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产业链的特征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整合;实证研究
一、 引言
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汽车工业的产业链几乎延伸到各个产业。新能源汽车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原来汽车产业的形态与格局。新能源汽车的产生是面向解决环境污染、能源紧缺等现实问题,但目前这个产业的发展仍受到诸多技术因素制约。目前我国已经有一部分汽车企业制定并实施了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并且数量在不断增加。这些汽车企业往往是掌握先进技术或意图掌握先进技术的大型整车企业。
本文总结发现了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特点;然后通过对我国上市车企的数据分析,推断出我国目前新能源汽车产业纵向整合的特点,实证分析我国实施了新能源汽车战略的企业的纵向整合效用。
二、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特点
1. 新的动力来源。从能源类型角度看,新能源汽车主要包括: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等。新能源汽车的动力来源较传统汽车具有革命性变化。不再使用汽油、柴油等需要燃烧或者燃烧后产生大量碳化合物的物质作为能源,而是以电力、生物能源作为主要能源。这导致了传统汽车产业两个环节的重大变化,一是增加了储能环节的产业,二是驱动机械产业环节发生了变革。以电能驱动为例,电能的储备和转化对于汽车的使用非常重要,这就对电能的储备装置(如电池)的性能的要求非常高。电池具备需要高密度,大容量,衰减慢、安全性好等特点,目前电池的技术水平仍是制约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瓶颈。另一方面,驱动机械由燃油发动机转变为电动机,对节能、高效的电动机需求仍有待满足。
2. 新材料的需求。一方面,新能源汽车作为未来汽车的发展方向,承载着使用新材料的使命。为实现汽车轻量化、高强度、环保性等目标而研制的新材料将率先在新能源汽车上得到使用。目前主要的在研新材料有有色金属材料、陶瓷材料、碳纤维材料、纳米材料、合金材料、泡末金属等等。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车的诸多模块亟需新材料提升其性能,如电池、电动机等。科学界、产业界仍都在苦苦追寻能够提升电池性能的材料。
3. 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需求。信息技术一般指利用电子计算机、遥感技术、现代通信技术、智能控制技术等获取、传递、存储、显示和应用信息的技术。未来汽车的智能化将是大势所趋,同时,在动力系统技术成熟的前提下,未来汽车的新能源化亦将是汽车发展趋势。所以新能源汽车必然带上最深刻的智能化的烙印。虽然自适应巡航系统、导航系统、安全防撞系统等控制系统已经在很多汽车上得到成熟运用,但即便是已有的技术仍与“智能化”目标有很大距离。更何况传感技术、遥感技术、物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甚至汽车专用计算机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等方面。汽车各部件之间的联结组成了汽车的各种内部控制系统。汽车与驾驶者或乘客之间的联结形成了人机交互系统,它与外界信息构成了新的互联网生态圈。三者共同构成了车联网,汽车则成为物联网的终端。汽车将不再是一个单纯机械产品,信息技术将成为汽车本身的一部分。汽车各部件之间、汽车与驾驶者之间、汽车与外界信息之间形成互联互动的网络,所以,电动汽车必然是一个新一代的信息技术集成应用的产品。
4. 有别于传统汽车的配套设施。新能源汽车的能源补充方式随着能源的变化发生变化。电能是目前采用的较为流行的新能源。电动汽车能源补充方式主要是充电或更换电池。所以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是需要新增的基础设施,需要与其他环节协调发展。同时,长远看还需考虑充电站的布局、路网规划,充电负荷预测,电站选址和相关配套设施的状况等多方面问题。电池等关键部件的维修也将使用不同的技术和机械工具。另外,目前产业化生产的电池都是废弃后对环境有重大影响的电池,对这一部分的处理,也将催生很多产业环节。
三、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纵向整合特点实证分析
1. 假设提出。从目前已有的研究可知,企业纵向整合战略与企业绩效之间存在相关关系,但在不同行业之间这种关系的表现是有差别的。但目前新能源汽车产业呈现出对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等上游模块的需求空前的特征。那么目前已经制定并实施新能源汽车战略的企业与尚未实施新能源汽车战略的传统企业在内部资源整合和研发投入方面对企业的绩效影响程度上是否有显著差别,有多大的差别,将会是个有趣的问题。理论上,新能源车企的整合度与绩效关系应该是正向的并且其的敏感度应该高于传统车企。而研发投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的向上产业整合。
由此提出实证研究假设:
H1a:部署实施新能源汽车战略的上市车企内部整合度与企业绩效有正相关关系;
H1b:未部署实施新能源汽车战略的上市车企内部整合度与企业绩效有正相关关系;
H1c:部署实施新能源汽车战略的上市车企比未部署实施新能源汽车战略的上市车企在内部整合度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上程度更强。
H2a:部署实施新能源汽车战略的上市车企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有正相关关系;
H2b:未部署实施新能源汽车战略的上市车企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有正相关关系;
H2c:部署实施新能源汽车战略的上市车企比未部署实施新能源汽车战略的上市车企在研发投入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上程度更强。
结构模型示意图如图1示。(本文以下将部署实施新能源汽车战略的上市车企称为新能源汽车企业;未部署实施新能源汽车战略的上市车企称为非新能源汽车企业。)
2. 变量的选择。
(1)被解释变量。本研究将企业绩效作为被解释变量。企业绩效是指一定经营期间的企业经营效益和经营者业绩。对于企业绩效的度量有很多种指标,其中净资产收益率(ROE)是会计中使用最为广泛的一个指标,本文拟采用ROE作为企业绩效的度量指标。
(2)解释变量。
①整合度。整合程度是分析企业整合的实证工具之一。大型企业的整合可能是对很多产业链上其他企业的并购之后产生的。故部分大企业的整合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产业整体的整合趋势。汽车企业在整合度的实证分析研究方面有价值增值法(VAS)、I/O表法、主辅分类法等方法。考虑到数据收集的难易程度和可操作性,本文将选用价值增值法作为测量企业整合度的方法。
巴泽尔(2000)最先采用VAS作为产业内部整合度指标,VAS=销售额-采购额/销售额*100%
为了避免利润率与销售额之间的相关性,对其进行了调整,调整后的表达式为:
净资产=总资产-总负债
增加值=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
税后净利润为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平均净收益为上市公司的平均收益率。
②研发投入。本文中研发投入将直接选用企业财务报表公布的研发投入作为度量。
(3)控制变量。因为企业规模可能带来规模经济性,所以选用企业规模作为控制变量,企业规模的度量选用企业总资产。
3. 样本选取。本文选取样本企业依据前文的产业链分析,选择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主营涉及产业链关键环节的车企。鉴于上市公司市场运作更规范,能较好的反映中国车企的经营状况;而且上市公司是纵向整合的主要参与者,同时可获取的资料较为准确,可靠性更高,因此本文分别选择了10家中国A股上市车企,其中5家为部署并实施了新能源汽车战略,5家企业尚未实施新能源汽车战略。
另外,考虑到新能源汽车在我的发展时间,2007年出台有关新能源汽车管理办法,被称为新能源汽车元年,那么比较早的企业数据可能就不包含新能源汽车战略的信息。所以选取时间跨度为2006年~2013年8年的数据。
4. 数据处理。
(1)本文使用数据处理软件为Excel和Stata。
(2)表1是根据VAS方法得到的样本企业纵向整合度:
5. 模型的建立。
(1)描述统计。(如表2示)
(2)模型建立。根据前文理论分析,构建以下时序横截面模型:
由表3的检验结果可知,本文的面板数据应使用个体固定效应模型进行估计。
6. 估计结果与分析。由表4结果可以看出,整合度的系数为正,并且在5%置信水平上显著,表明在平均意义上,资产规模一定的情况下:
整合度每提高1个百分比,资产收益率将提高0.21%;H1a和H1b得到验证;但是交互项的系数并不显著,H1c未能得到支持。本文认为这说明目前的新能源汽车企业尚未体现出较高的整合度。
虚拟变量与研发投入的交互项的系数为负,且在1%置信水平上显著,表明在平均意义上,资产规模一定的情况下:
虚拟变量对研发投入有调节效应,即是否为新能源型汽车企业在研发投入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中存在调节影响,具体来说,如果是新能源型汽车企业,研发投入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将下降16个百分比;对此,本文认为这与汽车行业的新能源技术的发展阶段有关,当前新能源技术还处于起步阶段,远未到达成熟,而对该技术的研发投入也同时处于先期投入积累阶段,还未到研发结果释放明显经济效益的阶段,因此,这一结果并不否定新技术对企业发展的作用,而是反映了汽车行业系能源技术以及研发投入所处的一个阶段状态。由以上现象可以判断,我国汽车企业的新能源汽车战略尚处于起步期。也说明了新能源汽车企业产生了更大程度的向上整合
四、 结论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呈现出与以往产业链不同的特点,新能源汽车的产业链中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相关的产业重要性尤为凸显,甚至起到了制约产业发展的作用。针对新的特点需要制定新的产业整合战略。
较高的企业整合度能够带来良好的企业收益,但当前新能源汽车相关技术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远未到达成熟,而相应的研发投入也同时处于先期投入积累阶段,还未到研发投入释放明显经济效益的阶段,新能源汽车企业尚未体现出较高的整合度。也表明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尚处于产业发展的起步期。
所以,未来一段时期内,我们需要对新能源汽车的产业链有清晰的认识,根据其特点有针对性的构建产业发展战略。对产业链的向上和整体整合都处于投入期,仍需足够的耐心和大量的投入,力图让企业形成规模优势和技术优势,才能让新能源汽车产业对社会产生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于洋.中国钢铁上市公司纵向整合动因、模式与绩效研究[D].复旦大学学位论文,2009.
[2] 陈艳.汽车工业纵向一体化的历史与理论研究[D]山东大学学位论文,2009.
[3] 胡磊鑫.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分析[J].新经济,2014,(9).
[4] 芮明杰.产业链整合理论述评[J].产业经济研究,2006,(3).
[5] 杜义飞.基于价值创造与分配的产业价值链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学位论文,2005.
关键词:资源型产业链;自然资源驱动;资本和技术驱动;知识驱动
中图分类号:F2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674(2012)08—046—07
一、引言
资源型产业作为传统产业,其产业链的基本特征在于,产业链上下游之间的联系主要是产品的投入产出联系。与此对应的是,资源型企业为获取垄断性和规模性的竞争优势,增强对不可再生的关键性资源的控制力,纷纷向上游采取纵向一体化的办法整合资源。但是,随着全球资源约束不断强化,资源型企业之间争夺资源的竞争日益激烈。企业以资本运作为手段,以掌控资源为目的产业链纵向一体化的传统模式,其获取利润和发展的空间越来越小,仅靠资源驱动已经无法满足产业链升级发展的内在要求。在新的技术经济条件下;知识分工制约着产业链的演化。产业链上各个环节的主体由于所掌握知识的差异,导致各个环节创造价值的差异,从而促成价值和利润在产业价值链上转移。由此而产生的变化是,企业的竞争优势基础已经超出了单个企业自身的能力和资源范围,竞争范围从单个企业扩展到了产业链竞争。而对于整条产业链来说,知识分工报酬递增的效应促使产业链不断增值,从而推动产业链的升级。
随着产业链在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提升国家和地区产业竞争力和优化产业结构等方面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国内外对产业链的研究逐渐趋热。国外学者主要从价值链视角研究产业链。波特(Porter)基于企业价值创造过程提出价值链模型;凯普林斯基(Kaplinsky)将公司之间的联系考虑进波特的价值链模型之中,形成产业间价值链和产业内价值链的概念;凯克斯基等(Kierzkowskietal)提出价值链片段化概念,并认为处于同一条价值链条的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通过跨界生产网络组织起来;格雷菲(Gereffi)、汉弗里(Humphrey)等提出全球价值链并分析其治理模式;施米茨(Schmitz.)、巴赞(Bazan.)、汉弗里(Hum-phrey)等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分析了产业链的升级路径。国内学者从国内产业发展的现实研究产业链。吴金明等建立产业链形成的“4+4+4”模型,并提出产业链的形成、演进与运行机制;文娉等从市场规模和交易成本视角分析了国产手机产业价值链环节的衍生和再整合问题;张小蒂、刘志彪、谭力文、卢福财等从融入全球价值链,参与全球竞争的发展战略等方面,来研究我国地方产业集群升级及如何提升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等问题。
总体而言,国内外学者对于产业链演进升级等方面研究已经取得丰硕成果,这些成果对我们研究有重要的_参考价值。但是,现有的研究仍存在一些不足:(1)对产业链升级的动态过程特征研究不足。这些文献对产业链升级的研究局限于对升级动力、内在体现、外在表现等方面的静态分析上,而没有将产业链升级置于由产业链演进过程、产业链升级动力机制和产业链升级作用机理组成的三维度分析框架中,来进行产业链升级的动态分析,因而不能全方位地剖析在不同的产业链演进阶段产业链升级的变化状况,从而不能全面深刻地认识产业链升级的动态过程特征。(2)对资源型产业链升级研究不足。现有的产业链升级研究更多的是针对全球化的制造业,而对于基于本地资源的资源型产业链升级的研究不多,仅有的文献主要有:秦志宏运用全球价值链研究资源型产业的成长模式;程宏伟等分析资本和知识驱动资源型产业链整合的机制;唐浩等副研究技术和规模推动的资源型循环产业链的建立途径。
本文将基于资源型产业链的特征,从产业链演进过程、产业链升级动力机制和产业链升级作用机理三个维度构建资源型产业链升级的一体化的立体分析框架,全方位剖析在不同的演进阶段资源型产业链升级的变化状况,全面深刻地认识资源型产业链升级的动态过程特征。
二、初、中级资源型产业链的演化
依赖于自然资源,以资源的开采和加工为主体的资源型产业,其作为要素协同共生的动态系统,由各种要素之间的因果关系、非线性作用、信息的流动与反馈等引起,并由此推动产业链的形成、发展和演化。在新的技术经济条件下,知识分工则制约或推动着资源型产业链的演化升级。这种产业链的演化方式改变了过去由关键性的资源和产品规模控制资源型产业链演化的格局,带来了产业链结构与产业链发展驱动方式的根本变化,最终会导致产业链形态与运作方式的彻底转变。在讨论知识驱动资源型产业链升级之前,我们先分析初、中级资源型产业链特征及演变。
1.初级资源型产业链的价值创造及演化
资源型产业链的升级可以用图1来反映。图1中RL曲线反映的是资源和土地等初级资源产业链价值创造的变动趋势。在RL曲线上,资源型产业处于工业化大规模发展时期,资源型产业链主要是通过充分发挥产业链纵向的规模经济优势和横向的范围经济优势,降低成本来创造顾客价值。但是,产业链大规模生产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大量库存,并且随着产业链的延伸,各个环节的库存量较大。为了降低库存成本,实现低成本地满足市场的需求,需要进行产业链的供给管理,维持产业链上一个合理的库存。因此,要实现顾客价值的最大化,必须从产业链的角度促进产业链上供货商、制造商、批发商和零售商之间的协作,降低成本,有效地服务于消费者。
资源型产业链上产品的规模化生产和范围化生产,以及产品价值的实现,要求产业链内充分共享产品的成本信息、库存信息和顾客的需求信息等配置性知识。根据美国著名的流通咨询公司一萨尔蒙公司提出的“有效的消费者响应”理论,要共享产业链内的这些信息,产业链中必须建立起包括信息技术、物流技术、营销技术和组织革新技术在内的技术基础平台。这些技术与产业链中产品的成本信息、库存信息和顾客的需求信息一起构成产业链共享的知识。通过共享这些知识,企业可以跨越企业之间的藩篱,在产业链上实现合作,共同开发和分享市场机会,实现顾客价值和产业链利润的最大化。实现产业链上知识共享,除了技术基础平台的支撑以外,还需要产业链上企业之间相互信任建立起长期的战略性的合作关系。通过这种长期的战略性的关系使得产业链上的企业能够充分地交流和沟通,并通过组织的创新,构建合适的组织形式,促进知识创新与交流,从而实现价值的创造。
在这一时期,由于自然资源和土地等初级资源较为丰裕,因此,对自然资源等初级资源进行有效的控制,就成为这一时期资源型产业链发展的主要策略。但是,随着产业链发展速度加快,产业链不断分化,价值环节增加,导致产业链内各个环节企业之间交易费用不断上升,增加了产业链上企业间共享产品的成本、库存和顾客需求信息等配置性知识的成本,抵消了产业链中企业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优势,使得产业链上的企业出现规模报酬递减。如图1中P1点RL为曲线上规模报酬递增与递减的拐点。由于P。点之后,规模报酬出现递减,因此,在自然资源初级资源的驱动下,资源型产业链分化延伸在此点停止。并且,资源型产业链的长期发展耗用了大量自然资源,使得自然资源存量减少,资源型产业链在此点的发展面临规模报酬递减和自然资源约束双重压力,资源型产业链依靠大量消耗自然资源,扩大初级产品生产规模的发展模式已不可持续,必须转变发展方式,突破自然资源的约束,走可持续的发展之路。
2.中级资源型产业链的价值创造及演化
图1中CT曲线反映的是资本和技术等中级资源产业链价值创造及演化趋势。在CT曲线上,随着工业化程度的深化,资本积累和技术发展已达到相当的高度,资源型产业链以专业化分工为基础,通过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以灵敏供应的方式向顾客快速地提供多样化产品,满足顾客的多样化需求,以此创造顾客价值。对于资源型产业等传统产业来说,实现敏捷供给的方式是协调整个产业链上的供货商、生产商和分销商,使整个产业链能够对顾客的需求作出快速响应。要实现敏捷供给,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产业链上各个厂商之间大规模多频度的信息交流,从而增加厂商的管理成本和交易成本。为了降低管理成本和交易成本,实现低成本地满足顾客多样化的需求,需要进行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中心的产业链的需求管理,提高产业链的集成度,加快产业链上各节点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换。
产业链上专业化分工经济的价值创造的实现,要求产业链上的企业不仅要共享产品的成本信息、库存信息和顾客的需求信息等配置性知识,通过缩短市场导人期,增加供给链的灵活性,以便能够及时生产出顾客订购产品的数量,减少创新性产品需求不确定性带来的损失,而且产业链上的系统集成厂商还要拥有能够将多个领域的特殊性知识整合起来的整合性知识,能够通过产业链上游各个厂商的整合,实现产业链中物流、价值流和信息流的整合,满足顾客的多样化需求。要共享产业链内的这些信息,与基于规模经济的产业链知识共享一样,产业链中必须建立起包括信息技术、物流技术、营销技术和组织革新技术在内的技术基础平台。在基于专业化分工经济的产业链的体系中,产业链管理已经提升到企业竞争战略的高度,产业链管理被看作是一种战略性的管理体系,而不仅仅是企业之间相互信任所建立的战略合作关系。正是由于产业链管理体系使得产业链上企业的一体化程度提高,信息集成度上升,这将有力促进企业之间知识的交流和共享,实现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合成创新。
在这一时期,资源型企业基于产业链上不同厂商之间的专业化分工,对产业链实施需求管理,实现多品种的敏捷供给,在获得规模经济的前提下,提供规模经济厂商所难以提供的多样品种,创造顾客价值,以此突破自然资源和土地等初级资源对资源型产业链发展的约束。但是,随着产业链上不同厂商之间的专业化分工推进,产业链不断分化,价值环节增加,这导致产业链内各个环节企业之间交易费用不断上升,增加了产业链上企业间共享产品的成本、库存和顾客需求信息等配置性知识的成本,以及产业链上系统集成厂商获取将多个领域的特殊性知识整合起来的整合性知识的成本,阻碍了产业链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产业链抗风险能力不断降低,这抵消了产业链中企业专业化经济的优势,使得产业链上的企业出现规模报酬递减。如图1中PP3点为上曲线上规模报酬递增与递减的拐点。由于P3点之后,规模报酬出现递减,因此,在技术和资本等中级资源的驱动下,资源型产业链分化延伸在此点停止,产业链进一步地演化延伸需要其他的驱动力。
三、知识驱动下资源型产业链的演进
在技术和资本的驱动下,资源型产业链分工程度不断加深,并且在新的技术经济条件下,信息技术促进了资源型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化发展,这不仅使生产流程更加复杂化,也使得资源型产业链的结构更加细微化,整个资源型产业链的知识存量迅速增加,依靠传统的专业化分工结构已经不能有效地进行知识传输和共享,导致产业链内获取协同效应的难度增加。在这样的背景下,可以通过集中与分散协调统一的块状结构有效克服分散的专业化分工结构与知识共享之间的矛盾,这类似于信息产业中的以功能化分割为基础的模块化结构。块状的资源型产业链由若干个具有一定功能的模块组成,各个模块的内部实现各种知识的共享,模块与模块之间通过显性知识(块与块之间联系规则)进行联系。这样的结构不是强调产业链上各个环节的专业化,而是在块状结构专业化的基础上,促进块与块之间的交流合作,这样由于减少了共享知识的数量而降低产业链上知识共享的成本。另外,块状化的生产模式使得资源型产业链的产品链、价值链和知识链呈现一种网状结构,这种网络状产业链其创新是分散的,极大地提高了整个产业链的创新速度,可以比专业化分工模式下的产业链更加快速低成本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创造顾客价值。共享知识成本的降低和创新速度的加快使得块状化的资源型产业链上的企业出现规模报酬递增。
如图1的KN曲线所显示,企业一直呈现规模报酬递增,资源型产业链不断分化延伸。对于KW曲线,在达到PP1点之前,也就是规模经济出现报酬递减之前,依靠知识和网络等高级资源驱动的资源型产业链上的企业规模报酬小幅递增。其原因在于,在自然资源等初级资源驱动下,资源型产业链主要是通过充分发挥产业链纵向的规模经济优势和横向的范围经济优势,降低成本来创造顾客价值,产业链上企业之间只需共享产品的成本、库存和顾客需求信息等显性的配置性知识,这些知识对于通过知识共享,进行知识创新,创造顾客价值的作用有限,加之产业链上还未形成完善高效的知识共享网络,企业之间共享知识的成本较大。因此,在此阶段,知识和网络等高级资源驱动的资源型产业链上企业规模报酬呈现小幅递增的走势。
过了P1点达到PP3点之前,也就是产业链专业化经济出现报酬递减之前,依靠知识和网络等高级资源驱动的资源型产业链上的企业规模报酬递增幅度加大。其原因在于,随着自然资源等初级资源等驱动的产业链进入规模报酬递减和自然资源约束不断强化的阶段,资源型产业链转变发展方式,以专业化分工为基础,通过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以灵敏供应的方式向顾客快速地提供多样的产品,以此创造顾客价值。产业链上企业不仅要共享产品的成本、库存和顾客需求信息等配置性知识,而且产业链上系统集成厂商还要获取将多个领域的特殊性知识整合起来的整合性知识,这些知识特别是系统集成厂商所掌握的整合性知识,对于通过知识共享,进行知识创新,创造顾客价值的作用显著,加之产业链上各个专业化环节知识交流推动了产业链上知识共享网络的初步形成,相比产业链规模经济阶段,企业之间共享知识的成本降低,因此,在这一阶段,知识和网络等高级资源驱动的资源型产业链上企业规模报酬呈现一定程度递增的走势。
到了P3点后,也就是产业链专业化经济出现报酬递减,依靠知识和网络等高级资源驱动的资源型产业链上的企业规模报酬快速递增。其原因在于,随着产业链上专业化分工推进,产业链不断分化,价值环节增加,知识共享成本上升,阻碍了产业链的创新,这抵消了产业链中企业专业化经济的优势,使得产业链上的企业出现规模报酬递减。在新的技术经济条件下,通过充分应用信息技术,采取集中与分散协调统一的块状结构有效克服分散的专业化分工结构与知识共享之间的矛盾,实现产业链上各类知识的共享,促进知识创新,更好地创造顾客价值。因此,在此阶段,知识和网络等高级资源驱动的资源型产业链上企业规模报酬呈现快速递增的走势,知识和网络已经成为产业链演化的主导力量。
在实际的资源型产业链的演进过程中,由于各种资源型产业链所具备的驱动产业链演进的要素资源不同,因此,以上所述的三种要素资源所驱动的资源型产业链的价值创造特征会以不同的组合方式出现在资源型产业链的演进过程中。比如,在新的技术经济条件下,有的资源型产业链的运行空间不断扩大,为了控制自然资源,这些有实力的资源型产业链可以有效地进行跨区域的自然资源的整合,以自然资源来驱动产业链生产规模的扩张,创造顾客价值。而与此同时,经过长期的发展,产业链已渐趋成熟,产业链上知识存量不断扩大,并且共享知识的网络已经形成,知识和网络等高级要素不断驱动产业链知识共享,知识创新,为顾客创造价值。这种类型初级要素资源+高级要素资源驱动型,另外,还有可能有:初级要素资源+中级要素资源驱动型、中级要素资源+高级要素资源驱动型、初级要素资源+中级要素资源+高级要素资源驱动型。
四、案例研究
本文选择贵州省瓮福磷化工产业链为研究案例,从资源和土地等初级资源、资本和技术等中级资源、以及知识和网络等高级资源三种要素驱动下资源型产业链的价值创造的视角出发,以资源型产业链的演进过程为背景,分析产业链升级的动力机制和作用机理,以进一步地提出资源型产业链的升级路径。
瓮福磷化工产业链位于贵州省中部地区的息烽—开阳—瓮福磷化工产业带内(见图2)。该产业带是以资源优势为基础,以产业链相连接为特征的产业带。瓮福和开阳等大型磷化工产业链均分布在这个产业带内,它们发挥着产业聚集的作用,并不断地推动产业创新,延长产业链,使磷化工产业向精深方向发展。
(1)自然资源等初级资源要素驱动产业链的演进。瓮福磷化工产业链是在核心企业瓮福(集团)公司的主导下,利用其传统优势的磷矿石开采和初级磷化工产品加工所积累的技术和资本,通过资本驱动建立企业间的合作关系,构建企业上下游之间的投入产出关系而形成的。最初的瓮福磷化工产业链比较短,产品也比较单一。产业链主要是通过提高产品的产量,充分发挥产业链纵向的规模经济优势和横向的范围经济优势,降低成本来创造顾客价值。在这一时期,由于贵州中部地区的磷矿石等初级资源较为丰裕,并且瓮福磷化工产业链主要是通过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来创造顾客价值,因此,对磷矿石等初级资源进行有效的控制就成为这一时期瓮福磷化工产业链发展的主要策略。
随着瓮福磷化工产业链快速发展,产业链不断分化,价值环节增加,这导致产业链内各个环节企业之间交易费用不断上升,增加了产业链上企业间共享产品的成本、库存和顾客需求信息等配置性知识的成本,抵消了产业链中企业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优势,使得产业链上的企业出现规模报酬递减。同时,由于瓮福等地处贵州中部地区的磷化工产业链的长期发展,耗用了当地大量磷矿资源,使得当地的磷矿资源存量减少,瓮福磷化工产业链的发展面临规模报酬递减和自然资源约束双重压力,瓮福磷化工产业链依靠大量消耗磷矿资源,扩大初级产品的生产规模的发展模式已不可持续,必须转变发展方式,突破自然资源的约束,走可持续的发展之路。
(2)技术和资本等中级资源要素驱动产业链的演进。依靠丰富的磷矿资源,瓮福磷化工产业链在初级产品规模化生产的驱动下,资本积累和技术发展已达到相当的程度。在此条件下,利用资本和技术,瓮福磷化工产业链以专业化分工为基础,通过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以灵敏供应的方式向顾客快速地提供多样产品,满足顾客多样化的需求,以此创造顾客价值。
对于磷化工产业这样的传统产业来说,实现敏捷供给的方式是协调整个产业链上的供货商、生产商和分销商,使整个产业链能够对顾客的需求作出快速反应。这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产业链上各个厂商之间大规模多频度的信息交流,增加厂商的管理成本和交易成本。为了降低管理成本和交易成本,实现低成本地满足顾客多样化的需求,需要进行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中心的产业链的需求管理,提高产业链的集成度,加快产业链上各节点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换。
随着瓮福磷化工产业链上不同厂商之间专业化分工的推进,产业链不断分化,价值环节增加,这导致产业链内各个环节企业之间交易费用不断上升,从而增加了产业链上企业间共享产品的成本、库存和顾客需求信息等配置性知识的成本,以及产业链上系统集成厂商的知识整合成本,阻碍了产业链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使得产业链抗风险能力不断降低,抵消了产业链中企业专业化经济的优势,导致产业链上的企业出现规模报酬递减,产业链分化延伸停止。
(3)知识和网络等高级资源要素驱动产业链的演进。在技术和资本的驱动下,瓮福磷化工产业链分工程度不断加深,并且在新的技术经济条件下,信息技术促进了磷化工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化发展,这不仅使生产流程更加复杂化,也使得产业链的结构更加细微化,促使整个产业链的知识存量迅速增加,这样依靠传统的专业化分工结构已经不能有效地进行知识传输和共享,导致产业链内获取协同效应的难度增加。在这样的背景下,集中与分散协调统一的块状结构的形成,能有效克服分散的专业化分工结构与知识共享之间的矛盾。另外,块状化的生产模式使得瓮福磷化工产业链的产品链、价值链和知识链呈现一种网状结构,这种网络状产业链其创新是分散的,这极大地提高了整个产业链的创新速度,它可以比专业化分工模式下的产业链更快速地和更低成本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创造顾客价值。共享知识成本的降低和创新速度的加快,使得块状化资源型产业链上的企业出现规模报酬递增。
(4)在瓮福磷化工产业链实际的演进过程中,由于在各个阶段所具备的驱动产业链演进的要素资源不同,以上所述的三种要素资源所驱动的产业链的价值创造特征因此会以不同的组合方式出现在产业链的演进过程中。首先,在现阶段,在新的技术经济条件下,随着知识的积累和知识共享网络的完善,瓮福磷化工产业链的运行空间不断扩大,为了控制产业链发展所需的各种初级资源,瓮福磷化工产业链跨区域的资源整合,以资源来驱动产业链生产规模的扩张,从而创造顾客价值。这种类型的产业链升级属于初级要素资源+高级要素资源驱动型。其次,瓮福磷化工产业链以专业化分工为基础,经过长期的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技术发展和资本的积累已达到相当的程度,随着知识共享网络的完善,瓮福磷化工产业链的运行空间不断扩大。为了控制异地市场,利用异地企业的生产技术,在更大的范围实现专业化分工经济,瓮福磷化工产业链同样会进行跨区域的资源整合,以技术和资本来驱动生产的扩张,满足顾客多样化的需求,以此创造顾客价值。这种类型属于初级要素资源+高级要素资源驱动型。第三,在瓮福磷化工产业链的发展初中期,产业链的演进是在核心企业瓮福磷矿和瓮福磷肥厂的主导下,在利用国外成熟的磷矿石开采和初级磷化工产品加工技术的基础上,通过不断的专业化分工,以及本土化技术的研发,利用积累的资本对当地的磷矿资源进行有效地控制,即以磷矿资源来驱动产业链生产规模的扩张,创造顾客价值。同时,以技术和资本来驱动敏捷生产方式的扩张,满足顾客多样化的需求,来进一步创造顾客价值。这种类型属于初级要素资源+中级要素资源驱动型。
五、结论
关键词 湖北省 农业产业链 竞争力
1 湖北农业产业链现状与特征
1.1 农产品链种类丰富多样
湖北是农业大省,其优越的地理资源和气候条件,使得湖北省农产品品种繁多,除海水养殖和少数其他省份特有物种外,湖北在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淡水养殖业等领域均有多种多样的农产品产出,而且基本上与全国性的大宗农产品构成相近,许多农产品产量名列全国前茅。在通常年景下,湖北粮食居全国第9位,棉花居第3位,油料居第4位,生猪和茶叶居第5位。近几年湖北在资源优势基础上确立和形成优质稻、棉花、蔬菜、名特水产品、优质三元猪、专用小麦、双低油菜、柑橘等8种优势农产品,魔芋、奶牛、家禽、食用菌、蚕桑、蜂产品、板栗、茶叶、中药材等9种特色农产品。与这些农产品相对应,构成了诸如粮食产业链、棉花产业链、油料产业链等众多的农产品链。
1.2 农业产业链正在延伸
湖北省农业产前产业已有较大发展,化肥产量已达273万吨(2003年),居全国第2位,农药产量5.10万吨(2001年),居全国第5位,配合饲料306万吨(2001年),种子、苗木等品种较为齐全,农资供应体系不断完善;农业产后产业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农产品加工业。到2001年,湖北省仅国有及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产值达到911.96亿元,比1978年增长了15.5倍,占轻工业产值的比重为76.3%,与农业总产值之比为0.78∶1,均比1978年有所上升。
1.3 产业链的龙头企业不断壮大
近些年来,湖北农产品加工企业逐步向专业化、规模化、集团化方向发展,市场竞争力不断加强。截至2002年,全省县以上龙头企业发展到2400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15家,省级龙头企业68家。这些企业加工了数量巨大的农产品,网络了一大批农民,规模和效益突出。以纺织业为例,2003年,湖北省纺织工业规模以上企业764户,实现总产值378.62亿元,出口创汇9.22亿元,实现利税17.94亿元。
1.4 农业产业链运行环境条件逐步加强
近些年湖北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社会化服务、涉农制度与管理等方面均有所加强,使农业产业链的软硬环境大为改善。另外,产业链的运行离不开科技支持,科技创新能力是农业产业链竞争力的主要来源,农业科研不仅是农业产业链产前环节的主要构成部分,其科技创新能力也作用于产中生产环节和产后加工环节。在科技支持上湖北具有相对有利的条件,湖北也是高教大省,有普通高校75所,有两所农业高校,2001年湖北高校有科技人员5.4万人,研究与开发人员1.9万人,位居全国第2位,从事农业科技活动的人员1218人,其中高级职称492人,中级职称381人。除高校外,湖北还有几十家农业科研单位,为农业产业链的科技创新提供了巨大支持。
2 湖北省农业产业链存在的问题
2.1 下游产业发展滞后
下游产业包括农产品加工、储存、运输、销售等诸多环节,其中对农业产业链影响最大的是农产品加工业。虽然湖北农产品加工业相比改革开放之初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与当前全省农业农村经济现实发展要求和农业产业链竞争力提升需要相比,仍显滞后,与发达省份存在较大差距。据测算,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达到2.2~3.7∶1(美国3.7∶1,日本2.2∶1),而我国在2001年只有0.9∶1,湖北为0.78∶1,发达国家食品工业产值是农业产值的1.5~2倍,而目前我国不到1/3,湖北为16%。
2.2 产业链衔接机制不完善
(1) 人为割断产业链。一方面是行政性区域市场分割,在我国不仅省级之间,而且省内地市之间乃至县级之间,以行政边界和行政分权为基础,以超经济垄断为条件,以地方利益最大化为目标,使得市场被划分为众多的相对独立的子市场。在农产品跨区运营中经常遇到路卡和路霸,“索、拿、卡、要”在有些地方时有发生,农产品进城也常有各种税费或摊派。另一方面,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和进出口贸易分别由供销、粮食、农业、外贸等不同的部门分割。这些做法分割了市场空间和市场联系,违反了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阻隔了农业产业链的形成发展。
(2)信息流通滞缓,交易费用较高。湖北省目前信息化建设虽有了长足发展,但在涉农领域仍很薄弱。主要由于农业的小规模分散性特征较为突出,湖北省单个农户平均生产规模不足0.5hm2,农户和中小农产品加工企业获取信息能力差,信息传递效率有限,信息流的滞缓、偏差、断线阻碍了产业链联结。虽然目前湖北已有一些农业网站,但针对性不强,功能不足。同时,受小规模分散性特征的作用,使得在生产组织、质量监控、价格协商等方面难度较大,加之诚信问题和机会主义,增加了产业链各环节的交易费用。
(3)技术一致性难以保证。产业链的技术一致性是指产品从起端经过若干中间环节直到终端的过程中,技术联结稳定,产品性能相容,整链衔接协调。目前,湖北省由于科技和投入等多方原因,在农业产业链中的技术一致性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是农产品对下游生产的满足程度有所降低。例如棉花产业链中,随着服装衣着品向中高档、多元化和多用途演进,棉纺工业的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随之加快,对原棉品质-强力、成熟度和整齐度等提出了更高要求。但总体上,我省“高等级”原棉和专用优质棉缺乏,还不能满足纺织工业不断发展的要求。
2.3 产业链组织化程度低
(1)分散性和小规模特征突出。近年来,湖北省在加工原料基地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使得部分原料基地的规模和集中度有所提高,但因农户数量多,规模小、兼业多,生产分散,大多数原料基地的规模仍然有限,产业化集中程度低,专业化进程缓慢。加工企业也存在类似问题,产业集群不够。
(2) 农民并未成为产业链的主体。我国的传统体制把农业产前的物质生产资料的投入和产后的生产加工界定给工业部门,把农产品经营流通界定给商业部门,使得农业再生产各环节的内在联系被阻断,农民更是被拒于产业链之外。虽然改革开放以来,农业进入产前、产后环节的状况有所改善,但迄今为止,农用生产资料(化肥、种子)与农民的需求脱节,农产品流通不畅等问题仍然存在,农产品市场和农业要素市场处在农业、林业、经贸、外贸、劳动以及水利等不同部门的分割之中,产加销各环节多为买断关系,农民经营的仍然仅仅是初级农产品,并不是农民充分参与的一体化经营的农业产业链。
(3)社会中间组织发育不够。农业产业链是建立在社会分工和专业化生产基础上的,需要专业经济组织和中介服务组织来进行协调,优化资源,降低运行成本。湖北省目前各类专业经济组织或行业协会不仅数量少,且大多没有按市场机制规范运作,尚未真正发挥专业组织在社会化服务方面的作用。
2.4 产业链发展不平衡
湖北省内各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程度的高低影响和制约农业的产前、产中和产后各环节部门,从而使得各地区农业产业链发展速度有较大区别。以农产品加工业为例,从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的比较来看,2001年全省17个市州中比值高于1的有5个,其余12个市州的比值低于1,最高的武汉市为1.875∶1,除神农架林区外(其比值为0.087∶1),最低的十堰为0.179∶1,武汉是十堰的10倍。
3 提升湖北农业产业链竞争力的对策思路
3.1 全方位拓展农业产业链
一是延伸产业链的长度。从纵向角度使产业链向前向后延伸,并主要在农产品加工业上做文章,尽可能提高农产品精深加工比例,实现价值增殖;二是增加产业链宽度。从横向角度对每一环节进行拓宽,使得各个产业环节和产品功能得以扩充。大多数农产品的功能不是单一的,应尽可能提高综合利用程度。农业生产不仅是获得农产品的过程,其间,利用现代化农业的生产性、观光性、娱乐性、参与性、文化性、市场性,可以开发旅游观光农业,还可以作为农业教育基地、农业科研基地等;三是扩大产业链的厚度。即壮大农业产业链的规模,只有具有一定规模的产业链,才能产生出一定的市场竞争力。
3.2 培植壮大龙头企业
要在充分发挥湖北农产品资源优势基础上,采取有效措施培植、支持发展一批起点较高、各具特色、较强较大的龙头企业和企业集团,以带动千家万户农民增收。当前,湖北省各级政府要支持和促进产学研相结合,在政策、项目、资金等方面鼓励龙头企业与有实力的科研院所和高校“联姻”,组建技术研究开发机构,针对核心技术进行攻关,创立湖北名牌产品。同时,要在避免重复建设原则下,与农村城镇化建设相结合,大力推进产业集群,创建具有扩散带动效应的“增长极”。
3.3 推动农民进入产业链
对农户放开产业链的其他环节,让农民(不仅仅是农产品)进入产业链的各环节,才能使农民从农产品深加工和贸易(甚至涉外贸易)中分得利益。初级农产品被加工流通企业一次性买断的做法,不利于农民增收和农业经济的发展。要不断进行组织创新,实施产业化经营,让农民主体地位得以体现,使农民不仅仅经营自产初级产品,而且要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农产品深加工和大流通要求真正进入市场。这就需要加大对农民的教育和培训,要通过科学技术知识培训、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使其具备参与产业链的能力。
3.4 依靠技术创新壮大产业链
在产前环节,要围绕“种、药、肥、料”四个重点进行科技创新,强化“优质、安全”的提升,特别要注重高产、优质、专用性强的新品种的培育,为下游创立发展基础;在农业生产环节,既要注意引进、开发高产技术,提高单产,降低成本,形成规模,也要注重优质高效的技术。既要强化湖北的优势农产品的技术进步,也要提高在特色农产品方面的技术进步;在农业产后领域,不仅要在农产品精深加工方面进行技术创新,也要在保鲜、贮运以及营销管理等方面进行创新提高。另外,在各个环节技术创新基础上,要特别注意产业链的技术一致性和稳定性,要根据下游产业或者最终市场要求,力求上下环节之间技术衔接合理,产品性能协调,使整链在现代技术基础上高效运作。
[关键词] 数字出版产业链 内容资源 市场分销 二元结构
[中图分类号] G2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853 (2013) 03-0080-05
1 引 言
产业链结构,是指关联企业在产业链中的角色定位以及企业之间的业务关联关系。产业链结构对产业发展意义重大。明晰的产业链结构不仅有利于关联企业的分工与合作,有利于产业秩序的改善,而且有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和产业效率与效益的提升。传统出版业经过长期发展,形成了较为稳定的“编、印、发”三位一体的产业链结构。传统出版业在过去一两百年间的快速发展,正是得益于在这一产业链结构下各环节之间明确的分工与协作。而数字出版时代,数字技术的发展及其与出版业的结合不仅改变了传统出版业的产业逻辑与经营理念,而且改变了传统出版产业的运营方式、业务流程与产业链结构。传统出版业的产业链结构由于数字技术的作用被打破,一种全新的基于数字出版关联企业组成的产业链结构正在形成。与传统出版业相对清晰的产业链结构不同,数字出版产业链的结构要复杂得多。然而,当前的数字出版产业链到底呈现怎样的结构特征?导致这一结构变化的原因是什么?这一结构对产业链各环节以及产业发展有何影响?对这一系列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目前学术界和业界尚未形成统一看法。
对产业链结构问题的研究,能够为完善产业链各环节的分工协作机制、强化政策引导与产业管理提供思路,进而能够推动数字出版产业结构优化以及效率与效益的提升。我们的研究表明,与传统出版业相对清晰的“编、印、发”三位一体产业链结构不同,数字出版产业链中上、中、下游的链式结构相对模糊,新的“资源+市场”二元结构渐趋明朗。
2 数字出版产业链“资源+市场”的二元结构特征
以内容资源深度开发为目的的传统出版业,以产业分工为基础逐步形成了包括出版物产品的出版、印刷和发行等环节的产业链基本结构。在这个“三位一体”结构中,“编、印、发”各专其能、各司其职[摘 要] 论述在数字技术的作用下,数字出版产业链关联企业的角色地位发生变化、产业业务流程被颠覆,导致传统出版产业链上、中、下游清晰稳定的链式结构消失,新的“资源+市场”二元结构形成;并进一步探讨这一产业链结构导致的产业链现有利益格局的调整,以及所造成的内容提供商和分销商的主导权之争。、各得其利,并实现了出版业在近现代的快速发展。然而,进入数字出版时代,由于技术的进步、新产业链主体的加入,使得明晰、稳定的产业链结构被彻底打破,传统出版产业链中编辑、印刷复制与发行的内涵与功能出现了新变化,出版活动各参与主体的角色与地位也发生了明显改变。一方面,内容资源的生产方式和流程由于数字技术的出现发生了根本改变,内容资源的数字化以及业务流程的数字化和网络化日趋明显,资源生产的技术性大大增强;另一方面,技术开发商与平台提供商强力介入,不仅基本“淘汰”原产业链中的印刷企业,重新定义了出版商和发行商的作用与地位,而且改变了市场的运作方式和消费方式,使得基于数字出版平台实现数字内容资源的生产、及消费逐渐成为主流。在此情况下,传统的“编、印、发”三位一体结构被彻底改变,形成了新的“资源+市场”的二元产业链结构。
所谓“资源+市场”二元结构,是指数字出版产业中基于技术驱动形成的由“资源生产”和“市场分销”两个核心环节构成的产业链形态。在这种新结构中,以技术优势见长的技术开发商与平台提供商往往不以独立产业链主体的身份出现,而是以技术主导“资源生产”或“市场分销”,即以内容提供商身份提供内容资源或以分销商身份从事数字出版产品分销。
数字出版产业链“资源+市场”的二元结构表现出两个显著特征。首先,技术开发商和平台提供商主导产业链的发展。一方面,技术开发商在最初提供数字出版技术及数字化加工服务的基础上,凭借技术优势逐渐介入内容资源的生产和提供过程,进而开始左右内容资源的生产,主导内容资源的供给。中国知网就是从最初的学术期刊数字化业务(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起家,历经十几年发展一跃成为我国最主要的数字学术内容提供商并主导着整个数字学术期刊产业链的发展。另一方面,平台提供商并不单纯提供平台服务,而是积极参与数字出版产品的分销,并基于平台强大的分销能力主导数字出版产品的市场分销及利益分成。比如,亚马逊在苹果的“定价”模式推出前一直实行“批发定价”模式并主导着Kindle电子书的定价,大部分内容提供商即使心有怨言却依然不得不接受;中国知网等每年支付给学术期刊社的版税少之又少,而大部分学术期刊仍旧允许使用其内容。可见,技术开发商和平台提供商通过主导内容资源的生产及市场分销这两个产业链的核心环节,从而主导着整个数字出版产业链的发展。
在这种二元产业链结构中,从事“资源生产”的内容提供商和从事“市场分销”的分销商到底由谁主导数字出版产业链,则主要取决于其掌握和应用数字技术的能力。从实践看,有从事数字出版产品“市场分销”的分销商,如谷歌电子书店和亚马逊等主导的数字出版产业链。其中,谷歌电子书店于2010年12月6日上线之初,提供约4000家出版商的近300万种电子书供用户购买或下载,其中200余万种为免费的公共版权图书,从而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电子书提供商[1]。目前,已并入PlayStore的谷歌电子书店已拥有超过400万种电子书[2]。同时也有从事“资源生产”的内容提供商,如斯普林格、励德·爱思唯尔以及盛大文学等主导的数字出版产业链。无论是分销商还是内容提供商,事实上都是凭借技术支撑才得以确立其在数字出版产业链中的主导地位。从这个意义上讲,谭学余所指出的“国内电子图书产业链结构还不太清晰,上下游关联度不强,各个环节之间定位模糊,并且都试图成为整个产业链中的主导者”[3]的现象,正好切中我国数字出版产业链的弊端。
其次,技术开发商与平台提供商主导数字出版产业链的发展,由此带来的是产业发展的平台化,即数字出版产品及服务的生产、提供、消费直接通过数字出版平台展开,这成为数字出版产业链发展的一大特征。具体表现在:一是内容资源生产的平台化,充分利用网络的便捷性、实时性和交互性,从内容的策划、编校、制作生成直至等整个生产过程均在数字出版平成,盛大文学就是一个典型。数字学术出版领域的爱思唯尔、斯普林格等内容提供商也是通过在线投稿平台实现内容投、审、编、校等生产环节的全球同步。二是市场分销的平台化,着力打造分销平台,以控制分销渠道实现对数字出版产业链的控制正逐渐成为数字出版企业关注的焦点。我国三大电信运营商、新华E店、四川文轩九月网、汉王书城、当当网等纷纷加入打造数字出版物分销平台的队伍,更突显了数字出版分销平台化的特征。
3 数字出版产业链“资源+市场”二元结构形成原因
由于产业链不同环节的价值丰度及数字出版业务流程在数字技术的作用下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导致传统出版业相对清晰、稳定的“编、印、发”三位一体产业链结构被打破,在数字技术的催化下逐渐形成了新的“资源+市场”二元产业链结构。
3.1 价值丰度变化带来产业链关联企业角色地位的改变
在传统出版产业中,“出版产业链各环节的价值丰度曲线与施振荣先生提出的个人电脑产业链‘微笑曲线’有着惊人的相似。处在出版产业链上游的策划、出版环节以及下游控制着渠道的发行环节的附加值高,属于出版产业链的高端,而处于产业链中部的印刷环节附加值低,是出版产业链的低端”[4]。因此,支配传统出版产业链的既可以是上游的出版企业,也可以是下游的发行企业,但更常见的主要是出版企业。
在数字出版背景下,产业链的最大变化是传统印刷制作环节的退出[5],取而代之的是“资源生产”与“市场分销”两个核心环节。在此情况下,同传统出版产业链各环节的价值丰度曲线相比,由于环节缩减、结构改变,数字出版产业链的价值丰度也发生了变化。但是,其中“资源生产”和“市场分销”的价值丰度相对难以界定。加之技术商与平台商往往在身份上有重合之处,传统出版业的价值丰度配比更加不适用于此。
数字出版产业链价值丰度变化带来的是产业链关联企业角色地位的变化。由于价值丰度的改变,很难一语概括哪类关联企业站在产业链的高端并支配产业链,因此需要重新定义产业链各关联企业的角色地位。产业链中的个体内容提供商——作者而言,自助出版形式中的作者可能会承担产业链中除读者外的所有角色,或者二者身份是统一的[6]。可见,从价值丰度的角度来看,产业链关联企业的角色地位与传统相比已发生改变,具体而言就是代表“资源生产”的内容提供商和代表“市场分销”的数字出版产品分销商身份的变化。而如前所述,以技术优势见长的技术开发商与平台提供商往往不以独立产业链主体的身份出现,而是以内容提供商身份从事“资源生产”或以分销商身份从事数字出版产品的“市场分销”,并以其技术优势支配其他关联企业,进而以内容提供商或分销商身份主导数字出版产业链。由此形成全新的内容提供商和分销商皆有可能成为产业链主导者的“资源+市场”二元产业链结构。谷歌、爱思唯尔、盛大文学等实例也验证了这一点。
3.2 数字出版业务流程的改变影响关联企业业务联系
数字出版技术不仅改变内容的出版方式和呈现方式,而且改变整个出版业务流程,并由此导致产业链结构的变化。
如果从出版流程及产业链流程再造的视角对数字出版概念进行界定[7],数字出版之于传统出版的不同,很重要的一点体现在业务流程的不同。首先,最明显的是省去了内容的印刷、复制业务,这对整个出版流程来说是根本性的改变。其次,建构在数字化和网络化基础之上的数字出版产业,借助互联网便捷高效的优越性,不仅从内容生产、分销到用户消费使用整个流程均可在统一的在线平台中完成,还省去了原来出版的许多中间环节如批发、物流储运等,整个传统业务流程已被颠覆。数字出版业务流程的变化导致了核心环节和关联企业业务联系的变化,并对数字出版产业链结构产生了深刻影响。
一方面,在数字出版业务流程中,核心环节发生了变化。在传统出版业产业链结构中,编辑、印刷复制和发行是主要业务流程,三者分别是流程中的核心环节。然而,在数字技术的作用下,核心环节仅剩编辑和发行,与此同时内容数字化加工的作用与地位却得到提升。在数字出版业务流程中,内容的编辑与数字化加工可以统称为内容资源的生产,发行可以称为数字出版产品的市场分销,即传统出版业的编辑、发行环节在数字出版中由“资源生产”和“市场分销”环节替代。其本质就是“资源+市场”的数字出版产业链二元结构。
另一方面,业务流程的改变也意味着整个产业链上、中、下游参与企业(关联企业)的改变,参与企业的变化同时也是各关联企业间原有业务联系的变化。而产业链结构是关联企业在产业链中的角色定位以及企业之间的业务关联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讲,业务流程的改变意味着产业链结构的变化。从当前实践发展来看,数字出版业务主要围绕内容资源生产和市场分销展开,即无论处于产业链哪一环节的关联企业,整个数字出版市场竞争的焦点都集中在对内容资源的垄断和对分销渠道的控制上。盛大文学、中国知网、爱思唯尔、斯普林格、亚马逊、谷歌等的发展方式即说明了这一点。这也意味着业务流程的改变导致数字出版产业链结构向“资源+市场”的二元结构方向发展。
4 数字出版产业链“资源+市场”二元结构的影响
数字出版产业链“资源+市场”的二元结构对产业链各关联企业以及整个产业发展的影响重大而深远。这种影响尤其体现在对现有产业链利益格局以及内容提供商与分销商的关系方面。
4.1 导致产业链中关联企业利益格局的调整
出版产业链关联企业的利益格局主要取决于关联企业在产业链中的角色和地位。“出版产业链的各环节存在着价值增值与盈利水平的差异性,处于出版产业链高端的企业盈利水平高,处于产业链低端的企业盈利水平低”[8]。在传统出版产业链中,作为出版物生产者的出版企业主导出版产业链的情形较为普遍,这是传统出版产业链中出版企业获利较高的根源。早年我国出版社盈利水平数倍于书店和印刷厂,正是这种产业链结构中主导产业链运作的是出版企业使然。
进入数字出版时代,“资源+市场”二元产业链结构的形成将促使数字出版产业链的利益格局发生改变。这一点在2007年亚马逊与Kindle阅读器的同步推出的“批发定价模式”运作中得到了充分体现。贝佐斯在纽约联合广场W 纽约大酒店Kindle阅读器时宣布《纽约时报》畅销书榜上的电子书仅售9.9美元。这一行为尽管遭到了各大出版商的一致反对,但是由于两者在产业链中地位不对等,该政策仍然持续到2010年苹果推出iPad为止。在苹果同意由出版商确定iPad版电子书价格(即模式)后,麦克米伦(Macmillan)的首席执行官(Chief Executive Officer,CEO)约翰·萨金特(John Sargent) 将这一决定通知亚马逊的出版商,并要求亚马逊改变其定价政策转而采用与苹果一致的模式。贝佐斯和他的同事对此表示愤怒,并以亚马逊停止销售麦克米伦的纸质书进行要挟。亚马逊与内容提供商之间的纷争,尽管最终以亚马逊的让步而得到平息,但数字出版产业链主导者谋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企图却暴露无遗。2009年5月推出自助出版平台AmazonEncore之后,亚马逊一反当初的承诺毅然进入出版市场。2010年,它正式推出致力于将非英文图书翻译成英文出版的AmazonCrossing服务,以期控制图书出版过程,直接获得图书版权和电子书定价权,进一步巩固其在数字出版产业链中业已确立的主导地位。显然,亚马逊这种强行控制电子书定价权以及停售关联出版企业纸质书以谋求利益最大化的行为正是其主导电子书产业链的结果。
4.2 造成内容提供商与分销商之间的“主导权”之争
传统出版中一直有“内容为王”和“渠道为王”的争论。在传统出版产业链的价值丰度曲线中,处于产业链上游的出版商和处于下游的发行商均属于产业链高端;至于两者中谁占据支配地位则很难一概而论。以大众出版为例,虽然大部分情况是出版商通过控制内容资源占据产业链高端,但也有发行商主导产业链的情形[9]。我国这一情况则更为明显,在传统出版产业中出版商与发行商之间所谓的“中心”与“龙头”之争由来已久,新华书店一直通过对渠道的控制与出版社争夺所谓“主导权”。
发展到今天的数字出版产业,同样也存在内容提供商与分销商之间的“主导权”之争。在数字出版产业链“资源+市场”的二元结构下,以内容提供商身份或以分销商身份出现的技术开发商与平台提供商凭借技术优势主导着产业链的发展。实际上,内容提供商和分销商均具有支配产业链其他关联企业的条件和能力,支配作用的强弱仅仅取决于其掌握和应用数字技术的能力。然而,内容提供商和分销商均以技术见长,加之在特定条件下技术商和平台商身份会有重合,因而内容提供商和分销商的技术能力孰强孰弱很难分清,到底是谁占据“主导权”也就很难判断。在此情况下,两者都试图支配产业链,由此导致其积极地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以期“通吃”整个产业链。因此,内容提供商与分销商之间的“主导权”之争也就在所难免。
实践当中的情况也验证了这一点。对于内容提供商而言,由于不满足既有的与分销商的利益分配模式,近年来不少内容提供商(尤其是传统出版商)各自为政,纷纷自建分销平台,试图实现产销“通吃”。对分销商而言,由于数字环境下极易造就“赢者通吃”的经营格局,数字出版分销市场主要为大分销商所把控。分销商基于其突出的市场地位主导着现有产业链的利益分成,比如我国手机阅读市场上的中国移动。同时,分销商还积极将经营“触角”向内容资源生产环节延伸,比如亚马逊。由此可见,在数字出版产业链“资源+市场”的二元结构下,极易造成内容提供商与分销商之间的“主导权”之争,从而影响产业链各环节正常的分工协作,进而影响整个产业的效率与健康发展。
基于此,我们认为妥善处理内容提供商与分销商的关系成为发展数字出版产业面临的重大问题。对于内容提供商和分销商而言,在产业链的二元结构下首要的应是找准自身的功能定位,而不宜再纠缠所谓产业发展的“主导权”“话语权”问题。
关键词:产业链;运行机制;模型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07)08-0038-05
产业链的运行机制主要有:利益分配机制、风险共担机制、竞争谈判机制、信任契约机制、沟通协调机制和监督激励机制六种机制。其中,信任契约机制是基础,利益分配机制是核心,风险共担机制是本质,竞争谈判机制是手段,沟通协调机制是关键,监督激励机制是保证。以上六种机制通过市场机制这只“无形的手”和政府机制这只“有形的手”共同作用于产业链,推动产业链的正常运行。
一、产业链的信任契约机制
1.产业链信任的基本概念
产业链信任是指产业链核心企业与节点企业以及节点企业之间的相互信任。产业链信任的特点是:第一,合作伙伴间信任的相互性。在任何形式的交易中,交易双方的信任都是相互的,信任一方对被信任一方有信心,被信任一方对对方有责任。第二,企业间信任的建立与消失速度的不对称性。企业间信任是逐步建立的,这既需要时间,又需要成本,但其消失却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完成。而且一旦信任遭到背叛,重新建立则需要更长的时间和更大的成本。第三,企业间信任的风险。企业间信任是有风险的,要保障企业利益,需要对企业间的信任进行控制,避免误信或信任过度。
2.产业链信任的类型
张维迎教授从信任来源和信任对象两个维度对信任进行了分类研究。他指出:从信任来源的角度可将信任分为基于个性特征的信任、基于制度的信任和基于信誉的信任三类。基于个性特征的信任是指由先天因素或后天的关系决定的信任。一种交易对信任的敏感程度很大程度上是由交易物或交易主体的特征决定的。基于血缘关系以及建立在后天培养的个人品德基础上的信任都属于基于个体特征的信任。所谓基于制度的信任,是指在给定的制度下,市场主体行为的强烈的可预见性特征,使得交易双方产生的信任。基于信誉的信任指的是由于关系契约产生的长远利益而使交易双方产生的信任。从信任对象的角度可将信任划分为对作为个体的人的信任、对个人组成的组织的信任和对政府的信任三类。
3.产业链信任的形成过程
产业链企业间信任关系的形成和发展要经过一次博弈、重复博弈和信任形成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企业的一次博弈,企业间处于低度信任阶段,整个企业处于低效率阶段。在进行一次博弈的时候,各自从自身利益出发,以利益最大化为原则而作出的理性选择的非合作博弈结果会使企业陷入“囚徒困境”,个体的理使得整体的行为“非理性”,从而有引发产业链内部契约失效的风险。
第二阶段是企业要长期生存,就会寻求合作以改变一次性博弈的低效率。这个阶段企业间的博弈往往具有重复博弈的性质,并且这种重复博弈的时间相对较长,甚至没有明确的截止时间,因此又具有无限重复博弈的性质。产业链中企业之间的这种无限重复博弈使得非合作博弈变为合作博弈。
伴随着合作博弈的不断重复和深化,企业之间的信息能够得到快速的传递和沟通,企业文化、企业价值观等企业“软组织”在企业之间不断被吸收和同化,企业间将逐渐建立起信任关系以代替博弈和威胁,从而成为产业链维系的纽带,这就是第三阶段――信任形成阶段。
二、产业链的沟通协调机制
1.产业链协调机制的概念
冲突是一个行为主体为谋求自身利益而与其他行为主体的对立、对抗和斗争。只要人们感到差异的存在,则冲突状态也必然存在。冲突就是矛盾,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产业链中的企业一般都是具有独立法人的经济实体。当节点企业各自从自身利益最大化出发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时,节点企业间必然产生利益冲突,因此必须建立科学有效的产业链协调机制,及时沟通解决合作企业间的矛盾和冲突,才能最终实现产业链整体价值最大化,保证产业链的稳定高效运行。
对产业链而言,导致产业链发生冲突的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产业链合作伙伴间的目标不一致;二是合作伙伴间的利益不一致;三是信息不对称造成信息在产业链中传递时发生扭曲。当产业链合作伙伴间目标不一致时,可通过反复多轮谈判解决,如果不能解决则只能另求新的合作伙伴;如果合作伙伴间利益不一致,经过反复沟通协商谈判,一般合作双方都可达成一致。对信息不对称造成的“牛鞭效应”则需要通过综合治理来加以解决。
为消除信息不对称引起的产业链冲突,必须建立产业链的协调机制。产业链的协调机制是指为使产业链的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等各种流能无缝地、顺畅地在产业链中传递,减少因信息不对称造成的生产、供应和销售等环节的不确定性,以及消除因产业链的各合作伙伴目标不同而造成的利益冲突,提高产业链的整体绩效而采取的任何措施。
2.产业链协调机制的构建
产业链的协调机制就是目标一致、相互信任和沟通协商。
(1)目标一致。产业链的目标就是提高产业链的持续竞争力,实现产业链价值最大化,风险最低化。这一个层次的目标既有一致性,又存在着冲突。冲突是因为每个合作伙伴目标并不完全是为产业链总体目标而设立的,还有自己特有的目标。
建立一套完整的目标体系对产业链总体的协调管理十分关键,如果在产业链组建阶段,就和成员企业在合同中明确规定各自的目标任务,那么对产业链的运作是十分有利的。有了这种目标分解和任务规定,对产业链的协调工作来讲就变成了为满足目标任务的实现而采取的组织间的管理措施,即实现目标管理。对不能或延期完成目标的企业要根据其对产业链整体利益的损害程度给予经济上的处罚。
(2)相互信任。信任是合作的基础,只有各个成员企业相互信任,整个产业链才能在生产、交易等各个方面协调一致,才能产生协同效应。
(3)沟通协商。沟通协商就是找到一个折衷的解决方案来满足各种相互矛盾的目标,协商过程是一个目标的动态优化过程。协商机制主要是指在产业链企业之间建立和完善通过协商的方式来解决可能产生的各种冲突,以最终顺利实现产业链的目标。
三、产业链的利益分配机制
一般来说,产业链中的节点企业都是独立的经济实体,任一节点企业都不会为了其他合作伙伴的利益而牺牲自己的利益,自身利益最大化是合作伙伴组建成产业链的强大动力,获取产业链剩余利润是所有节点企业追求的目标,合作伙伴能否获取产业链剩余利润是产业链能否长期稳定运行的关键因素。
1.产业链的利润分配原则
产业链利益分配的总原则是利益平衡原则,
具体可分为四项基本原则:剩余利润合理原则、付出与收益相对称原则、风险与利益相对称原则和综合优化原则。
(1)剩余利润合理原则。每个加盟产业链的企业所获取的收益必须大于或等于加盟产业链前的收益,即必须获取产业链的剩余利润,否则,企业就不会加盟产业链,即使加盟了产业链,也将退出产业链。
(2)付出与收益相对称原则。在产业链节点企业中,如果第i个企业投入的资源(包括资金、设备和人力资源)Ii大于另一个节点企业j投入的资源Ii,则节点企业i的收益Si应大于节点企业j的收益Si。这样,企业之间的基本利益才能保证,才能不影响节点企业的积极性,否则,产业链的运行将是不稳定的。
(3)风险与利益相对称原则。有多大风险就应有多大剩余利润。创新度高,风险就大;风险大,收益就应大。因此,在制定利益分配方案时,不仅要认真考虑各节点企业投入的资源,还必须充分考虑各节点企业所承担的风险。对承担风险大的节点企业应给予相应的风险补偿,以调动风险大的企业的积极性。
(4)综合优化原则。在综合考虑上述三个原则的基础上,制定合适的权重,选择合适的方法来确定最优收益分配方案。
2.产业链利润分配中的风险共担机制
在产业链中,核心企业和节点企业处于不同的竞争地位,它们获取利益的比例是不同的,因此它们对于风险的分配也是不同的。核心企业通过自身的努力和契约的内容来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然后节点企业根据契约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并决定自身最优行为。在收益分配格局中,核心企业和节点企业存在着领导者与跟随者的关系,核心企业制定的契约内容必须被节点企业所接受,节点企业处于合作竞争的弱势地位。实际上,核心企业在确定合作伙伴时,除了要发挥节点企业的核心能力外,也同时将一部分风险转给了节点企业,节点企业在合作中除实现自身价值外,也替核心企业承担了相当部分的风险。因此,产业链在进行利益合理分配的同时,也在进行着风险的共同分担。
产业链中承担风险越大的企业,获取的利润也越大;承担风险越小的企业,其获取利润的比例也越小,风险和利润是成正比的。
3.产业链的利益分配方法
产业链企业间的利益分配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既要综合考虑收益、成本、风险的关系,还要考虑合作过程中诸如专利权、技术诀窍、商标、品牌等无形资产的分配。常用的利益分配方法有平均分配法、投入资源比例分配法、承担风险和投资额之比分配法和协商谈判法四种。用简单的平均分配法平均分配利润,简单易行,表面上公平,实际上是既不科学也不合理。只按企业投入资源的比例分配,保证了投入与收益对等的原则,但却没有考虑风险的存在,更没有考虑活化因素对产业链的贡献。按承担风险和投资额分配,体现了风险、投入与收益对等的原则,但对合作过程中风险类型及其风险度的评价却是一个非常困难的工作,有时甚至根本就无法确定。实际上最实用也是最科学的方法就是由利益各方协商谈判,在谈判中双方(或多方)可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各种条件进行反复沟通、协商,最终确定一个所有谈判方都能接受的分配方案。
四、产业链的竞争谈判机制
竞争机制是市场经济社会最基本的运行机制,市场经济社会内部各种要素之间的内在关联,市场中的供求变化、价格涨落都是通过竞争机制实现的。经济主体的利益划分和社会分工既是市场竞争机制的发生条件,也是市场经济体制驱动力的源泉。
对产业链而言,竞争是产业链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竞争对手的存在,迫使企业不断降低成本,改进产品及服务,追赶技术变革的浪潮。竞争对手就在眼前,企业永远也不能自满自足,必须在竞争中获取竞争优势,在竞争中生存,在竞争中实现价值最大化。
产业链是核心企业与节点企业组成的中间组织,这种组织是随着外部市场环境的变化而发展变化着的。产业链中的节点企业也不断地通过“优胜劣汰”的选择机制进行更新发展。当产业链内某节点企业的富集程度较大,即有众多的同一产品的提供者时,这些企业必然要发生激烈的竞争。这种竞争优化了产业链资源配置,提高了产业链的经济效益,降低了产业链的成本,增强了产业链的核心竞争力。产业链中的研发、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均可在适当的时机引入竞争机制,产业链中企业间中间产品的价格也是在竞争机制的条件下通过谈判达成一致的,并且这个谈判是一个动态的、反复的多回合讨价还价过程。
五、产业链的监督激励机制
产业链为合作伙伴提供了一个双赢或多赢的机会,但合作伙伴的负面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企业之所以进入产业链,最根本的目的是为了获取产业链剩余利润,实现自身价值最大化。因而各合作伙伴都会从自身利益出发,利用信息优势而采取一些违背产业链整体利益或者其它成员企业利益的行为,或者没有采取核心企业或其它成员企业所希望的行动,从而出现“偷懒”现象和“搭便车”现象。在产业链上,“偷懒”现象是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出现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为了克服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带来的危害,委托一理论普遍发展了以合作和分担风险概念为中心的信息激励机制理论。“搭便车”是指某些人或某些经济组织,不付出任何代价,从他人处或社会获得收益的经济现象。
在产业链治理中,监督和公共设施是公共产品,如果一位节点企业的监督和公共设施投入引起产业链绩效的改善,所有的节点企业就都能受益。由于监督和公共设施建设是有代价的,所以每个节点企业都希望其他节点企业进行监督和投资公共设施建设,而自己坐享其成,这就是节点企业之间的“搭便车”行为。
如果我们将核心企业看作是一个产业链的委托方,将各节点企业看作是方,由于核心企业一般在产业链中扮演“组织者”的角色,而且在产业链利益的分割中,通常占有最大的份额,由“智猪博弈”的结论,我们知道,核心企业(大猪)是热心于这些产业链公共设施建设的,但各节点企业(小猪),尤其是利益份额比例很少的节点企业,在公共设施的投入方面却完全可能存在“搭便车”行为。核心企业当然不希望这种败德行为的出现,因此,有必要通过利益协调和让渡的方式来激励各节点企业在公共设施投入方面的努力水平。这样问题就转化为核心企业如何设计有效的监督激励机制对“搭便车”现象进行治理。
产业链的监督激励机制就是对产业链形成及运行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进行监控和激励,以防止“偷懒”和“搭便车”现象等各种败德行为的发生。
对于委托人来讲,只有使人行动效用最大化,才能使其自身利益最大化。然而,要使人采取效用最大化行动,必须对人的工作进行有效的激励。因此,委托人与人,即制造商
与供应商或制造商与经销商之间的利益协调关系就转化为信息激励机制的设计问题。所以说,如何科学设计产业链上各个节点企业的激励机制,对保证产业链的整体利益是十分重要的。
六、产业链运行机制模型
设产业链中有上游企业A、核心企业B、下游企业C三个企业,治理模式为关系契约式产业链,则产业链宏观运行机制模型如图1、图2所示。
图1表示企业A、企业B和企业C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利益关系,三者之间形成了一个共同利益链,因为利益与风险并存,所以,三者之间的利益链同时也是一个风险链。三者之间的合作主要靠信用契约机制、沟通协调机制和竞争谈判机制来保证。对“偷懒”行为和“搭便车”行为主要靠监督激励机制来解决。监督激励机制共有三个层次:第一是企业A、企业B、企业C自身有一个监督机制LA、JB、jC;第二是核心企业B和节点企业A有一个监督机制JAB,核心企业B和节点企业C有一个监督机制JBC;第三是整个产业链还有一个监督机制JABC。这三层监督激励机制就像三层防火墙一样,为产业链稳定运行提供了一个基本保证。
图2表示了产业链运行六种机制的相互关系。在这六种机制中,利益分配机制是核心,风险共担机制是本质,这两种机制位于六种机制的内层;信用契约机制是基础,竞争谈判机制是手段,这两种机制位于六种机制的中间;沟通协调机制是关键,监督激励机制是保证,这两种机制位于六种机制的外层。