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企业社会责任的建议

企业社会责任的建议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企业社会责任的建议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企业社会责任的建议

企业社会责任的建议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中央企业社会责任;障碍因素;政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27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024(2009)01-0010-03

[基金项目]国资委课题项目“中央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研究成果之一,课题负责人:彭华岗

[作者简介]陈锋,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研究方向为企业管理;钟宏武,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所助理研究员,博士,研究方向为企业经济。(北京100836)

一、中央企业对社会责任的认识还不到位

与私营企业和股份制企业相比,中央企业对企业社会责任相关知识的熟悉程度更高,但是中央企业普遍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解不到位,对社会责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缺乏深刻认识,少数企业甚至对社会责任存在片面看法。有企业在社会责任自检报告中表明,企业承担责任的主要动力在于政府相关部门的号召和要求,或者说,企业把很多社会责任内容作为政治任务来承担。此外,有56%的接受调查企业(总样本数为25)认为承担社会责任会增加经营成本,有2家接受调查企业认为承担社会责任会降低企业经营效率。

还有部分中央企业对履行社会责任抱有一定的抵触情绪。某企业指出:“强调社会责任,同时要避免将一些本应由全社会承担的责任归到企业身上,重回企业办社会的老路。不过分夸大社会责任的作用。企业社会责任毕竟属社会道德和行为规范的范畴,其作用方式不同于法律,其发挥作用的程度也只能在一定限度之内。过分夸大社会责任对规范约束企业行为方面的作用,甚至希望以推行社会责任解决执法监察无法完全解决的企业违法违规问题,这种做法不仅容易使企业社会责任的推行偏离正确方向,而且会对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产生不利影响。”

此外,一些企业还认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实际上就是把理应由政府部门负责的事情揽到企业身上,结果“不仅对企业健康成长不利,有时也会培养政府惰性”。

二、中央企业社会责任的具体内涵还不清晰

中央企业普遍认为企业社会责任的具体内容过于模糊,边界不清,企业管理者不清楚哪些工作是企业必须做的,哪些是企业应该做的,哪些是不能做的。受访企业反映,社会责任内容过于宽泛,无论是理论界还是管理机构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具体内容都无准确定义,具体到中央企业这种特殊企业,社会责任内容就更为宽泛和模糊,出于不同角度和目的,不同的利益相关方都为企业框定了不同社会责任内容,让企业管理部门常常元所适从,无法判断这些观点的是与非。而相关管理部门对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也缺乏清晰的、操作性强的指导意见,使企业社会责任实践方向不明,对错难分,无从下手。从问卷调查的情况来看,100%的受访企业所认同的社会责任内容包括:依法纳税、产品质量安全、支持公益事业、员工职业安全卫生、减少环境污染,这类社会责任可以认为是央企社会责任的核心内容。此外,有些社会责任内容并未得到一致认同,但反对意见不足20%(可称之为普适层),具体包括知识产权保护、企业文化、有效配置资源、行业道德规范、诚信经营、社会捐赠、节能降耗等;最后一类是争议层,反对将此类事务纳入社会责任范畴的企业比重超过30%,具体包括财务状况、企业利润和技术自主创新等。

三、中央企业社会责任尚未形成完整的管理框架

企业要将社会责任真正转化为行动,必须要建立一个全面的社会责任管理体系。否则,中央企业就无法规范地、持续地推进社会责任实践。但中央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始于近两年,多数企业都没有成型的社会责任管理体系。首先,大部分企业没有在决策中建立保障利益相关方利益的机制。1/3的中央企业社会责任自检报告没有提到社会责任管理体系的内容,接受问卷调查的企业中,50%以上没有建立“社会责任委员会或类似机构”。在25家受访企业中,半数以上没有在高层决策中建立保障利益相关方利益的机制。在建立利益相关方利益保障机制的企业中,选择建立重大决策前专家论证制度的比重最高,达到100%,而直接征求外部利益相关方意见和决策方案需经委员会同意再提交董事会的各占50%,使用外部董事代表外部利益相关方利益的占到30%。

其次,不少企业的社会责任管理行为缺乏系统性,表现为“就事论事”,即简单地把一些具体的管理体系(例如维护员工管理体系、社会公益事业管理体系等)罗列起来,没有把社会责任作为一个整体、建立全面的体系来管理。接受问卷调查的企业中,11家“已建立社会责任相关机构”的企业所具体描述的仅是某一具体社会责任内容领导机构(譬如扶贫领导小组、安全生产小组、节能工作领导小组、“优质服务年”工作领导小组、“反商业贿赂”工作领导小组、慈善帮扶救助基金、社会事业管理部、扶贫领导小组、工会、社区工作管理委员会、安全生产管理委员会、、稳定工作领导小组等),并未建立全面、统筹全局的社会责任管理机构。

再者,社会责任管理体系内容不全,多数企业在谈到社会责任管理企业时,都只简单提到几个具体内容的管理体系(譬如生产安全管理体系、产品质量管理体系等),其他的社会责任内容则没有建立相应的管理体系(譬如企业公益管理机制、社会责任沟通机制等)。中央企业也普遍缺乏社会责任评价系统,难以对社会责任的实施状况进行衡量、评价、反思和改进,很难规范地、持续地推进社会责任实践。

最后,社会责任沟通机制不畅。截至2008年10月,社会责任报告的中央企业仅有18家,占央企总数的12%左右,接受问卷调查的企业中有20%的没有、也不打算社会责任报告。还有17%左右的受访企业表示没有与社会沟通的渠道。这说明部分央企对主动、新型的责任沟通机制还比较陌生,也有所抵触。社会责任报告的比率不高。

四、现行中央企业考核制度没有涵盖社会责任有关内容

现行中央企业管理体制不利于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这主要表现在主管机关尚未建立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责任体系和考评体系。由于国家没有清晰、规范的体系要求和考评约束,导致各企业的社会责任表现差别很大,一些履行社会责任较多的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要付出更大的成本和代价,最终,履行社会责任将会影响到企业经济指标。而目前施行的《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主要考核的是经营业绩,考核体系过度偏重经济指标,没有涵盖社会责任的有关内容,这样就必然出现企业社会责任做得越好,

考核成绩反而较差的现象。

某电力企业就提到,其在2004―2006年任期考核指标中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3年主营业务平均增长率、3年平均劳动生产率三项考核目标全面完成,但年度考核等级3年均为B。主要原因是企业总投资中有很大一部分用于公益性资产投资,其效益主要体现社会效益,而不反映为企业的财务收益,公益设施的折旧和运行维护支出还要分摊到企业成本之中,导致考核指标中权重最大的净资产收益率指标无法完成,从而直接影响到年度考核结果。

五、外部社会环境存在障碍因素

与国外相比,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外部环境仍不完善,使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面临诸多障碍。

1 公众对中央企业社会责任期望过高,给央企造成过大的压力。由于央企多数是公众服务企业、资源垄断企业。公众认为他们理应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对他们的责任要求远高于其他企业,某些要求对中央企业而言可以说是不切实际的,致使无论中央企业如何努力也无法满足这部分人的期望,企业的社会责任实践难以获取应有的好评和价值回报。因此,社会舆论的过高期望给中央企业施加了过大的压力。使这部分压力非但没有转变为动力,反而构成了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障碍,无形中增加了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难度。

2 央企捐赠合法性受到质疑,多头劝募盛行,企业疲于应付。一部分人认为中央企业属于国有企业,其所有权归于全民,收益也归全民使用,央企以企业财产做捐赠会面临社会的捐赠财物合法性审查,陷入“央企究竟有无捐赠权”的争论。多数民众认为央企做捐赠相当于拿全民的钱为少部分受益对象服务,还有人质疑这种行为是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拿全民的钱为个人博取声誉,实为“贪天之功,据为己有”。这使央企的公益捐赠成了好心难得好报,公益捐赠很难得到应有的价值回报,从而降低了企业的捐赠积极性。

此外,我国现行的《公益事业捐赠法》覆盖面较小,可操作性不强,对规范捐赠行为和劝募行为所起的实际作用并不大,比如,谁是社会捐赠的主管部门?什么情况下,谁有资格发起募捐等关键问题都没有明确,这为慈善组织的劝募行为大开绿灯。很多中央企业反映,各种劝募经常登门,手段无所不用,不分时机,不讲条件,不考虑承受能力,企业疲于应付,备感疲惫。而且,我国慈善公益组织普遍透明度不够、公信力不足,专业性较差、服务内容单一、效率低下,企业和员工十分担心善款的使用效果和效率,有的企业反映,“企业不怕捐赠”,但“滥用善款”、“浪费善款”“往往容易影响员工捐赠的积极性”,这反过来降低了企业的捐赠积极性。

3 不对称性社会责任实践增加成本,削弱竞争力。一部分中央企业处于竞争性行业,响应国家号召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后,企业运营成本增加,相对于那些不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在产品价格方面处于不利局面。例如,某汽车企业就反映,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一直把发展新型清洁能源汽车作为降低污染物排放、减轻能源消耗、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方向,并在混合动力汽车领域保持着国内竞争优势。虽然混合动力汽车的环保效果显著,但是其成本比经济汽车要高出1/3左右,与其他企业相比,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极为不利的地位。

4 社会负担过重,影响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由于历史原因,中央企业承担了很多“企业办社会”的责任,直到现在一部分企业依然没有完全卸下这部分包袱。而且,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中央企业还“被迫自愿”地承担了很多社会责任,譬如完成各级政府下达的各项任务,企业经济压力很大,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已无力承担其他责任。一部分企业反映,过多过重的社会负担阻碍了企业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某钢铁企业历史负担沉重,在主业重组上市及7家辅业单位改制过程中,居家人员和离退休职工的费用全部由企业负担,每年费用高达5亿元。此外,目前企业尚有离退休人员10.76万人,今后几年离退休人数还将持续增加,每年承担的费用超过3.3亿元,这些历史负担加重了企业的资金压力,使企业无力顾及其他责任。也有企业认为“当前履行社会责任遇到的一个最大问题或者说是困难,就是目前企业还承担着医院、生活服务、离退休管理、厂办大集体等社会职能”。为此,企业每年支出的费用达到上千万元,该企业认为虽然企业应该履行社会责任,但不等于企业办社会,承担本应该由政府、社会团体及其他部门所应承担的责任。

六、政策建议

为了解决上述困难,国资委2008年1月了一号文《关于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指导意见》,系统阐述了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意义、指导思想、总体要求、基本原则,指明了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八项主要内容,以及履行社会责任的主要措施。除了这些措施,笔者认为还应该通过以下方面的政策措施来推动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

第一,加强社会责任的宣传,在全社会树立社会责任的正确认识。有关政府机关及国有企业的主管部门,应该加强企业社会责任的宣传力度,在全社会就社会责任问题达成统一认识。只有这样,才能对中央企业更好履行社会责任形成社会舆论的支持,同时有助于企业内部对社会责任认识的一致,保证社会责任的实施。

第二,改善中央企业的责任管理体制,为中央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创造良好的环境。特别是在考核机制上,应该将社会责任指标纳入考核指标体系中去。这样,一方面可以防止出现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越多而考核结果反而越差的现象。另一方面,也能督促中央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通过考核的压力驱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

第三,制订相关法规,对捐赠市场体系予以规范管理。一方面,建议有关部门尽快出台央企捐赠法规,明确捐赠管理细则。建议相关部门加快研究,出台央企捐赠法规,明确央企捐赠的合法性,捐赠的自主量裁范畴以及相应的决策管理流程,使央企捐赠管理有法可依。另一方面,要规范各类社会公益团体的行为,避免这些团体对企业提出过多或过分的要求,使企业捐赠行为真正做到自愿。同时,要提高各社会公益团体运营的公开度,使企业和员工捐得放心。

企业社会责任的建议范文第2篇

摘 要:对我国建立企业责任会计的意义及现状进行研究,有助于提高社会整体效益,实现社会净效益最大化。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会计意义现状

我国会计学家通常将企业社会责任会计描述为在传统的会计模式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的会计分支学科,探讨的是如何满足可持续发展,为企业管理当局、政府、社会公众和个人的决策提供特定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企业社会责任会计把社会责任同会计学有机结合,以会计方法全面地反映和核算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所引起的社会成本和社会效益。企业不可能做到绝对独立,其经营离不开社会资源与自然资源的支持。通过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真实地反映企业对社会的贡献和损害,最终目的是提高社会整体效益,实现社会净效益最大化。从而有利于协调企业经济目标和社会目标,抑制企业行为的短期化,实现企业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首先谈谈我国建立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意义

一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的职能与过去相比有了根本性的转变,其不再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直接管理者和参与者,而是从宏观上运用政治。经济、法律等手段对整个社会经济活动进行宏观调控。当前我国正努力将社会经济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强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生态的平衡发展、环境的合理保护,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而传统会计在会计目标、会计方法、会计报告和会计监督等方面都已无法适应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推行企业社会责任会计有助于国家宏观职能部门依据企业提供的相关履行社会责任情况的资料进行分析、汇总,掌握环境保护、人力资源、社会公益事业等相关信息,从而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力度,以促进经济、社会与自然地和谐发展,做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重。

二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近年来西方发达国家掀起了一波社会责任运动,社会责任已成为企业重要的竞争策略。国外各种企业排名显示出当前评价公司声望的指标已不再局限于营业收入和资产规模等经济项目,而更多是侧重于创新能力、发展与吸引人才能力、产品服务质量、社区和环境责任感等方面,这些指标都体现出社会责任标准评价公司的趋势。我国企业要增强国际竞争力、取得与国外跨国公司平等的竞争地位,就必须加大社会责任会计的推广力度,与国际接轨。企业通过社会责任会计披露自身履行社会责任的良好业绩,体现企业对社会的关爱,对环境的爱护,对职工的关怀,可以充分展示自身良好的企业文化,从而建立企业形象及信誉。同时“社会责任标准”也是近年来在国际贸易中得到广泛应用的一项新的国际贸易标准,它强调保护企业内部劳工的权利,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提出了一系列最低要求。企业如果通过了SAS000的认证,就能更好地证明自身履行社会责任,赢得公众的信任,突破非关税贸易壁垒,在国际市场上取得竞争优势。因此,我国要加大出口力度,企业必须更新经营管理理念,兼顾局部利益和社会全局利益,兼顾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推动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运用。

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近年来的“三鹿奶粉事件”使人们开始反思获利不应该是企业存在的唯一目标,一个企业想要长期发展,就必须兼顾经济、环境、社会三者之间的利益,取得三者之间的平衡发展,否则,企业的发展是不健全的,企业的成功也必然不可能持久。也就是说,要构建和谐社会,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应该关注环境、资源和员工福利等问题,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因此,在中国建立企业社会责任会计已迫在眉睫。通过科学构建中国社会责任会计核算体系,合理确定社会责任会计的核算内容,灵活选择计量方法,有效建立规范的社会责任会计报告体系,从而真实记录企业活动对环境的污染和资源浪费情况,并反映企业对生态环境和资源的保护支出及实际取得的成效。政府也可以利用社会责任会计提供的信息,考核企业在人力资源方面的贡献,包括人才培训储备、吸收失业人员就业、职工福利改进、劳动条件保护、企业环境美化、与员工交流等方面。

再谈谈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现状

企业社会责任的建议范文第3篇

【摘要】为摸索市场化环境下应急通信发展,分析了应急通信网组网移动化、应急通信服务产品化、“O2O”营销应急通信服务、应急通信队伍志愿服务制等应对方法,研究了降本增效、注重培养人才的应急通信发展策略。

【关键词】应急通信组网移动化产品化志愿服务制

doi:10.3969/j.issn.1006-1010.2015.19.000中图分类号:F6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10(2015)19-0000-00

引用格式:邓坤南. 兼顾企业社会责任与经济效益双赢的应急通信发展策略[J]. 移动通信, 2015,39(19): 00-00.

Win-Win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Emergency Communicationto Balanc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Economic Benefitfor Enterprise

DENG Kun-nan

(Guangdong Emergency Communications Bureau of China Telecom Group Co., Ltd., Guangzhou 510520, 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development of emergency communication in market environment, countermeasures of emergency communication’s mobile networking, service productization, “O2O” marketing business, volunteer service system were analyzed. In addition, the developmental strategy of emergency communication to reduce cost, increase efficacy and cultivate talents was researched.

[Key words] emergency communication mobile networkingproductizationvolunteer service system

1 应急通信发展概况

(1)国家应急通信保障体系发展概况

国家在实施政企分开的发展策略后,建立了以工信部为国家应急通信管理部门、各省通信管理局为地方应急通信管理部门、电信企业为应急通信业务承办单位的三级管理模式;建设了应急通信业务为政府所用、骨干传输网由电信企业所供的架构,采用政府管理、电信企业支撑运营的模式,建立政府专有的短波、集群、宽带VSAT等应急通信网络;建立了政府主导,与电信企业各有分工,相互协同、上下联动的机动应急通信保障体系。

(2)电信企业应急通信保障体系发展概况

目前,在国家规划及企业内部发展的双重驱动下,中国三大电信运营商均有成立大区级及省级应急通信支撑单位,同时也作为各自企业通信领域的应急先锋,建立了相应的组织架构和应急通信保障体系,配置了应急通信保障资源,并均按照“尖刀部队”标准进行“养兵”与“用兵”,成为国家公共应急和企业品牌推广的重要组成部份。

截至2015年,中国电信成立了南方21省以专职队伍为主的省级机动通信局/队或应急中心(以下统称“机动通信局”),北方10省以兼职队伍为主的省级机动通信队或应急中心,并根据地域、交通、灾害类型等特点,将全国划分为5个大区,形成区域保障机制,在大区内指定一个省所属机动通信局为该区域的牵头局,另一个省所属机动通信局为会同局,其他省所属机动通信局为普通局,形成“牵头局-会同局-普通局”协同工作的应急保障机制。装备了卫星、集群、移动、交换、短波、电源、综合保障、冲锋舟等可快速进行通信组网及抢通通信的应急通信装备。

2011年年底,中国移动也完成全国各省公司应急通信局的组建工作,并与中国电信大区建制模式类同,将全国划分为6个大区,形成区域保障机制;装备了应急电源、移动通信、飞艇等可快速进行通信组网及抢通通信的应急通信装备。

中国联通则成立了以北方10省为主的5大机动通信局,装备了卫星、交换、移动、传输、短波等可快速进行通信组网及抢通通信的应急通信装备。

2 应急通信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机动通信局是企业化运营、市场化运作,但又要履行国家及政府有关战备应急、抢险救灾等公共职责,在国家及政府尚未全面推进有偿采购应急通信保障服务的情况下,出现了只有成本投入而没有业务收入的情况,应急通信发展所需的人、财、物力均无法保证,导致或多或少存在了以下问题。

(1)定位“高大上”,投入“低小下”,发展配套资源跟不上。

各机动通信局,肩负“战时应战、急时应急、平时服务”的使命。战时为党政军提供国防战备通信,履行企业政治使命;发生自然灾害或突发事件时,为政府、重要客户及公众客户提供应急通信抢险救灾服务,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平时为各类重大政治活动、经济活动、文体活动提供应急通信保障服务,为所属企业开展的各项营销活动、热点区域保障提供应急通信保障服务,最大程度创造企业经济效益。定位高,任务重。

然而在运营资金投入方面却出现短缺问题。首先在国家层面,在全国范围内,近3年累计投资购买用于组建专有应急通信子网的新装备,平均每机动通信局不足1套;向企业发放的应急通信运营专项补贴,平均每机动通信局不到100万元,如按2014年IT工程师岗位年薪中位值(12.5万元/人)计算,仅能维持8人组成的团队。其次在企业内部,近3年累计投资购买与大网业务同步的应急通信车,平均每机动通信局不足3辆;在日常运营费用投入方面,基本只减不增,个别电信企业原则上按上年总费用5%的幅度降低,逐年递减,捉襟见肘。

(2)背负责任大,管理行政化,应急通信发展遇屏障。

在工作职责方面,各机动通信局一肩两责,既要履行政府的公共事务职责,又要承担企业的发展职责,责任过大。在运营管理方面,前者往往是通过主管部门,以命令方式进行责任的传递,必须无条件完成任务。后则则是通过自主市场化运作,以求得生存与发展。

在组织管理体系方面,从集团公司到省公司,从省公司到机动通信局,进行垂直管理,管理行政化。应急通信保障从提出需求到满足需求,中间业务流程冗长,各部门层层把关,层层审批,运作效率相对低下。

在成本与效益方面,难以兼顾,发展瓶颈越来越窄。市场环境下的企业,要赢得发展,首要是效益。因此,“养兵千日”所消耗的运营成本,总希望在“用兵一时”时,能获得收益。在汶川地震、雅安地震等抢险救灾,以及2008年北京奥运会、2009国庆阅兵、2010年广州亚运会及2011年深圳大运会等重大活动的应急通信保障中,各机动通信局以“首战用我,用我必胜”为己任,第一时间做好通信保障,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为灾区或活动现场客户提供应急通信服务。期间虽受到了各级政府的表扬,也赢得了客户的信赖,但服务费用难到位。

(3)职业通道窄,工作环境差,应急队伍出现老龄化。

据统计,自国家“九五”规划以来,各省机动通信局队伍人员甚少可在电信企业内部进行纵向或横向发展,队伍的职业发展瓶颈一直没有被打破。且由于职责使然,应急通信的工作环境差,集中在充满危险的野外,或被日晒雨淋,需风餐露宿,同时,高空作业也是必修课。因此,给吸引人才、汇聚人才带来极大挑战。据不完全统计,当前某电信企业的所有机动通信局/队的队伍,因为长期补充不到新人,队伍规模逐年缩小,队伍平均年龄逐年增大,在2015年,队伍平均年龄接近45岁。应急通信队伍发展步入衰退期。

3 应急通信发展策略

“打铁还需自身硬”,机动通信局作要赢得更好发展机遇,务必创新现有运营模式,需实行应急组网移动化、应急过程透明化、应急通信产品化、队伍发展志愿服务制,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升企业运营效能,创新应急通信价值,实现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与创造经济效益的双赢。

3.1 聚焦应急组网移动化,降本增效

首先,建设移动应用型应急通信接入网,降低相对成本。

第一,建设移动通信指挥部。将现有基于移动端、卫星或E1电路中继、数据专线路由中继、固定端组网,也即“移动端-固定端”的指挥通信组网方式,建设为基于移动端、卫星或E1电路中继、数据专线路由中继、移动端的“移动端-移动端”的指挥通信组网方式。前者在平时需不断投入可变运营成本,维护固定网络及接入端装备;急时因应急通信指挥的主管领导往往前移应急现场指挥调度,并有逐渐成为常态的趋势,导致原有固定网络及接入端装备毫无用武之地的情况,浪费成本;后者则基于移动端到端的指挥通信组网方式,维护简单、应用灵活,特别适合于应急场景,利用率高、实用性强,分摊可变成本自然较低。

第二,建设机动便携型集成通信系统。当前各机动通信局大部份应急通信车都配备了通信接入与传输中继路由一体化的应急通信系统,但这些装备要被投放到应急现场,就须确保道路通畅或车辆停放位置安全、可靠。然而这些条件在应急环境下往往会成为奢求。因此,需研究和部署类似曾被投入尼泊尔地震灾区进行通信保障的“空中基站”,以及曾被投入菲律宾海燕袭击区域进行通信保障的“背包基站”。前者利用热气球作为通信机房,并在热气球内安装卫星传输系统和基站接入系统,基于卫星回传+small cell组网方式,提供救援通信服务;后者组网方式与前者一样,也曾在应急现场保证了140万条短信的正常收发和40多万次的通信服务。

上述新型装备通信接入与无线传输系统高度集成、机动便携、组装灵活,可满足荒野、交通受阻、大面积停电或等应急场景需要,让背负、高空悬挂、空中移动等成为可能,可极大缩短将通信装备投入现场的时间,降低不必要的消耗成本。这也成为了新的趋势。

其次,专注移动互联网应急通信接入网能力建设,降本增效。

当前或将来,应急通信保障即成为应急现场移动互联网的保障。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在2015年1月统计的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49亿,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5.57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人群占比达85.8%,而2014年全年移动电话普及率达94.5%。可见移动互联网发展已进入全民时代。

以4G移动通信网100Mbps速率为例,足以满足包括应急通信指挥人员、应急现场救援人员、政企客户以及应急现场的公众客户有关多媒体信息沟通、商务处理、移动办公等通信需求。因此,各机动通信局应将绝大部份人、才、物力等资源,专注投入到移动互联网应急通信装备的能力建设中,减少在已有交换、短波、电源、综合保障等相对重要应急装备的资源投放,并将其它非主流业务的应急装备盘活到企业大网中,进一步降低运营成本,提升运营效能。

3.2 推进应急通信产品化,价值显性化

推进统一的应急通信品牌及产品建设。应急通信服务要走向市场,产品化是必然选择。从基本产品、期望价值、附加价值和潜在价值等方面进行应急通信服务品牌建设和产品细分,按提供应急通信服务的业务种类,建立应急通信服务产品目录、产品价格及说明书,促进应急通信价值显性化,推动应急通信市场逐步走向成熟。

同时,各电信运营商以及应急通信装备厂商也应协同规范应急通信市场秩序,共同培育应急通信市场化供求生态链,促进应急通信供求的良性发展。

随着国家对应急通信产业化策略的推进,以及政府购买服务政策的推行,今后政府有偿购买应急通信服务产品将成为趋势。其它市场客户,也会逐渐适应和推进应急通信服务市场的发展。应急通信产品化,将有助于机动通信局的市场化发展从粗放走向精细,价值回馈指日可待。

3.3 推进应急过程透明化,开源节流

首先,学习“O2O”商业模式,实现应急通信生产与服务可线上线下互动、过程开放与透明,通过提升客户感知与体验,培育应急市场,开辟应急通信创收途径。

在集团公司层面,以客户为中心,建立全国统一的应急通信线上商业平台。线上可展示应急通信服务产品目录、产品特性、资源库存、客户服务指引等可供客户决策和提升客户需求欲望的信息,提供便捷和即时的客户咨询、客户感知、服务受理与沟通渠道,提供应急通信产品的虚拟体验服务,使神秘的应急通信透明化,客户可知、可觉、可体验,进而增加应急通信服务与客户连接点的广度跟厚度,孕育和挖掘应急市场客户。

在机动通信局层面,以客户为中心,开展产品运营一体化、标准化的线下服务。线下根据线上获取到的客服需求、客户特性以及自身应急通信产品等数据信息,有针对性地与客户进行互动,提供客户真正喜爱的产品服务,并让客户乐于支付产品服务费用。同时,结合线下活动及服务情报,与线上互动,促进在客户需求、产品生产、产品交易和产品迭代演进等全流程的良性循环,做强服务,做大价值。

其次,推进应急通信运营信息化,通过信息化渗透应急通信产品生产、资源配置、服务交易等各个环节,提升效率,节约能源。

当前,亟需建立可第一时间预知自然灾害与电信企业通信网络性能的应急通信预警信息平台,将产生应急需求动因的自然灾害预警、事件、网络灾情等数据信息,第一时间提供给政府部门、电信企业应急主管和机动通信局,提升快速应急响应能力。

亟需建立可第一时间推荐场景化应急通信产品资源的信息平台,将即将开展的应急通信策略第一时间提供给政府部门、电信企业应急主管和机动通信局,提升快速处置效率。

亟需建立可第一时间感知应急通信服务过程的信息平台,将实施的应急通信服务过程动态第一时间提供给政府部门、电信企业应急主管和机动通信局,提升风险快速控制能力。

实施信息化策略,使应急通信服务从产生到再生的全过程快速可见、可为,助力效率提升。

3.4 推进队伍志愿服务制,缓解人才危机

将机动通信局定位为电信综合业务技能训练基地、人才成长的平台,以在编员工担任指挥官与教导员角色,通过“传、帮、带”的方式,锻炼个人品质、提升综合业务能力,不断培育应急通信人才。

应急通信人才的补充通过队伍志愿服务制方式实现。即将合作单位中从事通信网络代维或代优服务的员工,纳入人才储备范围,在其原有工作服务满2年后,按照机动通信局需要、本人自愿、合作单位所在组织考核后,转入应急通信保障志愿服务,并赋予应急通信工程师称谓,其劳动关系不发生转移。机动通信局则按照高于人力市场价30%的有偿服务费用进行服务采购,确保其合理的薪酬待遇。

应急通信工程师采取分期服务制,共为2期,第一期为2年,第二期为3年。应急通信工程师服满本期规定年限后,根据机动通信局需要和本人自愿,经过一定的选取程序,可进入下一期服务。从某种意义上说,应急通信成为个人成长与企业队伍发展双赢的新舞台。

4 结束语

“打铁还需自身硬”。本文以互联网思维、“O2O”运营策略及合作共赢的理念,浅析了在市场化环境下机动通信局通过自我革命与创新手段,兼顾企业社会责任与经济效益方面的双赢策略,为解决当前出现的困局提供参考,使应急通信迎来更好的发展机遇。

参考文献:

[1]张波.O2O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商业革命[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3.

[2]叶开.O2O实践:互联网+战略落地的O2O方法[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

[3]陈灿.互联网+:跨界与融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

[4] 曾航,刘羽,陶旭骏.移动的帝国:日本移动互联网兴衰启示录[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4.

[5]孙玉. 应急通信技术总体框架讨论[M]. 北京: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9.

[6] 郑林会,陈山枝,毛旭. 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通信技术及其发展趋势[J]. 电信网技术, 2012(7): 47-49.

[7]姚国章,陈建明.应急通信新思维:从理念到行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4.

[8]堀口区. 精益制造2013:成本管理[M].王占平,译. 北京:东方出版社,2013.

[9]王树文. 我国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与政府管制创新[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10]Marc AMusick,John Wilson.志愿者[M].魏娜,译.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企业社会责任的建议范文第4篇

企业作为社会中的成员,对社会的经济增长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可持续发展”面前,企业不仅要关注盈利问题,还要承担起对于社会的责任。企业社会责任这一概念最早在20世纪20年代被提出,之后逐步从最初的意识到被置于企业的战略视野中。西方发达国家大概在20世纪后期开始开展企业社会责任披露工作,而我国则是在21世纪初才真正有企业开展社会责任披露工作。

有前瞻性的企业也意识到,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以及披露履行情况,不仅可以提升其社会地位和提高竞争力,也可以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造纸企业是一个特殊的行业,除了承担一般企业社会责任外,还需要承担例如保障森林可持续发展的特殊企业社会责任,但单独针对造纸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研究很少。因此单独针对造纸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容及信息披露进行研究就更具针对性也更有意义。通过对国际知名造纸企业与国内造纸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对比研究,为国内造纸企业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提供参考。

二、 造纸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容

造纸企业是指以森林资源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为社会提供纸类产品的,具有法人资格,自负盈亏的生产纸产品经济实体。造纸企业有一些社会责任是与其他企业相同的,这些是造纸企业社会责任的一般内容。同时,造纸企业相对于其他企业有自己的特殊性,因此,造纸企业社会责任也有特殊内容。

1. 造纸企业社会责任的一般内容。企业社会责任是围绕企业与企业内部员工以及外部政府、客户、供应商、股东等利益相关者一种权责关系,这种责任包括经济、法律、道德以及慈善层面的责任,造纸企业社会责任的一般内容就围绕这四个层面。对于员工的社会责任包括在经济层面上为员工提供合理的报酬和福利;在法律层面上保障员工安全和权益;在道德层面上公平对待员工,给予员工发展机会;在慈善层面上资助困难员工。对于政府的社会责任包括在经济层面上依法缴纳各种税费;在法律层面依法经营;在道德层面为社会创造就业机会;在慈善层面上协助政府的公益活动。对于客户的社会责任包括在经济层面上为顾客提供与价格相符的产品与服务;在法律层面上提供安全的产品和完善的服务;在道德层面上尊重客户权益保护客户隐私。对于供应商的社会责任包括在经济层面上按合同规定及时足额付款;在法律层面上依法合作;在道德层面上杜绝与道德低下的供应商合作。对于股东的社会责任包括在经济层面上要对产品市场前景进行准确的分析与预测,保障股东的投资收益;在法律层面上要依法运作公司,管理好投资者关系;在道德层面上要提供给股东真实的业绩和债务信息。对于社区和环境的社会责任包括在经济层面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在法律层面遵守国家环保法规,节能减排;在道德层面尊重地区习俗,保护当地环境,与社区建立良好关系;在慈善层面赞助社区公益活动,为社区提供服务。

2. 造纸企业社会责任的特殊内容。造纸产业生产资源主要来自森林,森林可用资源是有限的,因此造纸企业具有资源限制性。由于森林是自然资源,造纸企业的生产过程容易受到天气等自然因素的影响。例如,造纸所需的纤维来源森林遭到台风的侵袭,企业将面临原材料短缺的困境。由于资源消耗较高,污染防治任务艰巨,环保压力较大。因此,造纸企业的生产会存在自身的特殊性。根据造纸企业的特点,认为造纸企业社会责任的特殊内容有以下几方面:

三、 国外造纸企业社会责任信息的披露现状

根据RISI在2013年的报告,全球十大造纸企业为国际纸业(International Paper)、宝洁(P&G)、芬欧汇川(UPM)、斯道拉恩索(Stora Enso)、司墨飞?卡帕集团(Smurfit Kappa Group)、王子纸业(Oji Paper)、金佰利(Kimberly Clark)、丸红(Marubeni)、SCA和RockTenn。

从全球十大造纸企业的官网收集资料,对这些企业披露其社会责任信息的情况进行比较。在这十个企业的官方网页上,无一例外都有一个独立的可持续发展(Sustain-ability)界面介绍企业自身关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政策、工作框架等信息。对于企业社会责任信息的披露工作,这些公司大多在21世纪初开始正式进行。最早的是SCA集团,在1998年开始环境报告。这些企业对于其社会责任信息的披露均参考了GRI全球永续性报告协会的GRI index,甚至像芬欧汇川(UPM)所披露的社会责任信息还通过AA1000框架。

1. 对企业社会责任一般内容的披露情况。这十个企业在对于其社会责任的一般内容进行披露时,都注重于社区与环境层面的信息。像国际纸业(International Paper),它在报告中披露能源使用以及排放、废物回收及利用、社区参与等相关信息。宝洁公司(P&G)则在环境系统、健康与卫生、废物利用以及再生能源等方面披露相关的社会责任信息。

其次,这些公司也注重员工层面的信息,例如,宝洁公司(P&G)披露关于员工多样性以及对员工包容关怀的责任信息。而斯道拉恩索(Stora Enso)无论在年度责任报告还是季度关于社会责任的更新文件中,都提及员工的健康、安全和人权的相关信息。

而在顾客层面,这些公司都会披露与产品的质量安全相关的责任信息。金佰利公司(Kimberly Clark)还会采访调查顾客的意见以及建议,并将一些意见及建议在报告中披露。

至于供应商层面的信息披露,相对于以上三个层面较少,披露得较多的是金佰利(Kimberly Clark)和RockTenn,它们均在报告中的合作伙伴中披露相关信息。

关于政府与股东层面的信息,这些公司没有在企业社会责任信息中披露,大多选择在年报中披露。

2. 对企业社会责任特殊内容的披露情况。纸产品的原料是纤维,而纤维主要来自于森林,因此,这些造纸企业在其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中也重点披露自己纤维来源的信息。它们基本在披露公文上以负责任(Responsible)、可持续(Sustainable)来形容其纤维来源,例如国际纸业(International Paper)用负责任采购(Responsible Sourcing),芬欧汇川(UPM)用可持续来源(Sustainably Sourced)。森林的认证被视为负责任来源、可持续的标准,因此,在信息披露中,这些企业均会表明生产所采用的纤维的来源森林是否来自得到认证的森林,以及这些负责任来源的纤维占生产所用的纤维总量的比例。

除了纤维来源外,有些企业还会披露与森林有关的社会责任信息,例如斯道拉恩索(Stora Enso)会在报告中披露森林和土地使用情况,国际纸业(International Paper)会披露森林资源相关的信息。它们会披露自己拥有的森林有多少得到认证,以及它们为了森林可持续发展的行动及绩效。

3. 社会责任信息的披露方式。通过对以上二十家企业的资料收集,可以发现,大多企业选择的独立披露方式是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国外的十家企业除了芬欧汇川(UPM)、王子纸业(Oji Paper)和丸红(Marubeni)目前均选择这种独立报告的形式来披露自身的社会责任信息,就像年报一样。值得一提的是,斯道拉恩索(Stora Enso)还有季度的企业社会责任信息的更新报告。UPM芬欧汇川、王子纸业(Oji Paper)和丸红(Marubeni)目前选择在年报中披露自身的社会责任信息(但这三个公司此前是采用社会责任报告形式)。

四、 国内造纸企业社会责任信息的披露现状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的《2014-2018年中国造纸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我国十大造纸企业是:金东纸业、泉林纸业、中冶纸业、泰格林纸、太阳纸业、金华盛纸业、玖龙纸业、博汇纸业、晨鸣纸业和华泰纸业。

与国外企业相比,国内造纸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工作开展较晚,最早也是在2008年开始,大概是受上交所和深交所的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指引出台影响。而且在这十家企业中,只有金东纸业、博汇纸业、晨鸣纸业和华泰纸业正式过社会责任报告。其它大多是以新闻稿形式在官网上分散地披露,而且很多信息都停留在某一个时间段,没有继续更新。同时,在这些过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企业中,金东纸业、晨鸣纸业了几年后就停止了。相对于国外企业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国内企业的报告内容较少参考GRI index,披露内容不利于信息使用者对其环境绩效进行客观评估和比较,且披露内容倾向于积极信息。只有晨鸣纸业会在报告中其履行社会责任的不足以及整改计划,但相对于前面提及的国外的企业,晨鸣纸业在这方面的信息较粗略。

1. 对企业社会责任一般内容的披露情况。国内造纸企业所公布的社会责任报告几乎是一个框架,都是按照利益相关者为分类进行相关信息的披露。例如博汇纸业,其报告分为股东权益、员工权益保护、客户和供应商权益保护、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社会公益事业几个层面。

对于这几个层面,这几家公司所披露的信息绝大多数是文字描述,只有少量数据支持,而且,几乎没有图表形式的信息,不利于信息需要者进行对比以及信息采集。有的企业所披露的信息只有理念,不存在任何过程性、实际性的信息。

2. 对企业社会责任特殊内容的披露情况。国内的这些企业会在官网上公布关于森林资源利用与保护等相关的信息,但信息量且参考价值较低,而且公布通过森林认证的企业只有泰格林纸、金华盛纸业和晨鸣纸业这三家企业。

3. 社会责任信息的披露方式。国内的十家企业中只有博汇纸业和华泰纸业选择独立的社会责任报告的披露形式,而大多数会采用新闻稿形式。这种新闻稿形式在国内的十家企业很普及,这些企业会在官网上新闻稿的形式披露自身对于企业社会责任的理念以及履行情况。

五、 对国内造纸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建议

综合国外造纸企业十强的企业社会责任信息的披露,对比我国造纸企业十强的披露情况,从企业内外部两个方面,提出以下建议:

1. 对于企业内部的建议。

(1)建立以社会责任为中心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它深深地影响了企业的战略规划、生产经营、日常管理等各方面。建立以社会责任为中心的企业文化,能使造纸企业管理者在战略的制定上考虑到自身社会责任问题,从而能引导企业内部在日常管理中自觉遵守社会责任,促使员工建立符合企业文化的道德标准。这样一来,企业内部人员也会有意识将自身的社会责任信息进行披露,以履行其对公众公示社会责任工作的责任。

(2)建立企业社会责任工作管理组织。参考国外造纸企业十强,这些公司都有企业社会责任工作管理组织,像金佰利(Kimberly Clark),这个企业有专门的社会责任工作小组,不仅负责信息整理披露工作,还负责收集利益相关者对于金佰利履行社会责任的意见以及建议。

建立企业社会责任工作管理组织,需由企业内部不同部门人员组成,这样可以确保企业社会责任相关工作具有实际意义,同时也可以普及强化以社会责任为中心的企业文化。企业也可以委托外部专业人士与企业内部人员合作,进行企业社会责任管理工作。

2. 对于企业外部的建议。

(1)政府与行业协会加强引导和管制。在国外,政府在推动企业社会责任过程中承担起法规制定、引导和日常监督的责任。国外政府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以及相关的披露工作中,进行有效积极地干预介入,并在推动过程中占主导地位。

作为政府与企业沟通的桥梁,行业协会不仅会向行业普及行业相关政策,也会代表行业与政府进行交涉沟通。同时,由于其桥梁作用,行业协会时常被视为政府宏观经济管理的参谋助手。因此,行业协会对于企业社会责任披露会有重大的影响力。

与造纸企业相关的政府部门以及行业协会相互协助制定更加明确可行的关于造纸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规章制度,以及造纸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编制指引。同时,也要真正落实对造纸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工作的引导与监督。这样才能促使造纸企业持续开展社会责任的披露工作。

企业社会责任的建议范文第5篇

【关键词】社会责任;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

一、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

随着经济发展,能源问题日益突出,环境污染越发严重,员工和消费者权益受到侵害的事件不断增多,这些问题都在不断引发人们的思考,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进入理论研究的视野,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研究也逐渐成为会计研究的关注的焦点。本文旨在通过分析我国目前企业社会责任会计披露中存在问题,提出不断完善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模式的几点建议。

二、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中存在的问题

1.企业对于社会责任信息披露问题重视不够。企业一直以来把追求利润放在企业发展的第一位,股东为了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也不会顾及社会责任问题,近年来生态环境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是企业披露环境信息的主动性并没有增强,这与企业及其利益相关者的社会责任意识不强有很大关系,企业是信息披露的主体,只有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充分认识到社会责任会计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才能做好社会责任信息的披露工作。

2.与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相关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健全。我国目前已经制定了一些与企业社会责任相关的法律法规,但是对于企业所要履行的社会责任并没有划分一个具体的范围,所以企业的社会责任会计的实施没有相应的法律依据,主观性比较强,也就是说,从法律上讲,企业社会责任信息的披露属于企业的义务行为,法律并没有强制要求,企业在没有法律约束的情况下对于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披露就更加随意,因此,在企业社会责任意识较差的情况下,要更加注重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制度化建设,让企业在信息披露上有法可依。

3.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理论体系不完整。我国对于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研究还很不成熟,在很多方面不够完善,随着经济发展,在实务中出现很多传统会计不能解决的问题,核算范围的扩展、内容的增加、计量方式的多样化和不确定性,使得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披露很难实施,特别是具体社会责任项目的划分,社会责任的量化上使用什么计量方法,以及指标体系怎么构建这些问题都是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中所面临的棘手问题,总之,我国在这方面的会计研究还比较欠缺,理论的缺失严重阻碍实践的发展。

三、对于我国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几点建议

1.增强企业社会责任意识。作为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主体,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强弱决定了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质和量。要提高社会责任意识,对于企业来讲,要以社会责任讲座的形式进行教育并广泛开展相关的讨论,提高企业自身的社会责任意识,让他们认识到企业并不是独立的经济实体,而是社会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企业的行为的影响关系到整个社会,企业要想获得长远的发展必须要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同时披露相应的会计信息,这也是企业对社会应尽的义务。

2.完善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法律制度。建议成立专门的企业社会责任会计准则制定小组,立足我国国情,借鉴西方责任会计研究经验制定符合我国企业发展的社会责任会计准则体系,使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有法可依,这个体系应该包括社会责任会计的目标、核算范围、具体内容和计量方法、信息披露方式和相关质量评价体系等。

3.完善社会责任会计的理论体系。由于社会责任会计的核算对象比较复杂,社会责任会计的理论研究难度比较大,至今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会计实务缺乏相应的理论指导更制约了社会责任会计发展。加强社会责任会计理论的研究要借助政府的力量引导理论界做更多的投入,同时可以通过成立专门的课题组,让相关的各个领域的专家都参与进来,给问题的研究提供不同的角度。

4.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会计人员的素质影响到其提供会计信息的质量,况且,社会责任会计是一个新时代的新问题,会计人员传统的知识结构不能满足社会责任会计的需求,要想胜任新的工作不仅要有相关的会计知识,还要掌握生态环境、社会福利和经济计量等相关的知识,这对于会计工作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会计工作人员应该通过后续教育和培训不断扩展自己的知识面,完善知识结构,同时要不断增强自身的社会责任意识,用会计职业道德约束自己,防止从自身利益出发,提供虚假会计信息。

参考文献

[1]阳秋林.中国社会责任会计研究[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