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系统自然观的基本内涵

系统自然观的基本内涵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系统自然观的基本内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系统自然观的基本内涵

系统自然观的基本内涵范文第1篇

一、实践自然观的丰富内涵

传统机械自然观只看到了人与自然的对立之处,而忽略了人与自然内在的统一性。其实,马克思在早期就从实践唯物主义的层面阐述了人、自然与社会三者内在的统一性。“全部所谓世界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的诞生,是自然界对人说来的生成。所以,在他那里有着关于自己依靠自己本身的诞生、关于自己的产生过程的显而易见、无可辩驳的证明。”在马克思看来,人的感性实践活动本身已把外部对象世界(自然界)的客观存在作为自身内部的一个不言而喻的环节包含于自身了。人的感性实践活动是通达人自身、自然界与社会的唯一可靠的现实根基,就像海德格尔用“此在”通达整个世界。自然界并非完全外在于人类的“自然”存在,而是与人类息息相关的。在人的世界里,并不存在抽象的自然界,抽象的自然界本身是无目的、无意义的,它不与人的感性发生关系,因而是一种“非存在物”;感性的自然界则是人的“生命活动的材料”,是人的“无机的身体”,同时也是人的“精神的无机自然界”或“精神食粮”。通常人们仅仅把人看作自然界长期演化的产物,而马克思认为,“整个自然界”,包括那些人所无法企及的日月星辰等等,都成了人的一部分。整个自然界,包括在人之前和在人的视野之外的自然,都成为了一个产生人、发展到人的合乎目的的系统。现实的自然界的形成存在于人类社会的产生过程之中,即人类的历史中。“全部历史、发展史都是为了使人成为感性意识的对象和使作为人的需要成为需要所做的准备。历史本身是自然史的一个现实的部分,是自然界生成为人这一过程的一个现实的部分”,必须从人类史与自然史相统一的视角去理解和把握人与自然的关系,历史地确立人类对待自然的合理态度。现实的自然界是人通过实践活动所创造的生活世界,是“人的无机身体”,而人是创造自然的自然。因此,人类对自然进行能动地改造的过程,也就是人自我改造的过程。人就不应仅仅把自然作为满足自身物质需要的对象和工具,而必须把自然看作自我生命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遵守自然的客观规律,也就是遵守人自身的内在规定性。以这种新的视角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与自然最终得以显现的条件,是人与自然共存共荣的基本保证,是从机械自然观到实践自然观的观念变革的必然要求。实践自然观从人的尺度与物的尺度、人与自然历史的辩证统一的观点出发,突破传统伦理的局限,扩展伦理的范围,使得自然成为人自身的一个部分。实践自然观真正扬弃了自然和人、自然主义和人本主义的对立,人在对象(自然)上确证了他自身,对象(自然)也是他创造出来的,所以在他之外的自然界仍然是对象化了的他自身:自然界是自己的身体,至于他人,则是另一个自己。在实践自然观的视角下,“人”的遮蔽(显现)与“自然”的(遮蔽)显现是一个统一的过程。在人类未产生之前,自然界是不完整的、未完成的、片面的,人只是潜在的;在人处于异化状态时,人被遮蔽了,而自然仅仅沦落为“工具”,其本质上的丰富性与完整性也被遮蔽了;全面的自然就是人,全面的人就是自然本身、就是全部自然,自然界由此获得了真正的彻底的独立性,人(包括他的“无机身体”的人)也具有了本质的丰富性和完整性,上帝也就根本不需要了。这就是人与自然达到“同时性显现”的状态,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它是历史之谜的解答,而且知道自己就是这种解答”。实践自然观并不是要求人们无所作为,消极地保持人与自然的共存和原始的和谐,而是要求人们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寻求人与自然在共同发展中的动态平衡。在实践自然观的视域下,人类会自觉地反思现代科技的价值,不仅使人享受现代科技的福祉,而且也应考虑科技对“人的无机身体”——自然的可能效应。尊重自然也就是尊重人自身,这是一种新的环保理念。实践自然观不仅有利于建立一种良性互动的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且对于有效地调控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身精神、不同文明之间等关系也具有其丰富的内涵。要使人与自然得以双重显现,后面四重关系的有效调控也是必不可少的,或许是更为根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是在实践自然观的基础上,超越传统自然观而提出的,是与时俱进的发展观。 二、实践自然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哲学基础

1980年3月联合国大会第一次使用可持续发展的概念。1987年,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研究报告中,首次清晰地阐述:“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的需求,又不对后代满足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1992年巴西召开了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标志着可持续发展已经被普遍认同和接受。我国提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是对以往发展观念的继承与发展,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观念的重大突破,这种发展观是基于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客观要求。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的主要内容:一是肯定了发展的基础和地位。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要通过发展增加社会物质财富、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又要通过发展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不断促进社会和谐。二是显示了发展与环境的辩证关系,认为发展取决于环境和资源的可持续性。三是主张代际公平,即当代人必须留给后代人生存和发展必需的资本。四是倡导代内公平,在全球范围内不断向可持续发展的转变中,发达国家应承担对环境修复的更多责任。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建立在实践自然观基础上,体现真理观与价值观的统一。人类活动的两个基本原则是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真理原则就是人类必须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去认识和改造世界,追求和服从真理。价值原则就是人类必须按照自己的尺度和需要去认识和改造世界,使世界适合人的生存和发展。二者既有区别,又相互统一。它们同是作为人类实践活动的两方面内容的基本原则,相互补充;它们也同是人类活动追求的目标,通过自我调节而达到统一,二者相互引导,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的重要原则之一就是可持续性原则,即人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不能超越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资源是有限的,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环境的承载能力也是有限的,超过了一定“阀值”就会带来一系列问题。遵循真理原则就是正视自然的这一规律,客观地认识人与自然的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的规律。同时,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又是人的发展,是主体的合目的性的需要和主观欲求,体现了一定的价值原则。因此,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就体现了二者的辩证统一。

实践作为人类特有的对象性活动,是主体和客体之间能动而现实的双向对象化过程。一方面,实践是人特有的,是包含目的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活动。另一方面,主体改造客体,主体自身也得到改造,是一种客观的物质活动。正是从人出发,从实践出发,才能有对属人的客观世界的真理性认识;也正是从人、从实践出发,才找到事物的价值依据。因此,这也正是真理与价值统一的依据。无论真理还是价值,都是以实践为基础的。在自然观上,坚持实践的自然观,就意味着真理观与价值观的统一。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实践的自然观,既遵循发展的客观规律,又遵循主体的目的和需要;既有真理因素的作用,也有价值因素的作用,是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实践自然观是真理观与价值观的统一,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首先,实践自然观是现实的自然观,而不同于旧唯物主义的抽象自然观,后者把自然界看成外在于人的纯粹的客观事物的集合。马克思从实践出发,从人的对象性活动与自然的交互作用中去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承认自然的优先地位,又指出其合乎人的目的性。他强调要尊重自然规律,实现可持续发展和人类主观需要的统一。其次,实践自然观尊重自然,确立合理的主体性,合情合理地阐发了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人作为类的存在物,既是人与人共生的群体,又是一种历史的存在。因此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时,既要考虑当代人的生存问题,又要考虑后代子孙的生存问题,要遵循一种代内公平与代际公平,在发展问题上确立合理性的原则。最后,实践自然观解决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对立,坚持真理与价值的统一,确立可持续发展观、生态平衡观。马克思指出:“既然人的性格是由环境造成的,那就必须使环境成为合乎人性的环境。”在《手稿》中,他主张“解放自然”,“使整个自然界复活”,主张对自然的占有应该是一种“属人的占有”,而不是动物式的掠夺、占有。他在谈到人对自然的作用时指出,“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物体”。这种自然美、生态美的实践只能为人所有。“只有当物按人的方式同人发生关系时,我才能在实践上按人的方式同物发生关系。”意即自然和人的实践是相统一的,生态规律和人类实践活动也是应该能够统一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实践自然观的内在要求,实践所实现的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实际上是真善美的统一。人们改造世界,实际上是要改变那本来如此的现实世界的现状,创造对人来说是应当如此的对象世界。这个对象世界不仅是人们已经掌握了的真理的对象化,而且是人们善的、幸福的、美好的愿望的对象化。因此,对人来说,这是体现着真、善、美的统一的对象世界。实践的合理性在于克服实践的负效应,使客体变化适合人性,在人与自然关系上,要实现可持续发展,要改变对自然的片面认识。正如恩格斯在一百多年前就告诫我们的那样:“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因此,我们要看到人和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在实践中把握人与自然的关系,树立科学的生态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系统自然观的基本内涵范文第2篇

在生态经济学中,事实与价值的关系具体表现为自然观与价值观的关系。生态经济伦理观的存在论基础是人的关系性,其道德诉求是中道原则;它在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问题上坚持延伸的利他主义,其基本原则是利他的利己主义。生态经济学在人与自然界之间的价值关系问题上遵循对立统一原则,其终极目标和根本动力是发展的可持续性;其基本规范是节制、适度原则。

关键词:生态经济学;价值;利他主义

中图分类号:N0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0085831(2015)04015505

生态经济学是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学者博尔丁(K.E.Boulding)创立的一门新兴学科,它大体上属于一种规范经济学,主要针对经济学中的机械论传统和实证主义传统。在存在论方面,生态经济学与机械论经济观根本不同,它实现了从知识论到生存论、从“以客体为中心”到“以人为中心”、从物质形而上学到人的全面发展等多维度的转变。生态经济学与机械论经济观的存在论差异,直接从它们在价值论、伦理学层面的差异中表现出来。本文初步分析了生态经济学的价值蕴涵及其对机械论经济观的超越。

一、事实与价值的具体化:自然观与价值观

以笛卡尔(R.Descartes)的二元论为基础,18世纪的英国哲学家休谟(D.Hume)提出了事实与价值的关系问题。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在于它涉及伦理关系的基础。在生态经济学中,事实与价值的关系具体表现为自然观与价值观和伦理观之间的关系。不仅如此,生态经济学中的自然观与价值观和伦理观之间的关系不是彼此分离的,而是相互依存。自然观决定价值观和伦理观。因此两极相通,异化的自然观导致异化的价值观和伦理观。

机械论经济观在自然观上的问题是忽视生态系统对经济系统的制约作用,相应地,它在价值观上的问题是忽视人的终极目的,自然观上的问题与价值观上的问题是二而一、一而二的关系。具体地说,由于机械论经济观忽视对自然资源的节约和保护,在价值观方面则忽视人的终极目的。对此,戴利(H.E.Daly)指出,机械论经济观中“经济学自然与终极的或绝对的东西不沾边”[1]27。因此,“增长经济学既是非常物质化的,也是极其非物质化的。在忽视最终手段和热力学定律时,增长经济学表现的物质性很不够。在忽略终极目的和伦理时,却又表现得非常物质化” [1]28。也就是说,机械论经济观对经济发展的终极手段和终极目的的双重忽视导致了它的双重问题:在自然观方面,它忽视了经济增长的自然前提,忽视了生态系统和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之承载力的有限性,从而导致资源枯竭和经济发展的不可持续性危机。从这个意义上讲,它是极其非物质化的;在价值观方面,它只关注经济增长对人的物质需要的满足,因而是一种物质主义、经济主义。它将人物化为经济人,导致人生存的异化。从这个意义上说,它又是非常物质化的。这就是机械论经济观的基本问题。

生态经济学在价值观层面对机械论经济观的批判和超越也存在着两个维度,“对增长的批评可以分为以目的为基础的(道德的)和以手段为基础的(生物物理的)两类”[1]29。即超越机械论经济观的路径有两个,一是自然观的变革;二是价值观和伦理观的变革。不仅如此,这两个方面的变革还具有内在联系的一体之两面。超越机械论经济观在自然观方面的异化,在经济学层面必然走向生态经济学,即凸显人与自然界之间的有机整体性、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性和依存性,凸显生态系统对经济系统的制约性;超越机械论经济观在价值观和伦理观方面的异化,必然走向德性的经济发展观,即凸显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人的感性生存,凸显经济学的人文维度、价值维度和伦理维度。因此,生态经济学必定同时又是德性经济学、规范经济学。这一变革透射出事实与价值、自然观与价值观之间深刻的内在联系。为此,如果要消除机械论经济观在自然观和价值观上的异化,就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自然观与价值观和伦理观之间的辩证关系。这一辩证关系在机械论经济观和生态经济学中都是同样适用的:在机械论经济观中,关于人与自然、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相互割裂的自然观与关于人与自然对立斗争的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总是成对出现的;同样,在生态经济学中,关于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是一个有机整体的自然观与关于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统一的价值观总是成对出现的。生态经济学的全部问题归根到底就是研究如何利用有限的自然资源这一最终手段更好地为人的终极目的服务。

为此,生态经济学的理想要得到落实,既需要制定一种新的自然观,确立人和自然界正确的存在论地位,也需要制定一种相应的价值观和伦理观,确立人和自然界正确的价值论地位。可以说,这是生态经济学的核心问题。克服当代环境问题和生态危机的关键在于人的自然观的变革并将其与价值观、伦理观的变革协同进行。

二、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延伸的利他主义

生态经济学在自然观上的整体论延伸到价值层面,就形成价值观和伦理观上的整体论。这种整体论在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问题上的具体表现是,生态经济伦理观凸显人类是一个整体的“类意识”,并试图在这种整体意识下协调代内、代际的利益矛盾。于是,生态经济伦理观开展出人与人之间伦理关系的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成为一种面向未来的、针对他人和可能主体的责任伦理观。

(一)生态经济伦理观的存在论根基:人的关系性

生态经济学的自然观基础是现代有机整体论,它在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问题上主张人和自然、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是统一的有机整体;它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上主张人与人之间是相互依存的有机整体。同时,自然界之间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也是有机统一的。因此,生态经济伦理观以人的关系性为其存在论前提。与近代哲学将人视为彼此分离的社会原子这一实体论观念不同,马克思哲学和当代西方哲学都主张从关系、主体间性的维度理解人的存在论地位。马克思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海德格尔认为,人的存在是共同存在。人的存在论结构是“共同存在与共同此在。日常的自己存在的方式就奠基在这种存在方式之中”[3]。因此,每个人都是处于特定社会关系中的共同存在,这种关系性是人的责任性的存在论前提。关系性意味着每个人在存在论地位上都既是自身也是他人。每个人都不可能以绝对独立的个体而存在,人的存在总是表现为个体性对关系性、公共性的让度,因而每个人都有责任性,必须承担责任。不仅如此,每个人对自己负责就是对他人负责,对他人负责就是对自己负责。萨特指出:每个人都应该“把自己存在的责任完全由自己担负起来。还有,当我们说人对自己负责时,我们并不是指他仅仅对自己的个性负责,而是对所有的人负责”[4]。进而言之,人的关系性决定了人的存在是一种相互塑造、相互占有的关系和过程。因此,塑造就是被塑造,占有就是被占有。每个人在塑造自身的同时也塑造他人,在占有他人的同时也被他人所占有。一个人在何种意义和何种程度上塑造或占有他人,他也就在何种意义和何种程度上被他人塑造或占有,反之亦然。人的关系性在价值层面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利益依存关系。生态经济伦理观正是对人的利益关系的一种处理方式,正是从这种利益关系中引申出生态经济伦理观的基本原则――捍卫自身利益与捍卫他人利益相统一。对此,生态经济伦理观倡导的基本原则是“利他的利己主义”。也就是说,“利己”与“利他”是统一的而不是对立的,“利己”包含着“利他”,“利他”是一种特定意义上的“利己”。

(二)生态经济伦理观的道德诉求:中道原则

根据“利他的利己主义”原则,生态经济伦理观实质上就是要在自我利益与他人利益之间寻求平衡点,而寻求利益平衡点的基本原则是“中道原则”,它是生态经济伦理观的灵魂与实质。从空间维度看,生态经济学的道德诉求是要实现代内公平:在共时代的自身利益与他人利益之间寻求平衡,肯定并限制每个人自身的利益和发展权,从而确保他人的利益和发展权。从时间维度看,生态经济学的道德诉求是要实现代际公平:在人类的当前利益与未来利益之间寻求平衡,肯定并限制当代人的利益和发展权,从而确保后代人的利益和发展权。生态经济伦理观就是这样一种平衡自身利益与他人利益、当代人的利益与后代人的利益的中道原则;是一种肯定并限制自身利益、肯定并限制当代人利益,从而确保自身与他人、当代人与后代人共享平等发展权的“利他的利己主义”;是一种在空间和时间维度上的延伸的利他主义。这一基本原则决定了生态经济伦理观的基本特征。

首先,生态经济伦理观是与不在场者之间的伦理关系。当代经济发展的影响在空间方面扩展到全球规模,在时间方面扩展到人类未来。经济发展不仅涉及自身利益而且涉及他人利益,不仅涉及当代人的利益而且涉及经济发展对后代人利益的影响。因此,当代经济发展就构筑起自身与他人、当代人与后代人、当前利益与未来利益之间的矛盾,也就是当代人彼此之间的代内利益矛盾和当代人与后代之间的代际利益矛盾。由于他人、后代人都不在场,因此,生态经济伦理观是当代人与不在场者之间的伦理关系,它试图在每个人自身与不在场的他人、在当代人与不在场的后代人之间贯彻中道原则,寻求利益平衡点。生态经济伦理观主张,当代人在发展经济以实现自身利益的同时,不应该破坏代内的他人的利益和代际的后代人的利益,要为他人和后代人的利益负责。生态经济学要求“尽量公平地为我们的后代做事,也就是说,他们对付那种抵押的机会不要预先就被褫夺了”[5]27。问题的关键在于,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按照中道原则正确处理自身利益与他人利益、当代人的利益与后代人的利益之间的关系;正确处理代内公平与代际公平、代内发展权与代际发展权的关系,实现当代人与他人的和谐、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和谐。在这种意义上,生态经济伦理观是一种公平观、和谐观和整体观。在价值观上,它试图将利己主义与利他主义统一起来,坚持“利他的利己主义”,即如同尊重自己的利益和发展权一样尊重他人及后代人的利益和发展权。生态经济伦理观就是这样一种针对不在场者的延伸的利他主义:在时间上延伸到未来,在空间上延伸至他人。显然,这是对机械论经济观中所包含的人类中心主义、利己主义价值观和伦理观的超越。

其次,生态经济伦理观是对可能主体的伦理关系。现代工业文明的发展造成了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直接危及经济发展的自然前提。以现代有机整体论自然观为基础,生态经济伦理观主张,自然界整体完善的重要性高于作为自然界特殊组成部分的特定的人的利益。同时,由于非人类存在物关系到人类的未来生存,是可能主体和人类的可能利益。因此,对自然界整体的责任,实质上就是当代人对可能主体的伦理责任:对自然界的尊重就是对人类自身利益的尊重;维护自然界的权利就是维护人类自身的权利;与自然界平等就是与人类自身平等;对自然界负责就是对人类自身负责。在此意义上,以自然界为目的就是以人为目的。可见,学术界有的学者将深生态学(Deep Ecology)与浅生态学(Swallow Ecology)截然分开甚至对立起来,认为深生态学就是主张以自然界本身作为环境保护的目的,而浅生态学才是将人作为环境保护的目的,这种观点有一定的片面性。

生态经济伦理观不是主张对他人、后代人或可能主体纯粹的利他主义,而是主张在肯定当代人的利益和发展权的同时,又限制当代人的利益和发展权。它是对当代人利益和发展权的肯定、限制与对他人、后代人或可能主体的利益和发展权的维护这三方面的统一。当代人之所以有义务限制自身的利益和发展权以维护他人、后代人或可能主体的利益和发展权,不仅因为他人、后代人或可能主体的利益和发展权可能被当代人行使权力追求自身利益时所破坏,而且因为“人和人的成就不可以消失”,“我们必须知道,人得存在” [5]29。这里充分展现出生态经济学之“人类意识”和人文取向的特殊内涵。

最后,实现生态经济伦理观的基本途径是当代人对自身利益和发展权的自我限制。由于他人、后代人都不在场,自然界也仅仅是可能主体。因此,实现生态经济伦理观的主体只能是当代人。其基本途径只能是当代人对自身利益和发展权的限制。当代人对自身利益和发展权的限制与当代人对不在场者和可能主体的责任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在这一点上,生态经济伦理观体现了当代人对不断扩张的现代经济、不断膨胀的物质欲望的自我限制,它同时也是对不在场者和可能主体的一种延伸的利他主义。限制就意味着肯定:生态经济伦理观是限制利己主义与倡导利他主义、肯定当代人的利益和发展权与肯定不在场者和可能主体的利益和发展权的统一,满足当前利益但不损害未来利益。生态经济伦理观与传统伦理观不同的地方在于传统伦理观是一种彼此具有实体制约关系的伦理,由于这种伦理存在着他人在场的现实约束力,因而伦理责任由伦理关系双方共同完成;而生态经济伦理观倡导的则是他人不在场的伦理:无论后代人还是可能主体都不在场。因此,尽管生态经济伦理观的主要取向是对后代人和可能主体的利他主义,但实现这一伦理观的关键却在于当代人对自身利益和发展权的自我限制,只有通过这一现实努力才能将生态经济伦理观落到实处。限制当前利益与对后代人和可能主体的利他主义是统一的,但关键在限制这一方面。由于后代人和可能主体都不在场,所以,当代人必须担当起双重角色,完成双重责任:既是自身,追求自身利益,又是他人,限制自身利益,规范自身行为;既是伦理的评价者,又是伦理评价的对象。远距离的伦理必须通过近距离的行动来落实,他人不在场的伦理必须通过在场的人来实现。这就是“利他的利己主义”。

三、人与自然界的价值关系:对立统一原则

在人与自然界之间关系的维度上,机械论经济观在自然观方面凸显人与自然界、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的分离性和对立性,凸显人与自然界之间的斗争性,忽视生态系统对经济系统的制约性。相应地,它在价值观方面坚持人类中心主义(Anthropocentrism)。生态经济学则在自然观上凸显人与自然界、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的依存性,凸显人和自然界的整体性及生态系统对经济系统的制约性。相应地,它在价值观上主张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和谐统一。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与生态经济价值观的主要区别是:其一,人类中心主义主张通过对自然界或生态系统的否定以实现经济发展,忽视经济系统对生态系统的依存性。其二,人类中心主义是一种自我中心论,它仅仅将自然界视为特定的人的工具和手段,忽视他人尤其是后代人的利益;生态经济价值观不是从自我利益出发,而是从人类整体利益出发,因而包含了对他人利益的关切。它试图通过平衡当代人与他人或后代人的利益以构建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在终极意义上,生态经济价值观也将自然界视为人的工具,但它是将自然界视为全人类的工具。在这种意义上,生态经济价值观并不否定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对立、斗争。与此同时,自然界作为全人类的工具也就意味着它对特定的人而言可能成为目的,因为任何特定的人都有责任为了全人类的利益而保护自然。任何特定的人如果将自然界视为目的就有可能捍卫自然界作为全人类工具的意义。在此意义上,生态经济价值观又凸显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和谐、统一,它突出生态系统对经济系统的制约性的终极目的不是为了自然界本身,而是为了平衡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于是,生态经济价值观的基本主张是,人与自然界之间只能是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既对立又统一的价值关系。

第一,对立统一的“度”:可持续性。对立统一原则是处理一切关系的普遍原则,也是处理人与自然界之间关系的基本原则。人类在近代工业文明中所坚持的征服自然、控制自然等观念都是片面的。的基本观点是,人对自然界应该既注重对自然界的能动改造,又必须接受自然界对人的制约。一方面,人对自然界有能动性。马克思说:“自然界起初是一种完全异己的,有无限威力的和不可制服的力量与人对立,人们对它的关系完全像动物同它的关系一样,人们就像牲畜一样服从它的权力。”[6]另一方面,人对自然界又具有受动性。恩格斯说:“我们必须在每一步都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象征服者统治异民族那样,决不同于站在自然界以外的某一个人――相反,我们连同肉、血和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并存在于其中的……”[7]按照唯物辩证法关于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的基本原则。一方面,人与自然界之间必然存在对立、斗争。这表现在,生态经济学并不否定当代人发展经济的合理性。既然有经济发展,那么,人对自然界就必然有否定、对立和斗争。另一方面,人与自然界之间又必须和谐、统一。这里必然要提出的问题是,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对立性、统一性之合理的“度”或“点”在哪里?从原则上说,这个“度”或“点”就是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它是发展生态经济的目的。因此,在人与自然界之间的价值关系问题上,生态经济价值观面对的根本问题在于,如何在人与自然界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中确立合理的“度”或“点”,从而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自然资源的有限性:节制、适度。与“认识你自己”一样,“凡事勿过度”也是古希腊德尔斐(Delphi)神庙门楣上的铭言。以中道原则为基础,生态经济价值观和伦理观倡导节制和适度的原则,即无论是人与自然界的对立、斗争,还是人与自然界的和谐、统一都应该是适度的。节制、适度原则是整体论自然观在价值论层面的具体表达:在人与自然界之间关系的维度上,节制和适度意味着对自然界的顺应;在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维度上,节制和适度意味着对他人利益和发展权的尊重。因此,节制、适度是实现经济发展之可持续性的根本前提。

机械论经济观忽视生态系统对经济系统的制约作用,因而突出人与自然界的对立、斗争。对生态系统制约性的忽视使机械论经济观包含着自然资源无限性的暗示,经济发展所要解决的基本矛盾实质上是人的需要的无限性与自然资源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它认为可以通过经济的无限增长来解决人类面临的全部问题。因此,机械论经济观主张的是一种过度的经济发展。生态经济学则主张,人与自然、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是统一的有机整体,经济增长应该节制、适度。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代内矛盾与代际矛盾的协调等都必须通过以“节制”、“适度”为核心的中道原则来落实。对他人、后代人的伦理责任也必须通过节制、适度的原则来实现。因此,要超越机械论经济观,就必须把以节制、适度为核心的价值观、伦理观建设放在中心地位。“伦理问题是首要的”[1]179。从这个意义上说,生态经济学又应该是一种价值观、伦理观,生态经济学的成熟有赖于一门相应的价值论、伦理学的建立。

参考文献:

[1]赫尔曼・戴利,肯尼斯・汤森.珍惜地球[M].范道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2]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C]//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0.

[3]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陈嘉映,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132.

[4]萨特.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C]//包利民.西方哲学基础文献选读.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269.

[5]汉斯・约纳斯.技术、医学与伦理学[M].张荣,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

系统自然观的基本内涵范文第3篇

笛卡尔。牛顿。自然观。光岩。机械装置

。现代科学的快速发展主要始于17世纪。在这一时期,物理学和数学没有完全脱离自然哲学体系,重要的科学家往往有重要的哲学成就。如果说中世纪的科学基础是人在宇宙中占有一定的重要中心地位,那么现代科学思想则表现出明显的反叛甚至断裂。这种自然观的变化也反映在这个时代杰出的科学家身上。笛卡尔是从古典时代到现代的一个重要转折点。牛顿是现代科学的大师,完成了现代科学革命。在整个过程中,牛顿并没有简单地接受笛卡尔的思想,尤其是他的自然观,而是批判地继承了笛卡尔的自然观,最终建立了新的自然哲学体系。本文主要论述笛卡尔自然观的思想内容和意义牛顿对其自然观的继承和改造,以期进一步了解现代科学发展的自然哲学背景,更好地理解现代科学的世界观。

。他将实体等同于广延,即使他没有给广延明确的第二天性。笛卡尔在肯定了广延的存在之后,通过维度、统一性和形状解释了广延的数量特征。笛卡尔建立了一个普遍的数学维度,认为物质的运动可以用量来描述,运动本质上必须是量的变化,即广延的划分,这也为后来的运动理论提供了可能性。

笛卡尔的广延在宏观上无限延伸,在微观上无限分离。笛卡尔将物质等同于空间,并认为空间必须包含物质。没有物质的空间是荒谬的。这个含有物质的空间也被称为笛卡尔以太。正是因为笛卡尔将物质与精神区分开来,将物质等同于广延,这表明了他对虚无的否定。笛卡尔认为虚空是不存在的,至少在物理学上,它是完全不可能的。物体所占据的空间与物体本身没有区别,因此空间是无限的。然而,一方面,笛卡尔强调量的普遍性和数学特性。另一方面,他很难摆脱数量的具体物理意义。他的形而上学与自然哲学之间存在着某种矛盾。他成功地将物质的运动数学化,但他也陷入了广延的投机困境。与以前的哲学家相比,笛卡尔进一步发展了空间的数量特征。然而,他也想到了物质和空间背后的创造者,所以他继续询问上帝的存在形式。笛卡尔对上帝存在的怀疑,从他的怀疑论方法出发,也是用理性检验上帝存在的方法。笛卡尔的逻辑推理以理性反思为基础,认为上帝是理性的最高形式。与大多数以前的神不同,笛卡尔的神不是通过创造来体现的,也就是说,他不是在所有事物中表达自己。上帝和世界之间没有类比,“形象”和“上帝在世界之中的遗迹”并不存在。唯一的例外是我们的灵魂,它是一个实体、纯净的心灵和存在,其本质是在于思想。这种头脑被赋予了理性,能够掌握上帝的概念,即无限的概念,以及意志,即无限的自由。笛卡尔不承认无限空间的存在,但他并不否认无限的存在。在他的概念中,无限的存在只能是上帝的存在。同时,科学方法是人们掌握自然、认识宇宙的必由之路,它优先于人们的精神活动。

。根据他的哲学理论,世界只由两个实体组成,即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上帝创造了这两个实体。笛卡尔借助上帝的无限力量,否定了内心世界:事物是外部的,或者说自然是由外部的部分组成的,因此自然成为人类面对的纯粹对象。。。在笛卡尔,上帝只是最后的保证。在理性的过程中,他用人的内在本性取代了上帝的内在本性。精神如何理解非精神的本质,人类如何与自然相处,已经成为人们开始思考的问题。笛卡尔的主客体二分法概念已成为其机械论自然观的前提,西方哲学的焦点已逐渐从本体论转向认识论。根据笛卡尔的观点,时间和空间是可测量和直观的模型,广泛和无限的分割为位置变化或运动提供了可靠的理论基础。虽然是基于“宇宙在运动量”守恒的形而上学假设,但他用这个形而上学假设来描述具体运动的过程,得到了正确的答案,而笛卡尔的运动只是一个位置的变化,“所谓运动是指物质或物体的一部分从靠近它的物体附近移动,并被视为静止在其他物体附近。“这种运动是由实体的划分和数量的变化决定的。它是对机械运动的定量描述。为了进一步解释物理世界的形成和所有物体的运动,笛卡尔提出了他的观点涡旋理论,它吸收了亚里士多德的以太概念和古代自然哲学中天体涡旋运动的思想,用机制的观点来解释宇宙的演化。笛卡尔形成了一幅机械的世界图景。物质作为一个客观实体,按照一定的力学规律机械地运动。物质世界是一台无生命的机器,所有的自然现象都可以用机械原理来解释。至于生物,笛卡尔认为植物和动物都是简单的机器。人是一台有精神的机器。精神通过大脑中央的松果腺与身体相连。笛卡尔的自然观是直观的泛机械论自然观观。大自然不再是一个有机体,而是一台机器:从字面意义上讲,它是一台机器,是一个物体各部分的排列,由外部的理性设计,并朝着一个明确的目标前进。

·笛卡尔

笛卡尔的机械论自然观机械论自然观显然受到了在同一时代趋于完美的钟表制造技术的影响。在他的哲学和当时的机械技术之间有一个直观的类比。他没有从力学、运动、时空等科学的角度对自然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因此他在物理学上没有取得进一步的突破,但他肯定了数学方法的价值,确立了他对科学真理的信念,为以后牛顿力学的成功奠定了基础。此外,机械论自然观也改变了人们对自然的态度。科学方法被认为是人类认识和控制自然的唯一途径。科学的目的是支配和控制自然。因此,人们对自然的征服和掠夺开始加剧,忽视了自然伦理。现代机械自然观和科学模型是由笛卡尔·牛顿建立和发展起来的。笛卡尔在对自然的量化和运动的机械化过程中,首先在哲学上建立了一个独立的量化世界,这为机械论自然观提供了哲学基础。然后牛顿受到机械论自然观的影响,与物理学联系起来,在力的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牛顿是第一个现代物理学的创始人,但同时他也有很深的神学思想。他的自然哲学和神学思想相互影响,深刻地反映在他的自然观中。在神学思想上,牛顿显然拒绝笛卡尔的上帝观。牛顿认为上帝是无限的、完美的存在,是永恒的、活着的,是全能的、无所不知的。在牛顿看来,笛卡尔否认虚无的存在,认为只有机械的原因,世界才能成为一个和谐有序的系统。笛卡尔的上帝不在场。对牛顿来说,上帝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永恒的”,而是“持恒的”,也就是说,他不是超越时间,而是时空上的“延伸”。他不是时间或空间本身,但他是连续的,始终存在于空间中。牛顿相信上帝永远存在,无处不在,所以时间和空间也应该是无限的。这样,一个绝对时空就形成了,正是这两个绝对事物的存在使得斯奈顿能够建立他的三个基本运动定律。牛顿的神学自然观使他摆脱了笛卡尔狭隘的理性主义。事实上,牛顿对神学的研究主要是为了捍卫他的自然哲学。牛顿在晚年花费了大量精力在对自然规律的神学解释上,这实际上是他对自然和宇宙的终极理性的探索。他的神学与自然哲学也相互影响,最终形成了具有神学特色的自然观。

。牛顿关于自然量化的工作实际上是为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化。牛顿的自然观和宗教观可以说为他的物理学提供了一个合理的理论空间。在牛顿看来,上帝是一位几何学家。他不仅用数学语言设计宇宙,而且在宇宙万物中包含数学方法。牛顿更关心自然的本质属性,即数量。笛卡尔从方法论的角度强调普适数学是基于广延的几何量。他所谓的测量和排序是从几何学的角度来进行的。牛顿对“量”概念的发展从几何学的范畴转向了算术描述。他没有坚持强调数量的几何意义。牛顿不同于笛卡尔关于量的几何猜想,但更注重数学化的发展,这也受到笛卡尔关于量和序的数学化的影响。我们可以在牛顿的力学、具体的物理原理、惯性定律和其他问题中看到这一点。笛卡尔的自然观对牛顿的物理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在时间和空间上,笛卡尔的物质空间强调物质和空间是不可分割的。所有对象运动都在该材质空间中执行,并且所有运动都是相对的。在解析几何中,直线和曲面可以用连续曲线和曲面表示。事实上,笛卡尔解析几何所体现的空间已经存在于牛顿力学的框架体系中,即牛顿体系的空间,所有牛顿运动定律都建立在这个空间中。牛顿需要在笛卡尔设想的几何空间中使加速度合理化,但牛顿在他的经典力学中区分了时间和空间,即空间是三维连续区域,时间是一维连续区域,从而将时间和空间分开。牛顿还认为存在绝对时空和相对时空。这种区别对于发现经典力学定律具有决定性意义。同时,他将时空的可感知形式与非感知的共同本质或纯状态区分开来,这是时空认知发展史上的一大进步。笛卡尔从形而上学的角度解释了物质的本质,使其物理学带有思辨哲学的色彩。牛顿的自然观虽然受到笛卡尔的影响,但他没有采纳笛卡尔的直觉推论,但通过实证观察来论证自然界的数量特征。牛顿的力学理论和数学体系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成为现代科学的核心模型,形成了科学发展的标准模型。牛顿经典力学的发展也让更多的哲学家看到了它背后的形而上学意义,从而推动了机械哲学的发展。无论是笛卡尔还是牛顿,他的自然观与科学研究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互动关系。通过梳理笛卡尔自然观向牛顿的转变,我们可以更清楚地理解他科学研究背后的形而上学转变。机械论自然观从笛卡尔逐渐发展到牛顿,至今对科学的发展仍有重要影响。有必要从形而上学的角度对这一时期的现代科学史进行深入的考察。

[1]亚历山大·柯瓦雷。从封闭世界到无限宇宙[M]。张莆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100。

[2]杨大春。模糊的自然概念——梅洛-庞蒂对笛卡尔自然观的批判性反思[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11)。

[3]孟虎。17世纪西方数学的自然哲学背景[D]。西安:西北大学,2003:47.

[4]科林伍德。自然的概念[M]。吴国盛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6.

[5]亚历山大·柯瓦雷。牛顿研究[M]。张莆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8:157.

系统自然观的基本内涵范文第4篇

关键词:生态建筑,传统民居,可持续发展;表达

中图分类号:TU-0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07)05-0057-03

当前,生态建筑与建筑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焦点。在人与自然的关系危机越来越突出 的今天,对人工环境本质意义的理性探求就显得日益迫切――我们应该如何在原生环境中孕育人工环境,如何在 我国特定的自然、社会、经济环境下建设生态建筑。这些都成为了当代建筑师不可回避的话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我们应该弄清生态建筑最基本的内涵,然后再寻求这种内涵乡土化、地域化的表达方式,从而创造出真正符合我国国情的生态建筑。

1 生态建筑概念的起源与定义

20世纪70年代初出现的能源危机之后,全球范围之内的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绿色家园的呼声日益高涨,人们开始对自然观和价值观进行深刻反思和变革,包括许多建筑师和规划师,探索在建筑设计中使建筑环境与自然环境进行有机结合,整体地思考建筑、生态、社会、环境等问题。上个世纪60年代,意大利建筑师保罗・索勒瑞(PaoIo SolerI)把生态学(Ecology)和建筑学(Archltecfure)合并成Arcology,提出了“生态建筑学”的概念;1969年美国景观建筑师麦克哈格(McHarg)的著作《计结合自然》(Deslgn with nature)的出版,标志着生态建筑学的正式诞生。

其实早在19世纪20年代,建筑理性主义思潮兴起时,建筑工作者就开始从科学的角度关注物理环境因素对建筑的影响,勒・柯布西耶曾强调“日光、空气和绿地”对现代城市的作用,以格罗皮乌斯为首的包豪斯学院对住宅的日照、层高、间距等都作了研究,建立了声、光、热物理环境等应用科学。

关于生态建筑,目前大家比较公认的定义是,根据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运用生态学、建筑技术科学的基本原理,采用现代科学手段,合理地安排并组织建筑与其他领域相关因素的关系,使其与环境成为一个有机结合体。但是,这个定义并没有说明生态建筑最基本的内涵。

2 生态建筑的基本内涵

如果将生态建筑看作自然生态系统中一个开放的子系统,它参与整个生态系统的能量和物质交换,那么以这样一个整体生态观来看,生态建筑应当尽量少地消耗外界能量,同时减少耗能物质流向外界,以最低能耗维持这个子系统内部的能量流动。要做到这一点,生态建筑首先应当更加自觉地从自然中寻找能源。杨经文在生物气候学中指出在没有额外的主动机电设备条件下,整个被建造系统能以低能耗的方式运营。丹尼尔斯提出,少就意味着多,但并不是放弃对舒适性的要求,而是更多地通过高质量的建筑设计和建筑构造,降低设备的使用数量。另一方面,就要用较少的投入取得较大的成果,用较少的资源消耗来获得更大的使用价值,即高效益。因此,生态建筑真正的内涵在于自然和高效益。

自然意味着顺应自然,依靠自然,而不是一味改造自然,而高效益则包含节约原料、节约能源和资源再利用等方面。从广义的角度来讲,只要满足了这两点基本内涵的建筑就是生态建筑,而不在于其形式如何,技术多高。现代居住建筑一般均为砖混或钢筋混凝土结构,其舒适度需求越高则对设备的依赖程度越高,而且越来越依赖于能量和资源,但与气候、文化、地域特征等的相关性越来越小:而传统民居的建筑形态则是丰富多彩的,其舒适性的提高多依靠被动式措施,且对能源和资源的依赖较少,与气候、文化、地域特征的相关性较大,充分体现了生态建筑的内涵,同时也为其地域化,乡土化的表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3 中国多土建筑的生态现象

中国哲学思想中的生态观念“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最优秀的传统哲学思想,《老子》“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等思想都强调了人与社会、自然的和谐,儒家重人道,道家重天道,这种追求返朴归真,让生活同生命相和谐的方式、实质上反映了以生态为中心的世界观,“天人合一”既是一种宇宙,也是一种道德观。儒家的“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道家的“道法自然”思想,本质上应该看作一种古代生态观念的体现。

中国乡土建筑对生态设计理念的集中体现是“风水术”。探求“风水术”实质,不外是在选址方面作为准绳对地质、地文、水文、日照、风向、气候、气象、景观等一系列自然地理环境因素,做出或优或劣的评价和选择,以及制定所需采取的相应的规划设计措施,从而达到趋吉避凶纳福的目的,创造适于长期居住的良好环境。一个居住地点形成发展及兴衰,是由地理、经济、政治、文化、历史等多种因素所影响、所决定的。中国传统宇宙观、自然观、环境观、审美观的反映,与中国的道教、禅宗思想息息相关。

以乡土建筑的代表――传统民居为例,由于所处自然环境不同,为适应当地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各地的传统民居都有其显著的建筑特征。四川南部地处干热气候区,当地民居形成了外墙实多虚少,墙厚窗小的特点,建筑呈聚落高密度的整体布局,以形成外部空间大阴影,并创造了以水院、绿荫院为中心,以对空气进行加 湿降温和净化的布局方式。湖南南部地区,由于地理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因此防晒、遮阳、隔热等问题使天井成为了其特色。而滇西北地区海拔高、高日照、干旱的气候特征使遮阳成为民居设计考虑的重点,形成了主房入口前大檐廊的特征。用现代建筑物理环境技术的观点来审视,这是人们在掌握气候等自然条件特点的基础上,巧妙地运用了烟囱效应的原理,相变蒸发吸热原理、土壤蓄热原理、太阳能利用原理以及地表风向风速的随机分布原理等,通过建筑空闻与平面、院落及建筑体形的合理布局,室内外空气流畅的合理组织,不同空间温度场的合理分布来实现的物理环境。按照绿色建筑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优秀的传统民居建筑在其产生和成长的年代可以称得上是“可持续性”建筑。

4 生态内涵的乡土化表达

乡土化的生态形式是一种典型的低技术形式,从一定程度上讲它比高技术形式更适应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同时,从文化的角度讲,由于传统地域生态建筑实践与各区域环境特性密切相关,处于低技术水平的发展中国家可以从传统文化中寻找生态建筑的立足依据,这对民族的自尊和自身文化价值的保护无疑具有积极意义。在生态内涵的乡土化表达过程中,形式的转化,环境的融合,材料的应用等方面至关重要。

4.1 式的转化

乡土建筑的形成与发展是经过长期的历史沉淀而成的,其形式经过本地工匠的长期摸索,与当地的气候环境已经非常适应。因此,在现代生态建筑的营造中,对待前人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我们不能有轻慢之心,而应当虚心学习,总结出其中的理论原理,并将其应用到实践中。这样一来,不仅建筑能够在形式上适应当地气候,同时,也在形式上具有了地域文化的特征,体现了文化的传承性。印度建筑大师查尔斯-柯里亚著名的“管式住宅”,就是将印度传统民居中的“天井”原理用于剖面设计,既创造了小型化的阴影户外空间,又有效解决了室内空气流通的问题,并在形象上与传统建筑取得了良好的呼应。

4.2 环境的融合

乡土建筑合理地安排和组织建筑与其他领域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与自然环境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它既利用天然条件与人工手段制造良好的富有生机的环境,同时又控制和减少人类对于自然资源的掠夺性使用,力求实现向自然索取与回报之间的平衡,它寻求人、建筑、环境、自然之间的和谐统一。因此,将古代风水学中的理性部分应用于现代生态建筑的选址与布局,有着积极的意义。

4.3 材料的应用

吸收乡土建筑就地取材的优点,尽量运用采集便利的材料作为建筑和环境营造的原料和装饰元素,使设计能充分利用当地地理条件和气候因素完成建筑的实用功能,减少资源浪费,做到环保,节能,循环利用与可持续发展。

乡土建筑经多年积淀,业已形成了一套建筑手段与技术,这种手段与技术同材料及建筑环境的关系极为紧密,因此,应当积极继承,发扬光大。

5 结论

系统自然观的基本内涵范文第5篇

关键词:室内设计中国传统文化运用

一、引言

室内设计作为一门独立的专业,在世界范围内的真正确立是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之后,现代主义建筑运动是室内设计专业诞生的直接动因。在这之前的室内设计概念,始终是以依附于建筑内界面的装饰来实现其自身的美学价值。现代主义建筑运动使室内设计从单纯的界面装饰走向空间的设计,从而产生了一个全新概念的室内设计专业。室内设计是包括空间环境、室内装修、陈设装饰在内的建筑内部空间的综合设计系统,涵盖了功能与审美的全部内容,代表了现代世界的主流。

室内设计与文化背景是分不开的,设计师要完成创造具有民族的地域文化特色的现代室内设计,就要对传统文化有深入的研究,结合历史文化和时代文化,扬长避短。

二、中国传统文化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

文化是不同时期不同地点人类思想的产物,是精神文明的体现。现代室内空间里各种造型、装饰、陈设等无一不表现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愿望。这些不同风格的现代室内设计以科学技术为依托、以文化艺术为内涵,它的发展往往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文化精神。时代的发展有其基本的脉络,需要设计注入新的灵魂与血液。因此,很有必要将传统与现代美学及设计理念融入到设计中。中国传统文化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从思维方面借鉴

中国传统文化中整体的、辩证的、因果循环的思维方式,强调事物各方面辩证统一和相互间的联系,其思维过程重综合、重归纳。反映在自然观上,强调“天人合一”“浑然天成”“物我不分”和“因势就成”。其思想发轫于先秦的道家、儒家以及禅宗理念,是原始质朴的混沌思维方法论的基本核心。中国特有的思维方式,为现代科学技术解开某些知识密码提供了科学辩证的有力思想武器。现代科学的三大发现——量子力学、相对论和混沌论中所包含的概念和思维方法,与中国民族文化中所蕴含的注重整体、和谐、相对、转化的传统思想方式相当吻合。

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艺术创作影响最大的因素之一是意象思维。中国的意象思维着重从特殊、具体的直观领域中去把握真理,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它显示出了活泼不滞、长于悟性的特点。思维方式转化到设计上,往往促成创意的产生,它是人所共知的潜意识中存在的思想意念。一个好的思维意念的生成,能够超越任何阻碍人类之间相互交流的因素,达到更高层次的彼此交流。我们的设计师在进行设计时,能够把作品的创作思维糅合到中华民族传统的自然观、哲学、思维方式中,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产生。

2.运用传统符号作为装饰元素

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在经过漫长的历史凝练后,逐步形成各具典型文化内涵的图形和纹饰。他们包括人物、植物、动物、图腾、几何符号等形式在内的图像,以及一些流传广泛的典故、成语、传说中的人物、景物,一些约定俗成的事物及组合。这些传统符号既有具有传统象征内涵和比喻意义的图案和纹样,也有古代传统图腾纹饰,以及传统宗教纹饰符号。这些文化符号在经历了岁月的洗练后都渗透出浓厚的历史凝重感,拥有强大的生命力,因为其文化符号是形式与内涵的完美结合。我们应该用今天的设计语言诠释与重现这种完美。在当代,这些符号仍有着积极的实用意义,直接运用这些传统符号作为装饰元素,是营造传统的文化室内环境的有效手法。一般的运用手法有:

第一,抽象简约。这种手法是对传统形式的整体或局部,进行艺术加工提炼与抽象简化,其原则是可失传统之形而不失传统之韵,使传统的儒、道、禅中的某一种文化,在结合现代的功能与技术的基础上,得到延续与发展。

第二,符号拼贴。其特点是将人们所熟悉的传统构件加以抽象、裂解或变形,使之成为某些典型意义或象征意义的符号,并在室内元素中拼贴运用,从而使新与旧、今与古带着某种联系。

第三,移植与嫁接。即对儒、道、禅历史文化进行移植嫁接,使之成为一种新的艺术形象。现代设计不仅要让传统艺术和文化在各方面得以运用,还应该结合现有的技术与工艺对传统装饰艺术进行延伸与拓展。3.体现富有文化内涵的陈设艺术

陈设艺术从古至今一直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的形式、质感、文化特征无不在空间与人之间传递着某种氛围、某种情感。陈设艺术以其悠久的历史、鲜明的民族特征、强烈的地域特色,责无旁贷地担当起了重要的使命。中国传统文化丰富而久远,由于历史、地域、宗教、文化、经济、习俗、环境等因素的差异而形成千姿百态的陈设艺术,这是我国室内设计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财富。传统的居室陈设以实用性陈设为基础,对室内装饰的最终效果往往起到一种灵魂的作用。中国传统的陈设风格已成为东方的一大特点,它蕴含两种品质:一是庄严典雅的气度,二是潇洒飘逸的气韵,象征着深奥超脱的性灵意境。继承传统文化的陈设艺术是人性化设计的基本归属。我们不能忘却传统,更不能刻意模仿传统,要继往,更要开来。

室内陈设艺术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如下几方面:烘托室内气氛、创造环境意境,创造二次空间、丰富空间层次,柔化空间、调节环境色彩,强化室内环境风格、反映民族特色等。陈设艺术通过再现、点睛、提炼等表现手法在本质上传递着一种内在的、深层次的可延续的传统。如在室内陈设一些原始情调的饰物,增加自然的意境;可通过红色的干辣椒或金黄的玉米串,抑或一束干麦穗、白色的芦花,还有手工蜡染的花布等等,巧妙点缀,匠心独运,就会达到一种意想不到的自然美效果;或者在墙上挂上或画上一些图片,画前再配上一些与之协调的盆栽植物,虚实结合,会使人感到清新、舒畅、视野开阔,有走进自然的感觉。格调高雅、造型优美,具有一定文化内涵的陈设品使人怡情悦目,陶冶情操,这时陈设品已超越其本身的美学界限而赋予室内空间以精神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崇尚自然,对自然采取顺应、亲和的态度,对自然景物非常喜爱。这种淳朴亲切的自然情怀反映在室内空间的处理和陈设设计上,将自然要素尽量组织到内部空间中。在室内营建日益精巧、和谐、完整的景观体系,体现人与自然的相融关系。利用花窗、门、挂落等装饰构件形成开敞的和半开敞的空间,将室外景观“借”入室内;绿色植物和盆景,作为室内陈设部分,使室内增添更多的自然景观元素。中国传统室内陈设设计也力求表达特定的情感意境,以达到传情达意的最高境界。这些都可以为现代室内设计所借鉴。

结语

作为一名中国的设计师应立足于现实,深刻审视华夏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责无旁贷地发扬与传承传统文化,将其与现代艺术设计紧密联系起来,并将传统与现代美学及设计理念融入到设计中去,形成现代与传统结合的室内设计风格。

参考文献:

[1]杨敏.中国传统陈设艺术理念浅谈[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00(9)

[2]潘吾华.室内陈设艺术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