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中华饮食文化内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论文摘要:婚姻乃人生大事。通过对中世纪中西方的婚姻礼仪进行比较,可以分析得出其背后不同的文化内涵。中世纪西方国家的婚姻礼仪主要受基督教思想的影响;而处于同一时期的中国,其婚姻礼仪则主要受封建传统思想尤其是儒家传统的宗法思想的影响。
中国有句俗话:“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婚姻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而婚礼作为“五礼”中的“嘉礼”,是礼的本源和发端,是人生最重要的礼仪之一,无论在中国还是西方国家,一直深受重视。然而,由于地理、民族、历史、宗教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中西方的婚礼习俗存在诸多差异。例如,西方的婚礼一般都在教堂举行且由牧师主持,然后新郎新娘相互交换结婚戒指并吟诵结婚誓言;而中国古代的婚礼多在新郎家中举行且由男方家长主婚,然后新郎新娘“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交拜”。透过这些有趣的礼仪,令人不禁发问:“为什么会有这些结婚礼仪?为什么中西方的婚礼会出现如此大的差异?”于是,以中世纪中西方的婚姻礼仪为切入口,通过比较,试图分析其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从《当代国内外学者对欧洲中世纪婚姻问题的研究》一文中了解到,大约从20世纪三四十年代开始,西方社会学和人口学研究逐渐兴起,并不断开拓新的领域,大面积地涉及到婚姻与家庭问题,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重要成果。著名的人口学家杰克·古迪(Jack.Goody),就以人口学的方法,写成了《欧洲家庭和婚姻的发展》(The Development of the Family and Marriage in Europe)一书。而有关中世纪婚姻的专门化研究大约始于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迅速拓展,大量关于中世纪婚姻和家庭研究的学术期刊应运而生,有关的讲座也频频举行。其中英国“剑桥人口和社会结构史研究组”(Cambridge Group for theHistory of Population and Social Structure)的动态最为活跃,该团体将中世纪婚姻作为其探讨的一个中心课题,汇集了众多来自世界各地的社会史和人口学领域的著名学者,如拉斯莱特(Laslett),瑞格莱格(Wrigleg),斯克菲尔德(Schofield),理查德·斯密斯(Richard Smith)等,取得了一批引人注目的重要成果,有力地推动了婚姻问题研究的展开。20世纪80年代以后,西方学者在这一领域中的探讨呈现出广角度与多层次的特点,有关的研究日益深入,一批著名的学者脱颖而出,一些更有分量的学术著作相继问世……中世纪的婚姻研究不仅在学术界赢得了一席之地,甚至一度成为历史学研究的“时髦”领域。
就国内来看,随着我国社会现代化进程的迅速发展及其所带来的某些婚姻观念与婚姻家庭模式的变化,随着西方新史学在我国史学界的传播,我国学者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就对西欧中世纪的婚姻问题进行研讨。不过,由于我国西欧中世纪史的研究起步较晚,基础薄弱,因而专门研究中世纪婚姻的学者并不多,至今仍未有这方面的学术专著问世。一些关于西方婚姻家庭的著作的译著虽时有出版,但主要集中在人口学、社会学和法学等领域,而其中关于中世纪欧洲婚姻的论述又多采用西方人的传统观点,层次不深,论述不详,对西方有关的最新研究成果吸纳不够;学术论文的数量也相对较少。有关研究主要集中在6大问题上:1.中世纪婚姻思想的历史根源;2.男女的结婚年龄;3.教会与婚姻;4.贵族与婚姻;5.王室与婚姻;6.宗教改革与中世纪的婚姻⑴。
概括来说,对中世纪婚姻问题的研究不仅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而且也有着相当突出的现实意义,因而较早受到了西方学者们的重视,取得了不少重要的成果。相比之下,我国学者对这一领域虽然有所关注,但还缺乏深度与广度。“以的唯物史观为指南,对西方学者的学术成果进行批判地分析与借鉴,拓展对这一领域的研究,无疑是我国史学界所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⑵”。再者,在有关中世纪婚姻问题的研究中,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国家,似乎还没有对中西方婚姻礼仪进行专门研究的论著,而笔者又对此怀有浓厚的兴趣,所以试图通过对中世纪中西方婚姻礼仪进行比较以分析其背后各自不同的文化内涵,希望能为此方面的研究尽一份绵薄之力。
一、西方中世纪的婚姻礼仪
西方人大多信仰基督教,所以这里所说的西方中世纪婚姻礼仪主要是指西方中世纪的教会婚礼。基督教认为,婚姻是上帝所设立的,是神圣的、是庄严的、是婚姻当事人永远的约定。“伊甸园是礼堂,上帝是主礼人,亚当与夏娃结为一夫一妻,这正是基督教婚姻的根据。”⑶在4、5世纪,教会开始要求结婚的基督徒从教士那里得到婚姻祝福,教会的婚礼仪式首次形成……在以后的世纪里,教会想把婚姻以某种教会仪式标志出来的愿望越来越强烈,以致在11世纪末、12世纪初,完整的基督教会婚姻仪式出现了。下面是一份完整的、从11世纪起就流行于英国的婚礼仪式书,从中我们可以较为全面地了解基督教会婚姻仪式的整个过程:
新郎和新娘被领到教堂门口或教堂前面,以上帝、教士和围观的人群作证。新郎站在新娘的右手,因为女人是从亚当身上左边的肋骨制成的。(4)(对此,山东临沂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党委副书记于建波却在《西方婚礼习俗一瞥》一文中说道:“至于新娘站在新郎左边则是很有趣的说法。古时候抢婚成风,新郎用左手护住未来的新娘的同时,还必须腾出右手,用剑打败并赶走其他想抢她为妻的人。”(5))
教士开始向众人询问结婚预告:“我的兄弟们,现在我们聚集在这里,在上帝和他的天使及所有的圣徒面前,在教会面前,使两个身体结合在一起,从今以后,他们将可能成为一体,他们在上帝的信仰和法律中是两个灵魂,而最终他们可能将结合一生。因此,我以圣父、圣子和圣灵的名义向你们询问,如果你们中任何一个人知道任何一种这两个人不能合法地结合在一起的原因,请现在陈述出来……”
同样的询问也被问及新郎新娘:他们是否秘密地做过什么,是否发过什么誓言,是否知道他们之间有任何方式的联系。如果其中有任何一种障碍被陈述出来并被保证加以证实,那么婚姻就要被推迟直到事实被澄清。这种结婚预告一般要被张贴三次,在三个特定的神圣日子,每个日子间隔一星期。如果没有结婚障碍被提出,婚礼就被举行,教士向新郎问道:
“你愿意娶这位女子为妻,爱她、尊敬她、维护她、保护她,不论在健康还是生病时,都作为一个基督徒丈夫对待他的妻子那样,只要你们生活在一起?”
“我愿意。”
新娘也被问及同样的问题……
“我愿意。”
然后新娘由她的父亲或朋友给出,如果新娘是姑娘,不用把手蒙上,如果是寡妇,则要蒙上手。新郎接受她,以上帝和他自己的忠诚,当着教士的面,用自己的右手拉着新娘的右手,以现在时向新娘发誓:
“从今天起,我以你作为我的妻子,不论好、坏,不论贫、富,不论生病、健康,只有死亡才会将我们分开,让圣洁的教会作证,我发誓。”
新娘也向新郎发类似的誓:
接着,新郎把金或银和一枚戒指放在盘子或书上,由教士祝圣戒指:
“让我们祈祷,人类的创造者和保持者,精神荣耀的给予者,永久得救的赐予者,我主上帝,赐福这枚戒指,让戴上它的人以天国防卫的力量武装起来,以有利于她的得救,阿门……”
然后,教士把戒指递给新郎,新郎用右手拿着戒指,左手拉起新娘的右手,说道:“用这枚戒指我娶你为妻,我给你金、银,用我的身体尊敬你,用我世间所有的财产尊敬你。”
新郎依次把戒指戴在新娘的拇指、食指和中指上,分别说道:“以圣父(圣子,圣灵)的名义。”最后让戒指停留在第二个手指上,说道:“阿门。”因为这个手指有某种静脉,通到心脏,在它们之间,内在的感情总是鲜艳明朗,真正的银制戒指象征着这一点。然后新郎新娘低头,教士向他们祝福。
之后,所有的人都走入教堂,新人跪在祭坛前,接受教士和众人的祈祷,祈祷生活美好、后代昌盛、和平永久、相爱到老,祈祷上帝赐福荣耀给灵魂和肉体。然后新人被带入教堂内殿,做弥撒。之后,在教堂举行的婚礼仪式全部结束。
当天晚上,在新人上床后,教士还要来祝福婚床,以保护他们不受魔鬼的侵袭,教士用圣水点洒他们,给他们散播和平,然后离开……(6)
二、中世纪时期中国的婚姻礼仪
史学界传统观点认为,中世纪的分期是从公元476-1640年,约相当于中国的南北朝到明朝。根据《元代社会婚姻形态》以及《中国古代女子全书》中所载《至元婚礼》(《元婚礼贡举考》第一章)等资料的记载,婚姻六礼(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盛于周秦,代有因革损益……朱子《家礼》的“议婚”,在元朝婚制中被确立,成为订婚程序中的首项礼仪。(7)下面简单归纳我国中世纪时期的主要婚礼程序:
(一)议婚 也就是“提亲”。男方家长先派一位媒人到女方家中去求婚,称“下达”。
(二)纳采 就是男方家长向女方献礼求婚的礼仪。在征得女方的同意后,才派使者前去行纳采之礼。在“六礼”当中,纳采、问名、纳吉、请期和亲迎皆用雁作礼物。婚书是纳彩的重要仪项。男家准备好婚书,晨起,奉婚书祝告祠堂,以示祖宗后嗣香火相续,同时也期盼先祖保佑子孙婚姻圆满成功,并以之征得祖宗许可。随后,以本宗亲戚、媒氏为使者前往女家。女家父母或族长出门相迎,媒氏将婚书呈献女方主人;女方父母或族长收受婚书后,祝告于祠堂,以求祖先护佑,不忘先人赐体之功。一般官宦之家还专门躬行虔诚仪式,礼文节仪十分讲究(8)。
(三)纳币 也就是所谓的“下聘”。民间又有纳红定,吃肯酒的说法。吃肯酒即是许亲定婚,男家须向女家送纳“定婚礼物”(9)。
(四)铺房 所谓“铺房”,就是举行婚礼前夕布置装饰新房,是婚礼的序幕,通常由女方亲友进行。据文献记载,这项婚礼仪式至迟于宋代已经十分流行。明清以来,此俗一直相沿至今。(10)。
(五)亲迎 即新郎亲自到女家迎接新娘。如今所谓“婚礼”,是指结婚典礼仪式,亦即古代六礼的“亲迎”。关于这一礼仪,《仪礼·士昏礼》有详细记载。
(六)下轿利市 即新妇被迎娶至夫家后下轿、下车入门过程的祈吉庆贺活动,主要有撤谷豆、跨鞍、跨火、抱毡等。据宋高承《事物纪原》所考,撒谷豆之习始于汉代。至宋代,兼撤钱、果,如《梦梁录·嫁娶》载,新妇人门“赳择官执花斗,盛五谷豆钱彩果,望门而撤,小儿争拾之,谓之撒谷豆。”
跨鞍意在取“鞍”的谐音“平安”之“安”的口彩,据认为滥筋于北方骑猎民族。
新妇跨火,本是从火堆上跨过,始于北朝。其初始寓义,或云除秽驱邪。
抱毡,即新妇下轿后足不沾地而踏红毡人室,或以红毡裹新妇抱之进门。据考,此仪始于唐代。明外方山人《谈征·事部》:“今人娶妇,舆轿迎至大门则转毡以人,弗令履地。读白太傅〈春深娶妇家〉诗云:‘青衣转毡褥,锦绣一条斜。’则此俗唐时已然矣。(11)”
(七)拜堂 又称“拜天地”或“拜花堂”,是婚礼过程中的最重要的仪式和,通常是新婚夫妇同拜天地和互拜,也就是现在在许多影视作品中可见的“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交拜”。唐封演《封氏闻见记·花烛》、清翟颧《通俗编·仪节》及赵翼《咳徐丛考·拜堂》等,多有记述,亦见于诗文等。按传统婚俗,拜堂之后即成夫妇,为社会所承认。因而,拜堂是婚礼诸仪式中的大礼。礼成之后,新人就会被送人洞房,直到这时新郎才能揭去新娘头上的喜帕。
(八)喜宴 即婚礼中的庆贺筵席,今俗称之喝喜酒。从古至今,各种喜庆活动多有酒筵相伴,一向被视为人生大礼的婚礼自不例外。
(九)坐帐 宋代称“坐虚帐”、“坐富贵”等,即迎新妇人新房。《梦梁录·嫁娶》载,新妇下轿诸利市仪式过后,“入中门,至一室中少歇,当中悬帐,谓之坐虚帐;或径迎人房室,内坐于床上,谓之坐床富贵”。
(十)撒帐 新婚夫妇交拜之后或坐帐之际,向帐内散掷金钱彩果的祈吉仪式。相传始于汉武帝时婚仪,历代相承迄今。至今仍广泛流行的以枣、栗撒帐的撒帐歌称:“一把栗子一把枣,小的跟着大的跑。”或是:“一把栗子一把枣,明年生个大胖小。”皆谐取“早立子”的口彩祈福。
(十一)合髻 又称“结发”。成婚之夕,新婚夫妇分男左女右共髻束发仪式,源自古代成年礼。合髻、结发多为新房中仪式,又出自成年礼仪式,故后世称原配夫妻为“结发夫妻”。
(十二)合卺 又称“合匏”、“合欢”、“交杯酒”等,即新婚夫妇合饮交杯酒(同心酒),象征夫妇合体相亲。其礼仪始于周代,历代相承。无论皇室贵族还是庶民百姓,行合香礼都是婚礼中除拜堂而外的又一重要仪式,故也以合香代称成婚。唐宋以来,行合誉之礼开始以杯代飘(香),因而别有“合欢杯”、“交杯酒”等说。
(十三)闹房 即“闹洞房”。
(十四)妇见舅姑
这是成婚次日或第三日新妇拜见公婆的仪式,始于周代。在古代,新妇拜舅姑是其正式为夫家宗族所接受、确认其成为本家族成员的一种庄严仪式,所以十分认真,甚至还要参拜家庙。唐朱庆徐《近试上张水部》诗,即以拜舅姑来隐寓其恭求水部员外郎张籍荐引:“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人时无?”拜见时,新娘要献枣和栗子于公公,献干肉于婆婆。
(十五)庙见 第三天,男家主人带新娘去参拜祠堂。如果结婚时舅姑已死,则在婚后三个月到祖庙去奠祭舅姑,称“庙见”。新妇只有在拜见舅姑和庙见这两项仪式完成之后,才能成为丈夫宗族中的一员,整个婚礼才算完成,否则,“女子未庙见而死,归葬于女氏之党,示未成妇也。”
(十六)回门 又称“谢门”,新婚夫妇于婚后首次至女家何安、示谢兼新婿拜认女方亲属。回门时间,或婚后三五日、一个月,因地区、时代及路途远近而异,是传统婚礼的最末一项仪式。据汉何休《春秋公羊传》记载,远在公元前770至公元前476年的春秋时期,已有此礼仪。宋代称作“拜门礼”。
三、透过中世纪中西方婚姻礼仪的比较分析其文化内涵
中世纪时期中西方的婚姻礼仪已经存在极大差异,而其最主要的原因便在于婚俗文化的根源不同。西方国家受宗教思想影响较深,尤其是基督教思想的影响;而中国古代传统婚礼的价值观念的核心是儒家传统的宗法思想,是一种“夫为妻纲”、传宗接代的庆典,婚礼格外隆重奢华,各种仪式活动也渗透着“早生儿子早得福”、“多子多孙多福寿”的宗法意识,即《礼记·昏义》所说的“上以事宗庙,下以继后世”。具体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中国传统的宗教仪式主要是对祖先的拜祭。祖先被视为血源之本(“祖宗,人之本也”),祖先崇拜则是为了“报本”,祖宗祭祀是传统中国家庭重要的礼仪活动,在其婚礼中也有明显体现;而西方国家崇尚基督教,其婚礼一般在教堂举行,并由教士主持,婚礼过程中贯穿着“圣父”、“圣子”、“圣灵”这“三位一体”的基督思想的传播。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中国传统婚姻的首要要求,它反映古代社会家长制度和包办婚姻的价值观,这不仅在礼俗上得到肯定,而且也在政治、法律上得到认可和巩固;西方婚礼则反映出男女双方的地位相对较平等。基督教强调男女都是上帝的儿女,男女应该平等,不存在谁服从谁的问题,所以,他们不像中世纪的中国人,只重视生男孩,而是把女孩也看成爱情的结晶,一样受到父母的疼爱。之所以称其为“相对平等”,是因为它本身也存在男女不平等的地方,例如在婚礼开始时,教士向女方问道,“你愿意以这位男子为夫,服从他、服侍他……”,而且也存在贵族和王室联姻、政治婚姻等问题,只是没有中国古代的那么明显罢了。相比之下,中国中世纪时期的婚礼所表现出来的则是极其明显的“男尊女卑”以及“男本位”思想,妇女地位低下,“三从四德”要求妇女“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可见妇女的一生都要依附于男子,服从于家族利益。在古代婚礼中,纳采、问名、纳吉,请期和亲迎皆用雁作礼物,因为雁是随阳之鸟,“妻从夫之义也”。在拜堂之前,男女双方根本“素未谋面”,反映了“男女授受不亲”的思想。再者,婚礼过程中,许多礼节都是针对女子而设定的,例如“跨鞍、跨火、抱毡”等等。
中国传统的婚俗也带有较强的封建政治文化色彩,婚姻有时甚至成为了政治结盟的手段,中国历史上的多次“和亲”,就是以婚姻作筹码,换取和平的交易,是政治支配婚姻的产物;在西方,婚姻是男女青年爱情的归宿,缔结婚姻的目的是为了让双方长相厮守,是为了更好的生活在一起,是个人的私事,所以,西方人在选择伴侣时,注重的是感情的有无,而不是家庭的利益,家族的声望。恰恰相反的是,中国古代的婚姻是“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所以,婚姻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广家族、繁子孙,同时用来维护并提高家族名望及地位。由于婚姻会为家族增加一名外姓女子为成员,所以男家在选择媳妇方面特别严谨,以免有辱家声,家族娶媳妇远比个人娶妻子来得重要。婚姻被视为家庭的要事,而非个人的私事,所以男女间的爱情并不能作为婚姻的首要依据,这主要也是受宗法思想的影响。
还有婚神信仰的不同。在中国传统的婚姻观里,认为婚姻是五百年前上天注定的,是人力所不能更改的。中国古人最早的婚神是伏羲和女蜗,相传伏羲和女蜗结为夫妻而繁衍了人类,他们既是人类的始祖,又是“制嫁娶”和“置婚姻”的神仙,后世将他们奉为婚神。中国古人还相信“赤绳系足”的天命观,认为人一生下来,就被月下老人以红绳系足,姻缘早以天定。因而,尽管古代婚姻存在诸多不合理的地方,却很少有人会主动进行反抗。另外,中国古代的婚姻礼仪中也存在许多迷信的成分,例如议婚时“换八字”、撒豆以避“三煞”等等;与中国社会的祭祖祭孔风习不同,基督教是把尊奉和敬拜天主作为第一教义,这是其十戒中的第一条,舍天主不得别有拜祭之偶像。西方社会也没有祭祖习俗,也不许信众祭祖。在西方神话传说中,主持人间婚姻的爱神很多,古希腊神话中的爱神是阿芙罗狄德、维纳斯等,古罗马神话中的爱神则是维纳斯之子丘比特,丘比特手中有爱之神剑,当射出的金剑射中了青年男女的心,两人就会产生美妙的爱情,进而缔结成婚姻,但当射出的是银剑时,男女青年就不会有美满的结局。所以他们的婚姻更多的是考虑“真爱”。
此外也反映出中西方审美情趣不同。中国的婚俗崇尚喜庆、热闹,婚礼以红色为主色调。新嫁娘穿着红绣鞋,身着红嫁衣,头盖红喜帕,坐着红花轿,来到新郎家。新郎也穿着红色的礼服,并在家中则贴上红对联,挂上红喜字,欢迎新娘的到来。在中国传统婚俗中,红色不但令人感到喜气洋洋,吉祥如意,而且也预示着以后的日子会红红火火,幸福美满;西方国家的婚俗崇尚纯洁、浪漫,婚礼以白色为主色调。新娘子身穿白色婚纱,手戴白色手套,头顶白色纱巾,不但美丽端庄,而且也象征着新娘的纯洁高尚。西方人的婚礼喜欢用鲜花来装扮,很多人在婚礼鲜花的使用上,也偏爱白色,他们认为白色即纯洁无暇,又浪漫温馨,与唯美的爱情正吻合。归纳起来,西方的婚礼神圣、庄重、浪漫,而又相对简洁;中国的婚礼隆重、喜庆,然而仪式十分繁琐,并且显得铺张浪费,因而现在许多中国的年轻人都选择西方的结婚仪式。
当然,中西方的婚礼也存在相似、甚至相同之处,例如都崇尚多产等等,但由于相似成分较少,而且也不是本文主要探讨之处,这里便不赘述了。
注释:
(1)(2)石德才:《当代国内外学者对欧洲中世纪婚姻问题的研究》,《史学理论研究》2003年第1期;
(3)谢炳国:《基督教的婚姻观及其礼仪》,《中国宗教》2004年01期;
(4)(6)薄洁萍:《上帝作证——中世纪基督教文化中的婚姻》,学林出版社2005年版,第88——95页;
(5)于建波:《西方婚礼习俗一瞥》,《大学英语》2003年03期;
(7)王晓清:《元代社会婚姻形态》,武汉出版社2005年版,第11页;
(8)(9)王晓清:《元代社会婚姻形态》,武汉出版社2005年版,第14——18页;
(10)(11)曲彦斌:《中国婚礼仪式史略》,《民俗研究》2000年02期;
参考文献
(1)石德才:《当代国内外学者对欧洲中世纪婚姻问题的研究》,《史学理论研究》2003年第1期;
⑵薄洁萍:《试论中世纪基督教婚姻思想中的矛盾性》,《世界历史》1999年05期;
(3)谢炳国:《基督教的婚姻观及其礼仪》,《中国宗教》2004年01期;
(4)薄洁萍:《上帝作证——中世纪基督教文化中的婚姻》,学林出版社2005年版;
(5)于建波:《西方婚礼习俗一瞥》,《大学英语》2003年03期;
(6)王晓清:《元代社会婚姻形态》,武汉出版社2005年版;
(7)甄进忠:《中国古代婚礼浅论》,《中州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8)曲彦斌:《中国婚礼仪式史略》,《民俗研究》2000年02期;
(9)段淑萍:《中英婚俗文化及差异》,《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10)曲成志:《新娘蒙“红盖头”的传说》,《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2008-01-04 C版C2。
(11)李振林,马凯:《中国古代女子全书.女儿俗》,甘肃文化出版社2002年版;
(12)朱傑人,嚴佐之,刘永翔:《朱子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13)倪世光:《西欧中世纪骑士的生活》,河北大学出版社2004年;
(14)严昌洪:《20世纪中国社会生活变迁史》,人民出版社2007年;
(15):《江村农民生活及其变迁》,敦煌文艺出版社1997年;
(16)约翰:《生命之光:约翰福音》,群言出版社2005年版
(17)段塔丽:《唐代婚姻习俗与妇女地位探析》,《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2期;
(18)大勇:《中国传统婚庆礼俗与当代婚礼》,《现代交际》2001年11期;
(19)刘新成:《西欧中世纪基督教婚姻观》,《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03期;
(20)刘海鸥:《天儒冲突—中西方家庭伦理的初次冲撞》,《伦理学研究》2003年第4期;
引言
常言道“民以食为天”,可见饮食在人类生存和发展中的重要性。同时“食”也居旅游六要素之首,旅游者在外旅游离不开美食。因此,挖掘饮食文化内涵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火锅是中华民族传统的饮食方式,重庆火锅更是对重庆这座城市的文化产生了及其深刻的影响。但目前学术界对重庆火锅的研究大多集中在烹调技巧、火锅的起源与类型、火锅与重庆当代人文精神等方面,鲜有人从地理学的角度来研究重庆火锅,鉴于此本文主要从地理学的角度出发,着眼于重庆火锅的饮食文化内涵来进行研究。
一、饮食文化研究概述
(一)饮食文化的含义
对于饮食文化的定义,目前尚不统一。典型的是季鸿昆认为:饮食文化是人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关于食物需求、生产和消费方面的文化现象,既包括人与自然的关系,又包括人类社会与食物的关系。又如赵荣光认为:饮食文化是指食材开发、食品制作和饮食消费过程的技巧、科学等,和以饮食为基础的传统习俗、理念和哲学等结构组合而成的全部食事的总和。总之,目前学界对饮食文化的定义缺乏统一标准且观点繁杂。
(二)饮食文化研究的视角及其主要研究内容
关于饮食文化的研究涉及众多学科,比如历史学、经济学、艺术学、地理学等,但各个学科研究的侧重点和主要内容都有所不同。目前国内大部分文献都集中于研究少数民族饮食文化、饮食文化的影响、饮食文化与营养学等,涉及到社会、化学、营养学等领域,但是从地理学视角进行饮食文化研究的文献还相对比较少。
二、重庆火锅的饮食文化研究
(一)地理环境对重庆火锅形成与发展的影响
饮食文化的特色是在特定地理环境因素影响下形成的,了解地理环境因素对重庆火锅的影响,对于挖掘重庆火锅的饮食文化内涵和指导开发饮食文化旅游等具有重要作用。文章主要从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2个方面进行分析:
1.自然地理环境。重庆位于四川盆地东部,境内山多水广,全境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酷暑湿热,而冬季阴冷潮寒,所以无论何时何季重庆区域内都很潮湿,为了驱除湿气,重庆人民在长期的饮食实践中渐渐认识到辣椒的“辣”和花椒的“麻”对驱除湿气有重要功效,于是在烹煮食物的时候特别爱使用花椒和辣椒作为调料,这样不仅可以达到驱除湿气的效果还能为菜品增鲜配色。因此,这就形成了重庆火锅的主要特色――“麻”和“辣”。
2.人文地理环境。重庆火锅最初是长江和嘉陵江边船工纤夫的饮食方式,这几乎是众所周知的。重庆自古是水码头,往来船只众多。中日后,伴随重庆的正式开埠,中外商贾日增,船工纤夫的数量在山城也增多,但他们的生活条件简单艰苦且体力消耗量大,因此需要食用便宜又相当耐消耗的食物以补充体力,所以火锅的便宜、方便且美味便深受大家喜爱。
伴随重庆经济的发展,人们更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于是,重庆人便应时推出一系列的“滋补火锅”、“药膳火锅”等,这不仅把医药文化与饮食文化完美的融合在一起,同时也增加了重庆火锅的特色。这些人文因素都促进了重庆火锅的形成与发展。
(二)重庆火锅蕴含的饮食文化内涵
目前对饮食文化内涵的研究在各个文献中是众说纷纭,本文研究重庆火锅所蕴含的饮食文化主要借鉴了周尚意、孔翔的《文化地理学》中的内容,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1.食物原料文化。食物原料在任何饮食文化体系中都是最基础的部分,其构成几乎决定了饮食生活的基本面貌、甚至决定了饮食内容和方法及营养结构。重庆火锅的菜品来源甚广,有荤有素、有生有熟、有麻辣也有香甜,它追求同中求异,异中求和,这很好地表达了中国饮食之道蕴含的和谐性,也正因如此重庆火锅能风靡于不同地域、不同阶层的人群。尤其是在民俗风情方面,重庆火锅呈现出一派和谐与酣畅淋漓之景,造就出一种“同心共聚、同享共乐”的文化气氛。
2.食物烹饪文化。食物加工观念的增强和加工技术的提高,体现了饮食文化的进步,但绝大部分食物经过加工后还必须使用各种烹饪方法加以烹煮才可食用。首先,重庆火锅表达了中国烹饪的包容性。“火锅”本身是炊具的称呼,同时又是吃法、技法与炊具的统一。其次,重庆火锅体现了中国自古追求健康养生的饮食习俗。重庆火锅是水煮火锅,这种非油炸烹饪方式是非常健康的;近年重庆还陆续推出了“保健火锅”、“药膳火锅”等。
3.餐桌礼仪文化。餐桌礼节文化是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重要体现,同时又是一种社交手段,在用餐过程中,人的修养会通过言行举止表现出来。在重庆,不论是官员还是普通人都很爱吃火锅,且家家都会做,它具有极大的普及性。而每家每户吃火锅时则都是大家围坐在一起,这样就提供了一个特殊的时间和空间去交流与沟通,进而增进彼此的感情和联系。所以重庆火锅体现了中国自古以来追求的阖家团圆的文化氛围,亲朋好友围“锅”而坐,在火热的气氛中尽情畅饮,和乐融融。
三、重庆火锅饮食体现的重庆文化
(一)重庆火锅表现了重庆人热情与豪放的民风
重庆火锅的主要特点是口味浓、重,以正宗川味的“麻”和“辣”为主,这与重庆人热情、豪放和喜好群聚的性格相同。重庆人不论何时都很爱吃火锅,且吃相很豪放,常常是叉开双腿,赤膊上阵,有气吞山河之势。在重庆通常有这样的景象:不论是街边小吃摊、小火锅,还是高档的火锅城,人们总是围炉而坐,锅里汤汁翻滚沸煮,锅外人人杯盘相碰,欢声笑语,在热烈的氛围中开怀畅饮。从这些胡吃海喝的人们身上,就能够感受到山城人民的热烈和豪爽。
(二)重庆火锅表达了重庆人追求健康与美味结合的生活方式
重庆火锅的基本调料辣椒、花椒、豆豉、老姜、大蒜等均有益于人体。医书记载川椒所含麻味素能刺激唾液分泌,有助于消化和杀菌,起到开胃健脾的作用;食用大蒜可治痢疾、腹泻和咳嗽;豆豉有消食化滞与驱风散寒的作用;老姜则味辛性温,是发汗和祛风的良药。
重庆火锅的烹饪方式也非常健康,所有食物都经高温消毒且一熟便吃,这样既保留了食物的主要营养又鲜嫩可口;此外先烫荤菜再烫素菜的烫食顺序也有利益人们的肠胃健康;随着时代的进步,重庆推出的药膳火锅、滋补火锅等更是美味与健康的结合。综合以上可以看出重庆人民历来都追求健康与美味相结合的生活方式。
四、对重庆火锅饮食文化的开发利用问题
(一)“火锅饮食文化”被当作城市名片
重庆火锅经过上百年的发展,早已从穷苦人才食的大杂烩发展成人人爱吃的美味佳肴。今天,重庆街头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就是遍布大街小巷的火锅馆,以至于人们认为到重庆不尝一尝正宗的重庆火锅就不能算真正到过重庆,就像去西安一定要吃羊肉泡馍、游天津必吃狗不理包子一样。可以看出火锅已成为重庆的代名词,重庆的城市名片,而如何挖掘火锅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使“中国火锅之都”的城市名片更加响亮、长久则需要政府部门与火锅企业的共同努力。
(二)“火锅饮食文化”被当作旅游资源
随着火锅成为重庆的城市名片,重庆政府开始将火锅这一饮食文化资源与旅游结合起来,发展独具特色的重庆火锅美食文化旅游,这对重庆旅游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同时也能促进重庆火锅业的发展。从2004年开始,重庆政府便开始举办火锅文化节,到2007年共举办了3届,在短短3年时间,规模从万人、十万人发展到百万人参与,从八百桌、一千桌发展到赢得“火锅之都”的称号,火锅节在重庆的巨大成功,让人既兴奋又惶恐。火锅因节日的举办串红,节日也因火锅的走红而日益成熟,但发展火锅美食文化旅游还存在诸多问题,比如构建火锅文化旅游发展的良好环境、设计特别的火锅文化旅游产品等,这些都需要旅游部门与火锅企业的通力合作。
五、结语
关键词:宁波 饮食文化旅游资源 开发
一、饮食文化与旅游业发展的关系
所谓饮食文化,是指人们在饮食中表现出来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饮食文化既包括生产方式和供给方式,也包括消费和需求方式,既有物质性的一面。又有精神性的一面。民以食为天,旅以食为先。在“食、住、行、游、购、娱”的旅游六要素中,饮食居于首位。这不仅因为饮食在旅游中是不可或缺的,还因为饮食文化对旅游业有着潜在的多重促进功能。
首先,旅游实际上是一种物质和精神的综合性活动,“食”便是旅游活动的物质基础之一。饮食服务业属于旅游业的范畴,而以食品为物质形态的饮食文化也可以成为取悦游客的对象。饮食文化可以丰富旅游活动的内容。在有条件的地方,把饮食文化作为具体的旅游项目,必定会受到游客欢迎,从而产生招徕更多游客的效果。其次。饮食文化可以提升旅游活动的品位。在饮食文化的氛围之下,可使游客在轻松愉快的餐饮过程中,了解和领略到更多的民族特色文化和当地的风土人情,从而提高旅游欣赏的水平,增长见识,陶冶情操,升华美感。再次,饮食文化可以增进旅游经营的效益。旅游经营主要目的是获取经济效益。含有文化内涵的饮食,其附加值可以大幅度提高,与旅游经营目的相符。此外,旅游业的兴起,还为饮食文化吸收外来精华提供了条件,有利于它的充实和创新。
中华饮食文化源远流长、丰富多彩。深层次挖掘饮食文化资源。开发多种特色饮食文化旅游,才能更好地弘扬中华饮食文化,提高旅游地的综合吸引力,促进餐饮业和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
二、宁波传统饮食文化的特点
宁波地处东海之滨,其丰富的海产品资源是其地方菜系的一大特色。以甜品为主的地方小吃和点心,也是宁波传统饮食文化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海鲜产品、宁波菜和宁波式糕点,构成了一个宁波饮食文化旅游资源良好的基础。如何充分挖掘其价值,对于促进宁波旅游业的综合开发,提升宁波旅游活动的品位,使旅游者更好地了解宁波以及推动宁波饮食业和旅游业的发展,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历史悠久,积淀丰厚
宁波菜又叫“甬帮菜”,是中国菜系之一浙菜的一个重要支脉,其源远流长。河姆渡文化遗址出土的釜中就有先民们简单烹食的鱼、鳖、蚌等羹菜。《史记・货殖列传》中有“楚越之地,饭稻羹鱼”的记载。余姚著名易学家虞翻的后代早在1000多年前就写出《食珍录》一书。宋代诗人坡更有对宁波梭子蟹制作的诗赞:“半壳含黄宜点酒,两螯斫雪劝加餐”之句。至明清代宁波菜已声名大振,袁枚、朱彝尊等先辈的著作中就有了“淡白鲞”、“雪菜大黄鱼”等宁波海鲜类菜肴的记述和描绘。近现代宁波菜发展更快,以海鲜为料理烹制的新菜肴得到极大开发。改革开放以后。原籍宁波的海外侨胞纷纷将资金投向宁波市场,餐饮业也从中获利良多,许多饭店餐厅的经营、建设得到了极大提高。而民众消费能力的增强,进一步推动了行业的发展。
(二)选料较广,海洋文化特色鲜明
宁波东临东海,西南靠四明山、天台山,中间有东钱湖及内河湖泽水库,还有平原蔬菜基地,既有海味、河鲜,又有山珍土产,菜肴的原料资源品种众多,可四季入市。由于长江水带来的各种有机物质对东海海鲜生长提供了丰富的营养,使东海鱼类肉质细腻、鲜嫩。同时依托广阔海和礁石,特色小海鲜品种繁多。宁波海鲜是宁波传统饮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作为宁波城市的名片之一,也广为人所知。宁波地处长江入海口,海岸线长,是咸水、淡水交汇的地方,水中微生物极为丰富,因此海鲜味道特别鲜美,营养价值很高。宁波出产的海鲜,不但可作为熟食菜料。其加工后的干产品,也常作为人们馈赠礼品时的一种选择,
(三)烹饪技法独特,地方特色风味浓郁
宁波菜擅长烹制海鲜,鲜咸合一,选料注重细、特、鲜、嫩,常用的烹调方法有30多种,其中最擅长的是炒、炸、烩、熘、蒸、烧、腌、靠8种。因料施技,方法多样。讲究鲜嫩软滑、原汁原味,色泽较浓,注重突出原料本味,使菜肴产生一种独特的复合味,“雪菜大黄鱼”和“红膏炝蟹”,即是其代表作。而其中“靠”更是由宁波人首创并富有特色的一种烹调方法。如“靠菜”、“靠笋”等,意即依靠文火较长时间焖烧的烹调方法。
(四)名菜名点种类繁多
宁波地方菜品种繁多,其中以宁波十大名菜为代表:冰糖甲鱼、锅烧河鳗、腐皮包黄鱼、苔菜小方烤、火臆金鸡、荷叶粉蒸肉、彩熘全黄鱼、网油包鹅肝、黄鱼鱼肚、苔菜拖黄鱼。而诸如宁式鳝丝、雪菜大黄鱼、清沁汤、雪菜豆瓣、油闷雷笋、宁波烤菜、龙头烤等一些家常菜,也极具宁波地方特色风味。
宁波传统小吃可分为点心、糕饼、菜肴三类。点心类有了以猪油汤团为首的十大名点,糕饼类有宁式蛋糕、月饼、桃酥、酥饼、绿豆糕、白糖细糕、桂花软糖、冰片糕、苔生片等。宁波风味小吃,特别注意选料。如猪油汤团,采用精白水磨糯米粉,内嵌上等猪油、白糖、黑芝麻等精制而成,其色如白玉,糯而不黏,油而不腻,柔软,香气扑鼻。堪称华夏一绝。
(五)姿态开放,兼容并包
随着近代宁波的开放,全国各地的菜种乃至西菜,纷纷涌入宁波。宁波餐饮界在品种的创新方面,也不断吸收外来菜种的长处,开发出既适合外地人口味,又保有本地原料特点的菜肴。比如对许多海鲜的红烧、煎炸以及对辣的运用,都是传统手法中所不多见的。像汉通饭店的海鲜食单中,近60%采用广式、潮式乃至广东顺德的烹饪方法,30%采用甬帮做法,10%采用日式与西式的做法。食客可体味多种流派的海味,这样既满足各地宾客的口欲,又能让本地食客尝得外帮的海味。
三、宁波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和问题
近年来,宁波餐饮发展迅速,一派蓬勃繁荣景象,每年的增速都在30%左右,即使在遭受SARS重创的2003年,增速仍达18%,餐饮业已成为宁波经济发展中最快的行业之一。但与此同时,由于经营理念、管理模式等内在原因以及城区改建等外部原因,宁波餐饮的老字号正逐渐衰落。行业整体存在体制的不完善和发展的盲目性等问题,尤其是与旅游开发的结合还有巨大的空间。目前,宁波饮食文化旅游开发的问题主要有:
(一)经营理念传统,缺乏创新特色
由于中国的餐饮产业的发展起步较晚,和国际先进和管理水平有着相当的差距。比如有资金链的不稳定性,经营理念、经营模式的陈旧,管理经验的缺乏及品牌建设细节的忽视,市场推广不力,人力资源短缺等问题,最终体现为企业收益的停缓或下降。在创新方面,近年来宁波餐饮业实行的创新工程颇有成效,
但主要集中在单个新菜肴的开发,而在整体特色上没有新的突破。宁波海鲜虽有特色,但始终未引起其它地域在口味上的认同,不能不说是创新工程还没有达到最终目的的一种表现。
(二)文化开发和参与性不强,与旅游业结合的空间还很大
21世纪以来,以新的经营理念为导向的宁波传统饮食企业迅速成长起来,填补了因老字号衰落而造成的甬菜馆的空白。像汉通、石浦、向阳渔港等新企业,占据了宁波传统餐饮市场的大部份额。新字号虽然在传统菜的传承方面表现相当积极,但在传统饮食文化性的挖掘上,还有待加强。作为宁波传统饮食业的龙头,新字号有义务也有能力,开发地方菜的文化内涵,满足旅游消费者的精神层次的需求,更好地提升文化旅游地质量,使饮食文化真正融入旅游活动中,
(三)行业体制不完善,发展呈盲目状态新世纪宁波传统餐饮业的另一大特点是个体餐饮业的兴起,集中表现为海鲜大排档的发展。这些个体经济,固然优化了餐饮业结构,带动了一部分就业,但管理上存在问题。相对而言,海鲜排挡对旅游者的亲和力要强于大型餐馆,接近原生态的经营姿态。也是旅游资源中极具潜力的部分。不过食品卫生和就餐环境质量的低下,是它们先天的不足。
(四)传统餐饮老字号逐渐衰落
一些历史悠久知名的品牌,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得到了“老字号”的称号,像状元楼、东福园、梅龙镇等。此后,西式快餐和国内其他菜系的优秀菜种开始进入宁波市场,它们迅速蚕食并瓜分老字号的市场份额。这些企业在管理模式上,更注重效率,强调服务质量、用餐环境;在口味上。更加鲜明直接,贴近大众,并且带来异地的新鲜感:价格上偏重实惠。这种种原因,加上城区改建等外部原因,使得老字号和宁波传统饮食均落入了一个低谷。
四、宁波传统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对策与建议
(一)深入发掘宁波传统饮食的文化内涵
随着各种菜系和西式快餐纷纷抢占宁波餐饮市场,旅游餐饮市场竞争变得日趋激烈。在这种情况下,宁波饮食文化资源要想得到可持续发展,就要注重对饮食资源文化内涵的发掘。以饮食文化为载体,弘扬海鲜文化,使旅游者在吃中体验文化,实现饮食与文化的互动发展。宁波饮食深受海洋文化的影响,在饮食心态、进食习俗、烹调原则方面都有独特之处。把饮食与宁波历史文化有机结合起来,是提升宁波传统饮食文化内涵最为有效的途径。
(二)与旅游线路开发结合
饮食民俗在人们的衣食住行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将宁波传统饮食文化资源开发参与旅游,就是以宁波饮食民俗为吸引物和承载物,激发旅游者的兴趣,通过旅游者的亲身投入,成为特定民俗环境,从而达到旅游的主体与客体的双向交流,满足旅游者休闲、探奇、求知等目的的旅游功能。宁波近海的特点,使得宁波不仅可以开发农家乐,还可以开发渔家乐。宁波沿海的慈溪、北仑、象山等区县,地理风貌不同,海洋产品的种类也各具特色。这些对水产资源生产过程(捕捞)或者消费过程(用餐)的开发,都可以成为当地旅游线路中的一环。
(三)与旅游商品开发结合
这里的旅游商品,是指专门供旅游者购买的商品,通常具有精致而有地方特色等特点。前面已经提到过,宁波海鲜是最容易最适合作为旅游商品出售的,如泥螺、炝蟹、蟹糊、海蜇、海蜒、紫菜、苔菜、鳗鲞等海产品,还有像奉化芋艿头、余姚榨菜、邱隘的雪里蕻咸菜等非海产品以及宁波名茶、名酒等,都可以通过加工,包装成为成品销售。可以考虑在旅游目的地进行有关调研规划,建立专卖点,并通过各种促销手段推广。这样,不但有利于旅游资源合理利用,也对企业品牌形象提升有所帮助。
(四)与旅游节庆开发结合
旅游节庆是以旅游为导向的节日和特殊事件的合称,一般多是借助民俗风情、地方特色、人文历史而开展的地域性活动。自上世纪末,宁波餐饮业界以“赛、展、书”为抓手,积极推进宁波菜创新。但宣传不强,影响不大,知名度不高。虽然宁波海鲜美食节规模、档次和海鲜特色居全国前列,但和同城的另一节事――宁波服装节无法同日而语。与节庆结合,主要是在策划上下功夫、模仿成功的案例,特别是众多条件相仿的例子,不失为一条捷径,
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两个层面。广义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文化专指社会意识形态。由于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行为活动同时就是文化活动。因此,文化可以归纳为人的存在方式和生活方式,即人类社会实践的一切成果。旅游是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发展的依托。文化反过来又是旅游发展的灵魂,始终蕴含在旅游活动当中。旅游与文化共生共进、一体化发展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是时代和社会进步的一种潮流。“旅游文化”是“文化”的一个子系统,它并不是旅游和文化的简单相加,而是一种全新的文化形态,是环绕旅游活动有机形成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旅游文化是贯穿在整个旅游活动中的内在因素,它的产生与发展必然要建立在一般文化的基础上。长期生活在冰和雪环境下的人们,形成了他们特定的生活方式和活动现象,这种文化形态被我们称之为“冰雪文化”,它涉及建筑、饮食、经济、艺术、体育、旅游等方方面面。“冰雪文化”与“旅游文化”同属于文化的子范畴,两者之间存在着交叉契合点,即“冰雪旅游文化”。冰雪旅游文化是指在冰雪环境基础上开展旅游活动所产生的特定的社会现象、规律、关系等事物的总和。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旅游业的发展,冰雪旅游文化呈现出多元化、国际化、品牌化、产业化的发展趋势。
二、黑龙江省冰雪饮食文化
(一)龙江饮食文化黑龙江虽地处边疆,但是边而不塞,无论是史前时期,还是整个文明时代,这里始终是一个开放的文化带,是由汉、满、朝鲜、蒙古、回、达斡尔、鄂伦春和赫哲等多民族融合的历史聚合体。在这种多元文化的影响下形成的饮食文化更是丰富斑斓,多姿多彩。黑龙江的饮食文化,虽没被列入四大菜系之中,但要论起其渊源,龙江饮食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传承。
1.起源于满族饮食文化历史上曾经创造的渤海文化、金源文化,奠定了龙江饮食基调。首先,早在“渤海国”时期,食物原料丰富,烹调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出现了烧、烤、蒸、炖、炸、焖、煎、熏等烹调方法。由于物产资源丰富,饮食文化十分发达,动物的肉头蹄肝肠等都可以入菜,甚至出现了用“三足铁锅”涮肉的吃法。这种火锅与火锅菜肴后来成为满族先人传统风味饮食、满席主菜之一,并随满族人入关风行全国。其后,在金代时期,烹调技术得到了进一步发展,特别是出现了一些新的调味品。元代居住在龙江的女真族学会了“以豆为浆”、“酿米为酒”。到了清朝后期,黑龙江省出现了努尔哈赤的“黄金肉”、“罕参”等传说。
2.集成于中原饮食文化清朝以前,龙江人在中国北方或全国建立政权,龙菜和龙江其他先进文化一样,在不断向外输出的同时,也吸收了国内的先进饮食文化。在清朝康熙平定三番后,曾给吴三桂做大厨的崖三爷被流放到黑龙江宁古塔充军,他用黑龙江地区的特产原料,结合当地人的饮食习惯,对龙菜进行了改良,研究出许多具有龙江特色的菜点,专供达官贵人享用。此后,由于“流人”的大量进入特别是20世纪中叶的自然灾害,山东、河北的大量移民开始“闯关东”,中原尤其是鲁菜文化进入了黑龙江地区,给古老的龙江饮食文化注入了一股新的成分,并在短期内融入到龙江饮食文化中。
3.合璧于外来文化随着1898年中东铁路的修建,大批俄国人进入以哈尔滨为中心的地区。1905年日俄战争后,哈尔滨、大连等城市被迫开埠通商,各国侨民也蜂拥而至。直到1937年,哈尔滨有大小西餐馆260多家,仅道里中央大街就有西餐厅37家。外来饮食文化的传入对黑龙江地区传统的饮食模式产生了巨大影响,逐渐形成了该地区特有的饮食习惯、饮食观念和进餐行为,在许多方面带有明显的开创性。外来饮食文化的出现还带来了全新的烹饪技术———煎、炸等,形成了特色鲜明的西餐品牌。西方饮食文化的传入改变了黑龙江一部分城市人口的饮食习惯和食品结构,这种影响一直延续至今。
(二)龙江冰雪饮食的特征黑龙江省有着“冰雪龙江”的美称,四季分明的气候特征,使得“天地所闭藏”的龙江大地在入冬以后一片干净,严寒低温令土地不能再有所贡献,这种状态通常持续近半年的时间。受冰雪生态环境和民族历史遗留的影响,黑龙江省由此形成了独特的冰雪饮食文化特征。
1.从饮食方式上看(1)冻食。比如冻梨、冻柿子、冰糖葫芦、冻豆腐等冰雪特色食物,是水果或蔬菜在冬季的自然环境下形成的独特的贮藏方式的结果。(2)生食。如沾酱菜,这种饮食方式与维生素的摄取有关,人们日常餐桌上第一道菜通常是以白菜、胡萝卜、黄瓜、绿豆芽等为主料的“凉拌菜”。(3)腌渍。受北方冬季低温条件的限制,绿色蔬菜难以获取。腌制的方法有利于食材的保质,如用白菜经过腌渍发酵而制成的酸菜已成为独特的饮食风味;腌制咸菜已渐渐形成了口重(咸)人群的饮食习惯。(4)高热量。龙江人大口喝酒、大口吃肉的生活习惯,是由于酒可驱寒、舒筋、活血,人们需要足够的热量来抵御冬季的严寒而长期养成的,从而成为冰雪饮食文化的一部分。
2.从菜式上看(1)杀猪菜。龙江人好吃炖菜,是因为长期处于寒冷气候,需要摄取高热量。杀猪菜原本是东北农村接近年关杀年猪时所吃的一种炖菜。人们把刚杀好的猪的血脖子斩成大块,煮熟后切成大片放进锅里,再放入已经处理好的干白菜,加水和调料,等到肉烂菜熟后再把灌好的血肠倒进锅内煮熟。杀猪菜肉嫩汤鲜,肥而不腻,开胃解馋。(2)鱼筵。冬季封江之后江鱼多活动于冰层下,此时鱼儿不再进食,鱼肉新鲜、柔嫩。赫哲族是我国北方唯一世代同鱼保持着紧密联系的民族,有“食鱼民族”之称。客人来了,能品尝到别具一格的风味鱼筵,刹生鱼、塔拉哈、生鱼片、刨花鱼片等不胜枚举,做法独特。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发展,这些独特的食鱼方式已成为黑龙江地区独树一帜的食鱼文化。(3)野味。由于黑龙江省地大物博,冬季的大兴安岭野生动物众多且极易扑捉,慷慨地给龙江人的餐桌上提供了各种野味。飞禽中的松鸡、沙半金、天鹅,走兽中的猂鼻子、熊掌、鹿脯、野猪脸等等,营养珍贵,口味独特。经过人工驯化饲养,野味已经走入寻常百姓家,成为龙江人餐桌上的冬季保健美食。
3.从烹饪方法上看龙江菜的烹饪方法兼容并蓄,融众家之长。一是火候讲究变化和适度。如“急火快炒”、“先急后慢”、“快慢结合”等,又讲究火候富于变化、适度和恰到好处等。二是注意保护菜肴的营养价值。通过“汁、浆、糊、芡”,既减少了营养的损失,又为消费者提供了“软、嫩、滑、酥、脆”等不同的口感。三是讲究细微变化。以炖、酱、拌、炝、熘、焖、涮、烤、爆等为主要烹调方法。同时,还兼融西方烹调方法中的煎、炸等方法。
4.从菜点品种上看除中式品种外,西式品种占一定比例,“大列巴”、红肠、“格瓦斯”等是人们日常食品;西餐店的数量要高于其他省份,西餐则是人们休闲饮食的重要选择。黑龙江冬季冰雪菜点的成品特征既讲究温饱、御寒、摄取营养的功效,又讲究体现晶莹、洁白、刚劲、飘洒的冰雪文化特质。
三、黑龙江省冰雪饮食文化的发展建议
中华民族饮食文化源远流长,饮食既是文化的子要素,又是旅游活动的六大要素之一,一直为旅游研究的重点。把饮食文化与旅游活动相结合,无疑会推进旅游目的地餐饮业和旅游业的发展。就如何弘扬龙江冰雪饮食文化,提高冰雪旅游产品的吸引力,以推动黑龙江省冰雪旅游的发展,提出以下四点建议:
(一)加大对冰雪饮食文化的保护和开发力度饮食文化的发展离不开各民族的保护和传承,不同地域所具有的独特饮食文化保证了中华民族传统饮食文化的多样性。随着社会进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现代文明有取代传统文化的趋势。先进供暖设备的出现、全球的日趋变暧以及很多其他因素的存在,使得黑龙江省地区的大部分居民已经无需抵御冰雪天气的严寒,加上多元饮食文化的冲击,人们开始渐渐地抛弃了当地传统的冰雪饮食习惯,被汉化或者西化。各地方政府对此需居于主导者、担当者和引导者的角色地位,承担资源开发和保护、人才培养、资金投入、技术支持和规划管理等职能。对于一些少数民族地区,政府可以从政策和资金上给予一定的扶持,帮助少数民族同胞认识自己的饮食文化特色,并鼓励各地区依靠文化产业来推动地方经济发展;还可以牵头开展特色冰雪饮食文化活动,用特色饮食吸引旅游者,在弘扬饮食文化的过程中获取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只有各地人民真正体会到文化价值所在时,他们就会自觉想办法发掘和保护自己的文化。
(二)在冰雪旅游产品中融入饮食文化内涵随着人们经济水平和文化素养的提高,传统观光旅游产品所带来的体验,已经满足不了现代旅游市场出现的新需求,求新求异、参与性和趣味性强的旅游商品已成为新一轮的消费时尚。因此,在冰雪大众旅游产品中,应该尝试加入新的元素,改变原有的单一产品结构,迎合游客的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需求。例如,旅行社可推出“哈尔滨冰雪美食一日游”、“农家乐美食游”、“龙江特色美食行”等龙江冰雪饮食文化旅游产品。由于饮食文化所具有的地域性和民族性等特点,冰雪饮食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便具有了一定的独特性和难以复制性。这样,不仅有利于地方旅游业形成自己的品牌,对于继承和弘扬当地传统饮食文化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冰雪饮食文化旅游不应单单局限于美食品尝这一层面上,还应当包括由美食所产生的各种附带产品的消费上,如探究龙江饮食文化的深刻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参与冰雪美食的制作过程、享受冰雪饮食活动氛围等等。冰雪饮食文化旅游产品,即以品尝异地美食为主要旅游动机,在龙江冰雪美食的品尝过程中参与龙江冰雪文化的探讨、美食的制作及感受美食文化氛围,利用当地的自然和人文景观来辅助美食游的具有文化内涵和参与趣味性的旅游活动。
(三)重视“冰雪美食”的宣传和营销提到中华美食,人们更多关注的是菜系的传统菜品。由于旅游产品的不可移动性,购买者只能通过间接的信息收集来了解目的地的情况。要提高龙江饮食文化的吸引力,就需要把“冰雪美食”推向市场,提高知名度,占领市场份额。首先,要加大宣传力度,形成“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媒体传播、互相协作”的合力氛围。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等各类传统媒体和手机短信、网络等现代传媒手段,形成系统的宣传方案,包括龙江冰雪饮食文化的内涵和特色,名店、名点及各种美味佳肴的多元化、多层次的介绍、推介等,尤其是在现有的导游图、旅游宣传手册、景点说明书中增加有关旅游餐饮的部分,以激发游客的体验动机和参与热情,扩大龙江冰雪饮食文化的影响;其次,对于饮食文化旅游产品的宣传推广要具有针对性,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主推最具竞争力的产品。对于特定的受众进行宣传开展和信息输送,避免盲目宣传。另外,不能忽视新产品的推出和更新;最后,开展联合营销。通过餐饮企业与各大旅行社、景区、旅游公司的合作,把冰雪美食体验与现有成熟的、影响较大的冰雪旅游产品进行捆绑销售,使冰雪饮食旅游产品能更快地打入国内市场,形成规模。
关键词:骈雅 服饰 饮食 文化内涵 词语
一、引言
《骈雅》是中国古代训诂学著作,由明代朱谋?撰写,成书于明万历十五年(1587)。该书共七卷,仿照《尔雅》的体例和分类方式,分《释诂》《释训》《释名称》《释宫》《释服食》《释器》《释天》《释地》《释草》《释木》《释虫鱼》《释鸟》《释兽》13篇,以解释古代汉语中的双音节词为主。该书是第一部以双音节词为研究对象的训诂专著;从辞书编纂的角度而言,它又是第一部双音节词词典;因其特别侧重双音节词中联绵词的探讨与释义,故它又是联绵词研究的奠基之作。综上,《骈雅》在训诂学、辞书史、联绵词的专题研究中都占有重要地位,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与实用意义。
二、《骈雅・释服食》中的服饰、饮食类词语在现代汉语里的存留情况
据统计,《骈雅・释服食》中的被释词在现代汉语中仍使用的有“”“褴褛”“郁金”“馄饨”“醍醐”“肯綮”等。
《骈雅・释服食》:“,儿幞也。”现写作“襁褓”,泛指背负、包裹婴儿所用的东西,也借指婴幼儿时期。“襁”指背负婴儿用的宽带。《说文解字・衣部》:“襁,负儿衣。”段玉裁注:“古襁字,从糸,不从衣浅人不得其解,而增襁篆于此。”也用作哟剩指用背负婴儿的宽带背负。《大戴礼记・保傅》:“昔者周成王幼,在襁褓之中。”“褓”指裹覆婴儿的小被。《吕氏春秋・明理》:“民多疾疠,道多褓H,盲秃伛担万怪皆生。”高诱注:“褓,小儿被也。H,褛格绳也。言民襁负其子走道,跛而散去。”陈奇猷校释:“褓H即指婴儿。道多褓H即道多弃婴也。”《淮南子・要略》:“武王立三年而崩,成王在褓襁之中,未能用事。”
《骈雅・释服食》:“褴褛……,敝坏也。”形容衣服破烂,后泛指破烂的衣服。《方言》:“以布而无缘,敝而之,谓之褴褛。”“褴褛”一词,古今意义相同。
《骈雅・释服食》:“春草,鸡翘,蒸栗,郁金……,Z色也。”“郁金”在这里指用郁金染出的黄色。《慧琳音义》卷三十九注引《考声》:“郁金,香草名也。”冯集梧注引《妆楼记》:“郁金,芳草也,染妇人衣最鲜明。”而“郁金”现在多指供观赏的花色艳丽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又称“郁金香”。
《骈雅・释服食》:“馄饨……,@食也。”“馄饨”亦作“a饨”,是一种用薄面片包馅做成的面食。《广雅・释器》:“馄饨,饼也。”《广雅疏证》引北齐颜之推云:“今之馄饨,形如偃月,天下通食也。”可见,当时的馄饨形状和今天的饺子类似。又:“馄饨,《集韵》《类篇》引作?肫,《北户录》引作浑屯,《字苑》引作a饨。”李匡V《资暇集》卷下:“馄饨以其象混沌之形,不能直书混沌而食,避之从食可矣。”徐时仪认为:“馄饨最初似为有馅的饼,亦以合和为貌,无孔无窍,故与浑沌、混沌语义相近。”现在,“馄饨”指以面皮包裹馅心后,放在汤水中煮熟和汤同时食用的面食。
《骈雅・释服食》:“醍醐,美酥也。”这里指从酥酪中提制出的油。《大般涅经・圣行品》:“譬如从牛出乳,从乳出酪,从酪出生稣,从生稣出熟稣,从熟稣出醍醐。醍醐最上。”也用以比喻佛教中的最高佛法。《大般涅经・圣行品》:“从佛出生十二部经,从十二部经出修多罗,从修多罗出方等经,从方等经出般若波罗蜜,从般若波罗蜜出大涅,犹如醍醐。言醍醐者,喻于佛性。”佛教中比喻最高的佛法。现在多用于成语“醍醐灌顶”中。
综上,《骈雅・释服食》中只有为数不多的个别词语仍在现代汉语中使用,绝大部分词语已经随时间演变成为单个字或者消亡,体现了词语的发展演变具有时代性。
三、《骈雅・释服食》词语所反映的古代服饰文化、古代饮食文化
(一)《骈雅・释服食》词语所反映的古代服饰文化
从“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开始,服饰被逐步纳入“礼”的范畴,到了周代,中国古代服饰正式形成一种制度。历代王朝以“律例”“典章”“舆服志”等各式条文制度来管理和统治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
1.服饰类词语反映的古代礼教和等级制度
孔子主张一切言行包括衣着装束都必须“约之以礼”。“子曰:见人不可以不饰。不饰无貌,无貌不敬,不敬无礼,无礼不立。”可见,古人服饰的蔽体遮羞、御寒保暖和美化装饰功能是次要的,用服饰来表现德行修养则是主要的。《左传・哀公十五年》记载了孔子的弟子子路为维护“礼”而死的事:卫国内乱,子路系冠的缀被人砍断,他说“君子死,冠不免”,放下武器而“结缀”结果被杀,传达了服饰甚至比生命还重要的理念,体现了服饰背后的礼教色彩。又如班固《白虎通义》:“圣人所以制衣服何?以为蔽形,表德劝善,别尊卑也。”统治者对服饰形制、色彩、纹饰等以制度的形式进行规范,其目的就是为了“表德劝善,别尊卑”,达到统治国家、管理社会的目的。这也是中国古代服饰区别于其他国家古代服饰的一个重要特征。中国古代服饰体现着严格的等级区分,古代从天子到诸侯,从皇后到妃嫔,从官员到平民,都有专门的服制、颜色、纹饰等,层次鲜明,以表示等级尊卑的不同,而且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不允许随意僭越。如“十二章”,作为服饰等级的符号,在历朝历代的演变中愈加严格,“十二章”的图案纹饰几乎成为了皇族的象征。从一些服饰词语中也可以看出古人的等级观念,如“衮冕”“冕”“玄冕”“揄翟”“鞠衣”“展衣”等,是天子、王后的专用礼服,令贫民百姓望而却步。
服饰作为一种符号,体现着着装者的身份和修养。在礼制的作用下,服饰承载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古代服饰虽然受到礼制的制约,但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封建桎梏。人类从茹毛饮血发展到衣冠礼仪,服饰的礼制化实际上也是社会的规范化,是人类进步的一种体现。
2.服饰类词语反映的古代人们的审美观念和崇拜心理
古代服饰的审美心态具有时代色彩,在不同的时代人们的服饰审美心理也截然不同。隋唐时热烈、外向、开放的文化类型体现着民族自信,反映在服饰上,就表现为雍容大方、华贵艳丽。这一时期对女性着装开放和女子肥胖持赞同以至赞美态度。如从全身遮蔽的]?发展到渐为浅露的帷帽,这是妇女服饰的进步。而到了宋代,因程朱理学的影响,反映在服饰上就表现为封闭内敛、不尚奢华。这一时期对开放着装的态度是否定和压制的。
古代对于服饰的审美具有观赏性心态,在达官贵族、百官公卿中表现得最为突出。帝王、后妃、王公F族的服饰尤其特殊,如天子的“六冕”和王后的“六衣”。中国古代帝王服饰以其华贵的服饰、庄重的威仪、鲜明的色彩、繁复的结构著称。它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心血的结晶,是古代服饰文化的艺术精品,从冕服系列、冠服系列和弁服系列中可见一斑。在文化内涵上,它更是最高权力的象征。
古代服饰词语体现了人们对天地、对图腾的崇拜。《周易・系辞下》:“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其中“乾”指天,“坤”指地,上衣下裳的形制就是因对天地的崇拜而产生的,也反映了古人的天地观。服饰上的纹饰,也反映出古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崇拜。“衮”是帝王穿的绘有卷龙纹饰的礼服,俗称“龙袍”。龙纹带有浓厚的图腾崇拜色彩,这一点,从中华民族历来被称作“龙的传人”上也可以看出。“衣”“揄翟”“阙翟”等是王后的祭服,这几种服饰上都有翟形纹饰,反映出古人对鸟图腾的崇拜,后来称女性为“凤”大抵也是由此。
(二)《骈雅・释服食》词语所反映的古代饮食文化
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汉书》:“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以食为天。”《论衡》:“人民所重,莫食最急。”《孟子・告子》:“食色,性也。”焦循《孟子正义》:“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饮食文化是文化史的基石,它深刻影响着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发展。毫不夸张地说,人类文明源于饮食。任何一个时代、地域的人们的饮食生活,均关系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如社会风俗、礼仪、祭祀、节庆、婚丧嫁娶等等。
当人类的饮食跨越最初的果腹阶段,饮食文化便开始萌芽。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饮食文化的内涵也越来越丰富。先哲曰:“民以食为天。”人不饮食不能生存,饮食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词汇作为一种动态的语言形式,记录着我国的历史与文化,彰显出独特的社会文化内涵。饮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源远流长。在《论语》一书中,“食”出现了41次,“政”也出现了41次,虽然这是一种巧合,但也从某种程度上反映出,在孔子心目中饮食所体现的“礼”与政治的地位同等重要。
1.饮食类词语反映的古代人们的饮食观与饮食习俗
中华传统文化得以稳定和发展的基础是我国以农业生产为主,这使得人们居住稳定,形成了安土重迁的心理和厚重内敛的性格。因物质条件的作用,中华传统文化在哲学观念上崇尚中庸,主张调和,反映在饮食上即中国古人重视酸甜苦辣咸五味调和。中国哲学的辩证思维丰富而深刻,突出体现在“和”字上。“和”在饮食文化中指的是适中和调和。“勺药”“W腩”等词反应了古代人们注重调和的饮食观念。饮食方面的调味品众多,如“M醢”“y鹾”“干?”“大苦”等。五味调和的饮食时代,可能发端于原始农耕文化,因我国古代以食用谷物为主,食用时需要调味品佐餐,滋味的多变能使进食过程变得更加顺利和愉悦。
在古代,我国汉族的饮食十分重视味道。如在先秦时期,人们普遍喜爱腌制品,口味较重。以我国春秋时的齐鲁饮食为主要代表,文献典籍中记载的人们食用的调味品和腌制品有“M、醢、酱、昌b”等等。《论语・乡党篇》:“不得其酱,不食”,可见生活在鲁国的孔子,也经常食用用盐腌制加工的食物。古人对于味道的调和,还讲求不同季节的饮食偏重不同的味道。《周礼・天官・家宰》:“凡和,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咸,调以滑甘。”
古代饮食习俗因地域、民族的不同而有所差别,这是由自然环境、经济状况和文化程度等多种因素决定的。中国古代的汉族,因经济状况和文化程度都较少数民族要好,因而汉族的饮食习俗表现得更为成熟和精细,饮食种类也更为丰富。如《骈雅・释服食》第二章提到的粥类、饼类等词语,分类细致,种类丰富,体现了汉族以谷类食物为主,这也与汉族所居住地区农业较为发达有关。而西北游牧民族则以食用肉和乳酪为主,如上文提到的“醍醐”等。饮食习俗的截然不同体现了不同的自然环境形成的饮食文化圈不同。直到今天,这样的饮食习俗差异依然存在于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之间。而民族融合和对外文化交流使得饮食习俗有了新的变化。如唐代,作为中国历史上经济、文化的鼎盛时期,对外文化交流十分频繁,外来饮食自然也多。自西域传入的食品,汉代人称为“胡食”,如“{、胡饼、X”等。
王仁湘认为:“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饮食思想与观念也可以说是中国古代饮食文化的核心,它对中国饮食文化的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指导作用。儒家所追求的平和的社会秩序,也毫不含糊地体现在饮食生活中,这也就是他们所倡导的礼乐的重要内涵所在。”可见,儒家的饮食观念对饮食文化有着重大影响。
2.饮食与礼俗、祭祀文化
“礼”作为中华文化的高度概括,作为中国社会维系君臣、父子、夫妻、师生等一切社会关系的最高准则,贯穿于中国古代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包括人的服饰、饮食、居舍等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最早的“礼”,可以认为是以饮食为发端的。《礼记・礼运》:“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其燔黍捭豚,污尊而g饮,蒉桴而土鼓,犹若可以致其敬于鬼神。”由此可以认为,“礼”最初产生于人们的饮食活动之中。中国古代社会的饮食具体而细微地反映出中国古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高度。同时,研究饮食对于我们了解中国古代社会饮食礼俗嬗变的一些规律也大有裨益。饮食与祭祀的关系也尤为密切。古时先民生活中遇到吉凶大事都要举行祭祀活动,以祭告他们所信奉之神和祖先,祭告并不是空手进行的,不论是祖先崇拜还是神灵崇拜,都要通过献祭,即供奉食物进行,所以,祭祀就与食物产生了密切的联系。直到现在,人们祭祀祖先时,依然要供奉食物,这是对古代习俗的沿袭。
四、结语
今天,我们能够了解到的古代的服饰文化、饮食文化、宗教文化、官僚制度等,都是通过典籍中所记录的词语得来的。可以说,词汇是语言中最活跃的部分,相较于语音、语法,词汇更为直接、及时地与文化发生联系。透过某一时期的词汇记载,我们可以了解到该时期社会文化的方方面面。综观《骈雅・释服食》词语,可以说,它们承载了中国古代服饰、饮食文化的诸多内容,是中国古代服饰、饮食文化的一面镜子。在对外文化交流方面,服饰和饮食更是传播中华文化最好的载体。
参考文献:
[1]窦秀艳.中国雅学史[M].济南:齐鲁书社,2004.
[2]王仁湘.饮食与中国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姚伟钧.中国饮食文化探源[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9.
[4]朱和平.中国服饰史稿[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1.
[5]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6]华梅.中国服装史[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7.
[7]清魏茂林.骈雅训纂《续修四库全书》编纂委员会编.续修四库
全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8]宗福邦.故训汇纂[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9]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10]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2013.
[1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6
版)[Z].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12]孙晨阳,张珂.中国古代服饰辞典[Z].北京:中华书局,2015.
[13]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字典:九卷本(第2版)[Z].
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四川辞书出版社,武汉:湖北长江出版集团・崇文书局,2010.
[14]黄今许.《骈雅》《骈雅训纂》及其作者[J].龙岩师专学报,
1991,(2).
[15]肖惠兰.《骈雅》探综[J].文献,1998,(3).
[16]徐r仪.饼、、馄饨、扁食、{等考探[J].南阳师范学院
学报,2003,(7).
[17]刘海云.《骈雅》骈字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
论文,2015.
[18]潘虹.《释名・释饮食》词语综合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