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进化生物学的意义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生物化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受到学生们的重视,但也被广大的学生们“仇视”。究其原因,无外乎因为这门学科抽象,复杂,枯燥。作为教师,也常常为事倍功半,教学效果不佳而苦恼。怎么才能让学生从厌学,苦学,肯学到乐学呢?教育心理学家吉诺特曾说:“教学的成功和失败,‘我’是决定性的因素,我个人采用的方法和每天的情绪是造成学习气氛和情境的主因。[1]”那么每一位教师,施教中的“我”,怎么才能做到和学生很好的交流和互动呢?其中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与时俱进”。
我们这里所说的教学中的“与时俱进”,就是指任课教师要具备不耽于现状,准确把握时代特征,始终站在本学科理论实践发展前沿,始终坚持开拓进取,在大胆探索中继承发展的特征。只有这样,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才能取得更好的成果。
一教师专业知识的持续提升
生物化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人们对于它的应用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即使它的现代经典理论,里程碑式的成果,距今也已经有半个多世纪了。学生们通过原来中学的学习,以及医学其他学科的渗透,对这部分内容都有一些了解。因此如果教师在生物化学课上依然讲一些相对来说比较沉旧的内容,举一些已经无数次被提及的例子,学生们肯定觉得索然无味。比如有些老师只要提到克隆,就会提起小绵羊多莉。多莉从1997年诞生以来,就一直受到广泛关注。如果在当年,多莉确实是一个新鲜事物,它作为例子可以打开同学们的视野,让同学们对这项新技术有一个具体认识。可是在十五年后的现在,我们还停留在多莉身上,非但不能取得好的效果,可能还会给学生留下过于保守和落后的印象,而提不起兴趣了。
过去的20世纪被誉为信息技术的世纪,而21世纪被誉为生命科学的世纪。特别是当生物化学搭载了计算机这门新技术后,每一天,每一刻也许都会有它的新理论,新成果的诞生。所以教师在讲解经典理论的同时,也要注意把握住生物化学的研究前沿。比如,每一年的诺贝尔颁奖就是一个热点。这个时候,学生们也会关注究竟花落谁家。我们就可以在讲到相关的内容时,引入这一话题。既能拓宽学生的视野,也能增强学生的兴趣。比如2006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美国科学家罗杰・科恩伯格,因为其揭示了真核生物体内的细胞如何利用基因内存储的信息生产蛋白质,而这部分的内容正是生物化学基因表达部分,RNA转录所涉及到的内容。理解这些内容具有医学上的“基础性”作用,因为人类的多种疾病如癌症、心脏病等都与这一过程发生紊乱有关。既可以帮助同学们提高对课堂内容的理解,也可以增加同学们的兴趣。反之,我们教师的知识结构陈旧,知识储备不足,课程内容一成不变,僵化死板,就很难让学生欣然接受。
二对学生心理的及时把握
现在高校的教师所面临的学生正是被称为“九零后”的一代。这代学生有着他们自身的特点,比如智商较高,好奇心强、接受新生事物能力强;自信又脆弱;张扬自我个性;信息和知识丰富,但内心有时较为空虚。早在几千年前,圣人孔子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理论,就是要求教师要准确掌握我们施教的客体―――学生的这些特点。有充分了解,才能更好地达到教育的目的,收到理想的结果。也容易拉近教师和学生的距离,达到更好的交流和互动。
比如,在讲解mRNA上的终止密码子时,这三种密码子很容易被学生遗忘。但是如果结合学生们的消费热点,就很容易被学生掌握。因为这三种密码子都是三联体密码,均以U开头,之后是A、G两种碱基的排列组合。理论上可以形成四种:UAG、UGA、UAA、UGG。那么在给学生讲解这个知识点时,便可以说只有大家熟悉的品牌UGG不是终止密码子,剩下的都是。这样学生们在笑声里便记住了这部分内容。
此外,在学习中也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现在,很多学生在学习生物化学课程时仍然是“上课记笔记,下课抄笔记,考前背笔记,课后就忘记。”[2]这种机械定式的方法功夫都停留在表面上,对于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本学科的知识点帮助收效甚微。《论语》讲:温故而知新。生物化学这门学科本身就很难懂,学生在准备不充分的情况下上课,很容易被大量涌入的知识点,信息量弄得头昏脑涨,手忙脚乱,继而就是理解了,记忆不住,久而久之就丧失了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可如果在课前,哪怕是很短的时间内,学生提前把讲过的内容和要讲的内容浏览一下,就会做到事半功倍。
三教学方法的不断改进
教师以“传道授业解惑”为天职,为了更好地达到这个目的,方法是必须讲求的。
首先,荀子在《劝学》中讲:“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所以教师首先要学会利用教具。这里的教具包括多媒体,模型,实验设备等。特别是多媒体在生物化学教学中扮演者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多媒体,“它具有将图像,文字,动画,声音等等结合在一起,使使抽象的生物化学知识形象化的特点。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显著提高了教学效果。”[3]
多媒体教学虽然有诸多优点,但是教师也要避免过度的依赖多媒体教具。而且在教学中,也要注意,由于多媒体的便捷性,使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减少了板书演示的过程,加快了教学的节奏。如果未加注意,就可能会出现适得其反,或过犹不及的现象。因此在教学中还要注意结合适合多媒体教学的授课方式。
其二,生物化学课程的任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特别注意避免“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因为生物化学课每堂课的信息量都很大,如果授课教师从头讲到尾,不注意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只是让学生单纯的接受,记忆,很快就会让同学对这门课程产生厌烦情绪。好的教学方法可以很好地避免这种问题。
PBL(problem-basedlearning)教学模式是一种逆向学习模式,强调从问题入手,使学生去探索那些他们需要知道的知识,并能应用这些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这种教学模式在美国等一些国外的高等院校已广泛应用多年,并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功[4]。PBL教学模式在生物化学教学中应用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特别是现在高校校园环境已经有了很大改善,互联网基本已经普及,学生们可以利用互联网资源查阅老师提出的相关问题,并且分组进行准备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可以集思广益,也可以及时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加以解决。
通过这种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效果明显提高,学习积极性增强了。而且在分组合作中还增进了同学的合作意识,在讨论中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课堂的提问中,使得教师及时和同学沟通,加强了任课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
很多学生毕业后,对一门学科的印象,往往只剩下了对任课教师的印象。可见教师作为一个知识的传播者有着多么重要的作用。可是如果一个老师,像鲁迅先生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描写的那样摇头晃脑,照本宣科的讲解,怎么可能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就是留下,恐怕也是一些消极的印象。所以,想让课程生动起来,首先教师就要灵动起来。讲解,是一门语言艺术。教师最怕的就是“茶壶煮饺子”―――肚里有倒不出来,因此教师应该注重提升自己的表达能力;此外,教师还应该做一名优秀的演员,把授课看做表演,把学生当做观众。教师应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激情的语言,惟妙惟肖的表演使学生受到感染,在愉悦兴奋状态下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四实验课内容的及时调整
生物化学的理论知识几乎年年都在更新,教学内容的安排随着学时调整,教材选用情况的改变而不断改变,可是实验课的内容受到实验器材,实验经费,课时安排等诸多元素的限制,总是滞后于理论更新的速度。这其实是一种很严重的理论实践脱节。
学生们处于求知最旺盛的阶段,所以他们更关注新技术,新理论。如果在实验课中,能让学生亲身接触到这部分内容,会吸引很多学生的注意力。比如我们给学生讲解唾液淀粉酶的作用,如果让学生亲自取唾液,亲眼观察到唾液淀粉酶水解淀粉后,与碘液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反应,效果肯定要好于单调地讲解理论。
五注重结合中医内容
生物化学是一门西医基础课,现在作为中西医结合基础学科在中医院校开设,自然要结合中医院校自身的特点,形成不同于西医院校的教学特点。比如在内容上,教师更应注重同中医内容的结合。特别是由于生活节奏快,生活压力大,全社会都越来越多的关注健康问题。所以,中医治未病的很多调理方法,或是对已发病症的治疗吸引大众关注。所以,在讲解卵磷脂治疗脂肪肝的时候,也可以介绍山楂消食化积,活血散瘀的功能。此外也可以在讲糖尿病的时候,介绍一下传统中医对于“消渴”症的诊断与治疗。这些中西医结合,或是西医中药结合的内容,突出了中医院校的特点,满足了学生的需求,在教学中更受学生欢迎。总之,授课是一门综合艺术。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教师必须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进取精神。只有不停地前进,与时代同步,与科学比肩,才能够与时俱进,称为教育队伍中一名优秀成员。
参考文献
[1]郑华.我看教师的人格魅力与英语教学[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8(9):140-149.
[2]孔璐,孔林,于培兰,等.联系诺贝尔奖进行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的体会[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21-122.
关键词:生物化学;备课;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Q5-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9-0194-02
生物化学是生物医学领域的重要基础学科和前沿领头学科,也是医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其在医学教学中的作用和地位也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做好该课程的教学工作对于培养优秀的医学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生物化学课程所涉及的知识体系庞大,并且许多知识点抽象难理解,因此,该课程成为学生评价出的学习难度较大的一门医学基础课,这给教师教学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尤其是对于新进教师。新进教师的教学经验少,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教学重点难点把握不够好。因此,作为生物化学课程的一名新进教师,想要胜任教学工作,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必须做好教学前的准备工作,这不仅要求做好课件那么简单,而是涉及到各方面内容的准备。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浅谈地方医学院校新进教师如何做好生物化学课程的准备工作。
一、树立强烈的教师责任感
医学院校新进教师多数都肩负有较重的科研任务,并且面临着从学生转变为教师的角色转换,教学经历缺乏;尤其是担任医学主干课程生物化学的教学工作,新老师必须要有强烈的教师责任感,极高的教学积极性和高度的自信心,这是对学生负责任,也是胜任生物化学教学工作的关键。生物化学是研究生命活动的本质,其理论和技术已经应用于医学的各个领域,与疾病的发生、预防、诊断和治疗都有密切的相关性,它已成为现代医学的重要基础课程。新进教师自身认识到课程理论知识的基础性与重要性,将“上好一门课”作为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将成为课程教学前备课的动力,也是备好生物化学课程的重要前提。
二、了解教学对象的专业和课时数
在备课前需要充分的了解教学对象,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准备不同的教学案例及教学重点与难点。以重庆医科大学为例,开设生物化学课程的专业就有临床本科,临床七年制,儿科本科,儿科七年制,康复本科,医学影像技术本科,基础医学,食品卫生与营养学本科,护理本科,护理专科,麻醉本科,针灸推拿本科,生物信息本科以及成人专科、成人本科等各个专业。这些不同授课对象的基础知识以及对生物化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都是有所差异的,并且不同的专业的教学大纲中规定的学时数也有所不同,分别有45学时,72学时和96学时。因此,在备课时就要充分考虑到这些情况。总的来说,生物化学课程的前三篇章的内容作为基本授课内容,包括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物质代谢及其调节和基因信息传递,其他的生物化学L饽谌萑缪液生物化学、细胞信号转导、肝脏生物化学等章节可以根据专业和课时数进行合理安排[1]。
另一方面,在备课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的专业准备不同的实例。比如面对临床的学生需要更多的列举生物化学知识与临床疾病相关的例子。譬如在讲到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时,可以举例镰刀形贫血病是由于人血红蛋白β亚基的第6位酸性氨基酸谷氨酸突变为中性氨基酸缬氨酸,导致原本水溶性的血红蛋白聚集成丝,相互黏着,使红细胞变形成为镰刀状而极易破碎,产生贫血。大量列举知识点与学生专业相关的实例,强化生物化学课程与专业学习的关联度,将大大提高学生对课程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十分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三、充分利用教学团队资源
新进教师进入地方医学院校,教研室成为课程理论教学的基本单元。在教研室对新进教师开展的培训过程中,积极汲取教学经验丰富教师的授课经验;通过教学团队开展的教学论坛、随堂听课、教案撰写、集体备课、教学互评等环节,丰富个人教学知识背景、提高个人教学技巧、养成自身教学方式和突出个人教学特色。充分利用教学团队的教育教学资源,对新进教师教学个性的养成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四、搜集教学资源并深入掌握教学内容
新进教师仅凭科研阶段掌握的生物化学知识来开展教学工作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对生物化学知识有更加系统、全面和深入的掌握与理解。因此,在课程教学前搜集相关教学资源、梳理理论知识体系、整理课堂教学思路成为备课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另外,将合理的教学技巧应用于相关的教学内容中,将有助于提交教学效果、活跃课堂氛围、促进学生积极性。同时,针对不同专业的教学要求,对教学内容进行难点与重点的详细划分,也成为备课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值得一提的是,新进教师在进行教学资源学习与整合时,需要进行深入的思考与理解,将知识点与自身知识背景结合,通过列举实例加以引导,力争做到知识点明确、重难点突出、抽象概念形象化,这对明确学生学习目标和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注重教学重点内容的知识点拓展与相关教学内容的回顾,将成为巩固旧知识点、强化新知识点的有效手段。例如,对生物化学的教学内容可以概括为叙述生化、动态生化和分子生物学三部分,叙述生化主要是介绍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和核酸的结构与功能,以及与医学密切相关酶的化学组成和催化作用;动态生化主要介绍糖、脂和蛋白质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重点是分解代谢;分子生物学则是以中心法则展开的复制、转录和翻译等内容[2]。
五、学习并掌握现代化教学技术
目前,多媒体教学成为高校教师授课的重要方式。其中多媒体课件是课堂教学表现的主要方式。因此,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成为现今高校教师基本的教学能力之一。在生物化学教学过程中,简洁清晰、思路明确、知识点准确、重难点突出成为有效教学的基本要求。而丰富多彩的多媒体资源,例如图片、视频、动画等,将使得教学内容更加形象,教学环节更为轻松,教学效果更加显著。例如,糖代谢途径和生物氧化过程等内容,通过视频或动画的展示,将使得学习内容更加直观与生动,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微n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和教学实践要求,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主要是重点难点和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微课已广泛的应用于高校教学工作中,且已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3]。因此,新教师积极掌握制作微课的技术,探索微课教学的模式,并将其应用至生物化学的重难点的教学过程中,对丰富教学内容、形象化教学知识点具有较好的效果。
总的而言,生物化学虽然知识点繁多抽象、知识体系复杂,但是只要新进教师充分开展课程教学前的备课环节,树立高度的教师的责任感,充分利用教学团队资源,全面系统的掌握教学内容并通过合理的教学技巧与教学方式开展教学工作,必将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宋方洲.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2]卜友泉,汪长东,易发平,宋方洲.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内容的优化整合[J].山西医学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9,11(6).
[3]雷云龙,张莹,张春冬,朱慧芳,李轶,卜友泉.微课在医学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6,(3).
Experiences of Biochemistry Lecture Preparation of New Teachers in Local Medical University
CHEN Quan-mei1,2,LIU Xian-jun1,2,BU You-quan1,2
(1.Department of 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Biology,Chongqing 400016,China;
2.Molecular Medicine and Cancer Research Center,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Chongqing 400016,China)
1997年,Pinker在《大脑如何工作》(HowtheMindWorks)一书中提出了“逆向工程”(reverseengineering)方法。在技术上,我们通常是先设计和制造某种装置,然后再用它来实现相应的功能,完成相应的任务。而反过来,如果我们不知道某种装置的设计制作机制和过程,那么就可以通过分析它的功能和所要完成的任务,来对它的内部设计机理做出一个假设式的预测说明。同理,假如我们把人类的适应策略以及相应的行为看作人类心智的功能,那么就可以根据这种功能的实现来假定内在的心智结构,猜测这种心智结构是如何被设计和创造出来的。为了获得心智结构方面的知识,就对心智的功能进行分析,从而提出关于内在设计机制结构的假说。这就是逆向工程的研究方法,其实也就是从功能到结构的研究方法。这种方法类似于Cosmides和Tooby提出的“预测的进化心理学”。Cosmides和Tooby将进化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区分成解释的和预测的。解释的进化心理学主要是针对当代的人类行为,给出一个关于其起源的假说,其实也就是用祖先面临的适应性问题及其解决方案的假说来解释当代的行为。预测的进化心理学则主要是认为祖先所面临的生存环境中的适应性问题,是借助于内在心智结构的适应来加以解决的,于是外在功能来源于其内在结构而我们就可以通过对外在功能的分析,来对其内在心智结构的设计机制提出一些可能性假说。在上述两种研究进路的基础上,Buss提出了进化心理学分析的层级理论。
Buss认为进化心理学的分析层次,包括一般进化理论(如广义适应性理论)、中级水平的进化理论(如性选择理论),和具体的进化假设(比如,若雄性会给后代提供资源,那么雌性在择偶时会考虑对方获取资源的能力和向自己投资的意愿)。在这些进化心理学分析层级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得到两种形成进化假设的科学策略。一种是自上而下的理论驱动型,从较高层级的理论推导出较低层级的理论,比如从广义适应性理论,我们可以推导出人类会更多的帮助较近的血亲,而不是较远的亲属或者陌生人。另外一种是自下而上的观察驱动型,从较低层级的经验现象得出较高层级的假设性理论解释。比如,从男性在择偶时更看重女性的外貌这一事实,可以得出女性外貌在远古时是男性推断她们的生育能力的重要线索之一这样的一个假设性解释。Cosmides和Tooby给出的研究方法,相比较Buss给出的研究方法,更多体现了进化心理学自身研究方法的特色,是进化心理学家在进行具体研究时更容易操作的方法,也是为大多数人所支持的一种研究方法。首先Buss的研究方法是任何学科都具有的一种形式,进化心理学的理论建构符合它是毫不奇怪的。其次Buss给出的研究方法的论述更多是一种理论重构,是对于已经建立的进化心理学的理论做出一个层次划分,并没有真正反映出进化心理学家在做实验研究时真正采用的研究进路。所以,Cosmides和Tooby夫妇给出的两种进化心理学研究进路代表了进化心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而Buss的理论则是对上述两种研究方法得出的结论进行了理论重构。所以如果抓住了解释的进化心理学和预测的进化心理学这两条基本研究进路,我们也就把握住了进化心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二、“假设的故事”的批评
所谓“假设的故事”,是针对进化生物学中的适应主义纲领的批评。1979年,高尔德(S.J.Gould)和列沃汀(R.C.Lewontin)发表了题为“圣马可的三角拱腹与潘哥洛斯范式:适应主义纲领的一个批判”的文章,总结并激烈地批判了适应主义纲领(adaptationistprogramme)。他们所说的适应主义纲领基于这样一种观念:自然选择具有至高无尚的力量,它用于支配生物体的设计与建造的,将是可能方案中最佳的。按照这种纲领来研究适应现象,通常要进行两个主要的步骤:一是,“生物被原子化为‘性状’,这些性状又被解释为由自然选择按其功能设计的最佳结构”;二是,“逐个部分的最优化失败后,通过断言生物不能每一部分都最优化又不伴以其他部分的消耗,而承认了相互作用。‘权衡’观念被引入了,生物被看成是(满足各种)互斥要求的最佳妥协方案”。高尔德和列沃汀还列举了适应主义者的论证风格,如“当一个适应性论证失败了,就去试另一个”、“如果一个适应性论证失败了,就假定还存在另一个较弱形式的论证”、“强调直接的功利性而排斥结构的其他性质”、把适应性论证的失败归因于对生物的生命缺乏完善的理解,等等。他们所要指出的是:一个适应性故事的拒斥经常导致它被另外一个解释所取代,而非导致对于是否需要一个不同解释的怀疑;一个故事的接受标准是如此的宽松,他们可能不需要确证就可以成立。也就是说,适应性假设具有很大随意性,缺乏一个客观可靠的步骤、程序,也无法提供经验的证明。高尔德和列沃汀对适应主义纲领的批判也成了对于解释的进化心理学最为著名的批评,因而也是对于进化心理学作为科学的最大障碍之一。Cosmides在一个采访中回应了这种批评:“具有专业进化生物学知识的人都知道,对于任何特征的事后解释进行虚构都是不可能的,因为进化解释具有重要的约束。”也就是说进化心理学提出适应性假设的过程,是有着严格标准而绝非任意的,那些批评进化心理学是随意编造的人都是门外汉,根本不具有专业的进化生物学知识。Holcomb还明确地辩护道,进化心理学是一个最佳解释推理,而最佳解释推理是科学事业中经常用到的研究方法,所以进化心理学的解释也是科学的。
这里,需将“假设的故事”和“最佳解释的推理”背后的逻辑展示出来。我们不妨先构造一个进化心理学的例子。通过对当代人类个体行为的观察可以发现,1号男性喜欢腰臀比更低的2号女性而不是较高的4号女性,3号男性喜欢腰臀比更低的6号女性而非更高的8号女性,5号男性……,等等。这时,得出归纳命题:当代男性中的大多数喜欢腰臀比值低的女性。我们暂时接受描述当代人类行为的命题是真的。对于这个当代人类行为的归纳命题,进化心理学家提出一种解释的假说,认为这是由于远古祖先面临着一个在繁殖中选择最佳婚配对象的适应性问题,如果那些具有喜欢腰臀比值低的女性这样一个内在心理倾向的男性,其繁殖更为成功,那么经过多代的繁衍,当代人群中具有喜欢腰臀比值低的女性的内在心理机制的男性的数量就会更多。对此,进化心理学家所经常使用的表述,往往是将许多概念混杂在一起,让人感觉似乎有道理,但概念的定义不明确,逻辑线索不清楚,同时也缺乏一种有力的理论表述形式。实际上,其核心命题不过是描述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外界环境条件所要求的适应性问题,同时在一部分人群中出现了形成解决方案的内在心理机制的变异;第二个阶段则是自然选择发挥作用,具体来说就是某些内在心理机制的变异能够成功解决适应性问题,从而具有这种内在心理机制的个体具有更高的繁殖率,经过自然选择其后代数量也就更多。概括起来说,自然选择偏好那些具有能够解决远古适应性问题的内在心理机制的个体。令上述的解释性原因为假说a,把被解释的当代人类行为称作假说b,然后从a可以推出b。根据a和b的真假,可以得到一个因果推理、一个最佳解释推理和一个讲故事的假设:
1.如果a被考古等多方面的证据表明为真,b作为一个归纳命题被接受为真,那么我们对b作出解释a时不会感到任何困惑。这正如用“下雨”对“地面湿”做出因果解释一样。
2.如果a的真没有得到有效的证据,而b作为一个归纳命题被接受为真,并且如果a是真的,则相对于其他可能性假说b得到最好的解释,于是有理由认为a是真的。这是具有盖然性的溯因推理。接受大爆炸学说也是这样:为什么所观测到的宇宙数据是如此这般的,宇宙大爆炸学说比其它学说的解释更为合理(有更多的归纳证据),于是大爆炸学说被人们所广泛的接受。
3.如果a没有得到有效的证据证明为真,而b作为一个归纳命题被接受为真,并且如果a是真的,则b得到一个并非最佳的解释,那么a就是一个随意的假设。这就是真正的讲故事了,比如为什么所观测到的宇宙数据是如此这般的,神创说比起宇宙大爆炸学说就是一种随意的假设,就好象讲故事一样,中国人可以说是开天辟地,而印度人则说是梵天创造了世界。在批评者眼中,进化心理学属于第三种情况。他们把进化心理学中远古适应性问题的假设都看成是随意编造的故事,看不到进化心理学家在做出适应性假设时遵循的严格规范,把典型的最佳解释推理或溯因推理完全混同于“选择万能论”的适应性论证。实际上,进化心理学家大都强调他们的理论在解释力上优于行为生态学的,其根据就在于归纳证据的数量。同时,进化心理学在给出适应性问题假说时,广泛吸收了进化生物学、神经生理学以及认知科学的成果,有必要的科学事实依据。强调最佳的解释力及假说的科学事实基础,就是最佳解释推理区别于“假设的故事”的最重要的特征;而这两个特征也最佳解释推理作为科学方法的基本条件。Holcomb指出:“进化心理学已经建立起来了一套精致的专门的技术来检验关于行为的适应意义和相关机制的假说。……随着证据的数量和质量的提高,我们不仅仅认为这些进化假说是值得选择的,同样认为它就是正确的。”
三、对内部心智结构的预测
有些批评者认为,进化心理学家都在忙于为当前的人类行为编织各种各样的可能解释,很少做出一些可供实验检验的经验预测。即使偶尔对内在心理机制的结构构建出了各种模型,但这种预测也只是提供了一种可能的猜测,仍然缺乏明确的关于内在心智结构的独立证据,因而也是成问题的。而进化心理学家则明确表示,进化心理学研究的最终落脚点就是提供有关内部心智设计机制的预测,其途径和方法是:根据有关的环境信息输入以及心智模块所执行的任务、表现出来的行为功能来预测内部机制。进化心理学家的具体作法有下面三个步骤。第一,进化心理学家首先假定:我们都有一个石器时代的大脑,大脑最初被设计制造的时候是用来解决远古适应性问题的,所以我们关注的不是当前环境条件下的输入输出,而是远古环境条件下的输入输出。第二,大脑对输入的信息进行计算然后输出特定的行为。通过大脑的功能也就是它所要解决的问题或者任务,可以对它的内部设计机制做出合理的预测并构建出近似模型。这就类似于平克(StevenPinker),所说的“逆向工程”方法,如果我们知道了一个装置的功能,那么就能够对其内部的设计机制做出一些合理预测。第三,对于大脑内部设计机制的假设模型仍然要进一步经受检验,具体的做法就是考察其输入输出是否完全符合我们大脑的真实输入输出,也就是考察假设模型在各种条件下的行为输出是否符合人类的真实行为,符合度越高,那么我们的假设模型就越逼近对于大脑内部结构的真实描述。
按照Silverman的一项研究,我们的男性祖先要四处奔波狩猎,而女性祖先则是在固定地方采集,在这两种适应性环境条件下的男女具有不同的行为模式。综合有关环境信息输入和行为输出的情况,可以假定男女具有不同的空间辨认模块,男性更加擅长于运动中的精确定向和对三维物体进行心理转换,而女性则更加擅长于记忆物体之间的空间关系。“男女具有不同的空间辨认模块”的假说,还要被运用于预见男女在其他方面的行为差异。比如,男性注重通过变换居住地来改善自己的居住条件,女性更注重通过装饰和重新摆放家具来改善居住条件。如果根据空间辨认模块假说做出的预见都是真实的,就能证明人类男女大脑中的确存在不同的空间辨认模块。这和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有很大的相似性。认知心理学强调将条件与结果加以对照,即将输入和输出联系起来进行推理,以发现某一心理现象的内部机制。因此,认知心理学特别注重实验设计,以求获得判定内部心理机制所需要的材料。不过,进化心理学并非是对当下的输入输出进行操作,而是通过考察远古环境的输入和人类行为输出之间的适应关系来预测内部心智结构的。
进化心理学与认知心理学,在研究方法上没有本质的不同。它们都同样地把人类大脑假定为一个信息处理装置,都相信这个装置里面充满了成百上千台功能分化的微型计算机,每一台计算机专门负责处理一个特殊的适应性任务。其实,整个认知科学都采用这种功能主义研究进路。虽然无法知道心灵的物理-化学结构,但可以知道电脑的内部设计机制。而且,当把电脑看作是人脑的模型时,可以成功的预见许多人脑支配行为的许多特征。按照功能主义的主张,即使在缺乏关于黑箱内部实际经验证据的基础上,我们也能够凭借其输入输出,构建出各种功能模型来对它进行科学研究。所以即使没有细胞学和生物化学的证据,孟德尔关于遗传因子(基因)的研究也是科学的,同时只要承认模型在科学中的作用,就没有理由怀疑进化心理学有关内部心智结构研究的科学性,因为虽然各种心智模块假设还缺乏直接的独立证据,但这不是进化心理学独有的“缺陷”,而是一切以模型为工具的科学研究共有的特征。
四、进化心理学研究方法的不足
对于进化心理学研究方法的许多批评,大都是出于对进化心理学研究方法的误解。进化心理学中广泛使用的溯因法和功能分析法,都具有科学的合理性。但是,这种情况并不表明进化心理学在运用上述两种基本研究方法时完全没有缺陷。实际上,它仍然面临着直接证据不足、缺乏可检验性以及概念的定义不清晰等方面的困难。直到目前,进化心理学家还没有考虑在神经生物学和遗传学的基础上为诸如心智模块这样的内在心智结构假说提供直接的证据。这就使得进化心理学远离了公认的科学事实。尽管直接的独立证据并非必需的,但置已经得到科学家广泛公认的科学事实于不顾,让心智模块完全中立于神经生物学和遗传学的进步,毕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缺陷。假如能把某种心智模块与特定的基因联系起来,有关内在心智结构的假说就有了直接的证据。而做到这一点,在当前的科学背景下是有可能的。可惜,进化心理学家还没有打算这样做。进化心理学的功能分析要针对远古人类来进行。这就需要搜集大量的古人类学资料。这不仅超出了进化心理学家的能力范围,即使是古人类学家搜集的资料也是不完整的。如果说进化生物学家还有古生物学提供的化石作为直接证据,那么进化心理学家就没有可资研究的关于远古人类行为的“化石”。根据今天的人类行为去推测远古祖先的心智结构,无论如何是难以从经验上加以检验的。更为严重的是,进化心理学家对这样一种困难还缺乏深刻的自觉。进化心理学中的一些重要概念没有明确的定义。例如,男性和女性的空间辨认模块,就是两个含糊不清的概念。进化心理学家不能把男性的空间辨认模块与狩猎行为稳定地对应起来,也不能把女性的空间辨认模式唯一地与采集行为对应起来。因为男性有时也愿意从事采集活动,女性有时也参与狩猎工作。
说起他所珍爱的化石,周忠和目光灼灼:“化石是我们古生物研究者最基本的研究材料,也是古代生物演化的最直接的证据。我们就像侦探一样,通过各种蛛丝马迹,用有限的信息尽量还原更多当时的现实,有一分证据说一分话。”
结缘化石
在周忠和的记忆中,自己与化石的缘分可以追溯到高中时期。
周忠和1965年出生于江苏省江都市的一个村子里,父亲是大队会计,为人勤劳本分。周忠和是长子,下面还有两个弟弟和一个妹妹。周忠和回忆说:“我是个农村出身的孩子,从小就在地里玩儿。但那时从来没想到泥土、石块里会有化石之类的东西。”
周忠和读高中时,当时的班主任吴凤采老师订了一份名为《化石》的科普杂志,周忠和与同学们都很喜欢看。
《化石》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主办,创刊于1973年,曾经是主席特别喜欢阅读的科普刊物,20世纪80年代初其发行量曾经达到22万多份。
周忠和从这份杂志中了解到一些关于化石的知识,并对化石产生兴趣。
周忠和笑言:“这是我能和化石搭上边的最早记忆了,后来我又到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工作,想来真是挺有缘分的。”
1982年,周忠和考入南京大学地质系古生物学与地层学专业,开始真正与化石打交道。
周忠和的大学生活单调又清苦,每月15元的伙食费,必须精打细算,如果中午吃了荤菜,晚上可能就要靠包子和免费汤来打发了。
周忠和说:“当时家里并不富裕,我上大学,弟妹们也在读书,四个孩子花费很大。父亲虽为村里的‘小官’,依然要下地干活,还要给家里开的杂货店帮忙,以贴补家用,父母都很辛苦。”
懂事要强的周忠和在学校用功读书,放假回家还要帮父母干农活,鼓励弟妹好好学习。在他的激励下,两个弟弟一个妹妹先后都读了大学。
“弟妹们也很优秀,父母十几年前就‘退休’安享晚年了。”周忠和高兴地说,“我每年春节都要回家过年,看望父母,也和弟妹们聚一聚。”
1986年,周忠和本科毕业,进入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地学部,师从古鱼类专家苏德造研究中生代鱼类,毕业后留在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工作,从此和化石相伴一生。
“弃”鱼“从”鸟
古生物学界有一个很有意思的说法:一块化石常常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1929年,古生物学家裴文中在北京周口店发现了北京猿人的头盖骨,一举成名;60多年后,正在研究中生代鱼类的周忠和,因为“巧遇”华夏鸟化石,从此改变了一生的研究方向。
1990年7月,一支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金帆博士率领的科考队,在中国辽宁省西部的朝阳地区跋山涉水,采集鱼类化石,进行热河群地层的研究。周忠和就在这支队伍中,由于他的硕士论文研究的是北票鲟,所以他分工负责寻找和研究鲟类化石。
时值盛夏,骄阳似火,挥汗如雨,但这丝毫不影响这些年轻学者的工作热情。一天,在波罗赤乡的一条小山沟里,周忠和发现了一块看似不起眼的鱼类化石。
这块化石属于白鲟科,从某种意义上讲,是现代生活着的长江白鲟的最早的祖先。这一发现让初出茅庐的周忠和兴奋不已。考察结束后,他依然惦记着发现化石的那条小山沟。9月中旬,他一个人再次来到那里,希望能找到更多、更好的鲟类化石。
不过这一次,周忠和并没找到鲟类化石,而是发现了两块保存得相当完整的鸟类化石。化石拿回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经研究,发现这是距今1.2亿年左右的鸟类化石,而当时,这一时期的鸟类化石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很稀少。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非常重视这一发现,专门安排人手对此进行进一步的发掘和研究。同时,为了培养年轻人,所里安排周忠和等也参与其中,周忠和自己也觉得这项研究很有意义,于是开始从事古鸟类研究。
1992年,周忠和、金帆和张江永一起研究了波罗赤出土的第一块古鸟化石,标本被命名为燕都华夏鸟,属名“华夏”意指中国大地古称,种名“燕都”意指化石产地朝阳古时属燕国。
燕都华夏鸟是朝阳地区最早被发现的中生代鸟类之一。20世纪90年代初期,世界上从早白垩世地层中发现的鸟类化石,总数量加起来不过七八块,而燕都华夏鸟是当时发现的鸟类化石中保存最完整的。
燕都华夏鸟属反鸟类型。反鸟是中生代分布极广、数量很大的一类鸟,繁盛于白垩纪。反鸟的许多骨骼特征都与现生鸟类相反,故而得名。最初,古生物学家根据晚白垩纪的一些鸟类化石建立了这样一个类群,燕都华夏鸟的发现则把整个反鸟类的分布向前延伸到了白垩纪早期。
同年,周忠和在德国召开的第三届国际古鸟类与进化会议上报告了他的发现,引起了与会专家们的关注,他们认为这一发现填补了白垩纪早期鸟类演化史上一个长期的空白,很有意义。从此,周忠和“弃”鱼“从”鸟,专心进行古鸟类研究。
周忠和回忆说:“我的运气比较好,刚刚硕士毕业就发现了重要的鸟类化石,所里开明的权威专家也很支持,有一个很好的起点。”
周忠和的“运气”也使波罗赤成为中国鸟类化石产地中的一颗耀眼明星。在随后的几年里,周忠和与他的同事们又在同一地点发掘采集到共计20余个鸟类化石个体。这些化石后来被分别命名为几种不同类型的古鸟:燕都华夏鸟、郑氏波罗赤鸟、北山朝阳鸟和始华夏鸟等,周忠和等称这一鸟群为“华夏鸟群”。
在研究工作中,周忠和逐渐萌生了去海外读博士的念头。1995年,周忠和赴美国堪萨斯大学生态学与进化生物学系留学,师从世界古鸟类权威马丁教授,攻读古鸟类博士学位。
在美国,周忠和体验到了不同的文化,开阔了眼界,英语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周忠和说:“我的英语出国前也不错,但在美国,听课、写论文等都用英语,专业英语能力明显提高。”
其次是专业知识的积累。周忠和说:“当时学了许多生物学的课程。有一门名为《种群生物学》的课,对我理解进化论帮助很大。我本科在地质系,对这方面了解不多,没有深入到分子生物学的程度去了解基因的选择等内容,在美国,我把这些课都补上了。”
领衔“热河生物群”课题组
1999年,周忠和获得博士学位。同年,他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归国担任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热河生物群”课题组的负责人,并继续从事古鸟类研究。
美籍俄裔的果蝇基因学家杜布赞斯基曾经这样说过:“如果没有进化论,生物学的一切现象将无法得到合理解释。”我借用这句话:如果不了解生物在特定古环境下的演化历史,当今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将毫无意义。正如达尔文所指出的,我们应当按照生物的自然谱系对其进行分类。如果对生物的分类、鉴定和命名足够精确,这将反映出生物演化的历程。这是完全可能的,因为关于过去的大量信息包含在了现今的生物体内。人们最近才逐渐认识到微生物学(广义上是研究细菌以及它们的原生生物后裔的学科)对进化的贡献。微生物的细胞是生命的构成单元,因此人们必定会越来越重视对于其自身以及它们对更大的生物演化的重要性。
生命世界可以截然地分成两个互不重叠的类群: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尽管卡尔·沃斯曾经根据16srRNA提出了广被接受的“三域”分类体系,但地球上只存在两类最基本的生命形式。没有任何化石记录或者现存生物的证据偏离“原核一真核”法则(即真核生物由原核生物演化而来),也没有任何证据证明这两个类群存在一个原始祖先。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间的分歧是生命世界最大的鸿沟。查顿最早认识到,并由代尔夫特微生物学院最早分析列出了古细菌、真细菌及真核生物间的差异。清楚地显示这两个原核类群间的关系比其各自与任何真核生物的关系都要近。无论是细菌细胞(其染色体组为染色丝且无生物膜包被)或是营有丝分裂的细胞(具有由脂蛋白生物膜包被的蛋白化染色体的核),都是所有生命的基本单位。
没有任何物质和能流体系比一个活细胞更为复杂,细胞核是唯一区分真核生物和细菌的特征。细菌细胞的起源等同于生命自身的起源,而连续内共生理论则阐述了随后真核生物通过共生方式的起源。
在进一步讨论前,我们有必要区分生态学中的“共生”和进化生物学中“共生起源”的概念。
共生指的是不同的物种生活在一起;而内共生作为一种拓扑条件,指的是一类由一个成员生活在另一成员内部而形成的共生关系。共生通常是,但并非总是环境趋同的结果。共生并不是一个进化的过程,而是由环境导致的生物间在生理上暂时的或拓扑的关系;共生起源则意味着由于长期的共生关系而产生了新组织、器官、生理过程以及其他新特征。真核生物的两大细胞器一质体和线粒体,即由共生起源演化而来。
异养需氧的α-变形杆菌可能被具运动能力的厌氧原生生物(如现生的变形鞭毛虫类)所吞噬。在选择的作用下,遗传和代谢发生退化,使得曾经自由生活的真细菌演化成我们今天所见到的线粒体。此次共生所产生的后裔包括绝大多数的异养原生生物,如变形虫、隐藻、唇滴虫以及壶菌、卵菌(如马铃薯晚疫病菌)等。同样,一些运动型的原生生物将蓝藻细胞作为食物摄入,但未能成功消化,它们最终也成了共生体。在光线充足的水域,自然选择又一次减少了遗传和代谢冗余,将不能消化的蓝藻与吞食的原生生物进行了永久的联合。以这种方式,细胞质中含有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的藻类产生了,经过演化,一部分类群最终成为陆生植物的祖先。顶复门(一个包含了导致疟疾发生的疟原虫属的门)显然是从这种藻类的一个谱系演化而来的。包括弓形虫在内的本门成员,保留了一个DNA的质体残体,但它们不再具有光合作用的能力,由此也可以看到“用进废退”的原理。自然选择并无先见之明,早先为蓝藻的质体因无用而在演化过程中逐渐退化。一些自由生活的细菌(如蓝藻)和某些细胞器(如绿藻的叶绿体)非常相似,这支持了这种观点:某些细菌已经在其他细胞中滞留了千百万年。
由于从自由生活的α-变形杆菌得到了线粒体,并且从自由生活的蓝藻得到了质体,所以没有人再去质疑有氧呼吸和光合作用细胞器是共生起源的。
我们可以对现代共生关系进行实验分析,无论是内共生还是外共生,都对理解进化过程具有非比寻常的重要意义。细胞是如何发生合并的、如何减少冗余的,这些问题都与第一个真核生物(显然即是第一个原生生物)的出现密切相关。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虽然大多数疾病的条件由于循环共生而变化多端,却没有几个原生生物学家和微生物学家熟悉那些具有洞察力的、蓬勃发展的、分析这种几乎无所不在的关系的文献。
在我们假定的复杂真核生物个体起源的历程中不存在任何“缺失环节”,每个假定的事件都可以在再生的微生物中观察到。有关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的研究,将证实或证伪这种主要以现生生物为依据构建的演化历史。个体生物学加上化石记录的直接知识对重建进化历程必不可少。分子生物学技术和序列分析自身不足以创造可测试的进化假说。
复杂的个体和栓核
与众不同的细胞核是如何演化的?谁是第一个真核生物?在过去的时间中,我们深入地发展了连续内共生学说。三个不同来源的新数据,使得我们能够对细胞核起源的关键步骤有新的认识。
我们重建了从生活于太古代(35亿~25亿年前)的最早的原核生物到第一个复杂的真核生物个体的转变过程。元古代(25亿~5.41亿年前)是原生生物层次上细胞出现的大背景。在连续内共生学说中,所有的真核生物都是共生起源的产物,然而没有任何原核细胞是由完整的细胞合并而成。
我们推测,基于硫的初级合作,在游泳型原生生物的核鞭毛细胞器系统演化过程中,联合了热原体古菌和类似于螺旋体属的运动型真细菌。最早的真核生物的栓核(细胞核连接器或根丝体、基体轴丝)内至少具有两个完整的细菌染色丝组。原生生物学家已经知道,这种被称为“核鞭毛”的细胞器系统,最早是由杰尼基在20世纪30年代进行了描述,他把核鞭毛系统看成是波动足的原基体通过纤维连接到细胞核。对细菌一无所知的人通常会这么说:“细胞核连接到毛基体和它们的鞭毛上,通常是两个或四个。”我们将这种细胞器系统(鞭毛虫的核鞭毛、水霉和黏菌的游动孢子以及许多运动型的藻类细胞等)解释为这些细菌第一次染色丝组整合的产物。有丝分裂的演化伴随着具有组蛋白包被、核小体铆钉的染色质的形成,发生在缺氧、酸性、富含有机质、可能是泥质的环境中,并且早于与后来成为线粒体的需氧α-变形杆菌发生的共生事件。
新的关于硫氧化还原过程在有核细胞和自由生活的硫共生体中所扮演角色的生化数据,以及元古代水体主要环境的地质信息,显示我们所构建的演化历程似乎是正确的。我们认为,现生的古原生生物(往往为多核的单细胞生物)是最早运动型真核生物演化阶段的遗留产物,我们应该继续对其进行研究。
鞭毛虫的核鞭毛概念由卡比(在1952年逝世时,他担任加利福尼亚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动物学系的主任)提出,目前已知是一种存在于多种现生有核细胞内的细胞器系统。根据定义,核鞭毛应该至少包含三个部分:细胞核、细胞核连接器以及基体丝轴。(在一些原生生物中,组成核鞭毛的其他组分也保留至今,例如轴杆、小盾和高尔基体,其中高尔基体即为副基体。)我们认为,最早的细胞核是以最简化的核鞭毛形式出现的,这一细胞器系统是响应选择下的产物,结合了至少两个不同原核生物染色丝组的细胞核,演化成现在连接古细菌和真细菌共生体的遗传连续体。伴随着不同细菌间的结合,细胞核就以整合的共生体形式——核鞭毛体系出现,这样就融合成了第一个真核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