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城市经济体制改革重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新形势 经济改革 政策分析
在过去的三十多年中,我国的改革已经基本实现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到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市场的作用已经逐渐发挥到经济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中,起着基础的资源配置的作用,效率得到了提高,国民生产总值也逐年稳步增长。但随着商品贸易的全球化,以及管理的提高,技术的进步所带来的竞争的加剧,加之现阶段的国际经济环境低迷萎缩,金融危机对我国实体经济影响严重,我国外贸需求自去年7月来连续五个月下滑,财政收入增长率明显下降。新形势下,我国新经济体制受到的各方面的冲击日益严重,其缺点与不足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也逐渐暴露了出来。
一、现状与问题分析
亚洲开发银行在2008年公布的年度报告中显示,中国经济增速从2007年的11.9%回落到2008年的10%,2009年中国经济增速进一步回落至9.5%。经济增速的回落具体表现在出口增长减速远超预期;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放缓、企业倒闭潮出现,工业利润增长大幅放缓;宏观调控下,房地产、重工业等投资增速回落;每年1000万个新就业岗位完成很困难,农村隐性失业大量增加;居民消费增长速度下降,由于居民收入的不稳定性增大、股市的负财富效应、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等原因使居民的消费欲望受到抑制。
这些问题透露出我国经济体制在新形势下有了新的挑战,需要改进,总结起来表现在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从宏观上讲,包括:国家的金融安全体系有漏洞,具有比较大的抗风险隐患;连续多年实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而中国内部市场的购买力并没有得到显著提高;财政的再分配政策不健全,收入的两极分化情况依然存在;基础设施建设与社会保障制度亟待建设,尤其是医疗卫生等事业没有得到足够的投入;部分地区政企仍然没有分开;部分地区的工商业监管力度不够等。
从微观上讲,包括:依靠资源消耗增长产量的小工厂林立,对资源浪费严重;环境意识差,对企业周边污染严重,缺乏治理;生产效率低,管理水平差,竞争意识薄弱;产品研发与创新能力低下,导致产品质量与功能落后于国际市场。
二、主要的相应政策
1、调整经济增长方式
前一段时间,我国在追求GDP增长的同时,暴露出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等一系列问题。据统计,我国在2004年,使用了全世界31%的煤炭,29%的钢铁,以及其他材料的大比重投入,创造了占全世界4%的GDP。反差如此之大,一方面说明我国企业的科技含量低,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我国经济的粗放型增长。长期下去,将对社会的健康发展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
据此,国家要求对经济增长的模式进行转变。在十四届五中全会上,政府首次提出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要求。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又提出了“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大原则。十七大报告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这一政策包含以下三个要点。
(1)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在过去的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除投资以外,我国主要依靠劳动密集型企业生产低成本、低技术的小商品获得出口优势,大量的原材料、半成品等资源也通过外贸的形势流至国际市场。造成了资源的流失。另一方面,长期依赖国际市场对于小商品的消费赚取外汇,也形成了国内行业对国际市场的依赖,不仅丧失了贸易中的主动地位,也同样提高了贸易的风险。将两股力量拉动转变为三股力量拉动,不仅降低了国际贸易风险,也增加了大量的国内消费,提高了国内生产者与消费者的贸易福利,同时也加大了国内市场的竞争力度,也同时促进了科技的进步和效率的提高。
(2)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于历史和生产力发展等原因的限制,我国的农业发展相对滞后,第三产业不发达,造成了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迅速崛起,占据了GDP增长的绝大部分。然而由于我国的科技不发达,管理经验落后,人们的文化素质不高,第二产业长期处于粗放型,劳动密集型的状态。由于生产效率低,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的不利地位长期得不到改善。促进三个产业的协调发展,使农业发展,为第二、第三产业提供发展的基础,同时促进第三产业的崛起,使先进的科技与管理经验作用于国民生产,创造价值。
(3)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转变。科技水平落后,管理经验匮乏,导致我国的经济增长走的是一条依靠追加物质资料消耗的路线。然而有限的资源并不能满足无休止的增加投入量。另一方面,由于设备不足以及人的环保意识差,环境保护也被许多企业忽略,加上政府的监管力度不够,对环境的污染得不到遏制。这对社会健康稳定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转型升级人才,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以及管理创新转变,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吸引创新人才培植经济增长点,使环境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相协调,创造绿色GDP,使人民的生活水平的综合提高有了可靠的保障。
2、调整财政政策,加强金融监管力度
随着改革发展的深入进行,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的结构性矛盾也日渐突出,成了新形势下扩大内需、开拓市场、促进经济健康发展的严重阻碍。另一方面,由于金融风暴的影响,我国从1998年起开始实行积极的货币政策,到目前为止即将进入第十二年,并在今年将继续保持。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提出,明年要深化资源价格和财税体制改革,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金融体制改革也将是明年改革的重点。
积极的货币政策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1)长期发行国债。发行国债能够带动社会总固定资产投资,集中力量进行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对经济结构的优化也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
(2)积极调整收入分配政策,以增强居民消费能力和企业自主投资能力。首先,政府提高了机关事业等单位的工资水平,并且设立了年终奖等制度。其次,调整了收入分配政策。再次,我国政府还加大治理乱收费、规范分配秩序的力度。另外,再分配政策还是有效调节收入差距的有力杠杆,为规范社会主义正常的经济秩序提供有力保障。
(3)财政政策的具体实施中,经常注重与货币政策相协调,共同发挥作用。长期的建设国债主要通过国有商业银行发行,它的投资项目也带动了银行的贷款业务,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银行资金利用率。在此基础上,又成立了四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增强了银行的抗风险能力,为社会的财政、金融协调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4)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以更大力度推动改革攻坚。“目前经济企稳回升,正是推出资源税改革的好时机。”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表示。积极运用财税手段调节收入分配,健全促进消费的财税政策,增强经济发展的均衡性,可以更好地调动企业、居民等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有关部门应抓紧做好相关配套改革,尽早推出资源税改革方案,这一改革也有助于加快我国经济结构调整。
(5)加大金融体制改革力度,深化金融监管机制建设。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有助于增强金融对经济服务功能,同时加强金融监管机制建设,改善境外投资外汇管理和服务,继续推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管理。尤其要加快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
3、加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
社会保障制度是保障公民基本生活需要的制度,是国家的基本制度之一,是国家经济发展的保障动力和前提条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而我国对于社会保障体系制度建设从1993年第一次阐述到2010年远景目标文件中,都没有就完整的社会保障体系的构成发表过任何论述,而针对我国实际,出现这样总体设计框架的不足是由于:各有关方面对社会保障制度重要性的认识尚未达到应有的高度;不少人对社会保障制度的了解和认识存在某些偏差、错误,甚至误区和对于社会保障制度专业化、规范化建设的必要性、紧迫性认识不足。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加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我们有以下建议。
(1)扩展劳动保障的覆盖面与实施力。为了增强公平性,必须尽快实现不同群体的社会保障水平并轨,同时变市级统筹为省级统筹,从根本上解决目前各自为政、标准不一的状况,扩大统筹范围进而建立覆盖全国的统筹体系,并以社会保障税方式取代保险资金的征收,用法律强制力确保征缴和合理使用。
(2)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统筹城乡经济改革。农村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中依然存在的二元结构严重制约着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长期形成的城乡失衡的状况如果没有改观,不仅使广大农民的活水平提升较慢,而且使城市发展,特别是城市经济发展面临后劲不足的问题,最终制约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因此要推动科学发展,构建新型城乡关系,加大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力度,在统筹城乡中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加速形成城镇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互促共进机制。
(3)加强对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建设的重视和培养。人才建设是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社会保障方面要通过各种途径和渠道加强这一领域的研究和学科建设,来改善社会保障法学专业以及涉外社会保障法学专业研究人员稀缺和学科建设落后的现状。同时要加强对现有社会保障法律制度及政策的宣传,尤其是缺乏对于人口众多的农村地区社会保障法律和政策的普及推广,以此来保障农村经济的稳步前进。
(4)提高立法层次,修改《劳动法》中不适应经济发展的部分。社会保障制度的立法内容要与其他法律部门的立法内容相衔接,确保社会保险金的无风险支付和保值增值。同时逐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法律制度,并且适应经济全球化,对社会保障法律制度从国情和国际双线出发,进行接轨,在健全社保司法机制方面可借鉴国外的专门法院审判方式,建立我国专门的劳动和社会保障法院,充分体现劳动和社会保障事务的特殊性。同时修改劳动法不适应经济发展的部分,加强宣传,强化监督,勤于发现问题与总结。
【参考文献】
[1] 徐传谌、刘凌波:在危机中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方向[J].江汉论坛,2009(6).
[2] 饶开宇: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路径[J].四川改革,2008(12).
[3] 赵大兴:中国计划经济的特点及对经济体制改革的影响[J].大理学院学报,2009(9).
关键词:城市规划;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应用
随着时代的进步,工业化进程也随之加快,不但提升了我国的经济水平与社会生产力,同时也促进了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发展。城市人口的急剧增加以及规模的扩大,引发了很多尖锐的社会矛盾。因此,做好城市规划工作,对社会结构、空间结构以及经济结构进行合理、科学的设计,使其满足城市发展的多元化需求,有着重要的社会意义与实践意义。
一、城市规划与现代城市规划理论
随着时代与社会的进步,我国经济水平亦有所提升,促使城市建设及城市化工作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城市人口的急剧增加以及规模的扩大,使原有的城市规划布局已无法满足城市的发展需要。在此背景下,需结合城市发展现状,合理规划、设计空间结构、社会结构以及经济结构,以促进城市健康发展。
从本质上来看,所谓的城市规划,即是预测城市的发展潜力,并采取科学的手段综合部署各个工程项目的建设情况,是城市运行及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城市具有的多变性及复杂性特征,其规划应随着实际发展状况不断的修订与改进,以充分满足城市发展的多样化需求。
现代城市规划理论涉及卫星城理论、多核心理论等多个领域内容,是指在城市管理及建设进程中,通过思考与总结而摸索出来的发展规律。卫星城理论一般是在地方政府及土地部门的号召下,在城郊地区兴建小规模城镇,分散城市人口,减轻城中压力,以促进城市得以健康、稳步、可持续发展;而多核心理论则是指大规模城市应围绕住宅区、工业中心区或商业中心区来发展,促使城市功能趋于完整。卫星城具有合理规划城市功能的作用,可在保持独立性的过程中,与中心城市进行良好的交流与互动。
总而言之,现代城市理论规划,可充分满足城市建设及发展的多样化需求,所以,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工程项目之中。
二、城市规划中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应用
(一)改善社会环境
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在确保公正、公平的基础上,合理分配城市资源是实施城市规划的重要目的。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形成与应用,在土地资源的均衡配置方面有着无以伦比的重要作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改革开放前的资源浪费现象,还能够改善环境、保证多元化主体的实际利益,促使城市健康、稳步、可持续发展。
(二)引导城市建设
现代城市理论的应用,对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具有一定的引导作用,结合当地的实际发展状况,对城市未来发展方向及功能系统的建设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与规划,加深各个城市系统要素的内在联系,充分发挥城市的功能性与作用,在为广大人民提供服务的同时,保证城市建设与规划工作落实到位。在当前时代,城市建设多以现代城市规划理论为基础,在该理论中,始终遵循“主次分明、重点突出”这一原则,明确城市发展过程中的重点工程项目,依据实际情况,明确项目的市场定位,并对其进行整合。诸如:可着重建设城市中的商业中心、工业园区以及长途枢纽站等等,拆除一些不合理的或影响市容市貌的项目,保证城市的功能性与系统性。
(三)促进持续发展
在城市发展及其建设工作中,城市规划的预判作用与辅助作用极为重要。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资源浪费,或改善周遭的生态环境。在具体的规划过程中,应始终遵循“环境、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规划理念,在合理、科学的分析与引导之下,明确当前城市的发展方向、空间布局以及建设规模,以加深各大系统要素的内在联系。此外,在城市规划过程中,对相关设计人员的要求较高,除了要具备专业的知识之外,还应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与综合素质。全面考虑城市当前的社会布局与经济背景,不断完善、改进当前的城市规划内容,为社会的而进步、经济的发展以及环境的保护奠定坚实的基础。
目前,城市的发展及规划应兼顾环境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在保护地方原有生态环境的同时,合理配置城市资源,以推动其健康发展。
(四)形成城市形象
中心城市的快速发展对形成集群效应、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现阶段,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在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工作中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能够帮助城市确立形象、完善功能,将其中心城市的核心地位全面的显现出来。在具体的规划工作中,要求设计人员关注经济文化以及新项目的建设与发展,并保护好当地原有的生态环境与文化遗产,彰显城市千百余年形成的深厚的文化底蕴,打造独一无二的城市形象,以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此外,在保证城市功能正常运转的同时,还应扩大城市对周边区域生态、文化以及经济的辐射作用,科学、合理的对城市产业进行布局,提高城市的核心优势,力求建立积极的、具有示范作用的城市形象,并采取适宜的手段,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五)推动体制改革
现代城市规划理论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国家制度的改革,通常涵盖两个方面,包括政治体制改革以及经济体制改革:1、政治体质改革;现代城市规划理论能够根据不同级别政府行政“事权”,简化以往略为复杂、繁琐的审批程序及相关内容。由于不同城市经济、文化以及社会背景的不同,因而政府分权化程度也存在差异,在现代化的时代背景下,不同级别的政府承担着不同的行政管理事物,各级政府均需具有明确的“利益”内涵与行政“事权”边界,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具有推动体制改革的作用,不但能够将权利管辖范围扩张至地方政府,还能使不同级别的政府意识到规划城市的重要性,激发地方政府建设、规划城市的积极性,促使城市功能得以充分发挥;2、经济体制改革:随着时代的发展、经济的进步,市场静止体制也逐渐趋于完善,在此背景下,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重心是带有公共服务性质的社会建设,并大力推动了经济体制的变革。在具体的规划过程中,应注重公共设施的建设,培养设计人员、政府工作人员以及全体百姓的公共政策属性意识,科学、合理的利用土地资源,调整、改进当前的产业结构,在推动城市发展过程中,既要促使各项功能系统发挥作用,又要保持原有的生态环境,争取为百姓提供一个自然、幽静且舒适的家园。
此外,还应运用现代城市规划理论,调整当前城市多元化主体的利益分配情况,以帮助国家及各级政府做好公共事业的建设工作。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城市的建设、规划以及发展进程中,可应用现代城市规划理论,来指导城市的建设与规划,科学、合理的利用城市资源,扩大中心城市对周边区域社会、经济以及文化产业的辐射,大力促进政治经济以及社会经济体制的革新。对于相关设计人员来说,应关注经济文化以及新项目的建设与发展,保护好当地原有的生态环境与文化遗产,彰显城市千百余年形成的深厚的文化底蕴,打造独一无二的城市形象,在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同时,推动城市健康、稳步、和谐、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牛睿.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研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5(23) : 282-282.
[2]施卫东.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 21):257-257.
[3]韩笑非,胡玮炜.浅析城市规划中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应用[J].河南科技,2014( 10).
“发展电子商务,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现代流通方式,促进商品和各种要素在全国范围自由流动和充分竞争”,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议提出的重要任务。在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市场发育相对不完善的内陆城市发展现代物流产业,需要政府、企业及行业组织相互联动,其中政府在整合物流资源、培育物流市场、创新运行机制、催生物流产业方面的管理和举措至关重要。
一、发展现代物流产业,是内陆城市加快发展的内在需要
现代物流是指原材料、产品从起点至终点及相关信息有效流动的全过程。它将运输、仓储、装卸、加工整理、配送、信息等方面有机结合,形成完整的供应链,为用户提供多功能一体化的综合服务。这种有效流动和有机结合,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以整合集成各种物流资源为手段,以降低物流总成本为目标,以流通和消费为对象的服务过程。因此,基于市场经济体制背景下发展起来的现代物流与基于计划经济体制下成长起来的传统物流有质的差异性。传统物流在其运作范围上是微观的,资源是分割的,成本高,效率低。现代物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主导作用,强调资源的整合能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改造传统的运输、仓储、装卸、搬运、包装等行业,提高行业发展的科技内涵,实现整个行业的产业创新。现代物流产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已被发达国家和地区近代经济快速发展的实践所证明。据有关资料介绍,美国物流产业规模已达1万亿美元,为高新技术产业的2倍,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0%。日本物流产业规模为3500亿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1%,每增长2.6个百分点就带动经济总量增长1%。目前全球物流市场总额已达3万亿美元。巨大的物流市场规模为世界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前提和交易保障,推动着社会生产方式、流通方式以及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现代物流产业符合先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在我国,198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国民经济特别是城市经济迅速发展,以沿海大城市群为中心的四大区域性物流圈格局已基本形成,即以北京、天津、沈阳、大连、青岛等城市为中心的环渤海物流圈,以厦门、福州等城市为中心的环台湾海峡物流圈,以沪、宁、杭、甬等城市为中心的长三角物流圈,以广州、深圳为中心的珠三角物流圈。现代物流业对这些地区经济发展的贡献是显而易见的。方便、及时、低成本、高效率的现代物流条件,成为这些地区投资硬环境和地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目前,全国有20个省市的30多个城市已经和正在制定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及配套的扶持政策。作为内陆城市一般都具有发展现代物流业的基础条件,如省域副中心城市的湖北襄樊、安徽蚌埠、河南焦作等城市,都是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和交通枢纽城市。这些内陆城市要招商引资、增强城市功能、发挥区域经济“增长极”作用、缩小同沿海发达地区发展的差距,固然需要多方面的努力,但发展现代物流产业已成为越来越紧迫的内在需要。
二、内陆城市发展现代物流业的两大突出障碍
现代物流是现代生产、流通、消费新理念的产物,对新一轮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物流产业涵盖各种行业、各种服务类型及各类所有制企业,物流领域涉及国民经济十几个部门,物流活动跨越各个行政区域,整个物流过程融合不同领域的物流资源,这就决定了现代物流是一个复合型产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内陆城市政府经济管理职能由微观经济管理转换为宏观调控和公共服务后,应该把已超出一般产业层面意义、被广泛看作一个地区重要的公共基础设施和服务平台的现代物流业,当作国民经济中的新兴产业和经济新增长点高度重视,全力打造。然而,由于体制和观念问题,致使内陆城市发展现代物流业的步伐严重滞后于沿海发达城市。1.从体制上来看内陆城市国有企业仍占城市企业较大的比重,经济体制改革任重道远。不少生产企业仍既经营生产、销售业务,又拥有自己的车队、仓库。生产企业运输、仓储成本,平均占到制成品总成本的30%~40%。企业既要抓生产、销售,又要关注仓储、运输,难以把全部精力和资源都集中在主业上同对手竞争。同时,企业为了保稳定、保职工就业,仍习惯于“小而全”、“大而全”的运作方式,对产品原材料和销售外包的物流需求积极性不高。在社会运力的管理上,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等分属不同的管理部门,各自为政,行业壁垒还十分严重,还未形成有机的区域综合运输网络体系。传统的企业生产组织结构和条块分割的行业壁垒,形成了内陆城市现代物流业一大障碍。2.从观念上来看管理观念落后是内陆城市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又一障碍。内陆城市经济发展落后于沿海发达城市是不争的事实。过去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的差距是思想不解放,现在发展现代物流业的差距仍然是观念的落后。目前,许多内陆城市政府,把主要精力放在补企业市场化改革的课上。要求国有资本从一般性竞争行业中退出,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这无可厚非。但对于发展现代物流业,片面地认为那是企业的事,政府可以不干预,任其自由发展。因而缺乏积极引导、规划和扶持,致使有些内陆城市对发展现代物流业无研究、无规划、无部署,现代物流业发展是“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区域中心城市在现代物流业这个被誉为21世纪最有希望的朝阳产业之一的重大发展机遇面前徘徊。因此,内陆城市要大开放、大发展,赶上沿海经济发展步伐,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必须尽快消除体制和观念上的障碍,在发展现代物流业上强力作为。
三、内陆城市发展现代物流业的政府管理及政策发展
现代物流业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从宏观上整合资源,优化结构,政策支持,在管理体制、运作机制上实现创新。
1.要在全社会普及现代物流知识
首先要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认识,增强物流意识,树立供应链观念,把发展现代物流当作争夺地区竞争制高点、促进大开放、大发展的基础性工程列入议事日程。当前领导干部的思想认识滞后和全社会的物流意识落后是制约内陆城市现代物流发展的关键问题。中国加入世贸组织,3~5年内逐步放开制造业的分销权,逐步取消大部分产品的外商分销服务限制,取消外商在所有服务行业的现有市场准入和活动限制及外商从事电子商务的限制,这使我国工业面临巨大的全方位的竞争压力。即使在内陆城市,国际竞争也就在家门口。在当今地区间竞争愈演愈烈,各地在招商引资中所能给予的优惠政策已接近底线的情况下,谁拥有现代物流条件谁就可能赢得竞争的主动。因此,内陆城市政府要切实动员社会各方面形成共识,在经济工作指导上形成部署,认真组织,积极引导现代物流产业的发展,形成统筹安排、合力推进的良好局面。
2.重点推进两大平台建设
内陆城市发展现代物流业,虽然要统筹考虑现代物流基础设施的发展要求,制定科学合理的物流发展规划,重点推进物流园区信息网络和基础设施两大平台建设。要充分考虑城市所处经济区域及其产业特点,合理确定城市和周边地区、城市间的物流设施发展规划,依据区位优势和产业分布特点,按照流向、规模和市场份额,制定科学合理的城市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在投资建设上,要以现代物流园区为重点推进物流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要运用现代物流理念和电子信息技术,改造现有物流设施,并按照市场经济的原则和物流一体化的要求,重组现代物流资源,提高经营效率。物流之道,网络为本。政府应首先促进现代信息管理技术在物流企业和广大工商企业内部物流管理中的应用,全面提高企业的信息管理水平,在此基础上鼓励和帮助企业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和连通,利用互联网技术,推进物流园区物流信息平台的建设。同时,要对同一经济区域内各自独立的企业和物流资源进行整合,形成战略联盟,形成物流资源的有机结合和规模化经营,逐步形成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供应链为核心、服务不同层次企业和消费者的大型物流企业集团。
3.要引导工商企业优化企业物流管理
【关键词】收入分配差距 现状 原因
一、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现状分析
(一)从总体上看,我国基尼系数不断上升
基尼系数是国际上公认的判断收入平均程度的基本指标。国际上通常认为,基尼系数小于0.2为高度平均,0.2~0.3表示比较平均,0.3~0.4表示比较合理,0.4~0.5表示收入差距过大,大于0.6则为高度不平均,有可能能会引发社会骚乱。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收入差距总体上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数字,我国的基尼系数在改革开放前为0.16,2000年起开始超过0.4,2009年为0.47,我国基尼系数一直在国际警戒线以上,说明我国收入差距问题比较严峻,我国已经从改革开放前高度平均的国家进入了收入差距悬殊的国家。基尼系数上升速度在世界范围内也实属罕见。
(二)行业差距不断拉大
根据调查,1990年,行业职工人均收入最高与最低比为1.76:1,1995年为2.23:1,2005年为4.73:1,2010年为4.20:1.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1)》统计数据,2003年,平均工资水平排在前三位的行业分别是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平均工资水平分别为30897元、20780元、20442元,而排在后三位的行业分别是农林牧渔业,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平均工资水平分别为6884元、10894元、11198元。2010年,平均工资水平排在前三位的行业分别是金融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平均工资水平分别为70146元、64436元、56376元,而排在后三位的行业分别是农林牧渔业,住宿和餐饮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其平均工资为16717元、23382元、25544元。由此可见,行业之间的差距有不断扩大的趋势。
(三)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越来越大
改革30多年来,我国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差距了经历了一先缩小后扩大、再缩小又扩大的过程。根据资料,1978年我国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43.4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为133.6元,城市居民人均收入是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收入的2.57倍。改革开放之初,经济体制改革率先在农村展开,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不断缩小。到1985年,二者差距达到了历史最低点1.86倍。从1985年起,经济改革重点向城市转移,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迅速,直到2002年达到了3.11倍,后来一直保持在3.1倍以上,在2007年和2009年,差距更是扩大到了3.33倍。根据部分学者研究表明,如果再考虑到城镇居民享受的社会保障、医疗保险等隐性收入,我国城乡居民实际差距将达到惊人的5:1~6:1。
(四)地区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由于受到地理位置、历史环境,人口素质以及经济政策等多方面综合因素的影响,地区差距一直存在。从具体省市来看,2010年收入最高的上海市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1838元,而最低的甘肃省仅为13062元,二者绝对差额18776元,相差2.44倍;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最高的上海市为13746元,最近的甘肃省仅为3308元,其绝对差额为10438元,二者相差4.16倍。
二、造成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原因分析
(一)固有的客观因素扩大了我国居民的收入分配差距
我国幅员辽阔,地理位置、资源状况、人口因素、历史条件等因素客观上造成了我国的收入分配的差距。东部沿海地区,历史上就是我国经济发达的地方,近代工业也主要集中在沿海沿河地区。开放水平高、人口受教育程度高以及沿海的区位因素,为东部地区的快速发展奠定了雄厚的基础。而西部地区,这深居内陆,交通不便,对外交流较少,工业基础和基础设施都比较薄弱,限制了外部资本的流入。这是造成地区差距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行业垄断加剧了居民收入差距
造成我国垄断的因素主要有行政垄断、自然垄断和技术垄断。行政垄断主要表现在行政许可证上面。严格的行政许可制度可以使非垄断部门成为像其他垄断行业一样的垄断存在。自然垄断主要由自然矿产等因素形成的。如果开发矿产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和技术投入,这样就有效阻止了中小资本的进入,形成垄断。技术垄断是因为由于实行对专利技术和非专利技术的保护,使得率先实现技术突破的企业有效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可以迅速占领市场,而技术落后企业或者没有能力研发,或者研发需要较长时间,因而丧失了发展先机,形成了技术垄断。
(三)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造成城乡之间收入差距过大的重要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为了支持工业的发展,我国实行了城乡分割的政策。农村支持城市、农业支撑工业严重扭曲了城乡经济关系,使得大量农民束缚在土地上,造成了农村生产力低下,农民增收缓慢。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和收入水平。与此同时,不合理的技术、资金、人力流动也造成了农村科技水平的低下,使得城乡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
(四)国家的经济政策和战略也是造成地区收入差距的重要原因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优先发展东部沿海地区,使得东部地区的基础设施条件迅速改善,政策优惠和税收优惠极大的促进了外贸的增长,经济体制改革也破除了阻碍民营经济发展的桎梏,激发了经济活力,使得东部地区发展速度大大快于中西部地区。中西部地区由于落后的基础设施和投资环境,吸引外资较少,丧失了赶超的机会。
参考文献:
(一)1979—1995年下的城镇化启动阶段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在农村和沿海地区,安徽城镇化发展较为滞后。1978—1995年,安徽城镇化率从12.6%提高到19.1%,与全国的差距从1978年的5.3个百分点扩大到9.95个百分点。这一时期城镇化发展呈现以下特点:一是各项改革促进了城镇化进程。经济体制、投资体制、劳动就业制度改革破冰,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竞相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城市经济的地位不断上升,大量社会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城镇综合承载力有所提高,新的就业制度彻底突破了非农产业只面向城镇居民的门槛,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二是非农产业快速发展吸纳大量城镇人口。安徽改变了过度依赖重工业的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的轻工业和第三产业,增强了产业吸纳就业的能力,为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提供了基础条件。三是区划调整拓展城镇化发展空间。1979年,重启停滞多年的行政区划调整,宿州、滁州、巢湖、黄山、亳州、宣城以及天长、明光、界首等市相继成立,城市数量和城市规模不断扩大。
(二)1996—2000年以小城镇为主导的发展阶段这一时期,安徽小城镇建设成效显著,1996—2000年,城镇化率从21.8%提高到28.0%,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从8.8个百分点缩小到8.2个百分点;城镇人口从1293.3万人增加到1706.0万人;设市城市由18个提高到22个。这一时期城镇化发展呈现以下特点:一是城镇产业承载力提高。1996—2000年,第三产业连续10年保持10%以上的增长速度,比重超过第一产业,构成了二、三、一的产业结构,促进了城市就业机会扩张。二是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弥补。1997—2000年,安徽新增一级以上公路420公里、城市道路1100公里,城市日供水能力达到65万吨,显著改善了市政基础设施状况。三是小城镇建设如火如荼。1993—2000年,安徽合并了约一半乡镇。1996—2000年,安徽小城镇建设投入达到390.2亿元,推动了农村人口城镇化的步伐。1990年安徽市、镇人口比例为69:31,2000年发展为53.5:46.5,农村城镇化是这个时期推动城镇化进程的主要动力。
二、大中城市引领的持续快速发展阶段(2001年至今)
进入新世纪,随着中部崛起战略的提出及安徽东向发展战略的实施,安徽工业化进入了加速发展阶段,带动了安徽城镇化快速发展。2001—2012年,城镇化率由29.3%提高到46.5%,年均提高1.43个百分点,进入城镇化发展中期阶段;城镇化率与全国的差距从8.4个百分点缩小到6.1个百分点;城镇人口从1795.5万人增加到2012年的2784.4万人;城市规模经济和集聚效应进一步凸显,合肥、芜湖等中心城市不断壮大;皖江城市带、合肥经济圈、皖北城镇群“一带一圈一群”的城市群发展格局初步形成。这一时期城镇化发展呈现以下特点:一是将城镇化发展提高到战略高度。2000年,安徽提出把推动城镇化进程作为拉动经济社会增长的“四大发展战略”之一。2006年,进一步提出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2012年,提出坚持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双轮驱动。二是区划调整带动了城镇化进程。2005年以来,安徽大规模开展农村区划调整,通过撤乡改镇、乡镇合并、镇镇合并、镇改街道,整合资源,进一步发挥中心城镇对区域发展的集聚和带动作用。三是半城镇化问题突出。2012年,安徽城镇化率为46.5%,其中包括了约1000万在城市工作半年以上、户籍在农村的农民工及随迁人员。扣除这部分“半城镇居民”,按户籍计算的城镇化率仅22.9%,这不利于城镇化的健康发展。
三、促进安徽城镇化又好又快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走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发展道路未来,安徽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必须妥善解决“半城镇化”问题。要通过户籍制度、土地制度、社保制度改革,促进农业转移人口有序落户城镇,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不断提高城镇化发展的质量。
(二)走四化同步的城镇化发展道路未来,在四化同步发展中,城镇化是纽带,要促进城镇化与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的深度融合。城镇化要解决人的问题,必须以产业为支撑,促进产城一体发展。要大力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使农民从农村转移出来。促进信息化应用,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必要的创新支撑与人才支撑。
(三)走生态优良的城镇化发展道路未来,安徽城镇化发展要高度重视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不以耕地大量减少、资源大量消耗、牺牲农业、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要妥善解决皖北地区和皖江地区人口分布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不匹配的问题,切实做好皖西大别山地区、皖南山区的生态保护工作。
(四)走城镇功能完善的城镇化发展道路完善城镇功能是提高城镇化质量,增强城镇辐射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抓手。城镇化带动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镇,极易造成交通拥堵、环境恶化、城市贫困、住宅紧张等城市病。未来,安徽要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满足市民多样化需求,更要传承优秀文化,塑造地方特色,彰显徽风皖韵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