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饮食文化的传承

饮食文化的传承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饮食文化的传承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饮食文化的传承

饮食文化的传承范文第1篇

关键词:城市音乐文化 传承价值 民族文化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3(c)-0-01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城市的魅力通过文化展现给世界,是历史沉淀下来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让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能说出这个城市的居民在文化上追求的是什么。―伊里尔・沙里宁[1]文化因为世界的丰富多彩而多元化、而民族化、而异彩纷呈;城市则是生产力不断发展,经济积聚的产物。

而城市的音乐文化随着人类历史沉淀已经形成了独特的形式,在不同的地域、社会、经济、宗教和文化的特性中,形成了独具风格的音乐文化样态。

1 城市的音乐文化特性

所谓的城市音乐文化,就是在城市这个特定的地域、社会和经济范围内,人们将精神、思想和感情物化为声音载体,并把这个载体体现为教化的、审美的、商业的功能作为手段,通过组织化、职业化、经营化的方式,来实现对人类文明的继承和发展的一个文化现象。[2]由此可见城市的音乐文化承载了该城市一定地域性、文化性以及社会性等基本特征,在一定的城市自身集约性的表现上,体现了城市文化功能的社会性、教育性等功能,城市音乐文化通过声音的方式刺激人们的感知,形成对文化的认知功能,城市中的音乐文化是一个开放式的文化样态,随着时间的流逝,城市音乐文化在创新中不断地发展,但是其中又包含了不变的特殊形式,展现了该城市特殊的魅力和特定的文化结构。

由于不同城市在地域、风俗、文化等方面存在着差异性,因此不同城市的文化存在着不同的特征,不同的城市音乐文化都内涵了自身城市的特有的音乐文化形式。

例如,上海现代文化发展形成了“海派”的文化特征,在音乐文化的发展中同样也体现了该文化形式,随着经济的发展,上海这一海港城市由于其特有的地域性特征,成为了资本主义经济的滋生地,西方文化由此打开中国的大门进行无限地延伸和开拓,音乐文化也在此不断地变革和

发展。

建立和发展了诸如歌舞厅、音乐社团、唱片业、音乐作品的出版,以及音乐广播电台等。这些音乐设施和音乐形式都体现了上海的音乐文化,体现了海派音乐文化的“租界性”和“国际化”地域现象。

而在此时流行音乐以及爵士乐等娱乐性文化在大众得以传播和发展,表现了市民们共同的文化价值和音乐欣赏心理特征,是人的特性种族在特定的地域的文化

外显。

2 城市音乐文化的传承性

传承是历史的沉淀和发展,维系着音乐的民族特性和民族精神,是一种文化行为和方式,正是传承的作用下,我们民间音乐才得以完善的保存正如2300年前的儒家大师孟子所说:“今之乐,犹古之乐也。”

而城市音乐文化中带有区域特征的音乐文化并通过学校、图书馆、社区等进行传播和发展,不同的城市具有不同的音乐文化特色,城市音乐文化是音乐文化在城市发展历程中的积累和沉淀,是具有地域特点的音乐文化的体现,城市音乐文化通过城市来展现自身的魅力,涉及到音乐活动过程中社会心理、文化价值、审美情趣和思想意识等等多方面的文化结构,随着城市音乐文化的发展和沉淀,一座城市的音乐文化成为了该城市独有的产业模式,在音乐文化的发展过程所积累的文化脉搏具有一定的传承价值,音乐文化历经时间的沉淀在城市里所具有的那些丰厚的财富,需要城市里每一位市民进行保护和继承,随着各国文化的交流,都市化的进程使得流行音乐迅速发展壮大,而本地区原有的原生态的民族音乐文化受到了巨大地冲击,部分音乐样态甚至已经消亡,因此,城市的音乐文化需要我们每一个人保护、发展、传承和

创新。

以目前我国城市音乐文化的保护现状来说,需要在传统的音乐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开发和创新,形成新的适合当下城市市民所欣赏的音乐形式,这样的音乐文化继承了传统的音乐形式,形成了新的音乐形式,这样的音乐形式涵盖了原有的音乐样态又融入了崭新的血液,才能够得以良好地保存和发展。

每个城市的音乐文化都是我们国家宝贵的财富,是全人类所共同拥有的宝贵

财富。

城市音乐文化通过自身的魅力展示着一座城市的魅力,通过音乐的刺激激发人们思想情感的活动形式,城市音乐文化涵盖了城市文化的文明的各个方面,在文化的现代化过程中展现了城市的历史文化、市民精神面貌以及社会秩序等等诸多方面,城市音乐文化是城市品牌化实施的手段之一,有利于建立现代音乐文化平等的观念,城市音乐文化进入现代社会以来,其多元化、复杂化、商业化的特点成为了新型音乐文化的内在特征。

但是其有的城市音乐文化特点则不能丢失,如有人认为:“城市主流音乐文化的体制化和商业化,最严重的后果还不是针对艺术本身的种种解构行为,而是由于艺术和市场意识形态的合谋与勾结,可以再生产出一种只能生产和消费机械艺术的人本身。

而另一方面,那些与城市主流音乐相对应的民间性质的街头音乐甚至地下音乐(没有签约的乐队和个人的音乐),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才显现出它弥足珍贵的审美本质力量。”[3]只有这样的城市音乐才是音乐艺术本质的体现,是以审美自由为音乐活动的

目的。

总之,城市音乐文化作为一座城市音乐的灵魂,在人类历史发展的沉淀过程中已经形成了独特的形式,在不同的地域、社会、经济、宗教和文化的特性中,形成了独具风格的音乐文化样态,这样的音乐形式需要我们加以保护和发展,才能够使我们的音乐得以良好地传承。

参考文献

[1] 任平.时尚与冲突―城市文化结构与功能新论[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

饮食文化的传承范文第2篇

【关键词】文化传承;高职院校;音乐课程;改革;问题;对策

高职院校音乐课程有利于提升学生音乐素养和文化素养,同时有利于学生深入了解传统音乐文化内容,对传统音乐传承和传统音乐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经济政治发展促使技术多元化受到了非常大的影响,意识理念的不断开放促使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音乐文化体现出外来文化、流行文化方面的包容性,传统音乐文化发展受到了非常大的挑战。因此,高职音乐课程改革工作需要坚持马克思文艺理论的指导,从制度和实践两个角度着手,提升传统音乐文化素质,为学生营造更好的传统音乐文化学习氛围,提升学生艺术素养,发挥传统音乐文化所具备社会功能。

一、高职院校音乐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课堂形式较为单一

作为高职院校公共课程重要内容,音乐教学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课程设置方面普遍存在着单一化问题,诸如,高职院校经常设置民族音乐赏析、舞蹈音乐赏析等等,在设置课程标准的过程中,也时常出现随意更新音乐课程的现象,学校往往根据授课教师的授课意愿以及实际情况来安排课程,并没有总体规划音乐美誉教学目标以及教学规律。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缺乏参与权以及发言权,学生在课堂中一直处于被动位置,教学内容以及教学门类受到了非常大的限制,音乐课程教学无法满足学生学习需求以及现实需求。高职院校音乐课程教学中,教师往往采用观看视频或者是聆听音乐等僵化学习方式,课堂教学形式单一,缺乏吸引力,创新能力不强。

(二)课程定位狭窄

高职院校在设计人才培养方案时,音乐课程大多是公共性质选修课程。教师对于学生成绩以及能力方面的要求并不高,学生拿到选修课成绩非常容易。但是高职院校在选修课程设置过程中,并没有具体限制,因此,学生音乐美育参与度并不高。在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工作中,高职院校忽视了自身肩负的责任,实际的教学仍然存在的问题。在选择教材方面,呈现出随意性,目前市场上出现了非常多音乐欣赏类教材,实际教学并没有谨慎筛选教材,使得教材教学呈现出滞后性或者是超前性。总之,高校在音乐课程定位方面存在着狭窄性,并没有构成较为完善的美育教学体系。

二、文化传承视角下的高职音乐课程改革对策

(一)构建完善的传统音乐文化制度

传统民族音乐文化发展形式非常重要。高职院校需要承担音乐文化传承责任,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民族优秀文化,提升民族音乐文化学习自信心以及自觉性。在设置人才培养方面过程中,需要根据学习内容以及学习要求来规定制度,重视音乐的文化传承以及美育传承。高职院校在选修课程设置过程中,需要规定学分要求来设置美育课程,保证每一位学生都能够直接参与到学习中。传统音乐具有丰富性,发展历史非常悠久,累积了大量民族优秀作品,这就需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来掌握教学内容。在传统音乐作品欣赏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选择更加具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但是教学实践缺乏指导性以及有效性。在高职院校选修课程教学过程中,需要加大对校本教材编写工作力度,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鼓励教师参与到地区传统音乐整理工作、收集工作以及整编工作中,学生能够更好了解地区传统文化,有利于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同时,教师还需要深入发掘传统音乐,不断丰富民族音乐文化内容,高职院校教师需要明确自身肩负的重要责任,提升教育有效性。

(二)丰富音乐美育教育课程

在高职院校音乐美育课程教学过程中,不仅需要包含音乐欣赏性内容,还需要结合生活实际以及兴趣爱好开设针对性音乐教育门类,音乐美育教育课程体系是目前高职院校教育过程中的重要内容,这就需要转变过去因人设课、取消课程的教学现象,重视建设传统音乐文化,发挥高职院校音乐课程教学中教师的主导地位。由于高职音乐学生在课程选择过程中具有被动性质,学生很少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认识到学生在其中的重要作用,坚持潜移默化以及循序渐进的原则,提升传统音乐文化内涵以及传统音乐文化意识魅力。从目前的教学来看,高职院校音乐美育课程教学大多是欣赏聆听式教学,学生在课程参与性以及实践性比较弱,实际教学方式无法衡量学生具体接受情况。在高职院校教育过程中,需要重视传统音乐教育实践环节设计工作以及指导工作,提升传统音乐教学质量。

三、结语

音乐文化传承是高职院校教育中的重要内容,高职院校需要根据情境变化进行改革,有效落实工作内容,构建更加有效的工作体制。教师需要明确自身肩负的重要责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发挥民族音乐实际价值,提升工作效率。多元化社会发展以及外来思想影响促使传统文化面临着非常大的冲击,实际教育存在着不切实际性。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日渐发展直接影响学生价值取向,传统文化传播丧失了发展动力。传统民族文化不自觉性以及不自信性促使高职院校明确自身肩负的重要责任,重视高职音乐课程改革,提升传统音乐文化方面的自信心以及认同感,主动承担传统民族文化的发展责任。

参考文献:

[1]林德酉.基于文化传承视野下的高职音乐课程改革探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旬刊,2015(10):97-99.

饮食文化的传承范文第3篇

关键词:教育人类学 音乐文化 传承 教育

人类文化传承肩负着传递先人创造积累的一切知识、精神、经验的历史重任,文化传承只有通过文化的学习和实践才能得以实现,这无疑体现出文化传承所包含的教育属性,即教育是文化传承最重要、最根本的手段和形式。

教育人类学将研究的视野投向文化中的人,把人放到广阔的社会和历史文化背景中去研究,反过来用研究人的理论来研究教育,寻找在文化传递和社会变迁中使人获得和谐发展的教育。①其注意力集中于文化视野研究和文化生成历史性研究,真正体现了教育中以人为本的发展观以及人的本质和发展对教育的要求,是一门运用人类学方法来研究教育的交叉学科。

在教育人类学“以人为本”“以文化为基”的研究中,文化传承与教育之间存在着盘根错节的联系,凸显出不同的内涵和外延。音乐教育作为音乐文化传承的重要形式也彰显出有别于西方音乐体系教育的特质。为了弄清二者之间错综复杂的联系,我们有必要对音乐文化、音乐文化传承和音乐文化教育进行词义上的解构和重组,有助于重新认识二者及其相互关系。

一、音乐文化的词源语义

音乐文化是什么?关于文化的概念,据有关学者统计,“到20世纪70年代,世界文献中的文化定义已达到250多种”。②中国古代对文化的理解,一开始是分而解之的,春秋战国时期,《荀子・礼论》云“文理繁,情用省,是礼之隆也;文理省,情用繁,是礼之杀也”,指个人的一种修养德行。对“化”的解释,《礼记・中庸》云“可以赞天地之化育”,泛指事物形态或本质的变化,同时又指教行、感化之意。“文”与“化”并用早见于战国末年《易・贲・传》:“关乎天文,以察时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本义为以文教化,表示对人性情品德的培养,偏重于伦理道德的精神领域。

在西方,“文化”词源来自于拉丁语cultura,意为耕种,到16世纪逐渐发展为栽培、培育、有教养等意义。18世纪后,人类学的兴起引发人们对文化概念的广泛关注和使用。此后人类学家A・L・克劳巴和克拉克综合各家观点,归纳出近年来较完美的概念:“文化由行动的或是为了行动的、明示的以及隐示的范型组成,它通过象征获得并且被传达,成为人类各个集团具有特征的业绩,其中包含范型具体化的文化。构成文化本质的是相传的观念,特别是它所具有的价值。”③

音乐文化是人类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与一切音乐活动相关联,并为一定社会群体所共有的声音、观念、行为三个层面的事物。狭义的音乐文化指人类后天习得的并为一定群体所共有的音乐观念和音乐活动行为,一般指广义音乐文化中的精神层面。④而广义音乐文化则包含了在社会历史进程中所创造的一切与音乐相关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有音乐文化的思想观念和价值、音乐文化的语言符号,也有音乐文化的规范要素和音乐文化的物质产品,可以说与音乐相关的一切文化事项都包含其中。

二、音乐文化传承的词源语义

前文提到文化具有传承的基本属性,作为人类文化有机组成的音乐文化同样具有传承的基本特点。文化传承一词在国外出现较早,自19世纪中叶起,就有学者引用该词并对文化传承问题进行研究。在古代汉语中,“传”与“承”则是分而述之。《论语・学而》云:“传不习乎?”其意为传达、传习。《说文解字》:“承,奉也,受也”,解释为奉、受,即顺从、奉承、接受。而“传承”一词在我国直到近现代才出现,根据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现代汉语词典》的“传承”词条,其意为:传授和继承。

作为教育人类学核心词之一的文化传承,是人类文化的内在属性,人类在文化传承中进行着各种各样的社会文化要素的交接和传递,不断增减文化因子,对文化进行着生产和再生产。⑤文化因传承而保存,因传承而发展,因传承而创新,这个过程受生存环境和文化背景的制约而具有强制性和模式化要求,逐渐积淀成为文化的传承机制,它强调文化在一个共同体的社会化成员中做接力棒似的纵向交接,⑥强调文化在时间上的传递和演进过程,并且突出文化传承机制中传递者与承接者之间“传”与“承”的因果关系,进而揭示文化传承过程并不是简单的加减原则。

现在,我们再来看音乐文化传承什么。根据文化机制“接受文化―创造文化―再接受文化―再创造文化”的循环过程,可以将音乐文化机制理解为“感知接受――应用创造――再感知接受――再运用创造”的循环过程。同样,音乐文化传承既是音乐文化的生产与再生产过程,也是与音乐相关的一切文化在一个文化共同体中做纵向接力传递的过程。

三、音乐文化教育的词源语义

当代,一些学校音乐教育“文化”的缺失,使我们不得不对音乐教育的本质和内涵进行理论上的再认识,什么是音乐文化教育⑦,音乐教育是教音乐的教育吗?

“教育”一词在中国最早见于春秋战国时期《孟子・尽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说文解字》分而解之:“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这里强调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双边关系以及教育的道德伦理教化功能。在西方,教育(education)一词源于拉丁文的educare,该词又出于动词educere,由前缀字母e和ducere两部分组成,分别代表拉丁文“出”和“引”,合起来便是“引出”之意。⑧近现代西方教育家对“教育”的定义呈现多元化,多半将视野局限于学校教育领域,局限于教育对个体发展所起的作用,而对于教育的文化传递属性以及教育对社会生活的延续和发展则关注不够。

对于教育一词的理解,人类学家有自己坚持的教育文化观,他们认为:一是教育是一种文化传递过程;二是人生活于文化之中,人的发展是接受文化传递,适应文化变迁的过程;三是文化变迁与教育变迁是一致的。⑨按照上述观点,教育便是社会整体与整体之间、整体与个体之间、个体与个体之间的一种文化传承形式和手段,教育是人类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

音乐教育本身既是一种音乐文化现象和音乐文化载体,还是传承、传播和发展音乐文化的最主要途径。因此,在界定音乐文化教育时,广义上讲它是一种有意识或无意识的音乐教育行为,内容包含了与音乐相关的一切文化,它与人类生产实践、社会文化生活紧密结合;狭义的音乐教育则是指有组织、有目的、有选择的教育,包括学校音乐教育、家庭音乐教育和社会音乐教育。

四、音乐文化之传承与教育关系辨析

实践总是先行者,理论总是走在实践之后,用以总结和反思实践活动。本文对音乐文化传承和音乐文化教育词义的解构是为了研究它们的本质属性,明确其不同的内涵和外延,而对二者的建构⑩过程则有助于增进对其本质属性的再认识和对二者关系的理解和认知。

1.教育与文化传承的关系

(1)文化传承是教育的文化目标

文化无法自身复制,它需要一个有效的手段和途径来传递自我,而文化传承则具备这样的功能和条件,通过文化机制循环往复的传递过程,不断增减自身的文化因子,通过一代代社会成员的纵向交接传承下来。

文化作为人类社会之根本属性,其在社会历史进程中所创造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是教育的基本内容和内涵,可以说教育的根本目标在于传承文化。而教育本身也是文化综合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所具有的对文化的传递性和作为传递文化的形式、手段和工具,成为人与文化之间的介体。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教育的实质就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媒体向受教育者传播知识、技能与情感的活动。⑪而媒体则是传播意识、文化、思想的载体和工具,具有文化传播、传递的根本属性和功能。因此,教育的本质属性是传递性、工具性、手段性。传递什么?传递文化,传递人类文明,传递人类劳动和智慧的一切成果和结晶。⑫

(2)教育是文化传承的主要表现形式

教育作为当今社会文化传承的主要手段和工具,具有对文化的传递性、选择性和创造性。如果对文化传承进行细分,可以发现当代文化传承的主要手段和工具是教育,它是社会生产力、科学技术、文化生活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文化传承的主要表现形式。人类早期的文化传承可以说是一种自在⑬的非正式教育,文化通过在民族共同体内的社会成员中做接力棒似的纵向交接而得以世代传承,这种教育与生活紧密联系,通过物质、文化、精神意识交往得以实现,这也是传统音乐主要的传承形式和渠道。当代文化传承的表现形式更多的体现在文化教育方面,文化通过教育这一有效途径和手段,经过筛选、凝练、组合和创造,被有准备、有组织、有目的、有选择地传递给社会和人,使得文化传承的过程更系统、规范和程式化,凸显文化传承的时代特征,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教育发展内在的要求。

不可否认,文化传承的方式和手段有很多种,而教育成为人类文化传承的重要表现形式绝非偶然,这与历史的积淀、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息息相关。传承与教育作为文化传递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教育是文化传承的主要表现形式,文化传承则是教育的文化目标,二者相辅相成,互为条件。

2.音乐文化之传承与教育的关系

音乐文化传承是以与音乐相关的思想观念、价值体系、语言符号、规范体系和物质产品为传承内容和对象的,其在当代传承的主要手段和表现形式主要依靠教育和传播两方面的通力合作和努力。从教育学的视角来看,音乐文化传承和音乐文化教育有根本的区别,音乐文化传承是一种自觉或不自觉的过程,具有自然自发的行为特征;而音乐教育则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培养人的活动,是一种自觉的行为过程。二者的本质区别在于活动过程有无意识、是否自觉。

教育人类学视音乐教育为一种音乐文化的传递,强调这种传递过程不仅限于正式教育,还包含了非正式教育的成分,这种音乐文化教育对人和群体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可以是知识技能上的传授,也可以是情感精神上的启迪,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教育的过程可以是有系统、有目的的,也可以是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而后者对社会和人的影响更深远、更持久、更丰富。

音乐作为一种审美领域的艺术文化,其自身体现出有别于其他非艺术文化的特征,如音乐材料非语义性、非视觉性、抽象性、时间性等,民族音乐文化特别是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往往依靠口头语言、副语言⑭来传承,讲究浸润、熏陶、感悟的过程。

因此,音乐文化之传承与教育并无天然鸿沟,二者相辅相成、互为因果,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民族音乐文化所体现出的文化传承的属性,使我们在讨论民族音乐教育时,不能简单套用学校教育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研究的眼界和视角需更加开阔。

结语

本文对于音乐文化教育和音乐文化传承关系的粗浅分析和研究,目的在于通过教育人类学对教育和文化独特的学科研究视角,明确传承与教育不同的功能和属性,以及音乐教育与音乐文化传承间的互通关系,从而为民族音乐文化在当代音乐教育特别是学校音乐教育中的研究与实践提供新的思路。

注释:

①⑨冯增俊,万明钢.教育人类学教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30,39.

②林耀华.民族学通论(修订本)[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3:379―380.

③马文・哈里斯.文化・人・自然――普通人类学导引[M]. 顾建光等,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136.

④刘正发.凉山彝族价值文化传承的教育人类学研究[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18.

⑤王军,董艳.民族文化传承与教育[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53.

⑥⑪李峰.论多元文化观中的音乐教育与音乐文化传承[J].艺术百家,2008(8):298,297.

⑦本文所说的音乐文化教育主要突出音乐教育的文化属性,强调音乐教育的“大文化”视野,是除包含音乐本体外,还涵盖了与音乐相关的一切物质、精神、符号、语言、规范、制度等内容的音乐教育。

⑧ 胡德海.教育学原理[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4:277,478.

⑩建构是一个借用自建筑学的词语,原指建筑起一种构造。在文化研究、社会科学上的使用,建构是指在已有的文本上,建筑起一个分析、阅读系统,使人们可以运用一个解析的脉络,去拆解那些文本背后的因由和意识形态。建构着重于系统的建立。

自在:指物体客观存在,但主体对其并无意识。

副语言:语言学对其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

“副语言”指有声现象,如重音、声调的变化,以及哭、笑、停顿、气喘,嗓子沙哑或者尖溜溜,整句话带鼻音,某个字音拉得很长,压低嗓音打喳喳,结结巴巴说话等。这些是伴随话语而发生或对话语有影响的、有某种意义,但是那意义并非来自词汇、语法或一般语音规则。广义的“副语言”指无声而有形的现象,即与话语同时或单独使用的手势、身势、面部表情,对话时的位置和距离等,这些也能表示某种意义,一般具有配合语言加强表达能力的作用。心理学家称非语词的声音信号为副语言。

饮食文化的传承范文第4篇

(一)饮食文化和高校食品专业研究的内容上相一致传统饮食文化研究中所指的人类食事活动内容有:一是生产,食生产。即原料的加工生产、保藏等。二是食生活。即原料的获取、食品流通、运输、消费、烹调、饮食、礼仪等。三是食事象。即与饮食相关的具体行为、现象等。四是食思想。即饮食的认识、相关知识、观念、理论(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等。五是食惯制。即习惯、风俗、传统等。由此可见,中国饮食文化的重要性,也是食品专业重要的学科内容。

(二)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食品这一行业是涉及民生的发展行业,也是百姓不折不扣的良心行业,其对从业人员具有较高的道德素质要求。随着我国食品产业经济的迅猛发展,对高素质高技术含量的人才需求量逐年增加,高校专业教育方向正好能够满足企业对高技术含量人才的迫切需求。因此,需要将传统饮食文化贯穿在高校食品专业人才培养的阶段里,使技术水平含量和文化成为学生不断成长的双翼,有利于实现培养人才的目标以及学生在社会上的不断攀登。

(三)饮食文化的传承需要引起大学生的重视中国传统饮食文化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名声源远流长,由于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大量的国外思想潮流和思想观念的不断涌入,使中国的思想观念、道德意识甚至价值取向都呈现出多元化的引导,暗示了对不同性质的文化分辨模糊,因而逐渐对饮食和文化失去了自信心。导致大部分学生盲目崇拜西方风俗文化,贬低本国民族文化,大学生的民族信心与自尊心受到极大伤害。因此,要弘扬中国传统饮食文化,增强大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保护并发扬本国饮食文化,传承饮食文化要引起当代大学生足够重视。甚至把它看做是维护民族的一种权益,保护本国文化的强烈意识。因此,作为食品相关专业的学生,弘扬我国博大精深、历史悠久的饮食文化责无旁贷。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以后市场经济的大浪下,更需要大学生不拘一格地去研究好、继承好中国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为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建设贡献年轻的力量。

二、在教学中传承传统饮食文化的对策

(一)充分营造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学习氛围把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与培养大学生的品德的提升、完美人格的树立与文化素养有机结合起来,结合《中国饮食文化》课程中所说的“饮食风俗文化”“饮食礼仪文化”等相关章节内容联系起来,是学生诵读经典文化的一种学习方法,这也正是在潜移默化地提升大学生人格修养的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1.礼德传承。清华大学教授认为:如今在高校教育当中,存在的一个比较普遍问题就是,在大学校园里只注重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的单纯教育,而却忽视了个人的道德情操、职业道德、人文关怀等非专业方面的教育。许多人认为上大学的学生目的普遍都是为了个人有一份可靠而稳定的工作,前程似锦,一帆风顺。所以,他们一旦毕了业,就想要立刻赚钱,过上安稳的日子,至于民族是否兴衰、社会是否因存在某些问题而阻碍发展,都觉得与自己毫不相干。目前,高校大学生内心普遍都没有文化自尊和文化自觉,这是一个国家和民族非常可悲甚至是恐惧的一种社会现象。

2.人格素养的培养。《易经》中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是要求后人生活上自强不息,积极进取,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孔子提倡:“发愤忘食,乐以忘忧”,是激励后人发愤图强,敏而好学,学而不倦的乐观精神。用这种精神来教育当代大学生,让他们掌握所学的专业知识和积极学习传统饮食文化成果精髓的追求精神,还要注重人生的现实意义,即注重艺术品位与人生价值,注重人生自我修养和人格的建立。

(二)在高校食品专业人才培养中加强饮食文化的教育

1.几千年的华夏文明造就了璀璨辉煌的文化,这是祖先留给人们的宝贵财富,需要我们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饮食文化自成体系、博大精深,蕴涵丰富理念、政治思想、风俗礼仪等,与我们平时日常生活紧密相联,更是继承了我国民族优秀文化思想。因此,高校应大量宣传并且在专业课中进行普及教育,作为专业知识的有益扩充,完善知识框架结构。通过调整食品专业课程体系安排,把饮食文化作为人才培养方向其中一门必修课程,得到学生对文化学习的重视,形成要学习高端技术必先学习传统文化成果的精髓。这样,将饮食文化这门课程应用于高校食品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当中,不仅增强了传统饮食文化感染力和凝聚力,而且还能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文化知识,完善教学制度的时效性,使学生内心世界得到丰富,这样利于学生自身素质教育的全面升华。

2.培养从业自信心,增强社会责任感。我国饮食文化在当今世界上声誉名扬天下,中国饮食闻名于天下。例如,两千年前淮南王刘安发明的豆腐,诸葛亮发明馒头比西式汉堡包早一千多年,这都是古时候了不起的时明,直到现代依旧影响着我们日常生活的习惯乃至全人类的生活饮食习俗。“民以食为天”,目前,传统饮食仍旧是国内外第一大行业,世界500强企业有大部分行业与饮食相关。诸如此类的饮食文化有利于激发当代大学生的学习激情,增强社会责任感,并且培养他们的从业信心和自豪感。

三、总结

饮食文化的传承范文第5篇

关键词:饮食文化 文化营销 饮食产业

饮食文化是人们在食物生产与消费活动中所体现的物质和精神的总和,它是人类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受社会物质生产与经济发展的影响极大。饮食文化与饮食产业的关系反映了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与现代商品经济活动相结合,在食品的生产、营销和消费领域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饮食文化与饮食产业的关系的重点是,在饮食消费日益商业化的条件下,如何继承和发扬中国饮食文化的优良传统,借鉴其它学科的研究成果,探索与揭示现代食品文化和食品消费服务文化,让饮食文化在商业中发挥精神旗帜作用、价值支撑和对未来发展的牵引作用,并成为发展商业的有效促进因素(李志刚,1997)。

饮食文化

(一)中国饮食文化的内涵

中国饮食文化是人类在饮食方面的创造行为及其成果,是关于饮食生产与消费的科学、技术、习俗和艺术等的文化综合体。饮食是人类生存最基本的需要。饮食文化就是以食品为物质基础所反映出来的人类精神文明,是人类文化发展的一种标志。因为饮食的重要性,饮食文化往往居于文化的核心地位。

中国饮食文化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其内容可以国家、地域、民族、宗教、食源、生产工艺、炊饮器皿、消费层次、文化品位等进行分类。从饮食文化的内部结构可分为:饮食物态文化、饮食制度文化、饮食行为文化、饮食心态文化等。广义的饮食文化是指人类在饮食生活中创造的一切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的总和;狭义的饮食文化是指人类在饮食生活中创造的非物质文化,如饮食风俗、饮食思想、饮食行为、饮食技术等。

(二)中国饮食文化的特征

经过几千年的发展,随着原料的几经变化、烹调技术的完善以及外部物质条件的影响,中国饮食文化在其历史发展中逐步地形成独有的特征(冯玉珠,2009)。

一是生存性。以“民以食为天”为例,可见对于饮食文化的生存性这一特征是没有疑义的。饮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条件。世界上没有生命就没有一切,而所有的生命都需要营养。

二是传承性。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由于区位文化的长久迟滞及内循环机制下的代代相传,使得区域内的饮食文化保持着传承。诸如食物原料品种及其生产、加工,基本食品的烹制方法,饮食习惯与风俗等等。

三是地域性。由于食物原料分布地域性强,各地发展程度不一,在文化悠久和封闭程度等综合因素的作用下,形成了许多风格不尽相同的饮食文化。“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地理环境是人类生存活动的基地。人类为了要生存下去,就不得不努力观察、利用和改造环境,以便进行有效的文化活动,从而直接获取人们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即形成因地域不同而千差万别的饮食文化。

四是民族性。饮食文化的民族性主要体现在传统的食物摄取、食物原料的烹制技法及食品的风味特色。饮食文化的民族性是由不同原因形成的,包括不同的饮食习惯和饮食礼仪、饮食禁忌等方面。

五是审美性。随着调味品的不断发现、人类烹饪经验和技术的日益成熟,人类对食物质地的好坏、味道的甘美、食物的色泽和形态等方面的认识在不断提高。在此基础上,人类便开始自觉地将自己的审美意识注入到饮食中去。

(三)中国饮食文化的民族传统

在悠久历史过程中,中国饮食文化形成了许多民族传统。概括起来,大致有以下几方面:“以粮为主,主、副配餐”的膳食配置、“热、熟为主,兼用生、冷”的饮食方式、“以味为本,至味为上”的美食追求、“菜系繁多,流派纷呈”的菜肴风格、“以筷进餐,实用独特”的技能餐具、“进食有时,一日三餐”的饮食惯制、“先上酒菜,后用饭食”的就餐习俗、“客来敬茶,清饮热品”的茶事传统、“用膳循礼,讲究客套”的食仪传统(冯玉珠,2009)。

中国饮食文化的民族传统赋予了中国餐饮特别诱人的魅力。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优良传统,并汲取世界各国、各民族饮食文化的有益营养,中国饮食文化一定会继续保持自己的鲜明特色和地位。

中国饮食文化与产业发展

中国饮食文化的兴起、传播与饮食行业的发展密不可分。饮食文化必须以饮食行业为载体,而饮食文化的发展与繁荣也必然促进饮食行业的繁荣和发展。即饮食行业的发展促进了饮食文化的产生,饮食文化提升了饮食行业,两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安晓,2006)。

(一)饮食文化在产业发展中得到弘扬和提升

饮食文化的发展是伴随着社会发展、产业科技的进步、生产力的提高而逐步弘扬和提升并完善的。随着饮食产业的发展,品牌的文化含量的提升关键在于人。要加强对饮食文化人才的培养与建设,建立起具有饮食技术、饮食文化和饮食管理的复合型人才的队伍。同时,加强饮食与科技、饮食与健康、饮食与旅游、饮食与经济、饮食与贸易等领域的研究与应用。

(二)促进并完善饮食文化和饮食产业的结合

饮食产业是饮食文化的载体,为饮食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饮食文化的发展与提升,也促进饮食产业的发展。因此,要合理构建或调整饮食产业的政策、饮食产业的结构,推广饮食新项目、新方式,引导消费,促进饮食文化和饮食产业走向大众,走向生活,充分实现构建饮食产业、弘扬饮食文化、繁荣饮食经济的目的(李里特,2005)。

饮食文化与饮食产业的融合点与措施

发展饮食产业,应找到饮食文化与饮食产业经济的融合点,饮食文化是发展饮食产业经济必不可少的媒介,如对饮食文化的比较优势加以利用,更新观念,与时俱进,必将促进饮食产业的发展,可实现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