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群众文化的性质

群众文化的性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群众文化的性质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群众文化的性质

群众文化的性质范文第1篇

关键词:新形势;群众文化;发展与创新

一、群众文化的概述

总的来说,文化相对来说并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因为文化本身的概念相比之下比较宽广,我们可以把它统一理解成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这种社会现象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开展社会实践,而间接创造出来的。另外,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也和国家的发展历史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一个国家,民族,哪怕是一个城市的文化,总的来说都是在历史的洗礼之下慢慢的形成的。从广义的角度来进行理解,文化可以默认为是物质与精神的融合体;从狭义的角度来进行理解,可以把文化当作是人文精神整合在一起的体系。毋庸置疑,群众文化是一个国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是人们在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中,经过后期的努力进一步创造出来的。群众是群众文化的主体部分,群众文化建设和发展以及创新的主要形式就是依靠自己建设、自己参与,这样在长期的摸索之下才可以实现丰富自己精神生活的目的。我们可以从两个不同的角度来分别理解群众文化的内涵:第一是从主客体的角度作为出发点,群众是一个主体,各类文化活动就是所谓的客体,客体是由主体经过后天努力创造出来的,反过来说服务于主体:第二是从内容的角度,群众文化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是非常丰富的,并且大数多都是常见的娱乐活动,这样不但可以丰富群众的业余生活,同时还可以间接的提升群众的整体素质。

二、群众文化的发展

首先,最近几年来,伴随国内改革开放的发展,国内经济取得了空前的成绩,我国开始在世界这个大舞台上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国内开始向国际经济形式发展,同期,我国政治、经济也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随后文化领域的变革也开始开展起来,群众文化开始向“市场文化”“产业文化”的趋势发展,群众文化随之也开始得到了相关部门以及群众的重视。其次,在新形势下人们不再仅仅局限于追求物质生活,同时对文化消费品的需求开始增长,群众的生活方式、审美情趣、生活节奏,文化消费品等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需求也开始变得多样化,群众文化为了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需要进行相应的改革,从而可以创新群众文化生活。最后,从国际形式这一立场上来看,很多西方国家把文化产业化作为重点建设项目,因为群众文化这一文化涉及到了很多种文化,像城市绿化、建筑学、现代科学以及民间艺术,在一定意义上来说群众文化是一项能够满足人们文化艺术需求与爱好的产业,这种产业的发展不但可以创造出一定量的社会财富,而且还可以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这再一次说明了群众文化的重要性,所以群众文化的发展,值得加大力度进行推广。某一地区的群众文化,在一定程度上直接代表了该地区文化的整体特征。在新形势下我国无论是政治还是经济的发展都处于一个开放的状态,因为政治的开明,经济的开放,在这双重开放的条件下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趋势,当城市群众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就会开始向外界进行传播。任何事情的发展都具有两面性,因为群众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就会很难再突破,所以很有必要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策略,因为在吸取外国先进的发展经验时,可以借助于群众文化之间的相互交流来达到共同发展的目的。

三、新形势下群众文化的创新

在新形势下为了能够实现群众文化的发展与创新,这就需要国家以及各个地区的文化组织、相应的宣传部门,重新开始审视文化市场的发展趋势,从而可以抓住机遇,目的是为了能够不断的丰富群众文化的形式和内容。例如,为了传承戏曲以及皮影等汇聚文化特色的传统文化,可以在当地成立一系列的宣传组织,目的是为了能够鼓励对此文化感兴趣的群众加入到组织中。该组织的设立不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更好的向国人或者世界人们宣传戏曲以及皮影文化的渊源历史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而且还可以通过定期的组织表演活动,来吸引更多对此戏曲皮影感兴趣的人群,从而可以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另外,在一定程度上为了能够促使更多的年轻人参与到群众文化中来,可以设计一些以群众文化为主题的文化酒吧,这样可以用一种更加缤纷的形式来呈现群众文化。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吸引到更多年轻人的注意,从而为群众文化的发展注入新鲜的血液。

四、总结

在新形势下社会经济的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群众不再满足于物质生活,人们开始重视精神方面的享受,所以其文化需求开始呈现出日益剧增的形式日益,所以在新时期我们需要创造出独树一帜的特色群众文化,这样不但可以间接的培养群众的文化意识,而且还可以提高城市文化的品位,从而可以促使其与国际大都市文化的接轨。

参考文献:

[1]孙渊,胡飞等编著,群众文化工作概论[M],湖南文艺出版社,1996年.

群众文化的性质范文第2篇

一、群众文化的基本概念、特点及定位

1.群众文化的定义:群众文化是人民群众以自身为活动主体,以娱乐方式为主要内容,以满足自身精神生活需求为目的的文化;它是人们用以表达喜、怒、哀、乐等思想感情的重要手段,它的产生、发展贯穿于人类劳动生产全过程,它的存在使群众参与成为现实。正是因为群众主动参与,群众在活动中才能实现自我教育,获得情操的陶冶和审美享受,并在健康的审美享受中建立和升华高尚的审美趣味,提升自身的文化艺术修养和境界。这是群众文化特有的社会地位决定的。它同时符合群众文化的娱乐审美、宣传教育、文化传承、生活实用等一系列功能。

2.群众文化的基本特点:集中与分散相结合是当前群众文化活动的特点。具体表现形式为三个方面。从地点上说,既有分散在社会各方和千家万户进行的,又有集中在广场、公园、文体场馆等公共集聚场所展开的;从项目上说,既有各人依照各自兴趣爱好分散选择参加的不同项目的活动,又有不同兴趣爱好的人在同一时间、场所集中统一选择参加的同一项目的活动;从参与人数上说,既有以群体形式进行的集中活动,又有以个体形式出现的分散活动。

3.基本定位:社会经济向以市场经济为核心的转变,必然回到东方文化形态的变化。因为经济、文化相辅相成,其产生的社会影响是大众文化、娱乐文化国办的概念逐步从人们的观念上消除,群众文化的社会地位和功能日渐模糊。一些地方的群众艺术馆、文化馆为适应人们的文化观念的转变,更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同时也是为了自己的生存,竟简单的向大众文化和娱乐文化看齐,群众文化逐渐丧失了社会地位和功能,群众文化陷人一种尴尬境地。在我们国家,人民群众是国家的主人,群众文化因为其特殊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功能,根本不可能被大众文化和娱乐文化所替代。

二、群众文化要素分析

群众文化的生命和重要载体就是活动,经常举办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才能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提供精神食粮,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品位,真正体现社会文化社会化,群众文化群众化。因而举办大型群众文化活动是推进群众文化深入开展的关键。群众文化活动的基本要素分三个部分:即动机和目的,内容和形式以及相适应的外部条件。无论是各级政府、企业、机关和一些民间组织,不管是何种类型的主办方,都会有其明确的动机和目的,没有目的的文化活动是根本不存在的。内容是由主办方的意图显示、所需资源的数量和质量、群众的认同程度等三个方面决定的。形式的确定,主要来源于动机和目的与内容决定的,新的活动形式的产生是策划者通过长期社会实践,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外部条件。如果说动机和目的,内容和形式是举办大型群众文化活动的前提,那么相适应的设施和设备、环境与后勤保障等硬件,则是组织大型群众活动的外部条件。

三、组织开展好群众文化生活的措施

1.强化辅导,优化服务,推进分散活动的开展。当前的群众基本文化需要,与以往有很大的不同,个性凸显以替代成为活动主题,过去以馆、站组织开展活动为主,转变为群众依靠自身设施开展活动为主。针对此种状况,群众文化单位要改变原有工作模式,实现角色转变。首先要加强信息工作。要注重调研,及时总结交流群众文化活动经验和研究成果,掌握活动发展动态,适时有效地对分散活动进行科学的指导,引导分散活动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其次要加强典型示范。发挥示范作用,实行合理的目标导向,带动分散活动上台阶、上水平。再次要加强培训。要有针对性举办各种类型的培训班,向其传授文化活动知识和技能,大力培养各种人才,进一步拓展分散活动层面。四要加强配套服务。依据自身条件,为其提供业务咨询,编写印发活动材料,提供所需的各种器材工具等等。

2.依托阵地活动,发挥示范辐射作用。阵地活动是群众文化生活管理部门的主阵地,更是群众文化活动的示范窗口,并对群众文化活动起到较强的示范辐射作用。当前大多数馆站的阵地活动陈旧单一、枯燥乏味,应将熔思想性、知识性、娱乐性于一体的档次较高的具有独特风格的社会扩散程度的项目纳入日程,并随着项目不断革新、设备不断更新带动活动形式的不断更新。使馆站办阵地活动具有较强的示范性,目标趋势导向性,发展进程先进性,流动形态超前性等特点。要逐步把群众文化活动的最新科技、最新设施、最新内容、最新形式、最新节目、最新动态传送给群众,发挥其引领作用。

3.以集中活动为载体,提升活动水平。在群众分散活动普遍开展的同时,群众文化事业单位履职,适时组织各种高质量的集中活动,为分散活动提供综合交流和集中展示的机会和平台。对于新内容和新形式初创而尚未普及流行的前提下,率先举办推广性的集中活动,予以宣传并扩大影响。还要在逐步普及活动的基础上,组织高质量的集中活动予以推动,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只有认清当前形势,深刻领会群众文化的内涵,勇于创新和探索,才能更好的组织与开展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开创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吴松青.浅谈如何进行群众文化工作.大众文艺理论,2009,(15).

群众文化的性质范文第3篇

一、什么是“小文化”与“大文化”

群众文化包括 “小文化”与“大文化”之别。

(一)大体有三种持“小文化”观点的人:一种说法是,群众文化是业余的文学和艺术活动;另一种说法是,群众文化是专义文化的边缘文化;还有一种说法是,群众文化一般是指意识形态,不排斥自然科学的某些内容,但其主体是文艺活动。持“小文化”观点的理由是:第一,群众文化是同专业文化相对而言,他们同属意识形态,本质上没有区别,只有专业性与业余性的差别;第二,社会发展的规律是分工越来越多、越细,文化科学也必须随之越来越细、越专,群众文化也不会例外,范围应越来越小;第三,现实社会分工也没有任何一个部门和单位,能拥有那样广泛的知识和设施,全面地开展群众文化工作。

(二)持“大文化”观点的人有两种:一种说法是,群众文化自古以来就是同狩猎和生产劳动紧密相结合的广义文化;另一种说法是,群众文化就是广大人民群众所需要的文化。

我认为上述说法都是有一定的道理,但不够完善。他们之间即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点。相同之处是性质一样,同属于社会意识形态,不同之点是内容和范围大小确有差别。群众文化的原始阶段,同物质生产劳动一直是结合很紧的。如音乐方面的各种劳动口号,至今保持下来的,仍然结合各种劳动相演唱着;又如舞蹈方面的各种狩猎舞和生产舞,也大都仍是生产劳动景象的再现。就其内容范围来说,“大文化”比“小文化”要大。但“大文化”的群众文化,并非大得包括整个社会意识形态,更不可能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同“小文化”一样,都是文化的一部分,也仅仅是社会意识形态的一种意识形式而忆,尽管它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形式。其二,“大文化”之大,还在于它的群众性广。如果说文学和艺术的“小文化”具有群众性的话,那么,群众文化这个“大文化”就可以说具有全民性了。群众文化的全民普及性,首先表现在它的参加者的普遍性。其三,群众文化的全民普及性还表现在地域的广阔性上。有人对此概括为:群众文化无处不有,无人不在,就是这个道理。其四,自然还应包括群众文化活动的内容和形式的普及性,即内容是多方面的,而且是通俗易懂,适于群众接受能力的,便于在群众中推广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而且是为群众所喜闻乐见。当然,普及不是永远停留在一个水平上,它必然在群众文化活动中得到发展和提高,犹如水涨船高一样。

二、综合意识形式是群众文化的一种

社会意识形态有各种意识形式,如政治思想、哲学、艺术、道德、宗教、教育、科学等,各种意识形式又具有相对独立性。群众文化,特别是我国的社会主义群众文化,它的内容范围较广,包括文化艺术、体育、科学技术知识普及、业余文化教育、游艺等意识形式的一部分和全部理性的与直觉的,逻辑的与形象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混杂在一起,往往难以分析清楚,可以说是这些文化现象的总和。因此,社会主义群众文化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中多种意识形式综合于一体的一种综合意识形式。

这种综合意识形式的形成是社会主义社会性质和人民群众的需要所决定的。社会主义社会生产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需要。人民群众也为了满足自己的这两种需要而以主人翁的姿态进行创造生的劳动,包括创造物质财富的劳动和创造精神财富的劳动。在这两个创造性劳动的基础上,创造和发展着综合意识形式的群众文化,而群众文化反过来又促进人民物质生活的需要和满足人民文化生活的需要群众文化的普及是群众的普及,提高也是群众的提高。由于群众文化是一种综合意识形式,因此,它既是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水平的重要手段,又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高低的重要标志。

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社会主义群众文化是社会主义经济和政治的反映。社会主义群众文化反作用于政治和经济的能动性比其他观念形态的文化形式更直接、更普遍。这不仅因为群众文化是一种综合意识形态,更重要的是因为群众文化活动是群众自己的文化学习和实践活动,而且活动主要在社会基层,所以效果好。例如,群众根据各自的需要而自愿参加的文娱体育活动,可以消除疲劳、恢复体力、焕发精神地进行生产和工作。

群众文化的性质范文第4篇

关键词:文化站;群众文化;宣传活动;研究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精神文明建设逐渐被重视,国家各地方群众文化宣传工作的主管部门要求文化站积极开展群众文化宣传活动。文化站对群众文化宣传活动的开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它为站内工作人员提供了各方面的条件,提供了很多指导与示范的内容。目前相关人员要做的就是更进一步地加强建设文化站,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和繁荣昌盛。虽然开展群众文化宣传活动工作进行以来,文化站通过制定、采取一系列的重大措施来加强群众文化宣传活动的工作,同时也有了一定的成效,但是通过分析与研究,文化站工作中仍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这要引起相关工作部门与领导的注意,并探索出更新的方法、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

一、文化站工作中现存的问题

(一)文化站的经费投入不够

作为综合性群众文化的事业机构,文化站离不开所在地方的经济基础。然而,如今国家有的地方收入水平不高,相关领导、工作干部不够重视群众文化宣传工作,对文化站的资金投入也不够重视,这样文化站的经费投入就不够,群众文化宣传活动也不能更多、更好地开展。

(二)文化站宣传队伍不够强大

文化站的工作人员待遇普遍较低,经费不能完全保障很多必要的日常工作,所以文化站就缺乏了吸引力和凝聚力,文化人才队伍不能得到扩大。很多文化站的工作人员都是处于身兼多职的状态,他们不能专心地做好文化站的工作,还有的文化站工作人员学历层次不高,不能顺应当代的群众文化发展趋势,不能满足群众文化宣传活动不断更新的要求,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文化站开展群众文化宣传活动的顺利进行,也阻碍着国家各地方的群众文化发展。

(三)文化站管理工作不到位

社会主义发展以来,文化站一直处于“没人管、没人问”的状态。文化站的人力、财力、事、物资等方面工作都是需要建立专门的部门来统一管理和负责支付工资。但是一些地方文化站的工作人员的态度是抓不抓无所谓,抓好抓坏也无所谓;还有的工作人员认为文化站是个没用的单位,基本没有什么经济效益可得;甚至有的领导、干部人员也对文化站处于不管不顾的状态。

二、分析研究文化站对群众文化宣传活动的开展

(一)文化站要创新群众宣传文化过的的形式和内容

让一个国家处于不败之地的重要保障就是创新,文化站工作中要不断创新,要与时俱进。文化站在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时候要突破、创新其内容和形式,智慧来源于群众,所以要密切联系群众来创新。我们必须将民族的传统文化传承下去,并给传统文化增添更多的现代气息,这就让文化站的工作人员有了艰巨的历史使命。

(二)加强文化站素质队伍建设

群众文化宣传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文化站的基层干部和相关工作人员,他们的素质影响着群众文化宣传活动的开展和传播,以及传播文化的方向、知识和教育几个性质。所以,文化站要加强素质队伍建设,文化站工作人员要不断学习,不仅是根据国家形式来进行理论学习,还要不断地向人民群众学习。文化站的工作人员要有全面的业务素质,还要有过硬的政治素养,他们要深入学习党的方针政策,不断地调整自己的工作作风。文化站还要加强培训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通过理论培训和业务学习相结合的办法,培养出文化站工作人员过硬的业务素质和政治理论水平。这样,文化站工作人员就是传承文化发展的纽带,还是文化站的业务骨干精英。在开展群众文化宣传活动的时候,不仅要传承国家的历史文化精华,还要满足时代进步发展的新要求。

(三)文化站要更进一步加强群众文化建设

加强群众文化建设是促进社会和谐进步的重要保障和前提,社会和谐进步是国家稳固发展的标杆,它是一个长久以来发展的过程,它是通过一代代人共同努力而达到的境地。而在社会和谐进步的过程中,群众文化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文化站的工作人员要更加努力地进行工作,通过各种和人民群众息息相关的群众文化宣传活动,来提升群众文化的水平。

文化站要发动人民群众,充分利用地方特色,建设有特色、有水平的群众艺术队伍,并不断提高扩充人员,不断加入艺术专业人员,提高整体群众文化宣传队伍的水平。文化站还可以组织群众阅读活动,建立一定规模的免费读书场所,比如图书馆、文化中心等。为了提高群众文化的水平,有效地传播和弘扬群众文化,让社会和谐进步的精神能深入人心,所以才组织各种群众文化活动,建设各种艺术队伍。人民群众的业余生活因为社会和谐进步而变得丰富多彩,人民群众精神生活层次也因为社会和谐进步而得到提升。

(四)文化站要结合群众文化宣传活动的专业性和业余性

文化站是在广大群众范围下开展群众文化宣传活动的,所以群众文化宣传活动具有专业性的同时具有一定的业余性。文化站领导、干部人员要进行指导和规范,要深入人民群众,发掘群众文化宣传工作者中的业务精英,在专业人员的协助下组织群众文化宣传活动,来提高群众文化宣传活动的水平。文化站可以发动人民群众,建立歌舞团,通过专业人员的示范与指导,提升歌舞团的整体水平,这样,通过把专业和业余两种性质结合起来,加强建设文化站的群众文化宣传活动建设。群众文化宣传活动建设好了,才能提高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品味和层次,增加人民群众享受文化的权益,所以,文化站要把群众文化宣传活动建设作为一大重点来进行工作。

三、结语

在如今文化发展的趋势下,文化站工作中仍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分析研究了一些文化站如何更好地开展群众文化宣传活动,文化站要创新群众宣传文化过的的形式和内容加强素质队伍建设以及群众文化建设等等。

参考文献:

群众文化的性质范文第5篇

关键词:群众文化;工作创新;举措

面对新的形势,新的任务,群众文化工作者如何跟上时代的步伐,适应新的形势,做好群众文化辅导工作,引导群众文化健康地、朝气蓬勃地向前发展,为繁荣群众文化生活发挥其应有的功能与作用,是文化工作者应该探究的问题。

一、培训文化活动骨干

目前,群众文化早已摆脱了仅限于节庆文化或单项活动,而是日益向深广和多元化方向发展,其活动范围之广,内涵之深,形式之不断创新,都是前所未有的。仅靠文化馆少数辅导干部是不能适应日新月异的群众文化工作需要的。经过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凡是群众文化活动开展好的地区或单位,都有具有一定活动能力和擅长文艺的骨干分子带头。 事实证明,办好各种培训班,培训业余文艺骨干是解决文化专业辅导干部不足的一个最好办法。所以采取办班、培训文艺骨干的做法,不但要坚持办下去,而且还要适应形势的发展,扩大骨干培训范围,如办文艺创作班、表演辅导班、音乐辅导班、美术班、书法班、舞蹈班等为解决培训师资不足问题,可以采取灵活的多种形式,邀请省市专业艺术团体专家或退休艺术人员进行讲座、授课,也可以走出去,组织文艺骨干参观交流,开阔眼界。总之,我们必须以战略的眼光,开拓的精神,坚持以人为本,大力开展培训工作,努力培训1和造就一大批能适应新世纪群众文化发展和繁荣社会活动的脊梁,通过他们带动各行各业的群众文化载体,沿着正确方向,把群众文化活动健康有序地开展起来。

二、开展创新文艺活动

目前,将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群众文化工作者,是“四有公民的培育者和优秀精神产品的生产者”,而群众文化活动,完全不同于专业艺术团体。它参与面大、受众面广、影响面强,是显示时代精神风貌和国民整体精神文化素质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标志。所以文化馆辅导工作,仅仅是深入基层,面向群众,对群众文化活动进行辅导和指导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与此同时,还要积极努力,千方百计,大力组织开展丰富多彩、千姿百态的文化艺术表演、展示、竞赛活动。只有把活动开展起来,才能真正发挥文化艺术陶>台人们的情操,培养人们的品格,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也只有把群众性的文化艺术活动开展起来了,才能做到由普及到提高,把文化活动一步步推进到一个更高的水准。这是因为普及与提高是相辅相成的,辅导与开展活动亦是如此。因为通过辅导,把活动开展起来了,而这种活动,又为下一步举办更高水平的活动提供了样板,所以说,大力组织开展文化活动,是一种实践的辅导,也是普及与提高的过程。因此,群众文化工作者对群众文化活动,不仅是辅导与指导,大力组织与开展群众性的各种类型的表演、展示、竞赛活动是群文化工作者的重要职责。所以必须坚持节庆活动与平时活动相结合,主题系列活动与单项活动相结合,广泛的参与型群众文化活动与高层次欣赏型精神展示活动相结合,做到常年有活动,常办常新,不断创新。提高活动层次、活动水平,充分显示我们国家广大人民群众逐步走向现代化、文明化、高素质的精神风貌。

三、提高群众文化素质

农村群众文化素质的提高是目前农村群众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环节。没有一个高素质的农民群体,就谈不上发展农村群众文化事业。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有百分之八十的农民。党和政府根据这一国情,多年来十分重视农村群众文化工作,并多次提出农村群众文化辅导工作,是国家文化事业单位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我们要重视加强对农民的辅导。

群文干部下基层特别是到农村,要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不能怕苦怕累。同时农村有民族民间的文化遗产,也正是我们需要的珍贵资料,我们也有义务对民族民间的遗产进行挖掘整理。

先普及后提高,要在农村全面铺开,进行各门类的培训。组织参加的人数越多越好,在这之中就能发现不少具备各种才能的人,然后再选拔提高,这样就很有可能培养出非常优秀的人才。

四、加强农村文化站的建设

农村文化站在农村群众文化工作中的作用是十分大的,它与农村文化室的联系最近,接触农民最多,最了解农民文化生活。因此,加强农村文化站建设,在发展农村群众文化工作中至关重要。据调查,由于农村文化站文化设施不健全、农村文化室条件差,困扰了农村群众文化工作的开展。同时文化站人员在使用上不专一也是问题之一。文化站人员的专业素质也影响了农村群众文化工作的开展。因此对他们进行专业培训是当务之急。经费投入不足,也是影响农村群众文化工作开展的重要因素。由于经费有限,设施落后,组织活动受限制,致使一些有意义的活动不能开展。

五、注意文化工作的广泛性

有了明确的指导思想和方针原则,在具体工作中我们还必须处理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

群众文化的公益性质决定了应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早在建国时期,群众文化事业的公益性质就已确定,而群众艺术馆、文化馆是国家设立的全民所有制文化事业机构。它担负着提高国民整体素质的任务,应以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提高群众、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即获得最大社会效益为最高宗旨。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由于文化宫的改革,群众文化的公益性有所削减,自我形象有些模糊。有些地区文化事业经费投入不足,基础设施陈旧落后,文化活动单调,专业人员流失,文化宫名存实亡;有些地区存在盲从现象,把精力投入到经营活动中,忽视了正常业务的开展,只追求暂时的经济效益。这一切曾使群众文化工作者感到非常茫然,无所适从。党的十五大报告为群众文化艺术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更进一部增强了群众文化工作者的信心和信念。

坚持公益性质,就是要牢牢守住我们自己的阵地,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把社会效益摆在突出位置。群众文化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渗透、影响人们思想信仰的前沿阵地。即使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它所履行的诸多职能,也是市场文化和正规的学校教育所无法替代的。公益文化通过开展群众喜闻乐见、健康向上的群众文化活动,凝聚着成千上万的人民群众,陶冶着广大人民群众的情操。在引导群众进行文化消费方面还可发挥自己的优势,尤其是开展业余群众艺术和健康有益的娱乐活动方面,可起到示范和导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