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流动人口的现状

流动人口的现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流动人口的现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流动人口的现状

流动人口的现状范文第1篇

关键词: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对策建议

1 当前我国流动人口的基本情况

我国流动人口有着2.53亿庞大规模的群体。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口流向由东南沿海单向集中向多向集中转变,新增城市人口主要集中在国家重点培育的城市群和城镇化地区。但这种单向集中的态势正在发生转变,资源加工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转移加快,中西部劳务输出大省出现人口回流。城镇新增人口在未来的10年里,主要会被国家重点培育的城市群和城镇化地区所吸纳。

2 当前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前些年,很多地区对于流动人口的管理都围绕建设流动人口和出租屋长效管理机制,进行了大量的创新,并把出租屋和流动人口信息全部录入了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实时动态跟踪管理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例如:服务意识淡薄,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相对滞后;管理法规不完善,部门合作不协调;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保障存在薄弱环节;流动人口管理政策执行不到位等。

3 创新流动人口管理模式的对策建议

3.1 流动人口管理体制在我国的改革途径

(1)进一步强化政府以人为本的施政理念和服务意识,把促进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作为流动人口管理的基本目标。为促使流动人口能够平等地融入城市,真正地成为新市民,应以服务推动管理,建立完善的流动人口居住证制度,变“暂住”为“常住”。国家人口计生委的《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2》指出,国家将出台相关政策和措施,根据流动人口在生存发展、社会融合与规模调控等方面的不同需求提供不同的服务。

(2)建立健全流动人口管理体制。该体制的建立需要政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提供支持与帮助。一方面要给予流动人口更多的经济资助,增加其发展的机会;另一方面,也要允许其建立代表自身利益的、合法的非政治组织,并提高其组织化程度。

(3)整合与探索统筹协调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机构与工作机制。需要建立强有力的领导机构来统筹协调对流动人口的管理,以减少多头管理,加强统筹协调。

3.2 当前流动人口管理服务的价值取向

为了使流动人口拥有与常住人口同等的待遇,政府应将其纳入城镇化服务体系,并对其实施均等化的管理服务。坚持民生优生,改变城镇政府流动人口管理服务传统模式,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全社会共同参与,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和企业、社会组织的各自优势,共同推进;积极引导流动人口进行自我管理。

3.3 加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的对策建议

(1)理念创新――筑牢服务管理工作基础

首先要确立流动人口是城市“新市民”的理念,使流动人口在住房、就业、医疗、子女入学、社会保障与职业介绍等方面,享有与本地人口相同的待遇。二确立流动人口是城市发展资源的理念。在流动人口聚居点有序建设开发低价消费市场,逐步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三确立包融流动人口亚文化的理念。各级政府一定要向管理服务并重的模式转变。

(2)模式创新――明确服务管理工作方向

一是用“双向管理模式”取代“单向管理模式”,即将居住地管理和源头管理有机结合。二是从“一站式服务”模式向市民化服务模式转变。建立完善居住证制度,变暂住为常住,使其在劳动、医疗、教育、户籍等方面享受市民待遇。要发挥政府宏观调控职能作用,防止流动人口无序涌入和过度膨胀。三是从“以房管人”服务模式向“数字化”服务模式转变。

为了提高对流动人口管理的行政效率,建议在城市推广流动人口IC 智能卡管理;同时应健全流动人口信息系统数据库,并不断地予以更新。

(3)制度创新――为服务管理工作提供保障

一是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立法要加快脚步。二是稳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2015年10月21日国务院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居住证暂行条例(草案)》,以法治助推新型城镇化。草案规定在全国建立居住证制度,逐步提高居住证持有人享有的公共服务水平。三是创新权益保障制度。加强权益保障制度建设,健全惠及流动人口的权益保障体系。

(4)监管创新――完善服务管理工作网络

一是全面推进网格化管理。建议提高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二是落实出租房屋登记管理制度。按照相关文件要求切实将流动人口高危人员纳入管控,做好重点区域、重点场所、部位的清理检查与整治工作,并实现对“城中村”、城乡结合部等流动人口聚居区的综合治理。三是认真做好人口流出地与流入地的衔接工作,搞好区域协作。

(5)载体创新――搭建服务管理平台

一是社区管理工作要有所创新。加强与优化对流动人口的社区化管理,通过对其聚集地基础设施进行改造,为其营造良好的生活居住环境;通过加强对社区文化和教育设施的投入和建设,如建立流动人口社区公共图书馆等,来满足流动人口的文化需求。二是服务机构创新。在社区建立流动人口公共医疗服务的第一道防线,并建立流动人口法律援助中心,加强对外来人员法律咨询维权服务。三是自治组织创新。成立综合型流动人口协会,着力解决其就业、劳资、维权、子女教育等事宜。

4 结语

通过加强对流动人口的服务与管理,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政府应引导并组织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包括跨地区或者是进城镇,并不断健全相关的教育、管理、服务等措施。同时还应建立科学有效的工作机制,逐步把这项工作引入常态化、制度化、法制化,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应对流动人口的流动情况与规模进行摸底和控制,并引导其有序地流动,从而加强对流动人口的各项管理工作,充分发挥人口流动的积极作用。为保障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除了要预防和依法打击流动人口中极少数人的违法犯罪活动,还应该依法保护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这样才能更好地为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服务,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服务。

参考文献

[1] 徐邦友.浙江经验:服务型政府建设25年[J]. 浙江社会科学,2005(3)。

[2] 郭丛斌.中国劳动力市场中的行业代际效应及教育的作用[J]. 教育研究,2005(2)。

流动人口的现状范文第2篇

[关键词]流动人口;管理;信息化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04.152

[中图分类号]D631.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04-0-02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规模最大的国家,也是流动人口最多的国家。城市流动人口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其为社会经济发展注入活力的同时,也对流动人口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做好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工作是开展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目前,传统流动人口管理模式已无法满足新时期发展需要,城市流动人口管理必须顺应时展潮流,消除传统管理模式上的弊端,推动人口管理工作有序开展。本文从流动人口的现状展开分析,阐述流动人口管理中出现的服务意识淡薄、管理手段滞后、各部门协调效果不佳等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善措施。

1 流动人口的概念及现状

1.1 流动人口的概念

流动人口就是指离开其户籍所在地,以工作、生活为目的在另一个城市就业居住,但并未获得当地户口的人。目前,我国流动人口的主体为从农村转移来的进城务工、经商的劳动力,他们舍弃过去的生活方式和社会规范,不断学习并接受流入城市的生活方式及社会规范。

1.2 流动人口现状

流动人口一直是我国独特的人口群体,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流动人口规模、频率也呈现不断增加状态。相关数据表明,我国流动人口数量自2012年的2.36亿增加至2013年的2.45亿,上述流动人口中约有80%是由农村流入城市,多数人并未完全融入城市社会,导致城市呈现新的二元结构。流动人口作为我国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生存情况成为影响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我国流动人口管理不够规范,各个层面均存在一系列问题。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向大城市,多数流动人口文化水平较低,他们遵循“哪里赚钱去哪里,什么工作挣钱干什么”的行为准则,一般没有明确的就业取向。这些流动人口多数从事体力劳动,整体收入水平较低、工作强度大,在流入地区无法享有同等待遇,市场出现合法权益遭受侵害的情况。同时,少数流动人口对流入地区认同感较低,无法快速融入当地社会,违法犯罪率居高不下,这种现象严重威胁整个社会的安定和谐。因此,如何有效维护流动人口的合理权利和利益,规范流动人口管理工作,成为做好流动人口管理工作的重点。相关部门可根据我国实际情况探索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流动人口管理模式,对维护社会稳定和谐、快速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2 流动人口管理中常见的问题

2.1 流动人口服务意识淡薄

综合分析我国关于农村流动人口各项文件可知,许多部门对流动人口存在重视管理、轻视服务的风气,说明我国社会并未形成尊重、重视流动人口的良好氛围。目前,某些地区管理部门和市民存在排斥、歧视流动人口的思想,无法客观、公正的看待、评价流动人口为所处城市和社会经济做出的特殊贡献。单一地将流动人口看作社会不稳定因素,把现实社会治安管理中各项不良问题归咎于流动人口。基于这种思想的影响,流动人口无法享受与当地居民同等的权利,例如:流动人口在子女教育、住房、医疗保险等方面遭受不公正对待,严重损害流动人口的正当权益。当地社会管理部门对流动人口权益受损案件缺乏重视,案件进展缓慢,流动人口想要维护合法权利道路艰难。从住房问题的角度来说,目前,我国流动人口多数从事服务业、制造业,大部分流动人口是夫妻或举家在外生活,因此,住房需求明显增加。从子女受教育角度来说,多数流动人口子女只能在师资条件差、教育资源少的民工子弟学校接受教育,造成这类群体子女接受教育不公平的现象。部分流动人口子女虽然有机会进入地区公办学校上学,因不具备本地区户口,需要交付昂贵的借读费用,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流动人口的经济负担。

2.2 流动人口管理手段滞后

目前,流动人口管理信息系统已无法满足新时期治安管理工作的需求,多数地区并未创建流动人口和临时居住地区信息管理系统,流动人口信息无法及时录入网络系统并随时更新,导致有关管理部门无法及时掌握流动人口相关信息。流动人口信息网络并未建立全面的共享机制,无法更好地为政府制定决策提供有效依据,更谈不上为流动人口提供最佳的服务。各个管理部门无法及时掌握流动人口各项信息,加大流动人口管理工作的难度。多数流动人口由于逃避登记办证,导致其信息无法在公安机关管制视野中,管理漏洞助推流动人口犯罪案件频繁发生。

2.3 缺乏完善的流动人口管理法规

法律是约束人们社会生活的重要准则,也是管理流动人口的基础保障。目前,我国关于流动人口的文件包括:1980年和1989年《关于进一步做好城镇劳动就业工作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做好控制民工盲目外流的通知》以及2000年《关于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工作的意见》等,上述文件并非专门针对流动问题设立的,在具体操作中大量问题并未涉及其中。同时,我国各个地区推行地方性的流动人口管理法规,缺乏国家范围内统一的管理规则,这种情况使各个地区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存在差异或发生抵触,导致流动人口管理过于混乱。此时,可由国家政府牵头制定统一规范的流动人口管理相关法规,为流动人口管理提供重要的法律依据,解决因流动人口引发的各类社会问题。

2.4 流动人口各管理部门协作效果不佳

流动人口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公安、教育、计划生育、交通及城建等多个部门,只有各个部门相互协作,才能达到最佳的管理效果。目前,我国流动人口管理按照部门综合划分原则,分工管理,无法实现合并统筹,严重影响流动人口管理效果和效率。有些部门开展各项工作均以自身利益出发,在工作中相互推诿责任,对流动人口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不利影响。同时,流动人口管理中相关部门缺乏统筹协调,不同区域或部门之间衔接不紧密,缺少统一的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的标准,造成流动人口管理效果不理想。例如:我国户籍制度归属公安部门进行管理,劳动力自一个地区迁移至另一个地方,如果已有户籍制度无法适时改革,流动人群必然面临住房、计划生育等问题。同时,户籍制度限定流动人口子女无法享受与当地户口学生同等的教育资源,成为影响流动人口子女成才的不良因素,导致城乡矛盾更加明显,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

3 改善流动人口管理现状的方法

3.1 加强各部门的协作

流动人口具有数量大、涉及面广、问题繁杂等问题,仅仅依靠公安部门进行管理效果并不理想。随着新时期社会形势的改变,对流动人口管理工作进行改革创新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流动人口管理各个职能部门应相互协作,建立综合治理机制,加强各个职能部门之间的联动,与管理新模式相互配合为流动人口提供最佳的服务。以流动人口户籍所在地及所处城市为据点,创建流入和流出地双向管理机制。采用网络共享交流平台,明确流动人口流出、流入地区双方权责。各个地区定期进行沟通、交流信息,实时掌握流动人口最新动态,达到无缝对接管理流动人口的效果。同时,鼓励公众积极参与管理工作,建立合理的行政参与机制,从而调动各企业、人民群众、社会组织各方监督管理积极性,形成以政府为主导、社会群众积极参与监督的管理机制。

3.2 加强流动人口信息化管理

随着计算机、互联网等技术的发展,各种新科技逐渐应用到流动人口管理中。如果各管理部门网站不及时进行维护、更新,依然存在计算机数据库陈旧、未能及时更新数据等情况,就无法达到理想的信息化管理效果。因此,管理部门必须借助信息化手段,根据流动人口生产生活情况开展调查,全面掌握流动人口居住、教育、就业等各项信息,为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提供决策支持。同时,管理部门要及时更新计算机硬件,并设计一系列软件系统,借助网络信息共享平台,创建完善的信息采集、交换、共享机制,达到多个部门相互连通、实时共享信息,提升流动人口信息化管理水平的效果。流动人口管理系统集合就业登记、住房租赁、计划生育及子女教育等多项管理功能,能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地区之间、各个部门之间信息共享,实现对流动人口的综合管理,不断提升我国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能力及水平。

3.3 树立正确的服务理念和管理意识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流通人口队伍日益扩大,但流动人口的社会地位并未有所提升。虽然流动人口中违法犯罪比例远远高于常住人口,但不得不承认,大多数流动人口属于遵纪守法的良好公民,这些人为城市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针对有关部门和市民对流动人口排斥、歧视等情况,各个级别政府先要转变公众对流动人口的错误认知,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融入流动人口日常管理工作中;还要认识到流动人口大规模流动是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要客观看待流动人口在经济发展和城乡建设中做出的突出贡献,意识到流动人口也是这个城市的一员,他们同样享受中国居民所具有的合法权益和待遇。此外,相关部门在思想层面上要由“管理”至“服务”进行转变,重视并保护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从而更好地维护流动人口医疗、养老、教育、住房等正当权益。

3.4 制定统一的管理法规

现阶段,多数流动人口管理法规为部分省市地区出台的地方性管理规范,这些法规是由地方管理部门针对所处地区情况出台的文件。因地方保护主义和错综复杂的人情关系的影响,这些法规主旨在于维护当地人口的权益,极少涉及流动人口利益方面的问题。流动人口在流入城市遭受不公平待遇导致其对该城市感情冷漠,无法快速融入社会,对该地区社会稳定和谐产生不良影响。因此,需要国家层面制定规范统一的流动人口管理法规,明确规定流动人口管理部门、人员、职责等内容,为规范管理流动人口提供法律支持。

4 结 语

如果流动人口超过人口总数的一定比例,相关部门无法做好流动人口的管理和服务工作,流动人口就会成为阻碍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不可忽视的力量。因此,必须根据流动人口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管理法规、管理手段、服务意识等方面改善流动人口管理情况,维护社会治安、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毛名康.我国流动人口居住区社会服务管理探析[J].科学导报,2014(9).

[2]袁敬伟,朱h.创新城市社区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J].吉林建筑大学学报,2013(3).

[3]侯雷.城市公共安全视阈中的流动人口问题应对:从管控到服务[J].行政与法,2014(2).

[4]裴蕾.乌鲁木齐市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现状及问题分析[J].新疆警察学院学报,2015(3).

[5]曹引芳.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维护流动人口合法权益[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7).

[6]皇甫闪.维稳视角下的流动人口及特殊人群的管理问题初探[J].昌吉学院学报,2015(1).

[7]胡超瀚,杨子潇.对新疆省流动人口管理现状及犯罪预措施的分析[J].科学与财富,2015(19).

[8]李雪峰.河南省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管理及权益保障研究――以商丘市为例[J].世界家苑,2013(3).

流动人口的现状范文第3篇

【关键词】绵阳市;流动人口;现状;特征;对策

一、绵阳市流动人口的现状

据国家人口计生委最新,2011年,全国流动人口总量已接近2.3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7%。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显示,省内流动人口占65.99%,达到9956万人,跨省流动人口占34.01%,达到4779万人。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流动人口增加296万人,跨省流动人口增加537万人。作为四川省第二大市,绵阳市由于人口密度大,自然资源相对缺乏,整体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在比较利益的推拉作用下,近年来的人口流动规模不断扩大。

论文主要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以及2012年绵阳市流动人口抽样调查资料分析当前绵阳市流动人口现状及特征。

(一)绵阳市流动人口的总体规模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绵阳市共登记流入人口(即外来半年以上人口)70.3375万人。其中,省内流入64.6977万人,省外流入5.6398万人。流出人口(即外出半年以上人口)141.7303万人。其中,省内流动62.7359万人,占比为44.26%,向省外流出78.9944万人,占比为55.74%(见图1)。总的来说,绵阳市流入人口来源以省内为主,占比为91.98%,,而省外流入人口仅占总流入人口的8.02%。

(二)绵阳市流入人口的来源和流向

1.流入人口的地区来源

2010年,绵阳市共登记流入人口70.3375万人,其中四川省内流动的有64.6977万人,这部分中户口登记地在绵阳市内的流动人口有6.2602万人,户口登记地在川内其他市(州)的有58.4375万人,省外流入绵阳的有5.6398万人。具体来看,户口登记地在本市的比重为8.9%,户口登记地在本省其他市(州)的人口比重为83%,户口登记地在外省的人口比重为8.1%。由此可见流入人口中在四川省内其他市(州)的人口比重远远大于省外比重。另外,外省流入人口最多的省(市、自治区)是重庆市,总共有1.1019万人。最少的省(市、自治区)是天津市,总共有198人。

2.流入人口的地区流向

一般情况下,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往往是人口迁入区,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地区则是人口迁出区。迁移流量的大小,也迁入区对劳动力的需求量和迁出区相对多余人口量,以及两个地区之间收入水平与生活水平的差距的大小。2010年,绵阳市流入人口分布看,流入人口最多的为培城区,为33.433万人,占绵阳市流入人口总数的47.53%,其次为江油市,为8.5418万人,占12.14%。流入盐亭县、梓潼县、北川县、平武县等地区的人口较少(见表1)。前者两个区市,经济发展水平较好,流入人口更多;后几个市县经济发展水平较差,流入人口较少。这和全国性的人口流动趋势一致,更偏向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

(三)绵阳市流入人口的年龄性别构成

从数据可以看出,绵阳市流入人口中,户口登记地在省内的男女两性比例为1.02∶1,男性略多于女性。而其中户口登记地在市区内的男女比例为0.969∶1,女性略多于男性。还可以看出,在流入人口中,年龄结构上呈现出两端小,中间大的情况,即青壮年人口最多,随着年龄的增大和减小,对应人口逐渐减少。15-19岁组的人口数量是最多的,达到12.4871万人。其次是20-24岁组的,达到9.9068万人。这样符合青壮年群体的流动性更强,儿童和老年人群体的流动性更弱的普遍情况。

(四)绵阳市流动人口受教育情况及行业结构

根据2012年绵阳市流动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流动人口的学历构成为小学7.8%、初中45.7%、高中(中专)34%、大专9%、本科及以上3.5%。行业情况为:机关1.7%、事业单位3.9%、企业18.3%、个体户37.6%、务农8.4%、无业11.3%、退休2.2%、其他16.6%。数据分析提示目前绵阳市流动人口的学历程度普遍不高,但就业情况较好。

参考文献:

[1]绵阳市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2]绵阳市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

[3]四川省流动人口报告

[4]刘铮,李竞能.人口理论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5]绵阳市2012年流动人口抽样调查数据

流动人口的现状范文第4篇

[关键词] 流动儿童;计划免疫;影响因素;对策

[中图分类号] R174.6[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3-7210(2010)05(a)-201-01

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经济水平的快速提升,流动人口涌入量迅速增加。流动儿童计划免疫成为计划免疫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因为计划外生育、收入水平较低、居无定所、频繁流动、家长对免疫接种认知度不够等原因,导致流动儿童预防接种工作难以全面落实,增加了管理难度[1-2]。为了寻求有效的解决方法,卫生部办公厅于1998年下发了《特殊人群计划免疫工作管理方案》来解决流动儿童免疫的薄弱环节。笔者针对平顶山市新华区2007~2008年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的管理进行研究分析,现将资料总结报道如下:

1 流动儿童现状

流动儿童常常因为生活条件等有关因素的影响,而不能引起家长的足够重视,并且因为经济原因、文化素质等使家长预防疾病的意识淡薄。很多流动儿童有漏建卡、漏接种现象发生。

2 影响因素

2.1来源地因素

由于流动人口多数来自经济相对薄弱的地区,工作不稳定,流动性大,使卫生防疫人员难于进行跟踪服务。

2.2文化因素

儿童家长由于文化层次低,卫生防病意识淡漠,自我保健意识差和对计免的认识不足,从而使得这类儿童计免现状存在着严重的“三低一高”现象,即四苗覆盖率低、建册率低、认识低、相关传染病高[4]。

2.3 棉衣服务因素

免疫服务不到位,服务单位应每月一次对辖区内流动儿童进行调查走访。但少数工作人员没有做到挨门挨户调查走访导致部分流动儿童漏建证簿、漏接种。

3 对策

3.1 加强领导辖区流动人口儿童计划免疫管理工作

做好流动人口儿童计划免疫的组织实施、技术指导和效果评价等工作。为流动人口办理落户、登记、流动人口居住证等手续时,向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预防接种单位提供所需的流动人口儿童有关信息。同时动员本区内流动人员的适龄流动儿童及时接受预防接种。

3.2 严格执行接种证制度

严格执行儿童入托、入园、入学查验预防接种证制度。应及时向辖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儿童居住地预防接种单位报告,并督促其监护人及时携带儿童到当地预防接种单位补办预防接种证和补种疫苗[5]。

3.3 改变现行管理模式

行政部门在为流动人口提供职业指导、就业培训、职业介绍等服务时,应进行流动人口儿童计划免疫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宣传部门要做好流动人口儿童计划免疫知识宣传工作,积极引导流动人口主动参与。督促适龄儿童及时到预防接种单位接种疫苗。协助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预防接种单位完成适龄流动人口儿童调查及预防接种任务。

3.4 详细接种工作

在辖流动人口聚居地设立规范的接种点。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加和完善接种制度,提高预防接种率。要加强辖区内流动人口儿童的登记管理,及时收集辖区内新出生、迁出、迁入流动人口儿童的情况,准确掌握辖区内流动人口儿童基本情况。

3.5 鼓励与补助工作

收集流动人口儿童资料,对流动人口儿童计划免疫工作所需经费予以保障;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对从事预防接种工作的乡村医生和其他基层预防保健人员给予适当补助。市级财政对困难县、区开展流动人口儿童计划免疫工作给予适当的经费补助。

3.6 严格执行儿童计划免疫工作

要定期组织对辖区流动人口儿童计划免疫工作进行检查和评估,内容包括:是否掌握流动人口儿童数量、免疫服务策略、预防接种服务计划、预防接种实施与效果[6]。若发现问题要及时纠正。

总之,人口大流动将是我国今后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一种必然的社会现象,管理好流动儿童既是历史的要求,也是现实的需要。将全区的流动儿童与户籍儿童一样,加入到免费计划免疫的行列,享有同样的预防接种待遇。

[参考文献]

[1]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管理办法》释义[J].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1998:16-202.

[2]徐缓.中国流动人口的艾滋病预防和控制[J].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2001,7(6):376-377.

[3]严有望.我国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现状及对策[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1998,12(1):31-32.

[4]余晓琼,路秀平.流动儿童的计划免疫管理[J].中国计划免疫杂志,2005, 11:73-75.

[5]何建平.流动儿童计划免疫工作现状及对策分析[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4,18(1):80-81.

流动人口的现状范文第5篇

【摘要】:贫困不仅仅指收入贫困,也包括能力不足和社会排斥。目前我国农村流动人口存在受教育程度低;培训机会少;工作和生活环境差,被排斥在城市社会保障体系之外等三大问题,导致他们多在城市非正规部门就业,工作和收入不稳定;难以有效地维护自身权益;生理能力极易受损,陷入贫困。为此,必须进行相应的制度改革和人力资本投资,提高农村流动人口的生产技能和把握经济机会的能力。

【关键词】:流动人口;贫困;人力资本

一、引言

随着中国经济和社会改革的深入发展,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中国农村的人口、特别是贫困人口大规模地涌入城市寻求解决贫困问题和发展问题的空间和途径。尽管农村流动人口所从事的经济、社会活动对城市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他们的农村身份、不稳定的职业、社会关系的薄弱、户籍制度的限制和社会保障制度的缺失,使大部分农村流动人口只能生活在城市下层社会,与城市居民相比,他们更容易陷入贫困状态,部分流动人口与城市的下岗职工、低保户、失地农民一样,逐渐成为“新城市贫困人口”。关于城镇中农村流动人口贫困群体的规模,并没有权威性的数据,但根据各种调查发现,农村流动人口贫困发生率要远远高于城镇人口。根据亚洲银行在我国城市贫困问题研究中对国内31个主要城市的贫困率作出了北京后发现,流动人口的贫困率平均要比城镇常住居民高出50%,城市中的常住人口贫困率为10.3%,而城市中的流动人口的贫困率为15.2%(亚行专家组,2004)。①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城市贫困与失业下岗课题组”在对国内13个城市5300个住户进行了抽样调查后估计,农村流动人口的贫困发生率比城市居民高出2倍以上,2002年城镇中农村流动人口的贫困发生率高达14%(李实,2003)。②中国社会科学院2011年8月3日的2011年城市蓝皮书《中国城市发展报告No.4――聚焦民生》也认为随着城市贫富差距的拉大,城市贫困问题已备受关注。尤其随着中国常住城市的流动人口的增加,流动人口在医疗、子女教育、社会福利等方面的困境将加剧城市贫困的发生。

那么,城市化进程中的流动人口致贫原因是什么?关于城市贫困问题,许多文献对城市贫困人口、贫困发生率和贫困标准进行估计,相对对城市化进程中的流动人口贫困问题研究不足。尽管一些学者(王雨林,2004),国务院研究室中国农民工调研组(2006)专门对农民工的相关问题进行过探讨,③④但宏观层面探讨的多,微观层面相对不足。实际上,城市中农村流动人口致贫的原因既有客观的制度环境因素,也与流动人口自身的一些主观因素,特别是自身的人力资本息息相关。基于此,本文拟从人力资本理论的视角对城市化进程中的流动人口贫困问题进行探讨,文章第二部分对人力资本理论进行介绍,第三部分着重探讨农村流动人口的人力资本现状及其影响,最后是结论。

二、人力资本理论的提出及主要内容

(一)人力资本理论的提出

人力资本是在20世界60年代人类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和社会生产结构激剧变化的总体态势下,在西方经济学中迅速崛起的一种经济理论,主要探讨人力资本的基本特征、形成过程和人力投资的成本与效益。

1935年美国经济学家J.R.沃尔什发表了《人力资本观》一文,首先提出了人力资本概念,他认为,人们在教育上的支出或投入就是一种投资,符合一般投资原则,从而获得相应的经济收益。1960年,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西奥多.W.舒尔茨在美国经济学会发表了《人力资本投资――一个经济的观点》的著名演说,首次提“人力资本投资”这一概念。1962年,舒尔茨出版了《教育经济价值》一书,阐述了人力资本的成本及教育经济效益的核算,从而完整地创立了人力资本理论。

(二)人力资本理论的主要内容

人力资本理论指出,传统的经济理论认为经济增长必须依赖于物质资本和劳动力的观点已无法解决今天的事实,对于现代经济来说,人的知识、能力、健康等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远比物质资本,劳动力数量的增加更重要。

人力资本形成的途径主要包括:保健设备和服务的各种开支;在职训练、正规的初等、中等及高等学校教育的支出;非厂商所组织的成人教育训练,特别包括农村的推广教育,也是人力投资的一项内容;用于劳动力国内流动的支出;用于移民入境的支出;提高企业能力方面的投资等等。在上述人力资本的投资中,舒尔茨特别强调了教育投资在人力资本形成中的作用,他认为,教育投资是一种重要的生产性投资,教育活动是隐藏在人体内部的能使人的能力得以增长的一种生产性活动,教育不是一种消费活动,相反,政府和私人有意识地投资,为的是获得一种具有生产能力的潜力,它蕴藏在人体内,会在将来作出贡献。

人力资本理论以独特的视角对经济发展的动力做出了全新的解释,也为贫困理论提供了一个独特的研究视角。

三、城市中农村流动人口的人力资本现状及其影响

(一)城市中农村流动人口的人力资本现状

1、受教育程度低

现代社会,教育是培育人力资本的最主要途径,受教育程度是用人的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一些学者和统计调查队的实地调查表明:城市中农村流动人口的文化程度较低。严于龙、李小云(2006)根据国家统计局农村司2005年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调查,包括河南、安徽、湖南、广东、陕西、山东、河北、贵州、福建、辽宁等10省的农村地区返乡农民工480人的相关资料的实证分析,得出的结论为:被调查的农民工文化程度较为平均,初中、高中(中技)所占比重较大,合计达到79.6%。其中初中水平占总被调查人数的66.9%。⑤尹海洁、黄文岩(2010)通过对哈尔滨三个城乡结合部的社区中居住的常住流动人口的随机抽样调查表明:从调查对象的文化程度看,初中及以下学历的调查对象居多,比例是90.4%,高中与中专学历者为9%,大专以上学历者寥寥无几。⑥2010年3月至5月,国家统计局中山调查队与中山市流动人口管理办公室联合开展了2010年中山市流动人口生活现状调查,调查结果表明:从文化程度上看,受访者中超过四成是高中或中专毕业之后就外出打工,还有超过三成是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而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两成左右。⑦

2、培训机会少

积累人力资本的另一个途径就是各种培训:自我培训、社会培训、企业培训和政府培训。改革开放前,我国缺乏社会培训和自我培训,企业培训也被纳入政府培训,一切培训都是由政府来规划、出钱、配置和执行的,其培训路径是政府依靠单位去实施。因此,只有那些有单位的人才有机会获得培训,其他人基本上是很难获得培训机会的。改革开放后,各种培训得以复兴和发展。对于农村流动人口来说,最早的是自我培训,即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提高个人的人力资本(技能),包括自己出钱参加培训、师傅带徒弟以及边做边学等方式,但往往培训费用较高,且耗费大量的时间,培训效果有限。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面向社会培训在一些城市出现,它们主要是由一些非政府组织向农村流动人口提供的,这种培训效果不错,但规模不大,还受到一些管理体制的限制,因此,对农村流动人口提高人力资本的作用也比较有限。

按道理说,企业培训和政府培训应该是提高农村流动人口人力资本的主要途径。但是,我国经济的增长相当长时间是以劳动力工资的低增长为代价的,许多企业靠廉价劳动力就可以盈利,同时企业也认为,农民工流动性大,经专门培训的工人并不一定会留在本企业工作,因而对培训农村流动人口不很热心,培训内容也很简单,如告诉农民工如何操作机器、如何遵守企业规则等。近年来特别是08年金融危机后,政府越来越重视对农村劳动力(包括农村流动人口)的培训,在一定程度上对农民工进城务工起到了积极作用,但目前我国许多城市政府培训往往只为本地户籍的劳动力提供培训,将农村流动人口排斥在本地的培训系统之外,农村流动人口只能回到其户籍所在地接受政府的培训。这种模式对农村流动人口的培训带来两个方面的影响:(1)农村流动人口无法在他们就业的城市获得就业培训,要返回户籍所在地才有机会,而其工作地与户籍所在地相距较远,因此农村流动人口平时根本没有时间返回户籍所在地接受培训,往往只能采取凭着自己的体力和边工作边学习的方式在外地工作,无法大幅度地提高自己的劳动技能;(2)流出地(或户籍所在地)培训的一个问题是不了解流入地的市场需求,往往是闭门造车、学不致用,因而农村流动人口培训的兴趣也不高。 所以,长期以来,大量农村流动人口在外出务工中只是简单重复的体力劳动,没有获得一门技能,随着年龄的不断增大被市场所淘汰。

3、工作和生活环境差,被排斥在城市社会保障体系之外

按人力资本理论,生理能力和教育水平、社会经验、劳动技能一样也是一种人力资本。对于农村流动人口来说,他们干的大多是体力活,一旦身体受到伤害,就会影响他们在外打工赚钱,因而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是农村流动人口更为根本的人力资本。

长期以来,与其他群体相比,农村流动人口一方面工作在最危险、生产条件最差、最没有安全保障的生产领域;另一方面,由于没有城市户口,他们被排斥在城市社会保障体系之外,不能在城市获得便捷、低廉和良好的医疗服务。同时,他们往往生活在经济欠发达、环境较差的城中村,身体健康极易受到威胁。一旦他们的人身安全和身体健康受损,他们不但不能在城市立脚,而且即使返回农村,也会陷入严重的经济困境。

(二)城市中农村流动人口的人力资本现状对其就业和收入的影响

1、流动人口多在非正规部门就业,工作和收入不稳定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马蒂亚•森认为“贫困是对基本的可行能力(Capabilities)的剥夺(Derivation)而不仅仅是收入的低下”。⑧这就是说,森认为贫困是一个综合概念也是一个社会属性的概念,它不仅仅指收入贫困,也包括能力不足和社会排斥。农村流动人口低下的受教育程度导致他们在与城市劳动力就业竞争的过程中往往处于劣势,只能在一些非正规部门就业。从实践来看,农村流动人口在城市的就业具有非常明显的集中性和一致性,他们绝大多数从事的是技能水平低、工作环境差、工资低、劳动强度大、工作时间长的职业,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苦、脏、累、差、重、险”的工作,工作和收入不稳定。

2、难以有效地维护自身权益

首先,缺乏相应的人力资本和雇主签订劳动用工合同。农村流动人口在城市务工与雇主签订劳动用工合同的比例很低,这就意味着,一旦农民工自身的权益被侵犯,往往没有相应的维权依据。其次,农村流动人口维护自身经济利益的能力低下,特别是当农民工工资被拖欠时,往往显得束手无策。

3、生理能力极易受损,陷入贫困

如前所述,长期以来,与其他群体相比,农村流动人口往往工作在最危险、生产条件最差、最没有安全保障的生产领域;生活在经济欠发达、环境较差的城中村。然而由于没有城市户口,他们被排斥在城市社会保障体系之外,不能在城市获得便捷、低廉和良好的医疗服务,生理能力极易受损,陷入贫困。

四、结论

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双重推动下,大量农村流动人口大规模地涌入城市寻求解决贫困问题和发展问题的空间和途径,但是,由于客观的制度环境,更主要的是农村流动人口主观的人力资本状况,导致部分农村贫困人口在城市中并没有解决他们想解决的贫困问题,反而在城市中形成了新的贫困。贫困是一个综合概念也是一个社会属性的概念,它不仅仅指收入贫困,也包括能力不足和社会排斥。为此,要求政府一方面进行相应的户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劳动用工制度的改革,另一方面尽快将农村流动人口纳入就业所在地社会服务范围之内,为他们提供有针对性的人力资本投资,提高他们的生产技能和把握经济机会的能力。

参考文献:

①亚行专家组.中国城市贫困研究[R].中国人口信息网(省略.cn/),2004

②李实.我国城市贫困的现状及其原因[J].经济管理文摘,2003,(4)

③王雨林.对农民工权利贫困问题的研究[J].青年研究,2004,(9)

④国务院研究室.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

⑤严于龙,李小云.农民工收入影响因素初步分析[J].宏观经济管理,2006,(12)

⑥尹海洁,黄文岩.城市流动人口的生存状况及贫困特征[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

⑦国家统计局中山调查队. 中山市流动人口生活现状调查报告[N]. 中山日报 2010年7月16日B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