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电工基础总结心得

电工基础总结心得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电工基础总结心得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电工基础总结心得

电工基础总结心得范文第1篇

关键词:电子技术 学习兴趣 教学方法

连续这几年,笔者一直负责教授电工专业电子技术这门课。机电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既要学习强电方面的知识,又要学习弱电方面的知识。学生在第一学期已经学习了电工基础课程,对基本的电路计算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通过学习电子技术,可以进一步熟悉基本电子器件的特征和应用,掌握常见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和电路图。由于所教授的学生既有秋季生,也有春季生,并且每年学生的情况也都不太一样,笔者结合这几年的教学经验,对这门课的教学方法谈几点心得。

一、要深入引导,培养学生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兴趣这位老师的吸引和指导下,可以加快学生获得丰富知识的进程。现在的技校学生有相当一部分人认识不到学习理论课的重要性,认为学习理论就是为了完成作业,还有一部分学生认为来到技校只要将实习课学好就行,理论学得好坏无所谓。老师可以试着激励学生去动手和尝试,培养他们的兴趣。比如在学校组织的创意工件大赛上,电工组王老师指导学生做的是旋转LED灯和智能小机器人。在制作初期,学生开始看到一大堆的电子元件和板子的时候,根本提不起任何兴趣,但伴随着一个个的元件焊接到板子上,电路完成,最后看到作品旋转的同时显示出字的时候,学生发出了感叹,感受到了电子的神奇,并且对电子技术这门课的兴趣大涨。现在上理论课,很明显的是听课的人数又多了几个。这种兴趣的延续,是学生学好电子技术这门课的重要保障。

二、确立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

1.针对现有的新教材改善教学方法

如在电子技术中,在学习三极管电流分配关系时,书上花了大量篇幅介绍了各极电流的形成过程,又从实验上验证了IE=IB+IC,即发射极电流等于基极电流和集电极电流之和,学生还是将信将疑。如果老师以电工基础中节点电流定律来分析,我们学生就比较容易接受。再如在计算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时,对于一般共发射极放大电路,UCE=UCCICRC,学起来很难理解。老师可以换个方式进行分析,应用电工基础中回路电压定律来解释和学习,学生就容易理解了。

2.针对目前的学科体系和学生现状改善教学方法

电子技术目前的学科既呈现多元化,同时又呈现出综合化,而目前学生的基础普遍较差,学习自觉性不强和学习积极性不高,很难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学好的目的。这就要求老师要有针对性地对教材进行选学,适当增减、调整学习内容,改变学习方法和进行总结

如在介绍三极管的放大原理时,尽量避免介绍三极管内部的载流子运动方向,而直接通过实验得出:由于基极电流IB的微小变化,使集电极电流IC发生很大的变化,即利用基极电流IC的很小变化控制了集电极电流IC较大变化,这就是三极管的电流放大原理,很自然地得出了结论。再比如在学习三极管基本放大电路前,适当地复习电学和电工电路方面的知识,学生便能很好地进行分析计算了。技校生学习的内容不应太抽象,否则会挫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3.立足教材,采用不拘泥于形式的教学方法

抓基础,弄清基本概念,特别是在今后的学习或生活中常用的概念。弄清基本概念是分析计算的前提,是学好电子技术的关键之一。电子技术内容繁杂,总结归纳十分重要,要注意:重要的不是具体的、个别的知识点,不是各种单一电路的简单罗列,而是要掌握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和彼此的内在必然联系。只有这样,才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才能在不同的条件下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因此在学习中不断进行总结,学生的成绩才会得到提高。

4.理论教学和实习课题相结合是最好的教学方法

学生一边学习理论课,一边进行电子方面的实习课题,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这是加深学生记忆和理解的最好方式。然而,现在的实际情况是理论课在第二学期学习,电子方面的实习教学则安排在第三学期,中间间隔时间过长,学生遗忘的会比较多,不利于知识的掌握。这个问题将在和实习老师进行讨论后,对实习课题的顺序进行调整。

电工基础总结心得范文第2篇

【关键词】卓越班;电工技术;PBL教学法

0 引言

“电工技术”这门课包括电路分析和电器应用两大部分,其中电路分析是重点和难点,主要体现在它的概念定律比较多而且抽象,学生在应用的时候容易混淆[1]。对于非电类的学生来说学习起来还是比较困难的。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老师还是采用传统教学法,平铺直叙的讲述,不能吸引学生注意力;学生学习、记忆和理解起来都比较困难。

卓越工程师计划是我校为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而制定的计划,由我校一些重点专业如机械、纺织等大一学生结束后选的优秀学生组成。这些学生的特点是学习具有很大的主动性,并且勇于探索新的事物,这一优势正是我们开展PBL教学的有力支柱。

1 PBL教学模式概要

PBL教学法的全称是“Problem-Based Learning”,解释是基于问题的学习,于1969年由美国的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在加拿大的麦克马斯特大学首创,最初多用于医学的临床教学过程中,目前已成为国际上较为流行的一种教学方法[2]。该方法与传统教学法有很大的不同,以强调学生主动学习为主,而不是传统教学中强调教师讲授为主,这一点是PBL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的根本区别所

在。

在传统教学中,习惯于把知识的获得和知识的应用看成是教学中两个独立的阶段,学习者先通过学习(一般老师的讲解)获得知识,而后才能应用这些知识去解决有关的问题。而PBL作为一种问题取向的教学思路,它强调以问题解决为中心、多种学习途径相整合,而不只是纯粹的教师讲解,同时它强调学习者之间的交流合作,强调外部支持与引导在探索学习中的作用等。

2 PBL教学法在卓越班“电工技术”课堂教学的实施

PBL教学法:基于问题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典型教学方法,是近年来教育界一直关注和研究的热点问题。PBL强调把学习置于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通过让学习者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共同解决复杂的、实际的或真实性的问题,来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以促进他们解决问题、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发展。PBL教学模式,一般需要几个固定的环节。实施之前一定要做详细的教学设计,这对教师的要求比传统教学要高:一般包括以下四个环节:

1)分组

最好能将熟悉的人或者同寝室者安排在一起,这样讨论的时候相互之间有话说,比较有氛围。

2)提出问题

比如,在讲基尔霍夫定律的时候不是直接给学生讲解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和电压定律的字面意思,而是先让学生讨论基尔霍夫定律的实质。从一方面讲,学生在学电工技术这门课之前已经修过大学物理,其中就有关于电荷连续性和能量守恒定律的讲解,因此学生具备讨论的基础;从另一方面直接讲解文字,课堂显得枯燥,学生理解起来也比较吃力,而基尔霍夫定律是电路分析的基础,学生必须从实质出发去理解和掌握基尔霍夫定律的内涵。同时,也可以附加一些复杂电路让学生先求解。如图1所示,求解电流i1、i2、i3。工科学生都有电学基础,特别是卓越班学生,高中时代的电学基础可能还比较深厚。当他们再次遇到电路分析的时候可能还会不屑,从而导致不认真听讲,做小动作等等不文明课堂现象。对于枯燥的讲解更加听不进去,教学效果就会不好。相反,基于问题的PBL教学法,可以将所要讲的内容由问题引出,让学生先思考、讨论,最后总结。例如,图1中,在没有学基尔霍夫定律前学生很难求出此题,并且会发现现在所学的电路分析跟高中时代的电学完全不一样,从而激发学习的兴趣。

3)问题讨论与汇报

教师提出问题后,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讨论问题,最后得出讨论结果。由于卓越班人数不多,一般25个左右,分成5组,能够利用课堂时间让每组学生派代表讲出本组的讨论过程及分析思路。最后由教师来作总结性的分析,澄清一些糊涂的概念及利用概念定律解题时的注意事项。经过对问题的讨论,分析,实践和最后的总结,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印象更加深刻。还是以基尔霍夫定律讲解为例,学生在经过图1的讨论之后,很容易明白简单电路和复杂电路的区别,同时也能够让他们明白电路的串并联只能解决简单电路分析,而对较为复杂电路利用高中所学的电学知识已经远远不够,从而激发他们学习新知识的兴趣。由于卓越班学生主动性较强,由提出问题到问题的论及新知识点的引入,至始至终,课堂氛围都很活跃,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教学效果明显,甚至有学生感叹基尔霍夫定律要是能在中学时候学习就能解决很多问题了。

4)教学反思

基于问题的讨论学习必须有一个教学反思阶段,在这个阶段,教师可以询问学生对本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及时知道学生的掌握程度,以便下一个新内容的开展。同时学生也可以在此阶段与老师谈谈本次课的心得。比如,我们在求解图1中的电流时,学生就觉得利用基尔霍夫定律需要列至少3个方程,有没有其他办法呢?这也给后续课埋下了伏笔,当我们讲支路电流法、节点电压法、叠加定理和戴维南定理的时候都可以将图1所示电路拿出来讨论,让学生明白一题多解,并且可以讨论各种方法的优缺点,从而做到用适合的方法去解题。这样基于问题的学习,温故知新,又不断引出新问题,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 结论

基于PBL教学法的教学模式在我校卓越班“ 电工技术”教学实施过程中,比以教师讲为主的传统教学效果明显,增加了更多的课堂互动,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打破了师生间界线,促进了师生间的友谊,是一个值得推广的教学方法,为其他工科课程打下了基础。

【参考文献】

电工基础总结心得范文第3篇

1.1安全的教学环境

良好的安全教学环境不仅保证了学生和教师的人身安全,也符合现代安全教育的理念。重视这门课程中的安全教育问题就要把安全教育作为一门单独的课程,结合电工仪表与测量的课程特点,为学生讲授,尤其强调实践环节的安全问题,将讲与练,教与学相结合,并添加娱乐创新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的学习意识由被动变主动,由消极到积极。创新教学方式,使学生轻轻松松学到知识并保证学生的安全。

1.2国家生产政策要求

发电厂机电设备安装与运行专业的学生,将来步入工作岗位,从事的工作都有一定的危险性,国家在安全生产方面非常重视。因此,在学校教学阶段,就要求进行安全教育。为了将这门课程中的安全教育问题落实好,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营造良好的安全教育环境:安全教育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的工程,要想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必须有一个领导重视、相关部门协调、责任和目标明确的良好环境来保证。(2)部门间积极协调落实:电工仪表与测量的安全问题不仅仅是授课教师的任务,还需要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从课程计划到课程考核及课程实践环节,学校一些相关部门,从政策支持、教室提供、实验场地以及教师安排等方面应该给予大力支持。(3)树立教学目标,明确教学责任:将这门课程的安全教育搬进课堂、落实学分工作是由学校的各部门协助完成的。在课程设计阶段,明确各部门的职责,把安全措施做到实处,落实到人。

2学生安全教育培养目标

安全教育在教学中非常重要,如何定位学生学习目标就显得至关重要。通过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认为学生安全教育的培养目标,主要包括具有良好的安全知识与技能、良好的安全意识与操作纪律、良好的性格素质、科学态度,培养电业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这几个方面的内容。

2.1掌握良好的安全知识与技能

只有掌握了良好的安全方面的知识才能有效做好安全措施,不致于因为知识的匮乏导致误操作而出现事故。教学过程中,安全知识教育应作为重要内容进行传授,让学生熟练掌握此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是教师的目标。

2.2掌握良好的安全意识与操作纪律

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教会学生安全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更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提高安全意识,严格按照操作流程进行操作,不能存在侥幸心理。

2.3培养良好的性格,提高职业素质

学生在读书阶段,个人的性格以及专业素质往往会随着教师传授技巧而改变。老师不仅仅要重视专业教育,还要重视综合素质教育,使学生成长为全方位的人才,在工作中,才能够有一定的责任心和事业心,工作才能完成得更加出色。

3明确教学培养目标,树立清晰的教学思路

只有明确教学过程中的具体目标,并整理一个清晰易懂的教育思路,才可以有效避免电工类教学课堂上的危险性,本人根据多年教学经验,总结出以下课堂具体教学实例,可以在此基础上选择合适的方法充分融入到教学课堂中。(1)加强课程实践:在电工仪表与测量这门课程的实践环节我们要加强对学生安全意识的指导,把安全教育作为实践环节的重点课程来讲,让学生在明白安全教育重要性的基础上了解在实际操作时怎样保证自身的安全,从而把理论转化为实践。(2)通过实习进行安全教育:再好的课堂也不如学生直接走进将来工作的环境,例如可以到水电厂、发电站等单位实习,通过单位人员的介绍以及学生自己的“视、听”可以零距离接触,通过实习,使学生切身体会到安全的重要性,这样回到课堂上,学习的自觉性和针对性就会发挥得更好。(本文来自于《职业教育》杂志。《职业教育》杂志简介详见。)

4实践培训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实践前的安全指导:实践前的安全指导相当于在学生具体操作前的实践检查,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自身情况做到能够掌控全局,未雨绸缪并有较强的事前预见性,比如要把在即将实践的工作工程中的不安全隐患尽量想得周全,同时还要提前为学生培训演练,在遇到一些类似问题时的具体处理办法,保证学生有临时处理问题的能力,以及对自我强烈的保护意识。(2)实践中的安全指导:实践中的安全指导属于学生与教师共同作业情况下的指导。应该使教师运用我们的基础知识和多年实践能力一起面对突发事件,并充分利用智慧解决,有时一些野外作业的方法并非不知道或者不思考,而是由于教师在场,就不愿意自己动脑筋解决,在面临此问题时,教师应该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3)实践后的安全指导:实践后的安全指导就是对本次实践的总结和分析。教师应主动培养并重视事后的安全总结,善于运用后,可以不断提高自身和作业人员的安全素质和工作效率。电工仪表与测量课程在实践环节也同样存在一些危险性,为了保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安全,笔者认为有必要将这门课程中的安全问题单独作为一项课程来重点讲授,通过教师的耐心讲解和学生的努力学习,能够提高学生自身的安全意识,有效减少教学中事故发生的概率,降低了实践过程中的危险性,保证了日常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5总结

电工基础总结心得范文第4篇

How to Us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eaching Methods to Optimize

Vocational Education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Courses Teaching

ZHANG Lili

(Liaoning Administrators College, Shenyang, Liaoning 110161)

Abstract Electronic and Electrical course occupies a central position in the electricity professional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echnical personnel train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played a great role. But the course content with boring theory and strong features, it makes students feel difficult to learn. This article carried out some research on information teaching methods to optimize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courses.

Key words information teaching; vocational education;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Courses; optimization

0 前言

当前,电工电子学是高等院校电类专业学生的必修专业课,在其它工科专业也广泛的开设。该课程的特点有:(1)具有极强的理论性。(2)电路分析枯燥无味。(3)要求理论与实践并重。面对这些较高的学习要求,学生们普遍带有畏难情绪。在教学手段不断变革的今天,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进行电工电子的教学或许能打开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瓶颈。

1 电工电子学课程的特点分析

电工电子学介绍了电工和电子方面的基础知识,包括:电路分析、用电安全事项、模拟电路、数字电路等。它是工科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然而,因为其具有实用性强、应用范围广的特点,所以学好这门课程不仅对工科专业学生以后的学习带来帮助,还会在学生以后的工作及生活实践中发挥作用。电工电子学课程内容繁多、知识点琐碎,逻辑及理论性强,章节之间环环相扣,内容连贯。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的时候要注意每一节的听讲,老师在有限的课时内所讲的内容都是精华,每一个知识点都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但是,因为电工电子学是基础性课程且概念晦涩难懂抽象,学生们对这门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所以从思想上提高学生对这门课程的认识,变革以往的教育教育方法就显得十分重要,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对这门课程的信息化教学手段进行简单的分析:

2 电工电子课程的信息化教学

2.1 电工电子课程变革的必要性及信息化教学手段具有的优势

我们都知道,兴趣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最佳老师。所以,运用什么样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老师们关注的焦点。我们知道电工电子学内容繁杂,而课时有限,怎样将繁多的教学内容合理地安排在数量有限的课时中讲完一直是让电工电子学老师头疼的问题,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教师们不得不将自己当成教学课堂的绝对主角,而让学生成为看客,我们往往可以在电工电子学课堂上看到这样的情景:老师在讲台上讲课讲得天花乱坠,学生却在讲台下面睡得呼呼作响。这种情况的发生,不仅是因为老师采用“满堂灌”、“填鸭子”的教学手法,还与电工电子学本身内容枯燥的特点有着莫大的关系。其次,老师在课堂上讲解过多,几乎所有的解题方法都要在课堂上给学生过一遍,老师的这种恨不得把自己所有的知识都教给学生的心情我们可以理解,但真正实施起来效果却并不怎么好。在老师急于将课本中的知识点灌输给学生的情况下,我们有必要对电工电子学课堂教学手法做一些变革。信息化教学就是利用信息技术将声音、图片、视频、音频、演示文档等结合起来进行教学的一种手段。这样相比以往老师在课堂上枯燥说教的传统教学方式更加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能体现出先进的科学技术在现代课堂上应用的痕迹。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对学生进行生动而立体的教学是今后教学手段的发展方向。

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可以增加老师教学的信息量,在电工电子课程教学中,老师免不了需要在黑板上画复杂的电路图,这样就造成课堂上时间的浪费。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就可以减少绘图及公式推导过程的板书,增加教师讲解问题的时间,这样会对学生的理解有更大的帮助,从而有效解决了电工电子学内容繁多同课时安排少的矛盾。

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可以让老师根据时代的变化、前沿科技的创新、学生学习的薄弱环节灵活制作教学内容并且简化了新内容的制作和添加方法。这相对于书本内容的更新缓慢、针对性不强的缺点有了很大的改进,使教师授课紧跟时展,内容更加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直击学生薄弱的知识点。对于电工电子学中的教学难点,例如发电机的结构及工作原理等,借助传统的教学手法很难给学生一个直观的印象,使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就可以将发电机内部结构立体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并可以通过动画的方式将发电机发电方式动态地展现给学生。以往学生看着课本半天琢磨不出来的知识点在信息化教学手段面前不费吹飞之力地得到了解决。这是信息化教学手段带给我们的教学革命。

2.2 信息化教学手段在电工电子学课程中的应用实践

当今世界计算机网络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方便,它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计算机技术在教育教学方面的影响也是巨大的,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就是一例,多媒体教学技术就是运用计算机在处理图片、文字、音频、视频等方面的优势,通过对学生视觉、听觉等方面的刺激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例如,我们以三相交流电的产生为例来说明信息化教学手段比传统教学手法的优越之处。教师们无法将三相交流发电机带到课堂上让学生来观察。传统教学方法只能让学生们观察课本上仅有的几幅图片,但是,当我们使用多媒体教学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借助网络,找到三相交流发电机的实物图片,甚至可以利用动画来演示其工作原理,这样一来老师原本难以用语言表达描述的实物,通过信息教学手段即可轻而易举地解决了。

另外,我们好可以通过EDA(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电子设计自动化)来进行信息化教学。EDA是当前世界范围内最流行的电子设计工具,利用它可以完成几乎所有电子设计的主要部分。它最大的优点是可以建立仿真电路模型,对电路进行仿真,同时进行仿真实验,对所设计的电路进行分析。在教学过程中应用EDA仿真技术,可以使教学取得良好效果。利用EDA最大的优势就是我们可以抛开实物来进行电路的模拟。上文提到电工电子学具有很强的理论性、逻辑性,在传统课堂上学生们不能看到电路实际工作过程,只能跟着老师在黑板上的比划来想象。我们可以看出传统的教学手法是比较枯燥无味的,当我们利用EDA仿真技术来进行电路的模拟时,学生们就可以在软件中看到电路的作用及工作过程。举例来说,学生们在学习示波器这一章的时候,许多学生抱怨对示波器中的滤波电路能够减小脉动的直流电压中的交流成分,保留其直流成分,使输出电压纹波系数降低,波形变得比较平滑这一作用理解困难。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们只有一遍又一遍地对学生进行抽象的讲解。目前,我们就可以在授课时用EDA仿真软件建立一个滤波电路,对电路进行仿真教学,这样学生就能从仿真电路的结果显示屏幕中看到经过滤波电路作用后的比较平滑的波形,进而对这一抽象的知识点有深刻的认识。

上文提出,电子电工学也是一门实践性的学科,它不仅要求学生们懂得原理,还需要学生们去动手操作实验,通过实验来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学校为电工电子学实验安排的课时很多,但是,在现实的教学实验中,实验室受到这样或那样的限制未必能为学生们及时提供必要的实验器材,或者因为实验过程过于复杂而造成实验难以操作。这时,EDA电子仿真技术就派上了用场,这些情况我们都可以利用EDA很方便地加以解决。同时,在老师的科研工作中,EDA也可以发挥所长,模拟一些危险性大的实验,达到与现实中的实际操作实验相同的实验结果。

另外,我们还可以利用网络进行学习,聆听国外教学大师们的课程。比如当前强大的慕课教学,慕课是近年来快速兴起的一种网上课程模式,它可以使学员不受国籍、时间和地点的限制进行学习。在这种课程模式中,学习人数往往多达数万人,不同国籍的人还可以进行交流对话,讨论学习心得,这相对于当今呆板单一的教学模式来说更加生动有趣。在这里,学生们可以畅所欲言,讨论每节课得到的收获,交流自己的学习心得,探讨和发现别国学生的思维方式,学习别人的经验。

总而言之,网络教学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教学手段,教师们可以建立一个局域网将学习资料放在网络平台上供有需要的学生随时下载,我们不得不承认网络平台的教学有一个最大的缺点,那就是学习不受地点和时间限制的特点,对于自我控制能力强的学生来说这无疑是个天大的福音,但是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则并不是这样。这就要求教师们对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为学生们作安排,定时、定量地敦促学生去完成学习任务。在学生们通过网络学习一定的时间之后,对学生进行考核。根据考核情况针对学生学习的薄弱环节再进行重点讲解。

电工基础总结心得范文第5篇

摘 要:自动控制技术一直是技校电气自动化专业的骨干课程。该课程对后续的工控系统的整体理解,以及维修电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的知识组成中,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由于各种主观、客观的原因,技校学生的整体学习能力不如普通高中,如果按照传统的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分离的模式,则无法取得所需的教学效果。一体化教学方式,改变了传统教学中理论讲课虚无缥缈、离生活太远的状况,让理论与实践无缝对接。本文根据作者在实际一体化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心得体会,从一个侧面论述一体化教学在本课程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 :一体化 自动控制 理实结合

所谓自动控制,就是指在没有人的直接参与的情况下,设备或装置能够按照系统预设的参数,维持稳定运行的过程。近些年来,由于科技的日新月异、整体高速发展,自动控制技术已经由过去高科技的产品专用,变成了现在的生物、医学、环境和其他生活相关领域中都处处可见,可以说它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之一。

自动控制理论一直都是电气自动化及其相关专业的骨干课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特别是对后续的工控系统的整体理解,以及在维修电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的知识组成中,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自动控制系统的研究方法,如下图所示。

一、技校自动控制教学现状

自动控制技术课程本身的特性决定了学习自动控制技术要涉及电工原理、电子技术基础、电力电子技术等专业基础,以及高等数学、物理学等相关知识。

由于各种主观、客观的原因,技校学生的整体基础知识水平较差,从最近这些年在自动控制教学过程中,笔者也发现了这一点。从调查与教学反馈的情况来看,大多数的学生,学习该课程后主要的想法有几种:一是太难了,不想学;二是好像学了也没什么用;三是它与我们专业好像没有什么关系;四是我想学,可是没有入手的地方。

这些想法不在少数,这对我们的教学是十分不利的,也对技校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十分不利。如果长此以往,我们的学生也就只能成为换灯泡的工人,而不是高技能型人才。

二、一体化教学的优点

有一次,一些外国教育学者来笔者学校考察,当时学校选了一位非常优秀的教师,给大家上了一堂十分精彩的公开课。教师的公开课无论从仪表语言、内容安排、师生互动都无可挑剔,下课时在座的学生与中国学者都报以热烈的掌声,可是这些外国学者却面无表情。问他们有什么感想,他们却说:这堂课,老师所有的问题,学生们都能一一回答正确,那上这堂课还有什么意义?这也就是传统教学模式遇到的问题,所有的知识都是老师硬塞给学生的,这些知识对不对,有没有用,学生无从知道,也就更不用提什么学习积极性了。

我们对传统教学与一体化教学进行对比,见下表。

一体化教学方式,改变了传统教学中理论讲课虚无缥缈、离生活太远、学生没有代入感的状况,让学生们在工作任务中发现自己还缺少哪些知识,让理论与实践无缝对接。这样一来,学生在实际工作任务中发现的问题,是有代入感的。他们会想各种办法来解决问题,然后会对新的知识有所需求。有了这种需求,学生的学习才会有动力,才会有目标,而不会再发出“为什么要学这些理论,学了又用不上”的疑问。

以自动控制技术中的一个理论点——“建立自动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为例,过去教师讲到这一点是最头疼的。因为理论性太强,很多学生一见到数学两个字,后面就听不进去了。而在一体化教学中,“数学模型”变成了真实的元器件环节,每个环节有他不同的作用,接错或少接了会有不同的表现。在保证人身与设备安全的前提下,教师让学生把这些环节当成“模型”,让他们自己去发现每个“模型”的作用,总结规律。在同学们的总结过程中,教师让他们进行分组讨论,各组的讨论结果如果不同,可以进行综合讨论,最后用新的知识对他们的结论进行完善,这样学生往往会对这种新的知识产生“原来这样就可以了”的感觉。

三、自动控制技术一体化教学心得

从这几年的自动控制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一体化教学的实施不是一个单一的上课过程环节,而是一个整体教学思想的变化。它包括前期调研、专家分析、确定培养目标与岗位、确定典型工作任务、将任务转为一体化课程、学习情境设计、制定课程标准、开发工作页、讨论修正、实验性实施、正式教学等等一系列复杂环节。在这中间,笔者所在学校做了许多尝试,主要有以下经验。

1.前期调研一定要准确

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企业需要什么样的知识,这是调研过程中一定要搞清楚的。这对后期的一系列过程都有着最重要的指导作用。如果调研结果不合理,不合实际,那么最后的结果一定是影响后期培养目标的制定,从而导致学生学的并不是企业所需要的能力,培养的学生也就不会是企业所需要的人才。

2.典型工作任务制定要合理

工作任务是最能直接带给学生代入感的一项活动,有了明确合理的工作任务,学生就有了一个努力的方向,有了学习的动力,这比告诉学生某个知识点有用要好得多。但是制定工作任务一定要有典型性,如果以一些毫无代表性的任务来牵强引入一个问题,就既没有吸引力,也没有让学生产生想弄懂的欲望,更别提举一反三,灵活应用了。

3.教师的位置要准确

教师在一体化教学中,不应该只是一个讲授者,更应该是一个引导者,就像朋友一样,和同学们一起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也是笔者在实际教学工作中,体会最深的。当我们能够和学生一起解决一个他们单独无法解决的问题时,他们对教师的信任会增加,会觉得老师教的是有用的,用老师的方法就可以达到这样的效果。

4.工作页的设计

工作页不同于传统的课本,也不等于实训报告,它是引导学生、帮助学生靠自己的能力,自主学习,独立完成工作、学习任务的一种记录过程的文件。工作页的设计要体现一定的逻辑性和合理性,不能设计一些完全没有真实性的东西,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学习的兴趣。

四、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