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生物科技发展趋势

生物科技发展趋势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生物科技发展趋势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生物科技发展趋势

生物科技发展趋势范文第1篇

 

(一)新工业化科技体系的内涵

 

现代科学技术与现代生产活动的密切关系突出地表现在它们相互之间的对应关联中,即特定形态、水平的科学技术与特定形态、水平的生产力、生产方式是相互对应的。工业生产的发展史完全证明了这一点工业革命以来所实现的三次产业革命(工业文明范畴内的产业革命)就是与三次科技革命相对应的。在现代生产中,尤其是在生产的未来发展中,科学技术的因素成为越来越重要的支撑力量。因此我们在讨论社会生产活动的未来发展时必须把探讨未来生产活动中的科技因素放在首位切实弄清支撑未来生产的科技因素是什么。事实表明,目前工业化生产正在向新工业化生产转变。那么,在新工业化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形成中就必定有其特定的新科技因素在发挥支撑作甩否则根本不会出现新工业化生产力和生产方式。另外在新工业化生产力和生产方式中发挥主导作用的决不是零零星星的科技因素而是一个丰富的完整的新科技群它们与新工业化生产力和生产方式具有密切的对应关系。我们把这个与新工业化密切关联的新科技群就叫作‘新工业化科技支撑体系’或‘新工业化科技体系”。

 

(二)新工业化科技体系的特点

 

人类文明是循着由浅入深地认识与改造自然物质层次而向前演进的。采猎时代是‘采集渔猎天然生物(采集植物、渔猎动物)的时代’,农业时代是‘人工生产生物(种植植物、养殖动物)的时代’,工业时代是‘采掘和利用天然化学物质(原料与能源)的时代”,新工业时代则是‘人工创造和利用化学物质(从微观层次人工生产化学新材料并加工制造新的宏观物品、深层次循环利用化学资源)的时代”。不同的文明和时代实质上是不同形态的生产力和生产方式,新工业化具有不同于并且高于工业化的物质生产力和生产方式弄清新工业化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特点是我们进而认识和把握新工业化科技体系特点的前提。

 

新工业化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主要特点有四个。

 

第一,新工业化生产是从小分子、原子乃至亚原子层次入手进行的生产是人工创造和利用化学物质的生产。新工业化生产既可以把各种生产生活废弃物用于再生产而克服资源短缺、环境污染,还可以人工设计、生产出自然界所不能提供的无比丰富的化学物质新材料并进而加工制造出日益复杂的各类生产生活用品,其性能、规模都是工业化生产所无法比拟的甚至可以创造出人们今天尚不敢想象和难以想象的各种奇迹也只有在这种科技和生产能力的条件下,才能最终实现人造生命。

 

第二新工业化生产是深层次循环式生产。由于新科技革命的发展智能化的微制造科技及其产业化形成了可以把一切小分子原子物质资源当作劳动对象的生产力,这就为建构深层次循环式生产方式奠定了基^^所以当人类遇到了工业化生产所造成的资源匮乏、环境污染严重的生存困境时智能化微制造科技及其产业化就被运用于建构深层循环式生产方式在新工业化生产中,生产和生活中的废弃物品都可以作为资源进入再生产,从而把工业化生产的‘资源一产品一废物”的单向生产方式转变成‘资源一产品一废物一再生产资源一再生产产品’的深层次循环式生产方式所以只有新工业化生产才是真正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是真正保护自然环境的生态化生产。

 

第三,新工业化生产是太空化生产。从物质群体结构角度上讲新工业化生产又是走出作为生物圈和高级化学物质圈的地球而把太空大尺度低级物质群体(月球、行星、太阳系乃至更大天体)作为劳动对象的生产,亦即太空化的生产。这就是说在新工业化时代人类的生产活动不再局限在地球上将在大尺度的太空中展开。

 

第四,新工业化生产是高度智能化的生产。不论微观层次的生产还是太空中的生产,都不再是简单的直接的人工生产,而必须是依赖高智能化手段进行的生产,包括高智能化的工具和高智能化的控制方式所以,在新工业时代信息化将发展到一个更高级的阶段即智能化阶段。

 

新工业化生产的上述特点决定了与之相对应的科技支撑体系的基本特点,这是因为,只有具备相对应的科技支撑体系才会形成新工业化的生产力和生产方式从新工业化生产的基本特点,我们可以分析出新工业化科技支撑体系的如下四个基本特点。

 

第一,新工业化科技是一个科技群具有完整的系统性。在工业化生产发展中,每次产业革命与之对应的科技革命都发生在较小的特定领域。然而新工业化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形成是一场物质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大革命,促成了工业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质变,生成了一种崭新的完整的生产力和生产方式这就不能再单单依靠某一个领域的科技革命,而需要众多领域的一系列新科技革命,形成一个完整的新科技体系。

 

第二新工业化科技体系是一个凸显技术作用的新科技体系因而也是一个与产业化十分密切的新科技体系。新工业化科技体系在其总体上主要是一个高新技术体系正是它的高新技术特点决定了它在新工业革命中的关键作甩即它可以直接产业化而形成新兴产业并生成新工业化的生产力和生产方式这个特点决定了我们的科技政策和科技实践应把侧重点放在高新技术的研发及其推动它们的产业化上同时也表明基础科学的研宄要相对稳定一些重点在技术开拓上。

 

第三新工业化科技体系是一个突出各学科渗透尤其是各种技术集成的新科技体系。新工业化生产,不论是微观层次的生产还是太空化生产,不论是深层循环式生产还是高智能化生产,都不是某一种单项技术所能完成的都需要各种高新技术的有效集成因而具有突出的综合性。

 

第四,新工业化科技体系是一个以实现人工创造化学物质为关键科技要素的新科技体系。工业化生产也需要相对应的科学技术但它们的作用主要是在宏观层次上认识和利用天然化学物质,使人们能够采掘天然化学资源并进而加工制造各种工业产P品包括从宏观层次上对生命物质的认识与利用。新工业化生产要能实现人工创造化学物质,这就需要新科技体系中的关键科技和主导科技应是在小分子、原子乃至亚原子层次上进行微观生产的科技或科技集成它将影响乃至决定其他相关科技的作甩并渗透到相关科技中发挥作用。

 

二、新工业化科技体系的结构

 

新工业化科技体系的结构,包括新工业化科技体系的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一)新工业化科技体系的组成要素

 

现代科技有一个十分庞大复杂的体系科技分支门类众多,它们与新工业化生产的关系有远有近只有那些直接关涉形成新工业化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科技门类才是新工业化科技体系的基本组成部分。新工业化生产力和生产方式所需要的新科技体系,必须包含以下七个主要科技分支。

 

1、信息智能科技。信息科技在工业化高级阶段己作为支撑科技出现,从而实现了工业信息化。在新工业化中,信息科技进一步发展到智能化的更高水平从而成为微观化生产、深层循环式生产、太空化生产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科技支撑从本质上讲新工业化生产是一种高度智能化生产,没有智能科技是不可想象的。智能科技包括作为硬件的智能机器研宄、作为软件的智能程序研宄以及信息通讯方式的研宄都需要有一个质的突破性发展才能真正支撑起新工化生产。

 

2、纳米科技。纳米科技本质上是微制造科技是从小分子、原子层次上操纵物质生产的科技。纳米科技既可以制造各种信息化智能化的微型机器又可以制造性能优异的新材料以进一步加工制造各种宏观新产品。由于纳米科技直接形成微观制造生产力,在人工创造和利用化学物质的新工业化生产中,更是必不可少的科技支撑纳米科技及其产业化己经突破了工业化生产的范畴它不再停留在对天然化学物质(矿藏原料、能源)的采掘加工上而是在更深层次上实现了人工创造化学新物质,这是新工业化生产的根本标志。

 

3、生物科技。生物科技的发展很迅猛但生物科技从物质层次上讲可划归到纳米科技即微观生产科技因为现代生物科技主要也是从分子乃至原子层次入手进行研宄和生产的。这表明,人造生命和改造生命最终要从细胞层次、生物大分子层次走向小分子、原子乃至更深的物质层次这己经属于化学物质的改造与生产的层次,因而本质上属于新工业化生产力和生产方式而不再属于工业生产力或农业生产力。同时这也表明新工业化生产必须仰仗生物科技传统的医药产业、食品产业等都需要生物科技去推动和深化使之升级为新工业化产业部门生物科技还可以催生出新的生物产业部门而不断扩大新工业化的范围和深度。

 

4、新能源科技。能源具有时代性,不同水平的文明形态、生产力和生产方式使用的能源是不一样的。工业化生产方式的主导能源是化学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最终出现了化学能源危机。新工业化生产力和生产方式必定要开发新的主导能源即使化学能源不匮乏它也不会再以化学能源为主导能源^按照生产力和生产方式不断深化的发展规律看新工业化的主导能源应是物理能源包括核能、太阳能、水能、风能等,但主要是核能和太阳能^新能源科技主要就是对核能、太阳能等物理能源的研发科技。

 

5新材料科技。工业化生产的劳动对象是自然矿藏即天然化学物质,新工业化生产的劳动对象深入到小分子、原子乃至亚原子层次但人类生活不可能直接依赖于这些微观小粒子,所以,新工业化生产必须把微观小粒子人工合成各种化学新材料,并进而加工制造成各种宏观生产生活用品。人工创造的各种新材料具有优异的新性能用它们加工制造的各种物品也会生成新的日益复杂的功能^新材料科技显然是极为重要的。在新工业化发展中,新材料科技将获得巨大的飞跃和发挥巨大的作用。

 

6、生态科技。生态科技不像上述科技分支那样专门化它主要是对各种科技的集成运用。新工业化生产所依赖的生态科技,主要是深层循环式生产所运用的各种科技。只有使物质生产资源在小分子、原子层次上循环利甩才会有效克服资源匮乏、废弃物污染环境等生态危机问题没有深层循环式生产就形不成完整的新工业化生产体系也不能克服生态危机所以,深层循环式生产科技是最重要的生态科技。其次还包括各种环保科技、生态建设科技而这些科技在本质上都是参与形成比工业化更深层次的新工业化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科技。

 

7、太空科技。微观生产科技、深层循环生产科

 

技,都是从物质个体角度来确定的人工化学生产科技,即从小分子、原子、亚原子层次入手的生产科技。若从物质群体角度看化学物质的群体是由亚原子、原子、分子物质组成的各种宏观天体如卫星、行星乃至恒星。新工业化作为人工创造和利用化学物质的生产力和生产方式它必然把劳动对象从作为生物圈和高化学圈的地球拓展到更大的低化学物质群体即地球之外的天体上首先是地球的卫星月球再就是太阳系的其他行星包括更深的太空。从这个意义上讲新工业化生产是太空化生产,太空科技也就必然成为新工业化的科技支撑。信息智能科技、纳米科技、生物科技、新能源科技、新材料科技、生态科技和太空科技它们自身又都是一个亚科技体系,拥有众多更小分支。这七大科技门类形成了统一的新工业化科技支撑体系。此外,还有许多科技门类与新工业化也有不可割裂的关系,但相对而言要间接和远一些可不列为新工业化科技支撑体系的主要分支。

 

(二)新工业化科技分支的相互关系

 

新工业化科技体系的七个主要科技分支具有不同的对象、内容和作甩在形成新工业化生产力和生产方式中显示了它们之间的复杂关系。总的讲它们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共同支撑着新工业化生产。它们不是分散要素的机械组合而是有机统一的,从其绝对意义上讲是缺一不可的。但是这并不意味它们的作用是一样的。

 

信息智能科技是新工业化生产的前提工业化是从机械化生产开始的信息化使工业化达到了顶峰,但仅凭信息化不可能使工业化生产转变为新工业化生产,原因在于信息化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环节上而不是直接的物质作用和生产环节上然而,信息化及其高级形态的智能化实现了高度自动化的控制与生产,这才使微观化生产和太空化生产这些非直接的人工生产活动成为可能所以信息智能科技不仅把工业化推进到了顶峰也为开拓新工业化提供了科技前提条件。

 

纳米科技生物科技是新工业化生产的主导。它们作为微制造科技在直接的物质作用和生产环节中发挥作甩把工业化的宏观生产推进到微观的小分子、原子层次从而形成人工创造和利用化学物质的新工业化生产。纳米科技、生物科技的主导作用,还体现在它们对于其他科技分支的高渗透作甩不论是信息智能科技还是新能源科技、新材料科技、生态科技、太空科技都广泛包含着纳米科技、生物科技等微制造科技的作用。

 

新能源科技、新材料科技是新工业化生产的基础。不论信息智能科技还是纳米科技、生物科技,都离不开新能源科技、新材料科技作为基^础它们还都要参与开发新能源和新材料而在生产生活中发挥作用。新能源新材料一方面是新工业化生产的对象另方面又是新工业化生产不断发展的基础。

 

生态科技、太空科技是新工业化生产的方向。生态科技是一门集成科技,它要建立深层循环式生产体系各个科技分支都必须参与其中。要自觉地参与这种组合有意识地建构深层循环式生产,否贝|丄各个科技分支不会自动地生成深层循环式生产。然而只有建立起深层循环式生产体系人类才会跳出单向生产过程造成的资源匮乏、环境污染严重的生态危机。所以生态科技及其深层循环式生产体系体现着新工业化生产的方向。另外,太空科技及太空化生产生活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大方向,各个科技分支都要参与太空科技的集成都要参与太空开发建设新工业化的太空社会。

 

新工业化科技体系各个科技分支的作用不同表明它们在新工业化生产中的作用实质上是相互补充的集成作用。只有相互协调、紧密配合它们才能形成完整的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作甩推动着新工业化不断向前发展。

 

三、中国新工业化科技体系发展的战略对策

 

目前,工业生产方式己陷于严重危机新工业革命正在兴起尤其是新工业化范畴的新科技革命、新产业革命正在蓬勃发展人类文明的主流将在21世纪转向新工业文明。中国的发展必须走向新工业化必须争取在21世纪内基本实现新工业化。为了实现新工业化的战略目标,必须把大力推进新工业化科技的发展放在首位置于重中之重的地位以新科技革命来推动新产业革命,并进而推动整个社会的变革和发展。

 

在这里我们就我国新工业化科技的发展提出如下九项初步对策建议

 

(一)21世纪科技发展的宏观展望与对策

 

在过去的20世纪里物理学是拉动整个科学技术体系的火车头尤其是相对论、量子力学的创立刷新了整个科学技术的面目。此外化学和生物学的发展也很突出,尤其是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的结合从亚原子、原子、分子层次上深入揭示了物质结构以及生命的秘密。从总体上讲20世纪的科技推动工业化发展达到了顶峰,并开拓出新工业化的崭新路径。

 

在21世纪,物理学基础理论仍是科学的最前沿,尤其是相对论、量子力学的研宄将会有关键性的突破,形成更深入更统一的新理论能够对能量、引力、时空、宇宙结构与演化等根本问题做出更深入更统一的揭示。这将使人类对物质的认识与改造进入更深的层次。但总的讲来,在21世纪的相当长时期里作为科技大厦基础的仍是相对论、量子力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将更深入地揭示物质在亚原子、原子、分子、生物大分子层次上的运动规律并把对这些规律的认识运用到技术上去形成一系列新工业化范畴的新技术把生产力和生产方式完全推进到人工创造和利用化学物质以及人工创造生命的新时代形成深层循环与太空开发相统一的人工化学生产体系和经济体系。

 

所以,在21世纪里中国科技战略的总体包含两个层次。第一,在基础研宄的层面上要广泛关注科学技术的全面发展尤其是应大力培养青年人才持久地进行物质结构和宇宙理论的研宄力争在相对论、量子力学的推进研宄中作出突破性贡献第二,在科学技术与产业化的层面上要大力推进新工业化科技体系的发展:(1)21世纪前20年重点开拓新工业化科技体系的关键领域并形成新科技产业在重点领域居于世界前列;2)2021年到2050年建立起完整的新工业化科技体系并大力推进新科技产业化成为世界一流科技强国;3)21世纪后50年继续推进新工业化科技体系的发展关注新一轮科技革命,领导世界科技发展新潮流全面推进新工业化建设并基本实现新工业化。

 

(二)信息智能科技发展战略

 

信息科技在工业化后期获得飞速发展并形成了领头产业信息科技在新工业化中具有极重要的作用,不论微观化生产还是太空化生产都不可能由人直接控制因此信息科技成为新工业化生产的基础和前提必然会有更大发展。信息科技发展的大趋势是:(1)信息化向智能化发展形成智能科技的新阶段;(2)由于相关科技的发展信息的存储、传输、处理、显示技术将有巨大突破(3)数学、脑与认知科学的进展将可能引发计算机结构、网络通信模式以及信息表达与处理方式的新飞跃人机将实现直接耦合;(4)智能工具将向人的智能挑战在诸多生产生活领域代替人而发挥更能动的作甩社会活动高度智能工具化。

 

中国发展信息智能科技的战略措施是(1)在21世纪的宏观发展中应始终坚持信息化智能化的发展战略在社会生产生活的各领域广泛普及和不断提高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建设高度智能化社会;(2)大力推进信息智能科技的研宄与开:发尤其要重视信息智能工具的硬件与软件的新突破要使我国的信息智能科技尽快居于世界前列;3)高度重视信息智能科技与其他科技分支的相互联系和集成作甩努力发挥信息智能科技在中国新工业化进程中的强大推动作用。

 

(三)纳米科技发展战略

 

从总体上看纳米科技正处于大突破时期在大规模产业化上还需一定时间。但是纳米科技的实质在于可以实现从原子、分子层次入手进行物质生产,这使它成为建构人工创造和利用化学物质生产方式的关键科技支撑因此,它的崛起与发展是历史的必然预计21世纪上半叶它将逐步成为主导性的科技力量。

 

我国发展纳米科技的战略措施是:(1)充分认识纳米科技的重要战略地位,准确定位纳米科技在新工业化科技体系中的主导作甩以纳米科技为核心展开新科技革命和新产业革命走纳米科技强国之5各;2)把发展纳米科技与建构人工化学生产方式和深层循环式生产体系统一起来努力实现从原子、分子层次上控制物质的组合与分解实现劳动对象的深层化、生产过程的循环化,拓展生产资源和克服环境污染以纳米科技大力推进新工业化(3)把纳米科技与信息智能科技相结合努力开拓信息化与微制造相结合、信息流与物质流相统一的新型社会交流模式努力实现以信息方式传输物质这个21世纪的最重要科技集成创新;(4)在推进纳米科技发展中,我们不要左顾右盼不要动摇要抓紧时机从现在开始就要把纳米科技作为实现科技跨越式发展的重点突破环节,争取在2020年前成为纳米科技强国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奠定我国在新工业化进程中的能动局画(5)中国在21世纪上半叶实现现代化的关键在如何抓住纳米科技革命及其引发的新产业革命这一环节因4此我们必须加大财力、人力投入以政府推动和市场拉动的合力全力推进纳米科技的发展。

 

(四)生物科技发展战略

 

生物科技的发展己成为人们充分关注的热点。生物科技的发展有两大趋势:(1)研宄层面的趋向从原子、分子层次揭示核酸、蛋白质的结构、功能及运动并进而把握生命的秘密;(2)应用层面的趋向把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等生物工程技术应用于医药事业、农业生产、生态保护,推动生物技术产业化。这些趋势表明生物科技本质上也属于微观制造科技它也是从原子、分子层次上控制物质组合与分解的科技。在21世纪生物科技在纳米科技、信息智能科技等科技的帮助下,将实现人造生命的理想。这也是新工业化物质生产的重要特征之一。

 

我国在生物科技发展中的战略措施是:(1)认清生物科技发展的实质与方向争取在最终实现人造生命的目标中做出较大贡献;2)推动生物科技产业化,尤其在食品、医药、环保产业中要大力发挥生物科技的作甩努力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3)同时要认识到生物科技在产业化和推动经济发展中的局限性,它自身不可能形成一场产业革命它将与纳米科技等一起发挥作用,实现从原子、分子层次入手进行的化学物质和生命物质的人工创造与生产,所以应把生物科技与纳米科技密切结合起来共同推向产业化。

 

(五)新能源科技发展战略

 

目前,人类仍处于矿物能源为主导的时代煤、石油、天然气都属于化学能源它们有两大缺陷一是储量有限不可再生,二是污染环境。21世纪的能源大趋势是:(1)化学能源逐步失去主导地位(2)在化学能源失去主导地位之后有一个过渡阶段能源出现多元化状态煤、石油、天然气、氢气、水能、风能、太阳能、核能等处于齐头并进状态(3)最终物理能源将占居主导地位主要是核能和太阳能最佳的核能利用不是核裂变能而是核聚变能更有可能的是清洁、高效的D—3He受控热核聚变能21世纪人类将建成月球能源基地,以月球的太阳能发电和D-3He热核聚变发电来满足地球社会的能源需要。这将是新工业化能源科技及其产业化的最理想目标。

 

中国的新能源科技战略应该是:(1)努力探索能源多元化开发煤的清洁利用技术和氢气燃料技术大力提高水能和风能的利用率;2)充分认识开发太阳能、核能在提高文明水平实现新工业化中的重要作甩积极提高太阳能、核能利用技术和利用率使其逐步成为主导能源决不可停留在化学能源为主导的水平上(3)要重视月球能源开:发要充分认识在月球上建立新能源基地的历史必然性和必要性中国21世纪的新能源最高战略目标也是建立月球能源基地这事关中国的新工业化进程与国际地位。

 

(六)新材料科技发展战略

 

材料属于劳动对象不同水平的生产力和生产方式面对的劳动对象或材料是不相同的。新工业化的新材料首先是指原材料它是比工业化生产更深层次的物质对象对新工业化生产而言原子和分子层次的物质成为生产原材料,因而各种废弃物质也都可从原子或分子层次上作为原材料而进入再生产。其次新工业化生产的新材料还包括各种人工生产的多级新材料,这些新材料不是大自然形成的甚至是大自然永远都不可能形成的新材料它们经由人工设计而被生产出来这些新材料种类很多,具有优异或特殊的性能能够进一步加工制造成功能复杂的生产生活用品。不论是更深层次的物质对象还是人工生产的新材料,都离不开新的工艺和技术它们都属新材料科技的产物。从新材料科技的发展趋势看原材料深层化、人工材料多级合成化以及材料使用循环化是三个主要趋势它们都体现了材料科技的新水平。

 

我国的新材料科技发展应本着以下原则进行:

 

(1)资源深层循环利甩这需要能够研发从原子、分子层次上循环利用资源的新工艺新技术以提高自然资源利用率满足社会对资源的需要;(2)深层加工合成新材料尤其要重视大力发展纳米材料科技以拉动整个新材料科技的发展不断开发生产出性會巨优异和特殊的多种多样的新材料;3)对传统材料的再开:发使其在性能上获得重大突破。

 

(七)生态科技发展战略

 

从根本上讲生态科技不应是一种被动的专门用于治理各种环境污染的科技它是一种积极的生产模式生态效益是其必然的结果。这种生产模式就是新工业化的深层循环式生产体系和循环经济体系而深层循环式生产中运用的各种科技都是具有生态效益的科技其顶端表现应是能把一切废弃物质都可作为资源投入再生产的各种科技。中国的生态科技发展战略措施是:(1)要努力发展循环生产和循环经济,从根本上把各种废弃物质纳入再生产;

 

(2)要大力发展生态建设科技,把自然环境保护和建设好;3)也要积极发展预防、降低和治理污染的科技在未建立起完整的循环生产和循环经济体系之前对各种污染的积极预防和治理是必不可少的。

 

(y八)太空科技发展战略

 

在新工业化时代太空将成为人类展开活动乃至生产的场所。太空科技的大趋势是:(1)近地空间的开发各种人造卫星的研制、发射与使用;2)空间站的建立主要用于太空观测、载人航天研究(3)深空探测如火星探测;4)太空资源的开发利甩这将成为继探测之后的一个新动向人们己开始追问“花那么多钱上月亮干什么?上火星干什么f这表明人们对太空的研宄己转向实用性思考。

 

我国的太空科技发展战略措施是:(1)把太空科技置于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把努力建设太空社会作为新工业化进程的突出战略目标建设最先进的太空开发强国;(2)以太空探测、太空开发为轴心展开太空科技活动尤其要重视月球能源基地的探测与建设,这是21世纪太空开发最具实用价值的目木示也最能促进太空科技的全面发展,接下来应是月球和火星的生态化改造;(3)太空开发应以高度智能化活动为主要方式即以运用太空机器人、远程遥控活动为主实现全自动化的自组织、自进化式生产,高智能化机器应在太空开发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4)积极倡导国际合作倡导太空开发中的全球人类共享、共有,反对太空开发中的狭隘国家化和军事化等反文明倾向。

 

(九)保障和促进新工业化科技发展的重要措施

生物科技发展趋势范文第2篇

    生物经济是以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研究开发与应用为基础的、建立在生物技术产品和产业之上的经济形态,是在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信息经济充分发展基础上产生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生物经济的概念最早是在2000年5月由美国管理咨询专家斯坦?戴维斯和克里斯托弗?迈耶[1]提出,但其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出现则要更早一些,它是伴随着现代生物技术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现代生物技术从诞生开始就显现出其巨大的应用价值和商业前景,并被迅速、广泛地运用于农业、医药、能源和环境保护等领域,这直接促成了生物经济产业的发展。近年来,随着以基因组研究为代表的生物科技新理论和新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这些技术运用深度和范围的扩大,未来生物经济将表现出以下几个发展趋势:

    1.1 生物技术相关产业飞速发展,生物经济时代即将到来

    生物经济时代来临的明显特征是与生物技术产业及其相关产业的飞速发展。近10年来,全球生物产业的销售额约每5年翻一番,许多国家生物产业销售额年增长率高达25%~30%,约是全球经济增长率的10倍。2005年,全球公开上市的生物技术公司的营业收入达到631亿美元,生物技术产业已经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2]。目前,全球生物药品销售额达到600多亿美元,在整个医药工业的比重从1995年的不及4%迅速上升到11%;全球转基因农作物种植面积达到9 000万公顷,10年间增长了50倍。全球范围内正在研制的2 000多种生物药物中,有80%已进入临床试验,6 000多例转基因动植物经批准正在试验。因此,美国《时代》周刊于2000年5月22日撰文指出,我们现在正处在信息经济时代的中期,从开始到完成它大约将持续75~80年的时间,到2020年代结束。接着,人们将迎来下一个经济时代:生物经济时代,生物经济将产生10倍于信息经济的规模[1]。

    1.2 生物技术运用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扩大,生物经济的范围和影响日益增大

    随着生物技术在越来越多的行业中发挥着越来越主要的作用,生物经济的范围和影响日益增大。目前,生物技术的应用已遍及农业食品、医药卫生、化工环保、资源能源、海洋开发等各个领域,显示了它对解决人类所面临的食物、健康、资源、能源、环境等重大问题所产生的巨大作用与潜力。而未来还将在如下领域发挥巨大作用:①农业生物技术将推动“第2次”绿色革命,为消除世界“粮食鸿沟”提供技术可能;②医药生物技术推动第4次医学革命,人均寿命将进一步提高;③工业生物技术将推进“绿色制造”,发展绿色GDP;④能源生物技术将使生物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缓解能源短缺压力;⑤环境生物技术将为“再造秀美山川”提供技术支撑,促进循环经济发展;⑥海洋生物产业逐渐兴起,促进海洋经济的发展;⑦生物技术将在保障国家安全、防御生物恐怖威胁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2 世界各国生物经济的政策选择

    鉴于生物经济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世界各国政府都高度重视本国生物经济的发展,越来越明确了生物经济产业在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及潜力,纷纷确立生物经济的战略地位,并制定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来推动生物经济的发展。

    2.1 确立生物经济的战略地位,列入未来重要发展规划

    日本成立了以首相为首的生物技术战略理事会,并于2005年颁布了生物技术战略大纲,详细阐述了具体的重点战略和实施计划,其中还包括一些已经列入政府重点开发项目的具体计划,如国立癌症中心及国立循环器官疾病中心,旨在提高在检测解析仪器的研发以及生物信息学领域的国际竞争力,针对相关疾病开展蛋白质组研究计划。印度是亚洲高科技产业取得迅速发展的国家,在软件产业获得飞速发展的同时,已深刻地认识到生物经济产生的巨大潜力,并把生物经济作为未来高科技产业发展的重要支点。2005年3月,印度政府公布了《国家生物技术发展战略》草案,提出了未来10年印度生物技术及产业发展的国家目标和政策措施。在人力资源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生物技术产业及贸易、生物技术园及孵化器、法规建设和科学普及等方面提出了战略目标和具体的政策措施。

    2.2 设立高规格全局性的领导和协调机构

    日本在制造业中崛起,在信息时代相对比较落后,因此政府决定在生物经济时代再创辉煌,提出了“生物产业立国”战略,并将生物技术产业作为日本的四大新兴产业,同时成立了以首相为首的“生物技术战略理事会”;印度政府成立了世界第1个生物技术部;马来西亚建立了生物技术与产业联合会,由副总统担任主席;泰国政府成立了“国家生物技术委员会”,由总理担任委员会主席;美国白宫和国会成立了专门生物技术委员会来领导和协调全国的生物技术产业,委员会制定生物科技发展宏观战略和规划,同时负责跟踪生物技术的发展,并研究制定相应的财政预算、管理法规以及税收政策来促进生物技术的发展。

    2.3 加大对生物经济的资金支持

    生物经济作为现代高科技产业,具有高投入、高收益、高风险的明显特征。无论是前期的技术研发,还是产品生产和市场推广都需要极大的投入资金。为了解决生物经济产业高密度的资金需求,世界各国纷纷采取了各种举措,来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渠道,加大对生物经济的资金支持。最主要的措施是加大对基础研究的资金支持以及建立较为完善的风险投资制度。

    2.3.1 加大对技术基础研究的支持力度

    生物经济作为一种高度技术依赖型经济,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基础研究是维系其发展的基本动力。欧美国家在生物经济的发展中都不遗余力地加大对基础科学的研究,使得他们在生物经济领域始终保持着领先地位。美国是世界生物经济第1强国,同时也是世界生命科学研发的第1强国。对基础研究强有力的支持保证了美国在这一领域的领先地位。2003年,美国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研发经费已高达380亿美元,同年美国总统布什还提出了“生物盾牌计划”,拨款60亿美元支持生物反恐研究。美国在生命科学领域的研发投入已经占据了其基础研究总投入的49%。其它发达国家为了在生物经济浪潮中获得先机,也纷纷加大了对生物技术基础研究的投入,欧盟科技发展第6个框架计划将46%的研发经费用于生物技术及其相关领域。2001年,德国生物科技产业的科研经费为12.28亿欧元,大于其销售额,比2000年增加了71%。2004年,联邦教研部对生物技术的项目经费增加了14.5%。随着这项投资的增加,德国基因研究的经费仅次于美国[3]。而亚洲各国尽管对生物技术的研究起步较晚,近年来对其的研究投入也在大幅增加。例如,日本政府于2002年开始逐步加强了对生物技术方面的研究投入,并计划今后5年内将科研预算增加1倍,达到8 800亿日元。印度政府长期以来一直注重加大对生物技术研发的资金支持,2002-2003年度的研究预算为23.56亿卢比,在随后5年的预算计划中,联邦政府研究经费投入将达到208亿卢比[4]。加大基础研发的另一重要举措是吸引和增加社会资本的投入。美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来刺激社会投资,如减免高技术产品投资税、高技术公司公司税、财产税、工商税等。目前,以大公司为代表的民间高技术研究投资总额已经超过了政府资助,在生物技术产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3.2 构建顺畅的融资渠道

    由于生物经济产业具有很强的风险性,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社会资本对其进行投资。为了扩大生物产业的融资渠道,鼓励风险投资已经成为各国通行的重要举措。(1)政府引导和鼓励风险投资进入生物经济领域。在风险投资最为发达的美国,政府通过各种政策积极引导资金投入生物产业。2003年,美国生物科技投资占美国风险投资总额的12.5%;2004年,这一比例增至13.5%,明显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3]。美国风险投资对生物产业的高投入,极大地促进了美国生物产业的高速发展。2002年,印度最大的风险投资商ICICI风险资金管 理 公 司 宣 布 成 立 生 物 技 术 孵 化 基 金,资 金3 200万美元,现在已完成多项投资[4]。(2)政府投资设立科技创新基金。1998年,英国财政部建立了3个用于支持生物技术等高技术中小企业的风险资本基金,这些基金提供的资本为2.4亿英镑。印度政府正在筹建一个10亿卢比的生物技术投资促进基金,由工业发展银行、生物技术部、发展银行和生物技术联盟有限公司等共同参与组建。德国联邦教研部和联邦经济技术部于2001年联合推出“面向小型技术企业的投资”计划(BTU),筹集了30亿欧元,用以满足小型技术企业创业初期的特殊需要[5]。

    2.4 制定和完善一系列保护和鼓励生物经济发展的法律和政策

    2.4.1 税收优惠

    美国各州采取多种税收优惠手段来刺激生物经济的发展:销售和使用税减免或延期,减免或允许企业延期支付购买R&D及生产资料产生的消费税或使用税,鼓励企业增加R&D投入;投资税收信贷,生物企业投资现代 化 生 产 线 时 的 税 收 可 以 抵 扣 购 买 计 算 机 等R&D设备时的消费税和财产税;资本所得税减免,投资者在售卖股票后继续投资生物企业上市公司至少一年,部分州允许投资者缓交投资所得税;R&D税收信贷,允许企业将其R&D费用的一定比例用于税收抵扣[6]。英国政府新出台了税制改革。为了鼓励风险投资,英国政府对小型高技术企业的投资减免了20%的公司税;同时还引入针对中小企业的研究开发税务信贷,年研究开发投入超过5万英镑以上的企业可以享受150%的研究开发费用免税;对研究开发投入很大但没有盈利的新企业,其研究开发投入的80%可以作为信贷累积减免税收,等企业盈利后再从利润中扣除[7]。

生物科技发展趋势范文第3篇

在科学技术的引领和推动下,21世纪全球经济和社会发展正在经历着重大的历史性变革。日益表现出三个新的重要特征。

新时期的三个发展特征

以知识为基础的社会,知识的积累和创造将成为国家财富增长的主要途径和方式。社会科学、人文科学、技术科学和工程科学的相互交叉和渗透正在推动着知识的融合发展,成为新的知识源泉。而知识的融合又推动产业领域甚至经济社会层面的融合,信息和生物科技为代表的高科技将推动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高技术和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促进了一批又一批的新产业。为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为各个行业领域的创新发展带来新的历史机遇。

全球化的国际环境。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化。资本、信息和人才等要素的流动不仅将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展开,而且也将不断改变各要素的配置方式,加快流动和配置的速度。在这一大趋势当中,各个国家将不可避免地融入到全球化进程之中。科技创新能力决定着一国的综合国力、产业竞争力,在全球化过程中,缺乏科技创新能力的国家将会面临产业落单化、经济边缘化的危险。同时科技创新能力也决定着一个国家对经济危机的抵抗能力。

可持续发展的增长方式。上世纪联合国环发大会的21世纪议程现在已经为绝大多数国家所接受。可持续发展不再是一个国家达到某个发达阶段后的自然转变过程,而将成为处在不同发展阶段各个国家的必要选择。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在21世纪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许多国家经济社会都要向可持续发展方向转变,在人类转变发展模式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新兴产业,包括环保产业、生态修复产业、循环经济以及相关的服务业等等,加快用信息化、智能化、节约型、清洁型、环保型等技术来改造传统产业的步伐。

新时期的三个挑战

本世纪三个新的发展特征将在带给人类新的发展机会的同时也带来诸多难题和挑战。

科学技术是双刃剑,一方面引发人类经济社会的巨大进步,另一方面又带来了一系列新的矛盾和问题。面对能源资源紧缺的约束以及全球气候变化、科学伦理等诸多问题的困扰,人类社会需要做出共同努力,寻求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新途径。

全球化已经不再是个别地方、个别领域的局部性的问题而是成为影响全局性的问题,如能源、淡水、生态、健康、生物多样性、食品安全、信息安全、金融安全等等,很多时候事情的突发性、影响的广泛性和解决的迫切性让我们彼此差异的制度、文化、基础条件和科研能力都难以适应。面对共同的挑战人类还需要做出很多努力。

可持续发展已经迫使我们必须把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统筹考虑,平衡发展。在很多时候急功近利的意识。解决当前矛盾的迫切性。解决问题知识和工具的缺乏又常常使一些当事者有意无意忽略长远利益。人类要建立长期发展优先的原则。不仅需要解放思想、开拓思路、提高境界,还要付出很多实践甚至还要面对许多挫折。

总之,21世纪人类经济社会发展新的特征既是科学技术进步的结果,同时也对科技进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带来了很多新的甚至意想不到的发展机会,也意味着许多新的更重大的责任。人类社会需要共同努力寻求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发展。

坚定不移地走中国自主创新道路

中国作为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在经过了30年的改革开放所带来的高速发展之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也已迈进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但同时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一些新的问题和矛盾开始凸现,随着劳动力成本的逐步提高。传统的比较优势将逐步弱化。我国越来越难以从单纯的劳动力比较优势当中获得更多的利益。由于缺乏核心技术,我国企业不得不将相当大部分的利润付给国外专利的持有者。产品利润率过低,劳动者的工资水平也很难得到提高。从而使得扩大内需,促进现代服务业等国家重大战略难以实现。

另外一些产业领域正在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对外技术依赖。大到飞机、汽车、制造设备,小到服装、日化用品,国外品牌和技术主导的格局日益显现。同时资源短缺正成为困扰中国持续发展的瓶颈。经济结构不合理,产业层次低。增长质量较差,经济的粗放型增长使得生态环境恶化的压力日益加大。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不协调的矛盾更加突出,可以预计在新的发展阶段,单纯追求经济增长速度沿用传统的外延性粗放式经济增长模式已经难以支撑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中国未来的经济社会发展必须转变理念和模式,走以科技创新为主导带动和支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走资源节约、环境保护,以信息化带动新型工业化的发展道路,这就是当前中国政府一直所强调的科学发展观,是中国未来发展的核心理念和价值取向。

半个多世纪以来,世界上众多国家都在各自不同的起点上努力寻求实现国家工业化和现代化的道路,有些国家主要依靠自身丰富的自然资源来增加国家财富。另一些国家主要依靠外部的资本、市场和技术,还有一些国家把科技创新作为基本战略。从而大幅度提高了科技创新能力,形成日益强大的市场竞争优势。我们把后一类国家称之为创新型国家,中国政府从当今世界科技和经济发展态势着眼,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出发,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确立为国家面向未来、面向全球化的科技发展战略,并且提出了自主创新支撑发展、重点跨越、引领未来的战略指导方针。这是中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实力的关键。

中国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的目标,把占全球人口五分之一的人口大国带入比较富裕、文明、和谐的社会,这是人类历史上最为艰巨和庞大的社会进步工程。决定了中国必须走创新型国家的发展道路,推动经济增长方式从要素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的根本转变。在发展目标上,中国的执政党对人民庄严承诺,要达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202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特定发展目标决定了中国只能走创新型国家的发展道路,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中国人均能源、水资源等重要资源的占有量严重不足。生态环境脆弱,面临日益紧迫的瓶颈约束。这些问题的严重性和解决这些问题的复杂性是世界发展史上前所未有的,特定的资源环境制约也决定了中国必须走创新型国家的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当前中国未来的发展面临许多挑战,许多难题,也面临着不确定性的国际发展环境,但不管全球经济如何风云变幻,不管在提高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方面面临多大的挑战,我们都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中国具有数量居世界前列的科技人力资源,建立了大多数国家尚不具备的比较完整的学科布局,具备了一定的创新能力,在生物、纳米、信息、航天等重要领域研究开发能力已经跻身世界先进行列。同时中国具有独特的传统文化优势,这些都是中国走创新型国家道路的基础,相信通过十几年的艰苦奋斗,中国完全可以进入创新型国家的行列。

采取有力措施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2006年中国政府颁布实施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从2006年到2020年,在自主创新的基点之上依托自身特定的国情,适应自身的战略需求,选择自己的科技发展方向和道路,确立自己的战略目标。对未来中国15年的科技发展做出了全面部署。这里我想强调六个方面的措施:

实施重大专项,集中力量抓好一批重大战略产品和工程

国际经验表明,重大战略产品和工程事关国家长远和战略利益,一项重大战略产品计划的成功实施不仅能够有效带动相关学科、技术和产业的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且能够充分体现国家意愿。提升国际地位。振奋民族精神。法国、欧洲、韩国、印度都把组织实施重大科学计划作为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措施。中国和其他国家有着更特殊的条件,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中国的科技资源相对匮乏,全社会研发投入总量只相当于美国的4%左右,人均科研经费只相当于日本的1/12和韩国的1/8,最近两三年这些数字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有限的科技资源和多样化的科技需求决定了我国科技发展不可能在所有领域都进入世界前沿,必须突出重点,遵循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上世纪50年代中国举全国之力实施两弹一星工程以及近年来的载人航天工程都是成功的典范。总结历史经验,在今后15年中中国将在关系国计民生、国家安全的重点领域组织实施重大战略产品和工程专项计划,对关系到全局,对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科技自身发展具有重大带动作用和影响,能充分体现我国的优势和特色,反映世界科技发展趋势。促进重点领域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技术、重大产品和新兴产业给予重点支持,务求突破。

加快攻克一批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科技难题,超前部署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

在科技发展规划中我们首先把发展能源、水资源和环境保护技术放在科学技术发展的优先位置,下决心解决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瓶颈问题。其次,大幅度提高对信息、生物技术、通信技术、海洋技术研发和支持的力度,提高相关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以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先进制造技术的集成创新为核心,用高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高重大装备和产品制造的自主创新能力。

加强多种技术的综合集成,发展城市和城镇化技术,现代综合交通技术、公共安全、预测、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置技术,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保证工作安全。规划方案特别提出,我们要坚持稳定基础和超前部署前沿科学和高技术的研究,在稳定发展基础学科的同时高度关注和重点发展交叉学科,重视科学的长远价值,实现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协调发展。在加大力度,支持前沿高技术研究的同时也要加强产业化和技术传播等方面的工作,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使高新技术真正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先导。

系统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国家创新体系是进行高效科技创新的制度保障,在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条件下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必须遵循当代的科技发展规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配置科技资源的作用。这是同其他国家共有的特点。中国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主要工作包括一是强化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的地位,围绕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强产学研的结合;二加强军民科技结合,建立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科技创新体制和机制;三是加强高校、中国科学院和地方科研机构科研力量的有机结合,推动现代院所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四是大力发展科技发展中介服务体系;五是引导各地方建立各具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和网络,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整体合力,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加强企业自身能力建设

加快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核心和突破口,是自主创新方针成功与否的一个关键。通过市场化机制和政策的鼓励,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确立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推动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增加研发收入,引导企业形成创新主导的发展战略和知识产权战略。依托具有较强技术开发和较强辐射能力的科研机构和大型企业,建设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继续推动在若干重点领域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同时加强科技和金融的紧密结合,加快构建支持企业活动多层次多元化的资本市场。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服务业在中国产业结构中比例低,非常不利于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为此中国政府把发展服务业特别是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目标。首先要从战略高度上提升认识,将现代服务业作为一个战略产业予以重视。紧紧抓住服务业转移的机遇。依靠科技创新,走出一条中国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之路,特别是引导大城市将战略重点逐渐转向现代服务业,通过辐射带动推动城镇化建设和城乡经济的发展。在统筹现代服务发展的问题上,政府要有所为有所不为。突出抓好科技服务业的发展。重点支持生产业、知识型服务业,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服务业的发展以及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按照市场化、产业化和社会化的方向着力创造良好的环境。包括体制环境、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

生物科技发展趋势范文第4篇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我区发展生物农业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体制创新为动力,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以产业化、规模化、市场化为重点,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着力点,充分发挥自身产业优势,加快构建我区生物农业体系,使生物农业成为新兴产业培育的重要增长点,成为推动农业转型升级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基本原则是:

(一)坚持政府主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鼓励农业企业、农业园区联合科研单位建设生物农业产业化合作平台。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快形成有利于生物农业产业发展壮大的体制机制。

(二)坚持自主创新与政产学研合作相结合的原则。积极开展与国内外高水平的生物农业创新机构的政产学研合作,培育科技创新制高点,促进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以重点农业企业、农业园区为主体,加快自主创新步伐,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业科技创新成果。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加强生物农业产业领军型创业人才和团队的引进,吸引多元资本投入生物农业建设。

(三)坚持全面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的原则。重点推进对生物农业产业化发展具有重大示范带动作用的项目建设,重点推进农业生物关键技术的攻关,从而辐射带动全区生物农业及相关配套产业的发展。

(四)坚持统筹规划与分步实施相结合的原则。要以规划为先导,以现有产业为基础,以发展趋势为导向,科学合理布局,分阶段、分目标扎实推进,建设一批生物农业产业示范工程。

二、发展目标

根据《市现代生物农业产业发展规划》、《关于引进国内生物农业领军型创业人才计划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加快生物农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的要求,我区发展生物农业的总体目标是:发挥资源和产业优势,大力发展生物农业技术,全面提升产业化水平,建设特色鲜明、科技领先、效益显著的现代生物农业示范区。2010~2012年的具体目标是:

2010年:全区培育生物农业企业4家以上,引进生物农业项目6个,推广示范生物农业产品20个。引进生物农业领军型人才2名,实现生物农业销售收入2亿元,培育生物农业规模企业1家。

2011年:与国内知名科研院所广泛开展政产学研合作,加大招商引智力度,引进生物农业领军型人才3名,引进项目8个,实现生物农业销售收入3亿元,培育生物农业规模企业1家。初步建立我区生物农业产业化体系。

2012年:全面推进生物农业关键技术研发、应用与创新,形成特色鲜明的生物农业发展体系。引进生物农业领军型人才4~6名,引进项目10个以上,实现生物农业销售收入6亿元,培育生物农业规模企业1家。全区生物技术在农业中的推广应用率达到80%以上,农业技术水平和综合效益显著提升。

三、发展重点

根据我区生物农业发展基础和自身产业特色,按照“产业化、集聚化、国际化”的发展要求,着力实施生物农业研发中心、生物农业产业基地、生物农业创新示范园等重点项目建设。

(一)生物农业研发中心建设

以生命科技产业园为载体,挂牌成立“生物农业研发中心”,将生物农业发展纳入园区重点规划目标。深化与中国农科院及省内知名院校、科研单位的产学研合作,重点开展生物育种、生物食品工程、生物(动植物)反应器、生物饲料、生物肥料、生物农药、农业环境控制和生物信息的技术研发,全力打造生物农业研发高地。

面向国内外著名生物农业企业开展一系列招商活动,争取引进一批技术领先、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掌握核心技术、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项目。成立生物农业创新研发平台,打造生物农业总部经济,并以此为依托,组织力量,把握机遇,带动对生物发展关键技术的攻关,打破产业发展瓶颈。建设综合服务楼和各种配套设施,配备国际标准化生物化学实验室单元和符合GMP标准的生物医药制造用房、实验动物用房等设施,努力建成高水平的生命科技、生物农业创新载体,使之成为我区生物农业发展的助推器。

(二)生物农业产业基地建设

以高端技术研发为先导,着力建设生物农业产业孵化基地,形成集技术转化、产业孵化、生产制造和交易展示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充分实现生物农业项目、人才、基地、资本等要素的有机整合,重点培育发展生物反应器、生物育种、生物制剂、生物食品工程及生物饲料产业。

1.发展生物反应器产业。引进和培育兰诺生物等一批生物反应器生产企业。以基因表达、体细胞克隆、转基因等核心技术为重点,建立和完善动植物生物反应器扩繁、重组蛋白分离提纯技术体系,打造地区生物反应器研发、制造高地。

2.发展生物育种产业。以华日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科技企业为载体,加快珍稀特种水产等的生物育种技术研究和开发,加速优质新品种的选育,积极推广良种畜禽、水产品种。

3.发展生物制剂产业。开发先进的动物疾病诊断试剂、食品安全检测试剂、环境监测试剂、新型酶制剂、微生物制剂、蛋白质产品、核苷酸产品、绿色水产药品、小分子抗原抗体、基因重组抗原抗体等生物化学制品。以安迪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为基础,建设完整的抗原、抗体、试剂盒、试纸条、细胞工程、酶工程、基因工程等技术研发和生产的平台。

4.发展生物食品工程产业。以开发“安全、营养、多功能、生态”食品需求为重点,加快发展生物食品工程。与江南大学食品学院合作,重点开展食品酶制剂、功能食品等生产技术攻关,开发淡水和海水混合鱼糜、鲍汁小鱼丸风味重整等一系列新型食品加工项目,培育生物食品工程产业基地。

5.发展生物饲料产业。大力发展植酸酶、木聚糖酶、蛋白酶等新型饲料添加剂,建立饲料安全质量控制、添加剂和饲料安全配置、转基因饲料等技术体系,转化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技术成果;开发畜禽饲料添加剂,分解粪臭素,抑制氨气排放,阻断粪臭素生成,最大限度减少畜禽的臭味,降低养殖业对环境的影响。

(三)生物农业创新示范园建设

以阳山水蜜桃科技园和区精细蔬菜产业园为核心,组建生物农业创新示范园,重点试验、应用与推广先进生物农业技术和产品,提高水蜜桃、蔬菜的综合生产能力和科技水平。

1.生物肥料推广应用。根据土壤种类和作物类型,推广功能型生物肥料,有效缓解土壤酸化、结构变差,阳离子交换能力降低,蓄水保肥能力下降,作物病虫害加重,产品质量降低的矛盾,逐步解决土壤酸化问题,克服连作病害问题。

2.生物农药推广应用。推广虫害性诱技术,运用生物学原理,通过物理手段控制虫害发生;继续与复旦大学合作研发酶工程甲素生物农药技术项目,进行生物灭鼠课题研究;在阳山水蜜桃科技园和精细蔬菜产业园推广高效、广谱生物杀菌剂、生物杀虫剂,延长农药有效控制时间,降低农药使用频率,减少化学农药中有毒物质在农产品中的残留。

3.农业环境控制技术推广应用。与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合作开发农业废弃物无害化处理系统,利用畜禽粪便、蔬菜秸秆等农业废弃物为原料,添加有益菌种,进行无害化处理、生物发酵,最终生成种植业生产所需生物有机肥料。找寻农业生产有机废弃物处理新模式,切实减轻农业面源污染和降低碳排放。

4.生物信息技术推广应用。突破农业专用传感与识别技术、农业传感网、智能化农业信息处理等重大共性关键技术,重点开发物联网技术、GIS技术在农业资源利用、农业生态环境监测、农产品与食品安全等领域的集成应用,培育一批农业信息相关新兴产业。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健全工作体系。成立区生物农业发展领导小组,由区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区委组织部、农林、发改、经信、科技、人社、教育、农办、商务、规划、国土、财政、各镇(街道)、开发区等为成员单位,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农林局,具体负责组织推进、协调和日常管理工作。

各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统一协调推进相关组织工作。区委组织部、区人社局主要负责对生物农业领军型创业人才引进的组织协调和管理服务;区农林局负责生物农业发展组织推进、协调和日常管理工作;区发改局负责人才引进涉及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立项审批与管理;区科技局主要负责生物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企业孵化平台建设;区财政局负责生物农业领军型创业人才引进专项资金的筹措管理;区经信、教育、农办、商务、规划、国土等部门负责落户生物农业企业的综合服务与管理;各镇(街道)、开发区负责生物农业企业落户。

(二)加强宣传发动,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围绕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宣传发展生物农业的重要战略意义,广泛宣传我区生物农业的规划布局、产业基础和发展政策,营造全区生物农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生物科技发展趋势范文第5篇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耐药性

[中图分类号] R378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3)05(b)-0116-03

鲍曼不动杆菌是革兰阴性杆菌,存在于自然界和医院环境中。随着广谱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及介入性操作的推广,鲍曼不动杆菌已经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1]。鲍曼不动杆菌在非发酵菌中分离率仅次于铜绿假单胞菌而位居第2位,在不动杆菌属中分离率最高[2-3]。鲍曼不动杆菌主要引起呼吸道感染,也可引起菌血症、泌尿系统感染、继发性脑膜炎、手术部位感染、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等[4]。鲍曼不动杆菌对多种抗生素表现为天然或获得性耐药,并出现多重耐药株,给临床治疗带来困难。本研究对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以下简称“我院”)2009年1月~2010年5月鲍曼不动杆菌院内感染情况进行报道:

1 材料与方法

1.1 标本来源

本组112例送检标本来均来自我院住院患者,共培养出132株鲍曼不动杆菌。标准菌株为铜绿假单胞菌ATCC 27853,购自卫生部生物制品检定所。

1.2 仪器与试剂

血培养基由北京毕特博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提供,药敏培养基由武汉金宏生物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提供,鉴定试剂为法国梅里埃生物公司ID32E鉴定试剂条,仪器为法国梅里埃生物公司ATB Ex-Dression细菌鉴定仪,药敏纸片来自杭州微生物制剂有限公司。

1.3 方法

1.3.1 菌株鉴定 所有菌株均用GNI鉴定卡由Microscan WalkAway40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鉴定。

1.3.2 药敏试验 用GNS 506药敏试验卡由Microscan WalkAway40自动微生物药敏测试系统检测。

1.3.3 药敏质控 用铜绿假单胞菌标准株ATCC27853以同样方法上机自动检测,每周1次,所有质控结果皆符合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最新颁布的最低抑菌浓度质控范围[5]。

2 结果

2.1 132株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特征

3 讨论

在院内感染病例流行强度监测中,鲍曼不动杆菌不同菌种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有明显差异[6-7]。本次调查132株鲍曼不动杆菌主要来源于痰、咽拭子、分泌物及尿液;鲍曼不动杆菌分布居前3位的科室依次为ICU、呼吸内科和泌尿外科,其他病区有散在分布;耐药性分析可见,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为9.09%(12/132),氨苄西林/舒巴坦耐药率为10.61%(14/132),美罗培南耐药率为11.36%(15/132),头孢他啶耐药率为12.88%(17/132),头孢吡肟耐药率为13.64%(18/132),环丙沙星耐药率为14.39%(19/132),左氧氟沙星耐药率为16.67%(22/132),头孢曲松钠耐药率为19.70%(26/132)。表明鲍曼不动杆菌对大多数抗菌药物均存在一定的耐药性,对临床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以亚胺培南、氨苄西林/舒巴坦最低[8],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机制研究主要集中在AmpC酶、金属酶、苯唑西林水解酶、ESBLs以及外膜通透性的改变[9-10]。在国内外研究中,亚胺培南治疗鲍曼不动杆菌最敏感,其次为β-内酰胺类与酶抑制剂的复方制剂,如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其中,酶抑制剂舒巴坦不仅对β-内酰胺酶有抑制作用,而且对鲍曼不动杆菌也有直接抗菌活性,与氨苄西林、头孢哌酮复方制剂合用,作用明显增强,是治疗鲍曼不动杆菌的较为有效的药物[11-12]。除此之外,国内外报道米诺环素、多黏菌素、替加环素等也是治疗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常用药物[13-14]。

2003年我国报道的碳青霉烯类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药敏结果中显示,以含舒巴坦的复合制剂头孢哌酮/舒巴坦、氨苄西林/舒巴坦敏感性最高,分别为63.0%和43.5%[15]。相关研究将鲍曼不动杆菌被称为革兰阴性菌中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其治疗存在一定的难度,尤其是耐药菌,是医院抗感染治疗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而治疗过程中抗菌药的合理应用是防止耐药产生的重要一环[16]。因此,提示临床药师对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指导将有助于延缓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对疾病的恢复产生一定作用[17-18]。多药耐药鲍曼不动杆菌院内感染率逐年增加,积极治疗基础疾病,提高患者自身免疫力、减少侵入性操作、严格控制抗生素的使用种类和时间,是防止耐药菌株产生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孙庆霞,丁家华.生物质谱在检验医学中的应用[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5,27(10):984-986.

[2] 薛红漫,李红玉,苏文捷.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状况及耐药性分析[J].中国热带医学,2010,7(10):1906-1907.

[3] 李丹鹤,马瑞芝.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及耐药性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2011,18(3):279-280.

[4] 戴春梅,郑兰香,陈辉.129株鲍曼不动杆菌所致医院感染的耐药性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06,13(1):62-63.

[5] 唐国华.141例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特点分析及护理对策[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0,7(5):84-86.

[6] 卓超,黄文祥,盛家琦,等.重症监护病房革兰氏阴性杆菌连续6年耐药性监测研究[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4,27(11):752-756.

[7] 王金良.密切注视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发展趋势[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5,28(4):355-356.

[8] 刘全英,高霞.144株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分析[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06,5(3):253-254.

[9] 龚雅利,张晓兵,府伟灵.鲍氏不动杆菌临床分布特征及耐药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18(3):431-433.

[10] 刘利辉,谭亮南,曾贱高.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分析[J].中华医护杂志,2006,3(5):476.

[11] 卢解红,伍兆民,董少森.医院感染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2006,22(1):99-100.

[12] Levin AS. Multiresistant acinetobacter infections:a role for sulbactam combinations in overcoming an emerging world wide problem [J].Clin Microbiol Infect,2002,8(3):144-153.

[13] Chang HL,Tang CH,Hsu YM,et al. Nosocomial out-break of infection with multi-drug-resistant Acinetobacter baumannii in a medical center in Taiwan [J]. Infect Control and Hosp Epidemiol,2009,30(1):34-38.

[14] 郭佐华,夏献颗,赵利,等.儿童社区和院内获得性肺炎的病原菌检查及耐药性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3):93-95.

[15] Scott P,Deye G,Srinivasan A,et al. An outbreak of multi-drug-resistant Acinetobacter baumannii-calcoaceticus complexinfection in the US military health care system associated withmilitary operations in Iraq [J]. Clin Infect Dis,2007,44(12):1577-1584.

[16] Denton M,Wilcox MH,Parnell P. Role of environmentalcleaning in controlling an outbreak of Acinetobacter baumanniion a neurosurgical intensive care unit [J]. Intensive Crit Care Nurs,2005,21(2):94-98.

[17] 张婧,徐丁,田菲,等.鲍曼不动杆菌的基因分型及耐药性分析[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8,20(4):372-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