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母婴护理相关知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1年6月~2015年6月产科参加培训的在职护理人员46人,其中,注册护士44人,注册护师2人。培训分3期完成。
1.2方法
1.2.1培训方法 ①培训小组成员:由儿科主任牵头负责,2名医师参与制定培训内容并授课,培训包括正常足月新生儿特点与护理、新生儿常用诊疗技术操作及新生儿疾病知识3个方面。②分阶段分批次培训:考虑产科护理班次的特点、工作强度及学历水平,尽量确保每名产护人员不疲于应对,制定简单可行方案,以幻灯片形式授课,每次培训时间不超过30 min。③考核:培训前后分别组织人员对相关知识进行考试,以百分制计,对培训前后的成绩进行比较。
1.2.2培训内容 ①理论知识培训:主要包括正常足月儿生理特点、正常足月儿护理要点、新生儿早期常见病的临床表现。需产护协助完成的常用诊疗技术操作,如: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新生儿静脉穿刺、洗胃、黄疸监测等和母婴同室新生儿观察表的书写规范。②实践技能指导:儿科医师查房与产护病房交班时间同步,指导新生儿护理及如何与家长沟通,并进行细致的新生儿查体、黄疸监测、喂养指导增强产护感性认识。操作性技术观看视频熟悉标准化流程,指定护理小教员直接带教。
1.2.3评价指标 理论和实践技能各50分,满分100分。考核内容以培训内容为主,实践操作以重复率为标准。
1.3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培训前后人员成绩比较采用t检验的方法,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考核,所属人员培训后成绩明显优于培训前成绩(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通过对产护人员进行新生儿相关内容系统培训,临床护理质量明显提升,家长满意度调查明显提高。
3 讨论
3.1以目前我院的儿科现状,加强产儿合作是必要的 WHO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1991年联合发起了“爱婴医院计划”,提出了24 h母婴同室的措施,对产科和儿科有了更高的要求,儿科医师要在高危孕产妇分娩时预估新生儿分娩风险,并负责高危新生儿的管理工作,产科护士实施母婴同室的护理,这就要求母婴同室护理人员具备更多关于新生儿的知识,因此,我们组织了相关的培训内容,经考核,培训后成绩明显优于培训前,对培训知识的掌握让我们的护理人员可以更好的用理论指导实践。
3.2了解新生儿相关知识,优化产儿合作,提升服务质量 在产科,由传统的护理模式向母婴同室护理模式的转变,需要时间的适应和新生儿相关知识的学习,又面对新生儿这个特殊群体,许多低年资护理人员缺乏相应的经验及热情,巡视敷衍了事,有异常情况不能及时发现并报告医生,对家长反映的问题也不能及时反馈处理,缺乏有效的沟通。护理操作技术不娴熟,有关新生儿常用操作技术差,如静脉穿刺不能1次成功,送检标本凝血,重复洗胃等,这些均为我们的医疗行为埋下安全隐患,我们培训则弥补了潜在的隐患。实践证明,对母婴同室护理人员的培训使我们的护理人员更从容的面对新生儿护理工作,打破了新生儿有问题问儿科医生的尴尬局面。不仅满足了新生儿、产妇的需要,也让产妇对新生儿护理充满信心。
3.3提高家长满意度,减少医患矛盾 母婴床旁护理是一种新型护理模式,是由护士在床旁进行示范和指导等,家属积极参与其中,掌握有关育儿知识及产后的保养教育。林卫通过对母婴采用床旁护理的模式发现,通过该护理,产妇可以较快的融入新生儿的生活,增加哺育婴儿的自信,成功的转变角色。
母婴床旁护理即新生儿护理如喂养、沐浴、换尿片等操作都在护士的演示下在产妇床旁进行,鼓励父母参与其中。而我们开展的新生儿相关知识培训使产护人员更好地指导实践工作。产妇家庭在和护理人员的互动中增进了信任与理解,增加了沟通,无形中减少了医患矛盾。
4 结论
因此,对母婴同室护理人员进行新生儿知识的培训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对优化产儿合作意义重大。产科和儿科作为医院的两个高风险科室,纷争多,矛盾大,我们通过培训的模式,互相交流,增加了相互理解的机会,有助于高质量的完成每一次的产儿合作,这种模式值得临床相关合作科室推广使用。
关键词:母婴床旁护理;优质护理;体会
随着医学服务模式的不断转变,发展中的产科护理也以健康为导向,积极探索新的护理模式。母婴床旁护理是指在围产期母婴同室保健范畴内,新生儿的所有护理均在产妇床旁护理,持续地促进母亲、婴儿健康教育及实施,提供母亲、婴儿和整个家庭个性化的临床支持和服务。作为一种新型的产科护理模式,母婴床旁护理在临床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受到了产妇及家属的认可,从而融洽了护患关系,提高了科室服务满意度[1]。2012年至今在我科开展该项护理技术,不仅得到了产妇和家属的一致好评,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12月在我科分娩后母婴同室的产妇400例。年龄在18~40岁,孕周为37~41w,其中初产妇220例,经产妇 180例随机分为两组进行比较分析。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对产妇及婴儿进行护理。观察组采用母婴床旁护理进行护理。
1.2.1常规护理 对产妇及家属做健康宣教,抱婴儿到沐浴室沐浴、预防接种。
1.2.2母婴床旁护理
1.2.2.1床旁宣教 对产妇在床旁进行一对一的健康教育,内容包括产后注意事项、饮食指导、卫生指导、母乳喂养相关知识指导(母乳喂养的好处、早开奶、按需哺乳等),教会产妇正确的喂奶、含接姿势;发现凹陷者,及时示范并教会产妇及家属护理凹陷的方法;发现肿胀者,教会产妇及家属正确护理及挤奶手法,以及产褥期常见症状的处理等;认真做好阶段性的健康教育。
1.2.2.2床旁沐浴 在床旁对新生儿进行沐浴护理,应使用盆浴,一人一盆,有效的预防交叉感染;准备好用物,一边操作、一边讲解,操作沐浴同时,以互动形式,鼓励产妇和家属积极参与并提出问题,尽量详细讲解沐浴的步骤和要点,脐部和臀部的护理要点,穿衣、更换尿布、包裹婴儿的技巧;以便产妇和家属更好地学会护理婴儿及掌握相关知识。
1.2.2.3健康教育更直接、更有效 强调脐带护理的重要性和方法,消除产妇和家属的顾虑,避免出院后脐带感染;同时还要强调婴儿皮肤的重要性和观察方法,以便及时发现问题。教会产妇母乳喂养的方法、含接技巧、挤奶手法。做好新生儿疾病筛查、听力筛查、预防接种的相关知识宣教及注意事项。
1.2.2.4床旁抚触 抚触是通过双手对婴儿最大的神经器官皮肤进行有部位、有节奏、有规律、有一定力度的抚摸。目前已被公认为有助于婴儿体格发育、情商和智商发育的新型护理技术,并广泛在有一定规模的医院开展。针对产妇及家属文化层次、风俗、习性不同以及意愿,可教会她们做新生儿抚触。
2 结果
经过护理后对照组200例产妇,担忧170例,占 85 %,健康教育知识及新生儿护理技能掌握76例,占 38 %,满意60例,占30%。观察组产妇担忧50例,占25 %,健康教育知识及新生儿护理技能掌握160例,占90 %,满意190例,占95 %。
3 讨论
在护理部的大力支持下,妇产科病房为配合“争创优质护理示范病房”建设,促进此项工作顺利安全的开展,采用了产科护理的专科特色和人性化服务模式--母婴床旁护理服务。“以家庭为中心产科护理”是目前人性化服务向产科护理提出的新服务理念,也是产科护理发展的趋势。
3.1调整工作模式,实行护士分层管理,加强协作能力。护理工作的性质决定了护理工作的连续性和协调性;根据科室具体情况把护理人员分为两个护理责任小组,合理安排:结合性格互补、能力互补、交流技巧互补、新老搭配等原则组成护理小组,采取小组合作,床位分管固定的方法;每组设组长1名,负责病区1/2患者的管理,由护理组长负责,责任分工细化,目标明确。实行分组包干、分床到护、责任到人、相互协作的方法,既分工明确又相互合作,实行责任护士全面落实所管患者的质量措施、病情观察、特殊检查、基础护理、生活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等工作,对患者实施连续全程的优质护理服务。
3.2合理分配上班人员及各班工作量,实行弹性排班原则。根据科室情况,合理按排人员上班及分配工作量,遇晚夜班人员少而繁忙时,设置二线班,随时调动协助晚夜班,以减轻晚夜班护士工作压力,防止因繁忙而服务不到位引起医疗纠纷,确保优质护理的有效落实。
3.3开展不同途径的健康教育,满足产妇的要求。在床旁护理中进行健康教育,更直接和有效,使产妇及家属在切实感受到被关怀和理解时,才会有一种被尊重的满足感,取得产妇及家属的信任,积极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促进护患关系和谐,提高患者满意度,也是我们护理工作的重点之一,护理人员应及时与患者和家属沟通交流,把健康教育贯穿于产妇住院的全过程;加上我科开展优质护理后,拓展了母婴管理、产妇早期康复等专科护理工作,提供到位的全方位护理,促进产妇的康复。同时对产妇及家属定期召开公休座谈会,认真倾听他们的合理建议并采纳。
3.4母婴床旁护理模式,要求对母婴更加严格护理程序,床旁进行一对一操作,减少医疗差错和产科护理缺陷的发生。床旁护理不仅重视知识的教育,还强调各项护理技能的掌握,能满足产妇、婴儿、家庭的需求。通过母婴床旁护理,提高了新生儿护理质量;产妇及家属的积极参与,促进产妇早期下床活动,有利于产后的康复及恶露的排出。产妇及家属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提高,对护理的满意度提高,也使护理人员的自律性提高,护士自觉学习相关专业知识和护理技能自觉性提高,理论和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护理技能更加娴熟、规范,从而提高了护理质量。
3.5以往的传统方法,都是由护士将婴儿抱到新生儿沐浴间进行集中护理(沐浴、预防接种、抚触等),这个过程不免让许多家长但忧:离开父母视线,宝宝能否得到精心的护理,会不会在集中护理中将宝宝抱错?会不会发生交叉感染?等等诸多问题,而母婴床旁护理是在产妇和家属视线内的一对一护理服务,减少了差错率的发生。这种护理模式满足了产妇及家属的需求,解决了许多家长的困惑,实现了以人为本,体现人性情感关怀,关心患者,尊重患者,以患者的利益和需求为中心,建立融洽的护患关系;让床旁护理宣教贯穿于整个护理过程。
3.6开展产科延伸服务,并做到出院随访的健康教育工作,为患者提供人性化优质护理服务。每位产妇出院时进行详细的出院宣教,并开放热线电话,出院7~14d内进行回访,询问其哺乳、伤口、新生儿喂养、黄疸、脐带脱落等情况,确保患者随访观察及特殊患者的跟踪观察。出院时发放问卷调查表,及时听取产妇及家属意见,了解评价效果,改进服务流程,提升优质护理服务和专科护理质量的内涵,为她们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使她们感受到医护工作者的爱心和责任心,进一步和谐医患关系,达到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
【中图分类号】R5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5-0079-01
近两年来,我院产科由于新生儿疾病原因转新生儿科治疗所造成的母婴分离住院产妇有所增加,据统计,仅2010年1~12月就有100例,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群体,这些初为人母的新妈妈们,刚刚尝试做妈妈的喜悦,却遭受婴儿患病母婴分离的挫折,易出现情绪低落、自责感,加之对婴儿疾病状况的担心,尤其对婴儿疾病的恢复缺乏信心,心理压力相当大,影响乳汁分泌和产褥期休养康复等。另外,由于婴儿不在身边,产妇对学习母乳喂养、婴儿护理等知识及技能产生抵触情绪。对于这个特殊群体,我们希望能有针对性地为她们提供良好的护理服务,利用人性关爱护理活动的服务方式,更多、更好地关心、支持、帮助这些母婴分离的新妈妈们。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2010年1~12月,在我院产科正常分娩或剖宫产的母婴分离初产妇共100例,年龄17~38岁,平均年龄25.5岁,小学以上文化程度。2009年1~6月的产妇为对照组50例,2009年6~12月的初产妇为实验组50例。
2 护理
近几年来,我国的护理模式及护理体制,护理服务群体的改革,尤其是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上的升华,护士对情、理、知、行的认知着重点是提升护士的关顾意识,体察病人的疾病感受,想病人所想,急病人所急[1]。对于产科的母婴分离产妇而言,她们可以说是产科病房中的弱势群体。其新生儿出生后因窒息、早产、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等疾病原因转新生儿科治疗,自己刚刚经历分娩阵痛或剖宫手术的切口痛,对在痛苦―喜悦―担心辗转中的产妇,这的确让她们在心理上难以适应,她们往往自责、自卑、倍感焦虑、担心婴儿的健康状况;而由于母婴分离,她们学习母乳喂养、婴儿护理等知识及技能也存在一定的阻力。因此,我们护士在业务称职的前提下,更需要注意护理服务的方式、态度,也更需要评估服务对象的一些独特需求[2]。
2.1 对产妇进行全面评估及做好心理护理 母婴分离产妇常有自责感、焦虑、心理脆弱。调查显示100%的产妇认为非常需要医护人员及家属的支持,而与痛苦中的产妇交往,不能太职业化,倾注一些情感,能使沟通更有效。因此,根据产妇的需求,我们与其谈心,态度友善,语言温婉,接受她们的消极情感,表现出朋友般的善解人意,促进建立信任和谐的护患关系,使产妇感到亲切、温暖、踏实,获得安慰;同时获取更多保健信息,与产妇的家属及时交流,共同给予其爱的支持,减轻心理负担,增强她们对患儿疾病恢复的信心。
2.2 针对性给予产妇必要的知识及技能指导由于母婴分离,产妇产后未能及时哺乳,学习母乳喂养较困难,同时也容易发生乳房胀痛。另外,对婴儿沐浴、更换尿垫等相关知识及技能也缺乏实际操作练习。因此,我们每天安排两头班人员深入产休区对实验组的产妇进行必要的指导,通过模型示范、讲解,实例参观(征得其他产妇允许),通过教与学的促进,最终让产妇掌握这些必要的知识及技能,出院回家后,能更好地照顾自己的婴儿。
2.3 加强人文关怀作为一名护理人员,在工作中要尊重患者,关爱弱势群体,加强人性化护理,以适应日益增长的社会健康需求。我们把“八声”服务理念融入到护理工作中,以病人为中心,时刻为病人着想,减轻病人痛苦,尽量满足病人的合理需求。
3 结果
例数对婴儿疾病恢复信心率(%) 母乳喂养、婴儿护理等知识及技能掌握率(%) 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
对照组 50 89.5 88 90
实验组 50 95.3 97.5 99
表中可见,通过实施人性化护理,实验组母婴分离产妇的“三率”即母乳喂养、婴儿护理等知识及技能掌握率,对婴儿疾病恢复信心率,
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均较接受传统产后护理的对照组有大幅度上升(p
关键词:孕产妇;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新生儿乙肝阻断;护理干预
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是在指肝功能检查中,HbsAg持续阳性大于6个月。乙型肝炎病毒健康携带者常无肝脏疾病相关症状和体征,肝功能各项指标基本正常[1]。我国是乙型肝炎高发国,乙肝病毒健康携带者的发生率约为10%。乙肝病毒主要通过血液、体液及母婴垂直传播,因此应重视孕(产)妇乙肝病毒健康携带者的病情观察及护理,有效阻断新生儿乙肝病毒感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6月在本院就诊的乙型肝炎病毒健康携带孕(产)妇312例纳入研究,两组均为初产妇,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6例。观察组:年龄22~38岁(28.64±3.15)岁,孕前检出HbsAg阳性89例,孕后检出67例。对照组年龄21~37岁(27.93±3.24)岁,孕前检出HbsAg阳性95例,孕后检出61例.两组年龄、HbsAg阳性率比较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病情治疗及观察 乙肝病毒健康携带者一般无症状,可不予药物治疗。部分孕妇可能可能因怀孕妊娠反应引起肝功能暂时性异常,可给予副反应较小的护肝药物治疗。孕期严密监测肝功能变化,加强胎儿监护,有条件的孕妇可以做乙肝定量分析,对异常孕妇及时进行药物给予。进行乙肝免疫,阻止母婴传播。在妊娠28w、32w、36w时分别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200IU,可在分娩前再强化注射1次。新生儿出生后24h内注射乙型肝炎疫苗球蛋白200IU,并于出生后0、1、6个月时接种重组基因乙型肝炎疫苗[2]。
1.3护理 对照组重视孕期健康保健指导,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具体方法如下。①心理护理:乙型肝炎病毒健康携带孕妇担心胎儿感染乙肝,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焦虑、紧张心理。护理人员首先应向孕(产)妇及其家属讲解乙肝病毒健康携带者的性质,用简单明了的语言说明乙肝的传播途径,介绍阻断母婴传播的相关知识,鼓励孕产妇积极进行治疗和预防干预,以最大限度降低新生儿乙肝感染率。护理人员应充分理解孕产妇的不良心理变化,告知不良情绪可导致生理、心理一系列改变,不利于胎儿的生长发育和孕期健康,鼓励孕妇保持良好的心态,通过转移注意力等方式克服负性情绪,从而顺利度过孕产期。②健康干预:向乙肝病毒健康携带孕(产)妇讲解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相关知识,鼓励患者在怀孕期间加强营养,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以补充维生素、保护肝脏;多食用木耳、香菇等菌类食物提高身体的免疫力。乙肝病毒健康携带者在怀孕期间如无特殊反应,可进行正常的工作和劳动,但应注意劳逸结合,避免劳累过度使体力下降,减弱肝脏的抗病毒能力,导致乙肝病毒扩散[3]。③分娩护理:临产后将乙肝病毒健康携带孕妇安排在隔离待产室待产。护理人员在作皮肤准备时动作应轻柔,避免皮肤刮伤。第2产程加强阴道助产,避免软产道损伤出血引起新生儿感染,必要时行剖宫产结束分娩,防止产程过长导致胎儿误吸羊水感染。胎儿娩出后,抽脐血做血清病原学及肝功能检查,及时进行乙肝预防接种,多途径阻断乙肝母婴传播。④产后护理:乙肝病毒健康携带产妇如肝功能正常,可以正常哺乳。告知哺乳期间注意个人卫生,经常清洗,皲裂时涂抹植物油,皮肤如破损则暂停哺乳,避免新生儿吸入母体血液感染乙肝病毒。
1.4观察指标 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depressionscale,SDS)评估两组孕产妇焦虑、抑郁心理严重程度,并对比两组妊娠结局及新生儿乙肝阻断情况。
1.5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与计数资料分别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以P
2结果
2.1焦虑抑郁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后,两组均明显降低,观察组SAS评分和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2.2妊娠结局及新生儿乙肝感染情况比较 观察组羊水过少、胎儿宫内窘迫及产后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新生儿乙肝感染率(1.28%)显著低于对照组(7.05%)(P
3讨论
母婴垂直传播是新生儿感染乙型肝炎病毒的主要途径[4],是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的孕妇在妊娠、分娩过程中将乙肝病毒传染给婴儿的过程。
乙肝病毒感染孕(产)妇对乙肝传播知识相对缺乏,不可避免地产生焦虑、紧张抑郁心理,既担心胎儿的健康发育,又担心自己身体能否胜任怀孕、分娩全过程。因此,护理干预的内容应从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着手。王瑞莲[5]指出,健康教育能够通过信息传播,提高受教育对象健康知识掌握程度;通过行为干预,促使受教育对象主动地采取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本院对乙肝病毒健康携带孕(产)妇加强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干预,宣讲乙肝病毒感染相关知识,并鼓励孕(产)妇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和干预。结果显示,观察组SAS和SDS评分、羊水过少、胎儿宫内窘迫及产后出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表明加强病情观察及护理能改善孕(产)妇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不良情绪,提高妊娠结局。
孕期进行药物干预,分娩时严格消毒,产程中避免产道损伤出血污染新生儿;适当应用助产术,尽快结束分娩,防止分娩过程中新生儿羊水吸入及产道分泌物感染,产后及早进行乙肝疫苗预防注射,能最大限度地阻断新生儿垂直感染。本研究中,观察组新生儿乙肝感染率(1.28%)显著低于对照组(7.05%),提示加强强孕(产)妇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病情观察及护理,能有效阻断新生儿乙肝病母婴传播。
综上,对乙肝病毒健康携带孕(产)妇进行病情观察及护理,在阻断乙肝病毒母婴传播中起着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媛,郭佩玲,王青青,等.妊娠期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病毒载量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J].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14,35(06):866-869.
[2]邓惠霞.孕(产)妇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病情观察及护理[J].全科护理,2013,11(7):1838-1839.
[3]陈韶慧,汪波.不同类型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孕妇对胎儿宫内感染的影响[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4,14(03):345-347.
[4]李艳红.心理护理对孕产妇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心理状况的影响分析[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4,08:123-123,124.
关键词健康教育执行单;孕产妇;满意度;健康教育
资料与方法
2014年4月-2015年5月收治孕产妇2014例,其中初产妇1754例,经产妇260例;剖宫产992例,自然分娩1022例;年龄21~41岁,平均(27±2.13)岁;文化程度最低小学,最高本科。方法:①健康教育单的设计:楣栏包括床号、姓名、分娩方式、入院日期、主管医生、床位护士。纵列第1列包括入院宣教、产前宣教、分娩当天、产后第1天、产后第2、第3天及出院指导,第2列分别为宣教的内容,如介绍病区环境、介绍主管医生及责任护士、介绍自然分娩的意义、指导产后子宫收缩、讲解阴道出血的症状及表现、介绍母乳喂养的好处、按需哺乳的意义、讲解发生疼痛及胀痛的原因、介绍新生儿疾病筛查及听力筛查、计划生育健康指导、出生医学证明办理的相关证件等。横排分别是指导日期、指导对象、教育方式、指导护士、指导对象签名以及效果评价。其中,指导对象分别为患者、家属。教育方式分为口头、书面、示范三种方式,效果评价分为了解、掌握等。指导日期、指导护士由护士填写,指导对象及教育方式效果评价在相对应的方框内打钩,指导对象签名由被指导孕产妇或家属签名。②健康教育执行单的使用是护士采取个性化指导的方式,有针对性、分时、分次、分段、有计划地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宣教,使原本停留在口头的教育方式有了改进,执行单的填写也很简单,内容已经规范详细,护士只需在相应的方框内加钩并记录日期时间及签名,患者及家属的签名也加强了护士对健康教育工作的肯定与监督,促使护士对患者进行主动、全面、有效的健康宣教。③健康教育方式包括口头、书面、示范三种方式,为配合产科教育执行单的落实,我院在此基础上还设计了图文并茂、形象、生动的宣传册,以强化教育宣教的效果[4]。此外在病区内的宣教室每日下午安排播放宣教片,可供下床走动的孕产妇及家属集中观看,由高年资护士负责指导并答疑。④健康教育执行单悬挂在病床床尾,方便责任护士、责任组长、护士长及孕产妇与家属查阅,护士长及责任组长通过检查执行单的落实情况能了解责任护士的健康教育的内容,加强了对护理工作的促进与监督,保证了健康教育的落实,同时提升了健康教育的质量。⑤产妇出院后健康教育执行单由责任护士负责收回保存,不归入病历档案。
结果
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满意度:健康教育消除了孕产妇的恐惧焦虑心理,使护士和孕产妇相互信任和理解,使孕产妇的人格权利得到高度的尊重,较快适应在家庭和社会中的角色转换。患者满意度由92.5%上升到98.2%,剖宫产率从51.2%下降到48.0%,护患关系得到前所未有的融洽。护士的自我价值得以体现:由于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护士的自我价值得以体现,从而激发了护士的学习热情,增加了知识的层次面。护士掌握了本专业的理论知识及更多的专业技能及其他专业知识,才能满足患者提出的各种需求,并予以针对性的指导教育,同时提高了自身素质,丰富了护士的职业内涵。
讨论
产科面对的是处于人生当中一个特殊生理阶段的健康人,产妇常出现期盼、担心、焦虑、紧张、恐惧心理。分娩后的产妇生理内分泌发生改变,极易导致情绪不稳定,甚至出现产后抑郁或情感性心理障碍。产褥期保健未得到重视或处理不当,产妇会出现产褥期疾病或后遗症,严重影响婴幼儿生长发育及产妇身心健康。因此,护士不仅要有精湛的护理技术,还要有一定的心理护理知识。针对产妇的心理状态,给予个体化的疏导,以确保其安然度过这一重要时期。目前处在生育期的妇女绝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多数的初孕产妇对分娩过程不了解,进入产程后对宫缩痛耐受力差,常由焦虑发展为恐惧。很大一部分产妇不能忍受阵痛,提出接受手术结束分娩,因而增大了剖宫产率。部分家属缺乏护理产妇和新生儿的知识,导致母婴护理不当,需要医护人员对孕产妇进行心理疏导和相关知识宣教的同时加强对家属的教育指导,促进产妇和家人共同了解和掌握自我护理和相关的母婴保健知识。产科的健康教育信息量大,如入院宣教、产前产后宣教、手术前后宣教、母乳喂养相关知识、护理相关知识、新生儿护理相关知识、产褥期相关知识等,特别是我国受传统思想束缚,许多陈旧思想与现代教育相悖,导致在护士健康宣教时产妇往往依从性不够,因此,健康教育执行单的最后一栏效果评价非常重要。采用语言教育和示范教育相结合的方法,配合图文并茂的宣传册,是基层医院最有效、最实用的措施。这要求护士要掌握语言沟通的技巧,与患者交谈时以情感为纽带,言语清晰明了。针对患者的具体问题给予个体化指导等,交谈过程中使用礼貌性语言,恰如其分地表达同情。在运用语言教育时结合一些正确的示范动作。改善服务态度,在工作中做到爱心、热心、细心,耐心,不因工作繁忙而急躁,各项工作均以患者为中心,处处体现人性化,真诚为每位孕产妇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和帮助,为她们营造一个温馨舒适的就医环境。体会:①产科工作量大,往往导致护士重治疗轻健康教育,护士长在督查过程中难以分清责任。②产科周转快,工作量大,宣教内容多,健康宣教需要孕妇、产妇及家属、医生、护士在不同时间、不同场合、不同手段共同完成。③产科的健康教育的内容专科性强,宣教内容主要包括分娩相关知识、产前营养知识、新生儿护理知识、母乳喂养知识、新生儿抚触及游泳知识。④产科健康教育执行单的应用提高健康教育效果,规范了护士健康教育的行为,增加护理服务的透明度,很好地落实优质护理服务。满足了孕产妇及家属需要,保证了护理工作质量,提高了对护理工作及对医院的满意度。⑤我国剖宫产率上升、年轻的父母角色障碍、母乳喂养率下降等表明我国产科护理健康教育存在一定的问题。产科护士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做好产前、产时和产后的健康教育。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