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水资源管理改革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地方政府的建制可以溯源到1852年宪法,依照该宪法设置了6 个省(后扩展为9个)。省制实行了20年后被废除,原因有二, 一是省政府规模太小不能很好地集中财政资源促进经济发展,二是省政府所辖甚广不能代表分布在农村的小群体居民们的利益,而众多的、散状居民群体分布正是当时新西兰典型的社会结构特征。
1876年地方政府体系重新建立。省制废除后,新西兰模仿英国的地方政府体系建立了郡、市、城区为一体的地方政府。随之,又附设了一套行使特殊职能的政府组织,如防虫害委员会、港务委员会和电力委员会。通过不断的分解设立,地方政府的机构日益庞大。19世纪晚期,地方政府机构的总数为450个,到20世纪60年代早期已达到了1000多个,虽然几次尝试建立强有力的中层地方政府以使地方政府体制更合理,但都不成功。
至1984年,地方政府体制出现了一些问题。无论精简机构的改革怎样努力,新西兰仍然存在着近700个地方政府机构。 宪法所赋予的权力牢牢掌握在中央政府的手中,地方政府几乎无权监督中央政府的权力。中央集权的一个后果是,政府的服务总是以如何行使好自己的职权为出发点而不是首先想到公众的利益,因此政府的服务流于形式,政府漠视民众的需求。中央集权还导致了国家高度介入经济,这已成为80年代新西兰改革的一个主要关注点。
80年代行政改革开始以后,地方政府改革是一个重要的内容。此项改革与其说是改革,不如说是重新创设地方政府组织结构,因为它完全抛弃了原有的行政框架,而从重新制订地方版图的依据、重新划分地方行政版图开始,进行了全新的、彻底的地方行政的建设。
1.关于地方行政版图的划分依据
重建地方政府的区划版图的任务交给了地方政府委员会(localgovernment commission,简称lgc)。在划定地方疆界的过程中, 首先涉及的问题是依据什么来划分。地方委员会在确定了通过地方的空间整合来提高行政效率的改革思路后,结合新西兰的国情提出了地方行政区划依据:
(1)有利于利益不同的群体的协调;
(2)有利于提高公共服务传递的效能;
(3)尽可能有利于人口普查;
(4)尽可能接近地理上水流域的分布。
2.关于地方行政区划
关键词:水资源 行政管理 改革
定义水资源行政管理体系的问题是指包括行政管理体制是否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管理职能的确定是否符合科学合理和适应性的要求、管理手段是否先进有效、管理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等。其中水资源的管理体系问题相对于工程体系问题更具有决定意义。这里只对水资源行政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方案进行简单的分析。
一、水资源行政管理主要存在着管理观念落后以及行政体制、职能体系须进一步改革和完善等问题
1、流域管理机构虽然已经建立,但流域管理机构的作用并没有完全发挥出来。水资源管理虽然主要由水利部门负责,但水资源管理的各项具体内容则分散到各个部门负责,基本上按行政级别和区域划分管理层次和范围,形成了“管水源的不管供水,管供水的不管用水,管用水的不管排水,管排水的不管污水治理与回用”,造成行政管理和执法主体的缺位,由于机构定性不一致,使水资源管理和水行政执法职能难以得到有效发挥。严重违背了水资源不可分割的客观规律,尤其在流域管理和城市水务管理问题上矛盾更为突出。
2、在管理模式较传统,管理落后。我国目前水资源行政管理实行的是一种多部门参与、多层次管理的体制即部门、地区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而且在管理职能上问题存在严重的“越位”和“缺位”现象。“越位”主要指该由市场来解决的问题仍由政府来承担。例如在水资源合理配置问题,责任不明,重复管理现象严重,即增加了政府的管理成本,又不利于水资源的统一管理、节约保护和高效利用。“缺位”主要指宏观调控不到位。如政策、法规的透明度、统一性和预见性较差;水资源监测、评价水平偏低;政策引导、信息服务跟不上等。
3、在监管机制上不到位。部分水资源管理单位专业人员少、管理人才缺乏,尤其是县市水利部门,个别在职人员文化程度低、自身素质不高,造成人员结构不合理,队伍综合素质低,加上执法装备落后等,在被授权行使水政执法职能时,执法监督不力,执法不规范,使管理工作难以正常开展,人为造成水土流失、非法取水、非法排水、水质恶化等现象不同程度存在。
4、全民节水意识淡薄,参与力度不够。水价是调节供需矛盾最敏感的经济杠杆,研究发现,水价提高10%,将使家庭用水减少3%~7%。
二、改革水资源行政管理中出现的的问题应重点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要优化体制改革。健全、合理的水资源体制,是合理开发利用和有效保护水资源以及防治水害的重要保证。而水资源行政管理改革的重点是行政体制的改革。逐步推广综合执法试点经验,将行政许可、水资源管理、规费征收、执法巡查、处罚决定等职能职责综合起来执行。积极推进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和城市水务一体化管理,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要切实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做到分工明确,责任落实,不走过场,不流于形式。
2、对现有管理模式进行改革。改进管理方式和方法;坚持因地制宜,实行分类指导,注重制度实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明确各级行政首长、相关部门的目标责任和工作内容,用制度来推动工作落实,扭转“越位”现象。应参照国务院有关规定,根据水资源管理工作的性质、任务和特点,由政府部门出台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的指导性意见,结合机构改革,搞好定性核编
3、要高度重视基层水资源管理队伍建设,全面提升水利系统干部职工队伍综合素质,健全机构,充实力量,大力引进、培养、选拔各类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完善人才评价、流动、激励机制,加大基层水利职工在职教育和继续培训力度,要重视开展业务知识培训,结合管理工作实际,组织进行法律法规知识、水利专业知识、现代管理知识、市场经济知识、新型科技知识等方面的培训,全面增强水利勘测设计、建设管理、依法行政和依法管水的能力和水平。深化国有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落实好公益性、准公益性水管单位基本支出和维修养护经费,健全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增强基层管理工作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落实岗位责任,使他们能够明确工作目标,更加贴近民生,更多服务基层,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4、强化监督,搞好行政执法。完善执法体系,加强水政监察队伍建设,配备执法装备,增强执法功能;组建市、县两级稽查队或执法队,加大监察力度,提高执法效能。规范执法行为,强化执法监督力度,从执法主体、执法权限、执法程序、执法文书、执法追究等五个方面入手,健全制度,落实责任,规范行为。要加强与公安、司法、监察等部门的协调配合,联合执法,共同监管,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依法治水。此外还要借力社会监督。要利用各级媒体,大力宣传水行政执法,对严重违反水法律法规的行为公开曝光,在全社会形成打击涉水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
5、强化全民节水意识。合理提高水费价格,是增强人们节约用水意识的关键。因此,政府应在建立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调整产业结构、制定相关用水标准及定额、推进节水技术发展的同时,以改革水价政策、提高全社会节水意识为重点,运用信息技术等现代管理手段,在建立节水型社会过程中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
关键词:水资源管理限制对策
中图分类号:TV211.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水资源供应不足的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也逐渐影响到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在有限的水资源管理、利用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虽然近年来已经加大了水资源管理的力度,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有力地保障和支持了经济社会的发展。但是,由于受到思想观念和认识水平的限制,以及科技能力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使得我国在可持续发展水资源管理的理论措施和创新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水是生命之源, 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不可替代的资源, 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随着我国人口增加和用水量不断增加, 水资源供需缺口进一步拉大,水资源危机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
一、当前我国水资源管理限制
1、水资源医乏与浪费情况并存。目前, 我国用水定额高、用水效率低、浪费严重与水资源紧缺的局面形成了明显对比。“ 土渠输水、大水漫灌”的农业灌溉方式仍在普遍沿用。在水资源严重缺乏的西北地区, 农业灌溉用水占总用水量将近90 % , 而灌溉渠系水利用系数低的只有0.3 一0. 4 , 高的也只有0. 4 一0. 6 。工业领域, 目前我国工业万元产值用水量平均为103 m3 , 是发达国家的10 ~ 20 倍。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仅为5 % 左右, 而发达国家平均为7 5% 一85 % 。城市居民生活用水方面, 全国多数城市用水器具和自来水管网的浪费损失率估计在20 % 以上。
2、水资源污染状况严重。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人口增加, 大量的生活用水、工业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人了江河湖泊, 水体污染不断加重。
2 00 3 年7 月水利部公布对全国近10 万k m 长的河流评价中, 被污染(相当于W 、V 类标准)的河长已经占5 0% , 其中有4 万k m 不符合渔业水质标准, 24 0 0k m 河长鱼虾绝迹。
3、水资源过量开发。据国际通行的标准, 对主要河流的开发利用率不超过40 % 才能维持河流的生态效益和可持续发展。而目前我国辽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已达71 % ,淮河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已超过5 供芝, 海河流域达81 % 。在西北的河西走廊、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等中国干旱区最主要的平原区, 水资源开发利用率都超过65 % 以上, 远远超出世界干旱区3 0% 的水资源平均开发利用率水平。地下水资源的过量开采造成的危害更加严重且难以补救。
4、缺乏利益补偿机制。首先, 农业用水在水资源利用中占7 0% 以上。水资源是农业生存的命脉,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推进和经济社会的发展, 农业用水大量的被工业用水和城市生活用水无偿挤占。由于缺乏相应的补偿机制, 农民的利益遭受损失, 因此, 其节水积极性也难以调动。其次, 缺乏利益补偿机制所造成的负面影响还表现在: 其一, 江河水利工程在带来流域防洪、除涝、抗旱、发电供水等综合效益的同时, 难以避免地带来一些社会和环境问题。其二, 国家所设立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水生态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区等特殊水域区的划定, 由于缺乏利益补偿机制的配合, 也会对所涉区域内已有的利益主体造成侵害。其三, 大规模调水虽然是国家行使水资源所有权的一种形式, 但引水区的受益是以水源区可利用水量减少和用水成本增加为代价的, 在缺乏补偿机制的情况下, 水源区与引水区的矛盾是不可避免的。其四,利益补偿机制的缺位, 使得上、中、下游的协同发展和生态均衡难以落实。
5、围绕各种用水活动发生的摩擦不断增加。近几年来, 行政区域之间、管理者与使用者之间、各用水者之间、不同用途之间围绕各种用水活动发生的摩擦不断增加, 这突出表现在水量分配、径流的调蓄、各种水事活动之间的协调安排等方面。
二、强化水资源管理的对策
1、加强管理,改变水资源管理的无序状态。建立健全相应的法规与制度,提高用水的科学管理水平,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水资源保证。在统一管理的前提下,建立三个补偿机制:谁耗费水量谁补偿、谁污染水质谁补偿、谁破坏水生态环境谁补偿;同时,利用补偿建立三个恢复机制:保证水量的供需平衡、保证水质达到需求标准、保证水环境与生态达到要求;另一方面,加强工业企业生产管理,注意设备的维护和更新,避免跑、冒、滴、漏现象的出现,杜绝浪费。
2、以市场为导向进行水资源管理。由于目前开发利用水资源不按经济规律办事,因而造成了许多不良的后果。一是难以筹集资金,使水资源工程建设无法顺利进行。二是水价太低,使节约用水难以开展下去。收水费是运用价格杠杆作动力,促进全民节水,价格太低,反映不出供水的实际价值,则这种动力作用就会无效或低效。另外,节水需要节水设施,需要投资,水费太低,节水设施建设的成本则会很高,因而难以投资。三是现有供排水及污水处理设施日益老化,难以更新,而且无法稳定水资源开发管理人员队伍,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以及全民节水防污宣传也难以顺利进行。
3、深化水价改革,建立节水型社会。在我国,水资源短缺已成事实,然而另一方面是水资源的严重浪费,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长期以来我国没有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水价形成机制和管理体制。深化水价改革是建立节水型社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加强节约用水,建立节水型社会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深化水价改革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是加强水利工程经营管理,实现水管单位良性运作的需要。
水价改革必须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进行,使水价达到一个合理的水平,使供水、生产正常耗损得到合理补偿,使水利投资有合理的投资回报。充分发挥价格调节供求关系的杠杆作用,促进水资源合理配置和节约用水,将水价改革与供水管理体制改革结合起来,促进水务一体化和水资源统一管理。改革目前我国政府定价的水价模式,使之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首先,在水价政策上,既要发挥政府宏观调控的作用,又要改变水价权过于集中的状况,下放水价审批权;其次,确定合理的用水定额,强化定额管理,积极推进两部制水价。主动争取综合经济管理部门的支持,创造有利于水价改革的政策环境;最后,建立水价改革工作网络,确保国家对水价改革指示精神的传达贯彻,确保水价改革的贯彻落实。
水资源作为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经济性的战略资源,已成为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强化水资源管理已成为社会进步的迫切需要。本文针对性地提出了现存于我国水资源管理中的水资源管理体制、水法律法规和水价等问题,对此提出了水资源管理体制的改革发展的方向、深化水价格改革、加强水环境管理和加强水利信息化建设等主要对策与深层的思考。
参考文献:
[1] 黄瑞冕,陈胜.水资源管理中的若干问题讨论[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07(05)
[2] 祁泉淞.我国水资源现状及其水资源管理中的问题和对策[J]. 中国水运(下半月). 2008(02)
[3] 朱斌,郗小林.21世纪水资源管理的对策[J]. 科学对社会的影响. 1995(01)
[4] 何希吾,陆亚洲.强化水资源管理,建立节水型社会――关于华北地区水问题的建议[J]. 中国科学院院刊. 1989(02)
新疆地处欧亚大陆腹地,属于内陆十旱地区,水资源十分宝贵。日前新疆的地表水资源约为794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约为85亿立方米,分列全国的第十二位与第四位,但与新疆的土地面积相比,水资源严重缺乏。2014年新疆党委八届七次全委f扩大)会议召开,提出:“牢同树立环保优先、牛态立区理念,坚持走“两个可持续”的道路。抓住水这个牛鼻子,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切实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加强牛态保护;搞好污染防治”。由此可以看出,水资源的保护利用在新疆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做好水资源的保护已经迫在眉睫。目前,新疆已饮用水资源中,农业、工业、城镇牛活用水的比例分别约为:97%、2%、1%。从这个数据不难看出,要从源头把握新疆水资源的保护,必须从农村水资源保护做起,从当前新疆现有的关于水资源保护的立法文件来看,相对落后,不能反映现实问题,并且法律、法规不健全,不能够适应经济发展及大开发的条件,而针对新疆农村水资源的保护则少之又少,因此加强农村水资源保护的力度,则为重中之重。
近年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和有关部门先后颁布了《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办法》《自治区地下水资源管理条例》《自治区实施<防洪法>办法》《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管理条例》和《自治区水资源费征收管理办法》《自治区取水许可制度实施细则》等一批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进一步明确了实行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水资源管理关系比较明确,有效地调整了涉水事务关系,初步构建了新疆水资源管理与保护法律制度框架。但专门针对农村水资源污染与防治的法规文件基本处于空白地带。
二、新疆农村水资源保护面临的问题
1.水资源污染严重
目前,新疆农村水资源的污染原因来自于多方面。其一源白于企业的随意排放。地方政府为了追求GDP的数字效应,大量引入企业投资,但对于环境“三同时”制度重视不够,往往是同时设计,但环保工程不能与主体工程同时完工,同时使用,这样对于农村的污染物排放无法控制,且往往造成的污染面较大,牛态环境整体遭受破坏。同时要注意乡镇企业的污染,乡镇企业具有规模小、分散广的特点,牛产过程中的污染物随意排放,且目前对乡镇企业的监管不到位,因此乡镇企业也成为污染的主要力量之一;其二源自于-化肥、农药残留物等的污染。为了减少病虫灾害对农作物的破坏,农村使用大量的农药杀虫,同时为了农作物牛长的需要,大量使用化肥,化肥通过土壤污染地下水,带来的污染后果难以估计;其三源白于农村牛活垃圾的污染。日前新疆农村未能实现垃圾集中清倒与回收,牛活垃圾没有专门的处理系统,处于无人管理状态。牛活垃圾的治理非常困难,对水源地的污染难以控制,是农村水源污染的又一原因。
2.水资源分布不均,用水矛盾突出
新疆水资源分布呈现“北多南少”的局面,相对于南疆而言,北疆水资源相对丰富,新疆的降水主要集中于夏季,春季的降水量相对较少。时间与空间分布的不均造成水资源的分配矛盾集中。
水资源的时空分布还与经济社会的发展布局不相匹配,供需矛盾突出。伊犁、阿勒泰等地区地表水、地下水资源均比较丰富,远远大于该地区开发需要,水资源利用程度很低;乌鲁木齐-奎屯一克拉玛依天山北坡经济带GDP占全疆的56%,而水资源量仅占全疆的7.4%。特别是乌鲁木齐、哈密、吐鲁番是水资源最为紧缺的地区,水资源的“瓶颈”制约日益凸显,当地水资源早已无法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3.水资源监督管理制度不健全
新疆农村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相对落后,相比于城市而言,农村的水资源管理基本为零基础。日前新疆农村对水资源行使管理权限的不仅有地方各级行政机关,同时还涉及兵团机关的管理。新疆农村处于兵地结合部或者归属于兵团管理,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由兵地共同完成,但由于涉及不同的管理系统,造成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效力不高,水资源污染现象严重。
日前,在新疆农村水资源管理体系中,管理机构建设相对完善,但执法队伍的建设相对落后,执法人员少,素质低下是困扰水资源执法中的一个长期问题,新疆地域广泛,水资源分布较为分散,这给执法监管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监管部门难以全面监管。同时,对于相应的监管服务部门缺乏,对水资源监管技术服务无法及时提供,不能有效开展监管工作。
三、新疆农村水资源保护的完善建议
对于新疆农村水资源保护的立法建议,本文认为应当从以下几方面开展。
1.明确水权概念,改革水权制度
水权是指水资源的所有权以及从所有权中分设…的用益权。我国《水法》第三条明确规定:水资源属于国家所有。水资源的所有权由国务院代表国家行使。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水塘和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修建管理的水库中的水,归各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使用。由此条不难看…,国家在法律中明确界定了水资源的所有权归属于国家,但对于用益权如何分配在法律中尚未有明确的法律定位。日前我国实行取水许可制度,即法律主体要先获得取水许可后才能进行取水。取水许可证制度赋予使用者使用及收益的权利,但未明确使用权的地位,使用权没有长期的稳定性,且无转让的权利。南此看…,水权改革迫在眉睫。2014年水利部在系统内部印发了《水利部关于开展水权试点工作的通知》,提出在宁夏、江西、湖北、内蒙古、河南、甘肃和广东7个省区开展水权试点,试点内容包括水资源使用权确权登记、水权交易流转和开展水权制度建设三项内容。2014年8月,新疆首个水权交易中心日前在玛纳斯县正式揭牌,该中心的运作方式为由农民用水协会将农户二轮土地定额内节约的水量,以现行水价6倍的价格在交易大厅进行统一交易,并通过“水银行”(水库)调蓄.政府统一回购后,再由塔西河供水于程供给工业同区企业,从而实现农业高效节水向高效用水转变,形成工业反哺农业的良性发展格局。
新疆对于水权的改革已经迈出了第一步,但是玛纳斯县水权交易中心也仅就水权交易流转作出了初步的实验,方式仅有一种,可以借鉴其他省市的有益的转让方式,多种渠道开展转让工作。同时,对于农民关心的水资源确权登记及制度建设,新疆仍未有进一步的规范。笔者通过调研认为,目在新疆进行水权改革,可以从水资源确权登记方面着于,完善取水许可制度,对于现有的取水许可证进行定额管理,核定许可水量,确认使用权;对于无需办理许可证的,进行统计,制订方案,逐步确权发放许可证。同时,按照水利部的要求,应当建立水权交易流转的价格机制、交易程序、交易规则等,并明确监管主体、监管内容等。
2.对地下水的立法保护
地下水资源一般指埋藏于地表以下可以开采利用的水资源。新疆地下水资源位列全国前列,但近年来开采严重,已经超过了国际开采警戒线。据2012年统计,新疆除伊犁、阿勒泰两地外,地下水开采率73 .1%,其中东疆达164.8%,属于区域性地下水严重超采区;北疆达9 8.5%,属区域性超采区;南疆为49%。针对日前新疆地下水资源严重开采的局面,本文认为应当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下水资源管理条例》进行修改。日前的《地下水资源管理条例》主要局限于取水许可制度,对于地下水的污染与牛态保护甚少涉及。
首先,我们应当严格贯彻国务院“三条红线制度”,同时严格实行用水总量控制。新疆红线确定的地下水开采量为75亿立方米,而2012年实际开采量是111亿立方米。这将严重影响以后的地下水资源开采与利用。其次,完善回灌技术,在法律、法规中对回灌的标准、条件、程序等进行规定。再次,对于危险废物、固体废物等对地下水的污染作出进一步的规定,并能就发牛泄漏后的救济措施作出明确规定。最后,利用经济杠杆凋整水资源的配置,利用水价调整用水,逐步确立地下水的确权与流转机制,避免浪费。
3.水资源管理体制的立法设想
我国日前的水资源管理体制中,政府占有很大比重,政府在水资源市场中既是参与者又是仲裁者,这不利于水资源市场的良性循环。日前,新疆的水资源管理也存在“多头管水”的现象,尤其是农村发牛水权争议时,经常…现多部门都管或者都不管的现象。针对这种现象,本文认为可以对水资源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可以借鉴以色列的“水委会”制度,即“水委会”为最权威的机构,所有的水资源管理全部南“水委会”作出。新疆在塔里木河流域的治理中,首先建立了塔里木河流域管理局,而后成立了以自治区副主席为首的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管理委员会,加强了塔河全流域的统一管理体制,发挥了显著的作用。
另外,对于水资源的监管机制,应当健全水资源的监测制度,日前新疆的监测网点数量不足,分布不均,资源不能共享,应当建立现代化的监测网络,最大限度的实现地与区级水资源管理平台互连互通和资源共享。
4.对水资源污染防治的构想
新疆农村水资源污染的防治应当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如果对农村水资源污染持放任态度,将会造成农村牛态环境危机,影响到新疆整体的经济发展与稳定。本文认为对新疆农村水污染防治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人于:第一,建立农村饮用水保护与监控机制,对农村水源地出现的污染现象加以治理,明确监控的体系、主体与责任等;第二,对相关企业进行重新规划,对污染重、难治理的乡镇企业进行严格环境考核制度,不达标的企业应当关闭;第三,对水源进行实时监测,加大水源地卫牛、防疫部门的投入,对取水、制水、供水实施全过程管理,及时掌握饮用水水源环境、供水水质状况,建立定期检查制度;第四,对农村牛活垃圾进行集中处理,加强农村卫牛基础设施建设,从根源上防治牛活污染的扩散。
关键词:水资源管理;实现途径
中图分类号:TV21文献标识码: A
一、我国水资源发展现状
我国的水资源的现状在近些年来不断的令人担忧,此处我们将以黄河水资源现状为例对水资源的发展现状进行探讨。多年来,实施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的提出,推动黄河水资源工作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实现了黄河连续10年不断流,为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改善提供了有力支撑,使黄河供水区增加3504亿元的GDP以及3719万吨粮食产量。通过历年来的实践表明,可持续发展黄河水资源,符合我国的国情水情。但从总的来说,黄河水资源总量少,河川径流量仅占全国2%,却承担了占全国15%耕地面积和12%人口的供水任务,流域亩均河川径流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5%,人均水资源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3%。所以,黄河水资源依然面临着严峻形势,我们的任务还相当的艰巨。如何实施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黄河水资源管理,使有限的水资源充分发挥效益,实现黄河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是当前大家研究的共同课题。
二、水资源管理现代化实现途径
1、管理理论的现代化
管理理论的现代化就是要注重水资源管理的基础理论研究,在理论上不断创新,加强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的研究与应用,为实现水资源管理现代化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并提供技术支持。
现阶段应加强对水文气象基本演变规律、水资源生成、迁移、转化机理及调控、管理规律等基本理论的研究.其中,应重点关注以下几方面科学问题的研究:①我国特大洪水特点与规律及对策研究,②流域洪水灾害孕灾环境的变化及其洪水响应,③灾害性水文气象形势监测、预报与防洪调度现代化研究,④流域水资源演变规律与科学调控,⑤水文过程与生态系统演替的藕合关系及生态环境需水量,⑥水资源承载能力、合理配置及科学调度,⑦水资源保护和饮水安全的科技支撑,⑧水资源循环再生利用、综合节水和水资源高效利用技术,⑨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⑩大范围干旱的动态监测和定量预测。水资源管理制度安排和政策设计的科学基础。人类活动影响下的水文水资源预测和分析方法。
2、管理组织的现代化
2.1建设高素质的水资源管理人才队伍.根据目前管理队伍的不足和发展要求,可采取如下对策和措施:①要把人才资源的开发摆在现代化建设的突出位置,提供优惠条件,培养和引进品学兼优的优秀人才,特别是高层次、复合型的管理人才;同时要注意人才的比例、人才层次结构的合理性;②改革用人制度,建立公开、平等、竞争机制,建立人才激励机制,真正打破论资排辈格局,做到量人聘用、竞争上岗、能上能下,充分调动人才的积极性。
2.2进行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实行水资源统一管理.笔者认为要理顺水资源管理体制,应以流域为单元,由流域水管机构对水资源进行统一管理,实现水资源的统一规划、统一调度、统一发放取水许可证、统一征收水资源费、统一管理水量水质,克服部门分割、条块分割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建立对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实行统筹调控的管理体制,即统筹管理城乡范围内供水、用水、节水、排水、排污和污水处理回用,统一调配城乡地表水地下水,统筹规划和管理供水与排水、排污基础设施建设,将水资源费、水费征收管理与排水、排污费征收管理相统一,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水的利用率,提高经济效益,使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保护行之有效。
3、管理手段的现代化
3.1完善的法律手段
首先是加快水资源管理的立法工作,结合各地水资源管理的实际,切实提高立法质量,使法律内容尽可能定量化,具备可操作性,增加罚则.同时尽快清理与水资源统一管理不协调的地方性法律法规,适时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取水许可制度实施办法》等现行法律法规。
其次是加大执法力度,维护水资源管理秩序,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及各地实施办法等法律法规.建立一支高素质的行政执法队伍,依法治水,使水资源管理工作真正纳人法制化轨道。
第三是健全水资源管理目标责任制,取水许可审批、年审、水资源费征收和使用监督管理制度,使水资源管理向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发展。
3.2健全的水市场
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水市场,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把水资源管理纳人市场经济管理的范畴.水是商品,也是资源,要完善水资源的有偿使用、有偿转让和保护水环境的有关政策.逐步建立“消耗水量要补偿,污染水质要补偿,破坏水生态和水环境也要补偿”和“谁用水谁交费,谁污染谁治理”的机制。
3.3制定合理的水价
如何科学合理地制定水价以有利于水资源管理现代化的推进,也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水价应按照补偿成本、合理收益、优质优价、公平负担的原则确定.值得注意的是,水价跟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密切相关,制定水价既要考虑需求,也要考虑社会承受能力.同时还需指出,水市场是一个准市场,水资源的不可替代性使水资源在需求方面的调节余地有限,在价格方面的反应也是迟缓的,必须对水资源进行宏观控制。
3.4优化配置水资源
运用系统工程、运筹学、生态经济学等先进的科学理论,合理规划、优化配置水资源.在科学分析供水和需水情况的基础上,按经济、合理、可行等原则全面规划、统筹兼顾,实施跨流域调水或区域内配水工程,使我国短缺的水资源得到合理的利用,从根本上解决我国部分地区干旱缺水问题。
三、节流优先,控制用水需求
我国是人均水资源缺乏的国家,在城市用水中,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要占城市用水量大部分,所以节省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是城市节水的重点,但由于经营管理、工艺技术、政策法规等水平和因素的影响,工业用水浪费严重,单位产值的耗水量大,用水效率低。为此,我们要进一步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提倡采用循环及循序用水工艺,降低单位耗水量,加强开发和研制节水、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发挥市场经济优化配置水资源的作用,控制、限制耗水性工业企业的发展,在生活用水方面,开发可使用节水设施和节水器具,不断提高节水型设施和器具普及率,使居民、社区及机关、学校、医院、饭店节水器具普及率达80%以上,城市公园绿地等市政设施普遍安装高效节水灌溉设施。在农村要把提高水的利用效率作为节水高效农业的核心,最大限度地利用水资源,提高水利用效率,要进一步加大水库灌区的配套和节水改造建设力度,硬化渠道,加强渠道防渗,提高渠系水利用系数,改革粗放的农业灌溉方式,大力采用和推广节水、节能、高产、高效的灌溉新技术,积极探索使用喷灌、滴灌,开展低压管道、微灌及水稻早式栽培节水技术,大力降低单位灌溉面积耗水量,通过节水示范效应,以点带面,辐射周边。
结束语
水资源管理已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现代水资源管理理念应运而生。水资源管理现代化是各级水行政部门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和现代化技术等手段,对大气水、地表水、地下水和污水进行系统分析和统一规划,并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配置、节约、治理和保护进行统一科学管理,将水资源管理工作提高到现代化水平,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参考文献
[1]左其亭,陈曦.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规划与管理[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