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水利工程运行安全管理

水利工程运行安全管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水利工程运行安全管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水利工程运行安全管理

水利工程运行安全管理范文第1篇

关键词:水利工程;安全运行;工程管理现代化;探讨

引言

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是水利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实现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需要以保障水利工程安全运行为前提。近年来,我国在推进水利工程现代化建设,实现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管理方面已经取得了许多成效。然而,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仍然存在一部分水利管理单位对于水利工程管理考核方面的认识不足,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概括下来,主要表现为:对于水利工程外观形象等方面的塑造较为注重,忽视了与水利工程安全运行密切相关的技术管理基础工作。但是,水利工程安全运行与管理现代化密不可分,一旦建筑物监测、电气试验、设备检测、运行管理等基础性的保障工作落实不到位,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水利工程的正常运行,其安全性难以得到有效的保证,无法满足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的要求。

1 水利工程安全运行与管理现代化相适应的前提条件

要想实现水利工程安全运行与管理现代化的目标相适应,应当具备良好的水利工程硬件与软件、构建高素质的管理队伍并且塑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1.1 需要良好的硬件和软件

为了保障水利工程安全运行与管理现代化相适应,需要具备良好的水利工程硬件与软件条件。与此同时,水利工程的软硬件在建设与管理的过程中,应当相辅相成,协调发展,从而最大限度地避免“重硬轻软”、“重建轻管”等现象的产生,为实现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作出保障。水利工程硬件主要包括基础设施的建筑物、金属结构、机电设备等工程设施设备,这些硬件条件共同构成了水利现代化的物质基础。而水利工程软件主要包括相应的法律法规、管理制度、工程管理技术规范等内容。良好的水利工程软件与硬件,对于推进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的实现,保证水利工程安全运行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1.2 需要高素质的管理队伍

高素质的管理队伍,也是保障水利工程安全运行与管理现代化相适应的前提条件之一。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科学技术的创新与发展在各个领域中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应用。当前在水利工程领域,科技的不断创新以及信息化的迅猛发展,使得水利工程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层出不穷。为了最大限度的保证水利工程的安全运行、实现水利工程管理的现代化,相关管理人员应当全面了解并掌握这些新技术、新工艺与新方法。因此,作为水利管理单位,应当做好人才队伍建设工作。通过提升理论与实践等相关技术培训水平,并且积极引进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所需的专业人才,建立高技能和高素质的管理队伍,从而满足不断提高的水利工程管理水平需求。

1.3 需要良好的文化氛围

积极向上、和谐稳定的单位氛围,有助于促进水利工程安全运行与管理现代化相适应。随着水利工程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等的不断发展与应用,使得水利工程管理的任务不断加重。因此,为满足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在内部管理工作方面的新要求,有必要塑造积极向上、和谐稳定的单位文化氛围。因为良好的文化氛围有助于提高激励效果,进而让水利工程管理的相关工作人员能够将个人发展基本目标与水利工程安全运行、实现管理现代化的整体目标相适应。具体来讲,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应当理顺职能划分,通过制订科学规范的奖惩考核制度、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并且积极宣传弘扬优秀水文化,最大限度地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2 水利工程安全运行与管理现代化的关系

水利工程的安全运行有助于充分发挥管理现代化的效益。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水利工程的安全运行,有助于发挥防洪抗旱减灾效益,最大限度地减少因洪涝灾害带来的经济损失与人员伤亡。其次,水利工程的安全运行,有助于对水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从而获取更多的水资源利用效益,以满足工农业生产需要和人民生活需要。最后,水利工程的安全运行,能够有效的截污导流,对于水资源保护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

3 确保水利工程安全运行,推进管理现代化的相关对策

为了确保水利工程安全运行,推进管理现代化目标的进一步实现,水利工程管理单位不仅要深化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机制改革,还应当弘扬水利行业职业道德精神,并且要提升水利工程管理考核水平。

3.1 深化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机制改革

深化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对于确保水利工程安全运行,实现管理现代化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在水利工程管理过程中,有着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存在着管理体制不健全、工程维修养护不足等问题,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水利工程的安全运行。在推进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的过程中,要保障水利工程管理和维护的资金充足,并且明确水利工程管理的责任主体,加大对水利工程的维修与养护力度。从而确保水利工程能够安全运行,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2 提升水利工程管理考核水平

做好水利工程管理考核工作,有助于定量评价水利工程管理水平,确保水利工程管理朝着规范化、科学化和制度化等方向的发展,从而为实现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的总体目标做出一定的贡献。由此可以看出,水利工程管理考核标准是评价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准之一。作为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应当提升水利工程管理考核水平,运用定量评价的方法促进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的实现。

3.3 弘扬水利行业职业道德精神

在水利工程管理过程中,弘扬水利行业职业道德精神,不仅有助于推进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还是促进我国水利事业健康稳定发展中不可缺少的精神动力。良好的职业道德精神要求水利工程管理的有关工作人员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并且在具体的工作中能够勇于钻研、锐意创新,促进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的实现。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有助于相关工作人员在具体的工作中克服地处偏僻、条件艰苦等困难,践行“献身、负责、求实”的水利行业精神,从而确保水利工程的安全稳定运行,进一步实现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

4 结束语

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是水利改革发展的方向,而实现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这一总体目标的其前提是保证水利工程能够安全稳定的运行。因此,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应当高度重视与安全运行相关的技术基础工作,确保水利工程安全运行,才能逐步推进水利工程管理的现代化。在此背景下,文章从水利工程软硬件、管理队伍、单位文化等角度分析了保障水利工程安全运行的必要条件,与此同时,在分析水利工程安全运行与管理现代化关系的基础上,探讨了确保安全运行与促M管理现代化的相关对策,具体包括深化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提升水利工程管理考核水平、弘扬水利行业职业道德精神等内容,以供参考。

参考文献

[1]田振强.水利水电工程管理的重要意义[J].科技资讯,2016(25).

[2]沈国兴,庞磊.水利工程中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才智,2011(26).

[3]李陶.新时期水利工程管理探讨[J].水利技术监督,2014(03).

水利工程运行安全管理范文第2篇

关键词水利工程;泵站;安全运行管理

不管是以前还是现在的中国,由于我国人口数量众多,对水资源的需求都很大。而在一些农村地区相对于一些比较发达的城市来说,这些农村地区能够接收到的水资源比较少,从而造成了水资源分配不均匀的问题。再加上我国对其他新型工业和企业的发展,虽然水资源分配上有了很大的进步,但随着我国工业的增多造成的环境污染却越来越多,环境的污染也给水资源带来的污染也越来越突出。因此在水利工程中对泵站的设计和建设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在水利工程使用中,相关人员却很少注重对泵站运行安全的管理[1]。

1水利工程泵站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1对泵站的不重视

随着我国近几年的高速发展,我国之间的贫富差距已经逐渐缩小,很多地方都因为水利工程的建设有了充足的水资源,也解决了之前很多地方缺水的情况,因此我国在水利工程方面的关注也越来越少。水利工程是以前我国为了解决水资源分布不均匀和缺水等问题而建设的,虽然现在基本的水资源问题已经基本解决,但是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水利工程中使用的各种设备和仪器也逐渐出现了一些问题,很多泵站的设计中使用的都是很久以前的建设方式,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难免会有一点落后,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再加上各种设备也会随着长时间的使用而变得不灵活。再加上我国对于水利工程越来越不重视,也缺乏相关的技术人员对泵站进行不断研究,更别说对泵站的设计,对泵站的设计还是很久以前的设计模式。在对泵站的安全运行管理方面,虽然是一小时抄表一次,但还是有很多泵站的相关管理人员不按时进行抄表,对泵站的运行情况不重视,认为偶尔不按时抄表也没什么大碍,导致很多设备和仪器在运行中也会出现很多误差,也没有精确的巡更器进行打更,对于抄表的时间也没有准确的概念。这些对泵站的运行情况不重视都会直接导致水利工程的质量问题。

1.2缺少先进的设备和仪器

由于在很多水利工程运行的过程中,在泵站运行时所涉及的仪器和设备等都是经过了很长时间的使用,比如电流电压异常报警设备以及自动跳闸系统设备等,这些设备的使用对于泵站运行情况是十分重要的,对于泵站的安全运行问题有很大的帮助和监督作用。但是由于我国之前的科学技术没有那么先进,在水利工程建设中所使用到的这些设备和仪器还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而且泵站也没有进行定期的更换,再加上各种外界的影响,很多设备和仪器也会受到腐蚀等,泵站运行中难免会存在一些安全隐患。

1.3缺乏专业的管理和工作人员

在水利工程运行过程中,对水泵的安全运行的检查和管理是十分重要的,这就要求泵站的管理和工作人员必须要专业的知识水平应用能力以及足够高的责任心,认真对待自己在泵站安全运行管理中的工作岗位。除了对泵站不断进行设计更新和建设外,还要做好监管工作,但是在这个工作中往往会出现工作人员不认真对泵站的运行情况进行看管,在小组轮班过程中也会出现工作人员偷懒的情况,工作态度极其不认真,因此没有做到24小时全面监管[2]。

2水利工程中泵站安全运行管理的有效方法分析

2.1加强对泵站安全运行的管理

在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相关管理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应用能力,水利工程关乎的是全国人民的水资源利用问题,因此必须严格选择泵站安全运行相关管理人员。相关管理人员要学会对泵站安全运行过程中其他工作人员进行合理的管理和分配,可以将工作人员分成几个小组,小组内要按照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进行合理的任务,将水利工程中泵站安全运行情况落实到底,每个工作人员都要认真对待相关管理人员安排的任务,每组都要按时将自己的工作完成情况及时进行汇报,在泵站安全运行管理过程中,如果有任何的小组或者个人影响到泵站安全运行的管理,那就必须要对其进行严格的惩罚,防止其他人进行效仿。对泵站的检查和看管必须24小时都要有专门的人员进行管理,做好工作交接问题,确保自己的工作有人接替時再离开。对于泵站运行中涉及的设备和仪器,都要进行定期的检查、维修和更换,保证泵站在运行过程中所用到的设备都是完好的。

2.2制定合理的管理制度

要想泵站能够安全且正常的运行,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必须制定出合理的泵站安全运行管理制度,结合传统的水利工程建设中的管理经验,找到适合现代水利工程发展的一套管理制度。首先要做好对管理人员的管理制度,相关管理人员必须做好榜样,按照管理制度认真工作,在泵站安全运行管理工作中无论谁出现了问题,都要严格按照管理制度实施相应的惩罚措施,不能因为个人情感问题而宽容任何一个人,要做到公平公正[3]。

水利工程运行安全管理范文第3篇

通过对济南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模式进行分析,针对不同供水工程的特点,提出满足工程长效运行的适宜运行管理模式,并提出企业化经营运行管理模式是农村饮水事业改革发展必然趋势。

【关键词】济南市;农村供水;饮水安全;管理模式

自20世纪80年代实施饮水解困工程,2005年实施村村通自来水工程,以及2008年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以来,济南市历经几个阶段,逐步从解决“有水吃”的问题到解决“吃安全水”的问题,理念逐步提升,标准越来越高。尤其是自2005年以来,济南市按照“农村供水城市化,城乡供水一体化”的运作思路,以规模化为主,新建了一批集中供水工程,显著地改善了农村居民的饮水条件,保障了农村饮水安全。

1问题的提出

目前,随着济南市大量农村饮水工程的建成,工程运行管理问题日益突出。从建成时间上看,个别在用的较早的农村饮水工程建成于20世纪80年代,使用年限近30年,而大部分工程是2005—2008年建成,使用年限近10年;从地理条件看,有山区的,有丘陵区的,还有平原区的;从水源条件看,有地表水的,有地下水的,地下水又有浅层和深层的;从地方病防治范围来看,有碘缺乏的,有高碘的,还有高氟的;从工程规模看,有全县一网覆盖的,有一镇1个或2个规模化水厂的,有覆盖10个村以下的联村工程,还有以村为单位的单村集中供水,受益人口从几十万到几百人不等;从投资来源看,有国家投资为主的,有集体投资为主的,有群众自筹为主的。工程型式的多样性、社会经济的差异性、投资来源的多重性、地理地形条件的复杂性,使得农村饮水工程的管理复杂多样,各种管理模式并存。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群众对公共服务日益增长的需求,农村饮水工程现状运行管理模式是否能满足发展的需要,是否还能适宜当地实际,是否能满足工程良性长效运行等等,都需要密切联系实际,不断探索。

2农村饮水工程运行管理模式分析

2.1自来水公司运行管理模式

该模式主要适用于实现了水务一体化的县区,特别是城乡供水管网一体化的工程。典型代表如:商河县利用引黄平原水库配套规模化水厂的方式,建成了以清源湖和丰源湖两座引黄平原水库配套清源、开源和丰源3处规模化水厂的城乡一体化供水体系,所有乡镇以上及部分村以上供水管网全部由商河县自来水公司负责运行管理,全县62万城乡居民全部用上了同源、同质的自来水。济阳县由济阳县自来水公司负责运行管理的太平水厂设计供水规模1.85万m3/d,覆盖5个乡镇400余个行政村,受益人口达到14余万人。这种由县级自来水公司管理模式在专业化管理、水质安全和可持续运行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其管理人员专业素质较高,运行管理经验丰富,水质、水压、供水时间等方面能让农村居民享受到跟城市市民一样的服务。

2.2股份公司运行管理模式

该运行管理模式多用于自规划建设期就按照市场化进行运作的工程。工程建成后,所有权、经营权归各参股者,股份公司负责工程的经营管理、日常维护和业务拓展。如平阴县在全县范围内统一规划建设了16处水源地及供水主管线,建成了全县一网的一体化供水体系。其中,对于农村供水,平阴县采用股份制形式成立了平阴县生源供水公司,负责7个乡镇300多个村庄的饮用水供水服务,受益人口达到27万人。经县物价部门核定后,该供水工程到村头的水价根据加压级别确定1.2元/m3和1.5元/m3。股份公司管理模式最大的优势就是责权明确,受外界因素影响小,工程一旦建成就能够按照企业化的要求进行运作,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具有长效运行的基础。同时,这类工程管理模式在建设时期,既可以减轻政府财政投资的压力,也可以减轻农民的负担,在投入运行后,供水水价相对较低,农村群众容易接受,能有效地化解政府和农村群众之间的矛盾,对减轻农民负担也起到一定积极作用,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建设管理模式。

2.3乡镇政府运行管理模式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成后,移交至乡镇政府运行管理模式在济南较为普遍。该模式主要由乡镇政府组织人员负责工程的运行管理。比如章丘市各规模化水厂、济阳县曲堤和仁风水厂,历城区北部平原集中供水工程的5个乡镇供水站等,都由当地乡镇政府组织人员,全面负责工程的运行管理工作。该运行管理模式产权归乡镇政府所有,责任落实到乡镇政府,虽有利于推进工程建设,但未完全落实经营管理权,管理人员多为乡镇政府职工,专业化水平不高,责任心不强,服务水平低,管理粗放,处于“啃老本”的状态,不利于工程的持续良性运行。

2.4村集体运行管理模式

对于小型联村和单村集中供水工程,一般采取村集体经营管理模式。章丘市、历城区、长清区山丘地区以及市中区和槐荫区大多采用单村集中供水工程模式。工程产权归村集体所有,一般设有1~2人作为专门管理人员。该模式工程所有权和经营管理权都移交给村集体,由村集体负责运行管理。受村委班子能力、村集体经济等多方面影响,单村集中供水工程运行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对于集体经济条件差的村,因无力对供水设施进行维修改造,加上水费难收,浪费严重,甚至出现工程停止运行的现象,无法保证农村饮水工程的良性运行。

2.5供水协会运行管理模式

由政府出面组织成立供水协会,对小型联村供水工程进行比较专业的管理,从而解决了村与村之间的用水矛盾和运行管理水平差异的问题,提高了运行管理水平。目前,济南章丘市曹范镇清泉联村供水工程等采用了供水协会运行管理模式。

2.6承包经营管理模式

在不改变工程所有权的前提下,由产权所有者将经营管理权以合同方式委托给承包者。既落实了管理责任,又较好地解决了工程维护不到位,服务水平低的问题。该模式优势明显,但基于公益属性和政府资产管理的考虑,目前济南市仅有少量工程尝试了承包经营模式。

3结语

水利工程运行安全管理范文第4篇

【关键词】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管理;模式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业国家,农业的发展决定着国民经济发展的水平,农村问题也一直是国家重视的问题,尤其是近年来,“三农”政策的提出,使得农业、农村、农民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高农民整体素质,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是当前经济工作的重点。农村安全饮水工程作为国家大力建设的基础设施,不仅可以改善农民生活饮水质量,还可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是一项利民便民的政策。但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的运行模式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只有深刻认识这些问题才能提高建设水平,为农村、农民、农业发展提供优质服务。

1. 工程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对工程管理认识不足

在安全饮水工程中,对工程建设的长效管理认识不足。长效管理即指合理规划工程建设使工程发挥长远的效益,在这一方面,工作人员缺乏正确的意识。没有科学合理的思想认识的指导,工程实施过程将会出现诸多问题,大部分工作人员表面很重视工程建设,实际操作过程中却进程缓慢,即使出现问题也不去思考解决措施。

1.2宣传工作不到位

对安全饮水的宣传力度不够,使得群众基础薄弱,群众参与意识低,对安全饮水认识不足,进而导致支持项目建设的积极性不高。有些地区群众错将安全的饮用水等同于看上去清洁、干净的水,甚至有些地区群众认为自来水不如井水和泉水好喝,导致自来水建设工程无用武之地,自来水供大于求。除此之外,在水价制定过程中,未充分参考群众意见,群众的参与积极性没有充分调动起来,群众参与意识不高。由于群众对水费制定过程不甚了解,导致水价分歧,既不利于后期项目建设完成后的水费收缴,也未能体现国家政策的民主性与公平性。

1.3管理机构职责不明确

在安全饮水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各地区均设立了以水利部门为主,其他部门包括审计、财政、卫生等部门为辅的管理模式。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这种模式虽然有利于凝聚各方力量,加快工程建设,但也容易出现多部门共同管理的情况。一旦工程出现问题,各部门的交叉职能便会阻碍问题的解决,延缓工程进度。目前,依据国家相关条例,农村安全供水工程的建设管理一律由当地水利部门统一负责,但实际情况却是,由于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规模较小,单位制水成本又普遍较高,当地水利部门无法独立组织高水平的工程建设管理小组,只能退而求其次,委托给企业管理。而规模较大的工程建设由于资金投入较多,牵涉各方面问题较多,往往有特定部门单独管理。由以上分析可知,在安全饮水工程运行管理方面存在严重的机构、职责不清晰现象。

1.4运行管理资金短缺

虽然安全饮水工程属于国家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农村人畜安全饮水问题关系重大,但仍然存在资金短缺的现象。众所周知,一项工程不仅在建设之初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以完成工程建设,在建设完成后,仍然需要资金来运转项目。饮水安全工程也不例外,建后的资金投入是保障工程能够合理运行的重要基础。但有大量村级供水工程收入较低,而运行成本较高,导致入不敷出,财政赤字,收支难以平衡,仅仅依靠收取水费远不足以解决工程运行所需费用。

1.5管理制度不健全

经过调查研究发现,不论是在当地政府水利管理部门还是在工程项目的具体建设过程中,都存在着管理制度不健全等问题。尤其是在供水工程的管理维护人员的使用方面,问题颇多。人员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管理知识和技能不过关,不能较好的完成工程设备的日常管理维护工作,也不能达到安全饮水的要求。特别是在农村的大多数分散供水工程中,管理人员专业素养较低,缺乏系统完善的管理知识和管理技巧,即使设备出现运行问题,也不能及时有效的解决。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在安全饮水工程运行管理方面存在较严重的管理制度不健全现象,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亟待加强。

1.6水质安全管理不足

水质安全关系着农村人畜的健康状况,一旦出现问题,后果不堪设想。但不少早期建设项目,由于技术原因,未安装水源净化设备,在对塘水、河水等水源进行简单沉淀、过滤之后便进入居民日常生活,这类水质安全隐患较大。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工程因为资金投入不足、人民生活习惯的约束等,尚未安装消毒净化设备或安装了但使用频率较低。在农村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水质监测工作不到位,在农村分散的供水过程中,实现定时、定点的水源监测相当困难。另外,出现突况时,也不能及时增加监测次数。农村生活环境较为复杂,饮用水来源广,且容易遭受生活垃圾、农田农药、污水排放等的影响,增加了水质监测工作的难度。

2. 安全饮水工程管理模式的建议

2.1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各地政府应该把握好国家加大农村基础项目建设的有利契机,利用好国家大力投资建设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的大好时机,发挥各部门优势,调动各方面力量,争取安全饮水项目建设资金。相关部门可以建立政府投资和企业融资合作的模式,多方面筹集建设资金,增加工程建设规模,改善工程建设设备。地方全力支持工程项目建设,以政府投资为引导,吸引社会资金并出台优惠政策鼓励项目建设,以多种方式筹集资金,保证项目建设和项目运行管理资金的全面到位,合理利用资金,提高资金利用率。

2.2 完善饮水工程管理机制

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摸索和总结安全饮水工程的管理模式经验,以提高管理水平。在管理中,要尽量避免出现“重建轻管”情况的出现,确保工程管理归属问题,真正达到项目建设服务群众的目标。在已经建设的饮水工程运行管理经验总结的基础上,对管理情况分析可知,水利部门统一规划建设管理,做好设备维护检查,提高工程效益,因此,工程建设所有权统一归属水利局,项目管理依靠水管站,完善水源监测设施以及安全保护措施,建立健全各项管理机制,理顺产权归属问题,加强管理人员技术培训,提高管理人员技术水平,以适应不断发展管理工作需求。

2.3 健全管理组织机构

当地政府可以组织专门的安全饮水工程建设小组,设立管理项目部门,选配专门人员统一规划、管理安全饮水工作,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建设管理。同时,在农村分散的供水工程中成立水质管理站,专门负责当地的饮水运行管理,使安全监测落到实处。

2.4落实水价水费收缴工作

政府组织相关部门,包括水利部门、物价局等部门,对当地水价调查取证,确定合理的水价标准,坚决取缔不合理收费情况,规范水费收缴行为。依据各地实际情况的不同,水费也会相应不同,由此将水价固定在一个合理区间内,有相关部门统一管理,统一收费,统一维护设备运行。实行听证会制度和公示制度,使农民了解水价确定过程,减少农民顾虑。

2.5加大安全饮水宣传力度

要在日常生活中采取多种形式宣传安全饮水的重要性,使农民牢固树立安全饮水、节约用水的意识,不断提高工程效益,广泛宣传,推动工程管理模式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

3. 结语

农村饮水的安全关系到农民生活质量、生活水平的提高,不断完善这一利民、惠民的政策,不仅可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还可以更好的响应国家“三农”建设的要求,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 李明晓.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J].节水灌溉,2013,7(24}:45-52.

水利工程运行安全管理范文第5篇

关键词:水运工程 施工管理 安全文明 施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过30多年的高速发展,经济逐渐步入新常态阶段,经济建设逐渐从关注“量”转变到关注“质”。在这种新的经济形势下,水运工程施工过程中更要做好安全文明施工的管理工作,从而进一步提高水运工程安全文明施工的管理水平。

1.当前水运工程安全文明施工问题分析1.1 安全文明施工经济基础薄弱

在现阶段水运工程建设投标过程中,绝大多数投标公司为了中标均会采用低价投标的策略。虽然我国水运工程建设相关标准要求,水运工程施工中的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用需要单独列项计算,但大多数投标单位为了中标将水运工程报价不断压低,而在施工过程中为了获得最大利润,很多公司直接将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加入到施工成本中进行计算。当前,我国水运工程施工单位的资质管理制度存在很多缺陷,“入场”门坎很低,资质挂靠和工程转包现象非常普遍,工程经过层层分包、转包后,施工单位为了追求利润,便会大大压缩安全文明施工管理措施费。

另外,经调查发现,水运工程施工过程中,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的管理存在很多漏洞。由于该笔费用由施工单位自身支配管理,相关的使用明细及票据存在不真实的情况,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得不到有效的监督,从而容易造成该笔资金使用不透明甚至被挪为他用。

1.2 安全文明施工文化建设相对落后

水运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方面的文化建设落后的问题也尤为突出。究其原因,首先是工程一线施工人员绝大多数为农民工。同时随着我国服务业的不断发展,很多新生代农民工选择进入服务业寻求工作机会,从事建筑业的新生代农民工数量越来越少。随着我国互联网的快速普及,国内劳动力逐渐向服务业集中,具有高素质的从业人员也快速向服务业或高端制造业集中,从事建筑行业的农民工数量在不断减少的同时其文化程度和技能水平也非常低。通过笔者调查发现,现阶段从事水运工程施工的农民工年龄普遍在50~60岁之间,其文化水平比较低,专业技能薄弱,安全意识较差,很多工人不具备安全生产意识,对工程安全文明施工的相关知识完全不了解,这使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从本质上而言,是因为很多工人并没有足够的安全意识,因此也谈不上科学预防。

另外,我国农民工培训机制不够健全并存在很多问题,像云南、四川、河南、安徽等农民工输出大省,其主要工作是完成农民工的派遣,而长期忽视对农民工专业技能和安全意识的培训。水运工程农民工的流动性很大,在完成不同项目时都是将不同的人员临时拼凑在一起,而在施工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突发事件,如果只靠企业对工人的安全文明施工进行培训,远远不能达到水运工程安全文明施工的要求,也无法使农民工的专业技能和安全意识得到快速提高。

1.3 安全设施存在问题

经过调查发现,现阶段我国安全保护用品市场管理混乱,缺乏有效的管理导致市场上大量充斥着假冒伪劣产品。市场上如果某一安全保护产品被确定为“标准”产品,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出现大量的假冒产品,并且这些假冒伪劣产品会将合格产品挤出市场。

调查发现,水运工程施工所需的安全帽、安全带、脚手架等相关安全保护用品在市场上很难找到合格产品,即使找到合格产品其价格也远远高于假冒伪劣产品,从而直接导致合格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极低。

另外,水运工程安全产品监管存在的问题还体现在部分监管单位往往都是在施工现场对相关安全用品进行质量检查,而忽视了对市场中假冒伪劣产品的查处,即使发现了假冒伪劣产品的生产厂家,相关部门的处罚力度也不够。另一方面,导致了安全保护用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使得水运工程施工所需的安全设施存在很大问题。

2.水运工程安全文明施工管理措施2.1加强安全文明施工文化建设

通过上文分析可知,要提高水运工程的安全文明施工水平,首先要加快企业在安全文明施工方面的文化建设与宣传,建立健全工地现场“九牌一图”及各项安全提示图,提高自身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文明施工意识,维护农民工人的合法权益;提高相关施工人员的专业素养,还主要依赖于企业相关培训工作有计划有组织及有效的开展;对于农民工的培训,要严格落到实处,通过考核检验效果,“三级安全教育”不能流于形式只走过场。只有通过扎实有效开展相关水运工程安全文明施工的培训工作,才能全面提高施工管理人员的安全文明施工意识,从根本上提高水运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水平。

2.2有效落实安全措施

在新形势下,为了提高水运工程安全文明施工管理水平,应当有效落实相关安全措施,保证安全帽、救身衣、安全网等相关安全保护用品的质量。要确保水运工程施工过程中相关安全保护用品的质量,不能仅仅依靠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进行调节,同时更加需要政府这只“看的见的手”进行监督管理;政府部门在进行管理时,不能仅仅注重对施工企业所使用的相关安全用品进行质量检查,更要加强对生产厂家的管理,要坚决取缔假冒伪劣产品,对涉假公司和个人要严厉处罚,最终将假冒伪劣产品从市场中驱逐出去。

2.3建立严格标准的管理制度

建立严格的水运工程安全文明施工管理制度也是相关工作的重中之重,建议在水运施工管理工作中采用“1+3”安全监控体系,以加强施工单位的安全文明管理工作,提高水运工程的安全文明施工水平。

“1+3”安全监控体系具体指的是一个方法和三种机制的集成。一个方法,即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监控法,运用现代安全管理理论方法,对生产工作场所、作业岗位的危险源点、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因素进行自下而上的排查、辨识、评价分级建档立卡,建立监督控制体系,强化群众性劳动保护和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三种机制,即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动态管理机制、持续改进机制、系统评价机制。推行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监控法能将安全生产关口前移、重心下移,落实企业责任和职工全员参与,预防隐患转化为事故。水运工程施工中引入“1+3”安全监控工作体系,首先要对建设项目施工过程存在的风险源点进行全面排查、评估,根据风险程度,将危险源详细划分为企业级、车间级、班组级三个等级实行分类、分级监控,然后针对具体施工环境建立相应的监控网络,有重点、有补充的对施工安全实施全节点、全方位、全过程监控。

3.结语

在新形势下,做好水运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是预防安全事故,提高水运施工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详细分析了目前水运安全文明施工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并针对相关问题提出了可行的解决方案。在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的新形势下,相关水运施工企业应当快速实现思想转变,要更加严格、透明使用安全文明生产措施费,依法依规进行安全文明施工管理,严格落实水运工程安全文明相关施工措施,从而为社会的和谐建设和企业的长远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高鹏.柬埔寨甘再水电站BOT项目安全管理实践与探索[J].水利水电施工,2013-11-30.[2]王瑞华.水运工程施工中的安全管理主要控制措施[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05-05.

[3]邵华,孙海勇.浅谈文明工地建设在施工管理中的意义和作用[J].陕西建筑,2012-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