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旱涝灾害的防治措施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石漠化;综合防治;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环境地质灾害
中图分类号:X1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03-0146-02
1 石漠化现状
石漠化是在“喀斯特”脆弱生态环境下,人类不合理社会经济活动造成的。因人地矛盾导致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岩石逐渐、土地生产力衰退甚至丧失,地表在视觉上类似于荒漠景观的演变过程。
盘县“喀斯特”面积为2635.98km2,占土地总面积的64.98%;已经石漠化的土地面积为1187.40km2,占土地总面积的29.27%;无明显石漠化的土地面积为711.96km2,占土地总面积的17.55%;潜在石漠化的土地面积为735.62km2,占土地总面积的18.13%。在石漠化土地中,轻度石漠化的面积为540.42km2,占土地总面积的13.32%;中度石漠化的面积为356.40km2,占土地总面积的8.79%;强度石漠化的面积为237.28km2,占土地总面积的5.85%;极强度石漠化的面积为53.30km2,占土地总面积的1.31%。全县中度以上石漠化面积合计646.98km2,占全省石漠化总面积的15.95%。石漠化是土地荒漠化的一种,作为土地退化的结果,石漠化的表现具有程度的差异,石漠化等级划分就是土地退化的程度的辨识和划分,实质上是对土地生态脆弱性和土地生产率高低的划分。
“喀斯特”石漠化作为一种环境地质灾害,加速了生态环境的恶化,导致生态的脆弱,以至形成以石漠化为核心的灾害群与灾害链。主要表现为水土流失—石漠化—旱涝灾害—生态系统退化集聚性发生和因果循环,结果导致土地资源利用价值丧失和非地带性干旱,造成旱涝等自然灾害频繁、生态系统退化、物种灭绝、土地生产力下降或丧失、水资源供给减少、用水短缺等灾害,加剧了“喀斯特”地区的贫困状况,威胁到人类生态安全,治理难度将越来越大,治理效果将越来越差,资金需求也会越来越大。
2 石漠化成因
从实际调查情况看,盘县石漠化的成因既有自然成因,也有人为成因,而大多数是二者相互作用后的结果。
2.1 石漠化发生的自然因素
2.1.1 岩性的影响。“喀斯特”山区的成土母岩主要为石炭系、二叠系和三叠系的碳酸盐类岩,岩石质地纯、易溶蚀,是产生石漠化的基本因素。
2.1.2 地质地貌的影响。由于地处云贵高原中段的过度地带,地势西北高(最高海拔2807m),东部和南部地势较低(最低海拨740m),最大高差2067米。在南北盘江的强烈切割下,形成了垂直分异大、水平分割强烈的中山峡谷地貌,致使山坡陡峻,从而使得山体的保土能力弱,水土容易流失,导致了大面积的石漠化。
2.1.3 “喀斯特”生态环境本身的脆弱性影响。“喀斯特”地区土层浅薄,多属石灰土。这一水土条件下的植物一般生长缓慢,而对环境变化反应极为敏感,森林生态阀值低,且易退化,一旦过量采伐,极易导致石山。
2.2 石漠化发生的人为因素
2.2.1 砍伐森林。大面积毁林开荒造成了森林的严重破坏,致使森林覆盖率锐减,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是盘县石漠化进程加剧的人为主要原因。
2.2.2 土地不合理利用。据统计,盘县山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83.35%,“喀斯特”面积占山地面积的73.54%,农业人口的80%以上分布在“喀斯特”地区,由于没有平地支撑,人们不得不向坡地垦荒求粮,导致对坡地的不断开垦,使得其保土能力下降,“喀斯特”陡坡不断荒漠石漠化。
3 综合防治措施及建议
石漠化有“地球癌症”之称,治理难度很大,但许多试验表明,在“喀斯特”石漠化山区,实行严格的封山育林,并辅以人工促进更新,中度等级以下的石漠化,一般在封山1~2年后可见草坡,5年左右可见灌木,15~30年可形成“喀斯特”森林植被,贵州茂兰、云台山等“喀斯特”原始森林的存在,证明了“喀斯特”石山上能够生长茂密森林的事实。盘县有丰富的水热资源,有利于植被自然恢复;有丰富的物种(杉木、柏树、马尾松、金银花等),为石漠化治理提供了多样的物种选择。根据“贵州‘喀斯特’少数民族地区人地关系与区域开发”、“贵州‘喀斯特’(岩溶)高原生态综合治理技术与示范”等科研项目的实施,结合盘县石漠化形成的特点,针对盘县“喀斯特”地区特色的石漠化防预、治理模式、技术措施等提出如下综合防治措施:
3.1 坚持防治并重、防重于治
加大预防保护的力度,杜绝人为造成新的破坏。“喀斯特”石漠化治理要防治并重,防重于治,认真落实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批制度和水土保持措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三同时”制度,从根本上遏制人为造成新的水土流失导致石漠化现象的发生。
3.2 充分发挥大自然生态自我修复能力,加快石漠化治理步伐
依靠生态系统的自我组织和修复能力,实现自然植被的尽快恢复,这是尊重自然规律,因势利导,加快石漠化治理的费省效宏的办法。从项目区已经开展的生态修复试点工程看,只要配套措施跟上,管护措施得力,工程实施后第二年就能看到效果。
3.3 因地制宜发展生态农业,增加农民收入
在“喀斯特”石漠化治理过程中,以生态环境建设为切入点,针对种植结构单一、耕作粗放和群众贫困的特点,把石漠化治理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密切结合,因地制宜发展中药材、花椒、生姜等具有市场优势的经济作物,并以此培育和形成生态产业,增加农民收入。
3.4 典型引路,示范带动
以示范小流域和“精品工程”影响和推动水土保持和石漠化治理生态建设的发展,通过对区内不同类型石漠化生态环境的治理,创建适宜于岩溶石漠化环境特征,具有明显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石漠化综合治理模式。对石漠化特别严重、群众基本生存条件难以解决的地区,有针对性地建设“喀斯特”石漠化治理科研、实验、示范基地进行研究,总结经验,以便大面积推广应用。
3.5 采用行政、法律手段进行干预
政府部门应采取行政、法律等手段,严禁采矿弃土弃渣的乱堆滥放,闭坑矿山要及时进行矿山生态修复;严禁砍伐灌木丛,对森林植被的砍伐严格执行森林砍伐审批制度。
关键词: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策略
1、 地质灾害与岩土工程
地质灾害是由于自然或人为作用,多数情况下是二者共同作用引起的,在地球表层比较强烈地危害人类生命、财产和生存环境的岩土体移动事件。地质灾害在成因上具备自然演化和人为诱发的双重性,它既是自然灾害的组成部分,同时又属于人为灾害的范畴。在某种意义上,地质灾害已经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类安居的重要因素,同时又具有自然、社会和资源的三重属性。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是对自然或人为作用产生的有害地质现象进行防范与防治。后者包含了更全面地对地质生态环境合理开发与管理的思想。《地质灾害防治条例》规定,地质灾害包括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灾害。
在我国,大多数地质灾害现象都是人为因素引发的,据有关资料统计,近年来我国每年因地质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约占各种自然灾害的1/4至1/5,因此,减少或制止破坏生态环境行为、及时采取地质灾害预防和防治措施,是我国当前减少损失的首要途径。
2、我国地质灾害的特征与危害
由于我国地理位置独特,地质构造复杂,地球生态环境多变,加之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经济较落后,承灾能力弱,所有这些叠加在一起,形成灾害类型多、分布广、频度高、强度大、影响面宽、损失严重的格局。据资料统计分析,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等种类的地质灾害在我国十分发育。其中崩塌、滑坡、泥石流的分布范围约占国土面积的50%,其中以西南、西北地区最为严重。
地质灾害可分两大类:第一类主要是由自然因素引起的地质环境问题,又称第一环境问题,属自然地质灾害;这些灾害不以人类历史的发展为转移;第二类主要是由人为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称第二环境问题,属人为地质灾害。这些灾害常随社会经济的发展而日益增加,据地质灾害成因分析,全国50%以上的地质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人类行为,尤其是人类不合理地大量挖掘能源所造成的。
2.1 滑坡
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地震、人工切坡等因素的影响,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地或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
滑坡的诱因:
(1)地震;(2)降雨和融雪;(3)地表水的冲刷、浸泡;(4)河流等地表水体对斜坡坡脚的不断冲刷;(5)开挖坡脚;(6)蓄水排水;(7)堆填加载;(8)劈山放炮,乱砍乱伐。滑坡发生的规律:
下列地带是滑坡的易发和多发地区:(1)江、河、湖(水库)、沟的岸坡地带,地形高差大的峡谷地区,山区铁路、公路、工程建筑物的边坡等。(2)地质构造带之中,如断裂带、地震带等。(3)易滑(坡)岩、土分布区。(4)暴雨多发区及异常的强降雨区。
2.2 崩塌
陡坡上被直立裂缝分割的岩土体,因根部空虚,折断压碎或局部移滑,失去稳定,突然脱离母体向下倾倒、翻滚,堆积在坡脚(或沟谷)的地质现象称为崩塌。
崩塌的诱因:
(1)采掘矿产资源;(2)道路工程开挖边坡;(3)水库蓄水与渠道渗漏;(4)堆(弃)渣填土;(5)强烈振动。
2.3 泥石流
泥石流是由于降水(暴雨、冰川、积雪融化水)产生在沟谷或山坡上的一种挟带大量泥砂、石块和巨砾等固体物质的特殊洪流,是高浓度的固体和液体的混合颗粒流。
泥石流的诱因:
(1)不合理开挖;(2)不合理的弃土、弃渣、弃石;(3)滥伐乱垦。地面塌陷是指地表岩、土体在自然或人为因素作用下向下陷落,并在地面形成塌陷坑(洞)的一种动力地质现象。
2.4 地面变形
地面变形包括地面沉降、地面塌陷与地裂缝。目前中国发生地面沉降活动的城镇有70多个,明显成灾的有30余个,最大沉降量已将近3m。这些城市有的孤立存在,有的密集成群相连形成广阔的地面沉降带(区)。造成中国城镇地面塌陷原因有三:一是不合理地大量开采地下矿产资源引起的塌陷;二是表面岩溶活动引起的塌陷;三是大量抽取地下水引起地面下沉。
地面塌陷发生的规律:
(1)岩溶强烈发育的纯可溶岩分布地带或沿其与非可溶岩的接触地带;(2)沿可溶岩中的断裂带或主要裂隙交汇破碎带,岩层剧烈转折、破碎的地带;(3)松散盖层较薄且以砂石为主,其底部粘性土层缺失或甚薄(一般不足1-2米)的“天窗”地段;(4)岩溶地下水的主迳流带或岩溶管道上;(5)具有潜水和岩溶水双层含水层分布地带;(6)岩溶地下水的排泄区;(7)岩沉吟地下水位在基岩面上下频繁波动的地带,或受排水影响强烈的降落漏斗中心及近侧地段;(8)临近河、湖、塘地表水体的近岸地带;(9)岩溶地下水位埋藏较浅的低洼地带。
2.5 人为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分析
人为活动加剧或加速地质灾害的发生所带来的危害性大大超过正常状态下产生的地质灾害所带来的损失。如:矿产资源的开发以及铁道、公路等各种工程建设的开挖,亦经常加剧地质灾害的发生,如:土壤侵蚀、地面塌陷与沉降、滑坡、岩爆、泥石流、荒漠化以及坑道涌水、瓦斯爆炸等灾害。人工滥伐森林资源,也造成土壤侵蚀、滑坡和泥石流等灾害,并导致洪灾的加剧发生。人工爆破也会诱发岩溶塌陷、滑坡等灾害的发生,还有可能引起连锁性的岩溶塌陷。人工诱发地质灾害的特点如下:
一是诱发速度快。在自然地质演化及气候变化过程中,岩体由相对稳定至不稳定的变化,经历长时间过程。而人工因素诱发下,就大大地缩短了自然演化时间,加速岩土体的岩性变化,而导致突变灾难的发生,并造成更大的损失。
二是诱发灾害面广。自然地质灾害的发生,除了特大灾害之外,一般其危害性有一定的局限性,在人工因素诱发下,其危害性就具有更大的影响面。例如由于生物资源―――森林的破坏,工程的大规模开挖,影响的是区域性环境恶化,诱发区域性旱涝灾害,以至引发全球性荒漠化。人类活动产生的升温效应,对气候及地质灾害诱发作用的影响也是全球性的。
三是灾害损失巨大,除了地震之外,人工诱发的地质灾害所造成的损失是严重的。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人工诱发地质灾害所造成的损失,仍会不断增加,目前估计地质灾害损失每年约500亿元,而受到威胁的就是这些数据的数倍至数百倍。1998年洪灾损失2000多亿元,死亡1432人,其中不少损失是通过地质灾害而产生的。
3、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主要施工技术标准及防治措施
3.1 主要的施工技术标准总结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最大特点是隐蔽性(如抗滑桩)、复杂性(如抗滑桩+锚拉+挡板+冠梁)和多样性(防治滑坡可采用桩,亦可采用挡土墙),以地下工程施工为工艺特点,因此与地基与基础工程和岩土工程具有十分相近或相同的工艺流程、施工工序和施工工法。涉及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施工的技术规范和标准主要有:
(1)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现行施工技术标准和规范,如《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DZ/T0218-2006);
(2)各类工业与民用和市政工程建设项目的地基与基础、深基坑、高切坡、地基处理、基础病害工程防治等所涉及的技术规范和标准均可参考使用,如《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3)各类水利水电工程的土石方、地基与基础和岩土工程所涉及的技术规范和标准均可参考使用,如《水电水利工程预应力锚索施工规范》(DL/T5083-2004);
(4)各类交通建设中所涉及的边坡、滑坡、危岩、塌陷和沉降等工程防治的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如《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J042-94)。
3.2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防治措施
3.2.1 做好防治工程设计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必须根据崩塌、滑坡、不稳定斜坡的成因机制、运动模式、易发性及防治目标制定。
(1)根据致灾的成因确定主要防治途径;
(2)根据灾害的易发程度、防治目标确定防治工程的强度和工程量。
3.2.2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主要工程措施
根据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设计现行行业规范,《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等技术标准及资料分析,国内防治地质灾害的主要工程类型有:排(截)水工程、支(拦)挡工程、加固工程、护坡工程、减载与压脚工程及搬迁和避让等。
3.2.3 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l)工程防治措施
工程防治措施是防治地质灾害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防治措施的适用条件及方式:大多数房后切坡造成的小型土质滑坡,选用滑坡后缘地表排水、前缘支挡或削方减载护坡等工程措施较为适应;对于中型以上滑坡,应根据工程地质勘察资料选择工程防治措施。
(2)生物防治措施
生物防治措施是指植树造林,种草护坡及合理耕牧。它具有应用范围广、投资省,能促进生态平衡,改善自然环境条件,防治作用持续时间长的特点,需较长时间才能发挥其效益。根据调查区地质灾害特点和自然经济条件,泥石流区,地面塌陷区及水土流失区应采取封山育林,退耕还林等防治措施,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和经济损失。
(3)避让措施
①雨天避让措施。对灾害隐患点和变形斜坡,采取雨天临时避让措施,各镇在防灾预案的基础上编制安全转移预案,雨天对受威胁户一一作转移地点安排。应根据就近原则、转移地(接受户)不受地质灾害或其它灾害威胁的原则进行操作。
②搬迁避让措施。对一些危险性大、危害性严重的地质灾害,防治费用超过搬迁费用或再建房仍然受地质灾害威胁的,采用搬迁避让措施。调查区需搬迁避让或已搬迁的灾点。
关键词 小麦赤霉病;发病特征;气象条件;防治措施;福建福鼎
中图分类号 S435.121.4+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13-0178-01
福鼎市地处福建东北沿海,位于北纬26°55′~27°26′,东经119°55′~120°43′之间,属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8.2℃,无霜期287d。年降雨量1 300~2 200mm,年均日照1 840h,是发展小麦的理想耕作区。但由于受季风影响较为显著,四季分明,各年冬夏季风更迭的时间有迟有早,气温波动、雨季始止、降水量多少等都有较大变化,各种农业气象灾害亦随之频繁发生。特别是降水量不均,相对变率很大,最多年降水量往往是最少年的1倍以上,月变化更不稳定,沿海变差尤大,旱涝灾害甚为频繁;温、水等气候条件的不稳定,影响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常引起农、林、牧、渔多种病虫害的频繁发生,对于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和病虫害的发生发展都提供了良好的气候条件。
赤霉病是小麦的主要病害之一,其危害大,造成的损失巨大。赤霉病一旦流行,很难防治,应以先期预防为主。赤霉病发生与流行虽是多种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但经气象资料分析后发现影响其流行轻重的主要因素是气象条件,它是一种典型的气象型病害。病菌基数和寄主植物状态对发病程度的影响较小,不同品种的小麦在同一气象条件下发病程度也无显著差异,病害流行程度主要取决于小麦生成关键期的天气状况,而发病关键期的天气状况又与前期气象因素密切相关。因此,可根据气象条件与赤霉病发病程度之间的关系,提前做好预防工作。
1 发病特征及危害
赤霉病主要危害小麦穗部,但小麦在生长的各个阶段都能受害,苗期侵染引起苗腐,中、后期感染引起秆腐和穗腐,尤以穗腐危害性最大。病菌最先侵染部位主要是花药,其次为颖片内侧壁。通常一个麦穗的小穗先发病,然后迅速扩展到穗轴,进而使其上部其他小穗迅速失水枯死而不能结实。一般扬花期侵染,灌浆期显症,成熟期成灾。赤霉病侵染初期在颖壳上呈现边缘不清的水渍状褐色斑,渐蔓延至整个小穗,病小穗随即枯黄。发病后期在小穗基部出现粉红色胶质霉层。小麦赤霉病发生严重时,不仅严重影响产量,同时收获的病麦含有赤霉病菌产生的多种毒素,主要的2类毒素一类是能治呕作用的治呕毒素,有20余种;另一类是赤霉烯酮毒素。人或动物食用后轻者出现恶心、胸闷、呕吐、头晕等症状,重者会出现窒息,甚至危及生命,因此收获的病麦病粒率在4%以上时不能食用或做饲料。
2 流行的气象条件
根据福鼎市农业植保部门对赤霉病发病的实地观测调查和福鼎市气象局的历史气象资料分析发现,赤霉病的发生流行主要受温度、湿度、降水等要素的影响,分为病源期和感病蔓延期2个关键期。小麦赤霉病寄主很广,麦收后转移到田间稻桩、玉米等各种植物残体上越夏、越冬。春天病菌在田间残留稻桩、小麦秆上寄存,到秋季在一定的温度、湿度条件下遇到雨水开始繁衍产生子囊壳,成熟后吸水破裂,壳内病菌孢子喷射到空气中并随风雨传播(微风有利于传播)到麦穗上引起发病。因此,在福鼎市,雨日多、相对湿度大、光照少和一定的适宜温度利于赤霉病的发生,影响福鼎市赤霉病发生的主要气候因子是4月上旬相对湿度、4月每天最低温度和4月下旬至5月上旬的相对湿度、降雨量。入秋后至翌年3月的雨热状况是影响菌量的主要气象条件。在春季如果回暖早,麦类抽穗后温度高是赤霉病早发的重要原因。小麦生长后期,高温、高湿、寡照,对赤霉病发生流行最为有利。
3 防治措施
小麦赤霉病的防治应本着“选用抗病品种为基础,药剂防治为关键,调整生育期避为害”的综合防治策略。结合当地气象因素与赤霉病发病程度之间的关系进行预防。具体措施如下:一是选用抗病品种。小麦赤霉病常发区应选用穗形细长、小穗排列稀疏、抽穗扬花整齐集中、花期短、残留花药少、耐湿性强的品种。二是做好栽培避害。根据小麦扬花期雨水情况适期播种,避开扬花多雨期。做到田间沟沟通畅,增施磷、钾肥,促进麦株健壮,防止倒伏早衰。三是狠抓药剂防治。小麦赤霉病防治的关键是抓好抽穗扬花期的喷药预防。首先是掌握好防治时期,应在10%小麦抽穗至扬花初期喷第1次药,感病品种或适宜发病年份7d后补喷1次;其次是选用优质防治药剂,如多菌灵、粉锈宁、立克秀、志信星等;再次是掌握好用药方法,一般需在小麦齐穗期用多菌灵600~750 g/hm2,对水均匀喷洒小麦穗部。喷药后如遇雨,则需雨后补喷。
4 参考文献
[1] 曹祥康,陈爱光,田平阳.福建省小麦赤霉病气候预报初探[J].福建农业科技,1993(1):21-22.
关键词:工程现状 存在问题 防治措施
1 城市概况
安阳市位于河南省北端,地处晋冀鲁豫四省交界处。安阳市为省辖市,辖一市(林州市)、四县( 安阳、汤阴、滑县、内黄)、四区(文峰、北关、铁西、郊区)。其中市区面积247Km2,1999年市区建成区面积56.4 Km2,人口69.02万人,其中城市人口53.22万人。国内生产总值85.94亿元。城市布局以老城为中心向四周发展,分为横跨京广铁路的东、西两部分。建成区东西最宽约11 Km,南北最长约10 Km。
《安阳市城市总体规划》(1994-2010)于1995年6月27日经安阳市第九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1996年4月17日河南省政府豫政文[1996]67号批准通过。规划将安阳市划分为铁东区、铁西区、开发区和洹河北区。城市规划区总面积167 Km2,城市规划总用地为120 Km2,规划城市建设用地100 Km2,规划远期(2010年)城市总人口为100万人。
2 洪涝灾害
历史资料表明,安阳市经常发生旱、涝、洪、风、雹等灾害。由于降雨过程在时空上分布不均衡,造成年度内旱涝交错时有发生。安阳市的洪水主要为来自洹河、金线河、洪水河的洪水。
2.1 洹河洪涝灾害
由于洹河河槽上游宽下游窄,河床比降上游陡下游缓,过流能力上游大下游小,造成历史上洪涝灾害频繁。
(1)1929年7月1日,洹河上游出现洪峰流量3200m3/s,造成五道沟漫溢,薛庄决口,水冲郭庄,淹了火车站,将始建于1901年的四孔21m的铁路桥南端三孔冲落河中。
(2)1956年汛期大水,郭家湾进水,水淹北关。
(3)1963年8月8日鹤壁市大闾寨小水库倒坝,造成龙泉水库水漫大坝,倾泻洪水流量达1100 m3/s,向北冲 断安李铁路,水淹电厂,电厂水深1.87m,四台机组全部停止发电,向东冲毁曲沟大石桥,水漫京广铁路,进入市区,市区水深1.0-1.5m,房屋倒塌,停工停产, 文明大道积水长达7天,损失巨大。
(4)1982年8月2日,西部山区暴雨,日降雨350mm,铜冶三日降雨583mm,彰武水库泄洪800 m3/s,安阳流量站出现洪峰流量2260 m3/s,造成北岸全线漫溢,致使京广铁路中断18个小时,水漫安阳桥,南岸沿堤铁路口、郭家湾路口、安阳桥口等处进水,造成水淹北关大部,两岸受洪水为害,全市直接损失达4900万元,加上京广铁路和郊区、安阳县的农田村庄被淹,总计损失超过2亿元。
2.2 金线河洪涝灾害
金线河七十多年来有1916年、1928年、1943年、1956年、1963年、1975年、1982年七次较大洪水,其中1963年洪水最大,灾害较重。据龙泉水库记载:1963年8月1日至9日降雨684mm,最大8日降雨309.5mm,4小时降雨220mm,以至龙泉水库以上垮了四座水库,使进库洪水猛涨并漫坝下泄,洪峰流量约900m3/s。洪岩村以下河槽漫溢,受安林铁路阻拦,洪水向东奔向市区,冲毁铁路400m,水淹电厂造成巨大损失。
2.3 洪水河洪涝灾害
洪水河历史上是一条山洪排水沟,1957年挖沟排水。1963年大水,京广铁路桥最大过水深2.1m。铁路桥南北两堤均决口,八府庄西北左岸决口,洪水直泄市区,铁西各路水深1.5m左右,南关12 个仓库进水,市区水深1m多,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遭到严重损失。
3 城市防洪现状和存在问题
(1)小南海、彰武水库:小南海水库位于安阳市西南35km的后驼村,控制流域面积850km2,按100年一遇洪水标准设计;彰武水库坝址在小南海水库下游10km 的北彰武村,控制流域面积970km2,按50年一遇标准设计。小南海、彰武水库已于1993 年按上述标准完成除险加固,对削减安阳市洪峰将起到很好的作用。
(2)双全水库:双全水库位于安阳县蒋村乡双全村北,洹河主要支流粉红江上,距安阳市23km,流域面积171km2,总库容1820万m3。
水库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工程质量差且年久失修,险情日益严重;兴利库容太小,水资源不能充分利用。
(3)龙泉水库:龙泉水库位于安阳市郊区龙泉乡金线河上,距安阳市18Km,控制面积32Km2。水库主体工程质量好,防洪标准设计达到30 年一遇,校核达到500年一遇。
水库存在的问题:主坝迎水坡干砌石护面松动,有不均匀沉陷。已处理过2/3 面积,尚有3200m2面积未处理,如遇洪水,将导致坝体淘刷,危及大坝安全。
(4)洹河:洹河是海河水系卫河的一条主要支流。其干流自林州市姚村镇西北清泉寺至内黄县范阳口入卫河,全长164Km。安阳市防洪设防标准为100年一遇,洹河市区段经过治理仅达50 年一遇的标准,亟需采取相应工程措施。同时应加快洹河下游段治理进程。
(5)洪水河:洪水河是汤河流域内羑河的一条支流,发源于马投涧乡的郭家村,到安阳县高庄乡的汪流屯入羑河,全长约32Km,流域面积231.9Km2。市区河段堤距40-50m,河中子槽口宽3-5m,水深1.2-1.8m,状河槽的泄量只有130-140m3/s, 仅能满足除涝标准,且堤防残缺不全,流域上游兴建六座小型水库,标准低,一遇超标准洪水,水库即漫顶或垮坝,洪水河较大支流张北河、郭里沟、曲沟沟,在规划的南水北调总干渠以西尚有沟形,总干渠以东都是顺地面漫流,一遇较大洪水,洪水就沿街道穿流,亟需采取工程防护措施。
(6)金线河:金线河位于安阳市区西部,是洹河的一条支流,流域面积68km2,龙泉水库以下全长 13.02Km。河道标准低,年久失修,淤积严重,群众沿河滩种地建房等因素,大大束窄了原有河道
(7)白沙河:白沙河为洪水河的一大支流,位于市区南部,全长15Km,京广铁路以上为山丘地区,地势较高。京广铁路以下地势平缓低洼,洪水河河底高,白沙河不能顺畅排入,形成白沙河下段洪水漫决,将危及开发区的安全。
(8)非工程防洪措施
目前城市非工程防洪措施存在问题较多,突出的有:①城市防汛机构不健全,人员少;②防汛自动化和办公自动化基本上是空白;③雨情信息收集手段落后,通讯能力差;④河道测站测点少,观测设备落后。 转贴于 4
城市防洪标准
城市防洪范围依据安阳市总体规划,城市规划区总面积167Km2平方公里,人口规模2010年100万人。根据国家技术监督局和建设部1994年6月颁布的《防洪标准》及经济合理、切实可行的原则,安阳市城市防洪标准为100年一遇。
5 城市防洪规划原则
根据安阳市的洪涝成灾及洪水特点,城市防洪重点是防御安阳河、洪水河、金线河的洪水,规划原则是:因地制宜,综合治理,以防为主,防治结合。以城市总体规划为基础,结合防洪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现有的防洪工程措施,在有条件地段,堤防与规划的城市道路相结合,采取工程防御措施和非工程防御措施相结合的办法综合治理,既要保证标准洪水以下洪水时城市的防洪安全,又要在发生超标准洪水时有措施、有对策,最大程度地降低城市的洪灾损失。
6 城市防洪规划应着重注意和研究的问题
(1)城市防洪工程是城市基础设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编制城市防洪规划要以流域治理为基础,并服从于流域的综合防洪格局,将城市总体规划与城市防洪规划有机结合,防洪工程布置要与城市的道路、交通、景观等其他方面的建设相互协调,市政建设也要服从防洪大局,不能因个别工程降低整个城市防洪标准,造成洪水隐患,而因小失大。
(2)随着城市经济的高速发展,要树立超前的防洪意识,结合城市发展,制定长远期防洪目标,工程建设分期实施,在兼顾长远发展的前提下,要先上那些最迫切、最重要的工程,次要工程可随经济发展逐步实施。
(3)城市防洪工程涉及到多个行政部门的方方面面,矛盾较多,现行管理体制又是分灶吃饭,水利与城建对防洪、除涝各自为政,市、郊、县对河道是各管一段,更使矛盾难以协调解决。因此,应立即改革管理体制,加强对防洪工程的统一管理,从整体出发,统筹兼顾,处理好上下游,市、郊区及各部门之间的关系。
7 城市防洪方案
7.1 城市防洪工程措施
7.1.1 洹河
首先按50年一遇标准,将东风桥至滞洪区入口段进行治理,打开通道保证洪水出路。其次,开设洹河分洪道,使安阳市防洪标准达百年一遇,超50年一遇洪水由分洪道沿市区北边缘下泄至市区下游入滞洪区。分洪道为非常工程,数年使用一回,为减少分洪道内群众损失,不影响平时耕种,故采用复式断面,大槽底高同现地面,两侧筑堤,城市北外环路构筑为右堤并高于左堤,防御超标准洪水,子槽按除涝标准设计,用来承接五道沟、安丰沟、御路沟、漳涧沟等由北入市区进洹河的涝水。
7.1.2 金线河
河道按50年一遇洪水标准清淤,与其交叉建筑物也相应达标,保证河道畅通,右堤按100年一遇洪水标准加高河堤,保证100年一遇洪水不入市区。
7.1.3 洪水河
洪水河上游张北河、郭里沟和曲沟沟三条支沟结合南水北调总干渠工程重新规划出路。将曲沟沟洪水在南水北调总干渠以西向北引入安阳河;郭里沟位于楼庄东北,张北河于李潘流南分别排入彰南延伸渠,利用现有的彰南延伸渠,沿南水北调总干渠左岸穿过黄张村后汇入洪水河。洪水河干流按50年一遇洪水标准扩挖河槽,堤防按100年一遇洪水填筑,左堤与南外环路结合。
7.1.4 白沙河
按50年一遇洪水流量扩挖河槽,按100年一遇洪水重点加高左堤,防止洪水进入市区。
7.1.5 水库工程
小南海、彰武水库已按设计标准除险加固,其它8座中小型水库针对存在问题,进行加固维修,使其真正发挥调蓄洪水作用。
通过以上的工程措施,构成“拦、疏、排、分”的可抵御100 年一遇洪水的安阳市城市防洪工程体系。
7.2 非工程防洪措施
有了防洪工程体系,还必须建立一个可靠畅通的防汛信息、防汛通讯、防洪调度指挥系统,以达到及时掌握洪水形势,拟定防洪方案,下达调度指令,继而有效运用防洪工程体系实现防洪目标。
8.2.1 防汛信息系统
⑴建立雨量遥测系统,利用遥测技术实时取得安阳河和洪水河干支流、上中游及市区降雨数据。在较大支沟(张北河、粉红江、金线河)干流入口处建水文、水位站,在彰武水库、双全水库、龙泉水库建坝上水位站收取数据,分析洪水势态,预测洪水流量。
⑵在城市防汛指挥部建设区域计算网,配上网络软件、大屏幕显示系统及必须的系统软件,完成防汛信息收集、处理、显示和预报调度工作。
8.2.2 防汛通讯网
充分利用市区邮电通信系统比较发展快的优势,建立防汛指挥部与重要工程管理单位之间的热线电话;建立一个覆盖全市区的无线通讯网,配套车载电话和手持电话,成为一个机动灵活、覆盖面大的防汛通讯网。
[P键词]大豆 栽培 地域性
中图分类号:S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1-0220-01
大豆是蛋白质作物、油料作物、饲料作物,还是重要的食品工业原料,在国民经济和粮食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当前,我国面临粮食安全、生态安全与农民增收等多重挑战,特别是粮食安全形势严峻。我国国土面积广阔,分布着大量的大豆产区,不少产区存在极寒、干旱等复杂的地理条件。只有深入研究并分析我国各地大豆种子栽培的地域性差异,根据当地的地理条件对症下药,才能有利于各大豆产区的交流与生产,提高大豆产量。本文就北疆、淮北和东北等三个大豆主产区大豆种子栽培的地域差异性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1.我国当前大豆种子栽培的主要地域性差异
1.1 水文条件存在地域性差异
我国东北地区属冷凉地带,在这个地区年降雨量350-l000mm,其中以松花江、辽河流域的广大平原,面积最大,为东北大豆的主要产区。新疆石河子地区148团和143团为代表的北疆棉区,海拔750m以下的农区,属于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年蒸发量1645.5mm,4~10月农作物生育期间降水量90.2mm。由天山雨雪水灌溉农田,属于灌溉绿洲农业。淮北地区是安徽省乃至全国大豆主要产区之一,但是存在大豆生长期降水不均匀导致的旱涝灾害等问题。
1.2 土壤条件存在地域性差异
东北土壤土种成土母质,为黄土状沉积物,剖面为A11-AhC-C型。土体深厚,腐殖质层厚约30cm,有机质含量3.5―4.10%,质地为壤质粘土至粘土。PH值5-8,土种质地较粘,春季较冷冻,养分不易释放,不利于幼苗生长,加之易产生水土流失,耕作粗放,作物生长后期易脱肥,影响产量。北疆由天山雨雪水灌溉农田,属于灌溉绿洲农业。该地区土壤属粘土、砂土、灌耕灰漠土。由于蒸发量大,pH值在7.5~9.0,偏碱性,有机质含量在1.0%左右,缺氮少磷。淮北地区土壤普遍磷肥不足,而大豆是需磷较多作物。
1.3 病虫害存在地域性差异
在干旱的新疆北部棉区大豆种植较少,病害也比较轻,一般不作防治。但三大棉区对大豆危害最严重的是棉红蜘蛛和棉铃虫。红蜘蛛危害的高峰期正处在大豆结荚和鼓粒期的 7、8 月份,此时由于大豆窄行密度高,植株交错封行,人力和机械进行防治均很困难。东北地区大豆的主要虫害是大豆蚜和大豆食心虫。大豆蚜发生严重的年份和地块,减产可达50%左右。食心虫发生严重的年份,虫食率高达20-30%以上,严重影响大豆产量和品质。在淮北苗期时若发现有蚜虫或蓟马危害。
2.因地制宜采用适合的方式栽培
2.1 采用适当的浇灌和栽培方式
北疆因其特殊的地理环境,为实现大豆的高产,干旱的新疆石河子地区通过借鉴棉花的方法,通过滴灌技术的运用,实现大豆田水肥藕合关键技术的突破,达到精确地将肥料随水滴入大豆根系区域,减少肥料的挥发和渗漏损失。同时,将化学调控技术融入大豆高产栽培技术体系中,使大豆生育期间可充分、经济、有效地利用光、热、水、土资源,实现大豆高产、高效和优质的目标。其高产示范田设计采用三种种植技术模式,分别为覆膜沟灌技术的一机4个双行、一机两膜;覆膜沟灌技术的一机2个双行、一机一膜;覆膜滴灌技术的一机两膜;不覆膜滴灌技术的一机4管,一管4行。淮北针对其大豆栽培过程中生长期降水不均匀的情况,及时采取适宜的措施去除土壤的板结。出苗后,及时做好查苗补苗工作。大豆间苗一般在2片单叶时进行。结荚期缺水会造成幼荚,大量侧枝健壮发育,以后的开花整齐一致,果多果饱。花针期和结荚期遇旱,发现中午叶片萎蔫时,及时滴灌。在生育后期遇旱要及时小水润浇。
2.2 在正确的时间追肥
在北疆,3个地块前茬种植棉花或小麦,无重迎茬。播种前将棉花秆粉碎还田,每公顷施牛粪10500kg,或施复合肥375kg(N40%,P20515%,K205%),或施有机肥45000kg,然后秋翻或伏翻,作为基肥。每公顷生产6000kg大豆,需要从土壤中吸取N497.4kg P2O5 98.4kg,K2O2 23.2kg。按土壤基础肥力具有氮、磷、钾等肥料占50%计算,另外需每公顷施入N肥248.7kg・hm-2,P20549.2kg・hm-2,K20111.6kg・hm-2。鼓粒期13夭中吸收氮量占总吸氮量的24.3%,他们亩施氮8斤,可促进荚饱粒满,提高大豆子实产量11.2%。淮北土壤中一般钾元素不缺,如果缺乏,可施入有机肥。此外,大豆生长中对钼、硼、锰等微量元素也有一定的需求。针对土壤普遍磷肥不足的问题,而大豆是需磷较多作物。增施磷肥,大豆增产明显,大约1kg磷肥增产1.0-1.5kg大豆。施磷肥多采用播种前普施磷450-600kg/hm2。
2.3 做好害虫的预防工作
北疆棉红蜘蛛和棉铃虫,只有在大豆苗期和开花期病虫害尚未大面积发生时喷施农药进行及早防治,使大豆植株体内积累一定药量,才能达到根治的效果。试验采用阿威菌素、三氯杀螨醇、灭螨净等药剂防治红蜘蛛,采用赛丹等药剂防治棉铃虫,效果较好。东北地区在六月下旬前,需作好预测、预报,在第二次迁飞前,抓紧防治,把蚜虫消灭在点片上。防治大豆蚜虫,除选用抗病品种、保护天敌外,还要积极采取药剂防治。以1.5%乐果粉剂,亩用3-4斤,或以40%乐果乳剂1500-2000倍液喷洒,均可收到良好的效果。防治大豆食心虫可以采用抗虫品种、农业措施防治和药剂防治。淮北地区病虫害可以采用中后期对病虫害实施“三喷”多防的防治措施。喷施除草剂防除杂草,可用50%乙草胺乳油1500-1800mL/hm2或72%异丙甲草胺乳油1500-1800mL/hm2,兑水600-750kg/hm2均匀喷雾,覆膜以后再喷施垄沟,控制病虫害。
3.结语
大豆作为我国在国民经济和粮食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的食品和工业原料,我国即使作为第四大大豆生产国,仍非常依赖大豆原材料的进口。当前,我国面临粮食安全、生态安全与农民增收等多重挑战,特别是粮食安全形势严峻。深入研究并分析我国各地大豆种子栽培的地域性差异,充分了解大豆产区的水文特征、土壤构成、病虫害的特点,才能因地制宜,对症下药,采取安全有效的灌溉、追肥和预防病虫害等措施,在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前提下,提高大豆产量。
参考文献
[1]韩子龙.淮北地区大豆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6,(07):3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