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生态学的就业方向

生态学的就业方向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生态学的就业方向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生态学的就业方向

生态学的就业方向范文第1篇

一、形势政策课教学课程现状

1、教学客体思想能动意识淡薄

教学过程中的客体指的是学生,虽然形势政策课程是高校的必修课,但因为其学时数少,且为非考试科目,故多数学生愿意学习的主动性较少,学生素质参差不齐现象严重。工科的学生因为专业原因,对形势政策课乃至整个高校思想政治课也不是很感兴趣。

2、教学内容模式设计单一

形式政策课课堂教学中,教师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多数沿用的是单纯的照本宣科方式,讲授式教学法,即一人讲,众人听,纯粹的灌输理论,不分轻重缓急,平铺直述的单项传授,且在新课改的环境中,课程教学中内容广泛,课时紧张,学生缺乏时间为思考留有余地。

3、课程教学中教师队伍建设不合理

担负形势政策课教学任务的教师团队作为高校就业课程教育的主体,是课堂教学的的主导,其行为标准及期望是课堂生态的决定因素之一。2009年以前,国家没有开设相关的形势政策专业课程,间接造成高校缺乏相应的富有相关教学经验的就业指导专业教师的局面;且当前高校形势政策课教师多数由学生就业管理部门的干部和各二级学院分管学生工作的书记和辅导员来担任,多数人没有参加系统的业务知识学习和相应的专题培训,没有取得相应资格证。

二、生态学视角下提升形势政策课程教学实效性

当前形势下,高校形势政策教学需要改变固有模式,通过生态学中人本化的教育思想,创建新的教学理念,提升高校就业指导教学的实效性。

1、以个体生态学理论指导教育客体的培养

个体生态学是以个体生物为研究对象,研究个体生物与环境之关系。特别是生物体对环境的适应。学生作为教学个体而存在,容易受到外界环境中各种影响因子的作用。教育工作者应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不同性格状况的学生,依据不同个体生态的特点,调节教学环境中的影响因子作用,建立新的教学方式来改善教学效果,使其满足学生的需求。在发展教学理念的同时,高校形势政策课教学中把握社会对不同专业学生就业要求这一主导因子,建立就业咨询工作室,就业网站聊天室等,并结合心理健康辅导咨询,利用限制因子定律,耐度定律,调节学生心理、情绪等影响因素,满足学生对精神方面的建设需求,帮助学生改变自己的不足,避免教育过程中出现所谓的花盆效应,帮助学生适应社会需求,提升自我的知识水平和技能,从而能够全面发展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2]。只有紧跟时代的步伐,才会使得学生接受,才会有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2、以生态多样性理论丰富教育主体的资源建设

形势政策课程的教与学是在一个大的生态环境中进行的,教学团队是作为生态群落出现,提高教师种类的多样性,丰富生态主体的层次和结构,目的就是可以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为此必须首先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通过举办相应的就业专题培训班,不断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形势政策课程的培训工作,积极创造条件组织参加各类校内外培训、研讨、参观、交流等活动。其次,为提升教学团队的学科背景多样性,可以从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社会学等专业选拔一批具备多重知识背景的优秀教师从事一线就业指导教学,满足不同学科多样性要求。再次,高校可以聘请社会中地方人力资源局、人才市场、优秀企业等单位部门的人力资源专家作为指导教师,定期或者不定期地举办相关技能、知识的讲授和培训,激发学生的就业意识。

3、以族群认同理论协调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之间生态平衡

生态学中,族群认同则是指族群身份的确立,它表示族群成员对所属族群的认知和信赖。在高校就业指导教学中,通过利用生态学中的族群认同理论,使得受教育者对高校形势政策课程教学者认同,并通过知识上的更新,了解受教育者的需求来发展高校就业指导教学。受教育者和教育者只有彼此之间建立良好的互相信赖的关系,才能更好的发展高校形势政策教学[3],因此,生态学中的族群认同理论有助于受教育者和教育者之间建立最基

本的信任关系,这是发展高校就业指导教学的基础组成部分。第一,在教育之前,为使学生充分理解,先要做好准备工作,即理解和把握学生的需要,以此研究教育发展方向;第二,紧跟社会发展需求,将一些热点或者学生所关注的社会动态加入到教学内容中,吸引学生眼球,从而使得学生主动配合教学,或者通过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第三,增加教师和学生的合作机会,通过教师和学生的互动以及合作来完成任务,并从中获得感想或问题,通过学生的反馈,有老师帮助解决,以实现教育目的。

生态学的就业方向范文第2篇

>> 基于干旱区特色的生态学本科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考 干旱荒漠区生态学本科专业课程体系优化探索 基于人才培养对生态学本科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探讨 师范类大学音乐学专业艺术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实施之我见 师范类院校本科生神经生物学教学的几点心得 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软件开发类课程体系研究 教育生态学视域下大学英语课程体系的构建 基于信息化背景的档案学专业本科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浅析新课标背景下的高师美术学(师范类)专业发展趋势 财经类院校电子商务本科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与实践 微生物学课程体系教学改革与实践 Moocs形势下大学本科专业基础课的课程体系构建 生态学视野下的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分析 环境生物学与生态学教学团队的建设与展望 创新型人才培养视角下我国教育学本科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基于生物学背景下的综合实践活动 生物工程专业普通生物学双语教学课程体系研究 烟草学专业《烟草生态学》课程教学内容体系构建 师范类心理学本科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探究 设计学类本科专业素描课教学内容的改革探索与实践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生态学是生物学下设的二级学科,2011年晋升为一级学科。近10 多年来, 我国许多高校陆续开办了生态学专业, 或开设了与生态学有关的课程, 作为生物类专业、环境类专业、资源类专业等的专业基础课或专业课, 或者作为其他专业学生素质教育的选修课。 目前, 生态学专业已遍及40多所高校, 并渗透到一大批相关专业[3]。国内大部分师范类高等院校如北京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都已设置生态本科专业多年,形成各具特色的教学体系。相对于兄弟院校,我校的生态学本科专业2013年才开始招收第一批本科生,基于我们雄厚的生物学基础,如何建立区别于其他院校并具有自己特色的生态学课程设置是我们面临的主要问题,课程的体系设置既要符合教育部高等学校环境科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2006年制定的高等学校生态学本科专业规范[4],同时也要与目前的生态学学科基础及教师专业背景相结合,更重要的是课程体系设置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及是否适应社会对生态学人才的需求。

一 生态学专业培养目标

基于雄厚的生物学背景,师范类院校的生态学专业区别于农业院校与工科院校。农业院校偏重于农业背景下环境类课程设置,如生态农业建设与绿色食品生产,而工科院校更加偏重于生态工程及生态设计与建设。因此在设定师范类院校的生态学培养目标方面就更加注重使学生掌握有关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以培养具备生态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较强的实验技能,能够在科研机构、职业技术学院、企事业单位及行政管理部门等从事生态学教学、科研、环境监测与评价、生态安全与预警预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工作的专业技术人才。

二 课程结构与设置

生态学专业的课程体系由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公共选修课和实践环节五部分构成。除本科教育统一公共必修课外,我们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将植物生物学、动物生物学、遗传学、环境科学概论、污染生态学、水生生物生态学、生态学研究方法与技术等课程设为专业必修课程,将湿地生态学、生物信息学、环境监测与评价、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与标准及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等课程列为专业选修课。既要使学生对生态学基础理论、方法和应用有比较全面的掌握,又要对与本学科发展方向有密切相关的理论、方法和应用有较深入的了解。通过学位课与必修课建立本学科各研究方向的理论和方法的公共平台,通过选修课满足不同研究方向对理论和方法的特殊要求,拓宽学生的知识结构,突出了生态学理论和应用并举,学生既要掌握扎实的生态学、资源环境与生物学基础知识,使之具有解决复杂生态学问题的能力;又要系统学习生态规划和设计及环境污染与监测等各种应用生态技术,使毕业生具有较宽的就业适应能力。

三 生态学实验教学与创新素质培养

生态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 生态学中的许多理论和认知都是建立在科学试验基础之上的。生态学专业的实验教学是培养生态学专门人才的重要手段[5],生态学实习与实践是生态学专业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教学环节。通过生态学的实践教学环节, 掌握生态学的研究方法、技能, 以及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我们在实践部分分别设置了专业实践、基础生态学实践和社会实践三个环节,将生态学研究方法与技术、环境监测与评价等课程与实验教学紧密结合,坚持“以学生为本”, 以训练实际动手能力为目标,以培养创新能力为主线,将实验教学由原来的实验室搬进大自然。例如,由学生分组采集水样,测定理化指标,观察认知水生生物,进而对采集区域的水环境进行初步监测与评价,学会运用生态学的理论、方法与技术, 观察和认识自然界、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等各种问题。在生态学实习环节,通过在我校和兄弟院校比较成熟的实习基地进行,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生态学野外调查方法,以及与此有关的生物学、地理学和环境教育的野外工作技能,加深学生对相关课程基本理论的理解和掌握,建立起较为完整的生态学学科体系,培养学生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系统、完善的生态学实验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6]。生态学是一门理论性强、实践性强的课程,讲课时既要重点讲述生态学的基本理论、方法与技术,又要结合当前社会发展需要,更要重视实践的操作训练。还可以结合生态学方向的研究课题,让本科生参与到生态学研究中来,对新时期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更有积极的意义。

四 建立相应的考核体系

生态学学位课程、必修课程考核主要以考试方式进行,选修课程考核以考试或考查方式进行。实践环节考核主要包括动植物分类基本技能,在有关理论课程学习的基础上,实地学习有关生态学研究的野外调查、实验以及有关数据的处理总结方法,提交实习报告,重点考核学生基本的生态学野外调查技能、数据分析能力等。包括平时成绩、实验成绩、实习实践成绩及结业考试成绩。所有课程考核一律以百分制记分,60分为合格。这样的考核方式避免了以一次期末考试定优劣的局限性,引导学生注意平时积累,注重动手实践环节。

生态学是一门发展迅速的学科,新理论与新思想不断出现,应用领域不断扩大。课程设置要具有前瞻性、综合性和应用性。课程的开设要综合考虑学科体系需要、研究方向需要和课程开设的具体条件。培养具备复合型知识结构的人才,满足现在与未来、自然与社会协调发展以及经济建设对生态学人才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骆世明.普通生态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2]李博.生态学[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章家恩,骆世明,秦钟,等.我国高校生态学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方向探讨 [J]. 应用生态学报,2009(7).

[4]辛国荣,胡文武,余世孝,等.中山大学生态学本科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的探索[J].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2014(4).

生态学的就业方向范文第3篇

关键词:资环专业 人才培养 模式

一、专业发展概况

1.专业发展背景

当今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迅速,但是资源环境和城镇化问题并没有解决。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仅世界人均占有量的一半。在资源利用中表现为资源消耗量不断增加、资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等。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水土流失、生态破坏等问题。同时城乡发展失调,表现为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不协调、城乡居民生活消费不协调、城乡产业结构变动不协调、城镇化与工业化发展不协调等。要从根本上解决上述问题,就必须实施科学的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为适应社会对这方面的人才需求,国家教育部1999年颁布实施的高校新专业目录中设立了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简称“资环专业”)。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大多数学校定位在:使学生掌握生态学、地理科学、环境科学、规划科学、管理科学的相关理论和技能,能够在科研机构、高等学校、企事业单位与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环境保护、资源开发利用与规划、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目前全国范围内已经有160多所院校开设这个专业。包括北京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吉林大学、新疆大学等综合性院校,也有师范类院校、地质矿产类院校、农林类院校和建筑工程类院校等。

2.专业设置存在的问题

从专业名称、培养目标和能力要求上看,该专业目前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专业特色不突出,研究范围广博而不精,缺乏主干方向。该专业培养要求是“厚基础、宽口径”,专业课程设置涵盖环境科学、城市规划、房地产、土地资源管理、区域经济、地理科学等多学科知识,由于专业名称涉及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许多院校设置的课程体系过于追求“全面”,使得课程繁杂,没有较为集中的方向。(2)专业定位过高,市场需求不紧密。目前,绝大多数院校都将资环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为能在科研机构、高等学校、企事业单位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相关工作。事实上社会对“管理”类的人才需求并不多,社会真正需求的是从事基础工作和技术工作的人才。高校和科研机构对一般本科层次的人才基本不接受。(3)理论课程设置过多,实践动手能力不强。由于该专业涉及多个学科,理论课程设置过多,总学时又有限,所以实践教学显得尤为不足,学生缺乏具体的实践操作技能,远不能适应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4)相应硕士点专业缺乏,毕业生深造专业分散。对于资环专业毕业的本科生有很大一部分要选择继续深造,但在硕士学位点中没有相应专业,学生只要在相近专业如环境科学、地理科学、城市规划、管理科学甚至法学等专业报考研究生,为学生深造带来一定的难度。以上这些问题使社会对资环专业认知度不高,专业发展受到一定的影响。

3.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为了解决资环专业发展出现的问题,不少院校根据学校的原有专业和学科背景,对资环专业课程设置进行改革,出现了不同的办学模式。主要有:(1)与测量工程学合办。如南京工业大学和武汉大学等,通过实践很强的测量学的学习,使得学生有很强获取基础数据资料的动手能力,为后续的城乡规划设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与地理学合办。如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利用地理学的综合性和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的技术,培养的学生除了具备地理学的系统知识、城市规划学的动手能力外,还有良好计算机基础。(3)与资源、环境生态学合办。如河海大学等,以资源环境学院为依托,在资源环境的监测、评价的基础上,加上城乡规划的内容,培养资源环境分析、评价和规划的专业型人才。(4)与工程管理学合办。资环专业结合工程管理学的知识,培养能在国内外工程建设领域从事项目决策和过程管理人才。另外,还有与城市规划、园林设计合办,突出培养学生的城市规划、园林设计的动手设计能力。以上办学模式体现了资环专业的综合性和边缘性的特点,有很强的灵活性和创新性。

二、我校资环专业改革与实践

1.专业设立与发展

南京晓庄学院于2001年在地理科学系开始招收资环专业的学生,由于办学条件限制和就业影响,几年来该专业一直是隔年招生。从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来看,由于专业设置过于宽泛,课程繁杂,没有明确的就业方向,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很低,就业去向非常复杂和分散,并且不少学生在与专业无关的单位就业。隔年招生和低的就业率严重影响了我校资环专业的发展,办学规模一直上不去,造成教学资源浪费,办学效益低下。正在专业发展困惑之际,学校在2009年进行院系调整,决定将地理科学学院与生命科学系、化学系合并,组建生物化工与环境工程学院,发挥资源优势,提高办学效益,旨在培养应用型人才。当年,恰逢英国基尔大学来我校访问,提出该校的自然科学学院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专业与我校合作办学,联合培养环境保护方面的本科生。我校资环专业抓住这一契机,利用我校化学、生物专业的师资和教学设备条件及英国基尔大学的师资和技术,瞄准市场需求,大胆进行改革,在资环专业中开辟出“环境监测治理与评价”方向,为社会培养急需的环境保护方面的应用型人才。

2.培养目标定位与要求

随着人类社会的迅速发展,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峻恶化。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时代主题。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已经成为我国长期的一项基本国策,成为支持我国可持续发展最重要的一环。江苏省正致力于建设“绿色江苏”和生态省。如何积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保持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已经成为各级政府、各个行业必须面对的严峻课题,环保业将成为我国产业发展的一支劲旅,环境保护专业人缺口巨大。我们设立资环专业环境监测治理与评价方向,符合当前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

本专业方向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地理科学、环境科学、化学和生态学的基本理论,熟悉环境监测、污染治理与环境评价的基础知识,掌握环境监测技术,具备一定的环境工程设计与环境质量评价的基本技能,在环境保护领域中从事监测、管理的应用型人才。

我们在课程设置中设立必修课和选修课。在必修课中设立自然地理学、环境地质学、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现代仪器分析、环境科学、环境化学、环境微生物学、环境生态学、环境工程学、环境监测技术、环境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环境评价、生态环境规划等基础课程。在选修课中设立三个模块,一是环境监测模块,包括水、大气、噪声、土壤、生物等的分析和监测,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常用的各种环境化学分析技术;二是污染控制与治理模块,包括废水污染治理技术、大气污染控制技术、固体废物处理及资源化技术等,要求学生掌握各种处理工艺的设计及操作运行;三是环境评价与管理模块,包括水土资源的评价与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管理学、资源环境经济学、城乡规划、环境法规等,要求学生具备环境管理的知识和能力。

3.新方案凸显初步效益

我校资环专业“环境监测治理与评价”方向的人才培养方案得到了有关专家的肯定,上级教育管理部门也批准该专业方向可以多类型多层次招生,一改过去资环专业隔年招生的尴尬局面。在2010年的招生中,我校资环专业实现了专转本、二本中英合作和三本民办同时招生的突破。考生报名积极,报到率100%。学生入校学习方向明确,专业思想稳定,资环专业建设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三、结语

虽然我国资源环境与城镇化问题日渐突出,拥有资环专业的高等院校一百多所,而该专业培养的学生就业形势却不乐观,这缘于我国相当一部分高等学校特别是一些综合性大学、师范院校等对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还是一个全新的课题。资环专业的发展要因地制宜,结合院校特点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建设的要求大胆改革,合理构建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和实践教学环节,设立不同的选修模块,使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的能力和爱好进行有侧重的模块选择,为社会培养出急需的应用型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吴云清,张莉.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创新立体化模式的思考.地理教育,2006,(6).

生态学的就业方向范文第4篇

关键词:教育生态学;大学英语;教学问题

一、引言

“生态学”一词在教育研究中正式使用是在1932年,美国教育学者沃勒在其《教学社会学》中提出“课堂生态学”的概念。20世纪40年代,由堪萨斯大学的巴克和赖特主持的密德威斯特心理学现场研究所是当时对人类行为进行生态学研究的中心。1966年,美国教育学者阿什比提出“高等教育生态学”的概念,但不少学者认为,“教育生态学”这一术语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院长克雷明于1976年首先提出的。20世纪70年代,康奈尔大学的布朗弗布伦纳沿着这一路线继续前行,并试图建立一门“人类发展生态学”。而英国学者埃格尔斯顿在其《学校生态学》(1977)中独树一帜,以研究教育资源的分布为主旨;同时,埃格尔斯顿还注意到,生态学所关注的是有机体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以及其与周围环境的关系。此外,一些学者则从教育与环境的关系方面展开探讨,如费恩的《公立学校的生态学》(1971)、坦纳的《生态学、环境与教育》(1974)、沙利文的《未来:人类生态学与教育》(1975)等。

1976年,美国哥伦比亚师范学院院长Lawrence Cremin在《公共教育》一书中提出“教育生态学”(Educational Ecology)的概念,这可能是第一次将生态学的观念引人了教育理论的研究领域。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教育生态学的研究范围不仅更加宽广,而且向纵深方向发展。几十年来,从简单借用生态学概念到消化、吸收、发展,逐渐形成了学科雏形,开始能够以教育生态学自身的概念和方法与传统教育学初步接轨,提供新的教育学研究视角和学术工具。

时至今日,随着生态学这一“边缘”学科的迅速中心化,生态学的观念开始深人人心,生态主义已经成为当今人类思想的主流倾向之一。生态学在教育理论领域的影响也不断深人,人们开始从生态学的角度关注教育理论的方方面面,比如课堂教学这样比较具体的环节。

二、 生态学与大学英语教学的相似性

1.研究目的的相似性

生态学:促进生态系统朝着更成熟的稳态发展,促进生物的可持续发展;大学英语教学研究:促进大学英语教学系统的优化和完善,促进人(管理者、教师、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2.研究对象的相似性

生态系统研究的对象包括有机体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以及它们与周围环境的关系。研究的生态因子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生物种群。宏观来说,大学英语教学系统包括教师、学生、管理者的行为以及他们与教学环境的关系。微观方面,人员构成包括:教师、学生、管理者、学生群体、教师队伍、大学英语教职员工与非英语专业的学生。

3.研究内容的相似性

生态系统研究的内容包括物种因对环境的适应性不同而此消彼长;物种内部的密度效应关系;物种之间共生或排斥的关联;以及生态失衡的原因是由于人口、经济发展对资源的压力接近或超过资源的承载能力而造成的。同样地,学生在学业或就业的竞争中、教职员工在职称评聘或薪酬待遇竞争中的优胜劣汰也是此消彼长的;学生与学生的关系、教职员工之间的关系、管理者之间的关系都应保持适度距离。同时教职员工(教师、管理者)与学生的关系可能出现互利共生或对立的情形。在大学英语教育系统的紊乱或不和谐的失衡局面可能是由于学生数量激增、教育发展对教师、管理者和教学资源的压力超出教师、管理者和教学资源的承载能力造成的。

4.研究者所持的基本观念具有相似性

系统观:生态系统中的因子相互联系、彼此影响;系统和环境不断地进行能量、信息和物质的交换;系统虽然由相对独立的各个部分组成,但却是具有一定功能和特性的有机整体。而教学中师生相互联系、彼此影响;大学英语教学系统内部师生之间的知识、信息、文化等的交流以及大学英语教学系统与社会环境之间在资源、信息等方面的交换;大学英语教学系统由管理部门、教职员工、学生等相对独立的要素组成,但却是具有育人功能的有机整体。

整体观:把不同层次的研究对象作为一个生态整体来对待;大学英语教学系统是一个整体、师生要全面发展。

平衡观:生态系统中结构上、功能上、输入与输出物质和能量都需保持平衡;大学英语教学系统中生师比、教学育人质量、投入产出比等需保持相对稳定。

控制观:人既是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又是其管理者,必须遵循生态规律并对生态系统加以调节和控制;师生、管理者既是大学英语教学系统的组成部分,必须遵循教学规律,又能积极发挥能动性,在不同程度上对大学英语教学系统加以调节和控制。

5.研究方法的相似性

生态学和大学英语教学系统都会涉及到实证研究、实验研究、实地观察等研究方法。

三、基于生态学的视角,审视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系统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根据生态学原理中,环境变化是导致生物形态、功能变化的主要原因,而生物的多样性、开放性是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之一。某个物种的突然增加会破坏生态平衡以及物种内部关系的密度效应和种间关联。

对应地,大学英语教学系统中也出现了一些生态失衡现象,比如大学英语教学系统(教师、学生、管理者、资源)未能适应系统内外环境的变化;师生的发展模式千人一面;大学英语教学系统的开放程度过低;大学英语学生因高校扩招而激增导致大学英语教学系统结构紊乱、功能减弱;师生关系、生生关系的矛盾、对立和冲突。

四、生态学背景下对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1.构建生态化、可持续的课堂情境系统在英语教学中应致力于构建一种体验式、参与式教学模式,构建和谐、民主、体验、生命、发展的有效课堂教学,重新选择与确定师生角色,构建人文、平等、自山、开放、对话的生态因子存在模式,从而实现教学双边活动最人化的有效教学。

2.构建辩证的师生观促进教和学的和谐平衡要求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的辩证统一要求教师专业成长与学生发展的和谐平衡,倡导师生通过合作与探究活动加强主体间的交流与互动,平衡不同的冲突与对抗,构建和谐课堂文化圈尊重文化的多元性。

3.构建学生生态共同体重视学生之间动态的信息交流,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的日标,使教师的角色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学生发展的促进者与合作者,及时传递语言、意义与价值。

4.构建人本主义对话,促进师生生态角色转换课堂中要彰显师生话语的动态性、交互性、反馈性和师生主体间的对话性。这种对话使学生不断与知识客体、与其他师生、与自我内在进行融合,在互为主导因子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共同成为课程的积极推进者、平等的对话者和行动的研究者,同时也共同成为解构者,在解构的过程中,师生共同参与知识文化的建构。

5.全面、系统地研究影响教育的生态因子,并且明确各生态因子是如何作用于教育的,从而进一步优化教育结构,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加快高中阶段教育的普及,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参考文献:

1. 陈新夏.(2009).《可持续发展与人的发展》.人民出版社

2. 窦福良.(2008).论合作学习对课堂生态的改善.《现代教育论丛》.11

3. 樊桂芳.(2009).外语教育课堂生态观探索.《教学与管理》.1

4. 金玉梅.(2009).生态式课程探析.《当代教育科学》.7

5. 林新事.(2008).《英语课程与教学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

6. 孙芙蓉,谢利民.(2006).国外课堂生态研究及启示,《比较教育研究》.10

7. 吴鼎福,褚文蔚.(1990).《教育生态学》.江苏教育出版社

生态学的就业方向范文第5篇

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行业性高职院校培养学生就业能力的对策研究”(编号:DJA130332),主持人:黄志良;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江苏省行业高职院校办学体制机制创新发展路径研究”(编号:C-a/2016/03/14),主持人:袁乐;常州大学高等职业教育研究院立项课题“供给侧改革视域下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传承与培育路径研究”(编号CDGZ2016034),主持人:吴玉剑。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7)08-0049-04

校园文化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学校精神内涵的重要举措,是满足学生精神文化需要的重要内容,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抓手。目前,各级各类学校都在努力探索校园文化建设的新式样,本文结合教育生态学的视野,对行业性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展开讨论。

一、行业性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现状

综观近些年行业性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一方面受到国家、省市相关政策的要求与激励,大部分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已不仅仅局限于硬件的改造与完善,而是更加注重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发展,不同类型的高职院校在提升办学实力、凸显办学特色的过程中积极将行业特色渗透进校园文化建设,打造特色校园文化品牌,使得行业性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取得了一些成绩;另一方面可能受办学历史、文化积淀、视界狭窄等因素的影响,行业性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在融合模式上略显单一,特别是同一类型院校之间、政行校之间的文化融合有待拓展,在校园文化建设的支持体系上有待完善。对行业性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现状的描述,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校园文化建设的行业特色逐渐凸显

行业性高职院校是指隶属于行业或具有很深的行业渊源和背景,长期依托行业办学,形成独特专业优势和鲜明行业特色的高等职业院校。它依托行业,服务行业,围绕行业岗位及岗位群设置专业、开发课程,为行业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技术、技能人才。按照2011年修订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我国行业分为20个门类,96个大类,433个中类。如建筑类行业就包括房屋建筑业、土木工程建筑业、建筑安装业、建筑装饰和其他建筑业5个大类[1],这里面的每一个大类又可分为若干个中类和小类。因此,界定行业类高职院校的首要条件是要依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划分的20个行业大类,如建设类学校、交通类学校、信息类学校等。随着近年来这一类院校的发展、转型,行业特色逐渐在这些院校发展的过程中得以体现,其中校园文化建设也是如此。如建设类院校的“鲁班文化”、“绿色文化”,卫生类院校的“南丁格尔文化”、“巧稚文化”,交通类院校的“詹天佑文化”、“高铁文化”[2],医药类大学的“中医文化”、“药文化”等都在这一类院校的发展过程中得到了不同程度的体现。

(二)校园文化建设的融合模式单一

校园文化是呈现学校精神风貌的重要窗口,其育人与熏陶功能不仅体现在学生专业知识与技能方面,也应体现在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方面。行业性高职院校因为有着深厚的专业建设历史,从专业发展的角度挖掘校园文化建设已初见端倪,但是在文化建设的“双育”功能方面还有待发挥,既要关注学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形成与发展,又要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自上世纪90年代部分行业院校划转以后,至今真正属于行业性高职院校的数量已经不多,大部分院校在一定程度上保持着与原有行(企)业的联系,也有院校已经实现了向综合性院校转型。然而,目前这些为数不多的且仍保留着行业特质的职业院校实现资源共享的程度仍然不高,包括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长期以来,各类行业性高职院校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多是以本校为主,在校内按二级学院(部)为单位进行探索,形成的成果较为单一,没有充分发挥同类型校园文化建设的协同效应与集成优势,也没有实现对不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资源的吸收与消化,这使得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难以实现全面的发挥。除此之外,行业性高职院校与一般的综合性高职院校相比,在主管部门上存有差异。因此,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也应将其主管部门的文化予以吸收、内化,真正实现政、行(企)、校文化的融合。

(三)校园文化建设的支撑体系不够完善

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涉及到多要素、连续性的综合性过程,无论是硬件建设还是软件打造方面都需要有完整的支撑体系。首先,校训是校园文化最基本的元素,目前行业性高职院校的校训与一般的综合性高职院校相比,没有体现出所对应的行业特色,多是一个通用性的基本要求。其次,校园文化建设的归口部门呈现多样化,有的是团委、学工部门主管,有的是宣传部、工会等部门主管,没有一个专门的建设机构或者归口部门的散乱状态,会导致无法将校园文化建设置于学校发展的重要地位,自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弱化其建设力度与管理力度。再次,目前行业性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仍然呈现出物质文化建设好于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建设的情况,如医药类学校校园的宣传栏、墙面甚至路灯杆上都是张贴有关医学的人物介绍、药物说明等;建设类学校中的建设长廊、教学大楼等也是张贴关于建筑发展的历史、人物以及相关的专业知识等,然而在精神文化的挖掘、宣传与内化方面却较为薄弱,在制度文化的执行、操作过程中仍然?^为困难。因此,校园文化建设的支持体系还不是足够完善。

二、行业性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教育生态学基础

本文聚焦行业性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尝试用教育生态学的理论去进行解释。以教育生态学为出发点,不仅仅只是单纯地关注行业性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而是将其置于一个多元的生态系统中,关注多种可能的生态因子以及他们的和谐发展。

1976年,美国哥伦比亚师范学院院长劳伦斯?克雷明(Lawrence Cremin)在《公共教育》一书中最先提出了“教育生态学”的概念,开创了教育科学发展的新领域[3]。教育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告诉我们,学校具有的规模和组织结构、提供的物质环境、推崇的价值观念以及铸就的行为模式等构成了受教育者的学习情境,对受教育者的学习行为产生了明显的影响,同时受教育者个体在特定的情景下所采取的特定行动,又改变着现实的情境,影响自身和其他个体的身心发展。因此,学校是一个“N维空间和多元的环境系统,共同构成学生成长的“生态位”[4]。教育生态学将生态系统与生态平衡置于了高度重要的位置,强调各生态因子的协同进化与共同发展。学校生态作为这一生态系统中的核心因子,对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其中,校园文化建设作为学校生态系统中生态链的一环,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学校品牌化与现代化的重要体现。

文化,自古以来就有着熏陶、教育、凝聚的功能。校园本身又可看作是一个生态子系统,用教育生态学的理论来指导校园文化建设,对提升学校师生的生态意识、提高学校的吸引力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校园文化建设既是一个理论问题,又是一个实践问题,需要考虑生态系统良性发展的诸多因素,除了校园内部诸因素的和谐发展,还要考虑校园内外环境的关系。学校不是一个孤立的群体,是一个由自然――经济――社会构成的复合生态系统,学校各项活动的维持和继续,离不开国家、社会等外部诸多因素的影响[5]。从社会发展的大环境来说,校园文化与其他文化如企业文化、家庭文化、社区文化等相互影响与制约,他们之间时刻都在进行能量流、信息流与物质流的转换;从学校本身这一生态系统来说,校园文化又可划分的更为细致,如校园内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与制度文化,这正是教育生态学原理的基本内容。可见,运用教育生态学理论来指导行业性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是可行而且适用的。

三、教育生态学视角下行业性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探析

教育生态学对“生态位”(Community)、“生态系统”(Ecosystem)和“整体与互动”(Holism)进行了重点关注。以此为切入点,探讨行业性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必须要先找准与学校战略发展相匹配的生态位,做好校园文化建设的支持体系建设,加强不同主体间文化的吸收、融合,最终做大、做强、做特自身的校园文化。

(一)明确校园文化的生态位,打造具有行业与职业特色并举的校园文化

在教育生态学中,注重运用教育生态位分化的原理,发挥处于不同生态位的群体之间、生态系统之间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作用。生态位是指一个种群在生态系统中在时空上所占据的位置及其与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与作用。校园文化活动有共性的一面,但因各个学校的历史背景、办学风格、专业设置等不同,更应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一般而言,行业性高职院校的办学历史较短,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大部分行业院校的体制划转,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原有的发展格局,其中不乏长期以来形成的学校文化等。因此,行业性高职院校在寻找校园文化建设的生态位时,一定要将其置于行业企业文化发展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中,既要有深厚的专业文化积淀,又要有广阔的育人文化氛围,必须要同时具备“行业特色”与“职业特色”。

目前,行业性高职院校校园文化虽然具有较为明显的“行业性”,但不足以体现行业领域中的职业特色,多是以一些发展史、核心人物的文字记载为主,缺乏体现职业院校特色的可操作性文化的呈现。打造行业性高职校园行为文化,需要在建设理念与行业特色的基础上充分体现出“职”的特点,在内容方面大力贯彻职业教育精神,既要具备能体现行业发展需求的专业文化,又要有能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育人文化。行业性高职院校组织的活动要重点彰显高职院校在行为文化上的“职”特色,依靠具体行业与专业,积极开展带有职业特点的校园行为活动[6],如建设类院校可通过创造“鲁班文化”品牌,通过鲁班社团开展相应的知识类、技能类活动,既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技能,又引导学生积极温习前人的实践成就,感悟他们的拼搏与创新精神;同时要辅之以相应的综合素质提升活动,包括身心健康引导活动、体育健身活动,要求学生们树立健康的心理与积极的人格,具备强壮的体格,为投身建设行业奠定基础。

(二)加强校园文化的生态体系建设,实现校园文化建设的良性发展

教育生态学传递的核心思想之一就是“整体性”,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集战略决策层顶层设计与实际操作层有效执行、教育督导层积极诊改相结合的系统性工程,各层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构成校园文化建设的生态体系。

首先,可由学校科研部门牵头,拟定关于校园研究的相关主题。通过课题的形式召集全校各部门进行研究,包括理论研究、横向纵向与国际比较研究、实践研究,根据各项目组提交的研究结论或者决策咨询报告,由学校的战略决策部门拟定校园建设规划,制定(修订)相关制度文件,明确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的人力、物力、财力保障,做好校园文化建设的顶层设计,促使其进入良性循环的发展过程中。其次,尽可能地设立专门的校园建设部门,或者明确校园建设的归口部门,负责校园文化建设的具体实践活动。建设过程中,需要负责人以及相关人员不断加强自身学习,邀请校外专家来校开设专门的讲座,同时积极参与校外的一些培训或者学术活动,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声有色地开展校园活动。再次,需要一支专门的校园文化建设督导队伍,定期对校园文化建设开展的过程、结果予以诊断。他们及时校园文化的亮点,反馈存在的不足,督促相关部门积极改进、完善。高职院校要做好校园文化建设各“功能团”的协调互动,形成科?W的校园文化建设生态系统,保证校园文化建设实现良性的运转。

(三)打破校园文化建设的“花盆效应”,促进不同主体间文化的有效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