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在初三的思想品德课的教材内容中,有几个问题,由于其内容较抽象,表述较深涩,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困难,课堂教学常陷入枯燥说教之窘境。其中,第二单元第三节《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难点之一。在课赛抽签时抽到此节,当时笔者深感棘手。
在构建整节课之初,如何找到突破口是关键。笔者在很多想法、很多材料之中反复考量,最终认为要从学生能有感受的问题入手,最好就是发生在他们同龄人身上的例子。
[案例:美丽人生]
一 教学目标
第一,认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地位及内容;了解先进文化的中心环节和基础工程以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
第二,处理、运用社会信息的方法和技能;培养独立思考提出疑问和进行反思的能力;通过交流讨论,培养自己的表达能力以及和他人沟通的能力,培养观察、感受、体验参与实际生活的能力。
第三,认识到思想道德建设要解决的是整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能够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教育科学文化素质。
二 教学重难点
重点: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
难点:如何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三 教学过程实录
导入:在上课之前,老师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玩微博吗?玩微博的同学有关注前两天的一个热门话题的吗?
引入:《中学生不慎刮坏汽车 主动留纸条道歉》这则新闻。
有关注的同学能给大家讲讲这是怎么一回事吗?(同学讲述,老师随后补充。11月2日该微博在两小时内转发上千次,成了微博热门话题。)
为什么本是一件普通的事情,成了微博热门话题?(同学回答,看视频。)
江苏扬州大学附属中学的学生徐砺寒估计没有想到,他在放学途中不慎弄坏了他人轿车后视镜后留下的那张用来道歉及写有赔偿联系的小纸条,会令车主“无比感动”和“极度震惊”,并引来一连串感人的后续:被刮车主感动之余主动不让徐砺寒赔偿;一家修车行表态愿意免费为受损车主修车;网友们纷纷感慨,在这个孩子身上看到了美好……
接下来就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来讨论“关于诚信缺失,你怎么看”?
诚信缺失之一问:如何让人吃得放心?
(同学评论,谈食品安全问题。)
点评:我们常说“病从口入”,当面对一个个为了盲目逐利而不顾基本职业诚信的疯狂面孔时,人们呼唤道德的力量。
诚信缺失之二问:象牙塔内岂能藏污纳垢?
(同学评论,谈文凭造假问题。)
点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为学、为教本身就应以诚信为根本,无诚信焉能立大言?
诚信缺失之三问:有钱不还,胆气何来?
(同学评论,谈欠钱不还问题。)
点评:欠债还钱本是天经地义,但现在不少“老赖”似乎多了有钱也不还债的底气。在他们看来,欠钱的是大爷,良心的谴责被利益和好处所掩盖。
诚信缺失之四问:医患互信如何破解?
(同学评论,谈医患关系紧张问题。)
点评:医生素有“白衣天使”之称,本应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然而一些无良医生为了获利,走向了道德的反面。如何让这些治病救人者治好自己追逐不义之财的“心病”,是全社会关注的热门话题。
诚信缺失之五问:能不能扶摔倒的老人?
(同学评论,谈见危不助问题。)
点评:当一件本应理所当然的事却令人陷入两难的境地时,我们不禁要问,这个社会怎么了?呼唤信任回归。
与其诅咒黑暗,不如点亮蜡烛!
道德是人性的自我救赎。要通过道德重建的方式召唤道德归来。
引出: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建立核心价值体系(与市场经济相适应、与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
相关追问:我国精神文明和经济发展程度相一致吗?
(同学讨论,精神和物质“长短腿”问题。)
点评: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国民素质的提高和道德的力量,绝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强大的国家、一个受人尊敬的国家——。
推出:核心价值体系要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
相关追问:传统文化能救助道德滑坡吗?
(同学讨论,传统文化的力量。)
教师评论:姜昆在2013年“两会”倡议中小学开国学课,他认为优秀传统文化重点强调“忠孝、仁爱、诚信、道义、廉耻”等道德观与精神修养,这一点正是当今社会道德滑坡与沦丧最有力的救助措施。
点评: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国的文化之根,是中国千年发展的命脉基石。
推出:核心价值体系要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
所以说,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社会的方向盘,是一个国家的稳定器。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要解决的是整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是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通过教育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素质是智力支持。因而,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分为两方面: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再回到这节课的开头,通过前面的学习,请你回答:诚信男孩“震惊”了什么?
回答:徐砺寒的诚信举止,更大的意义是让人们看到了希望:下一代正在用实际行动表明,“诚信”两字有重塑的可能。
有网友作诗一首,题为:“90后”中学生让长辈们肃然起敬!
托举向善的力量,不能全都往“社会”身上一推了之,这是每一个公民必须面对的考题。通过学习,请你思考:
碰到需要负责的事儿,你能否像中学生小徐一样,恪守诚信,勇于担当?不用马上回答老师,希望你能用行动告诉我们答案。
提问: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教育科学文化素质,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结束语:好的,希望大家通过本节课的追问、分享,从一个中学生的赤诚之心开始到社会的方方面面,真正意识到思想道德建设乃至文化建设在当下对整个国家、社会和个人的意义。期盼“90后”带给大家更大的惊喜。
[课后反思]
定下导入话题之后,顺理成章的应是围绕诚信讨论之后再深入到本节课的难点。所以,接下来就设计了“五问诚信”。之所以用“五问”,是因为目前社会中我们看到听到讨论、思考到的诚信问题令人感到沉重,甚至有点拷问那些弄虚作假、良知沦丧之人的意思,同时“五问”也有点类似排比的手法,一问接一问,加强课堂效果,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共鸣。
关键词:教师职业道德;自身道德境界;学生健康成长;精神文明建设
一、教师职业道德与教师提升自身道德境界的关系
教师道德科学揭示了社会主义教师道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阐明了社会主义教师道德规范产生的必然性和合理性,指出了对教师道德品质和人格的要求以及教师应养成的规范。学习教师道德科学,能使教师掌握教师道德的专业知识,从而使教师在实践中运用这些知识提高道德修养,实现道德价值追求。
教师道德价值追求有三种境界:第一种是职业意识境界。教师意识到自己所从事的劳动是作为公民在社会分工中承担的专业化劳动。由此确认自己的社会地位和角色,完成一定的职责、任务,对社会做出贡献。同时,又在教育劳动中获得利益、地位。第二种是事业心境界。事业心是职业意识的社会化,当教师意识到教育是人类文明传承和社会发展的伟大事业时,就能自觉地把职业宗旨与祖国的前途、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命运联系起来,从而上升到事业心的境界。第三种是志向境界。教师将职业与自己的生命、个性和人生理想融为一体,把职业的社会期望和道德义务化为个人的职业良心和人生志向,从而达到“随心所欲”的自由境界。志向境界是职业意识和事业精神的人格化。学习教师道德科学,其根本目的就是提升教师的道德境界,形成理想人格。
二、教师职业道德与学生健康成长的关系
把青少年造就成社会主义新人,这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党和政府把培养青少年一代的重任交给教师,把国家的希望和未来托付给教师,教师的道德品质对学生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奠基性的作用。一方面,教师的道德品质是完成教育的基础。教育源于受教育者的认同,只有受教育者对教育者所给予的教育认同时,教育才会发生效力。一个在学生心中有良好形象的教师,就能顺利地完成教育任务,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相反,教师的形象较差,学生对教师所言所行根本不信,那么教师就无法进行教学工作。形象好的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榜样,甚至连学生家长也把好教师看成孩子健康成长的希望。教师的形象是建立在教师严于律己、率先垂范、以身作则的基础上的,教师的道德品质会对学生的心灵产生震撼力量,而且这种力量的影响是深刻久远的。教师的理想追求、思想情感、言行举止、气质性格、对工作的态度和业务能力,对学生具有熏陶诱导和潜移默化的影响,往往像种子一样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另一方面,教师的道德品质影响着学生身心素质发展的趋向。青少年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模仿性强,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他们是在模仿中成长起来并逐步实现人的社会化的。在青少年学生心中,教师是智慧的代表和高尚人格的化身,教师的言行就是道德标准。教师的劳动具有强烈的直观示范性,教师品德高尚,行为仪表端庄,有利于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素质。作为学生的示范者,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被期望为在行为规范上最完美的人,教师的道德品质犹如“活命水”,学生身上蕴藏着的天然素质,只有在这样的“活命水”灌溉下才能蓬勃生长,否则就会干枯和衰败。教师良好的师德永远会使学生赞叹并对其产生吸引力,激发他们上进的愿望。良好的师德还对学生起着价值引导作用和行为规范作用,这种作用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启发,教师良好的思想风范、道德情操可以激励、启发、推动学生去仿效,既所谓的“见贤思齐”、“从善如流”;二是控制,学生有了学习的楷模,可以此为标准,控制自己的言行;三是调整,学生以教师为榜样,纠正、调整自己与教师相悖的言谈举止。
三、教师职业道德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
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具有战略意义的指导方针之一。道德作为人们行为规范的总和,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如果说科学是用人类的理性之光为自然立法的话,那么,道德则是人类的实践理性精神的自我立法。道德引导人们以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利益为最终目标,不断完善自我,完善他人,完善社会,从而实现个人与社会、社会与自然以及人与自身的和谐发展,引导社会文明的进步。可以说,以社会主义道德为主体的思想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将来都要走上社会参加工作,成为各行各业的接班人。他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都会不自觉地受到老师的影响去处理各种关系,以教师的道德标准为准绳对各种社会行为作出评价,从而把整个社会的道德实践推进到一个新阶段,使精神文明建设发展到一个新高度。由此可见,教师道德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乃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这就要求教师认真实践教师道德规范,提高自身道德素质,以良好的道德风范去影响和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炳生.教师职业道德新论.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06.
为认真贯彻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会议精神,按照省市要求,在全县中小学校广泛深入组织开展文明校园创建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目标要求
深入贯彻落实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迎接宣传贯彻党的为主线,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广大师生参与文明校园创建的积极性,狠抓“四校”(校史、校训、校徽、校风)和“十个一”〔一个校史馆(展)、一枚校徽、一批社团组织、一系列校园文化活动、一批“善行功德榜”、一个家长委员会、一个校园网站、一个校园广播站、一个心理维护辅导站、一条维权热线〕建设,努力打造领导班子建设好、思想道德教育好、活动阵地好、教师队伍好、校园文化好、校园环境好的“六个好”学校,把校园建设成培养合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坚强阵地。
通过广泛开展文明校园创建活动,健全工作机制,提高师生公民道德、职业道德、文明修养和民主法制观念,提高校园文化生活质量,使校园文化内容健康、格调高雅、丰富多彩,提高校园文明程度,使校园秩序良好,环境优美,育人环境进一步改善。
二、创建内容及标准
文明校园创建工作,重点围绕领导班子建设、思想道德教育、活动阵地建设、教师队伍建设、校园文化建设、整洁优美环境六方面开展。具体内容及标准见《xx市中小学文明校园测评体系》(附件)。
三、工作措施及要求
(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文明校园创建是全国和省级《文明城市测评体系》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体系》的重要测评项目。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把其作为精神文明创建的一项大事来抓,将全县所有学校和全部在校中小学生全部纳入进来,与其他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统一谋划、统一安排、统一推进、形成强大合力。
(二)深入宣传,培树典型。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新闻谋体,积极宣传创建文明校园的意义、任务和创建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目标,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文明校园创建的浓厚氛围。
(三)明确分工,协调配合。县文明办负责依据全国、省、市级《文明城市测评体系》《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体系》相关要求,负责组织推动全县广泛开展文明校园创建活动,促进形成自上而下、整体联动的创建格局。县教育局负责将文明校园创建纳入整体工作安排,纳入学校目标考核,纳入教育督导内容,对标做好文明校园创建活动的组织、实施、检查、督导和考核、评比工作,推动各级各类学校将文明校园创建任务落地落实。
(四)对标创建,务求实效。在全国和省级文明城市测评中,对文明校园创建采用材料审核、实地考察、问卷调查3种方式进行测评。各学校、各单位要以此为导向,对标创建,做到不漏项不跑题,确保取得实效。要及时制定和汇总本学校开展文明校园创建活动的文字资料(创建方案、任务分工、活动记录、阶段总结等)及相关图片资料,做好相关案卷归档工作。要在校园内做好文明校园创建宣传,营造浓厚氛围(在学校显著位置设置或张贴文明校园创建展板、张贴画等,利用学校橱窗、宣传栏等宣传本校文明校园创建亮点活动或创建成果等)。要以师生为重点,加强对全社会的文明校园创建“应知应会”宣传教育,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对本地开展文明校园创建的知晓率和满意度。
(五)逐级测评,分层表彰。根据我县实际,对经测评符合县级文明校园条件的,纳入县级文明单位范围,由县委、县政府命名表彰,并择优向市文明办、市教育局推荐为市级文明校园。对接近县级文明校园条件的,确定为“县级文明校园建设先进学校”由县文明委命名表彰。
从运动队存在的目的、肩负的任务和所起的作用来看,运动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事业。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特征,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表现。它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需要我们必须加强运动队的思想政治工作。
运动队肩负的艰巨任务是靠人去完成的,而且主要是靠年轻人去完成的。同时,由于体育行业特点所决定,大部分的年轻运动员,将来要面临着新的职业的选择。要使他们全面发展,成为社会主义的四有新人,是历史赋予我们的重任,也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任务所决定的。当前我们的运动队伍从整体上看是健康发展的,涌现出了一大批有理想、有作为、有贡献的优秀人才。在健康发展的同时,我们也应看到,由于我们的工作在某个阶段或某个时期有或多或少的失误,或多或少的放松了思想政治工作,运动队也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因此,我们必须要对加强运动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有清醒的认识。对运动队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是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的需要,是我们体育事业健康发展的需要。
二、全面提高广大运动员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是加强运动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任务
针对运动员实际情况,应积极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职业道德教育。爱国主义历来是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爱国主义同社会主义有机地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是鼓舞全国人民实现民族振兴的强大动力。在运动队深入持久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帮助我们的广大运动员真正从思想深处认识到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条真理。热爱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牢固树立为国争光,为祖国、为人民刻苦训练,勇攀世界体育运动高峰的雄心壮志。发扬自尊、自信、自强的民族精神。把精神的动力落实到训练和比赛中,不断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争创优异运动成绩,报效我们伟大的祖国。
在运动队伍中,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使广大运动员明白什么是爱国主义,在实际工作中如何发扬爱国主义精神。要做到把发扬爱国主义精神与搞好运动训练、争创优异运动成绩相结合,极大地激发广大运动员刻苦训练、报效祖国的激情。集体主义教育就是要将热爱集体、奉献社会作为主要教育内容。热爱集体就是要热爱运动队这个训练集体。奉献社会就是要把平时所练就的运动技术战术水平和运动能力在重大的比赛中表现出来,将良好的体育道德风范表现出来回报社会。要教育运动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正确处理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的关系,防止和克服极端个人主义、本位主义、金钱至上等错误思想。为了集体,勇于牺牲自己的个人利益,乐意为祖国的体育事业奉献自己的青春。明确从事社会主义的体育事业最高的境界是奉献而不是索取。大力弘扬和宣传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广大运动员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广大运动员的职业道德素质是非常必要和非常重要的。进行职业道德教育,要与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相结合;要与理想、技能、纪律教育相结合;要与纠正体育行业的不正之风相结合;要与文明创建活动相结合,建立一支新型的、高素质、高水平的文明运动队伍。科学文化素质是衡量一支运动队伍是否优秀的重要标准,也是加强运动队伍思想政治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
总之,在新形势下,全面提高广大运动员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是加强运动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任务。
三、建立一支运动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立健全符合体育事业特点的思想政治工作运行机制
一、依据《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进行复习,分清主次,抓住重点
复习课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对知识点做到识记准确、理解透彻、运用恰当,同时将知识内化为能力,学会解决实际问题。要达到这个目标,节省学生的有限时间,还要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复习中,教师必须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认真钻研《课程标准》,根据《考试说明》的要求捋清哪些知识点是要识记的,哪些知识点是要理解的,哪些知识点是要应用的,做到抓重点、带一般,重点问题要重点讲、重点练,舍得花时间,切忌胡子眉毛一把抓,不分主次,平均用力。
二、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复习课上教师讲得多,讲得快,学生被动听,机械记,久而久之,学生感觉很枯燥、乏味,缺乏学习的主动性,思想僵化,应变能力差,课堂效率不高。因此,复习课应努力创设一些情境,列举一些现实材料,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式去联系社会热点问题,像“两会”“嫦娥二号”等,把理论知识渗透到材料中,这样既可以增加学习的主动性,又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并提高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无论是知识点的整合复习,还是专题复习,教师要注意启发和引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真正参与到复习的过程中来。首先采用口答与板答交替方式进行知识点的梳理后,学生的存在的问题已经暴露出来,这时,教师可以设置一个“借我一双慧眼”的环节,把学生分成四个小组,分别找出复习中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并且通过小组讨论找到解决的方法。这些问题是大多数学生在复习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也是考试时经常出现丢分的地方。现在,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归纳自己复习中存在的问题,不仅是对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还能让学生对自己学习情况有一个清楚地认识,认识到自己到底哪些地方还存在不足。“众人拾柴火焰高”,你一言、我一语,运用集体的智慧,就能发现问题,找到解决的方法。比如在复习第八课《投身于精神文明建设》时,学生经常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这两个知识点混淆,通过小组讨论,学生发现问题存在的原因是他们没有理解题意,只背答案不背问题。解决的方法一是要把答案和题目放在一起记忆,再加上理解,这是一种很好的方法。二是通过仔细观察,学生发现这里有一定的规律:字数少的问题对应字数少的答案,字数多的问题对应字数多的答案,这虽然不是最佳的方法,但对于中下游的学生还真的起到一些作用。对待易混淆知识点,学生还想出对比记忆法、归类记忆法,如“根本制度”“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就很适用这两种方法,而且效果不错。
三、精讲精练、重点突出、提高课堂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