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道桥工程概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公路桥梁施工、能力培养、实践学习教学发展模式
1公路与桥梁施工教学的意义
施工教学是公路与桥梁工程技术专业重要的教学环节,是提高专业人才综合素质培养的关键途径与手段,在现代高等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公路与桥梁建设的大发展,将需求大量的施工技术 施工管理和施工监理等方面的技术应用性人才 然而,随着公路等级 质量标准的不断提高以及道桥施工企业竞争的加剧,施工单位对技术人才的技术应用能力与专向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下得去 留得住 用得上为此,我们必须分析施工单位所需技术人员的知识与能力结构,加大教学改革力度,把理论教学和施工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培养出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公路与桥梁工程技术人员,为施工单位培养合格人才
2 国外公路与桥梁施工教学发展模式
德国道桥职业教育在培养高质量道桥技术人才方面显示了很强的优势,从培养目标出发,十分重视道桥施工实践在教学中的作用其成就主要得益于德国建立了独特的教学模式 加强道桥施工工程实践训练 双元制 双元制是由职业道桥专业教育考试和与道桥职业培训无直接关系的道桥行业协会承担 学生一般在道桥建筑施工工地接受一段时间的施工实践教育,然后再回到职业技术学校接受一段时间的理论教育 这些学生经过基础理论课 专业课和一系列施工实践能力的训练,毕业时取得文凭资格,可以直接参与公路与桥梁工程施工工作 这种校企相互交叉教学,有机结合的管理体制,有利于在教学过程中贯彻理论联系实际施工的原则,有利于培养出既懂理论又有动手能力的道桥施工和管理人员澳大利亚道桥职业教育学院道桥工程专业课程设置是以道桥施工为主导,其一般的程序是:道桥专业课程设置是以道桥行业组织制定,职业能力标准和国家统一的证书制度为依据,由国家道桥产业理事会及其顾问组织根据道桥产业需求,就业市场信息和岗位技能要求商定,然后报各州教育培训部审核批准,道桥专业课程的具体内容可以由企业道桥团体和院校联合调定 选定,从而保证了具有针对性道桥职业教学计划中没有基础课,只设区分不严格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学内容突出了道桥施工的针对性 行业性和行业标准,学生毕业后可直接参与道桥施工,无须经过岗前职业资格培训日本道桥职业教育学院在道桥工程课程设置上,十分重视施工应用技术 技能的培养,强调实用性 课程设置与道桥施工工作的匹配程度较高,课程设置分为一般教养课程和专业课程,专业课程分为专业基础课和实践课 每年都设有大量施工实践课,目的是为了学生能了解 深入真正的道桥实际施工工程,能更广泛学习道桥专业知识,增加知识储备 课程理论深度则不是很高,在整合程度方面,可以达到理论与施工实践的较好整合英国道桥职业教育通过推行 国家职业资格证书 执行,使道桥专业课程内容与施工工作要求的结合程度达到了较高水平 受传统学术教育的影响,英国的道桥高职院校很重视基础理论的教学,但英国高等教育领域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其中道桥高职教育机构普遍升级,使得道桥工程课程理论深度有进一步削弱的趋势,道桥施工现场教学和学生进入施工工地实习学时增多了,在理论与施工实践的整合方面采取工学交替形式,因其交替周期长,对理论与实践的整合不足十分有效,课程理论深度也比其它国家深
3我国公路与桥梁施工教学发展模式
3.1改革教学体系,以能力培养为主线我国道桥职业教育应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施工应用为目的 由于现代计算技术的发展,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大量采用,在道桥建设领域大量急需的是施工技术人员,为此我们将专业特色定位在精施工懂设计会管理为达到特色要求,我们对道桥施工过程进行归纳,划分为招投标阶段施工准备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验收阶段从上述四个阶段的工作内容来剖析施工技术人员施工管理人员所必需的知识和能力,确定公路与桥梁施工专业毕业生所应具备的业务能力为:
(1)具有较强的识图能力;
(2)具有较强的道桥施工放样及工程控制测量的能力;
(3)具有对道桥建筑材料质量进行检验和应用的能力;
(4)具有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编制概预算的能力;
(5)具有熟练地运用规范组织道桥工程施工的能力;
(6)具有道桥施工技术所必需的一般公路和中小桥涵设计计算的能力;
(7)具有熟练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根据道桥施工一线岗位群对工程技术人员应具备的专业技术能力的要求,将教学体系分为两大板块: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并采用能力分解的办法,构建理论教学体系和施工实践教学体系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的教学体系理论教学体系包括基本素质工程技术基础道桥施工技术道桥施工管理和专向技术等五个模块,施工实践教学体系包括学生自主管理与实践 工程技术基础实训道桥施工技术课程设计和道桥工程综合能力实训四个模块为达到能力培养目标的要求,对各项能力进行分解,找出知识点,确定课程结构和内容
3.2加强施工实践教学,实现零磨合期 就业公路与桥梁专业为达到 精施工 懂设计 会管理 的核心能力,在安排必要的理论教学基础上,加强施工实践教学的比重,将施工实践教学比例由原来的35.1%增加到48%,对施工实践教学的内容与方式进行调整,增加学生动手能力和自主能力的培养 以施工单位为依托,紧密校企联合,充分利用施工单位实践基地,对道桥施工综合能力的培养采取顶岗实训,如:道桥施工岗位实训实训方式由集中改为分散,即将学生分散安排到各施工工地,作为见习技术员在工程技术人员和兼职教师的指导下,顶岗完成一个较完整的路基(桥涵)或路面的施工内容,使学生得到较系统的职业能力训练,同时也使学生对日后就业环境有了充分的心理准备 在近年的施工实训中,100%的学生顶岗参加公路与桥梁建设工程现场的施工控制测量工程质量检验材料试验工程内业记录及管理等工作 经过施工实践,公路与桥梁专业的施工实训效果非常好,学生不但在实训中掌握了施工技术,学到了工程管理知识,更深一步地理解了道桥设计的内涵
3.3以施工应用为目的确定课程内容理论教学突出针对性和施工应用性课程内容突出以培养施工技术应用能力为主 基础理论以施工应用为目标,以必需够用为度,宜多则多,宜少则少,以实际需要为标准;对专业技术基础理论,以施工应用为目的,摆脱学科系统性完整性的传统束缚,以必需 够用为度,以讲清概念强化施工应用为教学重点;对专业技术理论,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以掌握基本概念 强化应用和实践为教学重点将其中与施工实际较紧密的内容安排到施工现场由工程技术人员或兼职教师讲授等等 专业教学根据工程实际加强了针对性和应用性同时,对专业理论部分强调公式的应用减少理论推导,并注意及时引入专业规范和标准对于所有课程的教学内容以及深浅度和侧重点均以倒推法进行了重新确定在注重理论教学和施工实践教学的同时,还要注重对学生组织或管理能力 职业道德和法律法规等方面的教育和培养,要适当增加一些人文类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最后根据各门课程的内容需讲授的时间,确定出每门课的课时数
【关键词】道桥施工;成本控制;策略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区域间交通运输能力要求的不断提高,都客观促进了国内道桥建设行业的稳步发展。在我国道桥建设行业的长期发展中,加强对于各项管理工作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是十分重要的,而且是促进行业进一步发展和创新的坚实基础。同时,国内现阶段建设的道桥工程投资普遍较大,而且在建设过程中受各类不可预见因素的影响较为严重,道桥施工项目的成本控制对整个道桥施工项目成本进行指导、监督、调节和限制,及时纠正将要发生和已经发生的偏差,把各项生产费用,控制在计划成本的范围之内,以保证成本目标的实现。
1道桥施工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
1.1道桥施工中缺乏完善的成本控制体制。道桥施工的施工地点多远离公司,公司在派驻管理人员进行现场管理的同时,并没有一个完善的管理体制。道桥施工对于原料、设备以及施工人员都没有有效的管理,整个道桥施工处于一个涣散的状态。加之道桥施工环境恶劣,工作劳动强度比较大,施工人员处于不断的流动之中。企业又缺乏完善的管理体制,难以从各个环节加强企业的成本控制,减少道桥施工成本只是一句空话。
1.2道桥施工的前期缺乏成本控制。要进行路桥的施工,首先要和众多的道桥施工企业进行竞争,投标决定施工项目的归属。多数道桥施工企业为了投标成功,通常选择最低价中标,中标价格比成本价还要低,难以在施工的过程中盈利。其次,要完成施工项目,就要从原料设备等物质材料上进行保证,但是大多数道桥施工企业缺乏一个完善的管理体系,对于原料以及设备的数量估计错误,在原料价格大幅上涨的同时也不得不采购,增大了企业的工程成本,亏损严重。此外,道桥施工企业多没有自己的施工队伍,在工程分包的情况下这个问题就更为严重。
1.3道桥施工过程中的成本控制缺位。成本控制是一个企业加强管理、增加盈利的有效手段,道桥施工工期较长,只有加强施工过程中的成本控制,成本控制才能在道桥施工中落到实处。但是由于施工的环境恶劣,施工管理人员管理不到位,施工过程中原料浪费严重,有些设备出现问题不经修理便弃之不用,这些细微处的浪费都增加了企业的成本。
1.4道桥施工企业没有处理好成本控制与工程质量之间的关系。现代很多路桥施工企业都意识到成本控制的重要性,也在施工前与施工中进行了成本的控制,但是却扭曲了成本控制的概念。成本控制是在保障工程质量与工期的前提下减少成本的投入,但是很多企业为了赶工期,获取利润,违心的建成不合格的路桥项目,这不仅损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也不利于企业的长远持久发展。
2道桥施工成本的控制策略
2.1牢固树立成本意识。
目前道桥施工项目成本管理往往只停留在对竣工结算的审核上,对其他阶段的控制显得薄弱,这会导致在其他阶段的成本不能得到好的控制,以此只有树立起全面的成本控制意识,才能降低项目的成本管理。
2.2优化施工方案
道桥施工方案是对道桥工程的施工方法以及在施工过程中对道桥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的分析。施工方案越具体,施工过程就越容易,施工的成本也就越低。然而,在制作施工方案时,工作人员忽视其重要性,没有实地考察,优化方案不能发挥指导作用,从而不能很好地控制费用。因此,在道桥的施工期,必须优化施工方案,使其能够为道桥工程建设服务。如在方案中应合理运用沙土资源,有的地方有多余的沙土,有的标段又缺少此类资源。由此,可把沙土丰富的标段运送到缺少的标段。
2.3编制好道桥施工项目成本计划,严格审核施工计划
施工现场成本计划是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是以生产技术组织、劳动力单价、材料供应、机械设备等各种先进的技术经济定额为依据的,然后经过数据收集、数据整理和数据分析的过程编制出来的。先进合理的成本计划是成本控制的依据,是降低施工成本的重要环节,是企业获得更高经济效益所必须制定的。承包商是根据审批的施工计划及组织设计来取得合同价款的。如果监理工程师赞同这样的施工,则在施工过程中要求业主能够履行义务,否则就会让承包商主动要求业主赔偿。如承包商不合理安排工期,工期内前紧后松,或者前松后紧。因此,在审批施工计划时应特别指出其合理工期,并尽可能的把应做好的工作完成。又如施工单位处理桩基问题时,不计桩基的长短(合同是以桩基的长度计算单价),全部采用重锤桩机,这就增大了施工的成本。另外,施工机械使用不合理。由于不能按照特定的施工顺序来建设道桥,使得施工设备在机械场内堆积,或者发生二次运输,最后不得不把多余的运送出去,或多进桩机来加快工程的进度。在审核施工计划时,必须慎重考虑其对工程的指挥作用,不能盲目地审批,使不合格的计划进入到道桥工程施工中。 原材料的质量也是审批时应该注意的,不能贪一时节约成本,原材料的质量是整个道桥工程质量的基础,基础牢固,道桥质量才能提高。如果不合格的原材料进入工程内,道桥因质量不高但而受破损,不但没有控制到工程的费用成本,相反还增加了施工费用。把成本控制在计划之内,定额之内,从而避免不必要的浪费。成本控制是降低施工成本的关键,所以要切实加强施工现场成本控制。
2.4掌握好施工的进度及质量
道桥工程的施工人员大多来自于农村,缺乏理论知识,缺少专业技能与技术,延长了整个工程的工期,且道桥质量得不到保证,增加了施工的成本。因此,必须培养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与基本技术,掌握先进的施工技术,从而减短工期,增加道桥质量,降低费用。另外,在保证总工期不变的条件下,尽力为每一道工艺提供合理的工期,并定期提醒业主及时对拆迁等事项付款。若业主有单方面要求,工程指挥者需站在专家的角度给出意见。一旦出现业主强调赶工现象或先通半幅度路面的现象,施工人员需把可能造成的浪费向业主反映,最后决定是否取消先通半幅路面的要求。
2.5加强施工现场管理
任何工程在实际施工中,都会遇到设计变更、工程量增减、合同差异等问题,项目管理人如何充分利用合同条款,在这些事项一旦发生时,及时与现场监理办理签认手续,做好工程量变更,是项目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直接关系到项目效益的好坏。加强工程进度和质量管理,争创精品工程,争取获得甲方大额补差奖励奖金和工程优质奖,也是增加项目收入的重要途径。
3 结束语
在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下,道桥施工的成本控制是一个完整而复杂的过程,施工企业不能因为施工成本控制而忽视了工程的质量与工期的要求。要想控制整个道桥工程施工的成本费用,就必须从小的环节做起,一步步地实现节省人力与物力资源、降低费用、控制成本的目标,提高道桥工程质量的目的。这些需要施工人员的努力,把各项生产费用,控制在计划成本的范围之内,以保证成本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卢化军,曹新明.道桥工程费用控制的若干做法[J].商情,2010,(5):168.
[2]李达维,宋学娟.道桥工程费用控制的若干措施[J].科技与企,2011,(14):4.
关键词: 城市立交匝道桥;下部结构;设计要点
立交匝道对于立交的交通功能具有较大的制约作用,同时也是保证交通枢纽正常运行、为车辆提供转向的必要条件。虽然匝道总的形状取决于立交的式样和类型,但线形和特点受到交通类型、交通功能、交通量、相交路性质、设计速度、道路用地、地物拆迁量、交叉角、匝道端点形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如何保证车辆在匝道上的运行顺畅安全,以及如何提高立交的通行能力等问题,值得我们及时总结经验,使立交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更上一个台阶。在本文中主要探讨了城市立交匝道桥下部结构设计要点。
一、立交匝道桥的基本介绍
通常情况下,在相互连接的立交桥位置车辆的通行方式主要包括了两种方式,分别是直行和转弯运行。直行,指的是沿着原来的路线通过立交桥跨越过去;转弯运行,指的是需要通过另外一条路线上去,因此必须修建用来转弯的道路,避免走错路,该种道路一般修建成分离式的横截面,同时必须是只允许单车单方向通行,专业名称为匝道。
二、匝道设计的总体要求
在设计互通式立交的过程中,必须对各个匝道的布置方案以及设计方法进行充分的考虑。通常情况下,根据标准所涉及的单车道所负荷的交通量达到了1000辆/小时,该负荷量可以满足基本的生产需要。当同一座立交的双匝道距离比较近,有的设计者合并两条车道为一条车道,存在极大地不合理性。不同方向的两条匝道,一旦合并容易导致错路运行,从而导致行车存在安全威胁,同时如果这两条匝道是弯道,横向正好相反,难以进行有效的处理;同一方向的两条匝道,依然各自具有各自的紧急停车道,一旦合并容易导致错路运行,甚至同时造成匝道的阻塞,引起交通混乱。由此可见在设计城市立交匝道桥时,应当使用栏杆或者路肩把两条距离较近的匝道进行隔离。转弯匝道桥主要包括了三个组成部分:原路线驶出道口、匝道经行路段、进入另一条路线的进入道口。首先,驶出道口必须位于明显的位置,容易被高速车辆进行识别,从而正确顺利驶出,可以通过构造物的位置来进行设置,两者之间必须保持适当的距离;在驶入道口的设置上,应当安排在构造物之后,有利于行车安全,不影响司机的视野。
三、匝道桥中墩结构布置要点
3.1墩柱与支点布置型式
一般而言匝道桥的宽度都比较狭窄,所使用的桥墩通常采用双柱墩和独柱墩。根据现在的交通负荷情况,重载车辆越来越多,因此对匝道桥在结构受力稳定方面的要求与桥梁整体的抗震能力要求越来越高。所以,匝道桥的桥墩应当尽量选择双柱墩更为合适,或者采用独柱双支点的形式,布置过程中应当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3.1.1连接墩与非连接墩
对于连接墩应当采用双柱墩或者独柱双支点形式;对于非连接墩,一般情况下,采用双柱墩或者独柱双支点形式。但是,对于非连接墩的特殊的节点,需要采用独柱单支点的设计方式,由于独柱单支点形式只能够逐个进行设置,必须根据道路的具体情况进行偏心值计算,以道路平面曲线半径作为计算依据,控制偏心值在5-30厘米的范围之内,当偏心值超过30厘米,应当采用双柱墩或者独柱双支点形式。对于地理位置优越的立交匝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采用双柱双支点形式作为中墩。
3.1.2弯桥、窄桥
一般匝道桥为弯桥、窄桥,由于受到超重的负荷作用,因此和直梁桥相对比,匝道桥承受着弯、剪、扭三种作用力的复合作用,在上部结构中,扭矩比较大,处于弯扭的状态,因此该种桥梁一联跨数一般在3跨以内,如果超过3跨,则应当在中墩上增加抗扭墩。如果匝道桥的半径较小,可以采用具有比较大抗扭刚度的结构,同时要求该结构具有良好的整体性。
3.2双柱墩构造
双柱墩构造在匝道桥上,可以加强关键部位的稳定性与抗震能力。在墩顶部可以通过设置盖梁或者设置系梁来连接双柱;如果采用双桩接双柱型的形式,可以通过设置承台来连接桩,从而提高整体结构的稳定度与抗震能力。对于具有较高抗震设防标准的地区,采用双柱墩型式来设置中墩,在连接墩上设置盖梁,在非连接墩上设置系梁,从而对双柱进行连接;在柱底部则设置承台连接桩与桩,对连接桩采用双排桩,对于非连接墩则采用单排桩,可以促使整个结构更加稳固。
3.3墩梁链接方式
匝道桥一般都具有比较大的纵向坡度,因此,桥墩的高差比较明显。在连续梁桥上,相同的联内,每根桥墩具有不同的高度,因此具有不同的抗推刚度,各个桥墩所承受的水平地震力存在极大的差别。在桥墩横截面形式不变的前提下,桥墩高度和抗推刚度呈现出反向变动的关系,也就是说如果桥墩越高,那么所具有的抗推刚度则越小,柔性越大。通过桥墩截面形式与大小的改变来调节抗推刚度,可以弥补桥墩高度相差过大带来的缺陷。如果桥墩的高度比较高,那么可以通过具有较大刚度的截面形式来调节抗推刚度,或者直接扩大桥墩的界面尺寸。通常情况下,支座是连接桥墩和上部结构的重要构成部分,对于特殊情况可以把抗推刚比较小的桥墩与上部结构进行固结,把具有较大刚度的桥墩和上部结构进行铰接,有利于提高桥梁结构的稳定性,同时可以使各个桥墩上分布的抗推刚度更加均匀,保持受力均衡的状态。当墩柱高度超过8米时,可以采用墩梁的钢构结构来对中墩进行固结。
3.4抗扭支座横向间距布置
对抗扭支座横向间距进行合理的布置,对支座的压力储备产生直接的影响。相关人员通过计算可知,抗扭支座间距越大,其内外侧支座受到越高的压力储备。对于抗扭支座的横向间距,应当通过计算确定,同时保证在荷载条件最恶劣的情况下,依然可以避免负反力的出现。如果没有合理的布置好抗扭支座的横向间距,容易导致梁内侧支座出现脱空的问题,还会导致梁体向外侧移动等等。为了避免出现上述问题,必须对支座横向间距进行加大,从而获得适当的压力安全储备。
3.5限位装置
匝道桥有着自身的特殊性,其限位装置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在梁体上安装横向限位装置,有利于连接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避免梁体发生移动。
四、结束语
综上,匝道桥属于一种不规则的曲线梁桥,除了满足常规桥梁的构造要求,还必须满足更高更为严格的要求,必须受到足够的重视。因此,在设计匝道桥的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循安全可靠、耐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等方面的要求,必须确保匝道桥的设计与施工质量符合工程的安全要求。
参考文献:
[1] 毕仕勇,李睿,赵静,王鹏. 匝道桥的抗震概念设计[J]. 交通标准化. 2011(20)
[2] 饶波. 采用小半径曲线梁的立交匝道桥设计[J]. 中国市政工程. 2011(03)
[3] 万莉. 匝道桥的计算方法及设计要点[J]. 现代交通技术. 2009(02)
【关键词】桥梁;病害;加固策略
高速公路在社会交通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提高高速公路的运行效率以及运行安全性,是交通界的一大课题。而高速公路桥梁中,匝道桥发生病害的概率相对较高,因此,对匝道桥桥梁加固技术的研究就显得十分必要。
1、匝道桥桥梁容易出现的病害问题
匝道桥桥梁的病害问题比较复杂,归结起来,比较容易发生的主要有:
1.1 主梁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了横向爬移,而连接墩外挡块因为受到推力,出现倾斜甚至开裂的病害,独柱墩的下部桥梁平线也在内侧存在横向裂缝;
1.2 主梁底板若存在不同程度的横向裂缝,腹板则容易存在竖向裂缝的问题,有些甚至比较严重,且由于没有及时发现、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导致裂缝进一步扩大延伸,其宽度也超出了规范所限制的范围。
2、匝道桥桥梁病害产生的主要原因
经研究发现,匝道桥桥梁各种病害产生的原因,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点:
2.1 施工误差:在施工过程中,因为各种人为或非人为的原因,致使支座安装的位置与预定位置产生误差,是造成支撑位置偏离最为主要的原因;
2.2 梁体爬移:梁体爬移是引发墩柱裂缝的重要因素,加上施工误差所造成的支座误差,增大梁体横向性爬移的幅度,使墩柱在内侧发生环向横缝的问题;同时,梁体爬移也是连接墩外挡块发生开裂的主要因素;
2.3 超载、施工技术不当:桥梁使用过程中的超载,以及桥梁建设不恰当的施工方法,是造成梁体裂缝的最主要原因;梁底出现横向裂缝的原因,主要是正截面的抗弯强度无法满足要求;腹板出现斜裂缝,则是因为斜截面的抗剪强度无法满足要求。与此同时,支座部分出现的安装误差导致桥梁梁体原本的受力体系从某种程度上发生了改变,更加重了梁体裂缝问题的严重性。
3、匝道桥桥梁加固策略
匝道桥桥梁的加固,必须要经过精密的测量和计算,即“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确保现有的病害得以解决或者最大程度的减轻,同时不会导致新的病害出现。施工前要仔细研究设计图,考察桥梁周边环境;在施工的整个过程中,要建立健全各项监控和防护措施;另外还要考虑到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尽量地降低施工的工程量,减小对社会交通等造成的影响。
一般来说, 桥梁的加固包括现有桥梁的改造及病害桥梁的修复。 其中,现有桥梁的改造一般是由于现在交通运输量的增长、设计荷载标准的提高、公路路基宽度的拓宽等使一些桥梁已不能满足当前交通运输的要求而进行改造;病害桥梁的修复一般是由于桥梁材料的老化, 运营养护的不当等使一些桥梁出现了病害而进行维修。 桥梁的加固与桥梁的设计一样,除了应满足设计规范,符合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结构安全的原则外,还必须经过一定的程序和步骤,这就是所谓的加固概念设计。桥梁结构由于结构失效或损伤经评估不能满足结构安全或正常使用要求时,必须进行加固。加固设计的内容及范围,应根据评估结论和委托方提出的要求确定,可以包括整体桥梁,也可以是指定的区段或特定的构件;还有就是建立既有桥梁维修、加固、重建的经济分析模型,通过分析比较,选择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对现有交通干扰较小的方案实施,以保证改造后的桥梁能安全运营。 具体来说可以通过以下几点来完成:
3.1 增加盖梁。
增加盖梁的主要目的是解决主梁爬移的病害,它首先要保证不能改变桥梁旧有的体系,然后选择合适的独柱墩,在墩顶增加设置盖梁。 盖梁外侧需要增加设置支座,将原本的单支撑形式改变为双支撑,以减轻扭转作用力,从而减小主梁发生的横向爬移。 在安装新支座的时候,顶升的速度要慢而稳,高度必须严格依照设计要求;新支座与楔形块、垫石之间的高度误差,必须控制在 2mm 以内,且旧支座必须在新支座之前受力。 体外预应力加固法 体外预应力法的加固原理是在梁的下缘受拉区设置预应力材料, 通过张拉对梁体产生偏心预应力,在此偏心压力作用下,使梁体发生上拱,抵消部分自重应力,减小了结构变形和裂缝宽度、改善了结构受力,能够较大幅度的提高结构承载力。 与通常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相比,力筋与原结构只在锚固点与梁连接,类似于无粘结预应力结构。 这种方法在自重增加很小的情况下可大幅度的改善和调整原结构的状态,提高结构刚度、抗裂性。 此法既适用于通行重车时的临时加固, 也可作为提高桥梁承载力的永久加固措施。 从而起到减小承重构件的应力,改善桥梁性能,达到提高承载能力的目的。 这种技术具有提高结构承载力,增大结构刚度,减小挠度等优点。
3.2 对于墩柱的加固。
主要采取整体包裹碳纤维布的方法进行加固处理,整体包裹的范围视桥梁具体情况而定,如果有必要,可对匝道桥所有的墩柱都进行加固,以保证桥梁的安全性。
3.3 对于防震挡块的加固。
可以将已经开裂的旧有挡块完全清除,然后在原有的盖梁上进行植筋,浇注出新的挡块来进行加固。 在清除旧有挡块之后、植筋之前,需要对原钢筋采取除锈处理,以免影响新档块的质量;而在浇柱新挡块、拆除模板之后,需要以橡胶垫块进行填充加固处理。
3.4 对于预应力桥梁的加固。
对预应力桥梁加固需要考虑的的前提条件有两点:(1)不得影响到桥下的交通;(2)不得降低桥下的净空。 如果能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可以采取粘贴碳纤维布的措施,对底板进行全部加固;对于腹板则采取粘贴钢板的措施进行加固。
3.5 对于普通的混凝土桥梁的加固。
第一项工作步骤自然是修补桥梁裂缝。修补的过程中,要注意对不同宽度的裂缝,分别采取不同的技术来修补,要恰当选取修补材料。 修补完成后,可以粘贴碳纤维,或者采取粘贴钢板的措施,从而提高桥梁的承载能力。
匝道桥是高速公路桥梁中比较容易发生病害的部分,其病害的具体形式存在多样性、复杂性的特点,可以及时的应变。处理起来比较棘手;而且对于匝道桥进行病害检测的时候,需要采取搭建脚手架或者利用桥检车的方法,因此其病害又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如果不及时检测,很难发现。有关方面一定要加强道桥管理,提高对匝道桥检测的重视度,本研究也为匝道桥的加固提供了一些建议,一旦发现病害,要及早采取正确的技术方法处理,以免病害不断扩大,造成严重后果。
参考文献:
[1]王世明,徐建闽. 可接受间隙匝道控制策略及其参数标定研究[J].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0,(07).
关键词:道桥;景观;设计;分析
一、城市道桥基础设施建设景观现状分析
道桥景观问题是道桥工程美学、城市规划学、环境美学、人文地理、民族心理、历史文化传统、民族经济等方面知识在工程建设上的综合体现。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道桥景观问题必将引起高度重视。
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1、桥梁风格各异,寓意肤浅,未能体现地方特色;2、路面材料层出不穷,城市整体性较差;3、道路附属设施如候车亭、灯箱广告、路灯、道路标志标牌等各成系统,未能达到理想的规划意境。
对存在问题原因分析:1、专业人才的知识结构问题,忽视了景观性的考虑;2、城市规划部门在项目审批时侧重于宏观性的控制,忽视景观性的控制;3、建设分阶段进行,整体协调性不够。在部门利益与整体利益间存在冲突,各自为政,使街道景观难以得到较好地统一协调。
二、桥梁景观设计方法探讨
在城市新城区建设开发的过程中,特别是地处江南区域,待建的桥梁很多,这些桥梁如何与城市景色融为一体,如何与老城区的古桥相得益彰,如何延续地方文化,已经成为了一个亟待研究的课题。
(一)桥梁的环境景观
桥梁景观分解成线型设计、造型设计、平面布局设计、色彩设计、肌理设计、装饰设计等六大部分。桥梁景观总是与地景、城市景观相伴生,有时其复合景观意义更大。如悉尼大桥与悉尼歌剧院的景观伴生成为悉尼甚至澳大利亚的标志。
(二)桥梁景观元素的组织与设计方法
桥梁景观首先是慎重处理桥梁形象的定位;其次是依据形象定位及分析得出的概念进行图式化处理;再次是对桥梁的标志性组件依据上述结果进行设计;最后确定桥梁景观的标志色,桥梁景观元素的设计。
形象定位:包括城市精神、市民行为准则、城市发展战略目标等,从中形成桥梁景观理念。
标志物与标志图案:包括标志物与标志图案的多样化比较设计;根据桥梁尺度确定的标志物及图案的尺寸要求;标志物与标志图案的适合纹样设计等桥梁标志物。
标志色:可沿用城市标志色,也可根据城市的环境、文化确定标志色,选用的色彩应有一个量化标准,并要与标志物与图案纹样的色彩设计配合,同时还应与桥梁防腐涂装结合。
桥梁景观元素的设计:包括桥梁附属的花坛、座椅、栏杆、广告牌、电话亭、公交车站、人行天桥、垃圾桶、指示标牌及灯具等元素,也包含地面铺装、窨井盖板、建筑小品等。其设计要以标志色为统一,以标志图案为特征。
(三)桥梁景观设计协同机制的建立
路、桥设计与管理部门应完善机制,鼓励专业设计部门与景观设计单位的联合,使桥梁在决策伊始便体现景观与技术、经济、功能的和谐、优化,从而提高景观本体的内在“素质”。
三、道路景观的控制
(一)道路绿化建设的控制
城市道路绿化,是道路景观控制的重中之重。
1、城市道路绿化植物的选择
城市道路绿化植物的选择,主要考虑艺术效果和功能效果。在植物配置中尽可能用乡土树种,体现地方特色。布置形式主要有两类:整齐式行道树类型及自然式园林道路的布置。前者植物配置形式:(1)乔木为主、配以草坪;(2)乔木和灌木;(3)常绿乔木配以花卉、灌木、草坪、绿篱(或色块);另外,若条件允许可多行布置,既可增加绿化面积,提高绿化水平,又可大大减少噪音,这也是将来发展的方向和潮流。后者在繁忙的道路两侧设置自然式的园林道路即林荫路绿地相似,有时可起到小游园的作用),尤其是居民分步相对较密集的一侧,既可方便居民自由出入林荫带散步休息(不必穿过交通繁忙的街道),又有效防止和减少车辆废气、噪音对居民的危害,这种形式在各个城市较为普遍。
2、见缝插针,创造丰富的绿地景观
城市立交桥下面往往是被遗忘的角落,甚至成为废物垃圾的憩息地,立交桥底下应提倡种植垂直绿化(如爬山虎),种植耐阴植物。道路交通分流隔离岛应避免死板的水泥板,宜种植低矮植物,并注意修剪。总之要尽可能地增加绿量,使道路绿色充盈,充满生机。
(二)道路景观其他要素的控制
1、道路材质的控制
路面材料的选择,直接关系道路建成后的观感,在道路设计中应从几个方面去把握:一是选择与道路整体效果相协调的面层材质,注重颜色与质感的整体协调性;二是尽量就地取材,体现地方特色,同时也有利于造价的控制;三是满足道路功能的需要,比如防滑系数等技术指标的满足。
从国外发达国家看,城市街道一般以沥青为宜,其景观性或使用舒适性等方面均优于混凝土路面,当然混凝土路面也有其优点,最重要的是一个城市最好确定一种车行道路面材料,便于整体统一。
2、附属设施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