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量子计算意义

量子计算意义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量子计算意义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量子计算意义

量子计算意义范文第1篇

氨基酸平均分子量等于蛋白质分子量除以氨基酸个数。

20种常见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138,由于小分子量的氨基酸出现的频率比较大,加权平均分子量为128。

氨基酸是含有氨基和羧基的一类有机化合物的统称,生物功能大分子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氨基酸能在植物或动物组织中合成,可由蛋白质水解得到,在组织的代谢、生长、维护和修复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来源:文章屋网 )

量子计算意义范文第2篇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移动服务量;车载网络;资源调度算法;二分图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3-6970.2015.05.012

0 引言

车载网络(Vehicular Ad Hoc Networks,VANETs)是支撑智能交通系统(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ITS)的关键技术,由具有无线通信能力的车辆节点或路边基础设施(Roadside Infrastructure Unit,RIU)构成。与传统移动自组织网络不同,车载网络管理的是公路上高速移动的机动车辆,网络拓扑随车辆移动动态变化,基于车载网络的交通应用对通信实时性要求较高。资源调度是提高车载网络数据吞吐量、降低数据传输时延的重要技术手段,是车载网络的重点研究内容。

为改进传统智能交通系统低效的通信模式,车载网络以更直接、高效的方式收集、传播和分发信息。资源调度是提高车载网络数据传输能力的重要技术手段,车载网络资源调度的主要挑战在于如何有效利用车载网络物理层条件(车辆移动性、车辆无线信道、车辆相对位置)满足应用层的需求。

Liu等人研究了如何利用RIU作为协作中继帮助车载网络车辆传输数据。Wu等人提出了一种从路边基站到行驶车辆的下行调度算法,对车载网络下行信道资源进行有效管理。Zhang等人提出了同时考虑上行和下行请求的调度算法。2013年Li针对WiMAX网络和WAVE网络中资源调度方式不同,提出一种基于反馈的两级资源调度机制。H.Ilhan等人提出了一种基于放大转发的自组织Ad Hoc网络的车载网络架构。M.Seyfi等人提出了一种两跳车载网络的中继选择策略。M.F.Feteiha等人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天线放大中继的车载网络资源调度策略。Zheng等人基于图论提出了一种车辆与基础设施之间的链路V2I(Vehicle-to-Infrastructure)和车辆与车辆之间的链路V2V(Vehicle-to-Vehicle)并存的车载网络资源调度方法。文献[18]基于多选择的联合链路调度与资源优化方法。文献[19]基于LTE-Advanced架构提出了中继车载网络的一种传输方法。

这些研究从车载网络信道资源分配管理角度提高了路边基站的访问效率。不足之处在于,现有车载网络资源调度方法大多都基于车辆的瞬时状态,没有考虑车辆的移动性,难以准确刻画车载网络链路传输能力并充分发挥车载网络移动下的系统性能。

1 异构车载网络

如图1所示,一个典型的异构车载网络结构包含公路上高速行驶的车辆节点和RIU,所有的车辆都可通过V2I/V2V两种链路与RIU通信,进而接入Internet。同时,车辆与车辆之间通过V2V链路互相通信,共享路面信息。本文研究的异构车载网络由V2I(采用LTE-Advanced协议)和V2V(采用Dedicated Short RangeCommunication,DSRC协议)两部分链路组成;采用的调度算法是通过调度管理车载网络传输链路资源(V2I与V2V),帮助车载网络范围内各车辆互相协作,从而提高车载网络整体数据传输性能。

针对车载网络中网络节点是高速移动的机动车辆,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移动服务量的异构车载网络资源调度算法(Moble Services Resource Scheduling algorithm,MSRS)。MSRS算法中,由基站对两种网络资源进行统一调度。与现有算法(Achievable Rate-based Resource Scheduling algorithm,ARRS)使用车辆瞬时可达速率调度不同,MSRS算法首先依据车辆的运行轨迹计算调度周期内V2I和V2V链路移动服务量;根据V2I移动服务量分配车辆使用直接与基站通信还是通过协作转发车辆与基站通信;若车辆为协作通信方式,基站利用图论中的二分图最大权重匹配算法为车辆分配协作转发车辆,车辆作为二分图顶点、V2I和V2V链路为二分图边、V2I和V2V移动服务量为边的权重。MSRS算法为异构车载网络数据传输提供最大总吞吐量传输方案。仿真实验表明,与现有基于瞬时速率的资源调度算法相比,在不同车辆数量、车速、基站覆盖范围条件下MSRS算法都可以提供更高的数据吞吐量,与穷举资源调度算法相比,MSRS算法复杂度更低。

2 车载网络链路误差分析

车载网络中由于车辆快速移动,从而导致网络拓扑快速变化,节点间的通信链路质量变化也很快。采用基于瞬时可达速率的车载网络资源调度算法,为了适应网络的这种快变特点,必须缩短调度周期,不断计算并更新调度结果。这会带来调度计算和网络信令的开销大幅增长,降低车载网络有效传输能力。

如图2所示场景,V1远离RIU行驶,V2、V3与V1相对行驶靠近RIU。在图2(a)时刻车载网络进行资源调度,此时若采用传统的瞬时可达速率作为优化目标效用函数,由于V1此时离RIU近、信道条件好,则V3的最大可达速率策略为选择V1作为协作节点协助V3与RIU通信。图2(b)所示为调度周期结束时车辆的所在位置。比较图2(a)与(b)可以看出,由于V3与V1相对行驶且V1逐渐远离RIU,V3通过V1协助与RIU的可达速率不断减少,调度周期内V3获得的通信速率大大少于预期。可见,图2(a)调度获得的最优调度方案在实际运行时并不是最优方案,调度方案预期性能与实际效果有较大误差。

造成这种误差的原因是资源调度方案只考虑车载网络的瞬时静态可达速率状态,并以此为依据进行资源调度。而车载网络是不断运动变化的网络,节点相互位置动态变化,以静态方案规划动态变化的网络必然造成误差,难以达到最优配置网络资源的目的。为减少误差,现有资源调度方案大多通过增加调度频率、减少调度周期的方法减少网络在调度周期运行期间与方案规划时状态的差异。这种方法增加了通信开销,减少了算法有效持续时间,越来越不适应车辆密度越来越大、车速越来越快的现代交通网络。

因此,本文提出基于移动服务量的车载网络资源调度算法,通过计算调度周期内车辆能获得的移动服务量代替调度时的瞬时可达速率进行车载网络资源调度。该算法能反映调度周期内车辆位置变化带来的车辆可达速率改变,从而更精确的描述车载网络状态变化,减少车载网络资源调度算法在实际应用中出现的误差。

3 移动服务量

为设计更精确的资源调度方案,采用移动服务量代替瞬时可达速率,计算车辆在一个调度周期可以获得的移动服务量,从而更精确的描述车载网络链路状态,为更精确的资源调度方案设计打下基础。定义第k个调度周期可以获得的移动服务量为:

图7仿真车辆数目对MSRS算法的影响。20、40、60、80、100、120、140、160、180、200辆车辆随机分布在道路上,车辆最大时速35m/s,RIU覆盖半径500m,每种车辆数目进行200次实验取均值。从图7可以看出,十字路口场景下,无论车辆数目如何变化,MSRS算法相比ARRS算法所获得的资源分配方案更优,能使车载网络达到更大的数据吞吐量。

图8仿真车速对车载网络资源调度算法的影响。100辆车随机分布在道路上,RIU覆盖半径500m,车辆最大时速为22-52m/s,每种车速进行200次实验取均值。图8可以看出,十字路口场景下,无论最大车速如何变化,MSRS算法相比ARRS算法得出的资源分配方案更优,能使车载网络达到更大的数据吞吐量。随着最大车速增加,MSRS算法相对ARRS算法的总吞吐量也呈现不断增长趋势;在最大车速大于40米/秒后,MSRS算法相对ARRS算法的性能优势更明显,说明随着车速增加,车辆在一个调度周期移动的距离增大,ARRS算法描述车辆链路性能的误差也越大,因此MSRS算法相对ARRS算法的性能优势更加明显,MSRS算法更适合高速移动车载网络。

图9仿真RIU覆盖范围对车载网络资源调度算法的影响。100辆车辆随机分布在道路上,车辆最大时速为35m/s,RIU覆盖半径500-1500m,为每种覆盖半径进行200次实验取均值。

图9表明,随着RIU覆盖范围的不断增加,MSRS算法和ARRS算法的总吞吐量都在不断下降。这是因为RIU发送功率不变,当RIU覆盖范围增加时场景面积相应变大,车辆间、车辆与RIU间距离也相应增加,因此路径损耗变大、接收功率降低、吞吐量随之下降。但无论RIU覆盖范围如何变化,MSRS算法都优于ARRS算法,MSRS算法使车载网络达到更高的数据吞吐量。

量子计算意义范文第3篇

企业长期股权投资的计量方法分为成本法和权益法两类。《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第8条规定,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应采用权益法后续计量,即应按持股比例调整其在被投资单位拥有的净资产变动份额。运用权益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业务,需遵循的规制内容可归为以下五个理解要点:

(一)按支付对价与拥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较高者计量初始投资成本 在资产或收益存在多种可供选择的计量金额情况下,通常都应遵循谨慎性核算原则,实行从低计量:比如存货期末计量中,应按成本与其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初始成本,应按租赁开始日的租赁资产公允价与未来需支付租赁款的现值比较中的较低者,加上初始直接费用确定;无形资产的摊销期限,应当按合同约定期限、法定期限及预计有效作用期限中的低者确定等等。但会计准则中主要存在两种例外情况,需实行从高计量:一是期末计提长期资产减值准备金中比较该资产账面价值与其可回收金额时,《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第6条规定,可回收金额按该资产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预计其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之间的较高者确定;二是权益法确认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成本时,《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第9条规定,按应拥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与投资企业发生对价比较的较高者确定,差额形成当期损益。

(二)计算拥有被投资单位净资产变动份额时应分清变动原因 投资企业拥有被投资单位的净资产份额常发生变动,不同原因形成变动份额的计算方法、核算账户及确认时间通常不相同。如有些变动份额形成当期损益,有些形成资本公积;有些要在变动确认日追溯调整,有些只在期末调整等等。产生变动的原因可归为两类:一是被投资单位本身的净资产总额发生了变动。比如被投资单位实现了净利润、接受投入资本中形成的溢价或持有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生了增值等引起了净资产总额增加;又如被投资单位发生了经营亏损或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出现了贬值等引起了其净资产总额减少。二是投资企业持有被投资单位的股权比例发生了增减变动。如一次性取得或在原持股基础上增持股权后累计取得被投资单位共同控制权;减持原持有部分股权形成了由控制权转为共同控制权。即:投资企业拥有被投资单位的净资产份额=被投资单位的净资产额×投资企业的持股比例

(三)按调整后被投资单位的净损益确认投资企业分享或分担的损益份额 被投资单位计算净损益过程中所扣除的费用是按其资产账面价值为基础计算形成的,如被投资单位按其账面的固定资产初始价值计提各期折旧,从而形成各期相应的成本费用及损益;但权益法规则要求按投资确认日固定资产公允价摊销各期的折旧费,由此确认分享的净损益份额。常见的可能调整项目还包括存货、无形资产等。计算分享被投资单位净损益份额时,应按原投资日的被投资单位资产公允价脱离其账面的差额调整各期费用。如果被投资企业发生了巨额亏损,《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第11条规定,投资企业应当以该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减记至零为限。

还应理解到的是,从理论上分析,资产公允价与其账面价之间的差额不应当全部在当期损益中调整。因为企业生产用固定资产折旧费形成制造费用从而构成产品成本,如果该产品在当期没有实现销售就意味着形成了期末存货资产,从而其成本中的折旧费用不应当在当期利润前扣除,而应在其未来销售期间的利润前扣除才是合理的。但从企业长期经营过程看,成本中的折旧费用将随着其未来出售而形成当期损益中的费用,从而在计算利润中扣除;如果产品在未来没有销售而发生了损失,则将确认损失扣除;如果产品用于投资等用途,则应视同销售而转销其成本等等。而且实务中也难以细分本期销售产品成本中有多少折旧是本期形成的,有多少属于前各期形成的。所以,直接按投资日资产公允价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在以后有关期间内分期调整当期损益,这可能是为简化核算而制定的规制。

(四)调整关联交易形成的内部未实现的损益份额 投资企业与被投资企业之间的关联交易可归为顺流和逆流两种交易方向。从投资企业的角度划分,将其拥有的资产出售给被投资单位,称为顺流交易;从被投资单位中购入资产,称为逆流交易。在顺流关联交易情况下,如果被投资单位尚未在本期向外部第三方出售当期从投资企业中购入的商品,而形成了被投资企业的期末存货等资产,则投资企业顺流销售所确认的账面利润并没有实际实现。在逆流关联交易情况下,如果投资企业尚未将购入的被投资单位商品在本期出售给外部第三方,而形成了投资企业的期末资产,则该逆流销售形成的被投资企业利润也没有实际实现。按权益法核算规定,分享的被投资单位的净损益份额,应在被投资单位净损益额基础上扣除关联交易形成的未来实现利润之后,再按持股比例确定份额。因此,无论顺流还是逆流交易,投资企业分享被投资单位的净损益份额都应在扣除未实现的内部利润基础上按比例确定。即:

分享净损益份额=(调整后被投资单位净利润-未实现的关联交易利润)×持股比例

对于本期未实现向第三方销售的关联交易商品,以后关联交易任何一方的关联交易商品实现了对第三方的销售,投资企业都应在关联交易商品实现对外销售期间按持股比例调增分享的净损益份额;在本期部分实现及部分未实现对外销售的关联交易业务中,本期应按未实现销售比例调减内部利润额,在以后实现期再进行调增。还应注意到的是:在投资企业需编制合并报表的情况下,在合并报表中,应调减逆流销售形成投资企业的期末存货中所含内部利润;以及调减顺流销售形成投资企业的账面利润。

(五)分清权益法与成本法之间的区别 成本法与权益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业务中,存在的区别主要可归为五点:首先,适用的核算条件不同。对于有实质控制权、法定控制权或未取得非上市企业控制权的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计量;而对被投资单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其次,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成本确认方法不同。成本法下对于同一控制形成的控股合并投资,其初始投资成本为被投资企业净资产账面价值的份额;非同一控制形成的控股合并投资,其初始投资成本为合并成本,即投资方支付的对价;未取得控制权的长期股权投资按支付的对价确认初始投资成本。而权益法按支付对价与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份额的较高者确认初始投资成本。第三,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方法不同。成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原账面价值,不随被投资单位净资产变动作出份额调整,持有股权期间取得被投资方分配的股利额时直接确认投资收益;而权益法需调整拥有被投资单位净资产变动的份额。第四,转换业务中调整初始成本的确认方法不同。成本法转换为权益法核算时,应追溯调整累积影响额及初始成本。第五,明细账的设置方法不同。权益法下需要在长期股权投资总账下分被投资单位专设“成本、损益调整、其他权益变动”这三个明细账,而成本法核算下只需区分被投资单位,不进一步分设明细账。另外在投资企业编制合并报表时,对关联交易形成的内部利润调整方法也不同。

二、权益法计量被投资单位净资产变动份额的核算实例

为表达笔者对权益法核算规制内容的理解,举例说明如下:

[例]燎原公司在2010年1月3日从群信公司原股东丙中购入了群信公司的30%股权,支付给丙的对价形式为办公房、专利权及货币资金,各种对价的账面价及公允价如表1所示:

假设各种对价均已办妥相关转移确认手续,公允价中已包含权属转移中的相关税费,股权购入后燎原公司派员参与了群信公司重大的财务及经营决策。

燎原公司购买股权日的有关资产账面价及公允价:投资确认日群信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5000万元;账面价值3800万元,除表2中资产外,该公司的其他资产、负债公允价及账面价值相同(金额单位:万元)。

2010年4月1日群信公司将原账面成本200万元,按不含税价300万元销售给燎原公司,收取了价款。燎原公司在当年末尚有60%该批商品未实现对外销售,形成了期末存货;2010年内,群信公司年初存货中有70%实现了对外销售,假设其余30%在次年全部实现了销售。2010年群信公司实现净利800万元,当年未分派股利,2010年末群信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5900万元。2011年内群信公司按170元的亏本价全部向第三方销售了上年关联交易形成的60%结余存货。2011年群信公司实现净利润600万元,2011年末群信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5500万元,2012年初分配股利200万元。双方核算会计政策相同,假设不考虑所得税调整等其他因素影响,燎原公司核算长期股权投资业务的有关会计处理如下:

2010年有关业务会计核算

(1)1月3日支付对价取得股权业务(为简化核算,直接结转固定资产):

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成本=max(分享群信公司净资产公允价份额,支付对价)= max(5000×30%,1400)=1500(万元)

处置固定资产利得=1200-(800-100)=500(万元)

处置无形资产损失=50-(100-30-10)= -10(万元)

股权投资初始计量中确认利得=5000×30%-1400=100(万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群信公司(成本) 1500

累计折旧 100

累计摊销 30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10

营业外支出——处置非流动资产损失 10

贷:固定资产 800

无形资产 100

银行存款 150

营业外收入——处置非流动资产利得 500

营业外收入 100

(2)年末按公允价及未实现关联交易调整群信公司当年的净利润额

按投资日公允价调整净利额=增加折旧费用+增加无形资产摊销+冲减多转销存货成本额

=(2000/40-1800/50)+(1400/35-1000/50)+(500-560)×70%=14+20 - 42= - 8(万元)(需调增)

本期关联交易形成未实现损益调减净利额=(300-200)×60%=60(万元)

调整后群信公司当年的净利润额=800+8-60=748万元

年末燎原公司应分享群信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变动份额=(5900-5000)×30%=270(万元)

其中:应分享的净利润变动额=748×30%=224.4(万元)

其他权益变动额=270-224.4=45.6(万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群信公司(损益调整) 224.4

——群信公司(其他权益变动) 45.6

贷:投资收益 224.4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45.6

年末对群信公司长期股权投资账户余额为1770万元,其中成本1500万元,损益调整224.4万元,其他权益变动45.6万元。

2011年及2012年有关业务核算

由于群信公司销售的关联交易亏本数额已经在其净利润中得到了体现,因此,不需要调整这个亏本数额,而还是要按照已实现对外销售的原关联交易商品的内部利润调整。

(1)年末按公允价及已实现关联交易调整群信公司当年净利润额

按投资日公允价调整净利额=增加折旧费用+增加无形资产摊销+冲减多转销存货成本额

=(2000/40-1800/50)+(1400/35-1000/50)+(500-560)×30%=14+20 -18= 16万元(需调减)

转回本期已实现关联交易利润调增额=(300-200)×60%=60(万元)

调整后群信公司当年的净利润额=600-16+60=644(万元)

年末燎原公司应分享群信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变动份额=(5500-5900)×30%= - 120(万元)

其中:应分享的净利润变动额=644×30%=193.2(万元)

其他权益变动份额= -120-193.2=-313.2(万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群信公司(损益调整) 193.2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313.2

贷:投资收益 193.2

长期股权投资——群信公司(其他股权变动) 313.2

(2)按持股比例分享股利

借:应收股利(200×30%) 60

贷:长期股权投资-群信公司(损益调整) 60

2011年末对群信公司长期股权投资账户余额2590万元,其中成本1500万元,损益调整357.6万元,其他权益变动(-267.6万元)。

如果群信公司发生了亏损,应按持股比例调减净损益份额;如果发生了巨额亏损,应当以对群信公司长期股权投资账户余额减记为零为限;如果以后增持股份到控制权,应转换为成本法核算,从而需追溯调整转换前所持有股份的初始投资成本及产生的累积影响数。还应注意到的是,如果燎原公司需编制合并报表,应调整关联交易形成的未实现内部利润,且调整方法不同于控股合并中编制合并报表的抵消分录。

[本文系杭州职业技术学院重大招标课题“校企对接情境下的高职会计课程学做融合研究”(编号: ZDZB201303)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量子计算意义范文第4篇

正如奥运赛场上的金牌总是备受关注一样,中国量子卫星的“第一”属性也是国际科学家们强调的重点。美国波士顿大学的量子物理学家亚历山大・谢尔吉延科说:“这个事确实很让人激樱因为它是首次开展此类试验,对全球都有重要意义。”

他说,量子通信的竞赛自1995年欧洲科研人员在日内瓦湖底进行量子密钥分发的最初演示时就开始了。在那以后,英国、美国、日本、中国等国家都在探索城市间的量子通信网络,而现在这场竞赛从地面进入了太空,因为卫星能连接相距遥远的不同都市。中国在发射量子卫星方面走在了前面。

感到激动的还有英国剑桥大学量子物理学教授阿德里安・肯特,他说:“我对中国发射量子卫星这事感到很兴奋。”他认为,这是为使用量子技术构建全球性安全通信网络迈出的“第一步”。

德国整合量子科学和技术中心负责人托马索・卡拉尔科说:“中国发射全球首颗量子卫星意义重大,在实现全球安全量子通信的道路上迈出了决定性的一步。”

解读卫星意义

科学家们还从不同角度解读了量子卫星的意义。美国马萨诸塞大学的量子专家王晨说,用卫星参与量子通信,主要是可以减少搭载信号的光子在远距离传输中的损耗。因为与在光纤和地面空气中传播相比,光子在太空中的传输损耗更小。

谢尔吉延科给出了更详细的解释。他说,地面上量子通信的主要限制是距离,因为即便最好的光纤也有固有损耗,目前量子通信通常的运行距离只有50到100公里。虽然也有一些量子通信实验的距离达到了250到300公里,但没有太大实际用处,因为这是以可用性极低的密钥分发速率作为代价换取的。通过使用卫星,可以把地球表面距离相当遥远的两个点通过天上的一个节点连接起来。

有的科学家则提到中国量子卫星影响的不只是量子通信,还有量子计算。阿德里安・肯特说,中国的量子卫星“对未来最终形成一个分布式的量子计算网络也非常重要”。

肯特还提到了中国卫星对国际科学合作的意义,因为这个卫星项目中还有奥地利科学家是合作方。肯特说:“科学是无边界的,中国和奥地利科学家合作的这个量子卫星项目正是让人兴奋的明证。”

奥地利著名量子科学家安东・蔡林格参与了中国量子卫星项目,他认为中国卫星会带动全球相关领域的发展,因为如果中国团队取得成功,那么其他团队将更容易获得对量子卫星的资助。

如何影响生活

那量子卫星会怎样影响我们的生活呢?卡拉尔科说:“基于量子的技术如今已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没有量子力学,我们就不会有晶体管和激光器,也不会有计算机和互联网。”他说,量子卫星可能会促进相关领域进一步发展,令现有技术更加准确、灵敏、安全且性能更佳。

王晨强调了量子通信可以从物理学原理上保证传输的信息不会被窃听的特点,除了国家有保密用途之外,对普通人来说,量子通信也会在保护商业机密以及个人隐私方面很有意义。

量子计算意义范文第5篇

近日,一则新闻引起人们极大的关注。由中国科大和清华大学组成的联合小组成功实现了世界上最远距离的量子态隐形传输。实验结果首次证实了在自由空间进行远距离量子态隐形传输的可行性,为全球化量子通信网络最终实现奠定了重要基础。

一位记者还添油加醋地描绘了一个科幻场景:

“存放着机密文件的保险箱被放人一个特殊装置之后,可以突然消失,并且同一瞬间出现在相距遥远的另一个特定装置中,被人方便地取出。”

如果不是看在刊登这则消息的都是权威媒体,我第一感会冒出“这会不会是愚人节新闻”的想法。继而不禁深深感叹,技术进步真是无所不能,稍不跟上,就OUT了。

据百度百科介绍:量子态隐形传输是一种全新通信方式,它传输的不再是经典信息而是量子态携带的量子信息,是未来量子通信网络的核心要素。利用量子纠缠技术,需要传输的量子态如同科幻小说中描绘的“超时空穿越”,在一个地方神秘消失,不需要任何载体的携带,又在另一个地方瞬间神秘出现。

这已经超出了一般人的常识。但事实上,人类在很久以前,就有关于不同于物质时空、精神时空的第三态时空――相当于今天所说信息时空的想法。

例如古希腊柏拉图所论物质、精神之上理念;近代黑格尔所论物质、精神之上的理念,现代波普尔所论世界一(物质)、世界二(精神)之上的世界三(信息)。

随着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的发展,人类开始去构建真的具有时空意义的信息空间。例如美国信息高速公路计划、网格计划,以及近来的智慧地球的设想。这与中国大干快上铁公鸡(铁路、公路、机场),完全不在同一个时空考虑问题。

卡斯特关于在流动空间或信息流空间建设信息化城市的设想,与我们大干快上物理城市,希望在这样的城市中让生活更美好,想的也完全是两个不同时空的事。

在技术证明信息空间存在之前,信息空间的商业理论已经产生。例如布瓦索的名著《信息空间》。布瓦索还把信息空间理论,伸延到对知识资本形态的理论构建上,考虑时空转换的商业影响。

正如醒客(Thinker)陈世鸿所说:“人类正经历工业文明向信息文明的过渡,信息的交流正在替代物质的流通,成为世界新秩序的决定者,信息的流向,不再受制于传统的时间和空间。”“人所代表的智能生命引领着生物界,也便从物质文明进入意识文明。”

但我们经常看到一种现象,许多人生活在信息时代,但对信息化视而不见。因为他们总是用物理时空,来理解信息时空。

举例来说,以为在中国建七倍于欧洲的物理城市,是未来方向;但对欧洲来说,从城市回到乡村,才是未来方向。真正的未来在卡斯特说的流动空间(信息流空间),未来人类将在流动的时空中配置资源。一步看错,几十万亿的产业资源就会投到与未来错位的方向上去了。

我们今天的世界,实际是三种时空的叠加。农业时空,是以自然为参照系的时空,特点是相对于自然节奏而变化不定。我到农村旅行,向老农问路时,总听到这样的回答:还有一里地,15分钟就到了。实际一走才发现,这一里地有十几里之远,这15分钟有两个小时之久。

工业时空,是以人工物为参照系的时空,特点是相对于工具等长等距,信息时空,是以意义为参照系的时空,特点是相对于人的目的而“浓度”不同(这是托夫勒的用语)。比如恋爱时,总觉时间太快,等车时,总觉时间太长。在达利的油画中,表现钟表在流淌,就是相对于意义的时空变化。

意义的空间是现实存在的。为意义的流动而搭建的信息基础设施,构成了类似哥伦布发现的新大陆,人们称之为智慧地球。为意义的流动而构造的世界,是第二人生,存在于电脑、网站、手机等信息终端之上,将来会直接存在于意念控制的电脑之中。

互联网将极大地改变人们的生活态度。人们从为手段而生存,变成了为目的而生存。人们对什么是真实的看法,将完全改变。虚拟可能比真实更加真实,尤其是当虚拟更代表意义时。没有意义的生活,即使它在物理上很真实,但在意义上是不真实的,而有意义的生活,才是更加真实的生活。

比如人为什么喜爱物理意义上并不真实的游戏呢,因为在游戏中,人处于自由选择的目的状态。所以席勒说:“只有当人充分是人的时候,他才游戏;只有当人游戏的时候,他才完全是人。”

又比如,电子商务好在什么地方?因为“谁需要什么”这种关于意义的信息,不再受到物理空间中不透明、不对称中间存在和利益的扭曲,人的商业因此变得更具目的性,更加不“盲目”。

相反,华尔街虽然从物理的角度看很真实,但当金融人不对委托人负责时,对委托人来说,它的存在是不真实的,至少是盲目的。

技术推动时空转换,从物理空间转向信息空间,必然对人们从事商业的方式,产生重大影响。在物理空间谈到企业,人们会联想到厂房、院子。在信息空间中,这样的厂房和院子是不存在的。

以往时空概念下的专用性的固定资本,将转变为云计算中资源共享的信息基础设施,形成设施即服务(Iaas)、平台即服务(Paas)、软件即服务(saas)的新商业模式。

我在神州数码参观时,发现他们已不再固定员工的坐座。而是按先来后到的顺序,随机选择一张空的办公桌,将电脑往上一接插,个人专用的工作界面与数据就随之恢复和形成。

未来云计算推动下的企业创建,也可以是这样。人们不再进行厂房和设备等固定资本投入,将自己的企业往云计算中心一接,就可以根据个人业务的识别,随时随地直接进入到自己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个性化工作状态。人们以个人知识为流动资本,为顾客创造价值。

作为效果,人们将进入普遍的报酬递增状态。人人都可以从事初始投人大,边际投入低,边际成本递减,边际收益递增的商业活动。这里的初始投入,已被云计算共享公共计算资源所替代。

当然在这种情况下,收益不会无限增长,但它将主要不是受成本约束,而更多受需求方收入条件约束,形成以需求为中心的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