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宏观调控的内涵

宏观调控的内涵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宏观调控的内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宏观调控的内涵

宏观调控的内涵范文第1篇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是指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这就要求我们改变传统观念,构建新形势下的土地管理宏观调控体系和科学发展新机制。土地管理作为宏观调控的一部分,毫无疑问也会受到科学发展观的启发和指引。

一、对科学发展新机制中土地管理参与宏观调控原则的认识

土地宏观调控是政府以土地作为手段调控宏观经济运行的政策和措施的综合。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同样也使得我们对土地管理参与宏观调控的原则有了全新理解和认识。土地管理是宏观调控的一部分,因而,土地管理参与宏观调控也必须以宏观调控的原则为指导。

首先,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土地是人类生存的根本要素。然而,土地是一种稀缺资源,因而,无论是土地作为一种资源配置还是作为一种权利配置,必然要求公平分配。公平配置原则也就必然成为土地管理参与宏观调控的原则之一。如在宏观上,必须考虑土地在不同用途之间的分配公平。而在农用地内部,则要依据农村产业结构及其变动对土地的要求考虑如何实现耕地、林地、草地、农田水利用地、养殖水面之间的合理、公平配置。

其次,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协调的发展观。土地资源是一种有限的重要资源,土地资源需求的增长性与土地资源供给的稀缺性之间的矛盾历来是土地利用的核心问题。因而,公平配置后的高效利用成为土地管理参与宏观调控的另一重大课题。所以,高效利用原则也将是土地管理参与宏观调控的原则之一。

再次,科学发展观是可持续的发展观。人类社会生生不息,土地作为一种不可再生的有限资源,不仅要强调当代人之间的分配公平,更要重视代际之间的机会公平;不仅要重视当代人之间的数量分配的公平,更要重视代际之间在土地利用条件和环境之间的公平。因而,可持续利用和发展原则将是土地管理参与宏观调控的又一原则。

原则是概括性地对事物特性的描述和总结,这也使得原则具有开放性。我们不能否认土地管理参与宏观调控中其他原则的存在,但公平配置原则、高效利用原则,以及可持续利用和发展原则必将成为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土地管理参与宏观调控的基本原则。

二.对科学发展新机制中土地管理参与宏观调控内容的认识

近年来,由于我国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传统的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为主要内容的宏观调控发生作用的基础发生了变化,已经无法满足现实社会经济宏观调控的要求,这也催生了土地宏观调控这一新课题。科学发展观不仅要求“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同时也强调“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这也让我们对土地管理参与宏观调控的内容有了更系统的认识。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土地供应调控 。土地在我国是一种稀缺的国有垄断资源和生产要素,土地供应的宏观调控无疑是土地管理参与宏观调控的最主要内容。建设用地总量是影响经济发展速度和效益的重要因素,控制建设用地总量,是调控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建设用地总量调控主要通过编制科学合理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来实现。

2、现存用量控制和潜在存量盘活的可持续调控 。土地是有限的不可再生资源,因而,解决有限的土地供应和不断膨胀的土地需求之间的矛盾最主要的办法还是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这也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提出的本质要求。存量土地是指现有城乡建设用地范围内的闲置未利用土地和利用不充分、不合理、产出低的土地,即具有开发利用潜力的现有城乡建设用地。国家通过与此相关的宏观调控政策措施来实现用量控制的可持续调整。与此同时,国家通过鼓励推进闲置土地清理和建设用地整理,加强城中村改造和旧城改造来实现潜在土地存量盘活的可持续调控。

3、土地资源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并重的统一调控

十七大报告在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建设“两型”社会,离不开政府的宏观调控。由于资源环境问题存在外部性,完全依靠市场无法达到资源配置最优状态解决资源环境问题,需要将负外部性的社会成本内部化,以降低污染排放和资源滥用;将正外部性的社会收益内部化,使具有正外部性的环境友好产品和服务达到社会最优的供给水平,等等。由于传统市场机制无法通过看不见的手解决外部性问题,因此,我们必须依靠政府的制度安排实现外部性的内部化土地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一大资源,而且是具有垄断性的资源,因此,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和“两型”社会建设的号召下,改变过去只重视土地经济效益,加强土地的生态效益保护和调控也将成为土地管理参与宏观调控的内容之一。

三、对科学发展新机制中土地管理参与宏观调控目标的认识

首先,土地管理参与宏观调控的实践表明,土地管理已经成为宏观调控的一部分,所以土地管理参与宏观调控的目标也必然受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目标的约束,即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这也是“全面发展观”对作为宏观调控的部分之一的土地管理服从于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目标的必然要求。

其次,“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土地管理参与宏观调控的目标离不开耕地保护这一基本国策。耕地保护目标是土地资源管理的首要目标,这也是由我国的特殊土地国情决定的。所以土地管理参与宏观调控一定要实现耕地保护、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目标。

宏观调控的内涵范文第2篇

一、科学发展观统领下的宏观调控政策新取向

当前,我们面临着加快发展的重要机遇期,经济上进入新一轮高速发展阶段,防止经济的大起大落尤为重要;同时,在一时期,资源、生态瓶颈制约日益显现,三农、就业、产业结构等的体制不容回避,宏观调控的重要性更加凸现。宏观调控的新背景产生了宏观调控的新取向。

1、宏观调控目标具体明确。党的十六大确定的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即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实现四大目标的动态平衡。这个宏观调控目标体系内涵丰富、覆盖面广,与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相一致。宏观调控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防止经济出现大的波动,保持平衡上升的态势,即用科学发展观引导,用产业、技术、环保等政策促进增长方式的转变,降低工业部门的物耗和能耗减轻工业增长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

2、宏观调控利益主体多元化。调控即是利益的平衡,包括当前利益、长远利益,整体与局部利益,其中最重要的是各种经济主体的利益。1998年后,随着十五大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完善所有制结构的实施,“民营经济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所占份额最大的经济部门,以及支撑我国经济增长的基础性力量”。妥善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特别是民营经济与其他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十分重要。

3、宏观调控方式举措多样。当前宏观调控表现为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的并用,调控方式呈现出多样化。一是控制总量与调控结构并存,在稳定总量的前提下,仍以产业调控为主,二是治冷与治热并举。钢铁、电解铝、水泥等行业的过度投资受到遏制,三农问题放在首位。突出发展服务业。三是管好土地、看好信贷成为调控中最有效的手段。浙江省民营经济虽然生命力强,应对困难办法多,但经济调整中首当其冲的总是中小企业,各种调控手段影响不一,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4、分级调控方式逐步确立。我国是一个大国,各省、区的面积较大,人口众多。且各地的经济条件和社会条件的差异也很大,省级调控在政策执行、反馈、建议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民营经济和当地经济发展休戚相关,由省级政府进行具体调控,其力度和方向更易于把握。

二、本轮宏观调控中浙江省民营经济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一)浙江省民营经济面临新的发展机遇

1、理性的市场竞争秩序有利于浙江省民营经济的长远发展。宏观调控,不是取代市场的基础性作用,而是建立一个理想的市场竞争环境。这一轮投资的过热,主要来自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民营经济投资的提高除自身扩张因素外,也有地方政府鼓励政策宣传因素,有合理因素也有过热成份。建立有理性的市场经济宏观调控的政策取向表明,建立有理性的市场竞争秩序已是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包括:一是政府将加快从竞争领域退出的步伐。二是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主要提供优质快捷高效服务。三是民营企业更注重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其投资行为将更审慎,量力而行。当前,政府通过有效的考评机制、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约束自身的行为,尚有较长的路要走,但这种已经开始的转变无疑将有利于基于法治的市场竞争秩序的建立。

2、民营经济开拓国际市场的力度将进一步提高。国家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后,将促使更多民营走向国际市场,争取订单,按国际标准生产,并着力发展加工贸易,在更广阔领域抢占市场份额。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解决资源问题,进口量将进一步增加,包括资源性产品进口和高新设备、技术进口。当前,要引导、鼓励民营企业扩大进出口,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次资源,并实施好“走出去”战略。

3、民营经济将更主动地进入服务业寻求发展。宏观调控手段的差异性将促使更多民企选择进军服务业。一是制造业企业可从自身环节出发,重视供应链管理,引伸各种服务手段,实行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融合。二是根据国家鼓励消费投资的政策,逐步放开教育、医院、旅游等产业,积极发展休闲娱乐、社区服务、文化、金融等新型服务业,使民营经济的投资领域有所拓展。三是今后政府在推进城市化的同时,将更多注重失地农民利益,为农村人口的转移提供必要的条件。发展服务业符合国家政策,积极主动进行相关服务业的投资,可以争取国家的政策支持。

4、部分行业和产品面临着发展的机遇。首先,部分行业、企业经济效益将有所好转。浙江省是资源小省,主要从事轻工业品生产。目前,生产资料的价格上涨影响了部分企业的利润空间,又由于消费市场的疲软,价格传导不到最终产品,使这些企业利润下降。国家宏观调控后,钢材等价格涨势趋缓,为汽配、五金、电器等行业升级和产品转型、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供了一定的回旋余地。其次,外向出口型企业受国际市场好转的影响将继续发展,受调控影响小,但扩大再生产受到要素制约。三是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主要是农业及产业化龙头企业、服务业、旅游、环保产业,浙江省有一定的发展空间。当前宏观调控过程中,软件等高新技术产业和企业由于是今后浙江竞争力的关键、享受国家优惠政策(软件、集成电路等),基本不受影响,调控产业中年产5000万吨新型干法水呢、已获得进入汽车行业许可的民营企业、房地产中实力大户,这些或由于是国家政策支持的技术含量高的行业,或由于是加强调控后竞争对手的减少及竞争环境的改善而直接获益。另外,国家宏观调控的重点领域中的大型民企苦练内功,度过当前难关后也将获得新的发展机遇。

(二)浙江省民营经济面临巨大的挑战

浙江省民营经济粗放的数量扩张的发展模式与宏观调控目标仍有较大距离,既表现在资源供给和环境承载力约束明显加大之间的矛盾,以及低成本、低技术、低附加值和要素成本大幅度上升之间的矛盾,更体现在一些深层次体制和机制的矛盾和问题上。

1、浙江省民营经济进入重化工业领域的难度加大。这次调控后,土地、资金、环保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国家出台了《汽车产业发展政策》,提高了门槛;国家重新设定了一系列钢铁能耗最低条件,使民营经济进入重化工业领域的难度加大。

2、浙江省民营经济跳出浙江发展将不断增多。当前,浙江省土地的硬约束,电力的短缺,以及开发区的整顿,政府优惠政策的取消,商务成本上升居高不下,促使民营企业走出浙江,走向全国,寻找产品市场、新的投资领域已隐约成为一股潮流。这将不可避免地对浙江省经济形成冲击。

3、当前民营企业生产、经营面临重重困难。主要是直接来自土地、信贷、电力等瓶颈的制约。当前,实行严格的土地政策,相当一部分民营企业贷款困难,很多项目断了资金来源,据估算,目前浙江民营经济有一半以上出现周转不灵。电力的紧缺也直接影响了民营经济的生产和扩大再生产。

三、促进浙江省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若干政策建议

1、推进民营经济发展的载体创新。面对民营企业外向化的趋势,特别是跳出浙江寻求发展空间的做法,要重点加以引导,着力打造新的竞争优势,创新民营经济发展的载体,以建设先进制造业为抓手,着力构筑环杭州湾产业带、温台沿海产业带和金衢丽沿高速公路产业带。重点要放在优化空间布局和产业升级上,尽快形成浙江具有地域特色鲜明的新的优势产业,包括重化工业、高层次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等,从而形成浙江的核心竞争力。

2、推进民营经济走产业集群之路。浙江民营经济要在原先的块状经济发展基础上,鼓励走产业集群发展之路。就是要以某一产业或某一类产业为核心,并包含所有紧密连接的厂商、产业和机构,不论它们的水平、与上下游关系,只要具有产业关联属性及内在专业分工联系的,就鼓励走集聚之路,形成稳定的供求关系、采用共性技术,以共同的市场导向、共同的劳动力市场等纽带,促进集群产业的不断扩展和整合。

3、加强服务业的综合协调和管理。目前浙江省大多数民营企业经营领域有所拓宽,但仍相对集中于工业领域,规模以上私营工业总产值所占比重达99%,在制造业内部,又主要集中在纺织业、服装及其他纤维制品制造业、普通机械制造业、电气机械器材制造业、金属制品业等行业。要积极引导浙江省民营经济进军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医院、教育产业、传媒、老年产业及金融业,关键是要加强综合引导和政策扶持力度。

4、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步伐。政府应在以下方面服务民营经济。一是规范自身行为,切实要抑制住自身投资的冲动。二是加快审批进度。简化对一般投资项目的审批手续,对属于国家产业政策鼓励,允许发展的项目,由审批制改为登记备案制,使民营经济能尽快投入生产。三是通过产业政策,融资和税收杠杆及信息引导等,减少和避免不合理的重复建设。同时,加强对民营企业在安全生产、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管理。四是支持有效益、有市场(国内外)、符合国家环保等要求的项目,特别是有关土地、金融、电力等支持。要确定一批国家重点扶持的民营企业,鼓励和帮助拓宽投资领域,对承担或参与基础设施和社会发展项目的建设,在投资立项、银行贷款、土地使用、进出口权限等方面能与国有重点企业同等对待。

宏观调控的内涵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后勤 宏观调控 事业单位

后勤宏观调控对我国事业单位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事业单位在未来的运行过程中,要对市场经济体制一般规律、对事业单位中的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对后勤领导机关职能进行调控。

一、后勤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1)为事业单位资源配置提供可靠的依据。事业单位经济资源配置,不仅需要适应新时代下事业单位的发展情况,同时也要与我国的整体经济发展状况相匹配。加强后勤宏观调控,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事业单位所需要的与国家能够给予的两者之间存在的矛盾。在后勤宏观调控实施后,可以向上级部门上报事业单位在未来一段时间的发展重点,一方面为上级部门领导的决策提供可靠的数据,明确事业单位每一年在运行过程中需要的经费;另一方面,也可以合理利用有限的经费,发挥经费的最大作用,促进事业单位对资源配置的合理分配。

(2)集中财力,保护重点。目前我国事业单位后勤保障的重点内容:一是生活需要。二是为人民服务。从事业单位的角度看待问题,要想事业单位的职能能够落到实际,就必须要确保事业单位中所有职工的生活都能够得到保证的基础上,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为人民服务,做好后勤准备工作。事业单位急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事业单位中硬件设备,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在资金上应当向这一方面有所倾斜。要做好这些内容,就要解决事业单位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全局利益与局部利益之间的冲突,针对这些矛盾与冲突,都需要后勤宏观调控。

(3)有利于提高事业单位后勤建设水平。我国事业单位的发展受体质限制,经费通常都随着事业走,事业单位年末都要“分盘子”,这对促进后勤建设,制度的落实有着关键作用。但是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缺少科学论证,因此在实行上比较盲目,“盘子”的分配经常会出现不合理情况,部分事业单位已经具备了较高的水平,而有一些事业单位则十分落后。这样的局面,将会导致后勤建设水平偏低,事业单位的有效资源被浪费掉。在这样的背景下,对后勤保障体质进行改革,加强后勤宏观调控,做好“条条块块”的控制,对于提高后勤整体建设水平来说意义重大。

二、加强后勤宏观调控的措施

(1)合理划分事业单位各个部门宏观调控权。对事业单位的宏观调控权进行明确,必须集中在事业单位中的主要领导上,主要包括的内容有:计划全、财权、审批权、调节权等,宏观调控的权利应当相互独立,尽量避免相互之间的干扰。宏观调控的每一项权力都需要合理分配到事业单位中相应的工作人员身上,同时要避免权力过于集中,发生公报私囊的情况。

(2)加强支持后勤宏观决策系统。在形成后勤宏观决策问题上,需要对宏观决策支持系统进行完善,也就是在总后决策班子外,在事业单位内部成立一个具有决策能力的智囊团。该智囊团在事业单位中起到的功能至少需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对后勤宏观形式进行合理的预测和准确的分析。二是优化年度计划和长远计划。三是掌握供需结构在变化上存在的规律。四是对后勤发展情况进行动态检测分析。五是在进行重大项目投资时,需要进行宏观效益评估和分析。在实施后勤宏观决策时,需要对宏观据验证支持系统进行完善。也就是说宏观决策改革性、政策性方面,应当采取先验证后推行的方式进行。对决策进行验证是一项十分严肃的工作,试验区的选择必须要合理,设计一套合理的程序和方法。在推行后勤宏观决策上,需要一套完善的信息反馈系统对其进行支持。最好的方式就是分离反馈系统和执行系统,从而使反馈系统得以独立,可以掌握后勤宏观决策的执行情况,利用系统对反馈信息进行动态发展,对执行过程中出现的偏差进行纠正。

(3)发挥标准体系的调控作用。构建一套完善全额、全勤供应标准体系,是后勤能够实施宏观调控的基础工程,因此需要相关领导的高度重视并实施。标准体系要到位、要标准;横要边、纵要到底,标准需要与物价进行直接关联,应当与物价的上涨幅度实现同步;标准应与当地区域生活居民的生活水平产生直接联系。对于标注之外的照顾、辅助等内容都应被纳入标准内。此外,标准的操作应当简单,运转要快。

(4)建立事业单位资金高效调控机制。事业单位资金调控是后勤宏观调控的总枢纽,同时也是牵一发动全身的关键“调控器”。在事业单位中选择应用什么样的资金调控机制,对后勤宏观调控效果会产生不同的影响。目前,我国事业单位资金调控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是困不住。二是调动难。三是包不死。四是控不严。针对以上四点提出如下的改进措施:第一,提高宏观预算的合理性、权威性、覆盖性。合理性就是宏观预算应当以财务、事业单位的编制、事业单位的建设、供应标准、时间限制等内容作为主要依据。宏观预算方式以不同的模式,构成一个多调控式的预算。例如,对事业单位的生活开支可以高基数预算;差旅费开支则可以搞零基数预算;事业单位基础设施的建设则可以进行消费预算等。权威性,就是将宏观预算纳入法定程序中,也就是在事业单位中,由财务、宏观综合计划等部门进行联合编制,然后由上级单位领导进行审批。此外,宏观预算的修改与调整也需要遵守相应的法律程序,杜绝超预算或超预算拨款等情况的发生。覆盖性就是通过对总预算的应用,将事业单位的所有资金来源都捆绑在一起,包括历年结余、专项经费、库存物资价值等都需要将其纳入总预算中,从而实现对事业单位的综合计划管理。第二,对各级的机动经费进行整顿,集中力量办急事、办大事,必须要加强对事业单位的宏观调控财力,对事业单位的机动经费进行适当调整。第三,要将事业单位中的各项经费都包下去,事业单位在正常运行过程需要的费用应当定位承包。事业单位负责的固定项目的费用需要按时全额供应,事业单位的领导对承包费用完成的任务、实现的效果和应负的责任进行科学的考核和评价,存在问题应当采取相应措施对相关责任人予以一定的惩罚,如果有违法行为,需要追究相应人员的法律责任。第四,对事业单位的资金运用要进行全面的设计和监控。要健全资金的应用、分配、转换,做好相应的监督工作。将评价事业单位取得经济效益作为整个审计的核心内容,坚持审上与审下相结合,审物与审钱相结合。同时,在事业单位审计过程中,需要提高审计独立性,确保审计工作能够独立进行,并且要将事业中的中、高级干部作为审计的重点对象。

三、结束语

在事业单位中,后勤保障力量的建设,必须要分清缓急和轻重,对于应当限制的内容一定要做好相应的限制,应当紧缩的内容也要做好相应的紧缩,该发展就要发展。对于事业单位来说,进行分梯次发展,对提高事业单位整体工作水平有着重要意义,同时也是后勤宏观调控过程中的主要方针,因此事业单位在日后的运行过程中需要做好这一方面的工作。

参考文献

[1] 徐澜波.规范意义的“宏观调控”概念与内涵辨析[J].政治与法律,2014(02): 84-95.

宏观调控的内涵范文第4篇

一、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没有市场,只有政府与企业的关系

我们过去认为社会主义就是国有化,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特征,所以长期执行计划经济。在计划经济时代,政府和人民这两个主体错位了,是把国家作为创造财富的主体,把老百姓即纳税人的钱集中起来,然后通过财政投入到各行各业,认为这就是搞社会主义,认为国有的比重越高就越是社会主义。人民和企业是被动的,是“你要,我就干”,是国家制订计划,大家来执行。中央和地方政府的经济部门直接管理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单纯依靠行政手段和指令性计划来管理经济,企业失去了自和活力,不是商品生产、价格规律和市场在起作用,结果宏观经济决策没搞好,微观经济活动又管得死,使企业缺乏竞争力和应变能力,使社会主义经济失去了活力,严重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1978年以前我们也搞过改革,但是没有找对方向,没有对计划经济进行改革。计划经济一个基本特征就是“统”,通过中央部门来搞集中统一的经济,结果是一统就死。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后,就开始在计划经济的基础上逐步实行市场调节,所以我们十二大提出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为什么提计划经济为主,因为当时认为计划经济作为基本经济支柱必须要坚持,不能动摇。到了十四届三中全会觉得没有商品经济不行了,就提出了“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但是还是有争论,有的说,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主要是强调“有计划”,不是指商品经济,应该加强国家配置资源的作用。到了十三大提出来,“国家调控市场,市场引导企业,计划和市场是内在统一的”,又进了一步。但是90年代初又回潮了,有些人开始批判市场化改革的方向,认为不是搞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后小平同志到,讲到计划和市场不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方法和手段,社会主义也应当可以搞市场经济。于是党的十四大就明确提出来,我们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过了这么多年才明确改革的方向,这是不容易的,所以我们不能动摇。

二、在改革探索中逐步认识市场和政府的作用

从现实来讲,实践证明我们搞市场化改革的方向是完全正确的。为什么今天中国有那么大变化,30年来,我们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这些变化就是改革开放带来的,就是市场化改革带来的,是让市场发挥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带来的。

但在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我们也逐步认识到了市场不是万能的,要将市场经济与政府监管有机结合。市场也有失灵的时候,也有失灵的地方。我们搞市场经济必须要加强政府的监管,没有一个严格的政府监管,不可能是一个完善的市场经济。市场经济跟政府监管必须是有机统一的。必要的政府干预是应该的。但是不能说主要是政府干预,不能主要靠行政的办法调节经济,配置资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念是我们党从十四大、十五大、一直到十六届三中全会,经过反复的争论才确定的。十四大的时候提出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到十五大是“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社会主义”四个字去掉了;到十六届三中全会时表述为“更加充分地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为什么有这个变化?就说明一方面宏观调控很重要,但是不是一个前提条件,不是任何时候、任何情况都要宏观调控。有的认为计划手段就是宏观调控,但我认为宏观调控主要还是要用经济的手段、法律的手段。政府的干预、政府的作用必须发挥,但是不能够干预微观经济的东西。有人说市场化过了头了,因此要加强政府的行政管控。我们的要素市场到位了吗?我们的行政垄断行业打破了吗?还没有,还需要加强市场化的改革。现在我们总体上说不是市场化过了头,而是市场化还不足的问题。所以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市场化改革的方向。

三、政府职能的缺位、错位、越位

近些年来,尽管在走向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政府职能已经发生了重要转变,但这种转变还仅仅是初步的,甚至在有些方面是滞后的。政府在不同程度上充当了市场中一个重要的竞争主体的角色。目前经济生活中出现的无序竞争乃至恶性竞争现象,其背后或多或少有着政府竞争的影子。政府过多介入市场的微观层面,就难以站在全局的宏观上实行全面统筹,就难免会削弱其宏观调控、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职能,甚至导致某些管理职能的扭曲。

在改革与发展中出现的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是市场不足?还是市场失灵呢?我认为,主要还是市场不足,改革不到位。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没有摆正。主要表现在:一是“越位”。政府管了不少本来应由市场或企业管的事情,本来应该当“裁判员”的,它去当了“运动员”。二是“缺位”。政府本来应当有服务功能,搞好公共服务,提供公共产品。服务是没有什么权,也没有什么利的,所以往往不愿意干。它愿意干审批,因为有权也有利。三是“错位”。扩大就业渠道,创造就业机会,理应是政府的职责,但有的政府部门却分片包干企业,直接管理企业的下岗分流,至于投资主体错位的现象也不少。

出路是什么?出路就是“让位”。市场和企业能做而且政府不容易做好的事,政府应该让位于市场。总之,要牢固树立人民是创造财富的主人,政府是创造环境的主体的理念,树立群众的主体地位,树立“凡是法律不禁止,大家都可以干”的理念。有了这样的理念,政府就容易转变职能,百姓就会有更大更多的创新空间。虽然部分审批还有必要,但大量的审批应撤除,让市场去调整,让群众去创业。而政府必须依法行政,不能有随意性,要成为有限政府、服务型政府。

四、如何正确理解宏观调控

第一,如何理解宏观调控。我感觉到有三点值得我们研究:一种说法,“目前进行的宏观调控,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第X次调控”,把宏观调控作为一种运动,好像除了这几次以外其他时间就没有什么宏观调控了;另一种看法,认为宏观调控就是砍项目,就是刹车;还有一种,把宏观调控跟改革对立起来的,好像要宏观调控就不要搞改革。我觉得以上三种都是对宏观调控的一种误解。首先,宏观调控是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内容,我们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要完善宏观调控体系,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深层次矛盾必须通过改革来解决,因此不应该把它和改革对立起来。应该通过宏观调控来深化改革,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是一调控就不要改革了。其次,宏观调控是一项经常性的任务,要不断进行的,不能把它作为一种突击运动,以行政手段为主的运动是不能解决经济运行中的矛盾的。再次,宏观调控不能搞一刀切,经济运行中有投资过热的领域,也有不热的领域,因此要根据不同的情况,该抑制的就抑制,该发展的就发展,该紧的地方紧,该松的地方松,不搞急刹车,不搞一刀切,宏观调控的目的是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

第二,要从源头上来改善政府宏观调控的水平。源头上就是我们原来讲的对市场经济的含义,应当与时俱进,原来的提法就是“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的作用”。这样,把国家宏观调控作为一个前提条件,好像配置资源的主体是政府而不是市场;好像资源配置是在政府作用下发挥市场的作用,而不是资源在市场配置的基础上发挥政府的作用。因此,必须从源头上完善宏观调控。

第三,宏观调控要更多地运用间接调控,尽可能少用行政手段。政府如何改革宏观调控方式、提高宏观调控的有效性,是当前和今后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一是随着改革的深化,我国经济的市场化程度已经较高,传统的行政方式进行调控所起的作用不会很大。二是长期以来由于计划经济体制所产生的主要是总需求膨胀的倾向,现在已经让位给由于市场经济体制所产生的供给过剩倾向。这就是说宏观调控的背景和基础发生了变化。因此,调控方式必应发生变化。三是依靠行政审批制度和管制来加强宏观调控,容易造成权钱交易,容易抬高企业的准入门槛,造成某些行业的人为垄断,提高某些行业的利润。管制越严,利润越高,地方的积极性就越高。四是行政手段容易加大改革和发展成本。因此,要尽量少用行政手段。

五、如何正确发挥政府的作用

第一,政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坚持科学发展观。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发展不限于经济范畴,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普遍实现社会公正、制度文明与社会进步相适应,都应成为发展的重要内涵。因此,政府职能转变不仅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制度前提,而且必然要求进一步调整政府与市场、政府与公民、政府与社会的关系。

要进一步调整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就必须明确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必须认识到,经济发展的主体力量在市场,企业和老百姓才是创造财富的主体,政府应该是创造环境的主体。政府的职能要转到为市场主体服务、创造良好的环境上来,主要通过保护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和公平竞争,激发社会成员创造财富的积极性,增强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才能真正贯彻科学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坚持科学发展观,还要求正确处理好集中与分散决策的关系。改革开放以来,传统体制高度集中的弊端虽然被认识,但集中体制“能办大事”的认识误区依然影响深远。而科学决策和执行存在多种约束条件,如信息对称与否、利益取向是否“一致”、决策目标是多重还是“单一”的、长期决策还是短期决策等等,不解决约束条件问题,很可能大事办不成,负面影响不小。市场经济客观上要求分散决策,政府存在很强的“集中偏好”,就难于根据走向市场经济的实际进程切实转变职能,反而会把不适当的决策“强加”给市场,甚至代替市场选择。这显然不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第二,要充分认识转轨时期政府主导型经济的特殊性。政府与市场必须分野,但与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的政府相比,转轨国家的政府依然具有一些特殊的发展职能,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因此是不可避免的。对一个转型中的经济体来说,更需要论证的是:政府的哪些干预是现阶段必须但长远是要“退出”的,哪些干预无论现阶段还是长远都要“退出”,哪些干预现阶段很“弱”而长远是需要加强的,哪些干预是现阶段和长远都是必须的。只有回答了这些问题,才能真正解释和处理好转轨经济中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宏观调控的内涵范文第5篇

关键词:稳健;财政政策

中图分类号:F81文献标识码:A

一、财政政策的含义和目标

财政政策是指国家根据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而规定的财政工作的指导原则,通过财政支出与税收政策来调节总需求。增加政府支出,可以刺激总需求,从而增加国民收入;反之,则抑制总需求,减少国民收入。税收对国民收入是一种收缩性力量,因此增加政府税收可以抑制总需求,从而减少国民收入;反之,则刺激总需求增加国民收入。它由国家制定,代表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并受一定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相应经济关系制约。财政政策作为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手段之一,在促进经济稳定与增长、优化资源配置、压缩赤字、控制通货膨胀、解决失业、均衡收入、平衡国家收支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二、稳健财政政策的功能

(一)稳健财政政策要配合宏观调控,不给经济带来扩张性影响。如,针对2003年以来我国部分行业出现的投资过热,中央银行采取了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利率等一系列手段控制银行信贷的过快增长,迄今为止,宏观调控已取得明显效果,但是宏观调控的微观基础并不稳固。为巩固宏观调控的基础,稳健财政政策,应适当控制和减少长期建设国债和财政赤字的规模,避免给经济带来扩张性效应。同时,曾在通货紧缩背景下充当宏观调控主角的财政政策,将让位于货币政策,在这一轮防止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风险的宏观调控中甘当配角。

(二)稳健财政政策要突出其结构调整功能。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相比,一般是总量控制不同,在我国经济转型背景下,宏观调控政策要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的长期持续稳定发展创造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因此,我国的宏观调控政策既包括总量控制又包括结构调整。如,2005年我国财政政策的调整,一方面要体现总量适度调整;另一方面又要引导产业结构优化,既要防止经济总体过热,又要切实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换。稳健财政政策这种结构调整功能,一般可通过合理的税制结构和财政支出结构实现。

(三)稳健财政政策意味着要抓住财政收入增长加快的有利时机,进一步推进税制改革,加大农业税减免力度。我国政府2008年已经积极酝酿和推行税制改革、完善操作方案以及积极推进出口退税机制改革。比如,在全国停征农业税,并在部分地区加快进度;在保证出口退税正常需要、确保“不欠新账”之外,还积极采取措施解决历年遗留的出口退税欠款的“老账”问题等。今后一段时间还要加大增值税转型、农业税减免力度,逐步进行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合并、提高个人所得税免征额、开征消费税等税制改革项目。

三、对稳健财政政策的建议

笔者认为,根据我国的财政政策目标和现阶段国情,现阶段我国稳健的财政政策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加强财政政策的市场调控作用。市场失灵是现代政府存在的经济动因和政府经济作用的边界,但它没有要求政府必然进行直接的生产经营管理。所以,笔者认为,政府的财政政策应正确地认识和处理市场与政府的相互关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强市场调控、优化产业结构、加快经济结构转型,以促进国内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二)稳定物价。当前,我国结构型通货膨胀的形势已十分严峻。今年2月份的消费者价格指数较上年同期上涨8.7%,创12年新高――今年1月份严重雪灾导致的商品短缺加剧了物价上涨。而2007年紧缩的货币政策调控效果似乎并不显著。为了实现物价稳定的基本目标,政府可以运用财政收支的办法来紧缩缺口或消除通货膨胀缺口。当经济中出现通货膨胀缺口时,用减少政府支出或者增加税收的方法,可以使通货膨胀缺口得到消除。

(三)以巨额的财政收入做保障,加强对社会收入分配格局的调整,推进公共财政体制建设。2007年中央财政支出364.8亿元,地方财政也相应支出323亿元;全国财政医疗卫生支出安排2,499.06亿元;其中,中央财政预算安排医疗卫生支出831.58亿元,同比增长25.2%,主要用于支持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扩大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健全城乡医疗救助制度等;国家财政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安排6,684.33亿元;其中,中央财政安排用于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761.61亿元,增长24.2%。2008年财政支出同比增长22.6%,而从以上数据显示,用于民生的每一项增长速度都高于22.6%。由建设财政,到吃饭财政,再到民生财政,我国推进公共财政的步伐正在加快。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