,包括家庭生活垃圾、商场垃圾、餐饮服务行业等等方面的垃圾。据调查统计资料显示,大型城市每天产生的垃圾多达几千吨,小型的城市每天产生的垃圾也在几百吨以上。可是,我们对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还停留在传统的做法上:或者运输到郊区进行掩埋,或者进行焚烧。这种处理办法投资大、运转成本高。同时垃圾中的有用资源也会被烧毁。加上现有国内焚烧厂运行均比较困难,基本上没有进行生活垃圾的无公害处理。这是城市环境工程建设的一个相当严重的问题。

(三)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相对落后。园林建设在城市环境工程建设当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不仅能够降低城市的噪声和空气污染,还能够改善城市的居住环境,提升居住品质。但是在我国的城市建设当中,对城市的园林绿化建设重视不够,片面地强调加大商品房和高档住宅的建设,导致很多城市住宅稠密地挤在一起,没有足够的绿化空间。总体上看,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相对落后于城市的高速建设发展,这将会严重限制未来城市的进步。

二、城市环境工程建设难点的应对对策

在进行城市工程建设当中,不仅要注意城市的有形环境建设,还要注重环境的保护和利用。做到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相互结合起来。既看到眼前的利益,也要关注未来环境的建设,协调人与环境的关系。构建优美的城市环境,促进人类的健康水平提高,构建一个社会关怀体系,加强人类健康的监护。为此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管理。

(一)提高对环境工程建设的认识,加强宣传和监督。为了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社会上的力量,参与到城市环境工程建设当中去。不仅要求相关的建设工作者提高对环境工程建设的认识,还要加大对环境工程建设的宣传,号召社会力量结合起来,进行必要的监督。让广大的市民对环境工程建设有所了解,提出对环境工程建设的意见,加快城市环境工程的建设步伐。

(二)鼓励社会多元化的投资,强化环境工程建设的体制建设。城市环境工程是一项耗资比较大的工程,在发展当中不仅要求政府提供必要的财力支持,还鼓励社会上多元的投资力量参与到其中来。包括在城市生活污水的建设上,城市生活垃圾的无公害处理上和城市园林绿化工程建设上,都需要有比较规范的一套体制系统进行维持。让更多有实力的企业参与到城市环境工程建设当中,有利于城市环境工程的良性运行。建立起必要的环境引导机制,加强宣传,加大政府对这些参与者的奖励和维持,调动他们的建设积极性,推动整个城市环境建设的发展。

(三)充分发挥政府的管理职能,做好协调工作。在城市环境工程建设当中,由于涉及到的部门比较广泛,不可避免地会存在着一些利益之争。这就需要发挥政府的管理职能。不仅要协调环境建设部门、土地资源部门和有关城建单位的利益,还要对环境工程项目的规划、土地、立项、环评、贷款等前期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及时解决,加大对有关部门的管理考核。在进行一项环境建设工程的过程当中,需要结合环境的评估,对该项目进行引导和监督。在建设的开始就做好环境保护工作,避免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不相协调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