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人工降雨的物质

人工降雨的物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人工降雨的物质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人工降雨的物质

人工降雨的物质范文第1篇

关键词:工匠精神 中等职业院校 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J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1(c)-0187-02

2016年全国“两会”中,“工匠精神”首次在中央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国务院总理提出,要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软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培养中等职业院校学生的“工匠精神”已经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主旋律,这是一种精益求精的业精神,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在建设过程中以“工匠精神”为引领,确定符合当前职业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

1 “工匠精神”的时代内涵

“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一种精神理念。工匠们喜欢不断雕琢自己的产品,不断改善自己的工艺,享受着产品在双手中升华的过程。好的工匠对细节有很高要求,追求完美和极致,对精品有着执着的坚持和追求。工匠精神的理念就是从容独立、踏实务实;摒弃浮躁、宁静致远;精致精细,执着专一。

在世界各国,工匠精神无一不在,奔驰、西门子等德国老牌工业家族享誉世界,这些百年老店的成功有着共同的特质,就是他们对每件产品、每道工序都能够做到精益求精,他们重视手工业,重视技能人才的培养。所以当代职业教育就是要培养认真、敬业的匠人,树匠心,成匠人。

以“工匠精神”为指导培养学生,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认真精神、敬业精神。树立起对职业敬畏、对工作执着、对产品负责的态度,极度注重细节,不断追求完美和极致,给客户无可挑剔的体验。将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融入每一个环节,做出打动人心的一流产品。

2 中职物流专业引领“工匠精神”明确人才培养方向

职业教育确定人才培养方向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职业岗位能力的要求确定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同时要注重德育为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引导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5〕6号,以下简称《意见》),提高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等职业学校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向应定位如下。

(1)坚持立德树人、全面发展。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和物流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物流教育教学全过程,关注物流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帮助物流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提高物流学生综合素养,全面发展。

(2)坚持明确目标,搭建通道。坚持明确物流人才培养目标,以物流专业课程为核心,拓宽物流技能人才成长通道,为学生多样化选择、多路径成才搭建桥梁。

(3)坚持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积极推动学校与企业的沟通和合作,加强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作用,实现产、教融合,为人才培养奠定基础。

(4)坚持以赛促教、知行合一。发挥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指导作用,积极组织、协调中职 物流技能大赛,用大赛来促进教育的发展。同时,职业教育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行合一。

(5)坚持用“工匠精神”为引领。作为制造大国的中国,必须坚持用工匠精神指引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物流职业人要从事物流行业的相关岗位,必须具备相应的职业素养和工匠品质。

3 体制保证将“工匠精神”融入人才培养方案始终

弘扬“工匠精神”不能是一句空话,必须要落实到实处。把“工匠精神”融入到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一种尝试,也是一种改革,用精神引领,用行动证明,用心去做人才培养工作。

3.1 精神引领,将“工匠精神”融入物流专业建设理念之中

在人才培养目标确立过程中,要体现“工匠精神”的实质,中等职业院校培养的物流人才定位在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工匠精神就是物流职业素养的体现,要完整地描述在人才培养方案之中。

3.2 课程建设要融入工匠意识

在以往的课程建设中,我们往往只注重课程,而忽略了课程与素养的联系,职业院校的课程实现了理论联系实际,却依然很多课程未能在情感目标上得以落实。工匠精神不仅仅是口号,更是素养提升的重要组成部分。物流专业在课程建设过程中,应充分将物流职业人的职业素养融入课程中,融入岗位中,每个物流岗位均有相应的岗位需求和对应的素质要求,以优秀的物流工匠为范本,在课程建设中就要融入人才培养规范,才能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3.3 要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辅助作用

第一课堂是职业教育的主战场,第二课堂是最有效的支撑。在第二课堂,要充分组织职业活动,利用有效活动促动学生积极性的提升。教学、实训只是教育的一部分,还要通过系列活动促进学生培养。

3.4 要充分利用早、晚自习

早晚自习是职业院校学生的大好时光,要充分安排任务要学生完成。比如,阅读、朗诵、诗歌、练字、写作等等,充分结合工匠要求,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3.5 以赛促教,让工匠精神融入大赛

技能比赛是鉴定职业教育成功的重要部分,技能比赛中融入工匠精神,以工匠为要求评判学生将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技能不仅仅比技术,更重要的是要比素养,让知识、技能、素养齐头并进才能真正实现人才培养。

3.6 加强人文教育、德育教育,涵养工匠精神

将历史文化、哲学伦理、文学艺术、自然科学等学科知识交汇融通,让学生涵育健全人格,明了历史环境,树立高远理想信念和价值观念。一流的工匠大国,不仅要培育专注技艺、追求卓越之心,更重要的是涵养赋予产品生命和内涵,在技术中融入巧思和灵魂的能力。人文教育有深刻的内涵,我们用“金斧头”、“寿司之神”等故事感染学生,我们用《大国工匠》等节目激励学生。通过人文教育、德育教育提高学生对工匠的深刻认识。

4 结语

“工匠精神”点燃职业教育的灵魂,这是一种坚定理想信念、崇尚劳动、敬业守信、精益求精、敢于创新、报国成才的方向,是支撑“中国制造“走向”优质制造”、“精品制造”的精神之源。职业教育人应该勇担重任,用工匠精神引领教学,做好人才培养工作。

参考文献

[1] 秦凤.当代职业教育如何塑造“工匠精神”[J].同行,2016(9):323.

人工降雨的物质范文第2篇

澳洲关于水的神话及文化

古代澳洲土著人有许许多多关于水的神话。远古时期,澳洲土著人把他们的图腾――虹蛇看做是水的象征。从中部地区虹蛇神话中人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生活在内陆沙漠山地、气候干旱、常年缺水的土著人是多么地渴望拥有和得到水。

雨神求雨 中部内陆土著部落流传着这样一个神话。在远古创始时期,该部落的虹蛇图腾murunta、雨神及雨神的弟子居住在远离部落的西部海滩。为了求雨,雨神将它的一个弟子投入大海让虹蛇吞食。这样弟子浑身都沾上虹蛇那闪闪发光的白色鳞片。然后,在雨神的命令下,巨蛇吐出小雨神,使之变成一片乌云升腾至部落上空,于是雨水便顺着弟子的头发落到地上。雨停后,雨神便变成彩虹带着它的弟子回到西部海滩。澳中地区常年干旱,土著人生活艰难。据说干旱一般会持续到雨神和虹蛇的再次显灵,土著人才能等来又一次的甘霖。

众蛇争水 中部地区的虹蛇不像其他地方的虹蛇可常年栖居在同一个深潭。由于气候的原因,它们在雨季生活在山顶岩洞里,在旱季则把家移至峡谷,等到雨水充满岩洞,才回到原住地。不要说土著人了,看来那里的图腾也缺水,因此就引发了众蛇争水的传说。居住在马拉加拉(Maratjara)泉的虹蛇wanambi不愿让沙丘大蟒蛇和咸水丛林蛇分享泉水,于是大蟒蛇、丛林蛇决定杀掉wanambi虹蛇,以达到随时饮水的目的。但经过一番较量,它们没能赶走大虹蛇,最后达成协议:和平相处,共享甘泉。

偷蛇引水 在土著人看来,有虹蛇的地方就有水。中部库那(Conner)山地区的土著人认为,他们的虹蛇被邻近部落的巫医施了魔法偷到自己领地的水泉去了。据说巫医将自己变成小蝴蝶,诱惑wanambi出洞。紧接着又变成多只老鹰,吹着魔曲将wanambi制服后,硬是把wanambi偷到自己领地的欧威利纳(Owelinna)泉。看来现在仍是汩汩流淌的欧威利纳泉,还多亏了从前巫医的偷蛇引水之举。

裸舞乞雨 生活在多元文化社会中的当代澳洲妇女受印度妇女“求雨”以及尼泊尔妇女裸舞乞雨的传统文化的影响和启迪,不惜采取极端的方式来求雨。据澳大利亚广播电台报道,维多利亚州西北部欧延镇的妇女曾举行声势浩大的裸舞乞雨的仪式。当地妇女成立了一个专门的委员会,发起了一项宣传节水的公众运动,举行乡村音乐会,并由一位求雨舞蹈专家根据美国印第安人和其他土著民的仪式精心编排了一个传统的求雨仪式。之后,维州各地真的出现了降雨天气。久违的甘霖不仅滋润了干涸的土地,也为当年维州的山林灭火工作最终划上了一个句点。究竟是裸舞求雨灵验了,还是天气变化自有其规律,人们自有评说。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起码这场“裸舞求雨”鼓舞了当地人的士气、振奋了社区精神,增强了人们的节水意识。

绝望的现代求雨

澳大利亚的土屋巴城(Toowoomba)位于昆士兰州的东南部,这座城市曾被称为“花园之城”。然而今天,这里的居民面临着一个棘手的问题,就是极端的缺水问题。他们荒废的花园的喷水头已经三年没有喷水了,并且2006年政府对居民用桶水浇草浇花的做法下了禁止令。

土屋巴城是如何变成今天这种缺水局面的呢?并且在过去的15年,这里的人们是如何与干旱做斗争的呢?

其实干涸的河床和褐黄色的足球场并不是这里的居民最担心的事情,他们最担心的是干旱无雨也许会剥夺人们在这块土地上的生存权,要知道这里是澳大利亚干旱最严重的地方,持续的时间已经超过一个世纪。尽管如此,土屋巴城还是周边农村居民看好的地方,包括邻近的达令县(DarlingCounty),因为这里曾是一片肥沃的土地,直到后来雨水才逐渐减少,到后来干脆就不再光临。Dianne Thorley任该市的市长已经8年了,他说:“我们从1992年就实行了城市限水政策,整个澳大利亚正在经受着干旱的炙烤,有点像一个逐渐变干的苹果。”

然而,幸运儿正在光临这个城市及周边地区,因为最近科学家要在这里做也许是世界上技术最为先进的科学实验,即人工降雨实验。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使用的是国外进口的物质,通常是碘化银、盐或者干冰。科学家通过向云层注入这些物质使水汽凝结成小的颗粒,进而形成雨滴,这种技术已经在地球的其他地方应用了60多年,有的地方成功,有的地方失败。但是人们还是以永不衰竭的兴趣对这项气象技术进行不断的改进,并且不断地在天空中做实验,科学家坚持在经费紧张和很多人持怀疑态度的情况下进行各种试验研究,积极探索干旱地区的现代求雨模式,现在土屋巴这个干旱的小城正在等待着这一先进技术的检验。

澳大利亚的土屋巴城(Toowoomba)位于昆士兰州的东南部,这座城市曾被称为“花园之城”。然而今天,这里的居民面临着一个棘手的问题,就是极端的缺水问题。

如果不是急需用水,当地是不会轻易做这样大规模的实验的。昆士兰政府投资了76075-美元用于与此相关的4年期项目,这是一个多部门合作的实验研究,其根本任务和目标是应对各种干旱,包括盐碱化对树木的影响和循环再生水变成饮用水的研究,该国水资源部部长CraigWallace说:“这样的实验不能确保100%的成功,可能有些怀疑者还会对我们的实验皱眉头,但人人皆有家,为了昆士兰的人民,我们要尽一切努力”。

人工降雨由美国人Bernard Vonnegut在1946年在世界上做了第一次实验,他是著名小说家。他和他的兄弟,从那以后开创了一个有色彩的时代,他的技术和理念很快被很多国家所采纳。在随后的30多年里,美国每年花费大量的美元用于人工降雨研究,甚至在美国对越南作战时还使用人工降雨技术阻断了胡志明市(时称“西贡市”)的城市物资供应。在20世纪70年代,当时人类的人工降雨还需要使用蛇油,在随后的10年里,人们对于这种使用蛇油的人工降雨逐渐地失去了兴趣。

根据美国天气研究中心的RoelofBruintjes专家介绍,昆士兰州的人工降雨最大的优势在于一些云层似乎更加有利于形成降雨,从11月份起这种有利于降雨的云层会越来越多。项目研究人员约30个,他们使用CP2型多普勒雷达先行分析云层的物理性状和变化趋势,包括碘化银被撒播到云层后的变化,与地面雷达和预报设备联合工作,系统能够返回大气的3D立体图,就像对人体进行扫描一样,这种方式不仅能确定在何时和在什么情况下进行飞机投放,还能让科学家观察到云层中的水和冰块是如何被所播撒的化学物质所影响变化的。这种降雨方式还未曾在地球其他地方使用过,Roelof Bruintjes说,当我们知道适合降雨的云层在某个干旱的地方发展时,我们可以利用这个系统进行降雨优化。

人工降雨的物质范文第3篇

1,温度计

温度计是用来测量物体温度的仪器,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酒精或水银等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使用温度计时,首先要看清它的量程,然后看清它的分度值,这样才能正确读出所测的温度,并且不会损坏温度计。

2,汽化和液化

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现象叫汽化,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蒸发是只在液体表面进行的汽化现象液体温度越高,液体表面积越大,液面上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液体蒸发时有制冷作用,沸腾是在液体内部和表而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沸腾时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液体的温度达到沸点:二是液体要不断吸收热量,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现象叫液化,气体液化时放热,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两种: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

3,熔化和凝固

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有固定熔化温度的物质称为晶体,如:冰、金属、水晶等,没有固定熔化温度的物质称为非晶体,如:松香、沥青、玻璃等,熔化吸热、凝固放热。

4,升华和凝华及水循环

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现象叫做升华,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现象叫凝华,升华过程要吸热,凝华过程要放热,物质由一种状态变成另一种状态叫做物态变化,物态变化过程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水、冰雪、冰晶、水蒸气,它们都属于水的三态,它们不停地运动着、变化着、循环着,形成一个巨大的循环系统。

二、重、难点剖析

1,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

使用时应注意:①不能测量超过温度计量程的温度;②将玻璃泡与被测量物体充分接触,示数稳定后再读数;③读数时,视线与液面相平:④不能将温度计从被测物体中拿出来读数,在读数前,应要认清分度值,方可快速准确读出温度计的示数。

2,怎样理解蒸发与沸腾的异同点?

3,如何认识水循环?

冰山上的积雪一部分熔化后变成水,汇入江河;另一部分积雪升华直接变成水蒸气,升入天空,江、河、湖、海、土壤、植物中的水通过蒸发变成水蒸气,升入天空,水蒸气随气流运动到各处,水蒸气在高空遇冷时,有的液化成水蒸气,有的凝华成小冰晶,形成千姿百态的云,云中的小水滴也会凝固成小冰晶,云中的小水滴大到一定程度后,向地面降落,这就是雨,云中的小冰晶大到一定程度后,降落到地面、高山,这就是雪。

三、易错点扫描

1,实验室用的温度计和体温计

常用温度计的测量范围根据应用的环境而有不同,但是都比较大,而体温计的测量范围为适应人的体温范围比较小,为35~42℃,由于体温计的玻璃泡和直玻璃管之间有很细的细管,当体温计的玻璃泡离开人体后,管内的水银柱能够停留在原来示数处,方便读数,因此每次使用体温计前,都要拿着体温计把水银甩下去如果不甩,体温计将显示未甩之前所测量的最高温度,而常用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读数。

2,判断物质所处状态

物质的状态与物体所处的温度有关,因此解答这类问题首先要明确该物质的熔点和沸点,然后看物体所处的温度,当物体的温度低于熔点,处于固态:高于沸点,处于气态;高于熔点,低于沸点,处于液态;等于熔点,可能处于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等于沸点,则物体处于气态、液态或气液共存三种状态均有可能,对于后两种情况,究竟处于哪一种,由物体当时的时间决定可参看如图1所示的图像确定状态。

2,晶体的熔化图像

如图2所示,AB段物质处于固态,吸热温度升高;BC段物质处于固液共存态,吸热熔化且温度保持不变;CD段物质处于液态,吸热温度升高;B点和c点虽然温度相同,但物质在B点处于固态,在c点处于液态;BC段对应的温度t即是熔点(同样也是凝固点)。

3,汽化和升华

物质经历升华或汽化过程后,其最后的状态相同,都是气态,但是物质在发生物态变化之前的状态不同,只有固态物质才可能发生升华,而发生汽化的物质的初始状态是液态,物质从同态变成气态,第一种方式经历两种物态变化,依次是熔化和汽化:第二种方式经历一种物态变化即升华,因此特别强调“直接”两字的重要性同样,在理解凝华的概念时也要注意“直接”两字。

四、典型例题放送

例1有一种“固体粮虫净”,放在粮仓里能预防粮食生虫,“固体粮虫净”过一段时间会变小,在这个过程中所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凝华 B,升华 C,熔化 D,汽化

解析 对“同体粮虫净”过一段时间会变小所发生的物态变化进行分析时,我们应从所研究物质及物态变化前所处的状态人手:“固体粮虫净”在物态变化之前是以固态存在的,固体粮虫净发生物态变化后所处的最终状态是气态,然后再分析物态变化过程:“固体粮虫净”在物态变化过程中没有出现液态,根据升华的定义,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现象叫做升华,因此说“固体粮虫净”过一段时间会变小所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升华。

答案选B。

例2在探究海波熔化的规律时。小红和小明分别设计了如图3所示的a、6两种方案。

(1)结合你的探究经历,分析评价他们的方案。

(2)某同学在处理数据分析论证时,在方格纸上描出了实验数据对应的坐标点(图4),请你作出海波的熔化图线,指出海波的熔点为。

(3)如果让你自己实验探究海波熔化的规律,你在实验中会想到注意哪些问题呢?请你至少写出一条注意事项。

解析(1)在评价不同的实验方案时,应该从实验探究的可行性和科学性等几个方面人手进行分析,根据图4可知,这两种方案采用的加热方式不同,小明的方案是“水浴法”加热,而小红是直接加热,易发生过热现象,不能使海波受热均匀。

(2)在应用图线处理实验数据时。应该剔除错误或误差比较大的实验数据,然后描点,再用光滑的曲线将各个点连接起来,则所作出海波的熔化图线如图5所示,分析海波的熔化图线可以看出海波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在48℃不变,所以海波的熔点是48℃。

(3)在探究海波熔化的规律时的注意事项应该从实验仪器的使用和可能给实验探究造成的误差两个方面人手考虑作答。

答案(1)小明的方案是“水浴法”加热,能使海波受热均匀、缓慢;而小红是直接加热,易发生过热现象,小明的方案较好。

(2)熔化图线如图5所示;48℃

(3)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的液面相平:烧杯中的水不宜过少或海波选取要适量等。

例3 2009年春,我国北方地区发生严重旱灾

(1)人工降雨是缓解旱情的重要手段,干冰等物质可用于人工降雨,撒在云层上的干冰(填物态变化)时吸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迅速凝结成水滴形成降雨。

(2)面对旱情,我们更要节约用水,写出一种生产、生活中常见的节水方法。

人工降雨的物质范文第4篇

从学生的知识储备上来看,学生已经了解了很多有关CO2的现象和知识。从学生心理特征上来看,初三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对外界事物及现象充满了好奇心。他们对化学的兴趣逐步由直觉兴趣——操作兴趣——具有因果关系的兴趣向具有概括性的认知兴趣迁移。往往通过自主探究来了解一类物质的规律知识,甚至为此要求进行一些创造性的实验和观察活动。从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方面看,什么叫实验探究、如何实施实验探究是学生不熟悉的。因而,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使学生初步认识科学探究的过程、方法和意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说出二氧化碳的主要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能用二氧化碳的性质解释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再次练习固体、液体药品取用等基本操作。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二氧化碳的性质、用途等有关知识的探究学习,使学生体会获得知识的过程,使学生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通过相互交流、探究式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产生科学探究的兴趣,从而产生学习化学的强烈愿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从生活视角观察二氧化碳的存在及用途,再从社会视角分析其使用,体会化学与社会的关系;在探究活动中,感受合作学习、研讨、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创设学术氛围、渗透科研方法,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方法观。通过对温室气体之一的二氧化碳的介绍,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并且有意识辩证地看待问题。

教学重点与难点

探究二氧化碳与水反应,使学生认识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和掌握相关反应方程式。

教具学具

实验用品:烧杯、集气瓶、铁架台、试管、矿泉水瓶、喷壶、纸花、蜡烛、阶梯、毛玻璃片、火柴;盐酸、石灰石、水、石蕊试液

教学媒体的准备及使用环境

媒体的准备:幻灯片的制作,上网查找干冰升华、人工降雨视频

媒体使用环境:多媒体教室

本节课提供了大量实验平台,让学生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化学知识的学习,但有的实验在现有条件下无法完成,例如,干冰极不易保存,所以干冰升华、人工降雨实验在课上完成起来有困难。本节课我利用网络资源,找到干冰升华、人工降雨的视频,在课上播放,不但节省时间,而且效果非常好。多媒体展示自然、生动,使学习者易于接受,有利于激发和维持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实现由感性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学生通过对多媒体提供的大量信息进行认真观察、思考,感知教材,既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又实现了化学教学的整体优化。因此,通过多媒体资源与课堂教学的整合,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使化学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猜谜语:农民伯伯说我是庄稼的粮食;消防队员说我是灭火先锋;环境学家说我是温室效应的罪魁祸首。谜底:二氧化碳。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设问:你还知道其他有关二氧化碳的事情吗?

教师首先通过图片展示二氧化碳循环图,介绍固态二氧化碳——干冰,然后通过视频播放干冰升华、人工降雨的过程,讲解人工降雨的原理。

设计意图:渗透生活中处处有化学,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兴趣。

环节一: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学生通过肉眼无法观察到密度和溶解性,于是教师演示纸天平实验,并指导学生亲手做二氧化碳溶于水实验,学生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分析问题能力。

环节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在二氧化碳溶于水的过程中,有没有发生化学变化呢?教师通过实验总结化学变化的判断标准;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反应物是否减少。

设计意图:总结判断化学变化的依据,使学生形成阶段性总结的意识,拓展思维。

引导学生探究实验:取少量瓶中液体于试管中,滴加石蕊试剂,石蕊变红。是什么使石蕊变红的?分析瓶中液体的成分:水、二氧化碳、新物质。

结论1: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了一种酸——碳酸:

H2O+CO2==H2CO3 。

演示实验:加热变红的小花又变回紫色。

结论2:碳酸不稳定,受热立刻分解,变成了二氧化碳和水:H2CO3== H2O+CO2。

设计意图:学生在探究二氧化碳的过程中,体验了一次完整的实验探究过程,学生在明确了化学实验探究过程的同时,也提升了实验探究的能力。

演示实验:检验碳酸饮料中的二氧化碳,现象:石灰水变浑浊了。

结论3 : 二氧化碳能与石灰水反应:

Ca(OH)2+CO2=CaCO3+H2O。

教师在此时提醒学生碳酸饮料会腐蚀牙齿;饮料中的磷酸影响钙和铁的吸收,造成缺钙和贫血。

设计意图:渗透生活中处处有化学,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兴趣。

讲述和设疑: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这个反应可以用来检验二氧化碳气体。那么如何验满呢?

学生回答:用燃着的小木条,小木条熄灭。

结论4: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不供给呼吸。

设计意图:用学生已经熟悉的知识引出本节课新知识,过渡自然,学生易于接受。

教师播放视频:检验久未开启的菜窖是否能下去;进山洞用火把照明更安全。在久未开启的菜窖,干涸的深井等处一定要防止二氧化碳含量过高而危及生命。怎样测试菜窖里二氧化碳的含量过高?

演示实验:倾倒二氧化碳灭蜡烛实验

设计意图:应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拓展视野,将课本上的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渗透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环节三:二氧化碳的用途

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总结二氧化碳的用途。

设计意图:传递化学理念: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反映物质的性质。

环节四:了解温室效应

CO2具有很多用途,那么在空气中是否越多越好呢?展示温室效应图片,让学生感受温室效应的危害。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辩证地看待问题的思维,辩证地看待二氧化碳气体的利与弊,增强环保意识。

环节五:小结

教学反思

1.纵观本节课,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的有效结合,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促进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深度理解和灵活运用,促进学生解决问题以及创造能力的发展。同时培养了学生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对信息内容的理解与批判能力以及处理并运用信息的能力。

2.以实验为载体,以问题为导向,巧设化学情境,设疑启思,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创造力。教学实践充分证明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疑能生惑。因此,本节课,从猜谜语引入开始,我的每个环节都从问题开始,利用设计的演示实验或学生实验,以解决问题结束,使学生始终处于主动学习和不断探究思考的过程中,培养其创造力。同时,让学生体验解决问题后带来的快乐与成就感,为创新性学习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人工降雨的物质范文第5篇

一、升华、凝华概念的形成

1.升华:冰块吸热后熔化成水,再继续吸热就变成水蒸气,这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那么固态物质吸热后能否直接变成气态呢?我们不妨对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进行分析。

归纳总结: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升华。

做一做:把少量的碘放在烧瓶内,瓶口盖上玻璃片,然后用酒精灯微微加热并仔细观察碘的状态发生的变化,我们会看到同态的碘逐渐地减少,直至消失,且始终没有液体出现,整个瓶中充满了紫红色的气体,这就说明了碘从固态直接变成了气态,而这个变化的产生需要我们持续加热,因此升华过程是一个吸热的过程。

2.凝华:在上述实验中我们还会看到,当停止给碘加热后,仔细观察瓶内的变化,我们会发现紫黑色的气体逐渐消失,在瓶壁上出现了紫色的碘,整个冷却过程中并没有液态的碘出现,我们对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认真分析,也会有同样的发现。

归纳总结: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华。

由于凝华是升华的相反过程,所以凝华要放热,上述实验现象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俗语说:“霜前冷”,就是指水蒸气要在低于0℃的环境下才会凝华形成霜。

并不是所有的物质都能发生升华和凝华现象,它仅限于某些物质,而且是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因此对一些常见的物质要记住,例如碘、钨、冰、干冰极容易发生升华和凝华。

二、升华和凝华现象的应用

1.人工降雨

利用干冰升华吸热的特点进行人工降雨,当干冰抛入高空中时,它会很快升华,在升华的过程中需要吸收大量的热量,使周围空气的温度迅速降低,这时空气中的水蒸气就会凝华成小冰晶。小冰晶变大后下落,在地面附近遇到暖气流而熔化成水降落到地面形成了雨。

2.储藏食物、手术麻醉

固态二氧化碳可以升华为气态的二氧化碳,同时吸收大量的热,但没有残留物,利用这些特点可以作制冷剂,用于食品冷藏或医学上的“冷冻治疗”。

3.制造特殊的舞台效果

舞台设计时利用干冰升华吸热使周围空气的温度急剧下降,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成小水滴,形成“云雾”。

4.保护飞船的返回舱,避免高温

宇宙飞船的返回舱穿越大气层时与空气摩擦生热,舱的表面温度非常高,在返回舱表面涂有一层极易升华的材料,可以利用升华吸热使舱内温度保持正常。

三、典例解析

在近几年的考试评价中,对升华和凝华知识的考查往往是和前面的四种物态变化综合在一起,解题时要善于抓住物态变化前后物质所处的状态,紧扣物态变化的概念和规律,这些考题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考查。

1.自然界中与凝华有关的天气现象

例1天津地区一年四季分明,严冬的早晨在窗玻璃上会出现“冰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冰花主要是水凝固形成的

B.冰花主要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C.冰花出现在窗玻璃内侧

D.冰花出现在窗玻璃外侧

解析 “冰花”是由于严冬气温急剧下降时,房间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窗外较冷的环境。直接变成了固态。属于凝华现象,答案应选BC。

2.生活中的升华与凝华现象

例2白炽灯丝是由钨丝制成的,长期使用灯泡会变黑,这种现象属于( )。

A.先凝华后升华

B.先蒸发后凝固

C.先升华后凝华

D.先汽化后液化

解析 电灯在通电发光时温度很高,引起钨发生了升华,直接变成了钨蒸气,停止通电后,钨蒸气遇冷凝华成固态钨,附着在灯泡的内壁上。使灯泡变黑,本题答案选C。

3.升华吸热和凝华放热的应用

例3舞台上经常用喷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1)的方法制造白雾以渲染气氛,对“白雾”的形成。小明的解释是:

(1)干冰升华吸热使周围环境温度降低:

(2)气态二氧化碳液化形成白雾,以上解释中( )。

A.第一句话存在科学性错误

B.第二句话存在科学性错误

C.两句话都存在科学性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