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生态平衡的观点

生态平衡的观点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生态平衡的观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生态平衡的观点

生态平衡的观点范文第1篇

本节内容是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三章第一节《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本节教材内容避免了就事论事和平铺直叙的写法,而是从生物圈是统一整体的观点出发,来分析动物个体的行为活动和动物群体数量的消长对其生活环境,其他生物及人类的影响。让学生通过图文资料分析,观看录像,以及对所关心的问题的讨论等多种方法,自己得出结论。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属于总结概括性的内容,通过对前阶段“生物圈中的各种动物”内容的学习和上学期学过的动物在生态系统中承担的角色分析,加之本节进一步通过调查或对事实材料的分析,概括总结出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并可引导学生关注动物与生物圈中其它生物及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用辩证的观点来看待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认识生物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

学生分析:

从学生知识结构来看,去年已经学习了有关生态系统方面的知识,本期又了解了动物方面的内容,再加之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所知,对于完成本节以概括性总结为主的内容来讲,无疑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学生对保护生物,禁止捕杀动物有一定的思想认识,但为什么这么做,为什么对人类有危害的动物也不能滥捕滥杀(如狼)等问题并不完全理解。学生在学习中往往是就是论事,不能抓住事物的本质,这要教师引导和学生充分讨论得出答案。

生态平衡和物质循环的概念比较抽象的,学生学习有一定的难度。但学生对食物链和食物网的知识比较熟悉,对动物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的有关事例比较熟悉。关键是教师如何采取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去引导学生分析、归纳,以期达到更佳的效果。

从学生学习方法来看,尽管初中学生思维方式偏重感性,但经过不断的训练,也已具备初步的理性思维能力,这对完成本节内容很重要。教师可提供更多学生感兴趣的资料、影片让他们感知,再引导其理性思维,逐步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至于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可以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相互帮助、共同提高。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举例说明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等方面的作用。

2、认同动物是生物圈中重要成员的观点

二、能力目标:

1、进一步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辩证地认识动物与人类的利害关系

三、情感目标:

逐步树立生态学观点,树立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爱护动物的情感,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教学重点:

辩证地认识动物维持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等方面的作用。

教学难点:对生态平衡和物质循环两个概念的理解。教学设计思路:

1、从学生熟知的热点话题入手;

2、引导学生从生物圈是统一整体的高度,分析资料,得出结论;

3、运用新旧知识的迁移,突破难点;

4、适时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

教学方法:

谈话引导法、分析归纳法、展示法、讲述法、讨论法、合作学习法等

教学媒体选用:

PPT课件、《唐诗新解》FLASH、教学光碟,充分运用多媒体这一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教学过程: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在唐代诗人杜甫的笔下,啾啾的鸟鸣使大自然充满生机。可是突然有一天,人类将面临一个没有鸟、蜜蜂等世界时,人类将怎样?

播放:《唐诗新解》FLASH,你有什么感受呢?

动物在自然界中有什么作用呢?

学生活动:分析P44资料。指导学生思考,完成资料分析。

1、通过以上资料分析,你认为人类能否任意灭杀某种动物吗?为什么?

2、在生态系统中,各种动物能否无限制增长?为什么?

3、从上述资料中,你获得哪些启示?

(通过资料分析,帮助学生认识某种生物与其他生物以及整个生态系统的关系,使学生学会用辨证的观点来认识动物对人类有利或有害)

举例:在草原生态系统中,草鼠蛇鹰。分析:如果有一天老鼠的数量增加,其他生物的数量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小结:在生态系统中,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叫生态平衡。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重要作用。

一、 维持生态平衡

动物在生态系统中扮演什么角色呢?

引导学生分析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的作用。

二、促进物质循环

三、帮助植物传粉和传播种子

(通过教学,让学生理解生物圈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

举例说明。蜜蜂传播花粉。展示课件。

总结:动物在自然界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要辨证看待动物对我们人类有益的一面,同时也要看到有害的一面。但不论怎样,我们和动物都是生态系统中的一员,我们应爱护它们。

生态平衡的观点范文第2篇

关键词:生态学;景观园林设计;分析

在进行景观园林设计的过程中,生态学在其中得到了非常充分的应用。园林景观设计体现的是人文的自然环境,而在设计的过程中,将生态学的应用进行了一个非常充分地结合,不仅仅能够充分展现出景观园林的美感,还能够进一步体现出景观园林的生态平衡稳定。所以,生态学在景观园林设计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风景园林设计相关的主要理论

我国古代园林景观设计多讲究天人合一、和谐自然的理念,设计过程中运用恢弘大气的原素。和现代的园林景观设计中多追求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意思是差不多的。两者有共性,但同时也有自己的特性。在它们的共性之下,我们要把中国的传统文化充分的融合在设计当中,充分展现中国的传统美。园林景观设计是设计人文的自然环境,是人与自然亲密接触的空间领域。而且在设计的过程中,我们要因地制宜,考虑人的需求,充分发挥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以人为主体进行设计园林景观,充分满足人们的要求。园林景观的设计要顺应自然规律,尊重自然发展,在园林景观的设计过程中展现生态、节约的理念。古代的孔圣人曾经说过: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他提出的这种观点是再说要将生活态度融入到山和水中,在园林景观的设计中体现出淡泊名利,清新脱俗、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有序的安排园林空间。

二、景观园林设计的原则

2.1互惠共生原则

风景园林的设计的实质就是互惠共生原理,在设计的过程中,我们要特别注意不同物种之间的生存和竞争。对于它们之间的相同的部分,我们可以相互促进,共同协调发展。比如说藻类和菌类两者在一起生存是对环境的一种保护,同时要可以促进两者的生存和发展,相同的例子还有很多。但是风景园林中存在着很多的物种,它们之间的关系也比较复杂,在设计过程中设计者要充分认识到它们之间的关系,这样在设计的过程中才会对它们充分进行保护。

2.2生态平衡原则

任何一个风景园林景观的设计都有自己所要追求的目标,生态平衡正是每个风景园林景观的设计者所要追求的目标。要想使生态系统处于稳定发展的状态就要广泛应用生态平衡这个原理。内部和结构之间相互协调发展方能达到能量的守恒。生态平衡这个发展理念,不光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可以应用的,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也是可以应用的。当然风景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考虑的因素是方方面面的,比如说植物、湖泊和绿地等等,把这些因素进行合理的布局才能更好的协调整个生态系统的发展。

2.3生态调控原则

生态调控和自然生态系统两者是有所区别的,以人为中心对生态系统进行调控是生态调控原理的主要内容,而以生物为中心对环境进行调控和在适应环境的基础上运用生物自身特点改造自然是自然生态系统的内容。自然生态系统是依靠自然的力量,而人工的生态调控依靠的则是人的力量对生态系统进行调控,然后在结合生态调控的原理让系统实现和谐共生和持续自生。这对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促进作用。

三、生态学在景观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3.1生态平衡设计

生态学的慨念是将有机体和周围环境的关系进行研究,强调两者之间的作用。其中把环境分为生物环境和非生物环境。生态学的研究对象是非常广泛的,它的研究对象包括个体和整个生物圈,包括从个体到群体,最后到整个生态系统的研究,其中也有对于环境的研究,在环境的研究上主要是对空气和海陆变化的研究,环境处于不断变化的过程,随着环境的不断变化,生物也会不断变化,因为它要适应环境,针对这个问题,我们要做的就是要先深入的了解环境,然后在研究环境和生物之间的关系。这是风景园林设计的前提,同时也有着关键性的作用。在风景园林设计的过程中也要充分结合生态学,因为在风景园林设计中,植物的种植占有很大的比率,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还有生态学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体现主要是在植物生态学上,这其中涵盖的就是种群和群落之间的关系。在进行整体设计的过程中,要遵循生态平衡的特点。让园林景观的整体设计更加协调自然。

3.2风景协调设计

设计风景园林是要尊重和掌握植物群落的特点,设计时,我们要考虑和设计自然植物的外貌以及植物不同季节的变化,从而追求一种景观的效果。我们应该深入研究自然群落的层次和结构的不同的生态指标,这样才能处理好整个群落不同植物种类之间的关系。既要遵循自然发展规律,又要利用丰富多彩的植物进行风景园林设计。与此同时,生态学作为风景园林设计的指导方向,讲究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以人为本,尊重自然,方能和谐发展。不同区域的划分针对不同的人群和不同的用途,在城市中,主要是考虑城市的建设和建筑物的设计,满足人们对于它们的适应性。但是从生态学的角度来说,在风景园林设计中,还要考虑方方面面的因素,把它们充分和设计、和自然相融合。

3.3资源再生设计

风景园林设计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生态学作为一种技术方法,会很好的指导园林景观的设计。在顺应自然的过程中,充分利用一切可再生资源,使植物更好地进行生长,从而更好的保护整个植物园林景观,营造更好的园林景观氛围。风景园林设计过程中我们可以更多地去引入生态技术,比如说:废物改造处理、园林废物堆肥处理等等,采取随时对土壤里面的有害物质进行检测,保护湿地环境等等很多有效的措施,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对风景园林设计起到促进作用。现代很多的生态公园都是在一些废弃的工厂上面进行改造的,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更好重新利用土地资源,也改善了生态环境,对提高环境质量也起到促进作用,既环保又节约。

四、结语

生态学在景观园林设计中已经成为了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整个景观园林设计的过程中都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进行景观园林设计的过程中,首先要在遵循互惠共生原则、生态平衡原则、生态调控原则的基础上,再将生态学充分应用到景观园林的设计中。不仅仅可以做到景观园林的生态平衡、风景的协调、资源的再生,而且还能够进一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更加充分地展现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优势。

参考文献:

[1]李章.探究城市园林建设管理新思路[J].现代园艺,2016(20)

[2]闫凡峰.基于生态文明背景下公众参与城市园林建设机制探析[J].改革与开放,2016(20)

[3]胡良冰.园林施工管理与后期养护[J].农技服务,2016(08)

生态平衡的观点范文第3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价值探究;现代思想

就我国当前情况来看,虽然部分人群已经意识到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但是仍然力量微薄,并不能为生态环境的改善做出很大贡献。生态环境的发展关系着全人类的生存,数千万年来,人们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享受着大自然给予的一切,同时也为自然环境带来了太多的伤害,例如物种的灭绝就是无法弥补的伤痛。当前社会既是文明社会也是法制社会,相关法律规定对维护生态平衡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思想文明才是保护生态环境的关键所在,只有人们在思想上意识到了生态文明生态平衡的重要性,才会主动地去保护环境,所以思想政治教育是有很大的潜在价值的,关系着生态平衡,也关系着人类未来的发展。

一、生态价值的相关介绍

1.生态价值的主要内容

生态价值,是指哲学上“价值一般”的特殊体现,在对生态环境客体满足其需要和发展过程中的经济判断、人类在处理与生态环境主客体关系上的伦理判断,以及自然生态系统作为独立于人类主体而独立存在的系统功能判断。换言之,生态价值是人类行为与生态环境的一种关联,只有减少人类对自然的消费,维护自然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人类才能可持续地生存下去,这种说法并不是耸人听闻,而是生态价值存在的真正意义所在。从宏观角度上来看,任何一个生物物种和个体,对其他物种和个体的生存都具有积极的意义(价值),这是生态价值的主要内容之一。同时,地球上的任何一个物种及其个体的存在,对于地球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平衡都发挥着作用,这是生态价值的另一种体现。在整个自然体系中,人类扮演了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自然界系统整体的稳定平衡是人类存在(生存)的必要条件,所以生态平衡之于人类而言是十分关键的。

2.生态价值中精神文明建设的必要性

生态文明的制度建设是必要的,它为生态文明提供了制度的保障。然而,仅仅依靠“制度”这种社会公共权力的强制来规范人们的行动还是不够的。只有当广大人民群众都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意义,把保护环境变成人民大众的自觉行为,生态文明建设才会进入更高的层次。因此,除了进行生态文明的制度建设之外,还需要有生态文明的文化建设,形成一种与生态文明相适应的新文化。党的十报告提出要“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笔者认为,这一点主要涉及的是生态文明的文化建设问题。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介绍

1.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

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和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对社会成员进行有目的、有组织和有计划的影响,使他们形成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活动。思想教育关系着我国国民的思想品德塑造,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关键所在。思想政治教育是从小学到大学的贯穿性课程,是很关键的教学环节。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内容会随着教学对象所处的年龄段,面临的问题进行不同的教材内容安排,进而达到理想中的教学效果,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

2.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念介绍

(1)坚持基本观点教育与把握时代特征相统一。(2)加强思想政治方向的引导与注重学生成长的特点相结合。(3)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4)强调课程实施的实践性和开放性。(5)建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机制。

三、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生态价值探讨

1.加强人们对生态文明的认知程度

人们生活在大自然的怀抱里,享受着大自然赋予人们的一切,像任性的孩子肆意释放自己的天性,数千年来对自然环境造成了诸多困扰,也为人们自己造成了一些无法弥补的伤痛。在这种情况下,人们需要醒悟,需要明白自己曾经对自然做过的许多错事,需要认识到生态文明生态平衡的重要性,需要从心里去接受,去重视生态平衡。政治教育可以说一直伴随着人们的求学生涯,所以思想政治可以加强人们对生态文明的认知程度,让人们认识到生态文明的重要性,也体会到大自然的脆弱和无助。

2.从幼儿开始奠定生态文明的基础

思想政治教育是从幼儿时期就开始的,在塑造人格方面起着很关键的作用,毕竟人们在幼儿时期的思想和观念尚不成熟,仍然有许多可以发展的空间,并且在幼儿时期可以对一些错误的认识进行纠正,防止儿童对生态环境做出错误的判断。幼儿在入学之前接受的是家长的影响,家长由于各方面原因,会对生态平衡产生一定的误解,或者漠视,这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未来的行为和思想,而思想教育可以从幼儿开始奠定生态文明的基础,在幼儿时期产生一个纠偏的作用。梁启超曾经说过,少年强则国强,如果我国的青少年能够认识到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将会十分利于我国的生态文明发展。

3.利于生态文明的长远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潜移默化地改变的人们的思想,塑造着人们的精神文明,不但影响着当代人们对生态文明的认知,同时也影响着生态文明未来的长远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塑造着人们的思想,同时也改变着人们的心灵,会让人们认识到生态文明的重要性,进而以父母的角色影响我国下一代的新生力量。青少年既是我国的未来,也是我国未来发展的主力军,新一代对于生态文明的认知十分关键,只有在新生力量中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能大力发展生态文明,使思想政治教育发挥出其最根本的价值。

四、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生态价值的相关途径

1.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正确指引

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要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正确指引,以便于生态教育的高效进行。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深刻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的教学理念,要阐明自然——经济——社会三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和协同关系,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生态文明基础。

2.完善生态教育的机构构建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应该建立相关的生态教育机构,使生态教育内容贯穿思想政治教育的始终。生态教育关系着我国未来的发展,在实行过程中需要着眼于未来的长远发展,在生态教育内容安排上应该注意到各方面的进展和变化。或者说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来看,在宏观的内容安排上生态教育,应该贯穿思想政治教育的始终,并恰当地与现实生活相结合。从微观角度来看,生态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但要出现在普通的教学过程中,同时还需要进行恰当的社会性宣传,并且要将生态教育融入职业教育和成人的继续教育中。

3.丰富生态教育的内容

传统的生态教育往往以教师的单调讲授为主,使思想政治教育的课堂变得枯燥无味,既影响学生的积极性,又达不到期待的教学效果。在未来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如果想更好地进行生态教育,体现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生态价值,就要丰富课堂内容,将生态教育与多媒体手段相结合,或者恰当地为学生增加一些实际体验的机会。让学生切身体会到大自然所受的伤害,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生态教育的进行与发展,同时可以弥补传统政治教育的枯燥无味,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4.强化生态教育的环境塑造

实施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这是不容置疑的。所以在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过程中需要强化生态教育的环境塑造,为生态教育提供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以便于学生理解生态文明的相关思想。要明确地认识到学生所处的环境不仅仅是校园,还有社会和家庭两个重要场所,而生态教育是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这就需要强化生态教育环境的塑造,在家庭社会校园三种环境中打造无缝的优质生态教育环境,为生态教育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本文对生态价值与生态文明进行了相关介绍,并且具体地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探讨了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生态价值,并就相关路径进行了分析,例如,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正确途径、完善生态教育的机构构建、丰富生态教育的内容、强化生态教育的环境塑造。生态平衡的价值远不是金钱所能够衡量的,在这其中思想政治教育所发挥的作用是难以想象的,只有将思想政治教育与生态文明相融合,才能够进一步体现出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生态价值。笔者希望本文可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为我国生态文明的发展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谭志敏,方俊.论环境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的内在逻辑——兼论生态环境观[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21):33-35+39.

[2]张溢.生态位视角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D].贵阳:贵州财经大学,2016.

[3]侯帅.中国传统生态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与途径[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3):171-175.

[4]陈文斌,申冬梅.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的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探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4(05):106-108.

[5]赵新霞.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策分析[D].长春:吉林大学,2014.

[6]田修胜,胡树祥.建设“美丽中国”诉求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4(02):78-81.

[7]李光胜.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1):87-90.

[8]朱优红.教育生态学视野下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生态建构[D].泉州:华侨大学,2013.

生态平衡的观点范文第4篇

【关键词】建筑设计;生态建筑;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

生态建筑设计思想就是生态学,设计理论是以人为本,整体环境由自然,建筑和人构成,在设计过程中,实现自然,人与建筑的三者和谐统一关系,使环境与建筑相互融合,既保护到了周边的环境,也给人们提供了一个非常舒适的小环境。在更高的层次上,使生态建筑回归到自然,生态建筑应用了很多最新发展的技术,以具体条件为基础,来搭配相关技术。不管使用什么类型的技术,应该把建筑当成生命有机体,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系统,实现自然生态平衡;应该把建筑看成一个生态体系,对这个体系内外空间的各类物态因素进行设计和组织,有序地循环利用这些生态系统内的物质能源,建成一个生态平衡建筑系统,形成少污少废,高效低耗的生态环境。

一、 国内生态建筑发展暴露的不足

(一) 没有正确地理解生态建筑

生态建筑的重点是对建筑和其他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合理安排,在组织和安排之前要充分考虑本地生态学基本原理,建筑学与自然环境,实现周围环境与建筑物完美结合,与此同时,建筑物与室内的气候条件要有足够的自我调节能力,要具有延长建筑寿命,减少污染,节能节水的优势。不过,有些人的观点是,所谓生态建筑就是在建筑物的周边添加一些绿化物,再往它的内部放置一些植物。生态建筑就是能够单纯节能,还有些人的观点是,生态建筑就是未来有可能划分的建筑物平面,实际上,这些观点只看到了生态建筑的皮毛,没有完全理解生态建筑本质。

(二) 没有系统性研究农村的生态建筑

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对生态建筑系统的研究还没有达到平衡状态,城乡之间有很大距离。现在,对不同学科研究的重点主要放在那些非常发达的大中型城市,没有系统性的研究我国农村居住环境。很多研究都以本专业为出发点,尽管对内容的研究非常丰富,不过,并没有把各个不同学科相互结合起来,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尤其是怎么样在一个特殊的环境下,把植物环境工程与人居环境相互结合起来。

(三) 没有大范围对生态建筑的实践进行研究

如今,我们国家建筑界,已经出台了很多生态建筑方面的论文,这些论文思想先进,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可以促进生态建筑的不断发展。不过,大部分论文还只处于针对生态建筑设计的理论范畴,缺乏对建筑学和生态学理论的指导,也没有介绍清楚国际相关先进经验,不具备先进的工程实践模式,以及环境的分析与计算机模拟分析。

二、有效改善生态建筑设计的对策

根据目前我国生态建筑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来看,生态建筑设计要借鉴相关设计原则与实践经验,重点在以下几个环节上操作。

(一)对环境关系进行处理

要遵守节地原则,要对大自然进行保护,对土地资源进行适当的开发,对项目用地进行合理规划,逐渐提高使用土地的效率;充分利用最科学的建筑系统,有效提高建筑的使用面积,有效提升建筑的使用年限,避免使用一些淘汰的材料,如粘土实心砖等等材料,对所有的建筑废弃材料进行无公害的处理,使污染物排放量大大下降,在建筑室外铺装透水性材料,保证地下水资源的平衡性,在使用自然材料时,不要对自然再生系统进行破坏,应该使用与环境适合的亲和材料。

应该最大限度的使用可重复利用的材料,包括再生和可循环利用材料,以及短缺和不可再生的资源,对自然建材进行多区域应用,应该在施工过程当中避免出现污染。

要对自然进行防御,通过本地的气候,对建筑位置进行确定,增加一些遮阳设备,充分利用一些性能好的建筑材料,进行噪音隔离和保温隔热,在沿海地区,还需要避免出现空气盐害,采取防台风的具体措施。

(二) 遵守节能原则

传统建筑的设计,主要依据能源廉价的原则,把常规能源应用在这些建筑中,有很多问题,包括大量污染,消耗能源的速度加快。所以,应该采取适度的节能措施,充分利用本地的自然条件。现在,大量楼盘的南墙上面,都设置不少铝合金百页和混凝土板,用来放置空调的室外机,铝合金百页可以由外观精美的太阳能装置来代替,在太阳能装置的内侧放置室外机,这样功能与美观就可以实现完美的结合。也可以充分利用太阳能发电技术,并且实现小区电网和发电系统之间的并网功能。同时,要对绿化带进行设计,在设计绿化过程中,要充分重视技术,重视内涵,达到重情调轻生态的效果。应该进行层次性绿化,使物种具有多样性,使生态系统具备天然更新的能力,要采用生态功能,长寿性,适应性和抗逆性都很强的植物材料。不要片面的理解植草的绿化,可以利用树木和落叶来调整日照,建立一个可供调节的植被系统。。

(三)把智能管理系统引进来

可以采取最新的技术方法,包括随天空明暗变化进行透光效果的调节,让玻璃幕墙会呼吸,可以随阳光角度进行变化,对智能采光窗进行设计,并且参考日照强度,对室内的照明系统进行自动调整,对室内的温湿度进行自动控制。建立一个健康的,舒适的室内环境,避免采用与人体有害的装修材料。

(四)对历史进行继承并且向城市融入

城市是一种人工环境,能够充分满足生存和发展的需求,它承载着文化,可以积累大量的文化内涵,担负着人类文明的精华。在城市的发展和建设过程中,应该对历史文化保护和现代化建设之间的关系进行正确处理,需要充分尊重城市发展历程,在岁月的流逝中,城市的风貌具有更多的内涵。城市建设属于缓慢发展的过程,文化链条需要在不同阶段进行链接,所以,不能对城市文化进行切割,应该对历史风貌进行妥善保管,实现资源和景观的共享性;需要对开放式进行设计,使开放式设计位于街道尺度与建筑之间,保持居民的生活习惯,保持居民交往和出行的习惯,使居民对原有区域进行认知,促进城市和建筑的和谐统一。对城市规划需要长远的眼光,其中的结构元素具有共性的价值取向,城市形象具有非常丰富的象征性意义。

三、结语

生态建筑依然需要向自然回归,人们关注的不仅是一个平衡而稳定的系统,而是生态系统广泛性的协调和稳定,在人们的头脑当中需要始终存在生态平衡的意识。这种意识极其重要,但是这并非一种非常容易的事情。人们对生活的方式和态度体现出他们的进步性,对民族整体的发展与素质进行充分体现。作为生态建筑设计者,应该避免人们活动一无干扰到环境,促进生态系统发展的协调性和平衡性。

参考文献:

[1]纪艳伟;刘海波;浅析生态建筑设计[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18期

生态平衡的观点范文第5篇

关键词:新闻报刊语言;翻译;生态环境

中图分类号:G2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1)08-0107-02

翻译生态学最基本的一个观点是:翻译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观。翻译是社会生态的产物,生态环境是它赖以生存的基础,翻译与其生态环境只有在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中保持高度的和谐状态,翻译才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否则,翻译将受到威胁而无法存在和健康发展。

新闻报刊语言翻译作为翻译的一个分支也必然受制于新闻报刊语言翻译的生态环境。因此,新闻报刊语言翻译必须树立生态意识,尊重和顺应翻译生态规律,促进翻译生态环境的改善,从而控制生态平衡,达到翻译与自然、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政治环境对新闻报刊语言翻译的影响

新闻报刊语言翻译作为翻译的一种,首先当然是两种文字间的转换,其次还担负着对外对内宣传的政治职责,从而为加快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营造更有利的政治环境。因此,译者要善于运用正确的政治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研究和深入理解原文内容,并在此基础上运用实事求是和辩证思维的思想方法,正确处理内容和形式的关系。例如,

And while Argentina and the Philippines are predicted to have economic growth unscathed by their oil import needs, the so-called new industrial countries such as Brazil, Hong Kong, South Korea and Taiwan are unlikely to be able to sustain annual growth rate of up to 10%.

上段文字出自西方某著名报刊。但文中将中国香港特区和台湾省列与巴西和韩国并列的地位,同称为“新兴工业国家”,这无疑会伤害中国人民的政治情感,是国人无论如何亦不能接受的。因此,如果将上段文字翻译成如下中文则明显不妥。

尽管人们预测阿根廷和菲律宾两国的经济增长不会受到石油进口需求的影响,但是像巴西、香港、韩国和台湾等所谓新兴工业国家则不可能保持10%的年增产率。

翻译该段文字时,必须要在“新兴工业国家”之后添加“和地区”三个字方才符合要求。这要求译者必须具备坚定的政治立场,要从维护国家利益的高度来淡化或去掉原文不恰当的政治色彩,实现政治生态的协调。再如,中国人大新闻发言人姜恩柱在一次记者招待会答记者问时,说过这样一段话:“中国致力于谋求两岸和平统一,同时警告任何其它选择。我们已做好充分准备反对任何旨在的冒险活动和分裂行径。”

这段话的英译文是:

Mr. Jiang said China would pursue peaceful reunification between the two, but warned that there were other options available. “we are fully prepared to repulse any adventurous activities aimed at Taiwan independence, and prevent anyone from separating Taiwan from China.” he said.

这段英译文是有讲究的,主要体现peaceful reunification上。严格从字面意思来讲,“和平统一”应翻译成peaceful unification,但为什么要在unification前加个前缀re-呢?这个前缀是有一定深意的。我们所说的“和平统一”指的实际上是让台湾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而并非要首次统一中国。加了前缀re-表示again,意即再度统一,可谓天衣无缝。这样的翻译是和译者过硬的政治思想素质分不开的,从翻译生态学的角度看,和译者的翻译生态意识也是分不开的。

二、经济环境对新闻报刊语言翻译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经济作为一个重要的经济体必然要在彰显其独特性的同时有机地融入到全球经济体系当中,并成为其举足轻重的一部分。中国经济已从过去相当封闭的状态渐趋开放,进而成为国际经济大家庭的重要成员。在这个过程中,翻译尤其是新闻报刊语言翻译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从某种程度上讲,翻译的观念决定着中国经济是否能跟上世界技术革命的步伐并与世界接轨。试举一例说明。World Trade Organization是译成“世界贸易组织”还是直接取三词的首字母组合为WTO,十多年前是有争执的。结果新闻媒体泾分两路,有的写“世界贸易组织”或“世贸组织”,有的写WTO。而时至今日,后者似乎占了上风,因为不管是政府官员的工作报告,还是街头巷尾的茶余闲谈,都是清一色的WTO,这不能不给我们一种启示:把一些外来语作归化处理,译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符合国人习惯的表达方式有时是没有必要的,它不仅反映了一些译者某种狭隘的华夏文化自我中心观念,同时还会阻碍汉语言与世界语言接轨,从而延缓汉语言种群进入世界主流科技化的进程。从翻译生态学的角度看,就是翻译生态的失衡。因此,在可能的情形下,尽可能地通过音译来吸收外来词,甚至直接通过缩略(Acronym)从字母转写。如VAT(增值税),GDP(国民生产总值),TQC(全面质量控制),MBA(工商管理硕士)等等。商标翻译中采用音译的例子最多,新闻报刊语言的翻译不妨从中借鉴。在翻译理论中,音译是不翻之翻之术,早在唐玄奘译佛典时就已详细提出并阐释了所谓“五不翻”(即“秘密故”、“多义故”、“此无故”、“顺古故”、“生善故”等五种情况下采用音译)。这种翻译方法有效地保持了异族文化的本真,对于文化交流的重要价值自不待言,可以说为我们今日的新闻报刊语言翻译提供了最早的理据。

三、文化规范对新闻报刊语言翻译的影响

文化是翻译生态的主要规范环境,翻译要在文化中发展,就会受到文化环境中多种生态因素的影响。(许建忠,2009:42)全球化视野下的生态翻译要求我们必须平等对待各种文化,以确保世界语言文化的多样性。在翻译活动中,要通过适当的翻译手段建立一个平等合理的话语空间,实现多元文化共生互补的健康局面对于消解西方文化霸权主义的中心地位,重构文化交流平衡的态势至关重要。试比较下面的翻译实例:

例,有些地方官员甚至妒贤嫉能,认为下属就是下属,不应该对自己的决策能力有过多议论,否则就是班门弄斧。

译文1:Some leaders in the localities were even jealous of the worthy and the able. They claimed stubbornly that the subordinates could only obey and could not make a fool of themselves trying to show off before experts when they spoke much of the policy-making ability of the superiors.

译文2:Some leaders in the localities were even jealous of the worthy and the able. They claimed stubbornly that the subordinates could only obey and could not make a fool of themselves trying to show off their skill with the axe before Lu Ban the master carpenter when they spoke much of the policy-making ability of the superiors.

两段文字牵涉汉语成语的翻译。传统上把译文1作为标准的翻译方式,因为它撇开了语言形式,采用了流畅的意译,可以有效地消除异族文化读者理解上的障碍;而译文2在译意的同时迁就了语言形式,可能会在异族文化读者阅读时作梗。换言之,译文1是所谓归化翻译,通过恪守英语民族文化的语言传统,回归地道的英语表达方式;译文2是所谓异化翻译,通过迁就外来文化(这里当然是汉语言文化)的语言特点,吸纳外语表达方式。

同英语语言文化相比,汉语语言文化无疑是弱势文化,非主流文化。很显然,译文2的异化翻译保留了弱势文化的独特性,便于弱势文化在国际文化舞台跻得一席之位;译文1的归化翻译彰显了强势文化的文化霸权主义,加深了世界文化交流不平衡的沟壑,最终会使弱势文化弱而更弱,乃至销声匿迹,进而退出文化舞台,这对于实现文化的生态平衡是极为不利的。文化的生态平衡必然以语言的生态平衡为条件,而语言的生态平衡又要求致力于本土语言的发展并力促本土语言在翻译文本中有效渗透,最终使强势语言失去它一直固守的纯洁性,成为一种融入了其他语言甚至是弱势语言文化特征的混杂语言,使强势语言不再处于不可撼动的强势地位,从而消解霸权语言的权威。

四、伦理道德规范对新闻报刊语言翻译的影响

新闻报刊语言翻译活动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应受到一定的道德理性的约束,否则这种交往活动就会失范。这种道德理性应以承认并尊重文化差异性和多样性为前提,以平等交流为根本,以建立良性的文化互动为旨向。在具体的翻译实践活动中,在尊重文化多元性的基础下,以宽容的态度对待异族文化。因此,西方新闻报刊中的某些语言在汉语族人看来有时就是不洁语言,为中国人所不能接受。为保持国际文化交流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将整个外译汉过程纳入生态翻译的理念之下,重视语言的生态性,即绿色性、清洁性和伦理性,将他族语言中的“不洁”拒之门外,杜绝任何形式的语言污染。这既是西方语言文化对汉语语言文化的宽容,又是汉语语言文化在文化多元化趋势下保持本族文化独特性的有益努力,从全球化的视角来看,也是保持整体语言文化生态性的必由之路。这种基于伦理道德规范的生态翻译是语言文化共性对语言文化个性的宽容与理解,更是语言文化个性对语言文化共性的反拨与彰扬。试看下例:

Today’s parents, who must go beyond the birds and bees to AIDS, herpes and teenage pregnancy, might seat their child in front of a computer. Computer programs aid parents who want their kids to have the facts of life but who are uncomfortable discussing them.

现代父母向子女解释两性关系时,仅仅用小鸟和蜜蜂来比喻是不行了。他们还必须让孩子们了解艾滋病、疱疹以及未成年怀孕等一系列相关问题。对于那些想这么做、但又觉得难以启齿的父母来说,电脑程序可以充当代言人;他们只要打发孩子去打开电脑就行了。

相对于观念开放的西方人而言,中国人在性问题上偏于传统和保守。比如,汉语里就没有像英语“the birds and bees”那样关于男女间性关系较为直白的表述,翻译时只好做些回避,绕上一大圈,译为“向子女解释两性关系时,仅仅用小鸟和蜜蜂来比喻是不行了”。从生态学的角度讲,这正是为消除语言污秽和保持语言高洁从而实现语言生态的必需手法,否则必然有违汉语文化伦理,不利于语言的生态平衡。

参考文献:

[1] 徐建忠.翻译生态学[M].北京:中国三峡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