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多媒体技术研究的主要内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多媒体 网络教学 资源共享 运用
多媒体技术主要指多媒体计算机技术,是指用计算机综合处理和控制文字,图像,动画和活动影响等多媒体信息,使多种信息建立起逻辑链接,集成为一个系统并具有交互作用。这与传统的多种媒体简单组合是完全不同的。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是将视听信息以数字信号的方式集成在一个系统中,计算机就可以很方便地对它们进行存储,加工,控制,编辑,变换,还可以查询,检索。人们借助于多媒体技术可以自然贴切地表达,传播,处理各种视听信息,并具有更强的参与性和创造性。
随着多媒体通信和网络新技术的发展,目前一种新的网络学习环境成为发达国家教育工作者关心的焦点。不仅教育技术专家潜心研究,而且传统的教育研究者也涉足这个领域;不仅在通信型远距离教育领域研究,而且基础教育领域也在进行新的网络学习环境的试验。目前这一课题的研究正在越来越深入地开展着。
一、多媒体的教育特长
任何一种媒体不管其怎样先进,它只能是作为一种工具被应用到教育领域,能不能促进教育的改革,发挥媒体的更大作用,关键是应用的人有怎样的教育理论指导及其对媒体的本质特性和教育特长的认识,多媒体引进教育领域也是如此。在多媒体迅速发展的今天,应当吸取教训,加强理论研究,充分认识多媒体的特性及其教育特长,以便更好地在教育领域开发应用多媒体。
(一)多媒体的特性。
1.融合性。
多种符号系统的融合是多媒体的特性之一,多媒体的这一特性区别于过去媒体符号系统的单一性或复合性。
2.非线性化,无结构性。
因为多媒体是在超文本,超媒体软件支持下发展起来的。而超文本,超媒体的独特性则在于它是一种符合人的多层次,多方位,多角度联系的非线性化的信息系统,它具备一种任意想象的存储扩充器的特征,更符合人的思维特点。
3.相互交涉性。
多媒体由于信息编码的数字化和融合性,发展了相互交涉性的功能,由于声音可自由选择编码的实现,其相互对话不仅可传递语言文本,有声语言信息,而且具有丰富的感彩,可充分传递喜、怒、哀、乐等情感信息。
多媒体具有的关键技术呈数字高压缩和解压缩技术。数字化的信息易于复制,便于修改,包括音声、文字等经过数字化的压缩都可以灵活地进行编辑。
5.实时性。
多媒体信息中的声音,活动视频,动画与时间有密切联系,对它们进行呈现,交互等集成处理是实时的。在显示某一主体内容时,其视听信息具有同步性。
(二)多媒体的教育特长。
1.信息的存储利用便利。
多媒体特别是多媒体网络信息的存储,提取,双向传输非常便利,它应用于教育,更利于教学信息传播机制的建立。
2.发散性思维的工具。
在培养学习者发散性思维方面,多媒体对教育的影响也是特别大的。学习者在通过无结构化,非线性多媒体教材进行自主学习的状态下,具备了根据自己的兴趣或带着问题学习的可能性,可以成为发散思维解决学习问题或创造性思维的基础。
3.促使学习个别化的实现。
多媒体网络有利于个别化的实现。学习者各人需求,学习经验,认知程度等不同,学习方法也有差异,由于多媒体教学信息的多角度多层次性,不具有固定的学习目标和既定学习路径,因而学习者可以自定学习路径,选择自己需要的学习内容。
二、多媒体在教学中应用的几种形式
(一)教学演示多媒体。
多媒体辅助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们从事活动的强大动力”,“是开发智力的钥匙”。在传统的以教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中,多媒体主要用于教学内容的演示。所谓教学演示是指根据教学计划和大纲要求,采用多媒体的表现方式,将教学的主要内容、材料、数据、示例等呈现在特定的显示设备上,以辅助教师的讲解,从而达到知识的高质量传播。
(二)模拟教学。
教与学是一系列的双边活动,教师应把握好“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切忌把课堂变成忙于进行电教多媒体的演示课、展览课;加之,由于电教的密度大、节奏快,教师就要注意可接受性原则,要保证学生在形象、直观的语境中学习英语,自觉进行视、听、说、读、写的练习。模拟教学指利用多媒体技术与仿真技术结合,用来模拟,仿真或再现一些实际中不存在或难以体验的事物,使学习者身临其境,增强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水平。比如在化学课上做Na的燃烧实验,这个实验是钠的剧烈燃烧,如果在课堂上做这个实验,第一,有很大的危险性,第二,可能有一部分学生看不清楚具体的实验现象。如果用多媒体将实验现象在屏幕上进行展示,那么就不会出现上述问题了。
(三)交互式教学。
由于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及网络技术的发展和进一步融合,学生既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进行个人自主学习,又可以借助于网络资源进行协作式自主学习。这两种学习方式具有共同的特点――都是一种双向的交互式学习方式。
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由于能够提供图文声并茂的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机,非常有利于情境的创设和保持,界面友好,形象直观,还按照超文本,超链接方式组织管理学科知识和各种教学信息,提供丰富多彩的人机交互方式,学生可以得到即时反馈,了解自己学习的结果,从而调整以后的学习方法或学习程序。这种交互式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
(四)现代远程教学。
所谓现代远程教学主要指基于计算机网络的开放式教学系统。网络传播模式的出现,使得用于单个计算机的多媒体课件可以到广阔的网络空间,形成网络课程。通过网络课程的开设,学生可以不分年龄大小,不拘泥于固定的时间、空间按需进行学习,即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当前水平选择不同学校,不同的教师,在自己合适的时间内进行学习。所以,基于计算机网络的传播方式,将成为教师和学生之间更为便利、更为有效的学习交流方式。
三、应用多媒体技术的教学效果
(一)利用多媒体技术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教师一个人讲,学生在那里听,而学生是否身心参与了教学活动很难量化的。而多媒体教学因其良好的视觉效果吸引了学生,而学生对其感兴趣的事情自然是愿意去主动参与学习,而且能够根据学生的不同要求提供相应的知识配置,真正做到了量体裁衣。多媒体系统是利用图形菜单,图标,多窗口等美观形象的图形界面作为人机交互界面,把电视机所具有的视听功能与计算机的交互功能结合在一起,产生出一种新的图文声并茂的、丰富多彩的人机交互方式,而且可以立即反馈。它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形成学习动机。
在多媒体计算机这样的交互式学习环境中,学生则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自己所要学习的内容,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练习,可以进行个别化学习,也可以与同学协商讨论进行学习。计算机像学习伙伴一样能和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学生在这样的交互式学习环境中改变了传统教学中被动接受教师灌输的现象,有了主动参与的可能。按认知学习理论的观点,人的认识不是外界刺激直接给予的,而是外界刺激与人的内部心理过程相互作用产生的,必须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才能获得有效的认知,这种主动参与性就为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发挥创造了很好的条件,使学生乐于学,善于学,能真正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
(二)用多媒体技术可对教学信息进行有效的组织与管理。
多媒体教学手段给教学带来了全新的理念。它可以使抽象的概念变得具体而生动,易于理解。尤其是在小学阶段,孩子们的年龄特点决定他们对直接作用于感官刺激的知识更易于接受,更感兴趣,更愿意去探索。从而让枯燥的学习变得真正有趣起来。情感的培养也不再显得生硬,而是水到渠成的。这就是多媒体教学具有的其他教学手段无可比拟的优势。教学信息的组织结构有线性结构,分支结构和网状结构等形式。传统的文字教材,录像教材和录音教材的组织结构是线性的,有序的。
(三)用媒体技术可建构理想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应用,能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多媒体可以利用文字、图片等将重点、难点展示给学生,加深学生的印象,同时在课件中将有关重点、难点突破时空限制以各种画面素材向学生提供声、图、文等综合信息,给学生留下真实、可信的深刻印象,引导学生的感官参与,发展学生的思维,达到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的效果。建构主义理论认为人的学习即不是外部事物的简单呈现,也不是人的原有认知结构的展开,而是人与外部事物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对外部事物进行的意义建构。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过程,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新性。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景”,“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构成学生主动自主学习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
在进行意义建构的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通过主动搜集和分析材料、数据,对所学习的问题提出各种假设,并努力加以验证,最后在老师的指导下和同学的讨论中得出正确的结论。
四、迎接信息时代,运用多媒体技术,实现网络教学传播
21世纪是一个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信息将会同物质能源一样成为人们生活的第一需要。未来社会必然是物质型经济大规模、高速度地向信息型产业经济转变,工业化社会模式大踏步,大范围向信息化模式转变,不断形成三者的交叉与融合。社会的信息化也将迅速地反应到现实中来,教育领域也不会例外。我们应当充分运用多媒体交互性的特点,发展网络教学。
(一)多媒体不等于光盘化。
多媒体技术是世纪之交发展迅速的热点技术之一,它给传统的计算机系统、音频和视频设备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当今的多媒体技术,不仅使教育思想与理念、教学手段与方法发生了深刻变革,而且它最能演绎教学艺术。视频、音频、图像、动画等,使得知识的表述变得色彩斑斓、绘影绘声,生动逼真。对科学规律的展示达到逼真、更美的境界。更能引导学生去体悟和欣赏本学科领域的科学之美,有效地激发学生不懈追求和勇于探索科学真理的激情。
(二)以不同的教育观为指导。
计算机辅助教学沿用了传统的教学观,对不同的学习者规定了同一的学习目标,同一的学习路径,采用了同一呆板的学习策略,使学习者以同一起点开始,经历不同时间段的学习,最终达到相同的目标终点。这是形式上的个别化学习,而不能达到个别化学习所要求的,做到学习者自定学习路径,满足学习者各自需要的真正的个别化学习。
(三)具有不同的学习策略。
多媒体作为教学过程中帮助孩子积极学习、主动构建知识的认知工具。合理运用多媒体与网络技术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吸收,给他们一个享受快乐学习的机会,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突破知识的重难点,提高教育效率,实现教学的最优化,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如果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教学策略是掌握学习,是为了掌握同一的目标而学习;而多媒体教学的学习策略则是为了发现学习。计算机辅助教学是对传统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发展,但由于其设计仍是以教师为中心的程序结构课件限制了学习路径和学习策略的发挥,而多媒体网络通信的学习环境则会大大改善以上存在的问题。系统构建了学生和计算机对话的有效环境。
五、立足未来发展,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开展教学试验
多媒体教育有极其丰富的表现手法和较大的表现力,能够具体形象地再现各种事物、现象、情景、过程,有效地提示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对发展学生智力,培养能力,丰富想象有特殊作用,具有教材形声化,表现手法多样化等特点。易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淡化“教育痕迹”,发挥情感作用,使学生感到新颖,从而萌发好奇心,形成最佳心理状态,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不知不觉地完成学习任务。发展多媒体网络教学传播是信息社会发展的结果。其本身投资大,技术要求高;教育思想新,教改程度深,涉及面广;其改革是全方位的。在多媒体网络教学中要突破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传统框架,通过创造多媒体网络学习环境,发展个别化学习,培养个性;着重点不是知识教育,而是信息教育;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教师所考虑的重点不是教什么,而是怎样教。学生不是考虑从教师那里学到什么,而是在教师的帮助下,学会怎么学习,确立终身学习的思想和态度。
今后的教学应以学生学为主,教师应成为顾问,咨询者,管理者,这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是难以实现的。而在多媒体网络教学中只要以全新的教育观为指导,全方位地改革教学思想和方法,这个目标就完全可以实现。
参考文献:
[1]钟玉琢,沈洪等.多媒体技术及其应用.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6,第一版.
[2]李宝敏,王吉庆.网络教学模式的建构与思考.课程,教材,教法,2001,(5).
[关键词] 多媒体教学; 语文阅读教学; 层次分析法; 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志码] A
[作者简介] 王小根(1965—),男,浙江湖州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主要从事网络多媒体教育应用研究。E-mail:。
一、引 言
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不断深入,为语文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创设了良好的情境,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了教学的效率。但也有研究显示学生的语文素养并未因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而产生更高的提升,这促使我们思考如何改进多媒体环境下的语文教学。探索在多媒体教学设施的条件下,如何提高教学效果、效率及效益问题成为进一步促进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关键因素之一。有学者指出,缺乏有效的多媒体教学质量评价机制是主要因素之一。[1]在多媒体环境下的语文教学中引入绩效评价,可以通过衡量教学中的投入和产出来对语文多媒体教学开展评价,优化多媒体教学效果,提高教学的效率和效益。
绩效是组织中与总体目标和价值相一致的行为倾向及业绩或成就。[2]教育绩效评价即运用科学规范的绩效评价方法,对照统一的评价标准,按照绩效的内在原则,对教育投入行为过程及其效果进行的科学、客观、公正的衡量比较和综合判断。[3]要获得有效的绩效评价结果,需要设计合理的绩效评价指标。本文针对小学3~6年级多媒体环境下语文阅读教学,根据教学目标以及多媒体教学特点,借助层次分析法,研究小学阶段语文阅读多媒体教学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二、语文阅读多媒体教学评价研究现状
从上世纪90年代“小学语文四结合实验”到本世纪的小学语文“阅读跨越式教育实验”,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几乎没有中断过。笔者对语文多媒体教学文献关键词词频统计分析发现,“手段”、“应用”、“模式”、“策略”出现的频率较高,这表明研究者们非常注重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的方法。但语文多媒体教学在取得良好的研究成效的同时,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如何处理教学形式与语文学习内容的关系;如何应用多媒体技术呈现教学内容,促进学生的认知过程,提高学习的绩效;多媒体教学如何与传统教学中的精华形式相结合,在取得同样的结果前提下,付出代价较小等。[4] [5] [6]
(一)语文教学评价方案中的多媒体技术评价
《201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课程目标第十条指出:“学生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积极尝试运用新技术和多种媒体学习语文”。教学建议第一条要求教师“积极开发、合理利用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和现代教育技术,努力探索网络环境下的新的教学方式。”表1是国内外众多语文教学评价表中将多媒体技术作为评价内容的典型案例。
(二)现有语文课堂多媒体教学的评价
当前,多媒体教学评价从教师、学生、教学课件、教学平台等四个方面展开指标设计。[10]由于不同学科教学特点不同,教学过程中对多媒体的需求也不一样,评价指标也有所不同。有学者从教育性、科学性、艺术性、技术性和使用性等五个方面来设计多媒体教学评价指标,[11]其优点是涉及了多媒体软件功能和媒体运用,但学科教学特点体现不明确。还有学者考虑到不同课程的特点,将课程分为情境型、实验型、理论性等三类,[12]在构建指标体系时,分别设计了聚焦多媒体教学特点的共性指标和聚焦于课程特点的个性指标,使用时评价人员需对课程进行分类。这些普适性的多媒体教学评价指标适用于所有的课程,反映多媒体教学的效果,但却难以体现学科的教学目标。对于语文课堂多媒体教学,最终教学业绩固然重要,但达到教学效果的行为过程更重要。
从《201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可以看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根本特点,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提高是语文课的主要任务。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促进学生个性发展,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重视各种语文实践机会,重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掌握运用语言的技能,增加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是语文教学的关键。
三、语文阅读多媒体教学绩效评价内容设计
绩效评价不仅能评价过去的结果,而且在评价过程中能发现存在的问题并不断作出调整。评价过程中既关注多媒体教学的特点,又关注学科的教学特点。语文多媒体教学绩效评价不但关注语文学科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而且重视达标过程中教学资源的配置、教学活动的开展、教学评价的使用、教学预先安排与灵活调整等情况。通过对语文多媒体教学中的行为及行为产生的价值进行分析,找出绩效差距,进行绩效干预,从而提高教学绩效。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将语文教学划分为四个学段、五个领域。其中小学分为三个学段,每两年为一个学段;初中三年为一个学段。每个学段都包括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学习等五个领域,每个领域都有不同的教学目标。为了使语文多媒体教学绩效评价更具有针对性,本文选取小学中高学段(3~6年级)的阅读教学作为研究对象,设计多媒体教学绩效评价指标。主要从两个方面开展设计,一方面参照小学中高学段语文阅读教学的目标,设计详细的指标,衡量阅读教学是否达到了教学效果;另一方面依据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原则进行设计,衡量多媒体教学资源是否最大程度发挥了教学效益。
(一)小学中高学段语文阅读教学目标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13]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第二学段阅读教学的目标提出在继续关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基础上,要进一步“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理解字词的能力”,“培养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第三学段要求在阅读叙事性作品时,能了解事件的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向往、同情等感受;阅读诗歌,能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作品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二)多媒体技术与语文课程教学整合原则
1. 把握好语文学科的特点
多媒体是一种教学手段,其承载的信息作为一种课程资源,归根结底是为学科教学服务。因此,教学不能只关注形式不关注内容,不能脱离课堂教学的宗旨,要按照语文学科的内容需要合理选择多媒体教学手段。
2. 注重教学内容与生活的联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学习兴趣越浓,学习的内部动机越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借助多媒体手段创造真实的生活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教学情境要与语文教学目标相一致
多媒体技术引入课堂教学,教学情境不能仅是简单的图文声像堆砌,而应是有一定内部意义结构、在情境中有趣味、能为教学目标服务的生动的信息集合。
4. 多媒体刺激要适度
小学生大多数思维还处在形象思维阶段,因此,利用多媒体手段提供的多种感官刺激要比传统的黑板+教材教学效果好得多。适当的刺激能增强学生学习注意力,提高学习效率;过度的刺激会引起疲劳,分散学生的注意力,降低学习效率。
5.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在多媒体技术传递信息便捷的情况下,教师会不自觉地将问题的答案呈现给学生,无意中省略了学生独立思考的环节。教师在呈现信息过后要给予学生1~2分钟思考的时间,让他们形成自己的观点以后再进行讨论交流。只有当学生有了自己的思考能力和独特见解,他们才乐于和同学交流自己的思想和观点。
(三)语文阅读多媒体教学绩效评价内容设计
完整的教育评价系统必须要涉及整个教育过程的各个环节,从确定教学目标、安排教学活动、选用教学资源、实施教学评价以及教学效果都要考虑在内。开展绩效评价时,也应覆盖各个环节 。[14]
新课标指出教学目标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三方面综合考虑,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学习。从小学中高学段语文阅读教学的目标来看,知识的目标要求学生能识记本节课的字词、理解词句的深层含义、概括句段的意思。能力获得主要通过言语训练来完成,在一节课中体现在学生回答问题时,条理清晰、表达得体、语言流畅;能够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句段,并给出理由;在交流和讨论过程中,学生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在对句段进行解读时,学生作出创造性和个性化的回答。过程与方法目标注重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体验与学习方法的掌握,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便能在浩瀚的海洋里游刃有余。通过语言这一中介,运用多媒体技术,调动生活经验,挖掘课程中的美育资源,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新课程强调教师不能仅仅满足于在课堂上传授知识和技能,而且要帮助学生设计学习活动,指导学生利用学习资源,选择恰当的学习方式,营造支持学习的心理氛围。多媒体技术进入教学中引起的最大变化就是教学模式的变化,它挑战传统的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进而提出以学为主的教学模式,在发展中演变为以学为主—以教为辅的双主教学模式。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然而教材只是例子,目的在于通过阅读教学,引导学生学会读书。
教学资源是教学过程中一切可利用的条件,不仅包括设备和房屋,也包括人力资源,如教师、学生以及师生的交互等。语文多媒体课堂教学效益体现在软硬件资源的使用,根据教学内容需要选择最适当的媒体。在安排媒体的出场顺序时也要精心思考,使它们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在多媒体学习认知原则中,迈耶指出“当屏幕上对立的词语和画面临近呈现比隔开呈现时能使学生学得更好,相对应的词语与画面同时呈现比相继呈现能使学生学得更好。”[15]
教学效果是教学目标、教学活动、教学资源、教学评价的综合反映,是以上各要素相互作用的外化形式。本研究在衡量教学效果时,知识目标通过教师编制的内容测试卷完成,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课堂观察(目标)以及课后的访谈获得。主要从课堂气氛、学生情绪状态、参与状态、交往状态进行评价,如学生学习情绪饱满,非常认真地投入学习,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乐于与他人交流互动等。
四、评价指标的权重分配
权重反映各个绩效评价指标之间量的关系,是对总目标的贡献程度。指标权重的分配方法有专家会议法、专家咨询法、专家排序法、层次分析法、两两比较法,对数加权法。当指标的权重由专家确定时,由于专家对各个指标的重视程度不同,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因素。为克服这一矛盾,本研究中在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项指标的权重时,扩大了专家的范围。
五、语文阅读多媒体教学绩效评价应用
(一)信效度检验
为了对评价指标的科学性、合理性作出判断,本文将该指标用于语文多媒体课堂教学,共得评价量表24张。通过对评价结果的统计分析,对语文多媒体课堂教学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信度、效度进行检验。
1. 信度检验
(2)评价者信度:即把相同的测验结果提供给不同的评分者打分,若不同的评分者给的分数大致相同,说明该测验有较高的信度。本文让不同评价者对同一评价对象进行打分,采用克伦巴赫α系数,来检验不同评分者之间的一致性。α系数越接近于1,表明评价者信度越高。同样是编号1~6的六位教师,经由三位评分者进行评价,这三位评分者分别为教研室主任、学科组组长和笔者。利用SPSS计算其α系数为0.995,这说明评价指标体系评价者信度比较高,见表9。
2. 效度检验
在设计语文阅读多媒体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时,依据《2011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标准》中关于阅读的教学目标和多媒体教学的要求制定,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教师利用教学资源的效益,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为目标。在设计绩效指标过程中,采用基于设计的研究方法,从已有文献综述中归纳语文多媒体教学要评价的一级指标,以一级指标为中心,层层分解,划分为具体的、可操作的二级指标,这些二级指标能够反映评价目标的要求。根据专家学者的建议对二级指标内容进行补充、删减、调整,再次根据教师的反馈进行修订。因此,指标体系具有内容效度和方法效度。
(二) 绩效评价结果分析
本文研究过程中深入无锡市2所小学,采集了跨度为一学年的课堂实录,进行绩效评价并将结果向任课教师反馈,受到任课教师的认可。按绩效总体得分的输出看,优秀课有1节,良好课有7节,及格课有3节,见表10。得分最高的《番茄太阳》教学活动组织环环相扣,教学资源使用恰当,教学评价以赏识性为主,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高,思考问题有深度,表达清晰,
不足之处在于缺少学生自我评价、相互评价。得分较低的为《日月潭的传说》,该课存在教学目标设计过多、教学环节中媒体利用目的不明确,教学评价以教师评价为主、学生之间的互动过少等问题。
六、结 语
多媒体与语文课程教学的整合已经有很长时间的研究和实践,在整合手段、模式和策略等方面有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但如何具体评价当前语文阅读多媒体教学的效果,促进教学效果的进一步提升,需要借助可操作性强、符合具体学科教学特点的评价方法。本文以小学中高学段的语文阅读教学为对象,利用绩效评价对语文阅读教学进行评估,试图从绩效角度来解决语文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效率不高的问题,从教学过程的五个方面设计了小学语文多媒体阅读教学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用层次分析法分配了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以便能客观地评价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使用行为,以及所取得的价值成就。
[参考文献]
[1] 王娟.影响高校信息化教学效果的因素分析与建议[J].电化教育研究,2009,(5):95~98.
[2] 梁林梅.教育技术学视野中的绩效技术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3):14.
[3] 主编.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研究[ M]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24.
[4] 沈莉.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理性思考[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3):37~41.
[5] 郭桂苹.课堂学习中媒体呈现与信息加工关系实证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1.
[6] 吴伟民,李婷.关于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整合的思考[J].电化教育研究,2009,(9):106~111.
[7] [8] 励汾水.新课程小学语文评课的理论与实践[M].宁波:宁波出版社,2005,9:58~59.
[9] 殷雅竹,李艺.论教育绩效评价[J].电化教育研究,2002,(9):20~24.
[10] 王春秀,刘福来.信息化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探析[J].江西教育科研,2007,(1):57~58.
[11] 张素云.高校信息化教学效果指标评价体系的建构[J].继续教育研究,2008,(11):151~153.
[12] 白晓林,赵颖.试析多媒体课堂教学评价系统[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30(18):51~53.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教育部,2011.
[14] 白静.远程教育绩效评价指标及其体系构建的思考[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3):17~19.
关键词:网络通信技术;相互融合性;多媒体通信技术;移动通信技术
众所周知,现今是互联网发展与运用的时代,世界经济都依靠其作为支撑点而蓬勃发展。网络通信技术主要是以当代计算机作为主体,通过建立各种数据,并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整合与分析,通过互联网达到这些信息资源共享,对当代人们包括交通、出行、交往、办公等日常生活方式产生了重大影响。但是在这种高速发展的状态下,这种技术自身也有无法抑制的问题出现,我们需要对这些问题了解并进行优化解决,以维护和完善现代的网络通信技术。
1网络通信技术的特点
1.1网络通信方式的多样性
这种网络通信技术的多样性主要是体现在: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将互联网技术与当代移动通信技术结合在一起,通过这种组合模式,打造出有别于旧时代的网络通信,又特别体现出现代通信技术的优势。以前人与人的交往主要是通过语言面对面的交谈或是通过文字书信的方式进行交流,如今发展到电子邮件、移动电话甚至是微信、QQ等已经潜移默化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可以进行语音、文字、图片、视频等不同方式的互动。这种当代通信方式的多样化为我们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同时也促进社会全面性的发展。在未来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带动下,这种功能还会更加的放大,并且渗透到生活的各个领域。
1.2网络通信技术的融合性
这种网络通信技术的融合性主要体现在:满足现代人们生活的需求,并且更加的便捷。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渴求的知识更加渊博,来源更加广泛。如果我们还是采用单一的信息通信手段,不但满足不了人们日益增长的信息需求,更加会阻碍我国经济技术的发展。而通过现代网络通信技术的相互融合,把我们日常生活中所需要的所有通信技术进行整合。如:现代的移动通信技术、光纤通信技术、多媒体通信技术以及卫星通信技术融为一体,不但扩充信息来源渠道,同时也可以促进不同种类的通信技术发展,以此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加巨大的作用。
2网络通信技术的构成主体
2.1移动通信技术
移动通信技术在我们日常生活应用非常普遍,具体体现为我们对于手机的使用。在我国的大范围内可以说人手一部手机,有的人甚至是超过一部。特别是智能手机的出现极大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同时体现出时代的巨大进步。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对于人们生产与生活都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性,甚至在未来的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都具有极大影响力。现代的移动通信技术发展迅速,从2G、3G到目前应用的4G。随着5G技术的研究与探索,相信在越来越先进的科学技术的强有力支持下会给人们带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2.2多媒体技术
多媒体是现代网络通信技术发展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这项技术的发展促使我国较早通信技术单一性向多样性、丰富性发展。原先的通信技术只是单一的简单信息和数据传递。而随着多媒体技术出现,信息呈现出多样化,除却文字以外的包括图片、语音、视频等数据形式。并且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还有其自身的优势特点,例如,这种技术同时处理的信息数据量很大,传输速度相当快,与此同时它的应用范围更加的广泛,在未来通信技术,占有非常重要地位。但是在当代的技术发展中,自身也存在着风险隐患,如在信息处理和传递过程中我们都很担心信息泄露等。
2.3宽带网络
宽带网络是我们现在应用比较广泛的一项通信技术,它主要是运用于比较固定的范围,如办公区域、家庭区域等。这种通信技术的发展还是要依赖于互联网与光纤通信的发展与应用,为我们的生活、学习、办公以及休闲娱乐都带来很大的便利。例如借助互联宽带网络,可以实现各个不同地区同步视频会议,在现代经济高速发展时期省时省力,节省资源。它的应用同时也提高了信息的传输速度与信息容量的扩大。
3网络通信技术的不足
3.1互联网信息真实问题
随着现代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进步与发展,互联网作为人们交流与传播信息最主要平台,而人们在虚拟网络上对于信息质量的高低与真实性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检测,在扑面而来汹涌的大容量数据中,更有些不法人员对一些不真实的言论或是不真实的事件进行炒作。网络发展目前还没有形成和制定完整的制度条款对人们言行进行制约,更易引发道德素质不高或是别有用心的人在网络进行虚假消息传播。
3.2网络信息技术的安全问题
(1)网络自身技术问题。网络通信技术的安全问题中首先是讨论网络本身存在的问题。在当代的网络系统中,现代的网络系统呈现出一个整体的开放的状态,因此造成在运营的过程当中数据的可靠性降低,对于网络系统的不可保障性,从而整体无法对广大的客户提供优质的网络服务。大多数的时候还存在在数据传送过程中,一些数据传送通道自身存在安全隐患造成数据的乱码甚至是数据丢失等。(2)网络病毒。随着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很多不法人员自身拥有很高的电脑应用技术,一旦掌握电脑信息系统中比较脆弱的通道,编辑病毒软件进行攻击,或对数据随意篡改等其他违法行为就会造成系统的崩溃,这也是电脑技术发展所带来安全隐患之一。网络病毒已经是威胁当代网络技术发展的安全最为主要的问题,这种病毒的种类繁多,主要有劫持网络类、电脑类和破环数据、盗取数据甚至是破坏电脑硬件设备的病毒等。
4增强网络通信技术安全措施
(1)防火墙技术。解决现代网络通信技术的安全问题,首先需要增强和完善防火墙技术。防火墙技术简单的来说就是隔离病毒入侵的一种防范软件,是一种介于网络内部与外部的一项网络安全系统。病毒进行数据的侵入与破环首先通过防火墙,而防火墙对进入网络内部的数据进行鉴别与限制,通过对于大范围的信息数据整体进行过滤以此来保证网络内部信息资料的安全。防火墙自定义设置可以检测出对方是否属于违规访问,就可以立刻对此做出进行阻拦或是屏蔽的判断,进行处理,隔离病毒数据达到维护通信、保障信息安全的重要作用。(2)身份的鉴别与认证。鉴于现代网络的混乱以及安全责任方面制度的完善,对此在网络进行活动时需要实名认证。如今我们在使用手机上网通常是通过密码或是口令进行账户登录与验证。如果在网络上进行违法不当言论煽动群众或是传播不健康信息,相关部门可以根据账号以及IP地址的进行定位并锁定。通过身份的认证与鉴别可以明确的区分通信网络系统的权限人,如若发生一些不符合法律与道德的行为,就可以及时有效的对其屏蔽,找到现实中的具体物理人处以相应惩罚。通过身份认证的形式还可以保障人们自身在网络上的虚拟财产或是相关权益。
5结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又特别是经济全球化时代的今天。现代的通信设备,移动智能手机、电脑普及为我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了及大的便利性,互联网技术蓬勃发展为我国的经济带来巨大的推动力。可以说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剂。同时这种网络通信科技为人类的发展,推动人类历史的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郭夏.浅谈LTE网络优化技术[J].通讯世界,2015,(18):57-58.
[2]宋.SSL安全传输协议在网络通信中的应用分析[J].信息系统工程,2015,(6):91.
[3]李松.网络通信技术应用问题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6,(18):135-136.
[4]熊必成.5G网络通信技术应用的前瞻性思考[J].信息通信,2014,(11):230-230.
[5]伍均玺.网络通信中的加密技术应用[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5,(1):47,50.
[6]王洪斌.浅谈网络通信安全分析及其安全防御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3).
关键词: 大学语文 网络课程建设 信息素养 教学效率
大学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着观念陈旧、重视不够、课时量少、手段单一、效率低下等通病。大力加强教学改革,已成为解决这些通病的共识。但目前连篇累牍的教改论文,都聚焦在课堂上,对于课外辅助和延伸的探讨文章则是寥寥无几。笔者本学期参与了基于现代技术的网络课程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
将基于计算机的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于课堂,已是十分普遍的现象。现在的课堂教学,不用PPT,而单纯使用一张嘴、一本书、一支粉笔的情况已十分鲜见。现代教育技术的深入运用是大势所趋,笔者深感时代潮流不可阻挡,但技术带来的负面效应客观存在。技术只有辩证运用,因势利导,才会发挥它应有的最佳效应。
一方面,我在课堂上加强以ppt的制作为核心的技术研究,尽量让多媒体带来的冲击效果恰到好处地运用到课堂;另一方面,我也在教学中深感技术双刃剑的犀利,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如果听任技术手段炫人耳目,这必将使文学本身的品味空间挤压到无形,将教师本身的魅力展示消解,喧宾夺主,事实上给教学带来严重的损伤。甚至我有点固执地认为,这些年大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单一化、平面化、程序化等毛病,与PPT为核心的多媒体技术的泛滥运用是互为因果的。如何让技术在教学中维持平衡,让它成为一种重要的辅助手段?我思考的结果是课堂教学尽量回到原位,即在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激情讲授的感染力、师生互动的亲和力、现场机智的思考力,多媒体技术仅成为这生动锦绣上添加的一朵小花而已;而现代技术最佳辅助效果呈现的最佳时机,就是学生自主学习阶段,网络课堂的建设正是体现这一特征的生动实践。
浙江农林大学重视网络课堂建设,专门设有课程模板和系统,这给我建设大学语文网络课堂带来了极大方便。首先,我针对教学实际,利用平台,按照简单易操作的原则,设置好课堂项目。开设的节点有“公告”、“作业”、“答疑”、“讨论”、“图书资源”、“网络资源”、“课件与教案”、“习题库”、“创作园地”、“授课录像”、“教学大纲”、“师生交流”等。分别从教学管理、自主学习、交流探讨三方面体现逻辑和层次,涵盖教学内容。
其次,按照围绕课堂教学核心、网络课堂辅助的定位,有针对性地补充各节点的材料。我们使用的大学语文教材,选编的古代文学作品占了绝大多数。这就牵涉到大量的古代文学和文化知识,但在短短的32个课时内能介绍的毕竟极其有限。因此,我就在“图书资源”和“网络资源”中将“中国文学史”、“中国文化史”等适合的电子教材上传,将“国学网”、“大语在线”、“中国文学网”等介绍给学生。在课堂讲解的时候,要求学生专心听讲,聚精会神思考,因此做笔记这环节相对削弱。为弥补此不足,我课后都会将主要内容做成相对生动的课件,连同教案一并上传,使学生借此补充课堂笔记,并收到温故知新的功效。为使学习目的明确,考试能早做准备,一开学我便将教学大纲和往年的试题和相关习题上传,使学生胸中有数,做到未雨绸缪了。为弥补教材中现当代文学作品的不足,我还在相关栏目中上传了一些经典的作品和鉴赏的基础理论知识。在“师生交流”中还设有“读现代名家作品,品现实社会人生”的专栏,共同交流阅读心得和看法。
最后,充分发挥网络交互性、平等性、民主性、包容性的功用,让群体学习和自主学习相结合,在交流和讨论中取长补短,会通众说,增益其所不能,提高自学效率。同时也通过师生交流,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反馈机制,践行教学相长的教育原则。以往布置作业都是用练习本,现在都布置在网上完成,生态、环保又有趣味。“讨论题”和“师生交流”栏目,师生均平等参与,相互诘难,认识自然在思考和辩论中提升了境界。无论是作业、讨论还是交流,题目设置都要符合网络开放的特点,有选择的余地。回答起来均能有话可说,弹性和张力很大。在布置题目时,我至少做到二选一,学生挑选自己最顺手的那道做。完成时间尽可能设置长些,两个月内能完成就行,给学生以充分支配时间和提高答题质量的机会。出题要有协商探讨的性质,如“你认为项羽该不该渡乌江”、“秦晋殽之战中秦军为何失败”、“结合杨玉环和陈圆圆的人生遭遇,请你批驳红颜祸水论的荒谬”等。“师生交流”中我设置的题目为“你认为大学语文该怎样教”、“结合本专业,谈谈你对学学语文功用的认识”等。这些具有话题性质的题目,最能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因此回答起来异常活跃,时有耳目一新的观点令人振奋。
总之,网络课堂建设的主动权在老师,出发点和归结点在学生。把握这一不可动摇的法则,建设的过程就都能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从而不失时机地将技术规范好、引导好、设计好,使之符合教学的整体需要。
二
(一)课题研究的意义
1、促进网络教学的发展,提高网络教学的质量
由于网络教学可以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在网上组织最优秀的教材和教法,使学习者在网上可以学到最新的知识,因此是教学改革发展的方向。通过本项目的研究与实践,使网络教学更能为学习者提供一个建构主义的学习环境,充分体现学生的首创精神,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在不同情境下去运用他们所学的知识,而且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行动的反馈来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从而提供网络教学的质量。
2、寻找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实现学生远程交互自主学习的教学设计的技术解决方案
3、完善和发展教学设计理论
网络环境下的教学与传统教学,不仅是教学环境的不同,在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传播形式上都有本质的区别。通过本项目的研究,能够解决网络环境下,教学如何进行教学设计,如何调控教学过程,如何有效实施教学活动以达成教学目标,是对教学设计理论的完善和发展。
(二)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网络教学的设计理论与方法的研究缺乏系统性
通过对国内外有关的学术刊物(如《电化教育研究》、《中国电化教育》、《EducationalTechnology》等)、教育网站和国际国内有关学术会议(GCCCE、ICCE、CBE等)的论文集进行分析,网络教学的设计研究主要是关于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设计和协作学习的设计等方面,缺乏系统的研究。可以说,网络教学的设计理论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还有很多问题需要去研究和探索。例如,在网络环境下如何利用网络资源进行主动学习、利用虚拟情境进行探究学习、利用通讯工具进行协商学习、利用工具进行创造学习的设计以及教师指导性活动的设计等方面,都值得我们去研究。
2、网络教学的评价研究才刚刚起步
随着Internet应用的普及,网络教学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和教学场所。然而,与传统教学相比,网络教学的质量保证体系却显得不够完善、健全。如何保证网络教学的质量,建立一个行之有效的网络教学评价模型,已成为网络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时至*年,教育部批准全国31所高校建立网络教育学院,但却没有制定出如何保证网络教育质量的相关政策。美国国家教育政策研究所(TheInstituteForHigherEducationPolicy)于*年4月也发表了一份名为"在线教育质量:远程互联网教育成功应用的标准"的报告,然而,这些文章(报告)也仅仅是描述性的定义网络教学的评价指标,而对如何组织评价、如何获取定量数据、评价数据如何促进教学等方面则很少涉及。目前,网络教学的支撑平台中的学习评价模块往往只含有测试部分,而缺乏相应的分析与反馈。
二、课题研究内容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1、网络教学设计理论体系的研究
包括教学目标的设计、建构性学习环境的设计、学习情境的设计、学习资源的设计、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设计、学生协作学习活动的设计、教师指导性活动的设计、学习评价工具的设计等。
2、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教学策略与教学模式的研究
(1)网络教学策略的研究,如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内容组织策略、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情景营造策略、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对话组织策略、网络环境下的的课堂管理策略等
(2)网络教学模式的研究,如项目化学习模式、探索性学习模式、研究性学习模式等
3、网络教学评价的内容体系、方法、步骤与模型的研究
4、网络教学设计系统软件的开发与应用
5、网络教学评价系统软件的开发与应用
根据上述研究内容,总课题下设如下子课题:
1、网络教学设计与教学评价的理论研究(*、*)
2、网络教学资源的开发(邓文新)
3、网络教学设计与教学评价系统的开发(*)
4、Web课程的教学过程设计及支持系统的研究(陈品德)
5、网络教学设计与教学评价理论的应用研究(余红)
(二)课题的研究目标
本项目的研究目标是:运用现代教学理论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通过教学改革与实验,探索网络教学的设计与评价的理论和方法,开发相配套的网络教学的设计和评价系统软件,探索普通中小学利用网络资源进行网络教学的途径与方法。
(三)预期成果形式
1、论文与专著
发表有关网络教学的设计与评价的一系列学术论文,出版专著《网络教学的设计与评价》。
2、电脑软件
开发《网络教学设计系统软件》和《网络教学评价系统软件》,制作《网络教学设计》专题教学(学习)网站,建立《教学设计》多媒体资源库。
三、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一)研究方法与步骤
本项目的研究主要采用行动研究、实验研究、评价研究等方法。
对于较大规模的教学设计与教学模式的试验研究,将采用行动研究方法。
对于个别带有创新性的,能提出重要见解的小范围的教学研究,则通过建立科学的假设,采用实验研究的方法。
关于教学模式的评价和有关教学效果的分析,则采用评价研究方法。
研究步骤如下:
20*年5月-20*年8月,收集资料,建立模型
20*年9月-20*年1月,开发软件
20*年2月-20*年8月,教学试验,评价修改
20*年9月-20*年12月,扩大试验,归纳总结
(二)关键技术
1、基于网络的协作化设计思维工具的通讯模型的构建;
2、教学设计系统中师生教学活动的可视化表示与分析;
3、网络教学的教学评价模型的构建;
4、网络教学过程中学习反应信息的自动采集与处理。
四、课题研究价值
(一)创新点
1、建立网络教学设计的理论体系与方法。
2、建立基于网络环境的各类教学评价指标体系。
3、开发出操作性
强、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网络教学的设计工具和评价系统软件。
(二)理论意义
传统的教学设计是应用系统方法分析和研究教学的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他们的方法与步骤,并对教学结果作出评价的一种计划过程与操作程序。现代教学设计理论已经不拘泥于系统论的理论基础,不强调对教学活动的绝对控制,逐渐放弃呆板的设计模式,开始强调教学设计的关系性、灵活性和实时性,从而更加有利于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本课题的理论成果将完善和发展传统的教学设计理论与方法。
(三)应用价值
1、通过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总结并形成基于网络环境下学科教学设计的理论与方法,优化中小学课堂教学结构。
2、通过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探索并总结信息化时代如何改革传统的思想和模式,使学生学会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的方法和经验。
3、通过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探索普通中小学利用网络资源的途径与方法,形成一批优秀的网络教学课例。
4、通过课题的研究与实践,开发出具有应用推广价值的网络教学的设计工具和评价系统软件。
五、研究基础
(一)已有相关成果
1、曾于*年、*年两度获得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其中《多媒体组合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项目的成果在全国的大中小学广泛应用,《多媒体组合教学设计》(*、*编著,科学出版社)多次再版发行。
2、出版的《多媒体教学软件设计》(含教材与光碟)(*等编著,电子工业出版社,*年)、《多媒体教学软件设计与制作》(含教材与光碟)(*、*、*编著,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年)和《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等,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20*年)在全国广泛应用。
3、*年《多媒体技术在基础教育改革中的应用实验研究》和《小学语文"四结合"教学改革试验研究》获国家教委全国师范院校面向基础教育改革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
4、承担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研制开发与应用》(简称96-750)《小学语文科学小品文》、《小学语文古诗欣赏》、《小学语文扩展阅读》、《初中语文新诗赏析》四个子课题的研制与开发,4个项目6张光盘全部通过教育部组织的专家组鉴定,被评为优秀软件,并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和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在国内及东南亚地区发行。
5、*年所完成的《学习反应信息分析系统》获广东省高等学校优秀多媒体教学软件一等奖,并出版专著《学习反应信息的处理方法与应用》(*、*著,暨南大学出版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