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旅游资源的主要特征

旅游资源的主要特征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旅游资源的主要特征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旅游资源的主要特征范文第1篇

关键词: 旅游目的地开发 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 旅游营销 陕西安康

一、引言

我国对旅游资源质量等级的评价依据是《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和“旅游资源共有因子综合评价系统”。通过资源要素价值、资源影响力、附加值等项目进行评价,根据对旅游资源单体的评价,得出了该单体旅游资源共有综合因子评价赋分值。目前学界研究的重点都是知名度高、评分赋值大的“特品”旅游资源及旅游目的地开发,对不属于传统观念中“优质”旅游资源及目的地的开发与保护研究较少。然而,一个普遍的事实是我国众多的地方政府出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等多重目的而正在积极进行旅游开发。那些相对来说旅游资源价值较低、尚未被开发或只是“浅开发”的旅游目的地开发对缓解珍稀自然、文化遗产遭受的旅游压力,丰富旅游产品品种,为旅游者提供高质量的旅游服务,保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等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二、研究现状概述

随着对旅游目的地开发和演变规律研究的深入,旅游资源次优区研究也得到了学界的重视。国内主要研究成果是“旅游资源非优区”概念及其相关研究。许春晓在我国较早提出“旅游资源非优区”概念,探讨其演变规律和开发策略,指出旅游资源非优区的补偿类型、性质、突变概念和依附式开发理论,以期指导区域旅游业开发。罗艳菊对旅游资源非优区开发的影响因素、非优区的优化机制及理论依据等进行研究,提出开发的盈利模式。唐文跃分析了旅游非优区的主要特征和开发的优弱势,探讨了非优区旅游开发的一般规律,提出了非优区旅游发展道路。隆学文讨论了旅游非优区的概念和开发非优区旅游资源的意义,从资源区位、经济区位、客源区位、交通区位、文化区位、认知区位等角度分析了旅游非优区的区位特征。李东和以合肥市为例说明实施旅游业空间拓展战略是旅游资源非优大城市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彭华从需求驱动角度研究城市郊区与周边小城镇的旅游开发成功之道。……但现有研究成果均未涉及旅游资源次优区内人文旅游资源和自然旅游资源分布不均衡、丰欠程度不一、价值禀赋不等这些现象。

国外相关研究主要是对旅游地的生命周期现象的研究,如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为研究旅游地演化过程、预测旅游地的发展和指导旅游地的市场营销、规划提供了理论框架。其中影响最深远的是巴特勒根据产品周期理论,提出旅游地演化经过6个阶段,即探索阶段、参与阶段、发展阶段、巩固阶段、停滞阶段、衰落或复苏阶段。Chris Ryan对巴特勒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进行完善,指出发掘当地的历史文化遗产对目的地复兴的作用,以及在越来越多的旅游者热衷寻求“新的”、“未开发的”旅游目的地的情况下,缺乏“名气”也可成为旅游目的地的成功开发和促销亮点。

本文认为旅游开发的重要基础是拥有优质或较为优秀的旅游资源。“非”在汉语中主要是否定的意思,而“次”在汉语中则含有差于、第二的意思。参考经济学,“次优”的含义是未达最佳标准的,不最理想的,不最适宜的,不最满意的,因此本文使用“旅游资源次优区”的提法是较为合适的。

三、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概念和特征

许春晓将旅游资源非优区定义为“在特定地区内,没有国家级和世界级的知名风景名胜区,缺少骨干旅游景点,并且旅游景点的丰度和密度均不够,难于形成优秀旅游产品的现象”。按旅游资源的成因及属性,马耀峰等将旅游资源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大类型。自然旅游资源是构成自然环境的主体要素,是地貌、气象、水体和生物中具有旅游吸引力的部分,从根本上说是属于大自然的产物;而人文旅游资源是由人类活动所产生,能够吸引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并可能被利用来开展旅游活动的一切事物。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在特定地域内的分布是不均等的,存在优弱丰疏的差异。由于区位条件和历史发展轨迹的不同,存在这样一大批自然旅游资源禀赋优势比较明显而人文旅游资源相对贫乏的地区。如我国西部很多贫困地区,长期交通不便,区内工业发展缓慢,人文遗址遗迹较少,但自然生态资源保存良好,这是其发展生态旅游得天独厚的优势。

根据旅游资源的特征和属性,本文将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定义为,在特定的区域内,由于地理区位、经济区位等条件所限和社会历史文化发展轨迹不同,拥有较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而人文旅游资源特征不明显、优势不突出,暂时难以形成特色旅游形象及产品的现象。

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是一个相对概念,具有相对性、普遍存在性和可演变性的特征。随着当地经济、旅游业的发展,交通条件的改善,在科学的旅游规划导引下,凭借区内自然旅游资源优势,整合、创新区域文化旅游资源,经过成功的旅游形象塑造和旅游营销,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也可成为旅游资源优质区。

旅游活动本质上是一种人类对地理空间选择、经历和体验的过程,旅游目的地形象能直接影响旅游者的旅游决策和行为选择。对于正待开发或已在开发中的旅游资源次优区来说,更需要以真实、独特、充满感召力的旅游形象驱动目的地旅游的发展。区域文脉、地脉是区域自然基础、历史文化传统和社会心理积淀本质特征的高度概括,它鲜明地展现了区域旅游的特色,旅游形象也会因区域文化差异而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旅游开发中普遍面临的难题是区域文化旅游资源匮乏和特色不鲜明,难以塑造具有地域特色、深刻人文内涵的旅游形象和旅游产品。文化资源具有延续性、动态性、可创造性、非独占性的特点。Mommaas Hans从增强地点的身份、吸引力和市场地位,进行革新和创意,为文化多样性和文化民族主义探讨了文化产业集群策略,对文化旅游资源次优区旅游开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如基于工业遗址改造利用而兴起的北京798艺术区,现已成为京城令人瞩目的新旅游吸引物。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可通过对区域文化资源的整合和创新,结合当今旅游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汲取外来优秀文化元素,通过文化产业集群达到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形成地域旅游文化特色和竞争力,将其融合进区域旅游形象塑造、旅游产品设计和旅游发展之中,进行卓有成效的旅游营销,并逐步向旅游资源优质区演进。

四、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发展策略——以安康市为例

旅游资源的主要特征范文第2篇

关键词:旅游目的地开发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旅游营销陕西安康

一、引言

我国对旅游资源质量等级的评价依据是《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和“旅游资源共有因子综合评价系统”。通过资源要素价值、资源影响力、附加值等项目进行评价,根据对旅游资源单体的评价,得出了该单体旅游资源共有综合因子评价赋分值。目前学界研究的重点都是知名度高、评分赋值大的“特品”旅游资源及旅游目的地开发,对不属于传统观念中“优质”旅游资源及目的地的开发与保护研究较少。然而,一个普遍的事实是我国众多的地方政府出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等多重目的而正在积极进行旅游开发。那些相对来说旅游资源价值较低、尚未被开发或只是“浅开发”的旅游目的地开发对缓解珍稀自然、文化遗产遭受的旅游压力,丰富旅游产品品种,为旅游者提供高质量的旅游服务,保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等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二、研究现状概述

随着对旅游目的地开发和演变规律研究的深入,旅游资源次优区研究也得到了学界的重视。国内主要研究成果是“旅游资源非优区”概念及其相关研究。许春晓在我国较早提出“旅游资源非优区”概念,探讨其演变规律和开发策略,指出旅游资源非优区的补偿类型、性质、突变概念和依附式开发理论,以期指导区域旅游业开发。罗艳菊对旅游资源非优区开发的影响因素、非优区的优化机制及理论依据等进行研究,提出开发的盈利模式。唐文跃分析了旅游非优区的主要特征和开发的优弱势,探讨了非优区旅游开发的一般规律,提出了非优区旅游发展道路。隆学文讨论了旅游非优区的概念和开发非优区旅游资源的意义,从资源区位、经济区位、客源区位、交通区位、文化区位、认知区位等角度分析了旅游非优区的区位特征。李东和以合肥市为例说明实施旅游业空间拓展战略是旅游资源非优大城市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彭华从需求驱动角度研究城市郊区与周边小城镇的旅游开发成功之道……但现有研究成果均未涉及旅游资源次优区内人文旅游资源和自然旅游资源分布不均衡、丰欠程度不价值禀赋不等这些现象。

国外相关研究主要是对旅游地的生命周期现象的研究,如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为研究旅游地演化过程、预测旅游地的发展和指导旅游地的市场营销、规划提供了理论框架。其中影响最深远的是巴特勒根据产品周期理论,提出旅游地演化经过6个阶段,即探索阶段、参与阶段、发展阶段、巩固阶段、停滞阶段、衰落或复苏阶段。ChrisRyan对巴特勒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进行完善,指出发掘当地的历史文化遗产对目的地复兴的作用,以及在越来越多的旅游者热衷寻求“新的”、“未开发的”旅游目的地的情况下,缺乏“名气”也可成为旅游目的地的成功开发和促销亮点。

本文认为旅游开发的重要基础是拥有优质或较为优秀的旅游资源。“非”在汉语中主要是否定的意思,而“次”在汉语中则含有差于、第二的意思。参考经济学,“次优”的含义是未达最佳标准的,不最理想的,不最适宜的,不最满意的,因此本文使用“旅游资源次优区”的提法是较为合适的。

三、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概念和特征

许春晓将旅游资源非优区定义为“在特定地区内,没有国家级和世界级的知名风景名胜区,缺少骨干旅游景点,并且旅游景点的丰度和密度均不够,难于形成优秀旅游产品的现象”。按旅游资源的成因及属性,马耀峰等将旅游资源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大类型。自然旅游资源是构成自然环境的主体要素,是地貌、气象、水体和生物中具有旅游吸引力的部分,从根本上说是属于大自然的产物;而人文旅游资源是由人类活动所产生,能够吸引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并可能被利用来开展旅游活动的一切事物。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在特定地域内的分布是不均等的,存在优弱丰疏的差异。由于区位条件和历史发展轨迹的不同,存在这样一大批自然旅游资源禀赋优势比较明显而人文旅游资源相对贫乏的地区。如我国西部很多贫困地区,长期交通不便,区内工业发展缓慢,人文遗址遗迹较少,但自然生态资源保存良好,这是其发展生态旅游得天独厚的优势。

根据旅游资源的特征和属性,本文将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定义为,在特定的区域内,由于地理区位、经济区位等条件所限和社会历史文化发展轨迹不同,拥有较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而人文旅游资源特征不明显、优势不突出,暂时难以形成特色旅游形象及产品的现象。

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是一个相对概念,具有相对性、普遍存在性和可演变性的特征。随着当地经济、旅游业的发展,交通条件的改善,在科学的旅游规划导引下,凭借区内自然旅游资源优势,整合、创新区域文化旅游资源,经过成功的旅游形象塑造和旅游营销,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也可成为旅游资源优质区。

旅游活动本质上是一种人类对地理空间选择、经历和体验的过程,旅游目的地形象能直接影响旅游者的旅游决策和行为选择。对于正待开发或已在开发中的旅游资源次优区来说,更需要以真实、独特、充满感召力的旅游形象驱动目的地旅游的发展。区域文脉、地脉是区域自然基础、历史文化传统和社会心理积淀本质特征的高度概括,它鲜明地展现了区域旅游的特色,旅游形象也会因区域文化差异而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旅游开发中普遍面临的难题是区域文化旅游资源匮乏和特色不鲜明,难以塑造具有地域特色、深刻人文内涵的旅游形象和旅游产品。文化资源具有延续性、动态性、可创造性、非独占性的特点。MommaasHans从增强地点的身份、吸引力和市场地位,进行革新和创意,为文化多样性和文化民族主义探讨了文化产业集群策略,对文化旅游资源次优区旅游开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如基于工业遗址改造利用而兴起的北京798艺术区,现已成为京城令人瞩目的新旅游吸引物。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可通过对区域文化资源的整合和创新,结合当今旅游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汲取外来优秀文化元素,通过文化产业集群达到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形成地域旅游文化特色和竞争力,将其融合进区域旅游形象塑造、旅游产品设计和旅游发展之中,进行卓有成效的旅游营销,并逐步向旅游资源优质区演进。

四、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发展策略——以安康市为例

1、安康旅游发展简介

安康市位于陕西省南部,在秦巴山地之间。秦巴山地是我国亚热带与暖温带的交界线,山地垂直高度大、气候复杂多变,森林垂直带谱明显,汉江从西向东纵贯全市,两山夹一川的地形格局使这座山水之城独具特色。长期以来秦岭巴山阻隔造成其交通闭塞,经济落后,目前仍为国家级贫困地区。与分别以秦汉唐历史文化遗迹著称的近邻西安、咸阳等和以楚汉文化历史遗迹见长的湖北武汉、荆州、陕西汉中等地相比,其“秦风汉韵楚文化”的自我文化定位形象相形见绌。1983年安康曾发生特大洪灾,洪水几乎摧毁安康古城,原县城内历史文化遗迹和陕南小城建筑格局饱受灾难。然而其山、水、林特色突出,有发展生态旅游得天独厚的优势,是典型的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以观光旅游产品为主,原旅游形象模糊,旅游商品开发滞后,旅游产业链短。2007年国内游客为206万人次,旅游收入7.21亿元,国际游客8000人,旅游外汇收入144万美元。在周围西安、重庆、成都、武汉、汉中等具有人文旅游资源优势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屏蔽下,亟需独特的旅游形象和产品发展。

旅游形象和旅游资源并非旅游发展的唯一保证。目的地可进入性、交通容量、空间节点分布同样重要,而旅游开发反过来也会促进目的地交通环境的改善。如与安康毗邻的汉中市,在西汉高速公路开通后获得了旅游发展的良机,2007年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733.1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7.2亿元人民币,占当年GDP的5.9%。安康旅游面临的机遇使国家西部大开发和陕南突破发展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西康高速(包北高速川陕段)、十(十堰)天(天水)高速、襄渝、阳安铁路将相继建成和安康至湖南常德铁路专线、西康二线铁路也已进入开工建设准备阶段,这将会有力地促进安康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2、整合、创新人文旅游资源,形成旅游产业集群

文化氛围是蕴涵在一切环境与气氛中的文化现象与文化特征。从心理学的视角看,城市文化氛围是某种城市心理的形成并起作用的过程,是弥漫于城市空间的社会气候。与西安、汉中、重庆、武汉等周边城市相比,安康可供旅游开发的人文旅游资源相对贫乏。安康这所陕南小城具有浓郁而独特的茶文化、酒文化、娱乐休闲文化;多元、移民文化融合形成兼容并蓄以及长期处于经济落后状态下安于现状、淡定悠闲的城市气质;汉江穿城而过的浪漫氛围等因素交织出安康特有的休闲旅游文化氛围;“灯红酒绿”的汉江两岸将成为最令休闲度假旅游者留恋往返的景观和旅游亮点。要力争塑造出区别于忙碌、拥挤的现代大都市的独特旅游形象——保留小城市素有的恬美、浪漫和独特魅力,承袭传统地方文化渊源,创造具有时代特征的当代文化符号。如以传统的汉剧、陕南民歌、陕南民俗、文学、书画等艺术创作、文化元素打造陕南风雅之城;修建或修缮各类博物馆、电影院、剧院、名人故居、地方传统建筑民居、画廊、特色街区等使之成为这座风雅小城的文化标志,使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元素在这座素有多元文化色彩的城市中交汇融合,通过休闲文化产业集群达到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形成地域旅游文化特色和竞争力。

3、旅游形象塑造

旅游形象指旅游者通过各种传播形式得到的,目的地旅游资源、服务产品与项目、管理体制与水平、设施体系、交往经历与态度的综合感知,是吸引旅游者做出前往目的地城市旅游的关键因素之一。旅游者所持有的旅游目的地形象将对他们的质量感知、游后评价、口碑宣传和重游意向都会产生深刻影响。

旅游形象策划的关键在于对目的地旅游资源、文脉、地脉的准确把握和提炼,对旅游者的需求、购买决策、消费行为等关于旅游目的地形象意境地图的信息进行系统的收集、整理、分析,归纳目的地旅游发展现状和发展方向,提炼目的地旅游特质并从周围旅游竞争对手的同质旅游产品和形象屏蔽中脱颖而出。以语言口号、理念、行为和视觉等形象设计表达出来,由理念内涵、行为系统、传播感觉系统、风情塑造、核心区塑造等共同构成的一个内容丰富、内涵深刻的复合形象系统。通过旅游形象口号向公众传递,向旅游市场宣读自身的产品定位和独特魅力,唤起特定市场的旅游欲望进而做出旅游决定。

在缺乏具有鲜明特征的人文旅游资源和形象的情况下,可以选择的制胜之道是“串联”目的地不同的旅游吸引物,组合旅游产品,塑造多元化、复合型的旅游形象,提高目的地的市场认知度和美誉度。如新西兰成功塑造的“100%纯净的新西兰”(100%pureNewZealand)和“世界探险之都—皇后镇”(World’sAdventureCapital)的独特形象。安康形象塑造基础是秦巴汉水在安康境内构造了良好、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以及汉楚等多文化、多地域移民文化大融合的人文底蕴。由北京达沃斯巅峰旅游规划设计院完成的《安康旅游总体规划》,将其形象定位为“水舞秦巴自然安康”,一个宜游、宜居、自然,兼具优美山水自然风光和休闲格调的旅游胜地呼之欲出。根据这一旅游形象定位,可以将不同类别的旅游产品横向串联起来,形成纵、横交错而又相互关联的立体的旅游产品网络结构。自然真山水的安康旅游形象定位与塑造,为安康从周围历史文化资源型旅游目的地如西安、汉中等旅游形象屏蔽下突围。

4、营销策略

RyanandGu认为在旅游景区私有化发展趋势下,旅游形象已成为目的地营销者的首选产品和现代旅游业的核心竞争力。旅游目的地营销需采取卓有成效的营销战略,打造知名度、美誉度和忠诚度统一的独特形象。对于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来说,旅游营销更应注重利益相关者之间的营销合作,建立紧密的营销网络,统筹构建、运行,由形象塑造、产品设计、包装、传播与管理组成的旅游目的地形象整合营销体系,协调、整合旅游地营销要素,培育统一和谐的形象系统,以较低的成本取得最佳营销传播影响力。

安康旅游营销可采用“旅游整体营销+核心旅游产品重点营销”模式,将目的地作为一个整体旅游产品进行整合营销传播(IntegratedMarketingCommunication,IMC)。通过广告、公关和形象推广活动、销售奖励、节庆活动、事件营销、网络营销、面向旅游市场和旅游中介商的直接营销等,针对特定目标市场,宣传真实、独特、充满魅力的亲山近水、自然健康、浪漫休闲的旅游形象,传达一致的旅游产品信息,实施对目的地的全方位推销。

(注:本文系陕西省教育厅基金资助项目“安康、汉中两市旅游产品差异化发展战略与旅游合作研究”研究成果,项目编号为08JK001。)

【参考文献】

[1]许春晓:21世纪中国旅游地理学的新领域:旅游资源非优区研究[J].旅游学刊,2000(1).

[2]许春晓:论旅游资源非优区的补偿类型与性质[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4).

[3]许春晓:旅游资源非优区“依附式开发”论[J].旅游学刊,2005(1).

[4]罗艳菊:旅游资源非优区的若干理论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5(9).

[5]罗艳菊:城郊型旅游资源非优区开发探讨[J].江苏商论,2006(4).

[6]唐文跃:非优区旅游开发的一般规律初探[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4(6).

[7]隆学文:旅游非优区开发策略[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2(12).

[8]李东和、赵玉宗:旅游资源非优大城市旅游业空间拓展战略研究—以安徽省合肥市为例[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7).

[9]彭华:关于城市旅游发展动力机制的初步思考[J].人文地理,2000,151).

[10]ChrisRyan、谷慧敏:旅游业对北京互通的社会影响—以环境变化为例[J].中国旅游研究,2007(6).

[11]崔晓明、ChrisRyan:安康旅游形象塑造和旅游营销策略研究[J].安康学院学报,2008(6).

[12]马耀峰、宋保平、赵振斌:旅游资源与开发[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7.

[13]王晞: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提升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

[14]雷国雄:基于文脉、地脉的区域旅游品牌形象管理研究[D].武汉大学,2005.

[15]MommaasHans.CulturalClustersandthePost-industrialCity:TowardstheRemappingofUrbanCulturalPolicy,UrbanStudies[J].2004,41(3).

[16]孙根年:安康旅游业的区位开发与区域联合开发[J].商业研究,2005(18).

[17]

[18]王伟年:城市文化产业区位因素及地域组织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

[19]沙莲香:北京人文环境与城市文化氛围[J].北京社会科学,2004(1).

[20]吴必虎:区域旅游规划原理[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

[21]崔晓明、张红:安康旅游形象定位研究[J].安康学院学报,2007(1).

[22]吴必虎、宋治清:一种区域旅游形象分析的技术程序[J].经济地理,2001(4).

旅游资源的主要特征范文第3篇

一、以生态保护为切入点,从而保证旅游资源的可持续性

乡村旅游发展依赖于旅游资源的保护,因此旅游资源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关系到当地民生与经济,因此,生态旅游资源保护工作是未来乡村旅游发展的核心。

(一)注重自然环境的保护。乡村有着其独特的自然与人文环境,这是其吸引大量游客的根本原因,自然环境有着明显的不可复制性特征,一旦破坏,很难恢复,因此必须严格保护。

(二)注重田园风光的维护。田园风光是区别城市的重要特色,其乡村性是区域旅游的核心组成,田园风光不仅仅是一种基于农村景观的特有风光,同时也是原始农村生产活动的体现,田园景观在乡村旅游中的经济价值是不可估量的,同时也是农民生产生活的核心,因此应当全力保护农村的田园风光。

(三)要注重保护乡村村落景观。乡村的文化特色一般通过建筑体现,特别是一些历史悠久的乡村,其建筑是其村落发展的活化石,这也是其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必要进行重点保护。

二、以当地实际为基础,对地方特色旅游资源进行优化

乡村旅游发展基于乡村特色,而对于地方特色旅游资源的整合是发展乡村特色旅游的基础,也是设计好的旅游发展项目的基础,乡村旅游的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乡村性特征,乡村旅游的灵魂便是乡村,是基于本地风土人情的旅游形式,这种乡村性也是区别名省旅游的主要特征。

(二)文化性,乡村的景观与人文特征沟通构成了乡村的特有文化气息,其与城市的快节奏生活截然不同,虽然也为生计所忙碌,但是乡村有着其特殊的农耕文化气息,同时大部分乡村居民也保持着质朴的特征与闲适的生活状态。

(三)生态性特征,乡村的生态环境优于城市,特别是城市污染越来越严重,很多人开始在周末逃避城市,选择乡村生态旅游。

(四)体验性,乡村旅游资源的优化还应当注重体验性,特别是农耕文化体验及乡土风情的体验,这也是吸引大量游客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以生态文明为基础,注重生态旅游的规划与资源分配

我国乡村旅游经济蓬勃发展,不同地区都开始大力开拓乡村旅游市场,特别是一些城郊乡村及特色乡村,但是这也导致了乡村旅游的同质化,定位不准确,特色化不明显等,因此乡村旅游发展规划还应当注重合理规划与资源合理配置。

(一)注重旅游特色的体现,现有的乡村旅游主要从自然环境与民俗文化环境两个角度体现,这也是乡村旅游的重要资源,不同乡村应该在其中甄别与其他地方的不同,建立特色化旅游。

(二)科学规划,注重资源合理配置,乡村旅游应当建立在严格的规划基础上,特别是在同一个县市区的不同乡镇之间应当采取差异化规划,逐步推进乡村旅游建设。

(三)注重乡村旅游的可持续性,在资源的开发中不可操之过急,而应当充分考虑到保护与发展的均衡,从而保证历史文脉的延续与发展,保证生态环境的改善,保证乡村旅游的可持续性发展。

四、明确政府职能,注重政府的引导与规划作用

(一)注重经济与政策的双向支持

乡村旅游首先可以有效改善当地的经济情况,因此有必要在相关政府的引导下积极发展,同时注重乡村旅游法阵的健康与稳定性,特别是在当今第三产业不断发展的环境下,政府应当从直接经营转变为管理监督,另外应当积极引导,对乡村旅游给予足够的政策支撑。一些企业在开发经营中的财政问题由其自行解决,但是涉及到一些与政府有关的问题,比如水电、交通等问题,则需要政府积极引导与支持。

(二)注重农民与企业利益的均衡

在乡村旅游经济发展中,经常会诱发企业与当地村民的矛盾,这严重影响了旅游开发的进程,甚至会造成旅游开发的失利,因此政府应当积极出面协调,特别是应当站在中立的角度上,既能保证乡村旅游经济的发展,又能协调农民收入的不断提高。

一方面,小农思想的影响下,很多农民会相对选择自利的问题处理方式,通过阻挠企业发展的方式获得更多的利益;而另一方面,企业如果发展到一定程度,则会开始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便会忽视农民的利益,导致他们的利益受损。而政府应当在不同阶段注重协调企业与当地农民的矛盾,保证双方利益的平衡,同时严格制约与控制旅游开发中一些不良行为,促进乡村旅游事业的健康、平稳发展。

五、注重机制改革,为本地农民带来实惠

乡村旅游的发展可以有效促进乡村旅游资源的增值,这种增值可以有效的带来农村地区整体收入的上升,而这部分增值按照往常的规律,主要是由政府与开发商获得,而农民只能因此得到很小一部分的补偿。另外,我关于欧缺乏必要的土地流转法律规范,导致很多农村的土地流转行为是一种自发的行为,且没有统一的标准,在旅游资源的开发中,政府不会过多的考虑土地流转中村民的利益,采用征用的方式给予极少补偿,同时不仅农民形式土地资源的配置权,对于其收益的分配也是独断独行。另外,村民的土地一旦被征用,则生活方式会发生极大变化,而他们没有了基础的生活保障,不得不选择其他方式维持生计,但是因其文化水平及社会素养较低,很难站稳脚跟。

旅游资源的主要特征范文第4篇

[关键词] 赣州 森林生态旅游业 发展思路

在不久的将来,以亲近大自然为主题的“生态旅游热”将在全球兴起,并将成为21世纪国际旅游的主流。目前生态旅游已成为我国旅游业中增长最快的一部分,年增长率达30%以上,生态旅游业已经成为当今一个极其重要的经济增长点。

一、赣州森林生态旅游发展现状

目前,江西省赣州市已经开展了以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为依托的森林生态旅游活动。截止2004年底,赣州市已建立国家和省级森林公园18处,经营面积9.66万公顷,其中:国家级森林公园有安远三百山、宁都翠微峰、大余梅关、崇义阳岭、上犹五指峰和陡水湖等6处;建立国家和省级自然保护区4个,面积4.82万公顷,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1处(九连山)。2002和2004年,森林生态旅游收入占全市旅游总收入的30%以上。

截止到2003年底全市已投入森林公园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6亿元,完成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00多个,开通区内游览里程300多公里,建设景区景点1200余个。近几年来,赣州市森林生态旅游已初步形成了包括广东、福建、湖南、中国香港特区,以及东南亚游客在内的比较稳定的客源市场,游客人数快速增长。

二、赣州森林生态旅游存在的主要问题

赣州森林生态旅游从1990年起步以来,得到迅速发展,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由于起步晚,基础差,发展相对缓慢,在全国知名度不高。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有的地方对开展森林生态旅游在认识上还存在一定差距。例如,在招商引资中,主要的招商项目基本上集中在消耗资源的工、矿业,而对既能充分利用资源又能保护资源的生态旅游业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开发建设速度较慢。

二是资金投入不足,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由于森林生态旅游前期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大,回报周期长,缺乏吸引外资的“短、平、快”优势,建设资金筹集困难重重,景区、景点、食、住、行等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没有形成吃、住、行、购物等一条龙服务,难以刺激消费,带动就业。

三是宣传促销力度不大,客源市场较窄。在森林旅游宣传促销上还存在整体意识不强、力度不够、方法单一等问题。除了安远三百山、崇义阳岭等少数旅游区在中央、省有电视、人民日报等有影响的媒体进行过宣传外,其他森林公园或自然保护区基本上没有开展过大型宣传,仍处于“养在深闺人未知”。

四是红色旅游、宋城古色旅游、客家文化旅游没有很好地与绿色生态旅游有机结合。主要表现为红色旅游、绿色旅游开发开放上各自为政,没有形成有竞争力的旅游线路,使各地的旅游资源呈散乱状况,无法形成合力。

五是资源的挖掘程度不高,旅游产品单一。目前,赣州生态旅游资源的挖掘还是停留在资源的单一观赏性,缺乏参与性的旅游项目,如漂流、保健、娱乐等项目,没有体现资源的多功能价值。

六是森林旅游管理和导游人才缺乏。俗话说,“祖国山河美不美,全靠导游一张嘴”。

三、关于发展赣州森林生态旅游业的思考

森林生态旅游是当今世界旅游业发展的热点,是一项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明显的朝阳产业。为此,要紧紧抓住机遇,认真按照省委、省政府建设“三个基地,一个后花园”和赣州市委、市政府“对接长珠闽,建设新赣州”的战略部署,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把森林生态旅游作为今后赣州产业发展的重点之一。通过调查,提出如下发展思路:

1.发展定位、开发模式

(1)旅游地定位。目前赣州市已建立国家和省级森林公园18个,遍及全市16个县(市、区),而且还有进一步扩大规模的基础和潜力,这些森林公园大都是在原有的国有林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通过进一步完善旅游接待设施和景区景点建设,将形成一定的规模效益,容易形成旅游线路。

(2)旅游市场定位。综合分析,赣州森林生态旅游市场的定位主要为赣州及周边城市居民、粤闽发达地区和港澳地区旅游者,其中以青少年和青年学生、有稳定收入的职业者人数最多。

(3)开发模式定位。赣州森林生态旅游开发应以赣南优良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森林动植物资源为依托,提倡绿色旅游方式,积极开展参与型、保健型等专项特色山地森林生态旅游以及综合型山地森林生态旅游,坚持“一区一品,区域联合,有序开发,资源共享”,既要突出每个景区的特色旅游资源,又要利于构建区域旅游景区网络,共同开发旅游线路和旅游市场。

2.发展布局

根据森林旅游资源分布情况和以上的生态旅游发展定位分析,赣州森林生态旅游建设的战略布局可以设想为“四区三线六重点”。

“四区”是指根据地域和森林旅游资源特色,划分为四个各具特色的森林生态旅游区:(1)以章贡区为中心,以城郊森林、休闲度假、避暑娱乐为主要特征,以峰山省级森林公园、通天岩风景区为主体的城郊休闲森林生态旅游区,包括赣州市周边地区;(2)以大余、崇义、上犹县为中心,以森林小火车、原始森林、林涛竹海、温泉瀑布、平湖秀色为主要特征,结合赣南民俗风情,以陡水湖、梅关、阳岭和五指峰国家森林公园为主体的西部山区森林生态旅游区;(3)以安远、龙南县为中心,以探源考察、原始森林、丹霞地貌、绿色果蔬为主要特征,以三百山国家森林公园、九连山自然保护区为主体的南部探源森林生态旅游区,包括信丰、定南、寻乌、全南等县;(4)以瑞金、宁都为中心,以丹霞地貌、宗教文化、革命胜地为主要特征,结合红色革命传统教育,以翠微峰国家森林公园和罗田岩、会昌山省级森林公园,以及汉仙岩、赣江源头为主体的东部观光森林生态旅游区,包括兴国、于都、会昌、石城等县。

“三线”指的是西部山区森林生态旅游线路、南部探源森林生态旅游线路和东部观光森林生态旅游线路。“西线”可以以丰富的山形地貌和动植物资源为依托,重点开发探险型、科考型、保健型等特色山地旅游项目;“南线”可以以知名的东江源品牌和绿色果品为依托,重点开发参与型、考察型、绿色消费型等生态旅游项目;“东线” 可以以特殊的丹霞地貌和遗址古迹为依托,重点开发游览型、考察型等旅游观光项目。

“六重点”是重点建设发展6处森林生态旅游示范公园。在“四区三线”基础上分别选择峰山省级森林公园和阳岭、陡水湖、梅关、三百山、翠微峰国家森林公园作为赣州森林生态旅游示范公园,给予重点扶持,加快发展,以发挥其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

3.发展措施

(1)进一步提高对发展森林生态旅游重要性的认识。各级政府部门要高度重视,抓住机遇,把森林生态旅游真正作为重点发展的一项产业,科学规划,积极扶持,为森林生态旅游的发展营造宽松的政策环境,使之不断发展、壮大。

(2)打造具有强烈吸引力的景观。景观设计要突出“精、奇、美、特、新、秀”等特色,体现特色和“亮点”,使其能打动人,愿意花钱到此一游。如崇义阳岭的空气负离子含量创吉尼斯纪录、上堡梯田景观等,都可以大做文章,打造具有“震憾力”的景观,使游客流连忘返。

(3)加大宣传力度,打造著名生态旅游品牌,形成旅游热点。生态旅游作为一个新兴的旅游形式,应进行广泛地宣传,不断提高知名度,扩大影响力。为此,要借助“红色”、“客家”和赣江、珠江源头等品牌,通过多个渠道、多种媒体,包装宣传我市的生态旅游,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打造著名的生态旅游品牌,并加强与各地旅游机构和旅行社的合作,形成生态旅游热点。

(4)努力提高森林旅游的文化品位。赣州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有许多颇具赣南特色的文化遗产,如赣南客家文化、红色文化等。在开发设计森林旅游产品时,一定要把生态与文化、民风、民俗有机结合起来,使游客在饱览异域他乡的山川名胜的同时,还能满足了他们对异域他乡的历史、风土人情、服饰、饮食文化和表演艺术的欣赏、探求。

(5)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发展森林生态旅游业。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不断优化投资和经营软环境,加大政策开放和引导力度,通过拍卖、租赁等方式转让森林景观资源的开发、经营权,吸引更多有实力的企业,来投资生态旅游开发,以此来获得森林公园建设和森林旅游发展所需的大量资金。

(6)夯实基础,大力推进生态环境建设。要加速实施绿色通道工程、防护林(长、珠防林)工程、生态公益林建设等重点林业建设工程,加强天然阔叶林保护,建立绿色生态旅游大环境,从而实现生态良性循环,为赣州市森林生态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可靠的基础保障。

参考文献:

[1]刘良源等编:森林旅游.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旅游资源的主要特征范文第5篇

【关键词】绿色;低碳;旅游产业

一、基本概念界定

(一)旅游产业的概念。旅游业,国际上称之为TOURISM INDUSTRY,即旅游产业。它是凭借旅游资源和设施,专门或者主要从事招徕、接待游客,为其提供交通、游览、住宿、餐饮、购物、娱乐等六个环节的服务并获取经济收益的综合性产业。但其支柱性产业只有三个,即旅行社业、交通运输业和酒店餐饮业(住宿饭店)。

(二)绿色经济的概念。国际维基大百科全书对绿色经济学的定义是:为了整个人类与我们行星的共同利益,而伦理地、理智地和生态地对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做出可持续的创造和公平合理的分配。绿色经济的基本特征是低消耗、低排放、低污染、高效率、高循环、高碳汇,强调发展过程中经济资本、社会资本和自然生态资本总和的不减或持续增加。

(三)低碳经济的概念。《经济途径研究》将低碳经济界定为:一个新的经济、技术和社会体系,与传统经济体系相比,在生产和消费中能够节省能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同时还能保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势头。低碳经济特别强调降低碳排放,以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实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创建清洁能源结构,核心是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发展观的转变。

二、哈尔滨市绿色低碳旅游产业发展的现状

经过多年的发展与调整,哈尔滨市旅游业已从过去单一的旅行社产业发展成为包括食、住、行、游、购、娱等门类较齐全的产业结构体系,初具产业规模形态。但总体看,由于哈尔滨市旅游产业发展起步较晚,还处于产业发展的成长阶段,高速度、低效益仍然是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

(一)旅游产业快速发展但未具规模。2009年,全市实现旅游总收入310.2亿元,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的9.5%,高于全省1.7个百分点,高于全国5.7个百分点,旅游业已经成为哈尔滨市综合性重要产业。在哈尔滨市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与国内同类城市相比,哈尔滨市旅游业整体规模还不大。以“十一五”前四年旅游发展情况为例,虽然哈尔滨市旅游业发展年均增速在十五个副省级城市中排名第4位,但总量排名第12位,仅比2006年提高了一位。这也说明哈尔滨市旅游业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

(二)旅游业六大要素部门齐全但未能实现协调发展。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完善,哈尔滨市旅游业的六大要素部门――吃、住、行、游、购、娱种类齐全,这些部门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旅游业发展的基本需求。但从旅游业内部协调发展方面看,住宿、交通及旅游配套设施建设仍然存在较大问题。以住宿业为例,哈尔滨市中级宾馆数量过多,而高低端的宾馆数量偏少。此外,哈尔滨市住宿业多集中于市区,周边旅游景区住宿条件差,星级宾馆匮乏,旺季时难以满足游客的需求。

(三)旅游产品以形成结构体系但缺乏深度开发。目前,哈尔滨市旅游产品已形成了一定的结构体系,传统旅游产品发展比较成熟,观光旅游、度假旅游、探亲访友旅游、生态旅游、体育健身旅游、农业旅游等一大批旅游项目己具备一定规模。但总体看,旅游资源开发深度还不够,精品、名牌旅游项目还不多,尤其缺乏高品位、大规模、特色鲜明的休闲旅游产品、娱乐旅游产品,游客停留时间短。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文化内涵挖掘不够,缺乏吸引力大、牵动力强的龙头项目。旅游商品开发力度不够,品种不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旅游业的经济效益。

(四)旅游企业数量较多但规模小效益差。哈尔滨市旅游企业数量较多。但从旅游企业规模看,普遍存在“散、小、弱”的问题,主体核心竞争力不强,管理相对粗放,旅游要素还没有充分发挥。2009年抽样调查结果显示,130家旅行社共实现营业利润率1.78%;48家饭店实现营业利润率为-6%;14家较大规模旅游景区实现营业利润率-3.1%(不含政府补贴)。从企业资金运营情况看,哈尔滨市住宿业举债情况较为严重,餐饮及旅游景区情况略好。

三、哈尔滨市低碳旅游产业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哈尔滨市在发展低碳旅游业方面还存在一系列问题,其存在的原因,我们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一)低碳旅游资源的粗放开发资源优势发挥不够。具体表现在开发旅游资源时,缺乏深入的调查研究和全面的科学论证、评估、急功近利,在缺少必要论证与总体规划的条件下,便盲目地进行探索式,粗放式的开发。开发中重开发、轻保护,造成许多不可再生的贵重旅游资源的损害与浪费。哈尔滨市作为全省的旅游中心,并没有将一些宝贵的低碳旅游资源综合利用,而是一味的强调冰雪旅游!而冰雪旅游也只是一味强调冰灯、冰雕、雪雕等一般观赏游,缺乏高端的消费性冰雪旅游。

(二)缺乏低碳旅游整体规划和政策手段。哈尔滨市总体旅游规划和专业旅游规划还是沿袭传统的旅游发展思路,指导思想还是传统的发展思路。只注重短期的效益,忽视长期可持续利用考虑不够。缺乏相应的政策规范和引导去引导低碳旅游发展,不善于运用市场机制和经济手段去规划旅游企业的经营行为,使旅游企业向低碳旅游经营模式转变。

(三)旅游区和旅游产品缺乏差异化定位。哈尔滨低碳旅游资源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但是目前旅游区和旅游产品缺乏特色,大同小异,与南方很多人工制造的景点没有什么区别,没有突出原生态、低碳、绿色、环保的自然景观特色。尤其是没有根据自身特点开发出自己独特的旅游产业,重复建设,趋同性比较严重。

(四)对公众环保生态低碳意识的宣传不足。由于我国人口众多,旅游业发展迅速,而又缺乏规划和管理,国民的生态环保意识较差,可以说游到哪里,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也就到哪里。风景区内游客乱扔的垃圾废渣、废物剧增。一些著名的景点垃圾随处可见,游客也留下了各种饮料袋、包装袋等垃圾。而对这些垃圾的处理,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同时产生碳排放。国内公众的环保意识、生态意识明显不足。

(五)旅游业粗放式运营缺乏低碳配套设施。餐饮业、住宿业、娱乐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一些承包商为求利益最大化,使用一系列非环保产品。如宾馆饭店的一次性牙刷、牙膏、一次性筷子、一次性拖鞋等日用品,质量差、使用率低、浪费严重,而且生产过程中和使用后都会给环境造成很大压力,导致风景区内垃圾废渣、废物剧增。

在主要景点缺乏生态停车场、电瓶车、新型能源车和低碳旅游路径。也缺乏低碳环境卫生设施,包括:垃圾回收方式、生态卫生间、污水处理和回收利用设施,在自然景点不能使用可再生能源、建筑住宿、餐饮、购物、娱乐等。

参考文献

[1]中国旅游信息网

[2]张辉,历新建等.中国旅游产业转型年度报告 2004.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5:2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