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药药理学的概念

中药药理学的概念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中药药理学的概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药药理学的概念

中药药理学的概念范文第1篇

关键词:物理概念 重要性

在高中物理教学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有些学生在分析具体的物理现象或解答物理习题时,常常会出现这样活那样的错误。究其原因,除了与学生缺少必要的练习和解题技巧等因素有关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学生还没有准确地理解相关的物理概念及概念之间还没有形成一定的体系,进而不能熟练地综合运用相关的物理概念。因此,帮助学生准确地理解物理概念并熟练地运用物理概念,是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一条重要途径。

物理概念是客观事物的物理共同属性和本质特征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是物理事物的抽象。当人们观察到一些物理现象时,尽管现象的具体形式不尽相同,但是从这些现象的共同特征去考虑时,就能把这个特征从从具体的形式中提炼出来。而能够反映一系列物理现象本质特征的抽象,就称为一个物理概念。它是物理理论知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构成物理定律和定理的理论基础。若学生对物理概念理解不透、混淆不清,就难以进行判断、推理等抽象活动,更不能正确地应用定理、公式来解决实际问题。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我深刻的体会到,概念教学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如何让学生形成、理解和掌握物理概念,进而掌握物理规律,是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故物理概念在物理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其重要性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一、物理概念是物理学最重要的基础

任何一门学科,如果没有一些概念作为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逻辑思维

的出发点,就不可能揭示这门学科的内容,形成科学的体系于结构,也就失去了他的价值。

物理学内容大体可分为物理现象、事实、概念、规律和理论。其中物理概念

是物理规律和理论的基础。因为物理规律揭示了物理概念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制约的关系。例如:如果学生对力、质量、加速度这几个概念不清楚,那就无法掌握和理解牛顿第二定律,更谈不上能真确应用了。可以说,如果没有一系列概念作为基础,就无法形成物理学体系,例如:如果没有电路、电流、电压、电阻、磁感应强度、电磁感应等一系列概念,就无法形成电磁学体系,如果没有光源、光线、实像、虚像等一系列概念,也就无法形成光学体系。所以,在物理学习中一定要掌握物理概念。

二、掌握好物理概念是学好物理的关键

实践表明:物理概念是物理基础知识中既不易教也不易学的内容。目前普遍

学生感到物理难、物理难学,究其原因主要是对物理感念没有搞懂,在教学中,教师往往是由于不同程度地存在只注重让学生多做练习题,而不注重让学生形成真确的物理概念及感念体系。而学生在学习中,往往只注意背定义、记公式、做习题,而没有对物理概念去理解和掌握,其导致的结果必然是把丰富的物理概念含义被形形的数学符号所淹没。概念不清就会越学越难,何谈知识的灵活运用呢?事实上,能否领会某些重要的基本概念,如力、功、能等物理概念,不仅直接影响着对某一章节的学习,而且还会影响对整个物理学的学习。所以,掌握好物理概念是学好物理的关键。

三、物理概念是培养能力、开发智力的重要途径

形成、理解和掌握物理概念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认识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要在物理环境中通过观察、试验获取必要的感性知识,或者用试验对结论进行检验,要运用物理学方法,通过复杂的思维过程把新事物与自己认识结构中原有的概念联系起来,通过同化或顺应来认识和理解新事物。还往往要运用数学知识和数学方法来表达概念。形成初步概念以后,还要从其他概念的比较、分析中,从新旧概念之间的联系中,从有关的物理规律中,从反复应运概念去解释现象或解答问题中,不断加深对概念的认识和理解。所以,学生对物理概念的形成和理解,是学好物理的方法、是培养思维能力、开发智力的重要途径。

中药药理学的概念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中历史;概念教学;教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3-161-01

前言: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步伐不断迈进,新课标教材在我国高中教育中广泛普及开来。在新课标教材的教学目标设定下,针对高中历史教学提出了新要求和新标准,概念教学手段逐渐被众多教育者重视和具体应用起来。高中历史的教学任务是培养高中生的综合历史素养,能够通过对历史知识的学习和对历史经验的总结,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能够以科学、客观、中立的态度面对现实生活中的人、物、事。因此,高中历史教学的具体基础概念需要学生能够较为透彻的理解和记忆,概念教学作为一种新兴教学手段,它是建立在理论知识概念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概念开发,帮助学生能够更加透彻和清晰的记忆概念、理解概念、比较概念以及应用概念,从而通过概念看出历史现象的特征,探究出历史事件的本质。下面就从概念教学的角度来思考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具体应用概念教学手段。

一、高中历史概念教学的重要性

在我国教育部制订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规定中明确指出,高中历史教育需要以学生对历史知识进行全面综合掌握的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增强历史概念的应用,从而培养出全面性的历史素养,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汲取历史事件带来的智慧,达到提升自己内涵、开阔自身视野以及丰富内心情感和历史使命感的目的。历年高考《历史科考试说明》对考试能力有如下要求:“再认、再现重要的历史事实、历史概念和历史结论。”高中历史实行概念教学是通过对历史知识的基础概念传授,让学生以规范的、可理解的框架入手,来达到对历史事件的反思和历史经验与教训的总结。在传授历史知识的过程中,概念教学方式的应用更加注重了学生对客观的历史事件或者历史人物来发表自身的言论和看法,以提升学生的历史洞察力和敏锐力为目标,让学生通过掌握历史概念来把握住时代变迁的节奏,学习其中的奥妙与大智慧[1]。因此,在高中历史的教学中应用概念教学,形成教学体系中的基础环节,为学生打下良好的基础知识积淀,通过对抽象的历史概念进行理解和探讨,为以后的历史学习奠定良好的根基,使高中生在历史学习中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二、高中历史概念教学的过程及基本原则

1、高中历史概念教学过程分析

概念教学主要分为两大过程:首先,对学生进行原则提示,教师对学生进行历史概念的论述,引导学生自主对历史概念进行自主解读和分析,在把握自然发展规律的进程下,让学生对历史概念的基本原则和学习要义准确把握,从而促进教学活动有效进行。接着,对学生进行问题引导,对既定的历史概念进行问题的设计、提出以及探讨,以学生对当前历史概念的掌握程度为基础,结合学生对疑点、难点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式的探讨和方法选择[2]。

2、高中历史概念教学的基本原则

概念教学遵循的基本原则总共有五点:渐进性原则,是把握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对概念理解的复杂程度为基础;选择性原则,针对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和目标设定,制定不同层次学生需求的教学方案;主体性原则,在课堂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发挥对历史概念的看法和思考;系统性原则,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在遵循教育规律的前提下,对每节历史课、每个学期、每个专题、每个章节中历史概念进行规划和设置,得到有效控制的目标;目的性原则,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解读历史概念,针对学生的具体问题进行教学。

三、高中历史概念教学的具体应用对策

首先,根据不同时期的历史概念进行梳理,处理好每个阶段历史概念的衔接,总结各阶段历史概念的特征本质。实行概念教学时最重要的就是对历史概念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把握,为学生确定一个明确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正确理解历史概念,并在当前阶段的学习之后,为学生指出该历史概念的前后背景是如何发展和变化的。其次,根据学生思维发展特点以及认识规律为前提,处理好概念教学浅入深出的节奏。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的历史概念掌握要求应该有所区别,以认识规律为基础,制定符合不同学生思维发展特点的概念定位,从而达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目的[3]。最后,遵循历史概念的客观性,处理好每个概念之间的环节联系。在概念的引入和分析中,要帮助学生从表面入手,建立起直观性更强、理解性更深的教学方式,引用具体实例来降低历史概念的抽象意义,使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历史概念的客观性。

结论:综上所述,高中历史不仅仅是对过去发生的历史事件进行单纯教学,更是对历史的解读和思考中,发现和探索人类进步的精神以及时展的先进意义。而在我国全面实施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针对高中历史教学提出了新要求和新标准,概念教学手段逐渐被众多教育者重视和具体应用起来。概念教学对于高中历史来说有着很好的点拨和开发作用,通过培养学生的客观科学素养来对学生进行概念式的启迪,基于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认识程度,对教学方案进行系统设计和规划,达到学生能够从概念入手,更加准确和透彻的了解理论知识。总的来说,概念教学作为一种新兴教学手段,其建立在理论知识概念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概念开发,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综合形成,概念教学对培养高中学生的历史多元智力产生重大影响。

参考文献:

[1] 马 宁.新课程背景下加强历史概念教学的策略分析[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2,06:33-35.

中药药理学的概念范文第3篇

1.激发学习动机,使学生的学习具有持久的动力。

动机是一切学习的原动力,它是推动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主观因素,是学生学会学习的前提。老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其求知的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在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

1.1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创设教学情境就是为了满足学生的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创设情境,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学习动机,让学生主动参与,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获取知识,实现自主探索性学习。

情境可以是一个魔术,如“烧不坏的手帕”蘸有酒精的手帕点燃后却没有烧坏,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增加学生大脑皮层的兴奋度,使学生带着极大的热情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情境还可以是一个问题,如在学习物质的量时,我提出问题:“一瓶水中有多少个水分子呢?”让学生感受到一种“有目的但不知如何达到”的心理困境,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愿望,也就顺利完成了物质的量的教学。

1.2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化学学习兴趣。

化学是一门至初三才开设的学科,旨在使学生掌握一些初级的化学知识,培养对学习化学的兴趣。所以,在初中化学授课时,适宜用启发式教育,通过让学生自己查找一些相关的资料,解释一些自然界中的现象。比如,关于“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空洞”现象的知识,教师就可以利用这种科普小知识,要求学生查阅一些课外资料,解答“为什么二氧化碳会造成温室效应?”“地球大气的臭氧层空洞是怎样形成的?”等一系列有意义的问题。不仅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还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良好动机,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

1.3建立发展性评价,培育学生的成就感。

兴趣带来成功,兴趣促成成功。但还有更重要的一面是:成功培育兴趣,成功促进兴趣。因此,在教学中要通过让学生经常获得成功来唤起他们学习的热情和兴趣。而发展性评价,尊重和体现个体的差异,注重对个体发展独特性的认可和积极评价,帮助每个个体认识自我,悦纳自己,挖掘潜能,发展特长,最大可能地实现其自身价值。在这种评价体系中,学生一次次被肯定,成功的体验不断被强化,也就逐渐树立了追求成功的信念。这样,遇上难事就成了他们挑战自己的机会,碰上失败就会当成是需要作出更大努力的鞭策。

2.突出化学学科特征,更好地发挥实验的教育功能。

要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我觉得利用学校现有的实验条件开展探究性实验教学尤为重要,以实验为基础是化学学科的重要特征之一。化学实验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化学实验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和技能,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训练学生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

实验教学要求培养学生发展性学力,兼顾创造性学力的培养,并促使学生喜欢化学、赞赏化学。所以,可利用新教材中的学生实验和研究性课题,多开展一些有趣的小实验。化学实验的教学和活动形式必须更多样和多元化,化学实验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

除上述之外,我觉得还可以发挥活动课和化学史教育的作用。开展课外化学实验和家庭化学实验活动,都有助于全面培养学生的化学实验能力。

3.通过环境教学,培养学生珍惜资源、爱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观念。

当今世界上最关注的问题是:人口问题,环境保护问题,能源问题。化学老师有责任教育学生形成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在初中化学教材中,有很多地方涉及环境污染、环境保护,在教学过程中,我紧紧抓住了这一有利的教材,对学生进行珍惜资源,保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教育。如初中化学教材中,有关空气的教学中,涉及了空气的污染和防治的教学,在关于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在金属的腐蚀等内容的教学中,我举出大量实例,对学生进行环境教学,如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高将会产生“温室效应”,根据科学家研究:二氧化碳加倍以后将使全球地面平均温度增加2―3℃,极地海冰融化,全球海面大幅上升,降水过程也将增加,而且分布并不均匀,随之而来的全球生态系统也将产生巨大的改变。而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主要与人口增多、工业生产排放、地球绿色植被减少有关。如果当今社会存在的这一系列问题不解决,就会给人类带来极大的危害。从而让学生懂得了控制人口增长、处理工业废气排放、进行环境绿化的重要性。

4.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培养学生爱科学、用科学的精神。

理论来源于实践,理论又必须服务于实践。所以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原则,让学生学以致用、学有所用,从而培养学生爱科学、用科学的精神。化学来源于实践又必须服务于实践。

化学是一门实用科学,如何让学生学以致用是教师在教学中应特别关注的环节。如:在氧气的制取、性质和用途的教学中,我不仅让学生学会了氧气的实验室和工业制法,懂得了氧气的性质,更让学生明白了氧气的用途。通过播放教学录像,让学生在观看录像中,一一领会了氧气的作用,氧气的作用无处不在。又如在学习甲烷这一课时,涉及了沼气的运用,我在课堂上和学生一起学习了相关的知识后,专门举行了一次参观本地一个文明村的沼气池建设及沼气的运用实况,让学生通过参观学习,进一步感受了沼气的运用的好处,从而产生了努力学习化学,今后服务于生产生活的志向。

中药药理学的概念范文第4篇

摘要:中药药理学是近几十年来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它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西医药结合的产物,是中药现代化发展的必然,也是中药学在我国发展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其特点是既要遵循中医药理论,又要结合现代医学知识,并用现代医药学研究中药的成果阐明中药防治疾病的道理,因此它也是中药走向世界的桥梁。但是纵观现代中药药理学研究,有很多仅仅简单选用、借鉴西医的指标来衡量“中药”,逐步走向脱离中医药理论的指导,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天然药物药理学”。

关键词:中药药理;中药理论;中医药理论

中图分类号:R285

自20世纪20年代初,中国学者首先对麻黄的成分麻黄碱、伪麻黄碱进行了系统的化学及药理研究,并发现它的特殊药理作用以来,利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药”已有80余载。时下“中药药理学”研究已经成为一个热门学科,关于中药药理研究的文章不下数万篇,但是纵观现代“中药”药理学研究,笔者提出以下质疑:

1.思考之一:“中药”药理名称思考

1.1中药药理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六版《中药药理学》是这样界定“中药药理学”的: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运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药与机体(包括病原体)相互作用及其作用规律的科学。

它的本义和出发点是在中医药理论体系指导下,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之所以称为“中药药理学”,就应该体现中医药理论特色,如果失去了中医药理论的指导,就不能称为“中药”,更不能称为“中药药理学”而只能叫做“天然药物药理学”。

1.2中药现代化与现代化的“中药”

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研究“中药”,并不等同于中药现代化。药物本身作为用于治疗、诊断、预防疾病的物质,没有“中”“西”之分,也没有国界之分,更没有好坏之分,关键看如何应用它。中医与西医都有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如果一个药物在中医药理论体系的指导下应用,可以称为“中药”(同样包括人工合成品);同样,如果一个药物在西医药理论体系的指导下应用,可以称为“西药”(也包括天然药物)。在此基础之上,才能够谈得上中药的现代化研究。如果脱离了这个大前提,“中药”的现代化必然会失之偏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用来预防或治疗疾病的药物称为中药。这不仅指明了中药的学术概念,还界定了它与天然药物、其他民族药的不同界限。从此看来,是中医药理论赋予了中药的基本特征。

以上基本概念的混淆进而使得某些“中药药理”的研究越来越偏离中医药理论的指导。可以说这些研究已经背离了中医药理论体系,导致中医药的特色越来越黯然,而成为变了味儿的“天然药物药理学”。长此以往,中医药非但得不到发展,反而会走向萎缩。

2.思考之二:中医药特色之疑

什么是特色?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永炎教授提出所谓“特色”。应是指彼无我有或彼短我长的东西。那么所谓中药特色,应是指植根于中国文化的一种独特的认识与用药治病的思维模式。这种思维模式称之为理性认识、理论思维,具体讲就是指中药理论。它代表着中医药理论体系特征,反应其理论思维内容和规律。中药理论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中药理论就没有中药特征,或者说,失去中药理论,中药就不成其为中药。应该承认:中药同其他药物一样,只有用于临床才真正起到“药”的作用;中药如何用于临床,即在什么理论指导下用于临床,其结果是截然不同的。如果按照西医药理论使用中药,如麻黄素治喘、黄连素治痢、附子苷强心、甘草素止咳、青蒿素截疟等,脱离中医药理论来应用,那就未免南辕北辙,不能视为中药。倘若不分寒热虚实,见喘用麻黄、遇痢用黄连,显然是不会收到预期效果的。中药必须依据中医药理论用于临床,才能保证用药安全,产生预期的效果。

3.思考之三:医药脱离之疑

中药是中医用以防治疾病的重要武器之一,它与中医是一对孪生兄妹,同源互根,相互依存,不可分离,互相呼应,互相渗透,密不可分。中药与中医,同时产生,互为存在的条件。中医离开中药,辨证论治就成为空谈,无从选方用药,中医不可能完整;没有中医,中药也就失去了依托,不可能发挥真正的疗效,失去了“用武之地”。没有任何其他的东西可以取代其中的一个。所以历来认为中医中药是一家,不能有此无彼,彼此分离。当前存在的医不知药情,药不知医用,医药分离的模式,不适合对中医药的管理,也不利于中医药的发展,医药结合才是正确的道路。所以,作为中医药战线工作和研究的同志,我们的主要任务是扬我中医药之长,发展中医药,绝不能走“医不管药、药不知医、医药分离”的路子。

实际上,中药的作用机理在中医药制论体系中已经阐明得很清楚,包括药性理论。但是借鉴现代药理方法研究中药的手段实际上是完全脱离了中医药的理论体系的指导。那种置中医药理论于点缀,完全按照西药的模式开发应用中药的方法和道路,是不符合中药自身发展规律,对中医药发展有损无益。发展中医药,实现现代化,中药特色不能丢。

中药药理学的概念范文第5篇

1990年以后,血清药理学开始在我国受到从事中药研究人员的关注。该方法主要针对中药及其复方复杂多样的化学成分特点,用含药血清代替煎剂或粗提物进行体外实验,它克服了中药粗制剂直接进行体外实验的缺点,其结果的可信度明显优于中药粗制剂直接用于体外实验。而且它结合了现代化学、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药理、临床等学科,血清药理研究方法不断地被应用于一些中药及西药的药理学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本文就血清药理学在我国的研究进展、应用、评价及研究展望做一综述。

1血清药理学的产生

随着中药复方药理研究的逐步深入,要求研究者把研究水平提高到细胞、亚细胞甚至分子水平,不少科研需要在离体实验中进行。离体试验的开展,使中药复方的研究必须借助一个载体。1984年,在第一届和汉医药学会上,日本学者HirokoIwama提出了给动物灌服中药,在一定的时间里,用含药血清代替煎剂或粗提物进行体外实验的设想。其后,日本国立京都医院的田代真一,又于1988年和1992年两次撰文,提出了“血清药理学”和“血清药化学”的概念(见图1),自此有关中药血清药理学的研究逐步展开。

2血清药理学在我国的研究现状

2.1血清药理学的时效关系研究

利用含药血清来评价药效,何时能够采集到含药量较高的血清,找出给药后的最佳采血时间以避免由于药效物质代谢消耗或尚未吸收造成的假阴性结果,是非常重要的问题。由于血清中确切的药效成分并不清楚,因此往往以药效指标来评判给药时间和采血时间的优劣,即“时效关系”的研究。研究者们对不同给药时间和采血时间的药效进行了研究。

给药时间上,目前常用的方法有:1次给药,或间隔2~4h给药,或每天1~3次,连续3~10d。王宁生[3]认为,根据药动学理论,固定给药时间的间隔,相同剂量多次重复给药后,血浆药物浓度达到稳态浓度,并将在此浓度下不同采血时间取得的含药血清进行实验,均表现较高且相似的药理作用强度。孟李等[4]对复方丹参血清对中性粒细胞释放活性氧的影响进行研究,探讨含药血清制备方法的实验,也证实了此观点。说明同一给药方案连续数日给药较1次给药有明显差异,可能与药物诱导机体产生内源性生物活性物质有关[5]。此结论目前已形成共识。

采血时间上,较理想的采血时间应在血药浓度的高峰期。蒙一纯等[6]认为,根据实验动物消化生理特点和中药吸收、生物转化特点确定采血时间范围是十分合理的。如大鼠一般1~2h可达血药浓度峰值,此时血清即为含药血清;时间延长将有部分药物成分发生转化,成为药物代谢血清。一般采血时间多集中在末次给药后30min至3h间。由于中药复方给药后,不同药物达峰时间不同,故对于采血时间很难有统一标准。如周明眉等[7]发现,头风饮给药后30min的抑制血小板释放5-HT比给药后其它时间作用强大,提出给药后30min为最佳采血时间。李仪奎[8]通过对96个药物达峰时间统计后提出药后1~2h采血较为合理。包金凤等[9]认为应对不同时间分别采血进行预实验,将不同时间的含药血清进行比较后再确定采血时间是最可靠和科学的方法。但是,李仪奎等在对大量的中药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进行分析后,提出一种通行的方案,即每天给药2次,连续3d,末次给药后1h采血,称为“通法”[10]。这有利于节约财力、人力和时间。

2.2血清药理学的量效关系研究

给药剂量目前尚无定论,其量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一是动物的给药量,在一定程度上,给药量愈大则血清中的含药量愈高;二是培养体系或反应体系中的含药血清浓度,血清浓度愈高则药量愈大。但因含药血清加入体外反应体系后,浓度被稀释,使反应体系药物浓度达不到在体条件下的药物浓度。王力倩等[11]提出用给药剂量等于临床用量乘以动物等体表面积系数、再乘以培养基内血清稀释度的公式计算制备含药血清的给药剂量较为合理。研究表明,含药血清的量效是由动物给药量和血清浓度共同决定的,由于培养体系中血清浓度的增减是有限的(血清浓度过高会对细胞产生毒性作用,在研究含药血清抑制细胞增殖或促细胞凋亡作用时,有可能得出假阳性结果)。杨彦芳等[12]认为应以临床等效剂量为基准,注意药物浓度,对于过高剂量(如临床等效剂量的5倍、10倍)所得到的阳性结果,在作结论时应慎重或留有余地。故相对固定含药血清浓度,通过改变动物给药量来调整药物血清的含药量,是一种较为现实的方法。

3血清药理学实验方法在我国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3.1血清药理学实验方法在中药新药研制中的应用

目前,中药的开发和研制主要是寻找药物的有效成分或有效部位、制备精炼的中药制剂、提高临床疗效和降低毒副作用。血清药理学实验方法的建立,使这一目的的实现变得更为切实可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在体外药理学实验中,进一步验证和评价药物的疗效,运用含药血清对有效药物和/或药物的有效成分进行初步筛选;②血清药理学与血清药化学、中药分析化学、中药药动学,尤其是中药胃肠药动学、中药血清药动学、中药证治药动学等相结合,将有利于药物有效成分或部位的寻找和鉴定;③对药物的制剂工艺进行比较和筛选;④对药物的作用机理做更深入的研究。

3.2血清药理学在方剂药动学(PK)的应用

黄席等将证治方剂药动学中的复方方剂药动学修正为复方效应成分动力学假说[13]。其方剂血清靶成分也是探索复方的药效成分物质基础的[14]。不仅如此,还研究靶成分在机体内的药时曲线、数学模型,其PK参数可直接指导临床用药,进行治疗药物监测(TDM),从而有力地提高疗效,因此是单纯方剂药效物质基础探索的深入和发展。而血清药理学[15]研究过程是服用方剂后进行含药血清的体外药效学实验,通过探讨与方剂疗效相关的成分间接地阐明药效物质。

3.3血清药理学方法在肿瘤研究中的应用

离体实验是研究中药抗肿瘤机理的重要方法之一。对于抗肿瘤复方中药来说,在其配伍的多种中药的血清中的有效成分的定量分析检测尚未见突破性的进展情况下,血清药理学方法是抗肿瘤复方研究的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目前,此法被广泛用于中药抗肿瘤机理研究。研究层面包括肿瘤细胞增殖与细胞周期的调节、肿瘤细胞凋亡及分化的诱导、肿瘤细胞基因表达及端粒酶活性调控等方面。

3.4血清药理学方法在神经药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神经系统疾病的药物研究涉及到许多的体外模型,运用这些模型有助于快速、高效地筛选出治疗疾病的药物。合理使用血清药理学方法,结合疾病的体外模型,可以帮助我们对中药复方进行分析,可较好地反映中药药效。

4对血清药理学实验方法的评价

4.1血清药理学的优势

血清药理学因其方法学上的特点使其在中医学的研究中已显示出一定的优势:①从中药复方本身来讲,可克服体外实验不能直接观察到的复方经体内胃肠吸收、生物转化后的综合整体药理效应;②从方法学上解决了中药复方直接应用于离体实验的难点,使中医药研究能在离体实验中直接与分子生物学技术相结合,从而推动中医药现代化的进程;③对含药血清的成分进行药效、药动学研究并与原复方粗提物进行比较,可以发现中药复方发挥药效作用的物质基础,为探讨中药复方作用规律提供新思路;④可以用来验证一些中医学的基础理论。如君臣佐使、中药配伍理论及一些中医基础理论的实际价值,有助于为中医理论的现代化研究提供依据。

4.2血清药理研究方法存在的不足

4.2.1在血清药理研究方法的理论依据方面:该方法建立的理论依据不足主要包括:①从胃肠吸收的中药有效成分在体内是进入血浆,而非血清;②凝血过程有一系列酶生成,同时刺激白细胞释放溶酶,这些酶可能降解某些中药成分;③凝血酶刺激血小板与白细胞释放大量生物活性物质;④凝血过程伴有纤溶、补体、激肽等系统活化;⑤制备与灭活血清过程会导致中药成分与中药介导体内释放物质损失。使用HPLC-MS指纹图谱分析与抗白血病细胞增殖实验表明利用血清药理方法可能带来错误结论。应加强中药多层次半体内实验研究,其中血浆药理方法可能能避免血清药理方法的弊病[16]。

4.2.2在血清供体动物的选择方面:按照血清药理学的初衷,为较准确地再现在体实验的整个过程,离体组织(细胞)的供体动物和含药血清的供体动物须有同质性。除在种属、年龄、性别、体质量等方面外,供体动物是否造模即是否处于相同的生理病理状态也是不容忽视的影响因素:①不同生理、病理状态对血清中含药成分的影响。科学家们进行了多项比较性研究,揭示出在不同生理、病理或遗传背景的基础上,不同人群对同一种药物的药代动力学参数有不同的特点;②不同证型对药物浓度影响。樊亚萱等[17]根据中医辨证论治理论提出的证治药动学假说,认为:同一药物不同“证”的药代动力学参数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别,明显影响药物疗效和毒性反应,经用辨证施治后,差别可消失或减轻。

4.2.3在动物病理模型的制备方面:大多数血清药理学研究者均采用正常动物的含药血清。但是,中药复方进入生理状态下动物机体与进入病理状态下的动物,其体内过程是不完全一致的。其消化吸收,体内分布,生物转化及排泄均可能有差异,也可能产生不同的内源性活性成分。如果研究的是方药的治疗效应,有学者认为,应当采用相应的动物病理模型制备含药血清,会有较强的说服力[18]。

4.2.4在中药作用机理方面:中药作用机理十分复杂。绝大部分的实验结果均揭示出中药含药血清具有一定的药效,但也有一些研究结果是非常有趣味。例如某些中药的粗提物无效,而其含药血清却有效;而另一些中药粗提物有效,但其含药血清却无效。这些实验结果从一个侧面提示,某些中药是原药成分起作用,而有些中药则可能是其药物成分在机体作用下形成的代谢产物或药物的多种成分相互作用后产生的新的生理活性物质在起作用。

5展望

目前,血清药理学已经应用到越来越多的研究领域中,为中药复方的研究方法开辟了研究思路,拓宽了研究领域,能较为客观真实地阐明中药的药效和作用机制,并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中药复方在胃肠内代谢过程中活性成分的转化和改变,提高了体外实验的可信性和可靠性。但由于血清药理学方法在我国研究起步较晚,许多方面还需要经验和数据的累积,且在某些实验,如凝血、纤溶等研究中采用血清药理学研究方法不适宜。因此,其局限性不容忽视。血清药理学若能与血浆药理学、药动学、血清药化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结合研究,则有助于研究的规范与深入,必将加速中药走向现代化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