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生态学的研究途径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计算机专业;契合;就业新常态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7-0037-02
一、计算机专业学生与经济新常态的契合点
经济新常态的发展速度由高速转为中高速,经济结构逐渐调整优化,经济增长动力趋于多元化等特点。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阶段,优化产业结构是发展经济的必然选择,以互联网为基础,借用计算机等信息技术优化三大产业,带动互联网+新兴产业逐渐蓬勃发展,这样的经济发展环境无疑对计算机专业大学生就业创业十分有利。
在新常态经济背景下,一方面,产业结构从劳动密集型转变到知识与技术密集型;另一方面,第三产业兴起,需要高素质的服务性人才,这为大学生在服务业发展提供了机遇;三是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需要高新技术人才,智能时代的到来,大学生的知识与技术方面的优势将会逐渐凸显,以大学生为主体的建设者和改革者将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和推动者。经济新常态阶段,经济发展的增速放缓虽然带来就业市场上用工规模数量方面的下滑,但是它同时也为计算机等朝阳专业的大学生的就业提供了新的契机。经济新常态下的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就业能力结构和就业市场结构之间的矛盾。总之,新常态经济产生新的产业结构与计算机专业学生能力结构之间的契合为解决计算机学生就业问题提供了新的机遇。
二、经济新常态背景下,计算机专业大学生就业意识与能力存在的问题
1.计算机专业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局限在校园内,专注于知识和技术的学习,缺乏对国内经济形势的了解。理工类大学生学业的特点和繁重程度更容易让他们形成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认知模式,把认知范围局限在学校和本专业上,导致他们对国内经济形势难以深入了解。在实际调查中发现,很多计算机专业大学生对经济新常态的本质内涵并不是十分清楚。在相对封闭的校园里,他们也无法切身感受到经济环境对就业的巨大影响,更不用说经济运行的新逻辑对就业的影响了。
2.计算机专业的学生的知识与技术在经济领域的应用转化能力差。就业是自身能力与就业市场的有效对接,一端连着大学生自身的能力,另一端连着社会经济为基础的就业市场。学习是一回事,就业是另一回事,很大的一部分学生要进入企业而不是进入更高学府深造,但是学生在高校学习知识和技能与就业市场联系不紧密,大学生的很多知识和技能成为就业市场上的屠龙之技,学不能用,学非所用。
3.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职业生涯的规划不科学、系统,就业创业目标盲目。在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中,要知己知彼,“知己”即知道自身的能力和目标,“知彼”就是要了解经济新常态下社会经济的需要,只有这样,才能使职业生涯规划更有科学性和有效性。但是很多学生简单地认为职业生涯规划就是以后要干的工作,没有把社会经济的需要考虑进去,在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的时候,随意主观,缺乏必要的指导。在实际调查中很多大学生对职业生涯没有规划,对自己以后就业的行业、自身就业的条件能力没有清醒的认识,更谈不上规划职业生涯。
4.计算机专业学生,尤其是农村籍的计算机专业学生对服务业领域就业重视不够。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41.99万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值3.8万亿元,同比增长4.2%,第二产业增值18.58万亿元,增长7.4%,第三产业增值19.61万亿,增值7.9%。但是大多数计算机专业学生基本上集中在第二产业就业,很少进入服务业就业,甚至从心理上排斥在服务业领域就业。受“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社会心理影响的影响,计算机专业学生倾向于国企、事业单位等办公室白领,认为服务业就是低人一等,所以他们在就业意识和职业目标的选择上就排斥服务业。
5.农村籍计算机专业学生排斥回乡就业创业,对经济新常态下的农业发展认识不够。农村籍计算机专业的大W生上大学的重要动力就是跳出农门,进入城市工作生活,他们从心理上就排斥回乡到基层就业创业。他们在就业目标和能力的培养上都偏向于学习高新技术,从而加大留在城市就业的可能性,忽视了在基层就业的专业技术的优势和对技术运用到农业后“互联网+农业”的巨大潜力。
三、经济新常态下提高计算机专业学生就业意识和能力的途径
1.学生工作者要帮助计算机专业学生明“经济新常态”大势,构建就业“新常态”。首先是帮助学生解读经济新常态的特征和运行逻辑,对就业的经济背景和趋势有一个清晰的认知,针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新兴产业崛起的现状,学生工作者要帮助学生分析新常态经济形势和就业市场需要,使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就业意识和能力适应于“新常态”经济下的市场需求。其次是帮助计算机专业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构建适合经济新常态的经济布局需要的就业意识,引导计算机学生利用专业优势升级改造农业、服务业,转变传统就业观念,到国家需要、自身有技术优势的基层、乡镇就业等地区就业创业。
2.学生工作者要积极引导学生把专业能力培养、职业生涯规划与经济新常态下的经济结构相结合,建立产业结构与专业结构之间的协同机制以促进大学生就业。学生工作者在帮助学生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目标时,要以经济新常态为就业创业背景,帮助学生寻求符合经济新常态需要的就业目标和能力培养,引导学生进行靶向性职业目标规划和专业素质培养,要坚持把经济新常态发展要求,就业市场需要与专业能力培养相结合,对专业和就业能力进行靶向性培养。
3.学生工作者要积极帮助计算机专业学生利用专业优势,进行互联网经济领域的创业。计算机专业学生有互联网技术的优势,可以借助技术优势优化升级三大产业,大力发展“互联网+”经济,以专业优势进行创业,发展就业新思维,促进就业新常态,以创业代替就业。技术本来是越高精尖越好,但是在经济新常态下实现就业创业,就更应该关注技术在日常经济生活中的应用,应该说技术在经济领域应用得越广泛、计算机技术与实际生活联系越多越紧密,计算机学生的就业就越好。
4.学生工作者要在经济新常态下,引导计算机专业学生进入服务业领域实现就业、创业。经济新常态下,随着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作为高技术和高素质的大学生将会成为取代农民工的第二代人口红利群体。计算机行业作为朝阳产业,也会在新常态经济下更加有所作为。学生工作者要引导计算机专业学生,认清新常态下服务业的发展趋势,转变他们对服务业的狭隘看法,鼓励他们运用专业优势优化升级服务业,在服务业领域实现就业创业。
5.引导部分农村籍计算机专业学生回乡在农业领域就业、创业。目前根据国内的发展趋势,我们可以引导计算机专业学生是利用专业优势发展互联网加农业经济。农村籍大学生与农村有天然的联系,在农村有深厚的人脉关系和社会资本,可以有效地整合人力资源。农村籍计算机专业学生可以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在农产品的销售上提供技术支持,利用互联网宣传本土特色农业。
总之,笔者认为,经济新常态下提高计算机专业学生就业率,要把经济新常态发展要求、就业市场需要、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就业意识和能力三者结合起来。首先要帮助学生寻求经济新常态和自身就业的契合点,把经济发展的大逻辑与专业能力结合起来,实现靶向性就I。其次要充分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计算机信息技术优势,优化升级服务的层次和质量在服务业实现就业。再次要帮助农村籍计算机专业学生利用与农村、农业的天然关系,在现代农业、新农村建设中,实现就业和自身的价值。
参考文献:
[1]钟经文.论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N].经济日报,2014-07-28.
[2]钱威.社会实践中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管理[J].北方经贸,2011,(5):78-79.
>> 人类发展生态学视野下的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探究策略 文化生态视野下的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模式探析 建构主义视阈下的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途径 文化生态学视野下民办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路径探析 文化生态学视阈下的高校通识教育与中国文化传承研究 文化传承视野下的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现状与展望 文化生态学视阈下城镇化对达斡尔族社会生活的冲击 文化生态学视野下布依族花灯传承与发展研究 教师专业标准的 生态学解析 文化生态学视野下南部沿海区域体育可持续发展评价的研究 合作文化视阈下高职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 生态学视域下的商务英语专业教师发展研究 文化生态学视域下的荆楚髹漆文化研究 教育生态学视域下的教师发展研究 生态学视域中教师专业发展的自然合作机制探讨 生态学视角下民办高校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的思考 基于教育生态学的农村教师专业发展问题与建议 校园的文化生态学研究 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 专业共同体理论视角下的幼儿教师专业发展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 宋改敏,陈向明.教师专业成长研究的生态学转向[J].
当代教育管理,2009,(7).
[3] 徐秀玲.生态学视野下幼儿教师专业发展[D].山东师范
大学,2008.
[4] 阮阳.生态学视野下的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
2009.
关键词:生态学 野外实习 新形势 高层次平台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3-0059-01
生态学长期以来一直是我国高等院校生物、林学、环境等学科的核心课程, 2011年生态学由原来的二级学科上升为一级学科,专业地位被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2012-2013年生态文明被写入,提高生态学专业人才的专业素质和科研水平,已经成为新形势下摆在生态学教育工作者面前的现实问题。野外实习是生态学教学的重要内容,然而目前生态学实习多从属于林学、地理学等学科,实习特点不鲜明,趣味性有余而科研性不足。因此改革生态学野外实习模式、适应新形势下学科发展要求已经成为生态学专业的当务之急。
1 生态学野外实习普遍存在的问题
由于以往生态学实习常从属于其他传统一级学科的野外实习,实习过程充斥着走马观花式的“走过场”,或者仅仅是其他学科野外实习内容的简单堆砌,缺乏明显学科特征和学科吸引力。以往生态学实习还缺乏专门的野外实习平台,难以真正呈现不同生态系统的自然魅力,无法真正学习到生态学的内涵和外延。
2 生态学野外实习新模式改革与探讨
2.1 新的实习平台建设思路
笔者提出借助高水平、专业性的平台开展生态学野外实习。以平顶山学院最新依托的实习平台为例: 2008年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在宝天曼自然保护区设置了一处森林动态监测样地,成为中国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平顶山学院于2011-2012年依托该平台开展了两次森林生态学野外实习,取得良好效果。该实习是学校首次依托高水平科研机构的专业平台而开展,实习过程中专业特点鲜明、目标性强,有效地补充了课堂知识,使师生明确了本专业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为将来生态学就业做好充分准备。
2.2 新的实习内容
实习内容应该体现生态学的专业性、独立性和系统性,这有利于避开传统生态学野外实习中学科优势和学科特点被湮没的弊端。新的实习内容应在紧扣课堂知识的基础上,在专业技能掌握和专业知识学习的广度和深度上进行有益探索。使野外实习不再只是从属于课堂教学的简单教学计划,而应将野外实习内容营造成与课堂教学地位相当的知识载体,并成为实践和验证师生科研设想的良好机遇,促进师生在学术问题的上的交流,提高师生专业素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首先,通过人为设置野外突境,培养学生的危机处理能力和沟通协作能力并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其次,通过限定时间内完成具体的科研项目或研究课题,改正学生的学习惰性,培养危机感,提高工作效率并磨练精神意志。
最后,通过师生间实习前、后的素质评定和相互评价,让学生体会到自己在整个野外实习过程中精神品格方面的进步和觉悟,真正意识到野外实习对生态学专业学生的重要意义。
2.3 新的实习目标
本文提出的生态学野外实习目标,已经不再局限于以往实习以完成既定教学内容为单一目标的范畴。在生态学新的野外实习平台和实习内容基础上,新的实习目标体现了多元化、完整性和系统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生态学野外实习应完全以生态学为主体,在巩固课堂知识的基础上,格外注重所学知识在科研实践中的应用,不断拓展知识的广度和深度。
(2)生态学野外实习要特别注重培养生态学专业学生的专业素质,包括心里素质、科研素质和野外工作能力。
(3)力争使生态学野外实习成为师生提高业务水平和增强情感沟通的桥梁
3 结语
本文结合生态学的学科发展要求和野外实习新模式的探索实践提出了生态学野外实习的新模式,旨在为相关教学科研工作提供参考,并为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培养学生科研兴趣和挖掘潜在的生态学科研型人才提供新思路。
参考文献:
[1]徐驰,刘茂松,杨雪姣,张明娟.生态学野外实习的多样化教学模式探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31(5):158-161.
[2]阿里穆斯,张淑萍,沈光涛.生态学野外实践教学新模式探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26(3):139-141.
[3]马克平.大型固定样地:森林生物多样性定位研究的平台[J]. 植物生态学报2008, 32(2):23.
[4]马克平.监测是评估生物多样性保护进展的有效途径[J].生物多样性,2011,19(2):125-126.
关键词:教育生态学;课堂生态系统;信息技术
作者简介:杨易(1988-),女,湖北孝感人,贵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贵州 贵阳 550000)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34-0044-02
信息化课堂教学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整合的实施路径,也是当前我国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的重点和难点。随着生态学观念在教育学领域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国内外很多学者也曾用生态学的规律和原理来分析、研究教育学系统中的各类问题。教育学和生态学融合的结果使产生了教育生态学这门边缘性的交叉学科。它的出现为更好地解决教育教学问题提供了可行路径。当今我国基础教育面临的一大问题就是如何将信息技术与课程进行深层整合,完善信息化课堂教学这一目标。本文运用生态学的规律来解释和分析信息化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期对实际教学起到一些指导作用。
一、生态学规律在课堂教学中的体现
生态学与教育学的融合形成了教育生态学。教育生态学由此定义为交叉学科。而在教育系统中,课堂是它的一个子系统。因此,教育生态学理论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就形成了教育生态学的微观研究领域——课堂生态学。它基于教育生态学的规律来研究课堂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师生关系,从而对课堂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进行调整、优化。
1.生态学规律对教学内容的影响
对于课堂教学的生态规律研究,就是运用生态学的观点解释课堂教学现象的成因,找到促进课堂教学的效率最大化、学生知识增长最大化的方法。那么如何安排教学内容显得尤为重要。生态学的“多样性和主导性原理”认为:一个成熟的系统必须有多元化的结构和多样性的要素才能增加稳定性;必须有优势的要素主导才有发展的潜力。[1]可以得出,应该改变以往陈旧死板的教学内容,安排和设计多元共生的教学内容,积极吸收符合时代和社会进步趋势的先进知识,充分地融合社会环境中的经济、科技、价值观等多元化知识,为课堂教学这个微观生态系统创造多元化知识环境。“多元化和主导性兼顾”给人们在具体教学内容上的启示是教学虽以教材为本,但应不拘泥于教材。教师在现实教学中要敢于脱离教材的局限,引入新理论和内容,丰富教学内容。把所有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知识引入教学,传授多元化知识可满足学生的多元化知识需求,但鼓励多元化知识融入课堂并不是让教师弃用教材,还是要让教师认识到教材知识的主导作用、课本知识体系较为系统的优点,是有助于学生基础理论体系的构建的。[2]
2.生态学规律对教学方法的影响
教育系统是一个复杂的、有机的、统一的生态系统。这个系统会表现出协同与竞争、一致与矛盾、平衡与失调等状态。课堂生态系统作为教育生态系统的子系统,包括教师、学生、课程、环境等多个生物和非生物因子。当这些生态因子之间融洽和谐发展,课堂生态就达到一种平衡;当其中一些因子改变而打破原有平衡,则必须引起其他因子的调整,甚至是系统的调整来适应这种改变,从而达到新的平衡。这就是生态学联系、动态、平衡、和谐的基本观点。[3]在课堂教学中,课程内容的改革以及师生关系的全新定位都属于教学系统中生态因子的改变,保持平衡的对应方法就是教学方法上的创新。好的教学方法就是让系统重归平衡的生态因子,是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动机的途径和办法。教师使用生动有效的教学方法的目的是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愉快地完成学习任务,促进学生主动地学习知识,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用互动性教学方式、开放式地教学授课,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并继续探索调动学生积极性的途径。这种在方法层面的创新,其目的就是创造开放的、积极的、动态的课堂,使学生真正乐于学习,并能从中获益,实现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
3.生态学规律对师生关系的影响
课堂生态中既有进行教和学活动的生物环境——教师和学生,也有非生物环境——课程、教室环境等。无论生物环境还是非生物环境,每个构成该生态系统的因子之间都存在着联系。只有这些因子相互依存、互惠互利、和谐共处才是教育领域努力追寻的理想状态——共生关系。那么作为教育主阵地的课堂,必然也该确立共生的观念,以求课堂系统中各个生态因子的相互促进、共同发展。[4]因为教师和学生是课堂生态系统的能源,是教与学活动的主体,所以师生间的关系对整个课堂生态系统的影响更为突出,师生间也应该建立共生的生态意识。师生关系主要指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发展并逐步稳定的一种人际关系,近似等同于教育学的关系。如果师生间的关系是机械的“教-学”关系,那会让学生丧失对知识自主探究的精神,教师主导一切使得教育生态系统面临失衡的危机。生态学的“反馈原理”说明生态因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当两因子之间作用相互放大,彼此促进,系统会朝正方向增长;当相互作用互相抵消,彼此抑制,系统会稳定现状或者徘徊不前。[5]教师和学生作为教学系统中的生物因子,也是占主导地位的因子,两者应该有合理的生态位。教师要转变角色,做“平等中的首席”,完成应有任务:组织、引导和参与学生学习活动。同时,教师应该提炼自身的人格修养,提高自身的理论素质,转变旧有的教学意识,成为学生的榜样、向导、朋友。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需要教师和学生之间互相理解尊重。教师和学生是教育生态系统中的关键性和决定性因子,他们之间的良性互助、和谐共生的关系是教育生态系统持续平衡发展的重要前提。[6]
二、生态学规律在信息化课堂中的体现
1.生态位原理与信息技术滥用
生态位原理是指系统中每个因子(或物种)都有不同于其他物种的地位和功能。与生态位原理相反的是使资源无法共生的竞争排斥原理。从课堂生态系统的角度看,每种教学手段和工具都有它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有自己的生态位。这种生态位不可被取代也不能被消除,它们共同决定着教学的成效。客观上讲,就是传统的教学手段(如板书)和现代化教育技术在课堂中的应用(如幻灯片)都应占有一席之地,切不可因为大力宣传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而全盘否定传统教学手段的地位。如果彻底否定传统的教学方式而使信息技术使用过于泛化,不仅会造成教师教学的懒惰行为,也会让学生接收知识的节奏过快而没有反应和思考的时间。因此,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过程中,要确保每个生态因子的生态位,避免造成偏激的教学局面。
2.信息技术的竞争和协同进化规律
生态学的观点告诉人们,每当某个生态系统中出现一个新的物种后,这个物种就会和该系统中原有物种以及整个系统发生相互作用。比如新旧物种对生存资源的竞争,或者原有物种之间争夺新的物种而发生竞争。结合生态学进化论的观点,竞争的最终后果是协同进化。这就是生态学中的竞争与协同进化规律。
在教育生态系统的内外部诸多方面都存在着竞争。竞争既有良性的也有恶性的。只要是为共同利益,彼此促进和鼓励,积极进取带来效益的都是良性竞争;只要是相互压制、彼此破坏的往往是恶性竞争。信息化课堂教学中的竞争机制存在于多个方面,其中最显著的就是信息技术与传统技术间的竞争以及不同信息技术形式间的竞争。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过程中,由于信息技术的进入,就产生了课堂中新旧技术,即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手段之间的竞争。信息化课堂教学如果实施不恰当,新旧技术竞争不当的情况下会对教学效果产生负面影响。如果在竞争的同时取长补短、相互合作、相互促进,就能给课堂带来正面影响。不同的信息技术形式之间也存在着竞争,目的是为能够在课堂教学中多占有一席之地。长此以往,技术竞争的结果必定是优胜劣汰。决定的关键在于技术是否合适教学,是否能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3.信息化课堂的平衡与失调规律
因为课堂生态系统本身就是一个处于动态平衡的、开放的生态系统,新事物的加入会打破这种生态系统的平衡。信息技术整合进课堂教学是一种能量流和信息流的迁移,系统内部的稳定机制就会发挥作用来达到新的平衡,如自身适应、协作共生等方式,让系统最终回归到新的平衡。这种变化会引起课堂结构、教学效果的平衡与失调。
首先,信息技术融入课程相当于新物种进入课堂,改变了原本课堂结构,成为课堂生态的一个新因子,教师和学生会因为不熟悉而无法驾驭,也造成了信息技术在引进初期是无法得到教师的正确应用,这就使之前的平衡状态被打破,信息技术课堂流于形式,毫无效果。为了改变这一课堂的失衡状态,有关部门要采取措施对教师进行信息技术能力的培训,使教师能力提高、态度转变,能够在教学中有效应用信息技术手段,使课堂达到新的平衡状态。
其次,在新物质新能量的输入与教学效果之间也有在平衡和失调彼此转换的状态。能量和物质输入与人才培养的输出表现失衡时,就要提高整合策略,使整合效果不断提高,让二者达到新的平衡状态。这种平衡不是生态循环的终点。新的平衡又会在新的技术或新的理念制度的进入下失调,再经系统中各因子的相互作用达到下一个平衡的状态。
三、基于生态学规律优化信息课堂教学
1.尊重每个生态因子的生态位
在课堂教学生态系统中,每个物种,无论生物因子还是非生物因子,都在为共同构建和谐生态起作用。若要维持平衡,哪一种也不能取代其他而独占鳌头。生态位的问题存在于整个教育生态中,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过程来看,尽管信息技术与传统技术、不同信息技术之间呈现出竞争态势,但每种新技术与传统教学工具都有自己的功能和地位,并不是一定要以其中一方消失为代价。切不可因为信息技术的引入而全盘否定传统的教学工具,也不能因为不接受新技术而排斥信息化教学工具和手段。因此,在信息化课堂中应该合理而有效地分配使用教学方法。
2.处理好信息技术间的竞争关系
信息化课堂教学中主要是不同信息技术的竞争问题,其结果可能有良性的也可能有恶性的。为了处理好技术竞争的关系,更好地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整合,应建立起完善的教育技术理念,以最有效率促进学生的学习,促进教学工作的顺利展开为目标,真正对信息化教学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推进不同技术间的协同共进、技术共存。在正确的指导下,这种良性竞争和相互帮助将不断推进信息化课堂教学的展开。
3.处理好平衡与失调的关系
在日常课堂教学中融入信息技术,课堂生态系统会出现失衡,在教学部门和教师等的共同努力下课堂可以逐渐回归到一个新的平衡。新的平衡会因为技术间的磨合、地位的改变或者新的信息技术的进入而再次失衡,由此课堂生态系统就在平衡与失调之间循环往复,这将贯穿于整合过程的始终。教育工作者和教育学研究人员应该明确信息技术进课堂的这种“平衡与失调”规律,理性有效地处理课堂的失衡状态。这也是信息化教学得以有效实施的前提,是确保教育技术用到实处的关键。
参考文献:
[1]任凯,白燕.教育生态学[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2:20.
[2]张天保.教育生态学视角下的教学观念与方法创新[J].高等农业教育,2010,(7).
[3]姚远峰,齐礼良.生态学视野下的课堂教学设计[J].现代教育技术,
2007,(12).
[4]周振宇.共生课堂——?一种基于教育生态学的新思考[J].教育研究与评论,2010,(6).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生态教学;路径选择;重要意义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
专业是高职院校最基本的建设单元,从生物学的角度说也就是最基本的生态系统,由于系统具有层次性、开放性、拓展性等特点,所以本课题选择会计电算化专业作为具体的研究对象,从底层生态系统研究出发,以专业建设为切入点,一个专业建设好必然带动相关专业形成专业群,专业群的发展必将带动其他专业群的发展,继而推动整个学校的发展,学校的发展必将带动周边兄弟院校的发展,这种连锁的示范效应必将促进整个社会办学水平的提高。
一、国内外生态教学研究现状
(一)国外对教育生态学的研究。“生态学”一词在教育研究中正式使用始于美国教育学家沃勒。1932年他在著名的《教学社会学》中曾提出“课堂生态学”的概念。20世纪七十年代是国外教育生态学研究的兴旺时期,各种研究趋向纷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前院长克雷明于1976年在其所著《公共教育》一书中正式提出了“教育生态学”这一术语,并列专章进行探讨。几乎同时,英国学者埃格尔斯顿于1977年出版了《学校生态学》一书,以研究教育的资源分布为主旨。20世纪八十至九十年代,教育生态学研究范围更为广阔,研究深度也有所增加。如莱西和威廉斯合编的《教育、生态学与发展》(1987),把教育放在为世人瞩目的环境与发展的大背景下进行研究。华盛顿大学的古德莱德则从微观层面入手,提出学校是一个“文化生态系统”的观念。
(二)国内对教育生态学的研究。在我国,生态学的研究由来已久。中华民国时期,我国学者便对生态学开展了相关研究,但最初的研究范围主要是植物生态学领域。发展至今,我国关于生态学的理论著作和论文已有很多,研究范围包括了种群生态学、系统生态学、行为生态学、全球生态学、古生态学、教育生态学、景观生态学、植物生态学等等。但教育生态学的研究起步较晚,其中中国台湾和香港的研究早于大陆。台湾师范大学是较早进行教育生态学研究和教学的大学。20世纪六十年代,中国台湾“教育部”要求各大学广泛开设教育科学分支学科,台湾师范大学教育学系方炳林率先从事这一领域的研究,并著有《生态环境与教育》一书。到20世纪八十年代,又出现了一些教育生态学的专题研究,李聪明所著《教育生态学导论》(1989),将台湾地区对教育生态学的研究推向新的。
我国大陆的教育生态学研究始于20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虽然刚刚起步,但它的胚胎早就根植在古代的教育中。孔子(公元前551至公元前479)在《论语・阳货》中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又说“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说明当时人们已经意识到环境因素对教育的作用和影响。孟母三迁的故事,更说明当时人们已注意到教育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关系。但是,在我国古代的教育发展历史中,一直没有将教育学与生态学真正地结合。直到20世纪三十年代我国学者对德、日两国学者关于教育环境学的研究译介为教育生态学研究打下了一定的基础。而后较长的历史时期内,这一研究却又近乎中断。至今出版的相关论著主要有《教育生态学》(吴鼎福、诸文蔚,1990;任凯、白燕,1992;范国睿,2000)。还有一些学者从微观层次对教学环境和教学动力进行了深入的具有生态学意义的研究,如《教学环境论》(田慧生,1996)、《教学动力论》(李森,1995)等等。
目前,在国内生态教学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中小学和本科院校方面,由于高职院校起步较晚,关于高职生态教育的研究则不是很多,关于高职院校具体专业的教育生态研究则少之更少,由此可见对高职院校专业生态教学研究则刚刚起步。
二、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生态现状分析
各种教学政策、教学理念、教学导向与教学条件的提升都在催生着教育教学模式的变革,倡导着人情化、生本化教学真谛的回归。教育的嬗变也孕育着人们开始追求教学理性的返璞归真,注重学生的和谐发展状况,引导着我们探寻师生成长的乐园。
回顾高职教育教学历程,我们有自豪的一面,但也有负疚的一面。就如我们的经济发展一样,在很多情况下,我们的教育教学成就是建立在对“环境”的破坏上,属于“高耗低效”的产出。具体有以下几个表现:一是掠夺性开发。现在的高职院校大都是原来中专学校升格而来,随着近几年高校的扩招,尤其是高职院校在校学生数几乎成几何级数上升,远远超出了学校硬件资源的承载量。作为会计电算化专业,更是一门应用性、专业性很强的学科,需要一对一的辅导,而在现有的办学条件下,手工实训室、会计电算化实训室以及师资是难以满足该专业个性化的辅导的,只能进行大批量的生产;二是封闭化的系统难以与外界实行能量的互换。系统是与周围环境相互依存的,一方面要从环境中吸收能量,同时也要释放出能量。而现在的状态是教师被繁忙的教学任务所累,难以走出去补充能量、更新知识,外界的行业专家进入学校的渠道又不够畅通,所以学生在源头上很难获得活水。由于会计专业的特殊性,实习的面比较窄,因此要加强校内的实训,校内的实训和校外的实习应紧密联系起来。但现在的状况是校外的实习几乎没有,校内的实训也只是做题,与真实的情境相差甚远,仿真度太低,所以用人单位往往倾向于那些有工作经验的人员,刚毕业的大学生苦于没有工作经验而就业难,究其根源是我们的教学系统与外界脱节的关系;三是生态平衡失调。主要表现为系统内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不够和谐,那种原本的生态的有机联系遭到破坏。比如师生关系,长期以来还是“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老师讲,学生听,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效果不显著。
目前,我们已经开始得到“环境”的显性报复:教师的职业倦怠、教师的人格退化、师生人际冲突、学生人格扭曲、学生学习动力的衰退、学生道德滑坡、师生情感淡漠、人生价值的迷失、创新与进取精神的后滞以及大学生就业难等问题都开始不断地爆发,并出现了一系列的并发症与后遗症,也开始进行着循环性的恶化。在痛定思痛之时,我们不得不去寻找症结的根源,不得不对我们的教学生态环境予以高度的重视与深度的剖析和研究。
三、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专业生态教学路径探索
(一)研究思路。本文以教育生态学、教育心理学、人际关系学为理论基础,既秉承教育教学发展的历史沉淀性成果,又对教学发展的机制加以突破与创新。既对专业教学进行深入研究,又涉及学校中的各环节。通过对会计电算化专业的深入调查研究,从生态学的角度出发,以绿色设计的理念,设计出生态教学指标体系,通过高职院校在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中所呈现的生态特征,经过比较分析,提炼出同质性和差异性,从而构建出会计电算化专业的生态教学体系,揭示生态教学模式的内涵。
(二)研究方法。本文研究方法主要采用比较法、实验法与社会测量法,同时,也采纳案例研究法、采样分析法、个案跟踪研究法、分组实证法与行动研究法等。
(三)技术路线。本研究是按理论到实践――实践到实证――实证到理论提升的一个研究过程,按个体到群体进行分析与研究。
(四)实验方案
1、个案研究。首先是对课堂教学情景进行分析与研究。以课堂听课、评课、教师自我反思、学生信息采集、组员评议等方式进行操作,寻找到课堂教学情景的不足与成功之处,并进行生态场比较与研究。
2、群体交叉性研究。通过对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专业生态教学环境进行分析与研究,可以单个学校环境为研究对象,也可以进行组合交叉研究。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几个要求:一是允许进行个案分析,如某位教师的人际生态环境;二是每一次活动都要完成相关表格或研究小结报告,并进行数据统计与柱状图的描绘;三是要对隐性环境因素进行挖掘,而不能流于浅层,并要及时说明各因素的因果关联性;四是及时存档。
3、选取实验班,进行比较研究。在平衡班的基础上选取有代表性的生态实验班,进行全程监控、长期跟踪、长期分析。在研究时,要注意几个要求:一是要对几个实验班级随时作出数据分析,数据要真实有效,及时汇总;二是对实验班的相关数据要作出科学的定性分析,要研究其教学生态的差异性与产生的具体原因。
四、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专业生态教学研究的重要意义
(一)会计电算化专业是财经高职院校的一个主要专业。不少工科高职院校也相继开设了会计电算化专业,该专业的开设的面比较广,且自办高职以来也是首批进入专业目录的专业,开设的时间长,在高职院校中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学生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因此,选择会计电算化专业作为研究对象具有很强的代表性。
(二)专业是高职院校的基本载体。从生态学的角度,对专业建设进行深入的剖析,通过在会计电算化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对教师、学生和教学环境各种生态要素的具体分析,以及教学生态系统中各要素之间相互关系的深入研究,揭示其内在的有机联系,从而构建一个和谐的、有序的、持续发展和充满活力的专业教学生态系统,对于正在进行的示范高职院校建设提供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三)从生态学的角度,生态系统具有层次性、适应性和开放性。社会是个大系统,学校是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小系统,专业则是学校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系统之间是相互联系,不可割裂的,把会计电算化专业的教学研究置于学校乃至社会这个大系统下研究,专业教学随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及时地培养出社会所需的有用人才。系统适应研究,系统又是动态变化的,将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就业率。
(四)高职院校是培养高技能专业人才的基地,专业教学则是培养人才的具体途径。若把学生比作产品,从生态学角度出发,构建一个良好的生态教学系统,则必然会培养出大量的“绿色有机产品”,在市场上必然受热捧,订单会纷沓而至。从生态角度,以绿色设计出发,构建一个和谐的、持续发展的、充满活力的生态教学系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形成生态培养模式。
(作者单位:安徽财贸职业学院大位会计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彭芸,李金平.高职《会计电算化》教学内容和方法研究[J].会计之友(上旬刊),2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