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服装结构设计的方法

服装结构设计的方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服装结构设计的方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服装结构设计的方法

服装结构设计的方法范文第1篇

【关键词】:服装结构设计;立体思维;平面与立体;一体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TU318文献标识码: A

服装结构设计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密切相结合的课程,是以人体为基础,研究服装结构的平面分解和立体构成的方法与规律,揭示服装局部与整体的组合关系,它是把服装造型设计转化成服装成品的重要环节。

服装结构设计的教学通常采用在平面的纸上或布上进行制板的平面结构教学,具有成本低、速度快、适合成衣化生产等特点。对于一个初学者来说,这种教学方式,只能使学生做到对所授知识的照搬照抄、死记硬背,最终对结构设计理论一知半解,甚至不知其所以然。只有让学生学会用三维立体空间的思维去理解平面与平面之间的组合,以及这种组合与人体复杂曲面之间的关系,才能使学生理解结构设计理论,灵活运用平面纸样的组合去体现服装三维的立体空间。

在以平面结构设计教学为主导的情况下,如何培养塑造学生形成从平面到立体的思维过程,是理解服装结构设计理论的关键。在长期的教学实践过程中,笔者体会到采用立体思维的培训、“平面结构设计”与“立体结构设计”、结构设计与工艺设计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

一、立体思维的培训

服装结构设计通过运用立体思维对服装造型研究分析,揭示出服装细部的形状及各部位的吻合关系,研究局部与整体的组合形态,服装的立体思维塑造和由平面转化为立体的造型实践,是服装结构设计教学的基本原则。人与服装都属于多维空间实体而存在,良好的空间思维意识培训是必不可少的。服装的立体造型和平面结构都属于“空间造型”,但它们的构成元素、组合形态却各不相同。平面结构的裁剪主要依据服装的外部轮廓来进行,明确的轮廓就表现出肯定的平面形态,而一个立体形态却没有固定的轮廓。比如平面上的一个圆形,它的立体形态可以是球体,可以是圆柱体,也可以是半圆形,显然,立体形态的创造不仅依靠轮廓(即投影),还要依靠实体的“量”。对于平面形态,无论从哪个角度观察都只能看到平面,除了随着透视有些变化外其中的形态没有根本的变化,而立体形态则根据观察者位置的变化,却能呈现出不同的形态,因此在服装结构设计教学中需要对学生经常培养空间立体思维,不仅要使学生具有分析设计效果图所表现的服装造型形态构成的数量、部件细部的吻合关系及结构设计分解的能力,而且还应将布料覆合在人体或人体模型上对服装效果图所表现的服装结构直接进行悬垂、曲线、凹凸、褶皱和复杂线条的立体思维塑形训练。从而加强学生对服装体积感的直观认识和知觉力,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一个较完整的服装立体空间组合概念。

二、服装平面结构设计与立体结构设计一体化的应用

面对服装企业普遍反映的服装毕业生不能适应市场、不能完成结构设计的现实问题,如何提高服装结构设计课程教学效果,培养出适应服装产业发展需要的技术人才,是各服装院校教育工作者急需解决的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体会到采用“平面结构设计”与“立体结构设计”一体化教学是一个有效的方法。这里的“立体结构设计”不是指立体裁剪课程,而是为了让学生深入理解平面结构设计理论而进行的立体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在讲授某一部位的结构设计时,先用布或纸在人体模型上演示的方法,给学生以形象的感性认识。让学生观察从一块平布包裹人体时出现的各种结构形式(省、缝、褶等等),这些可变性形式带来的立体效果变化,以及从立体形态展开成平面的纸样外型,各部位结构线的特征等等,从而奠定了平面结构设计理论的学习基础。其次,对于复杂的款式造型,学生难以准确地将其分解转化成平面结构纸样时,可用直观的立体结构设计方法进行演示,能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服装的平面纸样与人体立体的关系以及相互转换关系。特别在讲授结构设计变化原理部分时,如服装的省道位置、省量大小、省道转换和褶量大小等等,如果只采用单一的平面结构设计方法教学,进行机械的平面纸样的转化,缺乏对成型的服装立体效果的认知,学生是很难理解立体结构与平面结构的转化过程和结构变化原理。又如裙子的褶裥设计,学生对平面纸样褶裥量的大小难以掌控,以及对立体成型效果模糊,通过立体结构设计观察相同面料质地与不同的褶裥量,及不同面料质地与相同的褶裥量等形式的比较分析,使学生全方位认知和理解服装结构设计变化原理,提高了教学效果。

三、服装结构设计与服装工艺设计一体化的应用

服装工艺设计是服装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将已裁剪的服装裁片经过缝制、整烫等手段制成服装成品的过程。现在的服装市场注重品牌风格、服装质量和制作工艺,急切需要对服装面料、款式造型、制作工艺等全方位把握的服装人才。服装结构设计和服装工艺设计教学的各部分内容关系紧密,具有很强的连续性和实践性。结构设计课上学习的各种制板方法及纸样制作,如果不进行样衣制作、板型的修正及服装面料的选择来验证,最终还是不能实现理论与实践密切相结合、理性与感性认识的同步提升。因此,服装结构设计与服装工艺设计一体化的教学可以使专业理论与技能训练融为一体,用理论指导实践,反过来通过实践更加深刻地理解理论,使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更系统化、实用化。比如在讲授半圆裙底摆结构时,先不将裙长斜纱部分减短,让学生按纸样制作出来,穿在人体模型上观察裙子底摆长度的变化,就会发现因面料纱向的不同所产生的悬垂性的不同,裙长斜纱位置的长度最长,因此,在进行结构设计时需将该部位长度减短,并且根据面料质地的不同,减短的长度也不同,从而使学生脱离单一的平面结构设计过程,通过做中学,学中做去理解结构设计的原理和方法,让学生认识到结构设计与工艺设计相结合的重要性,极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果。

总之,以市场为导向,以专业技能培养为中心,突出实践性和实用性的立体思维塑造与服装结构设计一体化的教学方法,可以使教学内容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提高学生对款式造型到结构设计的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服装结构设计的方法范文第2篇

【关键词】服装结构设计与成衣工艺 教学改革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考核方法

目前我校服装设计专业的服装结构设计与成衣工艺课程分为四个教学阶段:原型及基础理论、裤子结构设计、女装结构设计、男装结构设计。这四部分教学分别被安排在大二至大三进行。长期的教学实践表明,学好服装结构设计与成衣工艺课程,将有利于培养学生融艺术、技术和市场为一体的设计思路,使设计更贴近于生产实际,既能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和创新意识,又能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以及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使学生掌握结构设计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美学素养和积极主动的探索精神,锻炼学生能够把美学与理性科学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的能力。

一、教学内容改革

在传统教学中,服装结构设计课程不讲授工艺制作,学生在学会了结构设计后没有实践的机会来检验和巩固;而服装工艺制作课程不讲授服装结构设计。例如服装工艺制作课程主要讲解各个零部件的缝制工艺、各类服装中裁片的组合缝制工艺,不注重与服装款式设计和结构设计的结合,所以学生在学习工艺制作时只学会了一些传统服装的缝制过程和方法,自己设计的服装款式和相应的结构设计得不到实现,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最终导致服装结构设计课程内容得不到实践的检验,而服装工艺制作课程的作用得不到体现。

为了改变教学中存在的这一缺陷,服装结构设计课程教师和服装工艺制作课程教师要进行沟通。例如,服装结构设计课程教师在讲授衬衫类、连衣裙类、裤装类、套装类、大衣类、礼服类的结构设计要点后,让学生根据自己设计的各类服装款式进行结构设计,再通过服装工艺制作课程相对应的学习完成自己设计的作品,这样不仅使学生的款式设计得到实现,结构设计知识得到巩固,而且还能使学生学会如何缝制各类服装。增加部分关键的基础结构工艺处理方式的示范与演示,使学生深刻理解版型与工艺的紧密联系。把工艺的手针内容调整到结构课上,一方面使学生能够边学边做,尽早进行验证式版型练习提供基础的训练;另一方面在目前教师数量不足的情况下提高教师的动手能力,同时把创新思想通过结构课教师(同时担任设计课程)传达给学生。

二、教学方法改革

服装结构课程相对枯燥,如何能长期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呢?在课堂教学手段上应该实现直观、创新和多样化。

(一)平面结构与立体构成相结合

平面结构和立体构成有机结合是服装结构类课程教学的根本。立体构成适应形象思维的施展,服装的立体展示亦作为验证结构正确性的唯一客观标准。平面结构需将三维的服装形态转换成二维的平面结构,保证服装与人体的适合度,从中形成结构设计理论。抽象的结构设计理论、复杂的造型形态和人体动静形态三者间的相互配合关系是学生学习结构设计类课程的重点和难点之一。教师通过对人台曲面结构的分析,运用立体裁剪的手段,使二维的平面结构与三维人体之间进行有效的转换,让学生从形象思维上客观感性地理解这三者之间的关系。

(二)多媒体教学与常规教学相结合

为了使学生更形象地理解和掌握造型结构设计理论,应尽可能采用多媒体教学,把复杂的三维造型结构到二维平面结构的转化过程直观地展示给学生,在结构理论的讲解过程中,可结合样衣在人台上进行示范检验。这样“虚拟+真实”的教学通俗易懂,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立体形象思维。

(三)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提高课堂参与度

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提高课堂参与度,主要体现在课堂设计安排的细节上。如课前抽出五分钟时间,请一位学生上来讲服装行业新闻或剖析流行服装款式结构等,让学生每次课前都能了解到时下的服装新闻、业内行情等资讯,一定程度上激起学生对服装结构的兴趣;再如随机在课间安排课堂内容小测试,或请学生上台制图示范等,将平时成绩记入课程总成绩,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提高课堂效率;又如教师在讲到服装某些款式和部位结构时,可扫描学生的穿着,结合学生穿着的服饰、课堂实物即兴分析等等。

三、课程考核方法改革

(一)合理的考核方法是建立和谐教学环境的重要保障,创新的教学方法和形式需要创新的考核方法相匹配。给不同分流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任务,兴趣组学生的作业任务相对多,但并不代表对基本组学生放任自流。首先要布置一项基本作业,这是每位学生都必须完成的。此外,要求兴趣组额外完成更多的1∶1结构样板,并结合时下流行款式特点设计、打样、制作若干款服装。由于平时工作量多,平时成绩占期末总成绩的40%―60%。为了体现评分标准的公平合理,无论是基本组还是兴趣组,作业评分标准一致,仅对兴趣组的附加作业给予一定的附加分。考核标准以公平合理为基本原则,成绩能够衡量学生的实际技能和水平,整个评分和附加分标准细则都在课前与学生共同调研、修改、确认,并且在评分过程中让学生参与成绩评定。对于大作业,邀请企业样板设计师或专家以专业的眼光对学生作业中的不足予以指点等。这种立体的、多方位的成绩评定方式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有利于增强教师教学的责任心。

(二)围绕课程目标和课程特点改革考核方式。目前各个服装院校的服装结构设计课程主要有两种考核方式: 一种是传统的卷面考核方式,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卷面答题;一种是课下完成作业量较大的综合作业。在结构设计课程的初期,主要是以使学生理解人体和服装的空间关系,以及掌握服装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为目的。用传统的试卷考核形式可以达到检验学生所学的目的,但在结构设计课程的后期,用这种考核方式就显得太机械。后阶段主要以培养学生的灵活应变能力、逻辑判断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标,仅凭理论试卷很难考核学生的综合能力,只有通过灵活的、考查面较全的综合作业或者实做的形式考核才能达到目的。当然,为了避免部分学生利用综合作业不用全部在课堂上完成的漏洞而请人代做的现象发生,各院校要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患于未然,如重修等规定。

四、结论

随着时代的发展,服装结构设计与成衣工艺的教学也在不断发展变化。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围绕服装结构设计与成衣工艺课程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学习现状,有目的地进行教学探讨,有助于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能够满足行业需要、具有发展潜力的高级服装专门人才。当今是注重创新的时代,时代需要的是拔尖创新型人才,教育的主要任务不再是以教授知识为主,而是以教授方法和能力为中心,促进学生思考,开拓思维,教师应该重点培养学生探究事物本质的能力。教师在讲授专业课程时,除了讲授大纲所要求的授课内容之外,也要与学生分享自己对专业的理解,这种间接的经验与认识可以更加生动和直接地引导学生,帮助学生去理解授课内容。

【参考文献】

[1]曹叶青.浅谈服装结构设计课程的教与学[J].山东纺织经济,2010(08):80-81.

服装结构设计的方法范文第3篇

1.1如何更好地达到教学效果

服装结构设计课程作为一门知识系列性较强的课程,有较完备的理论知识内容,教学中旨在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结构设计的理论,包括人体与服装的关系,省、领、袖的结构设计原理及结构设计方法,各部件间的组合变化关系,因此习惯性教学常以理论教学为主来完成课堂授课;但结构设计课程中的知识点内容较抽象不易理解,因此常需要实践补充来加深理解知识点,另一方面理论知识最终是运用于具体的实物中,因此服装实践也是检验服装结构理论运用的最佳标准。然而究竟在什么地方运用实践、什么地方理论阐述、二者如何结合,使服装结构课程在有限的学时内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这些都是教师从事服装结构课教学长久以来一直的研究方向和目标。

1.2如何加强专业课程间的内在联系

服装结构设计课程与诸多服装专业课程有着紧密的联系,如服装设计、服装款式设计、服装造型设计课程内容是其结构设计的基础,而服装工艺学、服装工业制板、服装生产管理、服装人体工程学等课程又以服装结构为基础。因此,服装结构课程既是一门独立的课程,又是服装知识储备运用的综合课程,如果能将服装结构置之于服装系列教学的大课程中,不单纯地将其看为一门课,而是作为一个教学分支来展开教学,对服装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将是一项深化工程,因此服装结构设计课程中如何恰到好处地贯穿相关课程专业知识,加强专业课程间的内在联系,也是服装结构设计课教学模式探讨的一项重要内容。

2服装结构设计教学模式的改革

2.1增加项目式教学,与实践紧密结合

服装结构设计课程是为未来进入社会的服装生产服务,因此不可避免地与服装订单及目的性生产相关联,因此在服装教学的实践中可以结合订单的实际要求进行项目式教学培养,增加实践环节。如在讲到女西装的综合制图环节时,由于女西装结构复杂,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困倦和烦燥的情绪,不能正确将结构制图的方法掌握。在这个环节中可采取项目式教学,指定客户需求,让学生为其设计款式,并根据自己设计的款式进行剖析和绘制结构图,学生们产生了兴趣,乐于实践,积极参与制图,再由教师依据学生设计的款式及结构图进行单独讲解和西装系列化款式变化及结构设计变化的综合总结,不仅使学生掌握一款西装的结构设计,还对比学习了其它的款式结构,增加了学好西装结构的兴趣,加强了款式图结构图间对应互换关系的认识。

2.2增设教学实验环节,贯穿服装工程各环节

服装如果纯以理论教学为主,会有大部分学生对抽象的结构关系的理解片面化,适时地增加服装生产环节是对结构内容学习的加强。如学生在学过裤装结构以后,很多同学对裤装中的上裆、下裆、中裆、侧缝、横裆、立裆的位置混淆不清,相互间的关联更无从理解,严重地影响了裤装结构原理的掌握,只能机械的记忆,对不同款式的变化只能照搬照用,因此,增加裤装制作的实验,让学生自己设计款式、制板并缝制裤装,复杂的结构关系通过工艺制作很容易理解,此时再讲款式结构及变化,板型的疵病修正,印象就更为深刻。在实验环节结束后,学生们感慨地说:“实验中,我开始将裤子缝反了,后来终于搞明白了哪片接哪片,通过实验我知道了裤子制作的全过程,也知道了裤子结构图中线条的意义,很开心”,“通过制作我对服装结构产生了兴趣,很期待下学期的结构课”,“我在实验中知道了认真的重要性”。通过实验教学环节的开展,使大部分同学对所学到的结构知识进行了运用和发挥,制板能力大大增强,同时,简单的裁剪、缝纫操作为以后的制作工艺做好了准备,减少了易出错的环节发生。

2.3强化制图训练体系,提高制板能力

服装结构设计的实现需用结构制图体现,因此制图水平的高低是制图优劣的体现,也是结构设计能力的体现,一张好的结构图不仅要求结构合理,还要制图清晰干净、准确表达结构意图,因此制图本领的培养尤其重要。结构课作为一门必修课,为了考核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多数高校将其设为考试课,70%~80%左右的成绩需要在试卷中体现,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督促学生认真完成结构图的绘制,除了要求学生认真记好课堂笔记还要即时做好课下练习,制图中需要耐心和细心,稍不留心就会出现制图错误,而自己经常对较大的错误“熟视无睹”,小错误如不及时纠正往往会造成更大的错误,因此课程中大量的结构图需要教师即时的纠正和检查,除此之外,对于不能时时关注的制图细节,可采取课堂互批互改的环节,取长补短,共同学习,活跃了课堂的气氛也激发了学生的思考,尽量避免学生带着错误进入下个环节的学习。同时教学中还可适时地将制图作业或笔记进行展示,让学生在看到别人作业的时候,看到自己的差距和位置。久而久之,在一查二批三看的强化制图训练体系制约下,达到共同进步的教学目的,只有将制图训练做好,制图的本领提高了,结构制图的原理掌握了,制板的能力也才会加强。

2.4导入立体构成教学环节,提高服装综合制板能力

众所周知,服装平面结构设计与立体结构设计同为服装制板的两个方面,二者有着极大的互补关系,随着社会上人们对服装款式求新、求异心理的迫切驱使,立体构成式服装越来越多地走入社会,立体构成服装着装效果好,成功率高、造型直观,但单一的立体构成服装成本高、效果具有随机性,且受操作者经验手法、操作中必须具有人台等的限制,常具有局限性,只有将二者有机结合才能达到扬长避短、提高工作效率、合理使用面料,达到优化设计效果的目的,如在领子的学习中,可结合花式领的设计让学生体验平面结构与立体构成结合的制板方法;再如样衣的试穿阶段,可结合立体构成的方法进行板型校正,减少了疵病,优化了设计。通过立体构成教学环节的加入,实现了平面结构与立体构成的结合,提高综合制板的能力,学生在教学中学习了方法,为高级制板水平的培养奠定基础。

3结语

服装结构设计的方法范文第4篇

Based on Eiji Ishikawa,s structure design cases for Japanese suits, the design features of Japanese suits were described in detail in this paper.

洋装是日本对西装的称谓。洋装社创刊于1932年,它的创建者是日本服装行业早年留学欧美的先驱蛭川铁之助。该社是以研究欧美服装结构设计的专门组织。

日本西装的结构设计方法繁多,如教学中广泛应用的日本文化原型、围式原型以及众多服装株事会社的结构设计方法。日本“洋装”结构和工艺设计更为吻合人体的形态。

现今,日本的洋装业有很多流派,比较著名的有五十岚・九十九 、柴奇隆大、山野光夫、繁田勇、津坂友次朗、石川荣治等,他们每个人针对洋装的结构设计方法都有所不同,其中石川荣治的结构设计方法以造型流畅而享誉日本。

1 石川荣治的洋装结构的制图方法(图 1)

制图说明:总长是从人体第 7 颈椎至地面的长度,制图顺序是由后衣片开始的。本文以前衣片(表 2)和后衣片(表 3)结构设计来举例说明石川荣治的洋装结构的制图方法的设计理念与结构分割方法。

2 石川荣治的洋装结构设计特征

2.1 测量方法

衣长是根据人体总长的1/2加 2 cm确定的,此种方法是根据人体的比例关系并吻合了人的视觉在人体上的比例分割形式。袖长的测量的从人体的第 7 颈椎经过肩点、肘关节至腕关节。此种测量方法易于根据服装款式的肩宽变化而精确调节袖子的长度。

2.2 结构设计特征

2.2.1 袖子的结构设计(图 2)

(1)袖山的结构

袖山的结构是依据衣身袖笼的前上袖吻合点U、后上袖吻合点V、X以及衣身的袖笼弧S ― T`之间的长度而设计的。因此,袖型的袖山弧度、袖山高值、袖山弧值与衣身型的袖笼弧度、袖笼弧值存在极强的吻合性和关联性。主要有 2 个方面的表现。

①吻合点细腻贴切

袖山与袖笼的吻合对应点U、V、X使装袖的工艺简便。

②数理关系精确

袖笼弧与袖山弧存在稳定的数理关系,即袖山弧值比袖笼弧值大 8% ~ 10%,如果袖笼弧长度是50 cm,袖山弧的长度就应该是54 ~ 55 cm,而且袖山弧的吃量在U ― S之间是占吃量的3/5,S ― V之间是2/5。此等精确的数理关系使袖山的立体型态在塑造上有据可依。

(2)袖型及松度

①手臂在运动时,上臂的体积变化是10% ~ 13%,袖型的基本松度是 6 cm。臂围尺寸加体积变化加袖松度量和袖容积的量。如人体的臂围是30 cm、体积变化是 3 cm,袖松度量是 6 cm 、袖容积的量是 2 cm,袖型的臂围是41 ~ 40 cm。所以洋装袖型的松度适中、造型流畅。

②女人体下手臂的曲率是12.4°,男人体手臂的曲率是14.4°,而洋装袖型的曲率与手臂的基本曲率是相互吻合的。

(3)洋装袖肘线的位置与人体的腰节线一致

这与人体的基本形态同样是吻合的,所以它们为袖型放松度、舒适性及造型流畅提供了保障。

(4)袖开叉与袖肘线位置的结构设计

袖的开叉结构设计是经典的结构设计,能够充分满足了穿脱的舒适性。虽然设计结构简单,但是它的制作工艺比较复杂。

2.2.2 领子的结构设计(图 3)

洋装的领面在造型上是完全帖服在服装上的。洋装的领型结构设计是非常理性的。

(1)理性的结构设计

①领底结构

以R为圆心,n ― N和N ― O为半径画弧,在弧线与翻驳线处倾倒2.5 cm并与R连线。

②领面结构

领面的形态与结构是依据基本领形(领底)的结构而设计的。首先在基本领形基础上将领座的翻折线平行向下移动0.5 cm,领座的上口弧线平行向下移动0.5 cm,这是为了防止将领面的分割结构(翻折线)暴露在外面,从而影响视觉效果。同时,在领面和领座分割线处各追加0.2 cm,以满足领面在翻领部位所需要的松度。

(2)领底与领面之间的结构关系

领面的外领口弧线与领面在人体背部及肩部数理关系设计合理(M ― C之间的距离是r ― O距离的2/3)。领面与肩背部的吻合量之间的关系不是完全相等的,它们之间存在1/3的差额,这个差额既可以通过使服装材料的局部的人为变形来保证领面在翻领部位与肩背部的吻合,同时1/3的差额也能够祢补因没有差额而导致领面在肩背部的漂浮状态,各个部位展开量的关系是a>b>c,使领面在肩部和背部的吻合程度得以完美体现。

(3)领面的展开部位

领面展开是根据领面在肩背部需要的部位展开,并根据相互之间的关系确定展开的距离。对应点的设定为准确设定领面的展开部位提供了保障。a位置是r点的位置,b位置是r ― o`的1/2,c位置是M与对应点。I ― C是r ― O的2/3。

(4)领部对应点精准

领底、领面与领窝形态的对应点O、M、N设计合理,由于它们之间的吻合设计关系精准,从而确保了领部在肩背部的完美形态。

2.2.3 对应结构形态的不对称设计

(1)驳头与贴边的不吻合设计。这使贴边在翻驳线处有合理的松度。设计原理是依据相同面积及形态的面料具有面料内外容差不同的原理,如果驳头与贴边的形态和面积完全一致,将会导致贴边在翻驳头处的不平服的现象,同时也将使服装衬里的呈现紧张状态。

(2)前后肩线的不对称设计。肩部的结构形态的不对 称设计不单纯是为了解决因人体臂膀处(三角肌)过粗而产生的胸部压肩现象,它的结构形态能够使肩部造型更为顺畅,符合人体肩部及上臂的型态。

(3)小袖笼弧与衣片袖笼弧在形态上的不对称设计。虽然在结构形态上是不对称的,但是在缝合后,却能够使袖型在人体的臂根处有立体的型态。

(4)领面与领底的不对称设计。它导致领面在翻折处有足够的松度,同时也满足了领部在肩部及背部的伏帖程度。

(5)兜盖的形态处理方法。它是利用省量的消除原则,使兜盖和服装完美的融为一体。既在设计兜盖的形态时,首先要在板型上把前衣片和肋片在兜位处对齐,然后在确定兜盖的形态。

2.2.4 衣片的结构分割

洋装的后片,既背宽的设定不是以单纯胸围或是背宽来设计,而是运用衣长和胸围之间的关系来确定的。

胸宽是 4 S/10+1.5 cm = 20.7 cm,肋宽是2 S/10 + 6 cm = 14.1 cm,背宽20 cm。胸围的总体放松度是16 cm,腰围的总体放松度是 8 ~ 10 cm,臀围没有放松度,服装的造型是梯型型态,松度上属于T型紧身服装。

2.3 制图方法

2.3.1 制图顺序

洋装是是从后片至前片的制图方法,与我国目前的平面服装结构制图孑然相反的制图顺序。

制图顺序的不同反映了洋装对人体形态认识的全面性,此种制图方法是在确定服装整体松度的同时首先确定后片的松度。既在制图时不仅考虑到人体静态时人体体表形态的不同,同时也考虑到人体在运动时对人体体表形态及对衣服各个身幅的影响。

根据日本人间工学会编《新编被服と人体》研究,人体运动对体表的拉伸率影响如下:胸部的横向拉伸率是12% ~ 14%、纵向的拉伸率是 6% ~ 8%。背部的横向拉伸率是16% ~ 18%、纵向的拉伸率是20% ~ 22%。由此可以说明上肢的运动对人体背部体表拉伸率的影响比胸部拉伸率大。由于上肢的运动方向及运动范围多半是在躯干的前方,因此在制图顺序上首先设计后片的松度是结合了人体动态与静态的体表情况而考虑的。

2.3.2 驳头的对称画法

将驳头的形态首先画在衣片上,它不仅利于正确调整领型在串口线上的形态,同时也利于准确表现实际驳头在前片上的形态。

服装结构设计的方法范文第5篇

一、服装原创性设计造型与结构的关系

在目前的服装设计行业中,经常以多元化的表现形式追求服装的艺术性,因此对于服装设计来说,只靠款式设计突出是不够的。2011年法国时装品牌迪奥的春夏服装会,展示了运用不规则的表现形式设计出的服装样式,从肩部至裙摆对角渐变,宽大的荷叶褶皱裙令腰身显得更加纤细修长,使用大量的纱质面料在服装的部分区域叠加,创造出水粉画的视觉效果;在服装的结构设计上选用了一体连身袖,衣袖呈现出柔和、不刻板的形态,以此维持上衣的平整;并在服装的腰部通过折叠面料营造出立体效果,增强了塑形感,使腰部的线条看起来更加纤细。服装简约的线条、纤细的腰身及纯粹的色彩,完美地展示出20世纪50年代的新古典主义风格。虽然款式造型是服装设计的主体,但是在服装设计中还是要重视服装结构设计,必须利用服装结构支撑款式设计。如果说款式设计是服装设计的外在表现,那么结构设计则是服装设计的内在体现。服装结构设计的任何一处省道、褶皱及分割线,都会对服装的总体形象造成影响。因此,在服装设计教学中,必须将服装款式设计和结构设计结合进行,由于二者相互影响、彼此依靠,忽视任何一方都会让设计出来的服装黯淡无光。

二、服装原创性设计造型与结构的设计技巧

对于服装款式设计而言,结构美是关键,而想要表现出服装的形态美就必须进行结构设计。无论服装的款式设计如何精美,若没有了结构美,其审美价值也会大打折扣。服装的结构设计即服装的内在款式设计,如何把结构设计形象化是服装设计的实质内容。服装的款式造型需要通过结构设计去检验,此外,结构设计也是服装的关键性设计,给予了服装丰富的表现力与内涵,为服装款式设计开拓创新思维,启发设计灵感。服装的结构设计能够让服装的款式类型具有丰富多彩的变化,因此对服装设计而言十分重要,这也是国内部分服装公司宁愿聘用有工作经验的服装制版师来制作服装,也不选择聘请服装设计师的根本原因。不过,尽管制版师通过不同的结构设计让服装拥有了更多的款式类型,却无法赋予服装灵魂,这是因为进行服装结构设计时需要有充满艺术思维的设计师将服装结构设计的实质展现出来,这意味着不管是服装制版师还是服装设计师,都必须具有较高的艺术涵养与创造能力,并且要充分掌握服装的设计手段,才能够展现出服装的原创性设计理念。作为一名服装设计师,如果没有掌握娴熟的设计方法,就无法将服装设计所拥有的技术性与艺术性融合在一起,设计出高质量、高水准、有特色的作品。

三、服装原创性设计造型与结构的表现形式

在进行服装设计的时候,服装的款式类型设计是通过服装结构设计的型与量进行配合或分解来实现的。款式设计能够更有效、精准地表达出设计作品的内涵,让设计师的思维与理念获得更多的启迪。如果服装结构设计没有了革新与突破,将无法充分展示出服装款式类型的独特魅力。服装设计师约翰•加利亚诺为了庆祝迪奥成立60周年,曾经在法国巴黎的凡尔赛宫举办了2007-2008秋冬季高级定制女装会,该系列作品的灵感来源于设计师克里斯汀•迪奥于20世纪40年代的经典设计,充满了回忆的气息。加利亚诺带领观众回顾了1947年的新风貌时尚革命(NewLook)。服装设计师完美地将艺术形象和架构技巧应用于服装,使其保留了“NewLook”精致的轮廓、细致的肩线、经典的束腰及过膝的长裙等,衣服的胸口处配着亮丽夺目的铃兰花饰品,并且在一些部位使用了精致的蕾丝作为搭配,让服装看起来更加层次分明。在服装的结构设计上,设计师使用了四开身设计把衣身的省位转移到前衣身,从而进行了分割线的处理,为了让腰身的纤细程度更加突出,在腰部的侧面进行了立体设计。此外,设计师通过绣花工艺、褶皱处理以及镶嵌珠宝等方式,淋漓尽致地向观众展现了迪奥设计中一直以来强调的女性的高雅气质、形体柔和的线条及身材的凹凸有致。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