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存在的问题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众所周知,土地资源是促进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一项关键资源,不论是农业的发展还是建筑行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土地资源的使用,土地是衣食之源、民生之本、发展之基,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党的十指出,要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中央强调要毫不动摇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坚决守住耕地保护红线和粮食安全底线,坚定不移推进节约集约用地,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一、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的重要意义
(一)实现土地资源效益的最大化
针对土地资源的利用来说,其最为主要的一个目的就是应该实现其自身价值和效益的最大化,这也是土地资源利用的一个根本要求所在,在这一点上来看,土地资源的节约集约化使用确实具备较为突出的作用,比如针对城市中日益短缺的土地资源,采取恰当的节约集约手段来提高其利用的最大化,利用合理的布局和规划来实现城市功能区的划分,进而提升其城市用地的最大化便能够更大程度上实现城市土地资源的效益,环节当前城市土地资源不足的现状,此外,合理的规划城市土地资源使用布局还能够在较大程度上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质,这也是城市土地资源效益的一个重要表现方面,也是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的一个表现形式。
(二)对于耕地资源具备较强的保护作用
耕地的作用不容忽视,保护耕地也是自古以来的一个根本政策和要求,尤其是随着当前耕地资源不断地被破坏和损失,这种耕地资源的保护意义更为突出,相关的政府部门也具备着较为明确的耕地资源管理和保护责任,在这一方面来看,采取恰当的节约集约化土地资源利用手段确实能够发挥耕地保护的作用,尤其是采取自上而下的政策保护手段更是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实现耕地保护的效果,把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的理念融入到相关的政策和法规当中去,就能够在较大程度上起到保护耕地资源的目的,有效地减少耕地资源的人为破坏,并且其对于耕地面积和所处区域的有效节约集约管理还能够在较大程度上便于提升相关管理单位对于耕地资源的了解,进而实现耕地资源的最大化保护和利用。
(三)有利于提升土地资源管理水平
一般说来,土地资源的管理是提高其利用价值的一个重要条件,但是反过来看,提升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化利用水平也能够在较大程度上提升其管理的水平,这也是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化利用的一个基本要求,只有实现了更好的管理才能够促使其利用水平的提升,因此,落实好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化利用其本身在一定程度上就相当于提升了土地资源的管理水平,尤其是相关管理部门对于土地资源的掌握能够更加的清晰明确,也能够更加的把握好土地资源管理利用的重点问题所在,进而制定出最佳的土地资源管理和利用政策,确保土地资源的最佳管理和利用,实现效益的最大化。
(一)土地的利用程度不高
针对整个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现状来看,其中存在的问题还是比较多的,但是其最为主要的表现还是对于土地的利用程度不高,这也是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效率较低的一个最根本问题所在,尤其是当前仍然盛行的粗放式土地利用模式更是导致了这种土地资源利用效率的低下。
(二)土地的开发潜力不足
对于当前我国的土地资源现状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在很多地区仍然存在较为明显的后备土地资源不足的问题,这也导致了未来土地资源利用受到限制,尤其是对于耕地资源来说这一点更为明显。
(三)闲置土地资源较多
基于土地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来看,提高其土地的利用效率还是需要针对现有的一些闲置土地进行充分的利用,但是就当前我国的土地资源现状来看,其中存在的闲置土地资源是比较多的,这些闲置土地资源的存在对于节约集约化利用水平的提高产生了重要的不良影响。
三、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的措施
(一)合理规划土地资源
针对土地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来说,坚持节约用地,促进集约发展,必须突出规划引领,最为主要的一点措施就是应该优化当前土地资源的利用格局,针对现有的土地资源进行合理的规划设计,提升其利用的最大化效率,尤其是要注重土地资源的规划设计和经济发展的关系,结合当地的经济发展趋势和现状进行土地资源的规划设计,统筹考虑各方面的利益和影响,实现土地资源的效益最大化。具体来说,这种土地资源的节约集约化规划设计最为主要的就是针对土地资源所处环境所需要的具体土地类型以及土地的功能进行恰当的分配,进而在满足这些需求的同时实现土地资源的最优化规划设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管理土地的总纲,是审批用地、控制规模和用途的依据,是实行土地用途管制的基础。要把推进节约集约用地作为土地利用的主要考核目标之一,严格土地用途管制,控制建设用地规模,统筹各类各业用地,优化用地结构与空间布局。同时,加强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指标对土地供应总量、结构和布局的调控作用,促进土地要素与地方发展的匹配,不断提高土地使用效率,促进节约集约用地。
(二)深化落实耕地的保护
针对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所特有的保护耕地作用,在今后的土地资源管理利用过程中也应该更好的实现这一目的的达成,具体来说,这种保护耕地目的的实现最为主要的就是要依靠相关耕地保护政策的制定和落实状况,而对于具体的保护机制来说,最为有效的就是责任制度的确定和落实,具体来说,这种责任制度的完善和落实应该重点把握好以下两点:(1)首先,针对现有的土地资源和耕地资源保护机制建立自上而下的管理责任和保护责任,并且在各个层级签订相关的保护责任书,针对其具体应该履行的保护责任和任务进行明确,尤其是对于耕地资源的保护目的和目标必须进行深化和细化,能够促使相关的管理人员明确自身的主要职责是什么,进而才能够促使其按照这一职责要求进行相应的管理,提高其耕地保护措施的有效性和针对性;(2)另外,在相关制度的支持下,还应该完善现有的惩罚力度,针对一些职责履行不到位或者是耕地资源破坏问题进行严厉打击,加大相应的执法力度,针对非法占用耕地资源的现象进行严厉打击,并且对于包庇或者管理不到位的相关管理人员给予相应的惩罚。宣城市政府2015年印发了《进一步加强耕地保护和国有土地出让收支管理的意见》一是进一步提高对耕地保护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宣城市地处皖南山区,耕地总量少,人均占有量低,耕地后备资源匮乏,土地供需矛盾突出,耕地的补充能力和保障能力提升空间有限。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必须充分认识耕地保护对维护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将保护耕地作为国土管理的首要任务,坚决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持耕地保护优先、数量质量并重,确保耕地实有面积基本稳定,质量不下降。
二是进一步落实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制。宣城市各级政府主要负责人对本行政区域内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执行情况负总责,严格执行领导干部耕地保护离任审计制度,落实地方政府保护耕地的主体责任。按照《耕地保护目标责任书》的考核内容和指标,逐级签订耕地保护目标责任书,健全评价标准,试行耕地数量与质量考核并重。
三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强化《宣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管控作用,严格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从严控制非农建设占用耕地,合理控制新增建设用地规模,切实保障国家和省重点项目、重要基础设施、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项目以及民生项目等建设用地。到2020年,宣城市耕地保有量不少于260499.72公顷,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224244.72公顷,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83640公顷以内,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控制在8336.14公顷以内,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义务量不少于8336.14公顷,人均城镇工矿用地控制在119.3平方米以内。
(三)合理利用闲置和低效土地资源
加强闲置土地资源的利用主要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首先,针对现存的所有闲置土地资源进行有效全面的排查,并且做好相应的整理和分析,明确哪些闲置土地资源是不能够被使用的,而那些闲置土地资源能够最为简便的投入使用,为后续的土地资源利用提供充分的支持;其次,针对当前城市中现有的大量厂房闲置土地资源来说,其最为主要的一个利用措施就是通过改建、扩建或者重建的方式来更进一步的提升这些厂房的利用效率,尤其是针对其空间利用效率以及地下室的利用进行有效地规划,确保其具备较强的利用效益;最后,土地资源的循环利用也是提高闲置土地资源利用效率的一个重要方面,尤其是对于专项清理和重新整理开发来说意义更为明显,这也是土地资源集约化利用的一个基本要求所在。根据宣城市人民政府宣政秘(2015)56号文,宣城市对闲置土地认定标准是:一是未经原批准用地的人民政府批准,土地使用权人超过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或者划拨决定书约定、规定的动工开发日期满1年,未动工开发的国有建设用地;二是已动工开发但开发建设用地面积占应动工开发建设用地总面积不足1/3或者已投资额占总投资额不足25%,并且中止开发建设满1年的国有建设用地。宣城市闲置土地处置主要方式:
1、对因政府及政府有关部门原因造成的闲置土地,可采取如下处置方式
一是延长动工开发期限。签订补充协议,重新约定动工开发、竣工期限和违约责任。从补充协议约定的动工开发日期起,延长动工开发期限最长不得超过一年。二是调整土地用途、规划条件。按照新用途或者新规划条件重新办理相关用地手续,并按照新用途或者新规划条件核算、收缴或者退还土地价款。改变用途后的土地利用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三是协议有偿收回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四是市、县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规定其他处置方式。
2、低效土地处置方式
对低效用地可参照闲置土地处置程序,责令采取限期开工建设、限期恢复生产、增资扩能、协议有偿收回、追究违约责任等方式督促利用。各责任主体要结合当地实际制定盘活闲置(低效)用地的具体措施和奖惩办法。
(四)完善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长效管理机制
坚持节约用地,促进集约发展,必须加强全程调控。加强全程调控、严把土地利用关口是节约集约用地的关键环节,要在认真实施规划管控、计划管理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创新,严格土地供应,完善健全供、批、用管理机制,多措并举、统筹协调,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对于土地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来说,其目的的达成并不是一个短时间内的工作,需要建立一个长效的管理机制,针对其整个的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进行全面的监管,并且能够有效地提升其管理的水平,加强落实的效果,具体来说,这种长效管理机制的落实应该围绕着整个土地利用的全过程进行严格的控制,其主要的控制目标有以下几点:首先,在土地资源使用之前,针对需要审批的土地资源使用进行严格的审查,确保其对于土地资源使用的可行性和利用效率高低,针对其节约化和集约化利用程度进行严格审查,提高门槛,促使其土地资源的使用能够更大程度的体现出节约集约价值;宣城市认真执行《限制用地项目目录》、《禁止用地项目目录》、《国家建设用地标准》、《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和《安徽省建设用地使用标准》等,合理确定建设项目用地规模。对不符合产业政策、产能过剩、重复建设项目和未按规划履行相关审批或核准的项目,一律不予供地;对不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用地计划安排和国家、省用地标准的,必须及时调整和修改,核减用地规模,努力实现用地指标效益最大化;其次,针对土地资源使用过程进行实时的监管,有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联合其它相关部门针对整个的土地使用状况进行监控,避免其在土地资源的使用过程中出现较大的浪费,尤其是针对其土地利用的方案进行严格的审查,确保其土地资源使用效益的最大化;宣城市严格执行省政府规定的开发区新建工业项目准入标准,并对各级开发区新建项目土地投资强度或预期亩均税收最低要求写入《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对单个工业项目规划用地面积超过100亩的,原则上采取一次性规划、分期供地,即按建设时序供地,以最大限度提高建设项目用地指标的利用率,防止企业圈地产生闲置和低效用地;针对其土地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一些违法违规用地问题进行严厉的惩处,采取“零容忍”来加大打击力度,提高监督的实效性。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针对土地资源进行有效地节约集约利用确实是今后土地资源使用最为主要的一种手段和利用方式,尤其是想对于土地资源的战略性发展地位来说,这种节约集约利用的意义更是较为明显,其不仅仅能够在较大程度上提升土地资源管理水平,针对所有的土地资源有一个较为细致准确的把握和管理,还能够从最根本上提升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避免土地资源的浪费,尤其是对于耕地的保护作用更是比较显著的,此外,还能够充分的挖掘当前我国土地资源的一些潜力。发展是硬道理,节约是大战略。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是一项事关全局的长远战略任务,也是一项涉及面广、难度大、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界和全体市民共同努力。但存方寸土,留予子孙耕。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转变土地利用方式,切实把节约集约用地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加快走出一条节约集约用地的新路子,努力开创宣城市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新局面。
参考文献:
[1]林宪斋.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推动河南经济发展方式转变[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0,06:115-118
关键词:节约 集约用地 问题 建议
由于人们过度使用资源,造成植被破坏,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等现象,所以节约集约用地已经成为人们茶余饭后议论的热门话题,也是人们的动力和目标,杜绝浪费、力争在最小的资源范围内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并且通过各种行政、经济、技术、法律等方面的手段来把资源消耗降到最低,把实现节约集约用地科学合理相结合。人们的生存离不开土地,如何处理好闲置废弃土地,如何保护农村耕地,怎样让耕地和非农建设用地协调发展,这就需要节约集约用地,维持农村耕地面积总量动态平衡。
1.我国集约用地存在的问题
1.1未处理好农村居民的土地问题
按照国家政府的规定,农村人倘若到城里买房变成城市居民后,农村居民在农村的户口应该调销且应该取消占有的土地,大部分农村居民在城市买房后仍然坚持着祖业不能丢的传统思想,继续占有着原来的土地,而且宁愿让它荒废掉也不愿意让别人利用这块土地,没有充分合理把土地利用起来,导致土地荒芜、闲置,荒废了的土地倘若无人使用就应该交由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来处理和规划,让它发挥自身的效应,也为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及基层组织省去一些麻烦、做到两全其美[1]。
1.2投资单位的无计划规划
随着建筑业的迅猛发展,大型居民楼和厂区像雨后春笋般活生生的毅力在城市里面,土地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就使得土地的价格急剧上涨,很多投资个人或单位为获得更多的利益,不顾资己的经济实力,盲目圈地,有地就买,占有着这些土地却不按城市建设规划建设,导致大片土地呈现闲置,而其他急需要使用建筑用地的却因为有计划无土地而无法实施,这就形成了有地无规划,有规划无地的情况[2]。
1.3没有完善的促进节约用地的制度
各级政府部门应该对工业用地的最大限度做一个调查和研究,在保证工业用地面积与农村耕地面积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建立一个测量和评价工业用地最大标准的考核制度,把这种制度纳入到政府的管理责任制里面去,让供需双方都有一个可以保障的依据。但是对于节约集约用地这项制度的实施不是夸夸奇谈就可以,这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和机关的协调和辅助才能完成[3]。
2.节约集约用地的方法和建议
2.1鼓励公民形成节约集约用地的意识
国家对一些需要提倡和宣传的目标都定了一个节日名称,例如“国土日”“世界地球日”“世界湿地日”“青年志愿者服务日”等,公民在这些节日里面通过搞活动,做杂志,贴广告、媒体效应等方式来说明保护地球的重要性,让全国公民树立起保护地球的共识,有了意识才能有动力去做某件事,既然这样,政府也应该确定一个这样的一天来宣传保护集约用地的重要性,让人们心里有一种自觉保护集约用地的意识,也可以说一种责任感,并且做好宣传工作,倘若全国公民都树立起节约集约用地的意识,那么集约用地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是不会出现举步维艰情况的[4]。
2.2必须严格执行耕地动态占补平衡制度
针对近几年出现的大量建设用地侵占农村耕地的现象,这就需要严格执行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制度来保障农村的耕地面积。加大土地执法监察力度,防止农村耕地非法进入市场,并进一步加大基本农田建设力度。为确保耕地总量动态平衡,要加大土地开发整理、土地复垦力度,加大相关部门配合和社会公众参与力度,多渠道筹措资金,推进土地开发整理、土地复垦重大项目建设,确保耕地总量不减少、质量不下降。
2.3土地循环利用
在高楼大厦建起的同时,有些破旧的居民楼、厂房等也没有被拆掉,里面也没有居民居住,就让那些房子越来越破,也没有投资者去规划和建设他们,让这些旧房呈现“闲置”现象,大部分投资者都只想着要购买更多更好新的土地,却忽视了旧的土地,不妨可以在这些旧土地上面进行投资,重建,循环利用这些土地把旧城区和废弃地区的重新改造,修建一些高层居民楼或厂房、把旧城区的发掘和改造放在土地循环开发利用的第一位,这样不仅让有实力的投资者顺利的完成了自己的投资,也可以让已废弃了的土地重新利用起来,实现共赢。另外,政府部门也应该提倡和鼓励旧房翻旧建新的举措,使节约集约用地能更快更好地开展起来,向构建可持续发展社会里面又迈进一步[5]。
2.4推进农村新土地在市场上的效应
倘若一些投资个人或单位不愿意利用旧的居民楼或厂房,那么就应该大幅提高新增建设用地的成本,不仅可以保护耕地,也可以压制一下购买未开买土地的热潮,促进招商单位使用旧的闲置土地,也能为投资者带来更大的经历利益,在投资低的土地上面建立高的经济效益。
2.5建立健全土地动态监测制度
土地管理部门要依据合同以及一些节约集约用地的土地利用条件,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对农村耕地及城郊土地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解并进行统计分析,用计算机网络制定好一个土地使用面积变化动态系统,制定时一定要详细清晰,易懂,并要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调整,在实行节约集约用地的过程中,肯定会有一些人违反相关合同和制度来对土地进行非法利用,对于这些人一定要按照相关的法律法制由相关部门对其进行批评教育和处罚,以此来维护和促进节约集约用地计划的顺利进行,人们所说的工业化并不是说要把耕地也来修建工业用地,可以随便浪费和使用土地,而是从节约集约用地开始,走新型化工业道路,如果部分人认为新增土地价格在市场上价格偏高是阻碍了投资者在建筑用地上的道路,那么合理利用闲置废弃居民楼和倒闭的厂区和仓储所占土地就为投资者进行投资开了一扇明亮的窗,倘若投资者能够打开这扇窗,那么前面会是一片宽阔的道路,倘若不能把不集中的和闲置的土地合理利用起来,把旧的土地空间转变为新的可供利用的空间,也必将被现在人们所大力提倡的节约体制所淘汰,在投资不多的基础上建立起高经济效益的建筑物。节约集约用地,走上新型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3.节约集约用地制度的规划编制方法与内容和遵循的路线
3.1节约集约用地制度的规划编制方法与内容
妥善规划和安排土地的利用面积、用途以及土地的分布和结构等式节约集约用地制度的关键任务,适应和谐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集约用地规划的编制内容包括:统一规划土地的分布、整治土地的利用结构 ,估计出建筑用地所下达的指标,明确知道节约集约用地的好处,编制出适应土地区域里面的节约集约用地规则,制定出能够有效保障节约集约用地的措施,实行土地再利用的方针政策,做到上下利用,规划出修筑高楼层地下层的大型建筑,优化土地经济结构以及转变增长方式是最大限度的发挥土地整体规划调控作用的表现[6]。
3.2节约集约用地遵循的路线
节约集约型土地的规划编制应结合目前土地的利用率和建筑用地的需求量,吸取一些实例对土地利用进行综合性的政治,利用现实中土地利用率的数据分析等确定节约集约用地的指标和规划制度,同时通过计算机完成了数字化技术的路线图如下所示:
总而言之,地球的资源不是永无止境的,不光是要节约集约用地,在其它资源上面也要履行节约的义务,倘若完善了耕地与建筑用地的制度,平衡土地供方和需方关系,做到对旧土地循环再利用,合理规划和开发地下空间这些能够促进和完善节约集约用地的根本途径,在以后的工作道路上按照国家政府制定的关于节约集约用地的技术路线走下去,充分发挥国家土地局在建筑工业中的辅助和参谋作用,走实现经济社会协调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徐大鹏,郑蓬辰.关于现阶段我国农村土地资源优化配置问题的探索[J].中国证券期货,2010,(04).
[2]张福林,苏林涛.节约集约用地中的突出问题及解决办法[J].中国土地,2010,(07).
[3]唐维颜.浅谈县域节约集约用地面临的问题和对策[J].吉林农业,2010,(08).
[4]王园,於忠祥,李艳.安徽长丰县农用地集约节约利用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0,(18).
[5]邵继樟.集约节约用地保障经济发展[J].浙江国土资源,2008,(01).
[6]刘晶妹,张玉萍.我国农村土地整理运作模式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1999,(06).
1. 节约集约用地的概念及内涵
1.1节约集约用地的概念
土地节约集约是相对于粗放而言的,主要包括三层含义:一是节约用地,各项建设都要尽量节省用地,千方百计不占或少占耕地;二是集约用地,每宗建设用地必须提高投入产出的强度,提高土地利用的集约化程度;三是通过整合置换和储备,合理安排土地投放的数量和节奏,改善建设用地结构、布局,挖掘用地潜力,提高土地配置和利用效率。大力推进节约集约用地,是保障发展用地需求的根本途径,是缓解我国土地供需矛盾的必然选择。
1.2 节约集约用地的内涵
土地集约利用是一个动态过程。因为经济和社会发展使人们改造世界利用自然的能力不断增强,土地的各种承载能力在投入资金技术进行改造后也会增强,这就会使得我们利用土地的效率不断提高。结合前人的一些研究成果,可以把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理解为:以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和可持续发展为前提,通过增加存量土地的投入,改善土地的经营和管理,使土地利用的综合效益和土地利用的效率不断得到提高。
2、集约利用土地的现实意义
2.1、 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有利于耕地保护。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土地资源的稀缺性是人们集约利用土地的直接动力。城市建设和保护耕地既有矛盾又互相支持,城市发展必然要占用一定数量的耕地, 耕地又是人口生存的基本保证,是确保城市化持续稳定发展的前提条件。深入研究和挖掘现有存量土地的利用潜力,可以节约用地,有效地减少城市发展过程中对耕地的占用,对于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2.2、 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有利于节省城市建设投资。
土地集约利用可以减少土地投入,提高城市用地布局和人口分布的集聚程度。而集聚所产生的规模效益,是社会提供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基本前提。人们现在越来越重视对城市用地的增长加以适当的控制,其目的主要是为了降低基础设施运行费用,提高大城市地区的社会和经济功能。城市建设应当尽量集中布局,集约利用土地,以减少道路、管线等基础设施投资和运行费用,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完善的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提高城市建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3、 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有利于加强土地管理。
首先,有助于土地管理部门充分了解当地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从而科学地制定土地利用的指导方针和对策,正确引导城市土地的使用方向。其次,有助于土地管理部门制定和完善土地利用的有关法律法规,推动土地管理法制化的进程。三是有助于了解城市不同功能区土地利用的布局和利用强度,有利于土地管理部门加强低度利用土地的管理和规划部门调整城市规划,合理布局城市用地,发挥土地利用的最大效益。
2.4、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有利于经济建设与土地功能的有机结合。
在土地管理的实际运作过程中,如何把握好突破指标限制、布局限制和调整限制,使建设用地保障能够在经济建设方面发挥“龙头”作用,关键在于把握好经济建设与土地功能的有机组合,抓住“土地适宜性的评价”。土地的聚合优化、园区功能化,使土地利用从“松散型”、“粗放型”走向“节约集约化”的管理模式,高度科学地推进土地使用的“变迁”价值。土地的经济价值的提升,凝聚了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综合竞争力。
2.5、土地节约、集约有利用促进经济建设与土地再生资源的潜力提升。
在经济建设发展过程中,必须实施全方位的总体规划,不重复建设,是一个重要的策略因素。通过合理的布局,互为补合的整体优势,使土地资源的拓展、用地潜力的挖掘、可持续发展的土地配置,构成一个土地利用提升的运作体系。“土地潜力的评价”正是土地作为中的一项重要举措,其再生资源主要表现有:规划科学性的体现和集约化功能的展示。
2.6、土地节约、集约有利用促进经济建设与土地市场的内在关系发展。
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人们对土地利用的要求越来越高,土地品位拉动了土地价值的提升,突出了“土地经济评价”的重要问题,由此助动了土地市场的运作。土地资源在分级、类型、结构和用途方面,往往构成了土地品位的综合指数,优质的环境带来了土地价值的再生、升级。土地经济建立在合理的土地功能配置与和谐的环保生态环境,以政府的宏观调控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的土地优化配置原则,有效抑制了因盲目性、随意性而造成作为失当的负面现象,促进土地市场的健康发展,从而有利于整体综合竞争力的提升。
3、当前土地利用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3.1、房地产用地的结构性矛盾影响土地资源的公平配置
房地产市场的飞速发展占用了大量的土地资源,且其结构性矛盾也是一个无法回避的因素,普通百姓所需要的住宅很少,而占地面积大、容积率小、绿化率高、单套面积超大的别墅或高档住宅却在市场上屡屡出现,使得有限的土地资源为少数人提供服务,不但导致公共资源的分配不公,也使市场炒作的气氛更加浓烈。
3.2、土地资源市场化配置的程度还不高,工业用地粗放利用状况仍需改善。很明显,经营性项目用地市场化程度较高,其利用就比较集约;而目前工业用地的市场化程度不高,其利用就比较粗放。部分地区工业用地的土地利用效率一直以来不甚理想,容积率低,一层厂房普遍存在,厂区内绿地比例偏大,单位面积投资金额不高,投资强度达不到规定的标准。
3.3、监管机制不完善。目前,制约粗放用地、鼓励节约集约用地的法律法规相对滞后,节约集约用地的责任机制和考核机制不够完善。实施调控用地总量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建设用地年度计划缺乏严肃性,建设用地批前、批中、批后的全程监督尚需进一步加强。
3.4、农村建房没有统一规划,布局散乱,土地利用率低。部分地区农村,居民点布局比较分散,住房建新不拆旧,空心村、宅基地利用效率不高,浪费现象严重。另外,占用耕地建房、少批多占和“一户多宅”的现象也没有得到完全控制。此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交通、林业、水利等部门的专项规划衔接不紧密,不能很好的控制和引导用地。
4、土地合理使用的措施。
结合以上分析,我认为在耕地保护形势严峻、房地产用地的结构性矛盾和工业用地还存在铺张浪费的新形势下,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应当遵循4个原则,即可持续发展原则、以人为本原则、技术进步原则和因地、因时制宜原则。
4.1、科学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充分发挥规划的调控作用,突出保护耕地,保护生态环境,做到地尽其力。从单独的规模控制转向规模控制与土地利用节约集约度控制并重,重点抓好土地利用功能分区,科学确定各分区和地块用途,提出控制指标和限制条件。建议各地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必须按照布局集中、用地集约、产业集聚的原则,合理调整产业布局,实行产业分工和功能定位。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镇总体规划的衔接,力求在规划的期限、规模、区域范围、发展方向、功能指标等方面取得一致。
4.2、整合闲置、空闲与低效利用的土地。目前“空心村”的问题普遍存在,有的地方“空心村”高达15%左右。各地政府应有计划地实施迁村腾地,加大对农村废弃地、工矿废弃地的整治力度,盘活乡镇七站八所、村小学等在机构改革中撤并留下的闲置土地。积极引导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通过建设用地置换政策,逐步引导农村居民点向中心村和小城镇集中,乡镇企业向工业园区集中。充分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挖掘建设用地潜力。对低效利用的城镇土地要进行详细规划用地,有计划地组织实施。
关键词:土地利用;工业园区;节约集约利用;长沙市
中图分类号:F2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4-0182-03
引言
土地利用问题,总的来说是指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对土地利用增长需求与限制土地利用有效供给的经济、社会、生态诸要素间存在的矛盾关系[1]。开发园区土地集约利用作为土地利用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中国必须坚持的基本方针[2]。2012年,《国土资源部关于大力推进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建设的意见》(国土资发[2012]47号)指出要完善开发园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对节约集约用地园区实行用地政策鼓励。中国经济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建设用地需求十分旺盛,且由于中国人多地少、耕地资源严重不足、存量土地低效、粗放利用现象严重,土地供需矛盾十分激烈。因此集约利用土地是经济可持续发展重要途径[3]。本文结合长沙市开发园区土地集约节约研究实例,对长沙市四个国家级开发园区的土地集约利用情况进行评价和对比分析,为长沙市开发园区的土地利用管理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一、长沙市开发园区土地利用现状
长沙地处湖南东北部,是湖南省的省会,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湖南省的14市(州)中,土地集约程度也最高[4]。随着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长沙市逐渐形成综合技术创新型的长沙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工程机械、汽车及零部件为主导,电子信息、新材料、食品饮料、轻印包装等为补充的产业发展格局的国家级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食品、机电、新材料和现代服务业的“3+1”产业的湖南宁乡经济开发区;主攻发展医药物流的浏阳经济技术开发区。2011年,四个国家级工业开发园区规划占地总面积为37 349.53公顷,已建成区总面积(包括已建成和正在建设的用地面积)为13 901.91公顷。工业总产值为434.98亿元,入驻园区企业达1 134家,就业人口为244 536人,平均单位工业用地累计工业企业固定资产投资达1 057.73万元/公顷,平均单位工业用地工业总产值达5 895.03万元/公顷,平均单位工业用地就业人口达35人/公顷(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四开发园区从容积率和投资强度指标看,其节约利用程度较高,用地指标符合《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试行)》(国土资发[2008]24号)的要求。因此,今后长沙市开发园区工业用地应在总体上实行总量控制、加快内部挖潜和提升存量土地利用率,进一步评价园区内各工业行业用地的集约程度,确定其开展土地置换和提高土地利用强度的潜力[5]。
二、开发园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体系
(一)评价指标体系及权重
节约和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基本思路是以节约和集约用地内涵界定为基础,以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土地可持续利用为目标,以合法、合理、高效为出发点[6~8]。长沙市开发园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考虑到开发园区土地利用现状和集约利用内涵,依据《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规程》(TD/T1029-2009年)的要求,评价指标体系由目标、子目标和指标三层次构成。其中,目标层有土地利用状况、用地效益、管理绩效;子目标有土地利用程度、用地结构状况、土地利用强度、产业用地投入产出效益、土地利用监管绩效及土地利用市场化程度构成。指标层则包括建筑密度、容积率、单位用地固定资产投资强度等13个指标。指标的权重则根据湖南省国土资源厅发文《关于2012年度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更新工作中指标权重及理想值设定有关问题的通知》(湘国土资办发[2012]76号文件要求确定指标权重和理想值,若指标现实值高于全省统一理想值,则直接以现实值作为指标理想值(见表2)。
利用理想值比例推算法,对评价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按公式1计算。式中:Sijk为目标i 子目标j指标 k的实现度分值,Xijk为目标i子目标 j指标 k的现状值,Tijk为目标i 子目标j 指标k的理想值。
按公式2计算子目标土地利用集约度分值,Fij为目标i 子目标j的土地利用集约度分值,Sijk为目标i子目标 j 指标k的实现度分值,Wijk为目标i子目标 j 指标k相对应子目标j的权重值,n为指标个数。
按公式3计算目标土地利用集约度分值,Fi为目标i的土地利用集约度分值,Wij为目标i 子目标j相对目标i的权重值,n子目标个数。
按式4计算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程度综合指数。F为土地利用集约度综合分值,Fi为目标i的土地利用集约度分值,Wi为目标i相对总目标的权重值,n为目标个数。
(二)园区工业用地节约和集约程度分析
从评价结果可以看出,长沙市四工业园区集约利用水平分值较高,园区综合平均分值为92.6,属于节约集约利用范畴。节约集约利用综合分值分别为:浏阳经济技术开发区90.79、宁乡经济技术开发区90.75、长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94.28、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94.58。从四个园区集约利用综合分值来看,经济区位对综合分值影响比较大,长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长沙市分值较高,而浏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宁乡经济技术开发区由于土地投入和产出较低整体综合分值也较低。
通过园区指标现实值与省市要求的理想值进行对分析发现,园区土地利用呈现如下特点:(1)土地利用程度分值较高,且土地供应率均高于理想值,这说明了园区土地实现了“开发即利用”的目标;(2)各园区间工业用地率差异明显,其中浏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用地率为61.92%,而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为35.04%,差异较大,这说明各园区间用地结构存在明显差异。浏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高工业用地率充分体现了以工业用地为主体的用地结构,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低工业用地率则是由于受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限定的工矿仓储用地比重偏小和园区“退二进三”战略导致改变土地用途所影响;(3)土地利用强度较低,建筑密度、建筑容积率、工业用地建筑密度、工业用地建筑容积率低于湖南省市标准值,综合容积率和工业用地建筑密度只为理想值的86%、76%;(4)用地效益、管理绩效和土地市场化程度高,单位用地固定资产投入和单位用地产出值较高,用地效益良好。
三、园区工业用地节约和集约用地的措施与建议
(一)严格用地指标体系,提高土地利用强度
严格工业用地指标体系,制定工业行业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标准。抓紧工业企业用地指标的制定、修改及完善,加紧城镇公共项目和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用地指标的编制。严格按用地指标编制和审批园区发展规划,合理确定园区建设和用地的规模。当建设用地规模超过国家标准、不符合建设用地节约集约要求的,不得审查通过,并按规定要求缩减用地规模。新建、改建、扩建项目要符合控制性详细规划,要对项目用地的容积率、建筑密度、行政办公比率及投资强度、平面布局等方面进行严格审查,制止超过国家的用地指标、建设“花园式工厂”圈地[9]。
(二)优化用地结构,提高园区工业用地率
园区发展应按照 “两型社会”的要求,优化空间布局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坚持走工业集中集群集约发展道路。各园区应根据园区功能定位和区域优势、产业特色,充分调动社会资源促进园区发展,有选择的引进高科技含量、高经济产出、大投资规模、低污染程度的项目,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园区产业结构升级,提升园区土地整体产出效益,通过产业结构升级促进土地利用结构升级。开发园区用地应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镇规划,严格用地结构,且园区用地应以工矿仓储用地为主导,并按照《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配置商服、住宅及交通用地。
(三)加强节约集约机制建设,建立以促进集约利用土地为核心的行政管理体系
强化园区的节约和集约用地意识,健全和完善土地管理体制,明确各部门在集约利用土地中的责任。招商部门不引进不符合集约用地要求的项目,对不符合集约用地要求的规划部门应不予符合许可,国土部门对不符合节约集约用地要求的则不予用地审批,形成各部门各司其职,协调配合、目标一致的管理机制,将土地集约利用落到实处。严格土地执法监察,对违规管理人员则给予惩罚,强化计划、规划、建设用地项目预审刚性,发挥规划机制在节约集约用地中的基础性作用。
参考文献:
[1] 刘彦随,陈百明.中国可持续发展问题与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研究[J].地理研究,2002,(3):324-330.
[2] 邵晓梅,刘庆,张衍毓.土地集约利用的研究进展及展望[J].地理科学进展,2006,(2):85-95.
[3] 毛蒋兴,闫小培,王爱民,等.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研究述评[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5,(2):48-57.
[4] 李春华,江莉佳,熊赛男.基于DEA的湖南省土地集约利用评价[J].中国农学通报,2012,(3):310-314.
[5] 王静,邵晓梅.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技术方法研究:现状、问题与趋势[J].地理科学进展,2008,(3):67-74.
[6] 林坚,张沛,刘诗毅.论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的技术体系与思路[J].中国土地学,2009,(4):4-7.
[7] 赵丽,付梅臣,张建军,等.乡镇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及驱动因素分析[J].农业工程学报,2008,(2):89-95.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
中图分类号:F301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当前,我国正处于城镇化进程普遍加快的发展阶段,如何在城镇化进程中有效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已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的主要关注课题。只有坚持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土地,才能在城镇化进程中实现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
一、研究区域概况
贵州省位于中国西南部,辖贵阳、六盘水、遵义、安顺、毕节、铜仁6个地级市,黔南、黔东南、黔西南三个少数民族自治州。全省常住人口3474.65万人,2013年全省GDP达8006.79亿元。2013年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3281公里,铁路总里程约2100公里,覆盖县域分别为68、39个。
根据贵州省2012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统计,土地总面积为1760.99万公顷,其中农用地1479.938万公顷,建设用地60.907万公顷,未利用地220.141万公顷。
二、城镇化进程中土地节约集约运用的重要性
1、在城镇化进程中,对于土地要进行科学规划,在规划中进行仔细的经济分析,努力提高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率。要根据土地的区位、地形、环境等主要特征,对土地使用用途进行科学定位,使每寸土地都做到物尽其用。同时,在土地利用过程中,要制定详细的方案,在对比中实现节约集约,发挥其最大使用效益。
2、我国的城市人口密度大,城市人均用地远远低于农村,只有加快了推进城镇化进程,把农村人口引入城市,才能节约出大量的土地。城镇土地利用率较高,效益大,使农村的广大土地在城镇化的进程中,发挥出应有的效益,是加快城镇化进程的动力之一。同时,在城镇化的进程中,科学合理的配置土地资源,通过相应的技术,充分利用和挖掘土地的使用空间,开拓土地的使用潜力,才能有效的提升土地资源利用效益[1]。
三、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土地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
1、城镇住宅空置率高,浪费了大量土地资源
住宅空置率高的现象在我国的一些城市尤其是这些城市的新城区大量存在,有关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城市住宅空置6800万套。一般而言,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越低,其新城区的住宅空置率就越高。城市新区住宅空置率在30%~50%的不在少数,有的空置率甚至达到60%~80%,沦为名副其实的“鬼城”,浪费了大量的土地资源,值得我们深思。
2、区位条件因素
区位条件是影响城镇土地集约利用的基本因素,通过地基承载力的大小来影响城镇建设用地的开发利用,是建设用地开发利用的基础条件。贵阳市和遵义市分别作为省会城市和第二大城市,在社会条件、自然资源等方面有较强的优势,集约利用水平高。而黔南州、黔东南州、毕节市、六盘水市及安顺市作为贵州与邻省的交通枢纽,拥有独特的区位优势,经济发展也较快,土地集约呈适度利用。而铜仁市及黔西南州远离中心城区,基础薄弱,资金、技术的缺乏导致发展缓慢,受自然灾害影响大,集约利用水平相对较低。
3、其他因素
此外,影响城镇土地集约利用的因素还有城市大小、历史因素、政策制度、土地可持续利用、人口密度、产业布局等,各因素对城镇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影响程度不同。城镇的科学合理规划是城镇土地集约利用的前提,而城镇规模的大小直接影响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在城镇产业用地结构中,第三产业能耗低,投入低而产值高,相对土地集约利用水平高。而以农业为主的区域,投入产出低,城市土地集约度低[2]。
四、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促进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有效对策
1、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大土地投入
结合区域实际,大力发展经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过渡,引导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如遵义市在发展农业的同时,充分发挥当地自然、人文资源优势,发展旅游业,提高土地经济产出。对于黔东南州、六盘水市等土地适度利用区域,应继续增加投入,特别是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进而提高产出效益,促使土地向集约利用水平过度。
2、制定科学合理的区域发展战略,明确发展目标
各区域经济水平不同,资源禀赋有异,应因地制宜的构建城市发展体系。结合自身特点,提高区域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对于贵阳市和遵义市,考虑适当利用城市地下空间,从而提高土地利用效益、节约土地资源,同时加强对生态环境的建设,保证土地实现可持续利用。而土地利用水平相对落后的铜仁市和黔西南州,保证土地总体规划做到科学、合理。
3、对开发区和工业园区用地及闲置土地进行清理整顿
一是清理整顿开发区和工业园区。撤销未经审批、各地或各部门自行设立的开发区和工业园区,核减未经批准、擅自扩大的部分,依法收回多占用的土地,切实有效保护耕地,促进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二是对符合规定的开发区和工业园区,要进一步严格规划管理,控制开发区和工业园区规模。开发区范围内的规划制定权、审批权必须集中由所在市县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行使,不得下放。申请设立开发区或扩区的,必须由省级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依据规划进行审查,核定用地范围并出具审查意见。三是挖掘现有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内部用地潜力,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产出效益。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优化配置、充分发挥土地资源的潜在价值,走集约化发展道路。禁止建设绿地面积过大的花园式工厂。对适于建造标准厂房、多层厂房的企业,一律要建设标准厂房和多层厂房。适度提高容积率。杭州市提出确保工业用地容积率达到1.8以上,这很值得各地借鉴。同时,要依法对开发区和工业园区闲置土地进行清理。对收回的土地,短期内不能开发建设的,要恢复耕种[3]。
4、走内涵式城镇化道路
一是挖掘城镇老城区土地潜力,盘活城镇土地。加强对城市存量土地利用的规划安排,控制新增建设用地。新建项目凡是能利用存量土地的,不得批准新增建设用地。存量土地再利用时,应当优先保证适合中低收入家庭需要的普通商品住房、保障房建设以及必需的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加大旧城改造力度,加快老城区产业用地结构的调整。二是大力推进城中村改造。对城市建成区内的村庄,鼓励各类投资者参与开发改造。由于城中村改造成本大于新区开发,在利益驱动下,开发商往往注重新区的开发建设,忽视城中村改造。今后,在城市土地利用上,要实行必要的政策倾斜,积极鼓励城中村改造,把城中村改造放在城市土地开发利用的重要位置。三是推广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的新技术、新材料,向地下和空中要土地。在资金、技术允许情况下,合理规划和利用城市地下空间。国际上很多经验表明,利用城市地下空间是提高土地利用率和节约土地资源、增加城市绿地、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城市地下空间具有很大的容量,可为城市提供充足的后备空间资源。此外,可以适度提高城市土地建筑容积率;在不影响城市总体景观的前提下,放宽建筑高度限制,尽量发展土地利用率高的小高层尤其是高层建筑;严格禁止规划建设别墅区。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土地的节约集约运用问题将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长期存在。笔者认为,只有积极稳妥的推进城镇化进程,千方百计的提高城镇化建设土地利用率,才能进一步提高城镇化进程质量,使土地在节约集约运用的过程中,产出最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参考文献:
[1]王芳.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耕地资源保护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2013.
[2]张杰.山西省城镇化进程中土地利用问题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