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免疫学的展望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学习者;口译;自主学习;网站建设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B 【论文编号】1009―8097(2010)07―0129―04
自2003年翻译学从一个从属于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的三级学科发展成为独立的二级学科,建立起拥有本科、硕士和博士学位的完整培养体系以来,作为其中的一个分支――口译教学在我国也获得了很大发展。从而,在口译教学中也呈现出一系列的研究课题,如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师资培训、评估体系等,需要进行深入的探索。
本文尝试探讨一种将口译课程、口译教学与ICT(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整合的有效形式――口译学习网站的建设与实践,试以抛砖引玉,对口译教学与ICT整合予以深入思考。
一 新时代背景下的口译教学
1 教学研究的转向
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由于认知科学、生态心理学、人类学以及社会学等学科发展和共同影响,对教学的理解发生了嬗变:从教的研究专向于学的研究,“从知识的传授转向于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自主知识建构”[1]。新的研究成果认为:“学习既是个体感知、记忆、思维等认知过程,也是根植于社会文化、历史背景、现实生活的社会建构过程”。[2] “学习活动应该是主体为了认识世界、体验生活、感悟生命而积极建构知识、实现自我不断发展与完善的活动” [3]。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将学生作为关注的主体,要仔细探讨学生认知结构的特点、建构过程及影响条件等问题,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情境,让他们在参与和实践中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发展。此为当前教学理论探讨的主要问题。
2 时代背景下的口译教学观
口译是一种即席性很强的、集语言的听、说、读、写、译能力交互的多任务语言操作活动[4],它涉及译员的双语能力、言外知识、口译技能和心理素质等。因此,口译教学不同于其它语言教学,有其独特教学特点 [5]:(1)技能性:口译是一种专业技能,无论是连续传译,还是同声传译,对口译技能的要求都很高。(2)实践性:口译是一种操作性很强的专业技能。要培养出合格的译员,除了口译技巧的系统训练,还必须辅以大量的口译实践练习。据研究,口译学生要达到一名合格译员的水平,其口译练习量必须达到800-1000“磁带小时”(ape hour)(3)仿真性:口译课的教学材料宜采用“仿真性”材料,即原汁原味的口译现场录音、录像,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口译技能训练效果。
口译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提升学生的口译能力,培养学生从事口译工作的相关素质。[6]因此,口译教学应以口译技能的培养和获取为中心,兼顾语言、知识、心理等诸方面能力和素质。从认知心理科学和语言学的观点分析,技能的熟练掌握,良好的认知心理素质的培养,主要依赖大量有针对性的训练和学习[7]。因此,作为教学系统的子集的口译教学,必须遵循教学理论的发展要求。具体而言,就是要遵循教育的本质目的,以学习者为中心,在仔细思考学习者特点的基础上,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探求有效的教学方法,培养学习者的口译综合能力。此外,高等教育的大发展,学生数量的增加和有限的课堂训练时空的矛盾也要求口译课程和口译教学作出改革,探讨既适合学习者特征又有效用的个性化教学方式。
3 以学习者为中心,以技能为主线的口译教学思想确定
技能性是口译教学的一个最大特性,而学习者是学习的主体。本研究采用以学习者为中心,以技能为主线的口译教学思想,围绕着学习者的技能获取,将技能细分为各子技能,据此设计功能模块,开展层级化的训练活动。本研究通过大量的视听、口译练习、在线录音、自主评价、录音回听、教师评价等活动环节来强化学习者的听辨能力、短时记忆技能和临场心理素质,在各单项技能整体提高的基础上提高学习者的口译综合技能。
二 ICT与口译课程的整合:口译自主学习网站
口译技能的训练与提高,离不开技术的支持。在国外,计算机在口译教学中的应用起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被称为“计算机辅助口译训练(Computer Assisted Interpreter Training)”[8],简称为CAIT。Sandrelli和Hawkins(2006)将CAIT定义为“使用多媒体计算机来促进口译训练”[9],其发展动机是利用信息和通信技术(ICT)的多媒体功能,以各种方式提高口译教与学的效果。
在国外,主要有以下几种CAIT工具被应用于口译教学[10]:1)计算机软件包,如Interpr-It和Interpreter Training CD ROMs;2)应用软件,如Interpretations和Black Box;3)基于网络的口译学习环境和虚拟学习环境(VLE);4)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虚拟口译环境(VIE)。
根据Sandrelli的观点,口译虚拟学习环境是一套通过在学习过程中利用计算机和网络增强学生口译技能的学习工具,是一种具有强交互和仿真功能的学习网站,包括了支持学生和教师教学的工具、网络化共享资源空间、虚拟口译训练档案、学习训练跟踪工具等功能和工具。[11] 基于仿真技术的虚拟学习环境还具有仿真会议和翻译功能。
面向学习者的口译自主学习网站属于虚拟学习环境的一种,它包括了4个模块:用户信息模块、习题模块、Web录音模块和学习评价模块。用户信息模块主要记录学生和教师的基本资料,如学生的学习档案和成绩等。习题模块包括了大量口译技能如交替传译技能(即时记忆、理解技能、言语类型分析、译前准备、口译笔记等)和同声传译技能(表述或重复技能、双耳分工与精力分配、预测技能等)的口译训练材料以及各类口译场合常见的口译主题类材料。网站针对不同的技能要求设置了不同的口译主题材料练习活动,以强化学习者对各个技能的把握。这些材料都具有以下的特点:1)内容多样,涵盖各种口译专题;2)形式多样,既有音频,也有视频;既有会议发言的原汁原味资料,也有教师教学讲解的视频;3)难度各异、语速和口音多样,以便让学生适应如真实口译现场的不同风格、不同语言背景的发言人的语音。Web录音模块是通过在网页上嵌入控件,实现Web实时录音,生成的录音文件实时保存在流媒体服务器上。学生不能删除服务器上的学习记录,也不能更改学习档案,以此实现对学生口译练习的控制。学习评价模块是学生对自己的录音进行自我评价以及教师对学生的口译录音进行检查、评价和反馈。当分数加权值超过晋级标准时,系统自动升级训练级别。
该学习网站打破了传统的教材观念,一方面给学生提供了大量文本和音、视频资料,让学习者进行自我练习和自我评价,从而开展循序渐进式的自主学习;另一方面又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不断跟进新信息,更新教学资料,使训练既可以因循技能阶段进行,又不会与社会发展脱钩;既照顾到专题知识的熟悉,又不忽略时代语言的掌握;既满足了学习者个性化训练的需要,又推动了口译教学紧随时代的发展需要。此外,学习网站能自动在后台数据库中记录学习者的学习情况(如录音和学生自我评价)、教师的反馈以及师生互动等数据,能为口译研究提供大量的实用数据,为口译实证性研究建立坚实的基础。
三 口译自主学习网站建设实例
1 设计理念与整体框架
面向学习者的口译自主学习网站的构建以口译自主学习和评价为应用平台,综合考虑课堂教学、自主训练和学习互动等特点,让学习者通过网站在课后开展自主训练,利用多种媒体和手段鼓励和督促学习者在语言能力和知识上的积累,强化语言基本知识和口译技能;可以无限次地进行口译技能的训练,让学习者在坚持不懈的实践中巩固和掌握口译的各项技能;可以创设口译情境,让学习者多次的练习实践中强化临场心理,从而克服焦虑感。网站通过FMS(Flash Media Server)技术,实现自动化录音,并把学习者自我评价和教师评价结合起来,让学习者在螺旋式的训练中逐渐提高口译技能。
课题组成员在对口译教学实践进行调研的基础上,设计并开发了面向学习者的口译自主训练网站。设计理念如下:
1)口译学习理论与计算机技术结合。通过吸收认知学习理论、教学支架理论等多种教学理论,结合ASP、FMS和数据库技术,使口译自主训练更加科学化和系统化。
2)以技能为主线进行层级训练。围绕交替传译和同声传译技能的各项技能细则,设计各种题材的分级练习,按照“译前准备-支架引导-技能训练-自我评价-录音视听-实践反思”的方式进行口译技能的系统化训练。
3)自我评价和教师评价相结合。学习者可以自主练习并在线录音,按照练习的标准对自己的录音进行评价,若达到晋级标准则自动升级到高一级练习进行训练;若不能晋级则在原级继续练习。教师可以查看学习者的学习记录并对他们的口译练习进行评价,提出有效反馈,正确引导学习者的学习。
4)因材施教。学习者可以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层级和练习材料,进行以技能获取为目的的个性化学习。
5)自主学习和课堂教学无缝对接。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对相关技能进行讲解,对学习者的学习进行分析,同时,针对学习者的情况设置下一步的训练材料,使课堂教学和学习者的课后自主练习有机联系起来,使课堂教学和课后训练溶为一体,达到口译教学模式的创新改革。
6)口译教学材料与时俱进,及时更新。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不断跟进新信息,更新教学资料,使训练既可因循技能阶段进行,又与社会发展同步。
7)学习效果动态立体化。网站自动记录学习者的训练录音、学习者学习评价分数与评语以及教师的评分和点评,使每位学习者的学习效果既能视听,又能可视,达到学习档案立体化的效果。
学习网站主要包括教学背景、口译知识、专项技能、综合技能、影音资料、学习档案、学习资源和交流讨论等模块, 其中“教学背景”、“口译知识”、“影音资料”、“学习资源”以树形结构呈现相关口译资源,可让学习者获取不同的口译知识;“专项技能”和“综合技能”是网站的主要模块,分别精心设置了三种级别的习题,由易到难。各级练习的语言材料都经过仔细选择、剪辑和编排,以确保输入的语言信息符合学习者的认知水平,激发语言感知,促进译语输出。练习的录音结果存入“学习档案”数据库后,学生可以根据结果,进行自我评价,自觉调整训练。教师可以根据练习结果,给出评价,提出明确的指导与建议,促使学习者加以改进。练习内容难度如螺旋状伸展,让学习者的技能也如螺旋状不断向上发展。螺旋状的训练不仅回应了教学阶段的要求,亦照顾到学生个人水平的需要,使能力强和能力稍弱的学生都能逐级提升(找到力所能及的练习)。设计框架如下图:
2资料收集与转化分割
(1)资源收集
网站的资源建设主要包括资源收集、整理、归类、技术处理、资源上传等环节。各类资源主要来源于互联网上的国际组织网站、国际会议网站、广播媒体、各大型会议、重要会谈、访谈、著名演讲等口译现场录音/录像;其次来源于教师参与各类会议翻译以及会议交流等录音/录像材料;再次来自于课堂教学的录音/录像等。资源收集的内容包括源语发言、目标语口译等录音/录像以及相关文本等材料。
(2)资源整理
将收集好的资源按照网站的几大模块进行初次整理,如文本资料分别按照口译基本知识、背景资料、学习资源等进行整理;音视频先按照音频、视频文件夹整理,然后再分别按照同声传译和连续传译技能细则进行整理。
(3)资源归类
将初次整理的资料以技能为主线,按照不同类别进行细化整理:如首先按照译前准备、即时记忆、口译笔记、数字传译等进行归类;再以口译场合常见的口译主题,如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进行细化归类;最后在细化类别的基础上再按照从一到三的练习等级进行分类整理。
(4)技术处理
口译自主练习资源的处理是一个复杂的环节,这是网站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口译课程与ICT进行有效整合的关键环节,需要口译专业教师和技术人员的紧密合作才能完成。例如,首先视听所有音视频资料,确定练习的难易度,然后将资料按照需求裁减成不同时间长度的文件,最后利用编辑和转化工具,把这些文件全部转化成后缀名为“.flv”格式的音视频文件。
(5)资源上传
将所有整理和处理好的资源按照要求分别从后台管理平台上传至口译网站的各个模块的主栏目和各级栏目中,完成资源的网络化开发过程。
3技术实现
(1)系统结构
系统采用B/S结构,由客户端、网络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组成。FMS服务器提供流媒体的后台支撑服务,Web服务器提供终端用户界面;数据库服务器记录所有的学习资料和学习档案等。当客户端向Web服务器发出页面请求时,Web服务器返回相关页面给客户端浏览器,此时嵌入在页面中的SWF文件,通过Flash脚本(Action Script)与FMS服务器进行通信,同时使用RTMP实时传输协议,实现语音的采集、传输和保存。
(2)网页客户端的开发
客户端应用基于浏览器的技术,页面处理部分采用JAVABEAN + JSP技术进行开发。Web录音控件包括放音、录音、静音和音量调节功能。JSP实现了与服务器的数据交互(如数据存储逻辑处理)并在浏览器对数据进行展现。流媒体部分采用Adobe的Flash视频流媒体解决方案:服务器端采用Adobe Flash Media Server 3作为流媒体服务器,客户端则使用Action Script3编写的Flash流媒体播放器(封装为网页中常用的SWF文件)嵌入页面。Flash流媒体播放器在页面加载后与流媒体服务器通讯,获取视频播放流,在浏览器中播放。Flash流媒体播放器除了具有播放功能外,还具有语音实时采集的重要功能。它利用客户端的麦克风进行语音采集,并传输到流媒体服务器,从而实现Web录音功能。
(3)服务器端的配置与开发
网站采用B/S 模型,服务器端负责系统的数据存储以及和客户端之间的数据传递。服务器端安装Tomcat6.0提供Web 服务,用于接受客户端的请求,并反馈给其相应页面。服务器端安装Flash Media Server 3提供流媒体服务,数据库软件使用MySQL5.1。
四 结语
CAIT是口译研究中一个新的研究分支,国内外都开始关注此问题,但少见有系统化的研究成果出现。本文探讨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口译自主训练网站的建设背景、设计理念、网站建设的主要环节和相关问题,并以作者参与的研究项目作为实践案例,初步总结了一些经验。希望本文能为相关教学实践和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戴维.乔纳森.学习环境的理论基础[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3.
[2] 赵健,郑太年,任友群,裴新宁.学习科学研究之发展综述[J].开放教育研究,2007,13(2):15-20.
[3] 冯锐,任友群.学习研究的转向与学习科学的形成[J].电化教育研究,2009,(2):23-26.
[4] 王斌华.口译:理论•技巧•实践[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3.
[5] 王斌华,叶亮.面向教学的口译语料库建设:理论与实践[J].外语界,2009,(2):23-32.
[6] 刘和平.口译理论与教学[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4.
[7] 蔡小红.论口译教学训练评估[J].中国翻译,2005(6):58-61.
[8] Sandrelli,A.&Hawkinsi,J.(2006).Computer Assisted Interpreter Training(CAIT): What is the Way Forward?[EB/OL].
[关键词]动物医学;免疫学;教学改革
免疫学是生命科学及现代医学领域中的前沿学科,近几十年来发展迅猛,生物技术及新的实验技术方法的快速发展更是促进了免疫学基本理论新成果的不断涌现和免疫学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疾病被认为与免疫有关并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免疫学的学习和研究也日益受到动物医学专业学生的重视。作为高等农业院校生命科学重要基础课之一的动物医学类免疫学,具有内容丰富、抽象复杂,涉及面广,发展迅速的特点。本着如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免疫学知识以适应将来的临床和科研工作的宗旨,笔者在动物医学类免疫学教学中进行了一些改革,多种教学方法统合运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提高了课程的教学水平,使学生更形象的理解知识,并学以致用。
一、精心设计、更新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动物医学类免疫学系统性比较强,各个知识点比较抽象、深奥、难理解,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困难。因此,要求教师在授课前精心设计教学内容,以学生相对容易接受的教学形式将各个章节的内容进行重组串联。教学内容的改革是教学改革的中心,免疫学知识点多,且学科发展迅速。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给医学免疫学领域带了日新月异的变革,造成了现有的教科书很难跟得上其发展。以免疫学为例,免疫应答及其分子机理始终是免疫学研究的前沿性课题,近30年来对先天性免疫细胞和T、B淋巴细胞的抗原受体、抗原加工和递呈、免疫识别、免疫细胞活化以及信号转导进行了深入研究,迄今已发现和命名的淋巴细胞CD抗原分子超过了200余种,对其在机体免疫应答中的作用与作用机制正在深入研究。我们采取多媒体手段,将最新的研究内容和更新的科研创新点加入课堂讲述中,进一步丰富了课堂内容,保证免疫学教学内容的更新、与时俱进。
二、紧跟学科前沿,开拓学生视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及时准确地向学生讲述、传递动物医学类免疫学的新理论和新发现,保持免疫学教材的与时俱进,也是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免疫学的知识点多,且发展迅速,教材的更新远落后于学科的发展,因此针对免疫学的重要章节,我们采取对最近几年发表的高水平SCI期刊文章进行归纳总结的方式,向学生讲解最新的研究进展,促进学生对知识点的纵向深入的理解掌握。如讲述天然免疫系统时,介绍近年来重要的热点领域———天然免疫的识别机制,介绍今年来新发现的其他类的一些同样发挥重要作用的模式识别受体,包括识别胞内细菌等感染的NLR和细胞内的病毒RNA识别受体RIG-1和MDA5,让学生意识到这些不同的天然免疫受体之间存在着交叉或者互补的信号转导通路。如讲述T细胞和细胞因子时,介绍最近发现的一类不同于Th1、Th2和调节性T细胞的CD4+T细胞亚群。向学生传授了这一类T细胞亚群的发现,完善了T细胞分化的途径,丰富了以往的Th1、Th2、Th3、Treg的T细胞亚群的种类,增进了学生对T淋巴细胞以及特异性免疫应答的进一步了解。及时跟踪免疫学的最新研究进展和研究热点,对教学内容进行及时的更新和补充,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注意力,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对免疫学课程的兴趣。
三、强化动物医学类免疫学实验课教学,注重实践及科研能力的培养
免疫学实验课所有的课前准备工作往往由学院的教辅人员提前做好预实验,同时协助准备实验所需要的各种试剂和实验材料。在实验课堂上,教师指导学生按照实验步骤完成实验,并通过观察实验结果上交实验报告。学生缺乏对整个实验流程的了解也就造成了主观上的被动,造成学生上实验课的积极性不高,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免疫学实验过程中,我们采取让学生加入实验的试剂配置和实验材料的准备工作中,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学生动手能力,同时提高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此同时,在符合实验室安全的前提下,免疫学实验室还鼓励学生通过查阅大量的实验进展,进行探索性实验设计,部分同学在探索性实验的前期研究结果基础上,获得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资助。这些措施的实行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了对课程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性,使得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科研设计能力,获得了一定的科研训练,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的科研深造。
四、增强与其他专业课间的联系,提高学生创新思维
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已学的其他专业课程和免疫学紧密联系,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培养其逻辑思维能力,做到融会贯通。以兽医微生物学与免疫学为例,由于疫苗的广泛应用和新型药物的发展,一些以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已经被消灭或者发病率大大降低;与此同时,新的病原微生物如非典型性肺炎、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和H7N9禽流感等不断出现,很多公共卫生事件都与免疫学有密切的联系。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及时根据变化调整、更新授课内容,及时将新颖性和实效性的最新研究内容放入课程中,使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2013年,H7N9禽流感疫情严重,本教研室针对疫情的发展,从免疫学的角度进行专题讲述,从流感病毒的历史、流行现状、临床症状和预防原则等多个方面进行了介绍,向学生传递了流感病毒是可防、可控和可治的,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学生产生恐慌心理。
五、改革考核方式,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考试是为了对学生所学知识点进行全面梳理,融会贯通,评定学生掌握知识的有效手段,也是检验教学水平和了解教学情况的重要途径。在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进行探索改革的基础上,我们制定了综合的考核评价体系,将课程考核的改革与免疫学的知识、平日的课程考核、期末考试和实验技能的考核结合起来,考核形式上采取笔试、开卷、闭卷、课堂提问和实验操作技能等多样的考核方式。开卷考试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相对客观的体现了学生对免疫学知识的实际掌握情况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促进了学生潜能的发挥。课堂提问问题的方式活跃了课堂气氛,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能够做到提前预习,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实验操作技能的方式督促了学生学习,对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也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六、结语
通过对动物医学类免疫学教材的及时更新,免疫学实验课教学的改进,免疫学与其他专业课间的联系的加强和考核方式的改革,使学生能更好、更快地吸收免疫学的知识,更全面地紧跟学科前沿,开拓了学生视野,调动了学生学习兴趣,促进了学生与最新的免疫学信息和知识的接轨。改革动物医学类免疫学教学,使之适应我国高等农林院校的专业性教学,使之适应现代化畜牧养殖业的需求,对提高高等农林院校的免疫学教学质量,提高当代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都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曹雪涛.免疫学研究的发展趋势及我国免疫学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中国免疫学杂志,2009(1):10-23.
[2]栾希英,杨玉涛,张晓姝,等.医学免疫学教学中问题讨论式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西北医学教育,2011(1):110-112.
[3]苗英慧,郭艳丽.如何在医学免疫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J].高教高职研究,2011(27):204.
[4]袁桂峰.生物技术专业免疫学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基础医学教育,2011(5):404-406.
黑龙江省绥棱县中医院 黑龙江省绥棱县 152200
【摘 要】免疫性皮肤病种类众多,高达4000 多种,而且半数以上是传染性的皮肤疾病,还有大部分的疾病病因不明。引起皮肤病的主要因素与身体免疫系统有关,本文作者通过分析目前我国免疫性皮肤病的基本状况,针对几种常见的皮肤病进行研究展望。
关键词 免疫性;皮肤病;现状与展望
免疫性皮肤病病因不易确定,病理机制与免疫学说有关。在研究皮肤病的同时也要对免疫系统进行了解和研究,作者通过对几种常见皮肤病如红斑狼疮、表皮大疱病、银屑病等进行进展研究。
1 免疫性皮肤病基础研究现状
免疫性皮肤病主要是皮肤疾病与免疫系统相联系,也就是皮肤免疫系统。因为皮肤是免疫反应的效应器官以及启动部位,皮肤内含有众多的免疫活性细胞。免疫活性细胞存在于皮肤中,也有动态运动在皮肤内外的免疫细胞。例如真皮树突细胞、角质形成细胞等。免疫性皮肤病与这些免疫细胞有重要关系。自1999 年到2003 年间自然科学基金会高度重视免疫性皮肤病的研究,在短短五年期间申请项目达260项,其中39 项获得了资金支持。这些项目研究包括与免疫系统相关的多数皮肤疾病,涉及结缔组织病、自身免疫性皮肤病、银屑病等。研究内容较广,针对常见的免疫性皮肤病研究较为深入。[1]
2 常见免疫性皮肤病研究现状及展望
2.1 结缔组织皮肤病
结缔组织皮肤病是非器官特异性的自身免疫病,起病初期症状明显,以红斑狼疮最具代表性。红斑狼疮发病是表现机体体液免疫异常,临床表现明显。通过体内淋巴细胞活化研究,证明机体内淋巴细胞活化受多种因子及基因调控,这一发现为基因生物治疗研究奠定了基础。红斑狼疮产生机制可以从免疫遗传学的角度进行考量,并且在相关的MHC 位点发现了与红斑狼疮病的相关性。但是,红斑狼疮病不在家族中遗传,其MHC 相关性并不全面,仅是一种免疫遗传的趋势,还不能从基因的角度上证明其免疫异常。近年来,对红斑狼疮病的研究主要从抗原、抗体以及相关基因方面进行的,其中系统性的红斑狼疮的研究针对其DNA 遗传因子与免疫异常进行了对比分析,在受体多态性变化基础上对基因进行筛选,证明其基因与免疫因子、抗体之间的关系。通过一系列的研究发现,SSB 抗体可能保护机体组织和对红斑狼疮导致的组织损伤进行修复,通过临床提取患有急性红斑狼疮疾病患者的血清,发现其SSB 抗体含量远超过正常人体内的含量,所以提出以上假设。为了证实这一学说,进行了进一步的实验,建立了抗原真核表达体系,观察SSB 抗原的免疫诱导效应,观察其有无优势效应,根据抑制指标来判断其抑制程度,这一研究对红斑狼疮发病机制的探索及治疗方面具有重要意义。[2]
2.2 自身免疫性皮肤病
自身免疫性皮肤病主要是自身免疫性大疱病具有代表性,它是特异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包括表皮内和表皮下大疱病两种。大疱病的研究比较深入,已经从基因水平过度到抗原性质水平上,通过噬菌体抗原表位能够对抗原肽进行准确的定位,能够通过建立血清筛选、表位肽定位等为治疗奠定基础。目前,通过对比分析研究,发现7 个氨基酸序列与该病的基因程序亲和力极高,可以通过体外克隆进行基因序列的对比,从分子水平上探索大疱病的发病机制重组表位肽不仅能够简单、便捷、快速、特异性强的诊断方法,还能够通过阻断致病性循环抗体进行疾病的治疗。自身免疫性大疱病还有一种叫做副肿瘤性天疱疮 ,在这种疱疮肿瘤中发现了与皮肤黏膜免疫现象相关的B 细胞,通过对B 细胞的研究能够进一步分析疱疮肿瘤切除后皮肤黏膜的变化情况,此外,通过对特异性B 细胞克隆的特异性治疗,能够使自身免疫病的治疗具有特异性特点,克服传统治疗上副作用大的缺点,是未来研究的新方向。[3]
2.3 银屑病研究
银屑病是比较常见的皮肤疾病 ,主要包括免疫遗传性、神经免疫性等,其中神经免疫学机制的研究是治疗银屑病的新方向。神经因子的营养来源主要是角质生成细胞、成纤维细胞等,感应神经释放的神经肽主要通过相应的受体作用到角质生成细胞等免疫细胞上,通过神经营养素、神经肽及其受体共同构成了神经系统的网络关系,银屑病的发生与以上机制具有密切的联系。银屑病的发病机制还与表皮细胞过度的增生具有一定的关系,所以,近年来还针对角质形成细胞、细胞因子、信号传导途径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是研究中缺少系统的联系性,单一的对其中的机制进行研究缺乏整体性及严谨性 。未来银屑病将从基因异常、体液免疫异常、细胞免疫异常等几方面进行进一步研究,结合细胞内信号传导方面对整体性进行系统的分析与研究。
3 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对免疫性皮肤病的研究主要针对其致病机制进行,通过致病机制进一步研究其治疗方法。免疫性皮肤病的致病机理研究趋势是想基因分子水平方向发展,相信在通过进一步的研究能够对该类疾病的机理分析透彻。
参考文献
[1] 梁伶,郑文军. 广西壮族系统性红斑狼疮与HLA-DRB1 等位基因相关性研究[J]. 中华皮肤科杂志,2013.36:23-24.
[2] 张建中,金江,郭利肋等. 两型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病情演变的分离现象[J]. 中华皮肤科杂志,2011. 29:176-177.
关键词:核酸疫苗 免疫 疾病
中图分类号:Q7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9(b)-0223-01
疫苗的研制开发是人类历史上预防、控制传染病的发生、流行的一个重大突破。目前用于人类疾病防治的疫苗有20多种,根据技术特点分为传统疫苗和新型疫苗。传统疫苗主要包括减毒活疫苗和灭活疫苗,新型疫苗则以核酸疫苗为主,是最近几年从基因治疗研究领域发展起来的一种全新的免疫防治剂。核酸疫苗与传统疫苗相比有许多全新的潜在优势,给基因治疗和疫苗免疫带来了不可估量的前景。
1 核酸疫苗的概念和种类
核酸疫苗(nucleic acid vaccine)又称基因疫苗(gene vaccine)或DNA疫苗(DNA vaccine),这种免疫称为核酸免疫、基因免疫、DNA介导的免疫以及遗传免疫等。由核酸疫苗递送抗原密码所取得的抗原效果无论在强度上还是可塑造性方面都要超过传统的抗原呈递系统[1]。
核酸疫苗的种类包括DNA疫苗和RNA疫苗。目前研究最多的是DNA疫苗,因为它不需要任何化学载体,所以又称为裸DNA疫苗[2]。
2 核酸疫苗的优点
(1)免疫效果好。基因疫苗能在自身细胞中产生外源性蛋白,这种蛋白较之在原核生物表达系统中产生的蛋白质更像天然分子,其递生过程与自然感染十分相似。另外,核酸疫苗对已有免疫力的个体接种仍可起作用。(2)激发机体全面的免疫应答。其保守抗原的保护性免疫应答对不同亚型的病原体有交叉抵御作用,核酸疫苗具有相同的理化性质,能联合免疫,即可将编码不同抗原的基因构建在同一个质粒中或将不同抗原基因的多种质粒联合应用,制备多价核酸疫苗。(3)免疫应答持久。由于外源基因可以在体内存在较长时间,很微量的抗原即可刺激机体产生强而持久的免疫应答。(4)方法简便,价格低廉。核酸疫苗仅需在细菌中生产,构建高效表达质粒,与普通疫苗相比,核酸疫苗的制作省去了抗原提取和纯化等繁琐耗时的过程,核酸疫苗用量少,比其它疫苗更经济。(5)化学性质稳定。不怕高温,便于保存和运输。核酸疫苗可以加工成干燥的小粒便于贮藏和运输。干燥的DNA小粒在室温下相对稳定,不需要冷藏设备,因此对边远地区的使用也较为方便。
3 核酸疫苗的最新研究进展
医学科学迅速发展的今天,核酸疫苗的研究也不断地向前飞驰着。赵凯等[3]建立了抗O型口蹄疫病毒的DNA疫苗,该疫苗可激发明显的免疫应答,并具有良好的保护效果;2005年,世界上有两种DNA疫苗拿到使用许可证书,其中之一就是针对虹鳟(IHNV)的DNA疫苗;周化民[4]等首先采用化学方法合成和克隆了副溶血弧菌极鞭毛蛋白Fla I基因,用于构建Fla I基因真核表达载体,为研制副溶血弧菌DNA疫苗奠定基础;付延军[5]等(2007)利用塞姆利基森林病毒(SFV)复制子构建新型真核表达载体,并对含HIV21中国流行株B亚型核心蛋白p24及多表位MEG嵌合基因的核酸疫苗进行表达与鉴定,所构建的核酸疫苗可在BHK221细胞系内进行表达,且MEGp24基因的表达蛋白具有特异性,为构建新型HIV21中国流行株核酸疫苗的可行性提供了重要实验依据;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为逆转录病毒,具有高度的变异性,这使按常规策略研制疫苗面临严峻的挑战,李臻[6]等设计新型HIV复合多表位疫苗,并检测其在小鼠体内的免疫效果,已成功构建了重组质粒pVAX12MEGNp24,小鼠免疫试验显示其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徐灿等通过实验成功构建了编码H.pyloriureB和免疫佐剂IL-2基因的重组活减毒鼠伤寒沙门菌核酸疫苗,体外实验证实其可表达具有免疫原性的抗原蛋白和佐剂蛋白,体内实验证实其对小鼠H.pylori感染具有免疫保护性,免疫佐剂IL-2可提高核酸疫苗的免疫保护率,这为对H.pylori核酸疫苗作更深入的实验研究及其临床应用奠定了基础。
4 存在问题及展望
基因免疫技术的产生无疑极大地丰富了免疫学的内容,解决了目前制剂存在的诸多问题,展示了其强大的优越性和生命力,其应用前景不可估量。大量实验结果也表明,核酸疫苗既可作为病毒、细菌或寄生虫的预防疫苗,又可为非感染性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希望。相信随着分子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研究的不断深入,核酸疫苗必将为改善人类和动物的健康做出巨大贡献。美国FAD已批准流感、结核、疟疾、乙肝等10余种核酸疫苗进入临床试验,在最近一两年内将会有一批核酸疫苗获准作为临床实验,这预示核酸疫苗在21世纪将成为人类和动物与各种疾病抗争的有利武器。
总之,核酸疫苗的未来研究方向是要朝着理想疫苗的方向发展,即从疫苗本身的角度出发,要朝向“原始疫苗”的方向发展,既注重个性,得到全息多表位的疫苗,还要注重载体及佐剂的研究。为此,要寻求病毒粒子中与致病力密切相关的安全性问题能够得到解决,再加上目前最有效的基因免疫接种方法―― 基因枪疫苗接种能够解决注射疫苗的费时、费力和需要反复注射(特别是对于动物)等问题,那么核酸疫苗就会成为疫苗的主导,可能导致疫苗领域的一场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核酸免疫机理的深人研究和核酸免疫技术的日臻完善,核酸疫苗作为疫苗的第三次革命,将给防病治病带来福音,推动物医学的更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 Peter F,Ertl Lindy L,Thomsen.Technical issues in construction of nucleic acid vaccines[J].Elsevier Science (USA).2003,10(3):199-206.
[2] 胡保丰,钱达清,陈建新,等.核酸疫苗的特点及在畜禽疫病防制上的应用前景[J].浙江畜牧兽医,2007,2(3):9-11.
[3] 赵凯,邹仕平,张晨宇,等.中国免疫学杂志,2002,2:89-92.
[4] 覃映雪,苏永全,周化民.副溶血弧菌极鞭毛蛋白FlaB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J].农业生物技术学报,2003,11(6):656.
【关键词】口腔鳞状细胞癌;肿瘤;免疫基因治疗;综述
【中图分类号】R739.8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3-0456-01
1 口腔鳞状细胞癌简介
口腔鳞状细胞癌是头颈部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好发部位依次为舌、牙龈、颊、腭、唇、口底。鳞状细胞癌以角化珠形成及出现细胞间桥为病理学特征。肿瘤来自表面口腔黏膜上皮,肿瘤性上皮团或上皮岛浸润下方结缔组织,细胞特征可表现为丰富的嗜酸性胞质,胞核、核浆比大,程度不同的细胞及胞核的多形性,鳞状上皮形成的角化珠和单细胞的角化均可见。OSCC占口腔颌面部癌瘤80%以上,患者5年生存率约为50%,对于肿瘤晚期和复发患者,生存率更低[1]。因此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十分重要。经过过去几十年的发展,手术、放疗及化疗并没有显著提高口腔癌患者的生存率,化疗药物有明显的副作用,而且对复发的口腔癌患者生存率的影响尚不明确。研究新的治疗方法显得尤为关键。
许多研究表明:恶性肿瘤的治疗中,免疫治疗一直走在前沿,口腔癌患者特别是鳞癌患者,其细胞免疫功能早期就不同程度地受到伤害,再加上常规治疗方法(手术、放疗、化疗等)又可导致机体免疫功能的进一步下降。因此,口腔癌肿的最佳治疗策略应是包括免疫治疗在内的综合疗法。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和口腔鳞癌发病功能基因的不断探明,肿瘤基因治疗这一生物治疗手段越来越受到大家的认可。自从1988年Rosenberg[2]提出要将肿瘤免疫基因治疗原理实际应用于临床起,学者们就对肿瘤的免疫基因疗法展开了深入的研究。
2肿瘤免疫基因治疗的概念
广义的肿瘤基因治疗概念认为,凡是能够改变肿瘤细胞或其他体细胞的遗传物质结构或功能,而达到治疗肿瘤目的的方法均属于肿瘤基因治疗的范畴。为区别传统的化疗及放疗导致的遗传物质结构或功能(核酸)变化,将肿瘤基因治疗定义为:以适当的基因转移技术将特定的外源遗传物质导入肿瘤细胞或患者体内,通过外源遗传物质的表达产物或对宿主细胞本身遗传物质表达的影响,直接或间接地杀伤或抑制肿瘤细胞[3]。从基因操作角度看,基因治疗主要有四种方法,及基因修正、基因置换、基因失活和基因修饰。近年来,免疫基因疗法在肿瘤的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
肿瘤免疫基因治疗是依赖于机体免疫功能的间接杀伤。肿瘤免疫基因治疗的定义为:根据免疫学的理论论技术建立的、以基因转移技术为基础的、以激发机体肿瘤免疫效应或提高免疫效应细胞功能为目的的基因治疗方法。免疫基因治疗的发展反映了整个肿瘤基因治疗历史,首例得到美国FDA批准的肿瘤基因治疗的临床计划是由Rosenberg[4]提出,用细胞因子基因体外转导修饰TIL,最后回输患者体内,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病人。
3免疫基因治疗的方法
基因治疗在口腔鳞癌中的治疗前景包括用于治疗口腔鳞癌的复发和辅助治疗,例如作为外科手术后的辅助措施;发生局部远处转移的口腔癌患者也是基因治疗的应用方向之一。尽管全身用药理论上可以到达转移的病灶,但是基因治疗不适宜于全身输送。因为大多数原发和复发病灶是很表浅的,因此口腔癌患者非常适宜局部直接注射治疗。目前研究的用于治疗口腔鳞癌的方法包括:1)添加抑癌基因-基因添加疗法;2) 去除缺陷肿瘤基因-基因去除疗法;3) 减少刺激肿瘤生长的基因的表达-反义RNA;4) 增强免疫监测-免疫疗法;5) 前体药物活化起到化疗效应-自杀基因疗法;6) 病毒破坏肿瘤细胞的复制周期;7)呈送抗药基因给正常组织以防止化疗损伤。
4口腔癌癌基因的研究
迄今人们已在脊椎动物细胞中确定了32种与逆转录病毒癌基因同源的细胞癌基因,其中20多种与肿瘤发生有关。研究口腔癌癌基因的表达以及癌基因产物的形成,对从分子水平认识口腔癌的发病机制和生物学行为具有重要意义。Hoellering[5]等采用生物素化的H-ras,cDNA探针原位杂交技术和免疫组化技术,对5例口腔癌患者肿瘤组织中H-ras癌基因的mRNA及其产物P2蛋白进行定位研究,发现H-ras癌基因与mRNA的分布可能与口腔癌的生长方式及预后有关。且发现晚期口腔癌组织中均有ras和myc家族癌基因的扩增。在口腔鳞癌中,c-myc表达量较正常组高2~5倍,平均水平为0.34±0.16pg /μg,其它与口腔肿瘤有关的癌基因还有c-erb-B2、fes、mos、myb等,其中ab1基因在口腔上皮癌细胞株的表达与其脱壁生长特征有关。进一步研究口腔肿瘤中癌基因的各种变化,无疑对揭示口腔肿瘤的发生机制和指导免疫基因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5 口腔鳞癌的免疫基因疗法
免疫基因疗法治疗口腔癌有两种途径:一是增强肿瘤细胞的致免性,一是提高患者对肿瘤的免疫反应性。研究表明头颈部鳞癌患者有数种免疫细胞功能缺陷,包括自然杀伤细胞、T细胞、以及一些细胞因子。尽管口腔癌没有经典的免疫性,但是很多证据表明其具有免疫识别功能。已进行的动物研究包括给予IL-2诱导产生LAK细胞、TNF- A,将 IL- 2、IL- 4、IFN- C、IL-6或IL-1B转入肿瘤起到免疫调节作用联合应用非病毒脂质体表达的鼠白介素 2和多聚体表达的mIL- 12治疗口腔鳞癌,试验证明是可行并有效的[6]。mIL-2和mIL-12联合运用产生明显的抗肿瘤效应可能是由于其刺激增强了Tc细胞和NK的活性。此外,最新研究表明,应用缺陷型反转录病毒载体能够将TNF-α基因导入口腔鳞癌DNL中,带有TNF-α基因的DNL能够分泌高活性的TNF-α,表明口腔鳞癌DNL可作为基因转移的运载细胞用于口腔鳞癌的细胞因子基因治疗。
5.1 细胞因子与免疫基因治疗
在当前所开展的基因治疗研究中,免疫基因治疗的研究多集中于细胞因子基因治疗的研究。细胞因子的基因治疗避免了以往细胞因子注射疗法需反复多次给患者或动物模型注射大剂量细胞因子所带来的不良反应,也取得了细胞因子注射疗法所不具备的治疗效果。细胞因子基因治疗所选用的目的基因是可以编码表达包括ILs、IFNs、CSFs及TNFs等在内的各种细胞因子及其受体的基因[7]。依据将细胞因子基因导入体内的途径和原理不同,细胞因子基因治疗可分为以下几类:(1)以免疫效应细胞为基础的细胞因子基因治疗;(2)以瘤苗为基础的细胞因子基因治疗;(3)以抗原呈递细胞为基础的细胞因子基因治疗;(4)成纤维细胞等受体细胞为基础的细胞因子基因治疗;(5)直接体内注射途径的细胞因子基因治疗。
5.2 抗体与免疫基因治疗[8]
(1)抗体增强免疫基因治疗的靶向性:解决免疫效应细胞识别肿瘤细胞的特异性是肿瘤治疗的关键之一,研究表明将肿瘤特异性单链抗体基因导入T细胞中,使之分泌抗体,一方面通过抗体杀伤肿瘤细胞;另一方面通过抗体使特异性结合增加。
(2)抗体作为免疫基因治疗的效应分子:胞内抗体可用于肿瘤治疗。美国学者构建了一种编码单链抗体的载体(PGT21),将此载体转入高表达erbB2的卵巢癌细胞株SKOV3细胞中,可以通过胞内表达抗体erbB2单链抗体,抑制瘤细胞的生长。
(3)抗原与免疫基因治疗:在肿瘤治疗方面,经FDA批准,已有学者将编码CEA、Ig基因表达载体直接导入结肠癌和口腔鳞癌患者体内,临床显示其有一定抗肿瘤效应。
5.3 综合性免疫基因治疗
有研究表明,单一途径的免疫基因治疗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将相互间有相加或协同效应的不同方法联合起来治疗口腔鳞癌的临床效应值得尝试。目前主要的研究方向有:细胞因子基因治疗与细胞因子基因治疗的联合;细胞因子基因治疗与B7等共刺激分子基因治疗联合;细胞因子基因治疗与MHC基因治疗联合;④细胞因子基因治疗与抗原基因治疗联合;⑤细胞因子基因治疗与自杀基因联合治疗。
6展望
综上所述,口腔颌面鳞癌免疫基因疗法发展至今,经历了从单一途径疗法转向多途径联合治疗的阶段,进一步提高了临床疗效。伴随着新的免疫基因疗法的不断问世,基因联合疗法的治疗效果更加明显,且不良反应也大大降低。同时,结合口腔鳞癌术前术后辅助疗法是可行的治疗方式,并有望进一步提高生存率。比较同期不同心的联合基因疗法的随机试验仍在进行中,这些试验将可能为治疗口腔颌面部鳞癌患者治疗中的作用确立1个新的位置。另外口腔鳞癌往往伴有第二原发肿瘤的风险,已经成为影响患者长期生存率的重要因素之一。免疫基因疗法对于第二原发肿瘤的影响如何,有待进一步研究。
免疫基因治疗是一种新兴的治疗肿瘤的方法。随着肿瘤分子生物化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能够拓展基因治疗肿瘤的方法,选择性针对肿瘤细胞。由于口腔鳞癌基因突变频繁,位置表浅易于瘤内给药,因此基因治疗适合运用于口腔鳞癌。基因疗法用于Ⅰ期的头颈部鳞癌是安全有效的;对于Ⅱ期鳞癌,联合放疗或化疗,也能起到抗瘤效应;作为辅助措施治疗Ⅲ期鳞癌的正在进一步研究中。以后的研究方向在于建立起安全有效的利用免疫基因疗法治疗口腔鳞癌的方法体系。
参考文献
[1] Parkin DM, Bray F, Ferlay J, et al. Global cancer statistics, 2002 [J]. CA Cancer J Clin, 2005, 55 (2): 74-108.
[2] Rosenberg SA,俞慕华.白细胞介素-2免疫治疗癌症的现状与展望[J]. 国外医学预防.诊断.治疗用生物制品分册. 1989(01)
[3] Cusack JC Jr, Tanabe KK. Cancer gene therapy. Surg Oncol Clin N Am, 1998, 7B421- 469.
[4] Rosenberg SA,刘绍魁.白细胞介素-2用于肿瘤免疫疗法的最新近展[J]. 国外医学.创伤与外科基本问题分册. 1989(07)
[5] Hoellering B, Mueller MM Fusenig NE Friends or foes bipolar defects of the tumour stoma in cancer[J] Nat Rev Cancer 2004 4(2) 839 849.
[6] Li D, Shugert E, Guo M, et al . Combinat ion non viral inter -leukin 2 and int erleuki n 12 gene therapy f or head and neck squanous cell carcinoma. Arch Ot olaryngol Head Neck Surg,2001, 127B1 319- 1 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