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旅游业的兴起

旅游业的兴起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旅游业的兴起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旅游业的兴起

旅游业的兴起范文第1篇

[关键词]乡村微型旅游企业;农村家庭;影响

[作者]李星群,广西大学商学院副教授。南宁,530004

[中图分类号]F59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4X(2011)02-0190-006

我国乡村旅游持续快速发展,出现了政府主导型开发模式、外来投资型模式及社区主导型开发模式,前两者虽然促进了乡村旅游目的地快速发展,但一定程度上导致本地经济控制权丧失,形成新型的剥削与被剥削关系;以社区主导为特征的内生式开发模式能够兼顾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实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代表了正确的发展方向。随着社区参与和社区自治理念逐渐深入人心,现阶段以家庭为主要经营单位的乡村微型旅游企业成为社区参与乡村旅游开发的最主要形式,并从多方面对农村家庭产生影响。

一、研究背景

国外超过95%的乡村旅游企业是雇员数少于10人的微小型企业,且较早将其纳入小企业和企业家精神的研究范畴。我国的乡村微型旅游企业在旅游者需求推动下建立,广泛分布于乡村旅游目的地,一般由企业主本人或与家人、亲戚共同投资经营,具有明显的家族性质,员工一般在5人以下,以家庭成员、亲戚为主,其经营管理多不规范,散、小、弱、差特征明显。国内对微型企业虽没有统一的界定,但2009年9月出台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已经明确提出要“修订中小企业划型标准”,目前国家有关部门正在进行中小企业划型标准的修订工作,以便各项扶持措施能够更好的落实、提高政策的针对性,这将为指导和扶植微型企业的发展提供重要的政策依据。重庆市人民政府率先于2010年6月提出了促进微型企业发展的意见,将微型企业界定为“一种企业雇员人数少、产权和经营权高度集中、产品服务种类单一、经营规模微小的企业组织,具有创业成本低、就业弹性空间大、成果见效快等特点”。

由于传统经济理论对企业规模经济的偏爱,国内外对乡村微型旅游企业的研究均比较少见。美国SBA在1984年一份报告中对微小企业强大的功效进行了积极的评价,1996年欧盟将微型企业从中小企业中独立出来,开始赋予正式的称谓。与此同时,世界各主要经济体,包括国家、地区和一些国际组织都相继重视对微型企业这种组织形态的研究。微小企业在乡村旅游领域的研究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开始并成为研究热点。考虑到生活在农村和偏远地区的澳大利亚土著居民长期以来处于社会底层和经济劣势中,提出发展旅游业是促进当地就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可行方案,而其中最主要的经济组织形式就是微型企业;微型企业对于经营者、雇员乃至整个社区来说,都产生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以家庭企业发展通用模型为框架研究了从事旅游业的这类企业的特性,对家庭企业与微型企业、家庭企业与创业精神、家庭的角色与职责、家庭企业与地方经济发展等四个主题进行了探讨。意识到,乡村旅游是促进农村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对于那些传统农业活动正在衰落的地区尤其如此;乡村旅游带动了家庭企业的兴起,同时也普遍存在一些阻碍企业乃至整个农村发展的因素;乡村旅游有可能帮助参加旅游业及其相关产业的家庭提高生活水平,而且在非物质方面也丰富了他们的生活。

近年来,国内学术界对微型企业的研究不乏探索者,他们不再满足于将微型企业笼统地包含在中小企业范畴中,而是试图就其特有的产权特征、组织结构和管理方式等进行描述和讨论。陈剑林等指出:“我国对中小企业研究由于缺乏对企业性质的真实把握,在企业划分标准上雇员人数标准的跨度太大”,进而提出:“在理论上,若我们再不顾微型企业异常活跃丰富的现实只专注中小企业或大企业的研究,这也许是我国企业研究理论的悲哀。”目前,分布于旅游行业的微型旅游企业研究也开始进入学者的视野。基于桂林阳朔西街的调查数据,保继刚、邱继勤发现,乡村旅游企业的存在直接促进或加速了当地社会文化的变迁。邱继勤还特别分析了阳朔西街的乡村旅游企业在当地的就业效应,认为小型旅游企业在促进旅游目的地居民就业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而且与大型、中型旅游企业相比,在帮助当地居民、女性、就业困难人群就业以及对目的地居民培训方面的作用更为突出。本人通过对广西乡村旅游地区乡村微型旅游企业的调查,揭示了其特征,指出其经营效应因家庭经济地位、生意经验、旅游相关工作经历、外出经历、管理工作经历、企业初始投资规模、当地乡村旅游业成熟度的不同而存在显著差异。国内外的研究均从不同侧面显示出乡村微型旅游企业与农村家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考虑到我国乡村旅游微型企业广泛分布于民族地区进行了乡村旅游开发地区,研究其对农村家庭的影响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乡村微型旅游企业对农村家庭的影响层面

广西的乡村旅游起步早,发展速度快,在全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早至上世纪90年代初,以阳朔为标志的广西乡村旅游就已享誉海内外,目前形成环南宁市、大桂林、北部湾滨海、盘阳河、环柳州市、右江河谷、中越边关和西江经济带等乡村旅游集群,并有大量的微型旅游企业分布。为了系统研究民族地区乡村微型旅游企业对农村家庭的影响,选取广西主要城市近郊:即南宁市近郊、桂林市近郊、北海市近郊,以及主要县(区):即武鸣、龙胜、资源、阳朔、临桂、灵川、乐业、田东、田阳、靖西、东兴、环江等地的乡村微型旅游企业的业主进行调查,收集其就企业对家庭影响的16个指标看法,其中以1-5分别代表完全不同意、不同意、中立、同意、完全同意。共收集有效问卷233份,数据采用统计软件SPSS进行分析。

因子分析能够很好地对影响家庭的指标进行分析归类。首先对影响家庭的16个题项进行巴特利球度检验,Bartlett值为120,其对应的相伴概率值为0.000,小于显著性水平0.001,进行KMO检验,KMO值为0.715,说明数据阵是相关阵而不是单位阵,适合作因子分析。然后以16个影响家庭的指标为变量进行因子分析,提取特征值超过1的因子,得到因子旋转后的因子负荷矩阵,得出问卷中“接待、服务顾客对个人与家庭生活干扰大”这一项不适合单独作为一个影响层面。删除这一项后重新进行因子分析,利用主成分分析得出第二次因子旋转后的因子负荷矩阵(见表1)。根据累积解释变异值,这四类影响层面涵盖了58.55%的信息,由此可认定这四类影响层面能够解释大部分变量信息,且各变量负荷绝对值系数比较高,说明各因子中的原始变量有较显著的相关性。根据各原始因子所包含的信息可以看出,四类因子分别对应乡村微型旅游企业对家庭成员关系

影响、对家庭经济影响、对后代影响、对家庭和个人兴趣影响。

三、乡村微型旅游企业对农村家庭的影响分析

开发乡村旅游为当地村民带来了商机,以家庭为单位,为旅游者提供食、住、行、游、购的行业产生,形成了“以住宿、餐饮为主,以旅游交通、旅游购物为辅”的各种乡村微型旅游企业。根据上述因子分析的结果,并结合实地访谈,目前乡村微型旅游企业对农村家庭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四方面:

1、企业对家庭成员关系的影响

乡村微型旅游企业对农村家庭成员关系的影响集中表现在:企业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就业,家人有更多地时间相处、沟通,进而促进家庭和睦;家人共同分享决策权和分担工作,家庭成员关系平等,其中女性家庭地位明显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其出路不外乎外出打工或留守,在乡村旅游业发达的地区,外出务工积累了一定资金和经验的村民返乡创业,在其示范带动下更多的村民加入到创业行业。对于创办乡村微型旅游企业的家庭来讲,家庭成员共同生活,以接待旅游者、从事农业生产为主,基本免除了家人到外地打工引发的夫妻分离、孩子教育、农业生产后续无力等问题。调查显示:73.8%受访者认为微型企业解决了家人的就业问题,67.3%认为家人能有更多的时间相处,指标“促进家庭和睦”平均值达4.18,得到了76.8%的受访者认可。一般来讲,微型旅游企业以夫妻店居多,其创立倾家庭,甚至家族所有积蓄,女方娘家人的支持成为不可忽视的力量,加上女性具备旅游服务行业的工作优势,分别有70.8%、73.0%的受访者与爱人或家人共同分享决策权,平等分担工作,女性地位得到明显提高。

2,企业对家庭经济的影响

企业对家庭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旅游经营收入占家庭收入的比重大。乡村旅游通过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当地村民增收。在开发乡村旅游前,乡村地区家庭以农业收入和打工收入为主。随着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村民的收入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据调查,乡村微型旅游企业收入占家庭收入的比重小于20%占6.6%,比重20%-40%占18.3%,比重40%-60%占19.2%,比重60%-80%占18.8%,比重大于80%占37.1%。在乡村微型旅游企业创办时间和经营时间普遍不长的情况下,已有超过50%企业所在家庭旅游经营收入占家庭收入的比重大于60%。目前乡村微型旅游企业业主普遍认可企业对家庭经济的贡献,但由于创办这类企业跟风现象比较明显,近年来企业的数量激增,而提供的业务差异性很小,经营竞争激烈,业主认为企业运营满意度和竞争满意度明显偏低,绝大多数的企业目前的经营效益并没有达到业主的预期目标,其中“与未创办企业前的家庭收入相比,对目前家庭收入满意”、“与以前相比,对目前企业运营满意”、“与竞争对手相比,对目前收入的满意”、“目前的经营效益达到了预期目标”持正面看法的受访者比例分别是62.8%、39.2%、37.2%、29.0%。

3、企业对家庭后代的影响

绝大部分乡村微型旅游企业的经营场所亦是家庭生活场所,经营活动必然会影响到家庭生活,会影响到业主对待后代的看法。调查显示,认为接待、服务顾客对个人与家庭生活干扰大的业主仅占33.7%,绝大部分乡村旅游开发地的村民对旅游业持欢迎态度。乡村旅游者在旅游时总是通过各种途径了解乡村的异域风情,在村民家消费时乐意与主人交流,绝大多数企业的从业人员也比较健谈,这种双向交流很好地满足了旅游者消费需求,从业人员也以旅游者为窗口增进对外界的了解,在思想、行为上都会有所触动。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家业的最终处理方式是遗传给后代,这种风气在农村尤其盛行。调查中发现,认为今后会让子女继承旅游企业的业主仅为46.0%,而愿意让子女参与经营、锻炼其工作或创业能力的仅占52.80%,大部分业主希望自己的后代能够走出乡村到外面闯世界,而不是守着家业过平淡的日子。

4、企业对家庭和个人兴趣的影响

为创办乡村微型旅游企业,很多家庭将家中能用上的财产都利用上,企业成了一项集家庭房产、金钱为一体的重大投资。调查发现,业主在创业之初的创业影响因素以“为了赚更多的钱”为第一重要影响因素,而在经营中“挣足够的钱满足家庭的经济需要”的平均值高达4.15,说明经济利益的驱使一直是乡村微型旅游企业存在和发展的内在动力。企业的经营活动明显不同于农业生产活动,具有工作对象、工作时间不确定性以及旅游需求的多样性,旅游从业人员的时间安排常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会产生从业人员个人或家庭的兴趣爱好与企业经营的矛盾。对“企业经营比个人和家庭的兴趣重要”持正面看法和负面看法的受访者比例基本相当,因此总的来讲,受访者将企业经营与兴趣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

四、乡村微型旅游企业对家庭影响的差异分析

就受访者性别、婚姻状况、年龄、文化程度、家庭经济地位、阅历共6项指标对前述15项影响家庭的指标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或一维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乡村微型旅游企业对家庭影响程度因受访者的年龄、文化程度、家庭经济地位、阅历的不同而存在显著差异(见表2);性别、婚姻状况不同的受访者认为乡村微型旅游企业对所在家庭影响差异不大。

乡村微型旅游企业对家庭影响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一、从学历角度看,初中文化程度业主所占比例高,其比其它学历层次的业主认可企业的存在能够保证家庭成员有较多的时间相处。学历为初中的受访者与文化层次高的受访者相比,前者更赞同让子女继承家业。二、家庭经济地位较高的受访者其收入满意度、运营满意度、竞争满意度均高于相对经济地位较低的业主。三、具有丰富的阅历能够使受访者在竞争中获取相对竞争优势,因而阅历丰富者其企业的竞争满意度高。四、年龄在35-44岁的受访者与其它年龄段的受访者相比,后者更希望通过企业的运营提升家庭的社会地位。另外,18-34岁受访者与45岁以上的受访者相比,当企业经营与个人和家庭的兴趣产生矛盾时,前者更注重个人和家庭的兴趣,而后者更注重企业的经营活动。

五、研究结论与建议

旅游业的兴起范文第2篇

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有企业的投资活动一直承担着拉动整个国家经济增长动力的使命,也是促进国民经济快速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环节。国有企业由于其产权具有其特殊性,因此使国有企业的投资行为变得更为复杂。近年来国务院国资委为了减少国有资产投资损失,不断加大对国有企业投资的管理力度,先后出台多项管理规定,旨在规范国有企业的投资行为,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但由于我国的国有企业相对于国外的国有企业而言,本身就具有极特殊性,因此从根本上说它们并算不上真正意义上追求企业本身利益最大化的市场竞争主体,在市场经济中,国有企业往往扮演着双重角色。因而带来的结果是国有企业在进行投资决策时,无法按照合理的方法做指导,按照指定的目标作基准,导致非效率投资行为的出现,负面影响了整个国家的国民经济协调发展。针对国有企业投资行为与投资效率的研究,一方面对于优化国有企业资本结构选择,减少投资损失,指导进行科学的投资计划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另一方面对于提高国有企业投资的绩效,防止盲目投资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同时对国有企业投资问题的研究对于政府及国有资本出资人的相关利益主体、学术界和社会公众正确、透彻地认识国有企业,理性分析投资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一、导致非效率投资行为的问题

(一)投资方向不合理

企业能否实现预期的投资目标,关键在于是否能够确定的投资方向是否合理。在国有企业的投资行为中,投资方向不合理或者不清晰的现象屡见不鲜。许多国有企业没有制定符合本企业实际经营发展的短期和中长期投资计划,投资行为随意化,往往因为追求小利或一时得失而轻率出资。例如大型国有企业,在其投资项目中,有很多并不与其自身的主导业务――计算机软硬件服务业相匹配,盲目投资于与本企业主业不相关、业务人员不熟悉的领域,以至于公司难于进行经营运作。比如IT行业的国有企业投资服务业、光电能源业,建筑施工业等,就没有顾及本公司自身优劣势,盲目向这些行业渗透,严重违背行业分工,形成了“大而全、小而全”的局面,造成投资管理效率低下而管理难度也增加,同时也没有制定谨慎细致的短期和中长期投资规划,总是向个别行业领域和地区出资,结果给本企业增加了较大的投资风险。

(二)投资项目缺乏科学的可行性研究

作为企业重要的经济活动之一,投资关系着企业的生存及发展。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管理者将目光投向投资领域。但是,如何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首先就是把握好可行性研究这个关卡。很多国有企业为了追求自身的利益最大化,只要是大的项目,只要是知名的领域就投资,根本不进行前期的调查研究及分析,或者仅仅流于形式,最终导致投资效益低下或亏损,甚至全部的投资损失。

(三)投资决策过程不规范

国有企业的决策过程是一种经济决断行为,要想实现最终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就必须严把决策过程关,规范其行为,才能有效防范决策风险,减少决策失误。在当今国有企业的治理过程中,这是最基本也是必然的要求。只有当国有企业所有者、决策者、经营者、监督者各司其职、相互协调、互为制约时,企业才能有效运行。但是,一方面有的国有企业对重大投资事项仍然不报国资委或上级主管机关批准或备案,在无授权的情况下自主决定,盲目扩大本企业对外投资规模,严重损害了国有资本;另一方面有的国有企业在股权变更或其他国有资本变化过程中,没有按照国资委的有关规定对国有资产进行专业规范的价值评估,使国有资产在对外投资中流失。

(四)投资链条长

近些年,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国有企业迅速扩张,子孙公司层出不穷。管理链条十分冗长。很多参股公司缺少详细的财务数据,投资情况知之甚少。投资链条呈现赶“潮”追“风”的形式,属于非理性延伸。其实企业自身“做大做强”的计划并未得到实质性实现。在总资产、总投资额快速增长的同时,其盈利能力、竞争能力和发展能力并未相应得到提升,随之而衍生的负面效应却愈见强烈。在投资参股的多家公司中,由于持股较少而没有资格参与决策和管理,权力机构中决策权或经营权旁落他人,出席董事会也是例行公事,不能实质性的掌握企业真实运营状况。许多公司又派生出四级、五级的公司,战线越拉越长,主业更换频繁,内部管理混乱,“馅饼”变成“陷阱”,并没有产生实际预想的投资效益。

(五)不重视财务管理的地位

很多国有企业在前期投资进行项目可行性论证时,没有聘请专业的财务专家对投资项目的总成本、回收期限、目标效益等进行充分估算和计划,并在项目的最终实施过程中也没有采取必要的财务管控措施,考察投资其是否达到了原来设定目标,投资是否有效率。

二、非效率投资行为的治理建议

我国国有企业存在非效率投资行为,在系统剖析了造成这种行为出现的原因后,如何有效的避免出现在投资行为中的问题,以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在提高企业投资收益的同时,降低企业投资风险,以达到扩大国有企业自身规模的目的便具有重要意义。

(一)围绕企业总体发展战略和未来发展目标确定投资方向

国有企业在投资决策时,应注重投资的长期收益是否有效率。要制定适合企业发展的总体战略,明确未来发展方向,而企业在每一阶段的每一项投资,都以提高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为目的,要紧紧围绕企业总体发展战略。同时,国有企业做任何一项投资决策时,都应科学详尽地分析比较历史与现实、计划与实际、国际与国内同行业的信息资料,探求和寻找契合实际的投资方向,选择与本企业主业相关的投资领域,提出战略投资方案,进行筛选、评价与决策。

(二)建立规范的投资管理程序

1.慎重地把好投资决策关

依据新《公司法》规定,股东会决定企业的投资计划,董事会决定企业的投资方案,经理负责实施方案,监事会负有监督责任。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和国有企业的实际,规范国有企业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的组织和行为,落实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管理层之策,积极构建“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运行机制是有效进行投资项目决策的前提和基础。

2.严格投资的立项程序

立项环节是确立投资行为的重要一环,严格管控立项程序对于减少或避免国有企业投资风险具有重要意义。作为国有企业主管投资的部门,应该从预期收益、法律风险以及运行可行性等各个方面,系统论证国有企业的每一项投资。在立项过程中,应重点针对投资项目是否合法合理,未来经营管理是否存在困难,预期投资收益能否有效达成等多个方面。以此规范投资立项程序,使其科学性、可行性、效率性、严谨性,使投资在经济上可取,技术上可行,法律上合法。

3.严格投资的审批程序

在我国,在做好投资立项的基础上,国有企业实施每一项投资项目均应经过严格的审批程序,即及时将投资审批内容报送至国务院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或上级主管单位审批。按照政府出台的关于国有资产管理的规定,国务院国资委对国有资产负有监督管理的职责。国有企业非效率投资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决策失误。因此,国资委严格投资的审批程序,坚持审慎的原则评估此项目未来可能发生的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4.强化监督运行

为了保证投资的有效率,首先就要求国有企业应该建立投资风险责任人制度,并将未来投资公司经营中的问题与该责任人的经济利益相挂钩,与责任人的职务升迁相联系,奖励与惩罚相结合,以此激励责任人强化投资公司的运营管理,解决国有企业非效率投资现象。其次,建立投资动态管理制度,对所有投资公司进行全过程监督。如建立投资专项审计和跟踪审计制度等,降低投资风险。再次,建立对外投资公司高管人员绩效考核制度,定期考核公司人员,按照“资源占用要有偿、投资要有回报、经营不能亏损、资产流失要追究”的经营原则,实施经营责任制,以激励机制和风险制约机制防止经营上的短期行为。

(三)建立完备的投资管理制度,加大内部控制力度

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国有企业都应制定符合本企业实际的投资管理制度,以增强投资管控力,从制度上约束企业行为,建立以母公司?橹鞯嫉耐蹲使芾砟J剑?全面推进投资流程制度化、规范化,坚持把控投资管理原则至关重要。

旅游业的兴起范文第3篇

一、人性化管理在旅游企业中的重要作用

人性化管理在旅游企业中的作用如下所示。

(一)企业员工的潜力得到充分挖掘

通过人性化管理,企业员工在工作中会感受到企业的重视程度,员工把自己当作企业的主人翁,会尽全力发挥自身的才华,尽职尽责的推动企业的发展。

针对旅游企业积极创新。国外发达国家的观点为:不积极创新就代表着死亡。世界经济合作组织的观点为,政策要倾向于国家的知识创造应用能力及创新能力,这是知识经济的核心。创造有利条件引领企业进行创新与投资活动,这是政府的主要工作,大力推动技术创新。由此可见,创新才是企业的灵魂,人才则是创新的主体,而人才创新的基本条件就是实施人性化管理,不断推动创新型人才的发展。

(二)旅游企业的凝聚力得以增强

一个旅游企业如果人心恍恍,各自为政,是根本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企业的,也绝不会得到长久的发展。旅游企业就象一台机器,由多种零件组成,每一个零部件的亲和力和协调性都决定着这台机器的经营能力与运转效率。通过人性化管理方式,可以集中员的思想,旅游企业的凝聚力得以增强。

(三)实现民主化管理的旅游企业

实现人性化管理的主要渠道就是企业民主管理体制,民主管理体制是人性化管理的必然结果,也是人性化管理的主要特征。人才具有流动性,个体性和分散性特征,是知识的一种载体。为充分运用和发挥员工的知识,一定的实施民主管理手段,让员工在活动中积极进行营销管理,科研决策等工作。

二、人性化管理在旅游企业中的具体操作方法

(一)实施人性化管理的基础就是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管理机制

科学化管理的主要特点就是健全的管理机制,也是实施人性化管理的基本前提和基础。旅游企业如果要建立和谐的经济秩序,员工们对单调具体的工作没有厌烦情绪,能够在工作中感受快乐,一定要立规矩,在规则中圆润沟通。如果企业中每一位员工都可以遵守科学管理机制要求,就能够确保企业经营效率。一个旅游企业如果没有健全的科学管理机制,没有人性化管理措施,员工就会产生惰性,工作效率大大下降,人性化管理就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二)实现人性化管理的基础是努力提升员工的素质

旅游企业具有直接为人民服务的显著特点,企业员工素质将对人性化管理成功与否产生直接影响,也将进一步影响到旅游企业的效益,所以,旅游企业需要重点培养员工的基本素质,培养素质过程中应当对员工的人权给予必要的尊重, 要对人性有充分的理解,重点培养员工的爱岗敬业精神,提升员工的政治思想,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根据不同的状况,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努力提升企业员工的技术和业务水平。积极组织员工参与各种活动,不断加强员工协调精神和责任感。在很多企业里面,不少员工思想观念过于传统,脱离了当今市场经济的发展, 对企业的发展产生很大的约束。作为企业即要吸收大量青年才俊,又要提升宣传教育力度。旅游企业要把新型管理理念输送给老员工,尽量转变思想,少采取换人的方式,帮助他们接受新管理模式,新机制和新事物,不断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推动人性化管理的顺利实施。

(三)为确保顺利实施人性化管理,应当加大投入力度进行管理

加大力度投入旅游企业的成本,是实施人性化管理的基础。要将人性化管理内容加入到旅游企业管理计划中,真正落实人性化管理工作。作为旅游企业的管理者,要对人性化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有充分认识,提升人性化管理的投入力度,进一步改善员工居住环境,提高培训员工的费用,提升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即要投资到内在情感方面,也要投资到外在物质方面,双方协同作用,真正实施人性化投入措施。

(四)采取的人性化管理策略要与旅游企业自身相适合

企业制定的人性化管理模式要符合企业本身的特点,在员工的生活和工作中逐步渗透管理因素和情感策略;适度把握策略宽度,引导员工积极创新,鼓励员工要勇于违错误,并积极改正错误; 企业要赏罚分明,采取正确的激励策略,制定激励制度对员工的行为进行控制,提供有效的渠道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人性化管理工作;针对企业员工的特点和个性,准确利用个性设计策略,设计出合理科学的岗位,让员工们工作更加顺畅,在精神上感到舒服。另外,还要有效结合旅游企业成功的人性化管理策略,努力实施特色鲜明的人性化管理模式。

三、结语

旅游业的兴起范文第4篇

为了推动全省休闲旅游农业加快发展,打造休闲旅游农业品牌,提升休闲旅游农业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创建休闲旅游农业的星级企业。吉林省乡镇企业发展协会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分会根据《吉林省休闲旅游农业星级评定办法》,在各地乡镇企业、休闲旅游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推荐的基础上,经过吉林省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分会现场考察和专家评审,吉林省乡镇企业协会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分会决定,命名吉林市神农庄园有限公司等7户企业为吉林省休闲旅游农业五星级企业;御龙温泉渡假村有限公司等11户企业为四星级企业;亚东度假旅游山庄等17户企业为三星级企业;四平市铁东晨亮会馆等8户企业为二星级企业;德惠市钱塘林休闲农业庄园等5户企业为一星级企业。星级企业实行动态管理,有效期为2011年8月~2013年8月。

希望评定的星级企业进一步加强企业管理,发挥休闲旅游农业带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创业就业的作用,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全省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的进一步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附件:吉林省休闲旅游农业星级企业名单

五星级企业

吉林市神农庄园有限公司(昌邑区)

长春关东文化园休闲度假有限公司(绿园区)

吉林市炮台山体育公园(丰满区)

汪清县蓬莱生态旅游度假村

吉林鸡冠山国家森林公园(梅河口市)

长白朝鲜族自治县朝鲜族小康村有限责任公司

大安市水木天成旅游产业开发有限公司

四星级企业

吉林省御龙温泉度假村有限公司(双阳区)

吉林圣德泉亲水度假花园有限公司(船营区)

吉林市铭山绿洲生态园旅游有限公司(龙潭区)

延边国贸农业科技文化园(延吉市)

伊通满族自治县辰龙生态开发有限公司

梨树县兴旺休闲酒店

梅河口市三永农牧服务有限公司

吉林五女峰国家级森林公园(集安市)

白山市立信度假庄园(浑江区)

通化永生神龙商务有限公司(通化县)

吉林省江城旅游度假村(东丰县)

三星级企业

吉林市亚东休闲度假有限公司(丰满区)

吉林省牧家养殖有限公司(农安县)

蛟河市松花湖渔业有限责任公司

舒兰市山水泉度假山庄

珲春市大海实业有限公司

珲春市田源农副产品有限公司

吉林雁鸣湖国家自然保护区(敦化市)

和龙市青龙渔业有限公司

延边崇善农特产品有限公司(和龙市)

吉林森工集团伊通绿色生态园有限公司(伊通县)

吉林省四平市铁东区叶赫满族镇叶赫那拉城

柳河三仙夹生态科技园区有限公司

白山市盛雅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浑江区)

白山市青山湖风景区管理处(浑江区)

白山市绿林野猪林山庄(浑江区)

白山市三道沟镇鸭绿江度假村(浑江区)

长岭县永久镇柳篙村柳泉山庄有限责任公司

二星级企业

四平市铁东区晨亮会馆

四平市铁东区山里红度假区生态园

临江市聚源水产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

白山市浑江区向阳山休闲度假村

白山市浑江区水乡人家

镇赉县英台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休闲观光园

敦化市崇山湖度假村

敦化市小石河水库管理处

一星级企业

德惠市钱塘林休闲农业庄园

长白朝鲜族自治县昌迪土特产有限责任公司

长白朝鲜族自治县细鳞红点鲑养殖场

白山市浑江区清水坊

旅游业的兴起范文第5篇

现代公司内部治理结构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一个委托关系的契约,契约的不完备性与信息的非对称性导致了企业治理问题的产生。钱颖一教授认为:“在经济学家看来,公司治理结构是一套制度安排,用以支配若干在企业中有重大利害关系的团体――投资者(股东和贷款人)、经理人员、职工――之间的关系,并从这种联盟中实现经济利益。”这个定义包括两层含义:1、企业是由一系列相关的利益团体以一定的方式组合而成,要素的投入者有权平等地从企业获取收益,这要求各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公司治理;2、各利益团体的偏好是不同的,在追求剩余最大化的过程中,各方力量不停地进行博弈,我们必须设计出一种制度约束和激励各方力量,以达到新的均衡。治理结构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契约制度,它通过一定的治理手段,合理地配置产权未能明确界定的企业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协调企业相关利益者之间的利益与权力关系,促使他们长期合作,以保证企业的决策效率。

一、我国国企治理结构的产权契约不完备性

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合理地界定产权,在企业内部和外部形成一种对企业相关利益者激励和约束相容的机制。由于国有企业的国有产权的残缺性和产权主体虚置化,使得国企治理结构中来自股东的监督和约束机制没有形成,从根本上制约了企业法人治理效率的提高。契约的不完备性和动态特性,要求契约签约方在企业的成长过程中不断地修订自己的利益目标,与此同时约束其它签约方。然而,我国国有企业的产权的所有者是国家,政府集经济管理者和国有资产所有者于一身,具有双重的目标,同时实际行使国有产权的官员自身也有一定的利益偏好,决定了其做出的决定很难出于企业的有者权益最大化的考虑。国有资产所有者约束和监督其他契约签约者的力量比较弱,加剧了契约的不完备性,国有企业的实际控制权落入企业的经营者手中,这势必造成效率的损失。

二、不完备产权契约的动态均衡和治理效率的优化

现代企业产权契约的演进趋势是从一元激励到多元激励,作为多元激励机制的企业,必然要求构建多元激励的治理主体。企业是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共同体,公司治理结构就是这些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互动和博弈。共同治理体现了多元激励与效率的统一,所以我国国有企业的治理应采用共同治理原则,完善国有企业的内部治理结构和外部治理制度。

1、产权契约主体的多元化。公司股权结构的不同决定公司治理要解决的根本问题不同:高度分散的公司股权结构要求公司治理防止企业由陷入内部人控制;相对集中或高度集中的股权结构决定公司治理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如何防止控股股东或大股东侵占中小股东权益的问题。我国公司治理不仅要解决控股股东或大股东侵占中小股东利益问题,更要有效的解决国有资产产权主体缺位所带来的各种问题。国有资产产权主体的缺位,表示企业契约的主体就是不完整的,所签订的契约的更谈不上完备性,提高国企的治理效率就应使企业契约中资产所有者真实化或企业资产的者有足够的激励去监督其它利益实体。我国国有企业股权过度集中是国有企业引入多元治理主体的重要障碍,改善我国国有企业治理结构的产权基础的根本措施是通过大力培育机构投资者和完善我国的股票市场来降低国有股权的集中程度。股权的高度分散使得个人股东和机构投资者不大可能对其所投资的公司具有控制权,但在股权高度分散的情况下,小股东常存有“搭便车”的行为,没有足够的意愿和动力去监督大股东。而机构股东追求的是公司的长期利润回报,其愿意接受一个投资者的责任,积极参与公司未来战略的制定。所以为改善国有企业的治理效率,最重要的举措就是在进行国有股减持的过程中引入几个持股比例大致相同的机构投资者,形成多方力量相互制衡的局面,改变企业契约中委托者缺位的现象。

2、产权契约中人力资本的激励与约束。非人力资本与人力资本是企业产权契约的主要参与者,人力资本具有主观能动性,其效用难以测定,需要在企业内部重新对人力资本进行定价。这表明人力资本只有在企业中才能不断升值,一个有效的产权安排必定要符合人力资本的特殊产权性质。企业财富是企业利益相关者,特别是对企业做出专用性投资的利益相关者创造的结果,这决定了在我国的公司治理中要特别重视对人力资本的激励和约束。人力资本主要包括企业家和企业员工。企业家是企业的创新者和创新领导者,其在非均衡经济中寻找价值机会和实现价值的努力创造了企业的利润和促进了企业的发展,优化了社会资源的配置。现代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其异质性的特征决定其在企业生产中的不可完全替代性,人力资本的重要性和专用性要求必须健全人力资本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为在激发企业经营者的创造性和积极性的同时约束其偏离股东权益最大化目标的行为,我国应建立一个竞争性的职业经理人市场,改变国有企业经营者由政府任命的现状,从企业外部对不胜任工作或的经营者构成威胁。人力资本的专用性使其所有者承担着巨大的风险,所以我国国有企业应采取措施让职工参与企业治理。人力资本参与公司治理有得于解决产权契约中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机会主义行为,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契约不完备性而导致的资源配置的扭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