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大数据时代的优势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引言
旅游业是一个信息密集型产业,也是一个综合性极强、信息依存度极高的产业,信息的有效汇聚、交换和共享是其生命力的源泉。在互联网的社会里,人们可以借助各种各样的社交平台和移动网络来产生和交流大量的信息。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和智慧城市的发展,特别是大数据分析、云技术、移动互联网等技术创新与普及,旅游行业信息交流和共享方式、消费模式、经营监督管理等信息化变革己成为可能。在大数据时代,旅游业应该更好的把握机遇,将智能数据挖掘技术应用于旅游服务中,构建一个可以完美融合旅游基础信息和旅游基础设施的架构,从而更利于旅游管理部门,旅游机构和普通旅客结合自身情况做出明智选择。
二、概念
(一)“大数据”时代
“大数据”时代由全球知名咨询公司麦肯锡提出,麦肯锡认为:未来社会数据将渗透到每一个行业和业务职能领域,成为重要的生产因素。人们通过对海量数据的整合、挖掘和运用,可以做到预测旅游者、旅游企业和旅游管理者的行为模式,进而可以指导他们在面对选择时做出合理准确的方案,它预示着新一波生产率增长和消费者盈余浪潮的到来。
(二)智慧旅游
智慧旅游,也被称为智能旅游,就是利用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通过互联网,借助便携的终端上网设备,主动感知旅游资源、旅游经济、旅游活动、旅游者等方面的信息,及时,让人们能够及时了解这些信息,及时安排和调整工作与旅游计划,从而达到对各类旅游信息的智能感知、方便利用的效果。简单地说,就是游客与网络实时互动,让旅程安排进入触摸时代。
三、旅游信息交流平台系统
大数据时代下的智慧旅游平台的建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旅游管理部门可以和银行合作开发“旅游一卡通”,让游客只需手持一张卡,就可以一卡玩遍全市、全省、全中国乃至全世界,旅游中发生的吃、住、行、游、购、娱都可以凭借这张卡轻松搞定,避免了游客旅游时身上即装多张银行卡、又装现金的麻烦;然后,建立旅游信息交流平台系统,这个系统包括三大板块,分别应对于不同的旅游主体:智慧服务板块、智慧商务板块、智慧管理板块。旅游管理部门可以在上面实时信息,如天气、路况、景区的饱和度等;同样旅游企业可以在上面投放旅游产品,进行旅游精准化营销;游客同样也可以登录这个平台,进行信息查阅、购买旅游产品等;另外,当地居民在这个平台中扮演多种角色,既可以是管理者,也可以是旅游企业,既可以作为独立第三方进行旅游信息的点评,也可以作为游客进行信息查阅和购买产品,完善信息;最后,旅游管理部门还应就特殊情况设立旅游统一服务热线系统,旅游应急指挥中心、旅游灾害预警中心这三个独立的部门。
(一)游客―智慧服务
服务是旅游的灵魂,是旅游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因此,“智慧服务”是“智慧旅游”的核心业务,是驱动“智慧旅游”前进的关键动力,旅游行业“智慧服务”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各类旅游服务提供商利用智慧化的技术和手段服务游客,更好地满足游客“吃、住、行、游、购、娱”的需要。例如:能够方便地获取各种相关信息,确定旅游行程,智慧服务都可以做到。
在系统中由于游客的访问、点击、浏览都可以留下海量的数据痕迹,这些记录就是大数据的基础信息,后台商家就可以通过整理、分析这些数据,得出游客的消费倾向,进而进行精准化营销。游客所浏览的网页都是商家精心设计过的产品,那么游客怎样挑选一款最合适的产品呢?鉴于此,系统制订了筛选功能和对比窗口,只要一按按钮就可以清楚明了的显示出最合适的产品和性价比最高的产品供游客挑选。当游客挑选到心仪的产品时,就可以进行产品预订,经过预订的产品,系统就会把预订信息自动传送到旅游一卡通上,消费时,只需刷卡就可以轻松搞定。当然如果预订期内产品的相关信息发生了改变,系统也会通过短息提示等途径进行实时通知,并启动合适产品的推送功能,让游客有更多的选择,做到人性化管理。对于消费完产品的游客,系统同样会提醒游客进行评价,以改善商家的管理。
(二)企业―智慧商务
“智慧商务”主要是针对旅游服务提供商而言的,是各类旅游服务提供商,包括旅行社、酒店、景点、运输服务商等综合利用各类智慧化的技术开展包括电子商务、移动商务等在内的各类商务活动,以实现智慧化的商务,能够迅速、低成本地搭建自己的管理系统,提升管理水平,对外宣传企业形象,快速开展电子商务服务,提高商务活动的运作效率,提升旅游业务的经济效益。
游客提供的海量数据包括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结构化数据是一系列数字,非结构化数据则可能是一张图、语言等信息。大数据分析不仅要做直接的数字分析,还要懂得建立数学模型,将非结构化数据转变为结构化数据,并得出结论。例如,通过构建非结构化数据分析模型,可以分析到为什么有些游客浏览量商家的网站却不进行下单,她是属于闲逛型的游客,还是商品的某个性能不符合她的要求等,进而分析出游客不进行下单的真实原因,帮助商家提高下单率。系统通过科学的模型构建,对包括食、住、行、游、购、娱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数据挖掘,获取来旅游游客信息,包括游客的年龄、性别、客源地、兴趣偏好等信息,可以实现旅游产品的精准营销,整理并统计形成某一类人的销售预测报告,进而提供相关产品。例如:对于青年知性女性提供高品质的文化观光游,对于繁忙的商业人士,可以提供一整套覆盖旅游行前、行中、行后的整体旅游方案。总之,通过数据的整合可以预测游客的消费倾向,进而进行精准化营销,线上销售产品,线下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以此来完成线上线下的完美结合,再通过游客的满意度调查,弥补产品不足,最后达到提高旅游企业的营业效益。当然系统同样设计的有营业效益评价系统,可以对商家的销售情况进行精准的分析,并提出合理性建议,而且可以帮助商家进行会计、税务方面的统计,方便商家进行网上记账、报税。
(三)政府―智慧管理
旅游“智慧管理”主要是针对旅游活动的各项管理业务而言的,是指综合利用智慧化的技术对游客、景点、酒店、旅游线路、交通工具以及其他类型的旅游资源进行智慧化的管理,以全面提升管理水平,创造管理效益。旅游管理牵涉到旅游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是直接影响旅游服务质量和旅游效益的重要因素。对于旅游部门而言,通过提供历史及最新的旅游相关信息,不仅能够宣传当地旅游资源,提升旅游目的地形象,而且可以助旅游企业及时应对突况,为当地旅游业发展提供决策支持。
旅游管理部门通过系统中游客的访问数据,通过建立模型,分析数据,以及联系各个车站、火车站、飞机场的订票量以及趋势,可以大致对一段时间内的旅游者的数量和质量有一个预计,例如:十一黄金周之前,可以通过分析相关数据,大致估算出访问本地的游客的大致情况,他们的年龄段、男女比例、出游方式、旅游倾向等,以此来应对大量客流的突然出现,做好基础设施的准备工作。再者旅游管理部门可以通过系统提供大量官方旅游信息,实现旅游信息与其他公共服务信息共享与协同运作,例如交通状况、景区天气等,做到实时转播旅游地概况,分散客流、提高游客满意度。再者旅游管理部门同样可以通过系统宣传旅游目的地,提升旅游目的地形象,实现旅游目的地营销。最后旅游管理部门可以通过系统进行旅游市场监管、生态监控,规范市场行为,提高旅游企业透明度,同时进行指挥决策、实时反应、协调运作,做到合理利用资源,做好旅游发展和管理的科学决策,及时应对预测和应对突发事件和灾害,形成智慧管理模式。
(四)当地居民―智慧生活
当地居民在旅游经济中扮演者不同的角色,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居民可以是旅游管理部门,通过系统对旅游活动进行管理;可以是旅游企业,通过系统为游客提供本土化的服务,开办餐厅、旅馆等;当居民有意愿进行短途旅行时,可以作为游客通过系统进行旅游产品的选择;当然不要忘了,更多的时候他们扮演的依然是作为普通市民的自己,他们不仅可以享受因智慧旅游所带来的城市交通、设施、休闲等多种信息的共享价值,而且作为独立第三方,他们对于旅游目的地的相关情况更具有发言权,他们即是主又是客,他们对于旅游企业的评价至关重要,也更加客观真实,要充分发挥他们的这种独特性,实施差异化处理,使系统能够更加接近真实。
四、挑战
(一)数据搜集、处理
在游客进行对旅游信息交流平台进行访问时,后台将会搜集到海量的游客的访问信息,这些数据就这样应运而生,包括游客浏览的网站、游客自己撰写的攻略,提交的旅游订单(包括航班信息,酒店信息,乃至服务点评)。这些数据的总量是十分巨大,这些数据包括视频、文字、图片等,其实真正有效的数据也许并不多。例如海量的点评数据,往往会让旅游业者感到没有头绪。而网络信息的快速传播会加大差评的影响力度,倘若旅游企业对相关数据处理滞后,则会影响企业形象。与过去游客单纯通过行业投诉电话反映意见不同,网络点评具有及时性、扩散性,如何智慧地运用这些点评,从而扩大正面影响,降低负面影响,将是旅游企业面临的新课题。而这类大数据带来的新挑战,已经越来越多地摆在旅游业者的面前。其实难的并不是数据的搜集,而是数据的挖掘、分析,怎样通过海数据的筛选得到有效的数据,并提供分析结果,这才是问题所在。
(二)线上线下无缝结合
在生活中从线上到线下的互联网经营模式已经非常普遍了,这也正好顺应了智慧旅游的发展趋势。旅游通过互联网购买旅游产品,其实看中的并不是产品本身,而是网页上所描述的照片以及文字,但在实际中这些照片文字和现实中到底有多大的相似程度,这个问题不敢深究。有大部分游客到实际景区、酒店消费之后,都大呼上当,旅游满意度普遍较低,这就说明了一个问题,我们的宣传存在着虚假宣传,用另外一句话说就是线上和线下的营销模式存在脱节现象。其实作为线下运营,景区、酒店等存在的最大优势就是与客人的真实交流和沟通。在无数个服务的关键地点和关键时刻中,客人的诉求通过征询、评论、投诉各种形式反馈回来,再不断地回顾和筛选,这样提炼出来的顾客核心诉求才是线上传播的主导线索,这也将极大地拉近线上和线下的距离。以双方都认同的真价值为契机,进行真实的线上退广和线下服务,这样才能切实的做到线上线下无缝结合。
(三)个人隐私的保护
智慧旅游和大数据都需要依托于互联网平台,在互联网中游客的信息会得到全面的搜集,游客的信息资源高度集中,游客使用智慧旅游系统提供的资源时会涉及到个人的重要隐私信息,包括消费能力、旅行偏好、手机号码、身份证号等重要信息,如果不法分子获取到用户的身份验证信息,假冒合法用户,就可以“合法”获取该客户的各项权益,包括财产和专属的旅游服务权益等,必然会给真实身份的游客带来重大经济损失和精神伤害。因此,如何确保身份的真实可靠,是大数据时代在智慧旅游应用中的首要任务。
五、总结
[关键词]新型旅游需求;营销创新;旅游企业
一、引言
进入21世纪,人类就已经处在一个充满数字信息与无线通讯的数字时代。各种高效、先进的管理和应用软件在人类世界的各个领域应运而生,大量应用系统由集中转向分散,数字地球、数字旅游、数字城市、电子商务、虚拟社区等数字软件应用研究和开发正方兴未艾。旅游业作为一种信息密集型产业,与信息技术天然契合,以互联网和信息通信为核心的数字技术引起了整个旅游业的二场革命,深刻的改变着旅游业的经营、管理和运作模式,对旅游业的发展和繁荣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旅游的本质就是人类的一种生活方式,通讯技术与网络技术的日新月异,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尤其是手机等移动终端的普及,旅游中的各种需求都能通过网络快速简单地解决,由此派生出新的交易模式和消费习惯。旅游企业面临营销环境变化,市场竞争多边化以及线下向线上转移的挑战。
在现实中,旅游企业尽管对市场营销及其方法颇为重视,但并未把它作为企业核心职能全面贯彻。如认为营销就是“有组织地执行销售功能”。他们着眼于“我们的产品”,寻求“我们的市场”而不是立足于顾客需求、欲望和价值满足。大数字时代旅游企业的营销应顺应潮流,充分享受互联网技术为营销带来的革命性颠覆,通过在线技术,提高服务质量,降低营销成本,提高目标市场的精确度,找到更精准、更有效地营销途径,获得更多的突破和创新以及想象空间。
二、大数据时代游客旅游需求的新型特征
中国的旅游信息化建设虽起步较晚,基础亦相对薄弱,但随着中国旅游业的飞速发展和信息化本身的巨大优势,中国旅游信息化建设有后来居上的趋势。越来越多的人在出游时依赖互联网、微信、微博、手机终端等信息技术,人们享受着信息技术所带来的丰富生活,越来越注重对精神的追求和个性显现,旅游需求的方式和方法也随之出现新的变革,表现出新的个性化特征:
1.游客旅游需求更加自主化
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旅游者能够随时随地查询到旅游相关信息,包括旅游指南、旅游常识、旅游新闻、旅行社与饭店介绍、目的地概况、景区景点介绍、民俗风情、文化活动、自驾信息、旅游应急处理等。旅游者不再是盲目地选择旅行社和懵懂地随团出游,主控权由旅行社转移到旅游者手中,自行制定旅游方案,主动提出自己的需求,甚至旅游全过程都可自己安排,包括食宿交通以及旅游景点门票的网上预定等,由于信息技术手段的方便快捷,再加上旅游需求个性化日益突出,催化了旅游者旅游的自主意识。
2.游客旅游消费要求互动交流和信息透明化
信息技术手段的日益普及,在旅游市场中催生了可供旅游者自由交流的电子平台,旅游者通过互联网、论坛、博客、微信等途径,互相交流彼此旅游后的感受,以及对目的地、旅行社、旅游供应商的评价。传统旅游市场中旅游者消费后的感受只会影响到周围的亲戚朋友、邻居同事,再加上由于旅游供需双方的信息不对称性,造成了旅游需求的盲目性。现在旅游者从第三方获取可信的旅游信息和资料,通过网上信息的浏览对比和选择,使其购买风险下降,旅游者不再只是因为身边人的道听途说而决定自身旅游的方向,而是通过专业的旅游信息技术手段获取旅游的第一手资料和最新的网友评价,旅游者正从非专家型购买者向专家型购买者转变,购买行为更加理性。
3.游客旅游需求内涵深沉化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消费者成熟度增加,消费者不仅满足于获取信息,还希望货比三家并同时获得预订;旅游中不再满足单线的接受,而需要更多的互动体验。休闲体验成为需求和消费的主题,旅游需求越来越“高级”、“深沉”化,有形价值提供给消费者的满足感弱化,对精神满足和自我发展的渴望与日俱增,旅游体验需求也从追求感官体验向追求精神、情感、智慧等深沉内涵化的综合体验转变。
4.旅游需求意识超前化
信息技术即时性、便利性的特点能够为人们迅速带去最新的实时动态,同时,随着旅游经验的越来越丰富,旅游者在旅游供方相关产品前第一时间将热门信息迅速转化为自己旅游的催化剂。例如,“光棍”“闺蜜”等新兴名词的出现,在旅行社尚未发觉其能够成为产品的主题线索之前,就有旅游者自行进行了这样的主题游,而旅游供应商也是在发现了旅游者需求后才察觉商机。旅游者的旅游需求在信息技术手段的推动下逐渐具有超前化的特征,使旅游者在旅游供需方中的地位更为凸显,甚至出现旅游者的旅游动向决定着旅游企业之后将推出的产品类型。
三、旅游企业营销存在问题
我国旅游企业的营销思路主要侧重从经济角度分析问题,即营销的目的是扩大旅游市场、增加旅游收入,很少从社会角度探寻旅游营销及其可持续性的问题。
1.营销各要素缺乏一致性,营销策略和销售目标不对口
“营”和“销”的执行对象往往是不同的行业和领域,各自目标也不统一,使得营销策略和具体执行不能一一对应。营销观念以销售为中心,其中心任务是主动推销和积极促销。例如,在旅游网站把产品宣传得美轮美奂,但在游客实际消费过程中经营者并没有提供足够水平的服务,“宣传”和“产品”不一致;又如,推销的线路产品与景点和地接操作不符。
2.忽视过程服务和后续服务,顾客参与度低
不少旅游企业在建立自己的营销模式时,从自我的需求出发,决定自己的产品定位、销售渠道、销售模式,或者按照企业观察出的市场情况,来决定营销的手段,企图一举弥补市场的空白,获得更多的消费群体。营销导向主要强调产品的划时代意义,重视开发吸引潜在顾客,对现有顾客重视程度不够,忽视他们的社会效应;产品宣传中心在质量及服务内容,忽视顾客参与完活动的感受,忽视后续服务。这在体验经济环境下,消费者并不买账。
3.对旅游电子商务平台的利用和整合不够
旅游业是集食、住、行、游、娱、购为一体的综合性产业,涉及行业多,产业链条长,只有拥有丰富资源并能良好配置资源,才能在竞争中取胜。传统旅游业进入门槛不高,竞争较为充分也较为混乱,有的旅游企业形成了一定的资源能力,但由于市场环境或内部资产结构、电子商务平台利用不充分、不合理等因素,资源运营效率不高。
4.营销手段粗放,存在盲目、随意及相似度高的缺陷
对信息资源缺乏有效掌控,致使营销活动死板,难与消费者产生共鸣。无法针对每一个渠道制定相应的营销策略,造成营销资源的浪费,全方位撒网是碰运气的营销心态,无法满足日益多元化的需求。
四、新型旅游需求催生营销创新
营销的最终目的,不是展现企业的实力,或者体现产品的优势,而是解决客户的问题,满足他们的需要。大数据时代旅游需求的新型特征,对旅游企业的营销创造提出了更高要求。
1.根据需求发展制定针对性精准化营销思路
企业市场营销管理的任务会随着目标市场需求状况的变化而有所不同,因此,市场营销管理者首先要了解目标市场上顾客需求的水平、时机和性质。高效的营销模式,应该具备特定的指向性,能具体明确为何种层次的消费者提供服务,同时,强调以多种手段让消费者获取丰富的体验,从而实现成功的营销。
旅游者的旅游需求因其个性差异而千差万别,个性化需求的满足是旅游企业营销模式与网络化相结合的一种突出表现,比如旅游者在某一个旅游网站中登陆自己的会员信息或查询信息,网站通过归纳旅游者的查询记录来总结出旅游者的个人需求和偏好,整理出适合旅游者个性特征旅游需求信息,营销主体通过精准营销,提高营销效率。
2.利用网络技术提供消费者参与营销管理的平台
从营销主体、策略设计到策略执行,充分利用互联网海量的网络用户基数和能够进行双向互动的优点,加强与消费者的互动和沟通,树立与消费者实时进行信息互动的理念,使消费者能够参与到旅游营销管理中。旅游企业在电子平台上建立营销沟通子系统,保证平台畅通与顾客交流,实现信息互换,引导消费者自由谈论,动态了解其意向和个性化需求,设计出更符合需求的产品。同时将企业的相关信息,比如企业文化、企业发展情况、服务内容等内容传达给消费者,使其了解自己将要消费的产品的价值所在,最终促进由认知向消费过度。
3.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创造更多的营销方式
从营销手段来说,如何将有效的信息与目标客户进行精准的匹配是未来营销的主导方向。企业的营销过程应该尽量充分利用现代社会的不同手段,采取立体全面的方式,渗透进客户不同方面的生活内容中,使得客户能够无时无刻无处不感受到产品的存在,营销手段的新意不大可能来自产品本身,更多的来自营销方案设计者、执行者充满动力、锐意进取的想象力。
基于媒体特性上的营销手段运用,根据市场需求变得灵活多样。如,微薄营销,借助转发和评论机制,进行多层次的推广和营销;网络社区营销,旅游者会经常在网上查询旅游信息、游记、推荐产品、邀友同行、咨询求助、图片欣赏等;网络视频营销,视频与网络的有机结合,有感染力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互动性好、传播速度快、成本低廉等优点;销售子系统,满足网上交易、订单处理、支付处理、售后服务等功能。新营销模式基于互联网技术,从以产品为中心的营销策略,升级到以消费者为核心的新营销理念,并通过对信息传递的多元性,对整个价值链进行提升。网络作为一个开放的平台,比传统的宣传方式提供给企业更多经济实惠及以小博大或另辟蹊径的营销方式。只要有创意,寻找到好的切入点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益。
4.利用相关技术将客户关系管理做得细致到位
建立客户关系管理子系统,利用用户定向、精准营销技术以及无线和位置相关技术实现对客户基本数据的记录和跟踪、对客户订单的流程跟踪、对客户市场的划分和趋势研究、对客户数据的在线联机分析,以提供决策支持,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业务流程的自动化,并将客户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分类,把不同的旅游需求能够在短时间内通过信息技术载体整理出来,每个游客通过营销系统所获取的产品服务也是不同的。在此系统中还对顾客的意见进行反馈,给顾客以即时的信息,形成良好互动,进行更为准确有效地客户关系管理。当然,建立有效的客户信息系统,搜集和隐私保护是严峻的挑战,要为客户呈现出需要的放心的信息系统,凸显优势。
5.寻找一切可利用的资源,渗透体验式营销
旅游者的终极目标是为了追求快乐的体验。消费者体验产品并不一定是他主动的行为,需要由巧妙地创意加上足够的营销资源,方能够打造出支撑消费者主动去体验的平台,从而推动消费者的体验兴趣。恰当的时间、地点,以恰当的方式给顾客以强烈的感官刺激,通过合适的营销技巧,帮助顾客找到感觉体验。要充分发掘可利用的资源,比如,能够让顾客充分体验产品优势的时间、地点,应该由企业积极的沟通和观察之后才能予以确定,并进行专业的反复认证,尽可能将客户能接受的体验氛围都设计到营销方案中。
6.创新营销服务手段,为消费者提供更便利的服务
营销是一种服务,为顾客做到精心服务,本身就是一种强大的营销方法。无论任何产品,服务都只有以人为本,贴近顾客内心,才能收到非凡的营销效果,服务因素在竞争中已经取代产品和价格而成为市场竞争的新焦点。旅游业是服务型行业,消费者是企业的核心,旅游企业要在内部建立服务导向的经营观,不断创新服务理念、服务方式和服务技术,不断提高服务水平。旅行服务具有极强的专业性,旅行过程充满变数,仅靠任何单一的服务手段,都无法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它是一个覆盖旅行前、旅行中、旅行后的完整服务过程。营销过程中的“服务模式”应从客户的不同日程表出发,稳妥地安排好时间,最好能够将不同客户的不同空闲时间段整理出来,然后按顺序合理的编排。但是为不同的客户服务,需要看清不同类型客户的需求特点,如自主性强的客户,并不需要随时随地提供咨询和备选,那么营销体系就没有必要坚持使用“贴身服务”,以免造成顾客的紧张和心理压力。总之,在优质产品的基础上,特别处理好人的因素,着眼于优质服务让顾客体验和谐完善的服务过程。
参考文献
[1]杨立军.网络营销实务全案[M].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
[2]周晨光.云:7种清晰地商业模式[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油杉河景区发展处于贵州旅游蓬勃发展时代,怎样在旅游景区开发建设初期做好规划,避免资源的破坏与浪费,怎样借助大数据平台实施产品营销及品牌打造,尽早完成”旅游强县”的战略意图。
一、景区的基本情况
油杉河景区位于贵州省大方县城东北部,距大方县城42公里,距金沙县城36公里,与国家5A级景区百里杜鹃接壤,面积约67平方公里,分7大游览区32个景点。景区交通便利,杭瑞高速公路、326国道、715县道从景区穿过,同时,景区有着良好的资源廪赋,喀斯特地貌地文景观丰富,气候宜人,是一处难得的“生态别墅”、“自然空调”、“天然氧吧”。景区已先后获得了“省级森林公园”、“省级生态旅游度假区”、 “中国最美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等荣誉称号。
二、开发建设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作为一个世界性的朝阳产业和“无烟产业”,各地都在大力挖掘和开发本地旅游, 从旅游景区开发角度来看,油杉河景区主要存在着以下问题。
(一)乡镇建设与景区总体规划不协调
景区面临管委会及乡镇的双重领导,许多职权不明晰。景区的总体规划和乡镇的城镇建设规划出现冲突、重复规划、交叉规划、浪费资源、延误建设的情况。没有做到依据总体规划来进行开发,整体与局部关系没有处理好。
(二)品牌知名度低,创新意识有待提升
油杉河景区是近几年才重点开发的景区,对外知名度不高,在宣传队伍组建、旅游商品的概念包装和塑造力度、文化内涵的挖掘和延伸、监督管理的创新意识等方面还不强势。
(三)基础设施薄弱,融资筹资渠道不畅
由于旅游投资回报本身的周期长、见效慢,地方财政投入有限,景区建设刚刚起步,对于急需吹糠见米的地方经济建设来说,招商引资、融资显得尤其困难,投资者出现大量的观望势态,再加上景区对民间资本筹措和运用的方式不多,发展方式转变迟缓,导致项目建设整体推进速度相对缓慢,造就了目前的接待服务能力偏低,经济粗放。
(四)发展水平低端,老百姓思想落后
景区建设涉及到老百姓的土地、资源等各方面,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如果没有做好当地百姓的思想工作,景区建设将举步维艰。一是景区违章建筑拆迁困难,乱搭乱建情况凸显。在监管责任落实和对群众以及游客的引导上有待改进提升。二是思想守旧,部分群众对征地和拆迁问题存在徘徊和观望,对景区的顺利开发产生阻力和负面影响。
三、提高旅游品牌的思考与建议
(一)统一规划,统一执行、合理开发
为避免开发过程造成的浪费,进一步维护好景区群众利益,开发就得做到有法可依,有据可靠,合理合规。景区要高起点规划,由县政府出面牵头制定包括涉及景区乡镇的发展规划并严格执行。景区乡镇要全力配合推进景区发展及城镇建设。
(二)精准营销,提升品牌软实力
利用当前大数据及互联网平台,分析景区的客源市场,针对市场进行精准营销。加大宣传力度,深挖景区内涵,外塑形象,通过出版、拍摄电视剧作等形式对科研成果和文学作品进行展示,实现资源再生。同时,通过组建景区文艺宣传队伍,打造经典的文艺演出活动,让地方文化顺台而流,逐步远走,将景区文化的吸引力、感染力、渗透力、软实力进一步提升。
(三)整合资源,多渠道筹借资金
油杉河景区与国家5A级景区百里杜鹃接壤,同在一条旅游线路上,可以借鉴黄果树与龙宫的合作模式,借助百里杜鹃的知名度,联合打造百里杜鹃―油杉河风光带,使观光型旅游向度假型转变。多渠道筹借资金,用承租的形式把景区资源租给具有经济实力的投资公司,通过分块招商、分块打造、点线相接,走企业投资、政府管理的开发模式。
(四)加强社会集成管理创新,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关键词:大数据 银行 发展 战略
自20世纪90年代起,互联网科学技术在不足三十年的时间里快速发展,并逐渐改变着全世界的发展方式,更让人们的生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纵观当前我国的金融社会,互联网技术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推动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并以大数据的形式融入到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在大数据时代里,互联网金融让银行发展产生了无限的可能性,如何在发展中把握和创造先机,是当前银行发展的重要战略思考方向。
一、大数据时代对银行业带来的变化和影响
随着互联网在社会各个领域中的普及,大量的数据为相关领域的不断深化研究和改革创新提供了更准确、可靠和有效的支撑。银行必须积极投入到大数据的挖掘、利用、分析和研究中,借助数据对市场、渠道和策略进行细化精分,使银行的投资从“粗放式经营”向“精细化经营”的转变,才能在大数据时代下,适应现代金融业的发展,开拓出适合自身的特色业务,立于行业不败之地。
从当前银行业的发展现状来看,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明显已对不少互联网新兴企业带来影响,尤其是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应运而生对传统银行金融产品造成了较大的冲击,让不少银行开始意识到大数据时代中,商业模式的变革和创新的必要性。
二、大数据时代下银行发展的优势与劣势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对银行来说,不论从战略制定、营销策略、市场发展等方面来说,都是一场巨大的变革,如何清晰、准确的分析银行在大数据金融市场环境中的位置,需要基于SWOT对银行发展的优势和劣势进行分析。
(一)优势分析
第一,银行拥有相对稳定和雄厚的资金成本,能为大数据的开发和应用提供有力支持。银行与一般中小企业相比,其明显的优势在于资金稳定、有较高盈利能力,能为大数据的开发和应用提供稳定的外部支持。以广东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为例,大数据作为先进技术的引入,能得到银行所提供的充足资金作为保障,能在短时间内快速搭建相应的数据平台,为大数据在业务上的迅速推广作出有力支持。
第二,银行具有庞大而稳定的客户群体,数据来源渠道较多。大部分银行在长年的发展中普遍累积了数量庞大且业务往来稳定的客户群体,且基于银行业务的特殊性,银行更掌握了客户的身份信息、收支状况、资产情况等其他一般企业难以掌握的核心数据,这些对于银行在大数据时代下的数据开发而言都是极其重要的资产。
第三,银行已有相对完善的风险应对体系,对大数据的安全性有更大的保障。数据的保存和应用在为企业提供分析研究的样本的同时,也为数据的泄露、丢失和破坏带来一定的风险。在应对数据的安全问题的情况下,银行长期从事对客户、业务数据的机密安全保护工作,已建立一套相对完善的风险应对体系,对数据的系列风险指标都能有更全面、可靠的保护。
(二)劣势分析
第一,银行传统业务转型具有一定的难度。大数据时代是基于互联网信息科学技术在社会的全面普及而逐步形成,对于银行传统的相对封闭、单一操作模式而言,大数据时代对数据的开放、流动以及多层次的运用都是一种新型的经营理念和模式,需要银行在传统的业务上进行转型。
第二,缺乏大数据开发应用所需的专业人才。虽然当前各大银行普遍都拥有大量专业的金融专业人才,但相对于大数据的开发和应用而言,除了金融专业知识以外,还要求较高的数据分析能力,才能从大数据中挖掘出有效数据并与金融市场现状相联系,推出具有较高商业价值的新型金融产品和业务。而目前银行相对缺乏数据分析的复合型人才,在大数据的开发应用方面处于相对被动的状态。
三、银行应对大数据时代的发展战略
大数据是银行未来发展的集中趋势,能否通过大数据的运用赶上信息化革命的大潮,决定了银行在现代化管理上变革和创新的成败。结合银行在大数据时代中发展的优势和劣势,应对大数据时代所带来的挑战,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策略上的转变。
第一,转变经营理念,以数据作为决策基础。大数据代表的是技术的革新,同时也是经营理念的转变。在大数据时代下,强调的是以数据分析为决策、管理、营销的基础,这与传统的以经验为主主观化管理模式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需要银行及时转变经营理念,重视数据的分析和应用,发挥数据的效能。
第二,重视数据收集,拓宽数据来源渠道。如何对数据进行收集并建立相应的数据库,以提取数据中的有效信息,这需要银行在数据收集方面不断加大收集的力度,并拓宽数据的来源渠道,如通过网上银行、微信、微博等渠道方式实现对客户的行为监测和数据收集,更全方位地对客户的行为趋势进行分析,使数据形成其独有的导向作用。
第三,提升配置设施,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大数据的开发与运用需要有相应的专业技术平台,因此银行需为其提供相应的硬件设备设施的支持,同时更需培养一批专业技术及数据分析类的人才。
总的来说,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对于银行而言是一场重大的变革,如何在这场变革中合理运用自身的优势,快速根据劣势进行调整和改善,是银行能否利用大数据投入到信息化革命的关键。
参考文献:
[1]代星军.对国内商业银行网点转型的几点思考[J].东岳论丛. 2009(05)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大数据”一词由英文“BigDate”翻译而来。《大数据时代》的作者维克托•迈尔•舍尔伯格指出,“大数据是人们在大规模数据的基础上可以做到的事。大数据是人们获得新的认知,创造新的价值的源泉”。①大数据拥有海量的数据规模、快速的数据流转、动态的数据体系以及巨大的数据价值等特征。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既是信息技术领域的一场深刻持久的革命,更是在全球范围内开启思想政治剧变、引领社会实现不断进步的利器。大数据时代的来临给当今社会各个领域带来了深刻的变革。尤其是2013年,大数据的触角更是延伸到我国的教育领域。面对大数据引发的深刻变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更大的挑战。
一、大数据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
(一)挑战传统的教育内容与方法。大数据时代资源共享、诉求互动,传统的教育内容与方法受到巨大的冲击,大数据让思想政治教育面临复杂性、技术性与伦理性的挑战。②大数据正在不断改变已有的传播形式,新媒体传播呈现出一系列鲜明的特点。新媒体具有内容新颖、使用便捷、提供个性化服务、信息传递即时性等显著特征,深刻改变着当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方法和形式。
(二)挑战教育者的优势地位。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师可自由选择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思想、政治等价值观、知识和技能,教育者拥有较强的权威性、自主性和优越性,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有绝对优势。而大数据时代拥有较为平等、开发和共享的数据环境,再加上网络和新媒体的发展,使学生获取资源的途径不再单单依靠教育者,学生可根据自身的学习需要和兴趣爱好自由选择和搜索学习内容,教育者不再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唯一途径。因此,大数据时代在一定程度上使教育者的优势地位受到挑战。
(三)挑战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大数据时代,大学生是数据信息的最早参与群体,更是最活跃的“数据大军”。在虚拟的网环境络中,信息的刺激与感化打开了学生接受网络新鲜事物的好奇心和内动力,给大学生带来不同程度的困扰。③除此之外,大数据使大学生逐渐接触到西方的意识形态,但一些不良意识形态却在学生头脑中根深蒂固,影响着大学生思想政治的健康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给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带来挑战。
二、大数据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一)强化大数据意识。在大数据时代,若要全面、深刻的认识和掌握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就必须树立大数据意识并掌握大数据技术,对学生的活动信息、思想动态和个人信息进行系统的分析、整理与统计,进而获取更多、更深的学生信息,以便于教育者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对大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二)创新大数据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范式。信息的采集和分析处理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步骤。④一方面可与相关部门展开合作,创建适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大数据平台,建立科学的信息搜集、整理和分析机制;另一方面可积极组建跨学科研究课题,发挥多学科优势,形成强有力的研究合力。
(三)提高教育者的媒体素质,加强思政队伍建设。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深入与发展,网络等新兴媒体正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教育者只有通过培训等形式,认真学习和强化理论知识和对新媒体的应用能力,借助新媒体的特点提高媒体素质,将新媒体应用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日程中,更好地发挥新媒体的育人工作,进而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率。
(四)保护大学生的隐私和个人责任。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对大学生的大数据使用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正规的测评,并及时地加以反馈。⑤对于那些存在问题的学生,在学校和教育者应通过掌握的数据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解决问题的同时,加强学校、家长、朋友之间的联系,发挥全方位的监督和督促作用,保护大学生的隐私。
三、结论
总之,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辟了一个全新的领域。因此,国家相关部门和各高校应顺应时展趋势,将大数据技术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注重防范西方意识形态等风险和不良影响,充分发挥大数据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作者:王妍 单位:大连交通大学思政部
参考文献:
[1][英]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与大数据同行———学习和教育的未来》[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2]蒲清平,朱丽萍.大数据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综述[J].思想教育研究,2016(03).
[3]刘乃迪,张连春.大数据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学模式创新[N].河北北方学院学报,2016(06).
[4]吴玉梅.大数据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究[J].思想理论教育,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