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图分类号】R2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0)03-00-01
整体护理是以病人为中心,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核心,将临床护理和护理管理的各个环节系统化的工作模式。整体护理的目标是根据人的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精神等多方面的需要,提供适合人的最佳护理。这就要求我们在临床护理中坚持以人为本,在护理实践中则集中体现在对患者的生命与健康、权利与需求、人格与尊严的关心和关注[1]。在儿科护理中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既是规范人性化、优质化护理服务原则,是提高护士素养和品格的途径,也是适应时展,丰富整体护理内涵的实践与创新。近2年来,我院在儿科护理中全面推行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取得了满意的社会效果,也证明了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是丰富和发展现代儿科护理学重要组成部分。
1 在儿科护理中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的必要性
(1)儿科存在着特殊性,儿童是祖国的花朵,也是家中的小皇帝、小宝贝,当其生病住院时,父母格外紧张焦虑,往往会对医护人员提出较高的要求,护士既要配合医生医治小儿机体上的疾病和考虑小儿心理需求,又要顾及多个家属的情感需求,要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小儿心理特点和患病小儿不同的心理反应,给予恰当的护理。因此,儿科护理工作较成人护理更为复杂,医疗纠纷也相对较多,这就人对儿科护士的素质及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关注疾病的同时,更要关注患儿及家属的心理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观念不仅能促进患儿早日康复、恢复健康,也有助于减少或防止各种纠纷的发生,及时化解相关矛盾。
(2)提倡以人为本有利于提高护士素质和修养目前我国还没有专业的儿科护士培训基地,更没有进行过系统的人文学课程的学习,普遍缺乏社会学、心理学、人际沟通、伦理学等方面知识,提倡“人文护理”对护士职业的品质、性格、思想、情感、智慧、理想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也是促进护理人员积极参加继续教育,加强人文知识的学习和培训。
2 儿科护理中如何推行以人为本的理念
在儿科护理全面推行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除了提高认识,转变思想外,更需要护理人员在护理服务中以患者的利益和需求为中心,采取注重个性和突出人文服务的具体措施,重点体现在环境营造、模式转变和服务改善三个方面。
2.1 营造人性化服务环境
从人文关怀的要求上说,儿科病房则根据生理与心理特点设置独特环境,如我院儿科病房走廊摆放了绿色植物和鲜花,使用防滑地板,墙上悬挂各种动物壁画,以自然景色和可爱的卡通人物为主,画面色彩温馨宁静,使人心情愉悦、欢快。被褥以温馨的天蓝色动物画面为主,医务人员的工作衣以淡粉色为主,消除了儿童恐怖心理,此外,儿保科还设置了儿童专用游乐室。即保证了患儿就医,又为患儿提供了娱乐的场所。
2.2 倡导人性化服务模式
对于患儿来讲护士扮演着多种角色,母亲、姐姐、老师、朋友等。护士与患儿接触最多,护士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给患儿及家长深刻的心理影响。所以儿科护士不但要扮演好上述角色外,最重要的是要以高超技术和人格魅力,取得患儿及家属的信赖。对患儿及家属的人性化服务不仅仅是简单的态度和蔼,更重要的是按照护理程序提供全程的优质服务。就儿科护理特点而言,提高技术操作水平,尤其是静脉穿刺技术,以消除患儿“怕打针”的恐惧心理,减轻患儿痛苦;对患儿的不恭言语和行为、家属的报怨都要忍让在先;尽可能增加患儿的欢乐情绪。总之,要根据患儿年龄病情的不同,提供个性化护理与沟通,体现儿科专科护理特色,深化整体护理内涵。
2.4 强化人性化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本身就是以人为本护理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儿科护理中的健康教育需要注重细节,讲求方式。一是要结合儿童特点,制定出适合儿童健康教育活动计划表,要根据儿童的认知水平和学习习惯选择恰当方式,如将健康教育内容制成卡片,采用一对一方式进行、多示教、或编写讲述小故事等,寓教于乐;二是可进行集体沟通,对某一季节发病率高的疾病对患儿家长进行集体沟通、宣教和检查指导;三是办好儿童健康教育的宣传栏、橱窗,形式上要图文并茂,版面上生动活泼,最好以儿童所喜闻乐见的卡通、漫画为主。
3 儿科护理管理中坚持以人为本
儿科护士由于其工作的特殊性,在临床工作中承受较大的压力。对专业技术要求高,特别是静脉穿刺、危重患儿的抢救与护理,也由于独生子女这一特殊群体,患方对儿科护理工作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再加上人员编制不足,三班倒的无规律生活,使儿科护士承受着相当大的压力。护士长定期与护士进行思想沟通,开展护患座谈会,加强护患沟通。尽量争取提供晋升、深造、福利待遇上的优惠政策。对工作出色的护士进行表扬和各种奖励。
4 实践效果评价
近2年来,我院在儿科护理工作中全面推行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对护士激励很大,使护理人员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服务观念发生了根本的转变;护士在实践中不仅进一步丰富了儿科护理的专业知识,增强了对儿科护理针对性、特殊性的认识,而且我院开展“星级护士评选”、“创优质服务标兵”、“谁是患者心目中最优秀的护士”等多种活动,极大地调动了全体护理工作者的工作主动性、创造性和灵活性,使护士从被动执行医嘱、完成护理操作转变为主动与患儿及家长沟通,提供个体化服务;通过对人文知识的学习,护理人员对儿科护理中的内容美、形式美有了更直观的感受,在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的同时,在对患儿心理的正确把握与安慰上,从声音、色彩、形体方面改善护理环境中,陶冶了情操,领略了个性与风格、内容与形式、行为与科学性的和谐统一,整体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通过以高效和完美的护理手段、方式与法,满足了患者家属的合理需要,提高了患儿及家属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护患纠纷明显下降,床位使用率不断增高,医院经济效益同步增长,儿科的综合满意度达到了98.5%。从根本上改善了儿科护理质量,为医院创立服务品牌打下了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邓行爱,郑耀珍.给予人文关怀深化整体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9):707.
[2]高明凤.以人为本护理服务中的“小事”不容忽视[J].临床护理杂志,2003,2:328.
[3]邵玉琴,宋静波,雍晓荣.实施标准化服务强化人文关怀[J].吉林医学,2004,25(3):73-74.
【关键词】数字化图书馆 以人为本 服务现状 创新途径
数字化图书馆在知识经济时挥着巨大的作用,它不是单纯的将传统图书馆进行相应的数字化,它有着独特的资源存储方式,并提供跨区域的资源信息服务业务,是一个大型的结构完整、功能全面的信息系统,在生活和工作节奏加快的今天,利用数字化图书馆获取资源可以节省很多的时间,并可以扩大信息资源的包容量,所以其服务创新不仅是读者的内在需求,也是时展的必然趋势。
一、以人为本理念下数字化图书馆的服务现状
数字化图书馆在建设与提高服务质量的时候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以人为本理念的核心就是从人的最基本需要出发,提高个性化服务水平,将人自身的发展作为安排各项工作的准则,以人民群众的满意程度来衡量服务水平,在保证服务质量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增强服务的效率。
数字化图书馆应以满足读者的所有需求为目的,提供更加便捷的信息资源查询平台。目前我国的数字化图书馆服务中仍然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点是数字化图书馆的规模很不完善,不能适应时展的要求。数字化图书馆的建立所涉及的专业领域比较多,需要计算机、网络通信、传统图书馆等各部门的深入合作,当前的数字化图书馆的规模结构依然需要进一步调整与扩大,才能够容纳更多的资源。
第二点是科技投入力度不够,信息更新的速度较慢。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与资源,更需要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加强科技研发的力度,现阶段资金与技术的投入不足是数字化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问题。硬件设施条件欠缺就会导致信息资源服务质量水平停滞不前,也与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本质相矛盾,同时科技力量不足也降低了自动化管理与服务的效率,使各项配套措施都未能发挥出应有的功效。
第三点是读者对数字化图书馆的认识程度比较浅,对数字化图书馆的利用水平较低,数字图书馆还没有发挥出其有效的功能。在很多的传统图书馆中读者能够充分利用数字化图书馆为自己搜集信息进行自我充电的现象不是非常普遍,大多数人是用它来上网玩游戏聊天等,这是对资源的极大浪费。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是人们对数字化图书馆概念的模糊认识,与单一的服务方式也有很大的关系,读者没有充分享受到数字化图书馆带来的便利,更没有体验到它与传统图书馆的不同之处。
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紧密相连,同时也与社会发展的进步速度息息相关,提高服务创新的力度可以成为完善数字化图书馆建设的突破口,为行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以人为本理念下提高数字化图书馆服务水平的创新途径
基于数字化图书馆的服务现状,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提高其服务创新水平:
首先要不断强化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为大众提供优质的服务。在实践过程中要加大数字化图书馆的宣传力度,让广大读者都能够享用到科技信息资源,激发大众对数字化图书馆的兴趣,培养读者使用数字化图书馆收藏各种资料的好习惯,不仅方便阅读还便于日常的管理与携带。也可以定期举行数字新书会,让读者及时了解最新的数字图书资源,通过论坛、电子邮件、或者广告的方式将信息及时传递出去。在数字化图书馆的浏览网页上也要及时更新动态,抓住读者的兴趣所在,丰富图书馆的库藏信息,为读者提供便利服务奠定良好的基础。
其次要不断加强个人数字化图书馆建设的进程。数字化图书馆的个人化是时展的必然需要,读者将对自己有帮助的信息收藏到自己的信息平台中,以便使用的时候可以随时查和使用,通过用户账号和密码的设置,还能够对个人的私密信息提供安全保障,满足了读者的个性化需要。
最后要不断完善数字化图书馆的专题信息导航平台,为查阅资源提供更加便利的条件。数字化图书馆建设的内容之一就是要完善信息导航的功能,数字化图书馆的馆藏资源非常浩大,各种数据库层出不穷也良莠不齐,读者想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资源就要依靠专题索引,所以建立具有很强专业性和科学性的信息导航系统就显得格外重要。根据数字化图书馆中的收藏资料,采取逐级分类的方式进行信息的跟踪深化服务。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数字化图书馆进行服务创新顺应科技信息条件下图书馆事业发展的趋势,也是数字化图书馆主动接受时代的挑战、把握未来发展动向的体现。在以人为本理念下,加强数字化图书馆之间的互利合作,结合国内外的经验,整合出一套适合本国国情、适合数字化图书馆发展需要的规划模式,本着为大众提供更多更好服务资源的目的,逐渐建立起完善的个人化数字图书馆,设立专门的信息导航平台,才能实现数字化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郭芳.论高校数字化图书馆建设的现状和对策[J].科技情报开发与技术,2009(17).
论文摘要:阐述了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内涵,探讨了图书馆从业人员应具备怎样的基本素质。
以传播科学、民主,启迪民众智慧,推动社会进步为宗旨的图书馆,其诞生之时,就是人文主义的产物,但中国的图书馆业却有着自己独特的成长过程。l7世纪,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国家,随着西方传教士而来的图书馆开始出现,但真正意义的图书馆是在受西方资本主义思潮影响下的改良主义者的鼓吹和推动才出现。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巾国的图书馆业在人文精神方面是有一定的缺欠的。
随着社会进步、民主思想的深化,以人为本作为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和价值观已逐步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如何认识理解这一管理理念内涵,从业人员应具备怎样的基本素质,将影响到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实现,也将影响图书馆业的发展趋势。
1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内涵
就图书馆而言,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是指以读者为中心,以馆员为主体,紧紧围绕人的平等、尊严、发展,协调管理资源,尽可能地满足社会和读者对知识、信息的需求,使管理效益最大化的一种管理模式。直白地讲,就是一切为了人,为了人的一切。其实,不管是怎样的一种管理模式,都是离不开人去实现。可以说,在管理过程中都重视人的作用,所不同的是将人看成是实现目标的工具,还是目标实现的归宿,这是二者质上的区别。
2传统的理性管理与以人为本管理在人性上的定位
(1)传统的理性管理对人性的定位是基于人性的弱点。这种观点认为:馆员是有惰性的,对工作是非自愿的;是缺少进取心,非自觉性;是消极的,不能自我实现的。也正是在这样的立意下,所制定的严格的、完善的管理规章制度,用来规范、约束馆员的行为,馆员在图书馆的管理系统巾,仅是完成工作目标的工具和手段,而忽视了作为有社会属性的馆员的需求和自觉、积极进取的因素。
(2)人文精神指的是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是基于人的社会属性和人性积极的素为前提。这种观点认为:人是平等的,有尊严的;是有强烈自我实现愿望和创造力的;是有进取心,能够实现自我约束的。尊重、重视每个馆员在管理过程中的平等地位和作,平等地为每个馆员提供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与空间和参与管理的权力。
3实现以人为本的管理与管理者的素质
实现以人为本的理念,除外部条件,作为内在因素的图书馆人,必须具备一定的素质。它要求从业者是自觉的、有强烈责任感和自我实现的人,这是实现以人为本管理的基础。如若不然,以人为本的理念将变成无本之木,所以图书馆从业人员的素质如何,决定了以人为本管理的成败。
(1)图书馆的管理者要有坚定的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并要将这一理念转化成为管理信念和人格特征,使以人为本的思想自觉成为管理工作和用人之道价值取向的标准。不能停留在概念上或是一个时尚的宣传口号,充分认识到以人为本的理念是实现管理效益最大化的前提,是实现图书馆长远发展的奠基石。
(2)平等、尊严、人格是人文主义的基本精神。平等是馆员人格尊严的保障。没有平等,就没有人格的尊严,在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中,包含着馆内每个从业人员平等合法权益不容践踏的内容。管理者,在制定馆里规章制度和发展目标时,要发扬民主作风,尊重每个馆员的平等参与权力,树立起始于仁而终于人的管理信念。要有一颗仁爱之心,广博的心胸,海纳百川的气度,善待每一位馆员。管理者始终要定位于:我是管理作的组织者、协调者,而不是“朕”。馆内制定的制度,应是全体馆员的意志和利益的载体,而不是管、卡、压的“紧箍咒”。
(3)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最终的落脚点就是发展。图书馆的发展、馆员的发展,这是以人为本理念的体现,也是馆员实现个人价值与图书馆管理目标的结合点。管理者要善于发现挖掘每个馆员潜能、潜质,平等地为每位馆员提供发展的机会和空问,尤其是对普通馆员应因势利导,人尽其才,不可网精英战略、能人治馆的策略,忽视甚至是漠视普通馆员的发展权和创造力。发展不仅是硬道理,更是最大的以人为本。
4实现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与馆员的基本素质
先进的理念、优越的制度、贤明的管理者,为馆员的发展和服务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但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的实现,要有一支与之相配的高素质的馆员队伍。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对馆员的基本素质的定位是:馆员具有强烈的奉献精神和责任感;有强烈的自我实现欲,能够自我管理以及对事业的忠诚。
(1)馆员要明确树立起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这不仅是服务理念,更是责任。优越的管理理念,还要有忠实的执行者。馆员既是管理的参与者,又是服务的实施者。馆员在管理过程巾,是承上启下的重要环节,馆员要忠诚于自己的事业,坚定不移地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才能使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真正得以贯彻。
(2)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是靠高品质的服务支持的,而高品质的服务是靠高效优良的技能才能实现。馆员服务技能的高低是以人为木的服务理念实现的关键。尤其高科技和网络技术在图书馆业的广泛应用的今天,馆员在服务过程巾所涉猎的内容更加宽泛。而,馆员也必须与时俱进,除馆内组织的学习和培训外,更要自觉地更新知识,接受新鲜事物,培养敏感的职业素养,提高A己的综合服务技能,在知识爆炸的大背景下,学习将成为馆员的终身职业。积极研究读者的需求和动向,充分利用馆内的信息资源,为渎者提供人性化、个性化的服务,将馆员的自我价值实现与服务相融合,最终实现双赢。
关键词:高职院校 图书馆 以人为本 服务体系
从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以来,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成为各界研究讨论的热点话题。科学发展观已经成为指导我国各项事业发展的科学观念和根本方法,同样对高职院校图书馆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高职院校图书馆作为高职院校文化建设和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高职院校科研水平的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都有重要的保障和推动作用。只有积极探索高职院校图书馆改革途径,构建以人为本的服务体系,才能推进高职院校图书馆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以人为本,提倡人文关怀,提供以人为本的服务,是21世纪社会发展的方向。它对于提升高职院校图书馆的整体水平,充分发掘高职院校图书馆的服务潜力,改善高职院校图书馆的服务环境,树立高职院校图书馆的崭新形象,无疑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为高职院校图书馆的发展指引了一个明确的方向和思路。在高职院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中,以人为本的根本宗旨就是在服务中以读者为“上帝”,读者的需求、读者的利益高于一切。一切体现在以人为本的之中,充分尊重读者的个人自由空间,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一切合理需求。
一、高职院校图书馆以人为本服务理念的内涵
高职院校图书馆管理观念要以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对知识、信息的需求和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为最终目的,所以高职院校图书馆管理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高职院校图书馆管理的归宿在于把高职院校图书馆及其资源充分提示与展现给读者,使读者最大限度地从高职院校图书馆满足其信息需求。传统管理强调“以书为本”,现代管理则强调“以人为本”。“以人为本”要求高职院校图书馆工作者要用“心”对待读者,主动为读者开展深层次服务,这就必须了解读者、熟悉读者,同时了解馆藏中各项文献信息,引导读者获取所需信息,起到“知识导航员”的作用。要加强高职院校图书馆与读者之间沟通和交往,扩大管理者视野,制定一套管理制度与方法,使人的积极性、自主性得到充分发挥。因此,高职院校图书馆必须在管理观念上进行创新,转变角色意识,从文献的保存者、管理者变为信息资源的开发者和传播者。“以人为本”首先是管理者应按照人本性的要求,把馆员工作生活质量的提高、馆员满意度的提高、馆员的成长与发展等以人为本的因素作为追求的目标,以培养馆员的能力和激发馆员的潜能为着眼点,把提高馆员素质、规范馆员行为、调动馆员积极性、发挥馆员创造精神放在首要位置,强调通过教育的以人为本使馆员的知识结构更为合理。通过建立终身教育理念,使馆员不断获得取新的知识和技能,提高自主工作能力;通过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发挥馆员个性,健全馆员人格,使馆员受到自我教育、自律培养、团队文化的熏陶;通过内在的自我激励,使他们产生对工作的责任、兴趣和成就感,能更好地发挥馆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只有这样,才能在高职院校图书馆的管理和各个业务环节中更充分地体现出馆员的主体作用。
现代社会关注的是人合理的精神和物质需求。读者索取信息资料和陶冶精神本身就体现了人性的问题。读者的需要是无限的,但就高职院校图书馆现实性而言,读者的需要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只能是有限满足。所以,高职院校图书馆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就是要以尊重读者、关怀读者为宗旨,与读者相互沟通,并建立一种亲切的、平等的、相容的服务关系,让读者在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中找到一个充满人情味的精神家园。高职院校图书馆以人为本的服务是人类步入高度文明的信息化时代和高职院校图书馆现代化所追求的一种新型的服务理念,是高职院校图书馆为读者提供全方位、全流程、全天候、多样化服务模式的必然趋势,也是高职院校图书馆工作管理创新追求的目标。
二、构建高职院校图书馆以人为本服务体系的主要途径
“以人为本”的服务体系可以用心去做,用话去说,用手去干,用脑去想。以人为本的服务不仅要在形式上新颖、多样,还要在以人为本的服务体系上扩大其内涵,延伸其价值。“以人为本”的核心是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激发人的热情。比如推崇“读者第一,用心服务”的理念,并推出“首问制”服务和“零投诉”服务等,这些措施的目的就在于实现人的价值,让图书馆充满人文关怀,体现和谐高职院校图书馆建设。以藏借阅一体化取代了长期沿袭下来的闭架借阅制度为例,这项服务在时间上打破了机关式的作息时间,延长了开馆时间,同时现代化的服务手段极大限度地方便了读者对文献信息的检索和获取,这就体现了“以读者为本”这一宗旨。
1.提供个性化服务,全方位满足读者需求
随着信息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和读者层次的提高,读者越来越要求个性化、多样化的服务。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图书馆员必须扩大知识面,提高服务技能,以适应不同层次读者的需要。比如根据读者需要,设立预约服务,对专门的科研人员,可以开通电话预约、网上预约等多种形式,送服务到家。还可以跟踪服务,对学院的重点学科及课题,充分利用网络,广泛收集资料,并把网络资料进行分类、整理,集中下载,编制成具有专题目录、文摘、索引、提要、综述的二次文献,提供给研究人员。
2.营造良好阅读环境,体现人与环境的和谐
高职院校图书馆的阅览环境对读者的阅读愿望和阅读效率及学习效率有直接影响。以人为本的阅读环境要让读者既感到舒适,又能激发读者阅读学习兴趣。高职院校图书馆应为读者提供一个舒适安静的学习环境,包括灯光、温度、色彩、声音、空气流通等都要满足人的生理和心理需要,让读者身在其中,身心受到洗礼,让读者心旷神怡。因此在图书馆中可以增添一些艺术品和绿色植物,如字画、雕塑、陶艺、壁挂、盆栽等,使室内环境布局整齐美观、协调统一。让读者一走进开放舒适、通透宽敞的阅览环境里,就产生书中有人的感觉,并能领悟到一种脱离尘嚣、修身养性,投身书海的强烈吸引力,激起他们美好的阅读欲望。
3.各种标识设计要体现以人为本的要求
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不仅体现在规范的服务语言上,而且还应体现在高职院校图书馆内设置的警示标语上,标语要有人情味,多一些“请”“毋”,少一些“严禁”和“罚款”等辞令,让读者进入高职院校图书馆感到愉悦、舒适和亲切,让读者感到遵守高职院校图书馆规章制度是一种责任和义务。高职院校图书馆在对服务流程进行设计时,应以方便读者习惯为出发点,制作出醒目的区域指示牌、服务流程图、信息公告栏等。标识设计要清晰、形象,体现以人为本。要使读者能轻松自如地到达自己想要去的区域,为读者提供良好的精神家园。
4.把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变成馆员自觉的行为准则
高职院校图书馆的一切工作都是围绕着读者的需要而开展的。在服务过程中应以读者为中心,筹划可以预见的读者需求变化趋势,整合高职院校图书馆各种资源和服务功能,形成一个以服务为导向,以读者需求变化为动态响应的服务体系,让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成为馆员的自觉行为准则,使以人为本的服务渗透到每一次服务、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微之处,让读者真切地感受到高职院校图书馆的温馨,体会到在高职院校图书馆是一种快乐,是一种满足,是一种权利,而不是外在约束,使读者有一个轻松舒畅的查询、阅读心情。
5.不断提高高职院校图书馆馆员的服务水平
高职院校图书馆工作的目标是服务读者。我们的任何规定、决策和目标都必须定位于我们的读者,满足他们对信息和知识的需要。搞好服务的根本是创新。创新要以“以人为本”为前提,以向读者提供优质服务为宗旨。创新服务不仅是理念意识的创新,更是服务内容及服务方式的创新。随着社会的发展,读者的需求也会越来越高,甚至会以商业服务的标准来看待我们的服务水平、评价高职院校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工作。如果高职院校图书馆不能创新,就会在传统高职院校图书馆向现代化高职院校图书馆转型的进程中落伍,因此,要坚持思想观念的创新,并落实到读者服务实践中去,努力满足读者的各种以人为本的需求,提供优质的服务。
总之,高职院校图书馆开展以人为本的服务的目的是:宣传以人为本,实践以人为本,把更多的不同层次的读者吸引到高职院校图书馆中来,使他们享受到知识的熏陶,得到知识的启迪,收获知识的成果。来高职院校图书馆的读者越多,说明文明的理念越深入人心,社会整体文化素质越高。随着信息化进程的加快,诸多以人为本的问题有待我们进一步去探讨和完善,只要高职院校图书馆以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去努力实践,高职院校图书馆事业就一定会充满生机与活力。
参考文献:
[1]张华润.以人为本构建和谐高职院校图书馆(J).科技信息,2011(05).
[2]马忠庚,王学军.高校图书馆馆员素质探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10).
【关 键 词】以人为本 图书馆 服务理念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我国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当代中国的科学发展观,具体要求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党的十七大再次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社会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价值观,才能促进经济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当今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加快发展,使得信息存储、传递和获取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图书馆做为当今传播交流信息机构中的一个文化场所,无论面对会信息现代技术有多先进,都只会在硬件技术方面起着发展推动的重要作用,并不能成为图书馆发展的主导作用。图书馆做为人们学习交流的地方,随着形势的变化,图书馆应坚持运用人文科学的方法,做到以人为本,提倡人文关怀,坚持人性化服务,不断改善与提高图书馆管理模式,和坚持不懈随时代变革自身的工作内容与方法,才能推动图书馆管理技术的发展。
一、图书馆以人为本服务理念
现代图书馆强调以人为本的管理与服务理念,将会成为图书馆管理者与工作人员为适应社会不断发展的需求,和采取新技术和高科技的总要方法。在现代图书馆中具有人主观意识与行为的是图书馆的馆员与图书馆的读者这两大群体,并且成为一个辩证的统一体。以人为本这里的人是指图书馆的服务对象包括读者和图书馆馆员。强调以馆员的身心、生活为核心,以读者的信息需求,满足读者真实信息的客观要求为核心,随着计算机的发展,图书馆的工作将会以以藏书建设为主逐步转变为以用户服务为主的转变,形成良好的人性化服务,这是图书馆管理创新的必由之路和图书馆发展的根本动力与支点。图书馆将人文关怀放在首位,其最终目的是代表当今社会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实现人生的价值,体现出人文的关怀,并且本着读者第一的敬业精神来创建美好和谐的图书馆服务基本理念,据不同服务对象采用不同的富于人性格调的服务方式,达到满足社会成员对图书馆所提出的各种不同需求。把人文思想和工作结合,才能不断增加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总之以人为本需要做到双向和谐的服务理念,最大限度地实现当今图书馆“以读者为本,让读者满意”的理念。并且成为今后图书馆办馆标志。
二、强化图书馆个性化和特色化服务
随着人类进入21世纪,以人为本更加需要加强,作为当今读者,他们在文化知识的需求上呈现出知识化、个性化,图书馆作为一个公益性的服务机构,为了能够更好为科技、经济、文化发展服务,需要坚持个性化服务与特色化服务。
1.强化图书馆个性化服务。图书馆的个性化服务就是图书馆按能够照读者提出的自身要求,或者是图书馆根据分析读者的个性、习惯,来主动组织信息资源,向来图书馆的读者提供他们需要的信息服务,而提供的信息和服务也是是他们乐意接受的。图书馆在提供个上,应该从服务时空的个性化,服务空间个性化就是读者在希望的时间与地点上得到服务,在服务方式的个性化就需要根据用户个人爱好与他们的喜爱特点来提供图书方面的服务。那么,图书馆在提供个性化服务方面,一是了解读者的情报需求规律。他们使用信息的基本规律,如省力法则、穆尔斯定律、价值法则和习惯法则等。二是做好现实用户和目标用户的分析,如他们的知识水平怎么样,计算机知识能力如何,信息满意度情况。三是做好填表注册,包括所形成的数据库和系统捕捉的日常行为日志、外部数据库等信息获取。
2.做好图书馆的特色服务。在现代科技信息环境下,图书馆必须要改变传统服务方式,强调以知识服务来满足不同读者对知识的更高要求,说明在未来,图书馆将将会形成各个特色馆藏组成,图书馆在馆藏建设存在,数量型模式和质量型两种模式。对于图书馆,不能一味的发展数量型的道路,重收藏轻使用,在追求藏书数量时要做到质量和数量的有效结合,也就是说需要一定的藏书量与规模,同时还要重视藏书建设的质量。所以说特色图书馆的标准不再是图书馆的馆藏有多少,更重要的是关注图书馆为用户提供了多少能有使用价值的信息与社会资源。那么,作为图书馆的特色服务,需要建立在以读者为中心的一种服务模式,并且根据读者他们提出的各种需求,以及他们的日常习惯、常态的分析,来提供可能需要的信息与各种形式的服务,达到对读者进行个性的培养和需求引导的服务。
那么对于未来图书馆的特色服务应该做到几点:一是整合图书馆资源和明确的特色建设范围。根据社会周边的层次机构、学科结构以及科研状况,来整合图书馆信息内容和技术要求。来确定图书馆馆藏资源的学科结构和层次结构,以及载体结构,达到对馆藏重点建设的范围,力争建设成的现代化图书馆具有“人无我有,人有我全”的资源建设特色。二是建立分类定制的服务。分类定制的服务是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未来发展的方向,读者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目的与需求,在某一特定的系统功能与服务环境下自己设定信息的资源类型、表现形式,选取特定的系统服务等方面的功能。做好分类定制的服务是建立在读者细分,与数字图书馆数字信息内容分类和定制的基础要求上。主要是根据可能的读者群来进行对馆藏的信息内容和各类服务进行分类,包括现实馆藏与虚拟馆藏,形成多个资源与服务模板,才能够使读者定制的目标集中在这些数字图书馆模板上,读者在每次登录数字图书馆网站时,他们需要键入自己的账户名与密码,然后电脑根据数据库将查询结果主动递送给信息用户,并利用动态网页自动生成用户定制的动态页面。三是加强物质和精神文明建设。图书馆作为一个大家学习交流的地方,在物质文化建设中,关键是要做好图书馆环境建,读者才能在这里安心静气的学习,包括图书馆的座椅要干净整洁,座椅中间要放些鲜花,绿草,墙壁上贴些名人字画,对馆内部环境包括门窗、连廊装饰、围墙修整、楼宁粉饰、办公条件改善、图书馆网建设、绿化美化环境和各种文化设施建设等要求更好地处理。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为核心,要体现一种精神、一种风格和一种文化。才能提升其中的文化精神深刻挖掘图书馆义化的内涵,达到开展内容丰富的各种文化活动效果。
三、以人为本的图书馆服务管理
以人为本的管理本来是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事情,以此来提升企业的形象和企业的竞争力,那么作为我国的图书馆似乎不沾边,因为我国图书馆作为我国一个事业单位,不存在竞争力,也不参与市场的盈亏,所以长久以来,我国图书馆的形式还是十几年如一日,人员素质,尤其是馆员素质偏低,对于读者的询问不耐心解答,书籍摆放不规整,电脑使用效率低下。图书馆馆员工资相比同行业低,管理上缺乏竞争激励机制。这种吃大锅饭的局面,并不利于我国图书馆的发展,并且更好的为社会服务。
1.加强馆员素质的提高,才能更好地做好以人为本的图书馆服务工作。作为新时代的图书馆员是否能适应信息文化的要求,并且能够积极主动的创造性地加大文献信息的开发,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关键取决于图书馆员素质的提高。就需要有专业基础扎实和理论功底深厚的学术型人才,图书馆应该不断地加强馆员的技能培训,拥有较高的计算机技能,不断他们的丰富信息管理知识,加强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考核。加强馆员的学习交流,采取岗位培训,继续再教育学习,外派进修等途径,来提高馆员综合素质。
2.健全图书馆管理机制,做到民主管理。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作为图书馆的管理同样如此,在管理中不能只是为了管理而管理,需要做到以人为本的管理。图书馆必须硬性规定一整套公正可行的馆内工作规章制度。使得每个馆员有章可循。起着一种约束的机制。同时加强民主管理和民主决策管理,让每一个馆员有主人翁的意识,使他们能充分感受到自身价值的存在,这样就好让处于被管的被动状态的馆员能够自动运转的主动状态,同时还要制定一套柔性激励机制,对于这套机制要求反应迅速、变化灵活、方式多样。让违规的馆员受到处罚,让表现好的得到表扬,上光荣榜,这样就能够引导馆员体验中的乐趣与利益,达到量满足他们的存在地位、荣誉,和自我实现等需要,以及激励馆员不断的奋发向上、励精图治的精神。
3.加强馆员的思想教育。“以读者为本,让读者满意”成为图书馆馆员的一种职责和口号,让馆员理解图书馆的服务的重要性,理解自己担负的职责的意义,不断强化图书馆馆员的能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的思想。在服务态度上图书馆馆员应该做到文明礼貌,主动热情;在服务方式上应该更多的给读者提供最大的便利,简化读者对图书的借阅手续;在服务自身能力上干出自己出色的业务能力,拥有高效的技能与广博的知识,才能够给读者提供方便快速、高效准确的图书馆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总之,以人为本是社会朝物质精神文明发展方向的必然,只有做好以人为本,加强图书馆馆员的人本管理,和一切以读者为中心,并根据读者的需求,充分利用数字化和网络化等现代化技术手段建立现代图书馆,形成高质量的知识库,才能够更好的为读者提供高效的服务工作。
参考文献:
[1]田小俊.“人本管理”是建设和谐图书馆的根本保证[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6).
[2]孙忠芳.高校图书馆人本管理理念的创新与实现[J].辽宁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4).
[3]黄化雨.以人为本的图书馆管理理念的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
[4]冯振宇.公共图书馆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J].图书馆纵横,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