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理性消费重要性

理性消费重要性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理性消费重要性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理性消费重要性

理性消费重要性范文第1篇

作者:钟嘉熙,朱敏,吴智兵,孙华锋,林宁,左俊岭,刘南,叶志中,陈银环

【关键词】 SARS

摘要:【目的】探索中医药治疗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的有效方法。【方法】对61例入院时以卫气分证为主的SARS患者,治以疏风清热、利湿解毒法,拟定基础方(僵蚕10g、蝉蜕6g、银花10g、连翘10g、桔梗10g、蒲公英20g、芦根20g、甘草6g)随证加减,配合中成药清开灵、鱼腥草注射液及小柴胡片进行治疗,按相关标准进行疗效分析,并与同期深圳东湖医院采用纯西医治疗的50例作对照分析。【结果】本院收治的61例全部治愈出院,平均退热时间为(403±394)d,肺部阴影开始吸收时间平均为(434±276)d,病灶明显吸收或完全吸收时间为(693±402)d,平均住院天数为(905±491)d;与同期深圳东湖医院采用纯西医治疗的50例比较,平均住院时间、胸片病灶开始吸收时间及明显吸收时间均较短,治愈率较高。60例卫、气分证患者经治疗均未传入营血分。无1例出现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无1例使用免疫球蛋白和抗病毒西药;仅1例使用了面罩持续正压吸氧;仅5例(占820%)短期应用过地塞米松,无1例出现股骨头坏死。【结论】对SARS患者早期应用疏风清热、利湿解毒为主的中医药治疗,能有效控制病情由卫气分传入营血分,疗效较单纯西医治疗有一定优势。

关键词:非典型肺炎/中药疗法;疏风清热;利湿;卫气营血辨证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简称非典)又称为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是一种以呼吸系统结构和功能损害为病变基础的急性传染性疾病,其传播流行已严重危害到我国乃至世界人民的健康和经济建设。据各国医学专家预计,在今冬明春,SARS卷土重来的可能性极大,因此寻找有效的规范的SARS防治方法迫在眉睫。

迄今为止,各国在SARS防治和研究中的主要成就包括:2003年4月16日世界卫生组织(WHO)正式公布非典的病原体为非典相关冠状病毒(SARSassociated coronavirus,SARSCoV),简称非典病毒[1];高效的诊断方法取得快速进展;疫苗的研制正在加紧进行中;目前对于SARS的基本治疗方案主要包括试用抗病毒药物和糖皮质激素,及时应用面罩持续正压吸氧(必要时气管插管),对症和支持疗法等[2]。但是抗病毒药的确切疗效未能得到证实,糖皮质激素的副作用一直是困扰临床工作者的巨大问题。中医药对于SARS取得的疗效已得到包括WHO专家在内的广泛重视。卫生部疾病控制司组织专家制定了“非典型肺炎的防治技术方案(试行)”,该方案根据广东经验,提出中药的治疗原则为按温病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论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度强调发挥中医药在SARS疫情控制中的特色优势,提出了“非典型肺炎中医药防治技术方案(试行)”,方案中指出本病属中医“温病”的范畴[3]。因此探索应用中医温病学的理、法、方、药辨治SARS具有重要意义。

为探索中医药治疗SARS的有效方案,本研究对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在2003年1月20日至2003年6月9日收治的61例SARS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了分析,并与深圳东湖医院采用纯西药治疗的50例[4]作比较,现总结如下。

1 观察对象和方法

11 西医诊断标准

诊断均符合卫生部2003年5月3日颁布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临床诊断标准(试行)》,并经广东省非典防治专家组临床确认。

111 流行病学史

①与发病者有密切接触史,或属受传染的群体发病者之一,或有明确传染他人的证据;②发病前2周内曾到过或居住于报告有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人并出现继发感染疫情的区域。

112 症状与体征

起病急,以发热为首发症状,体温一般超过38℃,偶有畏寒;可伴有头痛、关节酸痛、肌肉酸痛、乏力、腹泻;常无上呼吸道卡他症状;可有咳嗽,多为干咳、少痰,偶有血丝痰;可有胸闷,严重者出现呼吸加速,气促,或明显呼吸窘迫。肺部体征不明显,部分病人可闻及少许湿罗音,或有肺实变体征(注意:有少数病人不以发热为首发症状,尤其是有近期手术史或有基础疾病的病人)。

113 实验室检查

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一般不升高,或降低;常有淋巴细胞计数减少。

114 胸部X线检查

肺部有不同程度的片状、斑片状浸润性阴影或呈网状改变,部分病人进展迅速,呈大片状阴影;常为多叶或双侧改变,阴影吸收消散较慢;肺部阴影与症状体征可不一致。若检查结果阴性,1~2d后应予复查。

115 抗生素的使用

抗菌药物治疗无明显效果。

临床诊断标准:符合111①+112+114条及以上,或111②+112+114+115条,或111②+112+113+114条。临床排除上呼吸道感染、流感、细菌性或真菌性肺炎、艾滋病合并肺部感染、军团病、肺结核、流行性出血热、肺部肿瘤、非感染性间质性疾病、肺水肿、肺不张、肺栓塞、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症、肺血管炎等临床表现类似的呼吸系统疾患。

12 中医卫气营血辨证标准和挟湿标准

参考《温病学》[5],具体内容如下:温病发热、恶寒、咳嗽、口微渴、苔薄白、脉浮数为卫分证;但发热、不恶寒、汗多、尿赤、舌质红、苔黄、脉数有力属气分证;若兼见卫、气分证特点者为卫气同病;身热夜甚、心烦、时有谵语、舌质红绛属营分证;身热、躁扰不宁、或神昏谵语、出血、舌质深绛属血分证。挟湿则证见发热或身热不扬、脘腹痞满、苔腻。

13 一般资料

符合上述诊断标准的61例病人中,男37例,女24例,年龄最小者15岁,最大者88岁,平均年龄(3843±1897)岁。所有患者就诊时均以发热为主症,发热时间最短05d,最长15d,平均(370±346)d,体温最低为373℃,最高为42℃,平均(3857±102)℃;恶寒35例(5738%),咳嗽49例(8033%),精神疲倦41例(6721%),纳呆、脘痞36例(5902%),头身重痛或肌肉酸痛53例(8689%),苔腻38例(6230%);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升高者13例(2167%),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升高者17例(2833%),二者均升高者11例(1833%);外周血分析各指标大多在正常范围内,淋巴细胞(LYM)偏低者占1404%、偏高者占175%,中间细胞(MID)偏高者2281%、偏低者351%,血小板(PLT)偏低者1579%、偏高者未发现。

61例患者入院时属卫分证16例(2623%),卫气同病证23例(3770%),气分证21例(3443%),营分证1例(164%),挟湿表现者38例(6230%),总属卫气分证候者60例(9836%)。

胸部X线表现:全部胸片经广东省非典防治专家组鉴定确认。在整个疾病过程中(从起病到出院时止),所有患者肺部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片状、斑片状浸润性阴影,部分病人进展迅速,呈大片状阴影,呈多叶或双侧改变,亦有单侧病变者。

14 治疗方案

141 中医治疗方案

采用疏风清热、利湿解毒中药,基础方:僵蚕10g、蝉蜕6g、银花10g、连翘10g、桔梗10g、蒲公英20g、芦根20g、甘草6g。毒热壅盛加玄参15g、重楼15g,邪伏少阳或膜原加柴胡10g、黄芩15g,咽痛加岗梅根20g、马勃10g,湿盛加厚朴10g、法夏10g、竹叶10g,咳嗽加枇杷叶15g、前胡10g、杏仁10g,每日1剂,水煎服。中成药以清气泄热之鱼腥草注射液100mL静脉滴注,2次/d;清开灵注射液4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静脉滴注,1次/d;常规加用小柴胡片(4片口服,3次/d)。

142 西医治疗方案

在常规对症支持治疗条件下常规使用抗生素,我们选用了新大环内酯类与第三代头孢菌素2联用药(阿齐霉素05g静脉滴注,1次/d;头孢三嗪1g静脉注射,每12h1次。严格控制糖皮质激素的应用,只在高热持续3d以上不退,胸片示肺部阴影迅速增多,或阴影密度较快增高有实变趋势时(肺泡、肺间质出现水肿时)才使用;予地塞米松5~10mg静脉注射,1次/d,连用3~5d,每天复查胸片,肺部阴影吸收后即减量或停用。

2疗效标准及治疗结果

21 疗效标准

参照《卫生部有关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例出院标准》:(1)体温正常7d以上;(2)呼吸道症状明显改善;(3)X线胸片炎症病灶有明显吸收。

22 治疗结果

至2003年6月16日,本院所收治的61例患者全部治愈出院。平均退热时间为(403±394)d,胸片炎症阴影开始吸收时间平均为(434±276)d,病灶明显吸收或完全吸收时间为(693±402)d。平均住院天数(905±491)d。

按中医辨证60例卫气分证患者经治疗均未传入营血分;1例营分证患者经清营透热及上述综合方案(未使用激素)治疗后痊愈出院。无1例出现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无1例使用免疫球蛋白和抗病毒西药,有1例使用了面罩持续正压吸氧。

61例患者中,仅5例(820%)短期应用过地塞米松,无1例出现股骨头坏死。

23 与纯西药治疗的50例比较结果

深圳东湖医院(以下简称东湖医院)2003年2月9日至2003年4月15日共收治50例SARS患者,均采用纯西医综合治疗措施,包括早期使用抗病毒药,早期使用糖皮质激素,防治细菌感染,机械通气等[4]。大致与本组处在同一时期,两组的可比性及疗效比较详见表1~表4。表1两组病例一般资料比较(略)表2 两组病例入院时临床症状表现比较(略)表3 两组相关疗效指标比较(略)表4 两组治愈率比较(略)

表1提示两组病例性别构成无显著性差异,我院SARS患者平均年龄大于东湖医院组。表2结果表明,两组患者发热、恶寒、头身肌肉疼痛等症状均无显著性差异,咳嗽与疲倦两症状东湖医院组较本组为多。两组间基本具有可比性。表3显示,两组入院后退热时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我院的平均住院时间、肺部病灶开始吸收时间、肺部病灶吸收好转时间均较东湖医院组为短。表4结果则表明,我院的治愈率较东湖医院高。

3 讨论

31本病的发病特点及药理作用机制

本次发生于2002年冬季至2003年春季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发病急骤,具有极强的传染性,初起多见发热、恶寒、咳嗽、舌红等肺卫风热证的临床表现,我院收治的61例SARS患者中有60例(9836%)入院时病变处于卫、气分阶段,仅1例(164%)辨证属营分证;且6230%的患者兼有肢体困倦、关节酸痛、纳呆、便溏、舌苔腻等挟湿的表现。故认为本病的中医病因主要是风热挟湿疫疠之邪。按温病的分类方法,SARS属新感温病范畴,其病变基本按卫、气、营、血的顺序传变发展[5-7]。

清・叶天士《温热论》曰:“风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明确指出:卫、气分病变失治则病情恶化,传入营血。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强调力争将病情控制在卫、气分阶段,早期使用中药,治法以疏风清热、利湿解毒为主,基础方剂以僵蚕、蝉蜕为君,主疏风清热透邪;以银花、连翘、公英、桔梗为臣,加强清热解毒,解除疫疠浊气,桔梗尚能宣肺利咽,扼守肺卫之门户;以芦根为佐,一方面辅助疏散风热,另一方面取其利湿之效,正如叶天士语“……挟湿加芦根、滑石之流,或透风于热外,或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搏,势必孤矣”;甘草作为使药除能调和药效外尚能利咽解毒、和胃顾中,起三方面作用,桔梗亦作为使药载药上行以达病所[8]。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方中银花、连翘、僵蚕、桔梗、甘草、芦根、蒲公英对病原微生物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8],是本方抗病毒作用的基础;银花、桔梗、芦根、蒲公英均可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8],直接针对SARS相关冠状病毒引起的免疫功能低下进行治疗;银花、连翘、芦根、蝉蜕具有解热抗炎作用,僵蚕、蝉蜕有良好的镇静抗惊厥作用[8],对于SARS患者能起到良好的对症治疗作用;甘草、桔梗、银花对胃的保护作用[8]有助于消化功能的调节,能减轻SARS引起的消化道不适。鱼腥草、清开灵注射液是临床常用的清热解毒中成药,鱼腥草尚有利湿作用,切合SARS中医证候的治疗。清开灵主要由板蓝根、金银花、栀子、水牛角、珍珠母、黄芩苷、胆酸、猪去氧胆酸等组成,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其有解热镇痛、抗病毒作用[8]。因春季为阳气生发之时,少阳当令,疏利少阳枢机可使邪有出路,故常规服用小柴胡片。

32 与东湖医院纯西药治疗的比较

关于与东湖医院组的可比性问题:卫生部2003年5月3日颁布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临床诊断标准(试行)》中提到年龄大于50岁为重症SARS的参考指标之一,我院与东湖医院两组间年龄构成比较,本组平均年龄稍大,显示有统计学差异,但不能确定认为有病情偏重趋势,故暂不考虑这一因素的临床意义。统计结果还显示,入院时临床症状除咳嗽与疲倦东湖医院比我院多外,其余均未显示显著性差异。因咳嗽与疲倦这两种症状并非SARS的首要症状,不能作为衡量SARS病情的主要指标。故可认为两组病例基本具有可比性。当然这仅限于与文献报道出来的资料进行比较。

疗效分析结果显示,我院收治的61例患者中,60例卫、气分证患者的病情全部得到控制,未传变入营血分。1例营分证患者经清营透热及上述综合方案治疗后亦痊愈。与同期深圳东湖医院采用纯西医治疗的50例疗效比较,除在退热时间上无统计学差异外,本组的平均住院时间、胸片病灶开始吸收时间及明显吸收好转时间等均短于东湖医院组,治愈率亦较东湖医院组为高,提示中医为主的治疗措施较单纯西医治疗具有一定优势。

33关于糖皮质激素的应用

本组61例患者中,仅有5例(820%)短期应用过地塞米松,无1例出现股骨头坏死。

SARS主要病理改变是间质性肺炎(metapneumonia,MP)及免疫器官如淋巴结及脾坏死。SARS对机体的攻击,使肺血管充血、渗出、纤维化以及免疫器官出血性坏死,影像学表现及对死亡病例的肺组织病理检查均提示部分SARS有急进性肺炎机化早期的表现[9]。合理应用糖皮质激素可较快使病毒血症减轻,体温降至正常,同时阻止MP的发展,并逐渐吸收,抑制肺炎纤维化形成[10]。然而,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的研究发现,重症SARS患者T淋巴细胞中,CD4+和CD8+明显降低,CD8+T淋巴细胞计数甚至低于艾滋病患者,临床可见到SARS患者的二重感染,而治愈的SARS患者与死亡患者的CD4+和CD8+T淋巴细胞计数也有显著性差异,此结果说明本类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具有明显的减弱趋势[11],提示激素的使用应慎重。因此,对于SARS我们应当从临床个案角度分析机体的免疫系统是产生了过度反应还是反应不足,谨慎合理地应用激素,平衡抗炎与提高免疫功能,抑制炎症期肺组织纤维化等的关系,这对于阻抑疾病传变、逆转病势非常重要。据最近报道:北京已出现了SARS痊愈后骨坏死多例,以股骨头坏死多见。粗略统计,在北京感染SARS的医务人员,有1/3~1/2已出现骨坏死。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教研室主任何伟教授指出:激素的大剂量使用已成为骨坏死特别是股骨头坏死的最主要原因。这提醒我们在应用激素控制SARS病情的同时必须警惕其副作用及后遗症。同时提示探索有效的中医药治疗措施以减少激素用量,减轻其副作用具有深远意义。

综上所述,在SARS治疗中我们采用温病卫气营血辨证方法,尽可能在卫气分阶段,及早以疏风清热、利湿解毒之法,遏制疾病向营血分传变,同时配合西医常规对症支持治疗、预防继发感染等,取得了满意的疗效,其原理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①中药对病原体的抑杀作用;②中药的免疫双向调节作用,既提高效应T淋巴细胞的转化率,又拮抗炎性介质,调节免疫功能,使之趋于平衡,阻断病情向SIRS(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ARDS(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MODS(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发展;③调整机体的内环境状况,使机体度过病毒的感染自限期。今后我们将从以上三个方面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Mara M A,Jones S T,Astell C R,et al.The genome sequence of the SARSassociated coronavirus[J].Science,2003,300(5624):1399.

[2]中华医学会.海峡两岸预防控制非典型肺炎学术研讨会会议纪要[J].中华医学杂志,2003,83(9):708.

[3]钟嘉熙.中医对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认识与防治[J].广东医学,2003,24(1):117.

[4]杨桂林,胡毅文,杨大国,等.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50例[J].中华传染病杂志,2003,21(3):184.

[5]林培政.温病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

[6]王融冰,王宝恩,陈士奎,等.中西医结合防治SARS[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23(7):484.

[7]仝小林,李爱国,张志远,等.中医药治疗非典型肺炎16例临床观察[J].中医杂志,2003,44(7):506.

[8]高学敏.中药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

[9]尹炽标.93例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及临床意义[C].见:2003防治“非典”(广州)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3.257-258.

理性消费重要性范文第2篇

【关键词】 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温肾健脾;清肠泻浊;参苓白术丸

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下称本病), 是临床患者结肠黏膜的一种不明原因的炎症性病变, 顽固性腹泻、腹胀、肠鸣、腹痛、大便溏、脓血便、水样泡沫便、羊粪粒便以及里急后重、灼热或疼痛等是本病主要症状。现代医学病因尚未探明, 缺乏特效治疗手段, 而祖国医学认为, 本病属休息痢和腹泻等相关范畴, 由外感寒湿暑热之邪, 内伤饮食不节, 情志失调, 以及脏腑虚弱, 脾虚湿胜所致, 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本病发病时病程慢, 轻重不一, 但反复发作, 可发生于各年龄段, 以20~40岁发病率最高, 若治疗不当, 则迁延不愈, 常见并发症有贫血、低热、口腔溃疡、类风湿性关节炎、结节性红斑、白蛋白减少性水肿, 少数发生肠穿孔、漏管, 甚至癌变。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收治患者105例, 男89例, 女16例, 年龄20~57岁, 平均年龄34.7岁。均有不同程度的腹泻、脓血便及黏液便者71例, 大便1~2次/d者45例, 2~3次/d者47例, 4次以上者13例, 病程1~2年者49例, 3~5年者32例, 5年以上者24例。

1. 2 入选标准 ①腹泻日久, 肾阳亏虚, 脾阳不振, 证属脾肾阳虚、虚中夹实。②用过各类抗生素药物, 疗效一般或不佳。③排除慢性阿米巴痢疾、慢性菌痢、结肠过敏、肠结核、结肠癌等疾病。④治疗前经过粪常规、直肠指检、纤维结肠镜检查, 符合1993 年全国慢性非感染性肠道疾病学术研讨会制定的诊断标准。

1. 3 方法 105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75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参苓白术丸治疗。研究组给予清肠丸(自拟方)治疗, ①治则:以温补脾肾、清肠泻浊立法。②方药:清肠丸(自拟方)药物组成为补骨脂、黑胡椒、败酱草、炮附子、肉豆蔻、苍术、炮干姜、吴茱萸、白芍共9味, 细火烘焙干燥, 打成细粉, 混合均匀后, 制成黄豆大小的水泛丸贮存于阴凉干燥处备用。③用法:口服, 4 g/次, 3次/d, 30 d为1个疗程, 连续服用3个疗程。

1. 3 疗效判定标准 治愈:腹痛腹泻消失, 大便1次/d, 粪常规检查连续2次正常, 纤维结肠镜检查肠黏膜充血水肿脓样黏液消失, 停药后观察3个月以上无复发。好转:腹痛腹泻减轻, 大便1~2次/d, 结肠镜检查肠黏膜病变减轻, 但存在炎性反应, 粪常规检查正常或见红细胞、白细胞5个左右。无效:治疗3个疗程后症状体征及各项检查均无明显改善。总有效率=治愈率+好转率。

1. 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0.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 P

2 结果

2. 1 治疗效果 研究组治愈38例, 好转31例, 无效6例, 治愈率为51%, 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治愈12例, 好转10例, 无效8例, 治愈率为40%, 总有效率为73%。治疗后研究组治愈率优于对照组,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 2 毒副作用 本丸剂组方中, 无配伍禁忌, 除炮附子外其他药物无毒性, 而其用量极少, 经过严格加工, 临床使用未见任何不良反应。

3 讨论

本病病因未完全明确, 一般认为溃疡型结肠炎既有免疫学因素, 又有遗传学因素, 而烟酒饮食、精神、细菌感染等是诱发因素。本病属本虚标实之症, 其体虚为本, 邪实为标, 初期多以湿热毒邪内蕴大肠, 迁延不愈, 失治误治, 导致脾胃两伤, 脾虚清阳不生, 进而中气下陷, 脾病及肾则脾肾两虚。西医治疗多采用柳氮磺胺吡啶, 有较好疗效, 但其副作用较大, 如恶心、头痛、呕吐、乏力、溶血性贫血、正铁血红蛋白尿、皮疹等, 同时存在服药时间长、复发率高等问题。中医认为, 该病迁延日久, 脾气不足、脾阳不运、食谷不化, 则生腹泻、腹痛, 病情反复发作, 脾病及肾, 脾肾两虚。脾主运化, 为气血生化之源, 故脾为“后天之本”, 如李东垣《脾胃论・脾胃盛衰论》中说:“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肾主藏精, 是人体生长发育及各种活动的物质基础, 如《黄帝内经・素问》中说:“夫精者, 生之本也”, 故肾为“先天之本”。因此作者以为, 脾肾亏虚是本病病理基础, 又脾失运化, 则湿浊中阻, 或郁而化热, 反映出湿性秽浊的病理。经观察分析发现, 本病多见脾肾阳虚、虚中夹实之证, 故以“温肾健脾、清肠泻浊”法治之, 提高人体自身免疫力, 从而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综上所述, 在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治疗中, 清肠丸(自拟方)可快速缓解临床症状, 改善肠黏膜充血水肿程度, 治疗效果显著, 同西药磺胺类抗菌药相比无不良反应, 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张声生.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诊疗共识意见.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0(6):12-13.

[2] 桑力轩, 刘汉立, 姜敏.溃疡性结肠炎发病机制研究进展.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07, 7(18):23-25.

[3] 王思谦.复方黄柏液保留灌肠治疗大肠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研究.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2.

理性消费重要性范文第3篇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3.692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736-01

痰热清注射液是由黄芩、熊胆粉、山羊角、金银花、连翘等组成的,具有抑菌、清热解毒、化痰之功效。其中黄芩、金银花近年来被许多中药研究者证明有抗菌、抗病毒及加强免疫的作用,我科自2007年3月至2010年9月采用痰热清注射液配合中医辩证治疗26例恶性肿瘤合并肺部感染患者,收到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本组病例应用痰热清配合中医辩证治疗各种肿瘤合并肺部感染者,在临床症状的改善,体征及影像学恢复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具有起效快、无反弹、退热中无不适等特点,亦不会造成耐药及血小板、白细胞、红细胞减少等不良反应。且在一定程度上有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6例患者中男性16例,女性10例;年龄30-73岁,平均58.8岁;26例均为恶性肿瘤患者,其肝癌12例,胃癌6例,肺癌4例,结肠癌2例,卵巢癌2例。临床表现为发热20例(76.92%),咳嗽18例(69.23%),呼吸困难17例(65.38%),咳黄痰15例(57.69%),胸痛13例(50.00%),19例患者同时合并两种以上症状。肺部可闻及湿音者18例,肺纹理增粗5例(19.23%),肺不张4例(15.38%);白细胞总数>1.0.x109/L16例(61.53%)。26例均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

1.2 治疗方法 予痰热清注射液3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静滴,每日1次,疗程14天。并给予中医辨证治疗,基本方为:黄芩20克、桔梗20克、杏仁10克、川贝母10克、银花10克、连翘25克、陈皮15克、半夏10克、鱼腥草15克、生甘草6克,治疗结束后复查血常规、胸片等相关检查。

1.3 治疗标准 痊愈:症状或体征消失;显效:症状或体征明显好转;有效:症状或体征好转;无效:症状或体征无变化或加重者。

2 结 果

患者发热、咳嗽、呼吸困难、咳黄痰、胸痛等症状基本上得到了改善,仅有5例无效,治疗效果显著。

2.1 总疗效 26例中痊愈3例(11.53%),显效13例(50.00%),有效5例(19.23%),无效5例(19.23%),总有效率达到80.76%。

2.2 副作用 1例因输液速度过快导致局部静脉疼痛,减慢滴速后症状消失;其余患者未发现明显副作用。

3 讨 论

由于恶性肿瘤所致的免疫功能低下和某些患者生理屏障的损伤使患者感染的危险性明显增加;当

理性消费重要性范文第4篇

【摘要】 目的观察小青龙汤加减治疗婴幼儿喘憋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60例于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小青龙汤加减。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意义(P

【关键词】 小青龙汤;喘憋性肺炎;婴幼儿

喘憋性肺炎[1]是婴幼儿时期最常见的一种严重的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又称毛细支气管炎,大部分为呼吸道合胞病毒引起。2岁以内小儿,尤以6月以内婴儿多见,冬春季节多发。其病理机制为支气管黏膜水肿,黏液分泌亢进,造成支气管狭窄,起病急、病情进展迅速,其临床症状如同肺炎,但喘憋更甚,目前尚无特效的药物治疗,对患儿健康危害较大。我科应用小青龙汤加减辅助治疗本病,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观察对象为2007年10月至2009年2月我院门诊病人,按门诊序号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0例,男16例,女44例;年龄6月以下40例,6月至1岁12例,1~2岁8例。对照组50例,男13例,女37例,年龄6月以下30例,6月至1岁15例,1~2岁5例。两组病情基本一致,均有阵发性咳嗽、喘憋、气促、心率快、肺部哮鸣音及小水泡音,均无呼吸衰竭、心力衰竭,并排除先天性肺心病、支气管异物、结核感染等疾病。两组患儿性别、年龄及发病情况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1]

2岁以内婴幼儿,多数6月以内,冬春季发病,急性发病,突然发作性喘憋和肺部哮鸣音为其诊断要点,呼气性呼吸困难,呈阵发性,呼气相延长伴哮鸣音,间歇期呼气性哮鸣音消失。

2治疗方法

2.1对照组

给予常规化痰、平喘,如舒喘灵或博利康尼口服,糜蛋白酶、地塞米松雾化吸入,利巴韦林静滴,合并细菌感染者加用青霉素或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等治疗。

2.2 治疗组

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小青龙汤加减。处方:麻黄3~5 g、桂枝3~5 g、细辛2~3 g、干姜3~5 g、甘草5~15 g、白芍5~15 g、五味子3~8 g、制半夏2~5 g。加减:如有恶寒无汗者重用麻黄;恶风自汗者重用桂枝、芍药,或加姜、枣调和营卫;外寒解而咳未除者去麻黄、桂枝,改用炙麻黄,加杏仁以加强宣肺平喘之功;若痰多清稀、咳喘不得平卧者重用细辛、半夏、干姜以温化降逆寒痰。干姜、细辛、半夏、五味子均为治咳喘痰饮之要药,若肺寒停饮偏重,五味子用量少于干姜、细辛;若寒饮之喘肺虚者,则五味子用量宜酌情加大。若痰黄见热象者加鱼腥草、地龙、浙贝母等清热化痰;若内寒饮甚者加吴茱萸以加重温中;若体虚纳少便溏者加炙黄芪、炒山药;胸闷喘甚者加枳壳;喘憋唇紫者加丹参;鼻塞流清涕者加辛夷、防风等。

每日1剂,水煎2次,早晚各服1次,观察临床症状、体征及不良反应。

3结果

3.1疗效标准[2]

治愈:治疗3 d内体温正常,咳止痰消,肺部哮鸣音消失。显效:治疗3 d内体温正常,咳嗽喘憋明显缓解,肺部哮鸣音明显减少。有效:治疗3 d内体温正常,咳嗽喘憋缓解,肺部哮鸣音减少不明显。无效:疗程内咳嗽喘憋不缓解,肺部体征无变化。

3.2 治疗结果

见表1。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意义(P

组别n治愈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 治疗组6015(25)30(50)12(20)3(5)95*对照组500(0)10(20)30(60)10(20)80 注:与对照组比较*P

治疗组平均疗程5.5 d,对照组平均疗程10 d,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意义(P

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也无死亡病例。

4讨论

小儿喘憋性肺炎临床上除肺炎表现外,突出表现为频繁咳嗽,气喘伴阵发性憋气和呼气性呼吸困难,中毒症状不重,体温很少超过38.5 ℃,肺部听诊以哮鸣音为主,也可闻及少许细湿啰音,血象一般正常,呼吸道分泌物多,血清中可检出呼吸道合胞病毒抗体、抗原,胸部X线检查以间质性病变为主。因目前西医治疗多以对症治疗为主,尚无特效药物,往往使用较大剂量激素,影响患儿体质。

根据中医辨证,小儿喘憋性肺炎属中医“咳喘”范畴,符合小青龙汤证治。本方出自张仲景《伤寒论》,方中麻黄配桂枝解表平喘,桂枝配芍药调和营卫,半夏降逆,甘草和中,干姜、细辛散寒温肾,五味子酸以敛肺。如此肺脾肾药配伍,是仲景治痰之要药。本方适用于外感风寒、内停水饮之咳喘症,但经后人不断挖掘与实践,大大扩展了本方的适用范围,现已用于小儿喘憋性肺炎的治疗,随症加减疗效确切。

据现代研究,小青龙汤可以缓释肺内细支气管、终末支气管腔及周围炎性细胞浸润及分泌物阻塞,恢复纤毛粘连、倒伏、脱落,从而改善气道高反应性和气管重塑[3]。亦可抗组胺,抑制IgE产生,解除支气管平滑肌痉挛,抗过敏,提高机体免疫力[4]。我科应用此法治疗小儿喘憋性肺炎,可减少激素应用的剂量和缩短使用时间,使用过程中未发现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杨锡强.儿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00-309.

[2]孙传兴.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S].第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259.

[3]李经炜.中医大辞典[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57.

理性消费重要性范文第5篇

[关键词]非理性 服装消费 冲动消费 符号象征 动因

消费行为,不单纯是一种个体的、纯粹的理性的经济行为,更是一种嵌入于各种社会关系和文化背景下的社会行动,是人与人之间沟通、交往、互动的过程,由此,消费行为这种经济学现象中折射的社会学的思考也就油然而生。

从社会的发展规律和传统消费情况来看,女性服装消费远远比男装消费活跃,市场也更为广阔,尤其是年轻女性,在她们的审美观念日渐成熟,社会角色越发突出时,服装消费成为她们自我标志和认可的一种特有方式。女性向来被看成是感性的、情绪化的,而众多对于女性消费行为的研究也证实了这一论断。据统计,有高达93.5%的18岁~25 岁的女性都有过各种各样的冲动消费行为,冲动消费的金额占到了女性消费总支出的20%之多。而在这些消费换来的又大多是生活非必需品以及搁置不用的物品。这一现象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更是随处可见。对这一现象,下面的分析会让我们看到这种消费下潜在的动因。

一、“马赫卢普夫人的衣橱”

但凡每个成年女性,衣橱总是满满的,但是当需要出门的时候,却总也找不到合适的衣服,经济学家马赫卢普把这种现象总结为“马赫卢普夫人的衣橱”,他把这一现象运用到国家外汇储备管理中常见求多的情结,而这里的表述则是女性在服装上也有求多求新求变的情结。这样的情结导致的消费,却是一种冲动的,非理性的消费行为。这样的消费是否有悖于“理性人”的选择,需要从女性消费者的消费目标与心理进行分析。

首先,从女性的消费目标看,他们多追求的是效用最大化。女性对服装的偏好,在经济学上体现的是效用的概念,效用是对消费者从一组物品中得到的满足程度和幸福程度的抽象衡量。在收入预算约束的条件下,女性在各种消费组合中,往往衣服的消费占据比例大于其他消费。在消费方式上,女性在服装上的消费表现出的是非理性,在其他物品上的消费则是能减则减,在心里偏好的驱使下,往往在购买衣服上表现出的是不计成本,这种消费观归结为是为了追求效用最大化。

其次,服装消费对于女性而言具有时间效应。同样的商品即期消费较未来消费会带给消费者最大的满足。时间对于女性来说,具有不可复制性。对服装的消费随着年龄的衰老会逐渐呈现出效用递减的趋势。女性在某一阶段对衣服的消费呈现出不同的需求,是与女性的年龄有关,女性在青年和中年时期,是她一生最好的时期,他们对服装的消费最为旺盛,当他们进入老年后,随着淡出社会,他们对服装的需求也会逐渐减弱。所以,时间对于女性来说,具有特定的效应。

再次,女为悦己者容。服装对于每个女性来说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女性在服装上的投入说白了叶世为了赢得更多的悦己者,这里指的是一种正常的心里需求。追求这种心理上的快乐,这时,消费的主要作用是展示性与竞争性的。

我们知道消费者的消费时受收入的预算约束的,收入增加的时候,预算约束由此扩大,对消费者产生的直接影响是高档物品的增加,而低档物品减少。这也就是现实中,收入之间的差异仅仅造成消费者对商品档次间的差距,但是丝毫不会影响女性购买服装的欲望,也不会减少女性在服装上选择的偏好。因此,非理性的消费时刻伴随着女性消费者。

二、非理性消费行为理论分析

西方学术界早在20世纪60~70年代就有许多人分析消费行为的问题。非理性消费行为包括谨慎型消费行为、枯竭型消费行为和畸形结构型消费行为。其中,枯竭型消费行为对女性消费行为中的非理,做出了理论分析。枯竭型消费行为指消费支出接近甚至超过自己收入的消费决策。引起枯竭型消费行为因素包括: (1)攀比消费心理。消费行为实质就是为了不让别人瞧不起,明显超过了现期收入或预期收入约束。出于满足攀比心理需要,采取了高消费行为。(2)虚荣消费心理。虽然部分消费者不具备消费某些商品的收入条件,但仍然有消费上述商品的强烈愿望,动机就是为了获取虚假高身份与高地位评价。上述消费者不注重商品价值与使用价值,而是片面追求商品附带身份与地位信号。虚荣消费心理使部分消费者丧失了经济理性,高消费或高负债消费特点就明显了。(3)参照群体消费心理。部分消费者受周围消费模式影响,不得不模仿他们消费方式,否则,会被认为消费不符合潮流,会遭受周围人的嘲弄。参照性群体影响力极大,非理性消费者对其模仿严重。

非理性消费行为的理论为女性的冲动消费的分析做出了一定的理论铺垫,从而让我们清晰的认识到,虽然枯竭型的消费的定义对消费支出有某种限定,然而引起这种行为的原因却是最终引起女性冲动消费的最好解释。

三、女性非理性消费的心理因素分析

非理性的消费用日常生活中容易理解的词汇替代便是“冲动消费”。消费经济学在研究消费心理时,将人们的消费动机分为生理性消费动机和心理性消费动机,而在心理性消费动机中又包括情绪动机、情感动机、理智动机和惠顾动机。女性的冲动性消费正是源于情绪动机的支配。这种冲动消费,有人把它定义为没有一定指向的盲目采购行为,多为非计划性的临时购买行为。女性在极度兴奋或是极度郁闷的状态下,购物欲望会变得特别强烈,在这种极端情绪状态下,无论心情好坏,购物都是女性最好的排遣方式;另外由于女性容易受外界影响的特质也决定了在集体购物中,女性很容易实施冲动性消费行为。但是女性自身的特性并不是造成她们冲动消费的本质上的原因,女性的冲动消费是社会和文化背景共同作用的结果。

首先女性无论从先天体能或体质上来说都弱于男性,因此她们对于外界环境变化十分敏感。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和工作压力的增大,使得大多数女性心理上缺乏安全感。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对于安全和爱的需求是人类基本需求之一。所以很多女性把购物作为获得安全感的最简捷的途径。

其次,由于性别和社会角色的影响,女性往往被赋予情感和精神支持的角色,“男主外,女主内”、“男人赚钱,女人花钱”等信条变得天经地义,女性日益成为家庭的主要购买者,他们掌握着家庭的70%以上的开支,家庭用品的购物几乎由女性一手包办。家庭和社会角色的期待让女人对购物的热衷有了名正言顺的理由。而另一方面,传统的勤俭持家的观念又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女性对购物的狂热,因此这也造成女人容易冲动消费的潜在因素。

同时,当前社会中主流的审美取向和文化氛围,对女性的消费行为也产生了重大影响。在这个越来越强调外在感观的社会,人们的审美取向也越来越倾向于“外在决定论”,大众把美服、彩妆看作是现代女性的标志。而这种环境也改变着女性们对自我形象的认知和定位。女性把服装、饰物、化妆、美容等等看作是划分女人中阶层的标准,并认同那些与自己有相似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的人群。有人将这种现象总结为女性购买行为的象征性消费。通过消费来表达一些关于自身地位和身份的信息,同时也在购买物品的同时购买了物品的文化意义和象征。正是这种象征性消费承担着女性之间交流的媒介作用。

四、非理性消费的社会学动因

社会学家索斯特恩·凡勃伦在20 世纪初提出了“炫耀性消费”的概念,认为富裕的上层阶级通过对物品的超出实用和生存所必需的浪费性、奢侈性和铺张浪费,向他人炫耀和展示自己的金钱财力和社会地位,以及这种地位带来的荣耀、声望和名誉。他提出的实际上是我们现在说的符号消费的观点,作为符号的消费对于彰显与维系个人及其阶层社会地位的社会功能。之后布迪厄进一步把象征性消费的内涵扩大化,在社会生活中,人们的地位不仅是经济资本决定的,而且也是由文化资本决定的。所谓文化资本,主要是指人们受教育的程度和文化艺术的修养水平。人们的社会地位既包括经济资本,也包括文化资本,区分这两种资本不仅仅通过财产和物质消费能力,而且也通过象征消费能力和品味来体现。因此品牌的“图腾”效应就构成了女人消费行为的重要的一部分,并通过对品牌的差异性消费来确定阶层的界限。这样我们就不难理解很多女人会在冲动性消费中都会购置一些自己平时不敢触及的名牌服饰和化妆品。虽然凡勃伦定义的“炫耀性消费”是限制于上层阶级中的,但是放在现在的社会中它存在于任何阶层,任何阶层中都存在炫耀性消费者和保守性消费者之分。人向上层阶层流动的社会欲望支配着低下阶层企图通过炫耀性消费将自己与其他阶层成员分开,并以此获得更高一级阶层的身份认同。这里我们可以借用齐美尔的思想,他认为人们对时尚参与的巨大热情,源于其对社会地位的诉求——求同于社会上层,求异于社会下层。这里他认为追求这一目标的主要是中产阶级。社会学的地位标志派对消费的观点包括:人们怎样通过标志(个人格调、服装、装饰、财产)而不是语言来表现他们的个性;大多数人慢慢开始担心他人怎样看待自己和自己的社会地位。正因为这样,人们倾向于购买象征他们沿着社会阶梯向上攀登的物品。我们一定还记得莫泊桑的小说《项链》中,女主人公就是因为这样的一种心理,去借别人的一条项链去出席一个晚会,结果不慎把项链丢失,她倾其一生劳累去偿还购买项链造成的债务,为了一时的炫耀而付出了一生的幸福生活。

法国的社会学家让·波德里亚认为,商品除了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以外,还具有另外一种价值属性,那就是符号价值。一件商品,它所具有的彰显社会等级和进行社会区分的功能就是它的符号价值。一件商品,越是能够体现消费者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声望,越是能够将消费者与其他人区别开来,它的符号价值也就越高。这种重视商品所传达的社会和个人信息的消费行为,就叫做符号消费。借助上面的理论,我们可以把这种诉求理解为女性冲动性消费的潜在需求——通过购置品牌,同时购置阶层符号,购置象征社会地位和文化方式的消费标志,以获得生活的安全感,改变社会对自身的传统定位,并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或是形象上的向上的阶级流动,获得阶级内部的认同。正因为如此,盛行于世的假冒品牌为何经久不衰,这正是那些商家迎合一些收入低下而又有着强烈的炫耀心理的女性的需求。

女性在消费行为中对服装的偏好,成为商家永远的赢利点,商家只要满足女性球心求异的需求,即使价格离奇,也会有消费者。这个时候,价格往往失去了应有的弹性,这就是女性非理性消费带来的结果。而对其中潜在的动因,无疑是经济学与社会学的碰撞与结合。

参考文献:

[1]文启湘主编.消费经济学.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

[2]周长城主编.经济社会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3]刘飞.炫耀性消费——凡勃伦与布迪厄之比较.消费经济.2005.(3).

[4]岑丽阳.女性消费行为探微.广西大学梧州分校学报.2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