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生活品质的提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转换生活的角度
维尼拥有一个漂亮贤惠的妻子、两个可爱的孩子,还有一份不错的工作。按理说,他的生活品质指数是很高的。但事实恰恰相反。原因是,维尼与现在的妻子相识前曾有一份刻骨铭心的恋情,以致与妻子结婚多年后,仍把前女友的东西当宝贝一样留着。维尼的妻子因此非常不开心。自然,他们的家庭生活因此受到了影响。
乔伊斯追求安娜已经三年了,但安娜从来没有答应过做他的女朋友。但乔伊斯仍然没有放弃,他坚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终有一天,安娜会被他感动的。
霍金斯的梦想是让青蛙飞起来。他把青蛙拿到8楼的楼顶,然后把青蛙扔下去。他以为这样的训练可以训练出一只会飞的青蛙。但是青蛙死了一只又一只,他的训练没有取得丝毫进展。令人可笑的是,霍金斯不但没有反思自己的荒唐行为,还认为是自己找的青蛙不够聪明。
维尼所要做的就是放弃关注那些正在淡出他的生活的人和事物。乔伊斯则要好好反思自己的感情付出,你追求人家越久,无非说明人家不喜欢你的程度越高,就算最终那块金石被打开了,那也是开得非常的无奈。而霍金斯则忘记了一点:梦想若不切合实际,就算付出再多的努力也是枉然。
所以,一旦你注意到自己正在关注自己无法拥有的东西,那么换一种思路吧。转换你生活的焦点到那些与你密切相关的人和事,追求那些让你真正幸福的人和事,让自己处于一种实实在在的生活状态,而不是让你和你身边的人缺乏安全感,以及让自己一直处于久久的等待状态之中。
2.学习从环境中得到所需
丹尼在一家物流公司上班,收入很不错,但他并不喜欢这样的工作环境。然而他又不想离开,因为一旦离开,就很难再找到一份薪水稳定的工作。于是,他每天都带着一种厌恶的情绪工作着。
“大部分人认为是环境束缚了自己的发展,但事实并非这样,他们应该学习如何从环境中得到他们需要的东西。”社会心理学家兼职业顾问黛安・布拉曼森说。
凯恩的梦想是成为某大公司市场开发部的主管。虽然他现在的职位是市场部的一名微不足道的办事员,但是他却很高兴,因为他觉得自己能够进入市场部工作就已经向梦想迈近了一步。只要有空,凯恩就去参加市场部举行的市场营销培训班。当他感到自己的梦想越来越强烈的时候,他又去夜校进修有关市场管理的课程。“虽然我现在还不是市场部的主管,但我现在已经是一个主管候选人了。”凯恩这样鼓励自己。
如果你认为现在所处的环境是阻碍你实现理想的原因,请你放弃这种想法,但不要放弃目前的工作,而应该去多参加一些业内的活动,在那里有可能适度发展一些人脉。也许,这样做能让你的心态神奇地发生变化。
3.学会活在当下
无法使自己的生活品质得到提高的原因之一,就是过分关注自己的过去。过分关注自己的过去,结果只会让你不断地重复自己。如果你一味地重复过去的事情,你只会得到相同的结局。那些没有希望的人生是如何创造出来的?就是不断地用相同的方法做着相同的事情,却满心期待着不同的结果。
所以,不要再让自己活在过去的故事情节当中,也不要再和别人分享你那些早就过时的故事了。当你不再重复那些戏剧性的故事时,你就不会再重复地经历那些故事情节。再次地讲述那些旧故事就等于又再次经历了一次那样的生活。如果你一直往回看,你的生活很难再继续。
我们可以让过去保留在大脑当中,但不要过分地去关注。我们应当专注于现在,学会活在当下。
4.做最好的自己
拉里金教授是兰德读研究生时的导师。数年前,拉里金教授也曾是兰德的哥哥亚当斯的导师。亚当斯非常聪明,是每一个老师都喜欢的那种类型的学生。兰德非常崇拜他。一天,拉里金让兰德和其他几名学生进行某个课题研究。兰德没日没夜地去钻研这个课题,但研究报告交上去后,拉里金教授只给了他一个中等的分数,而换做是亚当斯,绝对不会这么差。看到分数的刹那,兰德差点儿流泪了。拉里金教授安慰他:“兰德,你下次会做得更好的。”
兰德摇摇头,说:“我永远都不可能像我的哥哥亚当斯一样优秀。”
拉里金教授笑了,说:“不,兰德,你不必像亚当斯。你只需成为这个世界上最棒的兰德。”这句话字字敲在兰德的心上。从此,这成了他一直追求的目标。
你也要像兰德所追求的一样,不要总想着别人期待你做什么,或者别人认为什么样的你才是最好的。要知道,每个人对你都会有各自不同的看法。当你觉得这样活着压力巨大时,就不要再想着自己是否达到了他人的期望。如果真的没有达到他人的期望的话,那就做最好的自己吧。
5.工作归工作,娱乐归娱乐
乔安娜所在的部门的工作非常多,而且人手很少。于是,几乎每天晚上,她都要加班一两个小时。工作多得实在做不完的时候,她干脆将工作带回家。后来,周末也成了工作时间。乔安娜的家人觉得乔安娜的工作就像一个粗鲁无礼的客人,霸占了他们家庭越来越多的时间和空间。而乔安娜也觉得自己不再拥有工作之外的生活,因此她对工作开始厌倦,甚至憎恨。
我们不是说绝对不能把工作带回家,而是绝对不能总是把工作带回家。如果你的工作确实很多,不如和同事采用轮流替换的方式:一部分人晚上在公司加班,另一部分人则回家休息或者出去娱乐。比如,乔安娜选择周一、周三、周五晚上加班,周二、周四、周六的晚上则可以尽情放松。但是,请你记住,在你休息或者娱乐时,绝对不能将工作带回家。
6.别太在意别人的评论
爱丽丝想改变自己的发型,但一直都没有去做。原因是她太在意别人的看法了。“家人可能无法接受我的新发型,同事也许会嘲笑我,老板也许会认为我没把心思放在工作上……”每次想做新发型时,她的心里就会冒出这些念头。所以,爱丽丝一只保留着自己的那个“老土”发型。
库尔克有空就去帮助独居的老人凯尔先生。而凯尔是一位富翁。所以,有人说库尔克照顾凯尔先生是没安好心,是想博得凯尔先生的感激而留一部分遗产给他。对这些恶意的言论,库尔克一概不理会。凯尔先生去世后,他按照老人的意愿,把老人所有的财产都捐给了慈善机构。
如果你太在意别人的评论,你的情绪肯定会糟透了。别人发表评论总是会带着个人感情,而这往往会导致不良情绪的产生。所以,不要总是想着别人会对你怎么看,更不要在意那些没有根据的评论。你自己也不要总是想着某件事或者某个人的好坏、对错。如果你因此将自己评论他人生活中的某种情况带入到自己的生活中,麻烦就来了。
刘某是某大学物理系的讲师。2011年,刘某到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做力学方面的教学研究。期间,他买了一台某品牌笔记本,这台笔记本不仅价格实惠,而且买的时候还非常放心。按照商家的规定,如果消费者对购买的产品不满意,在3个月内可以无条件退货。
“如果你是用信用卡买的,商家在退款时就把钱打到信用卡里。如果是用现金购买的,商家就如数退还你现金,而且产品的消费税也一并退还给你。我之所以放心,因为之前我曾给爱人买过一台缝纫机,后来不满意就退了,在退换期限内,缝纫机还坏了一根针,但因为不是大毛病,商家也并未刁难。”刘某说。
同样是购买一台此品牌笔记本,我们再来看一看国内金某的遭遇。2010年,金某在国美电器花3999元购买了一台此品牌的上网本,购买10天后发现机器运行缓慢,点击桌面图标,有时1分钟也点不开。金某到商家要求退换。商家回复说,运行缓慢是因为网络不稳定,金某只好拿回家再调试。拿回家后,一段时间机器正常,但是1个月后,机器又出现此种情况,而且10分钟也点不开图标。由于已过退换期,金某只好拿到售后维修。起初售后人员态度恶劣,并以运行缓慢是因为电脑本身版本低配置为由搪塞,金某无奈无功而返。终于到3.15了,金某遂在消协网站投诉,此品牌售后接到投诉后立马找到金某,在查明问题重装系统后,问题终于得到妥善解决。
“如果不是赶上3.15,我在消协网站投诉,估计事情就黄了。”金某说。
以上只是两个真实的例子。看了这两个案例,我们发现,国外家电产品一是退换期限比较长,另一方面是无条件退货,让消费者很放心。而国内,问题产品往往被拖过退换期,而退换时的服务态度也令人不快。
其实,相对而言,国内消费者并不奢求很长的退换期限,也不奢求产品在无质量问题的情况下就退货,但在退货期内,产品出现非人为因素问题,企业是否应该快速反应,给消费者迅速解决呢!
关键词:体育与健康 体育活动 心理品质
现在的中学生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受到父母的呵护,从未经历过风雨。如何在体育教学中,通过竞争,让学生体验挫折、培养自我调控情绪、具备合作精神、提高心理承受能力,成为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
一、心理品质的内涵
心理品质,即个体的心理活动过程及在此过程中所反映出的心理本质特征。具体来说,一个人的性格、意志、情感、能力、兴趣等都属于心理品质的范畴。而心理品质的形成与个体个性心理、个人思维、认知以及知识结构密切相关。心理品质并非一成不变,也正是由于其存在多元性,才使构建与培养心理品质成为可能,同时也意味着个体即使形成了较好的心理品质,仍然需要进行持续教育,使可能波动的心理品质处于稳定而持久的良好状态。
二、体育教学培养学生心理品质的途径
1.优化学生心理素质
如果在体育课堂中,学生能享受愉悦轻松的氛围,教师不过度强调成绩引起学生不必要的心理负担,那么学生将能调整到最佳的心理状态去学习及训练,从而提高学习兴趣,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课堂中,相关技能得到全面提升,实现更大程度的自我超越。一旦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及成功带来的喜悦,学生就会表现得更自信,并让这种信心延续到今后的学习中,帮助他们取得更好的表现,在自主探究、自我挑战的过程中形成自立自强的良好品质。
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在体育教学中采取以下几点有效措施。
(1)提供给学生更多的表现机会,了解每个学生的特长及优势(如有的学生弹跳能力强,有的学生速度素质好,而有的学生在技巧类动作方面的学习能力比较强等等),引导学生将其发挥到学习过程中,让不同的学生在自己擅长的运动或运动的某一方面中展现自我、树立信心,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同时增强学习的动力和兴趣。
(2)要给学生更多的成功体验。自我效能理论认为,个体在进行一项活动时,之前的成功体验将提高其之后的成功期望与自我效能,从而形成更强的内部动机。体育老师要关注到学生间的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能力做出不同的学习要求,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中有所成长和进步,树立起进一步学习的信心。比如在50米短跑训练中,可以设定不同的起跑线,让跑得慢的学生的起跑线位于跑得快的学生之前。这样一来,不仅可以让底子薄弱的同学体验到成功,也能让能力强的学生更有冲劲与动力,形成良好的竞争氛围。
2.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
榜样教育在体育教学中也能起到积极作用,尤其是观看体育赛事已经成为大部分学生的一大兴趣爱好。体育老师应该以优秀体育运动员为教学榜样,介绍相关新闻以及体育明星奋斗史,让学生体会到要想获得成功,必须付出汗水和努力,激励学生在日常训练中勇敢拼搏、坚持不懈,在不断挑战自我、持续奋斗的过程中感受到体育的魅力,培养出学生坚强勇敢的良好品质。
3.构建积极进取的个性品质
性格不是天生的,而是个体在实际生活中,在所处环境等的影响下逐渐发展与形成的。这里所说的环境,必不可少也是尤为重要的便是学校环境。中学阶段的学生性格仍处于可塑阶段,创造怎样的教学环境,直接影响学生良好个性品质是否能够形成并持久。在注重学生个体全面与个性化发展的教学要求下,体育老师应当从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出发,多组织大部分学生能参与并且感兴趣的体育活动,为培养具备良好心理品质和性格的学生创设机会与条件。
具体来说,体育教学应以培养具备生活热情又具备理智心境的学生为目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毅力和自强自立的精神。在选择教学内容时,体育老师应当注重教学趣味,尽量选择学生愿意参与、乐于学习与挑战的体育活动,在学生学会基础技能的前提下做进一步挑战与延伸。像跨栏、障碍跑、支撑跳跃这类体育项目,可以让学生形成果敢的性格;而在球类运动中,可以塑造学生机敏、顽强、勇于拼搏的可贵精神;接力跑以及拔河这类的集体比赛,则可以帮助学生树立团结意识,培养高度的集体责任感;体操等体育运动则可以让学生在彼此学习、相互关心帮助的过程中,懂得积极向上、助人为乐。
三、体育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注意“爱”的情感效应
情感在个体认知的形成过程中起到一定的催化剂作用,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利用情感效应来辅助完成教学目标,只有学生爱老师、爱学习,才能将这种爱迁移到学习过程中,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具体来说,体育老师应当注重个人形象,在做示范时不仅要准确无误,更要优美,同时要善于利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法营造生动有趣的课堂氛围。教师在平时应当多与学生接触、交流,做好师生互动,一旦与学生建立了彼此信任的稳定情感,教学过程将更为顺畅,学生学习相关知识技能时也会更有动力。
2.注意心理品质多样性的特点
心理品质具备多样性特征,教师也应注重学生各类心理品质的全面培养。比如教学基本的体操队形与队列时,可以培养学生遵守纪律的优良心理品质;在做跨栏训练时,则要注意培养学生坚毅勇敢、不畏困难的心理品质;教学跳高时,要让学生在不断进取与挑战中超越自我;跳马训练则可以培养出学生果敢的心理特质;在篮球等球类活动中,可以让学生树立团结合作的精神。总之,老师要注重体育活动的多样性,让学生心理品质得到全面提升。
3.注意心理品质形成长期性的特点
心理品质的形成是一个长期过程,良好心理品质要维持并稳定下来也是需要不断强化与持久教育的。因此,教师应当坚持进行心理品质教育,付出足够的耐心与恒心。例如在练习队列及队形时,要始终要求学生步调一致,长期进行规范性的训练,才能最终让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作风。又如,练习广播体操时,在开学、期中、期末老师都应当坚持训练,虽然这些要求略显枯燥与古板,但长此以往地坚持下去,将对学生起到很好的心灵熏陶作用,对学校的校风建设也是有很大帮助的。
总之,体育教学不仅要以学生掌握一定的体育技能为目的,更要在增强学生体质的同时,注重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品质。只有使受教育者的精神素质、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得到全面发展,使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李伯黍,燕国材等.教育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林崇德.品德发展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
[3]曹春兰.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J].考试周刊,2009(35).
[4]戈莎.如何在体育锻炼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J].天津教育,2006(12).
我校是一所位于矿区半封闭式的寄宿制农村中学,现有在校生1200余人,在校寄宿的留守儿童约900人,针对留守儿童队伍的数量较大,为了让学校的教育教学稳中有序,学生的成长健康快乐,我校积极响应国家提出的“立德树人,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育宗旨,特出台提升留守儿童品德素养的主题教育方案!
一、存在现象:
1、性格倔强、任性、偏执,爱与同学发生摩擦 ,感情脆弱,甚至冲动无理
2、好吃零食、讲究穿戴、好逸恶劳、责任心不强、经常铺张浪费
3、网络游戏成瘾,经常有迟到旷课等不守纪现象
4、不讲卫生乱扔纸屑果皮等、生活自理能力差、、
5、 学习不用心,思想开小差,作业不能按时完成、学习困难
6、不能做到自尊、自爱、自信、自立、自强、自律
7、不能孝老爱亲、为家人分忧
二、教育主题:
1、文明礼仪、遵纪守法
2、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3、感恩励志、孝老爱亲
4、爱心奉献、诚实守信
5、自尊自爱、放飞梦想
三、活动规则:
1、每周活动两次,每期30人,时间2小时。
关键词:品管圈活动;新生儿护理;安全事件;护理质量
品答圈活动是指具有共同工作背景及兴趣爱好的人员组成团队,该团队组织模式的最终目的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由于品管圈活动能不断提高质量控制效果[1],本文将品管圈活动应用于我院新生儿护理中,通过观察其对护理安全事件发生率及护理质量的影响,探讨品管圈活动的临床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2月来我院分娩的174例新生儿作为本文研究对象,其中男92例,女82例,日龄在3~25d,按照护理期间是否介入品管圈活动将174例新生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监护人均自愿参加本实验,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观察组89例,男49例,女40例,平均日龄(19.2±1.4)d,足产儿85例,早产儿4例,分娩体重(3.19±0.24)kg,胎龄在36~42w,平均胎龄(40.1±0.4)w,对照组85例,男43例,女42例,平均日龄(17.8±1.7)d,足产儿83例,早产儿2例,分娩体重(3.27±0.28)kg,胎龄在37~41w,平均胎龄(39.5±0.5)w,两组新生儿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整个护理期间未介入品管圈活动,观察组护理期间则介入品管圈活动,活动方法如下:成立活动小组,由我院年资较长护士担任活动小组组长,负责整个活动的组织及工作安排;确定选题,本次品管圈活动经开会讨论决定选择新生儿护理安全及护理质量作为活动主要内容,活动选题确定后进行小组内部交流和讨论,分析新生儿护理过程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及对护理质量有较大不良影响的因素,并采用我院自制的问卷表对新生儿家属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护理安全事件、护理质量影响因素等,此次问卷调查共发放174份问卷,问卷发放率及有效回收率均为100%,通过整理调查问卷内容发现,护理安全事件发生率较高的护理过程包括水浴、腕带混淆脱落、进食、更衣等[2];对策拟定,加强护理人员安全护理意识教育,由活动小组定期组织品管圈小组成员进行培训教育,让活动小组成员从思想上认识到护理安全及质量在新生儿护理中的意义,临床护理工作应以安全为基础,在安全前提下开展一系列的护理工作;定期举办护理经验交流,邀请专家或他院优秀的新生儿护士来我院进行经验交流,如探讨新生儿洗头、进食、按摩、输液等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规范护理文书的书写,护理文书书写不仅涉及到日常诊疗工作,而且也与医疗纠纷等问题息息相关,为此要组织活动小组成员学习相关法律知识,指导护理人员如何进行文书规范书写[3]。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护理安全事件发生率、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护理安全事件主要包括腕带脱落或遗失、院内感染、发药错误、红臀、鹅口疮、窒息及护患纠纷等,比较两组安全事件发生率,护理质量主要包括护理评估准确情况、护理措施落实情况及护理文书规范情况,每项评价指标根据好坏情况分别积1~5分,得分越高说明护理质量越高,护理满意度采用我院自制问卷表进行调查,调查过程中由我院专业人员负责问卷发放及指导填写,护理满意度分为很满意、满意、一般及不满意四类,将很满意及满意例数视为护理总满意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医学软件SPSS16.0对患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组间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组间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当统计值P
2结果
2.1两组护理安全事件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护理期间安全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护理质量评分比较 观察组护理评估、护理措施落实及护理记录书写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91.0%(81/89),对照组护理满意率为81.2%(69/8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本文实验结果显示,品管圈活动能明显降低新生儿护理过程中安全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这主要源于品管圈活动能将护理工作与安全管理相互渗透、螺旋递进,相比传统的护理安全管理措施,品管圈活动能从护理安全操作、安全文化及理念全方位介入干预措施,整个干预过程是一个有机、系统的整体,比单纯针对护理安全事件就事论事的干预措施,品管圈活动的干预效果更加全面,能更好的营造护理安全理念和氛围,综上所述,品管圈活动能有效提高新生儿护理质量,降低护理安全事件发生率,在新生儿护理干预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李如先,黄开霞,邵妍,等.二品管圈在护理质量管理工作中的应用与探讨[J].医学信息,2015,28(7):163-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